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聚类的矿区分类研究

基于模糊聚类的矿区分类研究

一、基于模糊聚类下的矿区分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小芳[1](2015)在《中国典型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矿产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已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矿区生态修复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广泛重视和关注,但与国外矿业发达国家生态修复研究相比还相对滞后。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我国典型矿区生态修复研究概况,包括修复规模、修复主体、修复技术、有关法律与政策规定,并从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管理和执法监督体制、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等方面,对我国矿区生态修复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青[2](2013)在《基于原料分类的Q公司M产品重要原料采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现今中国城镇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电梯行业作为城市发展的结晶成为制造业的新兴行业并有了巨大的发展。Q公司作为此行业里的一员,在面临的竞争激烈的发展大潮里遇到了自己的问题:生产成本增高,销售利润走低。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有以下主要原因:客户需求多样化给生产和采购带来了新的难题;需求订单提前期缩短而采购期却很长;原料价格变动大、购买种类复杂;采购人员处理临时订单和小订单数量多导致采购效率低下;原料采购的计划不周详等。本论文以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认识高效采购对降低成本的能动作用影响下,通过分析现状研究符合Q公司实际的采购策略以解决它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重点原料细分的角度出发。首先,结合M产品的物料清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分析出对M产品的原料采购成本影响较大的几种原料。目的是对这些重要原料进行重点管理,以期在付出相同努力的前提下,可以快速收到效果,并积累管理经验,为日后更加详致的采购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结合Q公司现状在对原料分类相关知识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将模糊聚类与Kraljic矩阵分类原则相结合的原料分类方法。通过分析近几年各学者对分类指标的研究,筛选出了适合Q公司在原料重要性和供应风险这两个维度的的分类指标,成功建立了分类指标体系,最终将原料分为四大类:一般原料、瓶颈原料、杠杆原料和战略原料。最后,在重要原料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分析各类原料的特点,根据Q公司的现状选择出适合各类原料的采购策略,包括:框架协议采购策略、单一化采购策略、准时化采购策略以及战略采购采购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策略的实施流程和实施建议。本文不仅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方法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层层分析,找到了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并且提升Q公司竞争力的根源,并从策略层面设法找到采购技巧、给出了具体提高工作效率的实施方法。

谢皓[3](2009)在《昆钢烧结矿性能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矿石烧结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燃料、熔剂及返矿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均匀铺到台车上烧结成块的过程。近年来由于烧结原料来源日趋多元化,加之矿石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对烧结生产控制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烧结矿性能波动较大,尤其是当新矿种用于烧结或由于矿种库存、成本问题需调整某些矿种配比时,需要对其做多次探索性试验才能掌握合适配比,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给稳定烧结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并且根据原料条件预测出烧结矿性能、进而指导烧结配矿,对降低烧结成本、提高烧结矿产、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国内烧结厂铁矿石原料来源复杂、烧结生产易波动、烧结矿产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昆钢烧结生产为依托,建立了一个烧结矿性能预测模型。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利用模糊聚类建立了铁矿石分类模型,为烧结合理配矿提供了依据。探讨了烧结混合料特征参数,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并进行了烧结杯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系统研究了混合料特征参数对烧结性能的影响。利用facksage软件研究了烧结混合料中FeO含量、碱度以及烧结温度对液相量生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确定适宜配碳量的新思路。以此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烧结性能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检验。通过课题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应用分类模型,获得昆钢常用铁矿石的动态分类图,实现了对铁矿石的动态分类;通过极差、单因素分析,得到混合料特征参数对烧结矿性能影响的排序及对烧结性能的影响规律,配碳量对烧结矿的物理性能和技术指标影响最大;碱度、温度对烧结矿液相量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可以根据液相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烧结温度,进而确定适宜配碳量;对建立的烧结性能模型进行检验,在误差限值范围内,还原度和利用系数的预测命中率可以达到75%以上,落下强度、转鼓强度、烧结速度的预测均命中率则达到87.5%以上,模型能够指导烧结实验及生产。

耿殿明[4](2003)在《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本文依托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发展的实际背景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受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2000-10-02)的支持,在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内涵与系统构成的基础上,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对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复杂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在分析归纳出矿区三个基本特征的同时,首次给出了矿区类型的一个完备划分,并建立了矿区RESE系统的概念模型,为论文后续研究框定出轮廓清晰的主题范围,从而提高了选题研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成功地将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应用于揭示矿区的发展演化规律,认清了矿区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演化特征、演化方向和调控机制,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此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目标。 以矿区发展的分层递阶结构为模板,建立了综合测度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基于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理论,建立起熵权与专家赋权共同支持下的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以及基于主分量分析与计量经济学理论的矿区RESE系统“持续-协调”测度模型,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纵横评价提供了必要的量化工具。 将所建立的矿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兖州矿区,在完成对实证案例发展过程动态分析的同时,使评价理论和方法得到应用性检验。 按照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立足我国煤炭矿区的现状实际,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与实现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可执行性对策措施。 本研究中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已写成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

耿殿明,姜福兴[5](2003)在《基于模糊聚类下的矿区分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合理的划分矿区类型 ,是正确选择矿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 ,也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建立了煤炭矿区分类的模糊聚类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解算 ,综合分类结果并结合煤炭矿区的现实状况 ,最终将矿区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并相应提出了适合矿区自身发展的运行模式。

二、基于模糊聚类下的矿区分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模糊聚类下的矿区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典型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矿区生态修复研究概况
    1.1典型矿区的界定
    1.2生态修复概念
    1.3国外矿区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4国内矿区生态修复现状
2中国典型矿区生态修复
    2.1修复主体
    2.2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
        2.2.1未污染矿区的生态修复
        2.2.2受污染矿区的生态修复
    2.3生态修复相关的政策法规
3对策建议

(2)基于原料分类的Q公司M产品重要原料采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采购策略研究现状
        1.3.2 原料分类模型研究现状
        1.3.3 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模糊数学理论基础
        2.1.1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2.1.2 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相关理论
        2.1.3 模糊聚类分析相关理论
    2.2 相关模型介绍
        2.2.1 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数学模型
        2.2.2 模糊聚类分析步骤
    2.3 模糊聚类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模糊综合决策的重要原料筛选
    3.1 Q 公司原料采购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1 Q 公司及 M 产品简介
        3.1.2 原料采购及管理现状
        3.1.3 原料采购中的问题分析
    3.2 M 产品的原料采购成本分析
        3.2.1 M 产品的物料清单
        3.2.2 M 产品的原料采购成本
        3.2.3 加权统计法确定采购成本权重
    3.3 筛选重要原料
        3.3.1 筛选重要原料的意义
        3.3.2 基于模糊决策模型的原料排序
        3.3.3 筛选重要原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聚类的重要原料分类
    4.1 原料分类方法
        4.1.1 原料分类意义
        4.1.2 Q 公司原料分类管理现状
        4.1.3 原料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4 原料分类方法介绍
    4.2 建立分类指标体系
        4.2.1 筛选分类指标
        4.2.2 量化分类指标
        4.2.3 确定分类指标体系
    4.3 基于模糊聚类的原料分类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3.2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4.3.3 建立模糊等价矩阵
        4.3.4 重要原料分类
        4.3.5 模糊聚类与 Kraljic 矩阵的结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重要原料分类的采购策略分析
    5.1 一般原料的采购策略分析
        5.1.1 一般原料的特点
        5.1.2 一般原料采购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5.1.3 一般原料采购策略的实施建议
    5.2 瓶颈原料的采购策略
        5.2.1 瓶颈原料的特点
        5.2.2 瓶颈原料采购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5.2.3 瓶颈原料采购策略的实施建议
    5.3 杠杆原料的采购策略分析
        5.3.1 杠杆原料的特点
        5.3.2 杠杆原料采购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5.3.3 杠杆原料采购策略的实施建议
    5.4 战略原料的采购策略分析
        5.4.1 战略原料的特点
        5.4.2 战略原料采购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5.4.3 战略原料采购策略的实施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昆钢烧结矿性能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烧结生产概述
        1.1.1 烧结技术发展及现状
        1.1.2 烧结过程的一般工艺流程
    1.2 烧结生产面临的问题
        1.2.1 烧结原料来源
        1.2.2 烧结配料
        1.2.3 烧结生产控制
    1.3 课题学术和使用意义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铁矿石分类方法研究
    2.2 神经网络方法在烧结中的应用
    2.3 模糊控制方法在烧结中的应用
    2.4 烧结过程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
3 课题的研究策略和实验方法
    3.1 建模方法研究
    3.2 课题技术路线
    3.3 课题实验条件及设备
        3.3.1 原料条件
        3.3.2 实验设备及参数
        3.3.3 烧结指标测定
    3.4 本章小结
4 配矿模型研究
    4.1 基于等价关系聚类的铁矿石分类
        4.1.1 模糊聚类的基本概念
        4.1.2 铁矿石分类模型的建立
        4.1.3 分类模型的应用
    4.2 配矿模型的建立
        4.2.1 线性规划法
        4.2.2 配矿模型的建立
        4.2.3 配矿模型的功能
    4.3 本章小结
5 烧结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5.1 研究指标的确定
        5.1.1 烧结矿性能评价指标
        5.1.2 烧结混合料特征参数
    5.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5.2.1 试验的因素水平
        5.2.2 正交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试验结果
        5.3.2 极差分析
        5.3.3 单因素分析
        5.3.4 多元线性回归
    5.4 热力学分析
        5.4.1 液相量计算
        5.4.2 混合料特性对液相量的影响
        5.4.3 温度对液相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烧结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6.1 神经网络特点
    6.2 预测模型结构的确定
        6.2.1 预测模型网络结构的选择
        6.2.2 预测模型网络结构的确定
        6.2.3 BP 网络算法的改进
    6.3 模型样本的选取与处理
        6.3.1 样本的选取
        6.3.2 样本预处理
    6.4 预测模型的训练与检验
        6.4.1 模型训练平台
        6.4.2 各子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体系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框架体系
2 我国的煤炭资源与开发利用
    2.1 煤炭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2.1.1 煤炭资源基本状况
        2.1.2 煤炭资源分布特征
    2.2 煤炭资源的开发与生产
        2.2.1 煤炭资源的开发
        2.2.2 煤炭生产与技术发展
    2.3 煤炭生产的安全与环境
        2.3.1 煤炭生产与安全
        2.3.2 煤炭开发与环境
    2.4 煤炭的需求与消费
        2.4.1 煤炭在能源中的战略地位
        2.4.2 煤炭需求稳定增长
        2.4.3 我国的煤炭消费
    2.5 本章小结
3 煤炭矿区发展的基本问题
    3.1 矿区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3.1.1 矿区的概念
        3.1.2 矿区类型
    3.2 矿区系统与发展过程
        3.2.1 矿区系统及其结构
        3.2.2 我国煤炭矿区的一般发展过程
    3.3 矿区传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矿区发展模式的新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分析
        4.1.1 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起源与战略提出
        4.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内涵
        4.1.3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4.2 矿区RESE系统的演化机理
        4.2.1 矿区RESE系统及其特征描述
        4.2.2 矿区RESE系统演化机理的基本分析
    4.3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与目标
        4.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矿区实施的必然性
        4.3.2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表征
        4.3.3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4 本章小结
5 矿区RESE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5.1 矿区RESE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
        5.1.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5.1.2 矿区RES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理和准则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框架与内容
    5.2 矿区RESE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5.2.1 评价问题的基本分析
        5.2.2 多目标组合式评价方法原理
        5.2.3 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2.4 有时序多层次多目标评价的理想矩阵法
        5.2.5 矿区RESE系统的“持续-协调”测度模型
    5.3 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目标(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赋权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3.2 指标权重的生成
    5.4 本章小结
6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
    6.1 煤炭矿区的环境与环境问题
        6.1.1 环境与环境问题
        6.1.2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构成
        6.1.3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及程度
    6.2 矿区生态环境的系统评估
        6.2.1 矿区生态环境系统评估的理论基础
        6.2.2 矿区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
        6.2.3 矿区环境损害的技术评估
    6.3 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
        6.3.1 煤炭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及难点
        6.3.2 矿区环境保护实施的基本手段
        6.3.3 矿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
    6.4 本章小结
7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与实现途径
    7.1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7.1.1 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属性
        7.1.2 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合模式
    7.2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
        7.2.1 矿区生产技术体系构成
        7.2.2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矿区技术体系
    7.3 矿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
        7.3.1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7.3.2 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实现煤与非煤协调发展
        7.3.3 依靠智力支持,永续经济增长动力
        7.3.4 完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7.3.5 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资本和国际化经营水平
    7.4 矿区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7.4.1 煤炭城市及其成长演化
        7.4.2 煤炭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7.4.3 矿区城市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7.5 本章小结
8 典型矿区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1 兖州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表征
        8.1.1 矿区概况
        8.1.2 原始指标数据
    8.2 基于“持续-协调”测度模型的兖州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8.2.1 确立评价指标并赋值
        8.2.2 用主分量法评估矿区系统的发展水平
        8.2.3 计算矿区系统状态协调系数
        8.2.4 矿区总体发展的“持续-协调”性评价
    8.3 本章小结
9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基于模糊聚类下的矿区分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典型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综述[J]. 邓小芳. 林业经济, 2015(07)
  • [2]基于原料分类的Q公司M产品重要原料采购策略研究[D]. 张青. 燕山大学, 2013(08)
  • [3]昆钢烧结矿性能预测模型研究[D]. 谢皓. 重庆大学, 2009(S2)
  • [4]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D]. 耿殿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03(04)
  • [5]基于模糊聚类下的矿区分类研究[J]. 耿殿明,姜福兴. 中国矿业, 2003(01)

标签:;  ;  ;  ;  

基于模糊聚类的矿区分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