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航道调查进入GPS数字时代

黄河航道调查进入GPS数字时代

一、黄河河道测量进入GPS数字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王柳[1](2021)在《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5G时代已然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以期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信息化时代国际视野,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变革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地理学科表现尤为明显。教师作为中小学生的引领者,其教学能力高低就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本研究调查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并从总体性、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三方面提出教师能力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体呈中等水平,但在信息化教学管理和技术知识(TK)维度均值较低,以至于在教学中营造吸引学生积极投入的学习氛围是比较困难的。(2)青海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不同学历、教龄和学校类型群体中分别存在差异且此差异具有显着性,而在性别和受教类型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态度与意识、技术知识(TK)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表现相对更好;优质学校教师通常信息化教学准备能力更强,而在技术知识(TK)和地理学科内容知识(CK)维度没有明显优势;教龄长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态度和意识普遍较低,但对教学法知识(PK)、地理学科内容知识(CK)和地理学科教学法知识(PCK)的掌握好。(3)影响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信息化教学评价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地理学科教学法知识是信息化教学知识的重要要素,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深刻影响着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能力。针对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提出保持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可、处理好传统和信息化教学的关系、依据现有资源探寻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改变现有仅培训缺考核的现状模式的总体性提升策略。再针对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不同群体现状提出针对性策略,最后以“河流地貌发育”内容的信息化教学为例,为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现实参考。

王博[2](2020)在《制度能力、合作水平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研究 ——基于黄河灌区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田灌溉系统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实现振兴的重要保障,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然而,实际上多数农业灌溉区的灌溉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造成这一农业生产困境的主要原因归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失灵。由于农田灌溉系统所具有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与农户生产经营私人性之间的冲突,造成农田灌溉系统设施建设和管护等供给无效及偷水和抢水等灌溉用水无序问题是农田灌溉系统治理失灵的主要表现,也是阻碍其功能发挥的症结所在。面对这一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无效事实,很难有一套科学理论体系对其做出有力解释。作为一种惠顾者所有、民主管理并受益的非营利性村庄经济合作组织,农田灌溉系统在农户相互关联的自组织管理模式下,其治理必然受到村庄制度能力和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因素的影响。村庄制度能力可以为农田灌溉事务提供一种适合的治理舞台,使不同农户主体能够有效协作,达到灌溉资源整合目的,而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可以演化出趋于降低组织内部人际间冲突的自发灌溉秩序,为农田灌溉系统运行提供一种融洽的组织环境。因此,将村庄制度能力和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概念引入灌溉系统治理研究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基于村庄制度能力和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双重视角。依据公共事务治理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和制度能力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利用黄河灌溉农业生产区的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和山东6省(自治区)1042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剖析了黄河灌溉农业生产区的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现状及问题;构建了村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的表征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和解析了村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指数。进一步,使用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跨层次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和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等多种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探究了村庄制度能力和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两大关键因子对农田灌溉系统设施供给、灌溉用水秩序和综合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并结合实证研究结论指出农田灌溉系统治理改进的优化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田灌溉系统治理主要包括农田灌溉系统设施供给和农田灌溉用水秩序两方面,分别表征了农田灌溉资源系统供给和资源占用维度的治理情况。数据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黄河灌溉农业生产区,有55%的农户对其所在村组的农田灌溉系统设施供给满意,有72%的农户认为村组中大部分农户会遵守村组的农田灌溉用水秩序,说明黄河灌溉农业生产区的农田灌溉系统供给效果一般,用水秩序良好,黄河灌溉农业生产区在农田灌溉系统治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改进空间。(2)村庄制度能力体系包括了知识资源、关系资源和动员能力三个层次。在知识资源层次,农户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相互帮助程度最高,说明在以互帮互助为传统美德的农村社会,村民之间互帮互助是村庄制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系资源层次,农户对村干部的信任最高,说明相比较于关系性资源中的其他因素,农户对村干部的信任是村委会或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村庄农田灌溉事务自我品牌建设的关键。在动员能力层次,村庄管理组织联户促进集体行动的能力最高,说明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能力是村庄动员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3)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是由农户对村委会或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响应程度和农户相互之间在农田灌溉过程中的协调程度两方面构成。在农户对村委会或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响应方面,农户积极参加村委会或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召开的相关会议程度最高,说明农户与村委会或农民用水者协会之间的纵向合作形式主要是通过会议决策方式展开。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农户相互之间的协调程度方面,农户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保障集体行动成功最高,说明农户相互之间的合作水平主要体现在能否团结一致实现共同目标。(4)村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系统供给影响显着。村庄空间领域内的知识资源、关系资源和动员能力层次的制度能力因素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的意愿和程度有显着促进作用,村庄空间领域内的制度能力越强,农户参与村庄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的意愿越强,投资或投工村庄农田灌溉系统设施建设和管护的程度越大。农田灌溉组织内部纵向和横向合作水平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供给有促进作用,农田灌溉组织内部的合作水平越高,农户参与村庄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的意愿越强,投资和投工村庄农田灌溉系统设施建设和管护的程度越大。制度能力与合作水平除了单方面影响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供给外,还存在交互效应,二者的交互项对农户参与村庄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的意愿和程度均有显着作用。(5)村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用水秩序影响显着。村庄制度能力是通过作用于农户的灌溉行为并进一步影响农田灌溉用水秩序,农户灌溉中的偷水行为减少、用水纠纷降低和用水满意程度提高是制度能力作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秩序的重要媒介。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是影响制度能力促进农户产生积极灌溉行为的重要因素,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正向调节制度能力与农户用水行为和村庄灌溉秩序之间的关系。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越高,越容易促进制度能力对农户灌溉行为的引导与规范。村庄制度能力通过正向影响农户灌溉行为而保障农田灌溉系统用水秩序的维持,是解释农田灌溉用水秩序自组织管理何以有效的一条关键路径。(6)村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有显着正向作用。村庄空间领域内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表征村庄制度能力的知识资源、关系资源和动员能力层次因素与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维度绩效、秩序维度绩效和综合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着正向关系,村庄空间领域内的制度能力越强,村庄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维度绩效、秩序维度绩效和综合治理绩效越高。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因素对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维度绩效、秩序维度绩效和综合治理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在村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农田灌溉组织内部的合作水平正向调节村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维度绩效的关系,农田灌溉组织内部的合作水平也正向调节村庄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系统秩序维度绩效的关系。

康文钟[3](2019)在《现实在此终结:论数字技术时代的影像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克拉考尔的电影“救赎性”思考,抑或麦茨的符号学研究,都集中建立在电影诞生初年伊始就从未脱离“film”即电影/胶片交融的本体特性之上。胶片的复杂光化学反应、连续的声波记录,让电影从诞生和生产开始就带有对现实的选择与提炼的烙印,同时它深层次的“引得性”(indexical)特质也使得电影始终无法脱离波德维尔所说的“模拟(analog)媒介”的范畴。1970年代末期兴起的数字技术,经由几十年的发展完善,于世纪之交逐渐完成了对电影从制作端到放映端的全面革命,使整个电影工业开始了不可逆的、彻底的数字化转向。在电影数字化转向的同时,数字技术也重新激活了一些并非全新的影像技术,诸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全息影像技术等,改变了人们对电影的传统认知,使诸如“可拓展的电影”(expanded cinema)这样的影像艺术观念也进入了电影思考的范畴。由此,数字技术实现了从电影内部向整个物质现实的全面“入侵”。这反映在数字技术语境下,技术层面上的胶片让位于数字、摄影机让位于电脑、真人演员让位于数字面孔与身体、真实空间让位于虚拟空间等,其所有面向几乎都指向了对物理现实的架空,转而呈现为一种想象式的、建构性的图景。随之而来的是影像/图像与物质现实在模拟时代所呈现的强烈的粘连对应关系,逐渐被游离在物质现实之外的“非引得性”影像符指所替代。因此,从文化层面看,电影数字化和数字技术对物质现实的全面“入侵”加剧了当地社会的景观化、视像化、屏幕化与虚拟化,进一步深化和固化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具体表现为现实被虚拟所取代,深度被表象所取代,自由被监控屏幕所取代等一系列后现代文化症候。本论文无意在影像内容与意义方面做过多纠缠,而是聚焦于数字技术时代全球特别是好莱坞商业电影一些具有形式开拓性的影像实践,以法国文化批评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景观社会”理论以及美国批评家乔纳森·贝勒(Jonathan Beller)的“影像生产方式”理论作为主要支撑,他们的理论建构都已选择一种假设性立场,对影像进行了思考,但目前现状是,数字技术作用下的影像艺术正在沿着他们的理论发展为一种现实状态。借助他们的理论反思数字技术时代下电影/影像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者认为,如果说胶片时期的经典电影论说已经拉开了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想像的能指”、“能指与所指”的脱钩等)的话,那么,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影像生产则全面实现了自身对现实的“再生产”和“再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胶片电影作为一个入口,数字技术在“终结”了胶片为基础的电影/影像的同时,也彻底“终结”了现实。

陈志刚[4](2019)在《“河长制”下智能视频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河长制”对H省某市河道实时高清可视化管理的要求,对无线智能视频监测系统进行综合研究。根据某河道实际地理环境,提出了适合某河道的总体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讨论了可行的网络安全方案,分析了智能视频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智能视频监测系统在河长制可视化管理中场景特征提取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逐日系统”在太阳能发电中控制太阳能板自动对日角度的研究。系统研究和设计过程中,充分借鉴其他视频监测行业的经验和成果。结合河道的实际情况,按照理论研究、现场调研和方案改进的步骤和方法,将4G网络传输、带“逐日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对智能视频监测技术在河长制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该系统能很好地解决野外环境中的供电难题和高清视频数据远距离实时传输的带宽瓶颈问题,系统能够应用在各种野外地形和恶劣环境,河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智能终端查看河道的情况,并且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AI的水利影像监测仪较传统的摄像头更好地进行可视化水位计算、水面漂浮物、河道采砂船、游人行为分析和预警功能,当视频出现相应场景时,系统会自动报警给河长,河长远程就可以及时查看和指挥,为河长提供科学的决策。前端的智能分析不但可以更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可以减轻传输带宽压力。在场景特征提取算法方面,本文运用RGB相位图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的算法研究,将河道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相结合提高综合判断能力,并将提取的特征用SVM进行分类识别,得出河道是否正常、水体恶化百分比、漂浮物大小等场景情况。在太阳能供电方面,“逐日系统”以北斗导航系统实时采集时间信息和太阳能板位置信息做比较,系统通过特定阈值把当前太阳能板角度值和理论太阳能板角度值对比。如果相对误差不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以内,则系统向电子陀螺仪芯片发出按照理论转动角度转动的指令,控制太阳能板向正确的角度转动以确保太阳能板正对太阳最大处,所以太阳能板能够随着太阳方位的改变而移动,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效率。通过智能视频监测系统能够对河道环境和安全起到科学的管理,给“河长制”带来智慧的眼睛。还可以有效应对河长的新需求,后期通过进一步扩展和开发,智能视频监测全天候对河道进行实时监测,为河长制工作保驾护航,对“河长制”有积极意义。

胡依然[5](2016)在《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化技术的空前发展已给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领域带来剧烈变化。身在其中,如何迎接新思潮、新技术的挑战,正是该研究的初衷。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出发,主张“基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方式,针对潮控海岸的人工岛式填海造地,开展了由运算化模拟技术辅助的实验探索和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的拓展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结合海岸策略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以“海岸自然过程在造地实践中的角色”为关注点,通过“隔离”和“引入”自然过程这两种填海方式的对比论证,认为常规造地方式对自然拒之门外的做法是一种严重损害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并提出利用自然的持续作用开展海岸工程才是未来趋势。为此,本文详细阐释了“基于自然过程进行填海造地”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了将其作为设计理念的必要性,接着系统梳理了与之相关的理论学说,并总结归纳出基于该方式进行填海造地的四种特征,最后形成了由设计原则和核心理念构成的思维框架。在该框架指导之下,继续针对“如何降低人工干预同时更多借助潮控海岸的自然作用进行填海造地”展开研究,将方法理论应用到具体问题之中,进而提出潮控海岸填海造地数字化策略的理论设想:在技术方法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与运算化模拟技术”;在设计理念上“以自然力驱动为导向”。本文将潮控海岸填海造地视为具有动态机制的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其自然驱动因子和人为驱动因子构建了相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和策略框架,具体包含四个方面:首先,基于粒子系统和自治智能体理论对海岸动力过程进行模拟;其次,从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出发建立生态定量模型和政策干预模型;三是,结合数字化分析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自然作用下场域形态的生成;最后综合以上三点并基于关系都市主义,论证了开展界面协作和互动平台的可能性。文章最后以实验性项目“阿布扎比潮控海岸人工岛式造地”为例,将数字化设计方法和策略应用到典型场地样本中,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信息获取、环境分析、设计建构和设计反思四个部分,通过这一完整的设计过程验证了前文提出的框架理论设想;同时,该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经验和问题又为框架体系做出了反馈和补充。通过运用新技术对新领域的研究,本文验证了风景园林领域“顺应自然”的设计思想与运算化设计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类似填海造地这样的实际问题中具备应用的可能性,总结了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数字化设计策略框架,填补了风景园林学领域针对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研究的空白,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化策略在设计建构阶段的探索运用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推进和发展。

袁旸洋[6](2016)在《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数字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变革与发展。传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较多地依赖于设计师的感觉、悟性与积累,缺乏科学性与可传授性,设计的结果往往具有或然性。风景园林环境的营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化、可持续、减量化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因地制宜”地生成景园设计特色,更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风景园林的科学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规划设计方法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以建筑学为代表的参数化研究重在对形体和空间形态的模拟与描述,可以称之为“参数化生成”。与之不同,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聚焦于系统架构下的调控与优化,不囿于参数化的生成,而是透过参数化的设计机制,实现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从景园环境构成规律、过程到呈现形式的整合研究,通过多层面、多目标的耦合实现人工干预下的景园系统的整体优化。本研究从方法论的层面出发,以耦合原理为引导,对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进行研究,初步建构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与逻辑模型,并结合多年实践与案例的解读,系统地研究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全文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耦合原理与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建构”。首先,论文对数字时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变化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以问题为导向,归纳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论文的研究目标,论文界定了“定量化”、“数字化”、“参数化”、“风景园林参数化”等范畴;在此基础上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特点出发,深入剖析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生成的前提、背景、基础、驱动、核心、途径等内在动因及其原理,提出“范式”与“模型”为其作用方式。据此,论文解读了“耦合原理”之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与意义,并讨论耦合架构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构建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进一步对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的特征加以论述,整合“技术”与“软件”构建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平台第二部分以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为基础,构建风景园林参数化评价与规划设计模型。针对于场所认知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与专项,建立了六个专项模型: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项目选址模型、道路选线模型、拟自然水景建构模型、竖向设计模型。论文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各个专项的特点出发,对模型的逻辑生成与参数构成进行了论述,并分别结合实际案例就模型的运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探讨。论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四方面:1. 视角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建构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2. 理论创新:在系统架构下阐明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3. 方法创新: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探索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4. 成果创新:针对学科特征建构了风景园林参数化评价与规划设计模型

王琳峰[7](2012)在《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特定军事管理制度下具有高度整体性及层级性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往关于“明长城蓟镇”的研究和保护多关注于某一地段或某种防御设施类型的研究,缺乏针对蓟镇防御体系整体及其聚落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明长城蓟镇为对象,在明代北部边疆的历史背景下,从整体性视角梳理蓟镇的军事建置沿革、战略地位转变、防御范围演变等问题;揭示蓟镇防御体系的构成及功能;绘制出明长城蓟镇军事聚落空间分布图,研究蓟镇军事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变迁规律,归纳军事聚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长城军事聚落具有时空跨度大、涉及领域多、信息量巨大等特征,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难以满足研究需要。因此本文引入GPS、GIS、RS等空间信息技术,建立面向“蓟镇聚落整体性研究”的聚落空间数据库,整合聚落的空间及属性数据,进一步探索建立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线。在建立蓟镇聚落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针对蓟镇聚落的历史演变过程、景观环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多视角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对蓟镇防御体系及军事聚落进行历史地理和规划层面的解析。同时探索基于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平台的空间定性与量化分析整合的聚落研究方法。

何明岗[8](2011)在《GPS功能扩展程序研发及其在钓鱼台水库规模论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库是人类蓄水发电、灌溉和防洪调度的重要设施,解放以来,全国各地修建了众多水库。水库工程在防御洪水调节径流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益,水库库容和淤积量的变化是水利电力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正确快速的库容和淤积量的测定对保证库区、大坝的安全和计划调度发电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泥沙淤积等原因,水库库容会发生变化,需经常进行库容的复核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三维定位测量技术,它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且测点之间勿需相互通视。起初这种技术仅应于美国军事定位和各国民用大地测量,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GPS出现一种实时动态(Real Time Kinematical,简称RTK)定位法,此法能进行快速、动态、精确地定位,将其应用于水库库容测量定位中,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传统库容计算主要采用等高线的台锥体公式和断面测量法。等高线法计算是假定两等高线之间体积变化是线形性,对于两高程之间的地形起伏无法精确反映,特别对地势较为平坦地区,计算结果误差较大。要提高计算精确度就必须加密等高线,这将大大增加成图的难度。断面法库容计算主要是在库区设定相互平行的断面,要求断面间的地形变化较为均匀,呈现线性,这种方法简单,工作量小,采集测点的数目太少,因此其准确性较差,而且计算时针对不同高程的库容计算极其繁锁。当库区地形复杂,库区支流纵多时,计算精度将难以保证。依靠现代高精度GPS定位技术、回声测深技术,借助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对库区实施测量,根据水下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用等间距、高密度的测点对测区水域进行覆盖;建立在高精度、高密度测点的基础上,利用地形图绘制中的三角形构网方法,对整个测区以三角网进行覆盖,计算每个三棱水柱的水柱体积和淤积体积,并对所有三棱水柱的水柱体积进行叠加,便可获得库区库容的精密计算结果。

安业[9](2011)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课程探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中指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被统称为地理信息技术,其作为地理学目前最活跃的分支学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地理信息技术的出现优化了传统的地理基础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给地理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变革。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地理基础教育中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与国外地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然后针对目前人教版的地理信息技术部分的教科书进行了评述,根据对高考题目命题的趋势,以及在教学中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给出教材编写的意见和建议。紧接着探索了在高中阶段什么样的人群适宜开设地理信息技术课程。最后,给出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范例。得出的结论是,现行人教版教材还有潜力可挖,还有很多可以提高和改进的部分,教材的改革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更深层次的挖掘教材时提供了一个范例。

房世峰[10](2010)在《新疆融雪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展融雪径流预报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受制于融雪水文过程中广泛存在且复杂的不确定性、观测实验条件的匮乏、以及研究基础的薄弱,迄今为止对于融雪径流预报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不确定性的研究世界范围内也近乎空白。本文瞄准分布式融雪径流预报的关键技术、方法以及融雪水文预报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这两个关键科学问题,以地处新疆天山北坡昌吉州的军塘湖流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基于“3S”技术、实验室模拟、野外观测实验、计算机建模以及现代数理方法等方法与技术手段,对新疆融雪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系列研究。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一是开展了融雪径流预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二是开展了系列积雪冻融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为融雪模型的构建及其参数率定提供基础;三是基于典型研究区近年来的观测实验以及相应的实验室模拟实验,开展了“温度指数法”融雪模型以及“能量平衡法”融雪模型的对比研究,初步构建了面向新疆的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四是基于大气-陆面模式的耦合,开展了模型参数率定及分布式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五是融雪水文过程及融雪径流模型中的不确定性研究;六是融雪模型参数率定和预报不确定性的量度标准以及可靠性分析研究;七是融雪水文不确定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融雪径流预报以及不确定性研究既立足于新疆区域水资源管理以及防灾减灾的社会需求,也是现今国际水文学界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故此本文的研究起点位于国际先列水平,主要的创新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大气-陆面模式耦合、“3S”技术以及室内外模拟实验与观测,建立了面向新疆的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其中首次对融雪期温度指数法融雪模型中的“度日因子”展开了探讨,大气模式与遥感等多源数据驱动分布式融雪模型进行融雪径流预报乃是未来水文预报的发展方向;二是首次对融雪水文过程及融雪径流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研究方法与理论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此项工作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二、黄河河道测量进入GPS数字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河道测量进入GPS数字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问卷编制与发放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设计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三维能力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识评价方法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和题项视角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题项设计
    第三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预调查
        一、预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二、预调查问卷效度检验
        三、预调查问卷讨论与修改
    第四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正式调查
        一、问卷数据来源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第三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三维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次维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各题项整体水平分析
    第二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群体水平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性别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学历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教龄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类型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第三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性别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学历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教龄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类型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第四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性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相关性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认可度有待提升
        二、信息化教学知识与实践问题突出
        三、群体差异问题表现突出
        四、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不足
第四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第一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总体性策略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
        二、处理好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关系
        三、依据现有资源探寻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四、改变现有仅培训缺考核的现状模式
    第二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针对性策略
        一、性别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二、学历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三、教龄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五、学校类型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第三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现实指导性策略
        一、教学目标分析设置
        二、构建真实教学情景
        三、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主线
        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2)制度能力、合作水平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研究 ——基于黄河灌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田灌溉系统运行低效事实
        1.1.2 农田灌溉系统运行低效根源
        1.1.3 现有理论对农田灌溉低效解释乏力
        1.1.4 制度能力与合作为农田灌溉治理提供全新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田灌溉系统
        2.1.2 农田灌溉治理
        2.1.3 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
        2.1.4 村庄制度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事务治理理论
        2.2.2 集体行动理论
        2.2.3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
        2.2.4 制度能力理论
    2.3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与农田灌溉治理机理分析
        2.3.1 研究视角的再阐释
        2.3.2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田灌溉治理的制度演进与现状分析
    3.1 农田灌溉系统治理制度历史演进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田灌溉管理
        3.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田灌溉管理
        3.1.3 分税制时期的农田灌溉管理
        3.1.4 税费改革后的农田灌溉管理
        3.1.5 水利设施市场化改革后的多元治理
    3.2 资料来源与样本描述
        3.2.1 资料来源
        3.2.2 样本描述
    3.3 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现状分析
        3.3.1 农户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认知
        3.3.2 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水平
        3.3.3 农田灌溉系统的治理效果
    3.4 农田灌溉系统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3.4.1 农户灌溉意愿表达程度较低
        3.4.2 农户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
        3.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较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及绩效测度与分析
    4.1 制度能力与合作水平的指标体系
        4.1.1 数据说明
        4.1.2 指标设计原则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制度能力与合作水平的测度及分析
        4.2.1 制度能力与合作水平测度方法
        4.2.2 制度能力与合作水平测度结果
        4.2.3 制度能力与合作水平特征分析
    4.3 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评价及分析
        4.3.1 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评价体系
        4.3.2 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评价方法
        4.3.3 农田灌溉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系统供给的影响
    5.1 问题提出
    5.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5.2.1 农田灌溉系统供给分析框架
        5.2.2 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系统供给
        5.2.3 合作水平与农田灌溉系统供给
        5.2.4 制度能力与合作水平的交互作用
    5.3 变量说明、研究方法
        5.3.1 变量说明
        5.3.2 研究方法
    5.4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系统供给影响分析
        5.4.1 制度能力对农田灌溉系统供给影响
        5.4.2 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系统供给影响
        5.4.3 交互项的影响效应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用水秩序的影响
    6.1 问题提出
    6.2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说
        6.2.1 制度能力与秩序
        6.2.2 合作与秩序
        6.2.3 研究假说
    6.3 变量说明、研究方法
        6.3.1 变量说明
        6.3.2 研究方法
    6.4 研究变量分析与检验
        6.4.1 验证性因子分析
        6.4.2 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6.5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秩序影响检验
        6.5.1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6.5.2 中介效应检验
        6.5.3 回归分析和调节效应检验
    6.6 稳健性检验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治理绩效的影响
    7.1 问题提出
    7.2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说
        7.2.1 农田灌溉治理绩效分析框架
        7.2.2 制度能力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
        7.2.3 合作水平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
        7.2.4 合作水平的调节作用
    7.3 变量说明、研究方法
        7.3.1 变量说明
        7.3.2 研究方法
    7.4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治理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7.4.1 制度能力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
        7.4.2 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
        7.4.3 制度能力、合作水平对农田灌溉治理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强化农户对农田灌溉系统的认知
        8.2.2 完善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的机制
        8.2.3 健全基层农田灌溉管理组织
        8.2.4 加强村庄制度能力建设
        8.2.5 提升农田灌溉组织内部合作水平
        8.2.6 创新农田灌溉系统管理模式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现实在此终结:论数字技术时代的影像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影像与现实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论说路径、文献综述与现状分析
        一、论说路径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与理论预设
        二、结构安排及创新性
第一章 终结现实的影像:从模拟到数字的技术革命
    第一节 从胶片到数字 : 影像对现实的反映与建构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 : 数字时代下电影语言的新演进
    第三节 终结现实的影像革命 : 走向超真实的数字影像艺术
第二章 冲破银幕:数字技术与超真实影像
    第一节 彼得 · 杰克逊的“中土世界”: 高清技术与空间真实
    第二节 比利 · 林恩的眼睛 : 从空间向内心发展的高清技术
    第三节 看与被看的转换:现象学视角下的高帧率技术意识
第三章 跨越“恐怖谷”:数字身体与视觉意识的扩展
    第一节 从“泥土”到机械 : 数字身体的现实性指认
    第二节“返老还童”与“死而复生”:数字身体对“恐怖谷理论”的规避和利用
    第三节 反对图灵:数字身体的自我觉醒
第四章 把握世界的图像:虚拟现实对“现实”的重构
    第一节 “沉浸其中”: 全知虚拟时空的营造
    第二节 人机互动 : 虚拟现实技术对身体的“改造”
    第三节 重归现实 : 作为同理心机器的虚拟现实
第五章 嵌入物质现实:AR与全息影像的全景敞视主义
    第一节 行走在幻觉与现实间的AR影像
    第二节 重组现实空间的全息影像
    第三节 从嵌入现实到掌控现实 : 全息与AR影像的全景敞视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按时间序)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4)“河长制”下智能视频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
        1.1.1 学术背景研究
        1.1.2 课题的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河长制应用智能视频监测系统现状和发展
    1.3 课题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组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智能视频监测系统结构及相关技术
    2.1 智能视频监测系统的基本结构
    2.2 计算机视觉技术
    2.3 图像处理
        2.3.1 图像增强
        2.3.2 边缘检测
    2.4 场景特征提取的算法研究
        2.4.1 RGB相位图
        2.4.2 灰度共生矩阵
        2.4.3 算法实现流程图
    2.5 智能运维系统
    2.6 传输技术的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智能视频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3.1 河长制下智能视频监测平台需求
    3.2 河长制需求分析
    3.3 系统的设计原则
        3.3.1 实用性
        3.3.2 先进性
        3.3.3 稳定性
        3.3.4 安全性
        3.3.5 兼容性
    3.4 系统设计依据
    3.5 智能视频监测平台的功能分析
    3.6 智能视频监测系统的组成
    3.7 前端系统设计
        3.7.1 智能采集部分
        3.7.2 前端部署设计
    3.8 供电系统设计
        3.8.1 逐日系统
        3.8.2 太阳能电池板
        3.8.3 太阳能控制器
        3.8.4 逆变器
        3.8.5 蓄电池
    3.9 智能运维系统
        3.9.1 设备故障报警模块
        3.9.2 视频图像状态巡检
        3.9.3 设备巡检模块
        3.9.4 视频质量诊断模块
    3.10 传输系统设计
        3.10.1 网络带宽
        3.10.2 4G网络
        3.10.3 虚拟专用网络
    3.11 中心系统设计
        3.11.1 中心系统结构图
        3.11.2 存储服务器设计
        3.11.3 液晶拼接显示设计
    3.12 本章小结
4 软件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
    4.1 软件总体架构
    4.2 系统软件功能
        4.2.1 基础功能
        4.2.2 管理功能
    4.3 应用效果
        4.3.1 水位监测
        4.3.2 漂浮物、生物的监测
        4.3.3 采砂船只监测
        4.3.4 水体非法闯入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1.1.2. 过度填海对海岸带生态的破坏
        1.1.3. 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1.2. 研究对象
        1.2.1. 具体对象界定
        1.2.1.1. 潮控海岸
        1.2.1.2. 填海造地
        1.2.1.3. 数字化策略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2.1. 填海造地、围海造田与围填海
        1.2.2.2. 参数化设计、非线性设计与算法设计
        1.2.2.3. 运算化设计与数字化策略
    1.3. 研究现状
        1.3.1. 近期研究动态
        1.3.1.1. 以填海造地为关注点的研究
        1.3.1.2. 利用海岸自然过程进行设计
        1.3.1.3. 运用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1.3.2. 总结并提出假设
    1.4. 研究意义
        1.4.1. 对数字化技术应用方式的拓展
        1.4.2. 对风景园林学研究对象的扩充
        1.4.3. 对未来设计实践的启发和推动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文献研究
        1.5.1.2. 案例研究
        1.5.1.3. 现场调研
        1.5.1.4. 数字化模拟
        1.5.1.5. 物理模型试验
        1.5.1.6. 学科交叉研究
        1.5.2. 研究框架
        1.5.2.1. 论文结构安排
        1.5.2.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内涵与核心原则
    2.1. 引论:自然作用在造地实践中的角色转变
    2.2.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基本内涵
        2.2.1. 海岸自然过程的概念界定
        2.2.2. 海岸自然过程的主要特点
        2.2.2.1. 周期规律性
        2.2.2.2. 动力持续性
        2.2.2.3. 关系复杂性
        2.2.3. 隔离自然过程的填海造地
        2.2.3.1. 项目概况:迪拜朱美拉棕榈岛
        2.2.3.2. 造地过程:以堤坝为主的建造
        2.2.3.3. 环境监测:多样性与动力干扰
        2.2.3.4. 观察与反思:“隔离自然过程”的悖论
        2.2.4. 基于自然过程的填海造地
        2.2.4.1. 项目概况:南荷兰省的沙引擎
        2.2.4.2. 造地过程:结合自然动态建造
        2.2.4.3. 环境监测:形态变化与栖息地
        2.2.4.4. 分析与总结:“基于自然过程”的涵义
    2.3.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项目特征
        2.3.1. 场地信息繁杂
        2.3.2. 关联因素动态
        2.3.3. 界面特征鲜明
        2.3.4. 参与角色多样
    2.4.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相关理论
        2.4.1. 系统论与控制论
        2.4.1.1. 为什么研究系统论和控制论
        2.4.1.2. 系统与复杂性概念界定
        2.4.1.3. 系统论与复杂系统简述
        2.4.1.4. 自组织与反馈机制简述
        2.4.2. 干扰理论与弹性理论
        2.4.2.1. 干扰理论与生态系统
        2.4.2.2. 弹性理论与海岸策略
    2.5.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核心原则
        2.5.1. 动态适应性原则
        2.5.2. 系统关联性原则
        2.5.3. 流程数字化原则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动态机制与驱动因子
    3.1. 引论:海岸带变化中的自然与人为因素
    3.2. 潮控海岸的概念及特征
        3.2.1. 海岸带的分类
        3.2.1.1. 依据潮差大小划分
        3.2.1.2. 依据波高和潮差强度划分
        3.2.2. 潮控海岸的特征
        3.2.2.1. 平面形态特征
        3.2.2.2. 水文地貌特征
        3.2.2.3. 景观生态特征
    3.3.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自然驱动因子
        3.3.1. 水文因子
        3.3.1.1. 波浪
        3.3.1.2. 潮汐
        3.3.1.3. 近岸海流
        3.3.2. 生态因子
        3.3.2.1. 珊瑚礁
        3.3.2.2. 海草与藻类
        3.3.2.3. 红树林
        3.3.2.4. 盐沼
    3.4.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人为驱动因子
        3.4.1. 经济活动
        3.4.2. 政策干预
        3.4.3. 工程建造
        3.4.4. 公众参与
    3.5.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动态机制
        3.5.1. 时间上的动态机制
        3.5.2. 空间上的动态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然驱动因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4.1. 引论:借助自然力发现场域的内在关联
    4.2. 基于算法设计的海岸模拟研究
        4.2.1. 基本原理:粒子系统与自治智能体
        4.2.1.1. 粒子系统
        4.2.1.2. 自治智能体
        4.2.2. 整体上的逻辑建构
        4.2.2.1. 粒子系统的产生机制
        4.2.2.2. 潮滩沉积的整体思路
        4.2.3. 海岸动力影响模型
        4.2.3.1. 涨潮与落潮运动模型
        4.2.3.2. 近岸海流侵蚀与沉积
        4.2.3.3. 海岸动力模型的测试
        4.2.4. 加速潮滩沉积作用
        4.2.4.1. 自治智能体逻辑建构
        4.2.4.2. 分级置入自治智能体
        4.2.4.3. 置入方式与条件测试
        4.2.5. 选择红树林栖息地
        4.2.5.1. 栖息地与水流速度
        4.2.5.2. 栖息地与潮汐水位
        4.2.6. 海岸模拟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4.3. 基于数学模型的生态干预研究
        4.3.1. 基本原理: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
        4.3.2. 生态系统定量模型
        4.3.2.1. 确定具体研究区域
        4.3.2.2. 将复杂系统嵌入数学模型
        4.3.2.3. 从无序状态到稳定状态
        4.3.3. 政策干预定量模型
        4.3.3.1. 产量参数:干预物种数量
        4.3.3.2. 经济参数:最大化利润值
        4.3.4. 生态—政策定量模型的可视化
        4.3.4.1. Hive Plots:时间序列的空间表达
        4.3.4.2. 多系统中物种数量的空间叠加
        4.3.4.3. 多系统中政策干预的空间模型
        4.3.5. 定量模型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人为驱动因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5.1. 引论:制定场域中自然力的引导方式
    5.2. 基于物理试验的形态生成研究
        5.2.1. 基本原理: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
        5.2.1.1. 理论概述
        5.2.1.2. 相似条件
        5.2.2. 实体模型试验的分类
        5.2.2.1. 变态与正态
        5.2.2.2. 定床与动床
        5.2.3. 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实地模型试验
        5.2.3.1. 河流流域全境的实地模拟:密西西比河模型实验
        5.2.3.2. 河口湾及三角洲室内模拟:切萨皮克湾与旧金山湾模型
        5.2.3.3. 从大型实地模型到微型室内模型的转变
        5.2.4. 结合数字化技术分析的模拟试验
        5.2.4.1. 设计动床模型装置
        5.2.4.2. 记录模型试验过程
        5.2.4.3. 循序进行人工干预
        5.2.4.4. 数字化模型试验的反馈机制
        5.2.5. 模型试验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5.3. 基于交互界面的专业协作研究
        5.3.1. 基本理论:交互界面与关系都市主义
        5.3.1.1. 交互界面
        5.3.1.2. 关系都市主义理论
        5.3.2. 环境因子为导向的交互界面设计
        5.3.2.1. 区域建筑群与容积率
        5.3.2.2. 栖息地与光照需求量
        5.3.2.3. 单因素界面平台的不足
        5.3.3. 专业协作为导向的交互界面设计
        5.3.3.1. 关联的建筑群虚拟模型
        5.3.3.2. 实时的动态化物理模型
        5.3.4. 交互界面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阿布扎比人工岛式填海的数字化设计研究
    6.1. 引论:典型场地样本上的数字化设计实验
    6.2. 项目概况
        6.2.1. 引言:环境价值的关联性
        6.2.2. 困境:区域历史沿革
        6.2.2.1. 沿海用地变迁
        6.2.2.2. 城市规划历程
        6.2.3. 设计问题与目标
        6.2.3.1. 关键问题:关联的海岸环境
        6.2.3.2. 设计目标:关联的海岸模型
    6.3. 设计过程
        6.3.1. 信息获取
        6.3.1.1. 地质与水文条件
        6.3.1.2. 海岸带栖息地分布
        6.3.1.3. 沿海经济活动类型
        6.3.1.4. 海岸带管理和政策
        6.3.2. 环境分析
        6.3.2.1. 海岸模拟:阿布扎比海岸带地貌演变
        6.3.2.2. 生态干扰:红树林系统的捕食者模型
        6.3.2.3. 政策干预:栖息地与建岛用地交换规则
    6.4. 设计建构
        6.4.1. 人工岛的形成过程
        6.4.1.1. 生态系统与政策定量模型
        6.4.1.2. 材料试验与岛屿形态生成
        6.4.1.3. 海岸模拟人工岛形成过程
        6.4.2. 智能体结构的推演
        6.4.3. 建立关联海岸界面
    6.5. 设计反思
        6.5.1. 设计目标与结果
        6.5.2. 设计方法的意义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本研究的成果
        7.1.1. 主要结论
        7.1.1.1. 主张以自然力驱动为导向的造地理念
        7.1.1.2. 提出基于动态过程的数字化策略框架
        7.1.1.3. 完成以数字化框架为指导的设计实践
        7.1.2. 研究创新点
        7.1.2.1. 对风景园林学研究范围有所拓展
        7.1.2.2. 对数字化设计方法的前沿性应用
    7.2. 本研究的不足
        7.2.1. 研究前景及成果展望
        7.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正文插图及表格目录
附录B 基于算法设计的潮汐模拟过程数据目录
附录C 潮汐驱动的城市(Intertidal Engine):设计图纸
附录D 潮汐驱动的城市(Intertidal Engine):脚本代码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耦合原理与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1.1.1 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1.1.2 设计理念的变革
        1.1.3 科学化设计的演进
        1.1.4 设计工具的革新
        1.2 研究意义
        1.2.1 推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化
        1.2.2 建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1.2.3 探索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与应用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场所景观的探索
        1.3.2 数字景观的发展
        1.3.3 参数化规划设计的兴起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定量化、数字化与参数化
        1.4.2 参数化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1.4.3 风景园林参数化软件平台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
        2.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的内涵
        2.1.1 设计机制
        2.1.2 设计机制研究的意义
        2.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系统特征
        2.2.1 系统的复杂性
        2.2.2 要素的动态性
        2.2.3 设计的多目标性
        2.3 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的特征
        2.3.1 主体的单一性
        2.3.2 表达的意象性
        2.3.3 过程的单向性
        2.3.4 方法的经验性
        2.4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的生成
        2.4.1 生成的前提:因地制宜与顺应自然
        2.4.2 生成的背景:风景园林的系统与设计
        2.4.3 生成的基础:非线性与逻辑性
        2.4.4 生成的驱动:系统优化与最小化干预
        2.4.5 生成的核心:耦合与一体化
        2.4.6 生成的途径:量化与参数化
        2.5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的作用方式
        2.5.1 设计思维与范式
        2.5.2 研究方法与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3.1 风景园林学科背景下的“耦合”释义
        3.2 耦合原理之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意义
        3.2.1 耦合的生态学意义
        3.2.2 耦合的形态学意义
        3.2.3 耦合的方法论意义
        3.3 耦合原理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3.3.1 耦合的目标:系统化设计
        3.3.2 耦合的核心:场所适宜性
        3.3.3 耦合的标准:耦合度
        3.4 基于耦合原理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
        3.4.1 场所认知过程
        3.4.2 方案生成过程
        3.4.3 方案优选过程
        3.5 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参数化
        3.5.1 参数化设计体系的特点
        3.5.2 参数化平台的构建
        3.5.3 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
        3.6 本章小结
下篇 风景园林参数化评价与规划设计模型建构
    第四章 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
        4.1 生态敏感性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4.1.1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4.1.2 生态敏感性评价之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4.2 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4.2.1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筛选
        4.2.2 生态敏感性评价层次模型的建构
        4.2.3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4.2.4 生态敏感性分级
        4.3 生态敏感性评价参数化模型的运用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建构
        4.3.2 生态敏感性评价各级因子权重的确定
        4.3.3 生态敏感性分区的形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
        5.1 建设适宜性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5.2 建设适宜性评价的意义
        5.3 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5.3.1 建设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确定
        5.3.2 建设适宜性评价层次模型的构建
        5.3.3 建设适宜性因子权重的确定
        5.3.4 建设适宜性分级
        5.4 参数化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的运用
        5.4.1 建设适宜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建构
        5.4.2 建设适宜性评价各级因子权重的确定
        5.4.3 建设适宜性分区生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项目定位模型
        6.1 项目定位的价值和意义
        6.2 项目定位模型的构建
        6.3 子模型一:项目适宜性评价模型
        6.3.1 项目定位研究
        6.3.2 项目与场所容人量分析
        6.3.3 适宜项目的选择
        6.4 子模型二:项目选址模型
        6.4.1 项目选址模型构建
        6.4.2 项目选址模型的运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道路选线模型
        7.1 景园环境的道路选线
        7.1.1 道路体系之于景园环境
        7.1.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道路选线述要
        7.2 景园环境道路选线方法的进展
        7.2.1 传统的道路选线方法
        7.2.2 基于ArcGIS平台的道路选线方法
        7.3 基于ArcGIS的道路选线算法模型
        7.3.1 成本距离算法
        7.3.2 路径距离算法
        7.3.3 成本路径算法
        7.4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道路选线模型构建
        7.4.1 影响因子的判定
        7.4.2 因子权重的确定
        7.4.3 综合成本的生成
        7.4.4 道路节点的选择
        7.4.5 成本距离分析
        7.4.6 最优路线生成
        7.4.7 路径的筛选与优化
        7.5 综合成本最短路径算法模型的优化
        7.5.1 基于成本距离算法的道路选线比较分析
        7.5.2 基于路径距离算法的道路选线比较分析
        7.5.3 成本距离算法与路径距离算法道路选线模型的比较
        7.5.4 多点道路选线模型的比较与优化
        7.6 线型优化及路网生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拟自然水景建构模型
        8.1 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水景建构
        8.1.1 水景之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8.1.2 拟自然水景的营造
        8.2 拟自然水景建构模型的构建
        8.2.1 水文分析
        8.2.2 水系的选址
        8.2.3 水量的估算
        8.2.4 坝高的预判
        8.2.5 水体形态的模拟
        8.3 拟自然水景建构模型的运用
        8.3.1 场所水文分析
        8.3.2 水景选址的确定
        8.3.3 水量的计算
        8.3.4 水位的计算
        8.4 水系的生成与营造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竖向设计模型
        9.1 景园环境的竖向设计
        9.1.1 竖向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9.1.2 参数化竖向设计的内容
        9.1.3 竖向设计的要点
        9.2 竖向设计方法的参数化
        9.2.1 设计过程的参数化调控
        9.2.2 设计方法的数字化发展
        9.3 风景园林参数化竖向设计模型构建
        9.3.1 道路竖向
        9.3.2 水系竖向
        9.3.3 场地竖向
        9.3.4 土方平衡
        9.4 参数化竖向设计模型的运用
        9.4.1 道路竖向设计
        9.4.2 水系竖向设计
        9.4.3 场地竖向设计
        9.4.4 土方平衡优化
        9.5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10.1 结语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专着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规范标准
    网络资源
    其他
附录
    附图一: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图纸部分
    附图二: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图纸部分
    附图三:项目选址模型——图纸部分
    附图四:水景营造模型——图纸部分
    附图五:竖向优化模型——图纸部分
    附表一:“静怡山房”可选用地面积统计
    附表二:径流分级统计表
    附表三:径流节点统计表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与纵向课题
    获奖情况
    参与横向课题
    学术交流
后记

(7)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 “长城”概念认识的误区
        (2) 长城军事聚落保存的现状
        1.1.2 研究意义
        (1) 长城军事聚落的研究价值
        (2) 填补长城蓟镇整体性研究的缺环
        (3) 突破传统聚落研究方法的局限
        (4) 构建长城遗产保护的信息平台,促进长城整体保护
    1.2 研究对象
        1.2.1 “蓟镇”的概念
        (1) “边”与“镇”的意义
        (2) “蓟镇”的概念
        1.2.2 “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的范围界定
        (1) 时间范围
        (2) 空间范围
    1.3 研究现状
        1.3.1 明长城“九边”研究现状
        (1) 历史地理学界
        (2) 建筑规划学界
        (3) 文物博古学界
        1.3.2 明“蓟镇”研究现状
        (1) 分地段研究——缺乏整体性
        (2) 分类型研究——缺乏系统性
        1.3.3 问题分析及启发
    1.4 研究材料
        (1) 正史、政书类
        (2) 奏疏、文集类
        (3) 舆地图籍类
        (4) 地方志类
    1.5 研究内容及核心问题
        (1) 梳理明代“九边”之一的蓟镇及其聚落发展脉络
        (2) 研究军事制度下的长城构成要素与功能体系
        (3) 解析层级体系中的蓟镇聚落空间与结构特征
        (4) 归纳建立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5) 结合GIS分析方法探索蓟镇聚落景观环境特征
    1.6 研究方法
        (1) 史料论证与实地考察相辅助
        (2) 历史现象与地理空间相结合
        (3) 基于GIS的数据储存与管理
        (4) 定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综合
    1.7 研究框架
    1.8 研究创新与未尽事宜
        1.8.1 研究创新
        (1) 厘清蓟镇历史发展脉络、构成与功能等历史存疑
        (2) 绘制蓟镇军事聚落空间分布图,从整体角度揭示其内在结构
        (3) 构建蓟镇聚落空间数据库,验证结合GIS的聚落空间分析方法
        (4) 提出长城保护的新依据——“长城军事缓冲区”
        1.8.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明“九边”及蓟镇聚落建置研究
    2.1 明代北边形势与“九边”建置
        2.1.1 洪武年间——“安内攘外”与“七大防区”
        2.1.2 永乐到正统年间——“防线内移”与“九边建立”
        2.1.3 嘉靖之后——“通贡互市”与“九边演变”
    2.2 明代“九边”体系中的蓟镇
        2.2.1 明代“九边”建镇标准之争
        2.2.2 蓟镇建镇时间辨析
        (1) 蓟镇建镇于永乐年间说
        (2) 蓟镇建镇于宣德年间说
        (3) 蓟镇建镇于嘉靖年间说
        (4) 蓟镇建镇时间辨析
        2.2.3 蓟镇军事地位的转变
        (1) “靖难之役”
        (2) “永乐迁都”
        (3) “庚戌之变”
        (4) “无印之帅”
        2.2.4 蓟镇防御范围的演变
        (1) 地域范围
        (2) 防御分区
    2.3 蓟镇“边”与“镇”的关系
        2.3.1 “镇”之兴建——集中于洪武、永乐时期
        2.3.2 “边”之修筑——集中于嘉靖至万历年间
        2.3.3 “步步为营”之战略思想
        (1) 建“镇”先于修“边”
        (2) 建“镇”重于修“边”
        (3) “织网”与“锁边”
        (4) 佐证“长城起源于列城”说
    本章小结:边疆形势下的蓟镇聚落建置
第三章 蓟镇防御体系构成及功能研究
    3.1 蓟镇的军事制度
        3.1.1 基本军事制度及设置
        (1) 都司卫所与总兵镇守制度
        (2) 蓟镇的卫所设置
        3.1.2 变革中的军事领导制度
        (1) 从“大将镇守”到“塞王守边”
        (2) 从“塞王守边”到“总兵镇守”
        (3) 从“总兵镇守”到“督抚与总兵并制”
    3.2 蓟镇防御体系的构成
        3.2.1 边墙敌台
        (1) 边墙
        (2) 空心敌台
        3.2.2 传烽墩台
        3.2.3 军事聚落
        3.2.4 驿站
    3.3 蓟镇防御体系的功能
        3.3.1 屯兵与建营
        (1) 军户与屯兵类型
        (2) 编伍与兵力分布
        (3) 军户制与里坊制
        3.3.2 屯田与屯所
        (1) “伍”的资源意义
        (2) 蓟镇的屯田
        (3) 蓟镇的屯所
        3.3.3 粮饷与仓储
        (1) 蓟镇的粮饷
        (2) 蓟镇的仓储
        3.3.4 抚赏与贸易
        (1) 岁给赏赉
        (2) 茶马互市
    本章小结:屯戍结合的蓟镇防御功能
第四章 蓟镇聚落空间分布及结构研究
    4.1 蓟镇聚落的层级控制
        4.1.1 蓟镇的官职与官府驻城
        (1) 武官体系
        (2) 文官体系
        4.1.2 蓟镇的层级体系
        (1) 总兵镇守制下的层级体系
        (2) 都司卫所制下的层级体系
        4.1.3 蓟镇聚落的分级
        (1) “镇、路、卫、所”分级方法的问题
        (2) 长城军事聚落的层级
    4.2 蓟镇聚落的空间分布
        4.2.1 蓟镇聚落分布特征
        (1) 蓟镇聚落分布的阶段性
        (2) 蓟镇聚落空间分布图
        (3) 蓟镇各路所辖聚落分布
        (4) 蓟镇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5) 长城“区域防御”特征
        4.2.2 蓟镇中心聚落——“镇府三迁”
        (1) 桃林口——洪武年间的镇城
        (2) 狮子峪——永乐至景泰年间的镇城
        (3) 三屯营——天顺至崇祯年间的镇城
    4.3 蓟镇聚落的内在结构
        4.3.1 “众星拱卫”的放射结构
        4.3.2 “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的线性结构
        4.3.3 “秩序叠加”的网络结构
    4.4 蓟镇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4.4.1 历史背景与边疆形势
        4.4.2 自然地形与景观环境
        4.4.3 军事制度与战备资源
        4.4.4 传统文化与宗教观念
        4.4.5 军事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层级结构中的蓟镇聚落分布
第五章 基于GIS的蓟镇聚落数据库构建
    5.1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技术优势
        5.1.1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5.1.2 GIS数据库的技术优势
    5.2 引入空间信息技术的意义与目标
        5.2.1 空间信息技术的引入突破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
        5.2.2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景观环境分析
        5.2.3 建立蓟镇聚落研究的数字化平台
        5.2.4 对明长城蓟镇聚落进行空间分析
        5.2.5 为聚落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5.3 蓟镇聚落空间数据获取与信息化
        5.3.1 蓟镇聚落空间数据
        (1) 数字高程地图
        (2)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
        (3) 历史地图
        (4) GPS数据
        5.3.2 蓟镇聚落时间及属性数据
    5.4 面向聚落时空分布研究的数据库建立
        5.4.1 属性数据库的构建
        5.4.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1) 多元图形数据的统一
        (2) GPS数据图形化
        (3) 聚落数据库的建立
        5.4.3 建立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1) 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优势
        (2) 建立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第六章 结合GIS的蓟镇聚落空间分析
    6.1 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6.1.1 聚落空间分析的渊源
        6.1.2 GIS空间分析的功能与目标
        6.1.3 面向聚落分布研究的GIS分析方法
        (1) 缓冲区分析
        (2) 叠置分析
        (3) 距离分析
        (4) 密度分析
        (5) 表面分析
        6.1.4 面向聚落分布研究的GIS分析框架
    6.2 聚落演变过程分析
        6.2.1 蓟镇聚落建置过程
        6.2.2 蓟镇镇城演变
    6.3 聚落景观环境分析
        6.3.1 聚落分布——高程
        (1) 蓟镇聚落整体高程分布
        (2) 山海路——聚落平均海拔最低的路
        (3) 曹家路——聚落平均海拔最高的路
        6.3.2 聚落选址——坡度
        6.3.3 聚落选址——坡向
        6.3.4 聚落环境——水域
    6.4 聚落分布规律分析
        6.4.1 聚落分布与长城军事缓冲区
        6.4.2 聚落戍守密度
        6.4.3 聚落分布距离
        6.4.4 聚落等级与规模
    本章小结:蓟镇聚落空间分布规律
结语
    1. “历史史实”的挖掘——蓟镇及其军事聚落的整体性研究
    2. “历史数据”的验证——基于GIS数据库的蓟镇聚落空间分析
    3. “基础研究”的深入——促进长城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附录
    附录一:明朝年号表
    附录二:蓟镇聚落建置、模统及现状统计表
    附录三:蓟镇边城、墙台、空心敌台统计表
    附录四:蓟镇聚落分路分布统计表(嘉靖万历年间)
    附录五:蓟镇路列关城统计表(万历年间)
    附录六:明蓟镇军事大事年表
    附录七:蓟镇聚落GPS数据统计表
    附录八:遗存较好的蓟镇聚落现状
    附录九:蓟镇聚落碑刻统计
    附录十:蓟镇聚落门额刻石统计
    附录十一:昌镇边城、空心敌台统计表
    附录十二:昌镇聚落建置统计表
    附录十三:昌镇卫所设置统计表
参考文献
    1. 史籍方志
    2. 现当代书籍
    4. 学位论文
    5. 期刊
    6. 外文文献
    7. 主要参考网站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GPS功能扩展程序研发及其在钓鱼台水库规模论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
    1.2 水库概况
    1.3 水库工程概况
    1.4 水文气象
    1.5 工程兴建及扩续建
    1.6 工程岁修
    1.7 历次规模复核记录及洪水成果
    1.8 GPS定位技术
    1.9 GPS定位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10 GPS的工程应用
    1.11 GPS的应用流程
第二章 水库库容计算方法分析
    2.1 水库库容测算
        2.1.1 库区测量的必要性
        2.1.2 仪器设备
        2.1.3 平面高程系统
        2.1.4 资料利用及测量基准
        2.1.5 1:1000地形图测量
        2.1.6 横断面测量
    2.2 库容测算方法
        2.2.1 断面测量法计算水库库容
        2.2.2 等高线法计算水库库容
        2.2.3 三棱水柱法计算水库库容
    2.3 方法分析及结论
第三章 GPS水下地形测量系统
    3.1 GPS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的构建
    3.2 GPS水下地形测量的施测步骤
    3.3 水下测量数据处理
第四章 功能扩展程序开发
    4.1 水下数据采样程序
    4.2 水下断面提取程序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及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高中地理信息技术课程探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提出的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目的
    (四)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
    (二) 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 国外专业教育概述
        2. 国内专业教育概述
    (三) 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1. 国外基础教育概述
        2. 国内基础教育概述
三、地理信息技术教材研究与评述
    (一) 现行教材的成功与不足
        1. 现行教材评述
        2. 教材成功之处
        3. 教材不足之处
    (二) 教材重点和考点的阐述
        1. 地理信息技术教材重点
        2. 2010 年高考地理信息技术考点
四、地理信息技术课程适宜性研究与教学案例
    (一) 适宜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学生群体研究
        1. 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法
        3. 研究过程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二)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应用于必修教材的课程建议
        1.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点
        2. 针对组织教学的建议
    (三)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课件应用案例
五、研究结论和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新疆融雪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
        1.2.1 融雪径流预报研究进展
        1.2.2 水文不确定性问题研究进展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组织结构
        1.5.1 技术路线
        1.5.2 论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融雪径流预报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2.1 融雪径流预报的基本理论
    2.2 融雪径流预报的研究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融雪径流预报研究
    3.1 分布式水文模型概述
    3.2 融雪径流模型概述
        3.2.1 融雪模型
        3.2.2 蒸散发模型
        3.2.3 下渗模型
        3.2.4 产汇流模型
    3.3 面向新疆的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3.3.1 基本原则和特点
        3.3.2 模型的主要模块设计与构建
        3.3.2.1 降水降雪及积雪模块
        3.3.2.2 融雪模型(Snowmelt)
        3.3.2.3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
        3.3.2.4 下渗(Infiltration)
        3.3.2.5 产流(Runoff)
        3.3.2.6 汇流(Convergence)
        3.3.2.7 模型的输入输出及数据管理
    3.4 分布式融雪径流预报
        3.4.1 典型研究区的选取
        3.4.2 数据采集及分析
        3.4.2.1 仪器简介
        3.4.2.2 数据简介
        3.4.3 大气-陆面耦合模式的应用
        3.4.3.1 大气-陆面耦合模式
        3.4.3.2 WRF
        3.4.3.3 区域数值天气预报
        3.4.4 模型运行与径流预报
        3.4.5 预报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融雪径流预报的不确定性研究
    4.1 融雪水文的不确定性分析
        4.1.1 模型结构
        4.1.2 尺度效应
        4.1.3 模型参数
        4.1.4 下垫面因素
        4.1.5 数据及边界条件
        4.1.5.1 降水的不确定性
        4.1.5.2 流量
        4.1.5.3 洪水评估
        4.1.5.4 融雪期积雪信息提取的不确定性
    4.2 模型率定及预报不确定性
        4.2.1 参数响应面与参数敏感性
        4.2.1.1 参数响应面
        4.2.1.2 参数敏感性
        4.2.2 模型评估的量度标准
        4.2.2.1 似然估计标准及似然估计函数
        4.2.2.2 基于方差和的似然估计标准
        4.2.2.3 自相关高斯误差似然估计标准
        4.2.2.4 模型评估的模糊方法
        4.2.2.5 模型评估的定性方法
        4.2.2.6 似然估计标准的综合
        4.2.3 可靠性分析
    4.3 融雪水文不确定性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4.3.1 不确定性的传播理论
        4.3.1.1 误差传播函数
        4.3.1.2 蒙特卡洛方法
        4.3.1.3 可靠性理论
        4.3.1.4 模糊理论
        4.3.2 基于先验数据不确定性的模型校准
        4.3.2.1 非线性回归
        4.3.2.2 贝叶斯法
        4.3.2.3 GLUE(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
        4.3.3 定性分析-NUSAP法
        4.3.4 实时数据同化
        4.3.4.1 卡尔曼滤波
        4.3.4.2 扩展卡尔曼滤波
        4.3.4.3 集合卡尔曼滤波
        4.3.4.4 序贯蒙特卡洛方法
        4.3.5 敏感性分析
        4.3.6 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分析
        4.3.6.1 信息差距理论
        4.3.6.2 风险效用理论
        4.3.6.3 决策树
    4.4 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5.1.2 论文的创新点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图表索引(Charts Index)
    图索引(Index of Figures)
    表索引(Index of Tables)
附录(Appendix) 参与课题及科研成果
    (1) 参与课题
    (2) 发表论文
致谢(Acknowledgment)

四、黄河河道测量进入GPS数字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制度能力、合作水平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研究 ——基于黄河灌区的实证分析[D]. 王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现实在此终结:论数字技术时代的影像艺术[D]. 康文钟.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4]“河长制”下智能视频监测系统研究[D]. 陈志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5]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D]. 胡依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6]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研究[D]. 袁旸洋. 东南大学, 2016(01)
  • [7]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 王琳峰. 天津大学, 2012(08)
  • [8]GPS功能扩展程序研发及其在钓鱼台水库规模论证中的应用研究[D]. 何明岗. 山东大学, 2011(06)
  • [9]高中地理信息技术课程探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D]. 安业.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10]新疆融雪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研究[D]. 房世峰. 新疆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黄河航道调查进入GPS数字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