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焦化指标检测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焦化指标检测水平

一、浅谈如何提高结焦性指标的测试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胡文佳[1](2021)在《炼焦过程中煤料塑性层性质与结焦能力》文中研究说明室式炼焦过程中煤料经塑性层成焦,塑性层的性质对焦炭质量的影响显着。然而,目前还没有可以直接获取塑性层性质信息的技术,更无法据此来研判炼焦煤的结焦能力。因此,本文研发一种“炼焦煤的炭化关联行为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研究了煤料经塑性层成焦过程中塑性层的特性和关联炭化行为特征。另外,还研究了源自蒙古和山西地区的17个炼焦煤样的煤质、化学结构和热塑性特征;研究了煤样炼制焦炭的质量及各层次结构特征;研究了煤样的质量指标和成焦过程特性指标与焦炭质量的相关性并建立焦炭质量预测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蒙古煤样与山西煤样相比,变质程度低,活性显微组分含量和矿物质催化指数MCI高,脂肪族结构发达且多为脂环烃结构,受热易分解,收缩程度高,成焦率低;蒙古煤样炼制焦炭的粒度低,CRI高,CSR低,气孔结构发育程度高且连通性好,而冷态强度指标(M40、M10)和碳微晶结构与山西焦接近。(2)塑性层可分为四个具有不同探针阻力(PR)特征的结构区域,即PR上升区(IZ)、下降区(DZ)、恒定区(CZ)和再上升区(Re-rZ)。其中,IZ区物态热塑性较低,发生软化-融合,填充粒间空隙;DZ区物态热塑性不断升高,发生熔化-鼓泡,开始形成微晶;CZ区物态热塑性最高,发生气泡膨胀-破裂,微晶生长;Re-rZ区物态热塑性快速降低,发生再固化和气体逸出,形成气孔和微晶。DZ区和CZ区是热塑性发展的关键区域,CZ区和Re-rZ区对形成焦炭的微晶结构影响显着。PRmax、YDZ+YCZ和(YDZ+YCZ)/YRe-rZ可分别作为评判塑性层内物态透气、热塑性和黏结程度的指标。(3)炭化室内煤料的成焦过程为煤料热解历经塑性层内物态演变,即挥发性产物受困、演化,进而带动层内物态热塑性演变及碳微晶结构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孔结构和孔壁特性的半焦及焦炭的过程。过程中的综合特性可用透气性指数α和形变指数β来表征。α指数对焦炭的光学组织、碳微晶结构和气孔结构的发展影响显着,β指数是反映塑性层内物态膨胀与料层收缩间交互作用的物理因素。(4)用煤样的传统热塑性指标(a+b、lg MF、G和Ymax)不能很好的评判不同地区煤样形成焦炭的质量特征,α指数和β指数可作为新的煤工艺性质指标用于研判煤料成焦过程中的特性对焦炭质量的影响。(5)基于煤样的α指数和β指数,结合煤化程度(Rmax)和矿物质催化指数(MCI)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在实验样本范围内,模型预测精度达较高水平。

胡跃[2](2020)在《开滦主力矿井煤质岩相分析与优化配煤炼焦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煤炭行业受到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开滦集团公司面临资源短缺等现实发展困境。按照集团公司“大精煤”发展战略,抓住主力矿井自身优势深挖潜能,增加炼焦煤产品和产量,通过历史数据统计,煤质、岩相、焦化单种煤和配合煤综合试验分析,研究了开滦矿区煤种互配以及定点外购煤与开滦炼焦煤互配的结焦规律。在保证煤种指标和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得出了减少自产炼焦煤配比,合理增加低成本外购炼焦煤和自产气煤比例的最优方案。同时以洗选工艺实例进行可行性验证,建立主要指标线性相关曲线,归纳总结配煤试验方案,达到了生产成本降低预期目标。开滦主力矿井煤质岩相分析与优化配煤炼焦的技术研究为稳定炼焦煤质量、优化炼焦煤产品结构、升级煤种奠定基础,对集团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扩大炼焦煤资源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开滦区域有代表性的高产量矿井东欢坨矿和钱家营矿,统计分析了近十年煤层煤质数据,预测未来3年矿井综采煤质、煤种变化趋势。(2)对近期开滦东欢坨矿商品煤、钱家营矿商品煤、承德外购炼焦煤三种单种煤进行了煤质岩相综合指标分析与评价工作,确定了商品煤稳定的煤种。通过40 kg焦炉炼焦实验,评价了各单种煤的结焦特性。(3)在系统分析上述三种煤的结构特征信息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三种煤的不同配合比例对焦炭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优配煤方案。(4)以钱家营的内部煤与外购煤为例,从洗选生产工艺实际分析配合煤可选性变化趋势;建立了配合煤挥发分、黏结指数、镜质组反射率指标相关性曲线,优化指导煤质日常检测。

刘晓彬[3](2020)在《焦化固废高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公司拥有两座5500m3超大型高炉,该炉型对焦炭质量的要求极为苛刻,要求焦炭M40维持在85%以上。针对高炉这一要求,炼焦用煤对优质煤的耗用量极高。因此,在保证焦炭各项指标满足高炉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优质煤的耗用量,提出了在配合煤中掺入瘦化剂焦化除尘灰。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配煤炼焦常用的瘦化剂有半焦粉和焦粉等含碳惰性物。装炉煤中适量加入瘦化剂可以降低配合煤的挥发分,减少气体产量,降低气孔率,减少焦炭裂纹,并且增大焦炭的块度和抗碎强度。通过300kg小焦炉实验数据得知,除尘灰配入占比等于0.5%时,块度>60mm的占比为32.1%;当除尘灰占比等于1.0%时,块度>60mm的占比为33.2%;当除尘灰占比等于1.5%时,块度>60mm的占比为35.1%。焦炭的M40相比提高了约4%。当除尘灰的比例为0.5%时,配合煤的煤质最好;当除尘灰的配入比例为1.0%和1.5%时,配合煤的煤质基本没有明显差异,但煤质会有一定程度的劣化。数据证明,在配合煤掺入除尘灰的比例在1.5%时最佳,块度和M40都有很大的提高。将生化污泥掺入除尘灰中,经过试验,污泥配入比例控制在20%~25%之间,效果最佳。焦化日产量约为150t(干基),按照配入比例可以实现全部配入。根据精益效益计算,除尘灰回配至炼焦煤中,可以每t降低配煤成本500元,每天产生的直接精益效益约为7.5万元。因此,焦化除尘灰回配不仅提高了焦炭质量,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精益效益并实现了环保的要求。图24幅;表18个;参48篇。

王家骏,侯彩霞,张慧锋,程欢,梁英华[4](2020)在《炼焦煤固有性质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炼焦煤的固有性质指的是煤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特征,一般包括化学组成、空间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固有性质是衡量炼焦煤在焦化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及价值的重要依据。从煤的化学组成、岩相、荧光性、大分子结构和灰分等方面评述了炼焦煤固有性质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只能大体上表征炼焦煤的化学组成,无法表征出炼焦煤的化学结构。而煤岩和荧光性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出炼焦煤的化学结构,但无法给出具体的大分子结构信息。通过多种手段(红外、核磁、XRD等)可以获取炼焦煤的大分子结构信息,但实现其廉价简捷快速测定是关键。灰分分析中以矿物形式代替氧化物形式表征炼焦煤的灰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综合多种手段全面表征炼焦煤的固有性质,才能准确评价其在焦化生产中的作用及价值。

徐浩伦[5](2020)在《干燥煤粒径分布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1992年日本的新日铁公司开发出将煤水分降到2%-4%的干法选煤预压系统(DAPS)以来,干燥煤炼焦工艺因其能有效减少炼焦加热燃料、改善装煤条件、延长炉体寿命、缩短炼焦时间和提高焦炭质量等优势被广泛关注。但是影响焦炭质量的除了装炉煤水分外,还包括装炉煤的煤质、细度、堆密度和炼焦工艺等因素。目前,中国大多数焦化厂采用的是先配后粉的备煤工艺,未考虑到各单种煤的硬度差异,不能使各单种煤在炼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成焦性能。同时,我国焦化生产中一般只以细度来表示入炉煤料的粒度特征,而这一概念只能说明煤料中小于3 mm的煤粒占全部煤料的质量百分比,而不能表示煤粒粒度分布的均匀性。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干燥煤炼焦工艺,通过研究干燥煤炼焦配合煤的粒径大小与粒度分布状况对胶质层性质、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焦炭质量的影响,对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优化备煤和配煤结构、提高焦炭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对十种单种煤进行了工业分析、全硫分析和黏结指数测定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不同粒度下的十种单种干燥煤(水分为2%)进行胶质层实验,得到干燥煤粒度对胶质层指数的影响规律。然后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不同煤样成焦光学组织含量的变化以及干燥煤粒度对单种煤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最后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配煤方案,对干燥情况下的配合煤进行了5kg小焦炉配煤炼焦实验,并对所得焦炭样品进行了冷态强度、热态性能分析以及SEM表征,结合单种煤不同粒度下形成的焦炭特征,深入研究了干燥煤配合煤细度和粒径分布对焦炭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机理。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干燥炼焦煤粒度变化,胶质层指数的变化规律因煤种而不同,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终体积收缩度X值总体呈增大趋势。(2)随煤种变质程度的升高,镶嵌状组织结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纤维状、片状组织含量升高。且干燥煤粒度对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结构含量和OTI指数影响不一。大部分干燥煤随粒度的增大,OTI指数减少,各向异性含量降低,焦炭质量下降。(3)在干燥煤炼焦的情况下,合适的配合煤细度和合理的粒度分布,有利于提高焦炭质量。在水分为2%、试验用煤配煤比的前提下,改变不同粒径配入比例,可以确定,当干燥配合煤细度为90%,粒度为0-0.5 mm,0.5-1 mm,1-2 mm,2-3 mm,>3 mm占比分别为17.50%,20%,31.25%,21.25%,10%时,焦炭机械强度、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最佳。(4)与湿煤炼焦方案相比,干煤炼焦方案所得焦炭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明显改善。当煤粒大小适中时可以有效减少裂纹中心的产生,合理的粒径分布还可以使焦炭气孔减少,表面光滑,气孔壁增厚,减少与CO2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焦炭热反应性。

申岩峰[6](2020)在《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分定向调控及成焦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我国高炉冶炼现行状况,焦炭作为炼铁重要原料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变化。近年来,对优质炼焦煤资源的持续消耗导致其储量日益减少,随煤层开采深度增加高硫煤占比也显着增大,且这些高硫煤中硫的存在形态主要以有机硫为主,很难洗选脱除,严重限制了它的利用范围。基于自身禀赋的特点,为了实现高有机硫炼焦煤在配煤炼焦过程中的合理高效利用,本论文构建了基于炼焦煤种特性及硫热变迁行为的表征分析、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分定向调控及成焦过程的探究,进行焦炭硫含量与煤质特性相关性及其预测方法的研究思路。主要以变质程度、硫含量、灰分及灰成分组成不同的多种炼焦用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用样量从mg级到kg级不等、横式和竖式的四种类型梯级固定床热解装置,对单种炼焦煤及基于工业炼焦基础配煤方案的不同类型配合煤进行炼焦实验,分析探究热转化过程中硫的变迁行为及其定向调控机理、考察配煤中添加高硫煤对成焦过程中煤焦物理化学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并对焦中硫含量与煤质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果:(1)利用红外,拉曼,热重及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等表征手段关联分析不同变质程度高硫炼焦煤的化学结构、硫赋存形态及其热变迁行为。结果表明,煤阶较低的高硫炼焦煤中不稳定脂肪结构热分解产生大量挥发分,且挥发分释放温区较宽,所含富氢组分与形态硫分解产生的活性硫能够充分接触发生反应,从而促进了含硫气体的释放,提高了热解脱硫率;随煤化程度升高,煤中热稳定性高的噻吩类硫含量增多,挥发分释放量减少,热解脱硫率随之降低。基于高硫炼焦煤自身化学结构与形态硫分布、热变迁的特点,可以在炼焦配煤中可适当增加热解脱硫率较高的低煤阶高硫炼焦煤的比例;在保证满足焦炭其他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向配煤中配入一定比例的低硫气煤、长焰煤等高挥发分煤,调控中高煤阶高硫炼焦煤的硫热变迁行为,使硫更多地释放到气相或转移到焦油中,进而达到降低焦炭硫含量的目的。(2)选取高硫肥煤、高硫焦煤与工业生产用炼焦基础配煤进行配合,利用高挥发分煤对高硫煤配煤硫热变迁行为进行调控。结果表明,高硫煤的引入使得配煤中不稳定有机硫分解产生的活性硫数量增加,其与配煤热解原生焦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更多的硫滞留于焦的表面,导致焦中硫含量升高。高挥发分煤热解产生大量活性含氢基团,可以抑制活性硫与原生焦的反应,使更多的硫随挥发分释放。具有较宽挥发分(特别是CH4)释放温区的高挥发分煤,与配煤热解H2S释放的温区具有更好的重叠,对硫分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高挥发分煤添加比例过高,所含矿物质会参与到挥发分与原生焦的相互作用中,碱性矿物质与热转化生成的含硫自由基、含硫气体在焦表面的二次反应,可使部分硫滞留于焦中,不利于硫分的定向调控。10 kg焦炉试验表明,高硫煤配煤中添加最优比例的高挥发分煤可使得到焦炭的质量指标满足要求,基于当前高硫炼焦煤和高挥发分煤与低硫炼焦煤的价格差距,炼焦配煤成本明显降低。(3)选取一种富含挥发分的高硫煤(HSC)与优质焦煤进行配煤炼焦,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仪器对4 kg双炉墙加热式焦炉配煤成层结焦样表征分析,考察不同结焦阶段煤焦物理化学结构的演变及硫分的变迁行为。结果表明,塑性温区宽、流动度大的焦煤(C2)与15%HSC配合后,胶质层厚度比C2单独炼焦时增加。由煤到焦的过程中,芳环缩合程度逐渐增大,芳香CH结构与脂肪CH结构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由煤经过半焦位置到达距离炉墙位置最近的焦炭中,硫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半焦到焦炭阶段,硫变迁主要是形态硫之间的相互转化,稳定噻吩硫含量增多,含硫气体与焦表面矿物质的反应也将使部分硫以硫酸盐形式滞留于焦中。相较于C2单独炼焦,C2与15%HSC配合炼焦可以提高焦炭强度。配煤炼焦过程中合理利用富含挥发分高硫煤,首先要求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最大基式流动度,其次优质炼焦煤的煤阶不宜过高,且需镜质组含量较高、塑性温区较宽。对于硫的调控,在利用高硫煤自身热分解产生挥发分的同时,需基于高硫煤及优质焦煤中的硫含量合理优化调配其在配煤中的比例,以使焦中硫含量满足要求。(4)基于不同特性煤种配煤热解过程中硫含量的变化,考察分析焦中硫含量与煤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表征变质程度的煤质指标中,挥发分与热解脱硫率具有最好的相关性;煤中的硫含量是影响焦中硫含量最直接的因素,同时煤中矿物质对硫变迁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焦炭质量指标的准确预测需要进行精细化综合考虑。炼焦精煤以有机硫为主,有机硫含量与焦中硫含量的相关性可达0.962,排除其它影响硫变迁的因素后,焦中硫含量与煤中硫含量相关性更强。仅改变配煤的挥发分含量,得到的焦中硫含量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80,准确度高于多因素作用下的预测值。煤中碱性矿物质Ca O和Fe2O3含量(m)与碱性指数(AI)共同影响焦中硫的变迁,AI<0.10或m<1.0%时对煤中部分形态硫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当其含量超过一定范围(AI>0.10或m>1.0%)时,碱性矿物质与活性硫或含硫气体之间的反应导致滞留于焦中的硫化物增多。

先成旭[7](2019)在《延长结焦时间对不同配煤方案所炼焦炭质量影响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部分地区对炼焦煤使用量的限制以及高炉对焦炭质量要求的提高,有些焦化企业不得不通过优化配煤方案以及改变结焦时间来节约成本和稳定焦炭质量。通过常规配煤方案和在常规配煤的基础上增加3%焦煤的方案进行小焦炉实验,分析了配煤方案所涉各个煤种的性质和两种配煤方案在不同结焦时间下所炼焦炭的机械强度、焦炭热性质以及焦炭结构特征,探讨延长结焦时间对不同配煤方案所炼焦炭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常规配煤方案条件下,延长结焦时间至22h时,所炼焦炭的转鼓强度较大、热性质较好;延长结焦时间至24h时,所炼焦炭的落下强度较大。在常规配煤方案基础上增加3%焦煤的条件下,延长结焦时间至22h时,所炼焦炭的热性质较好;延长结焦时间至24h时,所炼焦炭的落下强度最大;结焦时间从18h延长至26h,所炼焦炭的转鼓强度变化不大。对比两种配煤方案,发现在常规配煤方案基础上增加3%焦煤后,延长结焦时间使得所炼焦炭的转鼓强度得到改善。通过对两种配煤方案所炼焦炭的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进行分析,延长结焦时间至22h时,在常规配煤方案基础上增加3%焦煤后所炼焦炭的定向程度比常规配煤方案所炼焦炭要好,提高了其焦炭的落下强度和热性质,在常规配煤方案基础上增加3%焦煤后所炼焦炭相比于常规配煤所炼焦炭发生了明显的蓝移现象,其焦炭的机械强度和热性质得到一定的改善。因此延长结焦时间延长至22h时可以改善两种配煤方案所炼焦炭的转鼓强度和热性质;延长结焦时间至24h后,常规配煤方案所炼焦炭的转鼓强度和热性质开始下降,在常规配煤方案增加3%焦煤后提高配合煤的结焦性和粘结性,可以保证较好的转鼓强度和热性质,减缓下降的趋势。

樊小华[8](2019)在《煤沥青大分子多环芳烃的结构组成及其抽提分离和热聚合的研究》文中提出煤焦油是冶金焦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由于钢铁工业的庞大规模,近年来我国煤焦油的年产量高达一千五百万吨。重质煤焦油沥青占焦油产量的一半以上,是独特而宝贵的多环芳烃资源。另一方面,我国煤沥青的高附加价值开发与应用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包括煤焦油系碳纤维和针状焦。此外,随着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纳米碳材料在全球范围的研究推进,一种类石墨烯的芳烃大分子材料被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结构相似但可调控的多环芳烃大分子通过有机合成已制备成功,但合成难度大,有限的结构以及高成本都是问题。事实上,自第一次产业革命,对大规模生产的煤沥青中大分子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科学难题。本课题采用高分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并结合其它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通过破解芳环的生长规律,成功识别了煤沥青MALDI谱图中高浓度多环芳烃(PAHs)的分子峰,确立了多环芳烃的基本结构(即邻位和湾位聚合)和分子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多种煤沥青及其溶剂分离和热聚合产物展开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单个煤沥青的MALDI谱图着手确立PAHs分子峰解析方法:首先运用气质联用技术鉴定轻组分中小分子化合物,研究高含量PAH分子的增长方式。随后采用MALDI分析整个沥青的分子量分布特征,按PAHs分子的增长规律对大分子部分同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GC-MS鉴定的小分子PAH具有50/24Da分子量增长规律在MALDI谱图中大分子部分同样存在,分别与邻位缩合(C4H2)/湾位缩合(C2)芳环生长相对应。这样沥青中分子量高达850Da多环芳烃的结构和分布信息被破解,并运用50/24矩阵进行了分析。(2)多种煤沥青组成和结构的对比研究:对另外三种不同煤沥青进行MALDI谱图分析的同时,结合红外、核磁、气质联用、热分析和流变分析等其它检测技术,对比不同煤沥青的结构组成和性能。研究发现,三种煤沥青MALDI谱图中的PAHs分子峰具有与前面沥青相同的50/24Da分布特征,并解析出了423环大分子PAHs的结构信息。这不仅确认与验证了50/24矩阵法对解析煤沥青中大分子PAHs的普遍适用性,也为在分子层次上对比不同煤沥青的微小差异提供了新方法。红外和核磁的平均化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煤沥青的化学组成在定型上很相似。但通过GC-MS对小分子化合物的鉴定以及MALDI谱图中高分子量PAHs峰的解析可以在单分子层面考察不同煤沥青分子组成上的差异。(3)煤沥青不同萃取组分中PAHs分子的结构特征:采用索氏抽提和反溶剂沉淀两种方法对煤沥青进行连续萃取分离,通过MALDI质谱在分子层面评价两种方法的分离效果,并解析各组分中的大分子PAHs,对其拓扑结构进行详细探讨。一系列溶剂萃取可将多分散的煤沥青分离成不同分子量分布的窄组分;各组分富集的PAHs的分子量和环数均随萃取溶剂的增强而增加,相邻组分间存在部分重叠。PAHs分子的拓扑结构研究表明其芳环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取决于芳环的增长路径。湾位增长主导的分子呈紧密的团簇型,边缘多为锯齿形;而邻位缩合倾向于形成狭长的PAHs分子,其边缘含有更多的湾位结构。由于芳环的排列方式不同,相同环数的大分子多环芳烃具有不同的Mw、碳数、DBE、结构构型和边缘结构。(4)煤沥青的热聚合及中间相的形成:通过高温离心对煤沥青热聚合产物中的各向同性沥青和中间相进行分离,采用偏光显微镜、XRD、红外光谱以及MALDI对其分离样品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中间相形成过程中,分子层面、微晶结构以及光学组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高温离心能够较好地从适度热聚合的沥青中分离获得各向同性沥青与中间相。热聚合的各向同性沥青和中间相具有相同跨度的分子量分布(7203700Da),但中间相主分布区间较高,热聚合生成更大的芳烃分子是形成中间相的基础。另外,热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特征与原料沥青相差很大,不符合50/24周期性增长的规律。热聚合时间的延长致使中间相中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增多,导致稠环芳烃大分子片层的堆积更加规则有序,光学组织取向更好。

魏侦凯[9](2019)在《炼焦煤焦化关联性与焦炭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选取了9种炼焦单种煤作为基础用煤,测定了单种煤的工业分析和粘结性指标,确定6种配煤方案,检测了6种配合煤的工业分析、粘结性指标以及焦化关联性,结果表明焦化关联性曲线显示配合煤挥发分逸出和膨胀压力曲线存在差异,不同的膨胀压力使得配合煤发生不同程度的体积变化,相对应的挥发分逸出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峰形,由焦化关联性曲线可揭示出成焦过程中炼焦煤软化熔融、膨胀收缩、挥发分逸出等现象的交互作用。针对6种配合煤进行了40 kg焦炉炼焦试验,对焦炭的传统热性质、焦炭综合热性质以及不同层次结构进行检测。焦炭综合热性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焦炭的等溶损后强度先降低后增大,但强度变化幅度有显着的差异,1/3焦煤和焦煤的配入均增强了焦炭高温区反应后强度,焦炭热处理下降幅度Δ(CSR25-CPHTS)可以更加清晰的反映焦炭的耐高温性能。焦炭的不同层次测定结果表明,多配主焦煤,可以增加焦炭光学组织的各向异性程度,降低微米孔隙率,但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改变并不大。选取了2种不同性质的单种煤,分析了单种煤的焦化关联性以及对应40 kg焦炉焦炭的综合热性质及不同层次结构,结合之前6种配合煤性质及对应焦炭的质量指标,提出了焦化关联性综合指标α和焦炭综合热强度综合指标CSR25*,且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R2=0.8462,为焦炭质量预测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的研究思路。研究焦炭综合热性质与不同层次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关性回归方程:CSR25*=-3.385P-0.830dp+0.922tw+3.854S+236.081,R2=0.949。表明,焦炭热强度受气孔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研究为科学评价炼焦煤性质和焦炭质量以及配煤结构优化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图15幅;表22个;参60篇。

彭军山[10](2019)在《7.63m焦炉配煤结构优化及焦炭质量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焦炭作为冶金行业重要的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对高炉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某焦化公司7.63 m超大型焦炉配煤结构进行优化,并综合分析了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和方式,对配煤结构的优化以及指导配煤炼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配煤结构中添加焦化废弃物、石油焦以及焦粉,作为配煤中的粘结剂和瘦化剂参与配煤炼焦,优化超大型7.63 m焦炉的配煤结构。对配入不同比例固废的型煤强度进行了测定,当加入焦油渣、酸焦油和生化污泥各2.5%后,型煤的抗压性最好;分析了添加1%的焦化废弃物后焦炭质量的变化,焦炭质量变化较小,其中配入后焦炭的CRI有所降低,CSR有所升高。小焦炉试验以及工业生产实践表明:合理的配入石油焦(适当比例为4%),所生产焦炭质量差异不大。添加焦粉工业实验,配比不超过0.5%,若焦粉等比例替代瘦煤,可配1.5%。选取14种具有代表性的单种煤,并进行了40 kg焦炉的炼焦试验。对单种煤的煤质进行检测,分析了其MMR、G值、挥发分以及灰分的灰催化指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建立了预测焦炭CRI和CSR的模型:y(CRI)=1.895x(Vd)-1.248x(G)+11.691x(MMR)+8.047x(MBI)+75.560,其R2为0.964;预测CSR的模型为y(CSR)=-3.459x(Vd)+1.611x(G)-15.721x(MMR)-6.989x(MBI)+20.482,其R2为0.941,从而指导配煤炼焦生产。分析了7.63 m焦炉焦炭的光学组织含量,从微观层面揭示了焦炭质量的影响因素。随着焦炭中镶嵌状组织的含量的增加,焦炭的M40逐渐升高,M10逐渐降低;随着焦炭(光学各向异性指数)OTI指数的增加,焦炭的CRI相对有所减小,CSR有所增加。图20幅;表25个;参60篇。

二、浅谈如何提高结焦性指标的测试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提高结焦性指标的测试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炼焦过程中煤料塑性层性质与结焦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炼铁、炼焦与炼焦煤资源概况
    1.3 炼焦煤的性质评价
        1.3.1 组成分析
        1.3.2 化学结构分析
        1.3.3 工艺性质分析
    1.4 炼焦煤的成焦过程
        1.4.1 炼焦煤的热解
        1.4.2 炼焦煤的成层结焦
    1.5 塑性层性质的研究
        1.5.1 塑性层内的炭化行为
        1.5.2 塑性层内的结构转变
        1.5.3 研究塑性层的实验技术
    1.6 焦炭质量预测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2.实验方法
    2.1 炼焦煤的性质评价
        2.1.1 常规指标分析
        2.1.2 化学结构分析
    2.2 40 kg焦炉试验
    2.3 焦炭质量评价
        2.3.1 焦炭性能分析
        2.3.2 焦炭不同层次结构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3.不同区域炼焦煤的特性及其形成焦炭的质量
    3.1 不同区域炼焦煤的组成和热塑性特征
        3.1.1 化学组成
        3.1.2 煤岩组成
        3.1.3 热塑性特征
        3.1.4 煤样热塑性指标间的关系
    3.2 不同区域炼焦煤的化学结构特征
        3.2.1 红外光谱分析
        3.2.2 拉曼光谱分析
        3.2.3 各煤样的化学结构特征
    3.3 不同区域炼焦煤形成焦炭的质量
        3.3.1 焦炭的质量
        3.3.2 焦炭的不同层次结构的特征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煤料经塑性层成焦过程研究
    4.1 炼焦煤塑性层特性及关联炭化行为的检测
        4.1.1 实验设备
        4.1.2 实验及检测内容
        4.1.3 数据处理
    4.2 炼焦煤炭化过程塑性层性质分析
        4.2.1 炭化过程中塑性层内物态特征
        4.2.2 炭化过程中塑性层的特性
    4.3 炼焦煤关联炭化行为特征分析
        4.3.1 不同煤样的关联炭化行为特征
        4.3.2 煤样关联炭化行为与塑性层特性间的关系
    4.4 煤料经塑性层物态演变成焦
        4.4.1 煤料经塑性层物态演变成焦的过程
        4.4.2 煤料经塑性层物态演变成焦的综合特性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基于塑性层性质预测焦炭质量
    5.1 炼焦煤的基本性质与焦炭质量
        5.1.1 煤化度与焦炭质量
        5.1.2 煤的热塑性与焦炭质量
        5.1.3 煤中矿物质与焦炭质量
    5.2 煤料经塑性层物态演变成焦的综合特性与焦炭质量
        5.2.1 透气性指数与焦炭质量
        5.2.2 形变指数与焦炭质量
    5.3 基于煤料经塑性层物态演变成焦综合特性的焦炭质量预测
        5.3.1 焦炭冷态强度的预测
        5.3.2 焦炭热态性能的预测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开滦主力矿井煤质岩相分析与优化配煤炼焦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来源
        1.1.1 煤炭资源状况
        1.1.2 煤炭行业面临的困难与机遇
        1.1.3 开滦煤炭资源状况及面临的困难与机遇
    1.2 指标及测试方法
        1.2.1 煤炭常规分析指标
        1.2.2 煤炭焦化指标
        1.2.3 焦炭指标
    1.3 炼焦煤成焦机理及影响因素
        1.3.1 煤炭指标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1.3.2 单种煤炼焦的成焦性质
        1.3.3 配煤成焦机理
    1.4 煤岩学配煤研究与应用
        1.4.1 煤岩学研究
        1.4.2 煤岩学在配煤炼焦的综合应用
    1.5 论文研究目标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开滦主力矿井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1 钱家营矿井各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1.1 7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1.2 8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1.3 9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1.4 12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2 东欢坨矿井各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2.1 8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2.2 9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2.3 11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2.4 12煤层煤质变化趋势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单种煤煤质、岩相及结焦性能评价
    3.1 单种煤煤质分析
        3.1.1 煤炭样品处理
        3.1.2 单种煤煤质分析及试验标准
        3.1.3 三种煤煤质分析结果
    3.2 单种煤结焦性能实验
        3.2.1 试验标准
        3.2.2 单种煤炼焦试验过程
        3.2.3 试验测试结果
    3.3 单种煤煤质及结焦性能评价
        3.3.1 东欢坨煤
        3.3.2 钱家营煤
        3.3.3 外购煤
    3.4 单种煤煤岩特征分析
        3.4.1 煤岩分析方法
        3.4.2 煤岩性质综合分析结果
        3.4.3 煤岩综合分析结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优化配煤炼焦方案研究
    4.1 研究内容
    4.2 东钱配合方案煤焦性质分析及炼焦性能评价
        4.2.1 东钱方案配合煤煤质分析
        4.2.2 东钱配合方案焦炭性质分析
        4.2.3 东钱配合方案最优配比组选择
    4.3 开滦矿区炼焦煤与外购煤互配炼焦性能评价
        4.3.1 外钱配合方案煤质分析
        4.3.2 外钱配合方案焦炭性质分析
        4.3.3 外钱配合方案焦炭筛分组成
        4.3.4 外钱配合方案最优配比组选择
    4.4 钱家营煤与外购煤配煤入洗规律研究
        4.4.1 内部煤与外购煤配煤可选性实验
        4.4.2 内部煤与外购煤配煤可选性评价
    4.5 配合煤指标相关性分析
        4.5.1 东钱配煤组相关性分析
        4.5.2 外钱配煤组相关性分析
    4.6 配煤试验经验方案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焦化固废高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炼焦煤资源介绍
        1.1.1 国内炼焦煤资源
        1.1.2 炼焦煤的成焦性质
    1.2 配煤炼焦工艺概况
        1.2.1 配煤炼焦技术
        1.2.2 配煤成焦机理
        1.2.3 配煤原理
        1.2.4 配煤理论与焦炭质量预测
        1.2.5 配煤试验
        1.2.6 扩大配煤途径
    1.3 除尘灰的性质及利用
        1.3.1 干熄焦除尘灰的性质
        1.3.2 干熄焦除尘灰的主要应用
    1.4 固废产生情况介绍
第2章 焦化固废高效利用的研究
    2.1 利用除尘灰配煤炼焦
        2.1.1 除尘灰的配煤炼焦机理
        2.1.2 焦粉配煤炼焦技术进展
        2.1.3 除尘灰配煤炼焦的效果
    2.2 除尘灰回配炼焦的300kg焦炉实验
        2.2.1 除尘灰配煤方案
        2.2.2 除尘灰的质量分析
        2.2.3 生产用煤及试验煤质分析
        2.2.4 除尘灰回配试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2.2.5 小结
    2.3 除尘灰混配生化污泥降尘
第3章 工业试验与生产
    3.1 除尘灰回配的工业设计
        3.1.1 除尘灰回配工艺流程图
        3.1.2 主要设备参数表
    3.2 工业生产使用说明
        3.2.1 开机前准备
        3.2.2 开机运行
        3.2.3 停机
        3.2.4 除尘灰料仓储料
        3.2.5 设备点检及保养
    3.3 除尘灰回配参数以及控制指标范围
        3.3.1 除尘灰配入量的精确控制
        3.3.2 污泥浆配入量的精确控制
    3.4 运行情况分析
第4章 工业化生产中设备改进与维护
    4.1 生产运行中设备改进
        4.1.1 设备存在问题点
        4.1.2 设备存在问题点改进
    4.2 主要设备使用与维护
        4.2.1 主要设备使用与维护
        4.2.2 操作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4.2.3 总体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炼焦煤固有性质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煤的化学组成
    1.1 煤的工业分析
    1.2 煤的元素分析
2 煤的岩相
3 煤的荧光性
4 煤的大分子结构
5 煤的灰分
6 煤的化学性质
7 结论与展望

(5)干燥煤粒径分布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炼焦煤资源现状
        1.1.1 我国炼焦煤资源组成及分布特点
        1.1.2 我国焦炭行业面临的问题
        1.1.3 炼焦煤的生产工艺
    1.2 煤干燥技术
        1.2.1 煤干燥简介
        1.2.2 煤干燥类型
        1.2.3 技术优势
        1.2.4 煤干燥技术发展展望
    1.3 炼焦煤粒度调整技术
        1.3.1 我国主要的备煤工艺
        1.3.2 入炉煤的选择性破碎工艺
        1.3.3 煤粒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1.4 胶质层指数
        1.4.1 胶质层指数含义
        1.4.2 胶质层指数测定原理
        1.4.3 胶质层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
        1.4.4 胶质层指数的应用
    1.5 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研究
        1.5.1 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简介
        1.5.2 图像特征分析简介
        1.5.3 焦炭光学组织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1.5.4 焦炭光学组织结构在焦炭行业的应用
    1.6 焦炭
        1.6.1 黏结与成焦机理概述
        1.6.2 焦炭质量评价
        1.6.3 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 实验原料
    2.3 原料煤预处理
    2.4 主要实验方案
    2.5 煤质分析
    2.6 焦炭光学组织结构分析
    2.7 小焦炉实验
    2.8 焦炭性质分析
        2.8.1 焦炭冷态强度检测
        2.8.2 焦炭热态强度检测
        2.8.3 焦炭表征
第3章 单种煤的性质分析和胶质层实验
    3.1 单种煤的性质分析
        3.1.1 单种煤的工业分析及全硫分析
        3.1.2 单种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分析
    3.2 不同粒度下单种煤的胶质层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干燥煤炼焦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研究
    4.1 焦炭样品的制备
    4.2 光片的制备和观察
    4.3 各煤样成焦光学组织结构分析
        4.3.1 煤的变质程度与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的关系
        4.3.2 干燥煤粒度对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粒径分布的干燥煤配合炼焦实验
    5.1 配煤比及各煤种用量
    5.2 配合煤细度对焦炭性能的影响
    5.3 不同粒径分布下的干燥煤配合炼焦
    5.4 干燥煤粒度对焦炭质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5.4.1 焦炭的表征
        5.4.2 干燥煤粒度对热解熔融过程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分定向调控及成焦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1.1 引言
    1.2 炼焦煤种性质及利用现状
        1.2.1 炼焦煤种性质
        1.2.2 炼焦煤种资源储量及分布
        1.2.3 炼焦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成焦机理及焦炭质量影响因素
        1.3.1 成焦过程
        1.3.2 成焦机理
        1.3.3 焦炭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4 煤中硫的分布及其热变迁行为
        1.4.1 煤中硫的分布及脱硫技术
        1.4.2 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及影响因素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案
        1.5.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2 拟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煤样的选取与制备
    2.2 固定床热解装置
        2.2.1 立式热解实验装置
        2.2.2 横式热解实验装置
        2.2.3 10kg焦炉炼焦试验装置
        2.2.4 4kg双炉墙加热式焦炉炼焦试验装置
    2.3 热解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2.3.1 热解气相产物的检测
        2.3.2 焦中硫含量的测定
    2.4 样品的表征分析
        2.4.1 热重分析
        2.4.2 红外光谱分析
        2.4.3 拉曼光谱分析
        2.4.4 XPS谱图分析
        2.4.5 Micro-CT成像分析
        2.4.6 S-XANES谱图分析
第三章 煤种特性及硫赋存形态对硫热变迁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煤样的选取
    3.3 不同煤阶高硫炼焦煤化学结构分析
        3.3.1 红外光谱结构参数分析
        3.3.2 拉曼光谱结构参数分析
    3.4 不同煤阶高硫炼焦煤热失重行为分析
    3.5 高硫炼焦煤化学结构对形态硫迁移分布的影响
    3.6 主要结论
第四章 挥发分对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变迁行为的定向调控
    4.1 引言
    4.2 煤样的选取及焦样的制备
    4.3 挥发分对高硫肥煤配煤硫热变迁的影响
        4.3.1 高硫肥煤配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
        4.3.2 挥发分对高硫肥煤配煤硫热变迁行为的影响
        4.3.3 挥发分与高硫肥煤配煤焦的相互作用解析
    4.4 气煤对高硫焦煤配煤硫热变迁的定向调控
        4.4.1 炼焦煤单独热解特性分析
        4.4.2 气煤对高硫焦煤配煤硫热变迁行为的影响
        4.4.3 添加气煤和高硫焦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4.5 主要结论
第五章 挥发分对高硫煤配煤炼焦成焦过程的影响
    5.1 引言
    5.2 煤样的选取及焦样的制备
    5.3 单种煤及配合煤成焦过程分析
        5.3.1 不同结焦位置处胶质层厚度分析
        5.3.2 不同结焦位置处胶质层内部气压分析
        5.3.3 不同结焦位置处样品Micro-CT成像分析
        5.3.4 不同结焦位置处样品化学结构演变分析
    5.4 成焦过程中硫含量及形态的变化
    5.5 高硫煤配煤炼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5.6 主要结论
第六章 焦中硫含量与煤质特性相关性分析研究
    6.1 引言
    6.2 煤样的选取及焦样的制备
    6.3 焦中硫含量与煤中硫含量相关性分析
    6.4 焦中硫含量与变质程度指标相关性分析
    6.5 焦中硫含量与煤中矿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
    6.6 主要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延长结焦时间对不同配煤方案所炼焦炭质量影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
        1.1.1 我国煤炭资源概述
        1.1.2 我国炼焦煤现状分析
    1.2 配煤炼焦
        1.2.1 配煤的目的与意义
        1.2.2 配煤原理
    1.3 煤的显微特征研究
        1.3.1 煤的显微组分
        1.3.2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
    1.4 焦炭强度的研究
    1.5 影响焦炭强度因素
        1.5.1 炼焦煤性质的影响
        1.5.2 装炉煤预处理的影响
        1.5.3 炼焦工艺的影响
    1.6 焦炭结构的研究
        1.6.1 焦炭显微结构的研究
        1.6.2 其它研究手段对焦炭结构的研究
    1.7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部分
        2.1.1 试验原料
        2.1.2 试验仪器
    2.2 煤样和焦球的采集与制备
    2.3 煤质分析
    2.4 煤的显微特征分析
        2.4.1 粉煤光片的制备
        2.4.2 煤的显微组分的测定
        2.4.3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的测定
    2.5 小焦炉试验
    2.6 焦炭质量的测定
        2.6.1 焦炭工业分析
        2.6.2 焦炭机械强度与热强度的测定
    2.7 焦炭结构的测定
        2.7.1 焦炭显微结构的测定
        2.7.2 其它研究手段对焦炭结构的测定
第三章 原料煤与配合煤分析
    3.1 原料煤分析
    3.2 配合煤分析
第四章 延长结焦时间对两种配煤方案所炼焦炭质量的分析
    4.1 焦炭工业分析
    4.2 焦炭落下强度分析
    4.3 焦炭DI转鼓强度分析
    4.4 焦炭热性质分析
第五章 延长结焦时间对两种配煤方案所炼焦炭结构的分析
    5.1 焦炭显微结构的分析
        5.1.1 焦炭的光学组织分析
        5.1.2 焦炭气孔参数分析
        5.1.3 焦炭显微结构与热性质的关系
    5.2 其它研究手段对焦炭结构的分析
        5.2.1 焦炭的X-射线衍射分析
        5.2.2 焦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5.2.3 焦炭的拉曼光谱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煤沥青大分子多环芳烃的结构组成及其抽提分离和热聚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名词符号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煤沥青
        1.2.1 煤沥青的生产来源
        1.2.2 煤沥青的性质及组成
        1.2.3 煤沥青的种类
        1.2.4 煤沥青质量的常规评价指标
        1.2.5 煤沥青的应用
    1.3 多环芳烃
        1.3.1 多环芳烃的概述
        1.3.2 多环芳烃的结构与性质
        1.3.3 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危害
        1.3.4 多环芳烃的应用及起潜在价值
    1.4 沥青的分离
        1.4.1 沥青分离的意义
        1.4.2 沥青的分离方法
        1.4.3 分离技术在沥青研究中的应用
    1.5 煤沥青化学组成的研究
        1.5.1 分析表征方法及局限性
        1.5.2 化学组成的研究进展
    1.6 沥青基中间相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1.1 原料来源
        2.1.2 原料基本性质
        2.1.3 化学试剂
        2.1.4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2.2 实验
        2.2.1 煤沥青的分离
        2.2.2 碳质中间相沥青的制备
    2.3 分析表征技术
        2.3.1 化学组成和结构表征方法
        2.3.2 沥青软化点和稳定性分析
        2.3.3 沥青灰分的测定
        2.3.4 真密度测试
第3章 MALDI质谱解析煤沥青中多环芳烃大分子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轻组分己烷萃取物的分析
        3.2.1 己烷萃取物的分子量分布特征
        3.2.2 己烷萃取物的GC-MS分析
    3.3 煤沥青化学组成的宏观分析
        3.3.1 核磁共振分析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4 煤沥青MALDI谱图的分析
        3.4.1 煤沥青的分子量分布特征
        3.4.2 MALDI谱图中PAHs分子峰的识别
    3.5 煤沥青MALDI谱图中PAH峰的解析
        3.5.1 50/24 矩阵法解析大分子PAH
        3.5.2 煤沥青中不同系列PAHs的分布
        3.5.3 煤沥青中主要PAHs结构的演变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种煤沥青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对比研究
    4.1 引言
    4.2 多种煤沥青的宏观化学组成及性质对比
        4.2.1 红外光谱分析
        4.2.2 核磁共振分析
        4.2.3 热重分析
        4.2.4 流变性能分析
    4.3 GC-MS对比分析不同煤沥青中的小分子化合物
    4.4 不同煤沥青的分子量分布分布特征
    4.5 不同煤沥青中大分子PAHS的分析
        4.5.1 主要PAH分子的结构解析
        4.5.2 PAHs分子芳环数的分布
        4.5.3 大分子PAH的 DBE与 Cn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沥青的多级分离及不同组分的分子结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原料
        5.2.2 溶剂分离
    5.3 索氏抽提组分的基本性质
        5.3.1 抽提组分的萃取收率和元素分析
        5.3.2 连续抽提组分的热稳定性分析
    5.4 分子层面分析溶剂萃取的分离效果
        5.4.1 索氏抽提各组分的分子量分布
        5.4.2 索氏抽提各级残留物的形貌特征
        5.4.3 反溶剂法分离组分的形貌特征
        5.4.4 反溶剂法分离组分的分子量分布
    5.5 分离组分中富集的大分子PAH的分析
        5.5.1 分离组分中大分子PAHs的分布结构解析及其分布
        5.5.2 不同组分中富集的PAHs分子结构特征
        5.5.3 大分子PAHs的碳数和环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煤沥青的热聚合及其中间相的形成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煤沥青热处理制备中间相
        6.2.2 原料沥青和热聚合产物的基本性质
    6.3 煤沥青热聚合产物的研究
        6.3.1 热聚合产物的偏光显微组织分析
        6.3.2 热聚合产物的FT-IR分析
        6.3.3 热聚合产物的MALDI谱图分析
        6.3.4 热聚合产物的热重分析
        6.3.5 热聚合产物的XRD分析
    6.4 热聚合时间对中间相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6.4.1 不同热聚合时间制备的中间相光学组织分析
        6.4.2 不同热聚合时间制备的中间相FT-IR分析
        6.4.3 不同热聚合时间制备的中间相分子量分布
        6.4.4 不同热聚合时间制备的中间相微晶结构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主要结论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其学术会议

(9)炼焦煤焦化关联性与焦炭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炼焦煤性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现状
        1.1.1 炼焦煤性质指标
        1.1.2 炼焦煤工艺性质评价指标
    1.2 焦炭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2.1 焦炭机械强度
        1.2.2 焦炭热强度
        1.2.3 焦炭的结构
    1.3 传统炼焦煤评价指标和焦炭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的提出的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2.3.1 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
        2.3.2 创新点
    2.4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2.4.1 技术路线图
        2.4.2 实验方案
第2章 实验用煤数据分析与讨论
    3.1 单种煤基本性质分析
        3.1.1 单种煤煤质分析
        3.1.2 单种煤煤岩分析
    3.2 配合煤性质分析
        3.2.1 配合煤传统指标分析
        3.2.2 配合煤焦化关联性指标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40kg焦炉焦炭质量评价与分析
    4.1 炼焦试验
    4.2 焦炭的综合热性质指标的检测及分析
        4.2.1 变温等溶损率试验结果及分析
        4.2.2 恒温等溶损率试验结果及分析
        4.2.3 热处理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焦炭不同层次结构研究
        4.3.1 焦炭光学组织结构及分析
        4.3.2 焦炭的气孔结构检测及分析
    4.4 40kg焦炉焦炭的综合热性质与炼焦煤焦化关联性的关系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炼焦煤性质与焦炭质量相关性建立
    5.1 两种单种煤炼焦试验
        5.1.1 两种单种煤性质分析
        5.1.2 两种焦炭的质量分析
    5.2 炼焦煤与焦炭性质指标相关性的建立
        5.2.1 相关性参数的选择
        5.2.2 相关性的建立
        5.2.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7.63m焦炉配煤结构优化及焦炭质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炼焦煤资源状况及成焦特性
        1.1.1 炼焦煤资源概况
        1.1.2 成焦特性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1.2 超大型7.63m焦炉
    1.3 废弃物配煤研究进展
        1.3.1 废塑料配煤炼焦
        1.3.2 焦化固体废弃物配煤炼焦
    1.4 炼焦煤性质对焦炭质量影响
        1.4.1 煤质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1.4.2 煤焦显微组分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1.5 炼焦煤成焦理论
        1.5.1 溶剂抽提理论
        1.5.2 胶质体理论
        1.5.3 中间相理论
    1.6 焦炭的气化反应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2.1.1 研究内容
        2.1.2 实验方案
    2.2 实验设备
第3章 7.63m焦炉配煤结构优化
    3.1 添加剂配煤炼焦
    3.2 焦化废弃物配煤炼焦研究
        3.2.1 固体废弃物配煤对型煤的强度影响
        3.2.2 固体废弃物对配合煤指标及焦炭质量的影响
        3.2.3 添加固体废弃物对推焦电流的影响
        3.2.4 添加固体废弃物对煤气指标的影响
    3.3 石油焦配煤炼焦研究
        3.3.1 40kg焦炉配石油焦炼焦试验
        3.3.2 配入石油焦对7.63米焦炉生产影响
    3.4 焦粉配煤炼焦研究
        3.4.1 除尘灰质量分析
        3.4.2 300kg焦炉配煤试验方案及煤质分析
        3.4.3 除尘灰回配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4.1 焦炭碱度指数的计算
    4.2 焦炭质量的预测
    4.3 小结
第5章 焦炭光学组织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5.1 焦炭光学组织的测定
    5.2 焦炭质量的测定
    5.3 焦炭光学组织与其质量的关系
        5.3.1 光学组织与冷态强度间的关系
        5.3.2 光学组织与焦炭热态强度间的关系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浅谈如何提高结焦性指标的测试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炼焦过程中煤料塑性层性质与结焦能力[D]. 胡文佳.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2]开滦主力矿井煤质岩相分析与优化配煤炼焦的技术研究[D]. 胡跃.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焦化固废高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D]. 刘晓彬.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炼焦煤固有性质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J]. 王家骏,侯彩霞,张慧锋,程欢,梁英华. 河北冶金, 2020(05)
  • [5]干燥煤粒径分布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徐浩伦.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6]高硫煤配煤炼焦硫分定向调控及成焦过程研究[D]. 申岩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7]延长结焦时间对不同配煤方案所炼焦炭质量影响规律的研究[D]. 先成旭.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7)
  • [8]煤沥青大分子多环芳烃的结构组成及其抽提分离和热聚合的研究[D]. 樊小华. 湖南大学, 2019(01)
  • [9]炼焦煤焦化关联性与焦炭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魏侦凯.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10]7.63m焦炉配煤结构优化及焦炭质量预测[D]. 彭军山.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谈如何提高焦化指标检测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