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rthogonality of inductosyn angle-measuring system error and error-separating technology(论文文献综述)
陈凡[1](2021)在《光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LED阵列照度匀化设计及其误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角位移是测量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随着先进制造业与测试计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精密测量技术对测角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诞生了多种精密测角。针对常用的两种角位移传感器,圆光栅存在栅线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以及旋转变压器各对极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作者在前期光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LED的照度分布特征出发深入开展了光源均匀性设计及误差理论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开展光源均匀性设计和仿真研究工作。根据LED类朗伯型光源特性,结合仿真软件对光源模型进行仿真,并提出环形阵列照度匀化设计的方法,完成了发散角7.5°光源的匀化设计。(2)开展光强空间调制误差源的理论分析与仿真。根据引起光强空间调制误差的光源误差与机械结构误差,提出了设计准直透镜和增加对极数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准直透镜和不同栅面对极数进行仿真和验证,实现系统的空间调制优化。(3)开展光源设计与误差优化的实验研究工作。分别对LED环形阵列与准直透镜的实际效果进行验证,对两种不同对极的定盘结构进行实验验证,并对两种对极相同,透光栅面单层排布与双层排布的两种定盘结构进行验证,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原理样机,光源优化设计后,定盘采用90对极透光栅面双层排布,在360°的整周期测量范围内,实现了±5.9"的测量精度。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LED光源照度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光源均匀性设计及光强调制误差理论研究,并通过光源准直透镜设计和改变动定盘栅面对极数实现对传感器进行优化,实现光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往更高精度发展的可能性。
许自镍[2](2020)在《圆光栅角度编码器测角误差补偿及新型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圆光栅角度编码器是一种精密角度位移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和维护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经纬仪、雷达等精密设备中。随着精密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的测角精度要求日渐提高,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圆光栅角度编码器测角精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现有圆光栅角度编码器测角误差来源,对编码器测角误差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编码器的长周期误差,并总结编码器长周期误差分布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算法结合傅里叶级数展开公式建立编码器长周期误差模型,并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参数辨识算法进行参数辨识,最后实现编码器长周期误差补偿。通过仿真结果验证该补偿方法对编码器长周期误差具有明显的补偿效果。(2)分析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的细分原理,采用正切法细分技术进行电子细分,从而推导出细分误差计算公式,并通过仿真软件分析各项光电信号质量误差分量对细分误差的影响。分析细分误差特性并建立编码器细分误差模型,并对编码器细分误差进行补偿。另外,提出光电信号质量误差分离方法对各项误差分量进行分离,进而实现细分误差分离,然后通过仿真分析比较细分误差分离前后的补偿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细分误差分离补偿的可行性和优越性。(3)提出一种分度式圆光栅角度编码器,在当前编码器结构基础上增加分度盘结构,以牺牲部分测量空间为代价,实现编码器有限位置测角精度的提高。首先对分度式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的结构进行设计和误差分析,并加工分度式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结构,搭建测角误差检测实验平台。采用光电自准直仪结合正多面体棱镜等仪器进行测角误差检测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分度式圆光栅角度编码器在测角精度上的优越性。
苟李[3](2019)在《面向复杂机电系统的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复合自标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前沿装备制造技术在面对大型、高速、重载、强振动、强污染等极端复杂工况以及中空、狭窄、限重等特殊环境时,仍然受到机械传动全闭环检测与控制问题的制约。虽然寄生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为我们摆脱上述问题的制约提供了一条思路,但是,上述条件下的被测系统通常无法在线安装外部精密角度基准,难以频繁地或低代价地标定传感器。因此,寄生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如何在上述条件下长时间保持高精度状态的问题,不仅是制约该传感器产业化推广的关键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前沿装备制造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为应对该问题,本文以不依赖外部精密角度基准的自标定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寄生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为标定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调研其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深入分析其研究趋势的基础上,开展了复合自标定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成果总结如下:创新性分析并总结了定距变换的主要性质。定距变换的性质对定距差分函数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分析定距变换原理与不同类型自标定方法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定距变换自标定数学模型的单读数头实现方法和双读数头实现方法,以及命名为“同轴的双传感器相对回转自标定”的独立自标定方法。分别建立了这三种独立自标定方法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对应的标定误差,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自失效的边界条件,为后续将不同独立自标定方法融合为复合自标定方法提供了融合依据。创新性提出了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将各有所长的上述三种独立自标定方法以相互取长补短的方式分三个层次融合并最终获得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通过分析其边界条件,总结了该复合自标定方法能够仅通过合理设计传感器或准确选择特性匹配的传感器就能达到预期标定效果的特性。完成了上述自标定方法及其边界条件的实验验证和应用验证。以原理验证和边界条件验证为目的设计了实验验证平台,并分别验证了各个独立自标定方法和复合自标定方法的可行性及其边界条件的有效性;根据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在工程应用中的高精度数控滚齿机上设计了特性匹配的寄生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并在该机床上再次验证了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的标定效果——将传感器测量误差峰峰值从标定前的约590″降低到标定后的约5″,表明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显着实用价值。此外,该方法已推广应用到大型精密数控加工中心等多个实际工程项目中,均取得显着的标定效果。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为面向复杂机电系统的时栅角位移传感器提供了一种不依赖外部精密角度基准并且能够在线保持传感器高精度状态的、具备实用价值的复合自标定方法;也为后续研究中,根据特定应用场合匹配适合的自标定方法或复合自标定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汤其富[4](2015)在《基于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制造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闭环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位移传感器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与闭环控制效果息息相关。一些系统因其工作环境恶劣,通常需要选用工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时变磁场式位移传感器作为位置反馈元件。这类位移传感器以时变磁场为耦合场,常采用导磁材料和线圈对磁场传播途径和分布区域进行约束,因而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受磁场约束方法的影响。目前,时变磁场式位移传感器采用的磁场约束方法不仅未能充分发挥导磁材料的导向约束作用和线圈的灵活配置性,而且没有利用导磁材料和线圈的精确配合作用。因此,如果要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则传感器的加工要求、装配要求等较高,最终导致制造成本较高。鉴于此现状,本文开展了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研究,以及基于精确约束方法的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①通过综合分析目前时变磁场式位移传感器中常用的磁场约束方法,深入开展了平面磁场的约束方法研究,进而提出了时变磁场的精确约束方法。精确约束方法不仅充分发挥了导磁材料的导向约束作用和线圈的灵活配置性,而且使导磁材料和线圈在结构上精确配合。②根据时栅的测量原理和本文提出的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首次将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线圈和导磁体设计为平面式结构。针对角位移和直线位移测量,提出了多种全新的角位移和直线位移传感器结构。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结构不仅充分利用了导磁体与线圈的约束作用,而且规避了当前“双边齿槽”结构式时栅位移传感器中存在的磁路陡变问题。③通过研究“精机+精机”组合绝对位移测量方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误差转换的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自标定和自校准方法研究”提出的在线自校正方法,探索了适合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多功能位移传感器,并提出同时具有绝对位移测量功能和在线自校正功能的角位移传感器结构和直线位移传感器结构各一种。④开展了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的仿真工作,验证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效果和各新型传感器结构的可行性。通过计算机软件手段,建立了所有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的3D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各新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被测位移量之间较为精确的定性关系。仿真工作不仅表明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目前时栅位移传感器采用的约束方法,而且表明新型传感器结构是可行的。⑤开展了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实验研究工作,检验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实际效果和新型传感器样机的工作性能。基于新型时栅角位移和直线位移传感器的3D仿真模型,成功研制出角位移和直线位移传感器样机各一种,并开发了一套适于精密位移测量的电气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效果优于目前时栅位移传感器中采用的约束方法;虽然样机的导磁体和线圈制作工艺简单、加工要求较低,但测量精度比较高。在0???360?范围内角位移测量准确度在?2.2?以内,在0mm??208mm范围内直线位移测量准确度在?3.4?m以内?。⑥为了提高样机的测量精度,首次将逐点查表式误差修正方法应用于时栅位移传感器。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复杂误差的修正问题,而且在计算时间上占有绝对优势。因此,该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传感器样机的测量精度,而且对于今后时栅位移传感器的高速动态测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⑦为了满足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对平面线圈的需求,首次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线圈应用于时栅传感器的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漆包线绕组,PCB线圈具有精密程度高、一致性好、制造成本低、适于快速批量化生产等优点,因而其应用有助于解决时变磁场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与制造成本的矛盾。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时变磁场约束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时变磁场的精确约束方法;基于精确约束方法和时栅的测量原理,提出了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多种全新结构;根据提出的新型传感器结构,成功研制出两种样机,实验研究表明,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结构具有制造成本低而测量精度高的优势。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开辟了时栅位移传感器全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在产业化方面,研究成果有望帮助时栅位移传感器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程真英[5](2015)在《动态测试系统均匀精度寿命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实践证明,测量仪器的精度并非始终不变,而是会随着测量时间不断损失,测量系统各误差单元的精度寿命也不均匀,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和经济成本的浪费。本论文着眼于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绿色制造”的社会目标,研究基于均匀精度寿命的动态测量系统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基于希尔波特-黄变换(简称HHT)的动态测量误差分解与溯源方法,该方法可以自适应地分解动态误差信号,克服了频谱分析、小波变换等方法中基函数的选择问题。结合仿真与实际案例,验证了HHT方法在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方面的有效性。(2)根据精度损失函数的概念,给出了精度损失权的定义及三种表示形式:绝对精度损失权、相对精度损失权和平均损失速度权,提出了采用全系统精度理论模型和回归分析确定各单元平均精度损失速度权的方法,为均匀精度寿命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3)综合考虑设计变量范围、非均匀度、精度寿命、改进成本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平均损失速度的测量系统均匀精度寿命优化设计模型,采用数值法与最优化理论相结合对设计模型进行了求解,为改进动态测量系统、实现精度寿命均匀指明了方向。(4)构建了电感测微精度损失实验系统,依据电感测微仪的全系统精度模型,采用HHT对系统精度损失进行了分解与溯源。根据溯源结果,建立了精度寿命均匀设计模型并求解。通过系统改进与实验比较,验证了精度寿命均匀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论文以全系统动态精度模型及动态测量误差分解溯源理论为基础,根据动态系统内部各组成单元的精度损失函数,建立了基于均匀精度寿命为原则的最优设计模型,实现了动态测量系统的最优设计,使动态精度理论由动态误差分析为起点到动态系统最优精度设计及应用为终点的整个理论与技术趋于完善化和实用化。
谭伟,陈凡胜,崔坤,廖星星[6](2015)在《追踪型轴角转换器的非理想特性输入误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追踪型轴角数字转换器(resolver-to-digital converter)设计的绝对式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由于输入信号的非理想特性而引入误差,对系统测角精度产生影响。在工程应用中,此类误差可通过电路设计进行补偿修正。在总结绝对式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误差来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基于RDC的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非理想特性输入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最后给出电路修正设计。实验表明,通过合理的修正,能够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测角精度。
严平[7](2015)在《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惯性导航技术在海、陆、空、天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系统导航精度的提高始终是科研人员永恒不变的研究热点。惯性组件作为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测量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最终的导航精度。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系统主要功能是借助于双轴旋转转台为捷联惯性组件提供转位,不同位置上利用惯性组件敏感特定输入,系统通过一次通电来完成惯性组件转位及误差参数辨识。本文从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技术出发,分别对双轴转台控制系统和惯性组件自标定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完成了捷联惯组自标定系统的验证,具体的实现上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文中简要介绍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发展,在研究惯性组件自标定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系统,主要从双轴标定转台控制系统设计和捷联惯性组件标定方案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误差和标定时间进行了分析。(2)作为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双轴旋转转台,其控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惯性组件的标定精度。文中依托双轴转台相关控制理论提出了转台控制方案,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并对控制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的同时对控制系统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考虑到转台设计时实际情况,文中还对转台摩擦力矩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反演控制器设计对补偿摩擦力矩进行补偿。(3)针对标定方案和捷联惯性组件标定原理,文中主要分析了惯性组件静态误差模型,并重点研究了捷联惯性组件标定转位机械编排及不同位置上惯性组件理想输入。此外,处于惯性组件输出数据处理的需要,文中对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对几种不同的数据滤波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借助于惯性组件静态误差模型和标定转位机械编排,分别用误差参数辨识法和最小二乘法对欲求的误差参数进行了推导,并最终完了惯性组件误差参数的辨识。(4)首先对设计的转台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借助于惯性器件的误差模型构建离散时不变系统,利用系统可观测性及可观测度分析,对惯性组件自标定方案进行了理论验证;其次,对设计的自标定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分别利用误差参数辨识法和最小二乘法完成了惯性组件误差参数的求解,并提出了惯性组件误差参数精度验证方案;最后,对惯性组件自标定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的同时对自标定性能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并对标定误差和系统标定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出了结论。
申双琴[8](2013)在《基于陀螺的坦克炮塔转角动态高精度测量》文中研究说明惯性技术是基于惯性原理,对目标物体进行控制和测量的一门涉及多学科的高新技术,在国防武器装备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稳瞄惯导一体化系统以惯性技术为基础,在陆用车载武器装备中,用于提高装备的机动性能和战斗性能。而炮塔相对底盘转动角的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稳瞄惯导一体化系统的精度,亦是陆用车载武器装备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为了解决坦克炮塔相对车体底盘转角的动态高精度测量,本文针对此问题,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在详细分析了国内外角度测量技术及其组合惯性测量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陀螺的高精度测角系统。通过在一比一模拟坦克炮塔的实验装置上,配置MEMS陀螺、加速度计、磁传感器的组合测量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及数据处理部分。其次,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完成了硬件电路系统和软件设计,分析了本系统采用的算法策略,以及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信息交互方式。最后,为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测量系统进行静态性能测试实验和外场上车试验,分析了所设计的测量系统的实验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误差标定和补偿方案,对系统进行了误差补偿。本文设计实现的惯性组合测量系统,经实验表明:测量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可实现技术指标要求的80”转角动态高精度测量功能。
郑殿臣[9](2012)在《具有误差抑制功能的全数字RDC算法研究》文中提出轴角-数字转换器(RDC)将旋转变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角位置的数字信号,对于角度测量系统的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精确的角位置测量取决于旋转变压器的输出信号和轴角-数字转换器。旋转变压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是不理想的,含有幅值偏差、正交误差和高次谐波,在磁阻式旋变中误差更加明显。使用集成轴角-数字转换芯片不能抑制信号误差,而全数字轴角-数字转换具有误差抑制功能、所用元件少、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旋转变压器测角系统的原理并分析了旋转变压器输出信号的各种非理想特征对角度测量结果所带来的误差,为进一步研究具有误差抑制功能的轴角-数字转换算法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针对旋变输出信号中普遍存在的幅值误差与正交误差,采用三种RDC算法进行误差抑制,包括虚拟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法、双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法和旋变信号重构法。本文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通过Simulink仿真研究了RDC算法的误差抑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再次,由于旋转变压器信号中还存在随机噪声和谐波,针对传统鉴相器滤除噪声会存在相位延迟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无相差鉴相器;对于存在的指定次谐波,提出了两种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RDC算法,即谐波分离法和超前补偿法。详细分析了谐波分离法的原理及超前补偿法的频域特性及其实现方法,并采用Simulink对这两种算法在恒速和变速下的谐波误差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仿真分析表明这两种RDC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由高次谐波带来的函数误差。最后,设计并构建了基于DSP的全数字RDC系统。硬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激磁信号、正余弦信号调理电路以及功率驱动电路。为了与集成RDC芯片的转换结果相对比,还添加了AD2S1200的硬件电路。软件设计了产生激磁信号的算法,旋变信号解调以及轴角-数字转换算法。在构建的实验平台上,对双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和超前补偿器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实本文所研究的全数字RDC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旋变信号非理想引起的幅值误差、正交误差和函数误差。
张世超[10](2012)在《旋转变压器快速参数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旋转变压器(以下简称为旋变)主要用于测量轴转动速度和转角位置,与同类传感器相比具有分辨率高、成本低及环境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可用于航空、航天、弹道导弹、火炮、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等用途。旋变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对于旋变产品的检测,传统的方法是将旋变固定于机械分度仪上,通过手动旋转找到电压零位,再按一定角度步进逐次测试比较。由于这种方法费工耗时、操作繁琐,无法适应生产线测试需求,成为阻碍旋转变压器批量产业化的瓶颈。本文涉及的旋变快速参数测试仪采用“跟踪型旋变解码器+USB6009+LabVIEW定点标定”的设计方案,可以完成旋变驱动和转角快速测试工作,有效地解决了现存的问题,使旋变的产业化生产成为可能。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了国内外角度测量技术和旋变测角误差标定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利用“跟踪型旋变解码器+USB6009+LabVIEW定点标定”构成的旋变快速参数测试方案。该系统采用标定角度的测试形式,可以快速测量获取旋转变压器的电压零位点、极对数、角度值和标定角度误差。论文对系统的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各种测量误差来源并推导出具体表达式和数学关系,为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角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误差的消除提出了有效的抑制和补偿措施。最后,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实验表明系统总体工作稳定可靠、实时性强。
二、Orthogonality of inductosyn angle-measuring system error and error-separating technolog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rthogonality of inductosyn angle-measuring system error and error-separating technology(论文提纲范文)
(1)光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LED阵列照度匀化设计及其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圆光栅角位移传感器研究现状 |
1.3 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传感器测量原理与光源照度分布分析 |
2.1 行波构造方法 |
2.2 旋转光场构造原理 |
2.3 测量机理分析 |
2.4 光源照度分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LED环形阵列照度匀化设计 |
3.1 LED照度匀化设计方法 |
3.2 光度学参数介绍 |
3.3 两个LED均匀照度系统 |
3.4 LED环形阵列设计与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光强调制误差分析与优化 |
4.1 光源误差 |
4.1.1 照度均匀性误差分析 |
4.1.2 光源发散角误差分析 |
4.2 机械结构误差 |
4.2.1 极盘安装误差分析 |
4.2.2 极盘制造误差分析 |
4.3 误差优化方法及仿真 |
4.3.1 光源误差优化方法 |
4.3.2 机械结构误差优化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测试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
5.1 结构设计 |
5.1.1 LED阵列结构设计与透镜设计 |
5.1.2 动定盘结构设计 |
5.1.3 光电接收装置设计 |
5.1.4 安装结构设计 |
5.2 实验验证 |
5.2.1 实验平台搭建 |
5.2.2 系统验证 |
5.2.3 优化实验验证 |
5.2.4 稳定性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圆光栅角度编码器测角误差补偿及新型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研究现状 |
1.3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测角误差补偿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长周期误差补偿技术 |
1.3.2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细分周期误差补偿技术 |
1.3.3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长周期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工作原理 |
2.3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长周期误差分析 |
2.3.1 安装误差 |
2.3.2 轴系误差 |
2.3.3 误差分析 |
2.4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长周期误差补偿 |
2.4.1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长周期误差模型的建立 |
2.4.2 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参数辨识算法 |
2.4.3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长周期误差补偿 |
2.5 本章小结 |
3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细分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的细分技术分析 |
3.2.1 光电信号的细分原理 |
3.2.2 正切法细分原理 |
3.2.3 细分误差的计算原理 |
3.3 光电信号质量误差对细分误差的影响分析 |
3.3.1 直流电平误差 |
3.3.2 正交性误差 |
3.3.3 等幅性误差 |
3.3.4 正弦性误差 |
3.3.5 光电信号质量综合误差分析 |
3.4 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细分误差补偿 |
3.4.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误差模型及参数辨识算法 |
3.4.2 细分误差综合补偿 |
3.4.3 光电信号质量误差分离 |
3.4.4 细分误差分离补偿 |
3.5 本章小结 |
4 分度式圆光栅角度编码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度式圆光栅角度编码器设计 |
4.2.1 结构设计 |
4.2.2 工作原理 |
4.2.3 测角误差分析 |
4.3 分度式圆光栅角度编码器误差检测实验 |
4.3.1 检测实验方案分析 |
4.3.2 检测实验方案设计 |
4.3.3 检测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3)面向复杂机电系统的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复合自标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独立自标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复合自标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寄生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基本原理 |
2.1 寄生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基本测量原理 |
2.2 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模拟解算模型 |
2.2.1 模拟解算模型的原理 |
2.2.2 模拟解算模型的特性 |
2.3 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数字解算模型 |
2.3.1 数字解算模型原理 |
2.3.2 数字解算模型的特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定距变换自标定方法 |
3.1 定距变换 |
3.1.1 定距变换的基本原理 |
3.1.2 定距变换的主要性质 |
3.2 FDT自标定数学模型与标定效果分析 |
3.2.1 FDT自标定数学模型 |
3.2.2 FDT自标定模型的标定误差分析 |
3.2.3 FDT自标定模型标定效果的保障措施 |
3.3 FDT自标定的双读数头实现方法 |
3.3.1 双读数头实现方法 |
3.3.2 双读数头实现方法失效的边界条件 |
3.4 FDT自标定的单读数头实现方法 |
3.4.1 单读数头实现方法 |
3.4.2 单读数头实现方法失效的边界条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同轴的双传感器相对回转自标定方法 |
4.1 CSRR自标定数学模型 |
4.2 CSRR自标定模型的实现方法 |
4.3 CSRR自标定模型的标定误差分析 |
4.3.1 相对回转误差对标定效果的影响 |
4.3.2 采样不均匀对标定效果的影响 |
4.4 CSRR自标定模型的边界条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自标定方法 |
5.1 基于边界约束互补的FDT复合自标定方法 |
5.1.1 FDT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融合原理 |
5.1.2 FDT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 |
5.2 基于敏感特性互补的差极读数头CSRR复合自标定方法 |
5.2.1 差极读数头CSRR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融合原理 |
5.2.2 差极读数头CSRR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 |
5.3 标定效果互补的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 |
5.3.1 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的原理 |
5.3.2 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 |
5.4 小结 |
第六章 自标定方法的实验验证与工程应用验证 |
6.1 自标定采样系统的硬件电路 |
6.2 自标定原理验证 |
6.2.1 自标定原理验证实验平台 |
6.2.2 自标定原理验证实验结果 |
6.3 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验证 |
6.3.1 自标定边界条件验证实验平台 |
6.3.2 FDT自标定双读数头实现方法的边界条件验证 |
6.3.3 FDT自标定单读数头实现方法的边界条件验证 |
6.3.4 CSRR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验证 |
6.3.5 FDT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验证 |
6.3.6 差极读数头CSRR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验证 |
6.3.7 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的边界条件验证 |
6.4 二次融合复合自标定方法的工程应用验证 |
6.4.1 应用验证实验平台 |
6.4.2 应用验证实验结果 |
6.5 工程应用实例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基于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时变磁场式位移传感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旋转变压器 |
1.2.2 感应同步器 |
1.2.3 时栅传感器 |
1.2.4 ?Zettlex传感器 |
1.2.5 其它时变磁场式位移传感器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时变磁场及其精确约束方法 |
2.1 引言 |
2.2 时变磁场的电与磁 |
2.3 磁路理论 |
2.3.1 磁路中的基本概念 |
2.3.2 磁路分析中运用的定律 |
2.4 时变磁场的传播特性与线圈耦合变化方式 |
2.5 时变磁场的常见约束方法 |
2.5.1 导磁材料的约束作用 |
2.5.2 线圈的约束作用 |
2.6 时变磁场的精确约束方法研究 |
2.6.1 磁场的三种改进型导向约束方法 |
2.6.2 线圈对磁场分布的精确主动约束 |
2.6.3 线圈对磁场分布的精确被动约束 |
2.7 基于精确约束方法的时栅位移传感器设计思想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 |
3.1 引言 |
3.2 时间正交与空间正交 |
3.3 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
3.3.1 主动约束磁场型角位移传感器 |
3.3.2 被动约束磁场型角位移传感器 |
3.3.3 主动约束磁场型直线位移传感器 |
3.3.4 被动约束磁场型直线位移传感器 |
3.4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4.1 电信号量与位移量 |
3.4.2 新型角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4.3 新型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5 多功能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结构探索 |
3.5.1 绝对位移测量功能 |
3.5.2 在线自校正功能 |
3.5.3 一种多功能角位移传感器 |
3.5.4 一种多功能直线位移传感器 |
3.6 本章小结 |
4 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的模型与仿真 |
4.1 引言 |
4.2 角位移传感器 |
4.2.1 主动约束磁场型角位移传感器的模型与仿真 |
4.2.2 被动约束磁场型角位移传感器的模型与仿真 |
4.3 直线位移传感器 |
4.3.1 主动约束磁场型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模型与仿真 |
4.3.2 被动约束磁场型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模型与仿真 |
4.4 多功能位移传感器 |
4.4.1 多功能角位移传感器的模型与仿真 |
4.4.2 多功能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模型与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两种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传感器样机结构方案选择 |
5.2.1 角位移传感器样机结构方案 |
5.2.2 直线位移传感器样机结构方案 |
5.3 电气系统 |
5.3.1 硬件电路系统 |
5.3.2 软件系统 |
5.3.3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5.4 实验平台 |
5.4.1 平台结构 |
5.4.2 控制系统 |
5.5 实验数据采集 |
5.5.1 数据采集方法和流程 |
5.5.2 角位移传感器样机的数据采集 |
5.5.3 直线位移传感器样机的数据采集 |
5.6 误差分析与修正 |
5.6.1 误差成分分析 |
5.6.2 误差来源分析 |
5.6.3 误差修正方法 |
5.7 精度实验 |
5.7.1 角位移测量精度 |
5.7.2 直线位移测量精度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动态测试系统均匀精度寿命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 |
1.2 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2 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全系统动态测量误差建模理论与应用 |
2.1 动态测量建模方法概述 |
2.2 全系统动态测量精度理论 |
2.2.1 传递链函数 |
2.2.2 全系统误差分析 |
2.2.3 传递单元误差模型 |
2.3 典型结构的全系统误差模型 |
2.3.1 串联式测量系统的误差模型 |
2.3.2 并联式测量系统的误差模型 |
2.3.3 混联式测量系统的误差模型 |
2.4 全系统误差建模理论应用实例 |
2.4.1 减速器系统动态传动误差建模 |
2.4.2 电感测微系统的误差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测量误差的希尔波特-黄变换分解与溯源 |
3.1 动态测量误差的常用分解方法分析 |
3.2 希尔波特-黄变换的基本原理与若干应用关键问题 |
3.2.1 希尔波特-黄变换的基本原理 |
3.2.2 EMD分解的若干关键问题 |
3.3 基于希尔波特-黄变换的误差分解溯源 |
3.3.1 系统仿真与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 |
3.3.2 基于希尔伯特—黄的动态测量误差分解 |
3.3.3 总误差的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分解与结果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测量系统精度损失规律研究 |
4.1 动态精度损失函数的定义 |
4.2 测量系统精度损失规律研究 |
4.2.1 机械系统的典型失效模式及其变化规律 |
4.2.2 电学系统的典型失效模式及其变化规律 |
4.3 动态测量精度损失函数的建模预测及应用实例 |
4.3.1 动态精度损失函数建模预测方法概述 |
4.3.2 减速器转角传动精度的建模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量系统精度寿命均匀设计理论与方法 |
5.1 测量系统精度寿命的非均匀性概念及其度量 |
5.2 测量系统精度损失权函数及其确定 |
5.2.1 精度损失权函数的概念 |
5.2.2 精度损失权函数的表示形式 |
5.2.3 绝对精度损失权函数的确定 |
5.3 测量系统精度寿命均匀设计的要求与建模 |
5.3.1 精度寿命均匀设计原则 |
5.3.2 精度寿命均匀设计最优化建模 |
5.4 寿命均匀设计模型求解的最优化方法 |
5.5 测量系统精度寿命均匀设计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实例 |
6.1 电感测微精度损失实验系统的搭建 |
6.1.1 精度损失实验系统的基本要求 |
6.1.2 电感测微精度损失实验系统的搭建 |
6.2 电感测微系统测量误差的HHT分解与溯源 |
6.2.1 实验数据获取 |
6.2.2 电感测微系统的动态测量误差信号分离 |
6.2.3 电感测微仪误差的HHT分解 |
6.2.4 电感测微仪误差的溯源与精度损失建模 |
6.3 实验系统精度寿命非均匀性分析及均匀设计 |
6.3.1 系统寿命非均匀性分析 |
6.3.2 基于最优化的系统寿命均匀设计 |
6.4 均匀设计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减速器动态传动转角误差部分数据 |
附录2:系统精度寿命均匀设计算例一的多组最优解 |
附录3:系统精度寿命均匀设计算例二的多组最优解 |
附录4:电感测微动态精度实验系统的部分测量平均值与平均值误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发展概述 |
1.2 捷联惯性测量组件标定技术简介 |
1.2.1 标定技术 |
1.2.2 自标定技术 |
1.2.3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技术 |
1.3 标定转台 |
1.4 摩擦力矩 |
1.5 数据滤波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系统设计 |
2.1 双轴转台的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方案综述 |
2.1.1 自标定方案 |
2.1.2 双轴转台方案 |
2.1.3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总体方案概述 |
2.2 双轴转台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误差分析 |
2.2.1 转台水平安装角误差 |
2.2.2 转台位置误差角 |
2.2.3 地理纬度误差及当地重力加速度误差 |
2.2.4 计算舍入误差 |
2.2.5 随机动态误差 |
2.3 自标定时间分析 |
2.3.1 惯性组件标定系统稳定时间分析 |
2.3.2 转台旋转时间分析 |
2.3.3 标定总时间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轴转台设计 |
3.1 总体方案 |
3.1.1 工作原理 |
3.1.2 双轴转台设计 |
3.1.3 双轴转台技术指标要求 |
3.2 双轴转台控制系统设计 |
3.2.1 控制方案设计 |
3.2.2 器件选型 |
3.3 控制系统建模及控制算法设计 |
3.3.1 元器件数学模型分析 |
3.3.2 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 |
3.3.3 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 |
3.4 反演控制及摩擦力矩补偿 |
3.4.1 反演控制 |
3.4.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3.4.3 反演控制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设计 |
4.1 坐标系的建立 |
4.2 自标定原理及捷联惯性组件测试 |
4.3 捷联惯性组件误差模型分析 |
4.3.1 零位偏差 |
4.3.2 刻度因数误差 |
4.3.3 安装误差 |
4.3.4 随机噪声误差 |
4.3.5 惯性组件静态误差模型 |
4.4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位置编排 |
4.4.1 惯性器件误差模型 |
4.4.2 位置标定法惯性组件转位编排 |
4.5 滤波技术 |
4.5.1 自适应奇异值数据滤波 |
4.5.2 平滑滤波 |
4.5.3 递推加权滤波 |
4.5.4 IIR低通滤波 |
4.5.5 小波滤波 |
4.6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数据处理 |
4.6.1 6位置法陀螺误差模型参数求解 |
4.6.2 6位置法加速度计误差模型参数求解 |
4.6.3 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系统验证 |
5.1 理论及仿真分析验证 |
5.1.1 双轴转台仿真验证 |
5.1.2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方案验证 |
5.2 试验验证 |
5.2.1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试验验证 |
5.2.2 双轴转台参数辨识法标定结果 |
5.2.3 双轴转台最小二乘法标定结果 |
5.2.4 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精度验证 |
5.3 基于双轴转台的惯性组件自标定性能分析 |
5.3.1 参数辨识标定结果与三轴转台标定结果比对 |
5.3.2 最小二乘自标定结果与三轴转台标定结果比对 |
5.3.3 自标定误差定量分析 |
5.3.4 自标定时间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陀螺的坦克炮塔转角动态高精度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角度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主要内容 |
2 炮塔转角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1.1 测角系统的指标 |
2.2 惯性测量系统相关知识概述 |
2.2.1 惯性测量系统常用坐标系定义 |
2.2.2 惯性测量系统常用符号 |
2.2.3 坐标系间的变换 |
2.3 转角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炮塔转角测量系统的角度解算 |
3.1 引言 |
3.2 姿态的常用算法 |
3.3 利用陀螺和加速度计的姿态解算 |
3.3.1 基于四元数的算法 |
3.3.2 初始信息 |
3.4 利用磁传感器进行解算 |
3.4.1 地磁场和磁传感器 |
3.4.2 利用磁传感器的姿态解算 |
3.5 估计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4 炮塔转角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转角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4.2.1 系统所用核心器件 |
4.2.2 系统电源转换模块 |
4.2.3 CycloneⅡ处理器电路 |
4.2.4 CycloneⅡ与上位机的接口电路 |
4.2.5 ADIS16488与Cyclone Ⅱ的接口电路 |
4.5 惯性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验与误差分析 |
5.1 引言 |
5.2 炮塔转角测量系统实验方案 |
5.2.1 实验方案组成 |
5.2.2 光电自准直标定系统 |
5.2.3 实验室测量结果 |
5.3 误差分析 |
5.3.1 传感器的误差 |
5.3.2 安装误差和其他类型误差 |
5.4 转角测量系统外场实验 |
5.4.1 外场实验原理 |
5.4.2 外场实验测量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具有误差抑制功能的全数字RDC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测角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位置传感器 |
1.2.2 角位置测量系统 |
1.3 减小测角系统误差的方法 |
1.3.1 硬件方法 |
1.3.2 软件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旋转变压器工作原理与误差分析 |
2.1 引言 |
2.2 旋转变压器测角系统工作原理 |
2.2.1 旋转变压器工作原理 |
2.2.2 跟踪型轴角数字变换 |
2.3 跟踪型测角系统的误差分析 |
2.3.1 旋转变压器的零位误差 |
2.3.2 旋转变压器的幅值误差 |
2.3.3 旋转变压器的正交误差 |
2.3.4 旋转变压器的函数误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幅值误差与正交误差抑制功能的全数字RDC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虚拟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法 |
3.3 双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法 |
3.4 旋变信号重构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RDC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相差鉴相器 |
4.2.1 无相差鉴相器原理 |
4.2.2 无相差鉴相器仿真分析 |
4.3 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RDC算法 |
4.3.1 谐波分离法 |
4.3.2 超前补偿器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DSP全数字RD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全数字RDC系统的硬件设计 |
5.2.1 控制电路设计 |
5.2.2 旋变信号处理电路 |
5.2.3 RDC集成芯片电路 |
5.2.4 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
5.3 全数字RDC系统的软件设计 |
5.3.1 激磁信号的产生 |
5.3.2 旋变信号解调 |
5.3.3 轴角-数字转换 |
5.4 实验结果 |
5.4.1 激磁信号的产生 |
5.4.2 理想旋变信号的全数字RDC实验 |
5.4.3 DSRF-PLL的实验 |
5.4.4 超前补偿器的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旋转变压器快速参数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测角方法 |
1.2.2 现代测角方法 |
1.2.3 旋转变压器测角误差标定技术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旋转变压器工作原理及数字解算方法 |
2.1 旋转变压器 |
2.1.1 旋转变压器概述 |
2.1.2 环形变压器式旋转变压器和磁阻式旋转变压器 |
2.1.3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和线性旋转变压器 |
2.2 旋转变压器工作原理 |
2.2.1 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2.2.2 旋转变压器的输出信号分析 |
2.3 旋转变压器数字化技术 |
2.3.1 RC相移法 |
2.3.2 实时三角函数发生器方案 |
2.3.3 利用 A/D 和微处理器的解调方案 |
2.3.4 跟踪型变换方案 |
2.4 旋转变压器数字解算方法 |
2.4.1 硬件数字解算方法 |
2.4.2 软件数字解算方法 |
2.4.3 基于 FPGA 的解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转变压器快速参数测试仪硬件电路设计 |
3.1 旋转变压器快速参数测试仪硬件系统组成 |
3.2 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电路设计 |
3.2.1 AD2S1200 概述 |
3.2.2 AD2S1200 外围及其接口电路 |
3.2.3 AD2S1200 的系统响应模型 |
3.3 电源电路设计 |
3.4 激磁信号驱动电路设计 |
3.4.1 SE5532 运放介绍 |
3.4.2 激磁信号驱动电路 |
3.5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5.1 USB 6009 介绍 |
3.5.2 数据采集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转变压器快速参数测试仪虚拟仪器设计 |
4.1 虚拟仪器 |
4.1.1 虚拟仪器概念及特点 |
4.1.2 虚拟仪器的分类 |
4.2 系统测试平台 |
4.2.1 LabVIEW |
4.2.2 系统电源 |
4.2.3 伺服系统 |
4.3 工作流程及测试过程 |
4.4 主要测试程序 |
4.4.1 STEP-1 阶段程序 |
4.4.2 STEP-2 阶段程序 |
4.5 操作面板设计 |
4.6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误差分析与校正 |
5.1 误差的来源 |
5.2 静态误差分析 |
5.2.1 旋转变压器误差分析 |
5.2.2 旋变数字转换器误差分析 |
5.3 动态误差分析 |
5.4 误差补偿方法 |
5.4.1 通过改进硬件电路减小误差 |
5.4.2 通过软件滤波减小误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Orthogonality of inductosyn angle-measuring system error and error-separating technology(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LED阵列照度匀化设计及其误差分析[D]. 陈凡.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2]圆光栅角度编码器测角误差补偿及新型结构研究[D]. 许自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面向复杂机电系统的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复合自标定方法研究[D]. 苟李.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4]基于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D]. 汤其富. 重庆大学, 2015(07)
- [5]动态测试系统均匀精度寿命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D]. 程真英.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2)
- [6]追踪型轴角转换器的非理想特性输入误差分析[J]. 谭伟,陈凡胜,崔坤,廖星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11)
- [7]捷联惯性组件自标定系统设计[D]. 严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8]基于陀螺的坦克炮塔转角动态高精度测量[D]. 申双琴.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4)
- [9]具有误差抑制功能的全数字RDC算法研究[D]. 郑殿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3)
- [10]旋转变压器快速参数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D]. 张世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