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真理标准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论文文献综述)
徐琦[1](2021)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纲[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张海洁[3](2020)在《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的统一》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哲学从产生起就展现为一种形而上的追求,形而上学是西方传统哲学最典型的表现形态。无论是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还是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其基本特征都表现为超越人的感性经验和现实生活去追寻宇宙万物的终极存在和原因,并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通过抽象概念表达最一般的原理。尽管西方传统哲学与西方科学的繁荣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但它所构建的“概念王国”又的确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这种二元分立的思维模式把我与世界分割开,用普遍原理抽空现实生活的生动与活泼,将人生引向了枯燥而无意义的境地。西方传统哲学正是在抽象的概念世界中寻找真善美的本质,将那本与人类感性生命密切相关的真善美,彻底抽离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使哲学第一次冲破二元分立的牢笼,摆脱抽象概念的困扰,真正向人的生活世界靠拢。马克思将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使人通过实践活动与世界融为一体,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相互诉说,相互成就。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超越主客二分,照亮了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存在的本来面貌,是本真的活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充满意味和情趣的诗意的世界。这个在实践基础上澄明的生活世界,是复归存在的本然状态,也是回到人生的自由境界。因此,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真善美,才是人生命实存中的真善美;真善美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内在统一。在当前社会,我们仍面临着从形而上学的立场阐发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危机,人们的双脚依旧深陷在受近代哲学精神影响的现代社会的泥潭中。很多学者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误读,使实践活动仍然停留在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框架内,把实践简单的理解为人类适应自然、谋求生存的手段。因而那些建立在错误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基础上的真善美的统一,也仅仅是认识论层面的形式上的统一。本文在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特征和传统哲学中真善美统一的理论困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在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中充分理解真善美的真正内涵,通过论证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真善美的内在统一是对真善美外在统一的超越,从而阐明只有在马克思的实践活动中,真善美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郭夏[4](2019)在《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实践的理解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重要课题,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引入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产生影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要实现与世界的对话就需要对这些理论和思潮作出认真的回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现代性语境下西方思潮中极其重要的一脉,在晚期,哲学解释学逐渐转向实践哲学,作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不论是从理论内容还是对实践的理解上,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相关性。人们往往从现象学或语言转向的视角去看解释学,但很少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解释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解释学共同的关键词,以实践为切入点,能够帮助我们从理论根源、理论形态和理论应用的层面区分二者的不同态度。本文立足于对比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对“实践”的不同理解,梳理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实践”的理论根源和表现形式,以对人的关注和对辩证法的理解为思路,分析二者各自的理论特色,探讨二者能够为对方的理论发展和人的现实生活提供何种启示。伽达默尔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理解,其特点在于把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作为人类实践的前提和基本要素,突出语言在实践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晚年与杜特的谈话中,伽达默尔论述了自己对实践和实践哲学的理解。“首先人们必须清楚‘实践’这一词,这里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只是理解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性运用。”[1]他认为实践与理论并不是处于完全对立的位置,对理论的运用也属于实践,但实践还意味着更多,“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括我们的实践事务,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行为,我们人类全体在这一世界的自我调整。”[2]伽达默尔将实践理解为我们的生活形式,他将解释学和实践哲学相结合,从本体论的高度将实践理解为对存在形式的反思性的活动,“追问正当生活的可能性”是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核心。首先,在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理解的基础上,伽达默尔将理解、解释和应用作为一个统一过程的组成要素,强调了解释学的实践内涵,解释学由方法论回归到实质性的问题。其次,伽达默尔突出实践构成了人的中心地位和本质特征,他以人行动目的的内在性和外在性,区分了实践与技术的差异,强调人的实践活动自身具有的内在的目的性,是人生活方式的本身。最后,作为实践理性,它的反思是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由对话形成了与公众意义的理解,实践理性对公众意义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对公众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理论形式上,伽达默尔的实践观揭示了实践智慧与现代科学方法的对立,实践智慧强调理智性是一种社会理性的真理观。伽达默尔对实践的理解来源于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理解,他认为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一种智慧的传统,这种传统并不是以科学的语言,也不根据科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社会理性的真理观以人类社会的共同性为基础,以“善”为一般知识的最高对象,以“效果历史”为解释原则,力图通过向人的回归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找到现代的存在方式。社会理性的真理观既不是科学的工具理性,也不是形而上学的实体理性。首先,它所强调的实践智慧和技术知识的不同,技术知识不涉及人和他人的关系,而实践智慧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性为基础,将理论的应用与自我理解相结合;其次,社会理性的真理观着重强调人们对越过人的自然秩序所进行的生命实践活动的思考,是一种人性化的理性,它内含着道德实践的自由意志,运用智慧服务于善的理念。它强调的理智性必须是由实践智慧和道德理性的共同作用,是由二者共同达成的在当下关于善的选择和判断;第三,社会理性的真理观的真理性不是以“善”的最终达成为标准,它的真理性体现在人的自我协商的过程中,伽达默尔认为构成实践的是人的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活动本身也就存在于它所批判的社会过程当中,这一过程中的问题无法通过科学预测和决定,只有通过本身的社会条件的校正和解决,才能实现真正的实践的社会理性意义。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力图通过对黑格尔客观精神学说的吸收来实现关于善的有价值的自我论证,将这种论证恢复为一种正当的对人所存在的世界的理解,这体现在他对效果历史意识的论述中。一方面,效果历史意识吸收黑格尔哲学的社会历史性质,人们对理论的获取体现在参与理论的活动中,在参与理性概念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实现了自我理解和丰富,历史的传承也为人自身的知识在传统中的交替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效果历史意识吸收辩证法的具体普遍性,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是为人类社会某种典范性质作出说明,人们在参与和分享这一理论的过程中享受了共同性,并丰富和发展自己进而实现了自由。同时,解释学的真理本身是一种视界融合,这种视界融合由于前见、偏见的存在而一直在进行中,永远不会完结,伽达默尔由此批判了符合论的真理观,进而以体系的形式在现实世界中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理论绝对真理的实现方式。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解释学的基本功绩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我们自己的世界。在哲学对现实的关注上,伽达默尔反对科技时代技术独断对人的统治,他以对现代社会异化的理解为基础,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加以驳斥,进而批判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事实上,伽达默尔反对技术理性对人类生活的宰制,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抽象的劳动对人的统治,他们都以形成自由的人和人的交往关系为价值旨趣,这正是马克思和伽达默尔可对话的真实基础。本文通过双重对话,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和对异化理论的理解和解答两个方面对比伽达默尔和马克思的实践观。从理论的现实意义上说,或许在科技时代我们更容易接受伽达默尔晚期所提倡的实践智慧,但当我们以马克思的实践观念,尤其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就会发现,马克思的实践观强调从人的主体能动性去理解人的存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看全部的问题,包括解释学的一系列问题,在克服抽象的同时,也克服了单纯的表象思维。依照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具体普遍性的理解问题中,马克思指出人不应当只是参与和理解历史,“人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来进行。”[1]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确切的说,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人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之于世界是否定性统一的存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其说是对实践的理解,更体现为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吸收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他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规律的作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它给予本体即人的社会存在以生命力,以实现全体的自由性为目标赋予哲学以真正的生命力。同时,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意识虽然也有辩证法意蕴,但是他并没有奠基于人和世界的否定性统一的关系,而是以理解和参与的方式奠基在人类认识的历史性和局限性上,从这一方面来说,或许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只能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到环节性的推进作用。伽达默尔关于现代社会的异化理论指出人们丧失了对于存在意义与行为选择的自由独立的实践理性判断,而是完全交给了代表科学与技术的专家权威,为我们透视现代技术文明社会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温和的“对话”“团结”的路径,但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理论性质,由于无视物质生产为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导致它无法解决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更无法以人与社会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为根本路径来真正的解决人的异化的社会问题。从理论的现实意义方面,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为人类文明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以吸取的有效经验,也可以理解为对哲学解释学精神的一种延续。通过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反思解释学,我们能够发现伽达默尔解释学真实的意义和局限,从而在面对新问题时理清思路积极回应,在新形势下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建设和传播。
张维[5](2019)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对实践及其本质的科学规定,超越了旧哲学的相关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蓬勃发展,急待作出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解释与理论指导;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解,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认识论意义的传统解读,缺乏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系统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相关错误观点和思想,需要做出科学回应。本文紧紧围绕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这一论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基本理论维度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系统论述。文章正文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维方法,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展开论述。首先,从世界观基础、方法论依据、基本理论维度三方面阐明了马克思实践观价值分析的理论考量。通过实践是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把握真理的尺度以及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观点阐述其次,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基本理论维度论述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理论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识本质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前景等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与批判。基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基本理论维度,对当前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上存在实践本体论、关系本体论以及社会本体论的错误观点进行反思,对现象学、语言分析哲学、解释学等当代哲学对认识本质观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道路以及前景的错误认识进行批驳,进而凸显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理论价值。最后,以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做了生存论解释、认识论剖析和价值论规范。马克思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实践观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祁金凤[6](2019)在《马克思的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马克思的重要着作为基础,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由来”“马克思实践观的主要内容”以及“马克思实践观最终的目标”三部分为主要线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了马克思的实践观。最终解释了以实践为核心的马克思本质思想,正确认识到马克思实践思想区别于其他哲学家思想的原因。其中包括,把实践与人,实践与社会,实践与历史的关系解释清楚。同样的,实践哲学也成为马克思整个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最重要的灵魂支撑点。本文具体思路如下:本文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来源做了研究和分析,深刻解读了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影响的重要时期,对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是如何形成的做了梳理,最后通过对马克思的着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来论述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通过研读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形成时期的经典着作,深刻解读了他的思想中所形成的科学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实践思想的脉络和主要意义,它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实践观。实践之所以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如此之重的地位,是因为实践为他整个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自马克思的实践观形成之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也影响着很多哲学界的哲学家们。马克思实践思想的本质意义,是在于马克思实践与人的关系,还包括实践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实践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实践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重要结果,这是马克思哲学的最终追求和终极目标,把实践与理性形而上学进行了区别,以及对它的超越进行了简单的总结,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追求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最终还是回到了人的身上,这也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特点。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为历史上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新的时代,开始了哲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
李弦[7](2019)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它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式:“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历史认识”,这种“应当”既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如此”进行历史认识的,同时也对于“我们”进行历史认识构成了一种规范性力量。本论文主要分为了两个大的部分,一是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一个“行为体”来看的话,它就会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如这种历史认识是如何产生的、谁来进行历史认识、我们究竟在认识什么以及如何进行历史认识,转化为更为规范性的表达方式就是,历史认识的起源、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的对象和历史认识的过程,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本文第二章到第五章的主体性内容;二是除了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行为体来看、并进行各个部分的研究之外,我们还必须具备整体性的视野,从整体上来探究历史认识的性质、历史认识的真理性以及历史认识的当代价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本文第六章到第八章的主体性内容,具体分布情况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简介了本文的四个基本概念,最后总体上论述了本论文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特质。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综合性起源问题。首先探讨了认识论语境中“综合”问题的由来,指出“综合”不仅是一个行动、是认识产生的必备条件,它还代表着一门知识,其思想史背景就是“近代经验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当代分析哲学”,也正是在这个思想史背景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对待“综合”问题的不同态度,这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阐释方案,一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社会劳动综合,二是以索恩–雷特尔为代表的商品交换规律的社会综合,但总体上来看,这两种方案也有其自身的问题,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表述来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生活”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综合性起源的关键性质点,当然,这种综合性起源本身也具有一种辩证本性。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主体(即“谁来认识”)问题。首先在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意识”的成长过程及其相应主体,通过这种互文性解读我们发现,“现实的人”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真正主体,它构成了对于“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的人”的真正批判,而且“现实的人”在进行历史认识时总是受到“前结构”所制约,这种“前结构”不仅包括了理性主义的前结构(这一点与欧陆哲学的讨论高度一致),还包括了生活世界和交往的前结构。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对象(即“认识什么”)问题。首先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中“历史”的两种主要存在方式,一是作为认识对象(实体)而存在,历史认识即认识历史,它也构成了直接历史认识的认识对象,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历史事实”,它有着自身的内容层次和基本特征;二是作为认识方式或解释原则而存在,此时的历史认识就变成了“历史的”认识,它成为了反思历史认识的认识对象,也有着自身的内容构成和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过程(即“如何认识”)的问题。首先从总体上阐明了历史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即直接历史认识向反思历史认识的飞跃以及反思历史认识向思维具体的飞跃,这两次飞跃也呈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统一过程。根据“时间秩序”来看,在1845-1857年这个时期内,马克思总体上坚持的就是直接历史认识的“第一条道路”,也是一个“现实抽象”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而在1857年之后,马克思总体上坚持的就是反思历史认识的“第二条道路”,也是一个“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第六章主要从总体上探讨了历史认识的性质。首先阐明的是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探讨了它的诸种表现及其深层原理,并分别论述了直接历史认识和反思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然后阐明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在细致分析了“客观性”的不同含义的基础之上,分别探讨了直接历史认识和反思历史认识所具有的“客观性”性质。最后阐明了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它最符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本质精神。第七章主要从总体上探讨了历史认识的真理性问题。这一章带有了非常强的知性分析性质,首先阐明的是历史认识的符合观,在细致阐述了“符合观”真理观的基础之上,指认了直接历史认识阶段所主要坚持的就是“符合观”的真理观,与之相对,在反思历史认识阶段,马克思则主要坚持的是“融贯论”的真理观,但正如“两条历史认识的道路”在马克思那里本身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所坚持的真正意义上的真理观就是符合观与融贯论的有机统一。第八章主要论述了历史认识的当代价值。本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当代价值,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价值,二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现实价值。
王建国,石加友[8](2018)在《刍论真理问题的纾解及意义——兼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文中研究指明真理问题是认识论哲学范畴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提出,对真理问题达成了有效纾解。廓清真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纾解,对于我们充分认识真理的本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增强将其作为各项事业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嘉旋[9](2018)在《马克思真理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许多问题,如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过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部分地方政府定位不清,职能部门效率低下,部分政府官员贪腐风气盛行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战略方针政策,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迈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党的十九大召开之时,中国共产党将这一实践过程凝练为系统的理论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全党全国上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形成统一的认识,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这一过程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其中马克思真理观的许多立场、方法、观点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国际国内诸多机遇与挑战,也正是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新的立场、方法以及观点,在继承马克思真理观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一贯坚持的群众观点以及人民群众的标准等思想,其来源就是马克思真理观。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对马克思真理观的继承与创新,绝对不能把马克思真理观的个别词句机械地照搬照抄,套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本身也不符合马克思真理观的基本范畴与基本原则的规定性。除此之外,本文还对马克思真理观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还原,梳理马克思形成真理观的理论依据与思想历程,从而实现对马克思真理观的再认识。通过国内与国外学界对马克思真理观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马克思真理观的现实发展状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对马克思真理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轨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推测,这是本文努力方向之一。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真理观进行分析,从而把握马克思真理观的直接理论渊源,对他们的真理观进行批判与超越的过程,就是马克思真理观的形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以后,苏联对马克思真理观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在国内,中国领导人对马克思真理观的继承与发展自毛泽东开始就实现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并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创新,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代表了马克思真理观在中国实现创新与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张红杰[10](2018)在《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看普特南真理观演变的内在逻辑》文中指出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是束缚真理理论的两把枷锁,超越二者的对立是普特南哲学的终极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普特南的哲学立场不断转变,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科学实在论、内在实在论、自然实在论。相应地,他的真理观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符合论的坚持、符合论的背离、符合论的改造,由最初的绝对主义倾向转为相对主义倾向,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二者的对立。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普特南逐渐完善自己的真理观,最终回归实践。因此,普特南真理观演变的内在逻辑在于向生活实践的不断趋近,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真理具有事实与价值两个维度,而且这两个维度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角度看待普特南真理观的演变,我们会发现:科学实在论时期,普特南的真理符合论和真理的事实维度基本一致;内在实在论时期,普特南的“合理的可接受性”理论和真理的价值维度基本一致;自然实在论时期,普特南的事实与价值缠结的观点与真理的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的统一性基本一致。因此,普特南所构建的理论图景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体系有相通之处,它一方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真理观是科学的真理观,另一方面为我们完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素材。
二、论真理标准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真理标准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统哲学中真、善、美的思想及其困境 |
第一节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特征 |
一、终极存在的追寻 |
二、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 |
三、概念的逻辑演绎 |
第二节 西方传统哲学对真、善、美的理解 |
一、西方传统哲学对真的理解 |
二、西方传统哲学对善的理解 |
三、西方传统哲学对美本质的追问 |
四、西方传统哲学中真、善、美的统一 |
第三节 现实社会中真、善、美的缺失 |
一、生活逻辑的遮蔽 |
二、生命价值的缺失 |
三、审美趣味的下降 |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当前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误读 |
一、从近代认识论原则出发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
二、从实用功利方面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 |
一、实践概念的历史嬗变 |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三、劳动的实践性和实践的生产性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的特征 |
一、非对象性 |
二、境域性 |
三、发生性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三重维度 |
一、生存论本体论维度: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 |
二、认识论维度: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三、价值论维度: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 |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真、善、美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真 |
一、实践活动中思维与存在统一 |
二、实践内在包含的真是一种状态 |
三、认识在实践活动中:包含价值的真 |
四、超越符合之真到达生存之真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善 |
一、人以自身为目的非对象性活动 |
二、人的自我在自由无碍的实践活动中的实现 |
三、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
四、人与世界在互为对象的过程中实现统一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美 |
一、从美是什么到美在实践活动中 |
二、超越主客二分的实践活动成就审美的心胸 |
三、实践活动中的美感的特征 |
四、实践活动实现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
第四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何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统一的根据 |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真善美的统一:自由 |
二、真的本质在于自由 |
三、善的无碍与和谐走向自由 |
四、超越和自由是美的境界 |
第二节 真、善、美统一于实践勾连的关系网络中:从“空间”着手 |
一、实践活动对“空间”的阐释 |
二、人的空间性的存在与生存之真 |
三、空间就是关系网的现实展现 |
四、空间的境域与美的意境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统一的特征 |
一、超越与复归的统一 |
二、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
三、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统一的目标 |
一、人生意义的升华 |
二、实现“万物一体”的诗意境界 |
三、追寻人的精神家园 |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统一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统一的理论意义 |
一、实现了真、善、美的内在统一 |
二、为重新理解“共同体”提供了新的思路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统一的现实意义 |
一、“美好生活”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
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4)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发展略述 |
1.2.2 研究文献综述 |
1.2.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任务——理性对人自身的理解 |
2.1 实践与语言——人类社会的共同性 |
2.1.1 文化和词语:解释学的基础 |
2.1.2 博学的散文:修辞学的初衷 |
2.1.3 时代与范式:语言的创造性 |
2.2 实践与公众——理性的启蒙作用 |
2.2.1 对理智性的理解:人类的启蒙运动 |
2.2.2 对确定性的寻求:大众的新修辞术 |
2.2.3 对合理性的信仰:全新的自我理解 |
2.3 实践与“善”——现代社会的理智性 |
2.3.1 参与者的理想:实践哲学的提出 |
2.3.2 哲学与科学:实践哲学的正当性 |
2.3.3 技术合理性:现代社会的价值尺度 |
第3章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理论形态——社会理性的真理观 |
3.1 人文主义传统——社会理性真理观的基础 |
3.1.1 社会理性:对黑格尔哲学的吸收 |
3.1.2 理性化力量:实践作为社会理性的条件 |
3.2 效果历史意识——社会理性真理观的存在方式 |
3.2.1 问答逻辑:解释学和辩证法的关联 |
3.2.2 合法的偏见:解释学和形而上学的重合 |
3.3 宽容的意义——社会理性真理观的价值追求 |
3.3.1 对“善”的追求:解释学与实践哲学 |
3.3.2 对宽容的理解:技术合理化视角下 |
第4章 以自由为旨趣的实践观——马克思与伽达默尔的对话 |
4.1 实践与自由的理论根源——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 |
4.1.1 效果历史与范畴文明:对辩证法和时代的思考 |
4.1.2 颠倒的世界:对辩证法具体普遍性的理解 |
4.2 实践与自由的现实基础——对现代社会异化的理解 |
4.2.1 人的自由与物的枷锁:对现代社会的异化的不同理解 |
4.2.2 资本逻辑的桎梏:现代社会异化的根源 |
4.3 实践与自由的实现路径——对“合理化”的思考 |
4.3.1 唯物史观对“合理化”的思考: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提出 |
4.3.2 唯物史观对社会理性的理解:思辨逻辑的认识论 |
第5章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 |
5.1 时代文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转向的理解 |
5.1.1 语言转向与时代精神的表征 |
5.1.2 语言转向与时代文明的辩证形态 |
5.1.3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转向积极成果的汲取 |
5.2 公众意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方案的推进 |
5.2.1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
5.2.2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征 |
5.2.3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国方案面临的时代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2 马克思实践观价值分析的理论考量 |
2.1 马克思实践观价值分析的世界观基础 |
2.1.1 实践是世界分化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
2.1.2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
2.1.3 实践是把握真理的尺度 |
2.1.4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
2.2 马克思实践观价值分析的方法论依据 |
2.2.1 实践思维方式是对抽象思维方式的超越 |
2.2.2 实践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中介 |
2.2.3 实践是揭示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
2.3 马克思实践观价值分析的基本理论维度 |
2.3.1 本体论域中的生存论 |
2.3.2 认识论域中的社会规律生成论 |
2.3.3 价值论域中的感性活动道德观 |
3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理论价值 |
3.1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本体论价值 |
3.1.1 马克思实践观的物质本体论前提 |
3.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建设中生存论转向的实现 |
3.1.3 对当前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反思 |
3.2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认识论价值 |
3.2.1 传统教科书中实践的认识论意义的单调 |
3.2.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建设中实践的本体论意义凸显 |
3.2.3 对当代哲学认识本质观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
3.3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论意义 |
3.3.1 感性活动中人性改造和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 |
3.3.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建设中人民中心论的彰显 |
3.3.3 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及前景的错误认识的批驳 |
4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现实价值 |
4.1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存论阐释 |
4.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确立 |
4.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4.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生活的理析 |
4.2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剖析 |
4.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
4.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揭示 |
4.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呈现 |
4.3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价值牵导 |
4.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历史生成 |
4.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科学把握 |
4.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指向的自我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马克思的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三个阶段 |
第一节 马克思“青年黑格尔主义时期” |
第二节 马克思的“费尔巴哈主义时期” |
第三节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形成时期 |
一、《提纲》中的实践观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观 |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认识论内容分析 |
一、人的实践结构及其实践思维 |
二、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 |
第二节 实践构成了马克思人学理论支撑 |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
二、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批判 |
三、人的劳动本质 |
第三节 从实践的视角看社会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
一、实践何以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
二、历史的本质在实践维度中的意蕴 |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意义 |
第一节 对理性形而上学的超越 |
第二节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超越 |
第三节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内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2.2 国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3 基本概念分析 |
1.3.1 历史事实 |
1.3.2 直接历史认识 |
1.3.3 反思历史认识 |
1.3.4 异质与同质 |
1.4 论文研究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特质 |
1.4.1 总体结构 |
1.4.2 基本方法 |
1.4.3 论文特质 |
第二章 历史认识的综合性起源 |
2.1 认识论语境中“综合”问题的由来 |
2.1.1 近代经验论哲学对于认识起源的强调和两种知识的区分 |
2.1.2 德国古典哲学对于“综合”问题的系统提出 |
2.1.3 当代分析哲学对于“综合”问题的扩展 |
2.2 探讨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综合性起源的两种方案及其评议 |
2.2.1 社会劳动综合 |
2.2.2 商品交换规律的社会综合 |
2.2.3 两种综合方案的评议 |
2.3 “生活决定意识”:历史认识综合性起源的关键质点 |
2.3.1 “劳动–实践–物质生产活动”对于纯粹理性哲学的奠基及其限度 |
2.3.2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
2.3.3 历史认识综合性起源的辩证本性 |
第三章 历史认识的主体 |
3.1 “意识”的成长过程及其相应主体 |
3.1.1 “原子式个人”是“直接意识”的主体 |
3.1.2 “群体性的人”是“部落意识”的主体 |
3.1.3 “本质主义的人”是“普遍意识”的主体 |
3.2 “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剧中人”与“剧作者”的统一 |
3.2.1 “现实的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分析 |
3.2.2 “现实的人”对于“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的人”的批判 |
3.2.3 “现实的人”作为“剧中人”:直接历史认识的主体 |
3.2.4 “现实的人”作为“剧作者”:反思历史认识的主体 |
3.3 “现实的人”进行历史认识时总是受到“前结构”所制约 |
3.3.1 理解的前结构 |
3.3.2 生活世界的前结构 |
3.3.3 交往的前结构 |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对象 |
4.1 历史认识中“历史”的存在方式 |
4.1.1 “历史”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历史认识即认识历史 |
4.1.2 “历史”作为认识方式而存在:历史认识即“历史的”认识 |
4.1.3 历史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
4.2 以“历史事实”为认识对象 |
4.2.1 历史哲学研究中“历史事实”的分层问题探讨 |
4.2.2 直接历史认识以“顽强的历史事实”为认识对象 |
4.2.3 “顽强的历史事实”的典型特征分析 |
4.3 以历史认识本身为认识对象 |
4.3.1 反思历史认识以历史认识本身为认识对象 |
4.3.2 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认识的构成要素分析 |
4.3.3 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认识的典型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历史认识的过程 |
5.1 历史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
5.1.1 直接历史认识的产生及其向反思历史认识的飞跃 |
5.1.2 反思历史认识向思维具体的飞跃 |
5.1.3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
5.2 “现实抽象”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 |
5.2.1 “抽象”的不同类型 |
5.2.2 “现实抽象”所代表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 |
5.2.3 “现实抽象”所指认的研究方法 |
5.3 “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 |
5.3.1 “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 |
5.3.2 “从后思索”的叙述方法及其所代表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 |
5.3.3 “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总是依赖于“反思” |
第六章 历史认识的性质 |
6.1 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
6.1.1 历史认识相对性的诸种表现及其深层原理 |
6.1.2 直接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 |
6.1.3 反思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 |
6.2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
6.2.1 认识论语境中“客观性”的不同含义分析 |
6.2.2 直接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 |
6.2.3 反思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 |
6.3 历史认识的过程性 |
6.3.1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
6.3.2 直接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 |
6.3.3 反思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 |
第七章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 |
7.1 历史认识的符合观 |
7.1.1 “符合”的几个要件 |
7.1.2 符合观的历史认识论的复杂性分析 |
7.1.3 实践基础上的过程性的符合 |
7.2 历史认识的融贯论 |
7.2.1 “融贯”的几个要件 |
7.2.2 融贯论的历史认识论的复杂性分析 |
7.2.3 概念的逻辑层次分析 |
7.3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实现了符合观与融贯论的真正统一 |
7.3.1 符合观和融贯论的真理观分别有什么问题 |
7.3.2 历史认识的“两条道路”体现了符合观与融贯论的真正统一 |
7.3.3 历史认识真理性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
第八章 历史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
8.1 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价值:有利于建构规范性的历史认识论 |
8.1.1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程序正当” |
8.1.2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形上基础” |
8.1.3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边界意识” |
8.2 历史认识论的现实价值:有利于对历史虚无主义作本质批判 |
8.2.1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层表现 |
8.2.2 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层本质 |
8.2.3 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批判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刍论真理问题的纾解及意义——兼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理问题的缘起 |
(一) 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
(二) 实践与认识的矛盾 |
(三) 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
(四) 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
二、真理问题的焦点 |
(一) 真理的性质问题 |
(二) 真理的标准问题 |
三、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及其对真理问题的纾解 |
(一)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
1.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唯物的真理观。 |
2.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辩证的真理观。 |
(二)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对真理问题的有效纾解 |
1. 科学实践观的引入。 |
2. 辩证思维方法的应用。 |
四、真理问题纾解的启示及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唯物主义性质。 |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科学结论。 |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辩证法特征。 |
(9)马克思真理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创新及不足 |
一、马克思真理观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
(一)社会历史背景 |
(二)直接理论来源 |
二、马克思真理观的确立与内涵 |
(一)马克思真理观的确立 |
(二)马克思真理观的基本内涵 |
三、马克思真理观的发展 |
(一)马克思真理观在苏联的发展 |
(二)马克思真理观在中国的发展 |
四、马克思真理观的当代价值 |
(一)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实践原则 |
(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真理问题 |
(三)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
(四)真理检验标准的实践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看普特南真理观演变的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研究现状 |
1.3.2 普特南真理观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5 创新点 |
1.6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比较研究法 |
1.7 研究思路 |
2 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 |
2.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1.1 实践的客体性 |
2.1.2 实践的主体性 |
2.1.3 客体性与主体性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
2.2 实践视域下的真理观 |
2.2.1 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
2.2.2 真理的事实维度 |
2.2.3 真理的价值维度 |
2.2.4 真理的事实维度与价值维度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
3 从事实维度看普特南科学实在论时期的真理观 |
3.1 普特南科学实在论时期的真理观 |
3.1.1 逻辑前提:主客二分 |
3.1.2 理论实质:真理符合论 |
3.1.3 语义学基础:因果指称理论 |
3.2 实践视域下普特南科学实在论时期真理观的局限 |
3.2.1 绝对主义的倾向性 |
3.2.2 真理视角的神目性 |
3.2.3 符合说法的空洞性 |
4 从价值维度看普特南内在实在论时期的真理观 |
4.1 普特南内在实在论时期的真理观 |
4.1.1 逻辑前提:语言和心灵对实在的渗透 |
4.1.2 核心概念:“合理的可接受性” |
4.1.3 语义学基础:内部主义指称理论 |
4.2 实践视域下普特南内在实在论时期真理观的局限 |
4.2.1 相对主义的倾向性 |
4.2.2 “无摩擦平面”的类比不当性 |
4.2.3 “模型理论论证”的牵强性 |
5 从实践归宿看普特南自然实在论时期的真理观 |
5.1 普特南自然实在论时期的真理观 |
5.1.1 清除分界面:对心灵和世界的改造 |
5.1.2 回到生活实践——对形而上学实在论与相对主义的超越 |
5.1.3 事实与价值的缠结——对真理符合论的再解释 |
5.2 普特南的实用主义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异同 |
5.2.1 相同之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
5.2.2 不同之处:辩证的实践观与分析的实践观 |
6 普特南真理观演变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启示 |
6.1 将人类的生活实践作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 |
6.2 兼顾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6.3 坚持真理的事实维度与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论真理标准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研究[D]. 徐琦.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真、善、美的统一[D]. 张海洁. 江苏大学, 2020(05)
- [4]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D]. 郭夏. 吉林大学, 2019(02)
- [5]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D]. 张维.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6]马克思的实践观研究[D]. 祁金凤.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D]. 李弦.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1)
- [8]刍论真理问题的纾解及意义——兼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J]. 王建国,石加友. 理论导刊, 2018(12)
- [9]马克思真理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孙嘉旋. 佳木斯大学, 2018(05)
- [10]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看普特南真理观演变的内在逻辑[D]. 张红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