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具行业动态拾零(论文文献综述)
高尔豪[1](2019)在《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针政策,在此背景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而苏州职业教育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深化既有合作关系,拓展新的合作关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交流格局。在此大环境下,本文肯定了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也简单介绍了目前苏州职业教育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但是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各项政策出台后,苏州职业教育拓展了很多继续发展上升的空间,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经验告诉我们往往在遇到瓶颈期时需要改革和创新,改革就需要开放。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助推苏州职业教育突破发展瓶颈。本文通过梳理苏州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进程探索职业学校发展的规律,总结苏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以及发展道路上的教训。为其他相关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政策,分析苏州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所有拥有的诸多优势,得出结论即苏州职业教育必将迎来历史上发展的最大机遇。但是面对机遇的同时,探索苏州职业教育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方面有两大困难:一是从开展国际交流的广度和交流合作的深度来说看,苏州职业教育合作交流还存在一些不足。背后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格局的复杂不稳定、社会认可度还不高、校企合作浅层融合、职业学校自身办学水平有待提高。第二个困难是如何改变目前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存在的单一性问题,暨“引进来”远远大于“走出去”。本文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后,相对应地提出了五点关于苏州职业学校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路径,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首先,凭借“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政策,加强和上海职业教育的合作,借助上海的丰富国际资源,努力在探索多校多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团队教科研工作上下功夫。其次,通过集团化办学,普职融通建设,项目式驱动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境外办学以及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拓宽交流新模式等方法创建苏式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模式。
周永泰[2](2000)在《模具行业动态拾零》文中指出 由于市场的强劲需求,我国模具行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的势头。“九五”期间预计模具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速可达到13%。2000年模具总产值预计可达260~270亿元。“十五”期间,预计发展速度可能趋缓,但预计仍将保持在10%左右的年均发展速度。
石卉[3](2007)在《薄壁铝合金艺术零件的消失模铸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砂负压消失模铸造技术(简称LFC)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铸造工艺。消失模铸造最早是因艺术铸造而发明的,其在铸造工艺方面的特点,引起铸造业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消失模铸造技术现广泛应用于汽车箱体等复杂铸件的生产,在艺术品铸造方面应用报道反而不多见。因此研究消失模铸造技术在艺术铸造中的应用,有利于扩展消失模铸造技术的适用领域,同时也有利于消失模艺术铸造的研究。消失模铸造的关键是泡沫材料的选择与成形。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对比了几种泡沫材料EPS、EPP和EPE与消失模铸造中相关的性能,研究了泡沫材料在消失模铸造工艺,尤其是在艺术铸造中的适用条件。研究了消失模艺术铸造泡沫模样的成形,比较泡沫材料的几种切割成形方法,总结了不同切割方法泡沫切割成形的特性。对消失模技术在艺术铸造中应用时,三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总结。基于UG/Modeling模块,独立设计了消失模铸造技术委员会浮雕艺术展牌和五星级会员标牌,前者利用EPS快速成形系统制作了泡沫模样,后者用模具成形技术制作了泡沫模样的模具,可批量生产。根据消失模铸造的工艺和艺术铸造的特点,特别研究了薄壁零件(散热片)的消失模铸造工艺。总结出了基于消失模技术的薄壁零件的泡沫模样的成形条件和薄壁件铸造成型工艺,为消失模铸造技术在艺术铸造领域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经验。
谢泉峰[4](2018)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提出“学习共同体”概念以来,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就一直都是教育学中的热点,但在这些关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中,学生大多都被视作是单个且无差别的“原子”,而教师则被视作是那只可以掌控一切的“上帝之手”,他们可以通过采取分组教学等方式,将这些“原子”人为地任意捏合,以课上组建小组的手段将他们构建成为“分子”。这种建构思路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它将教师看作是影响学生的唯一因素,但事实却是,学生即便身处教室中,原生家庭、初级群体、网络媒体等外部因素对其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始终存在;二是它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外力的捏合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产生强关系,最终形成具有高度情感认同和深度合作的初级群体,而那些未形成初级群体的“学习共同体”,由于成员间缺乏足够强的情感联系,很难被认定是“共同体”。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易,“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后,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交流,这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从单纯的线下走向了线上与线下共同构建。它一方面使教师对学生的绝对管控被彻底打破,学生的自由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情感联合意愿能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中的交互信息得以呈现,从而方便教师对症施策。在此过程中,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学习者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不再是过去为实现教学场域内学生短期学习合作而结合成的学习型群体,成员之间可以构建起彼此依赖、共同合作、不断发展、互为学习支架的长期的学习伙伴关系。从宏观上看,它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深层基础;从中观上看,它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微观上看,它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对建设未来和谐社会,还是对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多种研究方法,对学习者的发展社会化过程进行阐释,从教学情感关系的建立、发展、成型、维系入手,分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动态发展过程。揭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建构要素、建构过程,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策略,并通过在实践中收集访谈案例资料对之加以验证。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板块。首先,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涵。一是提出共同体的本质是成员在密切的交往互动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强关系网络体系,它具有联系紧密、身份认同、感受安全、交往预期和共同规则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二是提出学习共同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从微观层面上说,它是个体与个体构建的强关系学习初级群体;从中观层面上说,它是个体与组织构建的强关系学习次级群体,它又可以分为“理想的学习共同体”和“转化的学习共同体”两类;从宏观层面上说,它是组织与组织构建的强关系学习网络体系。其中微观层面是基础,中观层面是主干,而从中观层面向外扩大,则构建成宏观层面的学习共同体。三是提出未来的学习共同体必然是线上加线下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形式。四是提出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与作用,并根据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成员聚合模式划分为“实主网辅”和“网主实辅”两种,阐述其主要呈现形式。其次,深度剖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提出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项:一是学习情境,它又可以分为实体教学空间情境、网络学习空间情境和成员学习关系情境。二是身份主体,它是在共同的生活场域中不断被生产出来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内存在三种可能的身份主体:边缘成员、半核心成员和核心成员。三是学习资源,它包括预设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和关系性资源,其中促发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交流互动中逐渐生成新的关系性资源正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点。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正是在成员之间的关系性资源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可以分为四个相互交迭、层层递进、又共同发展的过程:一是话语共同体的形成,其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会话际遇的出现”、“话语交流的意愿”、“符号体系的重塑”和“言外之意的生成”四个阶段;二是实践共同体的形成,它将经历共同实践中的“身份确认和角色扮演”、“情感能量和意义产生”、“焦点汇聚和行动协调”三个阶段;三是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形成,它包括“知识碎片的共享”、“知识内容的共建”、“知识体系的共发展”三个部分的内容;四是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它突出体现为学习者在角色沉浸下的学习合作、深度理解下的合作学习和诱因选择下的集体行动。再次,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一是创设关联情境,实现教学场域内的社会角色生成、学习情境共享和角色地位重塑。本研究提出:教育机构(如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公益组织(如图书馆、博物馆等)、骨干企业等可以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共同组建区域教育集团,构建宏观层面的学习共同体,推动数据收集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仿真模拟平台的汇聚集成,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在区域内的共建、共享、共用,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要,采取现场或者虚拟的方式创设关联情境。二是问题研究导向,通过能够引发认知失衡、学习情绪、共情共鸣、交流互动的问题,实现初始成员的意识聚焦,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找寻集体行动的最优学伴。三是交互实践教学,将教学实体空间和网络学习空间结合起来组织混合式教学以促进共同实践,通过设计教学引导学习交流,并以项目分工推进学习合作,在学习实践中互构关系体系。四是团队合作探究,指出学习共同体中的团队合作不仅仅是面向当下的,更是面向未来的。团队合作探究的目的不是验证已有的结论,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情感能量的聚集累增、系统结构的惯习养成和学习组织的持续再造,实现成员的共同生长。最后,通过亲身实践探索,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以行动研究验证结论。选取高职院校的两位学生S和A作为主要的实证研究对象,以她们阐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分析两人在校期间与教师形成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它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身份重塑阶段,学习者在本阶段从脱域下迷茫的个体意识走向实践中的身份建构,成为教学场域中的个体。二是拓展关系阶段,学习者在教学场域内与他人进行学习交互,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其它领域关系上的深度联结。三是集体实践阶段,学习者通过参与仪式,与集体成员发展共享符号,与之形成关系网络,聚合起情感能量,并实现群体的拓展,对学习的边缘参与者产生辐射影响。四是共生组织阶段,成员开始有趋同的行为范式、相近的价值追求、共通的情感寄托,最终实现多元的人生发展,至此意味着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已经形成,并通过在后续行动中的不断重构,得以发展和延续。本研究提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影响力的常常并不完全是知识本身,还有在预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之外不断形成的关系性资源。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对彼此关系的共同信任,以及在这种信任之下长期的共同实践,形成了对未来共同的信仰和愿景。因此,它不是学习的终点,其构建过程更应该被视作是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彼此将其他伙伴作为学习支架,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构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必须充分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能够记录学习者过去学习经历、学习偏好、学习习惯等优势,逐步构建更有利于个体与他人未来长期学习合作的强关系。这种强关系加上学习文化,将明显提高学习的成效,进而改变学习者未来的人生轨迹。
田宇原,郭艺[5](2012)在《杭州古代陶制泥人探寻》文中认为杭州古代陶制泥人,在形制上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大部分是独立头像的形式,个体尺寸在几公分至十几公分不等,人物表情丰富,采用整团陶土模压成型,无相同形态,烧成温度约800℃左右,这些陶制泥人存在于杭州古代民间生活中。陶制泥人在杭州民间的发现,说明其制作与需求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杭州陶制泥人与同时期的陶俑在造型上差异颇大,呈现出丰富生动的市井生活情态。这些古代陶制泥人有鲜明的独创性和普及性,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所具有的艺术特征,有着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的文化信息。通过研究杭州古代陶瓷泥人的手工艺体系以及古代陶瓷泥人的功能用途,探寻杭州古代民间手工艺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从而剖析杭州古代社会与民俗的状态。
凌振飞[6](2011)在《压铸件品质在线控制系统》文中指出本文以压铸件品质控制作为主要课题,从软件检测监控和压射闭环控制算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软件方面,完成了代码编写和调试,该软件系统具有曲线显示,特征值列表显示和曲线报警等功能。在闭环控制算法方面,通过建立速度控制油路的数学模型,对几种不同的控制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的仿真。第一章绪论中,首先从与压铸机及品质控制、发展现状相关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从品质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出发,完成了硬件系统的元件选型和方案确定以及软件系统的代码编写和调试。第三章通过建立速度控制油路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几种不同控制算法在该系统上的控制效果,并进行了仿真。第四章研究了基于正态分布的品质控制方法,通过来自于实际压射的数据对该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第五章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张笑楠[7](2007)在《河南地区明清会馆建筑及其室内环境研究 ——兼论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文中研究指明会馆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经明清两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传统建筑类型。明清会馆建筑在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室内外环境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本论文的研究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会馆建筑的研究上,按照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的螺旋发展的认识规律,来对会馆建筑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认识;通过对特定地区单一类型会馆建筑的研究,由部分上升到整体,归纳总结会馆建筑的总体特征;然后再从整体到部分,深入到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微观层面。本文以河南地区的明清会馆建筑为例,从实地调研入手,通过对会馆建筑的实地调查和对比研究,对明清会馆建筑的构成与型制、装饰与陈设、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了(1)会馆建筑的布局、构成和演变;(2)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构成与特点;(2)传统会馆建筑空间、环境处理方法;(3)传统建筑装饰规划方法;(4)传统建筑与家具的关系。同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的概念,构建了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体系,并探索使之与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相结合。(2)文物建筑本体与价值开发利用的思路,总结分析了现有利用模式的问题,探索了与相关行业相结合的价值利用方式。最后,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结合专业特点与相关行业优势对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1)结合家具与木制品行业提出了对文物建筑“砖、木、石”三雕的开发模式;(2)将传统会馆建筑空间、环境处理方法;传统建筑装饰规划方法;传统建筑与家具的关系研究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家具设计、现代室内设计和古建筑复原设计之中。(3)结合文物保护规划,将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观念落实于具体的保护措施和保护工程。
叶升平,吴志超,董选普[8](2007)在《消失模铸造生产技术 第一讲:2006年中国消失模铸造盘点》文中指出本文简述了2006年消失模铸造年会以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介绍了消失模铸造企业在全国主要的分布情况,结合对全国30多家消失模铸造企业的实地考察,分析了中国消失模铸造之现状。
柴春茜[9](2000)在《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的测量》文中提出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测量和分析材料的工艺参数。研制开发一套测量系统,实现准确、快捷地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预制件进行厚度测量,对复合材料的质量保证与性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选取磁敏传感器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测量的研究方法,建立测量系统,采集实验数据,证明系统的可行性。并且,系统根据所测量厚度值进行预制件的厚度不匀分析。系统同样适合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的测量。 本文所研究的复合材料预制件测厚方法,是对常规测厚方法的突破,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和正确制造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于洋[10](2021)在《布兰肯(徐州)金属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铸造生产本质安全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质安全的工作条件是从方案策划的设计安全出发,培养具有安全素养的从业人员,制定适合的安全制度,再到设备设施和工具的选型安全,最终营造出适合铸造生产现场作业者的健康安全环境。布兰肯(徐州)金属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布兰肯徐州),是一家主要生产矿用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和装配的重型机械类企业,因此伴随有铸造行业特有的风险特点。在熔炼、造型、浇注、清理和转运等铸造生产工序中存在着大量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能源致害、车辆伤害、高温灼烫以及铸工类职业病等诸多风险。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发现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找寻影响安全业绩的根本要素,以提高布兰肯徐州工厂的安全管理绩效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措施。为持续改进企业面对的一线安全问题。首先要深入了解铸造行业的安全生产背景,对国内外有关本质安全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以确定研究内容。其次,研究学习相关理论基础并总结与布兰肯徐州铸造现场相适应的有关本质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人的方面,以安全的人员组织为保障;物的方面,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和风险矩阵法对隐患进行定性辨识以及定量评估。搭建起公司内的隐患辨识和风险分级管控的管理模型;管理方面,对风险较高的重点问题制定管控制度要求,基于对铸造现场的各级风险评估,将危害风险分级明晰化、标准化;环境方面,保证铸造一线的健康工作环境,创建大家共同关怀的安全氛围,使安全意识全员化。利用铸造现场的实际事故案例,采用事故树和5why分析法,以找寻事故的根本原因。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结合最低可行性原则对危害风险点采取不同优先级的控制措施,对相关的生产设备进行安全化改造,保证一线岗位的本质安全。将本质安全的思想运用在铸造生产环节中,使研究时段内的伤害事故率得以有效降低,安全体系运行平稳,风险管理受控,管理见成效。最后对铸造生产的本质安全的建设过程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全员安全互动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挖掘潜在隐患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未来的本质型安全人员的培训和机械自动化设备本质安全的发展进程提供一定参考。
二、模具行业动态拾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具行业动态拾零(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的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动因分析 |
2.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
3.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的研究 |
4.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策略分析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 论文核心概念 |
1. 国际合作与交流 |
2. 有效路径 |
一、苏州职业教育历史发展进程及国际合作交流经验总结 |
(一) 苏州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
1. 试点创办职业教育(1979-1986) |
2. 深化发展职业教育(1987-1994) |
3. 优化转型职业教育(1995-2015) |
(二) 职业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 |
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顺应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 |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推动力 |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选择 |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职业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渠道 |
(三)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经验总结 |
二、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战略定位与现状分析 |
(一)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定位与选择 |
(二)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分析 |
1.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取得的成绩 |
2.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调研情况分析 |
(三)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任重道远 |
三、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推动新经济形势下苏州职业教育发展 |
(一) “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为苏州职业教育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
(二) “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对苏州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
1. 要求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课程,专业标准须和国际接轨 |
2. 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和学生 |
3. 要求职业学校深化外企校企合作项目 |
四、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一) 对外合作与交流缺乏内涵性建设 |
(二) 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产教融合 |
(三) 缺乏对教师培训学习及合作交流项目有效的评价机制 |
(四) 苏州职业学校“走出去”办学知易行难 |
(五)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资历证书通用性低 |
五、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缺乏内涵性建设的原因分析 |
(二) 缺乏深度产教融合原因分析 |
(三) 缺乏对教师培训学习及项目有效的评价机制原因分析 |
(四) “走出去”办学知易行难原因分析 |
1. 对于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的理念转变不及时 |
2. 沿线国家政局不稳,经济发展缓慢,开放程度低 |
(五)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资历证书通用性低的原因分析 |
1.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完全匹配目前市场需求 |
2.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目标不统一 |
3.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缺乏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
六、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解决策略 |
(一) 打造苏式职业教育经典模式,促进合作交流项目内涵性建设 |
(二) 开展多校多企联盟合作,创新政校企三位一体育人新模式 |
(三) 以项目化学习驱动国际交流活动,完善对外合作交流评价制度 |
(四) 借政府和企业之力,鼓励探索境外合作办学模式 |
(五) 对接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提升资历证书国际通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薄壁铝合金艺术零件的消失模铸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的发展、应用与研究概况 |
1.2.1 艺术铸造概述 |
1.2.2 消失模技术概况 |
1.2.3 消失模在艺术铸造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2 消失模铸造泡沫塑料的性能研究 |
2.1 消失模铸造泡沫塑料材料 |
2.1.1 可发性聚苯乙烯(Expandable polystyrene EPS) |
2.1.2 可发性聚乙烯(Expanded polyethylene EPE) |
2.1.3 可发性聚丙烯(Expanded polypropylene EPP) |
2.2 EPS、EPP 和EPE 与消失模铸造相关的物理性能 |
2.2.1 EPS、EPP 与EPE 的密度测量 |
2.2.2 EPS、EPP 和EPE 的涂覆性实验 |
2.3 EPS、EPP 与EPE 的发气量实验 |
2.3.1 仪器简介 |
2.3.2 仪器工作原理 |
2.3.3 实验参数设定及数据分析 |
2.4 EPS、EPP 与EPE 的消失模铸造浇注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3 消失模艺术铸造浮雕作品设计与快速制作 |
3.1 浮雕作品三维设计 |
3.1.1 模具发泡成形 |
3.1.2 热丝手工切割成形 |
3.1.3 EPS 快速切割成形 |
3.2 EPS 快速成形系统介绍 |
3.2.1 EPS 热特性分析 |
3.2.2 线热源EPS 快速成形系统 |
3.2.3 点热源EPS 快速成形系统 |
3.2.3 大型点热源EPS 快速成形系统 |
3.3 消失模浮雕艺术作品泡沫模样制作 |
3.3.1 消失模艺术铸造泡沫模样的设计 |
3.3.2 消失模艺术铸造泡沫模样的加工 |
3.4 本章小结 |
4 五星会员标牌的三维设计与模具制作 |
4.1 模具CAD/CAM 技术 |
4.2 UG CAD/CAM 系统模块功能简介 |
4.3 会员标牌的三维设计 |
4.4 会员标牌模具的设计制作与泡沫模样的成形实验 |
4.4.1 会员标牌模具的制作 |
4.4.2 泡沫模样的发泡 |
4.4.3 会员标牌模具的修改 |
4.5 本章小结 |
5 消失模铸造铝合金散热片薄壁件成型研究 |
5.1 散热片泡沫的成型 |
5.1.1 手工切割泡沫成型 |
5.1.2 EPS 快速成形切割泡沫成型 |
5.2 重力浇注成型 |
5.2.1 浇注系统的设计 |
5.2.2 浇注成型及分析 |
5.3 真空低压反重力浇注成型 |
5.3.1 真空低压反重力浇注原理 |
5.3.2 浇注成型及分析 |
5.3.3 重力浇注与反重力浇注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个人经历 |
二、时代背景 |
三、理论困惑 |
四、提出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内容研究述评 |
二、国内相关内容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
一、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
二、世界体系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第二节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
一、集体行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
二、集体行动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第三节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第四节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
一、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
二、结构化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第三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
第一节 共同体 |
一、共同体的本质 |
二、同体的基本特征 |
三、初始群体与共同体 |
四、共同体内的成员强关系与强扭的关系 |
第二节 学习共同体 |
一、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
二、三个层面的学习共同体 |
三、学习共同体的结构与成员 |
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的学习共同体 |
第三节 混合式学习共同体 |
一、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混合式教学 |
二、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传统学习共同体 |
三、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网络学习共同体 |
第四节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 |
一、网络学习空间及其功能与作用 |
二、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学习平台 |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成员聚合模式 |
第四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学习情境 |
一、实体教学空间情境 |
二、网络学习空间情境 |
三、成员互动关系情境 |
第二节 身份主体 |
一、身份主体的建构 |
二、身份主体的类型 |
第三节 学习资源 |
一、预设性资源 |
二、生成性资源 |
三、关系性资源 |
第五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从初始群体成员聚集到话语共同体 |
一、会话际遇的出现 |
二、话语交流的意愿 |
三、符号体系的重塑 |
四、言外之意的生成 |
第二节 从共同话语意义生成到实践共同体 |
一、共同实践中的身份确认和角色扮演 |
二、共同实践中的情感能量和意义产生 |
三、共同实践中的目标汇聚和行动协调 |
第三节 从共同实践探知融会到知识建构共同体 |
一、知识碎片的共享 |
二、知识内容的共建 |
三、知识体系的共发展 |
第四节 从共享知识建构拓展到学习共同体 |
一、角色沉浸下的学习合作 |
二、深度理解下的合作学习 |
三、诱因选择下的集体行动 |
第六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 |
第一节 创设关联情境 |
一、促发教学场域内的社会角色生成 |
二、推动教学场域内的学习情境共享 |
三、实现教学场域内的角色地位重塑 |
第二节 问题研究导向 |
一、聚焦初始群体目标意识 |
二、找寻集体行动最优学伴 |
第三节 交互实践教学 |
一、以设计教学引导学习交流 |
二、以有效分工推进学习合作 |
三、以共同实践互构关系体系 |
第四节 团队合作探究 |
一、实现情感能量的聚集累增 |
二、实现系统结构的惯习养成 |
三、实现学习组织的持续再造 |
附: 建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说明 |
一、强关系是否会引发成员主动学习 |
二、群体内如何避免构建强扭的关系 |
三、如何合理把握成员之间关系距离 |
四、如何避免成员过度沉溺网络学习 |
第七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构建关联情境,重塑个体身份 |
一、脱域下的个体意识 |
二、实践中的身份建构 |
第二节 构建话语联结,拓展关系维度 |
一、教学场域的感知交互 |
二、关联领域的多重嵌入 |
第三节 构建交互网络,聚融学习实践 |
一、参与仪式: 发展共享符号 |
二、形成网络: 聚合情感能量 |
三、群体拓展: 外围辐射影响 |
第四节 构建团队文化,共生组织系统 |
一、趋同的行为范式 |
二、相近的价值追求 |
三、共通的情感寄托 |
四、多元的人生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杭州古代陶制泥人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与出土陶制泥人 |
二、回望泥塑呈万象 |
三、辨析宋代陶制泥人 |
1.宋代民俗背景 |
2.宋代人物服饰 |
3.陶制泥人工艺 |
4.泥人的娱乐性 |
四、结语:从宗教意味的塑像到市井文化中的手工艺品 |
(6)压铸件品质在线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压铸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背景 |
1.1.1 压铸工艺特点 |
1.1.2 压铸工艺应用范围 |
1.1.3 压铸机的工作循环与动作流程 |
1.2 影响压铸件品质的主要因素 |
1.3 压铸件品质控制现状 |
1.3.1 压射前的控制 |
1.3.2 压铸后的控制 |
1.4 压铸机的分类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1.4.1 压铸机的分类 |
1.4.2 压铸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 |
1.4.3 压铸工艺参数手动调节控制系统 |
1.4.4 压铸工艺参数电液比例调节控制系统 |
1.4.5 压铸工艺参数电液伺服调节控制系统 |
1.5 本可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压铸件品质在线控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2.1 引言 |
2.2 品质控制系统方案的选择 |
2.3 硬件系统设计 |
2.3.1 硬件系统总体方案 |
2.3.2 HMI选型 |
2.3.3 PLC选型 |
2.3.4 传感器的选型 |
2.3.5 数据采集模块的选型 |
2.3.6 品质控制系统硬件图 |
2.4 软件系统设计 |
2.4.1 软件系统设计要求 |
2.4.2 软件系统总体方案 |
2.4.3 Windows CE和Embedded Visual C++ |
2.4.4 UDP通信模块 |
2.4.5 数据滤波 |
2.4.6 速度求解 |
2.4.7 工艺特征值计算 |
2.4.8 图形界面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速度控制油路闭环控制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压射速度的要求 |
3.3 压射速度曲线及技术指标定义 |
3.4 速度控制油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
3.5 速度控制油路数学模型 |
3.6 速度控制算法的理论研究及仿真 |
3.6.1 抗干扰补偿 |
3.6.2 PID补偿 |
3.7 实验结果 |
3.8 速度闭环控制的稳态误差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正态分布的压铸件品质控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压铸件品质控制方法流程 |
4.3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4.3.1 慢速速度的正态性验证 |
4.3.2 数学期望和标准差的计算 |
4.3.3 累积概率分布图 |
4.3.4 报警范围的计算 |
4.4 压铸件品质控制方法实现 |
4.4.1 报警设置界面 |
4.4.2 统计信息显示界面 |
4.4.3 累积概率分布图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河南地区明清会馆建筑及其室内环境研究 ——兼论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1.3 选取河南会馆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基本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调查 |
2.1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调查方法 |
2.1.1 调查的方法 |
2.1.2 调查的思路 |
2.1.3 调查的步骤 |
2.2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状况调查 |
2.2.1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分布 |
2.2.2 河南地区明清会馆建筑调查 |
2.3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特性归纳 |
2.3.1 影响河南会馆建筑分布的因素 |
2.3.2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的布局 |
2.3.3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组成 |
2.3.4 河南地区明清会馆建筑的特性分析 |
2.4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2.4.1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的保护与使用现状 |
2.4.2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使用现状 |
2.4.3 河南明清会馆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明清会馆建筑考证 |
3.1 明清会馆建筑初探 |
3.1.1 明清会馆建筑的历史沿革 |
3.1.2 明清会馆建筑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
3.1.3 明清会馆的文化内涵与风俗信仰 |
3.2 明清会馆建筑的构成 |
3.2.1 空间 |
3.2.2 环境 |
3.2.3 建筑 |
3.2.4 装饰 |
3.3 明清会馆建筑型制与功能演变 |
3.4 明清会馆建筑的艺术成就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研究 |
4.1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相关定义 |
4.1.1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 |
4.1.2 明清会馆建筑内部室外环境 |
4.1.3 明清会馆建筑环境划分的价值和意义 |
4.2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构成与特点 |
4.2.1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构成 |
4.2.2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特点 |
4.3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装饰要素 |
4.3.1 装饰装修 |
4.3.2 陈设 |
4.3.3 明清家具 |
4.3.4 园林景观 |
4.4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研究 |
4.4.1 古建筑室内环境价值 |
4.4.2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遗存 |
4.4.3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利用 |
4.5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装饰设计体系 |
4.5.1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哲学 |
4.5.2 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文化主题 |
4.5.3 明清会馆建筑及其室内环境装饰设计与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明清会馆建筑及其室内环境保护研究 |
5.1 文物建筑及其室内环境保护理论研究 |
5.1.1 物理环境理论与古建筑室内环境保护 |
5.1.2 木质环境学与古建筑室内环境保护 |
5.1.3 可持续理论与古建筑室内环境保护 |
5.2 文物建筑室内环境保护 |
5.2.1 文物建筑室内环境遗存的保存现状 |
5.2.2 文物建筑室内环境保护方法分析 |
5.2.3 文物建筑室内环境遗存的保护对策——数字化遗产保护与虚拟复原 |
5.3 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
5.3.1 文物建筑保护中的矛盾与冲突 |
5.3.2 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分析 |
5.3.3 文物建筑本体的利用研究 |
5.3.4 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共生模式 |
5.4 构建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 |
5.4.1 对古建筑危害因素分析——以济源阳台宫为例 |
5.4.2 可持续古建筑保护的要求 |
5.4.3 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体系 |
5.4.4 保护工程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明清会馆建筑研究的应用 |
6.1 会馆建筑研究应用概述 |
6.1.1 应用开发的思路 |
6.1.2 应用开发的方式 |
6.2 文物建筑保护与家具、木制品行业结合的应用研究 |
6.2.1 家具与木制品行业利用文物建筑“三雕”开发市场的研究 |
6.2.2 家具与木制品行业利用文物建筑“三雕”开发模式 |
6.3 传统建筑设计成就的应用 |
6.3.1 传统建筑室内环境中可资借鉴的主要成就 |
6.3.2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6.3.3 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6.3.4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6.4 古建筑保护与复原设计应用 |
6.4.1 在文物建筑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
6.4.2 古建筑及其室内环境复原设计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局限与不足 |
7.3 后续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详细摘要 |
(8)消失模铸造生产技术 第一讲:2006年中国消失模铸造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2006年举办的两届消失模铸造会议 |
2 2006年消失模铸造的学术论文 |
3 全国消失模铸造企业分布情况 |
4 消失模铸造现状的喜与忧 |
(9)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测量技术的发展 |
1.2 电测量技术的概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测厚系统的结构设计 |
2.1 三维立体编织工艺过程 |
2.2 测试机理 |
2.3 系统配置 |
2.4 系统功能 |
2.5 测试机理分析 |
第三章 测厚系统的软件实现 |
3.1 总体模块 |
3.2 线程模块 |
第四章 测量结果及分析 |
4.1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4.2 对碳纤维三维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的测量实验 |
4.3 本测量系统用于玻璃纤维预制件厚度测量的讨论 |
4.4 本测量系统的先进性 |
结束语 |
附录 |
致谢 |
(10)布兰肯(徐州)金属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铸造生产本质安全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本质安全理论基础 |
2.1 理论研究 |
2.2 方法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
3.1 危险源辨识 |
3.2 风险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4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4.1 企业安全组织和处置流程 |
4.2 人的安全性评估 |
4.3 高风险作业安全管控 |
4.4 作业方法标准化 |
4.5 工作环境治理 |
4.6 本质安全文化培育 |
4.7 本章小结 |
5 本质安全管理应用案例与成效 |
5.1 机械砸伤事故本质安全治理 |
5.2 危险作业环境本质安全治理 |
5.3 本质安全治理成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质安全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模具行业动态拾零(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研究[D]. 高尔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模具行业动态拾零[J]. 周永泰. 机电国际市场, 2000(01)
- [3]薄壁铝合金艺术零件的消失模铸造技术研究[D]. 石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4]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 谢泉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2)
- [5]杭州古代陶制泥人探寻[J]. 田宇原,郭艺. 文化艺术研究, 2012(04)
- [6]压铸件品质在线控制系统[D]. 凌振飞. 浙江大学, 2011(07)
- [7]河南地区明清会馆建筑及其室内环境研究 ——兼论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D]. 张笑楠.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1)
- [8]消失模铸造生产技术 第一讲:2006年中国消失模铸造盘点[J]. 叶升平,吴志超,董选普.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7(01)
- [9]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的测量[D]. 柴春茜. 天津工业大学, 2000(01)
- [10]布兰肯(徐州)金属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铸造生产本质安全能力提升研究[D]. 于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