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椋鸟恒温能力发育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靳雅萌[1](2021)在《鹊鸲的繁殖行为:不同生境种群和不同观察方法的比较》文中认为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最重要的环节,关系着后代存活和种群数量动态。相对于温带鸟类来说,热带鸟类的繁殖生态研究较少。结合微型摄像头视频监控技术,在热带地区(海南岛)选取了城市地区的海口种群,乡村地区的陵水和定安种群,来探究城市化对鹊鸲(Copsychussaularis)繁殖的影响;同时通过视频全程记录和抽样记录两种方法对鹊鸲的孵卵行为和育雏行为进行了比较。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鹊鸲的繁殖期从每年的3—8月,出现2次明显的产卵高峰。巢呈浅杯状或碟状,有明显的巢杯,巢材内侧主要是草根、草茎、黑丝等较柔软的材料,巢材外侧主要是苔藓、树枝、树叶、椰子树皮等。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巢材没有显着差异,均发现有人工塑料和毛发等。城市和乡村种群的筑巢期(海口:6.40±0.89 d,n=5;陵水:7.12±3.57 d,n=17;定安:5.86±1.07 d,n=7)和巢大小(巢深,海口:6.31±1.00 cm,n=7;陵水:6.37±1.21 cm,n=47;巢内径,海口:10.33±0.89 cm,n=7;陵水:9.72±1.30 cm,n=47)没有显着差异,但城市种群(海口)的巢材厚度(9.39±0.53 cm,n=7)显着高于乡村地区(陵水)(8.14±1.76 cm,n=25)。2.鹊鸲雌鸟在产卵期连续产卵,每日产1枚卵,直到满窝卵数。卵呈椭圆形,蓝绿色带棕色斑点。在产首枚卵时间(海口:7:58:27±1:27:12 a.m.,n=8;陵水:7:47:49±1:28:01 a.m.,n=24;定安:7:35:48±0:59:30 a.m.,n=7)、产 1枚卵的时长(海口:21.93±5.62 min,n=8;陵水:24.73±13.03 min,n=24;定安:26.32 ±7.72 min,n=7)、窝卵数(海口:4.55±0.52枚,n=11;陵水:4.65±0.57枚,n=68;定安:4.17±0.83 枚,n=30)、卵重(海口:3.21±0.51g,n=10;陵水:3.22±0.28 g,n=68;定安:3.04±0.26 g,n=20)、卵体积(海口:3.18±0.35 cm3,n=10;陵水:3.12±0.28 cm3,n=68;定安:2.98±0.24 cm3,n=20)等方面,城乡种群没有显着差异;但陵水(乡村)种群的窝卵数和卵重显着大于定安(乡村)种群。3.在孵卵阶段,鹊鸲仅雌鸟孵卵。日坐巢时间基本不随孵卵天数的增加而变化。城市地区的孵卵期(海口:11.60±0.55 d,n=5)和乡村(陵水:12.03±0.80 d,n=34;定安:11.50±0.53 d,n=10)无显着差异。孵卵节律上,雌鸟日坐巢时间(海口:879.79±101.04 min,n=28;陵水:987.47±116.63 min,n=49;定安:920.87±79.69 min,n=13)、日活动时间(海口:560.21±101.04 min,n=28;陵水:452.53±116.63 min,n=49;定安:519.13±79.69 min,n=13)、日离巢次数(海口:26.68±6.79次,n=28;陵水:23.16±5.43次,n=49;定安:27.69±9.07次,n=13)、最早离巢时间(海口:5:49:04±0:06:57 a.m.,n=28;陵水:6:05:11±0:10:32 a.m.,n=52;定安:5:53:53±0:16:27 a.m.,n=13)和最晚归巢时间(海口:19:16:14 ±0:16:12 p.m.,n=29;陵水:18:50:35±0:27:43 p.m.,n=53;定安:18:50:49±0:49:29 p.m.,n=12)、日翻卵次数(海口:44.14±13.85 次,n=28;陵水:65.53±16.99 次,n=49;定安:56.31±16.07次,n=13)等这些指标中,城市和乡村种群均没有显着差异。4.在育雏阶段,鹊鸲雌雄亲鸟共同喂食。雏鸟的体重、翅长和跗跖长随日龄增加而增加。城市地区的育雏期(海口:14.00±1.00 d,n=3)和乡村地区(陵水:14.74±0.81 d,n=23;定安:14.67±1.23 d,n=15)和雏鸟生长均无显着差异。在雏鸟的3和6日龄时,城市地区(海口)与乡村地区(陵水、定安)的双亲喂食次数无显着差异;但在9和12日龄时,定安地区(乡村)鹊鸲的双亲喂食次数显着高于其他两个种群,可能是由于果园食物较为丰富。分子性别鉴定结果表明,陵水和定安种群的鹊鸲雏鸟性比无显着差异;三个种群的鹊鸲雏鸟雌、雄性比为1:1.01,符合性别分配理论预期。5.海口种群的鹊鸲孵化率(56.0%)、繁殖成功率(45.0%)和定安(乡村)(孵化率62.3%;繁殖成功率55.3%)没有显着差异,但均显着小于陵水(乡村)种群(孵化率(80.9%;繁殖成功率79.6%)。三个种群的繁殖力(海口:3.75±0.96只雏鸟/对亲鸟,n=4;陵水:3.48±1.02只雏鸟/对亲鸟,n=60;定安:3.29±1.16只雏鸟/对亲鸟,n=17)没有显着差异。发现2例非亲雄性杀雏案例。蚂蚁咬伤(多为举腹蚁属Crematogaster spp.)是鹊鸲雏鸟死亡和繁殖失败的重要原因。6.视频全程记录(完整巢)和抽样视频记录(抽样巢)的比较结果表明,抽样巢和完整巢的鹊鸲孵卵行为和育雏行为在日坐巢时间、日离巢次数、日翻卵次数等没有显着差异;抽取视频监控的孵卵第三天、第六天和第九天的孵卵节律,可以代表完整视频监控的孵卵第三天、第六天和第九天的孵卵节律。7.鹊鸲有3种喂食模式(雌鸟→雏鸟;雄鸟→雏鸟;雄鸟→雌鸟→雏鸟),雌鸟的喂食次数显着高于雄鸟。抽样巢和完整巢在雌鸟喂食次数、雄鸟喂食次数、双亲喂食次数、雌鸟每日的暖雏次数和每次暖雏时长等指标上均没有显着差异。亲鸟的喂食次数在6:00-8:00 a.m.这个时间段出现喂食高峰,并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仅雌鸟有暖雏行为,每天暖雏次数随日龄增加而减少,但每次暖雏时长不随日龄的变化而变化。在清巢行为中,雌鸟叼粪尿的次数显着高于雄鸟;但雌鸟、雄鸟叼粪尿的次数在完整巢和抽样巢的比较中没有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城市鹊鸲的巢材厚度更大、日坐巢时间更短、日活动时间更长、日翻卵次数更少、最晚归巢时间更晚,说明城市热岛效应、噪音、人类干扰等一些因素对鸟类的繁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鸟类也对此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抽样视频记录(抽样巢)和视频全程记录(完整巢)得到的孵卵节律、育雏和清巢等行为数据没有显着差异。创新点:1.探讨了城市化对鹊鸲繁殖的影响;2.首次发现并报道了鹊鸲存在非亲雄性杀雏案例;3.抽样视频记录(抽样巢)和视频全程记录(完整巢)得到的孵卵节律、育雏和清巢等行为数据没有显着差异。
樊海德[2](2021)在《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方法]于2019年7月(暖季)、11月(冷季)和2020年7月(暖季)、11月(冷季)采用系统抽样法对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功能区共设置12个样点,每个样点每次做三次重复,分冷暖两季,两年共计144次取样。[目的]探讨麦地卡湿地鸟类种类、群落组成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麦地卡湿地鸟类资源的保护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结果]1.麦地卡湿地全年记录到鸟类45种共13069只,隶属于12目,20科,33属。其中优势种4种,分别为斑头雁(Anser indicus)、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棕头鸥(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棕颈雪雀(Pyrgilauda ruficollis);拥有3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分别为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和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8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6种特有鸟类;1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鸟类;9种列入CITES中的鸟类。保护区留鸟20种,夏候鸟4种,冬候鸟12种,旅鸟6种,迷鸟3种;麦地卡湿地保护区鸟类中,43种为广布种,2种为古北界鸟类,没有东洋界鸟类物种。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在科及种数上占绝对的优势,雁形目(Anseriformes)鸟类个体数量最多。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全年平均Shannon-Wiener指数(H)为1.97±0.32,年平均Simpson指数(C)是0.76±0.1,全年鸟类Pielou均匀性指数平均为0.63±0.09。全年的鸟类物种数与土壤湿度之间呈显着相关(F=5.721,p=0.0378,R2=0.3003)。2.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暖季记录到鸟类34种共4708只,隶属于11目,19科。雀形目鸟类在种数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共有7科15种,其次是雁形目和鸻形目;雁形目鸟类个体数量最多;暖季平均香浓多样性指数(H)为1.80±0.34,平均均匀度指数(E)是0.63±0.13,平均优势度指数(C)是0.73±0.12。麦地卡暖季土壤温度(ST)与鸟类多样性指数(H)(F=8.501,p=0.01542,R2=0.4054)、优势度指数(C)(F=5.927,p=0.03517,R2=0.3094)、均匀度指数(E)(F=7.317,p=0.02212,R2=0.3648)均呈显着正相关;土壤温度与鸟类的个体数量呈显着负相关(F=9.117,p=0.01291,R2=0.4246)。3.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季记录到鸟类34种,共4708只,隶属于8目,14科。雀形目鸟类在种数上占绝对优势,共有7科14种,其次是雁形目,共有1科7种,鹰形目共5种;冷季鸭科个体数量最多,共记录到3542只,第二是雀科,共2852只,其次是鸻形目共记录到1170只。麦地卡冷季鸟类平均香浓多样性指数(H)为1.66±0.30,平均均匀度指数(E)为0.63±0.10,平均优势度指数(C)为0.71±0.09;冷季海拔与鸟类个体数呈着性正相关(F=11.93,p=0.00619,R2=0.4983);冷季土壤湿度与鸟类物种数呈着性正相关(F=11.93,p=0.00619,R2=0.4983)。4.本研究在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和紫翅椋鸟(Sturnus vulgaris)的新分布记录。
王琳[3](2018)在《鄂尔多斯高原遗鸥种群繁殖对策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遗鸥是最晚被科学界认知的鸥属鸟类,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易危种。繁殖于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湖泊的湖心岛上,其中鄂尔多斯高原是遗鸥的主要繁殖区之一。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鄂尔多斯高原湖泊栖息地质量急剧退化,遗鸥种群受到威胁,区域内遗鸥的主要繁殖地——红碱淖的种群数量开始持续下降。为掌握遗鸥种群的受胁程度,了解种群对栖息地退化的适应能力,本论文于鄂尔多斯高原开展遗鸥种群繁殖对策及其保护研究,旨在为气候变化和栖息地退化的双重压力下遗鸥种群的保护及其栖息地适应性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研究发现1985-2011年,鄂尔多斯高原区域气候特点总体主要表现为年均温距平升高,降水量减少。遗鸥桃-阿海子和红碱淖繁殖种群数量与区域温度变化关系较小,而与前一年的降水量呈负相关,表明区域温度的升高并不是制约遗鸥种群分布的直接因素。对遗鸥繁殖栖息地选择的研究发现,遗鸥繁殖湖区的选择与湖区结构特征呈极显着相关(r=0.853**,P=0.000,n=19),水体水质特征(r=0.079,P=0.749,n=19)和人类活动(r=0.069,P=0.779,n=19)与该选择过程无明显相关性。巢址选择遵循栖息地优先占领原则。湖心岛上植被覆盖度(不高于38.9%)、植被高度(低于23.15cm)是影响其巢址选择的重要环境因子。这种选择与遗鸥巢为地面巢有关,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影响筑巢、较高的植被高度影响成鸟孵化时视野。枯草沙区和鲜草区不同巢址卵失重、出雏率和初生雏鸟重差异表明鲜草区更有利于增加遗鸥繁殖适合度。通过生境容纳量的计算我们发现限制鄂尔多斯高原区域遗鸥种群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不是繁殖岛空间,是食物量。对90个微卫星位点的跨物种扩增,共发现11个阳性扩增的多态性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373-0.775,观测杂合度0.481-0.827。跨物种微卫星位点在遗鸥种群中较低的扩增率和多态性表明其种群具有低水平基因流和遗传多样性,这可能受到种群数量较小等原因的影响。本研究中的32个微卫星引物均可用于未来遗鸥种群保护遗传学相关方面的研究。在食物匮乏、基因多态性水平较低的种群现状下,遗鸥红碱淖繁殖群,卵大小的维持能力已较差。2015年,遗鸥产卵大小在40.05cm3至66.35cm3,并随卵序的增加而减小(F2,343=35.7,P<0.001);子代性比显着偏向雄性,遗鸥子代性别比例整体为0.549,首枚卵显着偏向雄性(61 males vs.19 females;Z=-4.696,P<0.001);10日龄后的死亡的雏鸟显着偏向雄性(>10 days;Z=-2.526,P=0.012),其死因主要为饥饿。该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遗鸥红碱淖繁殖群已处于非健康发展状态。在栖息地退化和食物资源受限压力下,遗鸥种群可能通过子代性比调整缓解种群对繁殖地资源的竞争。但栖息地退化对种群繁殖适合度和动态已产生负面影响。为此需更重视遗鸥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视湖区景观和其他类型湿地的修复;繁殖岛构建中考虑适宜绿色植被的恢复;增加可利用的繁殖生境及其周围取食地的整体保护;管理区域煤矿、盐碱生产等。
毕德[4](2019)在《雀形目NUMT及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文中提出世界上现存鸟类的数量约为1万种,分属于40目、247科和2312属。鸟类作为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鸟类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并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雀形目(Passeriformes)是鸟纲中最大的目(约占总数60.4%),大多数雀形目鸟类在早第三纪(Paleogene)经历了快速进化,关于雀形目的起源及各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错综复杂,是鸟类学研究中争论的热点。由于线粒体的起源与进化贯穿整个真核生物的起源与进化过程,线粒体DNA具有严格的母性遗传、较快的进化速率等特点,是系统进化研究良好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通过第一代测序技术扩增并测定8种雀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并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个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yncha)个体进行cDNA文库的构建及转录组测序。此外,本研究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种雀形目鸟类和1种鹦形目鸟类进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序列的测定,并结合本课题组已测定的其他鸟类转录组数据,以及NCBI公共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我们探讨了如下4个问题:(1)雀形目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2)雀形目核线粒体假基因(NUMT,Nuclear Mitochondrial pseudogene)的探测、验证及分析;(3)雀形目鸟类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研究;(4)线粒体基因组重排类型及控制区系统发育意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雀形目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为了探讨雀形目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和一代测序技术对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glaucogularis)等8种雀形目鸟类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的校正、组装与分析,8种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均为环状结构,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6,76517,936 bp。除银喉长尾山雀、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和蒙古百灵(Melanocorypha mongolica)包含2个线粒体控制区外,其余鸟类均只有1个线粒体控制区,根据Gibb的命名方法,银喉长尾山雀和灰眶雀鹛属于dCR基因组重排类型,蒙古百灵属于rCR2基因组重排类型,其余鸟类属于“Ancestral avain”基因组重排类型。并根据控制区序列相似度和系统发育学证据,将仙八色鸫(pitta nympha)线粒体基因组划分为rCR2型。2.cDNA文库的构建、转录组测序与分析为了探讨NUMT是否具有转录活性,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的异质性,本研究选取红嘴蓝鹊为代表,对其5个个体进行cDNA文库的构建和转录组测序。以样品凭证编号为K0739个体的转录组为例,使用Trinity软件进行数据组装,共包含234,805条转录本,GC含量为47.89%,N50为3,343 bp。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5个红嘴蓝鹊个体的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取对应个体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并分析其异质性。结果表明,5个样本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异质性均低于1%(Var=0.45%),这些异质性位点不影响鸟类系统发育分析。3.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基因组测定为了探讨雀形目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以及从基因组水平验证转录组中提取的NUMT,本研究选取红嘴蓝鹊、画眉(Garrulax canorus)、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灰椋鸟(Spodiopsar cineraceus)和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和费氏牡丹鹦鹉(Agapornis fischeri)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基因组测序。其中费氏牡丹鹦鹉(A.fischeri)为系统发育研究的外类群。并以丝光椋鸟基因组为例,使用SOAP denove2软件组装后的基因组共包含1,129,900条Scaffold,GC含量为41.96%,N50为2,035 bp。4.雀形目NUMT的探测、验证及分析本研究通过BLASTn工具对红嘴蓝鹊、画眉、树麻雀、红嘴相思鸟、灰椋鸟转录组中的NUMT进行研究,并通过基因组测序对探测到的NUMT进行验证,共发现25个具有转录活性的NUMT。通过随机性的PCR扩增和测序,表明组学方法探测到的NUMT可以通过一代测序在基因组上得以验证;RT-PCR及测序结果为NUMT具有转录活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通过染色体定位分析,本研究认为雀形目鸟类NUMT主要分布在基因密度较低的染色体上;通过对NUMT两翼序列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雀形目鸟类NUMT两翼序列AT含量较高并含有大量插入序列。本研究首次同时从转录组水平和基因组水平展开对雀形目鸟类NUMT的研究。5.雀形目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本研究通过PCR和一代测序技术扩增和测定了8种雀形目鸟类线粒体全基因组,以及利用二代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组学数据中获得6种雀形目和1种鹦形目鸟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NCBI公共数据库中释放相关数据进行雀形目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构建系统发育树所用物种共260种(内类群),隶属于雀形目57个科。利用IQ-tree(UBFboot)和RAxML(bootstrap)两种软件构建最大似然树,结合Mrbayes构建贝叶斯树,结果认为:(1)支持将雀形目划分为新西兰鹪鹩(Acanthisittidae)、鸣禽(Oscines)和亚鸣禽(Suboscines)三个支系,新西兰鹪鹩应该独立为一个类群,位于整个雀形目的基部位置;(2)鸦小目为并系类群,其中基部鸦小目(basal Corvida)为鸣禽的基部类群,冠部鸦小目(crown Corvida)为单系类群;(3)噪眉属的黑脸噪鹛(Garrulax perspicillatus)位于蓝噪眉属内,这两个属均为并系类群;(4)亚鸣禽沿着地理界限可划分为2个单系类群:新世界亚鸣禽和旧世界亚鸣禽;(5)褐背拟地鸦和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为姐妹群,被包围在鹟科内部,初步建议将褐背拟地鸦从山雀科移到鹟科的红尾鸲属;(6)鹟总科为并系类群;(7)垂耳鸦科(Callaeidae)、缝叶吸蜜鸟科(Notiomystidae)、啄果鸟科(Melanocharitidae)、鸲鹟科(Petroicidae)、戴菊科(Regulidae)、丛莺科(Hyliotidae)、山雀科(Paridae)、攀雀科(Remizidae)和夏威夷吸蜜鸟科(Mohoidae)等9个科分类学位置尚未确定。6.线粒体重排类型及控制区系统发育学通过对260个雀形目鸟类线粒体重排类型进行分类,发现有66种雀形目鸟类为非“Ancestral avain”基因组重排类型。在亚鸣禽中,有7种鸟类为rCR2类型。鸣禽中,缝叶吸蜜鸟(Notiomystis cincta)和欧歌鸫(Turdus philomelos)为dtPro-CR类型;鸲鹟科(Petroicidae)5种鸲鹟属(Petroica)鸟类为rCR2类型;本研究莺总科鸟类均为dCR或rCR2类型,共51种,占整个非“Ancestral avain”重排类型的77.27%;其余物种均为Ancestral avain类型。利用控制区保守序列对莺总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所有dCR类型的CR1和CR2均聚为一支,从而表明控制区复制事件发生在物种形成事件之前。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一代测序技术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部分雀类线粒体转录组或基因组进行测定,并结合NCBI的相关数据,通过多种方法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雀形目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进行研究和讨论。研究涉及的雀形目鸟类多达260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解决对雀形目内部系统发育争议。同时,本研究将雀形目系统发育关系与线粒体重排类型相关联,研究结果为线粒体重排类型多次独立起源理论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并表明线粒体重排类型和线粒体控制区具有系统发育学意义。此外,本研究首次从组学水平对雀形目鸟类NUMT进行探测、验证和分析,这些数据对进一步讨论鸟类NUMT形成的分子机制、序列特征、进化特点、生物学功能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艾世伟[5](2018)在《环境重金属通过食物在[树]麻雀体内的富集与暴露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会通过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进入到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中,并对其中生存的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环境重金属也可通过土壤、水和食物等途径进入鸟类体内并富集,可能会对鸟类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鸟类个体的死亡。因此,本研究选择欧亚大陆广泛分布的雀形目鸟类——【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甘肃白银地区的梁庄村作为重金属污染样地及相对无污染的旅游胜地——甘肃刘家峡地区的魏川村作为对照样地,探讨Cu、Zn、Pb和Cd四种重金属在【树】麻雀成鸟体内的富集水平及其通过土壤、水和食物途径给【树】麻雀雏鸟、幼鸟和成鸟带来的暴露风险,以期为制定鸟类重金属暴露风险的基准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两地土壤和水样中的重金属水平。由于土壤和水均是鸟类摄入重金属的途径,因此本研究调查了两地土壤和水样中的重金属浓度。白银地区土壤中除Cd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规定的限值并达到中度污染外,其它三种重金属均未超过相应限值;白银地区水样中Pb和Cd的浓度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限值,Cu和Zn的浓度则低于相应限值。刘家峡地区土壤和水样中四种重金属的浓度均未超过相应限值,且显着低于白银地区土壤和水样中的重金属浓度(p<0.01)。说明选择刘家峡地区作为对照样地是可行的。2.两地【树】麻雀幼鸟和成鸟的身体指标。通过测定两地【树】麻雀幼鸟和成鸟体重、体长、尾长、翼长、跗跖长和喙长等身体指标,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重金属污染尚未对白银地区【树】麻雀幼鸟和成鸟的身体指标造成明显影响。3.两地【树】麻雀成鸟各部位和粪便中的重金属富集水平。通过对【树】麻雀成鸟各部位和粪便中重金属浓度的检测发现,初级飞羽、尾羽、腹羽和背羽中四种重金属的浓度均较高,Zn和Pb在跗跖骨中有较高的浓度。其它组织中,肝脏、肾脏和粪便中四种重金属的浓度均较高,胸肌和血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则较低。此外,白银地区【树】麻雀成鸟的初级飞羽、血液和粪便中四种重金属的浓度均显着高于刘家峡地区(p<0.05),可用于指示环境重金属的污染。4.【树】麻雀雏鸟、幼鸟和成鸟的食物组成。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法(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n R,SIAR)分析了刘家峡和白银地区【树】麻雀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雏鸟的食物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非植食性无脊椎动物,比例最小的是玉米和禾本科C4植物;除个别例外,玉米在幼鸟和成鸟的食物组成中占有最大比例。总之,两地【树】麻雀雏鸟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幼鸟和成鸟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5.两地【树】麻雀食物中的重金属水平。在所有的食物源中,非植食性无脊椎动物的重金属浓度最高,玉米的重金属浓度最低。除极少数例外,白银地区所有食物源中的重金属浓度均显着高于刘家峡地区(p<0.05)。此外,两地【树】麻雀雏鸟的食物源中重金属的平均浓度(average concentration,AC值)最高,其次是成鸟(夏季)的,白银地区雏鸟、幼鸟和成鸟食物中的AC值均高于刘家峡地区,说明白银地区的【树】麻雀通过食物会摄入更多的重金属。6.重金属从食物到【树】麻雀体内的生物放大效应。除极少数例外,两地【树】麻雀雏鸟、幼鸟和成鸟的生物放大系数(biomagnification factor,BMF值)均大于1.0,这说明四种重金属从食物到【树】麻雀体内存在生物放大效应。其中,Pb的生物放大效应最为显着,从食物到【树】麻雀体内放大了2.297.08倍。此外,【树】麻雀初级飞羽及其食物源中的重金属浓度与其δ15N值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R2≥0.3309,p<0.05),且四种重金属在两地的营养级放大系数(trophic magnification factor,TMF值)均大于1.0,表明其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有生物放大效应。总之,四种重金属从两地食物到【树】麻雀体内存在生物放大效应,且重金属浓度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7.两地【树】麻雀的重金属摄入水平。两地【树】麻雀雏鸟的重金属日摄入量(heavy metal daily intake,MDI值)和单位体重日摄入量(heavy metal daily intake per unit of body weight,MDIBW值)最高,其次是成鸟(夏季),幼鸟和成鸟(冬季)的水平相当。白银地区雏鸟、幼鸟和成鸟的MDI值和MDIBW值均显着高于刘家峡地区(p<0.05),说明重金属污染会提高【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水平。此外,不同食物源对【树】麻雀的MDI值有不同贡献,无脊椎动物在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与MDI值成正比,粮食作物籽粒则与其成反比。总之,白银地区【树】麻雀雏鸟、幼鸟和成鸟的重金属摄入水平均高于刘家峡地区,在【树】麻雀不同生命阶段,雏鸟的重金属摄入水平最高。8.【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水平和暴露风险。本研究分析了【树】麻雀通过土壤、水和食物等途径的重金属暴露水平(exposure level,EL值)、危害商数(hazard quotient,HQ值)和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值)。结果表明,雏鸟的EL、HQ和HI值最高,其次是成鸟(夏季)的,幼鸟和成鸟(冬季)的水平相当。其中,两地【树】麻雀雏鸟、幼鸟和成鸟Zn和Pb的HQ值均大于3.0,说明Zn和Pb会给【树】麻雀带来高等暴露风险。此外,白银地区的EL、HQ和HI值均显着高于刘家峡地区(p<0.05)。总之,白银地区【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水平和暴露风险均高于刘家峡地区,两地雏鸟面临较高的暴露风险。综上所述,白银地区【树】麻雀初级飞羽、血液和粪便中Cu、Zn、Pb和Cd的浓度均高于刘家峡地区,可用于指示长期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学效应。【树】麻雀雏鸟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幼鸟和成鸟则主要以粮食作物籽粒和草籽为食,由于无脊椎动物体内含有较高的重金属浓度,所以雏鸟的重金属摄入量和暴露风险均高于幼鸟和成鸟。白银地区土壤、水和【树】麻雀食物中Cu、Zn、Pb和Cd的浓度均高于刘家峡地区,分析结果也表明白银地区【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风险显着高于刘家峡地区。此外,环境重金属从食物到【树】麻雀体内存在明显的生物放大效应,表明即便是长期栖息在低浓度环境重金属污染条件下,【树】麻雀依然面临较高的暴露风险。
伊剑锋[6](2017)在《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隶属于鹃形目、杜鹃科、鸦鹃属,有8个亚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留鸟。中国南部是其主要分布区域,曾因大量捕捉制作中药而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关于该物种的繁殖习性,国外曾开展过相关研究,国内则少有报道。为了完善这一物种的基础资料,于2016年3月到6月在广西西南部的龙州县弄岗村对褐翅鸦鹃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运用样线法、系统搜索法、追踪亲鸟行为等方法,辅以自动温度记录仪、红外感应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对褐翅鸦鹃繁殖期间的生境选择、繁殖行为、卵及窝卵数、孵卵节律、雏鸟发育以及存在的竞争与威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在野外共找到褐翅鸦鹃的繁殖巢12个,其中记录到卵的有10巢,有5巢成功孵化。共记录到卵44枚,成功孵化20枚,卵孵化率为45.45%。最终成功出飞雏鸟16只,出飞率为80.00%。繁殖成功率为36.36%。(2)褐翅鸦鹃的巢呈椭圆形,筑在禾本科植物上,主要由禾本科植物叶片相互弯折、镶嵌形成。巢口偏向于西南方向。巢高(47.08± 1.20)cm,短径长(36.42 ± 1.33)cm,长径长(42.75 ± 1.91)cm,距地面高(1.73±0.14)m(n= 12巢)。巢址多选择在植物种类多且草本密度高、拥有乔木、距农田距离较近、人类干扰少、隐蔽情况好的石山山脚。繁殖期褐翅鸦鹃的栖息地偏向于选择海拔较低、乔木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乔木和灌木盖度较低但草本盖度高的环境,同时喜欢在农田中觅食,尤其是植被盖度较高的农田中。这些都体现了褐翅鸦鹃在生境选择过程中繁殖成功和自身存活之间的一种权衡。(3)褐翅鸦鹃的求偶行为在三月份出现,五月中旬基本消失,一天中的上午6~10时和下午16~18时两个时间段内最盛。交配行为多发生在上午10~13时和下午16~19时,常见于喀斯特山腰植被丰富的地方。此外还记录到巢内的交配行为。筑巢行为发生在求偶确定配对关系后,雌雄共同参与。筑巢过程中进行产卵,每2d产1枚,会持续6~10 d。白天双亲共同参与孵卵,夜晚则由其中1只负责。夜间亲鸟的在巢时间从19时左右持续至翌日早上6时左右。哺育由双亲共同承担,其育雏期为17~19d,平均(18.25±0.48)d(n = 4巢)。雏鸟出壳的6日龄内,早晨和夜晚还需亲鸟暖雏,后随日龄增加,暖雏次数会逐渐减少。(4)褐翅鸦鹃的卵为椭圆形、白色无斑点。卵重为(16.35 ± 0.51)g,卵短径为(28.46 ±0.38)mm,卵长径为(36.11 ±0.42)mm(n = 44枚)。窝卵数3~5枚,平均(4.56 ± 0.24)枚(n = 9巢)。巢捕食率为66.67%。窝卵数与卵参数和繁殖参数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与巢尺寸无相关关系。据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增加窝卵数有利于种群繁殖,增加了种群延续保险系数,巢捕食压力是影响窝卵数的重要因素。(5)褐翅鸦鹃的孵卵期为12~19 d,平均(16.75 ±1.65)d(n = 4巢),与窝卵数之间无显着相关性(r=0.865,P>0.05)。亲鸟采取离巢次数少和离巢时间长的孵卵策略。日活动时间在700min以上(n = 45 d),日离巢次数为(8.82±0.34)次(n = 45d),平均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为(52.91±2.35)min(n = 397次),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与环境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 =-0.113,P<0.05)。巢内平均孵化温度为(31.7±0.3)℃(n = 4巢),随孵化天数增加而增加,并与环境温度(最高温r = 0.566,最低温r=0.537,平均温r = 0.706,P<0.01)和日活动时间正相关(r = 0.506,P<0.01)。有延迟孵卵行为,被弃期间夜晚巢内最低温是22.1℃。在桂西南北热带气候环境中,高的环境温度是保障褐翅鸦鹃孵卵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6)褐翅鸦鹃的窝雏数为3~5只,平均(4±0.32)只(n = 5巢)。各外部器官logistics曲线出现拐点的时间为体长(4.04d)<跗跖长(6.70 d)≈嘴峰长(6.72d)<翅长(10.50d)<尾长(11.97d)。雏鸟的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T1期(0~6日龄),跗跖长和体重增加迅速;T2期(7~12日龄),各项指标迅速增长;T3期(13日龄~出飞),尾长和嘴峰长增长迅速,同时翅长也有较大发展。除尾长和体重之间的相关性不到0.9外,其余各参数间均在0.9以上(P<0.01),具有良好的替代性。褐翅鸦鹃雏鸟的发育遵循最重要的功能优先发育的原则,其高的生长率可能与研究区域内高的巢捕食率有关,也可能是对巢址环境多变的一种适应。褐翅鸦鹃亲鸟采取短时间内哺育更多雏鸟的育雏策略,采取增加亲代投入、保证雏鸟成活率的繁殖策略。(7)在褐翅鸦鹃的活动区共记录到40种鸟类,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d = 8时,绿嘴地鹃和原鸡与褐翅鸦鹃形成一个集团,具有潜在竞争关系;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关系。目前,天敌捕食、病虫危害、化学污染、生境丧失和人为捕杀等是影响种群发展重要原因。
赵殿郑[7](2016)在《白眉姬鹟雏鸟生长发育研究》文中认为雏鸟生长阶段是鸟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与种群数量的增减、种间关系、群落结构以及其种群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到的作用都有密切联系,也决定着个体寿命和种群存活率。2014-2015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利用人工巢箱对白眉姬鹟进行招引,开展了白眉姬鹟雏鸟生长发育及窝雏数对雏鸟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期间共监测人工巢箱500个,其中共发现白眉姬鹟58巢,繁殖成功48巢,平均窝卵数为6.16±0.71枚,繁殖成功率为82.76%。成功采集232只白眉姬鹟雏鸟分别测得0.5、5.5、10.5日龄的嘴峰长、跗跖长、翅长、体长、体重等身体参数,并对数据进行Logistic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雏鸟嘴峰和跗跖在前期发育较快;翅长、体长发育滞后;临近出飞跗跖和体重发育程度最高;跗跖长和体重两项参数的出飞前的最大值略大于成鸟均值量度,比值为100.29%、和103.11%。在早期雏鸟体重的发育优先于其它身体器官,此结果符合能量分配假说。对形成窝雏数梯度(窝雏数3-7)的雏鸟生长参数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发现不同窝雏数条件下的5.5日龄(P=0.026<0.05)和10.5日龄(P=0.044<0.05)雏鸟嘴峰长差异显着;雏鸟嘴峰长的渐近线与窝雏数显着负相关(P=0.046<0.05),嘴峰长的生长率与窝雏数呈现显着正相关(P=0.026<0.05)。说明由于窝雏数差异导致的乞食竞争对雏鸟的喙的生长影响最直接而且明显。在窝雏数为6只时五项参数均最大、体重生长率达到最高、最大日增重数值最大,结果支持了Lack假说,即常见窝卵数就是最大生产力窝卵数。
闫昱江[8](2016)在《山东农业大学校区鸟类资源调查及灰喜鹊取食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天敌利用和近年出现的昆虫不育、昆虫激素及信息素的利用等。生物防治使天敌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缩减化学农药的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表明生物防治已经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以虫治虫、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治虫等,对以鸟治虫的研究匮乏。本研究选取山东农业大学北校区1号楼后及南校区植保站树木园为调查点调查鸟类资源,选取校区内鸟类优势种——灰喜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每天不同时间段、不同气候条件下灰喜鹊的取食和活动规律,从而为鸟资源调查、评价有益种类及人工驯化灰喜鹊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两个校区共观察到鸟类23种,隶属于5目12科。其中留鸟16种,占57%,旅鸟7种,占25%,夏候鸟2种,占7%,冬候鸟3种,占11%。2.本次调查山东农业大学北校区鸟类物种组成,观察到9种鸟,隶属于3目7科。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有5科7种,种的百分比达77.78%,其余依次为鹃形目1科1种,鸽形目1科1种。其中以灰喜鹊、麻雀为优势种。3.本次调查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植保站树木园鸟类物种组成,共观察到22种鸟,隶属于5目12科。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有8科17种,种的百分比达77.27%,其余依次为鸽形目1科2种,鸡形目1科1种,佛法僧目1科1种,鹃形目1科1种。其中以灰喜鹊、喜鹊、麻雀为优势种。4.通过观察统计,北校区灰喜鹊日取食规律如下:3-4月份,6:20-7:20和16:30-17:30饲喂阶段,取食鸟数量明显高于10:00-11:00和14:00-15:00饲喂阶段。此后,5-9月期间,取食鸟数量减少,但取食时长增加,10月以后,取食鸟数量又逐渐增加,但在6:20-7:20饲喂阶段,十二月中旬后,取食鸟数量基本为0只。5.通过观察统计,北校区灰喜鹊月取食规律如下:1至4月份灰喜鹊取食数量均值和取食时长均值都逐渐升高,均值最高达到24.48只,5月至8月灰喜鹊取食数量显着降低,7月月均值最低,均值只有9.58只,但是取食时长逐渐增高,6月份达到最高,最高取食时间均值为38.31分钟。6.通过观察统计,南校区植保站树木园灰喜鹊日取食规律如下:南校区植保站为新饲喂点,但在10:00-11:00饲喂阶段,七天后灰喜鹊便习惯来此取食。此后,取食鸟数量和取食时长均增加,但6-7月期间取食鸟数量减少。其中,10:00-11:00和14:10-15:10饲喂阶段基本没有,8月以后,取食鸟数量又逐渐增多,尤其10月以后,10:00-11:00和14:10-15:10饲喂阶段较其他两个时间段,取食鸟数量明显增多。7.通过观察统计,南校区植保站树木园灰喜鹊月取食规律如下:同样遵循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但灰喜鹊取食时长随着灰喜鹊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鸟数量均值3月份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均值可达7.23只,取食时长均值达18.78分钟,7月取食鸟数量最少,均值为3.33只,取食时长均值最低为4.86分钟。通过样点法观察,发现灰喜鹊经过长时间定点饲喂后,只要撒上干黄粉虫,灰喜鹊随即来取食,并且6-7月昆虫数量增加,当用干黄粉虫招引来灰喜鹊后,灰喜鹊的取食时间接近1个小时,远大于其它时期饲喂干黄粉虫的取食时间,说明成功招引灰喜鹊后,其具有取食附近害虫的能力。因此,灰喜鹊具备驯化治虫的可行性。
刘蓬[9](2015)在《中国中部候鸟迁徙区基因Ⅸ型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文中提出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有3条经过我国,其中的东亚澳洲的迁徙路线,主要是从西伯利亚经过新西兰,经过我国中部省份回到西伯利亚。为了解基因Ⅸ型新城疫病毒(NDV)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野鸟中的感染范围和传播路线,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了采样范围,从2011年以来分别采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等我国中部候鸟迁徙区各省份共300份健康野生鸟类(包括7个目18个科28个种)咽拭子和泄殖腔拭子样品,通过鸡胚分离法,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等方法进行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成功分离到了5株基因Ⅸ型野鸟NDV,分离率为1.67%,5株病毒分别来源留鸟(红嘴蓝鹊、麻雀、原鸽)和候鸟(太平鸟、乌鸫),ICPI毒力指数显示NDV/Bohemian Waxwing/CH(JL)/14/(2013)、NDV/Rock Pigeon/CH(JL)/20/(2013)、NDV/Eurasian Tree Sparrow/CH(SX)/27/(2013)具有中强毒特征,NDV/Red-billed Blue Magpie/CH(XZ)/2/(2012)、NDV/Common Blackbird/CH(SX)/7/(2013)则为弱毒。5株分离毒F基因同源性高达95.9%100.0%,与ZJ1、B1、clone 30、F48E9、La Sota、V4(Queensland)等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3.4%86.7%、86.0%89.2%、85.9%89.3%、96.0%99.8%、85.8%89.2%、88.5%91.9%;HN基因都编码571个氨基酸与F48E9、ZJ1、NA1、SF02等强毒株同属571个氨基酸种类型;F基因的进化树显示5个野鸟源NDV毒株与我国早期流行株F48E9的亲缘关系最近,属于我国特有的基因IX型NDV,而与V4、La Sota、B1和Clone30等基因I型和II型传统疫苗毒株以及目前在养禽业中流行的ZJ1、SF02等基因VII型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基因IX型NDV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东亚澳洲迁徙路线上的健康野鸟中分布较为广泛且具有强毒力NDV的分子特征,虽与目前流行的基因VII型毒株和传统疫苗毒株的关系较远,但对鸡的表现为中等或较低的致病力,说明野鸟NDV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性,因此必须加强该地区野生鸟类新城疫病毒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吴小丽[10](2014)在《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基本生态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湿地是介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特殊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物质生产、降解污染等生态功能。华容东湖湿公园地位于湖南省北部,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湖水南连洞庭,北通华容河;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种类多,湿地功能显着。本文通过对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基本生态功能的分析与研究,从湿地公园各景观特征分布格局入手,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碳贮量、碳密度的分布等特征的分析研究,阐述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具体景观特征及生态功能。本文通过前期借助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些基础调查和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结合湿地公园资源的现状,依托于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碳贮量相关计算模型及相关研究成果的结论,针对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各景观特征进行了客观的系统的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碳密度的水平分布总体上表现为泥炭碳密度峰值最高,其碳密度均值集中在30.10t·hm-2~60.00t·hm-2之间,主要乔木层林分碳密度均值分布集中在30.10t·hm-2~60.00t·hm-2之间;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均值集中在36.10t·hm-2~48.00t·hm-2之间,与洞庭湖湿地植物群落植被层碳密度均值在15.61t·hm-2~40.50t·hm-2相比,东湖湿地公园植被的碳密度高于洞庭湖湿地植被的碳密度:主要水生植物碳密度均值集中在6.1t·hm-2~9.0t·hm-2,大于洞庭湖湿地水生群落碳密度平均只有3.26t·hm2,造成其大于洞庭湖湿地碳密度的结果可能是由于,东湖湿地渔民活动频繁,加上周边居住人口较多,等原因造成。(2)本文研究区内各类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4.41、0.98,3.99、0.70,分析表明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内的动、植物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水平最高,均匀度和丰富度最好。水生植物群落和陆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得出,水生植物群落、陆生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56、0.78,1.28、0.70,水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均明显好于陆生植物群落,其主要原因是水生植物受华容东湖水质、水位、日照、泥土以及不同程度的人为活动的影响,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等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条件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3)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及GIS软件处理得出动植物资源等资源的主要分布格局;以湿地植物资源为例,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植物资源各类群中主要物种以蕨类为主,占中国湿地植物资源物种百分比为44.12%。森林植被类型主要以马尾松为主。湿地公园的动物资源丰富,主要物种为鸟类,其物种数最大,占湖南、全国比例也最大,分别为31.23%和9.33%。(4)本文对研究区的生物量及碳贮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主要乔木层的生物量为,杉木(58.07t·hm-2)、阔叶树(34.46t·hm-2)、马尾松(27.07t·hm-2)湿地松(3.61t·hm-2)。碳贮量的大小依次为:杉木(43.89·hm-2)、马尾松(27.45t·hm-2)、阔叶树(27.44t·hm-2)、湿地松(9.21t·hm-2);林下植被碳贮量的大小依次为:杉木(8.56t·hm-2)、阔叶树(5.40t·hm-2)、马尾松(5.35t·hm-2)湿地松(1.80t·hm-2);林地碳贮量的大小依次为:杉木(54.60t·hm-2)、马尾松(34.15t·hm-2)、阔叶树(34.14t·hm-2)、湿地松(11.46t·hm-2)。各植被类型林分总碳贮量的大小依次为:杉木(15127.20t)、灌木林(10948.12t)、马尾松(10266.09t)、阔叶树(2936.27t)、湿地松(1021.83t),通过分析得出,湿地固碳能力强,为缓解地球温室效应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5)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辅助生产功能及净化功能的分析;在调节气候方面,研究区内的气温明显比华容县县城内的气温低1.8℃左右。在水资源调蓄功能方面,截留降水、抑制蒸发、缓和地表径流和增加降水等,并且东湖湿地水质清澈,水质均在Ⅲ级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级水质。在旅游资源与休闲旅游产品方面,不仅资源状况丰富多样,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东湖湿地为研究鱼类或者鸟类迁徙提供理想的科学实验场所,也为相关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提供理想基地。
二、灰椋鸟恒温能力发育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椋鸟恒温能力发育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鹊鸲的繁殖行为:不同生境种群和不同观察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鸟类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
1.1.1 巢址选择与筑巢行为 |
1.1.2 产卵与孵卵行为 |
1.1.3 育雏行为 |
1.1.4 繁殖成效及其影响因子 |
1.2 城市化对鸟类繁殖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鹊鸲的繁殖行为:城市和乡村种群的比较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地自然概况与研究物种 |
2.2.2 巢监测 |
2.2.3 性别鉴定 |
2.2.4 捕食者验证实验 |
2.2.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3 结果 |
2.3.1 筑巢行为 |
2.3.2 产卵行为 |
2.3.3 孵卵行为 |
2.3.4 育雏行为 |
2.3.5 繁殖成效 |
2.4 讨论 |
第三章 鹊鸲的孵卵行为:视频全程记录和抽样记录的比较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地与研究物种 |
3.2.2 视频录制及分析 |
3.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
3.3 结果 |
3.3.1 孵卵雌鸟的坐巢行为 |
3.3.2 孵卵雌鸟的活动 |
3.3.3 孵卵雌鸟的翻卵行为 |
3.4 讨论 |
第四章 鹊鸲的育雏行为:视频全程记录和抽样记录的比较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地与研究物种 |
4.2.2 视频录制及分析 |
4.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
4.3 结果 |
4.3.1 喂食行为 |
4.3.2 暖雏行为 |
4.3.3 清巢行为 |
4.4 讨论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1.1 国内外鸟类研究现状 |
1.2 青藏高原地区鸟类研究现状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保护区性质 |
2.2 保护区类型及主要保护对象 |
2.3 湿地类型 |
2.4 地质地貌 |
2.5 气候条件 |
2.6 土壤类型 |
2.7 水文条件 |
2.8 动植物资源 |
研究方法 |
3.1 样点设置 |
3.2 取样方法 |
3.2.1 样点法 |
3.2.2 样线法 |
3.3 环境因子的测量 |
3.4 鸟类的分类鉴定 |
3.5 数据处理方法 |
研究结果 |
4.1 麦地卡湿地全年鸟类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 |
4.1.1 麦地卡湿地全年环境因子 |
4.1.2 全年鸟类群落特征 |
4.1.2.1 物种组成 |
4.1.2.2 特有鸟类及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资源组成 |
4.1.2.3 鸟类居留类型 |
4.1.2.4 区系成分 |
(一)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
(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
4.1.2.5 目、科及种的比列组成 |
4.1.2.6 全年多样性指数 |
4.1.2.7 全年鸟类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4.2 麦地卡湿地暖季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2.1 麦地卡湿地暖季环境因子 |
4.2.2 麦地卡湿地暖季群落特征 |
4.2.2.1 物种组成 |
4.2.2.2 暖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 |
4.3 麦地卡湿地冷季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4.3.1 麦地卡湿地冷季环境因子 |
4.3.2 麦地卡湿地冷季鸟类群落特征 |
4.3.2.1 物种组成 |
4.3.2.2 冷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 |
4.3.2.3 冷季鸟类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4.4 鸟类分布新记录 |
4.4.1 灰椋鸟 |
4.4.2 紫翅椋鸟 |
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及保护建议 |
5.1 保护区面临的问题 |
5.2 保护建议 |
讨论 |
6.1 全年鸟类群落特征及多样性 |
6.2 暖季鸟类群落特征与多样性 |
6.3 冷季鸟类群落特征与多样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图版 鸟类照片及野外工作照片 |
资金来源 |
致谢 |
(3)鄂尔多斯高原遗鸥种群繁殖对策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遗鸥Larus relictus及其研究进展 |
1.2 气候变化及其给鸟类带来的危机 |
1.3 栖息地退化对鸟类的影响 |
1.4 鄂尔多斯高原概况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鄂尔多斯高原区域气候与遗鸥繁殖分布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区域气候特征 |
2.3.2 区域气候特征与遗鸥繁殖群数量关系 |
2.4 讨论 第3章 遗鸥种群繁殖栖息地选择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区域和方法 |
3.2.1 研究湖泊确定 |
3.2.2 湖泊特征指标选取 |
3.2.3 湖泊特征指标获取 |
3.2.4 数据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鄂尔多斯高原湖泊特征 |
3.3.2 鄂尔多斯高原春季鸟类群落组成 |
3.3.3 遗鸥繁殖湖区选择 |
3.4 讨论 第4章 遗鸥巢址选择及其繁殖适合度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区概况 |
4.3 研究方法 |
4.3.1 野外研究方法 |
4.3.2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遗鸥巢址特征 |
4.4.2 遗鸥繁殖生态特征及其差异性 |
4.4.3 遗鸥繁殖巢区温湿度及繁殖适合度 |
4.5 讨论 第5章 遗鸥生境食物丰富度及容纳量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方法 |
5.2.1 食物丰富度调查研究方法 |
5.2.2 生境容纳量估算 |
5.3 研究结果 |
5.3.1 食物丰富度 |
5.3.2 遗鸥雏鸟食性和取食地分布 |
5.3.3 遗鸥生境容纳量 |
5.4 讨论 第6章 遗鸥遗传多样性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方法 |
6.2.1 野外采样方法 |
6.2.2 室内实验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6.3.1 遗鸥微卫星跨物种扩增 |
6.3.2 遗鸥种特异性微卫星引物 |
6.4 讨论 第7章 栖息地退化下遗鸥种群行为反应 |
7.1 研究背景 |
7.1.1 卵质量与栖息地退化 |
7.1.2 子代性比与栖息地退化 |
7.2 研究方法 |
7.2.1 野外研究方法 |
7.2.2 子代性别鉴定 |
7.2.3 数据统计分析 |
7.3 研究结果 |
7.3.1 卵大小维持 |
7.3.2 雏鸟死亡原因及性别比率 |
7.3.3 种群性比结构 |
7.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雀形目NUMT及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及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雀形目鸟类简介 |
2 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2.1 线粒体起源 |
2.2 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 |
2.3 线粒体DNA的进化特点 |
3 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方法 |
4 雀形目鸟类系统发育研究 |
5 鸟类NUMT研究 |
5.1 NUMT简介 |
5.2 鸟类NUMT的研究进展 |
6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雀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数据分析 |
2.1 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拼接与注释 |
2.2 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与结构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实验鸟类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和结果分析 |
3.2 雀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特征 |
3.3 雀形目8 种鸟类线粒体rRNA基因的序列特征 |
3.4 雀形目8 种鸟类线粒体tRNA基因的序列特征 |
3.5 雀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控制区的序列特征 |
4 讨论 |
4.1 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特点 |
4.2 不同重排类型的雀形目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特点 |
第三章 雀形目鸟类NUMT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红嘴蓝鹊转录组de novo测序 |
1.3 雀形目六种鸟类基因组de novo测序 |
2 实验数据分析 |
2.1 转录组与基因组测序数据的组装 |
2.2 雀形目线粒体基因组的获取 |
2.3 红嘴蓝鹊线粒体基因组异质性分析 |
2.4 雀形目鸟类NUMT序列的获取 |
2.5 雀形目鸟类转录水平的NUMT验证 |
2.6 雀形目鸟类NUMT序列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RNA和 DNA质量检测结果 |
3.2 转录组和基因组测序与组装结果 |
3.3 红嘴蓝鹊线粒体基因组异质性分析 |
3.4 雀形目鸟类NUMT数量 |
3.5 NUMT转录活性验证 |
3.6 NUMT序列分析结果 |
3.7 NUMT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 |
4 讨论 |
4.1 红嘴蓝鹊线粒体基因组具有较低的异质性 |
4.2 雀形目鸟类NUMT具有转录活性 |
4.3 雀形目鸟类NUMT主要分布在基因密度较低的染色体上 |
4.4 雀形目鸟类NUMT两翼序列AT含量研究 |
第四章 雀形目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
引言 |
1 分析方法 |
1.1 雀形目线粒体基因进化速率分析 |
1.2 雀形目鸟类系统发育分析 |
1.3 莺总科线粒体控制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雀形目线粒体基因进化速率研究 |
2.2 雀形目鸟类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2.3 莺总科线粒体控制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3.1 雀形目线粒体进化速率特征 |
3.2 雀形目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3.3 线粒体基因组重排类型和控制区的系统学意义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5)环境重金属通过食物在[树]麻雀体内的富集与暴露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环境重金属 |
1.1.1 环境重金属的来源 |
1.1.2 重金属对环境和动植物造成的污染 |
1.2 重金属在鸟类体内的富集与危害 |
1.2.1 重金属在鸟类体内的富集及其影响因素 |
1.2.2 重金属富集对鸟类的影响 |
1.2.3 鸟类对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 |
1.3 鸟类进食带来的重金属暴露风险 |
1.3.1 鸟类摄入重金属的主要途径 |
1.3.2 鸟类进食带来的暴露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
1.3.3 鸟类食物组成的分析方法 |
1.3.4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鸟类食物组成研究中的应用 |
1.4 【树】麻雀研究现状 |
1.4.1 【树】麻雀介绍 |
1.4.2 【树】麻雀食性 |
1.4.3 重金属在树麻雀体内的富集和暴露风险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样地与实验对象 |
2.1.1 实验样地 |
2.1.2 实验对象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技术路线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1 土样和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
2.4.2 【树】麻雀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2.4.3 树麻雀植物性食物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2.4.4 树麻雀动物性食物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2.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5.1 土壤pH的测定 |
2.5.2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2.5.3 土壤质地的测定 |
2.6 重金属浓度的分析 |
2.6.1 土壤样品的消解 |
2.6.2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提取 |
2.6.3 水样的消解 |
2.6.4 粪便和动植物样品的消解 |
2.6.5 重金属浓度的分析 |
2.6.6 土壤、饮用水和食物中的重金属限值 |
2.7 稳定同位素分析 |
2.7.1 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营养富集因子的计算 |
2.7.2 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
2.7.3 生态位宽度的分析 |
2.8 数据分析 |
2.8.1 土壤质量评价 |
2.8.2 食物中重金属的平均浓度 |
2.8.3 生物富集系数 |
2.8.4 生物放大系数与营养级放大系数 |
2.8.5 【树】麻雀的重金属日摄入量 |
2.8.6 【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水平 |
2.8.7 【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风险 |
2.8.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研究样地的环境背景 |
3.1.1 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浓度 |
3.1.2 两地水样中的重金属浓度 |
3.2 【树】麻雀的身体指标 |
3.3 重金属在树麻雀各部位和粪便中的富集 |
3.4 【树】麻雀生态位及其食物组成的分析 |
3.4.1 树麻雀初级飞羽的稳定同位素比值 |
3.4.2 树麻雀各食物源的稳定同位素比值 |
3.4.3 【树】麻雀的生态位宽度 |
3.4.4 树麻雀雏鸟、幼鸟和成鸟的食物组成 |
3.5 重金属在树麻雀食物与初级飞羽中的富集与生物放大 |
3.5.1 【树】麻雀食物源中的重金属浓度 |
3.5.2 树麻雀雏鸟、幼鸟和成鸟初级飞羽中的重金属浓度 |
3.5.3 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效应 |
3.6 【树】麻雀的重金属摄入量 |
3.6.1 树麻雀的重金属摄入量 |
3.6.2 各食物源对重金属日摄入量的贡献 |
3.7 【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风险 |
3.7.1 【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水平 |
3.7.2 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风险 |
第四章 讨论 |
4.1 重金属在【树】麻雀体内的富集 |
4.2 【树】麻雀的食物组成 |
4.2.1 营养富集因子的选择对食物组成分析的影响 |
4.2.2 稳定同位素分析与传统分析方法结果的比较 |
4.3 重金属的生物放大效应 |
4.4 【树】麻雀的重金属暴露水平及其风险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交流 |
致谢 |
(6)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
1.1 鸟类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 |
1.1.1 栖息地、巢及巢址 |
1.1.2 繁殖对策 |
1.1.3 繁殖特征 |
1.2 广西繁殖鸟类研究现状 |
1.2.1 繁殖鸟类资源调查 |
1.2.2 繁殖鸟类的变化 |
1.2.3 重点区域和物种研究 |
1.2.4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
1.3 褐翅鸦鹃研究现状 |
1.3.1 分布及种群现状 |
1.3.2 研究情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地形 |
2.1.3 动植物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巢址搜寻及亲鸟行为观察 |
2.2.2 数据采集 |
2.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生境选择 |
3.1 巢址选择 |
3.1.1 巢特征 |
3.1.2 巢址描述 |
3.1.3 巢址特征 |
3.2 栖息地选择 |
3.2.1 栖息地描述 |
3.2.2 栖息地特征 |
3.3 讨论 |
3.3.1 巢及巢址选择策略 |
3.3.2 栖息地选择策略 |
3.3.3 生境保护 第四章 繁殖行为 |
4.1 行为特征 |
4.1.1 求偶行为 |
4.1.2 交配行为 |
4.1.3 筑巢行为 |
4.1.4 产卵行为 |
4.1.5 孵卵行为 |
4.1.6 哺育行为 |
4.2 时间分布 |
4.3 讨论 |
4.3.1 巢内交配 |
4.3.2 双亲投入 第五章 卵及窝卵数 |
5.1 卵 |
5.1.1 特征及测度 |
5.1.2 产卵顺序与卵参数的关系 |
5.2 窝卵数 |
5.2.1 窝卵数参数 |
5.2.2 窝卵数与其参数的关系 |
5.2.3 窝卵数与巢尺寸的关系 |
5.2.4 窝卵数与繁殖参数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窝卵数与卵大小 |
5.3.2 窝卵数的纬度变化 |
5.3.3 巢捕食与窝卵数选择 第六章 孵卵节律 |
6.1 基本繁殖资料 |
6.2 孵卵节律 |
6.2.1 孵卵温度 |
6.2.2 亲鸟活动节律 |
6.3 讨论 |
6.3.1 环境温度对孵卵的影响 |
6.3.2 其他因素对孵卵的影响 第七章 雏鸟发育 |
7.1 外部形态发育 |
7.2 防御机制变化 |
7.3 生长参数变化 |
7.3.1 体重的增长 |
7.3.2 参数的变化 |
7.4 讨论 |
7.4.1 育雏策略 |
7.4.2 雏鸟的发育 |
7.4.3 繁殖对策 第八章 竞争与威胁 |
8.1 鸟类竞争者 |
8.1.1 鸟类组成 |
8.1.2 聚类结果 |
8.1.3 主成分分析结果 |
8.2 其他威胁因素 |
8.2.1 天敌捕食 |
8.2.2 化学污染 |
8.2.3 病虫危害 |
8.2.4 生境丧失 |
8.2.5 人为捕杀 |
8.3 讨论 |
8.3.1 潜在竞争对象 |
8.3.2 种群发展 第九章 资源保护与利用 |
9.1 资源保护 |
9.2 资源利用 第十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巢址生境 附录Ⅱ 栖息地环境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白眉姬鹟雏鸟生长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雏鸟生长发育规律 |
1.2 窝雏数对雏鸟生长发育影响 |
1.3 白眉姬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 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
2.2 保护区的气候情况 |
2.3 研究区域生境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野外研究方法 |
3.2 室内工作 |
第四章 结果 |
4.1 窝卵数 |
4.2 白眉姬鹟雏鸟生长 |
4.3 不同日龄不同窝雏数的雏鸟生长参数比较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白眉姬鹟雏鸟生长 |
5.2 不同日龄不同窝雏数白眉姬鹟雏鸟生长参数比较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山东农业大学校区鸟类资源调查及灰喜鹊取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防治概述 |
1.2.1 生物防治的概念 |
1.2.2 常见的害虫生物防治方法 |
1.2.3 鸟类生防功能研究现状 |
1.3 鸟类群落研究现状 |
1.4 灰喜鹊生态研究现状 |
1.4.1 形态特征 |
1.4.2 栖息习性 |
1.4.3 食性研究 |
1.4.4 筑巢行为 |
1.4.5 繁殖行为 |
1.4.6 人工驯养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北校区1号楼后小公园概况 |
2.1.2 南校区植保站树木园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2.1 供试虫源 |
2.2.2 试验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鸟类群落研究方法 |
2.3.1.1 样线法 |
2.3.1.2 样点法 |
2.3.2 灰喜鹊生态规律研究方法 |
2.3.2.1 样线法 |
2.3.2.2 样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农业大学校区鸟类群落结构 |
3.1.1 山东农业大学校区鸟类物种组成 |
3.1.1.1 山东农业大学北校区鸟类物种组成 |
3.1.1.2 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植保站树木园鸟类物种组成 |
3.1.2 山东农业大学校区鸟类群落居留型 |
3.2 山东农业大学校区灰喜鹊取食规律 |
3.2.1 山东农业大学校区灰喜鹊取食月规律 |
3.2.1.1 山东农业大学北校区灰喜鹊取食月规律 |
3.2.1.2 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植保站树木园灰喜鹊取食月规律 |
3.2.2 山东农业大学校区灰喜鹊取食日规律 |
3.2.2.1 山东农业大学北校区灰喜鹊取食日规律 |
3.2.2.2 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植保站树木园灰喜鹊取食日规律 |
4 讨论 |
4.1 城市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
4.2 人工驯养灰喜鹊防治害虫的可行性 |
4.3 鸟类建议保护对策 |
5 结论 |
5.1 山东农业大学校区鸟类群落结构 |
5.2 山东农业大学灰喜鹊取食规律 |
6 附图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中国中部候鸟迁徙区基因Ⅸ型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新城疫病毒流行病学与遗传进化研究进展 |
1.1 新城疫 |
1.2 新城疫病毒 |
1.2.1 新城疫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
1.2.2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蛋白的特性 |
1.3 新城疫病毒的分型 |
1.4 新城疫病毒的流行 |
1.5 新城疫病毒的诊断 |
1.5.1 临床诊断 |
1.5.2 实验室诊断 |
1.6 结论 |
第二章 野生鸟类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指数测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病料采集 |
2.1.3 病毒的分离 |
2.1.4 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
2.1.5 分离病毒RT-PCR鉴定 |
2.1.6 病毒致病指数的测定 |
2.2 结果 |
2.2.1 野鸟咽喉和泄殖腔拭子的采集及病毒分离 |
2.2.2 分离病毒毒力指标测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五株野生鸟类新城疫病毒分离株F基因和HN基因的扩增与序列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毒株 |
3.1.2 菌株、质粒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3.1.5 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引物 |
3.2.3 病毒总RNA的提取 |
3.2.4 F基因的RT-PCR扩增 |
3.2.5 RT-PCR产物的鉴定 |
3.2.6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cDNA片段 |
3.2.7 纯化产物与pMD-19T Vector连接 |
3.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YC法) |
3.2.9 连接产物的转化 |
3.2.10 菌落PCR鉴定 |
3.2.11 重组质粒的提取 |
3.2.1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3.2.13 重组质粒的测序分析 |
3.2.14 本研究分离毒株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
3.3 结果 |
3.3.1 F蛋白裂解位点特征与基因分型 |
3.3.2 HN蛋白特征分析与基因分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基本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国内外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及热点 |
1.2.1 湿地定义的概述 |
1.2.2 湿地景观特征的研究 |
1.2.3 湿地模型的研究 |
1.2.4 湿地评价的研究 |
1.2.5 湿地的管理与生态恢复 |
1.2.6 湿地公园的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规模与现状 |
2.1.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调查及数据收集 |
2.2.2 生物多样性监测 |
2.2.3 蓄积量及生物量 |
2.2.4 碳密度及碳贮量 |
3 华容东湖湿地公园景观特征及生态功能分析 |
3.1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量及碳贮量分析 |
3.1.1 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及碳贮量 |
3.1.2 水生植物及泥炭的碳贮量 |
3.2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碳密度分析 |
3.2.1 土壤及泥炭碳密度分布 |
3.2.2 主要林分碳密度分布 |
3.2.3 陆生植被碳密度分布 |
3.2.4 水生植物碳密度分布 |
3.3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维系功能 |
3.3.1 生物多样性分析 |
3.4 湿地公园景观结构分析 |
3.4.1 研究区景观斑块格局 |
3.4.2 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 |
3.4.3 研究区湿地资源格局 |
3.4.4 研究区植被资源格局 |
3.4.5 研究区动物资源格局 |
3.5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辅助生产功能 |
3.5.1 气候调节功能 |
3.5.2 湿地人文、旅游功能 |
3.5.3 调蓄洪水功能 |
3.6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净化功能 |
3.6.1 水系水质格局分析 |
3.6.2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净化功能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 |
附录B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脊椎动物名录 |
致谢 |
四、灰椋鸟恒温能力发育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鹊鸲的繁殖行为:不同生境种群和不同观察方法的比较[D]. 靳雅萌. 海南师范大学, 2021(12)
- [2]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 樊海德. 西藏大学, 2021
- [3]鄂尔多斯高原遗鸥种群繁殖对策及其保护研究[D]. 王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8(12)
- [4]雀形目NUMT及线粒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D]. 毕德.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5]环境重金属通过食物在[树]麻雀体内的富集与暴露风险评价[D]. 艾世伟. 兰州大学, 2018(11)
- [6]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的繁殖生物学研究[D]. 伊剑锋. 广西大学, 2017(02)
- [7]白眉姬鹟雏鸟生长发育研究[D]. 赵殿郑.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8]山东农业大学校区鸟类资源调查及灰喜鹊取食规律研究[D]. 闫昱江.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9]中国中部候鸟迁徙区基因Ⅸ型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D]. 刘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10]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基本生态功能研究[D]. 吴小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