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民工权益应建立长效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仓[1](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认为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鲁明星[2](2020)在《N自治区T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到城市,他们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建筑行业农民工在进城务工过程中,出现了工资被拖欠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事业的稳定与发展。近些年,N自治区T县由于长期以来建筑行业市场秩序管理混乱、源头上建设资金不足、治理欠薪制度措施刚性不够等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屡治不绝,出现了年年清欠、年年欠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两种方式对N自治区T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包括农民工的基本结构特征、工资拖欠金额、次数、时间、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了解法律法规情况、讨要工资方式、农民工工资拖欠单位、拖欠原因、指使讨薪情况;访谈调查包括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类型、上访特点、政府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手段。其次,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运用Kappa系数和Cronbach’sα系数信度测量法进行信度测量,最后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N自治区T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是因为项目资金准备不足、项目工程款与工资款分账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违法转包分包普遍、转包工程承包商信用缺失、垫资施工现象严重、将拖欠工资作为留人的手段、雇主有意拖欠、审计时间无限延长八方面原因。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建立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全面实行工资与工程款分账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用工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务工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二是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优化项目资金拨付流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建筑行业准入标准、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三是要强化工资支付源头治理,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加强建设项目资金监管、推行工程建设行业用工方式改革;四是要坚决打击欠薪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转包分包等问题、健全工资保障法律体系、加大对拖欠行为的惩处、提高拖欠工资违法的成本,五是提升农民工讨薪能力,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参加维权的教育培训,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工资拖欠问题。
张延曼[3](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朱轼[4](2020)在《温州市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建筑行业农民工数量庞大,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农民工在付出劳动后,合法权益却难以得到保障,工资拖欠问题频繁发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温州市Y县建筑业总体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也很突出,在创建“Y县无欠薪”行动开展后,拖欠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就整体目光而言,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深入研究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问题,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市场行为规范化,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获取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数据,结合得到的数据,准确分析了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和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工资拖欠是Y县建筑行业的普遍现象,并有着拖欠次数多、拖欠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等特征,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多样性和严重性,其中,纠纷导致的工资拖欠占据了半数以上,案情复杂、处置难度大,存在发生极端群体性事件的隐患。目前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高、基层机构执法力量薄弱、各项治理制度全覆盖难度大和各个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等治理难点。然后从政府、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农民工个人等五个层面具体分析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健全法制惩戒体系、规范建筑行业各参建主体和促进农民工自我提升等四方面的治理对策。通过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Y县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治理对策,为Y县提供了理论参考,对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Y县建筑行业的规范管理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希望能对其他县级政府的治理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蒋盼[5](2020)在《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分账管理治理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尽管经过多年的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已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离工资基本无拖欠这一目标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符。2018年台州湾集聚区把分账管理引入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治理之中,对工资发放进行全流程的管理制度,从源头治理到事后保障进行全覆盖。通过对台州湾集聚区运用分账管理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可为该做法的完善及其推广应用提供积极的依据。本文以台州湾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台州湾集聚区探索建筑行业分账管理的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题调研,分析了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分账管理实施情况,对分账管理的主要治理手段、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分账管理工作完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分账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欠薪形势明显好转、工资发放得到规范、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行业规范进一步提升,但也存在建筑行业顽疾难以根治、建筑行业用工不规范、政府部门合作机制低效、法律制度保障缺位较滞后等主要问题,为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和建议:一是健全信用机制,规范行业管理;二是加强用工管理,推动转型升级;三是强化部门责任,构建多元治理;四是完善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理。
陈小爱[6](2020)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研究 ——以四川新生代农民工为例》文中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国家维护政治稳定的必要方式,通过政治社会化使各国公民对本国政治及政治系统形成基本政治认知、积极政治情感、强烈政治参与动机和兴趣、坚定不移政治信仰,有序参与到政治之中,形成良好的政治互动,维持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西方意图通过意识形态渗透,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发展道路。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制度等各方面有待完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突出,我国人民,尤其是尚不成熟的青年,其价值观念容易混乱甚至扭曲。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下,价值观念不成熟的青年容易质疑我国国家各方面的制度和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合法性,影响中国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急需加强政治社会化,提高政治社会化效能,维护政治稳定。青年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青年中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对自身发展期望高,他们有一定文化水平,自我意识强烈。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社会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基础性的政治认知,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对国家尤其是中央政治价值评价高,社会主义信仰坚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政治认知层次低、政治热情和政治兴趣缺乏、对基层政府政治价值评价低、政治参与比例低四方面。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四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收入低,思想政治教育低效以及城市文化的排斥,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本文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社会化效果,使其发展成为合格的“政治人”,有序参与政治,维持我国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具体来说,改革户籍制度,畅通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加强职业培训,提高经济收入,保障政治参与物质基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治文化水平,构建包容城市文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满意度;降低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政治认同度,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建设,提高政治参与效能感。
郭金金[7](2020)在《租购并举制度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遏制房价过速上涨,缓解住房市场供求矛盾,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把“租购并举”作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旨在推动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完善住房市场调节机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售轻租”等诸多原因,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缓慢,发展过程中尚面临不少问题,如租赁住房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失衡;租赁住房供给渠道狭隘,供给主体动力不足;住房租赁监管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住房租赁法律法规不完善,租赁权益保障不足等,迫切需要对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进行系统审视,结合当前租购并举政策环境,厘清多方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行为互动策略,制定科学有效的市场激励与监管策略。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成果,总结比较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租购并举制度的政策内涵及其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探究在租购并举制度下各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互动演化及其均衡策略,为规范我国租赁市场秩序,加快租购并举政策的有效落地提供建议。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梳理了住房租赁的有关研究基础与国际实践经验。通过总结与比较发达国家住房租赁制度改革与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根本原因:消费者“重购轻租”,承租人权益保护不足;租赁住房房源渠道狭窄,供给总量不足,存在结构性错配,企业参与租赁业务的动力不足;法律法体系不完善,市场监管不足。因此,要促进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建立租购并举长效机制,需要首先明确租购并举制度的政策内涵及影响,厘清住房租赁市场各主体利益诉求及其博弈关系。(2)分析了租购并举制度对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在分析租购并举制度的实施背景的基础上,对其政策内容及政策结构进行探究,发现:在租购并举相关政策中,环境型政策运用最多,供给型政策次之,而需求型政策最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对租赁住房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租赁住房供给主体来说,增加租赁住房用地供给、税费优惠政策激励、住房租赁金融产品创新、保障租赁住房多渠道供给等政策均为有利于促进供给;对于消费者来说,政策执行使得承租人权益保障逐步加强,加快租购同权落地,逐渐引导消费者改变住房消费观念;对于监管主体(政府)来说:政策实施使得市场监管逐步加强,有利于实现中央政府保障民生的目标诉求,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地方政府监管成本,提高其声誉。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激励与监管理论,提出了租购并举制度下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整体概念模型。(3)央地政府间租购并举政策执行的演化博弈分析。引入市场结构影响因子、奖励力度、处罚力度等参数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不同情形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动态演化稳定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了各种约束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及其策略演化过程,探究了结构影响因子、奖励力度、处罚力度等主要参数对央地政府行为策略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提出了政策执行监管的有效建议。(4)政府、企业与消费者间住房租赁激励监管演化博弈研究。基于租购并举制度实施的激励与监管视角,构建了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个主体在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策略互动过程及其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政府对住房租赁企业的奖励补贴、处罚力度、企业主动与被动参与住房租赁业务的净收益差额是影响企业行为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企业选择主动参与住房租赁策略有正向影响;政府对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与补贴、消费者租房和买房的净收益差额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租赁策略有正向影响。(5)出租人住房出租行为监管的演化博弈研究。基于有限理性特征,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屋出租人住房出租的监管策略,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出租人来说,当其付出的违规处罚代价高于违规多得的净收益与被跨级监管发现违规概率的比值时,其最优策略选择就是合规出租;反之,出租人会选择违规出租策略。对于政府来说,当监管收益高于其监管成本时,其最优策略即为监管;当政府监管收益小于其监管成本与失职处罚的差额时,其最优策略为不监管。(6)房产中介机构服务监管维权威慑博弈研究。基于房产中介服务监管维权纠纷问题,构建政府监管部门、房地产中介机构和房屋承租人三方共同参与的监管维权威慑博弈模型,并进行模型求解,分析了模型威慑均衡、挑战均衡和分离均衡三种均衡状态的实现条件。研究表明:承租人维权行为对住房租赁市场监管具有重要作用,纠纷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激发承租人正当维权的关键所在。应以培育强硬型政府监管部门和承租人为目标,降低房地产中介机构与政府监管部门、承租人产生冲突的感知价值,以实现维权纠纷处置的威慑均衡;以维权表象透视事件本质,重点关注房地产中介机构对侵权行为处理的态度、措施及决心,有针对性采取监管策略与处理措施;注重通过承租人反馈获得有效信息,有效发挥其维权监管约束作用。(7)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工作与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建议,以加快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促进租购并举制度有效实施,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许文浩[8](2019)在《上海市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治理对策研究 ——以虹口区为例》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工资被拖欠问题最为严重,特别是建筑业农民工已经成为欠薪最集中、问题最突出的行业群体,解决问题更显得尤为迫切。如何有效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各级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于对当前本市农民工欠薪的治理困境进行研究,同时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对本市建筑业农民工欠薪的治理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阐述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对建筑业农民工、欠薪等关键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协同治理的研究理论进行介绍。其次,进一步通过数据和案例介绍虹口区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概况及当前治理情况,并指出当前在治理农民工欠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制度、部门合作、市场环境、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最后,作者在现有的制度和政策框架下,结合协同治理理论,从建立长效机制、增强责任意识、健全监管体系、引导多方参与和完善配套政策等五个方面入手,就长远治理建筑业农民工欠薪问题提出具体实施对策,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之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在当前时代背景和新形势下,对如何有效治理本市建筑业农民工欠薪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践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李莎莎[9](2019)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数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农民工从土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转移到城市。作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农民工分布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中。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希望在城市中能够和市民一样,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面对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该报告强调,要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农民工市民化就是农民工获得作为市民的身份和权利的过程,其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救助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性安排,分配公共资源,增加公共利益,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享有与市民同等的社会救助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题中之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但是,城市的社会救助对农民工的可及性不高。在缺乏社会救助权益的情况下,农民工在城市遇到意外风险时,难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存,随时可能陷入贫困境地。农民工在城市社会救助方面的获得感不强、幸福感不高、安全感不足,极大地削弱着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性。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急需提出更为完善和健全的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保证农民工平等、充分地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从而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救助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取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跨学科分析的方法,围绕农民工社会救助的缺失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事实,结合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就业救助的现状和问题,从制度、政府、社会组织、农民工自身深入探讨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阐述我国改善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救助问题的原则,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与改革思路:制度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救助立法、改善社会救助管理监督机制;政府方面要畅通社会救助信息、明确政府社会救助责任、加强社会救助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拓宽社会救助资金的筹集渠道;社会方面要转变城市对农民工的消极看法、提高企业责任意识、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助工作;农民工方面要增强权利意识、增强维权意识、提升职业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际,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应有之义。农民工完整地享有与市民同等的社会救助权利,保障自身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有利于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国梦。因此,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个社会救助主体应合力帮助农民工享受到社会救助权利,提高其市民化的积极性和能力,更好地融入城市。
黄伟锋[10](2019)在《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政府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欠薪问题频发,问题十分突出,成为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国各地的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治理制度,采取了各异的治理措施。泉州市各级各部门遵循属地监管制度、分级负责制度、主管负责制度等的规定,对欠薪问题切实开展综合治理,推进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治理。但是,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以泉州市为例,在文献法的基础上、加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政府规制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目前泉州市在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治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农民工在城乡二元制度的弱势地位、建筑市场供求机制的缺陷、建筑行业结算机制的不足以及劳动监察执法力量的薄弱等问题,导致建筑行业劳动关系、用工管理、工程款支付行为、工资结算行为等不规范以及拖欠工程款、劳动监察执法不到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提出几点建议:首先,事前从科技助推劳务实名制、全面推行“无欠薪项目部”、加大对转包挂靠查处力度等方面建立健全欠薪预防机制;其次,事中从政府项目、非政府项目、信用体系监管平台等方面建立健全欠薪处理机制;事后从农民工维权机制、主管部门协作机制及主管部门与社会联动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欠薪救济机制。旨促进政府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水平的不断提高,确保更好地实现治理效果。
二、保护民工权益应建立长效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民工权益应建立长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存在的局限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金融中介理论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
2.1.3 风险管理理论 |
2.1.4 简要评述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结构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功能理论 |
2.2.4 普惠金融理论 |
2.2.5 简要评述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3.2 内生增长理论 |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
2.3.4 简要评述 |
2.4 网络经济理论 |
2.4.1 网络商品理论 |
2.4.2 双边市场理论 |
2.4.3 长尾理论 |
2.4.4 简要评述 |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3.1.1 数字金融 |
3.1.2 农民收入增长 |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
3.2.1 农户创业 |
3.2.2 经济增长 |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
4.1.1 网络支付 |
4.1.2 网络融资 |
4.1.3 财富管理 |
4.1.4 网络保险 |
4.1.5 互联网征信 |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 |
5.2.3 估计策略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
5.3.3 区域差异分析 |
5.3.4 分位数回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6.2.1 模型与变量 |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
7.1 引言 |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择 |
7.2.3 统计分析 |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
7.4.2 拓展性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
8.1 引言 |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选择 |
8.2.3 数据来源 |
8.2.4 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
8.4 作用机制分析 |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N自治区T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 |
1.6.2 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民工 |
2.1.2 工资拖欠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二元结构理论 |
第3章 N自治区T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调查设计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内容 |
3.1.3 调查重点与难点 |
3.2 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 |
3.2.1 农民工基本情况 |
3.2.2 农民工工资拖欠数额 |
3.2.3 农民工工资拖欠次数 |
3.2.4 农民工工资拖欠时间 |
3.2.5 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
3.2.6 法律法规了解情况 |
3.2.7 讨要拖欠工资的方式 |
3.2.8 农民工工资拖欠单位 |
3.2.9 农民工工资拖欠原因 |
3.2.10 指使讨薪情况 |
3.3 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情况 |
3.3.1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类型 |
3.3.2 农民工上访的特点 |
3.3.3 政府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手段 |
第4章 N自治区T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调查结果及成因 |
4.1 农民工工资拖欠结果 |
4.1.1 数据统计分析 |
4.1.2 问卷信度测量 |
4.2 农民工工资拖欠成因 |
4.2.1 项目资金准备不足 |
4.2.2 项目工程款与工资款分账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
4.2.3 违法转包分包普遍 |
4.2.4 转包工程承包商信用缺失 |
4.2.5 垫资施工现象严重 |
4.2.6 将拖欠工资作为留人的手段 |
4.2.7 雇主有意拖欠 |
4.2.8 审计时间无限延长 |
第5章 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管理 |
5.1.1 建立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 |
5.1.2 全面实行工资与工程款分账管理制度 |
5.1.3 不断强化用工管理制度 |
5.1.4 全面实行务工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
5.2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
5.2.1 优化项目资金拨付流程 |
5.2.2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 |
5.2.3 提高建筑行业准入标准 |
5.2.4 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
5.3 强化工资支付源头治理 |
5.3.1 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 |
5.3.2 加强建设项目资金监管 |
5.3.3 推行工程建设行业用工方式改革 |
5.4 坚决打击欠薪行为 |
5.4.1 严厉打击违法转包分包等问题 |
5.4.2 健全工资保障法律体系 |
5.4.3 加大对拖欠行为的惩处 |
5.4.4 提高拖欠工资违法的成本 |
5.5 提升农民工讨薪能力 |
5.5.1 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 |
5.5.2 参加维权的教育培训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温州市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责任政府理论 |
1.3.2 合作治理理论 |
1.3.3 二元结构理论 |
1.4 研究的现实依据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建筑行业农民工 |
1.5.2 工资拖欠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 |
2.1 Y县建筑行业概况 |
2.1.1 Y县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2.1.2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
2.1.3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形式 |
2.2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 |
2.2.1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数据分析 |
2.2.2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特点 |
2.2.3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影响 |
第三章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现状及难点 |
3.1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投诉拖欠情况 |
3.2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基本情况 |
3.2.1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处置程序 |
3.2.2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机构设置 |
3.2.3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的制度 |
3.3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的难点 |
3.3.1 政府重视程度不高 |
3.3.2 基层机构执法力量薄弱 |
3.3.3 各项治理制度全覆盖难度大 |
3.3.4 各个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 |
第四章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难的原因 |
4.1 政府层面的原因 |
4.1.1 相关部门惩处力度不够 |
4.1.2 建设工程信用评价体系存在空白 |
4.1.3 治理主体之间缺乏有效联动机制 |
4.2 法律法规制度层面的原因 |
4.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2 Y县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
4.3 建设单位层面的原因 |
4.3.1 建设单位处于合同关系中的强势地位 |
4.3.2 建设单位管理制度缺失 |
4.3.3 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不及时 |
4.4 施工单位层面的原因 |
4.4.1 施工单位支付方式隐患大 |
4.4.2 施工单位劳务管理不规范 |
4.4.3 施工单位抗经济风险能力弱 |
4.5 农民工综合职业素质不高 |
第五章 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的对策 |
5.1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
5.1.1 整顿市场秩序,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
5.1.2 强化部门间联动机制 |
5.1.3 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提升拖欠投诉化解效率 |
5.2 健全法制惩戒体系 |
5.3 规范建筑行业各参建主体 |
5.3.1 建立趋于平等的合同关系 |
5.3.2 限制存在隐患的企业参与建设 |
5.3.3 实行支付行为全过程监控 |
5.3.4 推行用工实名制管理 |
5.3.5 推动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
5.4 促进农民工自我提升 |
附录 Y 县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分账管理治理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特征及原因研究 |
1.2.2 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治理对策的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2.4 分账管理理论研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2 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分账管理的背景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数据的收集 |
2.3 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状况 |
2.3.1 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情况 |
2.3.2 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程度 |
2.4 台州湾集聚区农民工工资拖欠造成的影响 |
2.4.1 浪费政府行政资源 |
2.4.2 造成社会负面影响 |
2.4.3 长期损害农民工权益 |
3 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分账管理实施分析 |
3.1 分账管理主要治理手段 |
3.1.1 制度手段保障治理规范 |
3.1.2 技术手段提升治理成效 |
3.1.3 服务手段改变治理理念 |
3.2 分账管理取得的成效 |
3.2.1 欠薪形势进一步好转 |
3.2.2 工资发放进一步规范 |
3.2.3 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
3.2.4 行业规范进一步提升 |
3.3 影响分账管理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3.3.1 建筑行业顽疾难以根治 |
3.3.2 建筑行业用工方式混乱 |
3.3.3 政府部门合作机制低效 |
3.3.4 法律制度保障缺位滞后 |
4 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分账管理工作完善对策和建议 |
4.1 扩大实施范围健全信用机制 |
4.1.1 扩大分账管理实施范围 |
4.1.2 加强动态和针对性管理 |
4.1.3 完善规范信用手段 |
4.2 优化管理手段稳定劳资关系 |
4.2.1 优化完善用工管理平台 |
4.2.2 加强宣传提高参与程度 |
4.2.3 努力营造稳定劳资关系 |
4.3 强化部门责任构建多元治理 |
4.3.1 加强部门沟通协作 |
4.3.2 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 |
4.3.3 提高农民工归属感 |
4.3.4 普及宣传金融知识 |
4.4 完善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理 |
4.4.1 加快出台适应新形势的法律法规 |
4.4.2 优化完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 |
4.4.3 推动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相衔接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研究 ——以四川新生代农民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概述 |
一、政治社会化概述 |
(一)政治社会化概念界定 |
(二)政治社会化特点 |
二、新生代农民工概述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定义 |
(二)新生代农民工特点 |
三、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概述 |
(一)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定义 |
(二)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特点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现状 |
一、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问卷设计 |
二、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取得成效 |
(一)具有基础性政治认知 |
(二)爱国情感浓厚 |
(三)对中央政府政治价值评价高 |
(四)政治信仰坚定 |
三、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认知层次低 |
(二)缺乏政治热情和政治兴趣 |
(三)对基层政府政治价值评价低 |
(四)政治参与比例低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政治社会化机制不完善 |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 |
(二)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
二、经济收入影响政治热情和兴趣 |
三、政治社会化文化环境不完善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高 |
(二)城市文化的排斥 |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一)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 |
(二)组织化程度低 |
第五章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效果的路径 |
一、完善政治社会化机制 |
(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
(二)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经济收入 |
三、完善政治社会化文化环境 |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二)构建包容性的城市文化 |
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一)降低社会转型负面影响 |
(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问卷调查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7)租购并举制度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理论基础 |
2.1.1 政策执行理论 |
2.1.2 市场监管理论 |
2.1.3 演化博弈理论 |
2.1.4 供求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住房的属性 |
2.2.2 住房租赁市场的界定 |
2.2.3 住房租赁的交易模式及特点 |
2.2.4 住房租赁市场核心利益主体的界定 |
2.3 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的相关研究 |
2.3.1 租购并举制度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2 央地政府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3 住房租赁激励的相关研究 |
2.3.4 住房租赁监管的相关研究 |
2.3.5 住房租赁市场主体行为博弈的相关研究 |
2.4 国际住房租赁制度改革与实践经验 |
2.4.1 美国住房租赁制度与实践 |
2.4.2 德国住房租赁制度与实践 |
2.4.3 新加坡住房租赁制度与实践 |
2.4.4 日本与英国住房租赁制度与实践 |
2.4.5 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现状及成因 |
2.5 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租购并举制度对住房租赁市场主体的影响研究 |
3.1 租购并举制度的实施背景及主要政策内容 |
3.1.1 租购并举制度的实施背景 |
3.1.2 租购并举制度下的住房租赁政策体系 |
3.2 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对租赁住房供给主体的影响 |
3.2.1 增加租赁用地供给助力企业新建租赁住房 |
3.2.2 税费优惠政策激励租赁住房供给 |
3.2.3 金融产品创新解决住房租赁企业融资困境 |
3.2.4 多项政策举措保障租赁住房多渠道供给 |
3.3 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对租赁住房需求主体的影响 |
3.3.1 实证研究 |
3.3.2 承租人权益保障逐步加强 |
3.3.3 “租购同权”逐步落地 |
3.3.4 引导消费者逐步改变住房消费观念 |
3.4 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对住房租赁监管主体的影响 |
3.4.1 住房租赁市场监管逐步加强 |
3.4.2 有利于实现中央政府保障民生的目标诉求 |
3.4.3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
3.4.4 地方政府监管成本增加,声誉提升 |
3.5 租购并举制度下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的概念模型 |
3.5.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3.5.2 央地政府间租购并举政策执行的激励与监管演化博弈概念模型 |
3.5.3 政府、企业与消费者间住房租赁激励监管演化博弈概念模型 |
3.5.4 出租人住房出租行为监管的演化博弈概念模型 |
3.5.5 房产中介租赁服务监管维权威慑博弈概念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央地政府间租购并举政策执行的激励与监管演化博弈 |
4.1 博弈机理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假设 |
4.2.2 支付矩阵 |
4.3 模型求解及仿真 |
4.3.1 系统局部均衡点 |
4.3.2 演化稳定策略及仿真 |
4.4 主要参数对策略演化的影响 |
4.4.1 市场结构影响因子对策略演化的影响 |
4.4.2 奖励力度对央地政府策略演化的影响 |
4.4.3 处罚力度对央地政府策略演化的影响 |
4.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租赁企业和消费者间住房租赁激励监管演化博弈 |
5.1 博弈机理分析 |
5.1.1 政府与住房租赁企业间的博弈关系 |
5.1.2 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
5.1.3 住房租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支付矩阵 |
5.3 模型求解及仿真 |
5.3.1 复制动态方程 |
5.3.2 均衡点的稳定性及其仿真 |
5.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出租人住房出租行为监管演化博弈 |
6.1 博弈机理分析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假设 |
6.2.2 支付矩阵 |
6.3 模型求解及仿真 |
6.3.1 系统局部均衡点 |
6.3.2 演化稳定策略ESS |
6.3.3 模型演化仿真 |
6.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房产中介租赁服务监管维权威慑博弈 |
7.1 模型构建 |
7.1.1 模型假设 |
7.1.2 模型构建 |
7.2 模型求解 |
7.2.1 政府监管部门行为分析 |
7.2.2 房屋承租人行为分析 |
7.2.3 房产中介机构行为分析 |
7.2.4 均衡求解 |
7.3 模型分析 |
7.3.1 培育强硬型房屋承租人的策略 |
7.3.2 针对强硬型房产中介机构的策略 |
7.3.3 针对软弱型房产中介机构的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建议及措施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8)上海市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治理对策研究 ——以虹口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
1.2.3 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建筑业农民工欠薪的概念及特征 |
2.1.1 建筑业农民工与欠薪的概念 |
2.1.1.1 建筑业农民工的概念 |
2.1.1.2 欠薪的概念 |
2.1.2 建筑业农民工欠薪的特点与主要类型 |
2.1.2.1 建筑业农民工欠薪的特点 |
2.1.2.2 建筑业农民工欠薪的主要类型 |
2.2 协同治理的理论概述 |
2.3 协同治理对欠薪治理的启示 |
2.3.1 协同治理对欠薪治理的适用性 |
2.3.2 协同治理对欠薪治理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虹口区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治理现状分析 |
3.1 当前虹口区的欠薪现状 |
3.1.1 区内建筑业农民工欠薪处置情况介绍 |
3.1.2 区内建筑业农民工欠薪的特点 |
3.2 欠薪治理政策的实施现状 |
3.2.1 国家相关政策介绍 |
3.2.1.1 国务院颁布政策 |
3.2.1.2 各部委发布政策 |
3.2.2 上海相关政策实施情况 |
3.3 目前虹口区欠薪治理工作情况 |
3.3.1 重视农民工欠薪治理工作 |
3.3.2 定期检查农民工工资支付 |
3.3.3 认真处理农民工欠薪投诉 |
3.3.4 对涉及欠薪的单位予以通报 |
3.3.4.1 典型案例分析 |
3.3.4.2 具体实施做法 |
3.4 目前虹口区欠薪治理工作成效 |
3.4.1 企业职责明晰化 |
3.4.2 监督检查刚性化 |
3.4.3 政策宣传常态化 |
第四章 虹口区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欠薪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法律制度保护层面存在缺位 |
4.1.2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合作 |
4.1.3 建筑市场多年顽疾难以根治 |
4.1.4 用工企业未将政策落到实处 |
4.2 对欠薪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缺乏强有力监管的保障手段 |
4.2.2 利益斗争导致部门合作困难 |
4.2.3 建筑市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
4.2.4 政府单一监管造成政策脱节 |
第五章 治理本市建筑业农民工欠薪的对策和建议 |
5.1 建立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协作 |
5.1.1 完善政府欠薪治理工作体制 |
5.1.2 发挥职能部门协作治理机制 |
5.1.3 建立行业欠薪追责督查制度 |
5.1.4 加强欠薪执法监察队伍建设 |
5.2 增强市场主体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5.2.1 严格实行劳务用工合同签订 |
5.2.2 全面执行实名专户管理制度 |
5.3 健全法制诚信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
5.3.1 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 |
5.3.2 深入推进施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
5.3.3 加大建筑市场秩序整顿查处力度 |
5.4 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构建多元治理格局 |
5.4.1 提供法律援助制度 |
5.4.2 积极组织开展活动 |
5.4.3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
5.4.4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
5.4.5 加强金融知识宣贯 |
5.5 完善建筑市场配套政策加强用工源头监管 |
5.5.1 全面执行工资专用专户 |
5.5.2 加强按月足额支付工资 |
5.5.3 积极推行工资银行代发 |
5.5.4 落实工资专用账户备案 |
5.5.5 试行工程价款担保结算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I “欠薪治理”国家级政策文件 |
附录Ⅱ “欠薪治理”上海市政策文件 |
(9)农民工市民化中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农民工 |
二、农民工市民化 |
三、社会救助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救助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 |
三、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救助思想 |
第三章 农民工社会救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现状及问题 |
一、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现状 |
二、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农民工医疗救助的现状及问题 |
一、农民工医疗救助的现状 |
二、农民工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农民工就业救助的现状及问题 |
一、农民工就业救助的现状 |
二、农民工就业救助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农民工社会救助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制度方面的因素 |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消极影响 |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不足 |
三、社会救助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二节 政府方面的因素 |
一、政府间救助信息不畅通 |
二、政府间救助责任不明晰 |
三、社会救助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性不足 |
四、地方政府缺乏社会救助资金 |
第三节 社会方面的因素 |
一、城市社会不愿意接纳农民工 |
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弱 |
三、社会救助主体单一 |
第四节 农民工方面的因素 |
一、农民工缺乏权利意识,参保参助意识弱 |
二、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维权观念淡薄 |
三、农民工自身职业能力不强,就业层次低 |
第五章 加强农民工社会救助的原则和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农民工社会救助的原则 |
一、坚持社会救助广覆盖的原则 |
二、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社会救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 |
一、制度方面 |
二、政府方面 |
三、社会方面 |
四、农民工方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10)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政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建筑行业农民工 |
二、农民工欠薪 |
三、政府治理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规制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的政府治理方式 |
第三章 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政府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泉州市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情况 |
一、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案件类型 |
二、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的主要特点和社会影响 |
第三节 泉州市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具体措施 |
一、泉州市治理农民工欠薪的组织架构 |
二、泉州市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机制 |
第四章 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政府治理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政府治理的存在问题 |
一、建筑行业劳动关系不规范 |
二、建筑市场环境导致易拖欠工程款及工资 |
三、建筑行业工程款支付和结算行为不规范 |
四、建筑行业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 |
第二节 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政府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城乡二元制度下不平等劳动关系的影响 |
二、建筑市场环境的影响 |
三、项目结算机制的影响 |
四、劳动监察执法力量的影响 |
第五章 国内其他城市政府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其他城市政府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经验 |
一、南京市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经验 |
二、昆明市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经验 |
三、兰州市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经验 |
四、柳州市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经验 |
第二节 国内其他城市政府治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完善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政府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事前预防:逐步改革建筑行业用工机制 |
一、科技助推劳务实名制 |
二、全面推行“无欠薪项目部” |
三、加大对转包挂靠查处力度 |
第二节 事中治理:规范工程项目各环节行为 |
一、有关部门加强对政府项目的审批管理及资金监管 |
二、项目业主提高工程款审批拨付效率 |
三、建立各方市场主体工程款拨付监管平台 |
第三节 事后救济:建立健全建筑行业农民工维权机制 |
一、建立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会组织 |
二、建立健全欠薪案件公益诉讼机制和速审机制 |
三、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和欠薪案件的查处力度 |
第四节 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治理主体与社会联动机制 |
一、完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 |
二、完善政府部门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保护民工权益应建立长效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2]N自治区T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调查研究[D]. 鲁明星.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4]温州市Y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研究[D]. 朱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台州湾集聚区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分账管理治理探索[D]. 蒋盼.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研究 ——以四川新生代农民工为例[D]. 陈小爱.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租购并举制度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激励与监管策略研究[D]. 郭金金.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上海市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治理对策研究 ——以虹口区为例[D]. 许文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农民工市民化中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李莎莎. 江苏大学, 2019(01)
- [10]泉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的政府治理研究[D]. 黄伟锋. 华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