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变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慧[1](2021)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PD-1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雌激素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POI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为POI的临床诊疗及及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28~40岁范围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OI组25例为研究组,体检正常女性25例为健康组。健康组入选标准为月经周期规律、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性激素水平正常,无高雄的临床表现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复发性流产史;研究组入选标准,自然月经周期状态下,停经6月或3个周期以上,激素检查至少两次FSH大于25,检测时间间隔大于4周。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无肝肾疾病,无免疫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无恶性肿瘤,五年内未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无妇科器质性病变,未行卵巢相关手术者,近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类药物,2周内无急性感染史。比较健康组与研究组雌激素(E2)水平与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量,研究E2与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有无相关性。结果:1、POI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与正常女性相比均有明显差异,AMH水平明显降低,而FSH/LH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女性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健康组比较,研究组CD4+T细胞百分比降低,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PD-1百分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OI患者血清E2水平与CD4+T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530,P<0.05)。CD8+T细胞百分比与E2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31,P=0.363)。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PD-1表达量与血清E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15,P<0.05;r=0.437,P<0.05),E2与血清AMH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89,P<0.05),与血清TSH水平无相关性(r=﹣0.265,P=0.063)。4、年龄与CD4+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关系(r=﹣0.330,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关系(r=0.295,P<0.05)。与T细胞表面PD-1百分比无相关关系(r=﹣0.268,P=0.060;r=﹣0.188,P=0.191)。年龄与血清AMH水平的相关性,呈负相关关系(r=﹣0.398,P<0.05)。年龄与血清TSH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r=0.350,P=0.013)。5、POI患者血清TSH水平与CD4+T细胞百分比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细胞与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差异(r=﹣0.400,P<0.05;r=﹣0.340,P<0.05;r=﹣0.352,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差异(r=0.467,P<0.05)。血清AMH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84,P<0.05)。6、POI患者血清AMH水平与CD4+T细胞百分比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细胞与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量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差异(r=0.504,P<0.05;r=0.415,P<0.05;r=0.649,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差异(r=﹣0.430,P<0.05)。结论:1、POI患者体内E2、P、AMH水平降低,FSH、LH及FSH/LH高于正常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OI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下降,CD8+T细胞亚群百分比升高,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PD-1的表达水平也低于正常女性。3、血清E2水平与CD4+T细胞百分比、T细胞表面PD-1表达量及血清AMH水平均正相关关系。说明POI患者体内CD4+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与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量下降与E2水平降低有关。4、POI患者血清TSH水平与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具有相关关系,甲状腺功能与免疫系统及及激素水平相互影响。
丁黎莉[2](2021)在《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在体内异常激活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促炎免疫与抗炎免疫系统失衡是促进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是骨髓来源的调节性免疫细胞,可通过精氨酸酶(Arginase)-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免疫抑制性受体(immune receptors,IRs)等机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含免疫球蛋白和ITIM基序的T细胞免疫受体(T 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Lg and ITIM domains,TIGIT)作为一种新型的IRs,对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是TIGIT在AP中T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目前尚无报道。白介素(interleukin,IL)-37是新发现的抗炎因子,可通过诱导调节性免疫细胞表型转化等方式发挥抗炎作用。我们在预实验中发现AP患者血浆中IL-37升高。本研究通过分析AP患者体内MDSC、IL-37的变化,结合体外实验进一步阐释IL-37通过影响MDSC的抑制功能,影响AP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为A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flow cytometry,FCM)测定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中HLADR-CD11b+MDSC及其亚群CD66b+CD14-粒细胞样及CD66b-CD14+单核细胞样MDSC比例与数目,并分析与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住院天数(length of stay,LOS)的相关性。应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测定T细胞增殖法分析HC来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来源的MDSC的抑制功能。应用FCM进一步分析及来源的Arg-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MDSC表面CD155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表达有无差异。(2)应用FCM测定HC及AP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及其亚群CD4+、CD8+T细胞比例、数量。测定HC与来AP来源的CD3+T细胞及其亚群CD4+、CD8+T细胞中的IFN-γ的比例及细胞表面TIGIT的差异。分析CD3+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表面TIGIT表达与IFN-γ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之间的关系。(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HC、AP患者血浆IL-37浓度,并检测其与APACHE II评分、MDSC之间的相关性。体外分析IL-37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的MDSC的比例、Arg-1、ROS及MDSC表面CD155的表达变化。将IL-37处理的与未处理的MDSC细胞分别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各孔细胞增殖率。将HC及SAP来源的MDSC与TIGIT+及TIGIT-细胞分别共培养,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变化,揭示抑制细胞可能机制。研究结果:(1)AP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及其亚群G-MDSC、M-MDSC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比例及绝对计数增加,且与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正相关。SAP患者来源的MDSC对CD3+T细胞抑制作用增强。SAP来源的MDSC较HC组的Arg-1、ROS、CD155表达升高。(2)AP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及其CD4+、CD8+亚群在PBMC中比例及数量减少,且各T细胞亚群IFN-γ分泌减少。AP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TIGIT表达比例较HC组降低。TIGIT+T细胞较TIGIT-T细胞IFN-γ分泌增多,细胞增殖能力增强。(3)AP患者血浆中IL-37浓度较HC升高,与MDSC呈负性相关。IL-37在体外不能诱导PBMC中细胞向MDSC转化,但是可以增强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IL-37在体外降低MDSC的ROS、CD155的表达,对Arg-1表达强度无影响。阻断ROS降低MDSC表面CD155的表达。MDSC对TIGIT+T细胞具有抑制功能,而对TIGIT-T细胞无抑制功能。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MDSC在AP患者体内增多,且MDSC抑制功能增强,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CD155/TIGIT途径实现的。AP患者外周血中IL-37因子升高,IL-37增强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其增强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为探究AP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阻止AP进展为SAP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刘文静[3](2021)在《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特征为红斑、鳞屑等。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多种CD4+T淋巴细胞参与其中,包括T辅助(T helper,Th)1、Th2、Th9、Th17、Th22 和 T 调节(T regulatory,Treg)细胞等等。外周辅助性T(peripheral helper T cell,Tph)细胞是一种新型的CD4+T细胞亚群,被定义为PD-1+CXCR5-CD4+T细胞。此类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主要分泌 CXC趋化因子配体 13(CXC chemokine ligand 13,CXCL13)和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但缺乏 CXC 趋化因子受体 5(CXC chemokine receptor 5,CXCR5)的高表达。研究发现Tph细胞与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银屑病中Tph细胞的特征和作用尚不明确。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血分论治”已成为银屑病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血热证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白彦萍教授根据古方“犀角地黄汤”化裁,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方药—清热凉血方。本课题组前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了该复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清热凉血方是否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尚不清楚。目的:1.研究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的特征和意义。2.研究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亚群的特征和意义。3.探索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和Th17、Tfh细胞的关系。4.观察清热凉血方是否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方法:入组27名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和13名健康对照者。1.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Tph细胞表面功能性分子(CD38、HLA-DR、ICOS)表达以及Tph细胞分泌CXCL13和IL-21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皮损区和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中Tph细胞的浸润情况,分析以上指标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的相关性。2.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ph细胞亚群(Tph1、Tph2、Tph17)的频率和各亚群表面表达功能性分子(CD38、HLA-DR、ICOS)的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分析Tph17细胞诊断血热型银屑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h17、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的频率,分析患者中这两种细胞频率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Tph细胞与Th17、Tfh细胞,以及CXCL13+Tph细胞与CXCR5+Th17、Tfh细胞的关系。4.比较清热凉血方治疗前后患者的PASI评分以及外周血中Tph、CXCL13+Tph、Tfh、Th17、CXCR5+Th17细胞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HLA-DR+Tph细胞比例、Tph细胞分泌CXCL13的能力均显着提高(P值均<0.0001),且均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但CD38+和ICOS+Tph细胞比例、Tph细胞分泌IL-21的能力均未见显着改变,且均与PASI评分无相关性;此外,患者皮损中Tph细胞的浸润数目明显升高(P<0.0001),但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2.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17细胞频率更高(P=0.004),且与 PASI 评分呈正相关;CD38+、HLA-DR+、ICOS+和 CD38+HLA-DR+ICOS+Tph17 细胞的比例均升高(P=0.048,P=0.02,P=0.0013,P=0.015),但均与PASI评分无关;两组 Tph1、Tph2 和 CXCR3+CCR6+PD-1+CXCR5-CD4+T 细胞频率以及 CD38、HLA-DR、ICOS在Tph1、Tph2细胞上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此外,Tph17 细胞频率 ROC 曲线下面积(the areaunderthe ROC,AUC)为 0.788(P=0.004),临界值为20.30%,敏感性为0.815,特异性为0.692。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fh细胞频率升高(P=0.029,P=0.004),且均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患者Tph细胞频率与Th17、Tfh细胞频率呈正相关,而且CXCL13+Tph细胞频率与CXCR5+Th17、Tfh细胞频率也呈正相关。4.清热凉血方治疗后,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的PASI评分,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Tph细胞分泌CXCL13的水平,以及Th17、Tfh和CXCR5+Th17细胞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5,P<0.05,P<0.05)。结论:1.Tph细胞和Tph17细胞可能参与了血热型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2.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可能与Th17、Tfh细胞有关。3.清热凉血方可能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
陈忠彪[4](2021)在《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我国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仍然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及未经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多,全球肝癌每年的总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有约50%源自中国。同时因肝癌的恶性程度高,放化疗效果不佳,术后转移和复发率高,预后差等因素严重增加疾病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肝细胞性肝癌发病早期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但中晚期患者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随着相关研究的进行,肝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临床试验的失败使我们对肝癌患者的免疫耐受提出了想法,本实验主要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w)在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分布情况,探究其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流式检测我科确诊肝癌患者外周血各种免疫细胞分布情况:收集我科确诊为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肘静脉血于经肝素钠预处理过真空试管内,并立即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过程,在流式细胞仪特定的模式下对荧光抗体染色样品处理,获取、分析和保存结果,最终得出不同肝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群CD4+CD25+CD127表达情况,并对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在肝癌中的表达增加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2)临床资料的获取: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确诊),并与(1)中的检查匹配,共103例,病例资料: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血压,糖尿病等);既往病史(腹部手术史,感染病史,免疫治疗史等)和未经治疗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AFP值等);术后病理情况(肝硬化,包膜完整性,肿瘤数目,肿瘤直径,血管侵犯,门静脉栓子等)。(3)统计分析: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定量资料的描述采用(???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描述采用绝对数或相对数,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模型,并采用R3.6.3软件制作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1)CD25-FITC和CD127-PE筛选出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正常范围:4.29-6.17%;(2)基于正常人群的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百分比范围,纳入研究的肝癌患者CD4+CD25+CD127hi细胞/CD4+T非增高组83(81%)例,增高组20(19%)例、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非增高组82(80%)例,增高组21(20%)例;(3)研究的103例病例中,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59.0?11.7岁;单因素分析发现甲胎蛋白与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增高相关(P<0.05),与Hbs Ag、HBV-DNA、肿瘤数目、肿瘤直径、肝硬化、门脉癌栓等因素无关;(4)将单因素中P<0.2变量纳入多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的增高与甲胎蛋白阴性、肝硬化,多发肿瘤呈正相关。(5)Nomgram预测模型结果:肿瘤直径越大,数目越多合并同时合并肝硬化,伴有HBV-DNA<1000、抗病毒治疗干预等条件的情况下,则预示着在HCC患者中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增高的概率越大;而AFP值越高,则预示着在HCC患者中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增高的概率越小。结论AFP阴性、肿瘤单发、肝硬化的HCC患者CD4+CD25+CD127lowT细胞/CD4+T明显增高,与其预后不良相关。
田龙[5](2020)在《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体造成CD4+T细胞减少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随着 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普及和治疗方案的改进绝大多数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也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是随着患者年龄增高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HIV感染者患非HIV定义性疾病(Non-AIDS-defining diseases,NAD)的风险越来越高,且已经成为影响HIV感染者生存质量重要因素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非艾滋病相关性疾病的风险与感染者体内免疫激活和炎症水平密切相关。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几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HAART治疗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差异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HIV病毒感染以后长期潜伏以及病人长期服药导致机体处于复杂的免疫激活和炎症状态,这造成很难通过体量有限的体内及体外实验获得比较全面的免疫激活和炎症结果。而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库收集整理多个实验中艾滋病感染者的基因检测数据。按照感染毒株,感染时间,给药情况,性别,年龄,种族背景和组织样本进行重新分组可以在展开实验室实验前精确的预测实验验证的重点方向和使用的样本量。本研究筛选了 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与未治疗的精英感染者PBMC间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了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 PPI 网络(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分析在生物信息学水平上系统的研究了HAART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淋巴细胞免疫激活所涉及的主要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的功能。此外,本实验还在miRNA水平上分析了 HI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的差异。结果显示HAART治疗可以降低多数炎症基因的表达但也会升高CD4+T中趋化受体IL-7R和CX3CR1,CD8+T细胞中NFKBIA以及单核细胞内CXCL10等促进免疫激活和炎症基因的表达。HAART治疗后各淋巴细胞亚群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免疫激活和炎症状态。CD4+T淋巴细胞主要是下调白细胞活化的调节通路和白细胞激活的负调节基因的表达。CD8+T淋巴细胞下调固有免疫的正向调节、αβCD8+T细胞活化。单核细胞则通过上调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淋巴细胞趋化性作用基因,下调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防御应答、NK细胞介导的免疫基因来影响HIV感染者的免疫激活过程。此外还发现HAART治疗能改变SERPINA1、S100A9、IFIT2和CD247等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神经元凋亡等通路的影响。第二部分: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血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的筛查获得了 HAART治疗改变感染者基因表达的数据,那么能否在建立的实验动物模型体内检测到能反映炎症状态的细胞因子水平发生相对应的改变?本实验通过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对HAART治疗的SIVmac239感染恒河猴的这几类细胞因子在感染前、慢性感染期、HAART治疗和停药状态下的血浆浓度进行研究并分析这些细胞因子变化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发现在静脉注射SIVmac239的恒河猴在感染的慢性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有所升高。在HAART治疗期间,TGF-β1和IP-10的浓度无论变化趋势还是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都与临床相符合,IL-1β和IL-6的血浆浓度没有随着病毒水平的下降而降低,反而在停止HAART治疗后才逐渐下降并基本维持在HAART治疗前的水平。第三部分: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可以很好的了解炎症动态但是不能很好的反应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激活状态。也不能系统的知道免疫激活与炎症之间的联系。因此,本实验通过多色流式技术检测了 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的数量和比例的变化并分析了这些免疫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较高的CD4+TEMRA、CD4+TCM和CD4+TEM细胞亚群在艾滋病疾病进程中呈下降的趋势而分化程度较低CD4+naiveT细胞在艾滋病疾病进程中比例呈上升的趋势。HAART治疗也没有改变HIV感染后CD8TEMRA细胞亚群比例持续减少CD8’naiveT 比例持续增加变化的总体趋势.HAART治疗并不能有效恢复CD8+TCM细胞的水平.PD-1作为程序性死亡分子在终末分化的CD4+TEMRA和CD8+TEMRA细胞表而高度表达这在相应的naiveT细胞表面低水平表达。HAART治疗降低PD-1分子在CD8+T记忆细胞亚群表面的表达只发生在治疗的前期。给药112天BI细胞在外周血中比例上升,且外周血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经典型单核细胞和激活的CD14+CD169+单核细胞比例也发生明显增多。CD8+CD38+T作为外周血CD4+T计数恢复的指标在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模型体内得到了验证。
陈文林[6](2014)在《中医辨证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3%,约1.7亿人,每年新发丙肝3.5万例。根据2010年9月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抗HCV阳性率为0.43%,大概全国HCV感染者达500多万。HCV自然感染史长,其慢性化率为50%~85%。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在感染的5~0年后30%~40%将发展为肝硬化,10~20年后5%~7%发展为肝癌。成为现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尽管现代医学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上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其三联疗法成为基因1b型等一些难治性丙肝的最新方案。但对于耐药、抗病毒无效者及在治疗中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停药后复发、病毒学突破、部分应答、无效应答或无应答、基因1型或4型HCV感染、高病毒载量(HCV RNA≥1.5×106IU/mL)、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或同时合并其他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血友病、器官移植、肾脏疾病及血液透析等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丙肝治疗依然是临床难题,即所谓的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目前由HCV基因1型感染所致的慢性丙型肝炎在我国约占78%,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丙型肝炎约占69%,所以可以说在我国大多数的慢性丙型肝炎属于难治性丙型肝炎。RHC形成复杂,因而其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通过“十一五”对CHC中医症候辨证分型规范研究显示:正虚邪恋、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三型占所有证型的73%,故虚实夹杂的临床表现是CHC的主要特征,若不实行临床干预,任其进一步发展,必将形成肝硬化等难治性肝病,其预后不佳,对患者生命将形成极大的威胁,对治疗造成巨大的挑战。在RHC治疗方面,并无特别有效的方法。聚乙二醇化a干扰素(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优化治疗或标准方案联合蛋白酶抑制剂对基因1型的治疗仍然是当前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干扰素、利巴韦林及蛋白酶抑制剂具有难以适应的毒副作用,使RHC治疗更为困惑。因此,进一步探求难治性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及寻找其治疗的有效方案是医学和临床的迫切需求,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在防治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传统的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专药、针灸、单药、民间验方,发展到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都有中医药作出的贡献。多年的研究也证实,中医药在慢性丙型肝炎的防治中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症状,减轻肝脏炎症,而且能抑制或抗病毒,逆转肝脏早期肝纤维化,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延缓其慢性化,增强机体免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达到延长生存期,预防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意义重大。目的:本研究在“十一五”慢性丙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国家“十二五”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以中药辨证方(益气解毒方、疏肝健脾方、补肾柔肝方)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观察其临床疗效、转氨酶和HCV RNA转阴率及下降率(HCV RNA下降2log),并对其免疫功能与转氨酶、病毒载量以及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HCV RNA等相关性进行研究,运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以探讨中药辨证方对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以及RHC的病毒载量、肝脏炎症、免疫调节机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以便进一步提高难治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实验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中医药辨证方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将54例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对照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给予中药辨证方:益气解毒方、疏肝健脾方、补肾柔肝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治疗。治疗12,24,36,48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血HCV RNA阴转率和下降率、肝功能变化及2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第二部分: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对153例难治性丙型肝炎感染者按基因1b、抗病毒治疗阴转后复发及肝硬化分成3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和HCV RNA载量。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第三部分:难治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HCV RNA载量等相关性研究对153例RHC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研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患者和15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RHCRNA含量、基因分型和肝功能检测,观察肝功能、血清RHC RNA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第一部分:中医药辨证方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与对照组比较中药辨证方(益气解毒方、疏肝健脾方、补肾柔肝方)组能明显降低转氨酶水平、提高HCV RNA阴转率和下降率(P<0.05)。第二部分: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1与对照组相比RHC患者组CD3+T、CD4+T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CD4+T/CD8+T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病毒载量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D3+T、CD4+T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CD4+T/CD8+T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低病毒载量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CD8+T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RHC高病毒载量患者组与低病毒载量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抗病毒治疗阴转后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CD3+T、CD4+T、CD8+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CD3+T、CD8+T下降明显,而CD4+T/CD8+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基因1b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D4+T、CD8+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阴转复发组与肝硬化组无统计学意义,与基因1b型比较CD3+T、CD8+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肝硬化组与基因1b型组比较CD3+T、CD8+T下降明显、而CD4+T/CD8+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难治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HCV RNA载量等相关性研究1难治性丙型肝炎常见的中医证型依次为正虚邪恋、肝郁脾虚、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等六型。2ALT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即ALT从高到低在各证型中的排列顺序为: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内阻型、肝郁脾虚型、正虚邪恋型,其湿热中阻型与其他证型相比较AL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ST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即AST从高到低在各证型中的排列顺序为: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正虚邪恋型,其中脾肾阳虚型与与其他类型相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脾肾阳虚型ALB与其他中医类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HC RNA水平与中医证型有一定规律性,即湿热中阻型>正虚邪恋型>肝肾阴虚型>瘀血内阻型>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与瘀血内阻型、脾肾阳虚型相比较,RHC RN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T、CD4+T、CD4+T/CD8+T)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湿热中阻型CD8+T明显升高(P<0.01),CD4+T/CD8+T明显下降(P<0.05);脾肾阳虚型和肝郁脾虚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3+T、CD4+T明显下降(p<0.01),CD8+T明显下降(P<0.05);正虚邪恋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3+T、CD4+T、CD4+T/CD8+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各证型相比较中脾肾阳虚型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与正虚邪恋型、湿热中阻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型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与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型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与瘀血内阻型、脾肾阳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CD8+T明显下降,与瘀血内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药辨证方能改善难治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脏炎症,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2、长期慢性HCV感染会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基因1b型、抗病毒治疗阴转后复发及肝硬化形成难治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RHC患者病毒载量高,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亢进,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紊乱程度随HCV载量增高而逐渐加重。3、RHC中医证型依次为正虚邪恋型、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等六型;4、RHC转氨酶、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
马玉平[7](2006)在《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特征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是近年来中医科研领域的焦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医研究者的关注。证候的规范包括证候的概念、命名与分类、诊断标准及辨证的基本内容等。肝郁脾虚证是中医临床较常见的一个证候,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其诊断标准见于行业或国家标准及其他多部相关中医着作中,还不够统一,可能是由于对该证的症状特征的研究主要依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及个人临床经验,使得肝郁脾虚证的规范化研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肝郁脾虚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也是其常见证候。本研究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20)资助课题的部分内容,从病证结合、同病异证角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征、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变化的特点及宏观症状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全文分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两个部分:1理论研究本研究通过对近十年来肝郁脾虚证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较全面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分析了肝郁脾虚证与病种、疾病的关系,肝郁脾虚证辨证标准的概况、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为肝郁脾虚证的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与依据。1.1肝郁脾虚证涉及的病种及疾病研究结果表明,肝郁脾虚证涉及的疾病共195次,涉及病种达38个。与肝郁脾虚证相关性较大的疾病有肝胆疾病、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及精神类疾病,其中尤以乙肝所占比例最高,达37.95%,其次为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可见,肝郁脾虚证是肝胆疾病、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类疾病中的常见证候,尤其是乙肝中常见证候。1.2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并未对肝郁脾虚证的主要症状产生影响,可概括为以下三组:①躯体症状:胁和/或胸胀痛/闷、食欲不振、便溏、腹胀、乏力。②精神症状:情绪抑郁、急躁易怒。③舌脉症状:舌淡、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或细。1.3肝郁脾虚证的辨证标准目前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可见于行业或国家标准及其他相关中医着作中,相互间的诊断标准也不一致;更有研究者自拟诊断标准,占涉及文献的56.99%。总之,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还不够统一。2临床研究本研究根据我国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会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诊断标准,课题组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结合理论研究结果,制定证候的诊断标准。按照上述标准,调查2005-2006年间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同时设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及健康对照组,通过采用症状分级量化与疲劳、抑郁、焦虑、睡眠、健康调查问卷等量表评定、计算机心理实验系统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评定其临床现况,对肝郁
冯鲜妮,吴昊,汪习成,李群星,郭长劳[8](2004)在《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或)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国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或 )艾滋病 (HIV/AIDS)患者及其合并丙型肝炎时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olubleinterleukin 2receptor,SIL 2R )水平 ,及HIV/AIDS患者血清SIL 2R与CD4 + 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探讨血清SIL 2R对观察HIV/AIDS患者病情进展、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及其合并丙型肝炎时机体的免疫激活情况。方法 收集 137例HIV/AIDS患者的血清和抗凝全血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计数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血清SIL 2R。结果 在正常人、丙型肝炎、HIV感染及HIV感染合并丙型肝炎 4组不同人群中 ,SIL 2R值为正常人 <丙型肝炎患者 <HIV感染者 <HIV感染合并丙型肝炎者。HIV感染组较丙型肝炎组高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L 2R值为HIV感染者 <AIDS患者 ,CD4 + T淋巴细胞计数正常人 >HIV感染者 >AIDS患者 ,SIL 2R与CD4 + T淋巴细胞呈负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为r =- 0 .6 5 6 ,P <0 .0 0 1)。结论 SIL 2R在HIV感染者外周血中异常增高 ,高于丙型肝炎与正常人 ,HIV感染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则进一步升高。SIL 2R随着HIV感染者的疾病进展而进行性增高 ,随着CD4 + T淋巴细胞下降而明显升高 ,与疾病进展及CD4 + T淋巴细胞计?
张缭云,赵龙凤,郝素珍[9](2003)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 96例为研究对象 ,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α 干扰素(IFN α)抗病毒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此两项指标的变化 ,检测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夹心ELISA法。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 2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血清ALT呈正相关 ;各型丙型肝炎时 ,CD4 + T细胞及CD4 + CD8+ 均下降 ,CD8+ T细胞升高 ;α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 ,病毒复制指标阴转 ,同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下降 ,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结论 :免疫反应参与丙型肝炎发病 ,临床各型丙型肝炎均有免疫功能紊乱 ,观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的变化 ,是判断丙型肝炎转归和预后和干扰素疗效的有价值的指标。
张缭云[10](2003)在《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通过对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检测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丙型肝炎的免疫肝损机制,筛选、评价丙型肝炎转归和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对其中18例患者进行α-干扰素(IFNα)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此两项指标的变化,检测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双抗夹心间接ELISA法。 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呈正相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下降,CD8+T淋巴细胞升高。IFNα治疗的18例患者,疗程结束时,10例HCVRNA阴转,8例未阴转;IFNα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伴随病毒复制指标阴转,血清sIL-2R水平下降;对HCVRNA阴转组与未阴转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IFNα治疗前CD4/CD8比值大、治 山西.医才斗大学不页d二学位论文疗后CDS+T淋巴细胞及sIL一ZR水平下降,而CD4/CDS比值升高者,HCVRNA阴转率高;相反则HCVRNA阴转率低。 结论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损害,临床各型丙型肝炎患者均有免疫功能紊乱,此特点可能成为丙型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IFNQ可以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故认为动态观测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一ZR的变化,可作为判断丙型肝炎转归、预后及IFNa疗效的实验室指标。
二、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变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PD-1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收集 |
1.3 样本采集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 |
1.6 实验步骤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研究人群激素水平 |
2.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2.4 血清E_2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PD-1相关性 |
3 讨论 |
3.1 POI患者激素水平的变化 |
3.2 PO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
3.3 E2 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及PD-1 表达的相关性 |
3.4 年龄、TSH、AMH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PD-1相关性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急性胰腺炎 |
1.1.1 急性胰腺炎概述 |
1.1.2 AP的发病机制 |
1.2 调节性免疫细胞 |
1.2.1 调节性T细胞 |
1.2.2 调节性B细胞 |
1.2.3 调节性NK细胞 |
1.2.4 调节性DC细胞 |
1.2.5 调节性巨噬细胞 |
1.3 髓源性抑制细胞 |
1.3.1 髓源性抑制细胞概述 |
1.3.2 MDSC的产生与分化 |
1.3.3 MDSC的功能 |
1.3.4 影响MDSC功能的因素 |
1.3.5 MDSC与疾病 |
1.4 TIGIT |
1.4.1 耗竭性T细胞概述 |
1.4.2 TIGIT概况 |
1.4.3 TIGIT在肿瘤中的研究 |
1.4.4 TIGIT在移植中的研究 |
1.4.5 TIGI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 |
1.4.6 TIGIT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 |
1.5 IL-37 |
1.5.1 IL-37 的调控作用 |
1.5.2 IL-37 在疾病中的作用 |
1.6 MDSC与 TIGIT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
1.7 展望 |
第2章 AP患者中MDSC数量及功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试剂耗材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对象 |
2.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
2.3.3 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PBMC |
2.3.4 细胞计数 |
2.3.5 细胞表面染色 |
2.3.6 体外刺激PBMC实验 |
2.3.7 细胞内染色 |
2.3.8 流式分选MDSC细胞 |
2.3.9 磁珠分选CD3~+T 细胞 |
2.3.10 MDSC抑制实验 |
2.3.11 抑制实验检测 |
2.3.12 ROS染色 |
2.3.13 统计学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HC、MAP、SAP患者一般信息及临床特点 |
2.4.2 MAP、SAP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升高 |
2.4.3 SAP患者腹腔积液中MDSC细胞比例较外周血升高 |
2.4.4 AP患者外周血中MDSC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2.4.5 G-MDSC和 M-MDSC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
2.4.6 SAP患者外周血中MDSC对 T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 |
2.4.7 AP患者与健康对照外周血中 MDSC中 Arg-1、ROS分析 |
2.4.8 AP患者与健康对照外周血中MDSC表面CD155 表达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TIGIT在 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试剂耗材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
3.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
3.3.3 外周血PBMC的获取 |
3.3.4 细胞计数 |
3.3.5 细胞表面染色 |
3.3.6 PBMC体外刺激实验 |
3.3.7 细胞内染色 |
3.3.8 流式分选CD3~+TIGIT~+、CD3~+TIGIT~-细胞 |
3.3.9 细胞增殖实验 |
3.3.10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 |
3.3.11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AP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CD3~+CD4~+、CD3~+CD8~+ T细胞百分比及数量减少 |
3.4.2 AP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CD3~+CD4~+、CD3~+CD8~+ T细胞表面TIGIT表达下降 |
3.4.3 SAP患者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其亚群CD4~+、CD8~+ T细胞功能检测 |
3.4.4 TIGIT~+T 细胞增殖能力较TIGIT~-T 细胞增殖能力强 |
3.5 实验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IL-37 通过影响 CD155 表达影响 MDSC对 T细胞的抑制功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
4.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
4.3.3 外周血PBMC的获取 |
4.3.4 细胞计数 |
4.3.5 细胞表面染色 |
4.3.6 PBMC体外刺激实验 |
4.3.7 细胞内染色 |
4.3.8 流式分选MDSC细胞及CD3~+TIGIT~+、CD3~+TIGIT~-细胞 |
4.3.9 细胞增殖实验 |
4.3.10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 |
4.3.11 ELISA法检测血浆IL-37 浓度 |
4.3.12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AP患者血清中及单核细胞中IL-37 表达升高 |
4.4.2 IL-37对MDSC表型的影响 |
4.4.3 IL-37对MDSC抑制功能的影响 |
4.4.4 IL-37对MDSC抑制功能的影响的机制 |
4.4.5 MDSC表面CD155 的表达依赖于ROS的表达 |
4.4.6 MDSC通过CD155/TIGIT途径抑制T细胞功能 |
4.5 实验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清热凉血类复方对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作用 |
1. CD4~+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
2. 银屑病的中医认识 |
3. 清热凉血类复方对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周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
1. Tph细胞的定义 |
2. Tph细胞的功能 |
3. Tph细胞的研究进展 |
4. Tph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Tph细胞的特征和意义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亚群的特征和意义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ph细胞与Th17、Tfh细胞关系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清热凉血方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免疫的影响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调节性T淋巴细在肿瘤中免疫治疗中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5)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HAART治疗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差异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第二部分 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血浆细胞因子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第三部分 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滋病免疫激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基本情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中医辨证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辨证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
摘要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分析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难治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HCV RNA 载量等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讨论 |
1 难治性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及治疗策略 |
1.1 难治性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 |
1.2 难治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 |
2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难治性丙型肝炎的认识 |
2.1 制定完备的中医辨证分型 |
2.2 筛选合理的抗病毒中药作为治疗的切入点 |
2.3 加强有效经验方的研究 |
2.4 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3 中药辨证方(益气解毒方、疏肝健脾方、补肾柔肝方)来源、组成、功效 |
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 |
4.1 中药辨证方对 RHC 患者临床疗效及数据的建立 |
4.2 RHC 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特点 |
4.3 中医证型与 T 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及转氨酶的相关性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6 本课题创新点 |
7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文献综述 |
文献参考 |
2 附图表 |
3 发表文章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情况 |
3.1 发表论文 |
3.2 参与课题 |
致谢 |
(7)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肝郁脾虚证规范化研究的现状 |
综述二 中医诊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前言 |
1 肝郁脾虚证涉及的中、西医疾病 |
2 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 |
3 肝郁脾虚证的辨证标准 |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宏观征象特点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讨论 |
2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血浆ACTH、COR及免疫功能的变化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5 讨论 |
3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宏观征象与实验微观指标的相关性 |
3.1 临床资料 |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3 统计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或)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标本采集 |
1.3 SIL-2R测定 |
1.4 CD4+、CD8+测定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不同人群中SIL-2R水平变化 |
2.2 CD4+T淋巴细胞与SIL-2R的关系 |
3 讨 论 |
3.1 不同人群中SIL-2R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
3.2 SIL-2R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 |
(10)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时的意义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 丙型肝炎与免疫(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三、 致谢 |
四、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变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PD-1的相关性[D]. 王荣慧.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 丁黎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3]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D]. 刘文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CD4+CD25+CD127low细胞/CD4+T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作用[D]. 陈忠彪.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研究[D]. 田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中医辨证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D]. 陈文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7]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特征的初步研究[D]. 马玉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或)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意义[J]. 冯鲜妮,吴昊,汪习成,李群星,郭长劳. 临床荟萃, 2004(04)
- [9]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研究[J]. 张缭云,赵龙凤,郝素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3(06)
- [10]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D]. 张缭云. 山西医科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