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蒋子瑶,徐海明,马静[1](2021)在《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及海温影响》文中提出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台站观测降水、英国Hadley中心海温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等资料,研究了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的环流特征及其海温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秋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强,我国南方地区位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有利于产生上升运动;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位置偏北偏西,对应副高西南侧的东南风将热带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输送,有利于降水偏多。另外,2016年秋季登陆我国的台风异常偏多,频繁活动的台风给我国南方带来了大量降水,也是导致我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表明,2016年秋季南方降水异常偏多主要与同期赤道西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有关,上述海区的海温异常通过激发向下游传播的遥相关波列或通过Gill响应对东亚环流产生影响,进而有利于中国南方降水增多。通过CAM5.3(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3)一系列的敏感性试验,验证了上述的结果。
陈仁容,梁嘉欣,戚子琪,陈伊虹,贾盛泽[2](2021)在《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对1979~2019年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北极涛动指数、南极涛动指数和Ni?o 3.4指数进行分析,发现1979~1994年的热带气旋频数偏多,1995~2019年偏少,生成月份集中在6~11月,生成源地主要集中在10°N~18.3°N、127.1°E~150.5°E.南、北极涛动指数与150°E以西海区的热带气旋频数呈正相关关系,但与150°E以东海区的热带气旋频数呈负相关关系,涛动指数跟达到热带风暴、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频数呈正相关关系,与达到强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频数呈负相关关系.此外,南、北极涛动指数对热带气旋特征的影响机制可能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风槽和纬向风的垂直切变幅度有关.
冯小芳[3](2021)在《IPO-BT模态及其对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环流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四十年,全球年平均地表面温度经历了不均匀的变暖:北极增暖、南极变冷,表现出明显的半球不对称性,北半球中纬度也出现“三波状”的空间变化趋势,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则略有降温。这与大型多模式集合模拟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全球纬向均匀增暖响应有所不同。通过对现代多套再分析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存在一种与热带东太平洋SST活动有关的全球大气遥相关模态,这个模态对近四十年观测到的全球地表温度和大气环流的不均匀变化具有重要贡献。这种由热带SST驱动的大气遥相关模态与年代际太平洋涛动(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简称IPO)关系密切,以下称为模态为IPO-BT(IPOrelated Bipolar Teleconnection,简称IPO-BT)。此外,过去千年的历史代用资料和两套历史气候重建资料也显示,IPO-BT模态是过去2000年地球系统内部的一种重要的低频模态,对于调节北极增暖和南大洋变冷,以及北半球中高纬度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夏季欧亚大陆环流的“偶极子”模态是IPO-BT对北半球中高纬度气候影响的重要特征。多套再分析资料表明,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自然内部变率调节了中亚地区增暖和“偶极子”模态的变化。青藏高原以北位势高度异常升高,使位势高度纬向梯度力减小,导致青藏高原的西风和东亚夏季风减弱,对其南侧的南亚高压强度变化影响较小。而在热带东太平洋SST冷异常的强迫下,西北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环流系统季风槽和北太平洋洋中槽会发生一致的向西移动,进而减少了西北太平洋东部热带气旋的生成,表现出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北移的特征。这种受自然变率调节的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整体变化对热带气旋的影响,与全球变暖背景下观测到的热带气旋生成北移现象一致,更多的研究需要定量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作用。最新研究出的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模式资料可以较好的模拟出北半球冬季大气遥相关模态的时空特征,但大多数模式无法模拟出夏季的重要遥相关型:IPO-BT模态。气候模式的这种局限性,可能与模式对低频SST和热带对流活动,以及夏季热带东太平洋环流基本态的模拟偏差有关。不仅如此,CMIP6气候模式对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模拟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利用CMIP6预测环流气候变化和热带气旋活动时,要综合考虑这种模拟偏差。
蒋子瑶[4](2021)在《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文中提出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是近50年来秋季降水最多的年份。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台站观测降水、英国Hadley中心海温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等资料,对造成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2016年秋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强,我国南方地区位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有利于产生上升运动;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位置偏北偏西,对应副高西南侧的东南风将热带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输送,有利于降水偏多。(2)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之一是同期登陆我国的台风异常偏多,频繁活动的台风给我国南方带来了大量降水。(3)2016年秋季南方降水异常偏多与同期赤道西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以及北大西洋年代际异常增暖有关。通过CAM5.3(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3)一系列的敏感性试验表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时,一方面通过激发一个类似夏季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的波列,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增强、位置明显偏北偏西,另一方面,通过在对流层低层产生类似Gill型的大气响应,在南海至菲律宾以东地区产生异常气旋性环流(类似于夏季南海—西太平洋季风槽),从而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产生影响。而东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时,通过激发一个类似跨越东南太平洋—南印度洋—澳大利亚的遥相关波列,引起热带西印度洋、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带来影响。至于北大西洋的年代际增暖则可能主要通过在热带地区激发向东传播的Kelvin波,从而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产生影响,进而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产生影响。
石霞[5](2021)在《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1979-2014年观测与再分析资料,采用大气湿静力能诊断方程,从大气能量的角度,主要研究了我国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发生前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在此基层上,进一步揭示了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华南地区前、后汛期极端降水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极端降水总量随时间变化序列,相关性较低甚至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本文采用极端降水指数包括极端降水总量和极端降水频率,华南前、后极端降水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并呈上升趋势。前汛期极端降水频率主要变化周期为4~8年,后汛期主要变化周期为2~6年,且二者显着变化周期都主要位于90年代以后。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前汛期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与江西交界处以及南部沿海地区,后汛期主要在广西广东南部沿海地区。(2)在天气尺度上,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相似,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均伴随大气湿静力能的充放过程,且较极端降水提前一天达到峰值。极端降水发生前,华南受气旋性环流异常控制,其西南风异常将热带暖湿水汽带入华南地区,导致华南地区水平平流增加,大气充能;极端降水发生时,异常上升运动将低层相对较小的气候态MSE输送至高层,导致整层MSE减小,大气放能。(3)在年际尺度上,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总量异常偏多年份,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增强时,西北太平洋存在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该反气旋由热带印度洋IOBM所激发,有助于增加华南地区南边界水汽输入,使华南异常增加;在后汛期极端降水总量偏多年份,西北太平洋存在气旋性环流异常,位置较前汛期的反气旋异常偏北,其西北方向的东北气流有助于减少华南地区北边界水汽流出,使华南异常增加,该气旋受发展阶段ENSO影响,海洋性大陆附近冷海温和赤道中太平洋暖海温能激发Matsuno-Gill响应,在西北太平洋产生气旋性环流异常。印度洋暖海温和太平洋偶极子海温通过调节华南前、后汛期年际尺度上的,从而影响华南夏季极端降水。
张新厂[6](2020)在《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台风活动频次的年际变化和发生机理是国际台风气候学领域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虽然近几十年来台风路径预报与预测水平显着提高,台风活动频次仍然是台风业务预报和气候预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利用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和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JMA)的台风最佳路径资料,以及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JRA55(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的再分析资料,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月平均积雪资料、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哈德莱中心(Hadley center)的海冰资料等,系统地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活动频次。描述台风的活动频次主要采用三个不同的指标:台风生成频次、存在频次和登陆频次。重点研究了台风生成频次的变化规律、影响机理,并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同时也探讨了存在频次对于区域环流异常表征的优越性以及登陆频次与前二者的联系。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北半球春季(4月)太平洋地区SST与7-10月台风生成频次的联系,以及台风生成频次的可预测性并建立预测模型。台风生成频次与前期4月份西北太平洋SST异常的三极子型(NPTApr)呈正相关,而与澳大利亚东部的珊瑚海的SST异常(CSSTApr)呈负相关。NPTApr导致北太平洋上空大型的气旋性异常环流形成。在热带北太平洋中部,异常的西南风削弱了东北信风,使得海水蒸发减少,从而导致海温异常增暖。热带北太平洋中部的增暖效应导致洋表温度梯度加大,这反过来促使热带西太平洋上空的气旋性异常环流的维持,有利于台风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在南太平洋,CSSTApr促使西北太平洋台风形成主要是通过(a)增强越赤道气流和热带辐合带;(b)削弱东南和东北信风,维持热带太平洋中部的持续增暖。NPTApr和CSSTApr都能持续影响热带太平洋地区的纬向风,并在台风季形成有利于台风生成的条件。利用4月份的NPTApr和CSSTApr指数作为预测因子构建的泊松回归模型,对于台风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2)用台风“存在频次”,即一定时段和区域内台风出现的次数,对台风活动频次进行统计,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台风活动频次的特征。“存在频次”能更清楚地反映该区域流场的信息,更易与大尺度环流场(如,ENSO)建立联系。西北太平洋台风存在频次和生成频次的年循环特征是一致的,7-10月份最为活跃。台风生成频次高发区位置偏南偏东,而台风存在频次的偏北偏西,更加靠近中国东南沿海区域,与中国天气气候的联系更紧密。夏季(7-9月)是中国台风登陆频次最多的季节,它与台风生成频次的关系更为密切。(3)春季(2-4月)北太平洋SSTA的主模态VM(Victoria mode)是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和存在频次年际变化的重要因子。春季VM与随后7-10月的西北太平洋东部的台风生成和存在频次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西北太平洋西部的为负相关,但不显着,区域差异明显。春季VM通过风-蒸发-SST(wind-evaporation-SST,WES)机制调控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年际变率,台风季热带太平洋形成类El Ni(?)o的海温分布。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增暖,加大了其与热带西太平洋的温度梯度,促使热带西太平洋纬向西风异常进一步增强,异常西风北侧形成气旋性风切变,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活跃和维持,而台湾岛附近一直处于异常冷海温和偏北气流的控制中,不利于台风的活跃。
马圆[7](2019)在《热带外天气系统对夏季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和登陆热带气旋信息,以及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提供的2018年TC信息。定义了大气环状模(CGT)和大气环状模指数(CGTI),分析了1949-2016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位置与强度变化特征,研究了热带外天气系统与中国大陆TC登陆频数的关系,分析了引起2018年夏季登陆中国大陆TC频数异常的原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CGT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有五个异常中心,CGTI在1949-2016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存在一个2-3年的周期振荡。CGT与大尺度环流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CGTI与中国大陆登陆TC频数气候变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当CGT表现为正位相时,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急流南侧的反气旋切变增强,使TC登陆过程的活动区域200 hPa的辐散增强,此外,对流层高层Rossby波能量向南传播增强,形成波通量辐合,导致东风异常,产生了东风异常的引导气流和纬向风垂直切变,东风切变异常使得切变减小,增加了TC登陆中国大陆的可能性。(2)1949-2016年间,WPSH面积增大,强度增强,并向西延伸。我国东部副热带地区登陆TC频数的变化与WPSH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在强度指数的负异常年,低层相对涡度偏大,会造成TC生成频数偏多,从而导致登陆的TC频数偏多。此外,由于500 hPa WPSH北侧西风气流相对较弱,导致中国东部副热带地区的西风引导气流明显弱于正异常年,有利于TC在该区域登陆。(3)2018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的TC较常年明显偏多。影响2018年TC登陆频数异常增多的副热带天气系统主要是WPSH,CGT的影响很小。在2018年夏季,低层相对涡度偏大,导致TC生成频数偏多,有更多的TC在中国大陆登陆。此外,受500 hPa位势高度场影响,引导气流在中国东部25-35?N附近为明显的东南气流,有利于TC在副热带地区登陆。中国东部副热带地区的东风切变有利于TC登陆过程的维持。纬向垂直风切变的这种分布是由200 hPa纬向风的分布决定的。
赵久伟[8](2019)在《全球变暖和年代际太平洋振荡对热带气旋长期变化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热带气旋活动(包括生成频数、路径、强度等)受到多种时间尺度因子的影响。长期以来,前人大多关注天气尺度、季节尺度、到年际尺度热带气旋活动的规律及机理。相对而言,对其长期变化(包括年代际变化和趋势变化)的认识还不足,在其影响机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围绕热带气旋长期变化这一主题,从全球变暖外强迫和大气内部气候变率影响入手,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和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系统地研究了热带气旋活动年代际变化和长期趋势的成因及其机理问题,得到了以下五点主要结论:(1)、发现了1980年以来强热带气旋(3-5级)活动在东亚沿海地区显着增多,而在西北太平洋(WNP)东南侧显着减少的现象,并指出这一现象主要是由全球变暖停滞(GWH)海温型导致的。前人研究指出GWH主要是由于GW和负位相IPO共同导致:主要表现为热带东太平洋拉尼娜型(La Nina-like)的海温冷却、印度洋和热带大西洋的持续增暖。我们的研究发现,最近GWH导致了 1998年以来东亚沿海地区强热带气旋发生频次(路径)的显着增加。GWH海温型在WNP区域激发了气旋和反气旋式的一对异常环流以及赤道东风异常,这有利于热带气旋在WNP西侧加强,而在东南侧增强的垂直风切和异常的反气旋式环流则抑制热带气旋的生成以及增强。ECHAM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也进一步验证了 GWH海温型分布对WNP强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2)、讨论了全球变暖不同增暖型(ElNino-like和LaNnia-like)的情景下,北半球各海盆热带气旋活动的不同特征及机理。全球变暖可表现为两种增暖型:El Nino-like型和La Nina-like型增暖。基于美国地球流体动力实验室提供的高分辨率大气模式(GFDL-HIRAM),我们针对上述两种增暖型设计了两组试验,结果发现:(a)El Nino-like型和La Nino-like型增暖均导致WNP热带气旋生成频数(TCGF)减少以及东北太平洋(ENP)TCGF增多;而对北大西洋(NA)TCGF的影响则呈现不同,前者导致NA TCGF显着减少,后者则导致NA TCGF显着增多;(b)尽管El Nino-like和La Nina-like型增暖对WNP TCGF的影响类似,但其影响的机理明显不同:El Nino-like型增暖引起WNP偶极子型大气环流异常,并联合印度洋增暖共同抑制了 WNPTC的生成;而La Nina-like型增暖主要是通过增强的赤道东风异常,抑制WNP TC的生成。(3)、揭示了1998年以来WNP TCGF显着减少主要是由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由正位相到负位相的转换所致。已有研究指出WNP TCGF(1980-2015年)自1998年以来显着减少。本文使用客观的聚类分析方法,基于路径分类,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分为显着不同的三类路径型,结果发现:(a)近年来WNPTCGF减少主要是由于生成位置在菲律宾以东、15°N以南这一类(Cluster 1,C1)热带气旋的生成频数减少所导致的,而其他两类热带气旋的生成频数并没有显着的年代际变化;(b)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在近期(1998-2013)处于负位相并表现出拉尼娜型(La Nina-like)的海温异常,这种异常的海温型造成赤道东风增强,季风槽显着减弱并且西移,WNP东南区域垂直风切加大,有效地抑制了 WNP东南区域热带气旋的生成,最终导致整个WNP TCGF在近年来的显着减少。延长资料长度(1945-2015)并利用GFDL耦合模式500年资料一致得到了上述结论。(4)、揭示了南北半球海温梯度(SSTG)与WNP TCGF的年际关系在1970年代中期发生年代际跃变并解释了其跃变的机理。前人的研究已经指出春季(3-5月)西南太平洋区域(40°-20°S,160°E-170°W)与西北太平洋暖池(EQ-16°N,125°-165°E)区域之间的海表面温度梯度(SSTG)与1980-2011年6-10月WNP TCGF具有很好的年际关系。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年际相关并不是稳定的,在1970年代中期前后年际关系发生了显着的年代际变化:在1945-1974年(前期),SSTG与WNP TCGF的年际相关并不显着;而在1979-2015年(后期),两者相关关系显着增强。这一跃变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a)前期受东部型(EP)ENSO的抑制作用,SSTG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较弱。由于EPEl Nino引起WNP东南侧气旋式环流异常和西北侧反气旋式环流异常,这样的环流形势不利于SSTG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而自1979年以来,中部型(CP)厄尔尼诺(El Nino)明显增多,其有利于WNP气旋式环流异常,从而进一步加强了 SSTG对WNP TCGF的作用;(b)在前期,东南太平洋区域的海温从春季到夏季的持续性较弱;而在后期,SSTG与海温的相关显着,并从春季一直维持到整个夏季。我们进一步利用ECHAM大气环流模式验证了上述结论。(5)、客观分离了全球变暖(GW)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模态对北半球三个海盆(西北太平洋,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不同特征,并定量评估了GW和IPO对各海盆热带气旋影响的相对贡献。GW强迫和内部气候变率影响相互叠加使得热带气旋长期活动异常复杂。本文利用奇异向量分解(SVD)和美国GFDL-HIRAM模式分离了二者对热带气旋路径密度(发生频次)长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60-2014年,(a)GW导致了东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发生频次有显着的增长趋势,而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频次则表现为减弱的趋势。一方面GW背景下印度洋和大西洋显着增暖,从而抑制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频次但有利于北大西洋热带气旋活动;另一方面GW背景下太平洋表现出的拉尼娜型(La Nina-like)的增暖趋势有利于抑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但加强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频次。(b)IPO正位相(负)有利于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发生频次一致增多(减少),而北大西洋热带气旋路径频数则显着减少(增多)。相对重要性评估结果显示,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活动主要受IPO的影响,GW的作用次之;北大西洋热带气旋路径密度主要以GW的作用为主;而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密度变化则是GW和IPO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顾成林[9](2018)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资料为基础,探究1951-2015年65年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对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可能作用机理;最后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对中国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局地气候预测、预报奠定基础,可为沿海地区应对台风变化、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1951-2015年65年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ACE)、生命史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从长期变化趋势看,登陆频数有微弱上升趋势,但未通过0.05显着水平检验,登陆频数呈现4-8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1988年发生突变;登陆强度呈减弱趋势,但未通过0.05的显着水平检验,登陆强度呈现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在1966年、1987年出现两次突变;气旋能量指数呈显着减弱趋势,表现为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在1972、1984年发生两次突变;生命史呈显着的增强趋势,表现为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生命史在1985年、1998年发生两次突变。(2)通过对登陆频数、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ACE)、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相关分析发现:登陆频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呈显着负相关,气旋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没有发现显着相关。通过滑动相关分析发现:登陆频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几乎都为负值,显着负相关集中发生在1990年代,在1970年、1987年、2000年前后发生突变;登陆强度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正与负交替出现,阶段性非常明显,在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气旋能量指数与ENS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1951至1990年代末期都是正值,2000年代初期至2015年都是负值,在1967年、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195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都是正值,2000年代末期都是负值,在1965年、1982年、1996年前后发生突变。(3)热带气旋生成位置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群岛以东130-140°E,10-15°N范围内,和中国南海东北部。厄尔尼诺年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向东南移动,拉尼娜年向东北方向移动。源地频数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从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从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来看,在西北太平洋与中国南海源地频数在纬向上出现了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从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看,相反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在1980年发生突变。(4)登陆热带气旋一个主要路径是由热带太平洋向西到菲律宾海和中国南海,另一个从热带太平洋向西北到达韩国、日本,影响东亚大陆海岸附近区域。厄尔尼诺年影响中国大陆海岸线附近的热带气旋频数偏少,而影响日本的频数增多。拉尼娜年影响日本及周边海域、中国黄海、渤海、南海的热带气旋的频数增加,而台湾省的频数减少。路径频数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在1986年、和1996年发生突变。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在经向上呈正-负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系数在2000年发生突变,表明相反分布的变化趋势在2000年以后开始减弱。(5)观测强度高值区域位于台湾岛的东南部海域、次高值区为中国南海。厄尔尼诺年在中国华南沿海、日本海东北部,菲律宾东、西部海域观测强度有增加趋势,减少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朝鲜半岛和菲律宾东、西部海域。拉尼娜年中国沿海地区观测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在菲律宾出现了增强的趋势。观测强度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的变化过程,在1972年、1982年发生突变。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在经向上呈正-负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系数在1977年前后发生突变。(6)在厄尔尼诺年,120oE附近的南海区域对应的夏季季风西南气流的异常加强。同时,对应的亚洲大陆异常下沉运动,加强了Hadly环流在此的下沉运动,中纬度大陆上存在反气旋异常,使得热带气旋路径更多产生折向,远离中纬度大陆。有更少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拉尼娜年反之。(7)西北太平洋局地环流的改变,使厄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的东南部的海温增加、对流增强、中层相对湿度增加、风垂直切变减弱、低层涡度增加和高层散度增加,这种大尺度环流的调整为热带气旋生成位置的东南移动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生成位置的东南移动使登陆热带气旋活动有着更长的移动距离进而使生命史增长。在拉尼娜年,副热带高压减弱,并且位置向东移动,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产生更多的热带气旋在拉尼娜年登陆中国。(8)1951-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四个参数(生成频数、超强台风频数、年均最大强度、年平均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从长期变化趋势看,西北太平洋生成频数、超强台风频数没有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生成频数在1957年发生突变;平均强度与最大强度呈显着的减弱趋势,平均强度在1972年发生突变、最大强度在1968年发生突变。(9)从热带气旋生命史的四个阶段,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线性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线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的位置均向东亚大陆靠近。换句话说,TC从生成到消亡的整个活动过程向东亚大陆靠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登陆的频次、强度极有可能加强。也就是说,在整个东亚大陆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威胁会进一步加剧。产生这样结果极有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西太平洋与中东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加大,从而导致walker环流的加强,正在加强的walker环流能够加强热带西北太平洋风垂直切变与相对涡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
胡娅敏,王永光,王娟怀,汪明圣,罗晓玲[10](2017)在《登陆华南台风强度的前兆信号分析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登陆华南台风频数减少、强度转弱,这一方面受台风和大尺度环流系统自身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共同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受太平洋年代尺度振荡(PDO)调制。进一步选用年际增量法剔除年代际变化得到,若前冬呈现东部型拉尼娜(中部型厄尔尼诺)状态,随后的后汛期120°130°E越赤道气流偏强(弱),继而是强(弱)辐合带、季风槽偏强偏北(偏弱偏南),有(不)利于台风在华南地区活跃,则对应累计气旋能量指数(ACE)年指数更强(弱),体现了台风、海温、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影响。最后,采用基于年际增量法的主成分回归方法对ACE指数进行建模,结果得到近30年回报相关系数高达0.80,2014和2015年的预报效果与实况较为一致。
二、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3)IPO-BT模态及其对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环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全球大气遥相关的研究进展 |
1.2.1 北半球的基本遥相关型 |
1.2.2 夏季影响西北太平洋的遥相关型 |
1.2.3 影响大气环流和温度变化的主要自然模态 |
1.2.4 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
1.3 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大尺度环流系统 |
1.3.1 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四大环流系统 |
1.3.2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 |
1.4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1 影响最近四十年全球大气环流变化的模态特征 |
1.4.2 自然变率对西北太平洋地区大尺度环流系统变化的影响 |
1.4.3 评估CMIP6 气候模式对北半球和西北太平洋区域大气环流的模拟能力 |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和模式试验设计 |
2.1.1 多套现代再分析资料和海温等资料 |
2.1.2 古气候代用资料和两套全球古气候重建资料 |
2.1.3 五套大型集成耦合地球系统模式 |
2.1.4 CMIP5和CMIP6 模式 |
2.2 模式试验设计 |
2.2.1 热带海温对全球大气环流的驱动试验 |
2.2.2 西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对热带海温的响应试验 |
2.3 主要方法介绍 |
2.3.1 双线性插值方法 |
2.3.2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 |
2.3.3 最大协方差分析(MCA) |
2.3.4 波作用通量计算 |
2.3.5 谱分析 |
2.3.6 相关系数和显着性检验的有效自由度 |
2.3.7 指纹模型方法(Fingerprint) |
2.3.8 减弱外部强迫对全球影响的方法 |
2.3.9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方法(SOM) |
2.3.10 历史代用记录在LMR2 的资料质量评估 |
第三章 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遥相关型:IPO-BT |
3.1 本章引言 |
3.2 近四十年全球环流和温度变化趋势 |
3.2.1 观测分析 |
3.2.2 模拟研究 |
3.3 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模态:IPO-BT |
3.3.1 主导近四十年全球大气变化的主模态 |
3.3.2 近百年大气环流的重要内部模态:IPO-BT |
3.3.3 过去400 年中存在IPO-BT |
3.3.4 评估百年以上资料的可靠性 |
3.3.5 过去2000 年存在的IPO-BT |
3.4 检验IPO-BT的真实性 |
3.4.1 直接证据:千年历史代用资料 |
3.4.2 重建资料验证:LMR2和CCSM4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环流系统变化特征 |
4.1 本章引言 |
4.2 北半球夏季重要环流模态:IPO-BT |
4.2.1 IPO-BT的季节性变化 |
4.2.2 IPO-BT对中亚“偶极子”模态的影响 |
4.3 中亚环流影响下的南亚高压变化 |
4.3.1 自然变率对中纬度环流的调制作用 |
4.3.2 南亚高压环流的响应 |
4.4 IPO-BT对西北太平洋环流系统的影响 |
4.4.1 季风槽不同周期的变化模态 |
4.4.2 季风槽不同模态与洋中槽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MIP6 气候模式对大尺度环流的模拟分析 |
5.1 本章引言 |
5.2 全球环流模态模拟评估 |
5.2.1 冬季模态:PNA |
5.2.2 夏季模态:IPO-BT |
5.2.3 气候模式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
5.3 西北太平洋四大环流系统的历史模拟 |
5.3.1 南亚高压和洋中槽 |
5.3.2 季风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水异常 |
1.2.2 降水异常的季节性 |
1.2.3 影响大范围异常降水的因素 |
1.2.3.1 大气环流的直接影响 |
1.2.3.2 外强迫信号的影响 |
1.3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介绍 |
2.2.1 相关分析及检验 |
2.2.2 合成分析及检验 |
2.2.3 谐波分析方法 |
2.2.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5 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计算 |
2.2.6 识别热带气旋降水 |
2.3 模式简介 |
第三章 2016 年秋季降水和环流异常特征 |
3.1 降水量异常分布 |
3.2 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
3.2.1 秋季平均的大气环流场 |
3.2.2 季节内大气环流变化特征 |
3.3 台风对降水的影响 |
3.3.1 台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去除台风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环流异常成因分析 |
4.1 2016 年秋季海温异常特征 |
4.2 海温年际异常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
4.3 海温背景场增暖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海温影响的数值模拟 |
5.1 单片海区试验方案 |
5.2 单片海区试验结果分析 |
5.2.1 赤道西太平洋海温异常试验 |
5.2.2 东南太平洋海温异常试验 |
5.2.3 北大西洋海温异常试验 |
5.3 多片海区试验方案 |
5.4 多片海区试验结果分析 |
5.4.1 赤道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异常试验 |
5.4.2 东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异常试验 |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 |
1.2.2 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 |
1.2.3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因子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1.1 观测资料 |
2.1.2 再分析资料 |
2.2 方法 |
2.2.1 极端降水阈值与极端降水事件的选取 |
2.2.2 整层大气湿静力能的诊断方程 |
2.2.3 整层水汽通量 |
2.2.4 松野—吉尔模态 |
第三章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时间分布特征 |
3.2 空间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气尺度上华南夏季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4.1 天气尺度上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4.2 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大气湿静力能诊断 |
4.2.1 垂直平流 |
4.2.2 水平平流 |
4.3 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环流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年际尺度上华南夏季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5.1 年际尺度上华南极端降水总量与大气湿静力能 |
5.2 影响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年际变化的原因 |
5.3 影响华南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年际变化的原因 |
5.4 热带海温影响华南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物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变化特征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热带气旋活动规律的研究 |
1.2.2 影响热带气旋年际变化的因子 |
1.2.2.1 热带地区的变率与TC活动的联系 |
1.2.2.2 南北半球热带外地区的变率与TC活动的联系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2.2.1 表征台风活动频次的3 个指数 |
2.2.2 泊松回归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存在和登陆频次的统计特征 |
3.1 台风生成频次 |
3.2 台风存在频次 |
3.3 台风登陆频次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和存在频次年际变化的主要因子及可能机理 |
4.1 春季北太平洋Victoria模与台风生成和存在频次的联系 |
4.2 冬春季VM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和维持的可能机理 |
4.3 1990s年代末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减少的可能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季节预测 |
5.1 台风生成频次与春季SST预测因子的联系 |
5.2 春季SST预测因子对TGF影响的可能机制 |
5.3 泊松回归模型预测TGF |
5.4 预测结果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高纬冰-雪-气系统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可能影响 |
6.1 南北半球热带外环流模态与关键区海温的可能联系 |
6.1.1 NPT与北半球环流模态的可能联系 |
6.1.2 CSST与南半球环流主模态的可能联系 |
6.2 北半球冰雪与关键区海温的可能联系 |
6.2.1 关键区海温与北极海冰的可能联系 |
6.2.2 关键区海温与北半球欧亚积雪的可能联系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热带外天气系统对夏季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因素 |
1.2.2 大气环状模的气候效应 |
1.2.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1.3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E矢量的计算 |
2.2.2 引导气流的计算 |
2.2.3 纬向垂直风切变的计算 |
2.2.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定义和计算 |
2.2.5 线性趋势的检验 |
2.2.6 合成分析的检验方法 |
第三章 大气环状模对夏季中国大陆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大气环状模的气候变化特征 |
3.3 大气环状模与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关联 |
3.4 大气环状模影响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夏季中国大陆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定义及其变化特征 |
4.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 |
4.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可能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带外天气系统对2018年夏季中国大陆登陆热带气旋频数异常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2018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登陆活动概况 |
5.3 影响热带气旋登陆活动的热带外天气系统 |
5.4 与热带外天气系统关联的大尺度环境流场对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全球变暖和年代际太平洋振荡对热带气旋长期变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天气尺度波动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1.2.2 季节/季节内变化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1.2.3 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
1.2.4 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变化 |
1.2.5 全球变暖对热带气旋趋势变化的影响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全球变暖停滞(GWH)对西北太平洋强热带气旋路径趋势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资料和方法 |
2.3 西北太平洋强热带气旋路径趋势特征 |
2.4 GWH海温型对西北太平洋强热带气旋路径趋势的影响 |
2.5 ECHAM模式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变暖(GW)不同增暖型对北半球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方法 |
3.3 两种增暖型对北半球热带气旋活动趋势的影响 |
3.4 影响北半球热带气旋变化的两种机制 |
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年代际太平洋振荡(IPO)对近年来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显着减少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资料和方法 |
4.3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聚类特征 |
4.4 20世纪末以来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显着减少 |
4.5 IPO的影响 |
4.6 GFDL模式资料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太热带气旋频数和南北半球海温梯度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
5.1 引言 |
5.2 资料和方法 |
5.3 SSTG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
5.4 年际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的机理 |
5.5 模式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球变暖(GW)和年代际太平洋振荡(IPO)对北半球热带气旋长期变化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资料和方法 |
6.3 北半球热带气旋路径频次的长期变化特征 |
6.4 GFDL-HIRAM模式验证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术成果 |
参与课题 |
参与的学术会议 |
出国经历 |
致谢 |
(9)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 |
1.3.2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的趋势预估 |
1.3.3 归因研究 |
1.3.4 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 |
1.3.5 共识与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强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 登陆频数的月、年际变化特征 |
3.1.1 登陆频数的月际变化特征 |
3.1.2 不同等级热带气旋的长期变化趋势 |
3.1.3 登陆频数长期变化趋势 |
3.1.4 登陆频数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
3.2 登陆热带热带强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
3.2.1 平均强度、最大强度长期变化趋势 |
3.2.2 登陆强度长期变化趋势 |
3.2.3 登陆强度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
3.3 气旋能量指数(ACE)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
3.3.1 气旋能量指数(ACE)长期变化趋势 |
3.3.2 气旋能量指数(ACE)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
3.4 登陆热带气旋生命史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
3.4.1 登陆热带气旋生命史的长期变化趋势 |
3.4.2 登陆热带气旋生命史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活动强度与ENSO的关系 |
4.1 登陆频数ENSO的统计学关系 |
4.2 登陆强度与ENSO的统计学关系 |
4.3 气旋能量指数(ACE)与ENSO的统计学关系 |
4.4 生命史与 ENSO 的统计学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 |
5.1 厄尔尼诺(ElNi?o)与拉尼娜(LaNi?a)年的划分 |
5.2 热带气旋源地、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的空时空间变化特征 |
5.2.1 热带气旋源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
5.2.2 热带气旋路径频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
5.2.3 热带气旋观测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
5.3 热带气旋源地、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空间变化与ENSO的关系 |
5.3.1 热带气旋源地空间变化与ENSO的关系 |
5.3.2 热带气旋路径频数空间变化与ENSO的关系 |
5.3.3 热带气旋观测强度空间变化与ENSO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ENSO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变化的可能作用机理 |
6.1 热带太平洋海表海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
6.2 热带太平洋海表海温异常相联系的异常大气环流场 |
6.3 大气环流场对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潜在风险分析 |
7.1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
7.1.1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特征 |
7.1.2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
7.1.3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命史年际变化特征 |
7.2 生命史中不同阶段的时空变化特征 |
7.3 路径、观测强度、移动距离、生命史的时空变化特征 |
7.4 热带气旋活动的大尺度背景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登陆华南台风强度的前兆信号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登陆华南台风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 |
3 影响登陆华南台风的物理因子分析 |
3.1 影响登陆华南台风强度的下垫面强迫海温因子 |
3.2 影响登陆华南台风强度的环流因子 |
4 登陆华南台风强度的客观化预测模型建立 |
5 结论和讨论 |
四、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及海温影响[J]. 蒋子瑶,徐海明,马静. 大气科学, 2021(05)
- [2]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J]. 陈仁容,梁嘉欣,戚子琪,陈伊虹,贾盛泽. 嘉应学院学报, 2021(03)
- [3]IPO-BT模态及其对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环流变化研究[D]. 冯小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D]. 蒋子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D]. 石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变化特征及预测[D]. 张新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7]热带外天气系统对夏季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的影响[D]. 马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3)
- [8]全球变暖和年代际太平洋振荡对热带气旋长期变化影响的研究[D]. 赵久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9]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作用机理研究[D]. 顾成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 [10]登陆华南台风强度的前兆信号分析及预测[J]. 胡娅敏,王永光,王娟怀,汪明圣,罗晓玲. 气象,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