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挫折应对训练的有效性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罗彧[1](2021)在《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对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拥有积极作用。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初中的美术课堂上,我们常会注意到个别学生甚至是部分学生对美术课的倦怠抵触情绪,具体表现在课堂上为注意力分散、发呆、睡觉、干其他事情如看其他书籍或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等。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很弱,消极参与课堂上的问答等活动。敷衍完成美术作业或羞于展示自己的绘画手工等作业。首先由于这些情绪与行为在潜移默化中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可以用心理学中描述这类问题的概念“消极适应”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此概念的内涵是人们在遭遇特定情景时对于环境的适应不良,并且可能会因此导致心理问题或疾病。人们在挫折情境中,为摆脱挫折情境,采取防御策略,启动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减轻焦虑,取得心理平衡。这些心理防御机制所导致的情绪和状态,虽然会暂时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以适应美术课这个特定的情景,但是也会让学生慢慢积累变为心理问题或疾病。比如绘画的写实性焦虑是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要障碍。初中生的绘画发展分期为“写时期”,在绘画写实期的显着特点之一是造型从符号性转向写实性。同时出现“青少年危机”,自我同一性非常不稳定。画不像的初中生这时候会产生焦虑情绪,而这样的写实焦虑会触发心理防御机制让自我稳定。其次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会对初中美术教学产生不良影响,首先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知、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学生心智的健全发展。其次会影响美术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的有效性、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的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最后基于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对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进行类型划分,将其分为退行型消极适应、替代型消极适应、压抑型消极适应、否认型消极适应、反向形成型消极适应几种消极适应类型。依据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划分。运用心理治疗理论结合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来辅助消解转化消极适应。运用动机水平理论来消解退行型消极适应与替代型消极适应,运用系统脱敏法来辅助消解压抑型消极适应。运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辅助消解否认型消极适应。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来辅助消解反向形成型消极适应。
孟翀[2](2021)在《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参与者,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围绕为什么培养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等课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一直贯穿教育教学变革的始终。教师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关注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融入到教师教育当中,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已经由早期的配合者、支持者角色转变为教师教育的参与者,并逐步走进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的内核,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技术视角下的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特别是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构建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探索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的有效策略与发展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为了预先掌握与呈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确定了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实践、认知、情感、元认知、批判以及道德等六个方面的维度,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法收集样本原始数据,采用SPSS 22.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反映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整体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在性别属性、年龄、学历背景、教龄、工作职称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第二,因为具体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师教学反思行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离不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学中具体的教学决策。因此,研究根据样本的水平将总样本分为低等水平组、中等水平组以及高等水平组,在分组基础上选择了教师M、N以及O三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非参与式课堂教学观察法、生活史分析相融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及选择性编码三阶段理论,凝练与归纳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核心类属与次级类属,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并深度描绘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相关因素的本质内涵,以及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定性结构关系。为后续量化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本研究在前期理论框架建构与个案研究相关结论基础上,建构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理论假设,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测量,同样选择个案的样本总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CB-SEM)相结合的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结构关系。最后,本研究综合考量个案研究的质化结论与问卷调查法的量化研究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结构关系与量化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从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文化根基、实践范式、发展逻辑、平台建设、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建议。同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本研究从学科环境创设、信息技术课程培训、保障措施等提出优化策略。
赵盈[3](2021)在《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拖延是一个普遍挫折的现象,其引发的后果也较为严重。尤其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其主导活动就是学习,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断抵制外在信息的干扰,保持自我制定的学习计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都是一个考验。而良好的自控能力和积极的应对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良好的约束和管理,积极地应对学业困境。因此本研究研究一部分对555名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和学业拖延的现状和关系进行考察;研究二通过开展自我控制和应对方式的课程设计辅导对实验组30名学生进行10次课程干预,而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通过前后测数据探讨自我控制、应对方式的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学业拖延程度的有效性。本研究结论如下:(1)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总体一般;初中生自我控制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学习成绩、是否为单亲家庭、是否住宿学校或寄宿他处及父亲学历上存在差异。(2)初中生在遇到挫折打击时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初中生应对方式在年级、生源地、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学习成绩及父母学历上存在差异。(3)初三学生学业拖延程度最严重,其次是初二学生,初一学生学业拖延情况最轻;初中生学业拖延在年级、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学习成绩及父母学历上存在差异。(4)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且应对方式在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5)本研究中的课程设计辅导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具有更积极的应对情绪,进而降低其学业拖延程度。
闫佳伟[4](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常鑫[5](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李蓉[6](2021)在《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通过实验来检验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探索散打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心理韧性;(2)散打教学与常规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学生心理韧性效果的比较;(3)探索散打教学对提高中学生心理韧性相关因素的原理机制,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散打带来的独特魅力,使中学生在散打学习中能够全方面收益,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实验方法:本研究针对中学生心理韧性进行运动干预,对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散打教学、常规体育教学,展开为期12周36课时的教学实验。选取镇江市伯先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为期12周的散打教学,排除不符合实验条件的学生后,最终人数为136人,实验班45人,对照班91人。使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心理韧性进行测量。研究结论:(1)实验班实验前后的心理韧性总体变化情况:实验前心理韧性均值为95.51,实验后均值为100.73,总体水平亦有所提高,但未达显着性水准(P=0.127)。将样本量放大为原来的2倍时,实验班在心理韧性总体水平上产生显着性差异(P=0.03),此外,去除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维度的“核心心理韧性”,实验前心理韧性均值为52.36,实验后均值为56.33,总体水平亦有所提高,虽未达显着性水准,但P=0.063,已十分接近0.05的显着性水准。说明散打教学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存在一定的可能性。(2)实验班实验前后的心理韧性下的5个维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班在“积极认知”的实验前后均值明显提高,达到显着性差异(P=0.006),说明散打教学对提高中学生的积极认知有明显的效果;“目标专注与情绪控制”实验前后均值亦有所提高,但未达显着性差异(P=0.370及P=0.141);非体育运动所能影响的“家庭支持与人际协助”则均值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显示实验过程尚称成功,符合实际情况。(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后心理韧性总体水平的比较:实验班心理韧性均值为100.73,明显高于对照班的95.23,虽未达显着性水准,但P=0.067,已十分接近0.05的显着性水准。此外,去除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维度的“核心心理韧性”,实验班心理韧性均值为56.33,对照班均值为52.75,总体水平亦有所提高,且达显着性水准(P=0.038),说明散打教学比常规体育教学更有利于核心心理韧性的提高。(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初步认为散打教学过程中的打靶对练、抗击打练习及频繁的实战有利于中学生积极认知水平的提高。
胡宗成[7](2021)在《小组工作在提升中学生学业抗压能力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业压力对中学生的学业发展及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学业压力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中学生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和方法。如何缓解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业压力,学会科学应对学业压力,从而降低因学业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皖北地区S县Y中学八年级学生为对象,对中学生的学业抗压能力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学业压力主要源于任务发展压力、竞争压力和期望压力三个方面,任务发展压力和期望压力对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感受影响明显,且中学生的学业抗压能力普遍不足,具体表现在学业抗压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学业抗压的方法存在问题、主动寻求帮助的积极性不高。而根据分析,中学生学业抗压能力不足的原因在个人缺乏对学业压力的正确认识、缺乏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及个人社会支持网络不发达。基于此,本研究应用萨提亚冰山理论与理性情绪疗法,尝试提升中学生的学业抗压能力。本研究通过访谈发现,服务对象存在以下需求:1.提高学业抗压能力的需求。2.掌握学习方法技巧,缓解学业焦虑,提升学业成绩的需求。3.建立同辈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萨提亚冰山理论及理性情绪疗法对服务对象进行干预,结果发现:通过小组工作的开展,服务对象获得了一个释放不良情绪的平台和机会,学会了如何正确认识学业压力,提高了应对学业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了如何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提高了服务对象对学业生活的适应性。同时也说明以萨提亚冰山理论和理性情绪疗法为指导的小组工作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学业抗压能力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胡晨阳[8](2021)在《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高中生的心理品德素质、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其独立性培养都成为了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高中生在学业上遭遇的挫折问题产生的多样性和其自己抗挫能力较弱之间就会形成很大的反差,这不但严重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工作,也阻碍了高中生的正常健康成长和发展。开展新时期的高中学生挫折思想教育工作既是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对于学生在发展人格的过程中"健全人格"这一根本要点的认识和要求。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挫折教育基本概述出发,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挫折教育研究,以郑州市的第九高级中学作为调研的样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进行集中深入地探讨,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思想政治课的挫折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从而了解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地进行问卷调查,从实践中继续挖掘思想政治课在高中生挫折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潜力,从而提出相应地策略进一步补充和强化挫折教育的理论,也为后续研究挫折教育这个选题提供一定地理论依据。本文一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梳理挫折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首先本部分阐述了挫折、挫折教育的内涵,其次是挫折教育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以郑州市第九高级中学为例进行高中生挫折教育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第四部分是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卢宇润[9](2020)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学时期,是个体身心逐渐趋向成熟,认知和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速变化给中学生带来很多心理困扰。压力和挫折容易使中学生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然而有一些中学生却可以在困境中适应并健康成长。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可能在学生应对困难或挑战时发挥重要作用——心理弹性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显着负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那能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呢?本研究试图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社会提供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育策略。本研究的思路为,在对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内容的现有研究的综述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某校64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现状进行调查。第二部分采用教育实验法,以该校18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4个班为对照组,14个班为实验组,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干预,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情况良好。(2)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父母婚姻状况、是否住校、教养方式及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父母婚姻状况良好的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父母婚姻离异的学生;走读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住校学生;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放纵型、忽视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而父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弹性没有显着性差异。(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弹性的总分和个人力、支持力得分以及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三因子得分都显着高于对照组。(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个人力和支持力得分以及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三个因子显着高于课程前。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有关增强学生心理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策略建议:(1)初中学校应该保质保量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2)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乐观心态、积极认知、高自尊等,使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积极应对。
欧阳鹏[10](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中学生挫折应对训练的有效性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挫折应对训练的有效性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对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 消极适应的内涵 |
2.1 本文中消极适应的定义 |
2.2 有关消极适应的理论分析 |
3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对教学的影响 |
3.1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的行为表现 |
3.1.1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的具体行为表现 |
3.1.2 行为表现由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引发 |
3.2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
3.2.1 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知 |
3.2.2 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 |
3.2.3 影响学生心智的健全发展 |
3.3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
3.3.1 影响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
3.3.2 影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3.4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影响 |
3.4.1 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3.4.2 影响美术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
3.4.3 影响美术课上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
4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产生的原因与类型划分 |
4.1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产生消极适应的原因 |
4.1.1 初中生美术学习心理状态不稳定 |
4.1.2 初中生绘画发展阶段处于绘画写实期 |
4.1.3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心理防御机制的触发 |
4.2 基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类型划分 |
4.2.1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
4.2.2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类型划分理论依据 |
4.2.3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类型划分表 |
5 针对不同类型的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消极适应的教学设计 |
5.1 针对退行型消极适应与替代型消极适应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
5.1.1 初中美术中退行型消极适应与替代型消极适应 |
5.1.2 基于动机水平理论的美术教学设计原则 |
5.1.3 需要高动机水平时美术学习要求略高于学生能力阈值 |
5.1.4 教学设计案例 |
5.1.5 需要低动机水平时美术学习要求略低于学生能力阈值 |
5.1.6 教学设计案例 |
5.2 针对压抑型消极适应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
5.2.1 初中美术中压抑型消极适应的内涵 |
5.2.2 心理治疗理论中系统脱敏法的内涵 |
5.2.3 基于系统脱敏法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原则 |
5.2.4 教学设计案例 |
5.3 针对否认型消极适应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
5.3.1 初中美术中否认型消极适应的内涵 |
5.3.2 心理治疗理论中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内涵 |
5.3.3 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原则 |
5.3.4 教学设计案例 |
5.4 针对反向形成型消极适应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
5.4.1 初中美术中反向形成型消极适应的内涵 |
5.4.2 心理治疗理论中认知行为疗法的内涵 |
5.4.3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原则 |
5.4.4 教学设计案例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契机:回应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的现实需要 |
(二)教育旨归: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
(三)教学反思: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
(四)实践基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整合的教育实践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方法 |
(二)量化研究方法 |
五、研究工具 |
六、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七、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
(一)研究的创新性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教学反思水平差异的研究 |
(二)教师教学反思培养策略的研究 |
(三)教师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适切性与匹配性的研究 |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工具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
三、技术接受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过程的研究 |
(二)教师采纳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策略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教师教学反思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 |
二、教师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 |
(一)反思性教学理论 |
(二)教师的个人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技术接受相关理论 |
(一)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其拓展模型 |
(二)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 |
(三)个人计算机使用模型(MPCU) |
(四)社会认知理论(SCT)模型 |
(五)整合TAM与 TPB(C-TAM-TPB)模型 |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理论 |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关系的理论构建 |
(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核心目标 |
(二)教学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动的中介力量 |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是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前提的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绩效预期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困难预期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群体影响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便利条件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意向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行为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及差异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方法 |
(二)问卷编制与问卷题项修订 |
(三)研究场所与研究对象选择 |
(四)调查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总体发展水平 |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的差异比较 |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的差异比较 |
三、调查研究结论 |
(一)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 |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个案实证研究 |
一、个案研究设计方案 |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与确定 |
(二)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三)三级编码结果及信息饱和度检验 |
(四)研究信度、效度与伦理 |
二、小学语文教师M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三、小学语文教师N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四、小学语文教师O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五、个案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 |
六、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验证研究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与测量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测量 |
二、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一)影响因素PLS-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二)影响因素PLS-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三、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一)影响因素CB-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二)影响因素CB-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四、实证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 |
(一)创设适宜教师采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情境 |
(二)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弱化教学困惑 |
(三)提供更为健全且系统的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建议 |
(一)个人哲学: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文化根基 |
(二)实践批判: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实践范式 |
(三)技术知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 |
(四)虚拟共同体: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平台建设 |
(五)技术参与监控: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监控体系建设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
二、研究展望 |
(一)开发更为完善的研究工具 |
(二)拓展研究对象的选择范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行为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课堂教学反思访谈提纲 |
(一)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访谈提纲 |
(二)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访谈提纲 |
(三)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访谈提纲 |
附录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自我控制 |
2.1.1 自我控制的概念 |
2.1.2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2 应对方式 |
2.2.1 应对方式的概念 |
2.2.2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2.3 学业拖延 |
2.3.1 学业拖延的概念 |
2.3.2 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控制、应对方式、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 |
2.5 自我控制、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
3 研究的意义及设计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的意义 |
3.2.1 理论意义 |
3.2.2 实践意义 |
3.3 研究设计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内容 |
3.3.3 研究假设 |
3.3.4 研究工具 |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研究一: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和学业拖延的关系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结果 |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2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结果分析 |
4.3.3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结果分析 |
4.3.4 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结果分析 |
4.3.5 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 |
4.3.6 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的中介模型分析 |
4.4 讨论 |
4.4.1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
4.4.2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
4.4.3 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特点 |
4.4.4 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
5 研究二: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的课程干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案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方案及设计 |
5.3 研究过程 |
5.3.1 准备阶段 |
5.3.2 干预阶段 |
5.3.3 后测阶段 |
5.4 研究结果 |
5.4.1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分析 |
5.4.2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分析 |
5.4.3 干预前后实验组的结果分析 |
5.4.4 干预前后对照组的结果分析 |
5.5 讨论 |
6 思考建议 |
7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的创新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近年来教育工作中学生心理关怀缺失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
1.1.2 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逐渐被揭示 |
1.1.3 散打运动可能有利于中学生心理韧性的提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散打 |
2.1.2 心理韧性 |
2.2 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
2.2.1 心理韧性的测量方法 |
2.2.2 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 |
2.2.2.1 保护性因素 |
2.2.2.2 危险性因素 |
2.2.3 心理韧性的提高路径 |
2.3 体育运动对心理韧性影响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2.4.1 实验对象 |
3.2.4.2 实验时间 |
3.2.4.3 实验数据采集 |
3.2.4.4 实验数据测量 |
3.2.4.5 实验方案计划 |
3.2.4.6 实验的控制 |
3.2.4.7 对照班教学安排 |
3.2.4.8 实验班教学安排 |
3.2.4.9 实验班教学目标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1 实验班学生心理韧性总分与各维度测量结果与分析 |
4.1.2 实验班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中的各个题目测量结果与分析 |
4.1.2.1 “目标专注”测量结果的比较 |
4.1.2.2 “情绪控制”测量结果的比较 |
4.1.2.3 “积极认知”测量结果的比较 |
4.1.2.4 “家庭支持”测量结果的比较 |
4.1.2.5 “人际协助”测量结果的比较 |
4.2 散打与常规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影响的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
4.2.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心理韧性差异性比较 |
4.2.1.1 心理韧性总分与各维度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
4.2.1.2 心理韧性各维度中的各个题目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
4.2.1.2.1 “目标专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
4.2.1.2.2 “情绪控制”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
4.2.1.2.3 “积极认知”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
4.2.1.2.4 “家庭支持”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
4.2.1.2.5 “人际协助”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
4.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心理韧性总分与各维度测量结果与分析 |
4.2.3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心理韧性各维度中的各个题目测量结果与分析 |
4.2.3.1 “目标专注”测量结果的比较 |
4.2.3.2 “情绪控制”测量结果的比较 |
4.2.3.3 “积极认知”测量结果的比较 |
4.2.3.4 “家庭支持”测量结果的比较 |
4.2.3.5 “人际协助”测量结果的比较 |
5 讨论 |
5.1 心理韧性本质与《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设计构想的探讨 |
5.2 “核心心理韧性”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5.2.1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核心心理韧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2 散打与常规教学对中学生“核心心理韧性”影响的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
5.3 实验班未达预期效果的原因探讨 |
5.3.1 实验采用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存在“非核心心理韧性”的干扰 |
5.3.2 训练周期太短 |
5.3.3 样本量太小 |
5.4 实验班在“积极认知”维度提高效果显着的原因探讨 |
5.4.1 散打教学过程中安排的打靶对练及实战的频率较高 |
5.4.2 每次对抗前安排的抗击打练习 |
5.5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的影响分析 |
5.5.1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目标专注维度的影响 |
5.5.2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情绪控制维度的影响 |
5.5.3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积极认知维度的影响 |
5.5.4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家庭支持维度的影响 |
5.5.5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人际协助维度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附录2 实验班测量结果原始数据 |
附录3 对照班测量结果原始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小组工作在提升中学生学业抗压能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理论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前期调查及资料收集方法 |
二、后期社会工作干预方法 |
第三章 中学生学业抗压能力现状及抗压能力不足原因探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选取及资料收集 |
第二节 中学生学业压力及抗压能力现状的资料分析 |
第三节 中学生学业抗压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研究小结 |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服务方案设计与实务干预 |
第一节 小组成员的招募与需求评估 |
一、小组成员的招募 |
二、小组成员的需求评估 |
第二节 服务方案设计 |
一、理念 |
二、目标 |
三、小组性质 |
四、小组活动大纲 |
第三节 小组工作活动的实施 |
一、有缘初次来相逢,共话未来促成长 |
二、倾听内心真实声音,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
三、了解理性情绪疗法知识,学会自我科学分析 |
四、战胜非理性信念,学会治疗技巧 |
五、理性生活快乐多,多加练习烦恼少 |
六、学业抗压第一步,必胜信心是首要 |
七、抗压路上欢乐多,游戏疗法真奇妙 |
八、学业抗压有法宝,相助支持是妙招 |
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评估 |
一、评估内容 |
二、评估方法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建议 |
一、反思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调查问卷 |
附件二 访谈提纲 |
附件三 小组工作服务成效满意度评价问卷 |
致谢 |
(8)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1.研究内容创新 |
2.研究方法创新 |
3.研究不足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挫折的含义 |
2.挫折教育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
1.有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
2.素质教育的体现和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
3.国家教育部门政策方针的基本要求 |
4.高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
5.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迫切需要 |
(三)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现状分析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2.调查数据分析 |
3.调查结果分析 |
二、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对挫折教育重视不足,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
2.挫折教育形式主义,实施效果差。途径单一,方法简单 |
3.内容缺乏针对性,体系不完善 |
(二)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生活环境优越,家长期望过高 |
2.人际交往的受挫 |
3.社会竞争激烈,学校及家长缺乏重视 |
三、高中思政课堂中有效渗入挫折教育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
1.主体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
2.广泛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
3.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4.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
5.补遗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挫折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
1.强化思想政治课堂的主导作用 |
2.思想政治教师深入挖据高中政治教材 |
3.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优化对策 |
1.确定挫折教学目标 |
2.思政课堂上利用新媒体,拓宽挫折教育的渠道 |
3.建立动态学生反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学生版) |
(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综述 |
2.2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
2.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的研究 |
3 初一学生心理弹性现状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统计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
4.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
4.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
4.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与教学设计 |
4.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 |
4.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工具 |
5.3 研究程序 |
5.4 统计方法 |
5.5 研究结果 |
6 讨论 |
6.1 初一学生心理弹性现状 |
6.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致谢 |
(10)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家庭德育 |
2.1.3 变革 |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
2.2.4 家有“家格” |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2.1 结构性难题 |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
3.2.6 德育“过度” |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
4.1.1 主体因素 |
4.1.2 结构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时间因素 |
4.1.5 功能因素 |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5.1.3 价值取向转换 |
5.1.4 制度内容嬗变 |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
6.3.1 内容设计求索 |
6.3.2 时代特色彰显 |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
6.3.5 系统观运用 |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致谢 |
四、中学生挫折应对训练的有效性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消极适应对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 罗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翀.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生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赵盈. 延安大学, 2021(11)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 李蓉. 扬州大学, 2021(09)
- [7]小组工作在提升中学生学业抗压能力中的应用研究[D]. 胡宗成. 兰州大学, 2021(12)
- [8]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D]. 胡晨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D]. 卢宇润. 西南大学, 2020(05)
- [10]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