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代 新希望——2003年新年祝辞(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1](2021)在《铁西叙事:影像中的工业记忆》文中认为
刘霞[2](2020)在《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指出申圭植(1880-1922)是韩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独立运动家。他于1911年流亡到中国上海,1922年在上海辞世。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开展了丰富的救亡运动和复国运动,展现出杰出政治外交家和独立运动家的面貌。但在奔走革命的同时,他也留下了诸多文学文本,特别是在长达十一年的中国流亡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跨国体验,包含中国革命体验、韩国独立运动体验、人际交流体验和离散生活体验等,这些体验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申圭植的文学体现出优秀的汉文水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书写着多样的跨国体验,更包含着丰富的情绪、思想和意识世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学界历来的研究,大都仅将申圭植视作一个独立志士,并未对其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文学迄今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文学和思想层面入手,综合使用“跨界”、“离散”、“身份认同”等后殖民批判理论、新历史主义、比较文学形象学及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阐述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申圭植有着丰富的思想,并富于实践精神。他的思想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的反作用下不断升华。在中国体验的影响下,国内时期便萌芽的民族意识发展成明确的抗日路线;对自由、民权朦胧的憧憬发展成为明确的近代国家意识;尚武意识和对国际局势的关注升华为外交武力融合的执政理念;对中国的关注、对辛亥革命的肯定及民族大同思想逐步发展成为中韩联合意识并进而发展成为国际联合意识。在这些思想意识的指导下,申圭植在流亡中国期间,以中韩联合和世界联合为策略,以民主共和制为复国政治理念,以大同思想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局势、民族自决思潮和舆论宣传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韩国独立运动,构建了中韩革命联合的平台,培养了大批韩国爱国青年,并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创建及获取孙中山护法政府的承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上海地区韩国独立运动的开拓者和中韩革命联合的奠基人。可以说,中国体验使其由一个普通的民族独立斗士成长为反殖民的时代先驱。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其思想表现出过分依赖中国革命派及国际援助、未能重视和发动群众、因没有明确的革命指导思想而未能制止韩人内部各派间的斗争等局限性。申圭植丰富的中国体验促成了其文学中的书写和想象,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申圭植广泛结交中国革命党人、加入革命文学组织南社,并创办了中文周报《震坛》,为中韩交流创造了阵地,这些跨界交流体验促成了其与中国革命先驱和进步文人间的文学交流。这种文学交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以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为主要话题,促进了中韩两国抗日话语和民族话语的构建,从而有力推动了共同话语和相互认知的发展;第二,申圭植对辛亥革命的认同和反日意识是双方交流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了生成性对话模式;第三,双方都通过对对方的书写来进行自我观照,从而对本国的国家命运和革命前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第四,双向跨界叙事推动了各自文学的发展。其次,申圭植在跨界空间里经历的政治体验和革命体验对其中国认识和文学书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将资产阶级革命视作中国乃至亚洲的唯一前途,认为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卖国,由此产生了近代国家意识,并产生了中韩联合乃至国际联合意识以及世界和平认识。在其中国书写和文学想象中,他鼓吹辛亥革命,塑造了一系列中国革命志士的形象,批判封建专制以及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腐败无能及卖国行为。此外,他积极论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中韩合作的必要性、韩国独立之于中国、日本、东亚乃至世界和平的意义,使其文学也呈现出强烈的政论性,体现出政治外交家的独特面貌。但这种中国想象带有一定的乌托邦特点。再次,申圭植的跨界是伴随着流亡开始的,离散生活体验是其跨界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散生活体验使他感受到深深的乡愁和亡国之恨,这些苦闷促使他对日本的侵略本质及韩国的亡国原因等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明确的民族主体意识。此外,离散体验使得他有了更深刻的民族文化认知,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也有了新的思索。他在文学中表达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诉说着亡国苦痛,尖锐地揭露并批判日本侵略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呼吁民族主体一一“大韩之魂”即民族精神,刻画了一系列民族英雄和独立斗士的伟大形象。同时,他积极宣传民族历史和文化,强调民族历史的再书写,并通过对大淙教等民族精神象征的书写和宣扬来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民族身份。可以说,申圭植的跨国体验对其文学创作存在着明确的影响关系。交流体验促成了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志士的书写,并进而促成了中韩近代文人的生成性互动和相互认知;政治外交和革命体验,促使他形成了对中国、东亚及近代文明的认识和文学中的中国想象;离散体验和民族体验使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作品中不仅表现出离散带来的愁和恨,更显示出对民族精神的赞扬和自身的民族认同感。统观申圭植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跨界性,即抗日的跨界性、民族想象的跨界性和语言的跨界性;第二,主体性,即民族主体意识和历史主体意识,这些主体意识均是殖民语境和流亡空间中的集体无意识之表现;第三,文化身份认同的混融性。申圭植在离散体验中遭遇身份认同的危机和焦虑,面对焦虑,他一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宣扬来坚守民族身份,另一方面,又以中韩联合的策略参与到中国革命中去,对中国文化和革命产生了认同,从而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体现出混融性特征;第四,政论性。申圭植的文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准,但其文学的基调是坚定的抗日意识和民族使命感,因此其文学中充满着革命、抗日、救亡、中韩联合等富于时代感的政治话语和革命话语,体现出政治美学功能,展现出革命文人的独特面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位申圭植及其文学。第一,申圭植文学是韩国抗日文学、韩国近代汉文学、韩国域外离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韩国文学之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和价值。第二,在中韩交流历史转型和价值重建的新时期,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先驱广泛交流,构建中韩革命联合的开端,开创了中韩人文交流的新局面,在这一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二十世纪中韩关系的奠基者。第三,申圭植凭借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在近代东亚复杂的时局中,把握住了时代要求,表现出坚决的抗日意识,看到中韩合作是二十世纪中韩两国共同的历史选择,他的抗日意识、中国认识、东亚认识乃至世界和平认识体现出时代自觉和东亚文化自觉,在东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申圭植的中国体验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不仅对于全面客观地还原申圭植这一历史人物的综合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韩国汉文学研究、韩国抗日文学研究乃至中韩近代人文交流研究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促进当下中韩交流与对话以及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孙可心[3](2020)在《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文中提出在日常的互动交际中,祝颂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礼仪语言,作为一种形式、功能都在不断丰富的语言形式,祝颂语在现代汉语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目前为止,对于祝颂语的研究还未形成全面的研究成果,学界普遍忽视了对于不符合祝颂语典型特征的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研究。本文首先从汉语本体研究入手,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进行界定与描写,而后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了留学生的习得情况,针对习得现状提出相应的低规约性祝颂语学习策略。论文包括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界定了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也就是研究对象的范围,对相关文献及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概括了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关于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本体研究,主要探讨其特点和功能,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我们结合日常交际中的真实语料,讨论了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在适用语境、语言形式、祝颂对象、祝颂内容、交际意图等方面的特点,总结了研究对象特殊的语用功能。第三章主要探析了低规约性祝颂语的产生原因。在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和功能有了基本认知后,我们从语言自身、主观认知、语境因素和语用策略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全面阐述了研究对象的产生成因。第四章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留学生习得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我们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以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了留学生对于低规约性祝颂语在语法、语义、语用功能、策略的理解和使用情况,对调查、访谈结果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讨论分析,探讨了影响习得的具体因素。第五章为针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习得情况进行的学习策略研究,为留学生的低规约性祝颂语学习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以及不足之处。
郭艺茹[4](2020)在《探析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其审美内涵》文中指出本论题以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将其看作一种音乐文化现象,且站在局外人的立场,通过梳理其中的诸多现象并借助理论依据,来探析其真正的审美内涵。全文由序言、正文三个章节、结论组成,每部分都包含两节。序言作为交代说明,首先,对选题缘由、论题相关的历史背景、研究取域情况进行说明。其次,对论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思路作综述和说明。第一章是对现象的梳理,如曲目上演的基本情况、指挥及乐团的呈现状态,以及传播、舞美、受众等方面对传播手段的具体介入方式、舞美设计以及主体性的分层情况进行具体表象的梳理。第二章将运用理论依据分析表象中音乐审美活动的特征。首先,从一度创作层面分析保留曲目中施特劳斯现象和新增曲目中“多元化”现象的审美特征;其次,从编排演绎的角度,分析指挥家与乐团在二度创作中音乐活动的审美特征;最后从三度创作层面和传播的角度,分析不同场域中的主体性体验、转录播和舞美等综合产生的审美特征,并对音乐产业中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以跨年狂欢语境作为基本前提,借助理论依据分析对典型音乐案例的审美内涵。借助联觉观念和“听感官事实”观念,归纳音乐作品在音响中呈现集“明朗”“喜庆”“诙谐”为一体的视听美感。其次,借助“美是生活”及“狂欢”的理论,归纳大众娱乐的“美”得生活方式及狂欢中“喜庆”与“祈福”的情感诉求。借助社会美学分析音乐产业中包含的社会意义和功能价值。最后,借助接受美学和本体论意义上的“意象”美学观点,从受众与艺术管理者的角度,探析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呈现出充满“高雅华丽”的审美意象。在结论中,一方面总结研究过程的心得:笔者认为表象中的审美活动以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呈现,它通过音乐艺术反射出人对生命的体验,不同的审美特征都指向大众化的娱乐,并展现出以人为核心的审美内涵。应从生活美学、音响的“美听”及“狂欢式”的体验中分别把握跨年狂欢的“真”、“美”、“善”。另一面,笔者以局外人的视角看西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本质问题,还未形成成熟且正确的认识,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意象”理论的深层内涵,为研究对象提供夯实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梳理新年音乐会中的具体表象,以音乐美学的姿态去探析研究对象,并以审美意象对本质进行追问,因此,笔者认为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王海亮[5](2019)在《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文中指出劳模是我国成千上万先进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是我国亿万劳动人民的模范群体。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带领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伟大的劳模精神。肯定劳模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中国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聚中国力量,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出发,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相关哲学思想观点和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中的相关观点为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理论成果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内涵,具有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政治性与群众性、客观性与能动性、先进性与曲折性、实践性与发展性等特征,以及具有的导向与凝聚、教育与感召、激励与引领等强大功能;阐述了当代中国劳模精神在萌芽期、雏形期和发展期分别体现出“革命型”、“老黄牛型”、“创新型”的时代特色。中国劳模精神的形成发展史就是近现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劳动人民的奋斗史,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史,是劳模群体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勤劳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史,为在新时代继承弘扬中国劳模精神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示。本文批判了针对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错误论调,分析了影响当代中国劳模精神认同感和影响力下降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路径。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科学的思想价值理念,做好劳模精神的理论研究,激发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内生动力;加强党和政府对劳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劳模自我提高的意识,让劳模进一步彰显劳模精神的榜样力量;以重大庆祝活动为契机,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推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让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常态化;将弘扬劳模精神纳入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纳入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融入创新创业时代洪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将弘扬劳模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与培育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劳模文化产业等紧密结合、融合发展,让劳模精神成为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杨冰华[6](2019)在《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及所涉佛事活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夏史籍的失载以及藏经洞封闭造成相关营建文书缺失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考据、艺术史图像证史等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敦煌西夏洞窟中保留的壁画、题记以及黑水城等地出土文书等材料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结构主要包括绪论、七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首先,绪论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学术史回顾、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等问题做必要说明与限定。正文按照研究材料将内容分为莫高窟和榆林窟两部分。作为崇信佛教的国度,西夏统治时期在敦煌进行了大量洞窟营建及寺院建设活动。皇庆寺是莫高窟的一座重要寺院,就其命名缘由学界均认为其因营建于元皇庆年间而得名。通过对黑水城等地出土佛经等材料以及西夏史籍的梳理,认为该寺是西夏乾佑二十年(1189)仁宗皇帝嵬名仁孝登基五十周年之际,敦煌以嵬名智海、翟嵬名九等人为代表的佛教领袖为其庆贺所建。除寺院之外,西夏在敦煌也重修了很多洞窟,不过由于与前期艺术题材存在很大相似性,目前具体洞窟分期还存在较大争议。莫高窟第38窟新发现一则题记,文章就其时代、作者及题记在洞窟断代问题上的价值做了解读。该题记由金元之际东夏僧人道洪书写,他极有可能是一名工匠,按照当时流行的印度波罗样式造像风格,在该窟建造一身降魔触地印菩提像。另外,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时期营建的洞窟,西夏乾佑十五年(1184)、乾佑二十年(1189)、天庆二年(1195)仁宗及皇后罗氏三次大规模举行法事活动,借此殊胜时机,敦煌佛教领袖巧妙地重修了该窟甬道壁画。西夏之所以选择此窟是因为主室西壁大幅五台山图契合了其五台山文殊信仰需求;榆林窟第29窟图像题材与蒙元时期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编撰的《华严忏仪》可以较好地对应起来。因而,该窟可能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华严道场。国师、禅定高僧、净土变、文殊变与普贤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在法会中扮演不同角色,信众在往生净土、密教护持等资荐下,最终到达莲华藏世界。敦煌石窟群是西夏佛教活动中心之一,信众往往前往那里巡礼圣迹,礼佛修行。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一行七人在榆林窟修行四十余日,并在第15窟、第16窟题写了珍贵的发愿文题记。对此题记在前人释读基础上重新做了录文,并就其内容从惠聪僧团成员的民族成分、多样化身份、僧团修行活动等方面做了解读。西夏时期瓜州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惠聪一行中的弗兴、安住等人可能是中古遗留的粟特人后裔;僧团成员身份包括赐紫僧、出家弟子、在家弟子以及白衣行者、行婆等多种身份。另外,西夏作为偏居西北内陆的割据势力,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使其农业生产活动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文章以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普贤变为研究材料,对西夏时期瓜沙地区祈雨活动做了解读。该窟窟门两侧绘制的文殊变与普贤变上书写清代嘉庆年间祈雨活动题记,其原因可能与文殊变中出现五身龙王像有关。西夏之所以接收宋地传播而来具有龙王像的图像样式是因为恰好契合了其祈雨需求。总之,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所涉佛事活动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由于史料缺失等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使这一成果未能很好地系统化,采用专题式的讨论模式则避免了面面俱到而无法深入的弊端。
白红丽[7](2019)在《基于方志的四川电影发展研究(1949-1992)》文中指出论文采用新角度、新材料对四川的电影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今四川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行政志、电影专志中的电影文献。笔者从四川350本方志中挖掘电影资料,以传播学“5W”模式为理论基础,从电影管理发行机构、电影传播内容、电影受众与传播效果、电影制片等方面对四川电影进行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材料来源,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材料加以界定。将国内已有的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四川方志、四川电影的概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四川电影特点进行总结。此外,还概述了“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初期”三个阶段的电影发展大环境,为此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电影管理发行机构进行介绍,概述了中国影片经理公司西南区公司与四川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发展历程,从数量和类型两个方面分析了四川电影放映的发展规律。归纳出四川电影发行机构的发展阶段,即电影巡回队时期、电影管理站时期、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时期,并对电影发行方式进行概述。第四章主要通过对350部方志中电影资料的统计,对三个时期电影的数量变化、制作单位、影片来源、类型变化、剧本改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影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峨影影响力逐渐扩大,影片来源逐渐多元化,故事片占主导地位及影片改编题材逐渐丰富五大特点。第五章主要分析电影受众与传播效果,总结出三个特点:(1)观影场所从露天电影到设备完善的影院,观影的条件不断完善;(2)观影人数总体呈现出“M”型趋势,“十七年”时期增长至“文革”前期下降;“文革”后期继续增长,到1985年后下降。(3)影评从简单的“观后感”到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讨,受众在电影传播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产生的影响扩大。第六章以四川方志为基础,基于《峨影厂志》回顾了峨影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出峨影五大创作特点,即:战斗的现实主义、凸显巴蜀地域文化、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汲取文学作品营养、传承戏曲艺术文脉。
何策[8](2016)在《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和习近平的《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北京讲话》)分别是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文艺领域的具体表现。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据当时中国革命的需要提出了文艺要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理论,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等问题,使文艺成为斗争的利器。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针对人民群众渴望更高质量的文艺作品的迫切愿望,召开了北京文艺座谈会,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新文艺思想。这两次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为我国的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推动了我国文艺事业的长足进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北京讲话》于《延安讲话》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本文将通过比较的方法,梳理出两次“讲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两次“讲话”的背景进行概述。叙述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背景主要从当时党内没有完整的文艺政策、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文艺工作者自身的弱点和毛泽东个人文艺思想的成熟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北京文艺座谈会则是从全球化背景、文艺市场的“三俗”现象、商品化现象等方面进行概述,重点比较了两次“讲话”背景的不同,为下文探讨两次“谈话”的历史合理性提供铺垫。第二部分是对两次“讲话”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主要针对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中对于文艺创作的方法、立场、目标以及在特定时代下文艺和政治、经济的关系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比较出两次“讲话”在具体内容方面的异同点,这是“比较”的重点和目的之一。第三部分是对毛泽东和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体现出的方法特点进行比较。两人在坚持党对文艺的领导,问题意识等方法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同之处则是毛泽东具有更加鲜明的“经权”方法特点,而习近平则更加重视文化自觉和新闻舆论的作用,从而彰显出两人在文化及文艺思想上的继承和超越。第四部分是对两次“讲话”比较研究的当代意义做了尝试性总结,分析了比较两次“讲话”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当下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所起的巨大历史推动作用,理解过去,关注当下,瞩目未来,这是本文“比较”研究的最终归宿。
赵婷婷[9](2016)在《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一直积极参与着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说选刊》(1980-2010)为研究对象,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将《小说选刊》放置在当代文学场中,梳理其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场与政治场、经济场的互动格局中,发现当代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趋向,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策略进行反思,评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选刊》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作用力的考察,揭示出《小说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当代文学走向的可能性。第二、三章梳理《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到2010年的办刊历程。从80年代前期《小说选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到80年代后期对其的突围努力,以及到90年代以后的市场化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场在政治场与经济场影响下的变动。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小说选刊》的“纯文学”标准在历时维度下的变化以及在共时维度下与《小说月报》的比较,揭示出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模式与具体办刊策略作出反思,以期《小说选刊》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文学场的“文学自主原则”。总之,作为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占位”(根据布迪厄的理论,指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小说选刊》肩负着展示当代文学发展实绩,引导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趋向乃至建构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因此,对以《小说选刊》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尤为重要。
赵四学[10](2014)在《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文中提出
二、新时代 新希望——2003年新年祝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代 新希望——2003年新年祝辞(论文提纲范文)
(2)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申圭植资料整理及研究现状 |
一、申圭植资料整理出版现状 |
二、国内外申圭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申圭植的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 启蒙救国——国内启蒙运动时期(1880-1910) |
一、家庭背景与求学经历 |
二、思想启蒙活动 |
三、经济救国活动 |
第二节 中韩联合——来华流亡初期(1911-1918) |
一、中国革命体验 |
二、中韩联合下的独立运动实践 |
第三节 民族自决——流亡政府时期(1919-1922) |
一、在流亡政府创建中的活动 |
二、在流亡政府中的政治外交活动 |
第三章 申圭植的在华文坛活动与文学交流 |
第一节 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党人的文学交流 |
一、申圭植的中国革命党人书写 |
二、中国革命党人的申圭植认识 |
第二节 申圭植与南社 |
一、申圭植在南社中的活动 |
二、申圭植与南社社员的交流及相互认知 |
第三节 《震坛》——中韩交流之阵地 |
一、《震坛》的创刊与申圭植 |
二、《震坛》的办刊宗旨、流布与影响 |
三、中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四、韩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第四章 申圭植的中国认识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中国革命认识与近代国家意识 |
一、对辛亥革命的肯定 |
二、近代国家意识 |
第二节 军阀社会认识与批判意识 |
一、对袁世凯政府的认识及批判 |
二、对军阀割据的认识及批判 |
第三节 中韩合作意识与世界和平认识 |
一、中韩关系认识与中韩合作意识 |
二、韩国独立与世界和平之关系 |
第五章 申桂植的离散体验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离散生活认识与苦闷的书写 |
一、离散者的乡愁 |
二、亡国奴的愤恨 |
第二节 日本侵略认识与主体性 |
一、日本认识与抗日路线 |
二、民族主体意识 |
第三节 民族历史认识与民族身份的坚守 |
一、民族历史意识 |
二、民族身份的坚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祝颂语的本体研究 |
(二)祝颂语的对外汉语研究 |
(三)总结 |
四、研究方法 |
(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二)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三)问卷与访谈相结合 |
注释 |
第二章 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及功能 |
一、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 |
(一)适用语境网络化 |
(二)语言形式丰富多变 |
(三)祝颂对象、内容泛化 |
(四)交际意图多样化 |
(五)主观化及主观性增强 |
(六)祝颂功能虚化或偏离 |
二、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语用功能 |
(一)礼貌交际功能 |
(二)委婉含蓄功能 |
(三)凸显焦点功能 |
注释 |
第三章 低规约性祝颂语产生成因探析 |
一、语言自身因素 |
(一)词义演变 |
(二)经济性原则 |
二、主观认知因素 |
(一)关联原则 |
(二)仿拟思维 |
(三)隐喻、转喻思维 |
三、语境因素 |
(一)社会文化语境 |
(二)客观主体语境 |
四、语用策略因素 |
(一)直接语用策略 |
(二)间接语用策略 |
注释 |
第四章 低规约性祝颂语留学生习得情况考察分析 |
一、基于问卷的习得情况考察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二、基于访谈的习得情况考察 |
(一)访谈设计 |
(二)语用策略掌握情况 |
(三)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
三、习得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
(一)总体习得水平 |
(二)影响习得的因素 |
注释 |
第五章 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学习策略研究 |
一、直接策略研究 |
(一)记忆策略 |
(二)认知策略 |
(三)补偿策略 |
二、间接策略 |
(一)元认知策略 |
(二)情感策略 |
(三)社交策略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探析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其审美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相关概述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情况 |
三、本论题的研究取域 |
第二节 论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综述及研究思路 |
一、本论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三、本论题的研究框架及思路 |
第一章 近十年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具体表象 |
第一节 曲目、指挥及乐团的基本情况 |
一、选曲的基本面貌 |
二、指挥群体的多样化构成 |
三、乐团动态化的编制 |
第二节 传媒手段、舞美及主体性分层的基本情况 |
一、传播手段的具体介入方式 |
二、舞美设计和传播设计 |
三、场域内外的主体性分层 |
第二章 具体表象中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曲目、指挥及乐团表象中的审美特征 |
一、节日庆典:积极明朗 |
二、跨年狂欢:平民关怀 |
三、编排演绎:辞旧迎新 |
第二节 主体性体验及音乐产业中的审美特征 |
一、场域内:沉浸性的超脱感 |
二、场域外:情境式的视像化 |
三、音乐产业中的技术和功能特征 |
第三章 跨年狂欢语境下审美特征中的价值体现 |
第一节 跨年狂欢语境下呈现的美听和世俗化的美感 |
一、联觉与音响所呈现的“听感官事实” |
二、“美是生活”体现大众娱乐的生活方式 |
三、神圣时刻下对“狂欢式”的巅峰体验 |
第二节 跨年狂欢语境下音乐的功能价值和人生意蕴的体现 |
一、反观“社会美学”中音乐产业体现的娱乐性社会功能 |
二、“文本的结构召唤”中受众对“情景交融”的体验 |
三、艺术管理者的艺术理想及跨年音乐会呈现的审美意象 |
结论 |
第一节 总结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审美内涵的研究心得 |
一、总结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审美特征 |
二、跨年音乐会呈现的审美意象及给出可能有真善美的价值判断 |
第二节 对该论题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
一、以局外人的视角看西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本质问题 |
二、对本体论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意象”理论去透视西方音乐文化现象的进一步探索 |
附录一 :近十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保留曲目、新增曲目统计 |
附录二 :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与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凤凰剧院新年音乐会指挥家列表 |
附录三 :涉及部分作曲家的简要介绍 |
后记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文献及官方网址 |
(5)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支撑与依据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 |
2.1.1 劳动创造价值 |
2.1.2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
2.1.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2.1.4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
2.1.5 用“榜样的力量”教育人引导人 |
2.2 中华民族相关传统美德为理论支撑 |
2.2.1 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
2.2.2 重义轻利的道德准则 |
2.2.3 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论述为理论依据 |
2.3.1 坚持以人民为主体 |
2.3.2 重视劳动和劳动者创造 |
2.3.3 坚持向人民群众学习和教育群众相统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
3.1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内涵 |
3.1.1 爱岗敬业是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基础 |
3.1.2 争创一流是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灵魂 |
3.1.3 艰苦奋斗是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本色 |
3.1.4 勇于创新是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核心 |
3.1.5 淡泊名利是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境界 |
3.1.6 甘于奉献是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底色 |
3.2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主要特征 |
3.2.1 民族性与时代性 |
3.2.2 政治性与群众性 |
3.2.3 客观性与能动性 |
3.2.4 先进性与曲折性 |
3.2.5 实践性与发展性 |
3.3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功能 |
3.3.1 国家政治层面的导向与凝聚功能 |
3.3.2 社会治理层面的教育与感召功能 |
3.3.3 个人发展层面的激励与引领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劳模精神的历史嬗变与经验启示 |
4.1 中国劳模精神的萌芽期(20 世纪30—40 年代) |
4.1.1 劳模的产生发展:劳动英雄的树立与表彰 |
4.1.2 “能手加英雄”:中国劳模精神的萌芽 |
4.2 中国劳模精神的雏形期(20 世纪50—70 年代) |
4.2.1 劳模队伍的壮大:九次劳模表彰的概况与特点 |
4.2.2 “苦干加实干”:中国劳模精神的雏形 |
4.3 中国劳模精神的发展期(20 世纪80 年代—现今) |
4.3.1 劳模的与时俱进:劳模表彰的规范与灵活 |
4.3.2 “科技加创新”:中国劳模精神的发展 |
4.4 中国劳模精神生成发展的经验启示 |
4.4.1 党和国家的大力培育与倡导 |
4.4.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与塑造 |
4.4.3 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与践行 |
4.4.4 社会团体的积极组织与倡导 |
4.4.5 劳模群体的自我管理与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现实审视 |
5.1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承载主体范畴厘定 |
5.1.1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承载主体是“劳模” |
5.1.2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承载主体范围分析 |
5.1.3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承载主体界定原则 |
5.2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谬论批判 |
5.2.1 劳模精神“无用论”与“失灵论” |
5.2.2 劳模精神“过时论”与“特例论” |
5.2.3 劳模精神“政治论”与“英雄论” |
5.2.4 劳模精神“固化论”与“泛化论” |
5.2.5 劳模精神“吃亏论”与“功利论” |
5.3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认同感与影响力弱化原因分析 |
5.3.1 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理解不深 |
5.3.2 部分当代中国劳模榜样意识不强 |
5.3.3 劳模精神宣传做得不够足不够实 |
5.3.4 劳动教育实践在学校家庭中缺失 |
5.3.5 劳模管理保障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中国劳模精神弘扬的路径 |
6.1 统一思想激发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内生动力 |
6.1.1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6.1.2 坚持“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 |
6.1.3 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与阐发 |
6.1.4 树立科学的劳动理念 |
6.1.5 培植正确的价值取向 |
6.2 优化服务让劳模更加彰显劳模精神的榜样力量 |
6.2.1 加强党对劳模工作的领导 |
6.2.2 加强各级政府对劳模工作的支持 |
6.2.3 加强群团组织对劳模工作的推动 |
6.2.4 提升劳模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
6.3 丰富载体使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常态化 |
6.3.1 在贯彻理论的实践中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 |
6.3.2 以纪念庆祝活动为契机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 |
6.3.3 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 |
6.3.4 发挥主流媒体的应有作用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 |
6.4 统筹布局让劳模精神成为永不褪色的旗帜 |
6.4.1 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
6.4.2 纳入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 |
6.4.3 融入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 |
6.4.4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概念限定 |
(一) 敦煌石窟 |
(二) 西夏洞窟 |
(三) 瓜沙二州 |
(四) 佛事活动 |
三 研究史回顾与展望 |
(一) 供养人画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二) 物质生活图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三) 瓜沙佛教信仰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四) 瓜沙佛事与西夏洞窟题记研究 |
四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目的及构想 |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概述 |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窟形 |
一 莫高窟、榆林窟 |
二 东千佛洞石窟 |
三 五个庙石窟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题材 |
一 显教图像 |
二 密教图像 |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与多元民族文化交流 |
一 宋 |
二 辽 |
三 回鹘 |
四 吐蕃 |
第二章 西夏统治瓜沙时期的寺院营建——以莫高窟皇庆寺为例 |
第一节 莫高窟皇庆寺简述 |
第二节 速来蛮西宁王之前的元代敦煌 |
第三节 莫高窟第61窟与皇庆寺的营建 |
第四节 西夏仁宗时期佛教活动与皇庆寺营建 |
第五节 皇庆寺位置管窥 |
小结 |
第三章 莫高窟第38窟道洪题记所见夏末元初敦煌石窟营建 |
第一节 道洪题记的时代 |
第二节 沙门道洪的身份 |
第三节 道洪建菩提像复原 |
一 唐代的菩提像 |
二 印度波罗样式的降魔触地印佛像 |
第四节 道洪题记与洞窟营建时代的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皇室 |
第一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像两个问题 |
一 供养人身份诸说献疑 |
二 供养人重绘现象 |
第二节 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变与夏仁宗转轮王塑造 |
第三节 甬道壁画与夏仁宗、罗太后关系探析 |
第四节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五台山文殊信仰 |
第五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重绘原因蠡探 |
小结 |
第五章 西夏时期瓜沙地区佛教圣迹巡礼活动研究——以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为例 |
第一节 惠聪巡礼僧团发愿文题记释录 |
第二节 惠聪巡礼僧团成员身份探析 |
一 民族成分 |
二 惠聪巡礼僧团的多样身份 |
第三节 惠聪巡礼僧团的修行活动 |
第四节 惠聪巡礼僧团修行活动的赞助来源 |
小结 |
第六章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西夏祈雨习俗 |
第一节 文殊变、普贤变清代题记探析 |
第二节 追寻龙王庙 |
第三节 “踏郡众姓”解析 |
第四节 文殊变龙王像出现原因试探 |
一 宋西夏之前的祈雨活动 |
二 宋代的祈雨活动 |
三 西夏的祈雨活动 |
补论 |
一 水月观音的大幅水面 |
二 水月观音的两种构图 |
三 水月观音中的唐僧取经图 |
第七章 榆林窟第29窟与西夏华严道场 |
第一节 榆林窟第29窟营建年代补论 |
一 研究史回顾 |
二 赵麻玉家族供养人画像的武官身份 |
三 西夏文供养人题记中的沙州监军司 |
四 榆林窟第25窟西夏文题记探析 |
第二节 一行慧觉与《华严忏仪》 |
第三节 榆林窟第29窟与《华严忏仪》 |
一 真义国师鲜卑智海 |
二 禅定高僧 |
三 文殊变与普贤变 |
四 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水月观音 |
五 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和六字真言 |
六 中心佛坛 |
小结 |
结语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基于方志的四川电影发展研究(1949-199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1.1 四川地方志 |
1.1.2 四川电影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方志电影材料研究概况 |
1.2.2 四川方志研究概况 |
1.2.3 四川电影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1.3.1 方志中的电影资料研究为电影发展史的修写提供新史料 |
1.3.2 为方志记载的电影资料提供借鉴 |
1.3.3 开拓了电影文献研究的新领域 |
1.4 研究理论 |
1.4.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
1.4.2 议程设置及使用与满足理论 |
1.4.3 新电影史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考察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个案分析法 |
1.6 课题创新性 |
1.6.1 选题创新 |
1.6.2 材料创新 |
第2章 基于方志的四川电影发展概述 |
2.1 四川方志中的电影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四川电影 |
2.2.1 电影制作 |
2.2.2 电影发行 |
2.2.3 电影放映 |
2.3 电影政策环境概述(1949-1992) |
2.3.1 “十七年”间的电影政策环境 |
2.3.2 “文革”间的电影政策环境 |
2.3.3 新时期初期的电影政策环境 |
2.4 方志记载电影资料的特点与问题 |
2.4.1 方志记载电影资料的特点 |
2.4.2 方志记载电影资料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四川电影管理发行机构研究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四川电影管理发行机构概述 |
3.1.1 中国影片经理公司西南区公司 |
3.1.2 四川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3.2 四川电影放映单位分析 |
3.2.1 放映单位类型多样 |
3.2.2 放映单位数量增长 |
3.2.3 三种放映机器 |
3.3 方志中的电影发行渠道 |
3.3.1 方志中的电影发行 |
3.3.2 三级管理机构的建立 |
3.3.3 电影巡回队时期 |
3.3.4 电影管理站时期 |
3.3.5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时期 |
3.4 电影发行方式的演变 |
3.4.1 计划排片 |
3.4.2 自由选片 |
3.5 结语 |
第4章 四川电影传播内容研究 |
4.1 电影传播内容概述 |
4.1.1 电影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
4.1.2 电影文本来源 |
4.2 “十七年”电影分析 |
4.2.1 影片数量变化 |
4.2.2 影片制作单位分布 |
4.2.3 影片来源 |
4.2.4 影片类型变化 |
4.2.5 影片剧本改编情况 |
4.2.6 小结 |
4.3 “文革”电影分析 |
4.3.1 影片数量变化 |
4.3.2 影片制作单位分布 |
4.3.3 影片来源 |
4.3.4 影片类型变化 |
4.3.5 影片剧本改编情况 |
4.3.6 小结 |
4.4 新时期初期电影分析 |
4.4.1 影片数量变化 |
4.4.2 影片制作单位分布 |
4.4.3 影片来源 |
4.4.4 影片类型变化 |
4.4.5 影片剧本改编情况 |
4.4.6 小结 |
4.5 科教片的放映 |
4.6 结语 |
第5章 四川电影受众与传播效果 |
5.1 电影传播的三种功能 |
5.1.1 文化普及功能 |
5.1.2 政治宣传功能 |
5.1.3 娱乐大众功能 |
5.2 “十七年”电影传播受众与效果 |
5.2.1 露天的坝坝电影与简易放映场 |
5.2.2 受众反馈舆论导向明显 |
5.2.3 观影人数曲折上升 |
5.2.4 影评方式单一 |
5.3 “文革”电影传播受众与效果 |
5.3.1 观影场所的“异化” |
5.3.2 观影人数呈“V”型趋势 |
5.3.3 受众的失声与反抗 |
5.4 新时期初期电影传播受众与效果 |
5.4.1 革新的观影场所与完善的观影设备 |
5.4.2 观影人数呈“倒V”趋势 |
5.4.3 影评方式与内容的多样化 |
5.5 结语 |
第6章 《峨影厂志》专题研究 |
6.1 方志中的四川电影制作 |
6.2 峨影的创建 |
6.2.1 人员培训与援建 |
6.2.2 基础设施的建设 |
6.3 峨影的起步时期(1958-1962) |
6.3.1 大量拍摄新闻片与纪录片 |
6.3.2 初露锋芒的故事片 |
6.4 峨影的蛰伏时期(1963-1978) |
6.4.1 曲折的发展历程 |
6.4.2 新闻片、纪录片、科教片的拍摄 |
6.4.3 重新起步的故事片 |
6.5 峨影的辉煌时期(1979-1992) |
6.5.1 逐渐没落的纪录片与科教片拍摄 |
6.5.2 日渐成熟的故事片 |
6.6 峨影创作风格 |
6.6.1 战斗的现实主义 |
6.6.2 凸显巴蜀地域文化 |
6.6.3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
6.6.4 汲取文学作品营养 |
6.6.5 传承戏曲艺术文脉 |
6.7 结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方志文献类: |
着作类: |
学位论文类: |
期刊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四川方志文献版本信息表 |
附录二 :四川电影放映伊始录 |
附录三 :峨影故事片汇总 |
附录四 :四川省各市(州)部分电影院 |
附录五 :四川电影部分期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选题的研究方法 |
(二) 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两次“讲话”背景的比较 |
一、延安“讲话”的背景 |
(一) 文艺的现实状态 |
(二) 文艺政策的缺失 |
(三)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成熟 |
(四) 整风运动的开展 |
二、北京“讲话”的背景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二) 文艺商品化的弊端 |
(三) “三俗”现象的泛滥 |
(四) 文艺工作者素养的状况 |
第二章 两次“讲话”内容的比较 |
一、文艺创作方法的比较 |
(一) “从群众中来”的根本方法 |
(二) 文艺创作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
(三) “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
(四) 文艺创新工作的问题 |
二、文艺创作的立场比较 |
(一) 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
(二)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
(三) 爱国主义的立场 |
三、文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比较 |
(一) 文艺的政治功能 |
(二) “文艺批评”的批评 |
(三) 文艺的经济功能 |
四、文艺建设的目标比较 |
(一) 文艺要为政治服务 |
(二) 文艺要为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服务 |
第三章 两次“讲话”方法的比较 |
一、党的领导权的强调 |
二、“问题意识”的倡导 |
三、“经”“权”方法的运用 |
四、“文化自觉”方法的实现 |
五、新闻舆论工作正确方向的把握 |
第四章 两次“讲话”比较的当代启示 |
一、“比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二、“比较”:应该增强文艺建设的民族性 |
三、“比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比较”:正确认识文艺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 |
第一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生产 |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传播 |
第三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价 |
第二章 1980-1989: 生机与隐忧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80年代前期政治场政治场影响下的文学场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文学场对政治场的突围 |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 |
第三章 1995-2010: 从积极探索到大胆改革 |
第一节 办刊内容的变化 |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改变 |
第三节 经营策略的改变 |
第四章 三大场域博弈下《小说选刊》的再造 |
第一节 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 |
第二节 两难困境下的自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缘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路线与创新点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源头活水 |
2.1 创之觉醒:罔珠之拾 |
2.2 儒家创生哲学思想 |
2.3 道家生生哲学:忘生以达生的无为思想 |
2.4 易传创生哲学:生生之谓“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时代传承 |
3.1 熊十力生命哲学对《易传》、佛学思想的传承与趄越 |
3.2 方东美融中西一体的“生生创进”哲学 |
3.3 以中西(士林)哲学融合会通的罗光生命哲学 |
3.4 粱激溟的生生哲学思想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之现实基础 |
4.1 “综合创新”论思想是中国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
4.2 中国文化觉醒是“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的内在动力 |
4.3 科玄之争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发 |
4.4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
4.5 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模式之争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诞生 |
5.1 以物为本的本体论 |
5.2 生生大化的宇宙观 |
5.3 “兼和”之创生追求 |
5.4 创生之境界追求:动的天人合一 |
5.5 “综合创新”论方法启迪:体验、解析、会通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发展:创学 |
6.1 “综合创新”论接着讲 |
6.2 创学是对新文化理论的基本构建 |
6.3 创学的理论具体建构 |
6.4 新文化建设的接受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中华民族 |
6.5 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普及一以中华文化大学堂为例 |
本章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新时代 新希望——2003年新年祝辞(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西叙事:影像中的工业记忆[D]. 徐志. 辽宁大学, 2021
- [2]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D]. 刘霞. 山东大学, 2020(10)
- [3]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D]. 孙可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探析近十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诸现象及其审美内涵[D]. 郭艺茹.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5]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D]. 王海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6]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D]. 杨冰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基于方志的四川电影发展研究(1949-1992)[D]. 白红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8]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比较研究[D]. 何策. 扬州大学, 2016(02)
- [9]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D]. 赵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D]. 赵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