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装卸机械租赁费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姜成玲[1](2021)在《T项目部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物流与供应链的系统中,移动设备应用普遍。移动设备在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承担着物流大部分功能的实现,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正是因为移动设备的存在,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可进行正常的流通活动,所以移动设备也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必要条件之一;从整个物流与供应链系统来看,移动设备是在物的流通过程中发挥其存在价值。在移动设备中以具有不同物流功能的车辆的应用更为典型,例如运输车辆和装卸车辆。对于不同物流功能车辆的组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不仅是大宗货物等的主要运力之一,也是人民群众远距离出行的便利交通工具之一,所以其建设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昭然若出。本文将以铁路建设过程主要使用的移动设备——运输车辆和装卸车辆为例,进行运输-装卸车辆的组合调度优化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对T项目部的运输-装卸组合调度现状进行分析。从T项目部的介绍入手,介绍其工作流程,指出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的工作环节,然后阐述其存在的两方面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解释调度优化的必要性。第二,建立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模型并设计算法求解。模型中的运输车辆为挂车,装卸车辆为叉车。该模型以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虑唯一性条件、数量限制条件以及作业的先后顺序条件。根据该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结合求解,可获得优化后的运输-装卸作业时间以及挂车和叉车作业调度安排,解决T项目部的第一个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问题。第三,进行成本分析与挂车和叉车租赁数量方案选择。根据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模型的影响因素及T项目部的车辆调度问题,将时间转化成时间成本,提出总成本计算公式,从总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优化T项目部的挂车和叉车租赁数量,给出租赁方案及挂车和叉车作业调度安排,解决T项目部的第二个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问题。根据以上研究工作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优化了T项目部的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问题,所有作业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比实际时间要短,工程效益提高。同时,根据本论文的时间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可选择合适数量的挂车和叉车进行作业,根据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模型可对运输车辆和装卸车辆进行调度安排,证明了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米腾飞[2](2020)在《考虑堆场容量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作业设备配置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铁路集装箱运输具有降低货损,降低货运成本,完善“门到门”运输等优点,铁路货物集装化运输成为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铁路集装箱运输的重要连接节点,集装箱的发送,接收和中转都是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进行的,在“门到门”运输中,由于运输设备速度限制,货物在线路上的运输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可以优化的时间大多数集中在货物进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装卸设备配置程度决定了集装箱的处理效率,所以本文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进行配置优化,不仅可以降低中心站的作业成本,还可以提高“门到门”运输效率。目前,国内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港口装卸设备的配置和调度,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内容偏向于调度,而我国现在处于铁路集装箱化运输的起步阶段,更需要研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设备的配置问题。因此,本文根据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装卸工艺,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装卸设备进行配置,这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装卸设备配置量是中心站总成本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了解,介绍了以轨道吊和正面吊为主型装卸设备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优缺点,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设备配置的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现状,还分析了中心站的装卸设备、作业工艺和作业成本,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了以轨道吊为主型装卸设备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研究对象,且国内大多数中心站采用以轨道吊为主装卸作业区的主型装卸设备。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本文具体分析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作业区的总成本,认为中心站装卸作业区的总成本由固定作业成本,闲置成本和租赁成本构成,然后以中心站装卸作业区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中心站中主堆场和辅助堆场的最大容量,根据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作业工艺以及集装箱任务量等条件作为约束,建立整数规划模型,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设计了避免近亲杂交的遗传算法,加速了求解的速度,并对算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设备的最优配置方案,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证明本研究可以优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设备配置方案。
周泉岑[3](2019)在《沈阳局集团公司装卸设备运用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旨在我国铁路由运输生产型向市场经营性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相关战略规划、改革举措和沈阳局集团公司装卸管理创新成果,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当前铁路装卸物流经营环境、装卸设备及人员配置条件、装卸设施设备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通过剖析沈阳局集团公司现有装卸设备管理组织架构与装卸业务主体关系、不同装卸场站装卸设备配置和运用管理情况,提出目前装卸设备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设备自动化水平有待加强、设备维保能力急需补强及装卸集装化程度配套有待完善等问题。结合装卸设备物流化发展新要求,研究装卸设备优化配置原则和配置方法,提出管内场站装卸设备配置优化建议,以及提升装卸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机械设备全面综合管理、提高装卸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立装卸要素动态调配机制、开发新模式提升设备利用率、加强巩固设施设备后勤管理、试点加入社会集装器具平台等管理建议。通过研究装卸设备市场化管理模式创新原理与新模式设计的体系结构及层级分工,提出在人员激励、技术支撑、优化配置和投资融资四方面的配套举措:人员激励方面,提出优化装卸人员激励机制激发装卸人员积极性;技术支撑方面,提出推行货物包装集装化、装卸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和创新装卸新技术手段;优化配置方面,根据装卸设备配置原则与办法和当前地区增量情况,提出装卸设备配置建议方案;投资融资方面,提出淡季出租部分移动设备、与其他企业合并订单压价购买装卸设备等。论文研究紧密结合沈阳局集团公司运营实际,提出的装卸设备配置和管理模式可为进一步提高管内装卸设备物流化服务与管理水平、全面实现装卸设备降本增效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孟洋[4](2019)在《日照港成本分析与控制》文中指出港口服务是港口企业向运输经营人和货主或其代理人提供货物装卸、堆存仓储、租赁场地和设备以及其他有偿服务产品活动的过程。港口企业所发生的能耗、修理、人工、折旧等一系列费用都应当作为港口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现代港口所处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成本控制系统渐渐暴露出局限性,成本控制效果被削弱,大大降低港口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传统成本控制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准确性差,成本控制的操作重点确定缺少根据,成本控制的运行方式相对单一,造成装卸成本信息被扭曲。另外,部分企业为降成本,片面追求成本总量的控制,不考虑收入、成本、费用的配比性、合理性,因噎废食,对企业正常业务产生不良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重点在于优化港口行业的成本结构,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方位管理,改善公司资源利用率,从财力、物力和时间全面节约,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争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法下,成本归集方式简单粗略,虽然可以对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对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分析却存在很大进步的空间,对成本操作的应用价值仍然不强。这也是当前我国港口行业普遍存在的弊病。本文以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讨港口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目标成本法和KPI法制定目标成本可以完善成本的事前控制,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项目的归集与核算可完善成本的事中控制,KPI法进行评价分析可以加强成本的事后控制,为之后目标成本的分析设定奠定基础,形成企业经营成本的闭合管控体系。本文旨在探索如何以目标成本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KPI)设定目标成本,以作业成本法准确核算产品成本信息,再对关键绩效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的成本控制系统进行评价,达到有效精准进行成本控制的要求,从而使成本管理系统更加具有全面性、延伸性、可行性。该成本控制的思路补齐了传统港口企业成本控制系统的短板,将绩效考核与成本控制融合在一起,使成本控制的范围与效率得到扩大,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余思扬[5](2019)在《基于作业成本预算的港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以SX公司集装箱业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业成本预算作为较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其自我反馈的机制对成本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反馈都有着一定的优势。本文通过对港口企业SX公司的调研,分析SX公司现有的成本控制手段,找出其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作业成本预算方法给SX公司的成本管控方法的转变提供方向。本文首先对作业成本预算理论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对案例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案例企业的实际情况,以集装箱业务模块为切入点,分析其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整理出其作业流程,帮助其建立作业成本预算体系。论文首先对SX公司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对其成本预算编制及考核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其成本预算把控不严的相关要点,体现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根据SX公司的业务情况进行作业分析,运用作业成本预算将成本预算管理的环节结合起来,对整个预算流程进行流程和表单设计,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
雷异[6](2018)在《基于需求分类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方案研究》文中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建设中,物流运输在互通往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中欧班列在连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然而,当前中欧班列的运营由于接驳不畅导致了总体运输过程连续性较差和片段化严重,且以中欧班列为干线运输的多式联运系统中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均、转运节点选择不佳、流程环节衔接不畅和运输方案设计不精导致的多式联运运输时限较长、运输成本偏高和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等问题依然凸显。基于此,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方案的研究必要而紧迫。本文首先在介绍了中欧班列运营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痛点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在探究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方案制定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着重分析了货主在运输价格和运到时限上的需求偏好性。然后,对参与了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的不同转运站点和三种主流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模式的流程、作业时间及费用的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运输方案制定的角度,对多式联运过程从“点”到“线”、从“站”到“途”和从“中转”到“运输”进行把握。其次,结合实际运输情况,给出了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各流程、各环节、各类型站点和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时间成本与费用成本的计算方法。接着,在分析货主需求特性的基础上,将货主需求细分为运输费用最少、运到时限最短、给定价格区间内的运到时限最短和给定运到时限区间内的运输费用最少等四类典型需求。通过构建多式联运服务网,刻画了中欧班列从“点”到“线”、从“站”到“途”和从“中转”到“运输”整个流程各环节所产生的时间成本与费用成本;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面向不同需求分类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优化模型,并用CPLEX进行求解。最后围绕当前中欧班列的货源痛点,提出研究潜在货源地上海至欧洲集散枢纽汉堡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方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中欧班列运营现状,构建了“上海—汉堡”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服务网,在实际咨询数据的矫正下以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了各线路和各站点的费用及时间,再对货主的四类典型需求下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方案优化模型进行分别求解,并从运输费用、运到时限、时间窗与费用窗、优惠补贴、方案制定的建议等五方面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
黄渝[7](2013)在《华湘铁路装卸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物流行业管理还很不规范。《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基本不能满足铁路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对装卸成本的核算规范基本空缺;铁路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运输成本方面,而忽视对铁路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对铁路装卸成本核算和控制进行改进研究,对促进铁路企业降低装卸成本、增强竞争力,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华湘铁路装卸公司物流装卸成本为研究对象,对公司装卸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公司装卸成本核算和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明确产生问题的原因是铁路装卸未引起各界的足够重视;没有建立起综合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系统。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把装卸成本纳入铁路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核算、改变装卸成本核算方法以及变二级核算为一级核算等装卸成本核算改进措施,同时从装卸成本的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三个方面来探讨装卸公司装卸成本控制的改进对策。最后,提出宏观政策体制保障、人才保障、信息技术保障等方面是改进物流装卸成本核算和控制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在为华湘铁路装卸公司提供指导和参考的同时,也为铁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强化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建议。
但京[8](2011)在《基于遗传算法的钢材物流园区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钢材的需求不断增加,钢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钢材制造业、钢材加工业及交易业等企业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针对钢材物流的集群效应的特点,建设和运作钢材物流园区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集群效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的目的正是为钢材物流园区规划提供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以便钢材物流园区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和指导。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1)分析我国现有的钢材物流的现状,挖掘发展钢材物流园区的必要性,对已有及以已建设中的钢材物流园区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已有的规划设计方法,制定宏观发展规划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2)针对钢材物流园区的特点总结需求预测步骤,确定了包括宏观市场环境、钢材加工、钢材仓储、钢材交易、钢材物流配送等预测内容,采用定性(情景分析法)和定量(灰色预测法)两种特点的预测方法进行需求预测。(3)本文在布局规划阶段中总结了钢材物流园区功能布局及相应规模计算方法,划分了功能布局的用地类型进行,分析了SLP方法在钢材物流园区布局中的应用过程。(4)本文在优化布局阶段将SLP方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建立物流园区平面布局模型,以钢材物流园区总平面布局功能区块间的物流、流程、环境的优化配置为目标设计目标函数,有效描述总平面面积限制、道路通道问题等约束条件,根据遗传算法的流程设计适应度函数、编码和解码方法、遗传算法算子、及相关参数。(5)用VC的开发工具在Windows系统平台上制作数据录入平台,用户界面中进行数据采集并存入数据库,MATLAB7.0环境下用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优化运算得到优化结果。(6)制定钢材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的步骤以及明确开发主体的特点,采用运营管理的思想分别构建时间、利润、质量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9](2010)在《关于交通行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指导意见》文中提出交财发[2009]8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有关交通运输企业:
侴永丽[10](2010)在《大连港装卸机械租赁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大连港是环渤海经济带重要的港口企业,拥有大量的装卸机械资源,如何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装卸机械,以管理控制企业成本,是港口装卸机械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实现装卸机械租赁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和现代化,是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深入分析装卸机械租赁管理业务和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围绕租赁管理开展了大连港装卸机械租赁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的研究与设计工作。系统从技术稳定性、操作层面的数据完整性、功能可操作性和管理层面的流程再造、数据分析及面向工作流程进行功能设计等方面考虑,采用Browser/Server技术的多层结构体系,使系统具有客户端简单,扩张性好,易于维护等优点,同时系统采用了JSP服务端开发技术和JAVA技术,使系统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租赁系统划分为租赁基础设置、定期租赁计划管理、临时租赁管理、退租管理、租赁机械交接、月度租赁计费管理、租赁费用统计、租赁状况查询等多个功能模块,通过系统实施,建立了一个规范化的装卸机械租赁管理体系。通过租赁管理信息应用平台的搭建,建立了租赁数据资源库,支持了管理决策网络化,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使用,提升了大连港装卸设备租赁管理信息化的总体管理水平。
二、关于装卸机械租赁费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装卸机械租赁费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T项目部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移动设备在物流与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
1.1.2 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现实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技术路线图 |
小结 |
2 文献综述及分析 |
2.1 文献综述 |
2.1.1 移动设备研究 |
2.1.2 确定性供给或确定性需求下的车辆调度问题 |
2.1.3 多车型车辆的调度问题 |
2.1.4 运输及装卸车辆的组合调度问题 |
2.1.5 VSP或 VRP中的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 |
2.1.6 运输时间成本研究 |
2.2 研究现状及重要参考文献分析 |
2.2.1 研究现状分析 |
2.2.2 重要参考文献分析 |
小结 |
3 T项目部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项目部概况 |
3.1.1 项目部简介 |
3.1.2 项目部主要工作介绍 |
3.2 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现状 |
3.2.1 运作流程介绍 |
3.2.2 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介绍 |
3.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原因分析 |
3.4 优化必要性分析 |
3.4.1 计划的必要性 |
3.4.2 装卸的重要性 |
小结 |
4 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模型建立及求解 |
4.1 问题描述及前提假设 |
4.1.1 问题描述 |
4.1.2 前提假设 |
4.2 数学模型 |
4.2.1 符号说明 |
4.2.2 决策变量 |
4.2.3 目标函数 |
4.2.4 约束条件 |
4.3 算法设计 |
4.3.1 算法选择 |
4.3.2 求解流程 |
4.4 案例优化求解 |
4.4.1 T项目部相关数据 |
4.4.2 运输-装卸作业时间及调度安排优化 |
小结 |
5 成本分析与租赁数量方案优化 |
5.1 成本分析与租赁数量方案选择 |
5.1.1 影响因素分析 |
5.1.2 总成本计算公式 |
5.1.3 成本分析与方案选择 |
5.2 T项目部租赁数量方案优化 |
5.2.1 租赁数量方案优化 |
5.2.2 优化结果分析 |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研究建议 |
6.1.1 主要研究工作 |
6.1.2 对T项目部的工作改进建议 |
6.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6.2.1 研究局限 |
6.2.2 未来研究方向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算法主程序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考虑堆场容量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作业设备配置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铁路运输现状 |
1.1.2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分析 |
2.1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布局 |
2.2 影响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设备配置的因素 |
2.2.1 中心站内部因素 |
2.2.2 外界因素 |
2.3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设备 |
2.3.1 主作业区的三种装卸设备介绍 |
2.3.2 辅助作业区的装卸设备介绍 |
2.3.3 装卸设备成本组成 |
2.3.4 装卸设备作业流程 |
2.4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工艺 |
3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作业设备配置优化模型建立及算法设计 |
3.1 模型建立 |
3.1.1 问题描述 |
3.1.2 模型假设 |
3.1.3 不允许超过主堆场和辅助堆场最大容量的模型建立 |
3.1.4 允许超过主堆场和辅助堆场最大容量的模型建立 |
3.2 遗传算法设计 |
3.2.1 近亲度 |
3.2.2 遗传算法 |
4 算例分析 |
4.1 装卸设备参数描述 |
4.1.1 轨道吊作业成本计算 |
4.1.2 正面吊作业成本计算 |
4.1.3 集卡作业成本计算 |
4.2 其他参数描述 |
4.3 算例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沈阳局集团公司装卸设备运用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沈阳局集团公司装卸设备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现代物流对于装卸业务的要求 |
2.1.1 现代物流需求发展趋势 |
2.1.2 现代物流市场竞争环境 |
2.1.3 现代物流对于铁路装卸业务发展要求 |
2.2 现有管理模式分析 |
2.2.1 管理的架构 |
2.2.2 装卸业务主体关系 |
2.2.3 管理存在的问题 |
2.3 装卸设备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
2.3.1 原因分析 |
2.3.2 解决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3 沈阳局集团公司装卸设备运用管理优化研究 |
3.1 模式创新的原理 |
3.2 新管理模式设计 |
3.2.1 装卸设备管理模式的体系结构 |
3.2.2 装卸设备管理体系层级分工 |
3.3 本章小结 |
4 配套措施研究 |
4.1 人员激励 |
4.2 技术支撑 |
4.3 优化配置 |
4.3.1 装卸设备配置原则 |
4.3.2 装卸设备配置方法 |
4.3.3 装卸设备配置建议方案 |
4.4 投资融资 |
4.4.1 采购投资模式 |
4.4.2 运营开发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日照港成本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成本控制的理论及方法 |
2.1 关键绩效指标(KPI) |
2.2 目标成本法 |
2.3 作业成本法 |
3 日照港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3.1 日照港基本概况 |
3.2 日照港成本现状 |
3.3 日照港现行成本控制措施 |
4 日照港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日照港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4.2 日照港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5 日照港成本控制改进 |
5.1 日照港成本控制改进目标 |
5.2 日照港成本控制改进原则 |
5.3 日照港成本控制改进方案的设计 |
5.4 日照港成本控制改进方案的实施 |
5.5 日照港成本控制改进方案的实施保障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作业成本预算的港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以SX公司集装箱业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成本控制相关研究 |
1.2.2 作业成本预算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
2.1.1 成本控制体系 |
2.1.2 成本控制工具与方法 |
2.2 作业成本预算的相关理论 |
2.2.1 作业成本法 |
2.2.2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 |
2.2.3 作业成本预算的主要内容 |
2.2.4 作业成本预算模型 |
3 港口行业成本控制现状 |
3.1 港口行业成本特征 |
3.2 港口企业常见的成本管控问题 |
3.3 港口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探究 |
4 基于作业成本预算的SX公司集装箱业务成本控制应用 |
4.1 SX公司情况介绍 |
4.1.1 SX公司基本情况 |
4.1.2 SX公司集装箱操作部基本情况 |
4.2 SX公司成本控制的现状 |
4.2.1 SX公司成本控制基础工作 |
4.2.2 SX公司成本预算 |
4.2.3 SX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 选择作业成本预算作为成本控制方法的依据 |
4.3.1 作业成本预算相较于传统预算的优势 |
4.3.2 港口企业应用作业成本预算的有利因素 |
4.4 SX公司集装箱业务的作业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 |
4.4.1 建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基础 |
4.4.2 作业成本预算编制 |
4.4.3 作业成本预算的执行 |
4.4.4 作业成本预算的反馈机制 |
4.5 构建作业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
4.5.1 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基础 |
4.5.2 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与统计 |
4.5.3 建立信息化系统 |
4.5.4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
4.5.5 提高人员参与度 |
5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需求分类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欧班列研究现状 |
1.2.2 集装箱多式联运研究现状 |
1.2.3 运输方案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中欧班列运营现状 |
2.1 中欧班列开行现状概述 |
2.1.1 中欧班列通道情况 |
2.1.2 中欧班列运行情况 |
2.2 中欧班列货源组织与开行模式 |
2.2.1 中欧班列货源组织 |
2.2.2 中欧班列开行模式 |
2.3 中欧班列存在的痛点及原因分析 |
2.4 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方案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流程分析 |
3.1 转运站点作业流程、时间和费用构成分析 |
3.1.1 集装箱中心站(陆港) |
3.1.2 口岸站(国境站) |
3.1.3 港口 |
3.2 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流程、时间及费用构成分析 |
3.2.1 中欧班列公铁联运 |
3.2.2 中欧班列水铁联运 |
3.2.3 中欧班列铁铁联运 |
3.3 本章小结 |
4 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时间和费用计算 |
4.1 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时间计算 |
4.1.1 转运站点中转时间计算 |
4.1.2 在途运输时间计算 |
4.1.3 其他时间计算 |
4.1.4 多式联运运输时间计算 |
4.2 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费用计算 |
4.2.1 转运站点中转费用计算 |
4.2.2 在途运输费用计算 |
4.2.3 其他费用计算 |
4.2.4 多式联运运输费用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需求分类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方案建模及求解 |
5.1 运输需求分析 |
5.1.1 货主需求分析 |
5.1.2 货主需求分类 |
5.2 问题描述 |
5.3 网络描述 |
5.3.1 物理网络 |
5.3.2 服务网络 |
5.4 模型假设 |
5.5 模型建立 |
5.5.1 参数说明 |
5.5.2 建立模型 |
5.6 模型的求解 |
5.7 本章小结 |
6 实例分析 |
6.1 实例简介 |
6.1.1 背景分析 |
6.1.2 探究意义 |
6.1.3 OD站点选择分析 |
6.1.4 问题描述 |
6.1.5 流程简析 |
6.2 网络描述 |
6.3 运输时间分析 |
6.3.1 站点中转时间分析 |
6.3.2 在途运输时间分析 |
6.3.3 其他时间分析 |
6.4 运输费用分析 |
6.4.1 站点中转费用分析 |
6.4.2 在途运输费用分析 |
6.4.3 其他费用分析 |
6.5 模型求解 |
6.6 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华湘铁路装卸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文献 |
1.2.2 国内物流成本核算相关文献 |
1.2.3 国内物流成本控制相关文献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物流装卸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理论分析 |
2.1 物流和物流成本及装卸概念 |
2.1.1 物流与物流企业 |
2.1.2 物流成本 |
2.1.3 装卸与装卸成本 |
2.2 物流成本核算原则与方法 |
2.2.1 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原则 |
2.2.2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
2.3 物流成本控制理论基础与方法 |
2.3.1 物流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
2.3.2 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 |
第3章 公司物流装卸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华湘铁路装卸公司成本核算和控制现状 |
3.1.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2 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 |
3.2 公司物流装卸成本核算与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装卸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3.2.2 装卸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3.2.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公司物流装卸成本的改进研究 |
4.1 公司物流装卸成本核算的改进研究 |
4.1.1 将装卸成本纳入主营业务核算 |
4.1.2 改变装卸成本核算办法 |
4.1.3 统一规范装卸成本核算 |
4.1.4 按国家标准进行物流成本核算 |
4.2 公司物流装卸成本控制的改进研究 |
4.2.1 装卸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
4.2.2 装卸成本前馈控制的改进 |
4.2.3 装卸成本过程控制的改进 |
4.2.4 装卸成本反馈控制的改进 |
第5章 完善物流装卸成本核算与控制的保障措施 |
5.1 宏观政策及体制保障 |
5.2 人才保障 |
5.2.1 制定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
5.2.2 培养专业人才完善用人机制 |
5.3 信息技术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遗传算法的钢材物流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钢铁物流的现状 |
1.1.2 钢材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
1.1.3 钢铁物流发展方向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材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 |
1.2.2 钢材物流园区功能布局的研究 |
1.2.3 物流园区运作管理规划研究 |
1.3 钢材物流园区研究内容 |
第2章 钢材物流园区规划发展思路 |
2.1 钢材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 |
2.1.1 钢材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
2.1.2 钢材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 |
2.2 钢材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思路 |
2.2.1 钢材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原则和目标 |
2.2.2 钢材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内容和步骤 |
第3章 钢材物流园区需求预测 |
3.1 钢材物流园区需求预测步骤 |
3.2 钢铁物流园区需求预测内容 |
3.2.1 宏观市场环境分析与预测 |
3.2.2 钢材加工分析预测 |
3.2.3 钢材物流能力分析预测 |
3.2.4 钢材交易分析及预测 |
3.3 钢材物流园区预测方法 |
3.3.1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钢材物流需求分析预测模型 |
3.3.2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物流需求模型 |
第4章 钢材物流园区总平面设计 |
4.1 钢材物流园区功能定位 |
4.2 钢材物流园区建设规模设计 |
4.2.1 生产作业区面积计算 |
4.2.2 商贸交易区面积计算 |
4.2.3 配建设施区土地面积计 |
4.2.4 其它用地面积计算 |
4.2.5 确定用地类型 |
4.3 钢材物流园区功能布局阶段 |
第5章 钢材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优化设计 |
5.1 钢材物流园区规划优化设计目标 |
5.2 遗传算法概述 |
5.2.1 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 |
5.2.2 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 |
5.2.3 遗传算法的应用步骤 |
5.3 基于SLP的遗传算法平面布局优化 |
5.3.1 设计决策变量 |
5.3.2 确定限制条件 |
5.3.3 钢材物流园区规划目标函数及适应度函数设计 |
5.3.4 染色体编码与解码 |
5.3.5 设计遗传算子 |
5.4 计算机实现方法研究 |
5.4.1 运行环境及软件工具 |
5.4.2 实现及运行流程 |
5.4.3 案例分析 |
第6章 钢材物流园区运作管理模式研究 |
6.1 钢材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模式研究 |
6.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钢材物流园区运作模式研究 |
6.2.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6.2.2 生产运作动力学模型设计 |
6.3 钢材物流园区运作管理系统案例分析 |
6.3.1 货物装卸时间灵敏度分析 |
6.3.2 利润效益模型灵敏度分析 |
6.3.3 灵敏度结果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9)关于交通行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指导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物流业务成本费用核算原则 |
二、物流业务成本费用的构成 |
三、物流业务成本费用的核算 |
四、物流业务成本的计算 |
五、物流业务成本费用报表 |
六、附则 |
(10)大连港装卸机械租赁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大连港信息化现状及装卸机械租赁信息系统的提出背景 |
1.1.1 大连港信息化现状 |
1.1.2 装卸机械租赁信息系统提出的背景 |
1.1.3 装卸机械租赁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
1.2 本课题信息系统的设计目的及内容 |
1.2.1 租赁信息系统的设计目的 |
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系统总体结构及设计 |
2.1 系统设计实现总体目标 |
2.2 系统实现的主要任务 |
2.3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2.3.1 系统业务管理流程分析 |
2.3.2 信息标准结构分析 |
2.3.3 工作流程管理设计 |
2.3.4 与其他信息化系统的接口设计 |
2.4 租赁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 |
2.5 小结 |
3 租赁管理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
3.1 租赁管理的相关概念 |
3.2 租费的计算方法 |
3.3 租赁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3.3.1 租赁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3.3.2 模块功能列表 |
4 租赁管理系统主要模块流程详细设计 |
4.1 基本设置 |
4.1.1 长租系数 |
4.1.2 新度系数 |
4.1.3 基本费用 |
4.1.4 租赁设备设置流程 |
4.2 定租计划办理 |
4.2.1 计划申请流程 |
4.2.2 计划修正流程 |
4.2.3 冲突测试流程 |
4.2.4 计划批准 |
4.2.5 租赁合同流程 |
4.3 临时租赁办理 |
4.4 租赁退租办理流程 |
4.5 数据库设计 |
5 系统实现技术与环境 |
5.1 Browser/Server软件体系结构选取 |
5.2 数据库管理 |
5.3 建模工具 |
5.4 系统的运行环境分析 |
5.4.1 系统硬件配置要求 |
5.4.2 系统软件配置要求 |
5.4.3 系统总体性能分析 |
5.4.4 系统安全性分析 |
5.4.5 小结 |
6 系统运行与应用实例 |
6.1 系统总体运行情况介绍 |
6.1.1 系统登录介绍 |
6.1.2 系统数据表现形式 |
6.1.3 利用JAVA编码进行功能实现 |
6.1.4 采用PowerDesign工具实现数据库设计 |
6.1.5 采用Visual SourceSafe工具进行系统的版本管理 |
6.2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实例 |
6.2.1 系统基础管理实现 |
6.2.2 系统操作人员帐号及工作权限管理 |
6.3 租赁管理系统模块应用实例 |
6.3.1 租赁管理系统界面介入 |
6.3.2 长租系数、新度系数和基本费用 |
6.3.3 定租计划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装卸机械租赁费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T项目部运输—装卸车辆组合调度优化研究[D]. 姜成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考虑堆场容量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作业设备配置优化[D]. 米腾飞.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沈阳局集团公司装卸设备运用管理优化研究[D]. 周泉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8)
- [4]日照港成本分析与控制[D]. 孟洋.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基于作业成本预算的港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以SX公司集装箱业务为例[D]. 余思扬.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6]基于需求分类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运输方案研究[D]. 雷异.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7]华湘铁路装卸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改进研究[D]. 黄渝. 湖南大学, 2013(10)
- [8]基于遗传算法的钢材物流园区规划研究[D]. 但京.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9]关于交通行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指导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交通财会, 2010(10)
- [10]大连港装卸机械租赁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D]. 侴永丽.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