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豫西旱地生态条件谈旱作小麦增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男[1](2020)在《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陇中旱农区是黄土高原西部典型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水资源亏缺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而以免耕秸秆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有限降水的高效利用,提高了作物产量。为了探究陇中旱农区保护性耕作影响春小麦产量的碳代谢机制,本研究依托陇中旱农区2001年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于2019年对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翻入(TS)、免耕秸秆不覆盖(NT)、免耕秸秆覆盖(NTS)四种耕作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光合作用及蔗糖代谢等方面探讨了耕作措施影响春小麦产量的主要碳代谢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秸秆覆盖(NTS)在小麦生育期提高了0-30cm土层体积含水量,特别是播种期0-5cm土层较传统耕作(T)提高了26.6%;耕作方式对小麦0-200cm贮水量影响显着,在小麦生育后期免耕处理(NT、NTS)较传统耕作处理(T、TS)平均增加6.7%12.3%。2.保护性耕作措施延缓了小麦花后叶片衰老、增强了光合性能。NTS处理在乳熟期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免耕与秸秆还田提高了灌浆期RuBP羧化酶活性,NTS处理RuBP羧化酶活性是T的1.95倍;小麦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在开花期高于灌浆期,NTS有效提高了春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性能,光合速率较T处理平均提高了17.4%。3.免耕秸秆覆盖提高了小麦糖代谢水平。NTS处理增加了小麦灌浆期旗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蔗糖含量较T平均高出14.9%。耕作措施对开花期旗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没有影响,在灌浆期免耕处理(NT、NTS)提高了SPS活性,秸秆还田处理(TS、NTS)降低了SS活性,NTS处理与T比较,SPS活性提高92.0%,SS活性降低53.7%。4.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光合产物转运效率。免耕处理(NT和NTS)下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较耕作处理(T和TS)提高了41.7%,秸秆还田处理(TS和NTS)较不还田处理(T和NT),花后籽粒积累量提高了71.2%,花后积累对籽粒贡献率提高了35.7%,NTS有效提高了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NTS显着增加了小麦穗数和千粒重,产量较T提高了18.7%;秸秆还田处理(NTS、TS)增产的同时增加了全生育期耗水,NTS水分利用效率较T提高12.7%。5.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综合因子与蔗糖代谢综合因子、穗数、千粒重、产量、耗水量显着正相关;蔗糖代谢综合因子与穗数、产量显着正相关;产量与光合生理特性综合因子、蔗糖代谢综合因子、穗数、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正相关,而水分利用效率只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穗数与千粒重显着正相关,穗粒数与其他指标均无显着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旗叶花后RuB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提高灌浆期旗叶SPS活性,增加蔗糖含量,提高小麦光合性能和蔗糖代谢,提高光合产物转运效率,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从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李博灵[2](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提出提高粮食产量,是解决黄土高原农村贫困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物质基础,重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能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山仑自1954年以来,扎根黄土高原,六十余年致力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成功实现用科学技术改变农民广种薄收的困境,同时达成水土保持的双重目标。山仑既是我国最早倡导现代旱地农业研究和促进节水农业研究的专家之一,同时也是作物生理学家和作物栽培学家。他将植物生理与农业研究相结合,开拓了旱地农业研究中的生理生态新领域,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对干旱逆境成苗的生理机制进行探究论证,研制出新型抗旱剂;证明有限水分亏缺对作物的补偿效应,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以上在农学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科学贡献,山仑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本文基于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概述山仑的农学研究生涯,着重论述山仑在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中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从一位杰出科学家一生兴农的视角展现新中国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水土保持取得卓着成就的壮阔图景,以期为新时代我国旱地农业研究和节水农业研究提供些许历史借鉴。
陈秀文[3](2020)在《旱地小麦夏闲期不同覆盖模式减氮增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冬小麦是渭北旱塬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干旱是渭北旱塬的典型特征,该地区降雨少且分布不均,2/3的降水主要分布在7-9月,7-9月是冬小麦的夏季休闲期,如果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蓄夏闲期降水,那将能够显着提高冬小麦的播前底墒,对旱地冬小麦的高产有重要意义。此外,该地区农民一味追求冬小麦高产,施入过量氮肥,使得冬小麦收获之后大量的硝态氮残留在土壤中,不仅导致大量的硝态氮随水分淋溶而损失掉,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因此,本研究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御驾宫村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减施氮肥的基础上进行夏闲期覆盖,设置了不施氮肥的无氮对照(CK)、施纯氮195 kg hm-2的农户常规处理(FM)、施纯氮150 kg hm-2的农户减氮处理(FRM)、在施纯氮150 kg hm-2的基础上设置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SFRM)、夏闲期全膜覆盖(SFPM)和夏闲期秸秆覆盖(SFSM),共计6个处理,研究了在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这2个生长季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2季试验,我们取得的结果主要有:1. 施氮195 kg hm-2与施氮150 kg hm-2相比,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虽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说明该地区施氮150 kg hm-2能够满足冬小麦需求,实现稳定冬小麦产量的目的,减施氮肥可行。在减施氮肥的基础上进行夏闲期覆盖,能够达到增产的目的,且夏闲期秸秆覆盖增产效果最显着。和农户减氮处理相比,2年平均增产852 kg hm-2;和农户常规处理相比,2年平均增产792 kg hm-2。2.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农户常规处理和农户减氮处理均能提高播前和收获后0-200 cm各土层的土壤蓄水量,且更有利于增加80-200 cm土层的土壤蓄水量,其中,夏闲期秸秆覆盖的蓄水效果最好。施用氮肥和夏闲期覆盖均能增加冬小麦的生育期耗水量,且夏闲期秸秆覆盖的效果最好,除了与夏闲期全膜覆盖的差异未达显着水平之外,与其他4个处理的差异均达显着水平。3. 施用氮肥和夏闲期覆盖较无氮对照,可显着提高籽粒、秸秆、颖壳氮含量。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不覆盖的农户常规处理和农户减氮处理,籽粒、秸秆、颖壳氮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和夏闲期全膜覆盖较农户减氮处理,其地上部吸氮量有降低的趋势,而夏闲期秸秆覆盖却有增加地上部吸氮量的趋势。与农户常规处理相比,农户减氮处理和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均提高了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效率。4. 施用氮肥和夏闲期覆盖较无氮对照,冬小麦各地上部器官的磷含量和磷吸收没有显着变化。与无氮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和夏闲期覆盖均降低了籽粒钾含量,但提高了秸秆和颖壳钾含量。5. 农户减氮处理和农户常规处理较无氮对照,均显着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矿质氮含量;且农户常规处理较农户减氮处理,也显着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农户常规处理,播前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均有下降的趋势;而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农户减氮处理,播前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且夏闲期秸秆覆盖增加的幅度最大。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农户常规处理均显着降低了收获后硝态氮和矿质氮残留量;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和夏闲期全膜覆盖较农户减氮处理,降低了收获后硝态氮和矿质氮残留量,而夏闲期秸秆覆盖增加了收获后硝态氮和矿质氮残留量。结合本研究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收获后土壤中的氮残留以及硝态氮淋溶风险,可以得出结论,渭北旱塬氮肥的最佳施用量为150 kg hm-2,减施氮肥可行。综合夏闲期不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夏闲期秸秆覆盖的效果最优,适合在西北旱地小麦生产区域推广应用。
李敖[4](2020)在《渭北旱塬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施氮-密度优化栽培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渭北旱塬降水分布与春玉米需水关键期严重不符,水分为限制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区玉米实行一年一熟制,春玉米收获后有7个月的休闲期。因此,如何储存休闲期的降雨为玉米生长所用成为了研究关注的重点。同时,如何运用更加高效的综合栽培措施,实现土壤蓄水和作物用水相结合,提高春玉米对光、热、水、肥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获得较高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渭北旱塬合阳县实施耕作、施氮、密度三因素定位试验,试验共设计三种耕作方式(翻耕、免耕、深松)三种施氮梯度(0、150、225 kg/hm2)以及两种种植密度(52500、67500株/hm2),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养分变化、春玉米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实现旱地玉米水肥高效利用和作物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免耕与深松较翻耕休闲末期土壤蓄水量分别提高8.4%、5.6%,土壤水分蒸发量分别降低10.5%、9.2%。在休闲期降水较多的2018年,免耕与深松处理无显着差异,但在降水较少的2019年,免耕处理更利于增加休闲期土壤蓄水。因此,免耕模式能够有效适应该地区气候特征,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休闲期土壤蓄水量,是适宜渭北旱塬地区的休闲期保护性耕作方式。免耕与深松处理下春玉米全生育期土壤耗水量大于翻耕处理;同一耕作下,春玉米各时期耗水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加玉米对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消耗,高氮处理春玉米拔节-抽雄期0-2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降低74.9-111.1 mm。(2)与传统翻耕相比,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培肥作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磷、速磷、速钾含量降低,表层0-20 cm土壤全氮、硝态氮含量显着提高,但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均在低氮处理下达到最高,2018年免耕低氮高密处理氮利用效率达51.7%,2019年为57.6%。(3)在深松处理下,增加施氮与密度可以优化春玉米株高、茎粗、叶片SPAD含量及冠层结构,提高春玉米生育后期光合速率,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两年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均在深松高氮高密处理下达到最高。增施氮肥还可以提高春玉米地上部吸氮量,促进植株氮素向籽粒转运。(4)增加密度显着提高了旱地春玉米单位面积穗数,施氮提高穗粒数与百粒重,耕作、施氮、密度三因素互作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着。最终在深松高氮高密(STH2)处理下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但由于深松处理前期投入较高,最终经济效益则是在免耕高氮高密处理下最高。综上所述,在渭北旱塬半湿润易旱区,深松耕配施150-225 kg/hm2施氮量与67500株/hm2种植密度,不仅可以提高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还可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效益;免耕配施225 kg/hm2施氮量与67500株/hm2种植密度,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胡昌录[5](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付鑫[6](2019)在《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之一,缺水低肥限制了当地农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近年来,秸秆覆盖由于具有良好的保墒调温效果,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长期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黄土高原旱作冬小麦农田为对象,基于2008-2018年秸秆覆盖定位试验,研究了旱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其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包括四个处理:冬小麦生育期全量秸秆覆盖(9000 kg hm-2,HSM)、生育期半量秸秆覆盖(4500 kg hm-2,LSM)、夏季休闲期全量秸秆覆盖(9000 kg hm-2,FSM)和全年无覆盖对照(CK),观测指标包括土壤水分、温度、碳氮库、温室气体排放、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指标等,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2008-2018多年测定结果来看,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0-200 cm土层冬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提高了3.74-6.03%。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休闲期降水贮存效率提高了7.91-16.6%,干旱年份效果更明显,且休闲期秸秆覆盖较生育期秸秆覆盖更有利于提高休闲期降水贮存效率。各处理冬小麦生育前期土壤水分变化无显着差异,但生育期秸秆覆盖可提高冬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水分消耗。2017-2018年土壤温度观测结果表明,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可降低冬小麦多数生育时期白天平均温度,能平抑小麦各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波动。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对冬小麦生育前期表层土壤日均温有显着降温效果,FSM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日均温无显着影响。(2)通过对2009-2018年冬小麦收获期土壤碳氮库进行测定发现,在0-20 cm土层,秸秆覆盖各处理较CK土壤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潜在可矿化碳(PCM)和微生物量碳(MBC)储量平均提高了4.20%-39.4%,其中生育期秸秆覆盖较休闲期秸秆覆盖作用更为显着,且全量覆盖较半量覆盖效果更好。生育期秸秆覆盖处理有利于提高表层土壤全氮(STN)、潜在矿化氮(PNM)和微生物量氮(MBN)储量。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0-20 cm土层STN储量分别提高了8.05%和6.61%;MBN储量分别提高了16.3%和14.5%。与CK、LSM和FSM处理相比,HSM处理MBN储量分别提高了16.6%、22.3%和36.8%。不同年份下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在0-20 cm土层,POC、PCM、STN、MBN及MBN/STN含量与估计的冬小麦根系残余输入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CK相比,秸秆覆盖促进了土壤碳固定,且生育期秸秆覆盖效果优于休闲期秸秆覆盖。生育期秸秆覆盖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全氮及微生物量氮储量,且全量秸秆覆盖较半量覆盖更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活性,而休闲期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素的固定与活化无显着影响。(3)通过对2016年冬小麦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秸秆覆盖处理能促进土壤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团聚体的力稳定性,且HSM处理效果最为显着。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可提高大多数粒径团聚体碳组分含量,且HSM和LSM处理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间的差异较小。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10 cm土层,对10-20 cm土层影响作用较小。秸秆覆盖处理对土壤氮组分含量的影响作用较碳组分小,且对氮组分的提高作用只出现在团聚体的某一粒径,并不会对多数粒径氮组分含量产生影响。土壤碳氮组分主要储存在土壤大团聚体中,大团聚体碳氮组分贡献率均达到75%以上。秸秆覆盖可提高0-10 cm土层大团聚体SOC、PCM、MBC、STN、PNM和MBN的贡献率,使更多的碳氮储存在大团聚体中,且HSM处理效果优于LSM和FSM处理。(4)通过对2017-2018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观测发现,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降低了整个生育期土壤累积CO2排放通量,但提高了整年土壤N2O和CH4累积排放通量。与CK相比,FSM提高了夏季休闲期土壤N2O和CH4累积排放通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有显着影响,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显着正相关,土壤CH4排放通量随温度的增高先降低后增加,并与土壤含水量显着正相关。与CK相比,生育期秸秆覆盖可降低农田综合增温潜势,且HSM和LSM处理间无显着差异,FSM处理对农田生态系统综合增温潜势无显着影响。(5)通过对2018年冬小麦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测定得出,秸秆覆盖显着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且覆盖处理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与CK相比,HSM、LSM和FSM可显着提高了细菌香农指数和真菌Chao指数,且HSM真菌香农指数显着低于FSM。与CK相比,HSM、LSM和FSM处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23.3%、47.0%和46.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了16.7%、51.2%和46.0%(P<0.05),各秸秆覆盖处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较CK处理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各处理间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无显着差异,但在不同纲类中各处理间变化趋势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可提高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1,4-木糖苷酶活性,且FSM处理提高幅度高于HSM和LSM处理。土壤碳氮组分(PNM除外)、土壤水分、β-1,4-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和β-1,4-木糖苷酶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呈正相关关系,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受土壤碳氮组分及理化性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6)从2008-2018年观测结果来看,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提高了冬小麦分蘖数、茎数和地上生物量,且HSM效果较LSM处理更显着;FSM处理提高了冬小麦茎数、穗数、分蘖数和千粒重,对冬小麦籽粒和生物产量无显着影响。各处理间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年份表现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年降雨量较高的年份(>500 mm),生育期秸秆覆盖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提高。在2018年,HSM处理推迟了冬小麦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且提高了速增期的灌浆速率,影响小麦灌浆特征。秸秆覆盖处理虽可提高土壤贮水量和降水贮存效率,但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HSM处理降低效果最显着。HSM和LSM处理下冬小麦苗期-分蘖期土壤较低的温度降低了冬小麦苗数。冬小麦籽粒产量一定程度上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与土壤PCM和PNM含量显着相关。此外,生育期秸秆覆盖措施会导致冬小麦返青后土壤矿质氮含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形成。通过进行追肥微区试验发现,在灌浆前补施氮肥可缓解生育期秸秆覆盖的减产作用。
乐韬[7](2019)在《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稻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平原南部及西南冬麦区,近几年来稻茬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前茬水稻多选用中晚熟品种和推广轻简栽培技术,习惯采用“养老稻”的灌溉方式,断水偏迟,常造成水稻收获时土壤水分偏高,加之秋播时节降雨异常的影响,致使后茬小麦烂耕、烂种的面积比例加大,严重制约小麦生产潜力的发挥,已成为影响稻茬小麦产量提升与品质改善的重要限制因子。根据不同土壤墒情配套合适的机械化耕作和播种方式,能提高播种质量与效率,减少农耗,适应当前稻麦周年机械化生产和轻简化生产技术需求,但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及其配套栽培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存在差异。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泗洪和金坛设计相关试验,研究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籽粒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合不同土壤墒情条件下各自适宜的耕播方式及配套技术,以期为稻茬小麦大面积壮苗高产服务。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氮效率、净效益的影响因年度和地点存在差异。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条件下的泗洪与金坛试验点、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85%)条件下泅洪试验点,板茬方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明显高于耕翻和旋耕方式;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条件下的金坛试验点以耕翻方式表现较好。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小型播种机械处理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总体高于中型播种机械,其中尤以播种方式1(作业流程为旋耕灭茬---条(撒)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小型条播机播种方式)和播种方式3(作业流程为前置排种—撒播—浅旋盖籽—镇压,即生产中的均匀摆播机播种方式)表现优于播种方式2(作业流程为前置排种---浅旋盖籽---镇压,即生产中的带状条播机播种方式);中型播种机械中播种方式7(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开沟,即常见的中型六位一体机播种方式)表现优于播种方式4(作业流程为旋耕---宽幅条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宽幅条播播种方式)。2018年度在土壤偏湿的泗洪试验点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金坛试验点,中型播种机械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总体高于小型播种机械,其中播种方式7、播种方式5(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四位一体播种方式)、播种方式4表现较好。板茬方式具有节本优势,耕翻方式在耗时、耗油上略高于旋耕方式。播种方式7等中型播种机较小型播种机具有明显的工作效率优势,但耗油量高;小型播种机中播种方式2具有省时、省油优势。2、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构成、群体质量、花后光合特性、氮素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因年度和地点存在差异。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泗洪、金坛试验点和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条件下泗洪试验点,板茬方式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挣光合速率、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及转运量均较高;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金坛试验点,耕翻方式表现出较多的穗数、较高的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及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且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POD酶和CAT酶活性均较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和磷素转运。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泗洪点播种方式3或方式1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其他播种方式;金坛点播种方式7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均明显高于方式4。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的泗洪点,播种方式4和方式7主要生育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小型播种机处理;土壤墒情适宜的金坛点,播种方式5和方式7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茎蘖成穗率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播种方式4和方式6(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开沟,即常见的五位一体播种方式)。3、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营养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因试验地点存在差异。泗洪试验点两年度土壤墒情过湿或偏湿条件下,耕翻方式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总体优于板茬和旋耕方式;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条件下,板茬方式表现较优。泗洪试验点两年度土壤墒情过湿或偏湿条件下,播种方式2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容重高于其他处理;金坛试验点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两种播种方式间籽粒品质差异较小;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方式6处理下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较高。4、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播种方式7条件下,施氮量270 kg ha-1下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高于施氮量210和240 kg ha-1。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施氮比例7:0:0:3方式下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高于施氮比例5:1:2:2和6:0:4:0处理;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以施氮比例5:1:2:2下较高。相比其他处理,施氮量270 kg ha-1、施氮比例5:1:2:2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较高。5、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播种方式7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穗数均显着提高且单穗重有所增加,主要生育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提高,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剑叶POD和CAT酶活性提高,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籽粒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均显着增加。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施氮比例7:0:0:3的处理具有显着高的穗数和千粒重,且田间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施氮比例6:0:4:0和5:1:2:2处理;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施氮比例5:1:2:2的处理具有显着高的穗数,且田间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具有显着高的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剑叶POD和CAT酶活性,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氮素和磷素积累量、磷素转运量和籽粒磷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其他氮肥运筹处理。6、耕作方式与播种方式和施氮量、施氮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经济效益、籽粒品质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且因气候年型(不同年度间小麦耕播时土壤墒情)和地点(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品种适应性等)有所差异。土壤墒情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2016-2017年度泗洪和金坛)条件下板茬方式+小型播种机械;土壤墒情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85%,2017-2018年度泗洪)条件下板茬+中型播种机械;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2017-2018年度金坛)条件下耕翻+中型播种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7、综合本试验条件下的相应结果表明,稻茬小麦在不同土壤底墒条件下机械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耕播与氮肥运筹处理组合均表现出较多粒数尤其是穗数、较高群体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旺盛的花后光合生产能力、较强的营养吸收与转运能力,从而协同提升小麦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净效益和品质。土壤墒情过湿时板茬与方式1或方式3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7:0:0:3措施;土壤墒情偏湿时板茬与方式7或方式4等中型播种机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7:0:0:3措施;土壤墒情适宜时耕翻与方式5或方式7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5:1:2:2措施可实现较高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且籽粒品质也较好。此外,播种方式2生产的小麦表现出较好的籽粒品质且最为节本,应进一步研究其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韩凡香[8](2018)在《旱地覆盖种植对夏秋作物土壤水热环境及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我国西北旱作区最主要作物,覆盖种植是西北旱地高产稳产、高效用水的主要栽培方式。覆盖种植包括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是较地膜覆盖更加节本环保、有利于秸秆资源化利用、保墒培肥相结合的可持续生产技术。传统的秸秆覆盖采取粉碎后全地面覆盖方式,该方式在西北广大热量不足区,会因过度降低土壤温度而影响出苗和延缓生长,有时会造成小麦和玉米严重减产。为了解决秸秆覆盖保墒和降温的矛盾,我们研发提出了利用玉米整秆局部带状覆盖的技术,在旱地冬小麦上保墒增产显着,但在马铃薯和玉米上应用效果如何,尚未开展试验研究。冬小麦和两种秋作物生长季节的水热条件差异较大,对水热的需求特性和反应也不同,但在西北相同环境和覆盖栽培条件下,目前尚未开展三种作物对覆盖的土壤水热响应差异、产量的差异机制等方面的系统比较研究,研究将为揭示覆盖增产机制、改进覆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研究分平水年和丰水年2个年度重复进行。大田试验设秸秆带状覆盖、地膜全地面覆盖、地膜局部覆盖、不同地膜材料(黑膜和白膜)、无覆盖露地种植等栽培处理。冬小麦和马铃薯以无覆盖露地种植为对照(CK),玉米以目前主推的全膜双垄沟(白膜)为对照。冬小麦秸秆带状覆盖在覆盖度相同前提下,进一步根据两带带幅、播种行数不同,分设了3种带状覆盖模式(SM1、SM2、SM3)。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三种作物的产量、产量结构因素、生长发育等重要农艺指标具有显着影响(P<0.05)。冬小麦和马铃薯覆膜和覆秆较露地种植(CK)增产显着(P<0.05)。秸秆带状覆盖在冬小麦和马铃薯上可以达到全膜覆盖产量水平,马铃薯和玉米全膜覆盖和局部覆膜(PMP)之间产量差异不显着,后者更加节本高效。玉米的秸秆带状覆盖较两种覆膜都显着减产,减产主要与玉米对温度比较敏感、覆秆导致地温下降、粒重降低有关。2.从产量结构因素剖析产量差异机制,覆盖增产冬小麦主要是提高了穗数,马铃薯覆主要是提高了单薯重,玉米粒重对产量高低的影响大于穗粒数,小麦粒重和马铃薯结薯数在栽培方式间较稳定。马铃薯单薯重对前期结薯数不足具有强烈补偿效应,这是西北旱作水分不稳定区马铃薯实现稳产增产的重要机制。三种作物的高产都建立在良好营养生长基础上,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间收获指数比较稳定。进一步剖析营养生长对产量高低的影响机制表明,良好的营养生长可显着提高小麦穗数、小麦和玉米穗粒数、玉米粒重、马铃薯单薯重,而对小麦粒重、马铃薯结薯数影响较小。3.覆盖在不同降水年型都能显着改善三种作物土壤墒情。覆盖对全生育期2m土体的增墒效果秸秆带状覆盖大于覆膜、冬小麦和马铃薯大于玉米。秸秆带状覆盖较覆膜土壤供水较充足,除覆秆具有明显保墒效果外,还与它增加降水入渗率、降温抑蒸、将生育期推移到降水集中季节有密切关系。虽然总体来讲,覆膜和覆秆都较不覆盖具有明显增墒效果,但随着生育进程和土层不同,也同时存在增墒和降墒的双重效应。三种作物覆盖的增墒效应大于降墒效应,增墒效应覆秆大于覆膜、冬小麦依次大于马铃薯和玉米,丰水年大于平水年、前期和中期大于后期。覆膜会明显加剧土壤水分在时期间的波动。改善土壤供水状况可促进生长和产量结构因素形成,是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三种作物产量与全生育期2m土体平均含水量、大多生育时期和土层的含水量都呈正相关,各产量结构因素与对应形成时期的含水量也大多正相关,产量和营养生长指标对水分的相关应答趋势基本一致。同时发现,深层供水对提高小麦粒重和马铃薯单薯重具有显着作用。玉米的产量和粒重与020cm表层土壤水分高度正相关,但玉米穗粒数、粒重和产量对2m土体水分的整体反映没有马铃薯和小麦敏感。冬小麦和马铃薯的高产和良好营养生长建立在高耗水基础上,而玉米耗水量与产量和营养生长量相关较弱。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间阶段性耗水比例差异较大。覆秆由于降低了地温,可显着降低三种作物前期耗水比例,同时也降低冬小麦中期和增加后期耗水比例,相反会增加马铃薯和玉米中期耗水比例,这有利于当地雨热季节变化与夏秋作物生长需求相匹配,是秸秆覆盖增产的重要机制。相关分析发现,阶段性耗水的差异通过显着影响营养生长和,最终影响产量的高低。阶段性耗水的差异与同期产量结构因素的形成、营养生长量及产量高低的关联趋势一致,干旱会提高三种作物收获指数。三种作物对2m土体水分都有明显消耗,但耗水主要集中在0120cm范围,覆盖和干旱会提高对120cm以下深层贮水调用比例。小麦覆盖栽培对深层耗水的影响大于两种秋作物。4.覆盖明显影响三种作物土壤温度。与CK相比,覆秆具有普遍降温效应,覆膜具有普遍增温效应。但随着时期和土层不同,三种作物覆秆和覆膜也都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覆秆的降温效应大于增温效应,覆膜则相反。覆秆的降温效应和覆膜的增温效应在马铃薯上较冬小麦更明显。冬小麦覆秆的增温效应主要在越冬期,覆秆在马铃薯和玉米上的降温效应前期大于后期。地温日变化监测表明,地温随气温的变化存在“滞后效应”,覆盖可降低冬小麦和马铃薯地温日较差,但加大了玉米日较差。土壤温度明显影响产量形成和生长。覆盖增加冬小麦越冬期地温,有利于安全越冬,可极显着提高产量。提高小麦拔节期地温有利于提高成穗数,但降低灌浆期地温可显着增加小麦粒重;覆秆降低马铃薯苗期淀粉积累期地温,可明显提高单薯重和产量,但块茎形成期地温高低对结薯数影响不明显;覆秆降低玉米地温、尤其是降低灌浆期地温是导致粒重下降、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5.土壤温度和水分存在明显互作。耕层温度通过传导会显着影响25cm以下深层水分的运移和消耗。覆秆降低冬小麦025cm土壤温度,有利于减少土壤蒸发和植株蒸腾,提高2m土体的贮水量,马铃薯则相反;玉米025cm土壤温度和水分也呈正相关,但与2m土体水分显着负相关,表明维持上层较高水分以深层补水为代价,这与玉米根量和株体庞大、蒸腾拉力和水分调用能力较强有关。水温互作的方向和大小因时期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冬小麦生育期降水较少,覆秆的降温抑蒸对土壤水分多寡影响明显,而秋作物马铃薯和玉米耕层温度与土壤水分出现正相关,这与秋作物生育期雨热同季,覆秆的保墒和增加入渗效应远大于降温抑蒸效应有关。6.覆膜和覆秆较CK可显着提高小麦和马铃薯生长速率,但玉米生长速率覆膜大于覆秆;覆秆显着提高小麦花前贮备对籽粒的贡献率,促进氮、磷的吸收利用,减少花前茎叶钾素累积在花后的流失。秸秆带状覆盖节本环保,在小麦和马铃薯上可以实现全膜覆盖产量水平。应用于青贮饲用玉米种植,可维持收获期秆青叶绿,饲草品质高,同时可缓解收贮加工季节过于紧张,因此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田海涛[9](2018)在《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spp),禾本科,一、二年生草本,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俗称麦,经磨粉分离加工后为面粉,食用加工可为面条、馒头、饼等。小麦是世界最早栽培、最重要的谷物资源之一,也是现代农业中主要种植作物,其栽培面积为世界之首,产量仅次于稻谷居第2位。小麦既是人类主要的食物资源,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约占全球的1/6左右。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历史悠久的小麦生产区,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拥有丰富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经验。到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种植广泛,栽培技术、加工利用技术成熟精细,农耕文化丰富多样,小麦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农作物。首先探讨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种植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从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情况、地形特征及土壤选择等因素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广泛种植的自然因素。明清时期人口数量的剧增和人均田地面积的锐减、赋税征收小麦等因素促使人们对小麦的土宜有了新的认识,这些因素是明清时期小麦广泛种植的社会经济环境。小麦在明清时期方志等史料的记载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明清时期小麦种植的地域状况。关于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种植区域概况,基于农书和方志资料等记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种植记载的史料进行采集、运算、分析和描述可以知道,明清时期,小麦种植遍及黄河中下游各地。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需要,小麦种植密度各有不同,形成小麦种植密集区、次密集区和稀疏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种植广泛,栽培技术成熟精细。麦田整地技术先进,严格要求精耕细作,达到深浅得当,土壤细软,力作保墒。小麦种子选育和多样化处理麦种,争取选育最优质的种子,保证种子发芽率和抗寒抗旱抗虫灾的能力。小麦播种时令因时因地而异,各地都有适宜当地小麦播种的合理时间。播种技术更加完善,争取株苗均匀,植株长势良好。小麦的田间管理更加合理得当,中耕锄草(锄麦)和灌溉等得时而作,麦苗健康生长。收麦如救火,小麦收获时令因自然和人为因素而略有不同。明清时期,更加强调小麦收获时令的重要性,各地因地制宜,适时收获小麦。在收获的过程中发扬勤劳、节约的优良传统,不抛费一穗一粒。碾打讲求严格的时宜,快速铺麦碾麦,得风即可扬麦,整个劳作过程力勤劳作,认真仔细,力争不遗露一颗麦粒,对麦秸堆积要求也十分严格。小麦籽粒经三伏天晒极干,贮藏在铺有草木灰的容器中,处理得当,可以久时贮藏。同时,小麦用途广泛,加工技术成熟,面粉等级不一,面食品种多样,面食文化丰富。小麦是黄河中下游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赋租税的重要来源。同时,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小麦种植为核心的多种农作物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的耕作制度。在小麦历史文化方面形成了丰富多样饮食文化、面食与节庆民俗、面食与人生礼仪等。对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及其影响的系统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种植的因素、区域概况、小麦栽培技术、小麦加工和利用以及小麦地位和历史文化等系列问题。
张玉娇[10](2018)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黄土旱塬是我国典型雨养旱作农业区,水分不足是限制其植被恢复和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地区盛行的“冬小麦→春玉米”一年一熟轮作制与翻耕和耙耱结合的农田耕作法,促使土壤的熟化作用增强,土壤蒸发量增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以作物休闲期秸秆覆盖免耕和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减少耕层土壤扰动量,增加地表覆盖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自然降水多蓄少耗,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能减轻水土流失威胁,维护和改善耕地质量,是黄土旱塬旱作农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和增产节本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长期单一保护性耕作方式亦会导致土壤紧实,病虫草害难以控制,农田低产等不良影响。土壤轮耕通过合理配置土壤耕作技术措施,将翻、旋、免等土壤耕作措施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配置,对于减少长期单一耕作缺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大田试验技术条件和试验周期过长等因素的限制,对黄土旱塬旱作农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培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不足。WinEPIC模型能够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和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等进行长周期定量模拟。为分析和评价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模式下旱作农田的增产增收效应、土壤蓄水保墒和培肥效应,本研究在陕西省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设置长期定位试验,共设置平衡施肥(BF)、低肥(LF)、常规施肥(CF)三种主处理,免耕(NT)、深松(ST)、翻耕(CT)、免耕/深松轮耕(NS)、深松/翻耕轮耕(SC)、翻耕/免耕轮耕(CN)、免耕/免耕/深松轮耕(NNS)、免耕/翻耕/深松轮耕(NCS)、翻耕/翻耕/深松轮耕(CCS)9种耕作副处理。本文结合长期定位试验(2007-2017年)与长期模拟试验(1980-2016年),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连耕、轮耕模式和施肥水平下麦玉轮作田产量和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培肥规律。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2007-2017年试验研究期间,不同施肥条件下以低肥处理(LF)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达420.4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低肥处理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平衡施肥(BF)和常规施肥(CF)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和WUE。平衡施肥在减少氮磷肥的条件下,增施适量钾肥,有效地保证作物稳产增产,保证其经济收益;其小麦和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为5077 kg ha-1和7057 kg ha-1,年平均经济收益为5611元ha-1。在秸秆还田的前提下,不同施肥处理麦玉轮作田的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均有所改善。其中以平衡施肥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较高;其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模式。在黄土旱塬长期麦玉轮作田适宜的施肥量为N:150 kg ha-1,P2O5:120 kg ha-1,K2O:90 kg ha-1。2.不同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本试验研究期间,不同连耕条件下以免耕(NT)处理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达397.7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育期,免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CT)和深松(ST)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和WUE。但由于深松和翻耕处理的高投入及翻耕处理产量的不稳定性,免耕处理的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5543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深松有效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保护性连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但长期免耕条件导致农田土壤表层养分富集,土壤深层养分较低,而翻耕则土壤表层养分较低;深松能有效改善免耕的土壤养分富集和翻耕表层养分较低的现象,促使土壤养分分布均匀。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深松能有效蓄存土壤水分,提高作物产量,有效培肥土壤,是黄土旱塬地区较优的保护性连耕模式。3.两年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麦玉轮作田休闲期,不同轮耕条件下以翻耕/免耕轮耕(CN)土壤蓄水效果较好,休闲期平均蓄水量为385.8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育期,免耕/深松(NS)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翻耕/免耕轮耕作物生育期耗水量较高,其轮作产量和WUE也高于其他处理。且翻耕/免耕轮耕投入较低,产量稳定,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免耕/深松和深松/翻耕(SC)轮耕有效降低土壤表层容重(0-20 cm),而翻耕/免耕轮耕有效降低土壤深层容重(20-60 cm),提高土壤孔隙度;在表层土壤0-10 cm,免耕/深松轮耕显着提高土壤团聚体含量,而在10-40 cm土层则以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轮耕改善土壤结构效果较好。不同轮耕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深松/翻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分别为9.7 kg m-3和1.1 kg m-3;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翻耕/免耕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黄土旱塬适宜的两年轮耕模式。4.三年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三年轮耕条件下,以免耕/免耕/深松(NNS)轮耕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蓄水量为402.9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翻耕/深松(CCS)轮耕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其中小麦以NCS和CCS轮耕产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5169 kg ha-1和5168 kg ha-1,WUE以NNS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5.9 kg ha-1 mm-1。玉米产量以CCS轮耕较高,为7768 kg ha-1,WUE以NCS轮耕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1.5 kg ha-1 mm-1。但由于免耕/翻耕/深松轮耕的低投入和产量稳定性,其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6245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免耕/翻耕/深松轮耕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和团聚体含量。不同轮耕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免耕/翻耕/深松和翻耕/翻耕/深松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其中NCS轮耕处理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NCS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该地区较优的三年轮耕模式。5.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比较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期间(2007-2017年),不同耕作模式下以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平均土壤蓄水量为393.7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翻耕/免耕(CN)轮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免耕(CN)和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冬小麦产量和WUE以翻耕/免耕(CN)轮耕较高,分别为5221kg ha-1和15.5 kg ha-1 mm-1。而春玉米产量和WUE则以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较高,分别为7597 kg ha-1和21.5 kg ha-1 mm-1。但由于免耕/翻耕/深松轮耕的高投入,而翻耕/免耕轮耕经济投入较低,其经济收益也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CN轮耕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而土壤团聚体含量则以NCS轮耕处理较高。不同耕作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免耕/翻耕/深松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CN轮耕处理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翻耕/免耕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该地区较优的耕作模式。6.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期间(2007-2017年),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以低肥免耕(LNT)条件下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平均土壤蓄水量为403.2 mm。而不同施肥及耕作处理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则无显着差异,但以常规施肥翻耕处理(CCT)耗水量较高。冬小麦产量和WUE以常规施肥翻耕/免耕(CCN)处理较高,分别为5440 kg ha-1和15.2 kg ha-1 mm-1。而春玉米产量和WUE则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BCN)处理较高,分别为7433 kg ha-1和21.1 kg ha-1 mm-1。由于平衡施肥和翻耕/免耕的高产稳产性,其经济收益也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平衡施肥翻耕/免耕有效提高土壤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其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及轮耕模式。7.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长期模拟在1980-2016年试验研究期间,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以低肥免耕条件下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其平均土壤有效含水量为290.1mm。而不同施肥及耕作处理作物生育期耗水量以常规施肥翻耕耗水量较高,平均值为397.8 mm。试验期间,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WUE和经济效益以常规施肥翻耕/免耕轮耕较高,分别为5.65 t ha-1、14.59 kg ha-1 mm-1和6878元ha-1。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值为8.47 kg m-3。经过长期试验,麦玉轮作田0-300 cm土壤有效含水量逐渐减少,以CCT处理土壤水分水分消耗速度较快,平均每个作物轮作季减少20.4 mm。本试验中,CCN处理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好,但其土壤水分消耗量较大,土壤深层水分消耗较多,不利于该地区土壤水分恢复,而平衡施肥既高产,土壤水分消耗水平也接近于低肥,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轮耕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及轮耕模式。
二、从豫西旱地生态条件谈旱作小麦增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豫西旱地生态条件谈旱作小麦增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保护性耕作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
3 耕作措施对小麦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
3.1 耕作措施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2 耕作措施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3 耕作措施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4 小麦光合关键酶(Rubisco)活性相关研究进展 |
3.2 耕作措施对小麦蔗糖代谢的影响 |
4 耕作措施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影响 |
5 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路线 |
3 试区概况 |
4 试验设计 |
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 土壤水分测定 |
5.2 小麦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5.3 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SPAD值) |
5.4 小麦旗叶光合作用主要参数测定 |
5.5 小麦旗叶光合关键酶活性和蔗糖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5.6 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的测定 |
5.7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测定 |
5.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 |
6 主要计算方法 |
6.1 土壤贮水量计算 |
6.2 作物耗水量计算 |
6.3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6.4 干物质积累分配相关计算 |
7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1 耕作措施对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影响 |
1.2 耕作措施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旗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
3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的影响 |
3.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
3.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5 不同耕作措施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 影响小麦碳代谢的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6.1 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和蔗糖代谢的主成分分析 |
6.2 小麦碳代谢主要特征综合得分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
1.2 耕作措施影响春小麦产量的碳代谢机制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山仑从事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研究六十年历程概况 |
第一节 勤奋求学奠定农业研究学术基础 |
第二节 踏上艰难曲折的旱地农业研究之路 |
第三节 开辟出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新领域 |
第四节 大力倡导节水农业 |
第二章 山仑在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体系建构方面的建树 |
第一节 实现旱地农业增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第二节 关于深化旱地农业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三章 山仑在旱地农作物生理生态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
第一节 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及牧草抗旱性的研究 |
第二节 揭示出干旱条件下植物成苗的生理机制 |
第四章 山仑力促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从植物生理生态学角度倡导节水农业的先行者 |
第二节 做身体力行倡导节水农业的实践者 |
结语 |
附录 山仑从事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旱地小麦夏闲期不同覆盖模式减氮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1.4.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
1.4.3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氮、磷、钾含量及吸收的影响 |
1.4.4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土壤氮含量和硝态氮淋溶风险的影响 |
第2章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三要素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分析 |
2.3.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2.3.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2.4.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3章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4 数据处理及计算公式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播种期和收获期0-200cm土壤蓄水量垂直变化 |
3.2.2 播种期和收获期0-200cm土壤蓄水量、夏闲期蓄水量 |
3.2.3 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休闲效率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4 数据处理及计算公式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
4.2.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磷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
4.2.3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钾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氮含量、氮吸收和氮效率的影响 |
4.3.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磷、钾含量和吸收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土壤氮含量和氮淋溶风险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1.4 数据处理及计算公式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播前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矿质氮含量 |
5.2.2 收获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矿质氮和氮表观残留率 |
5.2.3 硝态氮淋溶风险 |
5.3 讨论 |
5.3.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播前和收获后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5.3.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氮淋溶风险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渭北旱塬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施氮-密度优化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保护性耕作及其研究进展 |
1.2.1 保护性耕作概念及其发展 |
1.2.2 保护性耕作的蓄水保墒效应 |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4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增产的影响 |
1.3 施氮效益及其研究进展 |
1.4 保护性耕作与施氮的产量效益及研究进展 |
1.5 密植效应及其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1 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
2.5.2 春玉米农艺性状和养分吸收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3 春玉米产量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
2.5.4 其他指标计算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耕作、施氮和密度处理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
3.1 试验期降雨量及分布 |
3.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下休闲期土壤水分变化 |
3.2.1 土壤水分指标影响因子分析 |
3.2.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休闲期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
3.2.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休闲期土壤蒸发量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下春玉米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变化 |
3.3.1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春玉米生育期土壤剖面水分 |
3.3.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春玉米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变化 |
3.3.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变化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对春玉米土壤养分及肥料利用的影响 |
4.1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 |
4.4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4.5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4.6 不同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5.1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1.1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株高的影响 |
5.1.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茎粗的影响 |
5.1.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2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1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春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叶片SPAD含量 |
5.2.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春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叶片净光合速率 |
5.2.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5.3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3.1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5.3.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不同生育阶段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变化的影响 |
5.3.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4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5.4.1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成熟期地上部吸氮量的影响 |
5.4.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比例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产量、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6.1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6.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春玉米经济效益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不同耕作、施氮和密度处理下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
7.1.2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下土壤养分的变化 |
7.1.3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7.1.4 不同耕作、施氮、密度处理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1 结果 |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3.2 讨论与小结 |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结果 |
4.1.1 土壤水热特征 |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
4.2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
5.1 结果 |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5.2 讨论与小结 |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
6.1 结果 |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
6.1.4 经济效益 |
6.2 讨论与小结 |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
1.2.1 秸秆覆盖的水温效应 |
1.2.2 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
1.2.3 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结构及碳氮组分的影响 |
1.2.4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2.5 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
1.3 秸秆覆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采样方法与测定指标 |
2.2.1 干旱指数 |
2.2.2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2.3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的测定 |
2.2.4 土壤碳氮储量的测定 |
2.2.5 土壤团聚体测定 |
2.2.6 土壤温室气体的采集与测定 |
2.2.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测定 |
2.2.8 冬小麦生长指标及作物产量测定 |
2.2.9 冬小麦灌浆特征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水温效应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试验期间降雨量 |
3.1.2 土壤水分效应 |
3.1.3 土壤温度效应 |
3.2 讨论 |
第四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储量 |
4.1.2 土壤全氮及活性组分储量 |
4.1.3 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讨论 |
第五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团聚体碳氮组分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土壤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 |
5.1.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贡献率 |
5.1.3 土壤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含量及贡献率 |
5.1.4 土壤团聚体潜在可矿化碳氮含量及贡献率 |
5.1.5 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贡献率 |
5.2 讨论 |
第六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土壤CO_2 排放通量 |
6.1.2 土壤N_2O排放通量 |
6.1.3 土壤CH_4 排放通量 |
6.1.4 土壤理化性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6.1.5 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 |
6.2 讨论 |
第七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7.1.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7.1.3 土壤酶活性 |
7.1.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7.2 讨论 |
第八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冬小麦产量及生长特征指标 |
8.1.2 冬小麦灌浆期籽粒干物质累积特征 |
8.1.3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8.2 讨论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
9.1.2 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
9.1.3 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结构及碳氮组分分布的影响 |
9.1.4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 |
9.1.5 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9.1.6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耕作方式对小麦的影响 |
1.1 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 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1.3 耕作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2 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影响 |
2.1 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2.3 播种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3 氮肥运筹对小麦的影响 |
3.1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3 氮肥运筹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3.4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5 氮肥运筹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群体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 |
1.2.2 SPAD值 |
1.2.3 净光合速率 |
1.2.4 POD酶和CAT酶活性 |
1.2.5 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 |
1.2.6 产量及其结构 |
1.2.7 籽粒品质测定 |
1.2.8 经济效益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2.2.1 群体茎蘖数 |
2.2.2 叶面积指数 |
2.2.3 干物质积累量 |
2.3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1 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
2.3.2 花后剑叶POD、CAT酶活性 |
2.4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氮素、磷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2.4.1 氮素积累与转运 |
2.4.2 磷素积累与转运 |
2.5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
2.6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2.7 机械耕作和播种对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2.2.1 群体茎蘖数 |
2.2.2 叶面积指数 |
2.2.3 干物质积累量 |
2.3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1 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
2.3.2 花后剑叶POD、CAT酶活性 |
2.4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氮素、磷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2.4.1 氮素积累与转运 |
2.4.2 磷素积累与转运 |
2.5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氮效率的影响 |
2.6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2.7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耕作和播种方式及其组合对小麦产量、品质、氮效率与效益影响的比较 |
1.2 机械耕播小麦高产高效的配套施氮技术的效应分析 |
1.3 机械耕播小麦高产高效群体的形成机理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旱地覆盖种植对夏秋作物土壤水热环境及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产量和农艺指标对覆盖方式的响应 |
3.1 覆盖方式对产量和生长的影响 |
3.2 产量差异形成机制 |
第四章 土壤水分对覆盖方式的响应 |
4.1 土壤水分状况 |
4.2 覆盖增墒与降墒的双重效应 |
4.3 阶段性耗水特点 |
第五章 土壤温度对覆盖方式的响应 |
5.1 土壤温度状况 |
5.2 覆盖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 |
5.3 土壤积温的差异 |
5.4 土壤日均温变化特征 |
5.5 土壤温度日变化 |
5.6 土壤温度的日较差 |
第六章 生态生理指标对覆盖方式的响应 |
6.1 生长速率的差异 |
6.2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6.3 覆盖方式对冬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第七章 土壤水分和温度与产量形成的相关机制 |
7.1 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 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3 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7.4 生长速率与土壤含水量、温度的关系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主要结论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六节 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之处 |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小麦种植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一、气候条件及水资源情况 |
二、地形特征及土壤选择 |
三、各地小麦种植的地理环境 |
第二节 社会经济环境 |
一、人口数量剧增 |
二、人均耕地锐减 |
三、赋税的征收 |
第三节 小麦土宜认识及应用 |
第二章 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种植的区域分布 |
第一节 陕西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一、陕北高原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二、关中平原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第二节 山西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一、山西西北部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二、山西东南部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三、山西汾河谷地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第三节 河南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一、豫西、豫南山地丘陵盆地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二、豫中豫东平原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三、豫北山地台地丘陵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第四节 山东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一、鲁西、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二、山东半岛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三、鲁中、鲁南山地丘陵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
第三章 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技术 |
第一节 整地及保墒技术 |
一、耕地及其要求 |
二、麦田整地及保墒 |
第二节 选种用种与播种技术 |
一、选种用种 |
二、播种技术 |
第三节 田间管理 |
一、中耕锄草(锄麦) |
二、灌溉 |
第四节 小麦收割 |
一、各地的收割时令 |
二、小麦的收割技术 |
第五节 小麦的碾打及贮藏方法 |
一、碾打 |
二、贮藏 |
第六节 小麦的加工与利用 |
一、小麦的加工 |
二、小麦加工技术的历史演进 |
三、小麦的利用 |
第四章 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形成了以小麦生产为核心的种植制度 |
第二节 小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
一、小麦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的主食 |
二、小麦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赋租税来源 |
第三节 文化影响 |
一、饮食文化 |
二、面食与节庆民俗 |
三、面食与人生礼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
1.2.2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影响 |
1.2.3 EPIC模型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施肥处理 |
2.2.2 耕作处理 |
2.2.3 施肥和耕作处理组合 |
2.2.4 试验材料 |
2.2.5 长周期模拟试验方案 |
2.3 研究内容 |
2.3.1 不同施肥条件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
2.3.2 长期保护性连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
2.3.3 两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
2.3.4 三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
2.3.5 不同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
2.3.6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长期模拟 |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黄土旱塬农田数据收集与模型数据库组建及验证 |
3.1 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农田观测数据收集 |
3.1.1 麦玉轮作田土壤物理性质数据收集 |
3.1.2 麦玉轮作田土壤化学性质数据收集 |
3.1.3 麦玉轮作田土壤水分数据收集 |
3.1.4 麦玉轮作田作物数据收集 |
3.2 黄土旱塬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
3.2.1 EPIC模型气象数据库的组建 |
3.2.2 EPIC模型土壤数据库组建 |
3.2.3 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组建 |
3.2.4 土壤耕作参数数据库组建 |
3.2.5 肥料参数数据库组建 |
3.3 EPIC模型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的应用验证 |
第四章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及土壤培肥效应 |
4.1 试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期土壤蓄水效应 |
4.2.2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
4.2.3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
4.2.4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
4.2.5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
4.3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保护性连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及培肥效应 |
5.1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
5.2.2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
5.2.3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
5.2.4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
5.2.5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两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
6.1 试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
6.2.2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
6.2.3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
6.2.4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
6.2.5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三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
7.1 试验设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
7.2.2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
7.2.3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
7.2.4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
7.2.5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
7.3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比较 |
8.1 试验设计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
8.2.2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
8.2.3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
8.2.4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
8.2.5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
8.3 小结 |
第九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
9.1 试验设计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
9.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
9.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
9.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
9.2.5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
9.3 小结 |
第十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长期模拟效应 |
10.1 试验设计 |
10.2 结果与分析 |
10.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
10.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
10.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
10.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
10.3 小结 |
第十一章 讨论与结论 |
11.1 讨论 |
11.1.1 施肥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
11.1.2 连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
11.1.3 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
11.1.4 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
11.1.5 关于EPIC模型的讨论 |
11.2 结论 |
11.2.1 不同施肥处理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
11.2.2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
11.2.3 不同施肥及轮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从豫西旱地生态条件谈旱作小麦增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D]. 王嘉男.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2]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旱地小麦夏闲期不同覆盖模式减氮增产效应研究[D]. 陈秀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渭北旱塬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施氮-密度优化栽培模式研究[D]. 李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D]. 付鑫. 西北大学, 2019(01)
- [7]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D]. 乐韬. 扬州大学, 2019(02)
- [8]旱地覆盖种植对夏秋作物土壤水热环境及生长的影响[D]. 韩凡香.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1)
- [9]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及其影响研究[D]. 田海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10]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D]. 张玉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