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种不同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及与正常人比值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君[1](2021)在《肿瘤相关血栓风险因素及抗血管生成药对肿瘤相关血栓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肿瘤患者较正常人有着较高的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率,其所导致的死亡率占肿瘤患者总死亡率的第二。准确评估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可以有效的预防VTE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住院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评估模型非常有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成效,但在临床应用中被发现其会促进VTE的发生,相关的验证及其机制探索研究尚且不足。目的构建适合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并探究抗血管生成药物对肿瘤相关血栓发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临床研究:根据纳排标准纳入患者,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对纳入的所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适合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H-L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和鉴别效度。并采用验模数据库的患者数据进行外部人群的验证。基础研究:(1)将裸鼠随机分为5个组:空白组(无处理)、对照组、贝伐珠单抗组、PAI-039组、贝伐珠单抗+PAI-039组;(2)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利用A549细胞构建皮下肿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曲线;(3)瘤体体积达500mm3时,按分组情况给药;给药结束后,所有鼠进行下腔静脉部分阻塞模型(inferior vena cava stenosis model,IVC)构建;(4)对空白组,对照组,贝伐珠单抗组术后8h及所有组术后24h的血栓块的体积和重量进行分析,并采用HE染色分析血栓溶解率;(5)对肿瘤组织进行C31免疫组化分析;(6)ELISA技术分析裸鼠血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的浓度;(7)采用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的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研究:本研究共纳入944例符合要求的肿瘤患者,其中血栓组472例,对照组4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随机分配到建模数据库和验模数据库。经过对建模数据库的分析,最终发现化疗、高血压,VTE病史,近一个月内的手术史,PICC置管处理、D二聚体≥1.805(μg/m L)、PT<12.85(秒)、血红蛋白≤114.5(g/L)和CRP≥7.575(mg/L)是肿瘤患者并发VTE的危险因素。利用上述的危险因素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和较好的鉴别效度。利用验模数据库对模型进行外部人群的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的鉴别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基础研究:(1)成功构建了裸鼠皮下肿瘤模型;(2)由肿瘤组织生长曲线和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结果可知,贝伐珠单抗处理后,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生成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影响了肿瘤组织的生长过程;(3)通过对IVC术后血栓块体积和重量分析可知:肿瘤的微环境会促进血栓的形成,而贝伐珠单抗的使用会加剧肿瘤微环境中血栓的形成,且PAI-1在其中具有潜在作用;(4)HE染色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的使用会抑制血栓的自然溶解过程。(5)ELISA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会增加血液中肿瘤来源的PAI-1浓度水平和PAI-1抑制纤溶的活性;(6)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处理组的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中的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被抑制了,而PAI-1蛋白、PAI-1 m RNA的表达则被促进了。结论临床研究:我们从住院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了一种新的针对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系统,即根据9个风险因素:化疗、高血压,VTE病史,近一个月内的手术史,PICC置管处理、D二聚体≥1.805(μg/m L)、PT<12.85(秒)、血红蛋白≤114.5(g/L)和CRP≥7.575(mg/L)来评估住院肿瘤患者并发VTE的风险。基础研究:肿瘤微环境会促进血栓形成;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的使用会抑制肿瘤VEGF蛋白的表达,中断了VEGF对肿瘤细胞表达PAI-1的抑制,从而增加了PAI-1的表达,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
李佳真[2](2021)在《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肝脏是凝血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凝血和抗凝物质合成减少、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人体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常用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和分级的标准。然而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作为一种快速、便捷了解患者凝血全貌的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体内复杂的凝血状态的检测方法。但目前TEG指标与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无详细的研究说明,TEG对肝硬化患者的输血治疗指导也没有明确的指导。目的1.通过对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了解TEG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不同进展期肝硬化患者的TEG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索其在肝硬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2.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了解TEG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指导意义;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中的预测价值,了解其对肝硬化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汕头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于感染科、消化内科的346名诊断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已知凝血障碍、急性肝功能衰竭、近期使用血制品或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MELD评分分为A、B、C、D 4组,观察4组不同进展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R、K、α、MA、CI)、常规凝血功能五项(包括PT、APTT、FIB、TT、D-D)、凝血因子Ⅹ、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等指标,分析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及相关指标在肝硬化进展中的变化,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临界值了解TEG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预测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TEG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1.TEG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EG参数中的K值与FIB、ATⅢ、FⅩ、PLT成负相关(r=-0.421、-0.578、-0.505、-0.512,P<0.05);α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7、0.574、0.582、0.445,P<0.05);MA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593、0.663、0.522、0.716,P<0.05);CI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0、0.636、0.605、0.517,P<0.05)。2.TEG参数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1)随着肝硬化进展,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D-二聚体均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加(P<0.05);FIB、PLT、ATⅢ、FX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降低(P<0.05);在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肌酐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高(P<0.05);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2)随着肝硬化进展,TEG参数中R值在肝硬化进展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P>0.05);K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延长(P<0.05);α值、MA值、CI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3)TEG参数中,R值与MELD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0.05);K值与MELD评分成正相关(r=0.413,P<0.05);α值、MA值、CI值均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323、-0.515、-0.384,P<0.05)。3.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相比非凝血障碍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MA值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AUC值(AUC=0.712,P<0.05)最高,其次是CI值(AUC=0.620,P<0.05)。TEG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R>5.1min,K>5.6min,α<43.5°,MA<37.2mm,CI<-6.5。当MA<37.2时,MA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60.3%,特异度是80.8%,阳性预测值是65.0%,阴性预测值是76.9%(P<0.05);当CI<-6.5时,CI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37.4%,特异度是91.5%,阳性预测值是72.1%,阴性预测值是69.9%(P<0.05)。4.肝硬化凝血障碍输血组患者相比非输血组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所有参数均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是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影响因素,并可解释总变异的56.3%(P=0.015),其中CI的回归系数(B)最大(B=-1.257,95%CI:-2.003~-0.511,P=0.009);TEG中R、α、MA、CI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注血小板的影响因素(P<0.05),并可解释总变异的47.4%(P=0.003),其中MA的回归系数(B)最大(B=-0.853%CI:-1.065~-0.641,P=0.029)。结论TEG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肝硬化进展的标志;TEG可联合相关凝血功能试验、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MA、CI在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有较大价值,MA<37.2、CI<-6.5可作为肝硬化凝血障碍诊断的阈值。CI对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病毒灭活血浆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MA对血小板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
郑财济[3](2020)在《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测定血栓形成的相关指标:血栓前体蛋白(Tp P)、P选择素(s P)、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一氧化氮(NO),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用药组治疗前后、病程≥5年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阐明精神分裂症疾病进程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血栓形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深圳市康宁医院门诊或病区住院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首发病例组,选取精神分裂症病程≥5年同期在院治疗作为慢性病例组。同时以首发病例组年龄、性别作为匹配,从深圳市康宁医院职工中筛选出无精神疾病且直系血亲中无精神病史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在入组后的第二日凌晨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由检验科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四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另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入组对象的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一氧化氮等指标。首发病例组入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逐渐增至有效剂量。治疗4周后也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健康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病例组治疗前、后各参数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比较以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采用例数所占百分比表示。结果1、首发病例组血浆Tp P、s P、NO、PAI-1和PAI-1/t-PA比值中位数(15.61、2.78、89.35、28.61和3.12)高于健康对照组(5.59、1.18、50.70、15.69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病例组血浆t-PA和v WF中位数(9.59和383.18)低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10.20和40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2、病例治疗后组血浆Tp P、s P、NO、t-PA和v WF中位数(10.54、1.87、68.16、5.83和291.08)低于首发病例组(15.61、2.78、89.35、9.59和38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治疗后组血浆PAI-1和D-二聚体中位数(21.99和300.00)低于首发病例组中位数(28.61和340.00),病例治疗后组血浆PAI-1/t-PA比值中位数(3.47)高于首发病例组中位数(3.12),无统计学差异(p>0.05)。3、慢性病例组Tp P、s P、D-D、NO和PAI-1中位数(13.13、2.53、270、83.16和25.78)低于首发病例组(15.61、2.78、340、89.35和28.61);慢性病例组t-PA和v WF中位数(12.34和471.45)高于首发病例组(9.59和383.18),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例组PAI-1/t-PA比值中位数(2.32)低于首发病例组比值(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病例组Tp P、NO和PAI-1中位数(13.13、83.16和25.78)高于病例治疗后组(10.54、68.16和21.99);慢性病例组血浆D-D中位数(270)低于病例治疗后组(3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例组s P、t-PA和v WF中位数(2.53、12.34和471.45)高于病例治疗后组(1.87、5.83和291.08);慢性病例组血浆PAI-1/t-PA比值中位数(2.32)低于病例治疗后组(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健康组相比,精神分裂症首发未经治疗组血浆Tp P、s P、NO、PAI-1和PAI-1/t-PA含量升高,提示疾病本身会导致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变化。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短期治疗后,血浆Tp P、s P、NO、t-PA和v WF降低,提示短期抗精神病药治疗会影响血栓形成相关指标。3、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治疗后血浆s P、t-PA和v WF高于病例组治疗后,提示疾病病程和药物治疗都会影响血栓形成相关指标水平。
卞春[4](2020)在《黑木耳抗凝血多糖分离与结构表征及对血栓形成抑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机体内存在着复杂而完善的止血、凝血、抗凝血和溶纤系统以及精细的平衡调控机制,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既不会出血也不会凝固形成血栓。静态工作劳动强度增加、作息时间不规律、吸烟和饮食不合理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极冷的生活环境等都会增加机体内血液的非正常凝固的风险。血液的非正常凝固是诱发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因,而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在近十几年内心脑血管类疾病将是引起人类死亡最高的疾病。目前市场上几种主流的抗凝血药物有各自的弊病,如给药方式的局限、溶血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开发一种天然的、低毒副作用且抗凝效果适当的药物,可以从治疗以及治疗后维护两个方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反复。本研究以东北地区野生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溶醇沉超声辅助的方法从黑木耳中提取天然多糖,利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黑木耳粗多糖的脱蛋白工艺;通过体外抗凝血活性的跟踪,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配合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筛选出体外抗凝血活性最强的黑木耳多糖组分aAAPⅠ-b2,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此外,本课题通过建立小鼠血栓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黑木耳多糖的体内抗凝血、抑制血栓功能及其对血栓形成的抑制机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确定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参数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25 min,液料比为100 m L/g,超声功率225 W,多糖得率为14.07±0.21 mg/g。通过正交实验确定Papain-Sevag脱蛋白的最佳条件为:粗多糖溶液在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5 h和酶用量0.2%的条件下进行木瓜蛋白酶的辅助降解;酶解液与Sevag试剂按照体积比为3:1,试剂中氯仿和正丁醇体积比为4:1,上下振摇15 min,操作重复3次,蛋白去除率81.43%,多糖保留率80.23%。通过CTAB沉淀,配合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BRT105-104-102 Series HPGPC和Superdex-200琼脂糖-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出体外抗凝血活性最强的组分aAAPⅠ-b2,分子量为9772Da,是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木糖组成,摩尔比为89.25:30.5:4.25:1的一种酸性杂多糖。通过FT-IR扫描、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甲基化、GC-MS以及NMR等实验方法和手段确定aAAPⅠ-b2的分子结构其主链为α-D-Manp-(1→3)-α-D-Manp-(1→2,3)-α-D-Manp-(1→4)-β-D-Glc Ap-(1→,Man的2位C上连接侧链→4)-β-D-Glcp-(1→。以角叉菜胶诱导方式制造小鼠尾部血栓模型,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四个实验,确定aAAPⅠ-b2在小鼠体内也具有较强的抑制内源、外源和共同性凝血途径的功能。通过对各组小鼠黑尾抑制率、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尾部血栓H.E.染色等的比较,也表明aAAPⅠ-b2有明显的体内抗凝血活性以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各组小鼠血液中血小板表面受体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氧化酶(e NOs)和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确定aAAPⅠ-b2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的途径抑制血栓的形成;同样,通过对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的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的比较,发现,aAAPⅠ-b2亦可通过提高AT-Ⅲ活性以及PC表达水平的方式,抑制凝血酶以及因子Ⅴ和Ⅷ的活性,即通过抗凝血途径抑制血栓的形成。aAAPⅠ-b2不能通过提高纤维酶原(PLG)含量的方式提高潜在的纤溶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是其可以显着提高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的表达,提高由因子Ⅻ的激活而起始的溶纤作用。本课题研究发现黑木耳多糖在体外和体内都表现出较强的抗凝血活性,并发其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抗凝血途径实现抑制血栓形成。本研究为抗凝血、抗血栓的天然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对进一步的相关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吴娅丽[5](2020)在《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血栓性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常用具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等作用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但多数药物伴随出血副作用;中医认为血栓疾病与血瘀证密切相关,通常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血瘀证,其中动物药(如水蛭、地龙等)为中医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地龙及含地龙的成方制剂作为抗凝剂和纤溶药物已应用了几个世纪,且被认为无出血副作用;口服蚓激酶制剂在许多国家用于保护心血管,且在我国已作为二类新药上市。中药动物药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威廉环毛蚓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地龙品种,其抗血栓关键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机制均尚不明确,故缺乏科学依据指导其临床应用,因此,研究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有重大意义。由于地龙的抗血栓成分主要为蛋白质,本研究借助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相结合的模式,阐释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物质基础,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目的:基于多组学模式鉴定威廉环毛蚓中所含蛋白质,通过分离纯化初步定位其抗血栓活性部位并鉴定分析该部位蛋白质成分的序列、结构和性质;利用动物模型评价该部位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溶栓作用及血管保护作用;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模型探讨其抗血栓作用靶点和机制,及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借助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分析其抗血栓及血管保护作用涉及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研究一威廉环毛蚓无参考基因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采用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参考基因RNA测序技术构建威廉环毛蚓的无参考基因转录组,进而构建其蛋白序列库,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通过测序,共得到超过2000万的clean reads,其中高质量reads超过97%;Trinity拼接后,得到超过10万个转录本和unigenes;翻译所拼接的转录组数据,构建威廉环毛蚓蛋白序列库。ESTScan软件共预测11259个编码序列,可作为引物设计数据库使用。通过与公共数据库比对,共注释 38.21%的 unigenes。研究二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及抗血栓性质研究采用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活性研究整合关联分析方法,以“研究一”所构建的蛋白序列库为数据库,鉴定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蛋白质成分;建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法(Fib-TT)用于抗凝血活性的体外评价,并基于该方法考察总提物在不同孵育体系中的抗凝活性变化,进而评价其抗血栓性质;研究总提物在不同体系中的蛋白质谱图变化,推测其抗血栓活性成分。从威廉环毛蚓总提物中鉴定到31种蛋白质成分;所建立的Fib-TT 法线性范围较宽,仪器精密度、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威廉环毛蚓抗凝活性的体外评价;总提物的抗凝活性在近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在30-50℃下活性稳定;通过考察总提物经不同体系孵育后蛋白质图谱的变化,推测其抗血栓活性成分为分子量在26kDa附近的蛋白质。研究三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通过“研究二”发现威廉环毛蚓总提物具有较强的抗血栓活性,本实验基于Fib-TT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活性成分,命名为DPf3,采用SDS-PAGE和MALDI-TOF-MS确定其分子量;通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整合研究方式,鉴定DPf3主要成分DPf3 ID NO.1和DPf3 ID NO.2的蛋白质种类;采用从头测序技术确定DPf3主要成分的蛋白质序列,圆二色谱考察其二级结构,I-TASSER预测其三级结构,SAVES评价预测模型;并通过溶血实验考察DPf3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发现DPf3的主要成分DPf3 IDNO.1和NO.2的分子量分别为36121.745 Da和24485.004 Da,分别含有329和241个氨基酸;de novo测序获得二者的蛋白质全序列,通过与所构建的本地蛋白序列库比对,分别为>Ac44553g1i11和>Dc43026gli12,序列覆盖度达100%;DPf3的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19%),β-折叠(30%)和无规则卷曲(51%);DPf3的浓度低于4.21 mg·mL-1时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四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作用研究采用普纳替尼致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考察DPf3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溶栓作用和血管保护作用。发现DPf3(4.2-12.5 ng/尾)具较强的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其预防能力较阿司匹林(45 μg·mL-1)无显着差异。同时,DPf3(4.2ng/尾)具明显的溶栓作用,其溶栓能力较尿激酶(5ng/尾)无显着性差异。此外,DPf3具较强的血管保护作用。研究五DPf3抗血栓活性的体外评价及机制研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DPf3的抗血栓作用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分子对接评价DPf ID NO.1和NO.2与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凝血酶间的相互作用;继而通过酶谱法、光散射法、形态学研究、纤维蛋白平板法、体外血栓法及凝血四项评价研究DPf3的抗血栓活性及机制。通过分子对接发现DPf3 ID NO.1和NO.2对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均有直接作用,体外实验发现DPf3对纤溶酶原作用很弱,对纤维蛋白(原)及体外血栓均有很强的水解作用;与生成的纤维蛋白栓块相比,纤维蛋白原可能是DPf3的初始作用靶点,且DPf3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更强;通过凝血四项评价,发现DPf3能显着延长APTT、降低Fib的含量,且具有延长TT的作用趋势。研究六DPf3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细胞模型研究选取HUVECs为研究对象,以(hi)ox-LDL为造模剂,通过研究经DPf3保护前后,损伤性HUVECs的细胞活力、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内ROS水平、细胞迁移能力、粘附因子VCAM 1的表达及单核细胞的粘附、血管生成等的变化,来探讨DPf3的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研究发现,DPf3对血管具显着保护作用,DPf3能够提高损伤性HUVECs的细胞活力、保护其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细胞内ROS的生成;降低粘附因子VCAM I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单核细胞的粘附;削弱损伤性细胞的迁移能力,并抑制其新生血管的生成。研究七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影响采用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DPf3抗血栓和血管保护作用所涉及的生物标志物、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通过血栓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共鉴定得到1149个差异蛋白标志物,其中表达显着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有582个和567个;通过DPf3给药组和模型组对比,共鉴定出66个差异蛋白标志物,其中表达显着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有46个和20个,具有显着回调作用的蛋白有23个。通过对差异蛋白标志物所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DPf3发挥抗血栓和血管保护活性的机制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补体与凝血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研究结论:本研究以“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多组学结合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中药地龙威廉环毛蚓的本地蛋白序列库,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其抗血栓活性成分(DPf3),对DPf3进行鉴定及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威廉环毛蚓总提物具良好的抗血栓活性,从中鉴定到31个蛋白质成分,其中分离所得DPf3具良好的预防血栓、溶栓及血管保护作用,且具较好的血液相容性,为威廉环毛蚓抗血栓的物质基础。DPf3的抗血栓机制为:(1)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且能够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2)具有较强的直接溶栓作用;(3)通过影响内源性或/和共同凝血途径及第三种凝血途径产生抗血栓作用。DPf3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机制为:(1)提高损伤性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损伤性细胞内ROS的生成;(2)降低粘附因子VCAM 1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单核细胞的粘附;(3)削弱损伤性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降低炎症细胞的扩散;(4)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通过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发现DPf3发挥抗血栓和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补体与凝血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综上,本研究基本证实了中药地龙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关键物质基础,明确其作用靶点并初步确定其作用机制,为威廉环毛蚓的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并为中药动物药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王希桐[6](2020)在《严重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由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收住院的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早期预后指标有利于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选取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由急诊科收治,分流入各科室(包括EICU、ICU、OICU等)住院治疗的创伤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创伤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伤机制、损伤部位、院前时间、基础疾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入院时GCS评分、入院生命体征(收缩压、脉搏、体温、呼吸频率)、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生化及凝血指标)、手术情况、24h内血制品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同时收集预后相关信息,包括生存/死亡情况、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时间等。将所有患者按创伤严重程度分为轻伤组(ISS<16),重伤组(ISS≥16)、严重伤组(ISS≥25),比较各组间差异;再按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差异,分析创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筛选出严重伤组(ISS≥25)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将伤后24h内入院的严重创伤患者分为ATC组与非ATC组,比较两组差异;纤维蛋白原作为凝血级联反应的重要物质,本研究也将探究其与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99例患者,其中男性908例,占69.90%,女性391例,占30.1%,年龄为47.09±18.56岁。生存组1258例,死亡组41例,总体死亡率为3.16%。其中,轻伤组(ISS<16)共997例,重伤组(ISS≥16)共164例,严重伤组(ISS≥25)共138例。研究发现,无论是所有创伤患者还是严重创伤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相比,ISS评分、GCS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ICU住院天数、总住院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严重创伤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中8个危险因素(排除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Fib是影响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OR=0.455,p<0.001),Fib(OR=0.683,p=0.022)。由 ROC 曲线结果显示,Fib 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895-0.975),提示以Fib作为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的准确性较高。结论1.我院创伤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为3.16%,但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可达27.54%,需重视创伤死亡高危因素的监测。2.入院时GCS评分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是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低及纤维蛋白原下降提示预后不良。3.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与患者ISS评分密切相关,与高死亡率和总住院时间延长密切相关,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可以作为预测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的指标。
孙胜利[7](2020)在《凝血四项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出凝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自动凝血检测分析仪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凝血参数应运而生,这些参数丰富了凝血指标的信息,更有助于凝血相关疾病的临床监测。凝固曲线波形分析(Clot waveform analysis,CWA)是由使用凝固法透射光原理检测PT和APTT等凝血指标的凝血分析仪所绘制的凝固曲线波形图。典型的APTT凝固曲线:“x”轴表示时间(s),“y”轴表示透射光强度(%),最大透射光强度为100%,最小透射光强度为0%,在0%到100%之间,选择设定的终点(一般设定50%),并确定此终点下的凝血时间(CT(s))。透射光强度的一阶导数反映了每个时间点的凝血速度,|Min1|(dT/dt)为最大反应速度。透射光强度的二阶导数反映了每个时间点的反应加速度,|Min2|(d2T/dt2)为最大凝血加速度、|Max2|(d2T/dt2)为最大凝血减速度,CWA参数可以获得整个凝血过程的更多信息。目的:建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activity,Fbg)、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的 CWA 参数|Min1|、|Min2|、|Max2|的参考区间,并探讨凝血四项的CWA参数在血友病(Hemophilia)、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阳性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25例表观健康人来自2019年8月-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应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PT、APTT、Fbg、TT,及CWA参数,建立凝血四项CWA参数|Min1|、|Min2|、|Max2|的参考区间。2、116例同期住院患者,46例凝血因子(FⅧ、FⅨ)缺乏患者、70例LA阳性APS患者检测APTT及APTT的CWA参数。3、5例家系成员中4例(先证者及其祖父、父亲、妹妹)纤维蛋白原功能减低患者(纤维蛋白原活性减低,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和1例(先证者弟弟)纤维蛋白原功能正常者(纤维蛋白原活性正常,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7例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低患者(基础病史急性白血病、肿瘤,Fbg<1.50 g/L),检测Fbg及Fbg的CWA参数。4、使用SPSS 17.0和GraphPad Prism 5.0统计软件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hapiro-Wilk(W检验)验证,若正态分布X±2SD表示参考区间,若是非正态分布以四分位法P25,P75表示参考区间。正态分布的多个样本间比较以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多个样本间比较以Friedman秩和检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凝血四项CWA参数参考范围:PT的|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3.14±1.22、0.56±0.22 和 0.50±0.18;APTT 的|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4.75±1.71、0.78±0.29和 0.65±0.28;Fbg 的 CT(s)、|Min1|(dT/dt)、|Max2|(d2T/dt2)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7.01±1.96、1.22±0.51 和 0.15±0.11;TT 的|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0.95±0.32、0.14±0.05 和 0.07±0.03。2、血友病A、血友病B患者APTT的CWA参数|Min1|、|Min2|、|Max2|低于健康对照组,凝血因子FⅧ缺乏患者随着凝血因子FⅦ活性减低CWA参数|Min1|、|Min2|、|Max2|明显减低。3、LA 结果在 1.2-1.5 的 APS 患者中 APTT 的 CWA 参数|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分别为 4.89±1.70、0.75±0.31、0.61±0.30;在 LA1.5-2.0的 APS 患者中 APTT 的 CWA 参数|Minl|(dT/dt)、|Min2|(d2T/dt2)、|Max2|(d2T/dt2)分别为 4.08±1.14、0.59±0.20、0.45±0.19;在 LA>2.0 的 APS 患者中 APTT 的 CWA参数|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分别为 3.69±1.03、0.47±0.17、0.35±0.14。LA 结果>1.5 的 APS 患者 APTT 的 CWA 参数|Min1|、|Min2|、|Max2|明显低于LA<1.5的AP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先证者及其祖父、父亲、妹妹Fbg的检测时间CT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继发性低纤维蛋白血症患者,Fbg CWA参数|Max2|/|Min1|明显减低于继发性低纤维蛋白血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经基因验证先证者及其祖父、父亲、妹妹均是由于纤维蛋白原FGG-Arg301Cys突变导致的纤维蛋白原异常。结论:1、PT、APTT、Fbg、TT的CWA参考区间的建立,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2、APTT的CWA参数与血友病患者的严重程度有关,对凝血因子FⅧ缺乏患者有一定的提示价值。3、APTT的CWA参数在LA不同阳性程度的APS患者中变化比APTT检测时间CT值更敏感。4、Fbg CWA参数可鉴别因FGG-Arg301Cys突变引起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和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张羽墨[8](2020)在《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五种推拿手法对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大鼠进行定性、定量干预,研究推拿五法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估推拿五法作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分别模拟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推拿五法,对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进行定性、定量干预,并通过以下三方面研究推拿对血栓形成的影响:1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运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对大鼠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观察变化并计算应变率比值。2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取材,运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表达变化,运用ELISA法检测D-二聚体、TXB2、6-Keto-PGF1α的表达变化。3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取材,运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DVT大鼠血液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的变化。从超声,血液凝血、纤溶功能,血液流变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推拿五法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1.1超声弹性成像: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1.2应变率比值:干预3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比值降低(P<0.05),拨法、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2.1凝血酶原时间(PT):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短缩(P<0.05),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干预3天后,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短缩(P<0.05),点法、拨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显着短缩(P<0.01),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3凝血酶时间(TT):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4纤维蛋白酶原(FIB):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5 D-二聚体:干预3天后,拨法组含量比模型组增高(P<0.05),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6血栓素B2(TXB2):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5),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2.7 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干预3天后,拨法、推法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5),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含量显着(P<0.01),点法、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显着降低(P<0.01),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降低(P<0.05),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虽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3.1低切变率:干预3天后,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切变率降低(P<0.05),拨法、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3.2中切变率:干预3天后,假手术、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3.3高切变率: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与模型组比较切变率降低(P<0.05),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3.4血浆粘度:干预3天后,拨法、揉法组与模型组切变率降低(P<0.05),点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1超声弹性表明: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无风险。2凝血、纤溶功能表明:推拿五法干预3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作用于DVT大鼠安全性高,但干预10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存在一定风险;3天,10天两个时间点,拨法、揉法作用于DVT大鼠均存在风险。3血液流变学表明: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无风险。推拿五法中点法、推法、牵拉法对于DVT大鼠的早期干预安全性高,但随着干预天数的增加点法、推法、牵拉法也存在一定风险;拨法、揉法作用于DVT大鼠存在风险。建议推拿临床中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多用点法、推法等轻柔手法,拨法、揉法慎用。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时间选择、力量大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蒋冬雪[9](2020)在《出凝血分子标志物TAT、PIC、TM、t-PAIC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在许多潜在疾病基础上诱发的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干预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而目前尚无早期诊断DIC的金标准,传统的凝血指标测定对早期诊断DIC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通过测定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dulin,TM)、纤溶酶-抗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α2-plamin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issue plaminogen an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在有出血倾向或血栓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四种分子标志物联合应用在DIC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旨在对DIC的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3月233例有出血倾向或血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2017年版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分为显性DIC组(29人)、前DIC组(25人)和非DIC组(179人),采用酶促化学发光检测实验室指标,包括TAT、TM、PIC、t-PAIC,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用于分析这些标记物的血浆水平与DIC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各实验室指标的的ROC曲线,计算AUC值及cut off值,以最大灵敏度及特异度之和,计算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各实验室指标联合应用所得到的ROC曲线。比较各组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探讨四种分子标志物及其联合应用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各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各实验指标水平在不同组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显性DIC组中TAT[28.4(14.7-62.6)ng/Ml]、TM[17.8(12.1-69.1)TU/Ml)、PIC[3.980(1.207-9.525)ug/Ml]水平较非DIC中TAT、TM、PIC水平显着性升高(P<0.05)。在前DIC组中TAT[40.8(25.5-93.9)ng/Ml]、TM[21.4(10.7-28.7)TU/Ml)、PIC[6.136(3.187-9.278)ug/Ml]、t PAIC[18.6(17.1-28.4)ng/Ml]水平较非DIC中TAT、TM、PIC、t PAIC水平均显着性升高(P<0.05)TAT、TM、PIC、t-PAIC水平显着高于非DIC患者;ROC曲线显示,TAT、TM、PIC及t-PAI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37、0.666、0.789、0.636,四种分子标志物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87,联合PT、APTT、D-D可达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933。结论TAT、PIC、t PAIC和TM对不同潜在疾病所致的DIC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根据CDSS积分的DIC评分系统绘制的ROC曲线结果,证明了四种实验室指标在结合常用的出凝血指标及临床表现能协助早期诊断DIC。单一实验室指标对DIC诊断价值有限,但TAT、TM、PIC及t-PAIC四种分子标志物联合可提高DIC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最佳时机。
杨晶[10](2019)在《海洋吲哚酮化合物FGFC1影响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生理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血液中的血小板发挥着聚集、分泌、粘附的生理作用,当机体受到损伤或者其他药物刺激,血液的重要成分血小板会发生变化,出现异常活化。血小板的异常活化会直接带来血小板聚集出现内源性凝血,呈现肺血栓、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等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引起血小板异常活化的因素还会同时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变化,发现纤溶活性化合物影响血小板调控血液凝固并关联着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特性,可能在新型纤溶理论的建立和溶栓药物的探索上具有启示作用。基于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独特的溶栓作用机制,研究新型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和FGFC2与血小板及血液凝固的关系,发现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和FGFC2与血小板相关因子变化的关系,并探究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和FGFC2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探究FGFC1和FGFC2对不同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并检测了与聚集相关的cAMP和TXA2重要指标。以乙酰水杨酸为对照,FGFC1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42.58%±1.7%和47.82%±2.18%;FGFC2对ADP、AA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0.12%±1.02%、45.28%±1.09%和50.28%±2.12%。FGFC1与FGFC2均能提升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含量,且FGFC2能明显降低血小板内血栓素A2含量。海洋双吲哚纤溶活性化合物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FGFC1通过影响血小板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实现抑制血小板聚集,FGFC2可能通过cAMP途径和TXA2途径共同发挥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吲哚化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在体内凝血实验中,通过检测小鼠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PT和APTT,探究FGFC1和FGFC2作用于血液中凝血途径的方式。以乙酰水杨酸为对照,FGFC1注射后显着延长PT和APTT,10mg/kgFGFC1注射后PT为15.41±0.68s,APTT为39.42±0.92 s,且凝血因子Ⅷ水平显着降低,表明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通过影响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凝血因子Ⅷ来延长凝血时间。FGFC2注射后PT无显着差异,显着延长APTT,5mg/kgFGFC2注射后PT为14.12±0.03 s,APTT为36.82±2.21 s,凝血因子Ⅷ水平降低。表明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2主要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达到延长凝血时间的效果,且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通过影响凝血因子Ⅷ来发挥作用。以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为炎症模型,研究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和FGFC2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等生理因子的变化特性。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在LPS诱导下,检测HPLFs和HUVECs分泌的IL-1、IL-6和TNF-α炎症因子的水平。FGFC1和FGFC2显着下调LPS诱导HPLFs和HUVECs分泌的IL-1、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且随着浓度增加,效果增强。且与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相比,高浓度FGFC1和FGFC2处理组刺激HPLFs和HUVECs分泌的IL-1、IL-6和TNF-α水平无显着差异。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等方面,海洋生物来源的吲哚类化合物FGFC1和FGFC2具有纤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和FGFC2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来影响凝血时间,并且具有抑制炎症因子分泌的特点。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的抗凝作用和抗炎作用被发现。
二、三种不同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及与正常人比值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不同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及与正常人比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相关血栓风险因素及抗血管生成药对肿瘤相关血栓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肿瘤相关血栓风险因素的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纳排标准 |
1.3 数据收集 |
1.4 统计分析 |
1.4.1 建模数据库与验模数据库的建立与比较 |
1.4.2 连续变量的转换 |
1.4.3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
1.4.4 评分系统的建立 |
1.4.5 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评分系统的检验 |
1.4.6 评分系统的外部人群验证 |
2.结果 |
2.1 人口学和临床资料 |
2.2 建模数据库与验证数据库的建立与比较 |
2.3 住院肿瘤患者发生VTE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3.1 连续变量的转换 |
2.3.2 单因素分析 |
2.4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5 评分系统的构建与检验 |
2.5.1 评分系统的构建 |
2.5.2 评分系统的检验 |
2.5.3 真实性评价 |
2.5.4 Logistic回归模型与评分系统的鉴别效度比较 |
2.6 评分模型的外部人群验证 |
2.6.1 鉴别效度验证 |
2.6.2 真实性评价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抗血管生成药物对肿瘤相关血栓发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
1.4 实验设备 |
1.5 实验药物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2.2 A549 肿瘤细胞的培养 |
2.2.1 细胞换液和细胞传代 |
2.2.2 细胞冻存 |
2.2.3 细胞复苏 |
2.2.4 细胞给药处理 |
2.3 皮下肿瘤模型的构建 |
2.3.1 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
2.3.2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
2.3.3 肿瘤细胞的皮下注射 |
2.4 下腔静脉部分阻塞模型的构建(IVC模型) |
2.4.1 实验器材准备 |
2.4.2 实验人员的准备 |
2.4.3 术前准备 |
2.4.4 IVC模型构建手术 |
2.4.5 术后观察和取材 |
2.5 肿瘤组织和血栓块的石蜡包埋和切片 |
2.6 血栓块切片的HE染色和溶解率分析 |
2.7 肿瘤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分析 |
2.8 蛋白免疫印迹法 |
2.8.1 蛋白质的提取 |
2.8.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2.8.3 蛋白质变性 |
2.8.4 蛋白免疫印迹 |
2.9 荧光定量PCR技术 |
2.9.1 样本处理 |
2.9.2 RNA提取 |
2.9.3 RNA浓度、纯度测定 |
2.9.4 逆转录 |
2.9.5 荧光定量PCR |
2.10 ELISA技术 |
2.11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组织生长的影响 |
3.1.1 A549 细胞培养 |
3.1.2 皮下肿瘤模型的成功构建 |
3.1.3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组织生长的影响 |
3.1.4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
3.2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血栓发生的影响 |
3.2.1 IVC模型的成功构建 |
3.2.2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血栓生成的影响 |
3.2.3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血栓溶解的影响 |
3.2.4 PAI-1 在贝伐珠单抗促进血栓发生中的潜在作用 |
3.3 肿瘤组织中PAI-1、VEGF表达情况 |
3.3.1 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PAI-1、VEGF蛋白表达 |
3.3.2 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PAI-1 mRNA的表达 |
3.4 ELISA技术分析血清中PAI-1,t-PAIC浓度 |
3.5 肿瘤细胞中PAI-1、VEGF表达情况 |
3.5.1 Western-blot检测A549 细胞中PAI-1、VEGF蛋白表达 |
3.5.2 荧光定量 PCR 检测各组 A549 细胞中 PAI-1 mRNA的表达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肿瘤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机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肝硬化概述 |
1.2 肝硬化的凝血问题 |
1.3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 |
1.4 TEG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
1.5 肝硬化患者的输血问题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材料 |
2.3 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3.2 肝硬化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
3.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
第四章 讨论 |
4.1 血栓弹力图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
4.2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
4.3 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预测诊断 |
4.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精神分裂症 |
1.2 血栓栓塞性疾病 |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技术流程图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人口学资料及代谢相关指标 |
3.2 病例组治疗后与慢性病例组用药情况 |
3.3 首发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
3.4 首发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
3.5 首发病例组与慢性病例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
3.6 首发病例治疗后组与慢性病例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精神分裂症Tp P、s P和 DD指标结果分析 |
4.2 精神分裂症t-PA和 PAI-1 指标结果分析 |
4.3 精神分裂症NO和v WF指标结果分析 |
4.4 精神分裂症血栓指标异常 |
4.5 抗精神病药物与早期血栓指标异常 |
4.6 精神分裂症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高危因素 |
4.7 抗精神病药物影响血栓栓塞性疾病 |
4.8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影响血栓栓塞性疾病特点 |
4.9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预防措施 |
4.10 本研究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黑木耳抗凝血多糖分离与结构表征及对血栓形成抑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抗凝血与抑制血栓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1 凝血与抗凝血的研究进展 |
1.2.2 体内抑制血栓形成的途径 |
1.2.3 多糖抗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多糖的提取 |
1.3.2 多糖的分离 |
1.3.3 多糖提取物的除杂 |
1.3.4 多糖的纯化 |
1.3.5 多糖的结构表征 |
1.4 黑木耳多糖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
1.4.1 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1.4.2 黑木耳多糖的降血脂和胆固醇活性 |
1.4.3 黑木耳多糖的抗肿瘤和抗癌活性 |
1.4.4 黑木耳多糖消炎抗菌活性 |
1.4.5 黑木耳多糖对辐射诱导的防护作用 |
1.4.6 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及药品 |
2.1.3 仪器设备 |
2.2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制备 |
2.2.1 原材料预处理 |
2.2.2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2.2.3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Papain-Sevag脱蛋白工艺的优化 |
2.3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纯化 |
2.3.1 CTAB沉淀黑木耳酸性多糖 |
2.3.2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纯化黑木耳抗凝血多糖 |
2.3.3 Superdex-200 凝胶层析纯化黑木耳抗凝血多糖 |
2.4 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跟踪 |
2.5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结构表征 |
2.5.1 相对分子质量及纯度分析 |
2.5.2 单糖组成分析 |
2.5.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2.5.4 β-消去反应 |
2.5.5 部分酸水解分析 |
2.5.6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2.5.7 甲基化分析 |
2.5.8 核磁共振分析 |
2.6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形貌特征 |
2.6.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6.2 刚果红实验 |
2.7 黑木耳多糖体内抗凝血活性分析 |
2.7.1 小鼠血栓模型的建立 |
2.7.2 小鼠血常规指标的检测 |
2.7.3 小鼠尾部血栓相对长度和血栓抑制率实验 |
2.7.4 小鼠尾出血时间实验 |
2.7.5 小鼠尾部血栓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 |
2.8 aAAPⅠ-b2 小鼠体内抗血栓途径的研究 |
2.8.1 aAAPⅠ-b2 抑制血小板活化途径 |
2.8.2 aAAPⅠ-b2 抗凝血活性途径 |
2.8.3 aAAPⅠ-b2 促进纤溶活性途径 |
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筛选及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优化 |
3.1 引言 |
3.2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
3.2.1 单因素条件的确定 |
3.2.2 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 |
3.3 Papain-Sevag联合脱蛋白 |
3.3.1 Sevag脱蛋白 |
3.3.2 Papain-Sevag法脱蛋白 |
3.3.3 脱蛋白处理对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
3.4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分离纯化 |
3.4.1 黑木耳酸性多糖的CTAB沉淀 |
3.4.2 黑木耳酸性多糖的DEAE离子交换层析分级 |
3.5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体外抗凝血活性分析 |
3.5.1 FIB含量分析 |
3.5.2 APTT凝血时间分析 |
3.5.3 PT凝血时间分析 |
3.5.4 TT凝血时间分析 |
3.6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aAAPⅠ-b的纯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aAAPⅠ-b2 的结构表征 |
4.1 引言 |
4.2 aAAPⅠ-b2 的形貌特征 |
4.2.1 aAAPⅠ-b2 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2.2 aAAPⅠ-b2 的刚果红实验分析 |
4.3 aAAPⅠ-b2 分子量及单糖组成 |
4.3.1 aAAPⅠ-b2 的纯度及分子量 |
4.3.2 aAAPⅠ-b2 的成分及单糖组成分析 |
4.4 aAAPⅠ-b2 的结构解析 |
4.4.1 aAAPⅠ-b2 的官能团分析 |
4.4.2 aAAPⅠ-b2 糖肽键的分析 |
4.4.3 aAAPⅠ-b2 的部分酸水解 |
4.4.4 aAAPⅠ-b2 的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4.5 aAAPⅠ-b2 的甲基化分析 |
4.4.6 aAAPⅠ-b2 的核磁共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aAAPⅠ-b2 对角叉菜胶诱导小鼠血栓的抑制作用及抑制途径 |
5.1 引言 |
5.2 aAAPⅠ-b2 对小鼠体质的影响 |
5.2.1 aAAPⅠ-b2 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5.2.2 aAAPⅠ-b2 对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
5.3 aAAPⅠ-b2 对小鼠血栓的抑制作用 |
5.3.1 aAAPⅠ-b2 对小鼠黑尾抑制率的影响 |
5.3.2 aAAPⅠ-b2 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 |
5.3.3 aAAPⅠ-b2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
5.3.4 aAAPⅠ-b2 对小鼠尾部血栓的影响 |
5.4 aAAPⅠ-b2 抑制小鼠血栓途径研究 |
5.4.1 aAAPⅠ-b2 对抑制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
5.4.2 aAAPⅠ-b2 对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
5.4.3 aAAPⅠ-b2 对促纤溶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
5.5 aAAPⅠ-b2 的抑制血栓形成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栓的研究进展概述 |
1 概述 |
2 血栓的形成过程 |
3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用药 |
4 血栓性疾病研究模型的构建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地龙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地龙抗血栓活性物质 |
3 地龙抗血栓活性蛋白的研究 |
4 作用机制与毒副作用 |
5 临床应用 |
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威廉环毛蚓无参考基因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RNA提取、测序及转录本拼接 |
3 基因序列分析 |
4 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水平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及抗血栓性质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 |
3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蛋白含量测定及抗血栓活性体外评价 |
4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抗血栓性质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3 抗血栓活性成分(DPf3)的鉴定 |
4 DPf3 ID NO.1和N0.2的结构预测及模型评价 |
5 DPf3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普纳替尼诱导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建立及DPf3最大检测剂量的确定 |
3 DPf3对斑马鱼血管损伤型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评价 |
4 DPf3对斑马鱼血管损伤型血栓的治疗作用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DPf3抗血栓活性的体外评价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DPf3 ID NO.1和N0.2的分子对接研究 |
3 DPf3的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评价 |
4 DPf3的纤溶酶原激活作用研究 |
5 DPf3血栓溶解活性的体外研究 |
6 DPf3对凝血四项影响的体外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DPf3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细胞模型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HUVECs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DPf3对细胞活力/毒性的影响 |
3 DPf3对ox-LDL损伤性HUVECs的保护作用研究 |
4 DPf3对ox-LDL损伤性HUVECs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
5 DPf3对(hi) ox-LDL损伤性HUVECs粘附作用的影响 |
6 DPf3对(hi) ox-LDL损伤性HUVECs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影响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斑马鱼样本的质量控制及评估 |
3 普纳替尼所致血管损伤型血栓形成的蛋白标志物分析 |
4 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严重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2 生存组与死亡组创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比较 |
2.3 严重创伤患者(ISS≥25)中生存组与死亡组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比较 |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
2.5 严重创伤患者中ATC组与非ATC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比较 |
2.6 纤维蛋白原四分位组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和中英文对照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凝血四项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出凝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建立凝血四项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参考区间并探讨其在血友病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狼疮抗凝物不同程度阳性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纤维蛋白原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FGG-p.Arg301Cys杂合突变导致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WA在临床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深静脉血栓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DVT流行病学研究 |
1.1 发病率 |
1.2 好发部位 |
1.3 年龄因素 |
1.4 性别因素 |
1.5 地域差异 |
2 DVT病因学研究 |
2.1 术后并发 |
2.2 严重创伤 |
2.3 恶性肿瘤 |
2.4 内科疾病 |
2.5 长期服用避孕药或者雌激素类药物 |
3 DVT诊断方法研究 |
3.1 超声诊断 |
3.2 实验室指标检测 |
4 DVT治疗方法研究 |
4.1 西医治疗方法 |
4.2 中医治疗方法 |
5 DVT机制研究 |
5.1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5.2 抗凝机制障碍是血栓形成的前提条件 |
5.3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
5.4 血栓硬度变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推拿在血栓类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
1 疗效 |
1.1 总体概况 |
1.2 脑血栓 |
1.3 深静脉血栓 |
1.4 其他血栓类疾病 |
2 安全性 |
2.1 临床报道 |
2.2 实验研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说明 |
实验一 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 |
实验一 整体实验流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推拿五法对DVT大鼠凝血、溶功能的影响 |
实验二 整体流程设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
实验三 整体流程设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综合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造模过程 |
附录2 超声弹性图片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件 |
(9)出凝血分子标志物TAT、PIC、TM、t-PAIC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海洋吲哚酮化合物FGFC1影响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生理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血小板 |
1.1.1 血小板膜结构 |
1.1.2 血小板因子 |
1.2 血小板生理作用 |
1.2.1 血小板聚集及其生理作用 |
1.2.2 血小板与炎症反应 |
1.2.3 血小板聚集所引起的疾病 |
1.2.4 影响血小板聚集的因素 |
1.3 血小板相关活性化合物与药物 |
1.3.1 几种血小板相关活性化合物 |
1.3.2 几种血小板相关药物 |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二章 FGFC1 抑制血小板聚集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血小板制备方法 |
2.2 血小板聚集率、环磷酸腺苷浓度、血栓素浓度测定方法 |
2.2.1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实验方法 |
2.2.2 AA诱导血小板聚集实验方法 |
2.2.3 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实验方法 |
2.2.4 血小板c AMP含量检测方法 |
2.2.5 血小板TXA2含量检测方法 |
2.2.6 统计方法 |
2.3 结果 |
2.3.1 纤溶化合物FGFC1和FGFC2 影响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特性分析 |
2.3.2 纤溶化合物FGFC1和FGFC2 影响AA诱导血小板聚集特性分析 |
2.3.3 纤溶化合物FGFC1和FGFC2 影响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特性分析 |
2.3.4 血小板c AMP水平分析 |
2.3.5 血小板TXB2水平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FGFC1 影响血液凝固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样品与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1.3.1 实验设计 |
3.1.3.2 血液采集 |
3.2 凝血时间及凝血因子测定方法 |
3.2.1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方法 |
3.2.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方法 |
3.2.3 小鼠凝血因子Ⅷ(FⅧ)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
3.2.4 统计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 对小鼠血液PT和 APTT的影响 |
3.3.2 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2 对小鼠血液PT和 APTT的影响 |
3.3.3 乙酰水杨酸对小鼠血液PT和 APTT的影响 |
3.3.4 小鼠FⅧ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FGFC1 介于血小板的抗炎作用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2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
4.1.3 不同化合物对HPLFs活性的影响 |
4.1.4 FGFC1对LPS诱导HPLFs表达IL-1、IL-6、TNF-的影响 |
4.1.5 FGFC1 介于血小板的抗炎作用特性研究方法 |
4.1.6 统计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不同化合物对HPLFs细胞活性的影响 |
4.2.2 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对LPS诱导HPLFs分泌IL-1 水平的影响 |
4.2.3 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对LPS诱导HPLFs分泌IL-6 水平的影响 |
4.2.4 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对LPS诱导HPLFs分泌TNF-水平的影响 |
4.2.5 FGFC1 介于血小板的抗炎作用特性 |
4.2.6 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对LPS诱导HUVECs分泌IL-1 水平的影响 |
4.2.7 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对LPS诱导HUVECs分泌IL-6 水平的影响 |
4.2.8 海洋吲哚酮类纤溶活性化合物对LPS诱导HUVECs分泌TNF-水平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三种不同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及与正常人比值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相关血栓风险因素及抗血管生成药对肿瘤相关血栓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文君.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D]. 李佳真. 汕头大学, 2021(02)
- [3]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D]. 郑财济. 汕头大学, 2020(02)
- [4]黑木耳抗凝血多糖分离与结构表征及对血栓形成抑制机制[D]. 卞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D]. 吴娅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严重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王希桐.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凝血四项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出凝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 孙胜利.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D]. 张羽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出凝血分子标志物TAT、PIC、TM、t-PAIC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D]. 蒋冬雪.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海洋吲哚酮化合物FGFC1影响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生理特性的研究[D]. 杨晶.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