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阴阳五行论略论

先秦两汉阴阳五行论略论

一、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耿君[1](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韦婷[2](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张娟娟[3](2021)在《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梳理、总结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针灸文献中经络腧穴、针灸疗法等相关资料,基于经络循行、腧穴分布、刺灸技法和针灸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和同时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相关针灸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为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资源的挖掘与深入研究提供依据。(2)基于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的整理比较研究,梳理和呈现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的发展概貌,总结和提炼出土医简中的针灸理论和特色方法,并分析和探讨其针灸文献资料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为构建和完善针灸理论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医针灸文化提供文献依据。方法:(1)资料来源和途径(1)实地考察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博物馆及武威市博物馆等简牍原简资料和内容;(2)手工检索北京、甘肃等地图书馆、研究院等现有的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针灸学资料;(3)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与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有关的针灸研究资料。(2)文献研究方法对获取的医简针灸文献资料采用文献考证及归纳法、训诂法、文本比较法等进行梳理总结和比较分析,呈现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的发展概貌,提炼出土医简中的针灸理论和特色方法,并分析和探讨其针灸文献资料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具体包括:(1)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整理研究:依据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中经络、腧穴、疗法相关资料,结合后世代表性医籍和相关注解研究,整理提炼医简针灸文献原文及相关注释,分类整理总结其针灸文献后世研究。(2)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比较研究:基于经络循行、腧穴分布、刺灸技法和针灸临床应用等方面,归纳和比较医简及医简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异同,阐明其针灸理论的特色、优势与局限。结果:甘肃出土秦汉医简针灸文献主要涉及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成简时期约自先秦晚期至东汉中期,涉及针灸腧穴、针灸疗法等内容,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甘肃等西北地区早期针灸理论、技法和临床概况及演变过程。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天水放马滩秦简成简早于《黄帝内经》,敦煌、居延汉简大致处于《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武威汉简则稍晚于《黄帝内经》。较《黄帝内经》,医简中记载的“泉水”穴名及主治、“足三里”及“脾俞”穴的刺法、留针时间、疾病性质与针刺治疗深度、强度的关系及个别贴敷方的应用方面有明显的特色与创新,而在针刺工具、针灸操作及适应症等方面记载较为简单、笼统,这大致与当时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和医学发展实际相一致,也突出体现了秦汉时期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学的发展概貌及其随时代演变的过程。(1)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整理研究(1)天水放马滩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自先秦晚期,约有12枚简牍描述了五音与五行、五病、五色及十天干等的相互搭配关系,似为后世五音疗法、针灸五输穴及子午流注针法等奠基了理论雏形,为针灸腧穴及针刺手法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早期的文献参考。(2)武威汉简武威汉简成简于东汉初期,其中有31枚简牍描述了针灸相关内容,其中足三里、肺俞、泉水等腧穴的记载反映了当时腧穴的发展处于个人经验总结时期;针刺疗法中针刺深浅、顺序及留针时间突出,为后世针刺治疗寒性病变及针灸留针奠定了基础;贴敷疗法包括敷药法、膏药法、涂药法、熏洗法、熨法五种,主治内、外、妇、五官科等疾病,其中部分贴敷方仍具有现代临床使用和开发价值,也可能是现代某些疗法的起源和基础。(3)敦煌汉简敦煌汉简约成简于西汉末年至东汉中期,其中有2枚简牍明确记载了针灸范畴的内容,尤其是针灸“针”的记载,表明西汉时期“针灸疗法”已在敦煌边塞屯戍队伍中得以应用,且可能早于居延汉简中针灸疗法的记载,是边塞地区针灸学“针”具的首次实文记载,反映了西汉时期针灸疗法在西北地区已得到较广泛应用。(4)居延汉简居延汉简约成简于西汉至东汉中期,其中有8枚简牍明确记载了针刺疗法、灸法、贴敷疗法等,具有以针法为主,针药结合、灸有度量,配穴明确、贴敷法丰富,实用性及地域性强等特点,反映了汉代居延边塞地区针灸疗法的多样性、独特性,为汉代西北边塞地区针灸学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2)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比较研究(1)腧穴通过医简之间的比较,武威汉简与居延汉简记载了腧穴,也分别代表了西北民间与边塞地区腧穴理论的发展状况,但武威汉简更注重在配穴基础上进行针刺法的诊疗过程,居延等边塞汉简更注重单穴灸法的应用。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相比较,甘肃医简中“脾俞”、“足三里”主治、配穴及“脾俞”的定位等方面基本与《黄帝内经》相关内容一致,但不够全面、具体;在“五椎下”穴的定位及名称等方面也基本与《黄帝内经》保持一致;在“泉水”穴主治、“足三里”穴的定位、“脾俞”穴的刺法、“五椎下”穴的灸法等方面较《黄帝内经》有明显的特色与创新。(2)针灸疗法通过医简之间的比较,主要涉及针刺法、灸法、贴敷疗法三种疗法,且武威汉简中关于针刺法及贴敷疗法的记载更严谨,更具有时代性,居延汉简中针药结合的思想为后世多种疗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和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发现,甘肃出土医简在针刺留针时间及贴敷方的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武威汉简中对于寒性疾病针刺留针时间,疾病性质与针灸治疗深度、强度的关系等有别具一格的认识,基本与现代临床实际相一致;鼻栓剂、耳栓剂及滴鼻剂治疗五官科中目痛、鼻塞、鼻息肉等也体现出汉代西北地域贴敷剂型的多样性,也类似于现代临床所制作的中成药制剂,而滴鼻剂或是最早的记载;同时,其百病膏药方可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考证证实居延汉简成简早于《黄帝内经》,表明当时已有针药结合治疗疾病的先例,是早期针药协同以提高疗效的重要记载和依据。(3)其他针灸文献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中记载了五输穴及子午流注针法相关理论雏形。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二者均记载了上述理论,但《黄帝内经》较出土医简更能指导和推动后世中医针灸相关理论的演变发展。结论:(1)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与《黄帝内经》成书接近或趋于同一时期,也即中医药理论大发展、大总结时期,反映和呈现了当时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学的发展概貌。(2)甘肃出土秦汉医简针灸文献虽未明确记载经络内容,但关于“足三里”、“脾俞”及“五椎下”等腧穴的定位、主治、留针时间等记载对研究秦汉时期腧穴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医简总结了针刺法、灸法、贴敷疗法等针灸方法,其中针刺法与贴敷疗法实用性和地域性强,丰富和发展了当时的针灸临床诊疗方法。(3)与《黄帝内经》相比较,甘肃出土医简记载的“足三里”定位、“泉水”主治等腧穴资料特色明显;关于寒性疾病的针刺留针时间,结合疾病性质确定针刺深度和强度,五官科疾病贴敷疗法、剂型的多样性,尤其记述的可治多种疑难杂症的百病膏药方等资料,对现代针灸临床仍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是针灸学术史中的宝贵资料,其临床特色、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以促进和推动甘肃古代特色针灸文献的研究与应用。

李会康[4](2020)在《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人文阐释体系的构建角度入手探讨董仲舒的经学阐释,说明董论中阐释载体与“大一统”的人文体系形成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而讨论董仲舒所构建的言说义理同安置各人文元素的节文场域如何对应,以对这一体系所试图揭示的“适宜”传承和探索路径进行描述。目的是为了揭示一些习以为常的经学阐释元素和理念的由来,以及在董仲舒所构建经学体系初期的形态。传统认为董仲舒作为“儒者宗”,使得景、武间儒家接替黄老之学而开始成为经学构建的主导学术流派是不证自明的史实。基于这一史实,本文借董仲舒“推阴阳”这种广阔的学术视角,对经学作为人文核心同自然的联系进行了深度发掘。“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天人感应”的体察方式并非董仲舒向壁虚构,“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的人文阐释理念也不是汉初《春秋》学者突发奇想。这些理念同公羊学派所倡导“大一统”一样,都是人文传统自上代诗乐教化以来不断嬗递的结果。董仲舒的经学阐释不仅葆有了历代嬗递中的人文元素,也为其在当世人文实践中铺就了作用理路,实现了“乐”《诗》《春秋》等人文要素的转生。从今见可靠资料看,董仲舒是最早有意识对中介天地和人文的儒学领域进行整体系统化的大儒。在讨论董仲舒所构建的经学阐释体系时,本文详细回顾了董仲舒所关注的“乐”、《诗》、《春秋》等形态。以董仲舒认定的物理、人情为入路,结合相关史实,梳理了“乐”在人文体系中浮现的过程。“乐”何以在董仲舒拟构的经学体系中占据基理位置,成为“六艺之科”得以在经学体系中安置的文化根基,是本文试图了解董仲舒经学阐释体系的入路。对“乐”文化所衍生的“乐语”及随后落成《诗》的具体形态和文化角色进行关注,可使董仲舒论中各“六艺之科”的经学意义更加明确。通过描述宗周教《诗》、儒门用《诗》同汉初诂《诗》的联系,可进而阐明“赋《诗》断章”同“《诗》无达诂”之间的深刻文化渊源。通过祭祀中“乐”同“言辞”的联系,可重新审视契刻符号同“语音”的结合在人文阐释中的历史性意义。进而可说明“文辞”为主要形态的《春秋》在接替诗乐的过程中如何保留“大一统”理念,并继承“鬼”“神”原始概念而生成“三统”“三世”的成熟义理。在汉初的文化建构中,陆贾、贾谊对《谷梁》《左传》阐释立场的偏用,已体现了《春秋》学所蕴含义理在人文构建中的巨大作用。至董仲舒时,《诗三百》作为训诂的直接担当,已经基本促成了新时代文辞意义的替新;同时,《十九章》的着成,使得《诗三百》成为完全脱离“音乐”的文辞体系,《春秋》之学作为人文阐释担当已成为时代必然。董仲舒作为《公羊》大师,充分发挥文辞的义理之长,对《春秋》这一义理场域进行了分化和再建构,使“无达辞”的阐释有了合理的去向,《春秋》也成为一个既在理论上自足,又同现世人文相通的阐释场域。“适宜”在人文中的积累明确产生了“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的理论基础。

徐小茜[5](2020)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山东语文学家梳理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语文学是我国传统的以文字或书面语言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资料考证和故训寻求的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和古典文献学等,与经学的联系十分紧密。本文认为,凡在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古典文献学和儒家经典、诸子学说的研究、传承中有所建树的人都应算作语文学家,其中也包括在教育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物。《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记载了先秦两汉时期的史事,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山东地区在先秦两汉时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镇,涌现出了大批语文学家,他们参与了儒学、黄老之学等学派的创立与延续,在稷下学宫、汉朝石渠阁会议等大型学术文化活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等领域建树颇丰,对中国语文学和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对山东地域的语文学家尚无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的514位山东语文学家进行了穷尽性的梳理分析,总结其学术活动和学术贡献,力求为古代山东语文学家和山东语文学史的研究打好基础。本文主体包括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山东区域和语文学家进行界定,说明在前四史中确定山东语文学家应遵照的标准,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介绍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对前四史中的山东语文学家一一辑录。将山东语文学家分成籍贯属于山东(373)与客居山东(141)两大类,分别辑录其籍贯或客居山东的经历、语文学相关学术活动等。第六部分:对上述山东语文学家所参与过的重要学术活动与学术成就进行梳理。先秦两汉时期,山东语文学家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等方面都有丰富的学术活动,其中不乏首创性的学术成就。在学术传承与语文学教育方面,山东语文学家在儒学、黄老之学等重要学术流派与儒家经典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及其弟子形成的儒家学派和齐国稷下学派以及汉朝石渠阁会议等是影响中国语文学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学术团体或学术活动,山东语文学家在其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第七部分:分析山东语文学家在语言理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文教育与文献学等方面对语文学的突出贡献。先秦两汉时期,山东语文学家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学科的孕育与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首开私学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孔子及其弟子首开大规模文献收集与整理之风,汉朝时经过刘歆、郑玄等语文学家的推动,中国文献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第八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樊经洋[6](2020)在《《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运气七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论文。从思想内容看,这七篇论文既是对自然性天人关系的深刻阐发,也是先秦两汉时期身体观与自然观互通构建的典型范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思想,值得进行专门的梳理和研究。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有关运气七篇思想特质和哲学观念的探讨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运气七篇的思想研究作为本论文的主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中心、以运气七篇的内在逻辑为纲展开论述,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主体思想构建和重要概念意涵,对于其中一些存在争议的疑难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观念基础、数术背景和文献源流,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说明了研究的资料和方法。笔者认为:运气七篇的总体观念建立在自然性天人关系的基础之上,秦汉时期方技与数术之学的互通则为其提供了学术上的支持。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作为运气七篇思想基础的“气”、“阴阳”、“五行”观念。本章追溯了这些观念的发展历程和内在关联,并探讨了它们在运气七篇中的诠释特点和呈现形态。笔者认为:“气化”思想是贯穿运气七篇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中心线索,而阴阳和五行则分别作为气化力量的秩序象征和质性内涵,共同构成了运气七篇中“五运”和“六气”两个核心概念。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和时空秩序构建。笔者认为:在宇宙生成论方面,五行观念取代了传统的阴阳观念,在运气七篇的宇宙生成秩序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宇宙图景方面,作者同时运用了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结构。在空间秩序方面,“天地”是秩序构建的核心原则;在时间秩序方面,作者对“天度”和“气数”作出了自觉的区分,而春分(卯)—秋分(酉)横轴和冬至(子)—夏至(午)纵轴的复合,是运气七篇构建气化秩序的重要尺度。此外,笔者还对“太虚”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运气七篇的天地结构论提出了新的见解。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五运说和六气说的思想特质。第四章,以五运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五运气化秩序的基本特点、五运说的天学意涵、五运气化力量的交变形式三个方面。笔者认为:五运概念的构成,实质上是阴阳范畴与五行之气结合的结果。五运说的思想特点偏重于天人关系诠释,一方面反映为五星与五运之气的感通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为五运气化变动的秩序性和均衡性。此外,本章对“九星”、“七曜”、“天门地户”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干化运”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能是基于当时既有的数位配合和“五音以宫音为首”的观念进行的自觉构建。第五章,以六气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六气说思想要素的来源、六气说的自然气化思想、自然观与身体观的互通诠释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六气”的概念可以分为形式、质性和关联性三个部分,其中的质性内涵与自然气化思想相关,而形式含义和关联性内涵则与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互通诠释密切相关。此外,本章还对六气说中的“司天”、“在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二支化气”的思想来源进行了考察。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生命观、疾病观和医疗观。笔者认为:“气化”是贯通其中的核心线索。在生命观层面,“气”的升降出入贯通于生命过程之中;在疾病观层面,“病机十九条”从疾病认知角度诠释了自然气化与身体气化的同源同构性;在医疗观层面,一切医疗原则和方法,都以保持身体气化的谐和与均衡为首要原则。

刘伟[7](2020)在《《庄子》中的方术研究》文中认为《庄子》一书深奥玄妙,作为先秦说理散文的瑰宝,庄子学派常常通过谈论方术来阐释自己的哲学观点。本文主要以《庄子》中的方术为研究对象,全面爬梳今本《庄子》以及《庄子》佚文中的方术内容,探究庄子学派所用方术内容的特点,并结合相关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相互印证的方法,力图再现庄子学派当时所能注意到的诸种数术和方技之学,以求更加深入地探寻庄学主旨。第一章为《庄子》及其佚文的数术内容研究。第一节对其中的天文历谱部分进行梳理,研究古人对特殊天象的共通认识。第二节为蓍龟内容,主要介绍当时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的龟卜筮占之术。第三节为杂占内容,具体研究在先秦普遍流传的解除祠禳术。第四节为形法内容,整理分析以相人与相六畜为主体的相术。第二章主要研究《庄子》及其佚文中的方技。第一节为医经养生部分,《庄子》中所出现的医经养生内容并不侧重于具体经方,而多是以吐纳呼吸、伸展肢体、服食导引此类方法达到延年养生目的。第二节写其中的神仙方技内容,这主要描述了得道之人,忘却自我与外物的一种表现。第三章为《庄子》与先秦两汉时期的数术研究。第一节写《庄子》与《左传》中的占卜,探寻其间具有相同特征的占术。第二节为从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看《庄子》的择日与五行说,试图通过出土的相关材料对《庄子》“择日”问题做进一步补充说明。第三节则从云梦秦简《日书》看《庄子》的解除术,将其分为献祭解除和厌劾禳解两类进行分析讨论。第四章为《庄子》与先秦两汉时期的方技研究。第一节写《庄子》与《穆天子传》中的神仙,通过列举两书中共有的西王母与河伯形象,谈论两者在改造中存在的相通与差异之处。第二节写《庄子》与《淮南子》中的养生术,以后者补充《庄子》中所缺失的养生内容。第三节写《庄子》与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医经养生术,具体研究“六气”以及导引服食术问题。从总体来讲,《庄子》一书中的方术问题,学界对其分类谈论的内容还不够具体深入。虽有一些涉及到对方术具体的研究,但只是对其渊源和影响泛泛而谈,论证材料不够充分。《庄子》中所涉及的方术种类繁多,恰当合理的分类方式对理解庄学主旨也很有帮助。《庄子》佚文中也有些相当多的内容涉及到了方术问题,这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在谈论佚文中方术问题时,只是简单罗列一些例子,不去做深入地阐释。因此对今本《庄子》和《庄子》佚文中的方术内容作深入地爬梳整理,是具有独特价值与必要的。

路美玲[8](2020)在《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提出自然灾异是人类共同的创伤记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异的斗争史。文学作为人类共通情感的载体,在自然灾异面前不应失语。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文学的角度切入研究汉代自然灾异书写,既能够在文学与灾害的互动研究中加深对自然与历史的理解,展示汉代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还能够对现代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有益的历史线索与借鉴,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汉代典籍中的自然灾异种类及灾异概况。首先,在研究汉代的自然灾异文学书写之前,需要对汉代以前的自然灾异书写历史进行追溯,以全面了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作铺垫。其次,整理汉代文献典籍中记载的各类自然灾异,分析各种类灾异在两汉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的独特性,以及其与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联系。最后,在全面了解汉代各种类自然灾异的基础上,探究汉代政府和民间的灾前防范、临灾救助和灾后补救措施的内容、功用、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思想内涵,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四个部分。首先,汉代自然灾异书写中蕴含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和基于二者形成的灾异遣告思想是灾异书写的思想基础,对汉代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政治思想是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核心部分。灾异遣告思想对君主权力的限制,是封建政治的自我改良,而政治权力绑架下形成的灾异附会思想又将封建政治拉入深渊。灾异罪己诏是汉代君臣对上天遣告的反馈和对百姓承受灾异的心理抚慰。复次,汉代救灾措施中体现出来的济贫调均和重农抑商思想,是灾异经济思想的成熟和完善。最后,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所有内容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汉代祭祀禳灾礼俗是汉代政府和民间应对自然灾异的社会文化反映。第三部分是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文学特征。汉代的自然灾异书写分为史传文学、散文、赋和诗歌。史传文学是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主要载体,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文学,也包括《两汉纪》《东观汉记》《西京杂记》《汉魏六朝杂传集》等古今杂史传文学。散文中的灾异书写包括汉代君臣的灾异诏令、灾异奏疏以及政论散文。汉代散文灾异书写的辞赋化倾向和典重文雅、温柔敦厚的情感特征是其异于其他题材的独特之处。汉代赋体灾异书写以抒情小赋为主,多见于东汉末年建安时期,内容可分为祁雨赋、霖雨赋、暑热赋,呈现出明显的同题共作特征,自觉追求雕饰。汉代诗歌中的自然灾异书写以歌诗谣谚为承载形式,内容上可分为记述灾异、预言谶语、品评官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四部分。第四部分是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的影响。自然灾异因其巨大的消极影响与汉代复杂混乱的社会现实一道为促进文学自身的觉醒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中蕴含着丰富的志怪色彩,与天人感应、阴阳五行思想一道,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题材内容的支持。再者,汉代冤感天灾的叙事母题在后世迅速泛化和文学化。

巩忠杰[9](2020)在《周易筮法研究史》文中指出《周易》本是占筮之书,筮法研究是易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易学史主要是一部哲学发展史,具体而言,是一部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对立统一的发展史。“占筮”始终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是象数、义理之间微妙的契合点。筮法作为占筮的核心要素,其相关研究历史悠久、内容广博、成就斐然,然迄今尚无专书、专文对此进行整理与研究。本文对古今《周易》筮法之研究史予以系统论述,拟填补这一学术空白。正文主要有四章内容:导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选题缘起、研究综述以及思路方法,重点在於对三《易》、《周易》经传以及筮法进行综述,是为正文研究的背景与基础。第一章论述西汉迄隋唐之易筮研究史。西汉时期为本章重点,核心的讨论对象为孟喜、焦延寿、京房祖师徒三人所创筮法。东汉迄唐之间,重点研究了孔颖达对大衍筮法的总结。第二章论述两宋迄清末之易筮研究史。自宋以後,学界对大衍筮法的研究步入正轨,其成卦法与变占法成为《周易》筮法研究的核心课题。南宋为古代易筮研究的黄金时期,是本章重点论述对象,元明清时期的研究均为其余绪。第三章论述百十年来之易筮研究史。清末以来,世局大变,易筮研究也逐渐进入新型阶段。基於传统文献的研究屡见新说,用数学剖析大衍筮法的研究一度成为热潮,近四十年的出土文献(尤其是数字卦)则为易筮研究带来了新课题、新希望,一时之间,成为显学。

郑娟娟[10](2019)在《先秦两汉月令叙述系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月令之“月”指以月系事,“令”兼指时令、政令性质。先秦两汉月令叙述系统是指战国秦汉之际形成的因循自然、因天时制人事的庞大复杂的知识系统。它主要见载于《夏小正》《逸周书·时训解》《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天文训》当中。先秦两汉月令系统定义着早期先民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它通过对四时规律下天地万物的集中叙述,将缤纷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置于一个统一的解释系统当中,反映出时间经验下早期先民的基本思维方式,由此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后来人的思想发展和社会实践。本论文拟以时代发展为轴纵向把握月令叙述系统的发展脉络,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第一章首先进行溯源,从源远流长的节律观念和上古时期的巫术遗留两个方面,来分析月令叙述系统的思想渊薮。第二章着眼于不同月令文本的叙述模式,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广阔的社会背景,从知识积累、思维发展、阶层兴起、制度发展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第三章则立足前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探究了月令叙述系统的时间模式、空间模式,并对其建构之理也进行探析。

二、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一、辽阔的疆域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独尊
        二、道教思想盛行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三、太乐及其职能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一、以舞相属
        二、即兴舞蹈
        三、自娱舞蹈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一、宫廷乐舞
        二、代表人物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美的造型
        二、圆形轨迹
        三、以腰为轴
        四、形神统一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一、袖的分类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一、盘鼓舞其名目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一、郊祀乐舞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美丑兼备
        二、本俗求雅
        三、阴柔飞动
        四、以悲为美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一、继往开来
        二、审美走向自觉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上编
    绪论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一、《广雅》概况
        二、《广雅疏证》概况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三、“新证”界定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三、“新证”研究回顾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使用材料范围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结语
下编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音序索引
    引用材料简称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立题依据
    1 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医学文献概述
        1.1 国内研究
        1.2 国外研究
    2 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2.1 研究目标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分类整理研究
    (一)天水放马滩秦简
        1 概况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3 天水放马滩秦简针灸文献研究
        3.1 腧穴研究
        3.2 针灸疗法研究
    (二)武威汉简
        1 概况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3 武威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3.1 腧穴研究
        3.2 针灸疗法研究
        3.2.1 针刺疗法
        3.2.2 灸法
        3.2.3 贴敷疗法
        3.3 针灸禁忌研究
        3.3.1 针灸禁忌分类与应用
        3.3.2 针灸禁忌的特点
    (三)敦煌汉简
        1 概况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3 敦煌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3.1 针灸疗法分类与应用
        3.2 针灸疗法的特点
    (四)居延汉简
        1 概况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3 居延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3.1 腧穴研究
        3.2 针灸疗法分类与应用
        3.2.1 针刺疗法
        3.2.2 灸法
        3.2.3 贴敷疗法
        3.3 针灸疗法的特点
第二部分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
    1 腧穴理论的比较研究
        1.1 腧穴理论的历史沿革
        1.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腧穴理论的比较
        1.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腧穴理论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2 针灸疗法的比较研究
        2.1 针刺疗法
        2.1.1 针刺疗法的历史沿革
        2.1.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针刺疗法的比较
        2.1.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针刺疗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2.2 灸法
        2.2.1 灸法的历史沿革
        2.2.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灸法的比较
        2.2.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灸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2.3 贴敷疗法
        2.3.1 贴敷疗法的历史沿革
        2.3.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贴敷疗法的比较
        2.3.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贴敷疗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3 其他理论的比较研究
讨论
    1 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发展概貌
        1.1 经络理论
        1.2 腧穴理论
        1.3 针灸疗法
        1.3.1 针刺法
        1.3.2 贴敷疗法
        1.3.3 灸法
        1.4 其他针灸文献
    2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2.1 记载及保存了当时西北地区的特色针灸理论与方法
        2.2 促进和推动了古代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临床和学术发展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的问题
    3 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着作
附件
    附件一 主要参考着作图片
    附件二 针灸简牍图片
文献综述 武威汉代医简中针灸文献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相关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
第一章 辅乐与和乐:宗周用《诗》的本能与可能
    第一节 音声之域与和乐之宜
    第二节 人声的出位与人情的探进
    小结
第二章 采诗与赋诗:儒门说《诗》的前奏与协奏
    第一节 官学《诗》教与专对表意
    第二节 子学诗教与授受说理
    小结
第三章 诗赋与辞赋:楚地用《诗》的摹象与习玩
    第一节 诗境的移用与共用
    第二节 骚体的借位与还释
    小结
第四章 失位与变位:董子阐《诗》的脱乐和史化
    第一节 乐的缺位与一统的缓冲
    第二节 《诗》的补位与新乐的酝酿
    小结
第五章 替生与共生:“乐语”与“文辞”的交接
    第一节 祀典的生成与“春秋”的实践
    第二节 “五行”替“乐”与《春秋》接《诗》
    小结
第六章 《春秋》学的义理与“无达辞”的节文
    第一节 《谷梁》《左氏》的立场与《春秋》为用
    第二节 董仲舒用《公羊》及其对《春秋》阐释场域的建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山东语文学家梳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山东区域的界定
        1.1.2 语文学家的界定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之处
二、《史记》中的山东语文学家
    2.1 《史记》中的山东籍语文学家
    2.2 《史记》中客居山东的语文学家
三、《汉书》中的山东语文学家
    3.1 《汉书》中的山东籍语文学家
    3.2 《汉书》中客居山东的语文学家
四、《后汉书》中的山东语文学家
    4.1 《后汉书》中的山东籍语文学家
    4.2 《后汉书》中客居山东的语文学家
五、《三国志》中的山东语文学家
    5.1 《三国志》中的山东籍语文学家
    5.2 《三国志》中客居山东的语文学家
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山东语文学家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就
    6.1 传统小学领域的学术活动与成就
        6.1.1 文字学方面的学术活动与成就
        6.1.2 音韵学方面的学术活动与成就
        6.1.3 训诂学方面的学术活动与成就
    6.2 学术传承与语文教育领域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就
        6.2.1 儒家学派的学术活动与传承
        6.2.1.1 孔子及其弟子
        6.2.1.2 孔汲与孟子
        6.2.1.3 其他语文学家对儒家经典的传承
        6.2.2 黄老学派的学术活动与传承
        6.2.3 稷下学宫的学术活动及影响
        6.2.4 石渠阁会议的学术活动及影响
    6.3 文献收集与整理方面的学术活动与成就
        6.3.1 文献收集方面的学术活动与成就
        6.3.2 文献整理方面的学术活动与成就
七、《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山东语文学家的学术贡献
    7.1 语言理论方面的贡献
    7.2 文字学方面的贡献
    7.3 音韵学方面的贡献
    7.4 训诂学方面的贡献
    7.5 文献收集整理方面的贡献
    7.6 语文教育方面的贡献
八、结语
附表1: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山东籍语文学家一览表
附表2: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客居山东的语文学家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知天道”与“法自然”:传统医学中的天人思想
    1.2 方技与数术: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背景
    1.3 真伪之辩:运气七篇的源流与论争
        1.3.1 运气七篇问世前的《素问》流传情况
        1.3.2 运气七篇的问世与《素问》的定型
        1.3.3 运气七篇的“真伪”论争
        1.3.4 运气七篇的影响
    1.4 文献综述
        1.4.1 医学史角度的研究
        1.4.2 思想角度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气、阴阳、五行:运气七篇的思想基础
    2.1 “气”与“气化”
        2.1.1 “气”
        2.1.2 “气化”
    2.2 “气”与“阴阳”
    2.3 “气”与“五行”
    2.4 “阴阳”与“五行”
第三章 气化时空之网: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与时空秩序构建
    3.1 “时”与“空”:运气七篇的宇宙论思想
        3.1.1 宇宙的本根:“太虚”
        3.1.2 宇宙的生成问题
        3.1.3 宇宙的图景问题
    3.2 “气”与“位”:气化宇宙的空间秩序
        3.2.1 天地之体:结构与运动
        3.2.2 天地之用:气化格局的多层次构建
    3.3 “气”与“数”:气化宇宙的时间秩序
        3.3.1 “五”与“六”的意味
        3.3.2 “天度”与“气数”——对《素问·六节藏象论》补文的考察
        3.3.3 论运气始于大寒:基于卯酉气化横轴的思考
第四章 五运盛衰:气化视角下的天人图景
    4.1 盛衰相继:时间秩序下的五气更立
        4.1.1 与“盛衰”相关的几对范畴
        4.1.2 从候气术到“首甲定运”
        4.1.3 “太少相继”与“太少相生”
        4.1.4 扬弃:重岁运而轻客主
    4.2 形精之动:天象与人事的另一种诠释
        4.2.1 占候灵文:《太始天元册》
        4.2.2 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变动与恒常
        4.2.3 “十干化运”与“天门地户”
        4.2.4 仰观其象:五运气化变见于五星
    4.3 气之交变:气化力量的碰撞与冲和
        4.3.1 有胜则复,无胜则否:五运的胜复乘侮
        4.3.2 反者道之动:五运的郁发
第五章 六气更迭:自然与身体的沟通
    5.1 秩序的产生:几个思想要素的来源
        5.1.1 意义的指向:典籍中的“六气”
        5.1.2 数位的配比:《淮南子》中的“六合”
        5.1.3 自然的周期:计然之学与黄老道术
        5.1.4 身体的语言:脉象的“王时”说
    5.2 “亢则害,承乃至”:自然气化思想的指归
        5.2.1 “六元”:气化力量的质性内涵
        5.2.2 “客主加临”:共时的气化常变关系
        5.2.3 “司天”与“在泉”:有关天地的隐喻
        5.2.4 从化、胜复与承制:气之交变的新诠释
    5.3 诠释的双方:身体是自然的标尺
        5.3.1 “三阴三阳”:共同话语体系的建立
        5.3.2 “标本”:形式与质性的融合
        5.3.3 “十二支化气”:再谈卯酉气化横轴
        5.3.4 “中见之气”:矛盾的解决
第六章 常变与中和:运气七篇中的生命与医疗
    6.1 运气七篇的生命观
        6.1.1 “神机”与“气立”
        6.1.2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贯通生命的气
        6.1.3 参赞、中和与超越:“人”的独特性
    6.2 运气七篇的疾病观
        6.2.1 “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身体与自然气化的关系
        6.2.2 “常”与“变”:脉象与四时的相应关系
        6.2.3 病机十九条:从认识论层面看人体气化与自然气化的同构性
    6.3 运气七篇的医疗观
        6.3.1 “工”之职事:对医者要求的扩展
        6.3.2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气化的谐和状态
        6.3.3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顺势而为的治疗法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庄子》中的方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庄子》中的方术研究综述
    二、对“方术”的理解
第一章 《庄子》的数术类型
    第一节 《庄子》的天文历谱
    第二节 《庄子》的蓍龟
    第三节 《庄子》的杂占
    第四节 《庄子》的形法
第二章 《庄子》的方技类型
    第一节 《庄子》的医经养生
    第二节 《庄子》的神仙方技
第三章 《庄子》与先秦两汉时期的数术
    第一节 从《左传》看《庄子》的占卜术
    第二节 从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看《庄子》的择日与五行说
    第三节 从云梦秦简《日书》看《庄子》的解除术
第四章 《庄子》与先秦两汉时期的方技
    第一节 《庄子》与《穆天子传》的神仙家
    第二节 《庄子》与《淮南子》的养生术
    第三节 《庄子》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医经养生术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四、“灾”“异”概念流变梳理
第一章 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概述
    第一节 汉代以前自然灾异的文学书写
        一、神话、历史传说
        二、诗歌
        三、散文
    第二节 历史典籍对汉代自然灾异的载录
        一、水灾
        二、旱灾
        三、地震
        四、生物性灾害
        五、饥馑
        六、火灾
        七、疾疫
        八、雪、雹、霜
        九、其它
    第三节 汉代的防灾、救灾措施
        一、灾前防范
        二、临灾救助
        三、灾后补救
第二章 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汉代自然灾异书写蕴含的哲学思想
        一、天人感应灾异思想
        二、阴阳五行灾异思想
    第二节 汉代自然灾异书写蕴含的政治思想
        一、灾异遣告思想对君主权力的限制
        二、灾异附会思想——政治权力绑架下的灾异遣告说
        三、灾异罪己诏与汉代应灾的模式化
    第三节 汉代自然灾异书写蕴含的经济思想
        一、济贫调均
        二、重农抑商
    第四节 汉代自然灾异书写蕴含的社会文化思想
        一、两汉祭祀禳灾礼俗
        二、两汉灾异观——畏灾与救灾并存
第三章 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文学特征
    第一节 汉代史传文学中的灾异书写
        一、汉代史传灾异书写的主要内容、文学特征和意义价值
        二、汉代史传灾异书写的流变特征
    第二节 汉代散文中的灾异书写
        一、汉代散文灾异书写的内容
        二、汉代散文灾异书写的文学特征
    第三节 汉代赋体文学中的灾异书写
        一、汉代赋体文学灾异书写的内容
        二、汉代赋体灾异书写的文学特征
    第四节 汉代诗歌中的灾异书写
        一、汉代诗歌灾异书写的内容
        二、汉代诗歌灾异书写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的影响
    第一节 个体生命意识促进文学的自觉发展
        一、消极的生命态度——及时行乐
        二、积极的人生态度——建功立业
    第二节 促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兴盛
        一、灾异思想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思想基础
        二、两汉志怪话语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内容来源
    第三节 冤感天灾叙事母题的泛化与文学化
结语
附录
    附录一:两汉自然灾异年表
    附录二:两汉灾异罪己诏简表
    附录三:两汉灾异奏对与上疏简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周易筮法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选题缘起
    第二节《周易》筮法概论
    第三节研究综述与本文思路、方法
第一章 晋与明夷——汉唐间之奠基研究
    第一节“晋如摧如”——两汉象数易筮研究
    第二节“明入地中”——魏晋隋唐易筮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坤健顺——宋元明清之核心研究
    第一节“飞龙在天”——宋代易筮研究
    第二节“含章可贞”——元明易筮研究
    第三节“直方大”——清代易筮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革变鼎新——百十年来之新型研究
    第一节“己日乃孚”——传世文献易筮新说
    第二节“鼎耳革”——数理科学易筮研究
    第三节“鼎有实”——出土文献易筮研究
    本章小结
余论
附录一 “大衍之数”集解
附录二 《左传》《国语》筮例集解
附录三 古今筮法经眼录
参考文献
後记

(10)先秦两汉月令叙述系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范围界定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范围
    二、选题研究现状
    三、选题缘由和意义
第一章 月令的思想渊薮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节律观念
    第二节 上古时期的巫术遗留
    章节小结
第二章 先秦两汉月令叙述系统的叙述模式
    第一节 《夏小正》《逸周书·时训解》的叙述模式
        一、《夏小正》的叙述模式
        二、《时训解》的叙述模式
    第二节 《管子》诸篇的叙述模式
        一、《幼官》
        二、《四时》
        三、《五行》
        四、《轻重己》
    第三节 《礼记·月令》的叙述模式
        一、时间秩序的具体书写
        二、阴阳五行的解释机制
    第四节 《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的叙述模式
    章节小结
第三章 先秦两汉月令叙述系统的时空模式建构
    第一节 时间模式
        一、四时十二月的时间节律
        二、标度时间为主、礼制时间为辅的时间架构
        三、自然之时-王官之时-百姓日用之时的观念变迁
    第二节 空间模式
        一、天象、物候为主的自然空间
        二、生产、生活为主的人的空间
    第三节 时空模式的建构之理
        一、四时、五方的叙述表征
        二、阴阳五行的核心思想
        三、天人合一的终极指向
    章节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D]. 张娟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D]. 李会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5)
  • [5]《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山东语文学家梳理与分析[D]. 徐小茜. 山东大学, 2020(10)
  • [6]《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D]. 樊经洋. 北京大学, 2020(07)
  • [7]《庄子》中的方术研究[D]. 刘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研究[D]. 路美玲.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9]周易筮法研究史[D]. 巩忠杰. 南京大学, 2020(02)
  • [10]先秦两汉月令叙述系统文化研究[D]. 郑娟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先秦两汉阴阳五行论略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