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深井水孵化虹鳟发眼卵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方,李刚[1](2021)在《银鲑发眼卵的孵化与培育》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水产引育种中心将引进的约3万粒银鲑发眼卵,在8℃恒温条件下进行孵化试验。孵化采用循环水孵化系统,通过加入水体到调节池、排放孵化池少量水体等措施保证水质稳定。经过22天的恒温孵化,破膜稚苗21356尾,孵化率71.2%,上浮稚鱼平均全长31.4mm,均重约为328mg。经过70天开口驯化投喂,稚鱼成活率为80.9%,平均全长8.54cm,体长7.48cm,平均重6.98g,特定生长率7.82%/d。
冯栋亮,李勤慎,冯志云,王静汝,孙燕娥[2](2019)在《浅析北方地区地下盐碱水在虹鳟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西北地区水源匮乏问题,积极开发地下盐碱水在冷水鱼养殖中的应用,本实验通过对盐碱水水质特点(包括溶解氧、水温、水流速、盐度、总碱度、总硬度、pH、硝酸盐等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并与黄河水水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确定该盐碱水对鱼类生长繁殖无负面影响后用于虹鳟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在虹鳟发眼卵培育中,密切观察记录相关数据,并参考淡水孵化虹鳟发眼卵中孵化成活率以及鱼苗生长相关数据与之对比总结,得出地下盐碱水在苗种培育中高盐度和恒定低温的优越性。
刘帅[3](2017)在《两种佐剂对虹鳟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As)是一类重要的咸淡水养殖动物病原菌,主要引起鲑鳟鱼类如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大西洋鲑(Salmo salar)等疖疮病及溃疡病,被感染鱼体死亡率高影响范围广,并且其宿主范围在逐年扩大,严重制约了中国鲑鳟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目前,中国一般采用化学药物及各类抗生素防治杀鲑气单胞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容易导致病原菌出现交叉耐药反应,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疫苗是防治杀鲑气单胞菌的最有效方法,在国外,采用接种商业化疫苗方法预防此菌感染已取得较好的保护效果。因而针对虹鳟杀鲑气单胞菌开展免疫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蜂胶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分别添加到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中,然后免疫虹鳟,评价对的虹鳟相对免疫保护率,并采集虹鳟肝、脾脏、头肾和鳃组织用于RNA的提取,分析疫苗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佐剂联合疫苗。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从本实验室保藏的2014-2015年分离自大西洋鲑和虹鳟等体内的气单胞菌50株,结合革兰氏染色、生化特性和分子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50株受试菌中有7株均为G-;葡萄糖产酸产气、氧化酶阳性等;Blast比对分析发现7株菌的16S r RNA序列分别与Gen Bank数据库中杀鲑气单胞菌的不同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相似性达99%以上,以杀鲑气单胞菌的特异性基因fst A设计引物再次鉴定,经过比对分析后确定该7株菌均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salmonicida)。血清学分析发现7株菌均为同一血清型。7株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以下均称杀鲑气单胞菌As)的毒力测定结果发现,菌株NO.7毒力最强,死亡率达到100%,以该菌作为制备疫苗的菌株。第二部分:根据Gen Bank中杀鲑气单胞菌铁载受体(ferric siderophore receptor,fst 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杀鲑气单胞菌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仅对杀鲑气单胞菌及其亚种有阳性扩增,与其他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构建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质粒拷贝数与循环阈值值线性关系良好,扩增所得标准曲线为y=-4.2552x+39.644,相关系数R2为0.988,最低检测限为35拷贝/μL,较常规PCR的灵敏度高出约100倍。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人工感染的虹鳟病样,15个被检样品呈阳性反应,与细菌常规鉴定方法结果一致。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杀鲑气单胞菌定量检测方法快速、特异、灵敏,可用于临床诊断和疫病监测。第三部分:将蜂胶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分别与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混合均匀,制备成蜂胶佐剂疫苗和弗氏完全佐剂疫苗,此外,将蜂胶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分别与PBS(p H7.3)混合均匀作为对照组。注射免疫试验共分6组,分别为A组(PBS对照组)、B组(蜂胶佐剂+灭活疫苗组)、C组(蜂胶佐剂+PBS组)、D组(灭活疫苗组)、E组(弗氏完全佐剂+灭活疫苗组)和F组(弗氏完全佐剂+PBS组)。在免疫30d后进行攻毒试验,比较各组疫苗虹鳟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同时对免疫后不同时间段内虹鳟各主要免疫器官(肝、鳃、头肾和脾脏)中各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攻毒14d后A组虹鳟死亡率为100%,B组免疫保护率最高达到90%,其次是E组为85%,都明显高于D组,这说明佐剂的加入有效提高了疫苗的保护作用。免疫后各组织中的7种基因显着上调表达,且B和E组表达量普遍高于A组、D组和F组;四种组织中,IL-8、IL-1β、MHCⅠ、CD8和Ig T 5种基因的表达最大值出现在免疫后1-3d,IFN-γ和Ig M在鳃中的表达最大值出现在3-7d,各基因表达量最高值为对照组的2.0-70.0倍,攻毒7d后,各组织中7种基因表现出显着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两种佐剂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均有效引起了虹鳟的免疫反应参与了鱼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并且蜂胶佐剂的加入大大增强了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丰富了免疫相关基因的分子研究,为疫苗的免疫途径及免疫效果评价提供了数据。
问思恩,白海锋,李平,庞琨,刘涛,孙宇航[4](2017)在《秦巴山区虹鳟三倍体苗种培育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隶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马哈鱼属(Oncorhychus),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冷水性鱼类,原产于美国阿拉加斯加地区的山川溪流中。我国于1959年开始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成功推广到大部分省份和地区。三倍体虹鳟是基于鱼类遗传育种理论生产的多倍体虹鳟,是四倍体虹鳟鱼和普通二倍体虹鳟鱼杂交产生的全雌性虹鳟鱼,具有生长周期
贾鹏[5](2016)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中国株遗传进化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中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展鲑鳟养殖业,全年总产量达39,164吨。然而,不断出现的疾病对中国迅速成长的鲑鳟养殖业造成极大危害,特别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IHN)。IHN是一种主要感染鲑鳟的病毒性传染病,感染后死亡率达90%以上,其病原为隶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粒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amo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自1985年中国黑龙江省首次报道IHN以来,该病已传播至中国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甘肃、四川、吉林、新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据2014年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显示,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和甘肃5省(直辖市)冷水鱼养殖场点IHN平均阳性率为36.7%,且局部发生IHN疫情。其中,河北IHN平均阳性率更是高达84.6%。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的鲑鳟原良种场和重点苗种场被检出IHN,成为中国鲑鳟养殖业发展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明确IHNV在中国分布和遗传进化特征,为其风险分析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国每年从国外引进大量鲑鳟发眼卵,而国外不断发生的IHN疫情,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检疫技术水平,以防致病力强和新基因型IHNV毒株传入。本研究旨在明确IHNV在中国的分布、遗传进化、传播路径和变异情况,解析IHNV中国株全基因组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以期用于IHNV的检疫和防控。本研究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川、云南、甘肃7省采集鲑鳟样品428份,50个样品IHNV检测结果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1.68%。基于IHNV mid G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49株(49/50)IHNV属于J基因型J Nagano基因亚型,1株(1/50)属于M基因型MN基因亚型。另外,Bj LL中国株属于M基因型MA基因亚型,而非之前报道的U基因型。这是首次在中国监测到M基因型MN基因亚型IHNV。针对新基因型的传入,本研究对输华鲑鳟的检疫工作提出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建议。遗传进化分析推断MN基因亚型IHNV株于1994年前由美国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辽宁地区流行,而MA基因亚型IHNV株于2003年由美国传入中国,并在北京地区流行。50株IHNV可分为11个序列类型,即m G801Jm G8010J和m G811M。其中,39株IHNV(39/50)属于m G801J序列类型,1株属于m G802J序列类型,2株属于m G803J序列类型,2株属于m G804J序列类型,m G805Jm G810J和m G811M序列类型各1株。综合分析IHNV中国株序列类型、遗传进化和流行病学信息,推测m G801J序列类型(39株IHNV)IHNV毒株可能由同一毒株进化而来,且由黑龙江通过发眼卵传播至甘肃、辽宁、吉林和河北地区。2株IHNV云南株属于m G804J序列类型,推断云南地区IHNV的传染源来自黑龙江。甘肃地区监测到m G801J和m G805J 2种序列类型,并推断传染源来源于黑龙江和河北地区。四川IHNV株属于m G810J序列类型,推测IHNV传入四川后,在当地养殖场交叉传播,且与当地环境相互作用下,可能其毒力发生变化。本研究报道IHNV感染七彩鲑(Salvelinus fontinalis)并导致其出现低水平死亡率,为IHNV易感动物研究提供参考。从发病的七彩鲑中分离到一株IHNV,将其命名为Ch20101008株,并成功克隆其全基因组。该毒株基因组大小为11,129bp,含有N、P、M、G、NV和L 6结构基因,整个基因组有198个碱基位点发生基因突变,其中53个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在L基因5’UTR 4959位点缺失1个碱基A。相对于U基因型IHNV毒株,中国株全长G基因共15个碱基位点出现突变,且7个导致氨基酸突变,为IHNV中国株疫苗研制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为实现快速、准确、定量检测IHNV,本研究建立了微滴式数字RT-PCR方法(Reverse transcriptase digital droplet PCR,RT-dd PCR)、RT-LAMP荧光方法(Reverse transcriptas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和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和应用。与实时荧光RT-q PCR相比,RT-dd PCR方法表现出与之相近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最低检测限为0.6copies/μL,且RT-dd PCR方法实现了对IHNV的绝对定量检测。实际应用过程中,RT-dd PCR方法的检出率高于RT-q PCR方法。所建立的RT-LAMP荧光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较大幅度缩短了检测时间,避免了由于开盖加染料而导致的假阳性问题。RT-LAMP荧光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为3.64×10-7μg/μL,比常规RT-PCR高1,000倍,和实时荧光RT-q PCR相同。将RT-LAMP荧光检测方法进行初步应该,结果表明该方法与RT-q PCR方法、RT-PCR的诊断特异性相同,但诊断灵敏性低于RT-q PCR方法。本研究以IHNV全长G基因的表达产物为抗原,通过常规技术筛选出2株抗IHNV的单克隆抗体(5H3和6G7),其效价分别为1:18,000和1:20,000,两株抗体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并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应用制备的抗体,初步尝试建立了检测IHNV的荧光纳米微球检测卡,并进行了初步应用。与RT-PCR方法相比,该检测卡的阳性检出率为41.67%,说明其灵敏性低于RT-PCR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以本研究获得的成果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规定的检测技术为基础,我们修订了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检疫技术规范》(标准号:SN/T1474-2014)。另外,将建立的RT-LAMP方法转化成农业部水产行业标准《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已提交送审稿)。将本研究建立的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RT-dd PCR方法、RT-LAMP荧光方法和荧光纳米微球检测卡)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检疫技术规范》规定的病毒分离、RT-PCR方法、RT-q PCR方法(文献报道)进行比较应用。结果表明,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T-dd PCR方法(44%)、RT-q PCR方法(43%)、RT-LAMP方法(42%)、病毒分离(23%)和荧光纳米微球检测卡(15%),样品新鲜度和采样形式等因素对每种方法的检出率影响明显。
王庆龙[6](2013)在《金鳟和虹鳟繁殖与育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虹鳟原产于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其驯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是最早开始人工养殖的鱼类之一。虹鳟具有肉质鲜美、无腥味、无肌间小骨和全面的营养等特点,加上其经过多年驯化,形成一些优良品种,高度适应集约工厂化养殖,从而使虹鳟成为世界粮农组织(FAO)大力推荐养殖的经济鱼类之一。金鳟是虹鳟的变异品种,除与虹鳟一样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观赏价值。目前鳟鱼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每年尚需进口大西洋鲑填补市场空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我国只有北方和西部一些大型河流和水库能够规模化养殖这一因素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虹鳟鱼的人工繁殖和育苗等相关技术尚欠成熟。鳟鱼的发眼卵抗噪性强,可以长途运输,便于引种,因此加强鳟鱼的繁殖和育种技术研究,推广和发展鳟鱼的养殖对于推进我国鲑鳟鱼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金鳟人工繁育技术对亲鱼选择与养殖管理、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管理、发眼卵运输等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记录了养殖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以及光调控亲鱼性腺发育的光强变化,繁殖期间适宜水温8~12℃,pH值在8.6~8.8,溶解氧在9.8~10.8mg/L。观察测量了亲鱼的生物学指标,并通过组织学手段观察性腺发育分期;计算了受精率、发眼率等指标,针对仔鱼培育的饵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进行了优化,开口时是仔鱼的营养的敏感时期,死亡率高,是仔鱼培育的最关键的时期。2.金鳟胚胎和仔鱼发育观察描述了金鳟胚胎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受精卵到孵出仔鱼要经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器官形成期、孵化出膜阶段,金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和积温密切相关,受精后19天发眼,34d孵化,从受精卵到孵化成为仔鱼共积温达324.36℃.d。并观察记录了金鳟仔鱼早期生长发育情况,初孵仔鱼全长(14.4±0.6)mm,腹部有较大的卵黄囊,孵出后第30d上浮,摄食后开始进入稚鱼期。3.热休克诱导虹鳟三倍体最佳参数研究对虹鳟鱼三倍体温度休克法进行了尝试,分别设置26℃,28℃,30℃三个处理组,起始处理时间均为受精后15min,处理持续时间均为15min,在26℃到30℃的范围内,随着休克温度的升高,相对三倍体率逐渐升高,30℃处理组的相对三倍体率高达83.3%,但是其对应的2h死亡率也较高。即同样数量的受精卵,起始处理时间和处理持续时间相同,在三个温度下进行热休克诱导,28℃能诱导产生更多的三倍体(死亡率相对低),28℃处理组的绝对三倍体率最高,为69.3%诱导综合效益最佳。
任华,蓝泽桥,兰大华[7](2012)在《南方地区鲟鱼性腺发育影响因子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南方地区人工养殖鲟鱼性腺发育的影响因素有亲鱼种质退化、养殖环境、饲料营养以及养殖疾病等。文章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促进南方地区鲟鱼人工繁殖健康发展的对策。
杨贵强,徐绍刚,王跃智,付海利,周云[8](2010)在《金鳟受精卵孵化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2~5月进行了金鳟自繁试验,获得金鳟受精卵9.55万粒。在同一孵化室内培育至发眼卵,分别置于室内和室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继续孵化,结果显示:受精卵在孵化室内(水温6.1℃)经40~42d的孵化,全部发眼,发眼率96.8%,发眼积温达244~256℃·d。发眼卵在孵化室内的积温达到336~342℃·d时开始破膜,孵化率91.2%;在凉棚下积温达到315~322℃·d时开始破膜,孵化率89.1%。试验证明:在金鳟发眼卵孵化时适当提高水温可缩短孵化期,昼夜温差对金鳟发眼卵孵化率的影响不大。
顾成柏[9](2010)在《鲆鲽鱼类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等高蛋白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对牙鲆、半滑舌鳎等优质海水鱼类的需要量逐年上升;而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以及养殖业自身污染等所造成的可利用水资源的日趋减少,给我国乃至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成为化解水产品需求量增加与水资源短缺和水产养殖污染等重大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经过多年实践,设计出一套封闭循环水处理工艺,并对养殖污水进行了净化处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检测结果发现,其对大肠菌群的去除率为32%,对COD的去除率达76%,对非离子氨的去除率达95%,完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进一步进行了牙鲆的循环水养殖实验,结果显示,经过280d的养殖,水循环处理系统中的各单元对各个养殖环节中的水源能够进行有效的净化;养殖期间的主要水质指标及其变化范围为pH:7.138.16,DO(mg/L):6.07.27,NH4+-N(mg/L) :0.090.50,NO2--N(mg/L):0.442.43。与对照组相比,养殖的牙鲆生长较快,成活率高达95%以上,比对照组高出4.8%。又利用循环水进行了半滑舌鳎和星斑川鲽的苗种繁育实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培育出平均6.1cm的半滑舌鳎鱼苗11万尾,体色正常,原色率100%,获发育至“原口关闭期”的受精卵30万粒;自发育到“原口关闭期”的受精卵培育至仔鱼附底,前期成活率为37.5%;后期培养(自附底至全长6mm)成活率达95%以上。培育出全长2.5cm左右的星斑川鲽鱼苗10.2万尾,2龄仔鱼培育成活率为45.6%,共销售全长5cm以上的鱼苗7.5万尾,养殖期间未有异常病害和死亡现象发生。
向国荣[10](2008)在《匙吻鲟、杂交鲟、史氏鲟网箱养殖生长对比试验》文中提出近年来,鲟鱼养殖热不断升温,目前,这一品种的养殖已成为中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本研究从匙吻鲟,杂交鲟和史氏鲟三种鲟鱼的投喂饵料的蛋白含量,网箱养殖的放养密度,以及杂交鲟对硫酸铜、高锰酸钾、甲醛三种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等三方面来探讨鲟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旨在为吉首市河溪水库网箱养殖鲟鱼提供依据。在杂交鲟对硫酸铜、高锰酸钾、甲醛三种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发现杂交鲟对这三种药物最低致死浓度顺序为:硫酸铜<高锰酸钾<甲醛;杂交鲟对甲醛的平均忍受限最高,其24h、48h的Tlm分别为51ppm、47ppm,以安全浓度衡量,最高为甲醛11.9750ppm;在致死率相同的药物浓度中,致死速度:高锰酸钾>硫酸铜>甲醛用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5.48%,39.66%,35.09%的三种配合饲料投喂匙吻鲟、杂交鲟和史氏鲟,经过90天的喂养后发现,三种鲟鱼在蛋白含量为39.66%的配合饲料投喂下,生长速度最快,饵料系数最低,各组鱼的平均日增重量和饵料系数分别达到了4.41 g/尾,4.86 g/尾,4.51 g/尾和1.58,1.31,1.61。结果表明,这三种鲟鱼的配合饲料中,最佳蛋白含量应该为40%。用脂肪含量分别为6.5%,8.5%,10.5%,12.5%的四种配合饲料投喂匙吻鲟、杂交鲟和史氏鲟,经过90天的喂养后,我们发现,三种鲟鱼在脂肪含量为8.5%的配合饲料投喂下,生长速度最快,饵料系数最低,各组鱼的平均日增重量和饵料系数分别达到了4.56 g/尾,4.93 g/尾,4.66 g/尾,和1.46,1.22,1.52。我们认为在鲟鱼的配合饲料中,最适宜的脂肪含量为8%~9%之间。在匙吻鲟、杂交鲟和史氏鲟三种鲟鱼不同放养密度的生长对比试验中,共设计了18尾/m2,24尾/m2,32尾/m2,40尾/m2四个不同放养密度,用蛋白含量为39.66%的饲料经过90天的饲喂后,三种鲟鱼在放养密度同为24尾/m2时,生长速度最快,饵料系数最少,这种放养密度下的平均日增重量和饵料系数分别达到了4.57 g/尾,4.93 g/尾,4.60 g/尾和1.46,1.25,1.50。结果表明,体重在250g到700g的鲟鱼的最佳养殖密度为24尾/m2左右。在试验中同时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生长速度最快,而匙吻鲟和史氏鲟之间并无明显差别。
二、利用深井水孵化虹鳟发眼卵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深井水孵化虹鳟发眼卵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银鲑发眼卵的孵化与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验材料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地点 |
(三)实验设备 |
(四)水源条件 |
二、试验方法 |
(一)孵化前的准备 |
(二)孵化流程与管理 |
(三)稚鱼管理 |
三、总结与分析 |
(一)水质变化分析 |
(二)成活率分析 |
(2)浅析北方地区地下盐碱水在虹鳟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
(一)试验时间和地点 |
1.孵化场地及孵化水源 |
2.孵化设备 |
3.实验器材 |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
1.水质检测 |
2.孵化前准备工作 |
3.孵化阶段操作流程 |
4.苗种培育阶段 |
二、试验结果 |
(一)水质检测结果与分析 |
1. 水质检测结果见表1。 |
2. 水质检测分析 |
(二)发眼卵孵化阶段检测数据结果分析 |
1. 孵化阶段数据结果 |
2. 数据分析 |
(三)发眼卵发育情况及分析 |
1. 发眼卵孵化状况记录 |
2. 孵化状况分析说明 |
(四)盐碱水孵化与黄河水孵化对比分析 |
1. 孵化阶段相关数据对比 |
2. 数据分析 |
(五)苗种培育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3)两种佐剂对虹鳟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国内外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现状 |
1.2 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主要特征 |
1.3 鱼用佐剂研究进展 |
1.3.1 佐剂分类 |
1.3.2 佐剂的作用机制 |
1.3.3 蜂胶佐剂 |
1.4 细胞因子 |
1.4.1 白细胞介素(Interlenkkin,IL) |
1.4.2 干扰素(Interferon,IFN) |
1.5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
1.6 T细胞表面受体 |
1.7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杀鲑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 |
2.2.2 生理生化鉴定 |
2.2.3 16SrRNA序列测定 |
2.2.4 fstA序列测定 |
2.3 杀鲑气单胞菌血清型分析 |
2.3.1 抗原制备 |
2.3.2 免疫 |
2.4 杀鲑气单胞菌血清学分析 |
2.5 杀鲑气单胞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
2.6 实验结果 |
2.6.1 菌株的形态特征 |
2.6.2 生理生化特性 |
2.6.3 16SrRNA序列的PCR扩增及比对结果 |
2.6.4 fstA序列的PCR扩增及比对结果 |
2.6.5 杀鲑气单胞菌血清型结果 |
2.6.6 疫苗候选株筛选结果 |
2.7 讨论 |
第三章 杀鲑气单胞菌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3.2.2 引物特异性检测 |
3.2.3 制备质粒标准品 |
3.2.4 标准曲线的建立、灵敏度及重复性分析 |
3.2.5 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3.3 实验结果 |
3.3.1 引物特异性检测 |
3.3.2 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3 灵敏度检测 |
3.3.4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重复性分析 |
3.3.5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佐剂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虹鳟免疫效果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 |
4.1.2 实验虹鳟 |
4.1.3 蜂胶与弗氏完全佐剂 |
4.1.4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虹鳟暂养 |
4.2.2 杀鲑气单胞菌疫苗的制备 |
4.2.3 疫苗无菌检验和安全性检验 |
4.2.4 虹鳟半致死剂量(LD50)测定 |
4.2.5 分组、免疫与采样 |
4.2.6 攻毒感染与免疫相对保护率 |
4.2.7 RNA提取及cDNA合成 |
4.2.8 荧光定量PCR所用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4.2.9 荧光定量PCR检测 |
4.2.10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疫苗无菌检验和安全性检验 |
4.3.2 虹鳟LD50计算 |
4.3.3 免疫相对保护率RPS |
4.3.4 荧光定量PCR所用引物的获得 |
4.3.5 IL-8 在肝、脾脏、头肾和鳃中的表达 |
4.3.6 IL-1β在肝、脾脏、头肾和鳃中的表达 |
4.3.7 MHCⅠ在肝、脾脏、头肾和鳃中的表达 |
4.3.8 IFN-γ在肝、脾脏、头肾和鳃中的表达 |
4.3.9 CD8在肝、脾脏、头肾和鳃中的表达 |
4.3.10 IgM在肝、脾脏、头肾和鳃中的表达 |
4.3.11 IgT在肝、脾脏、头肾和鳃中的表达 |
4.4 讨论 |
4.4.1 蜂胶佐剂与弗氏完全佐剂对虹鳟免疫效果的分析 |
4.4.2 细胞因子类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3 细胞表面分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4 免疫球蛋白IgM和IgT基因的表达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秦巴山区虹鳟三倍体苗种培育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水源 |
1.2 孵化、培育设备 |
1.3 发眼卵来源 |
1.4 孵化、培育方法 |
1.5 日常管理 |
1.6 生长指标测定 |
2 结果 |
2.1 水质指标 |
2.2 孵化率及生长率 |
3 小结 |
3.1 水质对虹鳟三倍体成活率的影响 |
3.2 驯化及分缸对虹鳟三倍体生长的影响 |
3.3 虹鳟三倍体养殖的可行性 |
(5)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中国株遗传进化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及其检测技术 |
1.1 IHN流行病学特征 |
1.2 病原IHNV |
1.3 IHNV基因型 |
1.4 IHN检测技术 |
第2章 IHN中国流行病史概要 |
2.1 20 世纪80年代中国IHN流行状况 |
2.2 20 世纪90年代中国IHN流行状况 |
2.3 21 世纪初中国主要IHN疫情 |
2.4 IPN和IHN共感染现象普遍 |
2.5 IHN和IPN对中国土着鱼易感性 |
2.6 中国IHN防治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IHNV中国株遗传进化分析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IHNV CH20101008中国株分离和鉴定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IHNV CH20101008中国分离株全基因组克隆及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IHNV微滴式数字RT-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IHNV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IHNV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IHNV检测方法的比较应用 |
7.1 材料 |
7.2 方法 |
7.3 结果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金鳟和虹鳟繁殖与育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金鳟生物学特征 |
1.1 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
1.2 生活习性和繁殖特性 |
2 金鳟的经济价值及其国内养殖规模 |
3 国内外虹鳟鱼类养殖现状 |
4 鲑鳟鱼类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4.1 鲑鳟鱼类三倍体育种技术进展 |
4.2 虹鳟三倍体制种技术进展 |
4.3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
4.3.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4.3.2 温度休克法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金鳟的人工繁育 |
1 材料方法 |
1.1 亲鱼的来源 |
1.2 亲鱼生物学指标测定 |
1.3 亲鱼性腺组织学切片方法 |
1.4 亲鱼管理 |
1.4.1 投喂 |
1.4.2 水质管理 |
1.4.3 鱼病防治 |
1.5 亲鱼成熟度鉴定 |
1.6 采卵、采精及授精 |
1.7 受精率的计算 |
1.8 仔稚鱼培育及管理 |
1.8.1 饵料及投喂方式 |
1.8.2 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 |
2 结果 |
2.1 亲鱼生物学指标 |
2.2 亲鱼性腺发育观察结果 |
2.3 光照对金鳟性腺发育的影响 |
2.4 人工授精 |
2.5 发眼卵运输 |
2.6 仔鱼孵化 |
3 讨论 |
第三章 金鳟的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的观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孵化条件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胚胎发育观察 |
2.2 仔稚鱼生长观察 |
3 讨论 |
第四章 虹鳟三倍体制种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仪器和工具 |
1.1.2 试剂药品 |
1.2 亲鱼培育 |
1.2.1 亲鱼来源 |
1.2.2 亲鱼管理 |
1.3 人工授精 |
1.4 三倍体诱导处理方法 |
1.4.1 操作方法 |
1.4.2 三倍体率的计算 |
2 结果 |
2.1 不同倍性虹鳟染色体计数 |
2.2 不同休克温度下虹鳟受精卵的死亡率和三倍体率 |
3 讨论 |
3.1 起始处理时间对三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
3.2 处理温度的对三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
3.3 处理持续时间对三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鲆鲽鱼类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水产养殖业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
1.1.1 病害流行日趋严重 |
1.1.2 清洁水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
1.1.3 海产品的质量安全令人担忧 |
1.1.4 海水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加剧 |
1.1.5 养殖品种相对单一 |
1.1.6 养殖设施较简陋 |
1.2 主要养殖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
1.2.1 工厂化或集约化养殖 |
1.2.2 海水和淡水养殖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 |
1.2.3 水产养殖企业缺乏合理布局 |
1.3 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
1.4 常见的水处理方法 |
1.4.1 物理方法 |
1.4.2 化学方法 |
1.4.3 生物方法 |
1.4.4 综合处理方法 |
1.5 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 |
1.5.1 循环水养殖模式 |
1.5.2 循环水养殖设施 |
1.5.3 循环水养殖现状 |
1.5.4 循环水养殖存在问题与对策和发展前景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研究方案 |
2 实验一全封闭循环水处理工艺及其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全封闭循环水处理工艺 |
2.2.2 水处理过程中水质指标检测 |
3 实验二牙鲆健康循环水养殖实验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场所 |
3.1.2 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 |
3.1.3 日常管理 |
3.1.4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
3.1.5 水质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循环水养殖效果 |
3.2.2 养殖过程中水质的指标变化 |
4 实验三半滑舌鳎循环水健康苗种繁育技术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亲鱼培养 |
4.2.2 采卵与孵化 |
4.2.3 苗种培育 |
4.2.4 光合细菌的分离与培育 |
4.3 结果 |
4.3.1 培育成活率 |
4.3.2 孵化 |
4.3.3 仔鱼、幼鱼发育 |
4.3.4 光合细菌分离培养 |
4.4 讨论 |
4.4.1 水温对生长的影响 |
4.4.2 摄食规律 |
4.4.3 卵的孵化 |
4.4.4 仔鱼、幼鱼的变态 |
4.4.5 摄食和行为规律 |
4.4.6 微生态制剂及的应用意义 |
5 实验四星斑川鲽循环水健康苗种繁育实验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2.1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
5.2.2 采卵 |
5.2.3 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 |
5.3 结果 |
5.3.1 仔鱼主要发育变态时期 |
5.3.2 孵化率 |
5.3.3 培育成活率 |
5.4 讨论 |
5.4.1 星斑川鲽苗种的两个死亡高峰和一个自然淘汰期 |
5.4.2 星斑川鲽仔鱼具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
5.4.3 生产的苗种达到无公害安全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渔业水质标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匙吻鲟、杂交鲟、史氏鲟网箱养殖生长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湘西自治州水产养殖业概况 |
1.2 匙吻鲟、史氏鲟、杂交鲟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特点 |
1.2.1 匙吻鲟概述 |
1.2.2 史氏鲟概述 |
1.2.3 杂交鲟概述 |
1.3 中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状况 |
1.4 中国鲟鱼养殖的格局和生产特点 |
1.4.1 鱼苗来源 |
1.4.2 养殖格局 |
1.4.3 养殖方式 |
1.5 鲟鱼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
1.5.1 相关法规对生产形成制约 |
1.5.2 苗种供应短缺严重地制约了鲟鱼养殖业的发展 |
1.5.3 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问题 |
1.5.4 鲟鱼养殖饲料的营养问题 |
1.6 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
1.6.1 鲟鱼养殖业将上新台阶,但发展速度将相对减慢 |
1.6.2 鲟鱼价格将进一步降低,但市场容量将迅速扩大 |
1.6.3 经济效益将明显降低,但生产者的利润仍然可观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用药品 |
2.1.2 试验用鱼 |
2.1.3 试验用饲料 |
2.1.4 试验用水族箱和网箱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实验场所 |
2.2.2 试验鱼的分组 |
2.3 试验管理 |
2.3.1 投饵 |
2.3.2 降温措施 |
2.3.3 日常管理 |
2.3.4 病害防治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鲟对硫酸铜、高锰酸钾、甲醛三种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 |
3.1.1 中毒反应 |
3.1.2 药物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 |
3.1.3 平均忍受限(Tlm)与安全浓度 |
3.1.4 不同浓度药物致鱼死亡的速度 |
3.2 匙吻鲟、杂交鲟和史氏鲟不同放养密度的生长对比 |
3.3 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匙吻鲟、杂交鲟、史氏鲟生长的影响 |
3.4 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匙吻鲟、杂交鲟、史氏鲟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杂交鲟对硫酸铜、高锰酸钾、甲醛三种常规药 |
4.2 匙吻鲟、杂交鲟和史氏鲟不同放养密度的生长对比 |
4.3 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匙吻鲟、杂交鲟、史氏鲟生长的影响 |
4.4 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匙吻鲟、杂交鲟、史氏鲟生长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杂交鲟对硫酸铜、高锰酸钾、甲醛三种常规药物敏感性 |
5.2 网箱养殖鲟鱼最适宜的放养密度 |
5.3 网箱养殖鲟鱼最适宜的蛋白含量 |
5.4 网箱养殖鲟鱼饲料中最适宜的脂肪含量 |
5.5 网箱养殖鲟鱼生长速度对比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利用深井水孵化虹鳟发眼卵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银鲑发眼卵的孵化与培育[J]. 陈志方,李刚. 中国水产, 2021(01)
- [2]浅析北方地区地下盐碱水在虹鳟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中的应用[J]. 冯栋亮,李勤慎,冯志云,王静汝,孙燕娥. 中国水产, 2019(11)
- [3]两种佐剂对虹鳟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D]. 刘帅.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4]秦巴山区虹鳟三倍体苗种培育试验[J]. 问思恩,白海锋,李平,庞琨,刘涛,孙宇航. 水产养殖, 2017(03)
- [5]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中国株遗传进化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D]. 贾鹏. 吉林大学, 2016(08)
- [6]金鳟和虹鳟繁殖与育种关键技术研究[D]. 王庆龙.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7]南方地区鲟鱼性腺发育影响因子探讨[J]. 任华,蓝泽桥,兰大华. 水产科技情报, 2012(03)
- [8]金鳟受精卵孵化技术的初步研究[J]. 杨贵强,徐绍刚,王跃智,付海利,周云. 水产科技情报, 2010(06)
- [9]鲆鲽鱼类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研究[D]. 顾成柏.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3)
- [10]匙吻鲟、杂交鲟、史氏鲟网箱养殖生长对比试验[D]. 向国荣.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