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膨大、穗宽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

植株膨大、穗宽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

一、植株展开度、穗幅宽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纪伟,付广平,丁黎,崔俏俏,费志东,孙长胜,柴文波[1](2021)在《蝉花菌质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在江苏泛亚虫草健康农场内开展蝉花菌质有机肥种植小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蝉花菌质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不影响小麦生育期,但可以显着提高小麦的千粒重、有效穗和产量;对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总膳食纤维、VE含量和容重没有显着影响,但能显着提高淀粉含量、降低脂肪含量。

孙华卫,张道荣,刘先斌,凌冬,周芳菊,陆天泰,汤清益,邹贤斌[2](2018)在《襄阳市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各个农艺性状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的影响,利用2015-2017年的品鉴试验数据,对基本苗(X1)、最高总茎数(X2)、有效穗(X3)、穗粒数(X4)、千粒重(X5)、容重(X6)、株高(X7)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Y)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农艺性状和产量都表现为正相关,相关系数r大小表现为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容重>有效穗>最高总茎数>基本苗。其中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容重和有效穗与小麦产量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r分别为0.536、0386、0.272、0.269、0.206)。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为Y=-547.605+1.464X2+3.89X3+8.607X4+7.996X5,各个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最高总茎数。因此在育种中,选择千粒重和有效穗适当,穗粒数较高的品种,是增加产量潜力的有效途径。

华慧[3](2018)在《不同小麦品种(系)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明现有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合所承担的河南省小麦区试及品种筛选试验,对85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品种类型对部分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间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存在差异以产量及构成因素为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将85个小麦新品种(系)分为高产类型(包括40个新品系,平均产量为7659 kg/hm2)、中产类型(29个新品系,平均产量为6871 kg/hm2)和较低产类型(16个新品系,平均产量为6204 kg/hm2),三类间产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比较产量构成因素,发现高产、中产类型在千粒重与穗数上与较低产类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其中,高、中产品种穗数比较低产量类型分别增加78.68万/hm2、64.79万/hm2,粒重分别下2.52g和2.73g。2.不同类型小麦产量与构成因素相关性不同分别对不同产量类型小麦产量与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产类型中,产量与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与穗数和穗粒数均呈不显着正相关;表明高产条件下提高粒重是进一步高产的关键。在中产类型中,产量与穗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不显着,表明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应以增加穗数为主,同时兼顾穗粒数与粒重;在中低产类型中,穗数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不显着正相关,而千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说明增加穗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3.部分农艺性状在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间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系)茎蘖动态基本一致,但成熟期有效穗数存在明显差异:高产类型小麦在拔节期前群体数量充足,成熟期有效穗数最高,说明其分蘖与成穗能力较强;中产类型在拔节期的最高分蘖显着高于其他类型,但其成穗能力有限,成熟期有效穗数略低于高产类型,较低产量类型分蘖及成穗能力均弱,导致其有效穗数显着最低。对株高及叶面积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类型小麦株高差异不大(75-85cm),叶面积指数则表现为高产类型≥中产类型≥较低产量类型。4.不同类型品种间干物质积累及其对产量贡献不同结果表明,小麦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以拔节至开花期增幅最大。高产、中产类型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低产类型,各类型品种生物量及氮素转运表现为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大于花后,其贡献量表现为随产量提高而增多。

王钰潇[4](2018)在《小麦品种智能识别与生长可视化的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小麦作为重要的主粮之一,不断培育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研究小麦的形态特征对了解其生长状态和选择优良品种有着重要作用。为便利田间育种工作中对品种形态的筛选与区分,实验设计以四川地区小麦新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采用小麦植株形态进行分析比对,力求能找出较大品种差异的植株部位,使其可以利用到图像拍照识别小麦品种的研究中;采用小麦植株的序列图像建立出不同品种小麦的三维重建模型与生长过程动态可视化,同时记录各品种的有关性状数据计算结果和产量数据,以期在今后在手机系统平台搭建出小麦品种识别与生长可视化的管理系统。最终为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应用带来高效的管理工具。实验分为:(1)对小麦植株的形态数据进行测量统计:生育期,各生育期株高,叶片,茎节,叶鞘,穗部,籽粒;有关性状的计算:株高构成指数,叶片长宽比,叶面积,穗长株高比;对每个品种进行产量统计;(2)通过搭建图像采集平台在3DSOM软件中对不同的小麦各生育期植株进行了3D模型重建,并在Photoshop中实现模型环视动态化和生长动态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小麦都有差异显着的植株部位,可将此利用在小麦品种植株的图像识别对特征信息的提取工作中:(1)不同品种株高在各生育期差异极显着;(2)不同品种的各茎节长除倒一节外,其余部分均为差异极显着,各茎节节粗均为差异极显着;(3)不同品种各叶片差异极显着;(4)不同品种倒一叶鞘具有显着差异,倒二与倒五叶鞘差异不显着,倒三和倒四叶鞘差异极显着;(5)不同品种的穗部穗长、芒长、籽粒长宽均为极显着差异;(6)研究尝试对川农30等品种重建了可视化模型,重建的误差率在0.10%3.71%,并模拟生成了植株生长动态化过程。(7)发现提高3DSOM对小麦细节的重建,可采用增加遮罩精细度,调整阈值参数方式来实现。

张辉[5](2016)在《不同年份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通径分析》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对小麦产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05—2008年陕西省长武县中科院长武农业生态站小麦品种‘长武89134’为试验对象,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各种农艺性状中每穗结实小穗数、千粒重和株高与小麦产量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每穗粒数与产量之间达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地上部分总干重、籽粒干重和每穗小穗数与小麦产量的相关关系不显着。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每穗结实小穗数和株高对小麦产量的存在正向直接作用(r每穗结实小穗数=0.712**,r株高=0.848**,P<0.05),而地上部总干重和每穗粒数则对产量存在着负向直接作用(r地上部分总干重=-0.792**,r每穗粒数=-0.784**,P<0.05)。‘长武89134’产量受到每穗结实小穗数、株高的正向作用和地上部总干重、每穗粒数的负向作用,因此需要主要针对这4种农艺性状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协调好与其他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

崔怀洋[6](2015)在《江苏小麦倒伏影响因子效应分析及倒伏减产高光谱估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省小麦生产水平近10年来处于快速发展期,单位面积产量由2004年的4500kg/hm2左右已增加至2015年的5400kg/hm2左右,已成为我国小麦的高产省之一。然而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已成为小麦单产继续增加的制约因素,小麦生产迫切需要小麦育种和栽培专家明确提出并示范推广合理的抗倒品种和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并适时、快速、有效地估测出倒伏减产损失,为农业生产安全服务。为合理评价不同因子对小麦倒伏的影响效应,本研究通过分析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提供的2004~2014年小麦生产统计数据,并结合对常州、苏州、南京、南通、徐州等9个市31个县(市)500位种麦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数据整理分析以期得出影响小麦倒伏的原因及其作用大小,进而提出能够减少倒伏发生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同时,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光明麦1号、扬辐麦5号和扬麦20为材料,研究小麦不同时期倒伏群体的光谱参量与倒伏级别、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建立能够快速、有效估测倒伏小麦产量及严重度的数学模型,为今后农业灾害保险特别是小麦倒伏保险服务提供有力的判断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省近11年来有10个小麦生产年度发生倒伏,发生频率为90.9%,2012~2014年每年小麦倒伏的面积均超过10万hm2,但倒伏严重度因年度间气象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2、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表明,品种的抗倒性能、播种量(基本苗)过大、肥料施用不当以及小麦生育后期的灾害性天气,都是造成小麦倒伏的重要因素。为综合评价各因子影响作用高低,引入“因子影响指数”的概念,并结合不同因子在第一、二位次出现的概率,对倒伏影响因子效应进行评价。其中,品种与播种量,两因素的因子影响指数均在0.5以上,且在前两位次出现的概率之和相对较高,均超过50%,远高于其它因素,属于关键影响因子;返青肥和开花后天气,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指数在0.2~0.5范围内,且在前两位次出现的概率之和在10%以上,属于主要影响因子;拔节肥、春季天气、纹枯病、播期及播种方式,对倒伏有一定的影响,因子影响指数在0.1~0.2范围内,且在前两位次出现的概率之和在5%以上,属于次要影响因子;其余因素如渍害、草害、基肥、冬前冬季天气及冻害对倒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子影响指数在0.1以下,且在前两位次出现的概率在5%以下,属于一般影响因子。3、采用光谱仪测定倒伏前后的冠层光谱反射率,结果可以看出,小麦倒伏后冠层光谱反射率增加,可见光波段550nm附近出现1个波峰,670nm附近出现1个波谷;近红外波段1000nm处出现1个较明显的波动,呈现2个波谷,1个波峰。同一倒伏级别下,倒伏时期不同,光谱反射率曲线存在差异,可见光波段乳熟末期冠层反射率高于开花期光谱反射率,而近红外波段恰好相反;在同一倒伏时期,倒伏级别越高,光谱反射率越大。倒伏级别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相关系数于760nm处达最大(r=0.968**),并且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评估春性小麦倒伏严重度。4、不同级别倒伏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P<0.05),随倒伏级别的增加,千粒重和产量均呈降低趋势,二者最高降幅分别为10.72%和17.69%。对倒伏小麦产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相关分析,在350-690nm波段,相关系数随波长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在690-760nm波段,相关系数呈上升趋势,在764nm处,相关系数绝对值达最大,为0.734。千粒重与DVI570,670的相关系数值最好,产量与DVI764,407的相关性最好,且都通过了0.01水平检验。利用植被指数-千粒重-产量构建的反演模型,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与单因子植被指数-产量模型、多因子植被指数-产量模型相比,能更好地反演不同倒伏程度的小麦产量。5、依据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因子影响指数评价指标,并结合不同因子在第一、二位次出现的概率,对防治倒伏的各项措施进行调控等级划分,明确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基本苗这两项措施属于关键调控因子;其次是施拔节肥、防纹枯病这两项措施,属于重要调控因子;开沟排渍、机条播、适宜播期以及控制基肥、孕穗肥的施用量,这些措施对倒伏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属于一般调控因子;而其余措施如除草、施用返青肥、治虫等方式,对倒伏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属于弱调控因子。同时,合理的化控措施属于潜在调控因子。6、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生产上减轻倒伏发生的有效对策:策略上,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应对”;途径上,变“单一技术应用”为“综合协同防控”;技术上,变“常规措施集成”为“常规措施和物化方法结合”;政策上,变“农民自主应对”为“农业保险保障”。具体而言:首先是应向农民推介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品种;其次是控制群体大小(基本苗的高低),引导农民因品种、播期、地力和肥水条件合理确定播种量(基本苗);三是向农民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地力、苗情、天气,合理施肥,提高农民对施肥的科学性认识;四是宣传农民对排水降渍、防治病虫害、化调化控等综合技术的采纳与应用;五是对发生倒伏的植株做好病虫害防治,以减少损失。

刘兆晔,于经川,辛庆国[7](2014)在《小麦株高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育种预见性和选择效率,对小麦株高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选育矮秆和半矮秆品种是现代小麦育种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小麦品种过度矮化的不利影响和适度高化的有利作用。株高的理想范围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来确定。在适当控制株高的基础上,应着重提高茎秆质量和根量,注重合理群体组成及冠层结构的选配工作,进一步优化综合农艺性状,从而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形态性状的理想组合,才能提高产量潜力,实现产量的突破。

王超[8](2011)在《小麦不同光合器官与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文中认为小麦育种的最终目标是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但是因为不同的地理或者环境因素导致“高产”小麦品种不高产,小麦在不同的环境下产量和品质会出现不同幅度的起伏。而小麦品种的同一光合器官在不同环境下光合性能也会有差异。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小麦籽粒灌浆物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开花前贮存于非籽粒器官中的物质,二是开花后新合成的光合产物,而后者是主要来源。叶片是作物光合产物形成的主要器官,但茎鞘、穗和芒的贡献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小麦穗器官对穗粒重的贡献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与叶片具有同样作用,证明穗器官也是十分重要的光合源。各个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只有搞清影响它们对粒重及籽粒蛋白质作用的内外因才能更好地发挥各光合器官的潜力,才能为小麦育种中相关性状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对其剪叶、剪芒、包茎、包穗等不同处理,研究了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穗粒重随着叶面积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穗光合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两个中间型品种PH6200(8)、PH4133-2贡献较大分别达到27.18%和22.77%,对亩穗数较多品种泰山23的贡献较小,只达17.98%,而对亩穗数较少品种的贡献则居中。2、茎鞘光合对亩穗数较少品种泰山9818和亩穗数较多品种济麦21、泰山23籽粒的影响较大,中间型品种PH6200(8)、PH4133-2和亩穗数较少品种农大8355影响较小。贮藏物质对籽粒的贡献以亩穗数较多的两个品种最高,济麦21达到24.74%,泰山23更是高达38.46%,而对亩穗数较少和中间型品种的贡献影响相对较低,在15.9%-23.44%之间。3、芒对亩穗数较少品种泰山9818、农大8355和中间型的PH6200(8)、PH4133-2有一定的贡献,其贡献率在4.21%-12.33%,而对亩穗数较多的品种济麦21和泰山23则贡献较低,尤其是泰山23,其贡献率仅为0.49%,几乎可以忽略不计。4、小麦品种的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不同;而相同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也存在显着差异,亩穗数较少品种以叶片对穗粒重的贡献为最高,中间型品种以穗器官的贡献为高,亩穗数较多品种则以茎鞘和贮藏物质的贡献对其穗粒重影响最大。5、遮光处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有小幅的升高作用,所有处理中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正常生长的对照比较没有显着的差异,最大差别在0.3%以内。

李国强[9](2011)在《小麦株型建成及氮素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良好的小麦株型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并构建小麦高效冠层的调控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不同株型特征的小麦品种(紧凑型高秆宁麦9号、紧凑型矮秆矮抗58、中间型扬麦12和松散型淮麦17)为对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叶型、茎型和群体冠层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以及株型特征与籽粒产量和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最终提出理想株型的调控途径。本研究以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株型小麦品种的两年田间试验为基础,通过连续观测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主茎叶片形态指标(包括叶长、叶宽、茎叶夹角、叶间距等),综合分析了小麦叶片形态指标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规律,以及氮素和株型对叶片形态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度日的逐渐增加,小麦主茎叶片长度和宽度、茎叶夹角、单株叶面积均呈“S”形曲线变化,而叶片SPAD值,至开花期达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随着叶位的增加,小麦叶长和叶宽、茎叶夹角均符合二次多项式曲线,而单叶面积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不同株型小麦品种顶部三张叶片的叶型指标差异主要表现在顶部三张叶片的叶长和SPAD值,旗叶与倒二叶间距及倒三叶基角。施氮量对不同株型小麦品种叶型指标的建成过程有显着影响,但对不同品种的影响程度有差异。通过连续观测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株高和主茎节间构成,综合分析了小麦株高及其构成、节间直径和长度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规律,及氮素和株型对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小麦株高随生长度日的动态伸长过程可以采用Logistic方程进行描述。小麦主茎顶四节的节间长大小顺序为:穗下节间>倒二节间>倒三节间>倒四节间,且均以穗下节间最细;紧凑型宁麦9号和矮抗58以倒四节间最粗,而松散型淮麦17和中间型扬麦12以倒二节间最粗。株高拟合方程的参数及衍生参数在不同施氮量和株型间存在显着差异。小麦主茎顶四节间的节间长和节间粗、穗长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在拔节、齐穗、灌浆和成熟期,施氮量对株高均有显着影响,而在返青期对株高的影响不显着。于齐穗、灌浆和成熟期,施氮量和株型对节间长和直径有显着影响,但对株高构成指数影响不显着。基于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株型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密度分布、透光率和光合速率等冠层特征的连续观测数据,综合分析了小麦冠层结构特征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规律,以及氮素和株型对其的调控作用。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叶面积指数和群体茎蘖数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且分别于孕穗期和拔节期达到峰值。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生育进程先增加后下降,开花期达到峰值,于花后,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群体透光率的日变化呈抛物线状,且于14时达到最大值。不同株型小麦品种的叶面积指数、SPAD值、冠层绿叶面积和比叶重均存在差异,但群体茎蘖数差异不显着。于植株定形时,紧凑型品种宁麦9号和矮抗58、松散型品种淮麦17和中间型扬麦12的冠层垂直剖面绿叶面积的分布分别呈中部大上下两端小的直立“椭圆形”、上下基本一致的“柱形”、上小下大的“梯形”和上大下小的“倒梯形”。最大叶面积密度以紧凑型品种矮抗58的最大,中间型品种扬麦12的最小。施氮量对叶面积指数、SPAD值、比叶重均有显着影响。于孕穗期到成熟期,氮素对群体茎蘖数的调控效应显着。随施氮量增加,紧凑型品种宁麦9号和矮抗58的SPADmax、GDDmax、Rinf2和GDDinf2与中间型品种扬麦12和松散型品种淮麦17的变化趋势相反。施氮增加了小麦的茎蘖数、比叶重、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叶面积密度,且提升了最大叶面积密度所在的叶层高度。通过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干物质、氮素含量、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综合分析了不同株型小麦碳素、氮素积累与转运规律,以及籽粒产量构成差异。采用Richards和VP方程准确描述了不同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其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比例动态。不同株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对施氮量的响应差异主要表现在千物质积累的起始生长势、渐增和快增持续期,以及各器官的最大分配比例、分配比例最大下降速率和最大增长速率。不同器官的总糖转运量和转运率大小顺序分别为:茎鞘>叶片>穗部营养体,茎鞘>穗营养体>叶片。施氮量对4个株型小麦品种的叶、茎鞘和穗营养体可溶性总糖转运量的调控作用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株型小麦品种的茎鞘、穗营养体和叶片氮素输出量差异明显。施氮提高了4个株型小麦品种的花前氮积累量和成熟期氮积累量,但不同株型小麦品种在花后氮同化量上表现不一致。不同株型小麦产量差异主要来自千粒重和穗粒数,而穗数主要受氮素调节。通过取样观测不同小麦品种和施氮水平下,株型形态特征、冠层结构特征、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及籽粒产量等指标,综合分析了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形态特征、冠层结构特征、碳氮积累与转运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籽粒产量、千粒重与旗叶叶片特征呈显着正相关,但与倒二和倒三叶叶片特征的相关性较差;而穗粒数与顶部三张叶片特征均呈显着正相关。籽粒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与穗下节间长和倒四节间长均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与倒二节间长、穗粒数与倒三节间长的相关性也达到显着水平。随生育进程的推进,籽粒产量和穗数与群体茎蘖数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千粒重和穗粒数与群体茎蘖数的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籽粒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和穗数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前贮存物质转运量和花后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CPA)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花前贮存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CTA)呈负相关。籽粒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与花前贮存物质转运率(TAR)呈显着正相关,而穗数与TAR呈显着负相关。籽粒产量、千粒重、穗数与氮转运量、氮转运率、花后氮同化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花后氮转运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呈负相关。在相同种植密度下,株型造成的产量差异是由于花后干物质同化量积累差异造成的千粒重和穗粒数差异。

张一[10](2010)在《栽培技术措施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选用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半冬性品种烟农19为试验品种,07~08年度分别以四个播期和四个密度处理、08~09年度选择两种不同类型复配抗倒剂以不同喷药时期和不同药剂浓度处理对小麦对群体质量、形态特征以及茎秆抗倒性能及其产量和构成因素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产量随播期的延迟显着下降;供试密度范围内较早播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推迟播期,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在一定的播期范围内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未达显着水平,过于迟播,单位面积穗数随密度增加上升显着;穗粒数、千粒重随播期延迟先增后降低;早播小麦穗粒数随密度增加而上升,晚播则先上升后下降;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本试验条件下,以10月14日、225万/hm2组合产量达最高,产量构成三要素间较为协调。2.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播期延迟,越冬期茎蘖数、最高茎蘖数及成熟期穗数逐渐下降,成穗率逐渐上升。迟播条件下(10月21日~11月4日)小麦随播期延迟较早播(10月14日)茎蘖数下降率以越冬期茎为最高,拔节期其次;增加播种密度,越冬和最高茎蘖数、成熟期穗数均有所提高,但成穗率显着下降。本试验条件下,10月14日和10月21日播期处理,225万/hm2和300万/hm2密度条件下分蘖成穗率均在40%以上,而10月28日和11月4日播期在375万/hm2和450万/hm2高密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成穗率,由此表明,播期与密度间合理协调,可显着增加养分利用效率,提高有效分蘖数,为穗数打下基础。3.播期和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推迟播期,基1、基2节间长度和茎长均略有缩短,密度增加则长度有所增加。穗下节间长度在本试验播期范围内先缩短后伸长,但各播期条件下密度处理间无一致变化规律;播期延迟,小麦基2节间机械强度变化差异不显着,抗倒指数则显着增加。早播小麦加大密度,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均降低,倒伏率和倒伏程度有所增加,倒伏时期提前;晚播种小麦在一定较高密度范围内茎秆抗倒性能仍较高,倒伏率较低甚至不倒伏。4.复配抗倒剂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越冬后喷施化控药剂可显着增加小麦产量,其中以拔节期喷药增产效果最为显着;时期与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具有互作效应;浓度过高,产量有所下降;提前喷药需适当提高浓度而延迟喷药浓度则需要适度降低;千粒重的提高对增产贡献程度最高,穗粒数次之,小麦化控后单位面积穗数略有降低。本试验条件下,以起身期喷施以矮壮素为主的复配抗倒剂,浓度保持在50%的矮壮素水剂1000.5ml/hm2配以15%的多效唑粉剂375g/hm2左右,产量达最高。5.复配抗倒剂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化控药剂可降低群体茎蘖数,对最终成穗数影响不显着,分蘖成穗率显着增加;浓度增加分蘖成穗率呈上升趋势;起身较拔节喷药分蘖成穗率显着提高;复配方式间以矮壮素为主的复配抗倒剂处理分蘖成穗率较高。本试验表明,化控药剂对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期叶面积系数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其中以起身期喷药效果最为显着;复配方式间差异未达显着水平;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期叶面积系数均有所提高,但浓度过高则随着下降。6.复配抗倒剂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化控后小麦茎秆抗倒性能显着提高,茎秆长度及重心高度显着降低;基部三节间长度缩短程度显着;基2节间机械强度、抗倒指数显着提高;倒伏率及倒伏程度降低,倒伏时期延迟;试验表明,小麦茎秆抗倒性能返青期喷药显着高于起身,而待试两种药剂复配方式间差异则未达显着水平;浓度增加茎秆长度和基部节间长度逐渐缩短,但基2节间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则先升后降。本试验条件下,返青期喷施以多效唑为主的复配抗倒药剂,在本试验条件下的两个中浓度处理范围内,茎秆抗倒性能达较高。

二、植株展开度、穗幅宽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株展开度、穗幅宽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蝉花菌质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处理设计
    1.3 检测项目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生育期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2 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 小结

(2)襄阳市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和设计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个农艺性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2 相关分析
        2.2.1 各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
        2.2.2 各个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2.3 通径分析
        2.3.1 对因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
        2.3.2 回归分析
        2.3.3 简单相关系数分解
3 小结与讨论
    3.1 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
    3.2 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
    3.3 有效穗对产量的影响
    3.4 最高总茎数对产量的影响

(3)不同小麦品种(系)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产量研究现状
        1.1.1 小麦产量研究现状
        1.1.2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1.1.3 小麦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1.2 小麦部分农艺性状的研究现状
        1.2.1 小麦群体结构的研究
        1.2.2 小麦株高及LAI的研究现状
    1.3 小麦部分生理指标的研究现状
        1.3.1 小麦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
        1.3.2 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
2.引言
3.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设计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2 测定指标和方法
        3.2.1 基本苗和总茎数调查
        3.2.2 株高及叶面积指数测定
        3.2.3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测定
        3.2.4 氮素积累及转运的测定
        3.2.5 产量及其产量结构测定
    3.3 数据处理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参试小麦的产量性状分析
        4.1.1 参试小麦品种(系)间产量的方差分析
        4.1.2 参试小麦品种(系)各性状变异系数分析
        4.1.3 参试小麦品种(系)各性状主成分分析
    4.2 小麦产量及部分性状的聚类分析
    4.3 不同产量类型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及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4.4 不同产量类型品种部分农艺性状比较
        4.4.1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茎蘖动态比较
        4.4.2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株高性状比较
        4.4.3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比较
    4.5 不同产量类型小麦品种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4.5.1 小麦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
        4.5.2 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空间分配
    4.6 小麦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
        4.6.1 地上部群体氮素积累
        4.6.2 植株地上各部位氮素转运
5.结论与讨论
    5.1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5.2 小麦部分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5.2.1 不同品种小麦茎蘖动态对产量的影响
        5.2.2 不同品种小麦株型对产量的影响
    5.3 小麦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5.4 结论
    5.5 建议与不足
参考文献
ABSTRACT

(4)小麦品种智能识别与生长可视化的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小麦品种识别研究
        1.2.1 小麦植株形态差异性的研究
        1.2.2 基于图像分析的小麦品种分类识别的研究
        1.2.3 基于智能手机系统的小麦品种识别研究趋势
    1.3 小麦序列图像的虚拟模型构建与生长可视化系统研究
        1.3.1 小麦序列图像的虚拟模型构建
        1.3.2 生长可视化系统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品种识别的植株形态数据调查
        2.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虚拟植株模型序列图像的采集
        2.2.1 品种选择
        2.2.2 图像采集平台的搭建
        2.2.3 试验材料
        2.2.4 模型构建流程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小麦植株形态特征差异性比较
        3.1.1 不同品种株高的差异
        3.1.2 不同品种穗长的差异
        3.1.3 不同品种各茎节间长度的差异
        3.1.4 不同品种各茎节节粗的差异
        3.1.5 不同品种各叶片叶面积的差异
        3.1.6 不同品种叶鞘长度的差异
        3.1.7 不同品种穗部的差异
        3.1.8 不同生育期下各品种的株高的差异
    3.2 不同品种小麦有关性状的统计
        3.2.1 不同品种生育期的记录
        3.2.2 不同品种株型结构有关性状
        3.2.3 不同品种的单株生产力
    3.3 小麦生长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3.3.1 小麦各生育期的模型构建
        3.3.2 模型数据对比分析
        3.3.3 增加遮罩效果改进模型细节
        3.3.4 实现生长动态效果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小麦植株是否具有显着差异是品种识别的前提
    4.2 基于图像的小麦生长可视化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5)不同年份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与设计
    1.2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相关分析
        2.1.1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2.1.2 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2.2 通径分析
        2.2.1 对因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
        2.2.2 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2.2.3 通径分析系数
3 结论与讨论
    3.1 每穗结实小穗数对产量的效应
    3.2 地上部总干重对产量的效应
    3.3 每穗粒数对小麦产量的效应
    3.4 株高对小麦产量的效应
    3.5 各种农艺性状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
    3.6 各种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6)江苏小麦倒伏影响因子效应分析及倒伏减产高光谱估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倒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1.1 倒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1.1.2 倒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1.2 小麦倒伏因素
        1.2.1 品种抗倒性差异
        1.2.2 气候条件
        1.2.3 栽培措施
        1.2.4 病虫草害
    1.3 小麦倒伏群体与产量高光谱遥感监测的应用价值
        1.3.1 高光谱遥感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1.3.2 小麦倒伏群体高光谱遥感监测的可行性
        1.3.3 遥感技术对小麦产量的监测
    1.4 小麦预防倒伏的技术对策
        1.4.1 提高品种抗倒能力
        1.4.2 适期播种、合理种植密度
        1.4.3 科学平衡施肥
        1.4.4 适时化控
        1.4.5 倒伏后的补救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6.1 数据来源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统计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1.1 2004~2014年小麦生产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1.2 小麦倒伏原因及其作用大小的问卷调查
        2.1.2.1 小麦倒伏影响因素的初步假设
        2.1.2.2 小麦倒伏影响因素的提出
        2.1.2.3 小麦倒伏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
        2.1.2.4 调查取样
        2.1.2.5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2.2 小麦倒伏级别与减产程度光谱评估试验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2.1 光谱数据获取
        2.2.2.2 倒伏级别及倒伏角度的测定
        2.2.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2.4 光谱特征参量选择
3 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省基本概况
    3.2 江苏小麦倒伏发生的基本特征
        3.2.1 倒伏发生概率
        3.2.2 倒伏面积与比例
        3.2.3 倒伏对产量的影响
    3.3 小麦倒伏的影响因子效应分析
        3.3.1 品种对小麦倒伏的影响
        3.3.2 播种量(基本苗)对小麦倒伏的影响
        3.3.3 肥料对小麦倒伏的影响
        3.3.4 开花后天气对小麦倒伏的影响
        3.3.5 播种方式对小麦倒伏的影响
    3.4 江苏小麦倒伏减产的监测与评估
        3.4.1 农民对倒伏减产评估的需求
        3.4.2 小麦倒伏减产的遥感监测与评估
        3.4.2.1 小麦倒伏群体冠层光谱特征
        3.4.2.2 倒伏级别遥感监测
        3.4.2.3 倒伏减产程度遥感监测评估
    3.5 提升江苏小麦抗倒能力的措施作用大小评估
    3.6 小麦倒伏的保险需求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影响小麦倒伏的因子效应评价
        4.1.1.1 倒伏影响因子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4.1.1.2 倒伏影响因子的效应评价
        4.1.2 小麦倒伏减产的有效评估方法与应用
        4.1.2.1 农户对倒伏减产评估的需求
        4.1.2.2 小麦倒伏群体高光谱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分析
        4.1.2.3 小麦倒伏级别及产量预测模型的植被指数的选择
        4.1.3 调控因子作用大小比较与评价
        4.1.3.1 调控因子的多样性与协调性
        4.1.3.2 调控因子作用评价
        4.1.4 提高小麦抗倒能力的对策
        4.1.4.1 策略上,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应对”
        4.1.4.2 途径上,变“单一技术应用”为“综合协同防控”
        4.1.3.3 技术上,变“常规措施集成”为“常规措施和物化方法结合”
        4.1.3.4 政策上,变“农民自主应对”为“农业保险保障”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小麦倒伏情况与成因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7)小麦株高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矮秆和半矮秆品种是现代小麦育种的发展趋势
2 过度矮化的不利影响
3 适度高化的有利作用
    3. 1改善空间分布,增强田间通风透光
    3. 2 减少穗层相对湿度,增强抗病抗虫能力
    3. 3 增强抗旱抗逆能力,提高稳产性能
    3. 4 有助于生物产量的提高
    3. 5 有利于籽粒产量的增加
4 讨论与结论

(8)小麦不同光合器官与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小麦与光合作用
        1.3.1 小麦不同光合器官的特性
        1.3.1.1 叶片的光合特
        1.3.1.2 不同叶层的叶片的光合特性
        1.3.1.3 叶面积系数
        1.3.1.4 群体冠层叶片的光合强度
        1.3.1.5 群体冠层叶片衰老的生理特性
        1.3.2 非叶片光合器官的光合特性
        1.3.2.1 穗器官的光合特性
        1.3.2.1.1 穗器官与呼吸的关系
        1.3.2.1.2 穗器官光合产物对籽粒粒重的贡献
        1.3.2.2 小麦茎鞘器官的光合特性
        1.3.2.2.1 旗叶鞘的光合生产能力
        1.3.2.2.2 茎鞘的群体光合潜力
        1.3.2.3 非叶片光合器官和叶光合器官光合特性的区别
        1.3.3 小麦群体对光能的利用
        1.3.3.1 光合性能与小麦产量
        1.3.3.2 小麦的光合生产能力
        1.3.3.2.1 光合率与小麦倍数性
        1.3.3.2.2 光合率与环境条件
        1.3.3.2.3 叶面积指数与光合生产力
        1.3.3.3 光合产物和分配
        1.3.3.3.1 光合产物输出和膜传递体
        1.3.3.3.2 蔗糖的合成
        1.3.3.3.3 果聚糖及其贮藏作用
        1.3.3.3.4 韧皮部运输
        1.3.3.3.5 光合产物的分配趋势
        1.3.3.3.6 即时与贮存光合产物对籽粒灌浆的贡献
        1.3.3.4 光合产物的消耗
        1.3.4 小麦光合器官“源、库、流”关系
        1.3.4.1 小麦源库关系
        1.3.4.2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小麦的源库关系的研究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及试验条件
    2.2 研究方法及路线
    2.3 计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所选对照小麦品种的生物学性状
    3.2 不同处理方式对籽粒性状的影响
        3.2.1 剪叶对籽粒的影响
        3.2.2 剪叶、剪芒对籽粒的影响
        3.2.3 包茎、包穗对籽粒的影响
        3.2.4 包茎、包穗、包叶对籽粒的影响
        3.2.5 剪叶、包茎、剪芒对籽粒的影响
        3.2.6 剪叶包茎对籽粒的影响
        3.2.7 不同器官对穗粒重的贡献
        3.2.7.1 叶光合对穗粒重的贡献
        3.2.7.2 穗光合对穗粒重的贡献
        3.2.7.3 茎鞘光合对穗粒重的贡献
        3.2.7.4 贮藏物质对穗粒重的贡献
        3.2.7.5 芒对穗粒重的贡献
    3.3 小麦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贡献
4 讨论
    4.1 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比较
    4.2 本研究在生产上的指导意义
        4.2.1 在提高小麦产量上的意义
        4.2.2 在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上的意义
    4.3 不足之处及尚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4.3.1 小麦植株的补偿效应研究
        4.3.2 进一步研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影响
        4.3.3 进一步研究节水条件下各光合器官对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3.4 不同施肥条件下各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5.1 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5.2 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5.3 选育高光合生产力的品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9)小麦株型建成及氮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
    1 小麦株型研究进展
        1.1 株型概念
        1.2 主要株型特征
    2 小麦群体冠层结构研究进展
    3 小麦高产株型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3.1 理想或高产株型
        3.2 氮肥的调控
        3.3 水分的调控
        3.4 种植密度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资料来源
        2.1 试验设计
        2.2 试验材料
        2.3 测定项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1 归一化处理
        3.2 统计分析
        3.3 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施氮对不同株型小麦叶型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型指标垂直分布特征
        2.2 叶型指标时间动态特征
        2.3 叶型指标差异分析
        2.4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与叶片性状的相关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施氮对不同株型小麦茎型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型指标时空分布
        2.2 茎型指标差异分析
        2.3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与顶四节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施氮对不同株型小麦冠层结构及光能分布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茎蘖动态
        2.2 LAI动态变化
        2.3 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
        2.4 冠层绿叶面积动态变化
        2.5 群体透光率
        2.6 比叶重
        2.7 SPAD值
        2.8 光合速率
        2.9 叶片氮垂直分布
        2.10 籽粒产量与茎蘖数相关性分析
        2.11 籽粒产量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施氮对不同株型小麦碳氮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观测方法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上部氮素积累、分配与转运
        2.2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
        2.3 地上部贮藏碳水化合物积累、分配与转运
        2.4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与干物质累积、转运的相关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小麦株型建成
        1.2 小麦冠层碳氮代谢特点
        1.3 小麦株型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1.4 小麦高产株型或群体特征
        1.5 小麦高效冠层培育对策
    2 本研究的创新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2.1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2.2 今后研究设想
    3 结论
    参考文献
变量说明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栽培技术措施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1 摘要
2 Abstract
3 引言
    3.1 群体质量
        3.1.1 群体质量的产生
        3.1.2 播期与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1.3 密度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
        3.1.4 化控药剂对小麦群体质量及分蘖动态的影响
        3.1.5 密度对群体光合生产因素的影响
        3.1.6 化控药剂对群体光合性能的影响
        3.1.7 密度对植株茎秆结构和抗倒性的影响
        3.1.8 化控药剂对植株茎秆结构和抗倒性的影响
    3.2 高产群体形态特征
        3.2.1 茎型及其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叶型及其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3 穗型及其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晌
    3.3 产量及构成因素与品质
        3.3.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与品质的影响
        3.3.2 化控药剂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与品质的影响
4 材料与方法
    4.1 试验设计
        4.1.1 播期与密度试验
        4.1.2 化控试验
    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1 群体动态调查
        4.2.2 干物质积累
        4.2.3 叶面积系数
        4.2.4 茎秆特征
        4.2.5 产量及构成三因素
    4.3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播期与密度对小麦经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2 播期与密度对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
    5.3 播期与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5.3.1 基部节间、穗下节间及茎秆茎秆长度
        5.3.2 基2 节间机械强度及抗倒指数
        5.3.3 倒伏时期、倒伏级别及倒伏率
    5.4 复配抗倒剂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4.1 不同复配抗倒剂与施用时期对产量影响
        5.4.2 不同复配抗倒剂施用时期与浓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5 复配抗倒剂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5.5.1 群体分蘖动态与分蘖成穗率
        5.5.2 干物质积累
        5.5.3 叶面积系数变化动态
    5.6 复配抗倒剂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5.6.1 茎秆长度和重心高度
        5.6.2 基部三节间长度
        5.6.3 基部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
        5.6.4 倒伏时期、倒伏级别及倒伏率
6 讨论与结论
    6.1 群体质量
    6.2 茎秆抗倒性能
    6.3 栽培措施和化控措施之间的关系
7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或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植株展开度、穗幅宽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蝉花菌质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 纪伟,付广平,丁黎,崔俏俏,费志东,孙长胜,柴文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1(08)
  • [2]襄阳市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孙华卫,张道荣,刘先斌,凌冬,周芳菊,陆天泰,汤清益,邹贤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8(S2)
  • [3]不同小麦品种(系)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D]. 华慧.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4]小麦品种智能识别与生长可视化的技术初探[D]. 王钰潇.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不同年份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通径分析[J]. 张辉.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7)
  • [6]江苏小麦倒伏影响因子效应分析及倒伏减产高光谱估测[D]. 崔怀洋. 扬州大学, 2015(03)
  • [7]小麦株高问题的探讨[J]. 刘兆晔,于经川,辛庆国. 山东农业科学, 2014(03)
  • [8]小麦不同光合器官与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D]. 王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9]小麦株型建成及氮素调控研究[D]. 李国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10]栽培技术措施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D]. 张一.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6)

标签:;  ;  ;  

植株膨大、穗宽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