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成润滑材料”2004年,31卷,(1-4)期分类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孙海燕[1](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李宝[2](2018)在《宋代题跋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题跋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散文文体,在追溯这种文体的起源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正式定型并大量产生于宋代则为学界所公认。宋代题跋文数量繁多,题材广泛,表达丰富,体式灵活,趣味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宋代题跋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及当下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题跋文体进行文体学上的界定,对两宋题跋文的数量、类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题跋文征引诗词现象进行考察,力图展现宋代题跋文体勃兴的全貌。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宋代题跋文的基本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同时,在绪论这一章之中,还交代了对宋代题跋文进行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题跋文体自身的几个问题,是为宋代题跋文研究作基础性的奠基工作。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概念的阐释与解读多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切入,使用方法与征引材料,几乎雷同,各家只是酌以自己的见解,复为演述,在没有新材料出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再复述的必要。笔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对题跋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探讨其文体的发生与命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演变。笔者又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源头追溯的几种观点,逐一评述,进而确认比较赞同的观点。之后,对比分析历代《文选》类总集选录题跋文情况,从选文上对比分析了宋、元、明三代题跋选文、题跋题名特点、以及题跋文关涉的内容等情况,以此验证题跋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本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辨析了题跋与后序、题跋与题辞(词)、题跋与题名等三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与关系。第三章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梳理了题跋文的结集情况,并对明代毛晋“津逮秘书”所选宋人题跋及新近结集的《全宋文》、《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宋代序跋全编》等收录题跋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逐一对比,以期对宋代题跋文有较为精确的数量认识。第四、五章在梳理了前人对题跋文的分类情况之后,参考《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题跋文所分九类,拆分合并成书跋、文跋、诗词题跋、法书帖刻、金石器物、图画、其他类等七类。重新分类的考量是因为《索引》原“法书碑帖”一类涵盖的题跋数量太大,而“山水草木”、“器物”、“建筑”、“人事”等题跋数量又过少,重新分类之后,将“法书碑帖”一类之中“金石”拆分出来与《索引》“器物”一类合并成“金石器物”一类,原类目更名为“法书帖刻”,之后将“山水”、“建筑”、“人事”三类合并成“其他类”,新分类中各类目涵盖题跋数量接近,体现分类的意义。之后以新分类为准,对各类题跋的内容进行逐一进行概述,总结各类题跋的内容特点,以期对宋代题跋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六章考察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情况。宋人题跋,有专论诗词一部,数量有千余则。在这部分题跋文之中,有大量诗、词被征引到题跋文之中。通检两宋题跋文我们发现,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诗词题跋之中,其余文跋、书跋、书画题跋等等类型的题跋文之中,都有征引诗词的情况出现。我们将宋人题跋中征引到的诗词悉数辑出,以附表的形式列于文后。在对征引的诗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宋代题跋征引诗、词的虽然颇为随意,但是基本规律还是可循的。我们总结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四个规律,并用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新辑《全宋诗》失收的宋人诗三十余首、残诗零句一百二十余则。最后,我们例举了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对传世诗词的诗题、字句的订正,以此来验证宋人题跋征引的这部分诗词的校勘学价值。
赵曜曜[3](2018)在《《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文中认为朱熹《家礼》比诸其旁论,篇幅最为精短,然却受众最多、传播最广。不同於中国分散、间断的《家礼》研究范式,及其施用渐陷困顿的现实境遇,与我们国土毗邻,素有“君子之国”、“文献之邦”、“小中华”之誉的朝鲜,自元末明初《家礼》传入之始,便成为统治者革除流弊、构建王朝礼制仪轨、重整地方社会秩序、延续文化脉络的理论武器及精神依托。《家礼》研究始终处於相对单一、独立且自成宗派的环境中,并在本土化、庶民化的过程中,孕育产生了“诸具”这一独一无二的文献记录形式。“诸具”将行礼所需备办的人、物以详尽而细微的面貌呈现出来,文字表意不明处配以图绘,以图彰其形,体现了强烈的视觉感及现场感。由於“诸具”一项,中国礼学论着并未单列,且不为学术界所关注。加之中、朝两地方域有别、异名迭出、殊类科迥,致使《家礼》中礼器诸具听荧不明,遑论行礼之顺畅。故而本文首次以“诸具”这个“新问题”作为切入点,以“新材料”——《韩国礼学丛书》收录的域外礼经汉籍为主轴,尝试以《家礼》次第为章节,排比爬梳《家礼》本文及注文中“诸具”条目,兼收并存中朝诸多礼学家辨讼考证之辞,将传统名物训诂与考古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有机结合,对物具的式样、结构、用途等力求做出详明的阐释。全文共分六章,首章,推究朝鲜时代礼书中“诸具”这一名目产生、发展、定型之过程:明人丘濬《家礼仪节》开创了将物具单独归类之源,朝鲜大儒金长生《丧礼备要》奠定了“诸具”研究朝鲜化的理论框架,贤哲李縡《四礼便览》完善了诸具作为黎庶践礼之利器。其中二至五章,依通、冠、婚、祭礼的次序,将提炼的“诸具”作为词头,着重稽考《丛书》较《家礼》衍变及创发的物具,分三端进行细化的处理:第一,所谓“创发”者,即《家礼》文本所无,凭半岛民俗所用而增设。如通礼部分家族众人站立时避雨遮阳而建的“叙立屋”;婚礼纳采环节,朝鲜土俗记载男子生辰八字的“四柱单子”等。所增之物,皆有本源可考,未敢有一字赘入。第二,所谓“删汰”者,即《家礼》所载服器已不合朝鲜之用,或李朝世人更不知其为何物,故需依後贤议论对部分“诸具”进行裁革。如通礼中宋世流行,与半岛文化不符的“茶盏托”、“茶筅”、“汤瓶”等茶具;冠服中束髪固髻的头绳——“头”;新婿盛服所戴,以彩纸、绸缎所制花草状头面饰品的“花胜”等。“诸具”的适时删减,体现了礼因时、因俗而变的原则。第三,所谓“衍变”者,主要是指“诸具”名称、位置、形制、隆杀等,与《家礼》描述相差甚远,《丛书》或改换俗用,或系以俗称,或补充所明。如同名而异实,李朝所用“交椅”指称范围扩大,涵盖我朝直腿“玫瑰椅”;“四?衫”为唐宋时童子之常服,李朝则替以“氅衣”或“中赤莫”。第六章结语部分从器物性质上对疏证对象安排了大致的分类,并就疏证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作了概括,另着眼於宏观意义上的“训诂学”方法,对“诸具”疏证的理想形式及目标给予了有限的期待。
刘春语[4](2016)在《汉简帛医书十三种字词集释》文中指出出土简帛医书语料丰富,其自身的内容就涉及到中药学、中医学、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文献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在语言文字学、汉语发展史、中医药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论文选取其中的汉简帛医书文献十三种作爲研究材料。这十三种医书分属於两批材料:一批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掘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本论文选取的材料主要是这批医书中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去谷食气》、《导引图》、《胎产书》十一种文献),一批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掘出土的张家山汉墓医书(包括《脉书》和《引书》两种文献)。这两批医书全部属於古佚医书,内容繁杂,出土时,载体已有不同程度残损,加之用字情况复杂,至今仍存在大量的疑难字词、语句尚未得到彻底解读。出土四十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纷纷投入到这两批医书的研究中来,其中涉及字词考释方面的研究专着就达几十种,论文数以百计,更有若干考释条目散见於各种学术网站、集刊、期刊之中。这些研究成果搜集困难,查找不易,给学者研究医书带来很大不便。加之对这十三种医书存在的某些疑难字词的释读学界众说纷纭,有些观点甚至截然相反,很难判断孰是孰非,而字词的正确释读又是研究医书各个方面内容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基於以上原因,本论文尽最大努力试图穷尽性搜集学界对这十三种医书的字词考释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医药学、考古学、民俗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学者时贤已有的字词考释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考辨,重点集释学界众所纷纭,无有定论的字词以及目前尙未被学界解决的疑难字词。本论文全文共分五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汉简帛医书的发掘出土情况,并根据这十三种医书的内容性质将之分成汉简帛经脉类文献(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和《脉书》四种文献),诊断类文献(包括《脉法》和《阴阳脉死候》两种文献),房中类文献(包括《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三种文献),气功、导引以及胎产类文献(包括《去谷食气》、《导引图》、《引书》和《胎产书》四种文献)。并分别对这十三种医书文献的内容性质等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描述。第二部分对汉简帛十三种医书的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和综述。第三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是本论文集释字词的选择标准、凡例及说明。第二章汉简帛经脉类文献字词集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共有12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经脉类文献当中的23个病症名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闭,戒,马蛕,弱,白叚,浚,?,篡,,秃,,食,,王身,耳强,牧牧,等等。第二部分共有13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经脉类文献当中的18个人体部位名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贯【□】,,,,胠,,手,【头】,脞,,等等。第三部分共有9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经脉类文献当中的10个一般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产肉,就,,蹶,黭,农,疏,淫,与,左右,等等。第三章汉简帛诊断类文献字词集释。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有5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诊断类文献当中的8个病症名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面墨,目圜,目环(睘),雕〈雅〉,(櫜-睾),等等。第二部分共有15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诊断类文献当中的17个一般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筋,斲,听,圣,煖,徐(余)主,杀,,朐,等等。第四章汉简帛房中类文献字词集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共有6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房中类文献当中的7个名物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蝉,,虎游,虎流,卵,泉英,等等。第二部分共有3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房中类文献当中的3个人名称谓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后姚,黄神,左神。第三部分共有10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房中类文献的14个一般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疢(吙),桷(角),?(角),(狸-黎),食阴,,,(沃),写(泻),等等。第五章汉简帛气功、导引及胎产类文献字词集释。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共有6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气功、导引及胎产类文献当中的7个药名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九宗之草,牡狗,牡,卑(蜱)稍(蛸),(鱓)鱼,石韦,等等。第二部分共有5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气功、导引及胎产类文献当中的5个人体部位名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颤,,鼽,脇,等等。第三部分共有5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气功、导引及胎产类文献当中的6个导引术式名及其与导引相关的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蛇甄,蝇恳,甬莫,等等。第四部分共有19个条目,分别对汉简帛气功、导引及胎产类文献当中的24个一般字词进行了集释,主要有:定,,,去谷,辛星(腥),辛臊,闲,揗,盾(揗),循(揗),一□曰,质,轸,,等等。本论文首次对汉简帛十三种医书文献字词进行集释,共分成108个条目,集释了142个字词(有的条目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所集释的字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对於医书中某一字词的释读,学界众说纷纭,无有定论者:该类型又分爲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该字词的考释,学界各家说法都不妥,我们在全面搜集学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各家说法非是之原由,然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如《胎产书》中的“牡卑稍”,目前学者皆在“牡”後断读,认爲“牡”、“卑稍”爲两个药名,“牡”字,读爲“杜”,释爲“杜衡”;“卑稍”,读爲“蜱蛸”,释爲“桑蜱蛸”(“桑蜱蛸”或释爲“螳螂之卵”或释爲“螳螂”)。我们通过细审原文,认爲在“牡”後断读“牡卑稍”是不正确的。《胎产书》记录了不少求男胎、求女胎的方子,求男胎则要求孕妇“射雄雉”、“乘牡马”、“观牡虎”、食“狗阴”。“雄”、“牡”、“狗阴”代表的都是雄性动物。通过查阅相关传世医书,我们发现传世医书中也有大量求男胎,则要求孕妇接触雄性动物的记载,我们由此判定“牡卑稍”的“牡”应该是表示“牡马”、“牡虎”之义的“牡”,即雄性。“卑稍”当读爲“蜱蛸”,即“桑蜱蛸”,药典有载“桑蜱蛸”即“螳螂”,而螳螂恰有产子功效的记载,由此证明“牡卑稍”即“雄螳螂”,诸家所考皆非。第二种情况是对该字词的考释,学界其中一说爲佳,其他各家说法都不妥,我们在全面搜集学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各家说法的是非,然後对我们认同的观点,加以论证。如“马蛕”,有学者认爲是大蛔虫,有学者认爲是大疣,有学者认爲是大疮,我们通过统观简文,深入考辨,认爲“马蛕”释爲“大疮”之说正确,并运用人体图示法、图表法以及文、医结合的跨学科方法,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充分论证。第二种类型是关乎医书文意理解的,但学界至今未曾考释的某些字词,我们也尝试进行释读。如《胎产书》中的“辛臊”一词,学界至今并未发现有对此进行考释者。我们结合传世典籍、字书以及医书文意综合考察,认爲医书中的“辛”、“臊”指的并不是本义“辣味”和“猪脂膏的气味”,而是指引申义“葱、蒜、辣椒、花椒、韭菜、生姜、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具有辛辣气味的植物”和“鱼、猪、牛、羊等一切肉类食品”。第三种类型是对医书中某一字词的释读,学界时贤虽已给出正确结论,但论说较简略,还不够深入,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考辨,提出新的证据并进行申说,以补充学界论据之不足。如《脉书》中的“白叚”一词,学界诸家皆认爲“叚”即“瘕”,释爲“女病”。我们认爲这种观点是对的。并且结合传世医书综合考察,进一步认爲这种“女病”即《诸病源候论》当中的“漏下白候”,後世称爲“白带”、“白崩”、“白淫”、“白浊”。通过我们对汉简帛十三种医书字词的集释研究,以期能对中医学的研究、汉语史的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所裨益。
陆强[5](2014)在《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兽医图书出版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以至整个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兽医图书出版属专业出版范畴,在我国有近20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兽医图书出版在经历了萎缩、断层、分散、国际化受阻、品种匮乏、内容质量不高等艰难时期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来袭,兽医图书出版与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广大读者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迫切渴望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这就为我国从战略层面上规划统筹兽医图书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从战略层面对兽医图书结构布局、资源配置、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兽医图书出版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立足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兽医图书出版状况的宏观统计和图书品种、内容的深入分析,以专业图书常用分类方法按照学术专着(含译着)、高等教育教材、培训教材、科普读物和出版物学科分类,采用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出版等各个角度对兽医图书出版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的高度得出了七个结论。主要包括:1.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目标是构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品种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兽医图书出版体系。2.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这是坚持为实现新的“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的政治方向的具体体现。3.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性战略措施。即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普遍提高各类兽医图书科技含金量,根据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出版物,遵循市场规律,避免盲目竞争。4.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措施。借助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树立品牌权威、立传世之作。5.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措施。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出版体系。6.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措施。把出版发展纳入国家的生态建设任务之中,使出版走上“绿色”发展之路。7.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国际交流战略措施。扩大“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保护知识产权,繁荣“版权”贸易。本研究还就落实出版战略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四条建议:1.通过我国兽医图书的组织与运行,推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兽医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2.深度挖掘和整理传统中兽医学方面古籍,在国家或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下尽快推进传统中医学着作“走出去”战略的落实。3.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兽医图书出版的指导和规划功能,建立以立项方式为引导的兽医图书重大出版项目体系,强化行业部门和出版企业在出版资源配置和兽医图书出版结构与布局的交流与沟通,为实现“绿色”出版、高效出版奠定坚实基础。4.在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联合开发兽医学科技术在线服务平台以及应用技术推广体系。
卫振海[6](2012)在《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土材料是具有很强结构性的复杂材料,岩土材料的结构性问题一直是本领域的难点和前沿问题。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岩土材料这类复杂材料的结构性问题的研究,了解和掌握这类具有结构性的复杂材料的描述方法,材料的性质、特点和受环境影响后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材料的结构性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是以构成材料的基础----材料颗粒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充分考察颗粒的几何形态、颗粒表面特征和颗粒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由颗粒构成结构的材料特点和特征,进一步分析由颗粒构成结构材料的力学和几何特性。通过对在颗粒尺度上的结构性能的分析,建立起颗粒尺度上的力学特性和几何特征与材料宏观尺度上的特性和性能的联系。通过以颗粒尺度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本文初步建立了岩土这类结构性材料的描述方法,这包括颗粒形态的描述、由颗粒构成的岩土材料结构的描述和与结构有关的材料结构性能的描述;初步建立起了结构性材料的静态分析方法;建立起了由颗粒构成的材料强度理论和与之相应的颗粒链分析方法;提出了由颗粒构成的结构性材料弹性模量、结构临界强度和几何变化特征三因素的全状态函数理论和由此导出的颗粒材料的本构关系。形成的主要概念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岩土材料的基础----颗粒的几何形态、表面特征和物理特性对材料的宏观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由颗粒所构成的结构形态是影响材料宏观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颗粒所形成的结构形态类型可以分为简单结构和复杂结构两种:简单结构可以分为基本均匀效应的连接体结构、链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复杂结构主要是分形结构;(3)岩土材料结构的静态(或弹性)性能,决定材料宏观的弹性模量,材料结构的临界强度决定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就是说,材料的结构静态变化,与宏观弹性性能相关,结构临界强度变化与材料宏观塑性性能相关;(4)岩土材料结构的静态弹性模量、结构临界强度和几何状态这三要素,构成了具有结构性材料的材料全状态函数,依据全状态函数可导出相应材料的本构关系。岩土材料的复杂性源于其结构性。经典弹塑性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连续、均匀的无结构材料,属于简单材料。研究岩土材料的理论属于复杂材料力学理论。
杜波[7](2011)在《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期刊研究有单纯的文本研究所不具备的特殊视角,作为文学存在媒介和语境的文学期刊研究意义不可忽视。本文以五四时期的文学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语境、现代文学创造、现代性传播的范式和困境。全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引言首先回顾五四文学期刊的研究进程和研究方法,并对“五四文学期刊”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现代性”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理性的追求和对新秩序的构建,由精英知识分子倡导的启蒙运动是现代性传播的典型范式。文学的现代性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观念、内容和形式上的体现。第一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语境。媒介变迁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期刊、文学期刊本身就带有现代性的色彩。五四文学期刊存在于古代向现代转变的社会环境之中,现代性的语境正在逐渐形成。中国期刊在此时已有百年的发展基础,期刊的现代性正在显露,五四的生态环境为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生成和传播创造了契机。受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的综合影响,五四文学期刊呈现出与晚清不同的状态。文学期刊的编辑主体开始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社会化的出版机构为文学期刊的现代化出版、发行提供了可能。第二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的社会启蒙追求。五四文学期刊的编者有意识地利用文学期刊传播现代性思想,文学期刊成为知识分子文学团体交往的纽带,为公共话题的讨论提供了场所,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批判的操练平台。由五四文学期刊的代表《新青年》展开的现代白话文运动改变了文学语言,使文字得到现代性解放,成为具有平民色彩的自由表达工具。五四文学期刊通过对受众科学主义、社会进化论和自由主义的启蒙,培育读者的理性批判精神。第三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与现代文学的建构。五四文学期刊在内容上实现了文学的现代性创造。以外国文学为参照,通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外国文学作家、移植外国文学理论,为中国文学的变革提供了蓝图。通过批判传统文学的观念、内容和形式,否定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在这二者的基础之上,五四文学期刊实现了现代文学的创造,建设了新文学的理论,繁荣了新文学的批评,推出了新文学的作家作品。具有现代性因素的文学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现代文学由此诞生。第四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传播的现代性。五四文学期刊在编辑出版环节中注重现代性传播的效果。五四文学期刊定位多为青年及知识分子,期刊通过设立“通信”等栏目与读者互动交流,通过辩论的姿态、细致的编辑和多样的宣传方式等传播策略吸引读者阅读,取得了非同反响的传播效果。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编辑出版传播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读者的普遍性接受不仅导致了社会舆论的变迁,也使期刊自身获得了发展。第五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困境。五四文学期刊在倡导和传播现代性的同时,自身也体现出诸多的弊端和困境。社会变革过度倚重文学期刊,文学期刊过度的功利主义又导致了对文学审美功能的忽视。五四文学期刊对现代性的急切肯定导致了激进主义的盛行,文学期刊中的激进变革的思维方式、对立思维和为制造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为文学期刊的发展留下了隐患。文学期刊中体现出典型的启蒙心态,在批判传统提倡理性的同时却又树立了自身的权威,现代性启蒙的悖论展露无疑。结语部分总结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特征。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期刊编者的现代意识,还体现在文学期刊中的启蒙观念;不仅体现在对体现现代性的现代文学的建构,而且还体现在对现代性传播的方式和策略。五四文学期刊中现代性传播中存在的隐患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李运昌[8](2010)在《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胡适是一位“文化立国”论者,同时又是“教育救国”论者。他不但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同时又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再造文明而努力,而其再造文明的主要途径是教育革新。他的终生梦想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国家,使她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他认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有现代化的人,而造就现代化的人必须靠现代化的教育,因而他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把再造文明视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唯一方针,这是其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也是其对中国教育进行革新的指导方针。为再造文明而革新教育是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为了探究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下面几个部分展开进行:首先,探究胡适受教育的经历其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从九年家乡教育到上海接受新教育,然而赴美留学,这是他一步步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迈进的历程,同时他的思想由萌芽而结胎而至成熟的形成过程。期间他在九年家乡教育时期,不但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教育基础,同时也形成了朴素的科学理念;在上海接受新式教育阶段,深受梁启超等人的影响,萌发“教育救国”思想;赴美留学阶段,在接受全新的西方教育的同时,有意识地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期间他接受杜威的实验主义,孕育了文学革命的种子,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为祖国造新文明的观念和“教育—树人—救国”的思想路线,从而坚定选择了终身从事教育的志业。其次,通过探究胡适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和他的中西文化观,发掘再造文明的基本途径和努力方向。他首先从文学革命入手,发起白话文学运动,客观上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语言文字基础,从而使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文学革命的另一重大作用便是思想解放和个人解放,因此说,胡适发起文学革命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了塑造新型国民性。胡适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同时也认为任何一种文明都包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从而认为中西文化是大同小异的,从根本上来说,它们都是向解放人类、使人们生活幸福的方向走,而它们的差距在于:西方近代文明起于近代科学。胡适把科学看作是人类的智慧,是精神因素,因而说西方文明是真正的精神文明,又因西方近代文明是建立在近代科学技术之上的,因而又称其为科学文明和工业文明。他深刻认识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四个源头——文艺复兴、宗教革命、新科学和工业革命,它们的领袖人物都是大学的产儿。因此说,西方近代文明在根源上是中世纪大学促成的。他认为这些正是中国所缺乏的,这也是造成近代中国与西方差距的主要原因。平心而论,胡适并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而是不适合于现代世界的发展,同时也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科学与民主的重要因子在中国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得到发扬光大。就是这个重要因子才使得再造文明有了可能性。因而说,西方近代文明是胡适再造文明的努力方向,再造文明的基本途径便是改造中国的传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这便是其建设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文化根源。第三,胡适从文明进化的角度,发现了科学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教育革新过程中,他特别强调了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科学研究离不开人才,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他认为科学研究,人才是第一要件,其次才是设备。而人才的产生,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育做基础。因而,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教育制度的各项改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使科学研究能顺利进行,除了广聘人才和努力培养人才之外,必须还要创造独立、自由的学术环境,这便是他的教育独立思想。总之,胡适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他以再造文明为指导方针,积极参与各项教育革新活动,并形成了科学与人才并重,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的教育理念。
曹愔荃[9](2009)在《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文章阐述了课程资源的概况,包括课程资源的起源、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功能等,对化学课程资源特别是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其他学科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状况,为本文研究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开阔了思路。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在基于化学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现状基础上对一线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得出了受问卷调查的教师对于化学课程资源以及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倾向性结论:教师对各种课程资源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欠缺系统的理论学习;教师善于利用课程资源而不擅长开发课程资源,且对于一些课程资源不明确其开发主体;教师普遍愿意使用容易获得的课程资源,而不愿意使用比较难于获得但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2)本文重点分析与比较了三个版本《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的栏目,将栏目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列出了三套教材各类栏目的表格清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三套教材各类栏目的特点和使用建议;列表给出根据课程标准找出三套教材中缺失的内容,对这些缺失内容提出教学建议。(3)提供了包括利用和开发实验课程资源、EChem化学分子结构模型软件、期刊网中有关有机化学前沿、建立有机化学课程资源视频链接库等等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案例。为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范式。
王昆[10](2008)在《我院呼吸科病房2003年~2007年抗生素用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的细菌耐药问题尤为突出。细菌耐药的机制较为复杂,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造成细菌耐药的根源。起始不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导致控制感染不利,从而导致细菌耐药。因此抗生素经验治疗在呼吸科的感染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际上提出的降阶梯治疗就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抗感染经验治疗,即避免了因细菌耐药而造成的抗生素反复调试,又最大可能地保障抗感染治疗的最佳疗效。目的建立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疾病与抗生素使用和细菌耐药的监测数据库,分析研究呼吸科5年来抗生素用量与疾病的变化,为临床初始治疗选用合理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的调查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病房所有住院病人病例,建立ACCESS数据库,统计分析感染性疾病种类、抗生素消耗量、细菌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呼吸科病房的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奈瑟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以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近年来呼吸病房抗生素用量最大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邝内酰胺酶抑制剂,其次为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及多肽类稳定在较低的水平。结论呼吸科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奈瑟茵属、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以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尚未发现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痰培养因为取材等诸多原因限制,培养结果往往有口腔正常菌落干扰,影响用药抉择,而因为痰培养的滞后性,经验的初始用药选择更为重要。呼吸科抗生素目前消耗量最大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次为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及多肽类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呼吸科细菌近年已经对青霉素类及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非复合制剂的三代头孢菌素产生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及多肽类及复合制剂的三代头孢仍有较好的敏感性。
二、“合成润滑材料”2004年,31卷,(1-4)期分类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成润滑材料”2004年,31卷,(1-4)期分类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2)宋代题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题跋文体综论 |
第一节 题跋文概念的文体学阐释 |
一、历代着述对题跋文体概念的理论总结 |
二、历代文选类文集选录题跋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题跋文源头的追溯与探讨 |
一、题跋起源诸说 |
二、各家观点评述 |
第三节 题跋与几种相关文体辨析 |
一、题跋与后序 |
二、题跋与题辞(词) |
三、题跋与题名(记)、题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 |
第一节 毛晋对宋人题跋的结集整理 |
第二节 今人对宋人题跋文的结集整理与统计 |
一、《全宋文》 |
二、《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
三、《宋代序跋全编》 |
本章小结 |
附 |
《宋代序跋全编》失收题跋文一览表 |
第四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上) |
第一节 书跋 |
一、对书籍外在形式的记录 |
二、书籍内容的评述 |
第二节 文跋 |
一、叙事 |
二、述志 |
三、析理 |
四、阐道 |
第三节 诗、词题跋 |
一、炼字品句 |
二、解疑释典 |
三、校讹正异 |
四、风格赏析 |
五、理论探讨 |
六、价值品鉴 |
七、即兴随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下) |
第四节 法书帖刻 |
一、衔名跋尾 |
二、递藏源流 |
三、版本谱系 |
四、品评赏析 |
五、真伪辨别 |
六、书论探究 |
七、抒怀论世 |
第五节 金石器物 |
一、金石礼乐 |
二、笔墨纸砚 |
三、其他器物 |
第六节 画图 |
一、外形记述 |
二、内容描摹 |
三、逸事杂记 |
四、议论抒怀 |
五、以图证史 |
六、画论探讨 |
第七节 其他类 |
一、山水草木 |
二、建筑 |
三、人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题跋征引诗词考 |
第一节 断缣零璧、披沙拣金——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述略 |
一、数量上的不均衡 |
二、内容上的差异性 |
第二节 缀残补佚、集腋成裘——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对《全宋诗》的补正 |
第三节 鱼鲁易韵、豕亥变形——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出现的异文 |
一、题跋对诗、词异文的记录与探讨 |
二、题跋引用诗、词与传世诗词之间出现的异文 |
三、题跋引用诗、词标题出现的异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朱子家礼》源流考镜 |
第二节 《朱子家礼》朝鲜化溯程 |
第三节 《丛书》特色“诸具”解题 |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概况 |
凡例 |
第一章 朝鲜特色化“诸具”形成始末 |
第一节 肇端:丘濬《家礼仪节》 |
第二节 枢机:金长生《丧礼备要》 |
第三节 成熟:李縡《四礼便览》 |
第四节 中国《家礼》所涉“诸具”汇总 |
第二章 朝鲜时代“通礼”所涉“诸具”疏证 |
第一节 通礼“诸具”疏证 |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通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
第三章 朝鲜时代“冠礼”所涉“诸具”疏证 |
第一节 冠礼“诸具”疏证 |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冠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
第四章 朝鲜时代“婚礼”所涉“诸具”疏证 |
第一节 婚礼“诸具”疏证 |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婚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
第五章 朝鲜时代“祭礼”所涉“诸具”疏证 |
第一节 祭礼“诸具”疏证 |
第二节《丛书》对《家礼》祭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本题取用《韩国礼学丛书》目录 |
附录二:中国、李氏朝鲜尺度表 |
附录三:朝鲜所用《家礼》“诸具”汇总 |
附录四:本文所涉诸具索引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4)汉简帛医书十三种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汉简帛医书十三种简述 |
一、汉简帛经脉类文献 |
二、汉简帛诊断类文献 |
三、汉简帛房中类文献 |
四、汉简帛气功、导引及胎产类文献 |
第二节 汉简帛医书十三种研究综述 |
一、原始着录 |
二、发掘情况报道及其介绍等相关的研究 |
三、字词考释及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所集释字词的选择标准、凡例及说明 |
一、选择所集释字词的标准 |
二、凡例 |
三、所引简帛释文符号说明 |
四、引用书目简称说明 |
第二章 汉简帛经脉类文献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病症名字词集释 |
001 戒、弱、闭、马蛕 |
002 |
003 白叚、浚、(?) |
004 【耳】强、耳强 |
005 篡 |
006 (?)、秃、(?) |
007 浇 |
008 牧牧、瞙、芒、(?) |
009 赧 |
010 食 |
011 王身 |
012 为□ |
第二节 人体部位名字词集释 |
013 |
014 【□】痛 |
015 【□□】 |
016 脞 |
017 贯【□】 |
018 (?) |
019 (?)、(?)、(月谷)、胠 |
020 (月谷) |
021 手、【头】 |
022 (?) |
023 厀、(?) |
024 胁 |
025 (?) |
第三节 一般字词集释 |
026 产肉 |
027 就 |
028 (?)、蹶 |
029 农 |
030 疏 |
031 淫 |
032 黭 |
033 与 |
034 左右 |
第三章 汉简帛诊断类文献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病症名字词集释 |
035 目圜、目环(睘) |
036 面墨 |
037 雕〈雅〉 |
038 (櫜-睾)、橐 |
039 舌、舌 (卷) |
第二节 一般字词集释 |
040 (?) |
041 煖 |
042 朐 |
043 濡 |
044 杀 |
045 实 |
046 筋 |
047 听、圣 |
048 胃 |
049 徐(余) |
050 洫 |
051 阴 |
052 絑(珠)、丝 |
053 主 |
054 斲 |
第四章 汉简帛房中类文献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名物字词集释 |
055 卵 |
056 (?) |
057 虎游、虎流 |
058 蝉 |
059 泉英 |
060 三咎 |
第二节 人名称谓字词集释 |
061 后姚 |
062 黄神 |
063 左神 |
第三节 一般字词集释 |
064 (?)、葱、眀 |
065 疢(吙) |
066 桷(角)、(?)(角) |
067 (?)(狸-黎) |
068 食阴 |
069 (?) |
070 (?) |
071 (沃)、写(泻) |
072 躁 |
073 嘬 |
第五章 汉简帛气功、导引及胎产类文献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药名字词集释 |
074 牡、卑(蜱)稍(蛸) |
075 九宗之草 |
076 牡狗 |
077 (鱓)鱼 |
078 石韦 |
079 酸羹 |
第二节 人体部位名字词集释 |
080 颤 |
081 (?) |
082 鼽 |
083 脇 |
084 要(腰) |
第三节 导引术式名字词集释 |
085 蝇恳 |
086 蠪 |
087 蛇甄 |
088 凫、(?) |
089 甬莫 |
第四节 一般字词集释 |
090 定 |
091 蹶、厥 |
092 (?)、(?) |
093 去谷 |
094 三十 |
095 食 |
096 实 |
097 堂 |
098 辛星(腥)、辛臊 |
099 闲 |
100 揗、盾(揗)、循(揗) |
101 一□曰 |
102 蚤 |
103 指 |
104 智 |
105 质 |
106 轸 |
107 踵 |
108 (?) |
附录一:汉简帛医书十三种释读存疑字词 |
附录二:汉简帛医书十三种字词集释索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5)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与类型分析法 |
1.3.2 统计学方法 |
1.3.3 比较研究学方法 |
1.3.4 实证分析方法 |
1.3.5 市场经济学方法 |
1.3.6 计量经济学方法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成果及问题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和明细分类概况 |
2.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57年,我国学习前苏联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2 1958年大跃进时期至“文革”前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3 “文革”时期和“文革”后三年改革开放前,兽医图书出版情况 |
2.3.4 改革开放初期到2003年,探索性发展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5 深化改革21世纪,2004年--至今,兽医图书出版的成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他山之石——中外兽医图书比较 |
3.1 中外兽医图书选题涉及的专业分类方面比较 |
3.2 中外兽医图书涉及图书类型方面比较 |
3.3 中外兽医图书在图书内容安排上比较 |
3.3.1 中外兽医图书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
3.3.2 中外兽医图书描述方式方面 |
3.3.3 中外兽医图书版本内容更新方面 |
3.3.4 中外兽医图书写作风格方面 |
3.4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形式比较 |
3.4.1 中外兽医图书搭配光盘方面 |
3.4.2 中外兽医图书数字出版方面 |
3.4.3 中外兽医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制作方式 |
3.4.4 中外兽医图书在制作过程方面 |
3.5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主体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4.1 出版结构不合理 |
4.1.1 兽医学科发展不均衡 |
4.1.2 中国国情的变化引起兽医图书出版的问题 |
4.2 内容与图书题目不完全吻合 |
4.3 图谱类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
4.4 版本陈旧,不能及时更新 |
4.5 产生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问题的主要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影响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因素 |
5.1 主流文化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2 当代畜牧业发展对兽医学科及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3 中兽医医药标准化发展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1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的影响 |
5.4.2 “宠物热”对兽医知识普及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发展探索 |
6.1 探索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选题潜在的市场 |
6.1.1 中兽医学的科研和图书资源的开发利用 |
6.1.2 兽医针灸学的新时代发展 |
6.1.3 中兽医学教材的革新 |
6.1.4 中兽医的传统魅力尚未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挖掘 |
6.2 探索完善兽医图书结构 |
6.2.1 图书分类结构的意义 |
6.2.2 兽医图书出版结构现有缺陷分析 |
6.3 探索对有价值的优秀图书进行深度开发,及时更新改版,产生精品和经典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 |
7.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战略目标 |
7.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 |
7.2.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 |
7.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 |
7.2.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 |
7.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实施的五项战略措施 |
7.3.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战略 |
7.3.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 |
7.3.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 |
7.3.4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 |
7.3.5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国际交流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展望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岩土材料结构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实验研究及分析技术 |
1.2.2 岩土结构性定量描述 |
1.2.3 岩土结构模型理论研究 |
1.3 理论分析与问题的讨论 |
1.3.1 岩土结构性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认识问题 |
1.3.2 几个具体问题的讨论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岩土的结构性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
2 岩土材料结构理论概要 |
2.1 岩土材料的特征 |
2.1.1 岩土材料的颗粒特征 |
2.1.2 岩土材料的结构特征 |
2.1.3 岩土材料的力学效应特征 |
2.2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及相关内容 |
2.2.1 建立岩土材料结构模型考虑的因素 |
2.2.2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的基本假定 |
2.2.3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体系 |
2.3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分析理论主要思想和内容 |
2.4 基于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的分析理论与方法讨论 |
2.4.1 统一理论与多尺度思想 |
2.4.2 基于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流程 |
3 岩土材料的颗粒形态研究 |
3.1 颗粒的几何形态参数及其描述 |
3.1.1 影响颗粒形态的主要参数 |
3.1.2 颗粒形态的描述模型 |
3.1.3 平面与特殊曲面构成的多面体颗粒 |
3.1.4 多面体颗粒的特性参数 |
3.2 岩石结构面及颗粒模拟生成模型 |
3.2.1 结构面及节理方法分组及统计 |
3.2.2 模拟结构面及颗粒的生成方法 |
3.2.3 颗粒生成的模拟程序 |
3.3 颗粒搬运生成及生长型模型 |
3.3.1 搬运的类型及特点 |
3.3.2 搬运颗粒生成理论及模型 |
3.3.3 生长型颗粒模型 |
4 岩土材料颗粒间连接关系及性能研究 |
4.1 颗粒形态及接触类型 |
4.1.1 颗粒的简化形态 |
4.1.2 颗粒间的接触类型 |
4.1.3 颗粒间作用力模型 |
4.2 颗粒接触类型及弹性域模型 |
4.2.1 颗粒接触作用力类型及模型 |
4.2.2 弹性域模型及其假定 |
4.2.3 颗粒接触面上弹性域的确定 |
4.3 小接触面颗粒接触的刚度计算 |
4.3.1 二维直面颗粒连接 |
4.3.2 抛物曲面颗粒连接 |
4.4 颗粒连接性能的影响特性分析 |
4.4.1 颗粒连接参数对连接性能的影响 |
4.4.2 颗粒连接性能对颗粒堆集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水对颗粒连接性能的影响 |
4.5.1 岩土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
4.5.2 粘土颗粒及水的作用 |
4.5.3 粗颗粒土的毛细作用模型 |
5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几何拓朴关系及其描述 |
5.1 结构网络模型基本假定 |
5.2 结构网络模型的描述 |
5.2.1 节点 |
5.2.2 连接(边) |
5.2.3 网络 |
5.3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的相关统计参数 |
5.3.1 节点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
5.3.2 连接(边)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
5.3.3 网络形态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
5.4 特殊类型岩土材料结构网络模型的描述 |
5.4.1 规则结构网络模型 |
5.4.2 简单分形结构网络模型 |
6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方法 |
6.1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基本条件和内容 |
6.1.1 岩土材料的弹性与塑性 |
6.1.2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前提与条件 |
6.1.3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
6.1.4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基本假定 |
6.2 颗粒连接分析 |
6.2.1 颗粒连接的简化模型 |
6.2.2 颗粒连接的影响域(Voronoi) |
6.2.3 颗粒连接影响域上的宏观等效参数 |
6.3 颗粒链与力链分析 |
6.3.1 颗粒链类型及影响因素 |
6.3.2 颗粒链的静态受力分析 |
6.3.3 颗粒链的稳定性分析 |
6.4 统计域分析理论 |
6.4.1 统计域的概念基础 |
6.4.2 均匀化思想和等效参数 |
6.4.3 统计域上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
7 静态组构独立分布连接型颗粒材料本构模型 |
7.1 模型思路及基本假定 |
7.1.1 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
7.1.2 基本假定 |
7.2 统计域上的能量等效均匀化 |
7.2.1 统计域上的能量等效 |
7.2.2 颗粒连接体的变形能 |
7.3 统计域上的本构模型 |
7.3.1 统计域上的宏观位移及应变能 |
7.3.2 连接体的端部位移及统计域上应变能的表达 |
7.3.3 统计域的等效本构关系 |
7.4 本构模型的若干问题讨论 |
7.4.1 各项参数所具有的意义 |
7.4.2 对影响参数进一步分析 |
7.4.3 分析的结论 |
8 引入形参数的颗粒系统的均匀化理论 |
8.1 形参数均匀化方法 |
8.1.1 形参数的基本概念 |
8.1.2 形参数的确定方法 |
8.1.3 考虑形参数影响的岩土材料本构关系 |
8.2 常见类型位移模式和结构的形参数 |
8.2.1 线性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
8.2.2 二次曲线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
8.2.3 串联结构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
8.2.4 简单分形结构位移模式和形参数分析 |
8.3 一般结构形参数的确定方法探索 |
8.3.1 一般结构位移模式的表述和已知位移的结构形参数 |
8.3.2 受力分布法确定结构位移模式和形参数 |
8.3.3 刚度比近似方法确定位移模式和形参数 |
8.4 形参数意义及特点 |
8.4.1 形参数与形函数的关系 |
8.4.2 形参数的不确定性 |
8.4.3 形参数的实用性确定方法讨论 |
9 稳定土体结构刚度等元胞正交模型 |
9.1 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孔的描述 |
9.1.1 基本假定 |
9.1.2 孔的描述 |
9.2 基于等元胞正交模型的土体性能分析 |
9.2.1 孔占据的连接体数量的计算 |
9.2.2 统计域各方向上连接体数计算 |
9.2.3 结构连接体等刚度条件下本构关系 |
9.3 带孔结构的性能分析 |
9.3.1 带孔结构的折减系数分析法 |
9.3.2 孔的分布及特征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9.4 模型分析结果的推广 |
10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理论概述 |
10.1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 |
10.1.1 岩土材料结构破坏的概念 |
10.1.2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 |
10.2 岩土材料结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
10.2.1 颗粒连接体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
10.2.2 结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 |
10.2.3 宏观弹塑性变形特点与微观结构破坏的关系 |
10.3 岩土材料强度模型及其特点 |
10.3.1 初始强度模型 |
10.3.2 完全破坏强度模型 |
10.3.3 考虑统计域结构形态影响的强度模型 |
10.3.4 以度分布为基础的能量强度模型 |
11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模型理论 |
11.1 土体简单颗粒结构强度模型 |
11.1.1 模型基本假定 |
11.1.2 颗粒间的连接强度 |
11.1.3 颗粒连接的应力强度 |
11.2 统计域上的结构强度 |
11.2.1 统计域结构强度的表达 |
11.2.2 统计域结构强度模式的讨论 |
11.2.3 应力梯度与强度 |
11.2.4 连接结构形态对强度的影响 |
11.3 一些问题的思考 |
11.3.1 岩土材料结构性参数和颗粒大量性的解决思路 |
11.3.2 岩土材料结构强度空间特征的分析 |
11.3.3 岩土材料结构强度模型分析的几点结论 |
12 土体颗粒链强度模型 |
12.1 颗粒链强度模型 |
12.1.1 基本假定 |
12.1.2 颗粒链刚度分析 |
12.1.3 颗粒链的刚度比较和选取方法 |
12.1.4 颗粒链强度 |
12.2 摩擦型颗粒链强度分析 |
12.3 基于颗粒稳定链的土体强度理论 |
12.3.1 稳定链土体强度理论要点 |
12.3.2 稳定链参数影响分析 |
12.4 颗粒链强度理论的工程应用思考及其结论 |
12.4.1 隧道开挖中的拱及孔洞问题分析 |
12.4.2 颗粒链强度理论分析的若干结论 |
13 分形结构土体强度理论 |
13.1 分形结构的特点及其描述 |
13.1.1 土体分形的特点 |
13.1.2 土体分形结构体的描述 |
13.1.3 多重分形结构 |
13.2 分形结构的强度分析 |
13.2.1 连接点强度的连续化处理方法 |
13.2.2 连接点应力强度的计算 |
13.2.3 分形结构的应力强度 |
13.2.4 应力强度影响因素的讨论 |
13.3 分形土体结构强度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13.3.1 孔隙尺度分布与分形结构强度 |
13.3.2 土体强度与尺度相关性 |
13.3.3 土体结构的重整化方法与包络强度 |
14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基础 |
14.1 岩土材料的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
14.1.1 岩土材料的宏观动态变化特征 |
14.1.2 岩土材料颗粒的动态变化特征 |
14.1.3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的动态变化特征 |
14.2 岩土材料动态分析的概念 |
14.2.1 颗粒的状态及连接分布状态的概念 |
14.2.2 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与变形分析 |
14.2.3 岩土材料中的结构屈服概念 |
14.3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原理及方法 |
14.3.1 最复杂原理 |
14.3.2 最大孔原理 |
14.3.3 恒扰动原理 |
14.3.4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方法 |
15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的马尔科夫模型 |
15.1 基本假定和相关解释 |
15.1.1 基本假定 |
15.1.2 相关解释 |
15.2 结构演化模型 |
15.2.1 结构连接模态的定义 |
15.2.2 结构连接模态的离散化 |
15.2.3 结构状态演化递推模型 |
15.3 传递概率矩阵 |
15.3.1 传递概率矩阵参数的确定思路 |
15.3.2 概率矩阵参数的确定方法 |
15.3.3 传递概率矩阵的特性分析 |
15.4 结构演化的状态统计量及本构关系 |
15.4.1 结构演化的状态统计量 |
15.4.2 考虑岩土材料结构性的动态本构关系 |
15.4.3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的程序 |
16 岩土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 |
16.1 材料结构状态及状态可达网络 |
16.1.1 材料结构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
16.1.2 材料结构状态可达网络的概念和类型 |
16.1.3 材料结构可达状态网络的分析 |
16.2 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及全状态函数的概念 |
16.2.1 考虑结构性材料弹塑性概念 |
16.2.2 岩土材料结构状态的演化特征 |
16.2.3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概念 |
16.3 基于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本构关系模型 |
16.3.1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基本假定 |
16.3.2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表达式 |
16.3.3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一些特例分析 |
16.4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讨论 |
16.4.1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特点 |
16.4.2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构建 |
16.4.3 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的意义与发展 |
17 结论 |
17.1 主要相关概念的总结和结论 |
1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五四文学期刊研究回顾 |
二、五四文学期刊的研究价值 |
三、"五四文学期刊"及"现代性"概念 |
第一章 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语境 |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现代性 |
一、媒介变迁与文学变革 |
二、期刊的现代性 |
三、文学期刊的现代性 |
第二节 五四文学期刊的生态 |
一、五四文学期刊的社会环境 |
二、五四文学期刊的办刊主体 |
三、五四文学期刊的出版样态 |
第三节 社会化的出版机构 |
一、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出版机构 |
二、数量众多的小型书局 |
三、学校作为新型出版机构 |
第二章 五四文学期刊的社会启蒙追求 |
第一节 五四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 |
一、文学团体与公共领域 |
二、作为纽带的文学期刊 |
三、公共话题的讨论 |
第二节 文学语言变革的现代意义 |
一、文言与白话对峙的历史 |
二、五四时期的白话文 |
三、白话文的现代意义 |
第三节 五四文学期刊对读者精神的培育 |
一、科学主义观 |
二、社会进化观 |
三、自由主义观 |
第三章 五四文学期刊与现代文学的建构 |
第一节 以外国近现代文学为参照 |
一、积极推出外国文学译作 |
二、介绍外国作家 |
三、移植外国文论 |
第二节 对传统文学的批判 |
一、批判传统文学观念 |
二、批判传统文学内容 |
三、批判传统文学形式 |
第三节 建构新文学 |
一、建设新文学理论 |
二、繁荣新文学批评 |
三、推出新文学作品 |
第四章 五四文学期刊传播的现代性 |
第一节 五四文学期刊中的读者意识 |
一、明确的读者定位 |
二、"通信"栏 |
三、其他栏目的设置 |
第二节 五四文学期刊的传播策略 |
一、保持论辩的姿态 |
二、细致的编辑 |
三、多样的宣传方式 |
第三节 五四文学期刊的传播效果 |
一、读者反馈 |
二、舆论变迁 |
三、对期刊的反作用 |
第五章 五四文学期刊现代性的困境 |
第一节 五四文学期刊中的启蒙功利主义 |
一、启蒙心态 |
二、工具理性 |
三、文学的社会性 |
第二节 五四文学期刊中的激进主义 |
一、激进变革方式 |
二、对立性思维 |
三、制造轰动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五四文学期刊大事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既有研究成果综合分析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
第1章 胡适的学思历程 |
1.1 九年家乡教育与传统文化熏染 |
1.1.1 徽州文化的熏染 |
1.1.2 胡适的家世与父母的影响 |
1.1.3 成为“无神论”者的思想根源 |
1.1.4 私塾教育外的偶得 |
1.2 上海求学与初步接受新思想 |
1.2.1 步出家门,赴沪求学 |
1.2.2 思想的变动 |
1.2.3 思想的结胎 |
1.3 七年留美生涯与志业的选择 |
1.3.1 浪子回头,赴美留学 |
1.3.2 由农学改习哲学 |
1.3.3 师从杜威,接受实验主义 |
1.3.4 再造文明的滥觞与志业的选择 |
1.3.5 酝酿文学革命 |
第2章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 |
2.1 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
2.1.1 胡适与文学革命 |
2.1.2 胡适与整理国故 |
2.1.3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再造文明 |
2.2 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
2.2.1 胡适的基本文化文明观 |
2.2.2 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
2.2.3 胡适对西方近代文明的态度 |
2.2.4 全盘西化还是中国本位文化? |
2.2.5 中国文化复兴之路 |
第3章 胡适的高等教育发展方略与实践 |
3.1 胡适的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方略 |
3.1.1 再造文明与高等教育关系 |
3.1.2 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战略规划 |
3.1.3 高等教育发展方略 |
3.2 胡适与我国高等教育革新 |
3.2.1 初教北大的教育革新实践 |
3.2.2 执掌中国公学的教育革新实践 |
3.2.3 北大中兴时期的教育革新实践 |
3.2.4 出掌北大的教育革新实践 |
3.2.5 晚年在台湾的教育革新实践 |
第4章 胡适的教育独立论与高等教育理念 |
4.1 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 |
4.1.1 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探源 |
4.1.2 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内涵 |
4.1.3 胡适教育独立思想的评价和启示 |
4.2 胡适的高等教育理念 |
4.2.1 科学与人才并重 |
4.2.2 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课程资源的概述 |
1.1.1 课程资源的渊源与发展 |
1.1.2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
1.1.3 课程资源的功能 |
1.2 化学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概况 |
1.2.1 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概况 |
1.2.2 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策略 |
1.3 其他学科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情况 |
1.3.1 其他学科对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情况 |
1.3.2 其他学科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情况对本文的启示 |
第二部分 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问卷调查 |
2.1 对化学教师进行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调查 |
2.1.1 调查过程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调查的结论与思考 |
第三部分 三套《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的比较和利用 |
3.1 三套教材栏目的比较和利用 |
3.1.1 三套教材栏目的特点 |
3.1.2 三套教材各栏目的比较和利用 |
3.1.3 结论与思考 |
3.2 三套教材遗漏的课程标准内容的开发建议 |
第四部分 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案例 |
4.1 《有机化学基础》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案例1 |
4.2 《有机化学基础》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案例2 |
4.3 《有机化学基础》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案例3 |
4.4 《有机化学基础》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案例4 |
4.5 《有机化学基础》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案例5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思考 |
5.1 研究结论 |
5.2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我院呼吸科病房2003年~2007年抗生素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合成润滑材料”2004年,31卷,(1-4)期分类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2]宋代题跋文研究[D]. 李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D]. 赵曜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汉简帛医书十三种字词集释[D]. 刘春语. 西南大学, 2016(12)
- [5]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D]. 陆强.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6]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D]. 卫振海.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7]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 杜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8]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 李运昌. 河北大学, 2010(10)
- [9]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D]. 曹愔荃. 苏州大学, 2009(09)
- [10]我院呼吸科病房2003年~2007年抗生素用药分析[D]. 王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