一、精心架设“黔电送粤”大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卢万国[1](2018)在《粤桂黔高铁开通对核心—边缘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粤桂黔)充分发挥广东沿海、广西沿边、贵州西南内陆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共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但三省经济发展差距巨大、产业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地区间利用高铁重塑空间效应,形成互补性产业网络、协调性职能分工体系以及区域发展共同体的难度巨大,成为研究高铁突破核心—边缘、衔接沿海—沿边—内陆开放区的典型案例。探讨高铁对沿线地区异质性产业空间集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对指导于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处理好区际分工与各地区产业升级的关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整理,总结高铁对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机理。采用可达性评价高铁空间压缩效应,运用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指标衡量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绩效,发现粤桂黔地区高铁有效联通各层级核心区,与经济、人口、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发展层次存在明显空间耦合关系,可达性越好的地区产业集聚规模越大、产业结构优化越好。进一步,通过空间计量、双重差分、半变系数等模型实证分析高铁一般性效应和跨省高铁政策效应对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1)粤桂黔三省(区)跨省高铁政策效应显着不利于区域制造业集聚、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质量高级化;(2)高铁一般性效应对异质性产业集聚影响存在差异,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且此类影响因地区而异。从整体看:高铁开通对三省(区)的第一产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无显着影响,而生产性服务业则因高铁开通出现明显的空间分散趋势。此外,高铁一般性效应对粤桂黔产业结构质量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显着,对产业结构数量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不显着;从分地区看:高铁一般性效应对粤桂黔产业集聚的影响与各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路径依赖有关,沿线各地区会借助高铁继续强化其产业基础好的产业,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主要推动各级核心区产业协同与产业质量高级化,以及中小城市产业结构数量高级化。(3)高铁带来的一般性影响与突破核心—边缘结构的跨省高铁政策效应对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带来的影响存在差异,两者对粤桂黔产业合理化、产业结构数量高级化的影响都为负,但前者对第一产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业结构质量高级化影响为负,对制造业集聚影响为正,后者反之。基于以上,对粤桂黔三省如何利用高铁、高铁经济带战略构建跨省协同发展共同体,以及沿线各节点如何处理好区域分工与地区产业结构高优化关系,融入高铁经济带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黄文宏[2](2012)在《DB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DB发电厂项目是在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能源政策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投资决策。本论文结合DB发电厂及周边区域的电源建设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主要设计原则,通过对电力供求平衡分析、电源结构分析、环保和技术经济分析,明确DB发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按照可行性研究的主要范围,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着重从市场与竞争分析、项目建设与生产条件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等五个方面,展开对DB发电厂项目全面的可行性分析。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之处,继而概述了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相关理论,然后在对DB发电厂新建项目进行简要介绍后便进入了论文的主体即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理,通过对项目的投资风险分析、评估,以期对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起到指导作用。最后,在上述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关于建设DB发电厂“上大压小”2×6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经济可行的结论,即该项目投资是必要的、技术可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施凤良[3](2008)在《电力市场模式下的110KV变电所工程投资回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电力工业具有共同的运行方式,即由大型电站发电,通过很长的高压输电线路和配电网,再送电给用户使用,并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垄断性行业。政府对用电者收取相应的电费,电费的制定通常是根据政策,而不是以经济理由为依据,从而形成了传统电力系统“垄断电力”运作的基本方式,电价是由政府确定而非市场确定的。竞争性的电力市场是建立在以用户为本基础上的。发电企业通过竞争、打破了垄断,形成了平等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加了经营效益;电网管理者引入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建立了透明、实时、高效的电力交易体系,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电力调度方法,提高了服务水平;政府卸下了垄断系统对公共财政带来的沉重包袱,但仍没有失去政府应有的宏观控制力。传统电力市场的电价是相对不变的,传统的投资回报在计算上对收益来说是相对固定的,而电力市场模式下的电价要随市场规律发生变化,是动态变化的,即收益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市场的影响,传统的投资回报计算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电力市场模式下的投资回报计算。为分析在电力市场模式下电力工程的投资回报,对投资者提供定量的投资分析,需要探讨在电力市场模式下电力工程的投资回报。本文以分析110KV变电所工程在电力市场模式下的投资回报为基础,对电力市场模式下电力工程的投资回报做出了实际的探讨。由于现在的南方电网对各种电压等级下的输变电工程都采用标准化、模式化建设,本文的分析方法将既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为该类型的变电工程建设提供借鉴。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的电力市场模式和南方电网及贵州电网的市场模式情况,进而分析了市场模式下的110KV变电所工程投资回报,并以本人任项目经理的遵义高坪110KV变电所工程为例,分析了该项目的投资回报。传统电力项目通常采用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指标法分析投资回报,本文采用投资回收期、量本利(盈亏平衡)、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市场模式下的电力工程投资回报。
梁俭[4](2007)在《现代电网规划思路拓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全球资源的优化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发输配售环节的逐步分离,电网规划所考虑的基础因素将逐步增多,规划思路也必然随之拓展,才能满足优化能源配置,满足联网互供、区域互供的需求,实现区域电网规划和省级电网规划、地区电网规划的有机衔接,推动各级电网的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引入了现代电网规划的概念。现代电网规划非传统意义上的单网规划或是独立区域规划,它所引导的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不仅仅是电力企业的内部行为,它在一定层面上必须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资源优化趋势,立足于地区电网、省级电网、区域电网或跨国电网互联互供互利的需求,同时还需满足地区负荷的发展、电源建设、系统互联的稳定问题,满足用户对电网“经济、安全、灵活、开放”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特定例子——广东省清远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电网规划的研究分析,阐述现代电网规划在考虑诸多基础因素时,规划思路的调整与拓展,希望能够对电网规划与建设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方雄[5](2003)在《精心架设“黔电送粤”大通道》文中研究表明 一、构筑“黔电送粤”大通道 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贵阳超高压局于1996年8月13日成立,位于贵州省省会贵阳,是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所属的国家大型企业,承担南方电网中“黔电送粤”大通道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重要任务。
二、精心架设“黔电送粤”大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心架设“黔电送粤”大通道(论文提纲范文)
(1)粤桂黔高铁开通对核心—边缘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核心—边缘区域互动研究 |
1.2.2 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
1.2.3 高铁经济带研究 |
1.2.4 同类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高铁开通对区域产业空间构演化影响的理论基础与机理 |
2.1 区域互动关系理论 |
2.1.1 核心—边缘互动 |
2.1.2 区域辐射 |
2.2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
2.2.1 区位布局 |
2.2.2 区域分工 |
2.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2.3.1 产业结构分类 |
2.3.2 产业结构演进 |
2.3.3 产业结构优化 |
2.4 高铁对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理 |
第三章 粤桂黔高铁概况及区域核心—边缘产业空间结构演化 |
3.1 粤桂黔高铁概况 |
3.2 粤桂黔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3.2.1 粤桂黔经济核心—边缘结构 |
3.2.2 粤桂黔铁路网可达性核心—边缘结构 |
3.2.3 粤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3.2.4 粤桂黔产业结构演变速度 |
3.3 粤桂黔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绩效 |
3.3.1 粤桂黔产业集聚 |
3.3.2 粤桂黔产业结构合理化 |
3.3.3 粤桂黔产业结构高级化 |
第四章 高铁开通对粤桂黔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影响实证分析 |
4.1 变量解析与模型构建 |
4.1.1 变量的选取与解析 |
4.1.2 模型构建 |
4.2 高铁开通对粤桂黔产业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高铁开通对粤桂黔第一产业集聚的影响 |
4.2.2 高铁开通对粤桂黔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
4.2.3 高铁开通对粤桂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
4.3 高铁开通对粤桂黔产业结构演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高铁开通对粤桂黔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4.3.2 高铁开通对粤桂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
4.4 粤桂黔高铁效应检验 |
4.5 高铁对粤桂黔不同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战略共建,形成产业发展共同体 |
5.2.2 三区驱动,构建沿海—沿边—内陆产业有序开放体系 |
5.2.3 节点分流,培育互补性区域产业合作网络 |
5.2.4 基础配套,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信息网络 |
5.3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创新之处 |
5.3.2 研究不足 |
5.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DB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
1.3.1 概念 |
1.3.2 依据 |
1.3.3 要求 |
1.3.4 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范围 |
1.4.3 研究的结构 |
第二章 电力市场分析 |
2.1 电力系统现状 |
2.1.1 广东省电力系统现状 |
2.1.2 粤东五市电网现况 |
2.1.3 梅州电网概况 |
2.1.4 DB 发电厂概况 |
2.2 电力需求预测 |
2.2.1 广东省电力需求预测 |
2.2.2 粤东五市电力需求预测 |
2.2.3 梅州电力需求预测 |
2.3 电源规划与电力电量平衡分析 |
2.3.1 广东省电源规划 |
2.3.2 粤东五市电源规划和电力平衡 |
2.3.3 梅州电源规划与电力平衡分析 |
2.4 电厂建设的必要性 |
2.4.1 满足电力需求发展需要 |
2.4.2 优化电源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厂条件及工程设想 |
3.1 建厂条件 |
3.1.1 厂址概述 |
3.1.2 厂址主要技术条件 |
3.2 燃料供应及运输 |
3.2.1 煤源及煤质 |
3.2.2 电厂燃料消耗量 |
3.2.3 燃料运输 |
3.3 电厂总平面规划及平面布置 |
3.3.1 建设规模 |
3.3.2 厂区总体规划原则 |
3.3.3 厂区总平面规划原则 |
3.3.4 边坡处理 |
3.4 装机方案 |
3.5 环境保护 |
3.5.1 烟气污染防治 |
3.5.2 污水治理 |
3.5.3 灰渣综合治理 |
3.5.4 噪声防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
4.1 投资估算 |
4.1.1 概述 |
4.1.2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
4.1.3 工程投资估算 |
4.1.4 投资分析 |
4.2 财务评价 |
4.2.1 项目特点 |
4.2.2 财务评价依据 |
4.2.3 财务评价主要计算参数 |
4.2.4 财务评价主要经济指标 |
4.2.5 不确定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险分析 |
5.1 燃料供应风险分析 |
5.2 技术风险分析 |
5.3 资金风险分析 |
5.4 产品销售风险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电力市场模式下的110KV变电所工程投资回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电力市场 |
1.1 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
1.2 构成电力市场的要素 |
1.3 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 |
1.4 电力市场的电价 |
1.5 电力市场的体系 |
1.6 传统电力市场和现代电力市场的区别 |
1.7 国外电力市场模式 |
1.8 我国的电力市场模式 |
第二章 电力工程投资回报分析 |
2.1 电网变电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
2.2 电网变电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
2.3 电网变电工程项目投资及其估算 |
2.4 电网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 |
2.5 电力工程投资回报分析方法 |
2.6 金沙新化110KV变电所投资回报分析 |
第三章 电力市场模式下的电力工程投资回报分析方法 |
3.1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
3.2 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高坪110KV变电所投资回报分析 |
4.1 项目的概要说明 |
4.2 负荷分析及负荷平衡 |
4.3 工程建设规模及总投资 |
4.4 投资回报分析 |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4)现代电网规划思路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概述 |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现代电网规划思路 |
1.2 研究背景——电网发展新趋势 |
1.2.1 新形势下电力发展对电网规划的新要求 |
1.2.2 当前电网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
1.2.3 新形势下电力发展的趋势 |
1.2.4 新形势下电力发展对电网建设、电网规划的要求 |
1.3 研究重点 |
1.4 现代电网规划的意义 |
2 现代电网规划 |
2.1 现代电网规划与传统电网规划的比较 |
2.1.1 规划的内容不同 |
2.1.2 层面不同 |
2.1.3 规划的基础因素不同 |
2.2 现代电网规划工作的侧重点 |
2.2.1 互联原则 |
2.2.2 资源优配原则 |
2.2.3 优化区域电网结构原则 |
2.3 现代电网规划的步骤 |
2.3.1 评估现有电网的运行现状、存在问题 |
2.3.2 规划期本地区的负荷预测 |
2.3.3 国家电力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分析 |
2.3.4 电网的互供协议、互联趋势分析 |
2.3.5 上层电网、下层电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
2.3.6 电源基本情况分析、电源发展预测 |
2.3.7 电力电量平衡 |
2.3.8 500kV、220kV、110kV分区变电容量规划 |
2.3.9 500kV、220kV、110kV网架结构规划 |
2.3.10 电源规划 |
2.3.11 相关分析 |
3 现代电网规划实例——清远电网规划 |
3.1 清远电网规划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 |
3.1.1 所隶属的区域大电网的发展趋势 |
3.1.1.1 上上层电网——南方电网的发展趋势 |
3.1.1.1.1 南方电网的电源规划 |
3.1.1.1.2 南方电网的电网规划 |
3.1.1.2 上层电网——广东电网的发展趋势 |
3.1.1.2.1 广东电网的电源规划 |
3.1.1.2.2 广东电网的电网规划 |
3.1.2 清远市基本情况及发展概述 |
3.1.2.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
3.1.2.2 历年国民经济发展分析 |
3.1.2.3 招商引资 |
3.1.3 清远电网基本情况概述 |
3.1.4 清远电网存在问题 |
3.1.4.1 220kV网架结构薄弱、稳定问题较突出 |
3.1.4.2 220kV网架N-1静态安全分析 |
3.1.4.3 电压问题 |
3.1.4.4 东南部电网的主变容量明显不足 |
3.1.4.5 110kV网架结构薄弱 |
3.1.4.6 各片区联系松散 |
3.1.4.7 输变电设备陈旧,更新改造步伐跟不上 |
3.1.4.8 电网监测调度手段落后,发展不平衡 |
3.1.4.9 电网建设长期滞后 |
3.1.4.10 电源分布不合理 |
3.1.5 清远市负荷增长预测 |
3.1.6 清远电网电量需求预测值 |
3.1.7 电源发展预测 |
3.2 现代电网规划思路在清远电网的应用 |
3.2.1 现代电网规划思路在清远电网的应用 |
3.2.2 清远电网规划原则 |
3.2.2.1 清远市电网顺应区域大电网的发展趋势下规划的基本原则 |
3.2.2.2 清远市电网顺应地方负荷发展趋势下规划的基本原则 |
3.3 清远市"十一五"电网规划的成果 |
3.3.1 清远电网结构日趋强化 |
3.3.1.1 500kV电网规划 |
3.3.1.2 220kV电网规划 |
3.3.1.3 110kV电网规划 |
3.3.2 清远电网与南网、广网网络资源共享现实多赢目标 |
3.3.3 清远市电网规划的思路拓展 |
4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图 |
四、精心架设“黔电送粤”大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桂黔高铁开通对核心—边缘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D]. 卢万国. 广西大学, 2018(01)
- [2]DB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D]. 黄文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3]电力市场模式下的110KV变电所工程投资回报分析[D]. 施凤良. 贵州大学, 2008(S1)
- [4]现代电网规划思路拓展研究[D]. 梁俭.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07(03)
- [5]精心架设“黔电送粤”大通道[J]. 方雄. 当代贵州,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