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滤槽法过滤对麦汁质量的影响及过滤操作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高熳熳,刘腾云,白俊岩,程书梅,吴荣荣[1](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麦汁糖化工艺条件》文中认为以大麦芽、小麦芽为原料,麦汁浸出物收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麦汁糖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糖化工艺为小麦芽添加量为42.0%,水料比为4∶1(mL∶g),37℃投料保温10 min,52℃糖化保温45 min,65℃糖化保温68 min,78℃保温10 min。在此优化糖化工艺条件下,测得麦汁浸出物得率为79.63%,比未优化前提高8.2%。麦汁糖化液中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272.01 mg/L,还原糖含量为9.14 g/100 mL,可溶性氮含量为1.41 g/L。
李鑫彤[2](2016)在《基于PLC的麦汁过滤系统的实现》文中指出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啤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更多品牌的啤酒进入市场,使竞争也愈发激烈,这也客观上促进了啤酒行业的发展。人们也不断追求口感更好,质量更高的啤酒。而我国的啤酒生产水平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很难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控制。所以利用先进的自控技术可以大幅提升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使企业的收益不断增加。本文重点介绍了啤酒生产中的糖化工艺,对其中麦汁过滤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Rockwell公司的设备和软件实现了对流程的自动控制。整个控制系统的实现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了解现场使用到的所有设备,列出需要控制的信号类型,包括数字量和模拟量。在PLC中将这些设备以及负责传送数字量和模拟量信号的远程I/O子站组态完成;第二,根据麦汁过滤的生产工艺,编写PLC程序。主要使用梯形图分块编写每个步骤,并对程序运行方式做了较为详细介绍。第三,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将控制器中的数据传送至管理层进行监控,同时也能从上位机向现场设备发出控制命令,包括阀门的开关、电机的启停等。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通讯。对温度,瞬时流量采用PIDE控制方式,累计流量用脉冲计数法。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麦汁过滤的自动化控制。
马婷[3](2015)在《高比例玉米淀粉辅料麦汁过滤堵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我国的啤酒酿造逐渐形成高浓酿造后稀释、高辅料比例、高浓液化为特点的酿造工艺。啤酒厂为了节约原料成本,降低能耗,会使用大量玉米淀粉做辅料,并用高浓液化的方式进行糊化液化。然而,高比例玉米淀粉的使用会造成麦汁过滤堵塞,延长麦汁过滤时间和洗糟时间,影响生产效率。相比之下,高比例的大米辅料则不会造成麦汁过滤堵塞。为了探究过滤堵塞的原因,改善这种过滤困难的现象,本文针对玉米淀粉辅料的特性,分析了玉米淀粉液化醪特征、高辅料比麦糟层的过滤特性和高辅料比麦汁过滤堵塞因素,并针对过滤堵塞原因优化了应用酶制剂的解决方案。生产中发现,玉米淀粉在糊化液化过程中,其醪液表面有一层特殊的黄色漂浮物,工业上直观地认为这种黄色漂浮物是造成过滤堵塞的原因。为了确定引起过滤堵塞的物质是否是这种黄色漂浮物,本文首先对黄色漂浮物的成分、成因、以及对过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色漂浮物是一种密度大于水,以多糖(70±5%)为主,含有部分蛋白质(5±1%)和油脂(13±1%)的聚集体。它的形成受到玉米淀粉液化的料水比,液化时间和煮沸的影响。其可能的形成机制为:在料水比较小的情况下,液化时间延长或煮沸造成水分过量蒸发,玉米淀粉液化醪的密度逐渐变大,未被降解彻底的糊精和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和色素相互作用,形成密度偏小的聚集体,漂浮在液化醪表面。实验表明,黄色漂浮物不是造成过滤堵塞的原因。为了进一步探讨麦汁过滤堵塞的原因,对麦糟糟层的渗透性进行了分析。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可视化实验室过滤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观察糟层形成和麦汁过滤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引起过滤堵塞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细小玉米淀粉颗粒未被彻底降解,这些细小颗粒留在麦糟层中和糟层表面,形成粘稠致密且分层的过滤糟层,极大地削弱了糟层的渗透性能。为了分析淀粉未能被完全降解的原因,本文从料水比、抗性淀粉含量、支链淀粉比例变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料水比是影响玉米淀粉颗粒降解的主要因素,料水比由1:2.5提高至1:7,玉米淀粉残留量由15.5%下降至3%以下,残留量减少80%以上。而抗性淀粉和淀粉分子结构不是淀粉颗粒未被彻底降解的主要原因。啤酒生产中常用酶制剂提高麦汁过滤速率,为了改善高比例玉米淀粉辅料麦汁过滤堵塞的现象,本文对酶法解决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的酶制剂组合如下:高温α-淀粉酶0.3 mg·g-1,β-葡聚糖酶0.1 mg·g-1,木聚糖酶0.2 mg·g-1,大麦β-淀粉酶0.6 mg·g-1。通过添加组合酶,滤速在原基础上提高20.1%。通过在玉米淀粉液化过程中煮沸,滤速提高了21.2%。此外,为了提高过滤效率,建议液化过程中控制料水比大于1:5或者玉米淀粉比例少于30%。
许举飞[4](2015)在《麦芽质量与麦汁过滤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麦汁过滤性能是评价麦汁过滤速度快慢的一个关键指标,麦芽质量是影响麦汁过滤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麦汁收得率和速度快是最基本要求,本文围绕提高麦汁过滤性能进行研究。针对影响麦汁过滤性能的麦芽质量指标进行研究,并从麦汁颗粒的微观角度对麦汁过滤性能进行分析粒度分析。首先采用小型模拟过滤设备,控制恒温恒压,对不同质量麦芽进行粉碎、糖化、过滤,评价一系列麦汁过滤性能参数及主要影响指标,麦汁过滤性能评价参数包括200 m L过滤时间、总过滤量、滤饼重量、20 s过滤性能和总过滤性能,麦芽溶解度和粘度是麦汁总过滤性能的主要影响指标。同时采用贝克曼库尔特LS 13 320型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贝克曼Multisizer 3库尔特计数及颗粒分析仪两种设备对过滤前后的麦汁进行粒度分析,确定了麦汁过滤前、过滤后的粒径分布及粒径分布与麦汁过滤性能的关系。并统计麦汁过滤前颗粒的粒度参数,即在1.372.00μm范围内统计颗粒数百分比和体积百分比,分别进行麦汁过滤性能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过滤前麦汁的颗粒数百分比与麦汁过滤性能的相关性最大。通过粒度分析可知,过滤前麦汁颗粒粒径为1.372.00μm时,过滤后麦汁颗粒粒径为0.691.00μm时,在这两种粒径范围内,颗粒数百分比均在80.00%以上,说明小粒径颗粒在过滤过程中占主要部分。通过麦芽质量因子与麦汁过滤性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当粘度在1.271.53 m Pa?s时,麦芽溶解度在90.4099.00%时,麦汁过滤性能较优;当粘度在1.531.59 m Pa?s时,麦芽溶解度在85.0090.40%时,麦汁过滤性能中等;当粘度在1.591.86 m Pa?s时,麦芽溶解度在80.0085.00%时,麦汁过滤性能较差。本文还采用Megazyme试剂盒测定了不同产地的大麦中的β-葡聚糖含量,β-葡聚糖含量大小依次排列为:西藏大麦>新疆奇台大麦>内蒙古大麦>甘肃武威大麦>黑龙江大麦>云南大麦>中粮大麦。根据制麦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麦芽溶解度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发芽温度和干燥温度的主效应显着,各因素对麦芽溶解度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B(发芽温度)>D(干燥温度)>C(凋萎温度)>A(浸麦度)。获得麦芽溶解度的预测模型如下:麦芽溶解度/%=86.05-0.73 A+4.47 B-1.02 C+1.53 D-4.79 A2-7.51 B2-7.42 C2-8.46 D2-4.19 AB-2.57 AC-5.68 AD-2.59 BC-1.16 BD+0.98 CD,R2=0.9872。最佳制麦工艺浸麦度为46%,发芽温度为16℃,凋萎温度为48℃,干燥温度为78℃,最佳麦芽溶解度预测值为86.75%,在该条件下重复3次试验,麦芽溶解度为87.00%,与原来麦芽溶解度81%相比,提高了7.41%。根据制麦优化工艺和麦汁过滤效果对比,麦汁过滤性能显着提升,麦汁总过滤性能平均增加量为9.67(g0.8/min0.2),比原来麦汁总过滤性能平均增加了7.83%。
李慧灵[5](2015)在《啤酒厂不同糖化生产线一致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相同的原料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对啤酒中试和放大后工厂的糖化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麦汁理化指标的分析和麦汁的感官品评来比较糖化工艺的一致性,为啤酒企业提高产品一致性提供参考。1)通过对中试和放大后工厂糖化生产线进行研究,对10批次头道麦汁和冷麦汁OG、α-氨基氮、苦味值、色度、多酚、pH检测分析,中试酒厂和放大后工厂冷麦汁OG的平均值分别为15.99oP和16.1oP;α-氨基氮分别为203 mg/L和205 mg/L;苦味值分别18.79mg/L和15.78 mg/L;色度分别为4.24 EBC和4.66 EBC;多酚分别为199 mg/L和215 mg/L;pH分别为5.35和5.45。结果表明中试酒厂和放大工厂冷麦汁的OG、α-氨基氮、pH具有一致性,而苦味值、色度和多酚含量放大工厂比中试酒厂的高。2)通过测可发酵性糖的含量对中试和放大后工厂糖化过程淀粉溶解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放大后工厂冷麦汁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的含量分别是1.414 g/L、0.155 g/L、0.449 g/L、8.318 g/L,中试酒厂冷麦汁中此四种糖的含量分别是1.432 g/L、0.208 g/L、0.542 g/L、8.134 g/L。经显着性分析,中试酒厂和放大后工厂糖化过程对淀粉的溶解没有显着性差异。3)采用隆丁区分法对中试酒厂和放大后工厂糖化过程中蛋白质溶解情况进行研究,隆丁区分结果是:放大后工厂麦汁高中低分子氮的比例分别是19%、14%、67%,中试酒厂麦汁高中低分子氮的比例分别是:21%、13%、66%,说明放大后工厂和中试酒厂蛋白质的溶解略有差异,经过显着性分析,结果没有显着性差异。4)对中试酒厂和放大后工厂生产的冷麦汁进行感官品评,品评结果是冷麦汁的苦味、酒花味和谷壳味分数分别为4、3.1和5.4、4.7,放大比中试在这些风味上更强烈,而在麦芽香味上,中试和放大品评分数分别为6.5和5.8,略有差异。而其他风味基本一致。
张徐[6](2014)在《浅谈缩短麦汁过滤时间的因素及控制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糖化过程结束后,麦芽和辅料中大分子颗粒的已分解完毕,此时,应迅速将糖化醪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分离,以得到澄清麦汁。想要得到较高的出汁率,缩短麦汁过滤的时间,就必须调节影响麦汁过滤过程的几个关键因素,如麦芽粉碎质量、醪液糖化效果、过滤槽结构、洗糟方法控制等等,本文以传统过滤槽过滤麦汁的方法为基础,通过总结影响麦汁过滤的因素,来探讨如何有效的缩短麦汁过滤时间。
张徐[7](2014)在《缩短麦汁过滤时间的探求》文中提出麦汁糖化过程结束后,麦芽和辅料中大分子颗粒的分解已完成,此时,应迅速将糖化醪液中已溶解的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分离,以得到澄清麦汁。将醪液中麦汁和麦糟进行分离,称为过滤洗糟,想要缩短麦汁过滤的时间,就必须考虑影响麦汁过滤的因素有哪些,比如麦芽粉碎质量、醪液糖化效果、过滤槽结构、洗糟方法控制等等。
张宇锋[8](2013)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Z公司啤酒配方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原料配方优化设计问题是化工、食品、材料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产品配方设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边缘性综合技术。啤酒配方工艺是啤酒生产中十分重要的工艺设计过程之一。啤酒配方的多种物料配比选取和工艺曲线得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相应啤酒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因此,如何优化原料配方,提高啤酒质量,降低成本,成为啤酒生产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Z啤酒公司生产配方目前仍然依靠人工经验结合试验的方法来确定,由于啤酒配方优化是一个含多极值点的配方优化问题,优化过程较难,虽然可以满足工艺的基本要求,但是原料总成本、质量等指标参数未能最优化,而且啤酒传统的配方设计过程主要依靠技术人员人工完成,依靠个人经验,不断尝试、反复改进参数、调整配方,运算出来的配方有时存在较大的差异,配方设计一致性和稳定性不强。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问题在于在糖化配方设计过程中,麦汁浓度,过滤机装机量和生产成本和三个目标是相冲突的,因此可通过多目标规划进行优化,以上述三者为目标函数,以啤酒生产工艺要求和设备能力等多个实际生产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啤酒配方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求解模型,采用不同权重系数做不同的优化方案,最后使用LINGO软件运算得到各个方案结果,通过对比后从而得到最终配方优化结果,并对Z公司全部10个啤酒品种的配方进行了优化及评价配方优化效果。通过Z公司原有啤酒配方比较,优化模型实施效果良好,能够有效优化啤酒配方,并提高了配方设计一致性。
韩龙[9](2011)在《过滤麦汁浊度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点》文中研究指明文中阐述了过滤槽法过滤麦汁浊度对发酵性能、啤酒质量的影响及其过滤过程中的变化。重点分析了麦汁过滤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及设备改进,为降低麦汁浊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术措施。
赵昆,樊莹[10](2009)在《麦汁制备操作的关键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控制好麦汁制造过程的操作正确性及一致性是啤酒酿造的重要工作。本文就此内容作些简单的分析。1原料粉碎工序1.1麦芽粉碎麦芽粉碎是为了使麦芽中的淀粉易于进入醪液中,各种酶可以充分分解麦芽中的高分子物质,以获取最多的浸出物;另外应尽可能保护谷皮,以
二、过滤槽法过滤对麦汁质量的影响及过滤操作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滤槽法过滤对麦汁质量的影响及过滤操作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响应面法优化麦汁糖化工艺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麦汁糖化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3.2 麦芽汁糖化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1.3.3 麦汁糖化工艺优化响应面试验设计 |
1.3.4 麦汁理化指标的测定 |
1.3.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麦汁糖化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 |
2.1.1 小麦芽添加量对麦汁糖化效果的影响 |
2.1.2 水料比对麦汁糖化效果的影响 |
2.1.3 52℃糖化时间对麦汁糖化效果的影响 |
2.1.4 65℃糖化时间对麦汁糖化效果的影响 |
2.2 麦汁糖化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3 结论 |
(2)基于PLC的麦汁过滤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现状 |
1.1.1 啤酒生产现状概述 |
1.1.2 PLC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啤酒生产过程及相关工艺简介 |
2.1 啤酒生产过程简介 |
2.2 糖化工艺简介 |
2.2.1 原料的制备 |
2.2.2 麦汁的过滤 |
2.2.3 麦汁过滤后的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麦汁过滤的控制系统 |
3.1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3.2 网络体系 |
3.2.1 Net Linx网络体系 |
3.2.2 Ether Net/IP简介 |
3.3 控制器选型 |
3.3.1 Control Logix系统组成 |
3.3.2 1756-L7系列控制器的特点 |
3.4 Rockwell应用软件 |
3.4.1 RSlinx软件 |
3.4.2 RSLogix 5000 编程软件 |
3.4.3 Factory Talk View Site Edition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麦汁过滤的自动化设计 |
4.1 硬件组态 |
4.2 网络配置 |
4.3 程序格式 |
4.4 控制方式 |
4.4.1 PIDE的控制策略 |
4.4.2 累计量的计算方法 |
4.4.3 连锁控制 |
4.4.4 配方系统 |
4.5 麦汁过滤系统的过程控制 |
4.5.1 启动 |
4.5.2 铺水及预热 |
4.5.3 进醪和循环澄清 |
4.5.4 头道麦汁和二道麦汁 |
4.5.5 后续工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比例玉米淀粉辅料麦汁过滤堵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啤酒的概述 |
1.2.1 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 |
1.2.2 高辅料啤酒酿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3 玉米淀粉辅料的应用特点 |
1.3 麦汁过滤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过滤速率的评价方法 |
1.3.1 麦汁过滤理论 |
1.3.2 麦汁过滤的主要影响因素 |
1.3.3 麦汁过滤速率的评价方法 |
1.4 提高麦汁滤速的可行方法 |
1.4.1 过滤方式 |
1.4.2 酶制剂的使用 |
1.4.3 辅料液化工艺 |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分析方法 |
2.3.1 多糖含量的测定 |
2.3.2 脂肪的测定 |
2.3.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4 抗性淀粉及可降解淀粉测定 |
2.3.5 支链淀粉测定 |
2.3.6 粒径分析 |
2.3.7 电镜分析 |
2.3.8 麦汁黏度测定 |
2.3.9 糟层渗透性分析 |
2.3.10 黄色漂浮物酶解率的测定 |
2.4 主要实验方法 |
2.4.1 辅料糊化液化方法 |
2.4.2 糖化及并醪方法 |
2.4.3 过滤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辅料对比分析 |
3.1.1 玉米淀粉和大米粉的主要组成成分 |
3.1.2 玉米淀粉和大米粉的电镜结构和粒径分布 |
3.1.3 玉米淀粉液化醪和大米粉液化醪的滤速对比分析 |
3.1.4 玉米淀粉液化醪和大米液化醪滤纸粘结物的电镜分析 |
3.1.5 玉米淀粉液化醪与大米粉液化醪的外观比较分析 |
3.1.6 玉米淀粉液化醪黄色漂浮物分析 |
3.1.7 黄色漂浮物不是引起过滤堵塞的主要原因 |
3.2 玉米淀粉和大米粉辅料麦糟的对比分析 |
3.2.1 不同辅料的麦醪滤速的比较 |
3.2.2 不同辅料糟层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3 不同辅料比例的糟层的过滤性能比较分析 |
3.2.4 比较分析麦汁黏度与糟层性质对麦汁过滤影响 |
3.3 玉米淀粉过滤堵塞问题的酶法解决方案 |
3.3.1 引起玉米淀粉未能被充分液化降解的可能因素 |
3.3.2 高浓玉米淀粉液化的淀粉酶组合优化 |
3.3.3 最适料水比液化工艺的确定 |
3.4 高辅料比麦汁过滤酶法解决方案的优化 |
3.4.1 酶制剂对改善高辅料比(玉米淀粉)麦醪过滤的效果分析 |
3.4.2 组合酶制剂的应用和煮沸条件下的麦醪滤速对比 |
3.4.3 不同料水比下液化玉米淀粉后的麦醪滤速 |
3.4.4 降低辅料比例对麦醪滤速的效果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麦芽质量与麦汁过滤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影响麦汁过滤性能的麦芽质量因子研究进展 |
1.2.1 β - 葡聚糖 |
1.2.2 麦芽溶解情况 |
1.2.3 麦汁颗粒 |
1.2.4 制麦工艺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性 |
第二章 麦汁过滤性能评价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麦汁过滤 |
2.2.2 麦汁过滤性能 |
2.2.3 相关性分析 |
2.2.4 麦汁过滤参数的确立 |
2.2.5 麦汁过滤性能评价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麦汁过滤参数 |
2.3.2 麦汁过滤性能实验 |
2.3.3 相关性分析 |
2.3.4 麦汁过滤性能评价方法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粒度分析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麦汁颗粒粒度测定方法 |
3.2.2 麦汁颗粒粒度参数分析 |
3.2.3 粒度分布与麦汁过滤性能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麦汁颗粒粒度参数分析 |
3.3.2 粒度分布与麦汁过滤性能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麦芽质量评定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大麦成分分析及产地比较 |
4.2.2 麦芽指标的测定方法 |
4.2.3 麦芽质量的评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大麦成分分析及产地比较 |
4.3.2 麦芽质量的评定 |
4.3.3 麦芽质量与麦汁过滤性能的相关性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制麦工艺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单因素实验 |
5.2.2 制麦工艺响应面分析 |
5.2.3 麦汁过滤效果对比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单因素实验 |
5.3.2 制麦工艺响应面分析 |
5.3.3 麦汁过滤效果对比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5)啤酒厂不同糖化生产线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啤酒品质一致性研究现状 |
1.2 啤酒糖化工艺简介 |
1.2.1 麦芽及辅料的粉碎 |
1.2.2 辅料的糊化 |
1.2.3 糖化过程 |
1.2.4 糖化醪的过滤 |
1.2.5 麦汁煮沸 |
1.2.6 回旋沉淀 |
1.2.7 麦汁冷却与充氧 |
1.2.8 糖化工艺的方法 |
1.3 麦汁的常规指标以及意义 |
1.3.1 麦汁的OG |
1.3.2 α -氨基氮 |
1.3.3 苦味值 |
1.3.4 色度 |
1.3.5 pH |
1.3.6 多酚 |
1.4 麦汁可发酵性糖组分对酵母及啤酒发酵过程的影响 |
1.4.1 啤酒酵母对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的利用 |
1.4.2 麦汁糖组分对啤酒发酵的影响 |
1.5 麦汁的隆丁区分对啤酒及发酵过程的影响 |
1.5.1 隆丁区分各组分的对啤酒质量的影响 |
1.5.2 隆丁区分值在糖化时的变化 |
1.5.3 隆丁区分的意义 |
1.6 麦汁与啤酒的感官品评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
1.7.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材料 |
2.1.2 原辅料指标 |
2.1.2.1 辅料大米的检测指标 |
2.1.2.2 啤酒花 |
2.1.2.3 麦芽指标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生产设备 |
2.2.1 实验仪器 |
2.2.2 生产设备 |
2.3 生产工艺与操作要点 |
2.3.1 生产工艺 |
2.3.2 控制要点 |
2.4 实验方法 |
2.4.1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头道麦汁和冷麦汁常规指标的比较 |
2.4.2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原料中淀粉溶解情况的比较 |
2.4.3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麦芽麦芽蛋白质溶解情况的比较 |
2.4.4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麦汁感官品评的对比 |
2.5 检测方法 |
2.5.1 总多酚的测定 |
2.5.2 色度的检测 |
2.5.3 FAN和IBU的检测 |
2.5.4 原麦汁浓度的测定 |
2.5.5 高效液相法麦汁中糖的测定 |
2.5.6 麦汁的隆丁区分的检测 |
第三章 结果及讨论 |
3.1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糖化生产线一致性研究 |
3.1.1 两厂麦汁常规指标的检测 |
3.1.1.1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麦汁原麦汁浓度的一致性 |
3.1.1.2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麦汁 α -氨基氮的一致性 |
3.1.1.3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麦汁色度的一致性 |
3.1.1.4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麦汁苦味值的一致性 |
3.1.1.5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麦汁总多酚的一致性 |
3.1.1.6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麦汁pH的一致性 |
3.1.2 中式酒厂与放大后工厂冷麦汁可发酵性糖的一致性 |
3.1.3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冷麦汁隆丁区分的一致性 |
3.1.4 中试酒厂与放大后工厂冷麦汁的感官品评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浅谈缩短麦汁过滤时间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麦芽粉碎 |
2 醪液糖化 |
3 过滤槽结构的影响 |
3.1 过滤槽滤板的平整性 |
3.2 过滤槽耕刀的形状 |
3.3 过滤槽面积与滤板高度 |
3.4 麦汁收集管加粗 |
3.5 过滤槽底部的清洗 |
3.6 过滤槽盘带呼气管的加装 |
4 过滤洗糟方法的控制 |
4.1 顶水、静止与回流 |
4.2 洗糟水温的控制 |
4.3 洗糟水放水次数 |
4.4 过滤时耕刀旋转速度 |
5 减少无效的操作时间 |
(7)缩短麦汁过滤时间的探求(论文提纲范文)
1 麦芽质量和粉碎质量 |
2 醪液的糖化效果 |
3 过滤槽结构的影响 |
3.1 过滤槽滤板的平整性 |
3.2 过滤槽耕刀的形状 |
3.3 过滤槽面积与滤板高度 |
3.4 麦汁收集管加粗 |
3.5 过滤槽底部的清洗 |
3.6 过滤槽盘带呼气管的加装 |
4 过滤洗糟方法的控制 |
4.1 顶水、静止与回流 |
4.2 洗糟水温的控制 |
4.3 洗糟水放水次数 |
4.4 过滤时耕刀旋转速度 |
5 无效的操作时间 |
6 总结 |
(8)基于多目标规划的Z公司啤酒配方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啤酒配方设计存在的问题 |
1.1.2 啤酒配方优化问题本质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构架 |
第二章 啤酒配方设计现状分析 |
2.1 啤酒生产流程及特点 |
2.1.1 啤酒生产流程 |
2.1.2 麦汁过滤的不同方式及特点 |
2.2 啤酒配方设计 |
2.2.1 配方设计定义及目标 |
2.2.2 啤酒生产配方设计一般流程 |
2.3 啤酒配方设计现状及问题 |
2.4 配方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及相互制约关系 |
2.5 啤酒配方优化的必要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啤酒配方模型构建 |
3.1 多目标规划 |
3.1.1 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模型 |
3.1.2 多目标规划的主要特点 |
3.1.3 多目标规划的常见求解方法 |
3.2 数学建模概述 |
3.2.1 数学建模的概念 |
3.2.2 啤酒配方优化问题的数学建模步骤 |
3.3 啤酒配方优化模型的构建 |
3.3.1 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的确定 |
3.4 啤酒配方优化模型的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公司的啤酒配方优化模型模拟 |
4.1 Z公司配方优化模型模拟 |
4.1.1 模型参数确定 |
4.1.2 Z公司啤酒优化模型的构建 |
4.2 数学规划软件LINGO求解模型结果 |
4.2.1 数学规划软件LINGO概况 |
4.2.2 LINGO软件求解模型过程 |
4.2.3 不同权重系数的优化方案比较及权重系数确定 |
4.2.4 LINGO软件运算得到优化结果 |
4.3 啤酒配方模型优化效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过滤槽法过滤对麦汁质量的影响及过滤操作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响应面法优化麦汁糖化工艺条件[J]. 高熳熳,刘腾云,白俊岩,程书梅,吴荣荣. 中国酿造, 2019(08)
- [2]基于PLC的麦汁过滤系统的实现[D]. 李鑫彤. 南昌大学, 2016(06)
- [3]高比例玉米淀粉辅料麦汁过滤堵塞的研究[D]. 马婷. 江南大学, 2015(12)
- [4]麦芽质量与麦汁过滤性能的研究[D]. 许举飞. 新疆大学, 2015(03)
- [5]啤酒厂不同糖化生产线一致性研究[D]. 李慧灵. 大连工业大学, 2015(06)
- [6]浅谈缩短麦汁过滤时间的因素及控制方法[J]. 张徐. 啤酒科技, 2014(11)
- [7]缩短麦汁过滤时间的探求[J]. 张徐. 酿酒, 2014(05)
- [8]基于多目标规划的Z公司啤酒配方优化研究[D]. 张宇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9]过滤麦汁浊度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点[J]. 韩龙. 啤酒科技, 2011(03)
- [10]麦汁制备操作的关键点分析[J]. 赵昆,樊莹. 啤酒科技,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