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与新型窑居建筑的室内环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海,杨红霞[1](2021)在《陕北地区新型农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评价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陕北地区新建农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以该地区新型窑洞和平房建筑为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得到两种类型建筑的构造特点,并选取典型的农宅分别测试其冬季室内外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壁面温度和气流速度等热环境影响参数,利用PMV-PPD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既有的两类农宅中,新型窑洞室内热环境明显优于平房建筑,新型窑洞室内热环境基本能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而新型平房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距达到最低标准要求相差很大,亟需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针对平房建筑室内热环境差的问题,提出节能改进措施,并建立了太阳能试验房,对试验房进行了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表明比改造前室内温度提高了4℃左右,达到冬季室内最低温度16℃的要求,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室内热环境。为陕北地区提高乡村人居环境、降低农居建筑能耗提供科学依据。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纪哲[3](2021)在《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及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榆林南部地区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恶劣,窑洞作为该地区一种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与黄土沟壑区独特的地形地貌相结合,以当地土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低造价、高环保,在地区内覆盖面广、利用率高。近十几年来,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窑居建筑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传统窑居建筑日益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实际需求,在适应现代生活时显露出空间单一、热舒适性较差等问题,窑居在居民自发更新过程中脱离当地传统文化。研究结合地区地域环境,总结窑居地域适应性特征和更新策略,探索建筑与地域的和谐发展的方向,为地区窑居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首先从榆林南部窑居建筑现状入手,整理榆林南部地理条件,自然气候,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等相关地域环境,分析窑居建筑在选址、院落布局、建筑空间形式、立面形式构成、选材及构造等方面的地域适应性特征。其次对窑居建筑的室内物理环境进行实地测试,定性定量分析窑居建筑冬季和夏季的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对居民的主观感受、生活模式、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问卷调研,发现传统窑居建筑热舒适性有待提高、采光不良、质量较差、功能空间分区不合理等现状问题,以及窑居更新过程中显露的地域文化丧失问题。然后了解当地居民的切身需求,传承发展窑居的地域适应性特征,针对现存的问题更新改进,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落位选址因地制宜;庭院微气候与庭院经济相辅相成;建筑空间组织考虑生活行为习惯;建筑外界面形态体现窑居文化;建筑技术层面承袭传统建造经验;利用气候缓冲区、增强门窗气密性等方式改善室内热环境;将传统与现代材料结合优化建筑质量;调整建筑空间布局适应现代生活。最后根据更新策略选取实际案例进行窑居建筑的更新实践研究,将传统窑居建筑更新改建为居住类、生产类、公共类使用,并利用模拟软件对居住类原始窑居与更新后窑居室内物理环境进行验证,对比验证结果评估更新后的窑居的改造效果,使窑居建筑在物理环境、空间布局、建筑质量等方面得到改善。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研究榆林南部窑居建筑的更新模式,探寻窑居建筑适应当地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的新方向,为该地区窑居建筑的保护性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和有价值的参考,使设计在该地区能具有广泛的推广性,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
张黎曼[4](2021)在《内蒙古晋风民居地区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乡村建筑面临着很多挑战,乡村建筑肆意模仿其他建筑风格导致“千篇一律”的情景产生;更多的建筑师开始重视乡村建筑,将多元的、专业的设计策略、技术带入乡村,但由于建筑成本较高难以被村民所接受的,同时这些建造活动还引起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除了对舒适度的追求,人们同样关心于建筑自身是否节能,乡村建筑急需一种低成本、高质量,可以在室内环境舒适的情况下让建筑能耗降至最低的方法。被动式建筑的提出为以上的需求提供了一条路径,并且该方法对乡村建筑设计具有较高适应性,通过对两者文献综合阅读整理发现,乡村建筑与被动式建筑在设计理念与原则上总体趋同,乡村建筑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被动式建筑,过去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建筑只能通过特殊的建筑设计来改善建筑环境,通过对乡村建筑设计原则的研究,可以得出最简单高效的被动式设计原则。乡村建筑与被动式建筑逐渐走向融合,通过对乡村被动式建筑实例的设计因素进行解析,以被动式建筑设计过程为主线,提出传统性、地区性、气候性三种设计维度,分别从传统历史信息的保护、人居环境的关注、地区气候的回应,三个方面对设计原则进行总结。使乡村被动式建筑可以延续传统营造智慧,尊重地域文化,回应当地气候,也为以后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内蒙古地区晋风民居作为内蒙古重要的乡村建筑形式,它是人们在上百年中与自然环境博弈的智慧结晶,是文化、宗教、生产、生活的集体记忆,是对于走西口事件的历史印证,也是农耕与游牧文明发生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真实记录。将三个设计维度应用到晋风民居之中,以乡村被动式建筑三个设计维度为指导,构建出适宜该地区晋风民居的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选取内蒙古地区具有典型晋风民居建筑特色的乌素图村,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和总结了内蒙古晋风民居的传统性、地区性和气候性,以晋风民居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为指导,借助数据分析软件,探寻地区气候、被动式建筑与乡村建筑之间的平衡点,获得适应于乌素图村落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并指导村民活动中心建筑设计工作。
张楠[5](2021)在《山西朔州窑居建筑营造技艺及其审美文化传统》文中认为窑居建筑是原始洞穴居住形式的延续与发展,是几千年华夏史中传承农耕文明的载体,山西境内山峦起伏、北高南低且南北狭长,气候变化显着,南北差异大,使得同为山西传统窑居其建筑样式和外部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尤其朔州窑居地区特色显着。当地居民凭借土质细密干结,容易挖掘这一特点,因材施用造就了传统样式的窑居,随着建筑材料的丰富与营造技艺的成熟,人们逐渐发展形成窑居建筑的独特样式。近年来对传统窑居建筑改造优化产生了许多的新型窑居,让更多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窑洞文化。本文主要以朔州地区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的访谈与拍摄,在论述窑居的历史发展脉络上,依据建筑技术物质条件阐明从古至今朔州窑居的样式变化及其营造技艺,并以之具体案例进一步说明。进而结合窑洞居住者的实际生活环境,总结和归纳窑居建筑在选址习俗、空间设计、色彩元素、审美观念及立面造型所体现的审美文化传统。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文献综述、研究创新点及方法,并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说明。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部分,基于实地的田野调查与对窑居资料的分析研读,整体把握窑洞的发展脉络与类型,然后阐述朔州地区窑居的营造技艺、院落设计、内部空间布局与建筑的立面构成和内部构造,并延伸至朔州窑居所展现的审美文化内涵。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结合建筑构成的基础要素集中讨论了朔州地区窑居历史发展、形成的基本背景、窑居分类以及窑居当代的新发展。第二章通过人物访谈和文献分析的方法,详述窑居建筑的营造技艺,分别从拱券样式选择、建造技术的演进、院落设计和内部空间布局三个方面论述。第四章基于人类实用则美的审美理念,逐一展开叙述窑居建筑因地制宜的选址习俗、科学尚中的空间设计、和谐朴素的色彩装饰以及方圆相济的立面造型,第四章探讨窑居建筑在当代的价值,传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对朔州地区窑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作归纳总结,并依据窑洞的现状分析,对朔州窑居建筑的保护和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
刘红莉[6](2021)在《豫西窑居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测试分析及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发扬、传承我国的民居历史文化,加强传统民居保护,改善民居室内人居环境,本文选择豫西靠崖式窑居建筑对其室内热湿环境、通风环境、光环境进行现场测试及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窑居建筑室内采光较差,难以满足现行的建筑采光标准,同时窑居建筑通风不畅,室内湿度较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及身体健康,针对窑居建筑室内环境的现存问题,本文做了相关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测试发现,窑居建筑正午12:00的室内照度及采光系数仅为150.5(lx)、1.35%,且照度均匀度极小,室内光环境极差。通过对窑居建筑室内光环境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得到,室内的采光系数与窗地比、玻璃透射率成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与窗台高度成二次项关系;与窑居建筑进深成对数关系。根据采光系数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式,对窑居建筑进行了改造模拟,发现改造后的窑居建筑其采光照度和采光系数分别提高了64.4%、105%。由于改造后的窑居建筑在采光均匀度上仍存在不足,因此结合了人工光源进行改善。添加人工光源后发现,室内的采光均匀度得到了提升,并结合人工光源的布置形式分析得到,由点到面的光源布置形式,可让室内光源照度的均匀度及混合照度的均匀度分别提升363.3%、358.3%,因此窑居建筑光源布置时应采用面状布置,且总功率一定时,尽量增加灯源的数量,让室内的照度均匀度达到最佳。窑居建筑在冬夏两季均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其主要原因是,室内的MRT(平均辐射温度)对室内温度具有调节作用。在室外温度出现大范围波动时,窑居建筑室内的MRT能减弱或抑制室外温度带来的变化,使室内温度不随室外温度的波动而出现幅值上的剧烈变化,并增加了室内外温差峰值的延迟时间。从机理上来看,这主要与窑居建筑周围土体的热扩散率有关,夏季窑居建筑周围土体的热扩散率低于冬季,因此对窑居建筑具有较好的保温性,使室内的热舒适度高于冬季。夏季窑居建筑室内的湿度高达90%左右,而室内的气流速度仅为0.012m/s,无法改善室内潮湿的现象。为了改善窑居建筑室内湿环境,论文对室内的通风改善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在加排风烟囱下的自然通风,窑居建筑室内形成了均匀的流速场,且对室内的平均温度影响不大,可作为自然条件下的通风改善措施。机械通风条件下,在窑口上方的排气扇上连接排风管道并设置两个排风口,可在室内形成均匀的流速场,平均风速为0.4m/s,并使室内的温度仍维持在舒适的温度区间,利于室内通风及湿环境的改善。自然通风结合机械通风条件下,对室内通风环境的改善最为显着,且具有合适的室内温度,但室内平均风速略大,为0.97m/s,适用于夏季闷热条件下短时间的通风换气。此外,为进一步改善室内湿度,可用石灰层对窑居建筑底部进行防潮处理,建议采用2:8的石灰土,并结合防潮油毡作为防潮垫层。本文的研究可对豫西窑居建筑室内环境的改善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指导,从而提高窑居居民室内环境舒适性,对保护传统窑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李强[7](2019)在《柏社村地坑窑再利用中的空间改造模式与技术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窑洞是我国一种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带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地区。地坑窑作为窑洞的一种,不仅体现了传统民居特色,而且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学思想,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柏社村位于陕西省三原县,现存有大规模的地坑窑,被称为“地坑窑第一村”。该村距离三原县城25公里,因曾广泛种植柏树而得名,但因历史上战争对村落的破坏,大量柏树被毁,如今村落内多种植果树、楸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柏社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柏社村村民因地坑窑固有的通风采光不佳、夏季潮湿、出入不便等一些缺陷而逐渐舍弃了这种传统的生土民居形式,村内地坑窑濒临废弃,为此,对既存地坑窑进行保护、对即将废弃的地坑窑进行再利用改造迫在眉睫。本文希望对现阶段下柏社村地坑窑的空间改造模式以及改造中所运用的技术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后来的研究者借鉴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包括其形成原因、历史沿革、整体布局、建筑特征等;(2)对柏社村既存地坑窑进行实地调研,全面统计村内地坑窑的质量状况并进行分级,以此确定有再利用价值的地坑窑;(3)分析地坑窑的优缺点、废弃原因、再利用前景及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需求,进而得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地坑窑这种建筑形式的新要求;(4)对现阶段下柏社村地坑窑再利用中空间层面的改造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这些改造模式与地坑窑的保护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关联性;(5)针对地坑窑的再利用改造提出针对性技术策略,并评估改造后的地坑窑是否克服了其固有缺陷,配合Ladybug和Honeybee、PHOENICS等软件模拟对改造结果进行验证并试给出改造建议。
张照俊[8](2019)在《晋中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研究 ——以平遥段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乡村人居环境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提升窑洞聚落生活环境,是乡村窑居院落景观设计的首要问题。窑居院落作为乡村农耕文明的物质容器,承载了地域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窑居院落空间作为室外环境的重要活动场所,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更应重视窑居院落空间的景观营造与人们现代需求的关联性设计。当下晋中地区的乡村窑居院落面临着风貌破坏、发展断续的问题。因此适应性改造提升窑居院落空间环境,对于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保护窑居院落特色,传承乡村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极具晋中特色的平遥段村的窑居院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风景园林专业的视角剖析现有窑居院落的改造利用之策。首先对晋中传统窑居院落的基础理论与现状进行解读,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窑居院落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传统窑居院落的演变脉络,其次,通过对国内典型院落改造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典型院落的空间层面、装饰层面、景观布局层面改造设计的异同点,以此提出了晋中传统窑居院落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整体协调、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等四个方面的改造设计原则,并提炼了与其相适应的改造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对平遥段村传统窑居院落的风貌较好型、风貌一般型、风貌遗失型三种典型实例进行设计实践方案研究,探索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窑居院落空间新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以平遥段村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实践的研究探索,对晋中地区今后传统窑居院落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促进作用,对窑居院落设计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和依据。
刘楠[9](2019)在《乡村旅游视角下关中传统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铜川市小丘镇南移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为传统窑居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创造机遇,但也使其面临诸多挑战。关中地区传统窑居村落在建筑景观和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具有优美的乡土自然景观和人文风光,可以作为优质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然而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由于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未能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利用,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对传统窑居村落的保护利用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首先对乡村旅游、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等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乡村旅游与村落更新相结合等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提出可借鉴的乡村旅游与传统窑居村落相结合的模式。其次,对关中传统窑居村落的类型、保护与利用现状、旅游开发中面临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乡村旅游视角下关中传统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策略。在实践研究方面,本文以铜川市南移村为例,对村落的传统风貌特征、地域特色景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剖析旅游开发背景下南移村村落环境方面的问题,提出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以及完善村落基础设施、整治建筑风貌、开发旅游产品、重视利益主体参与等具体策略,并进行了详细的村落保护与环境更新规划设计方案。本论文通过对关中地区传统下沉式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探讨在旅游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理论,总结出传统窑居村落空间的更新策略,为传统窑居村落保护利用探索出一条新途径,可供类似地区参考和借鉴。
杨依明[10](2019)在《陕北锢窑民居的空间建构模式与生态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几年世界建筑从建筑功能到结构、从风格到形式呈现出的同质化倾向,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于全球性和地域性的讨论。同时,生态建筑思潮使建筑师重新回到建筑与自然环境因素、“建筑、人、环境”之间有机发展的议题。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学界开始正视地域建筑研究与创作和绿色建筑的本土化研究。陕北锢窑民居代表了陕北地域文化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其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建构和生态经验,其价值尤其体现在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对于建筑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基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子课题1,本论文以现代设计应用研究为目的,首先以陕北锢窑民居的选址规划、院落类型和空间单元、构造材料为关注点,进行了广泛的实态调研;其次提取锢窑民居的空间原型及其组合形式,结合森佩尔理论的分类方法提炼出五个空间建构要素;再次通过Ecotect、Phoenics软件从光环境、风环境和热环境三个层面模拟陕北窑居区三种典型窑洞的生态性能,发掘和总结陕北锢窑的独特生态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该地区锢窑民居的生态设计经验;最后,通过对三个现代锢窑空间与生态协同设计典型案例——延安枣园绿色生态窑居、白塔山生土生态园和黄土上的院子的传承点与创新点的评析,以此得出陕北锢窑民居在现代设计中的空间模式与生态经验协同设计策略,为陕北及相似地区的空间生态协同设计提供一定指导价值。
二、传统与新型窑居建筑的室内环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与新型窑居建筑的室内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地区新型农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测试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测试方案 |
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1 测试结果分析 |
2.1.1 室内外空气温度 |
2.1.2 室内外空气湿度 |
2.1.3 平均辐射温度 |
2.2 热环境评价 |
3 优化措施及分析 |
3.1 优化措施 |
3.2 试验房测试与分析 |
4 结论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及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界定 |
1.4.2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1.4.3 地域适应性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框架 |
2 榆林南部地域特征与窑居类型概况 |
2.1 榆林南部地区地理、气候特征 |
2.1.1 榆林南部地形地貌特征 |
2.1.2 榆林南部气候条件 |
2.1.3 榆林南部自然资源 |
2.2 榆林南部地区经济、人文特征 |
2.2.1 榆林南部地区经济特征 |
2.2.2 榆林南部地区文化风俗特征 |
2.2.3 榆林南部地区人文信仰特征 |
2.3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类型 |
2.3.1 依照窑居建筑形式分类 |
2.3.2 依照建筑材料分类 |
2.4 小结 |
3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分析 |
3.1 聚落与建筑选址 |
3.1.1 聚落选址 |
3.1.2 窑居选址 |
3.2 院落布局 |
3.2.1 院落总平面形式 |
3.2.2 院落功能 |
3.2.3 院落内环境 |
3.3 建筑空间组织 |
3.3.1 单一空间功能变化 |
3.3.2 建筑空间形式 |
3.4 立面形态构成 |
3.4.1 厚重保温墙体 |
3.4.2 锁口、女儿墙 |
3.4.3 天地、土地龛位 |
3.5 建筑选材及构造 |
3.5.1 自然资源与建筑材料 |
3.5.2 建筑构造 |
3.6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特征总结 |
3.7 小结 |
4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现存问题分析 |
4.1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 |
4.1.1 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测试 |
4.1.2 室内热环境主观感受 |
4.2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室内光环境 |
4.2.1 窑居建筑室内光环境测试 |
4.2.2 室内光环境主观感受 |
4.3 居民生活需求调研及分析 |
4.3.1 窑居使用情况调查 |
4.3.2 生活模式调查 |
4.3.3 能源结构及使用情况调查 |
4.3.4 建筑质量评价调查 |
4.4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现状问题总结 |
4.4.1 室内物理环境存在问题 |
4.4.2 传统窑居建筑中体现的质量问题 |
4.4.3 窑居建筑空间功能布局弊端 |
4.4.4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更新过程中的问题 |
4.5 小结 |
5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更新策略提出 |
5.1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发展的更新动因 |
5.1.1 窑居建筑更新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
5.1.2 地域环境转变促使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发展 |
5.1.3 窑居建筑自身局限性推动适应性发展 |
5.2 窑居建筑更新目标分析 |
5.2.1 对地域环境的综合考虑 |
5.2.2 对使用者需求的重视 |
5.2.3 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
5.3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特征的传承与发展 |
5.3.1 落位选址因地制宜 |
5.3.2 庭院微气候与庭院经济相辅相成 |
5.3.3 建筑空间组织考虑生活行为习惯 |
5.3.4 建筑外界面形态体现窑居文化 |
5.3.5 建筑技术层面承袭传统建造经验 |
5.4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现存问题的更新与改进 |
5.4.1 窑居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的改善 |
5.4.2 窑居建筑质量优化和能耗降低 |
5.4.3 建筑空间布局调整适应现代生活 |
5.5 小结 |
6 榆林南部窑居建筑更新设计及模拟验证 |
6.1 居住类更新 |
6.1.1 类别Ⅰ——靠山式窑洞 |
6.1.2 类别Ⅱ——独立式窑洞 |
6.1.3 居住类窑居建筑更新设计模拟验证 |
6.2 生产类更新 |
6.3 公共类更新 |
6.3.1 传统窑居建筑更新为展示活动类 |
6.3.2 传统窑居建筑更新为营业类 |
6.4 窑居建筑更新策略可行性分析 |
6.4.1 更新模式可行性分析 |
6.4.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6.4.3 居民可接受度调研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4)内蒙古晋风民居地区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乡村建筑相关研究 |
1.3.2 被动式建筑相关研究 |
1.3.3 晋风民居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概念界定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乡村建筑 |
2.1.1 乡村建筑概述 |
2.1.2 乡村建筑相关理论 |
2.1.3 乡村建筑设计原则 |
2.1.4 乡村建筑现状及问题 |
2.2 被动式建筑 |
2.2.1 被动式建筑概述 |
2.2.2 被动式建筑主要内容 |
2.2.3 被动式建筑设计思路 |
2.2.4 被动式建筑标准与规范 |
2.3 乡村建筑与被动式建筑的融合 |
2.3.1 乡村建筑与被动式建筑的迫切需求 |
2.3.2 乡村建筑与被动式建筑融合的矛盾性 |
2.3.3 乡村建筑与被动式建筑融合的必然性 |
2.4 乡村被动式建筑 |
2.4.1 乡村被动式建筑概述 |
2.4.2 乡村被动式建筑基本原理 |
2.4.3 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维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因素解析与设计维度提取 |
3.1 适应气候设计因素解析 |
3.1.1 内向露天庭院 |
3.1.2 “管式住宅” |
3.1.3 开敞露天庭院 |
3.1.4 气候缓冲空间 |
3.2 能耗平衡设计因素解析 |
3.2.1 达姆施特塔概述 |
3.2.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3.2.3 自然通风和热回收 |
3.2.4 能量平衡舒适环境 |
3.3 简构持续设计因素解析 |
3.3.1 材料乡土化 |
3.3.2 改善传统智慧 |
3.3.3 适应地区气候 |
3.3.4 简化构造可持续 |
3.4 传统生态设计因素解析 |
3.4.1 传统窑居现状 |
3.4.2 自然生态条件 |
3.4.3 优化传统智慧 |
3.4.4 适应当地气候 |
3.5 绿色智慧设计因素解析 |
3.5.1 适应气候改造方案 |
3.5.2 顺应地域设计路径 |
3.5.3 性能优化及被动式技术 |
3.5.4 绿色乡居智慧设计原则 |
3.6 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维度的提取 |
3.6.1 乡村被动式建筑传统性设计维度 |
3.6.2 乡村被动式建筑地区性设计维度 |
3.6.3 乡村被动式建筑气候性设计维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晋风民居地区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 |
4.1 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维度在内蒙古晋风民居中的应用 |
4.1.1 传统性设计维度 |
4.1.2 地区性设计维度 |
4.1.3 气候性设计维度 |
4.2 内蒙古晋风民居地区乡村被动式建筑传统性维度的设计策略 |
4.2.1 选址布局 |
4.2.2 单体设计 |
4.2.3 材料构造 |
4.3 内蒙古晋风民居地区乡村被动式建筑地区性维度的设计策略 |
4.3.1 地形地貌 |
4.3.2 当地材料 |
4.3.3 地域文化 |
4.4 内蒙古晋风民居地区乡村被动式建筑气候性维度的设计策略 |
4.4.1 适应风环境 |
4.4.2 适应光环境 |
4.4.3 适应热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设计 |
5.1 内蒙古乌素图村概述 |
5.1.1 内蒙古乌素图村地理位置历史沿革 |
5.1.2 内蒙古乌素图村乡村现状 |
5.1.3 内蒙古乌素图村面临的问题 |
5.2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建筑选址布局 |
5.2.1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建筑选址 |
5.2.2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总体布局 |
5.3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建筑单体设计 |
5.3.1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建筑形态 |
5.3.2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功能组织 |
5.3.3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空间布局 |
5.3.4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围护结构 |
5.4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建筑构造材料 |
5.4.1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建筑材料 |
5.4.2 内蒙古乌素图村村民活动中心建筑构造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图录 |
附录 B 表录 |
附录 C 图纸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个人简历 |
(5)山西朔州窑居建筑营造技艺及其审美文化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
第一章 朔州窑居建筑概述 |
1.1 窑居的发展历史 |
1.2 朔州窑居形成基本背景 |
1.2.1 自然环境 |
1.2.2 文化历史 |
1.2.3 经济状况 |
1.3 传统窑居基础样式 |
1.3.1 靠崖式土窑 |
1.3.2 独立式窑居 |
1.3.3 接口式窑居 |
1.4 传统窑居特殊样式 |
1.4.1 八海窑 |
1.4.2 连环窑 |
1.4.3 十二连城 |
1.5 朔州及周边窑居当代新变化 |
1.5.1 维护型新窑居 |
1.5.2 新建型新窑居 |
1.5.3 改造型新窑居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朔州窑居建筑营造技艺 |
2.1 拱券形态与建筑技术 |
2.1.1 拱券形态的发展 |
2.1.2 营建技术的演进 |
2.2 院落设计与内部空间布局 |
2.2.1 院落设计 |
2.2.2 内部空间布局 |
2.3 立面构成与内部构造 |
2.3.1 立面构成 |
2.3.2 内部构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朔州窑居建筑审美文化传统 |
3.1 实用则美的审美观念 |
3.1.1 实用 |
3.1.2 坚固 |
3.1.3 美观 |
3.2 因地制宜的选址习俗 |
3.2.1 背山面水 |
3.2.2 日照通风 |
3.2.3 土壤植被 |
3.3 科学尚中的空间设计 |
3.3.1 外部空间 |
3.3.2 内部空间 |
3.4 和谐质朴的色彩装饰 |
3.4.1 装饰 |
3.4.2 色彩 |
3.5 方圆相济的立面造型 |
3.5.1 立面 |
3.5.2 造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朔州窑居建筑当代价值探讨 |
4.1 建筑模式的发展启示和改造设计 |
4.1.1 发展启示 |
4.1.2 改造设计 |
4.2 营造技艺的发展现状和保护措施 |
4.2.1 发展现状 |
4.2.2 保护措施 |
4.3 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 |
4.3.1 “因地制宜”生态理念的传承 |
4.3.2 “多模式共生”建筑方法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豫西窑居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测试分析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光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室内热环境研究现状 |
1.2.3 室内通风环境研究现状 |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豫西窑居建筑物理环境的理论基础 |
2.1 豫西靠崖式窑居建筑形成的背景 |
2.1.1 地理风貌 |
2.1.2 气候特点 |
2.1.3 人文历史 |
2.1.4 豫西靠崖式窑居的介绍 |
2.2 室内物理环境的理论分析 |
2.2.1 室内光环境的理论基础 |
2.2.2 室内热环境的理论基础 |
2.2.3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豫西靠崖式窑居建筑的光环境测试及模拟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况 |
3.2 光环境实地测试 |
3.2.1 光环境采光参数的确定 |
3.2.2 光环境测试方法及数据分析 |
3.3 采光模拟 |
3.3.1 模拟软件的选取及介绍 |
3.3.2 模型的可行性验证 |
3.3.3 自然采光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 |
3.3.4 结合人工照明的室内光环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豫西靠崖式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测试分析 |
4.1 测试概况 |
4.1.1 仪器介绍 |
4.1.2 测试方法 |
4.2 夏季温度测试分析 |
4.2.1 晴天状况下的测试分析 |
4.2.2 阴天状况下的测试分析 |
4.3 冬季温度测试分析 |
4.4 过渡季节(春季)温度测试分析 |
4.5 窑居建筑周围土体热传递的理论分析 |
4.6 不同季节下的湿度测试分析 |
4.6.1 夏季湿度测试分析 |
4.6.2 冬季及过渡季节(春季)湿度测试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豫西窑居建筑室内防潮的改善性研究 |
5.1 窑居建筑实际通风模拟 |
5.2 通风改善的模拟方法 |
5.2.1 自然通风的改造模拟分析 |
5.2.2 机械通风的改造模拟分析 |
5.2.3 自然通风结合机械通风下的改造模拟 |
5.3 窑居建筑室内防潮的改进性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柏社村地坑窑再利用中的空间改造模式与技术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我国地坑窑的成因及分布 |
2.1 我国地坑窑概况 |
2.1.1 地坑窑的形成及演变 |
2.1.2 我国地坑窑的分布 |
2.2 地坑窑代表性村落 |
2.2.1 三原县柏社村 |
2.2.2 淳化县梁家庄村 |
2.2.3 永寿县等驾坡村 |
2.2.4 陕县庙上村 |
2.2.5 陕县北营村 |
2.2.6 陕县曲村 |
2.3 柏社村地坑窑概况 |
2.3.1 柏社村的历史沿革 |
2.3.2 柏社村地坑窑的形成原因 |
2.3.3 柏社村交通与路网结构变迁 |
2.4 本章小结 |
3 柏社村地坑窑现状及再利用前景研究 |
3.1 柏社村地坑窑现状调研 |
3.1.1 柏社村地坑窑分区及编号 |
3.1.2 柏社村地坑窑质量等级评估 |
3.1.3 柏社村地坑窑空间形式分类 |
3.1.4 柏社村典型地坑窑测绘 |
3.2 柏社村地坑窑的营建、废弃及再利用 |
3.2.1 柏社村地坑窑的自组织营建 |
3.2.2 柏社村地坑窑废弃原因分析 |
3.2.3 柏社村地坑窑再利用前景 |
3.3 现阶段柏社村村民对地坑窑的要求 |
3.3.1 村民的基本需求 |
3.3.2 地坑窑物理环境测定分析 |
3.3.3 地坑窑的优势与劣势得出 |
3.3.4 现代生活方式对地坑窑的要求 |
3.3.5 柏社村地坑窑再利用改造目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柏社村地坑窑空间改造模式研究 |
4.1 地坑窑不同功能类型的改造 |
4.1.1 居住类改造 |
4.1.2 公共展示类改造 |
4.1.3 营业类改造 |
4.1.4 生产类改造 |
4.2 地坑窑空间层面的改造模式 |
4.2.1 地坑窑空间改造模式分类 |
4.2.2 地坑窑空间改造模式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5 柏社村地坑窑改造技术策略研究 |
5.1 地坑窑改造技术策略分类 |
5.2 地坑窑改造具体技术策略 |
5.2.1 地坑窑的结构加固 |
5.2.2 地坑窑自然采光与通风改进 |
5.2.3 地坑窑室内热环境改善 |
5.2.4 地坑窑的排水措施 |
5.2.5 地坑窑的窑顶利用 |
5.3 地坑窑改造有效性的模拟验证 |
5.3.1 模拟软件的选取 |
5.3.2 改造前后软件模拟 |
5.4 地坑窑改造中的技术策略总结 |
5.4.1 地坑窑改造技术策略有效性分析 |
5.4.2 应用技术策略的地坑窑改造探索 |
5.4.3 改造技术策略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的总结性论述 |
6.1.1 研究成果总结 |
6.1.2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
6.1.3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晋中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研究 ——以平遥段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 |
1.1.2 传统窑居院落自身的发展问题 |
1.2 地域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地域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 晋中传统窑居院落发展脉络概述 |
2.1 基础概念阐释 |
2.1.1 传统与传统窑居 |
2.1.2 院落与庭院 |
2.1.3 传统窑居院落 |
2.2 晋中地区概况 |
2.2.1 自然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2.3 民风习俗 |
2.3 晋中传统窑居的历史演变与分类特征 |
2.3.1 晋中传统窑洞的产生与分类 |
2.3.2 晋中窑居的古今演变 |
2.3.3 晋中传统窑居院落的现存类型 |
2.3.4 晋中传统窑居院落的构成元素 |
2.4 晋中传统窑居院落的形态要素分析 |
2.4.1 外部造型 |
2.4.2 内部空间 |
2.4.3 装饰及雕刻艺术 |
2.5 本章小结 |
3 典型院落改造案例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2 陕西三原县柏社村传统下沉式窑居院落改造 |
3.2.1 基本概况 |
3.2.2 柏社村院落改造 |
3.2.3 案例总结 |
3.3 北京传统四合院扭院儿改造案例 |
3.3.1 基本概况 |
3.3.2 改造分析 |
3.3.3 案例总结 |
3.4 平遥横坡村沿崖覆土窑洞院落案例分析 |
3.4.1 基本概况 |
3.4.2 院落改造分析 |
3.4.3 横坡村窑居院落改造传承的创新点 |
3.4.4 案例总结 |
3.5 院落改造的对比分析 |
3.5.1 空间层面 |
3.5.2 装饰层面 |
3.5.3 景观布局 |
3.6 本章小结 |
4 晋中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的原则及策略 |
4.1 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的原则 |
4.1.1 满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原则 |
4.1.2 整体协调性原则 |
4.1.3 以人为本原则 |
4.1.4 生态可持续原则 |
4.2 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的策略 |
4.2.1 窑院文化构(饰)件的保留修复 |
4.2.2 院落空间形态的协调 |
4.2.3 依据传统风貌,分类改造 |
4.2.4 适应性提升院落功能 |
4.2.5 本土材料的运用与创新 |
4.2.6 乡土植物的保护与栽植 |
4.2.7 营造意境,重构院落空间 |
4.3 本章小结 |
5 平遥段村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实践 |
5.1 背景分析及案例选取 |
5.1.1 段村概况 |
5.1.2 段村传统窑居院落现状 |
5.1.3 改造设计实践案例的选取介绍 |
5.2 平遥段村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的目标 |
5.2.1 承续传统风貌,提升人居环境 |
5.2.2 建筑及文化构件的修缮与复原 |
5.2.3 行为需求引导院落空间重构 |
5.2.4 创造适老化的庭院生活空间 |
5.3 “风貌一般型”永庆街12 号院落改造设计 |
5.3.1 基地分析 |
5.3.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3.3 院落围合实体 |
5.3.4 院落交通流线 |
5.3.5 院落景观立面 |
5.3.6 植物配置 |
5.3.7 景观小品及装饰构件 |
5.4 “风貌较好型”杏沟街4号院落改造设计 |
5.4.1 基地分析 |
5.4.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4.3 院落围合实体 |
5.4.4 院落交通流线 |
5.4.5 景观立面 |
5.4.6 植物配置 |
5.4.7 景观小品及装饰构件 |
5.5 “风貌遗失型”永庆街4号院落改造设计 |
5.5.1 基地分析 |
5.5.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5.3 院落围合实体要素 |
5.5.4 院落交通流线 |
5.5.5 景观立面 |
5.5.6 植物配置 |
5.5.7 景观小品及装饰构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表格索引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乡村旅游视角下关中传统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铜川市小丘镇南移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大发展的时代趋势 |
1.1.2 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需求 |
1.1.3 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基于乡村旅游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 |
2.1.2 窑居村落 |
2.1.3 保护与利用 |
2.2 传统村落保护基础理论 |
2.2.1 传统村落保护对象和内容 |
2.2.2 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2.2.3 传统村落保护途径 |
2.3 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探索研究 |
2.3.1 传统村落的发展及更新模式 |
2.3.2 传统村落开发利用的规划构想 |
2.4 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的更新结合 |
2.4.1 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结合的开发模式 |
2.4.2 乡村旅游视角下传统村落的开发原则 |
2.4.3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建议与对策 |
2.5 传统窑居村落保护与更新经验借鉴 |
2.5.1 乡村旅游与窑居村落更新结合的设计经验分析 |
2.5.2 乡村旅游与传统窑居村落更新结合模式借鉴 |
2.6 本章小结 |
3.乡村旅游视角下关中传统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策略 |
3.1 关中传统窑居村落的基本类型 |
3.1.1 按聚落形态、院落类型、宅院布局分类 |
3.1.2 保护与利用现状 |
3.2 关中传统窑居村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2.1 发展历程 |
3.3 关中传统窑居村落更新面临的突出问题 |
3.3.1 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2 结构体系局限与空间本体缺陷 |
3.3.3 思想意识及管理制度不足 |
3.4 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关中传统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策略 |
3.4.1 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态势 |
3.4.2 旅游发展与窑居村落空间功能更新 |
3.4.3 旅游发展与窑居村落空间形态创新 |
3.4.4 旅游发展与窑居村落融合的更新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陕西铜川小丘镇南移村窑居村落环境特征研究 |
4.1 传统下沉式窑洞的研究背景 |
4.1.1 村落区位 |
4.1.2 历史沿革 |
4.1.3 自然环境 |
4.1.4 社会经济 |
4.2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 |
4.2.1 选址与布局 |
4.2.2 窑洞民居院落空间 |
4.2.3 窑洞建筑特征 |
4.3 乡村地域特色景观 |
4.3.1 村落公共建筑 |
4.3.2 村落景观节点 |
4.3.3 村落文化习俗 |
4.4 旅游开发背景下小丘镇南移村村落空间环境问题 |
4.4.1 旅游开发现状 |
4.4.2 南移村村落环境方面的问题 |
4.4.3 南移村旅游开发方面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旅游视角下小丘镇南移村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
5.1 总体思路及保护与利用原则 |
5.1.1 南移村物质文化的保护 |
5.1.2 南移村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保护 |
5.1.3 南移村村落保护原则 |
5.2 南移村村落保护与利用策略 |
5.2.1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住与旅游品质 |
5.2.2 整治建筑风貌,营造古韵新村 |
5.2.3 开发丰富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吸引力 |
5.2.4 重视利益主体参与,完善村落保护与利用建设开发 |
5.3 结合旅游开发的南移村村落保护与规划设计 |
5.3.1 整体格局规划与分区控制规划 |
5.3.2 各分区设计原则及理念 |
5.3.3 村落主要景观详细设计 |
5.3.4 游览路线 |
5.3.5 典型窑洞民居保护与利用设计 |
5.3.6 典型景观节点改造与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硕士研究学习阶段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陕北锢窑民居的空间建构模式与生态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民居的地域性 |
1.1.2 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 |
1.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陕北锢窑民居的实态调研 |
2.1 陕北窑居类型概述 |
2.2 选址规划 |
2.2.1 川道型 |
2.2.2 塬面型 |
2.2.3 边坡型 |
2.3 院落类型 |
2.3.1 单排房院 |
2.3.2 二合院 |
2.3.3 三合院 |
2.3.4 四合院 |
2.3.5 组合式院落 |
2.4 空间单元 |
2.4.1 单体尺寸 |
2.4.2 室内空间 |
2.5 构造材料 |
2.5.1 土窑 |
2.5.2 石窑 |
2.5.3 砖窑 |
2.6 本章小结 |
3 陕北锢窑民居空间建构模式特征 |
3.1 陕北锢窑民居空间原型 |
3.1.1 陕北锢窑民居建筑单体的原型 |
3.1.2 陕北锢窑民居原型的组织方式 |
3.2 陕北锢窑民居原型的建构要素 |
3.2.1 中心空间与庭院 |
3.2.2 场地改造与地形 |
3.2.3 结构体系与洞口 |
3.2.4 屋顶形式与遮蔽 |
3.2.5 外部空间与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4 陕北锢窑民居生态性能研究 |
4.1 窑居生态性能定量模拟分析目的 |
4.2 陕北窑居典型模型的建立 |
4.2.1 空间尺寸的确定 |
4.2.2 材料参数的选取 |
4.3 基于Ecotect下的窑居光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3.1 光环境模型的设置 |
4.3.2 临界照度下采光系数分析 |
4.3.3 夏至日与冬至日遮挡分析 |
4.3.4 全年太阳辐射分析 |
4.4 基于Phoenics下的窑居风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4.1 风环境模型的设置 |
4.4.2 风环境分析 |
4.5 基于Ecotect下的窑居热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5.1 热环境模型的设置 |
4.5.2 逐时室内温度曲线分析 |
4.5.3 逐月能耗与得失热分析 |
4.5.4 围护结构厚度优化策略的定量分析 |
4.6 生态性能模拟的结论 |
4.7 本章小结 |
5 陕北锢窑民居生态设计研究 |
5.1 陕北建筑气候分区与要素 |
5.1.1 建筑气候分区 |
5.1.2 焓湿图分析 |
5.1.3 建筑气候要素 |
5.2 保温与隔热 |
5.2.1 缓冲空间 |
5.2.2 围护结构 |
5.2.3 门窗 |
5.2.4 窑顶 |
5.2.5 建筑体型 |
5.2.6 主动措施 |
5.3 日照与遮阳 |
5.3.1 日照 |
5.3.2 遮阳 |
5.4 通风组织 |
5.4.1 通风的原理 |
5.4.2 通风在陕北锢窑的运用 |
5.5 绿植系统 |
5.5.1 绿化种植 |
5.5.2 排水系统 |
5.5.3 排污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现代锢窑空间与生态协同设计案例评析 |
6.1 延安枣园绿色生态窑居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对空间与生态的传承 |
6.1.3 对空间与生态的创新 |
6.2 白塔山生土生态园 |
6.2.1 项目概况 |
6.2.2 对空间与生态的传承 |
6.2.3 对空间与生态的创新 |
6.3 黄土上的院子 |
6.3.1 项目概况 |
6.3.2 对空间与生态的传承 |
6.3.3 对空间与生态的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的结论 |
7.1.1 现代设计对空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
7.1.2 现代设计对生态经验的传承与创新 |
7.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
四、传统与新型窑居建筑的室内环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地区新型农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评价与分析[J]. 郑海,杨红霞.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09)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及更新设计研究[D]. 纪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内蒙古晋风民居地区乡村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张黎曼.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
- [5]山西朔州窑居建筑营造技艺及其审美文化传统[D]. 张楠.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豫西窑居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测试分析及模拟研究[D]. 刘红莉. 长安大学, 2021
- [7]柏社村地坑窑再利用中的空间改造模式与技术策略研究[D]. 李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8]晋中传统窑居院落改造设计研究 ——以平遥段村为例[D]. 张照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乡村旅游视角下关中传统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铜川市小丘镇南移村为例[D]. 刘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陕北锢窑民居的空间建构模式与生态设计应用研究[D]. 杨依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