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地理特刊

新疆古地理特刊

一、A special issue of Palaeogeography in Xinjiang(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润[1](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姜文钦[2](2017)在《新疆卡克地区上石炭统别根他乌组沉积相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系统研究了新疆卡克地区上石炭统别根他乌组的沉积相,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别根他乌组碳酸盐岩划分为9种主要岩石类型: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亮晶似球粒灰岩、亮晶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砾屑灰岩、砂质砾屑灰岩、含生物碎屑砂质灰岩和砂质亮晶灰岩。2、陆源碎屑岩划分为10种主要岩石类型:砾岩、含砾钙质砂岩、钙质粗砂岩、石英中砂岩、钙质中砂岩、石英细砂岩、钙质细砂岩、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钙质泥岩。3、将别根他乌组中划分为5种岩性组合。岩性组合1-1:下部单元以薄层钙质砂岩或薄层砂质灰岩为主,上部单元以钙质泥岩为主;岩性组合1-2:下部单元以灰黑色砂质砾屑灰岩为主,上部单元以灰白色中层粉-中砂质亮晶灰岩为主;岩性组合2-1:下部单元以含生物碎屑亮晶似球粒灰岩为主,上部单元以石英砂岩为主;岩性组合2-2:下部单元以钙质泥岩为主,上部单元以灰黑色薄层生物碎屑微晶灰岩或含生物碎屑亮晶似球粒灰岩为主;岩性组合3-1:下部单元以泥灰岩为主,上部单元以灰黑色薄层生物碎屑微晶灰岩为主。4、在别根他乌组中识别出4个沉积相,即:障壁海岸、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台缘斜坡;6个亚相,即:潮坪、潮道、泻湖、台缘浅滩、上斜坡和下斜坡;及11个微相。5、建立了研究区别根他乌组沉积相模式:障壁海岸模式和台地-缓斜坡模式。

孙琦森[3](2016)在《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贵州西部交界位置,处于小江断裂、紫云垭都断裂和弥勒师宗断裂所围成的近似三角形构造范围中。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滇东北及其相邻地区石炭纪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开展以层序地层为主的综合地层学研究,建立并完善适用于全区的地层划分系统;建立区内石炭系-二叠系下统马平组年代格架与海平面变化旋回曲线关系,进而深刻认识研究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地层发育的特征与沉积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球化学等手段,在地层年代格架的基础上,编制滇东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一步揭示研究区沉积演化过程与特征。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重新整理划分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并总结岩石地层穿时性规律。研究区及周边邻区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发育较完全,涉及区域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区22条剖面进行详细野外观测,重新厘定区内石炭纪的岩石地层单位,建立了统一的地层划分方案,即将石炭系原来的三分(上统、中统、下统)调整为二分(上统、下统),原石炭系岩关组下部的革老河组划分到泥盆系中,原石炭系顶部马平组为跨系地层;将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划分为6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汤耙沟组、万寿山组、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马平组。同时总结石炭系-二叠系底部穿时性的规律,万寿山组和大塘组在盆地边缘出现向上穿时的现象,摆佐组在盆地中部出现向下穿时的现象。(2)对各个地层的岩石学特征、显微镜下微相特征、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分析。(1) Sr/Cu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逐渐干热,雨碌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先干热后温湿而毛坪地区环境变化比较明显,整体为先是干热气候后为温湿气候;(2) Sr/Ba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和雨碌地区整体为咸水环境,毛坪地区水体盐度变化较大,整体处于微咸水到半咸水环境,个别时期水体盐度有明显升高的变化;(3)V/(V+Ni)比值法和U/Th比值法综合分析表明本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整体为贫氧环境(缺氧环境),威宁期水体中氧含量较低,水体中含氧量呈先下降后略上升的趋势,推测海平面属于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总结出区内不同时期的沼泽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内浅滩相、台地边缘斜坡相分布格局,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识别出台沟相和生物礁相。(3)在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底部,共识别出SQ14、SQ15、 SQ16、 SQ18、SQ19共5个三级层序,相当于晚古生代25个三级层序中的SQ14-SQ19。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风化剥蚀的影响,缺失SQ17。同时识别出石英砾石层(SQ14与SQ15和SQ15与SQ16界面)、沉积相变面(如SQ18与SQ19界面)、古风化壳(如SQ16与SQ18界面及它们的相关面)。通过古生物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年代地层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反映了三级层序的基本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具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及风化剥蚀的影响,确实SQ17层序。(4)根据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结合生物组合特征、沉积体系及体系域等研究成果,以单因素作图、多因素分析的方法,选择三级层序为单元绘制5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对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进行了分析。①汤耙沟期,研究区继续表现为海退,大部分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之上,沉积范围极小,主要为沿北西南东向的开阔台地相沉积,在红路脚和二官营两处为局限台地相沉积,矿山厂与者兴上两地为古岛;②从万寿山期开始,整个研究区进入一个大范围、长时间的海进阶段,主要沉积陆源碎屑物,该时期气候温湿,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特别是高大乔木,该时期地层多出现煤层。该时期以滨海沼泽相、混合潮坪相和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沼泽相主要分布在万寿山组研究区东北部毛坪-白腊厂一带和西南部初奈一带,岩关阶时期的开阔台地相地区变为了局限台地相,范围有所缩小,其余的广大地区为混合潮坪相,此时在威宁阻基出现一处古岛。③大塘期基本继承了万寿山期的沉积格局,海平面继续向西北方向扩张,康滇古陆和扬子古陆范围缩小,开阔台地大为发育;④摆佐期-威宁期,海平面达到石炭纪-早二叠纪时期的最大值,海侵范围在区内也达到最广。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此时研究区内海底地形复杂,整体表现为由西到东海水逐渐变深,东部深水台盆位置为区内最深,台盆相、台地相、礁滩相等沉积模式均有体现,并以威宁-水城地区东南方向的深水台盆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分布,从古陆向台盆方向出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三个相带,在这三个相带中阻基、二官营、桃园表现为孤立台地沉积环境;⑤达马平期的海退阶段始于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运动,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陆地开始抬升,出现明显的海平面下降的现象;由于黔桂运动第二幕构造运动影响较大,陆地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抬升,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海陆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沉积环境由之前的海相环境转变为了陆相环境。⑥在威宁期,沉积相带分布变化不大,在靠近古陆地区出现了浅滩相,阻基与桃园古岛消失,二官营孤立台地依然存在。⑦在小独山阶-紫松阶时期,海平面下降,北部海改地以北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以上,矿山厂大竹园、二官营、初奈-秧田冲一带为浅滩相,台盆消失变为开阔台地,大部分地区由于海平面的下降变为局限台地相。(5)根据构造控盆、盆控相理论,结合古地理及构造演化查明了盆地演化过程。研究区受到紫云-罗甸-南丹裂陷带构造的控制,导致盆地内部地形及古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该构造带在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处于较明显的拉张陷落期。研究区盆地演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拉张陷落期。继泥盆纪海退之后,该裂陷带再次拉张,地壳因拉张而再度沉陷,研究区处于同构造带上,亦保持了北西向展布。受此影响,在威宁地区出现了地壳拉张陷落,形成威宁台沟,在大塘组顶部出现的玄武岩说明此时该构造带正处于拉张期。此时期海侵扩大,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缘斜坡和台沟相组成。②第二阶段为拉张静止的断陷填充期。由于受到外界构造影响,加之海平面下降,断陷台沟被沉积物充填,使得函内沉积区范围减小,台沟表现不明显,台内浅滩相和生物礁相发育。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颗粒台内浅滩、生物礁及台沟相组成。

李忠,徐建强,高剑[4](2014)在《盆山系统沉积学—兼论华北和塔里木地区研究实例》文中提出在地球科学领域盆山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单元或整体进行研究。在评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盆山系统分类三原则:即板块构造单元(位置)、盆山形成演化的构造动力学体制、构造—古地理特征或区域源—汇构造—沉积属性,并由此将盆山系统划分为陆内、陆缘(陆洋)和洋内盆山系统三大类及下属十四个亚类。进而论述了盆山系统沉积学的研究体系,其中构造—地层单元与等时地层格架、物源示踪与源汇体系、综合沉积记录及古构造—古气候演变等三方面是研究基础,沉积体系(域)与综合构造—古地理是核心,而盆山演化动力学为学科目标。以华北东部陆内盆山系统为例,研究指出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蒙古联合块体的碰撞隆升,形成了该区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最显着的陆内山—盆系统,而苏鲁造山带碎屑物源影响甚微;以塔里木陆缘盆山系统为例,初步揭示了泥盆—石炭纪西南天山被动陆缘与东南天山弧相关陆缘盆山系统的差异记录。研究认为,为了深化盆山动力学研究,现阶段特别值得在物源示踪与源汇体系、综合沉积记录及古构造—古气候演变方面加强盆山系统沉积学工作。

李忠,徐建强,高剑[5](2013)在《盆山系统沉积学—兼论华北和塔里木地区研究实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球科学领域盆山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单元或整体进行研究。在评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盆山系统分类三原则:即板块构造单元(位置)、盆山形成演化的构造动力学体制、构造—古地理特征或区域源—汇构造—沉积属性,并由此将盆山系统划分为陆内、陆缘(陆洋)和洋内盆山系统三大类及下属十四个亚类。进而论述了盆山系统沉积学的研究体系,其中构造—地层单元与等时地层格架、物源示踪与源汇体系、综合沉积记录及古构造—古气候演变等三方面是研究基础,沉积体系(域)与综合构造—古地理是核心,而盆山演化动力学为学科目标。以华北东部陆内盆山系统为例,研究指出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蒙古联合块体的碰撞隆升,形成了该区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最显着的陆内山—盆系统,而苏鲁造山带碎屑物源影响甚微;以塔里木陆缘盆山系统为例,初步揭示了泥盆—石炭纪西南天山被动陆缘与东南天山弧相关陆缘盆山系统的差异记录。研究认为,为了深化盆山动力学研究,现阶段特别值得在物源示踪与源汇体系、综合沉积记录及古构造—古气候演变方面加强盆山系统沉积学工作。

王小敏[6](2012)在《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层序—岩相古地理和储层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充分利用近年来大量的钻井、地震测线及露头资料,在前期工作及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等理论为指导,通过“露头-岩芯-镜下-测井-地震”五位一体综合分析,系统地研究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特征。以三级层序为成图单元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结合储层主控因素分析,进行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与预测,对实现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新的突破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包括:(1)塔里木板块区域地球动力学从伸展到挤压的转换始于寒武纪晚期,活动鼎盛时期为中奥陶世中晚期。寒武纪西昆仑地区始特提斯洋开始向北俯冲在塔里木地块之下,奥陶纪俯冲作用强烈,奥陶纪晚期始特提斯洋盆可能已闭合;寒武-奥陶纪南天山地区处于扩张鼎盛时期的古亚洲大洋。区域板块边缘的动力性转换对盆地古构造、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古地貌和沉积格局的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共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其中蓬莱坝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鹰山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一间房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塔西南地区的寒武统与中下奥陶统及中下奥陶统内部呈现为退积型层序结构样式,而古城等盆地其他地区呈现为进积型层序结构样式。这可能与加里东中期构造运动引起的盆地不同地区差异沉降活动密切相关。(3)以三级层序为成图单元编制中下奥陶统岩相古地理图,综合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格局特征,发现层序SQ1、SQ2、SQ3古地理格局呈现继承性演变,层序SQ4属于古地理格局显着变革时期。区域动力学体制的强烈转换造成台地内部及台缘的地貌发生剧烈变化,其中台地内部形成滩-洼相间的微地貌格局,这为中奥陶统台内滩相和台缘礁滩相等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有利地质条件。同时和田、塔中和塔北等古隆起雏形开始形成,局部地区遭受暴露剥蚀,出现暴露古凸起岩溶地貌。(4)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成岩改造和层序界面的控制。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鹰山组下部的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台内泻湖-潮坪相带,早期遭受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后期经历埋藏岩溶作用。中奥陶统鹰山组上部、一间房组的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为台地内部的中高能浅滩相,其次为台地边缘的高能礁滩相带。巴麦大部分地区、塔北和塔中地区位于T74不整合界面的顶超削截带,属于中下奥陶统表生岩溶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地区。

王新春[7](2012)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简称“西北科学考查团”)是在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它是近现代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体,成员包括了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的学者,考察时间长达8年,考察地域包括了中国北方、西北、中部的十二个省份,考察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植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考古学、民族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以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探讨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目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考古方面是中国学术界与斯文·赫定争议的核心,分析中国学者和斯文·赫定在考古学方面的态度和作为。第二章全面论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工作。本文首次将非考古专业学者的考古活动纳入了研究范畴,展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田野考古的完整面貌,促进了人们对近现代中国西北考古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第三章以调查搜集品的流散和保存为核心,首先梳理整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的运输情况,弄清考古搜集品的内容和运输过程,然后对斯文·赫定借出考古搜集品的规定、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细致调查、梳理了考古搜集品的存放地点、损失情况、流散情况和最后的保存地。第四章概述了中国和瑞典的考古研究着述,主要论述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状况,并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考证。第五章论述了瑞典学者的考古研究情况,以期展现瑞典关于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成果之全貌,并对这部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第六章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两位专门的考古学者贝格曼与黄文弼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从学术背景、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二人的考古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异同,并对他们在现代中国西北考古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第七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外学术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准确的定位。

杨永剑[8](2011)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发育了一套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几乎覆盖了整个塔里木盆地,沉积厚度普遍在3000m以上。但是由于埋藏深度较大以及勘探条件的限制,过去对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主要集中在奥陶系,先后在奥陶系发现了多个大型油气藏。近年来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大,多数钻井钻遇或钻穿寒武系,对寒武系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加深,种种现象表明,寒武系具备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野外露头剖面、测录井、地震资料和样品的测试分析资料等为基础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沉积相、层序地层、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生储盖发育及组合特征等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进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各地层分区内野外剖面和钻井所发育的岩石类型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内的地震相反射特征、测井相标志和古生物相标志,在研究区寒武系共识别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广海陆棚、盆地等6种沉积相,通过对其沉积相剖面对比,探讨了沉积相的演化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分别为早、中寒武世为以蒸发台地为主的沉积模式,晚寒武世以局限台地为主的沉积模式。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各分区地层内野外剖面的观测和对比,结合研究区内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解释资料等相关资料,对其层序界面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寒武系层序界面类型主要有古风化壳、渣状层、古喀斯特作用面、岩性岩相转换面、侵蚀冲刷面和超覆面等6种类型,在此为基础上对研究区寒武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划分出3个二级层序(SS1SS3)和14个三级层序(∈SQ1∈SQ14),二级层序和三级层序均为I型层序,主要发育了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TST)。最后对研究区内层序地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以二级层序体系域为编图单位编制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纪经历3次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侵发生在早寒武世初期,形成了盆地中西部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东部和盆地西北边缘为陆棚—盆地的沉积格局,短暂的··海侵结束后,盆地进入了缓慢的海退阶段,海平面的下降导致盆地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以蒸发台地为主的沉积环境,东部地区仍然保持着陆棚—盆地的沉积环境。第二次大规模的海侵发生在中寒武世早期,海平面的上升导致盆地中西部地区转变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的沉积环境,盆地西北缘为台地边缘,而东部继续保持着陆棚—盆地的沉积环境,短暂的海侵结束后,随着海平面的下降,盆地中西部地区再次转变为以蒸发台地为主的沉积环境,东部区域为陆棚—盆地的沉积环境。第三次大规模的海侵发生在晚寒武世早期,此次海侵速度相对较慢,时间较长,盆地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以局限台地为主的沉积环境,东部地区则为盆地—陆棚的沉积环境,晚寒武世中后期海平面开始缓慢下降,盆地中西部地区仍然保持着以局限台地为主的沉积环境,而东部区域随着海平面的下降出现了开阔台地的沉积环境。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的宏观和微观观察,结合样品的测试分析等相关资料,发现研究区寒武系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藻白云岩和泥晶白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晶间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其中次生溶孔(洞)和裂缝发育较常见。通过对其白云岩化类型的研究发现,研究区主要为同生期(准同生期)白云岩化、埋藏白云岩化、热液白云岩化等3种白云岩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白云岩化作用和热液溶蚀作用为研究区寒武系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建立的研究区寒武系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沉积相、层序地层、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生储盖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储层在盆地中西部地区主要发育于SS1高位体系域、SS2海侵体系域、SS3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在盆地东部地区主要发育于SS3高位体系域;盖层主要发育于盆地中西部地区SS1高位体系域和SS2高位体系域;生油层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发育于SS1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S2高位体系域,东部地区则在SS1,SS2,SS3均有发育,其中东部地区SS1和SS2层序内的生油层生烃能力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生储盖组合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寒武系中西部地区发育了2套较好的生储盖组合,东部地区发育了1套生储盖组合,而中西部地区SS3储层和东部地区SS3高位体系域储层与其上覆地层均可组成较好的储盖组合。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资源聚集和保存的有利区域进行预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总共发育了3个有利于油气资源聚集和保存的远景区,分别为巴楚远景区,中部远景区和塔东远景区。

杨永恒[9](2010)在《塔北隆起南斜坡上泥盆统—石炭系沉积层序发育演化与有利区带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大型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革,导致构造古地理的变迁和多个不整合面的发育与复合,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大型地层超覆-退覆带和岩相变化带,控制着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和改造。上泥盆统和石炭系是塔北隆起南斜坡的主要勘探目的层位之一,随着勘探的深入,构造圈闭逐渐减少,勘探难度增大,因此迫切需要对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等作全面精细的研究,解决海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薄弱、地层对比复杂、沉积体系认识不一等制约油气勘探的问题。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井-震结合进行层序界面的追踪和对比,建立了塔北隆起南斜坡上泥盆统-石炭系地区性的等时地层格架,解决了地层对比困难的问题,建立了目的层段东河塘-巴楚组的两种层序地层模式,为砂体预测提供了基础。研究区上泥盆统-石炭系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7个体系域。东河塘组和巴楚组属于不同的三级层序,是先后沉积的关系。巴楚组由3个岩性段构成,但不同地区地层组成差异较大,在层序格架内和塔中隆起能够进行对比。研究区晚泥盆世-石炭纪发育几期不整合,存在多个物源区,古地貌背景复杂,以往对于沉积体系有多种看法。本论文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研究区主要发育滨岸、潮坪-泻湖、三角洲、扇三角洲和碳酸岩台地5种沉积体系。研究了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和纵向演化规律,并建立了东河塘组和巴楚组的沉积模式。利用地震反射分析和地层残余厚度分析等方法确定东河塘组和巴楚组的物源来自英买力等4个低凸起,沉积期古地貌可以划分为高隆区、平台区、斜坡区、坳陷区和低隆起区5个地貌单元。晚泥盆世-石炭纪海平面变化受控于全球海平面波动,经历了3个完整的升降旋回。沉积体系的平面分布和纵向演化受物源、古地貌和海平面变化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分析了层序格架内的生储盖组合特点和典型油气藏的圈闭特点,结合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和古地貌恢复结果,提出了东河塘组和巴楚组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草南地区、塞克构造和哈12井区。

武振杰[10](2009)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奥陶系—泥盆系层序地层及沉积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也是国内最后一个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大型沉积盆地,面积达56万km2,是国家能源重点勘探地区。但由于盆地经历多次构造变动,加上所处自然条件恶劣,给油气勘探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以塔西北缘柯坪地区为研究区,以露头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和沉积学为理论指导,以米级旋回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不同露头点岩性、岩相、相序的研究,弄清研究区内高频层序发育特征及其叠加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层序发育的不同周期和级次,并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对柯坪地区奥陶系—泥盆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相开展研究。本文的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在研究究区内奥陶纪—泥盆纪地层中可以识别出3种沉积相类型:滨岸沉积、陆棚沉积和碳酸盐台地沉积。2.柯坪地区奥陶系中可划分6个三级层序,并可以归并到一个二级层序之中。这些三级层序的基本组成结构为“TST(海侵体系域)+HST(高水位体系域)”,其中均不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或陆架边缘体系域,凝缩段(CS)仅见于层序3中。在一些层序中高水体体系域可以细分为早期高水体体系域(LHST)和晚期高水位体系域(LHST)。奥陶系6个层序在四石厂一带发育较全,向东至通古斯布隆利苏巴什一带地层厚度变薄,层序尖灭为3个,层序地层格架反映了在相对海平面变化过程中,中上奥陶统自东向西发生超覆。3.在柯坪地区志留系出露较全,泥盆系仅中、下统出露。连续沉积的志留系和泥盆系中一共可以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1—层序5属志留系沉积,层序6和层序7为中、下泥盆统沉积。4.阿克苏地区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磁化率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与其磁化率曲线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深水环境磁化率值较低,且曲线平直;水体变浅时测量值开始振荡,并有变大的趋势;浅滩等水体较浅环境中碳酸盐岩磁化率则出现异常高值。同时,碳酸盐岩磁化率曲线与层序界面、准层序(组)和层序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与淹没型层序界面下部地层相比,上部地层中磁化率测量值值明显变小。在准层序组(组)中,其下部单元的磁化率一般较低,曲线较为平直;上部单元磁化率通常为明显变大,曲线呈高频振荡状。

二、A special issue of Palaeogeography in Xinjia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special issue of Palaeogeography in Xinjiang(论文提纲范文)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新疆卡克地区上石炭统别根他乌组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2.1 奥陶系
        2.2.2 志留系
        2.2.3 泥盆系
        2.2.4 石炭系
        2.2.5 二叠系
        2.2.6 第四系
    2.3 构造
        2.3.1 主要断裂
        2.3.2 褶皱构造
第三章 剖面描述及地层时代
    3.1 实测剖面描述
    3.2 别根他乌组创名与沿革
    3.3 别根他乌组时代
第四章 岩石类型及岩性组合
    4.1 岩石类型
        4.1.1 碳酸盐岩
        4.1.2 陆源碎屑岩
    4.2 岩性组合
        4.2.1 别根他乌组一段
        4.2.2 别根他乌组二段
        4.2.3 别根他乌组三段
第五章 沉积构造
    5.1 机械成因沉积构造
    5.2 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第六章 沉积相分析及沉积体系
    6.1 障壁海岸相
        6.1.1 潮道亚相
        6.1.2 潮坪亚相
        6.1.3 泻湖亚相
    6.2 开阔台地相
    6.3 台地边缘相
    6.4 台缘斜坡相
        6.4.1 下斜坡亚相
        6.4.2 上斜坡亚相
    6.5 沉积相模式
        6.5.1 有障壁海岸体系
        6.5.2 台地-缓斜坡体系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2.3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2.4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支撑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和主要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史演化
    2.1 概述
    2.2 区域地层
        2.2.1 元古界
        2.2.2 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3 区域岩浆活动
        2.3.1 概述
        2.3.2 岩浆侵入活动
        2.3.3 岩浆喷出活动
    2.4 区域构造
        2.4.1 概述
        2.4.2 区域断裂
        2.4.3 区域褶皱
    2.5 区域古地理演化
        2.5.1 加里东期古地理演化
        2.5.2 海西期古地理演化
        2.5.3 印支期古地理演化
        2.5.4 燕山期古地理演化
        2.5.5 喜马拉雅期古地理演化
第三章 地层划分及地层对比研究
    3.1 概述
    3.2 典型剖面特征
        3.2.1 开阔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3.2.2 生物礁相区典型剖面
        3.2.3 局限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3.2.4 台地边缘斜坡相典型剖面
        3.2.5 台沟相典型剖面
    3.3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对比
        3.3.1 地层划分对比
        3.3.2 本文划分方案
        3.3.3 地层穿时性讨论
第四章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4.1 微相分析
        4.1.1 微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4.1.2 岩相及微相分析
    4.2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4.2.1 分析原理及方法
        4.2.2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测试
        4.2.3 分析结果
        4.2.4 环境意义
    4.3 沉积相带的时空分布及环境演变
        4.3.1 沉积相带时空分布
        4.3.2 沉积模式
        4.3.2.1 汤耙沟期沉积模式
        4.3.2.2 万寿山期沉积模式
        4.3.2.3 大塘期-摆佐期沉积模式
        4.3.2.4 威宁期沉积模式
        4.3.2.5 马平期沉积模式
    4.4 沉积环境演变
第五章 层序地层识别及其时空格架分析
    5.1 层序界面的类型及识别
        5.1.1 Ⅰ型层序界面及其标志
        5.1.2 Ⅱ型层序界面
    5.2 层序地层特征
        5.2.1 连陆台地层序地层特征
        5.2.2 台内滩层序地层特征
        5.2.3 台沟层序地层划分
        5.2.4 生物礁相层序地层划分
    5.3 海平面变化研究
    5.4 层序地层对比
    5.5 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1 汤耙沟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2 万寿山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3 大塘-摆佐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4 威宁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5 马平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第六章 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6.1 古地理图编制
        6.1.1 编图思路及方法选择
        6.1.2 层序-古地理图编图方法及内容
    6.2 古地理特征
    6.3 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岩相古地理
        6.3.1 汤耙沟期岩相古地理
        6.3.2 万寿山期岩相古地理
        6.3.3 大塘期-摆佐期岩相古地理
        6.3.4 威宁期岩相古地理
        6.3.5 马平期岩相古地理
    6.4 沉积盆地及古地理演化
第七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盆山系统沉积学—兼论华北和塔里木地区研究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盆山系统研究趋势与盆山系统类型
2 盆山系统沉积学的主要研究体系
    2.1 构造—地层单元与等时地层格架
    2.2 物源示踪与源汇体系
    2.3 综合沉积记录及古构造—古气候演变
    2.4 沉积体系(域)与综合构造—古地理
    2.5 盆山演化动力学
3 盆山系统沉积学研究实例
    3.1 华北东部地区侏罗—白垩纪陆内盆山系统关键沉积记录
    3.2塔里木地区泥盆—石炭纪陆缘(陆洋)盆山系统关键沉积记录
4 主要认识

(6)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层序—岩相古地理和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2.3 古地理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勘探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盆地构造格局
        2.1.3 塔里木板块漂移及板块边缘构造演化
        2.1.4 奥陶纪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岩石地层
        2.2.2 生物地层
        2.2.3 锶同位素地层
第3章 中下奥陶统层序地层特征
    3.1 层序界面特征
        3.1.1 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3.1.2 层序界面识别
    3.2 不同地区层序发育特征
        3.2.1 露头层序发育特征
        3.2.2 重点地区钻井层序分析
        3.2.3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3 层序展布特征
        3.3.1 SQ1(蓬莱坝组)层序展布特征
        3.3.2 SQ2(鹰山组下部)层序展布特征
        3.3.3 SQ3(鹰山组上部)层序展布特征
        3.3.4 SQ4(一间房组)层序展布特征
第4章 中下奥陶统岩相古地理格局
    4.1 主要岩石类型
        4.1.1 灰岩类
        4.1.2 白云岩类
    4.2 主要沉积相类型
        4.2.1 (半)局限台地相
        4.2.2 开阔台地相
        4.2.3 台地边缘相
        4.2.4 斜坡相
        4.2.5 陆棚相
        4.2.6 盆地相
    4.3 露头及单井沉积相分析
        4.3.1 露头沉积相分析
        4.3.2 重点地区沉积相分析
    4.4 沉积模式
        4.4.1 灰泥丘型缓坡模式
        4.4.2 礁丘型缓坡模式
    4.5 中下奥陶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4.5.1 古地理背景分析
        4.5.2 编图思路及方法
        4.5.3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5章 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综合预测
    5.1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5.1.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5.1.2 成岩序列
        5.1.3 成岩演化史
    5.2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关系
        5.2.1 成岩作用类型与层序边界的关系
        5.2.2 成岩环境与体系域的关系
    5.3 中下奥陶统层序格架中岩溶储层预测模式
        5.3.1 层序地层格架中岩溶储层发育模式
        5.3.2 T_7~4不整合层序界面的发育及演化
        5.3.3 T_7~4界面之下的中下奥陶统岩溶储层预测
    5.4 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与预测
        5.4.1 储层储集空间与物性
        5.4.2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5.4.3 储层预测与评价
第6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个人简历

(7)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概述
    第二节 八十年来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材料、方法、论文结构
第一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建
    第一节 斯文·赫定前四次中亚考察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之缘由
    第三节 斯文·赫定与翁文灏签订的协议
    第四节 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谈判
    第五节 中、瑞合作成功的原因、意义
第二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田野考古工作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的考古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的考古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蒙、甘、宁的考古
    第四节 绥新公路察勘队的考古
第三章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保存与流散
    第一节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
    第二节 考古搜集品的保存与借出
    第三节 国内的考古搜集品
第四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一)
    第一节 中、瑞考古研究论着
    第二节 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刊布
    第三节 高本汉、伯希和与居延汉简
    第四节 黄文弼西域文献的整理与刊布
    第五节 袁复礼所获回鹘文《玄奘传》的刊布与研究
    第六节 瑞典所获西域文献的刊布与研究
第五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二)
    第一节 内蒙古史前史的研究
    第二节 蒙新地区纺织品研究
    第三节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研究
第六章 贝格曼与黄文弼的考古研究
    第一节 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第二节 黄文弼的西北考古研究
    第三节 贝格曼与黄文弼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比较
第七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渊源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考古实践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的影响
结论
附录一: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论着目录
附录二: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
参考文献
后记

(8)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1.2.2 白云岩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寒武系古构造格局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划分与分区
        2.2.2 各分区地层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标志
        3.1.2 地震相标志
        3.1.3 古生物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2.1 蒸发台地相
        3.2.2 局限台地相
        3.2.3 开阔台地相
        3.2.4 台地边缘相
        3.2.5 广海陆棚相
        3.2.6 盆地相
    3.3 沉积相横向对比
        3.3.1 台地相区沉积相剖面对比
        3.3.2 陆棚—盆地相区沉积相剖面对比
    3.4 沉积模式及演化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4.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1 古风化壳
        4.1.2 渣状层
        4.1.3 古喀斯特作用面
        4.1.4 岩性、岩相转换面
        4.1.5 侵蚀冲刷面
        4.1.6 超覆面
    4.2 层序地层划分与特征
        4.2.1 层序划分标志
        4.2.2 层序地层划分
        4.2.3 层序地层特征
    4.3 层序地层对比
        4.3.1 台地相区层序地层对比
        4.3.2 陆棚—盆地相区层序地层对比
第5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5.1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选择
        5.1.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的回顾
        5.1.2 编图单元选择和表示方法
    5.2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2.1 SS1 岩相古地理特征
        5.2.2 SS2 岩相古地理特征
        5.2.3 SS3 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6章 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1.1 晶粒白云岩
        6.1.2 泥微晶白云岩
        6.1.3 颗粒白云岩
        6.1.4 藻纹层白云岩、藻粘结白云岩
        6.1.5 其它类型岩石特征
    6.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特征
        6.2.1 原生孔隙
        6.2.2 晶间孔隙
        6.2.3 次生孔隙
        6.2.4 裂缝
    6.3 白云岩化类型及特征
        6.3.1 同生期(准同生期)白云岩化
        6.3.2 埋藏白云岩化
        6.3.3 热液白云岩化
    6.4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6.4.1 沉积环境
        6.4.2 白云石化作用
        6.4.3 溶蚀作用
        6.4.4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孔隙的演化
第7章 层序格架内的生储盖组合特征
    7.1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生储盖发育特征
        7.1.1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发育特征
        7.1.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发育特征
        7.1.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盖层发育特征
    7.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格架内生储盖组合特征
        7.2.1 中西部地区生储盖组合时空分布规律
        7.2.2 东部地区生储盖组合时空分布规律
    7.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有利远景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塔北隆起南斜坡上泥盆统—石炭系沉积层序发育演化与有利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范围与层位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研究区地层
        2.2.1 地层组成
        2.2.2 重点层段岩石学特征
    2.3 地层分布分区
        2.3.1 上泥盆统-石炭系地层分布分区
        2.3.2 东河塘组-巴楚组地层分布分区
    2.4 东河砂岩段的时代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
    3.1 层序划分与层序界面的识别
        3.1.1 层序划分方案
        3.1.2 层序界面的识别
    3.2 单井和连井层序分析
        3.2.1 单井层序分析
        3.2.2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
        3.2.3 层序结构
    3.3 层序格架内的地层分布特征
    3.4 层序地层模式
第4章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4.1 沉积体系类型
    4.2 沉积体系特征
        4.2.1 滨岸沉积体系
        4.2.2 潮坪-泻湖沉积体系
        4.2.3 三角洲沉积体系
        4.2.4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4.2.5 碳酸岩台地沉积体系
    4.3 单井沉积相分析
第5章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5.1 连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5.2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与沉积模式
        5.2.1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2.2 沉积模式
    5.3 沉积体系的演化和影响因素分析
        5.3.1 沉积体系的演化
        5.3.2 沉积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有利区带预测
    6.1 烃源岩
    6.2 储盖组合
        6.2.1 储集砂体在层序格架中的分布及特征
        6.2.2 储盖组合
    6.3 油藏特征分析
    6.4 有利区带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奥陶系—泥盆系层序地层及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与意义
    第二节 层序地层学理论发展及工区研究现状
    第三节 项目来源、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塔里木盆地构造格局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第三章 奥陶系—泥盆系沉积相分析
    第一节 滨岸沉积
    第二节 陆棚沉积
    第三节 碳酸盐台地沉积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塔里木盆地西缘奥陶系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一节 塔里木盆地西缘奥陶系岩石地层系统
    第二节 阿克苏四石厂奥陶系层序地层划分
    第三节 柯坪同古四布隆剖面奥陶系层序地层研究
    第四节 柯坪苏巴什剖面奥陶系层序地层研究
    第五节 塔里木盆地西缘奥陶系层序地层对比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塔里木盆地西缘志留系—泥盆系层序地层研究
    第一节 塔里木盆地西缘志留系—泥盆系岩石地层系统
    第二节 柯坪地区志留系—泥盆系米级旋回类型及特征
    第三节 阿克苏四石厂剖面志留系层序地层划分
    第四节 同古四布隆和铁热克阿瓦提剖面志留系—泥盆系层序地层划分
    第五节 柯坪苏巴什剖面志留系—泥盆系层序地层划分
第六章 奥陶系碳酸盐岩磁化率研究
    第一节 磁化率研究简述
    第二节 碳酸盐岩磁化率样品采集、测试与分布特征
    第三节 碳酸盐岩磁化率在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录 实测剖面描述
    一、阿克苏四石厂剖面(奥陶系—二叠系)
    二、柯坪同古四布隆+铁热克阿瓦提剖面(寒武系—二叠系)
    三、柯坪苏巴什剖面(寒武系—二叠系)

四、A special issue of Palaeogeography in Xinjiang(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2]新疆卡克地区上石炭统别根他乌组沉积相分析[D]. 姜文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3]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D]. 孙琦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4]盆山系统沉积学—兼论华北和塔里木地区研究实例[A]. 李忠,徐建强,高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 2014
  • [5]盆山系统沉积学—兼论华北和塔里木地区研究实例[J]. 李忠,徐建强,高剑. 沉积学报, 2013(05)
  • [6]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层序—岩相古地理和储层预测[D]. 王小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6)
  • [7]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 王新春. 兰州大学, 2012(10)
  • [8]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D]. 杨永剑.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9]塔北隆起南斜坡上泥盆统—石炭系沉积层序发育演化与有利区带预测[D]. 杨永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奥陶系—泥盆系层序地层及沉积学研究[D]. 武振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07)

标签:;  ;  ;  ;  ;  

新疆古地理特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