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BC-5稀土复合保温材料及工艺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伟[1](2021)在《粘结磁粉流动性与压制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稀土粘结磁体由于磁性能高、尺寸精度高、形状自由度大、涡流损耗小、适合多极充磁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家用电器以及硬盘存储等领域。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电机和传感器等器件小型化、轻量化和高速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粘结磁体尺寸更小、环形磁环壁更薄、成型压力更小、磁体力学性能更好。因此,对磁体成型过程中粘结磁粉的流动性、松装密度以及成型磁体的强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粘结磁粉流动性的评价手段具有一定局限性,高密度、薄壁/复杂形状的稀土粘结磁体制备存在磁粉不能填入或填入不均匀、成型压力过高、磁体力学性能差等问题。本文研究了磁粉流动性评价手段以及磁粉、偶联剂、粘结剂等对粘结磁粉流动性和压制性的影响,揭示其内在关联,为制备加工性好、性能优异的稀土粘结永磁材料提供理论基础。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探究了磁粉粒度对磁粉流动性的影响。正交优化后,快淬磁粉流动性提升15.2%,松装密度提升0.25 g/cm3达3.21 g/cm3。研究了混胶过程对磁粉流动性的研究,磁粉混胶后流动性提升31.7%,混胶粉的流动性不再受磁粉粒度影响,且压制过程符合黄氏压制理论。采用特别流动能(SE)评价粘结磁粉的流动性。结果表明,粘结磁粉特别流动能与其松装密度呈现了线性负相关关系,能够在宏观尺度表明粘结磁粉颗粒间的作用力情况,为粘结磁体在内的两相或多相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选用四种不同的硅烷偶联剂对磁粉颗粒表面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其对混胶粉流动性和压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混胶粉相比,粘结剂更均匀地分布在磁粉颗粒表面且形成了团粒,松装密度提升了 0.3 g/cm3,压制压力下降63.7%,磁环径向压溃强度提升约3~4倍。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磁粉能够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降低混胶粉颗粒间作用力。为提升粘结钕铁硼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引入热塑性树脂聚砜改性环氧树脂,同时添加活性稀释剂降低聚砜-环氧体系黏度保障其流动性。结果表明,改性树脂制备的混胶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压制性,磁环径向压溃强度提升约4~5倍,且复合材料的耐蚀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杨文晟[2](2021)在《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超低排放和节能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据有关方面计算,汽轮机服役温度每提高10℃,热效率可相对提高0.25%~0.30%。在我国目前通过技术引进成功开发的620℃等级高参数汽轮机材料中,耐热钢的研发和选用已经凸显了其局限性,随着机组投运时间的延长,现有耐热钢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而630℃等级高参数汽轮机的研发生产主要由国外厂商技术垄断。所以研发我国自己的适用于更高参数(630℃)机组的材料以进一步降低煤耗、实现超超低排放的需求在当前提倡碳中和的情况下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本课题依托四川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630℃超高参数汽轮机关键阀芯锻件用新型耐热钢研发”(18SYXHZ0069),采用VIM+ESR的生产工艺对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添加的Y2O3收得率、氧化物粒子在冶炼过程的运动行为、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的热变形行为、马氏体相转变行为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磁控溅射技术对耐热钢抗氧化能力、表面力学性能进一步改进;利用ProCAST模拟软件建立了工业级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电渣重熔的温度场、凝固场数值模型,优化了工业级耐热钢的电渣重熔工艺,解决了应用于630℃耐热钢实际研发、生产过程中的“热加工性差、无法长期保持设计的高温蠕变强度、抗高温氧化能力无法满足更高的服役温度”的问题,取得如下研究成果:首先在9-12%Cr马氏体耐热钢真空熔炼后期外加稀土 Y2O3纳米添加剂,利用稳定弥散的Y2O3粒子弥补现有的碳氮化物强化相在高温长时间下容易粗化所导致的钉扎作用损失。研究发现添加的稀土 Y203粒子在钢液中做布朗运动,在1600℃钢液中仅溶解0.2%,Y2O3粒子经VIM熔炼、ESR精炼后平均收得率达到37.5%。在实验室小型电渣重熔锭剖面组织及温度场、凝固场数值模拟发现,在电渣锭稳定结晶区域,耐热钢的柱状晶呈倒“V”型,500 kg工业级电渣过程数值模拟得到的最佳熔速为180 kg/h。热力学计算表明,在平衡凝固过程中,液相线温度为1510℃,固相线温度为1310℃,MX、M23C6析出强化相及Laves相和Z相于固相中依次析出。平衡凝固顺序为:L→L+δ-Ferrite→L+δ-Ferrite+MX→L+δ-Ferrite+MX+γ→δ-Ferrite+MX+γ→MX+γ+→MX+y+M23C6+α-Ferrite→MX+M23C6+αFerrite→MX+M23C6+α-Ferrite+Laves→MX+M23C6+α-Ferrite+Laves+Z;非平衡凝固过程中,由于大量溶质原子在凝固前沿富集及再分分布,导致凝固区间大于平衡凝固,同时诱导M23C6在凝固末端生成,非平衡凝固顺序为:L→L+δ→L+δ+γ→L+y+Z→L+y+Z+M2B→L+y+M2B+M23C6。结合热加工工艺及Gleeble热压缩实验发现,在低温低应变速率区域,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的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在高温高应变速率区域,耐热钢的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对热加工图的研究可知,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的最佳热加工参数为T=1050-1100℃、ε=0.03-0.3 s-1。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和超高温共聚焦显微镜对比研究了不同冷速下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中马氏体的相转变行为规律。结果表明,板条马氏体首先在奥氏体晶界处形核并向内部长大;随着温度的降低,马氏体板条束在晶界处形成;多个马氏体板条束形成马氏体板条群,将原始奥氏体晶粒分割成数个小区域。增加冷速有利于提高马氏体形核率,同时引起奥氏体缺陷增多阻止板条马氏体界面迁移。随后在传统热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二次淬火(1000℃)处理,显着降低了原始奥氏体尺寸,原奥平均晶粒尺寸由传统工艺的30.4 μm减小为12.1μm,冲击韧性由原有的12 J提升至24 J。二次淬火保温过程中大量的Nb(C,N)和VN二次析出,析出的第二相粒子可以钉扎奥氏体晶界,促使奥氏体晶粒尺寸显着降低,冲击韧性大幅提高。通过添加Y203粒子,使耐热钢中的纳米强化相数量增多、平均尺寸下降,沉淀强化贡献增加了 71 MPa。Y203的加入同时也会使更多的第二相粒子钉扎晶界阻止位错运动,促使耐热钢具有更高的初始位错密度及更为细小的亚晶粒结构,进而提高耐热钢性能。使用直流磁控溅射DCMS技术在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上沉积了硬质Cr1-xAlxN/CrN/Cr梯度涂层,梯度涂层不但对耐热钢表面进行改性提高了耐热钢表面硬度,而且显着提高了基材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能力。适度增加涂层中的Al掺杂含量(x=0.7),有利于形成富Al的表面无定形氧化物产物层。根据涂层氧化动力学模型,氧气在氧化产物层的内扩散是涂层氧化动力学的主要控速环节。
王皓[3](2021)在《基于白云鄂博矿原料条件开发稀土型IF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白云鄂博矿原料条件生产的高磷铁水开发高洁净度要求的超低碳IF钢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通过开展冶炼工序温度协调控制研究,以提高钢液洁净度,并充分发挥稀土在钢中的特殊作用,开展了稀土在IF钢中应用研究,为降低超深冲IF冷轧板夹杂类缺陷和提升带钢深冲性能、耐腐蚀性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针对IF钢冶炼工艺全工序分析、各类夹杂物全流程演变与分布特点以及冷轧板表面缺陷对应性研究等数据的系统调研与评估,得出因铁水P含量高导致转炉出钢温度偏低且波动较大,造成RH精炼吹氧加铝处理炉次及精炼铝耗的增加,从而产生了大量脱氧产物。同时,对统计数据分析得出,钢水的T.O越高对应带钢表面夹杂缺陷概率越高。通过开展IF钢冶炼各工序温度协调控制研究,优化了全流程温度控制,提高了整体热量利用效率,建立了RH过程温度控制预测模型,降低了 RH吹氧量及铝耗,满足了开发高品质IF钢洁净度控制要求。探索在钢中加入不同含量稀土 Ce进行实验室真空精炼及轧制试验,以及批量工业试验研究结果得出,钢中稀土含量为20×10-6~60×10-6wt%范围时,稀土在钢中反应后生成稀土氧硫化物夹杂,稀土对钢中夹杂物起到了明显的变质及改善作用,同时稀土在钢中起到细化晶粒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得出为提高稀土的收得率,应采用Ce含量在10%~30%的Ce-Fe合金,并且在稀土合金加入前将渣中T.Fe含量尽可能控制在较低水平,并严格做好连铸过程保护浇铸。利用稀土 Ce与钢中活度氧和硫结合的吉布斯自由能远低于Al和O结合的热力学特性,通过加磷强化IF钢中加入稀土 Ce的研究,发现了稀土汽车板铸轧全流程稀土对钢中Al2O3、MnS变质及演变影响规律,钢中大尺寸的Al2O3、MnS夹杂物转变为CeAlO3、Ce2O3、Ce2O2S等稀土化合物,铸轧全过程钢中夹杂物尺寸明显降低,同时阻碍了 MnS在凝固过程中的析出,夹杂物形貌由链状、长条状转化为球状并弥散分布,提升了产品的表面质量并减少了产品冲压开裂的概率。阐明了高熔点稀土化合物在凝固过程中提高形核率的机理。利用稀土在轧制变形过程中在晶界偏聚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达到组织细化的效果,稀土的加入使连退产品的晶粒度评级提高1.5个等级。揭示了稀土抑制P元素在晶界的偏聚及Fe(Nb+Ti)P相的析出的原理,有效增加P元素在钢中的固溶量,提高了高强IF钢中P元素的固溶强化效果,同时得到较大比例的{111}有利织构,从而有利于提高汽车板成形性能指标r90值。开展对加磷强化IF冷轧板采用干湿交替试验开展增重及腐蚀深度研究结果得出,钢中加入稀土 Ce钢中S结合可明显降低铸坯各位置MnS夹杂的尺寸及数量,减少了基体上的腐蚀活性点,从而大大降低了夹杂物诱发基体腐蚀的概率,同时稀土可以使钢中的夹杂物分布均匀,有效降低了阳极面积,进而降低了腐蚀反应速率。
陆斌[4](2021)在《700MPa级高强钢稀土夹杂物控制及其对焊接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700 MPa级高强度厚板钢在起重机械、矿山设备等领域应用广泛,以焊接为主要连接方式,焊接会导致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韧性劣化。氧化物冶金是冶金和材料领域的全新观点,旨在从母材的角度改善焊接性能,利用钢水冶炼过程中生成的尺寸细小、弥散分布、成分可控的“有益”夹杂物,在焊接热循环时对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变化和晶粒长大起作用,以改善钢材的焊接韧性。本文以Q690D厚板钢为研究对象,开发稀土夹杂物控制技术。利用OM、SEM、EDS和高温共聚焦显微镜等分析钢中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和类型,采用焊接热模拟和实际焊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稀土夹杂物对热影响区组织和冲击性能的作用,对丰富氧化物冶金理论、提高钢材焊接性能、拓展稀土在钢中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在高强钢中加入0 ppm、5 ppm、18 ppm和23 ppm稀土Ce,用Gleeble 3500以25 k J/cm、50 k J/cm、75 k J/cm和100 k J/cm的热输入模拟焊接后,发现稀土Ce可推迟热影响区上贝氏体生成,稀土夹杂物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钉扎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可抑制晶界迁移阻止晶粒长大,含稀土高强钢热影响区冲击韧性更高。采用MAG实际焊接后,含有18 ppm稀土Ce试样热影响区冲击功比不含稀土试样提高45.5%,稀土高强钢热影响区冲击断口存在细小、弥散分布的稀土夹杂物,在焊接过程中发挥了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与焊接热模拟规律一致。含稀土试样中小于2μm夹杂物占比增加,夹杂物由形状不规则、大尺寸的MgAl2O4转变为球状椭球状的小尺寸CeAlO3和Ce2O2S夹杂。随着热输入的增加,不同Ce含量试样热影响区夹杂物类型与母材相比均未发生变化,其显微组织逐渐从马氏体、下贝氏体转变为上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含有18 ppm和23 ppm稀土Ce的试样冲击断口韧窝特征明显,而不含稀土或含有5 ppm微量稀土Ce的试样冲击断口呈解理断裂特征。为改善700 MPa级高强钢焊接韧性,开发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稀土夹杂物控制技术,并得到稀土改善高强钢焊接热韧性的两大作用:抑制焊接过程中原奥氏体晶粒长大;推迟焊接热影响区脆性上贝氏体组织的生成。
崔健[5](2021)在《氟化物基超细荧光粉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稀土掺杂氟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因具有色纯度好、发光效率高且制备方法多样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目前在红外防伪、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生物检测治疗、荧光复合材料等诸多领域中都被广泛应用。研究发现,在荧光复合材料中,越小粒径荧光粉能够降低复合材料的成本,而且能够提高荧光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所以,细颗粒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已经成为前沿科技领域的关注重点。因此,本文对稀土离子掺杂的氟化铅基上转换发光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利用荧光粉制备荧光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发射光谱、变温光谱、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和荧光复合材料进行测试,并进一步对样品的形貌、尺寸、结构、发光性能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PbF2为基质材料,选用高温固相法,引入阳离子制备了三元氟化物基质荧光粉。结果表明:一定摩尔百分量的Mg2+、Ca2+离子的加入提高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对所制备的荧光粉体进行球磨细粉碎处理,球磨处理后平均粒径为D50=2.2686μm。因此可以得出,高温固相法无法得小粒径纳米粉体。2.以PbF2为基质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敏化剂为Yb3+离子,激活剂离子分别为Er3+、Ho3+、Tm3+离子的三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各自保温时间为1.5 h时,在980 nm激发下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并且所获得的荧光粉平均晶粒尺寸均在100 nm以下。Er3+/Yb3+离子掺杂摩尔比为1:9,烧结温度为390℃,Er3+离子作为发光中心离子产生了520 nm和540 nm的绿光发射峰,对应2H11/2→4I15/2、4S3/2→4I15/2能级的跃迁;Ho3+/Yb3+离子掺杂摩尔比为1.5:9,烧结温度为370℃,Ho3+离子作为发光中心离子产生了542 nm和645 nm的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射,源于5F44S2→5I8和5F5→5I8能级的跃迁;Tm3+/Yb3+离子掺杂摩尔比为0.3:9,烧结温度为390℃,Tm3+离子的发射峰在479、656和689 nm处分别对于Tm3+离子的1G4→3H6、1G4→3F4和3F3→3H6能级的跃迁。3.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荧光粉-PMMA荧光复合材料。综合分析单掺杂荧光复合材料和双掺杂荧光复合材料的结构、上转换发光性能、透过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的变化得出结论。结果表明:荧光粉被PMMA包裹并且荧光粉成功的掺杂到PMMA当中。单掺杂荧光复合材料中,当PbF2:Er3+,Yb3+荧光粉掺杂量为0.2 wt%时,透过率为53.2%、当掺杂量为2.0 wt%时,透过率为6.7%。双掺杂荧光复合材料中,PbF2:Tm3+,Yb3+荧光粉掺杂含量为0.2 wt%时,透过率为42.3%、掺杂含量为1.0 wt%时,透过率为3.1%。
王新宇[6](2021)在《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掺杂氟化物晶体由于其低声子能量和优异的发光性能,广泛地应用于通讯、遥感、测距等领域,自发现以来,一直是激光晶体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这些晶体材料获得典型的波段输出,如2.0μm、2.9μm等,具有更广泛、更重要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晶体生长方法主要有提拉法(Cz)、下降法(B-S法)和温度梯度法(TGT)等,对于结构对称性低、性能优异的晶体,获得尺寸大、质量高、具有多波段发射的稀土掺杂氟化物晶体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Ho3+离子丰富的能级结构以及在红外波长范围具有多波段发射的潜力,再引入敏化离子和退敏化离子来调节晶体发射波长,优化光学性能。一方面,研究晶体生长参数、晶体结构和晶体密度等性能;另一方面,系统地研究不同离子掺杂晶体的物相结构、光谱参数以预测晶体的激光性能,具体的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采用共沉淀法和气氛烧结炉等设备成功制备了高纯度Re,Ho:BaY2F8晶体生长料,最佳烧结温度为650℃,烧结时间为2.5 h。结合界面理论,相变驱动力理论和固液界面形状的理论分析,优化了下降炉温场的温度梯度参数以及晶体生长参数。利用自主设计的坩埚下降炉成功培育了氟化钇钡籽晶,并以0.2-0.5 mm/h的坩埚下降速度制备了不同系列的Re,Ho:BaY2F8晶体。2)基于889 nm激光源与Ho3+离子5I5能级相匹配的特点,直接泵浦3.9μm(5I5→5I6)辐射跃迁的上能级,分别获得了2.0μm和3.9μm有效光输出。这一方案避免了光参量激光系统的复杂性,降低泵浦源的能量损耗。3.9μm波长的发射截面经计算为7.759×10-20 cm2,吸收截面为3.563×10-20 cm2。并且通过自搭建的激光测试系统,获得了3.9μm的有效激光输出,最高能量输出为5.6 m J。3)虽然Ho:BaY2F8晶体在2.0μm附近获得了光输出,但泵浦能量优先用于3.9μm发射,导致Ho:BaY2F8晶体在2.0μm波段的光谱参数并不高。针对这一点,引入了敏化剂Yb3+离子来提高晶体对泵浦源能量的吸收,以改善Ho3+离子在2.0μm波段的光谱性能。依据吸收光谱的结果采用980 nm激光源泵浦晶体,并研究了Ho,Yb:BaY2F8晶体在1.2μm和2.0μm处的红外辐射特性和荧光衰减曲线。通过Yb3+离子的敏化作用,显着增强了Ho3+离子对应2.0μm辐射的上能级,即5I7能级。结合光谱和能级寿命数据详细计算了Ho,Yb:BaY2F8晶体包括吸收与发射截面、增益截面等光谱参数,证实了Ho,Yb:BaY2F8晶体在2.0μm波段优异的光学性能。4)Ho:BaY2F8和Ho,Yb:BaY2F8晶体均通过增强辐射跃迁上能级来实现光输出,但很难找到有效的光源或敏化剂用于实现Ho3+离子在2.9μm(5I6→5I7)波段发射。基于激光四能级结构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引入退敏化剂Pr3+离子来削弱Ho3+:5I7能级,从而实现5I6→5I7辐射跃迁的粒子数反转。采用坩埚下降法,成功制备了1%Ho,%Pr:BaY2F8(=0,0.2,0.5,0.8,1.2)晶体,发射光谱的结果表明了掺杂Pr3+离子减弱了晶体在2.0μm处的发射峰强度,并增强了晶体在2.9μm处的发射峰强度。随着Pr3+离子的掺杂浓度增加,Ho3+离子的5I7能级寿命从2.03 ms降低到0.23 ms,从而促进了Ho3+离子在2.9μm处粒子数反转。通过计算增益截面得到2.9μm的粒子反转百分比为36.8%。对于Ho,Pr:BaY2F8晶体,从Ho:5I7能级到Pr:3F2能级的能量转移效率经计算为88.7%。这一理念可以推广到更多难以实现粒子数反转的辐射跃迁中,以研究不同稀土离子在更多波段的激光输出。5)为更好的开发Ho3+离子在2.0μm波段的发射潜力,通过引入Nd3+离子来进一步优化2.0μm波段的光谱参数。这一方案避免了Yb3+离子敏化方案中泵浦能量用于上转换发射的情况,提高了红外波段发射的效率。采用坩埚下降方法生长并研究了1%Ho,%Nd:BaY2F8晶体的性能(=1,1.5,2,2.5,3)。对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表明,Ho,Nd:BaY2F8晶体属单斜晶相,空间群为C2/m。通过分析荧光光谱,获得了1.3μm和2.0μm的红外波段发射,表明Nd3+离子是有效的敏化剂,能量传递效率最高达73.7%。结合Ho,Nd:BaY2F8晶体在2.0μm的辐射光谱以及2.0μm的荧光寿命,计算了晶体的光谱参数,其中最强发射截面高达11.52×10-20 cm2,这要比Yb3+离子作为敏化剂在2.0μm处获得的发射截面高出一个数量级,这对于获得高效的2.0μm激光输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思颖[7](2021)在《Sm3+,Eu3+掺杂Na2O-La2O3-MoO3-SiO2系玻璃陶瓷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以Na2O-La2O3-MoO3-SiO2(NLMS)系玻璃陶瓷作为基质材料,在加入Sm3+、Eu3+以及Sm3+-Eu3+的前提下,通过熔融-晶化法分别制备出橙红光、红橙光以及红光发光材料。通过查阅文献确定组成NLMS系玻璃陶瓷所需的原料,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配方并进行实验,从而对前驱体玻璃的原料配比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组成。通过高温熔融退火技术制备出前驱体玻璃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过率曲线对Sm3+单掺、Eu3+单掺和Sm3+-Eu3+共掺杂前驱体玻璃样品的最佳热处理条件进行讨论分析,最终确定:Sm3+单掺的成核温度条件为521℃/0.5 h、析晶条件为630℃/2 h;Eu3+单掺的成核条件为525℃/0.5 h、析晶条件为620℃/2 h;Sm3+-Eu3+共掺成核条件为511℃/0.5 h、析晶条件为630℃/2 h。通过激发光谱分别确定了Sm3+单掺、Eu3+单掺和Sm3+-Eu3+共掺杂玻璃陶瓷的最佳激发波长,并在特定激发波长下根据发射峰强度变化趋势确定了Sm3+,Eu3+和Sm3+-Eu3+在玻璃陶瓷样品中最佳掺杂浓度为:0.5%Sm2O3、0.7%Eu2O3和0.5%Sm2O3-0.7%Eu2O3,并探究了发生浓度猝灭的原因。计算了不同浓度的Sm3+、Eu3+和Sm3+-Eu3+共掺杂玻璃陶瓷样品的荧光寿命。通过Sm3+-Eu3+共掺杂玻璃陶瓷的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证明了从Sm3+到Eu3+存在能量传递,计算了能量传递效率。通过改变Sm3+-Eu3+共掺杂的浓度,计算对应的色度坐标,可以实现从橙光区向红光区的移动,从而提高红光的色纯度,表明Sm3+-Eu3+共掺杂NLMS系玻璃陶瓷在红光材料领域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项长龙[8](2021)在《防辐射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射线科技的发展,使得防辐射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含铅防护材料不符合人们对环保安全的要求,因此近年来该领域研究集中在无铅材料开发。稀土由于具有特殊的4f电子层结构以及丰富的电子能级等特点,是非常好的射线防护材料,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稀土/聚合物防辐射材料,比如稀土/橡胶复合材料、稀土/树脂复合材料等等。有关稀土/聚合物纤维材料的研究很少。课题组前期工作中,采用熔融纺丝法和熔喷纺丝法制备了一系列稀土/聚合物复合纤维材料,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制备工艺、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等等,研究发现这两种工艺虽然可以大批量生产复合纤维材料,但复合材料中稀土与聚合物的界面效果不够好,当稀土填充量较大时,聚合物更多地是起到粘合剂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研究纤维材料中稀土与聚合物的结合机理,本文中我们采用静电纺丝工艺来制备稀土/聚合物纤维膜,考察稀土改性剂、纺丝条件、稀土含量、热交联等对所得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得纤维膜的射线防护性能做了探讨。1.本研究中选取了氧化镧和氧化钆两种稀土材料,利用不饱和羧酸对其改性,酸碱反应法制得了不饱和羧酸稀土盐。为了选取最适合静电纺丝的稀土盐,采用SEM、红外光谱、TGA和粒径等测试对甲基丙烯酸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单一制备的甲基丙烯酸镧和甲基丙烯酸钆从粒径和外观形貌等方面相对混合制备更好,更加适合作为制备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功能性填料。而对比单一稀土元素制备的两种甲基丙烯酸盐的性能,甲基丙烯酸钆的纯度、热稳定性等要优于甲基丙烯酸镧。2.探索了甲基丙烯酸钆的最佳添加量、纺丝温度、导电性对电纺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流变粘度仪、SEM、荧光显微镜以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对纺丝液和纤维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钆通过纺丝工艺分散在纤维内部,而Gd(MAA)3添加最大量为15%,纺丝环境温度在30℃时,电纺膜的结构和性能较佳。3.研究了DCP对静电纺丝膜的影响,将含有不同比例DCP的纤维膜进行热交联处理,利用SEM、TGA、红外光谱和溶胀法等手段对热处理前后的纤维膜结构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当加入15%DCP时,交联后的纤维膜结构均匀,拉伸强度最佳。由红外光谱可以看出,在TPU发生交联过程中,稀土盐也发生了原为聚合。此外,通过溶解法表明,DCP含量超过15%后,纤维残余量变化不大,因此,静电纺丝液中DCP最佳添加量为15%。4.以DCP为定量,制备了含有不同比例甲基丙烯酸镧的纤维膜,探索了不同含量La(MAA)3对交联前后电纺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MAA)3含量10%的纤维膜微观结构较佳,交联后的纤维结构较好。但从拉伸性能来看,纤维膜盐含量为15%时最佳。5.探索了不同Gd(MAA)3添加量的电纺膜吸湿性以及X射线屏蔽性能,研究测试表明,未交联的电纺膜吸湿性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交联后电纺膜的吸湿性能明显减弱。X射线屏蔽测试表明,随着稀土盐含量的增加,铅当量逐渐提高,最高仅达到0.041mm Pb。6.讨论了静电纺丝纤维膜在辐射防护材料上的应用,将多层叠加可以有效屏蔽低能射线对人体的辐射伤害。而综合课题组前期的工作,利用复合无纺布的稀土含量高,防辐射性能较好等优点,也充分利用了电纺膜的细密吸湿以及稀土分散均匀的特点,考虑将电纺膜与无纺布材料结合形成层状材料,有望达到更加优异的个人防护材料。
邓宝发[9](2021)在《稀土Y、Sm及熔体超声对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添加不同含量单一稀土Y和复合稀土Y、Sm元素来研究其对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技术以及熔体超声工艺、热处理工艺等强化手段,分析稀土元素对AZ91D合金的作用机理,并探究出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及获得最佳性能下的添加量。研究表明:复合添加稀土Y和Sm对AZ91D合金的作用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添加稀土Y对AZ91D合金的作用效果。在AZ91D合金中添加Y和Sm后,生成了亮白色的块状相Al2Y相和针状相Al2Sm相,可以作为α-Mg的有效异质形核点。在加入量为0.8wt%Y+1.0wt%Sm时,AZ91D合金的各项性能最佳,α-Mg晶粒尺寸最为细小,分布最为均匀,此时合金α-Mg相的晶粒尺寸为101.38μm,相较于未添加稀土的合金306.52μm,细化了66.9%,好于单一添加稀土的66.37%。另外,Y和Sm的加入还能很好的改善铸态AZ91D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添加0.8wt%Y+1.0wt%Sm后,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分别为67.42HV、153.37MPa和3.62%,分别比单独添加稀土Y提升了3.5%、20.86%和25.2%。但是超过这个最佳添加量后,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会下降。对复合添加稀土0.8wt%Y和1.0wt%Sm的AZ91D合金施加熔体超声工艺,研究表明:合金的晶粒尺寸先变小后变大,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施加的超声功率为700W时,超声通过空化与声流效应使α-Mg的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其值为81.38μm,较未施加超声时96.06μm细化了15.28%,还会击碎形成的β-Mg17Al12相、Al2Y和Al2Sm相,并且用声流效应把它们均匀的分散在溶体中,最后形成均匀细小的金属间析出相。最后,对超声700W后的含复合稀土的合金进行热处理,最佳固溶工艺为410℃+6h,时效工艺为200℃+25h。复合稀土Y和Sm对AZ91D合金的作用机理为:共晶反应生成的Al2Y相与Al2Sm相可以作为α-Mg凝固的有效异质形核点,提高形核率,细化晶粒;此外还能使网状的β-Mg17Al12相破碎为短杆状,从而使性能提高。
马春燕[10](2021)在《(Lu,Tb)AG:Ce发光材料的组分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发光材料具有光、电、磁等多种特性。因此,对于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可以在发光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复合功能研究,甚至多功能研究。Lu AG:Ce(Lu3Al5O12:Ce)是石榴石材料体系的荧光材料之一,热稳定性好,量子效率高。Tb AG(Tb3Al5O12)是应用于可见及近红外波段的磁光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磁光系数(Verdet常数)和激光损伤阈值,在石榴石体系中热导率也较为优异。因此,本论文对于发光材料(Lu,Tb)AG:Ce的研究是在发光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是(Lu,Tb)AG:Ce发光粉体的筛选,一是利用第一性原理对(Lu,Tb)AG进行能带带隙计算,预测发光性能,根据计算确定的结果为(Lu1Tb2)AG。二是采用高通量技术筛选发光粉体,可以快速制备发光粉体的微样品,结合光致发光进行表征,从而获取光致发光强度相对较强的组分为(Lu2.505Tb0.48)AG:0.5at%Ce。第二部分是围绕设计和筛选的组分展开性能研究,本论文选取硝酸盐热分解法来制备发光粉体。研究了组分(Lu2.505Tb0.48)AG:0.5at%Ce在不同烧结温度、烧结气氛条件下对粉体光致发光强度的影响以及保温时间不同对粉体结晶性能的影响。继而对组分(Lu2.505Tb0.48)AG:0.5at%Ce进行热稳定性分析、X射线光谱分析、磁性分析以及制备成陶瓷进行X射线光谱分析。研究发现:粉体(Lu2.505Tb0.48)AG:0.5at%Ce在烧结温度为1200℃时光致发光强度相对较强,空气烧结比Ar/H2气氛烧结光致发光强度高,结晶性能较好对应的保温时间为4 h。粉体(Lu2.505Tb0.48)AG:0.5at%Ce有极好的热稳定性,与室温相比,在300℃下的发射强度才降低7%左右。(Lu2.505Tb0.48)AG:0.5at%Ce粉体的X射线光谱与其荧光光谱一致,可以观察到有4个发射峰489 nm、545 nm、585 nm和625 nm,这四个发射峰对应Tb3+离子的5D4-7Fj发射。(Lu2.505Tb0.48)AG:0.5at%Ce有微弱的磁性。(Lu2.505Tb0.48)AG:0.5at%Ce陶瓷分别在1750℃、1800℃、1850℃温度下真空烧结,其烧结温度为1800℃时,X射线激发光谱的发光强度较强。经过空气退火(1400℃、10 h)(Lu2.505Tb0.48)AG:0.5at%Ce陶瓷的X射线激发光谱与未退火的相比,发光强度高了3倍多。根据能带带隙计算结果和文献报道确定组分(Lu1Tb2)AG:0.5at%Ce为研究主体,在组分(Lu1Tb2)AG:0.5at%Ce的X射线激发光谱中,只观察到Ce3+离子的发射峰,并未观察到Tb3+离子的发射峰。
二、JBC-5稀土复合保温材料及工艺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BC-5稀土复合保温材料及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粘结磁粉流动性与压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稀土粘结永磁材料 |
1.1.1 稀土粘结磁体的发展史 |
1.1.2 稀土粘结磁体的特点及应用 |
1.1.3 稀土粘结磁体的制备方法 |
1.1.4 稀土粘结磁体用磁粉 |
1.1.5 稀土粘结磁体用粘结剂体系 |
1.2 粉末材料流动性与压制性 |
1.2.1 粉末颗粒间作用力 |
1.2.2 粉末流动性 |
1.2.3 粉末压制性 |
1.3 粘结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现状 |
1.3.1 粘结磁粉研究 |
1.3.2 粘结剂研究 |
1.3.3 粘结磁体的制备 |
1.4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案 |
2.1 实验原材料与实验流程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偶联剂的选择 |
2.1.3 固化剂含量的确定 |
2.1.4 实验流程 |
2.2 测试与表征 |
2.2.1 粉末流动性 |
2.2.2 特别流动能测试 |
2.2.3 剪切盒实验 |
2.2.4 粉末粒度测试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6 磁环压溃强度测试 |
2.2.7 腐蚀性实验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混胶工艺 |
2.3.2 粘结材料的主要性质 |
3 粒度对磁粉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
3.1 粒度对异方性磁粉及快淬磁粉流动性影响 |
3.1.1 异方性磁粉流动性正交实验 |
3.1.2 快淬磁粉流动性正交实验 |
3.2 粒度对混胶粉流动性影响 |
3.2.1 快淬磁粉混胶粉流动性正交实验 |
3.2.2 不同粒度快淬磁粉混胶粉流动性研究 |
3.3 混胶前后粒度变化对磁粉流动性的影响 |
3.3.1 混胶前后磁粉流动性 |
3.3.2 混胶前后磁粉微观形貌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添加剂对混胶粉流动性影响研究 |
4.1 偶联剂对混胶粉流动性影响 |
4.1.1 偶联剂对于混胶粉流动性的影响 |
4.1.2 偶联剂对混胶粉微观形貌的影响 |
4.2 粘结剂对混胶粉流动性的影响 |
4.2.1 不同环氧树脂对混胶粉流动性影响研究 |
4.2.2 活性稀释剂对混胶粉流动性影响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混胶粉压制性研究 |
5.1 粒度对于混胶粉压制性影响 |
5.2 偶联剂对混胶粉压制性影响研究 |
5.2.1 偶联剂对混胶粉压制性影响 |
5.2.2 偶联剂对粘结钕铁硼磁环压溃强度的影响 |
5.3 粘结剂对混胶粉压制性影响研究 |
5.3.1 粘结剂对粘结钕铁硼磁环压溃强度的影响 |
5.3.2 粘结剂对粘结钕铁硼磁环耐腐蚀性影响 |
5.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关键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 |
2.1.1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发展概况 |
2.1.2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对耐热钢的要求 |
2.2 超(超)临界马氏体耐热钢概述 |
2.3 耐热钢成分设计 |
2.3.1 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
2.3.2 稀土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
2.3.3 晶界偏聚理论 |
2.4 稀土氧化物对耐热钢蠕变性能的影响 |
2.5 耐热钢的抗氧化性能 |
2.6 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制备薄膜 |
2.6.1 磁控溅射技术原理及特点 |
2.6.2 Cr_xAl_(1-x)N薄膜研究进展 |
2.7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2.7.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7.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耐热钢中外加稀土氧化物Y_2O_3纳米粒子高温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含稀土氧化物Y_2O_3耐热钢的制备 |
3.3 Y_2O_3粒子热力学稳定性及运动行为研究 |
3.3.1 热力学分析 |
3.3.2 钢液中Y_2O_3粒子运动行为研究 |
3.4 电渣重熔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 |
3.4.1 实验室电渣重熔实验 |
3.4.2 工业级电渣重熔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节 |
4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相转变热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平衡相转变热力学计算 |
4.3 非平衡凝固热力学计算 |
4.4 本章小节 |
5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热变形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5.3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热变形力学行为 |
5.3.1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5.3.2 热变形条件对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流变应力的影响 |
5.3.3 高温本构方程和流变应力方程的建立 |
5.4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变形抗力模型 |
5.4.1 变形温度对耐热钢变形抗力的影响 |
5.4.2 变形速率对耐热钢变形抗力的影响 |
5.4.3 变形程度对耐热钢变形抗力的影响 |
5.4.4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变形抗力模型的建立 |
5.5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热加工图研究 |
5.5.1 热加工图理论 |
5.5.2 热加工图的制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连续冷却过程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内容及原理 |
6.2.1 实验内容 |
6.2.2 相变温度及组织含量的确定 |
6.3 相变过程分析 |
6.3.1 膨胀曲线分析 |
6.3.2 组织金相分析 |
6.3.3 显微硬度分析 |
6.3.4 CCT图的绘制与分析 |
6.4 连续冷却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研究 |
6.4.1 原位观察及相变分析 |
6.4.2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强化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及内容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二次淬火工艺研究 |
7.2.3 EBSD实验分析 |
7.2.4 非水溶液电解萃取第二相粒子 |
7.3 热处理工艺优化 |
7.4 耐热钢强化机制研究 |
7.4.1 固溶强化 |
7.4.2 位错强化 |
7.4.3 沉淀强化 |
7.4.4 回火马氏体板条组织强化 |
7.5 耐热钢半工业生产实践 |
7.6 本章小结 |
8 Cr_(1-x)Al_xN梯度涂层对耐热钢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实验设备和方法 |
8.2.1 实验材料及溅镀方案 |
8.2.2 溅镀设备及检测方法 |
8.3 涂层的结构忧化与制备 |
8.4 Al掺杂对梯度涂层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
8.5 Al掺杂对涂层抗氧化性的影响 |
8.6 Cr_(1-x)Al_xN梯度涂层氧化机理研究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及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白云鄂博矿原料条件开发稀土型IF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汽车用钢概述 |
2.2 IF钢概述及控制关键 |
2.3 IF钢洁净度控制及评价方法 |
2.3.1 IF钢中典型夹杂物及检测分析手段 |
2.3.2 IF钢中夹杂物对与冷轧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 |
2.3.3 IF钢中夹杂物对冷轧产品深冲性能的影响 |
2.3.4 IF钢洁净度关键控制工艺 |
2.4 稀土在钢中的应用 |
2.4.1 稀土概述 |
2.4.2 钢中稀土的加入工艺 |
2.4.3 稀土在钢中的作用研究 |
2.5 研究意义、内容及研究思路 |
2.5.1 研究意义 |
2.5.2 研究内容 |
3 包钢IF钢洁净度限制性环节研究 |
3.1 IF钢RH精炼过程氧耗、铝耗分析 |
3.2 IF钢冶炼全工序洁净度及夹杂物分析 |
3.2.1 试验方法及方案 |
3.2.2 IF钢冶炼过程氧氮变化规律 |
3.2.3 RH精炼过程工序夹杂物分析 |
3.2.4 中包钢水典型夹杂物分析 |
3.2.5 浸入式水口结瘤物分析 |
3.2.6 铸坯夹杂物分析 |
3.3 IF钢中夹杂物对冷轧板表面缺陷的影响 |
3.3.1 研究方法 |
3.3.2 钢中夹杂物引起的冷轧板表面缺陷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4 冶炼工序温度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
4.1 冶炼整体过程温度平衡研究 |
4.2 RH精炼温度模型建立 |
4.2.1 RH参数分析 |
4.2.2 钢水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3 进站碳氧分析 |
4.2.4 合金加入的分析 |
4.2.5 RH纯循环过程的分析 |
4.2.6 RH精炼终点温度预报模型的建立 |
4.3 本章结论 |
5 稀土在钢中作用效果及收得率提升研究 |
5.1 稀土含量对钢材相关性能的影响 |
5.1.1 试验方法 |
5.1.2 钢中稀土分布均匀性研究 |
5.1.3 稀土对夹杂物尺寸、形态影响及特征分析 |
5.1.4 稀土对钢的组织以及晶粒度影响 |
5.2 稀土收得率稳定化控制研究 |
5.2.1 试验方法 |
5.2.2 稀土材料对稀土收得率影响 |
5.2.3 合金加入时机对稀土收得率影响 |
5.2.4 钢渣氧化性对稀土收得率影响 |
5.2.5 钢液二次氧化对稀土收得率影响 |
5.3 本章结论 |
6 稀土对IF钢铸轧全流程洁净度及夹杂物演变影响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2 稀土夹杂物生成的热力学计算 |
6.3 稀土Ce对IF钢渣的影响 |
6.4 稀土Ce对IF钢全流程氧氮影响分析 |
6.5 稀土Ce对Al_2O_3夹杂物形态、尺寸及数量影响研究 |
6.5.1 稀土Ce对Al_2O_3夹杂物转变机理及分布影响分析 |
6.5.2 稀土Ce对铸轧全流程Al_2O_3夹杂物尺寸及分布影响分析 |
6.5.3 小结 |
6.6 稀土Ce对MnS铸轧全流程形貌、数量、分布影响研究 |
6.6.1 稀土Ce对MnS夹杂物析出过程影响分析 |
6.6.2 稀土Ce对轧制全流程MnS夹杂形貌及尺寸演变影响分析 |
6.6.3 小结 |
6.7 稀土IF钢铸轧全流程夹杂物整体评估 |
6.8 本章结论 |
7 稀土处理IF钢性能研究 |
7.1 稀土对IF钢深冲性能影响研究 |
7.1.1 研究方法 |
7.1.2 稀土Ce对带钢组织细化的影响 |
7.1.3 稀土Ce对带钢织构的影响 |
7.1.4 稀土处理冷轧板深冲性能对比 |
7.1.5 小结 |
7.2 稀土对IF钢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
7.2.1 实验方法 |
7.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2.3 小结 |
7.3 本章结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700MPa级高强钢稀土夹杂物控制及其对焊接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高强钢焊接性能研究进展 |
1.2.1 改善高强钢焊接性能研究 |
1.2.2 高强钢热影响区组织影响因素 |
1.3 夹杂物控制与稀土在钢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1 夹杂物控制研究进展 |
1.3.2 稀土在钢中应用研究进展 |
1.3.3 稀土氧化物冶金改善高强钢焊接性能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稀土合金 |
2.1.2 实验室高强钢制备 |
2.1.3 工业高强钢制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夹杂物分析方法 |
2.2.2 焊接热模拟试验 |
2.2.3 高温共聚焦显微分析 |
2.2.4 实际焊接试验 |
2.2.5 分析辅助软件 |
2.3 化学成分分析 |
2.4 显微组织表征 |
2.5 原奥氏体晶粒分析 |
2.6 夹杂物分析 |
2.7 力学性能测试 |
2.8 计算软件 |
第三章 高强钢稀土夹杂物控制 |
3.1 稀土夹杂物控制 |
3.2 稀土Ce对高强钢中氧和硫的影响 |
3.3 稀土Ce对高强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
3.3.1 实验室试样中稀土含量对夹杂物的影响 |
3.3.2 Ce对高强钢夹杂物影响的热力学计算 |
3.3.3 Ce对高强钢夹杂物演变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高强钢模拟焊接热影响区性能与组织 |
4.1 高强钢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
4.2 稀土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力学性能 |
4.2.1 热模拟试样热影响区冲击性能 |
4.2.2 焊接热影响区硬度 |
4.3 稀土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 |
4.3.1 热影响区显微组织转变 |
4.3.2 热影响区原奥氏体晶粒尺寸 |
4.4 稀土高强钢焊接接头断口形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影响区稀土夹杂的氧化物冶金作用 |
5.1 稀土夹杂物的作用 |
5.1.1 母材与热影响区夹杂物对比分析 |
5.1.2 热影响区晶界处稀土夹杂物分析 |
5.1.3 稀土高强钢HAZ高温共聚焦试验 |
5.2 稀土高强钢中夹杂物的三维形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稀土高强钢实际焊接研究 |
6.1 高强钢MAG焊接工艺 |
6.1.1 母材及坡口 |
6.1.2 焊接材料 |
6.1.3 焊接参数 |
6.2 实际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
6.3 焊后接头显微组织及断口 |
6.3.1 焊后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6.3.2 焊后接头冲击断口分析 |
6.4 稀土高强钢焊接接头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氟化物基超细荧光粉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上转换发光简介 |
1.3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组成 |
1.3.1 基质材料 |
1.3.2 激活剂 |
1.3.3 敏化剂 |
1.4 稀土上转换材料发光机理 |
1.4.1 激发态吸收 |
1.4.2 能量传递上转换 |
1.4.3 合作上转换 |
1.4.4 交叉驰豫 |
1.4.5 光子雪崩 |
1.5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6 稀土掺杂PbF_2基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现状 |
1.7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 |
1.8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8.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8.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高温固相法制备PbF_2基荧光粉及结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
2.2.3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PbF_2:Er~(3+),Yb~(3+)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2 PbF_2:Er~(3+),Yb~(3+)的发光机理分析 |
2.3.3 Mg~(2+)的引入对PbF_2:Er~(3+),Yb~(3+)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2.3.4 (Pb_(1-x)Mg_x)F_2:Er~(3+),Yb~(3+)的热稳定性及能级势垒分析 |
2.3.5 Ca~(2+)的引入对PbF_2:Er~(3+),Yb~(3+)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2.3.6 球磨粒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沉淀法制备PbF_2基荧光粉及结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表征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
3.2.3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bF_2:Er~(3+),Yb~(3+)前驱体的TG-DSC测试曲线分析 |
3.3.2 PbF_2:Er~(3+),Yb~(3+)的物相分析 |
3.3.3 PbF_2:Er~(3+),Yb~(3+)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4 不同温度合成PbF_2:Er~(3+),Yb~(3+)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3.5 不同Yb~(3+)离子掺杂浓度对PbF_2:Er~(3+),Yb~(3+)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3.3.6 PbF_2:Er~(3+),Yb~(3+)的热稳定性及能级势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沉淀法制备PbF_2:Yb~(3+),Ln~(3+)(Ln=Ho,Tm)及结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表征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
4.2.3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烧结温度对PbF_2:Yb~(3+),Ln~(3+)(Ln=Ho,Tm)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4.3.2 Ho~(3+)离子掺杂浓度对PbF_2:Ho~(3+),Yb~(3+)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4.3.3 PbF_2:Ho~(3+),Yb~(3+)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4.3.4 Tm~(3+)离子掺杂浓度对PbF_2:Tm~(3+),Yb~(3+)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4.3.5 PbF_2:Tm~(3+),Yb~(3+)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
5.2.3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 |
5.3 单掺PbF_2:Er~(3+),Yb~(3+)荧光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
5.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3.2 XRD衍射分析 |
5.3.3 SEM分析 |
5.3.4 光谱分析 |
5.3.5 透过率分析 |
5.4 双掺PbF_2:Er~(3+),Yb~(3+)/PbF_2:Tm~(3+),Yb~(3+)荧光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
5.4.1 XRD衍射分析 |
5.4.2 SEM分析 |
5.4.3 光谱分析 |
5.4.4 透过率分析 |
5.4.5 热稳定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红外波段激光研究意义 |
1.2 红外波段激光实现方式 |
1.3 Re~(3+)掺杂激光晶体中典型的稀土离子 |
1.4 激光晶体的分类与选择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研究目的 |
1.6.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 章 多晶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高温固相法制备多晶料 |
2.2 共沉淀法制备多晶料 |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2 前驱体的制备过程 |
2.2.3 原料的纯化与相图分析 |
2.3 多晶料的性能表征 |
2.3.1 热重差热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样品中的化学键及形貌分析 |
2.4 晶体中Ho~(3+)离子的浓度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 晶体生长与表征方法 |
3.1 晶体生长理论 |
3.1.1 成核理论 |
3.1.2 晶体生长相变驱动力 |
3.1.3 熔体中的生长动力学 |
3.1.4 固体-熔体界面形状的影响及控制 |
3.1.5 生长炉温区的设计 |
3.2 晶体生长工艺 |
3.2.1 晶体生长装置 |
3.2.2 坩埚的设计及制作 |
3.2.3 晶体生长实验 |
3.2.4 晶体生长及加工 |
3.3 晶体性能测试 |
3.3.1 X射线衍射(XRD) |
3.3.2 激光显微拉曼测试 |
3.3.3 晶体密度测试 |
3.3.4 热导率测试 |
3.3.5 吸收光谱测试 |
3.3.6 发射光谱测试 |
3.3.7 衰减曲线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o: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
4.1 晶体结构与热性能 |
4.1.1 X射线衍射分析 |
4.1.2 晶体密度分析 |
4.1.3 晶体导热性能研究 |
4.2 200-22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
4.3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及3.9μm光谱参数分析 |
4.4 能量传递分析 |
4.5 荧光寿命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Ho,Yb: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
5.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
5.1.1 X射线衍射分析 |
5.1.2 拉曼光谱分析 |
5.2 晶体密度分析 |
5.3 3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
5.4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
5.5 2.0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
5.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
5.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Ho,Pr: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
6.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
6.1.1 X射线衍射分析 |
6.1.2 拉曼光谱分析 |
6.2 晶体密度分析 |
6.3 3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
6.4 1-3μm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
6.5 2.9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
6.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
6.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Ho,Nd: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
7.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
7.1.1 X射线衍射分析 |
7.1.2 拉曼光谱分析 |
7.2 晶体密度分析 |
7.3 7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
7.4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
7.5 2.0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
7.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
7.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Ho:BaY_2F_8晶体激光性能表征 |
8.1 激光 |
8.2 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发射 |
8.3 粒子数反转分布 |
8.4 激光产生原理及特点 |
8.5 Ho:BaY_2F_8晶体的激光性能测试与分析 |
8.5.1 3.9μm激光发射谱分析 |
8.5.2 晶体输出能量测试与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9 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Sm3+,Eu3+掺杂Na2O-La2O3-MoO3-SiO2系玻璃陶瓷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玻璃陶瓷的概述 |
1.3 玻璃陶瓷的制备工艺 |
1.3.1 烧结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熔融-晶化法 |
1.4 稀土发光材料 |
1.4.1 发光原理 |
1.4.2 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 |
1.4.3 Sm~(3+),Eu~(3+)单掺及Eu~(3+)-Sm~(3+)共掺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稀土碱金属双钼酸盐发光材料 |
1.5.1 稀土碱金属双钼酸盐的结构 |
1.5.2 稀土碱金属双钼酸盐的研究进展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 |
2.1 实验路线设计 |
2.1.1 配方设计 |
2.1.2 实验流程 |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3 玻璃陶瓷的制备 |
2.4 性能表征 |
2.4.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4.4 光透过率分析 |
2.4.5 荧光光谱分析 |
2.4.6 色度坐标分析(CIE) |
第3章 Sm~(3+)掺杂NLMS系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前驱体玻璃的原料配比 |
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5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7 透过率分析 |
3.8 Sm~(3+)掺杂玻璃陶瓷发光性能的研究 |
3.8.1 荧光光谱分析 |
3.8.2 荧光寿命分析 |
3.8.3 色度坐标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Eu~(3+)掺杂NLMS系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前驱体玻璃的原料配比及制备 |
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4.6 透过率分析 |
4.7 Eu~(3+)掺杂玻璃陶瓷发光性能的研究 |
4.7.1 荧光光谱分析 |
4.7.2 荧光寿命分析 |
4.7.3 色度坐标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Sm~(3+)-Eu~(3+)掺杂NLMS系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前驱体玻璃的原料配比 |
5.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5.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5.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5.6 透过率分析 |
5.7 Sm~(3+)-Eu~(3+)掺杂玻璃陶瓷发光性能的研究 |
5.7.1 荧光光谱分析 |
5.7.2 荧光寿命分析 |
5.7.3 Sm~(3+)-Eu~(3+)共掺玻璃陶瓷样品能量传递 |
5.7.4 色度坐标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防辐射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能射线的简介 |
1.2.1 X、伽马射线产生及原理 |
1.2.2 中子射线原理 |
1.2.3 高能射线的危害 |
1.3 传统高能辐射防护材料 |
1.4 高能辐射防护纤维材料 |
1.4.1 X射线防护纤维 |
1.4.2 伽马射线防护纤维 |
1.4.3 中子射线防护纤维 |
1.5 稀土的原理与应用 |
1.5.1 稀土的简介 |
1.5.2 稀土在防辐射材料中的应用 |
1.6 交联的原理及应用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创新点以及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2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8.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
2.2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
2.3 实验材料制备与工艺优化 |
2.3.1 不饱和羧酸稀土盐的制备 |
2.3.2 制备纺丝液以及静电纺丝的工艺优化 |
2.3.3 过氧化二异丙苯用于交联静电纺丝膜的配方优化 |
2.4 材料测试与表征 |
2.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2 扫描电镜 |
2.4.3 热重分析(TGA) |
2.4.4 拉伸强度测试 |
2.4.5 水接触角测试 |
2.4.6 荧光显微镜测试 |
2.4.7 X射线屏蔽性能测试 |
第3章 稀土的改性及静电纺丝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不饱和羧酸盐的表征及静电纺丝工艺的探索 |
3.3 不饱和羧酸稀土盐的表征 |
3.3.1 SEM表征 |
3.3.2 粒径分析 |
3.3.3 热失重分析(TGA) |
3.3.4 FT-IR表征 |
3.3.5 不饱和羧酸盐的静电纺丝效果 |
3.3.6 静电纺丝液的导电性能 |
3.3.7 荧光显微镜测试 |
3.4 不饱和羧酸稀土盐对静电纺丝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4.1 不饱和羧酸稀土盐对纤维膜外观形貌的影响 |
3.4.2 含不饱和羧酸稀土盐电纺膜的热重分析 |
3.4.3 不饱和羧酸稀土盐对电纺膜力学的影响 |
3.5 静电纺丝液温度对电纺膜的影响 |
3.5.1 SEM表征 |
3.5.2 温度对纺丝液粘度的影响 |
3.5.3 温度对电纺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探究交联剂DCP对静电纺丝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探究稀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的交联条件 |
4.2.1 交联剂的作用 |
4.2.2 扫描电镜分析 |
4.2.3 FT-IR表征 |
4.2.5 力学性能表征 |
4.2.6 溶解法测试 |
4.2.7 水接触角测试 |
4.3 LA(MAA)_3/TPU电纺膜的热处理工艺及性能 |
4.3.1 热交联前后形貌表征 |
4.3.2 TGA表征 |
4.3.3 力学性能表征 |
4.4 吸湿性及辐射防护性能测试 |
4.4.1 吸湿性能测试 |
4.4.2 辐射防护性能测试 |
4.4.3 辐射防护材料性能分析与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稀土Y、Sm及熔体超声对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镁合金的性质及其应用 |
1.2.1 镁及镁合金的性质 |
1.2.2 镁及镁合金的应用 |
1.3 高能超声在镁合金熔体中的应用 |
1.3.1 高能超声在镁合金熔体中的原理及作用 |
1.3.2 高能超声在镁合金金属溶体中的应用 |
1.4 镁合金细化方法 |
1.4.1 提高冷却速率法 |
1.4.2 动力学法 |
1.4.3 过热法 |
1.4.4 外来添加法 |
1.4.5 镁合金细化方法的比较 |
1.5 稀土对镁及其合金的影响 |
1.5.1 稀土在镁合金中的原理及作用 |
1.5.2 稀土在 AZ 系镁合金中变质的研究 |
1.6 镁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
1.6.1 镁合金热处理原理 |
1.6.2 镁合金热处理研究现状 |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工具和设备 |
2.3 实验方案及合金成分设计 |
2.3.1 实验方案 |
2.3.2 合金成分设计 |
2.4 合金的制备 |
2.4.1 熔炼前准备 |
2.4.2 AZ91D合金熔炼及浇铸 |
2.5 熔体超声工艺 |
2.6 热处理工艺 |
2.7 分析测试方法 |
2.7.1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OM) |
2.7.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7.3 固溶态组织晶粒尺寸分析 |
2.7.4 合金组织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
2.7.5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章 稀土Y和 Sm对 AZ91D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单一稀土Y对AZ91D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3.2.1 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OM) |
3.2.2 铸态合金的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
3.2.3 单一稀土Y对铸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复合稀土Y和 Sm对 AZ91D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铸态合金的相组成分析 |
3.3.2 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OM) |
3.3.3 铸态合金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
3.3.4 稀土前后AZ91D镁合金晶粒大小对比 |
3.3.5 稀土Y和 Sm对铸态AZ91D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Al_2Y和 Al_2Sm相形成分析 |
3.4.2 Y和 Sm复合添加对AZ91D合金微观组织影响机理分析 |
3.4.3 Y和 Sm对铸态AZ91D合金性能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熔体超声工艺对AZ91D-0.8Y-1.0Sm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超声处理后AZ91D-0.8Y-1.0Sm铸态组织分析 |
4.2.1 合金相组成分析 |
4.2.2 稀土与超声复合作用对合金铸态微观组织分析 |
4.3 超声功率对AZ91D-0.8Y-1.0Sm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超声功率对AZ91D-0.8Y-1.0Sm合金微观组织影响机理分析 |
4.4.2 超声功率对AZ91D-0.8Y-1.0Sm铸态合金力学性能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处理工艺对超声态AZ91D-0.8Y-1.0Sm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固溶温度对超声态AZ91D-0.8Y-1.0Sm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2.1 固溶温度对超声态AZ91D-0.8Y-1.0Sm组织的影响 |
5.2.2 固溶温度对超声态AZ91D-0.8Y-1.0Sm硬度的影响 |
5.3 固溶时间对超声态AZ91D-0.8Y-1.0Sm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3.1 固溶时间对超声态AZ91D-0.8Y-1.0Sm组织的影响 |
5.3.2 固溶时间对对超声态AZ91D-0.8Y-1.0Sm硬度的影响 |
5.4 时效时间对超声态AZ91D-0.8Y-1.0Sm合金性能的影响 |
5.5 稀土元素Y和 Sm对超声后AZ91D镁合金热处理的影响 |
5.5.1 镁合金固溶组织的SEM和 EDS分析 |
5.5.2 不同状态下AZ91D镁合金显微硬度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Lu,Tb)AG:Ce发光材料的组分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光材料简述 |
1.2 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硅酸盐体系发光材料 |
1.2.2 铝酸盐体系发光材料 |
1.2.3 硫化物体系发光材料 |
1.2.4 氧化物体系发光材料 |
1.2.5 磷酸盐体系发光材料 |
1.2.6 钨钼酸盐体系发光材料 |
1.3 稀土发光材料 |
1.3.1 稀土发光机理 |
1.3.2 影响稀土发光的因素 |
1.3.3 稀土发光方式 |
1.4 稀土元素的特性 |
1.4.1 稀土元素Tb~(3+)离子的基本特性 |
1.4.2 稀土元素Ce~(3+)离子的基本特性 |
1.4.3 稀土元素Lu~(3+)离子的基本特性 |
1.5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1 高温固相法 |
1.5.2 溶胶-凝胶法 |
1.5.3 水热合成法 |
1.5.4 沉淀法 |
1.5.5 硝酸盐热分解法 |
1.6 (Lu,Tb)AG:Ce的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流程 |
2.4 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X-ray Diffraction)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qctron Microscopy) |
2.4.3 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 |
2.4.4 多通道光谱分析 |
2.4.5 X射线激发光谱 |
2.4.6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 |
2.4.7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三章 (Lu,Tb)AG:Ce发光粉体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Lu,Tb)AG:Ce体系材料的能级计算 |
3.3 样品的实验筛选 |
3.3.1 实验原料 |
3.3.2 实验仪器 |
3.4 微样品板的制备 |
3.5 微样品板的表征和筛选 |
3.6 小结 |
第四章 优选组分发光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2.2 样品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组分b发光粉体的物相分析 |
4.3.2 组分b发光粉体的形貌分析 |
4.3.3 组分b发光粉体的烧结温度优选 |
4.3.4 组分b发光粉体的结晶性能分析 |
4.3.5 组分b发光粉体的能量转换分析 |
4.3.6 烧结气氛对组分b发光粉体荧光性能影响 |
4.3.7 组分b发光粉体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8 组分b发光粉体的X射线光谱分析 |
4.3.9 组分b发光粉体的磁性分析 |
4.3.10 组分b发光陶瓷的X射线光谱分析 |
4.3.11 组分(Lu_1Tb_2)AG:0.5at%Ce陶瓷的发光性能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JBC-5稀土复合保温材料及工艺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粘结磁粉流动性与压制性研究[D]. 张晓伟.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2]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关键技术基础研究[D]. 杨文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基于白云鄂博矿原料条件开发稀土型IF钢关键技术研究[D]. 王皓.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700MPa级高强钢稀土夹杂物控制及其对焊接性能的影响[D]. 陆斌.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氟化物基超细荧光粉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崔健.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6]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D]. 王新宇.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7]Sm3+,Eu3+掺杂Na2O-La2O3-MoO3-SiO2系玻璃陶瓷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D]. 王思颖.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8]防辐射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项长龙. 北京服装学院, 2021(12)
- [9]稀土Y、Sm及熔体超声对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 邓宝发. 南昌大学, 2021
- [10](Lu,Tb)AG:Ce发光材料的组分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马春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