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油站客户管理系统模块设计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张义勋[1](2020)在《加油站潜油电泵永磁电机直驱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传统加油站采用负压式加油方式的自吸泵型加油机,自吸泵加油机的结构原理决定了每个加油机必须配套一个自吸泵和一条管路,结构和布局复杂。负压式加油工艺会使管道内存在油气混合物,且容易产生气阻问题,影响客户利益。国外很多加油站已经采用与在线式城市供水系统原理相同的正压式加油方式,可以提升输油品质,提高加油站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降低加油站的建站成本和运营成本。常用的正压式加油方式由异步电机通过传动杆驱动油泵,电机无需特殊的密封设计,但细长传动杆的存在增加了制造成本,降低油罐的密封性,汽油与外部空气接触挥发损耗大,存在爆炸危险。潜油异步电机需要在电机气隙处加入屏蔽套用于消除汽油对电机定子绕组和转子导条的危害,会加大电机的气隙,增加损耗,降低系统的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一台变频调速潜油永磁同步电机,完成屏蔽套的设计与损耗分析,并对电机的控制系统和硬件电路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潜油电机设计中常采用整数槽的极槽配合,定子冲片套用异步电机冲片。为降低气隙谐波在屏蔽套中产生的损耗,改善电机的运行性能,本文采用场路耦合的方法,完成了潜油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设计,对比整数槽和分数槽的仿真结果,确定潜油永磁电机的设计方案。对于少槽电机,对比梨形槽和梯形槽两种结构的磁密分布仿真结果,选取合适方案,提高定子的功率密度,进而提高冲片的利用率,减小电机的体积和重量,节约电机的成本。(2)对于潜油永磁电机,为提高电机的密封性和散热性,本文完成了定子屏蔽套的结构和尺寸设计,在定子屏蔽套和机壳之间设计一个封闭的定子腔,通过注入环氧树脂完成密封设计。通过对定子屏蔽套的损耗计算,确定了屏蔽套的厚度和材料,对比分析整数槽和分数槽对定子屏蔽套损耗的影响。(3)为了提高电机的响应速度,减少加油等待时间,使电机在加速、恒速和减速三个阶段,可以根据管道内油压情况稳定、高效运行。本文自行搭建了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对给定转速实现较好的跟踪,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本文在对逆变模块、整流模块等元器件选型的基础上,完成了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布局设计,将控制器设计在泵体内部,省去散热系统,缩短控制器与电机间的距离,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高超[2](2019)在《中石油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石油企业油品零售竞争加剧、新能源在汽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央企加油站销售油品盈利能力呈现微利水平,发展非油品业务势必会带来新的利润点。然而中石油S分公司在黑龙江省2018年度非油品销售收入排名十一位,纵观S分公司近五年非油品销售数据,不难看出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表现出一些实际问题和潜在问题,这对非油品发展会带来一定阻力。改进营销策略意义在于提升加油站配套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挖掘并充分利用加油站优势,以提升公司整体经营利润。本文以中石油S分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石油企业非油品营销策略发展方向,从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现状出发,运用统计方法对S分公司2014年到2018年非油品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对其宏观环境(PEST)、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以问卷调查和员工访谈为基础,分析消费需求及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进而归纳出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从引进新产品、及时处理滞销品、合理设置商品组合的产品策略,实施根据商品属性定价、优惠券定价和捆绑销售价格策略,从供应商选择、采购管理和库存方面进行管理渠道,开展油卡非一体化、主题活动、联合其他商家的促销策略四个层面提出基于“4P”理论的营销策略改进建议。另外,本文在改进营销策略的基础上,对发展新零售、数据营销、多样化能源发展智慧加油站做出了相应设想和规划。本文的研究运用了数据统计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员工访谈等方式的调查研究法,利用了PEST分析法和五力分析模型,以STP理论分析归纳法,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出发,对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中石油S分公司乃至全国石油企业在非油品营销领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营销策略、发展新零售、进行数据营销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吴科[3](2019)在《基于领域驱动设计的飞机航油加注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持续发展,各机场航班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对航空燃油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然而,现有的机场燃油加注系统却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加油业务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机场航油保障业务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多数机场都处于以对讲机和人工填写油单为特点的传统作业模式。为此,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改善机场飞机加油作业模式,提升加油作业效率,实现机场管理水平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就显得尤为紧迫与必要。本文针对以往民用机场加油作业中依赖传统的作业模式所带来的各种弊端,为飞机加油员设计了移动端飞机航油加注系统。论文整体以搭建一个航油加注系统为背景,结合具体业务需求,利用领域驱动设计架构思想完成了系统的搭建和开发,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领域驱动设计的架构思想,利用该思想对本次要完成的航油加注系统进行领域划分,充分考虑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从而进行多次迭代,最终得到一个相对理想的领域划分方式。(2)借助Android平台结合React Native移动端开发技术、Realm移动端持久化技术以及React+Redux开发模式等,提出了基于领域驱动设计思想的MVC分层架构,可以更加清晰地组织系统软件结构,降低系统各层之间的耦合。(3)对系统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业务建模,给出了针对复杂业务逻辑项目的领域模型设计;提出了一种系统离线操作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到系统的软件设计中。解决了终端设备因机场复杂的网络环境而出现断网情况,无法正常执行加油任务与同步数据的难题。(4)对整套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软件架构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架构设计方案。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为保证系统核心数据的安全性,设计了一条安全、高效的专用网络方案,并成功应用到系统的实际部署中。最后,根据系统业务需求分析和领域建模的结果,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的业务模型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前端页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内外接口设计、离线功能设计等。目前系统在试运行阶段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领域驱动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郭云龙[4](2018)在《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我国以煤炭为主要消费品的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消费替代品,已经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解决天然气的运输、存储等问题,液化天然气(LNG)的诞生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的不断变革。对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LNG全行业来说,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在LNG加气收费的过程中,流程机制复杂,对LNG的入库与加气收费的过程中事务进行管理是特别复杂的,对LNG的入库与加气收费的过程中事务进行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借信息化之东风实现一个高效率的加气收费和站点管理机制,成为了LNG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难题。本研究以现有的LNG行业信息化、加油站信息化建设案例为基础,在查阅已有的LNG加气站信息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Java作为开发语言,JSP动态网页和Html5为基础的前端呈现技术,在SSH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构建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为LNG加气站收费、LNG加气终端管理、LNG加气站多媒体服务的技术方案。本文对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开发所需的技术基础进行了研究,在系统的技术基础上,本文将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的具体需求按照业务管理、业务流程、角色划分、系统数据和具体功能模块分析的分类,对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除此之外,还对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分析,为系统的详细设计奠定了基础。在系统详细设计上,本研究对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内容,确定了总体架构设计、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具体功能模块详细设计。根据系统详细设计结果,本文对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的总体实现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采用系统测试用例对开发实现的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除了系统测试用例外,还根据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测试了系统的压力承载能力。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了进一步上线发布的要求,可以将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上线运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行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LNG行业也不例外。本研究提出了建立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规范基层加气站的工作流程,提升加气站的工作效率。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具有LNG相关多媒体展示、加气站互动平台、LNG收费管理、加气站客户管理、LNG终端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对于基层加气站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对于提升LNG加气站的信息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赵桐宇[5](2018)在《基于GIS的加油站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加油站是城市中重要的能源提供基础设施之一,特别是在独立的行政片区中的加油站承担着能源补给和交通疏导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对大型复杂的应用业务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城市中的加油站管理同样如此,这既是加油站片区级管理的需要,也是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因此,合理的分配和规划加油站的建立和监管,同时融入计算机技术来设计多站点、多交互的信息管理系统,让加油站管理更加快捷高效,让城市管理更加有序。本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一、以课题为论点总结相关的研究背景,分别从国内外论述课题的发展状况,并以此提出文章的研究意义;二、通过使用软件工程流程,采用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的流程来实现系统。本系统主要包括了系统管理、员工管理、GIS数据管理、入库管理、销售管理和查询管理六部分,其中系统管理是为系统的超级管理员设置的综合性的系统管理模块,员工管理是对员工的基础信息管理和相对应的角色和权限的管理,GIS数据管理是通过将系统中真实存在的数据通过WebGIS展现出来,入库管理可以全面的记录入库的所有相关信息和手续,销售管理提供各个加油站的销售状况管理,查询管理为每个不同权限和角色的用户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三、本系统在实现过程中使用J2EE来设计B/S模式的Web应用系统,采用MVC框架,融入WebGIS技术,运用MySQL数据库来做信息存取;系统实现完成后采用软件测试的方法来保障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本系统可以加强对所有监管的加油站的综合管理,能可视化的了解站点的详细信息,方便站点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总结现有成果,提出本系统在后期的展望。
楚亚赟[6](2018)在《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石油化工销售企业在市场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本论文围绕中石化销售公司“从油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的战略,分析和展示了石油产品和非石油产品在管理和销售中的问题。通过考察CRM在中国的应用之后,我们认为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融合为一体,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CRM系统可以帮助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使公司与时俱进。本文在分析业务需求和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着重设计了客户管理、销售管理、营销管理、会员管理和服务管理五个经营管理功能模块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经营决策支持功能。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是一个将最佳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同计算机手段进行融合的应用系统。它在国外、国内公司的客户服务、销售、管理层决策支持等操作过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企业性质及其管理模式,我们重点调研了大客户经理在日常工作中的特别需求,结合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对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业务现状摸底,进行了详细的业务需求分析、业务流程梳理、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接口设计。而且借助对系统核心操作的业务定位,得到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系统的提出主要关注客户管理、会员管理和服务管理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重大作用。在优化改进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石油产品和非石油产品销售业务的未来战略、流程现状和国际先进的实践管理经验,努力使中石化销售企业两大业务齐头并进。此外,为了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同时把项目实施的风险降到最低,论文详细分析阐述了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CRM系统项目实施所具有的特殊性和行业复杂性,竭尽全力攻克项目管理上遇到的各种难关,得到国内石油石化类销售企业相关系统的实施策略。本系统的实施过程,借助有效制定项目实施过程及所有过程要负责和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来确保项目有效实施。最后,本论文运用CRM系统实例说明,我们所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紧密结合了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实际工作,不单纯达到企业下游用户的个性化目标,而且在我国的石化企业内,推动了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既是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的一次勇敢尝试,更是整个石化行业的奠基石,为未来国内石油石化行业CRM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行业和系统经验。
肖鹏西[7](2018)在《中航油公司油品销售调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能源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中航油公司的年销售额增长也迅速提高,近年来中航油公司新增加油站200余座,储油库10余个。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油田销售调度关键业务的管理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首先针对中航油公司的油品销售调度业务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发现在这一业务中没有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各地分公司的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在油品配送、销售计划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不必要开支,所以建立一个全公司的管理平台是很有必要性的。本文针对销售调度管理进行了国内外综合调研,确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针对系统的软件,提出了基于B/S架构、使用SQLSERVER2008进行数据库管理的主要开发技术路线。通过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完成了系统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车辆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销售计划管理、客存管理、组织机构和用户管理等不同功能模块。最终实现的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性强,用户使用方便。经过较为完善的测试,确保了软件开发的质量。本系统的开发能够满足中航油在油品销售调度管理上的需要,帮助公司在库存管理、配送路径规划方面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开销。通过公司对系统的使用反馈,该系统能够满足公司的要求,为公司在科学化油品调度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肖诗伯[8](2018)在《中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升级2.0版实施的过程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油站管理系统是中石油销售公司加油站管理的重要支撑。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员工素质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业务流程的变化,1.0版系统的一些功能不能较好满足。通过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理论,研究提出了能满足中石油加油站管理需求的2.0版系统开发部署的整体策划方案:(1)系统建设总体目标以成品油、天然气、非油品、IC卡四项业务为核心,全面覆盖中石油销售公司的业务;增加移动支付、积分兑换、银联网络接入、外部互联网数据接口等功能,优化、升级不适应功能、性能,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固化现有业务流程,达到管理水平精细化;加强信息流、资金流等的安全性。(2)系统总体架构以站级子系统为中心,HOS子系统和IC卡子系统为两翼,现场管理与生产监控子系统和决策分析子系统等为外围。其中,站级子系统负责加油(气)站的销售、库存、内部管理等全部功能;HOS子系统负责中石油销售公司、省级分公司、市级分公司各级油品、非油品、天然气、财务、业务、组织结构管理等的全部管理和控制功能;IC卡子系统负责实现站级子系统的各类非现金交易处理功能,并管理IC卡、客户信息等;现场管理与生产监控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负责分析站级、HOS、IC卡子系统中的数据,以加强管理、降低风险,为决策提供依据。(3)系统的开发部署围绕稳定高效的总体思路,成立总部和市级分公司两级实施组,各司其责。充分组织准备和保障工作,细化并执行开发和部署计划。以总部集中实施的方式,最大化复用实施资源、减少沟通节点。各子系统的开发部署工作,按照急需功能、主体功能、完善及辅助功能的顺序逐级开发和部署。(4)系统开发部署的风险控制方面,设计了日常沟通机制、定期沟通机制、站级系统升级部署期间沟通机制,保障各种问题出现后能有效解决;设计了3个等级的应急预案,处理不同的应急事件;设计了针对性的需求变更管理机制,控制需求变更活动。(5)选择了渐增式策略综合测试中石油加油站管理2.0版系统的各大功能及子系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并针对系统测试可能出现的各级问题,提出了按照对应验收标准整改以达到要求。(6)设计了有效的系统培训方案,保障系统能快速有效地投入运行。(7)设计了系统开发实施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员、环境、技术、计划等问题的应对策略。
陈雷[9](2018)在《基于加油站管理的方案措施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因此人们的加油需求也不断提升。而为了更好地给人们提供加油服务,加油站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尤其是随着我国加油站数量的不断增多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对加油站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但观我国加油站管理现状来看,在管理方案措施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改进管理方案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加油站业务管理方案措施,设计了加油站客户管理方案,希望有助于加油站管理工作的进步。
郑茂宽[10](2018)在《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世纪末以来世界范围内制造业服务化的深刻变革,基于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成为制造型企业新的利润和价值增长点。传统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企业运营模式,逐渐被以面向客户提供集成化的服务与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所取代。同时,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崛起,世界正处在通向新的创新与变革时代的门口,推动价值链由基于产品的模式向基于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模式转变。同时,生态战略已经成为当前创新型企业构建全兴竞争格局的新思路,通过生态开放、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等社会化方式打破企业边界,推动各类商业要素的整合与重构。随着当前制造型企业服务化转型、智能互联技术的提升、企业生态战略的实施,各个领域都在朝着打造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Smart Product Service Ecosystem,SPSE)的方向发展,然而当前学术界还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支撑。因此,本文围绕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关键核心问题展开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框架。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基于对智能化、生态化、服务化等发展趋势的分析,构建了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总体框架:提出了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基础定义;分析了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智能、生态、服务三大特征;提出了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六面体构成要素模型,包括智能技术、用户体验、商业模式、市场定位、关联关系及联接交互;进一步分析了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六大要素与三大特征之间的映射矩阵,以及系统要素之间的交互逻辑关系;提出了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解析、系统设计、服务交付等环节的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研究技术路线图,为企业向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2)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需求分析。从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运行边界分析入手,研究了业务范畴横向、纵向拓展以及生态价值识别的相关方法;基于对客户需求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两个方面特征的分析,开发了基于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Mapping,FCM)的客户隐性需求挖掘方法和基于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的客户动态需求预测方法。(3)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解析。解析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内部运行机制,应用生态化可生存系统模型(Eco-Viable System Model,EVSM)对系统结构进行层次拓扑分析,基于耗散结构理论、Type 2模糊集生态位理论等研究了SPSE的平衡态发展过程,提出了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稳健性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双维度评估方法,以及增强系统稳健性的冗余机制,研究了基于涌现理论的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增值模型。(4)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设计。构建了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流程,开发了基于模糊关联聚类方法的智能产品/功能层次聚类方法,开发了基于服务蓝图、业务流程建模与标注(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Notation,BPMN)等多方法融合的智能服务流程配置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价值网络分析(Value Network Analysis,VNA)的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交互与基于价值传递矩阵的价值平衡理论。(5)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交付。基于智能生态产品服务交付体系架构的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及战略、战术、执行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能力层次模型,开发了智能产品服务资源虚拟化方法,分析了智能产品服务交付的产品互联协同、服务业务协同、服务组织协同、生态价值协同等四个层次的协同化过程,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交付渠道,开发了基于动态资源池的服务资源共享配置方法。通过智能家居和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两个应用示例对以上理论研究内容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本论文所提出方法和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体系、技术方法与相关解决方案的研究,源于工业界实际需求,也将会对企业向服务化、网络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二、加油站客户管理系统模块设计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油站客户管理系统模块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加油站潜油电泵永磁电机直驱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加油站用潜油电泵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加油站用潜油电泵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3 潜油屏蔽永磁电机研究动态 |
1.2.4 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系统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潜油永磁电机电磁设计和仿真分析 |
2.1 潜油永磁电机设计要求 |
2.2 潜油永磁电机电磁方案设计 |
2.2.1 潜油永磁电机极槽配合的选择 |
2.2.2 潜油永磁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 |
2.2.3 潜油永磁电机永磁体的设计 |
2.2.4 潜油永磁电机不均匀气隙的设计 |
2.3 潜油永磁电机设计方案的调整 |
2.4 潜油永磁电机仿真和结果分析 |
2.4.1 极槽配合为4极24槽潜油永磁电机仿真结果分析 |
2.4.2 极槽配合为4极9槽潜油永磁电机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潜油永磁电机定子屏蔽套设计及损耗计算 |
3.1 屏蔽电机结构特点 |
3.2 潜油泵用永磁同步电机屏蔽套设计 |
3.2.1 屏蔽套的材料选择 |
3.2.2 屏蔽套的结构设计 |
3.2.3 环氧树脂的选择 |
3.3 定子屏蔽套损耗计算 |
3.3.1 经验公式法 |
3.3.2 有限元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潜油永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及硬件电路设计 |
4.1 潜油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4.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理论 |
4.3 PI与PID控制的基本原理 |
4.4 潜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 |
4.4.1 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介绍 |
4.4.2 坐标变换仿真 |
4.4.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仿真 |
4.5 潜油泵永磁电机直驱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5.1 整流电路设计 |
4.5.2 逆变电路设计 |
4.5.3 驱动器电路设计和PCB板设计 |
4.6 潜油永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石油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在非油品营销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非油品业务营销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非油品业务营销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概况、环境分析、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2.1 S分公司非油品业务概况 |
2.1.1 S分公司非油品产品种类 |
2.1.2 S分公司非油品收入分析 |
2.2 环境分析 |
2.2.1 PEST模型分析宏观环境 |
2.2.2 五力模型分析竞争环境 |
2.2.3 内部环境分析 |
2.3 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2.3.1 产品和服务种类有待增加 |
2.3.2 产品定价机制不够灵活 |
2.3.3 营销渠道单一 |
2.3.4 促销政策未能因地制宜 |
2.4 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存在问题成因 |
2.4.1 商品调拨机制缺乏自动化 |
2.4.2 产品推广方式落后 |
2.4.3 营销渠道管理薄弱 |
2.4.4 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制约 |
2.4.5 监管困难和专业人才缺乏 |
2.4.6 消费者需求细分不完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改进 |
3.1 非油品业务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及STP分析 |
3.1.1 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
3.1.2 市场消费行为分析 |
3.1.3 非油品市场STP分析 |
3.2 非油产品改进策略 |
3.2.1 及时引进新产品 |
3.2.2 及时处理滞销品 |
3.2.3 合理设置各便利店商品组合 |
3.2.4 多样化能源发展智慧加油站策略 |
3.3 非油产品价格策略 |
3.3.1 根据商品品类特点制定价格 |
3.3.2 开展优惠券定价策略 |
3.3.3 实施商品捆绑定价策略 |
3.4 非油品营销渠道改进策略 |
3.4.1 制定供应商选择、商品采购和库存方面质量标准 |
3.4.2 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整合的新零售模式 |
3.5 促销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石油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4.1 制度保障 |
4.1.1 完善考核体系 |
4.1.2 细化奖励体系 |
4.1.3 各部门合作机制 |
4.2 加强内部营销机构管理 |
4.2.1 打造精细化基础管理 |
4.2.2 营销组织结构保障 |
4.3 非油品营销反馈控制 |
4.3.1 建立消费者满意度指标体系 |
4.3.2 开展营销活动成本和销售额分析 |
4.4 提升信息化建设 |
4.5 专业人才发展与保障措施 |
4.5.1 打造专业化队伍 |
4.5.2 定期开展专业培训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3)基于领域驱动设计的飞机航油加注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来源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1.3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航空加油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2.2 领域驱动设计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研究 |
2.1 领域驱动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2.1.1 领域驱动设计技术背景 |
2.1.2 领域驱动设计主要优势 |
2.1.3 领域驱动设计方法特点 |
2.1.4 领域驱动设计应用步骤 |
2.1.5 领域驱动设计应用场合 |
2.2 系统开发技术研究 |
2.2.1 React Native技术 |
2.2.2 Redux框架 |
2.2.3 Realm数据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领域分析 |
3.1.1 业务分析 |
3.1.2 用户分析 |
3.2 系统业务功能需求 |
3.2.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3.2.2 总体业务功能要求 |
3.2.3 现场加油作业功能要求 |
3.3 系统相关接口需求 |
3.3.1 接口类型 |
3.3.2 接口要求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4.1 数据通讯要求 |
3.4.2 权限分配与验证 |
3.4.3 软件界面设计需求 |
3.5 系统安全性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总体方案设计 |
4.1.1 总体软件架构设计 |
4.1.2 系统通讯网络方案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人员登录 |
4.2.2 任务信息 |
4.2.3 航班信息 |
4.2.4 油单信息 |
4.2.5 人员车辆绑定 |
4.2.6 导航栏信息 |
4.3 系统领域建模及分层设计 |
4.3.1 领域模型设计 |
4.3.2 离线业务模型设计 |
4.3.3 领域驱动设计分层原则 |
4.3.4 React+Redux中的MVC模式 |
4.3.5 基于DDD的MVC分层架构 |
4.4 系统分层架构详细设计 |
4.4.1 视图层设计 |
4.4.2 控制层设计 |
4.4.3 领域层设计 |
4.4.4 应用层设计 |
4.4.5 基础结构层设计 |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5.1 基础数据管理 |
4.5.2 外部数据管理 |
4.6 系统接口设计 |
4.6.1 系统接口关系 |
4.6.2 内部接口设计 |
4.6.3 外部接口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人员登录模块实现 |
5.1.1 平板端人员登录 |
5.1.2 平板端人员注销 |
5.2 任务信息模块实现 |
5.2.1 任务列表取得 |
5.2.2 任务信息检索 |
5.2.3 任务详细信息 |
5.2.4 接受任务 |
5.3 航班信息模块实现 |
5.3.1 航班列表取得 |
5.3.2 航班信息检索 |
5.3.3 航班详细信息 |
5.3.4 申请任务 |
5.4 油单信息模块实现 |
5.4.1 生成油单 |
5.4.2 油料信息取得 |
5.4.3 油单编号生成 |
5.4.4 上传油单 |
5.5 人车绑定模块实现 |
5.5.1 加油员绑定车辆 |
5.5.2 加油员信息取得 |
5.6 导航栏模块实现 |
5.7 离线功能实现 |
5.7.1 离线创建航班 |
5.7.2 离线接受任务 |
5.7.3 离线申请任务 |
5.7.4 离线生成油单 |
5.7.5 离线上传油单 |
5.8 系统测试 |
5.8.1 测试准备 |
5.8.2 测试方案 |
5.8.3 功能测试过程 |
5.8.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
5.8.5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5.8.6 安全性测试结果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组织结构 |
2 技术介绍 |
2.1 Java技术 |
2.2 JSP动态网页技术 |
2.3 SSH框架 |
2.4 UML建模技术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2 系统角色分析 |
3.3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1 多媒体展示需求分析 |
3.3.2 终端管理需求分析 |
3.3.3 互动模块需求分析 |
3.3.4 收费管理需求分析 |
3.3.5 客户管理需求分析 |
3.3.6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4 系统设计 |
4.1 架构设计 |
4.2 功能设计 |
4.2.1 多媒体展示模块功能设计 |
4.2.2 终端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4.2.3 互动模块功能设计 |
4.2.4 收费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4.2.5 客户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4.2.6 系统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5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实现 |
5.2 系统主要模块的详细实现 |
5.2.1 身份验证界面实现 |
5.2.2 多媒体展示模块 |
5.2.3 互动平台 |
5.2.4 收费管理 |
5.2.5 终端管理 |
5.2.6 系统管理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功能测试 |
6.2.1 测试用例 |
6.2.2 测试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GIS的加油站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本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J2EE |
2.2 B/S模式 |
2.3 MVC结构 |
2.4 GIS地理信息平台技术介绍 |
2.5 MYSQL数据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分析 |
3.1 分析目标 |
3.2 分析方法 |
3.3 用例分析 |
3.4 非功能性分析 |
3.5 可行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组织结构设计 |
4.3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4 系统活动设计 |
4.5 系统类设计 |
4.6 系统数据流设计 |
4.7 系统功能时序设计 |
4.7.1 系统管理 |
4.7.2 员工管理 |
4.7.3 GIS数据管理 |
4.7.4 入库管理 |
4.7.5 销售管理 |
4.7.6 查询管理 |
4.8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8.1 E-R设计 |
4.8.2 数据表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软硬件环境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登录管理 |
5.2.2 系统管理 |
5.2.3 员工管理 |
5.2.4 GIS数据管理 |
5.2.5 入库管理 |
5.2.6 销售管理 |
5.2.7 查询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功能测试 |
6.2 系统的非功能性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2.1.1 项目背景及说明 |
2.1.2 目标架构和岗位职责分工 |
2.2 系统功能需求关键点描述 |
2.3 业务现状及非功能需求分析 |
2.3.1 业务现状 |
2.3.2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第3章 系统架构设计 |
3.1 总体设计原则 |
3.2 总体技术路线 |
3.2.1 业务架构 |
3.2.2 应用架构 |
3.2.3 集成架构 |
3.2.4 关键技术 |
第4章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1 流程与功能的匹配关系 |
4.2 权限管理 |
4.2.1 用户权限管理设计 |
4.2.2 角色与职责的匹配关系 |
4.3 系统功能点详细设计 |
4.3.1 客户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3.2 销售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
4.3.3 营销模块的详细设计 |
4.3.4 会员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
4.3.5 服务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总体实现 |
5.2 实施方法 |
5.2.1 组织流程标准化实施方法 |
5.2.2 CRM系统试点实施方法 |
5.3 CRM系统实施效果 |
5.3.1 CRM系统基本按照实施计划完成 |
5.3.2 工作流的应用情况 |
5.4 系统测试 |
5.4.1 测试环境 |
5.4.2 测试工具 |
5.4.3 测试方法 |
第6章 系统上线实施 |
6.1 系统上线切换 |
6.1.1 上线准备 |
6.1.2 上线切换 |
6.1.3 切换检查 |
6.1.4 系统备份 |
6.2 用户培训 |
6.3 系统运维和支撑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航油公司油品销售调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油品销售调度现状研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开发技术简介 |
1.3.1 B/S开发框架简介 |
1.3.2 ASP.NET开发技术 |
1.3.3 SQL SERVER开发技术 |
1.3.4 Bootstrap简介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油品销售调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需求分析概述 |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1 车辆管理需求分析 |
2.2.2 库存管理需求分析 |
2.2.3 配送管理需求分析 |
2.2.4 数据统计管理需求分析 |
2.2.5 销售申报需求分析 |
2.2.6 月度销售计划需求分析 |
2.2.7 客存管理需求分析 |
2.2.8 组织机构管理需求分析 |
2.2.9 用户管理需求分析 |
2.3 系统运行性能指标 |
2.3.1 安全性指标 |
2.3.2 效率要求 |
2.3.3 运行平台 |
第3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 |
3.2 系统整体功能模块设计 |
3.3 系统实体分析 |
3.4 系统总体ER图设计 |
3.5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4章 油品销售调度管理系统实现 |
4.1 系统功能实现主要技术 |
4.2 车辆管理模块 |
4.3 库存管理模块 |
4.4 配送管理模块 |
4.5 数据统计模块 |
4.6 销售申报管理模块 |
4.7 月度销售计划模块 |
4.8 客存管理模块 |
4.9 组织机构管理模块 |
4.10 用户管理模块 |
第5章 油品销售调度管理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目标 |
5.2 系统测试方案 |
5.3 系统测试方法 |
5.4 测试用例 |
5.5 测试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升级2.0版实施的过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重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中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升级2.0版实施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内涵 |
2.2 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2.3 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管理技术 |
第3章 中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升级的需求分析 |
3.1 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 1.0版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3 2.0版系统升级的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中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升级2.0版的总体策划 |
4.1 目标设计 |
4.2 整体方案与架构 |
4.2.1 总体结构设计 |
4.2.2 系统架构设计 |
4.2.3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章 中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升级2.0版的过程管理策划 |
5.1 总体思路设计 |
5.2 实施过程策划 |
5.3 风险控制策略 |
5.3.1 沟通机制设计 |
5.3.2 应急处理方案设计 |
5.3.3 需求变更管理机制设计 |
5.4 测试验收策略设计 |
5.4.1 测试方案 |
5.4.2 验收方案 |
5.5 培训管理策划 |
第6章 中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升级2.0版的可能问题及对策 |
6.1 可能存在的问题 |
6.2 相关问题的应对办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加油站管理的方案措施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加油站业务管理方案措施分析 |
1.1 HSE管理方案 |
1.2 服务管理方案 |
2 加油站客户管理设计方案 |
2.1 客户资料管理模块 |
2.2 客户设置模块 |
3 结语 |
(10)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挑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面临的挑战 |
1.2 产品服务系统的智能化和生态化转型 |
1.2.1 转型路径分析 |
1.2.2 转型需求分析 |
1.2.3 解决方案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研究现状与分析 |
2.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框架研究现状 |
2.1.1 智能化服务化转型研究现状 |
2.1.2 生态系统的应用研究现状 |
2.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边界及需求分析研究现状 |
2.2.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边界研究现状 |
2.2.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需求分析研究现状 |
2.3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解析研究现状 |
2.3.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建模理论研究现状 |
2.3.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稳态研究现状 |
2.4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
2.4.1 智能产品功能层次聚类与系统生成 |
2.4.2 智能产品服务流程图形化建模与量化分析 |
2.5 智能生态产品服务交付研究现状 |
2.6 研究现状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总体框架 |
3.1 引言 |
3.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相关概念定义 |
3.3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
3.3.2 智能的特征 |
3.3.3 生态的特征 |
3.3.4 服务的特征 |
3.4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要素构成 |
3.4.1 智能技术 |
3.4.2 用户体验 |
3.4.3 市场定位 |
3.4.4 商业模式 |
3.4.5 关联关系 |
3.4.6 联接交互 |
3.4.7 生态特征与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
3.5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总体研究框架与流程 |
3.6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示例验证 |
3.6.1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的定义与演变 |
3.6.2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的特征体现 |
3.6.3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要素构成分析 |
3.7 先进性与可行性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需求分析 |
4.1 引言 |
4.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需求分析研究思路与框架流程 |
4.2.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边界拓展特征分析 |
4.2.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客户需求特征分析 |
4.2.3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客户需求分析研究框架流程 |
4.3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边界研究 |
4.3.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业务边界研究 |
4.3.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边界研究 |
4.4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客户需求挖掘与预测 |
4.4.1 客户需求分析方法选择 |
4.4.2 基于模糊认知图(FCM)的客户隐性需求挖掘方法 |
4.4.3 基于ARIMA模型的客户动态需求预测方法 |
4.5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需求分析示例验证 |
4.5.1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边界研究 |
4.5.2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客户需求挖掘与动态预测 |
4.6 先进性与可行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解析 |
5.1 引言 |
5.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解析研究思路与框架流程 |
5.2.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解析的问题特征 |
5.2.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解析研究框架流程 |
5.3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层次结构拓扑分析与建模 |
5.3.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层次分析 |
5.3.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生存系统模型(EVSM) |
5.3.3 基于EVSM的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结构建模 |
5.4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稳健性研究 |
5.4.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稳健性研究思路 |
5.4.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演变 |
5.4.3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生态位分离 |
5.4.4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稳健性评价 |
5.4.5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冗余机制 |
5.5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涌现 |
5.5.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涌现机理 |
5.5.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价值空间的拓展 |
5.5.3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空间评价 |
5.6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解析示例验证 |
5.6.1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结构拓扑层次分析 |
5.6.2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稳健性研究 |
5.6.3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价值涌现 |
5.7 先进性与可行性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设计 |
6.1 引言 |
6.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设计研究思路与框架流程 |
6.3 智能产品与功能层次聚类 |
6.3.1 主要问题特征与研究思路分析 |
6.3.2 智能产品功能模糊层次聚类算法 |
6.4 智能产品服务流程建模 |
6.4.1 智能产品服务配置框架 |
6.4.2 基于服务蓝图的智能产品服务包划分 |
6.4.3 基于BPMN图的智能产品服务过程建模 |
6.5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价值交互与平衡 |
6.5.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价值交叉补贴 |
6.5.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网络分析 |
6.5.3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传递矩阵 |
6.6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设计示例验证 |
6.6.1 智能家居产品与功能层次聚类 |
6.6.2 基于多方法融合的智能家居服务流程建模 |
6.6.3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价值交互与平衡 |
6.7 先进性与可行性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交付 |
7.1 引言 |
7.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交付研究思路与框架流程 |
7.2.1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交付问题特征分析 |
7.2.2 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交付研究框架流程 |
7.3 智能产品服务能力规划 |
7.3.1 智能产品服务能力层次分析框架 |
7.3.2 智能产品服务能力与资源的虚拟池化 |
7.4 智能产品服务交付管理 |
7.4.1 智能产品服务交付协同化过程 |
7.4.2 智能产品服务交付渠道 |
7.4.3 基于动态共享资源池的智能产品服务资源配置 |
7.5 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系统交付示例验证 |
7.5.1 智能家居服务能力规划 |
7.5.2 智能家居服务运营管理 |
7.6 先进性与可行性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示例验证 |
8.1 案例背景 |
8.2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框架结构 |
8.2.1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基础框架 |
8.2.2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的特征体现 |
8.2.3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
8.3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需求分析 |
8.3.1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边界研究 |
8.3.2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客户需求挖掘与动态预测 |
8.4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解析 |
8.4.1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结构拓扑层次分析 |
8.4.2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稳健性研究 |
8.4.3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价值涌现 |
8.5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设计 |
8.5.1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与功能层次聚类 |
8.5.2 基于多方法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流程建模 |
8.5.3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价值交互与平衡 |
8.6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生态系统交付 |
8.6.1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能力规划 |
8.6.2 智能网联汽车服务运营管理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1.1 内容总结 |
9.1.2 创新点 |
9.2 展望 |
9.2.1 不足之处 |
9.2.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语 |
附录二 模糊层次聚类算法的MATLAB实现 |
附录三 基于EXCEL的资源动态配置算法实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一作者撰写中和拟投稿论文 |
与他人合作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加油站客户管理系统模块设计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油站潜油电泵永磁电机直驱系统研究[D]. 张义勋.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2]中石油S分公司非油品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高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基于领域驱动设计的飞机航油加注系统设计与实现[D]. 吴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LNG加气站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郭云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5]基于GIS的加油站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桐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4)
- [6]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D]. 楚亚赟. 山东大学, 2018(02)
- [7]中航油公司油品销售调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 肖鹏西.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8]中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升级2.0版实施的过程管理研究[D]. 肖诗伯.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9]基于加油站管理的方案措施浅析[J]. 陈雷. 化工管理, 2018(12)
- [10]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 郑茂宽.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