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下)(论文文献综述)
孙常吉[1](2018)在《佛教造像冲击下的南北朝本土人物雕塑》文中研究指明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国家处于一种分裂混乱的局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印度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盛行。佛教造像是根植于印度本土的一种造型艺术,于东汉末期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人物雕塑造型艺术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就其造像样式而言,贵霜时期的犍陀罗艺术、笈多时期的秣菟罗造型艺术及萨尔纳特造像艺术对中国本土雕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佛教造像冲击了固有的造型艺术观念,从造型的角度来看,南北朝之前,中国本土人物雕塑已经有了高度发展,无论是神话信仰文化体系下的造型艺术,还是墓葬文化体系下的雕塑造型艺术,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但在观念、形式及语言上,都各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在长期发展中,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与材料紧密结合。形式上本土人物雕塑的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圆雕和浮雕两种形式,并且很多时候是根据需要交叉使用,这一切完全根据需要来进行表现。南北朝时期,非佛教题材的本土人物雕塑数量不多,多集中在墓葬文化体系中,并没有因为佛教造像的盛行而大量出现,同数以万计的佛教造像相对,人物雕塑在这时期的表现并不活跃,足以证明佛教造像对本土人物雕塑的冲击。同时,这些造型从形体上看,远不如两汉时期的造型艺术,缺少早期本土人物雕塑造型中的浑厚、整体的气势。就造型的形式和语言而言,可以看出佛教造像对其产生的冲击与影响。南北朝时期,石刻人物雕塑、陶俑等本土人物造型一改汉代的造型形式,样式主义较强烈,同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样式的特点相似。北朝人物雕塑较为写实,注重样式的传承性,而南朝人物雕塑则更注重趣味性的表达;北朝多有“秀骨清像”的造型特点,而南朝则多体现出“褒衣博带”的造型特点。本土中一直存在着偶像造像的形态,比较典型的是“伏羲女娲”像、“西王母”像等,同时东汉时期还出现了确切记名的圆雕“李冰”像。在东汉晚期,随着佛教造像的传入,这些偶像造像在形态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偶像和佛像并体的形式,如“西王母+佛像”的形式出现,改变了本土固有的形式,同时,也改变了本土固有的文化特点,使偶像造像的文化变得复杂起来。至南北朝时期这些造像数量急剧下降直至消失。南北朝时期受佛教造像的刺激,道教造像在北魏时期发展起来。道教造像自产生之际便假借佛教造像的模式而出现在造像碑中,无论形式还是语言,皆是利用佛教造像的特点来进行道教造像的表现,形成了一种“释道同体”的现象。然而,这种现象是文化上不自信的表现,表面上看,这种不自信的原因是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事实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的结果。本土人物雕塑造型艺术,虽然受到佛教造像的冲击和影响,但由于其受本土文化的包容与固守的特性的影响,最终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吸纳并接受了佛教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自成体系,既展现出了写实性的风格特征,又具有了象征性和表现性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本土人物雕塑造型艺术所特有的造型观念和审美追求。
张卉[2](2017)在《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源流进行了宏观系统化的研究,揭示了中国陶器在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辽金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六个阶段的工艺发展和艺术设计特点。通过对各历史时期陶器的材料、种类、工艺、造型、装饰、功能、审美、内涵等方面系统的总结,探讨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面貌。本论文主要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陶器的起源谈起,根据史前陶器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对新石器时代早、中、晚各时期,陶器的制作材料、造型、工艺、装饰、烧造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史前陶器艺术发展的源流。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夏商周陶器发展的基本面貌,讨论了陶器的日用功能与礼仪功能的分化;陶器与青铜器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周边地区陶器的艺术发展面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秦汉时期装饰性较强的日用陶器、厚葬风气下作为明器的陶器、汉代釉陶的产生等内容,指出本阶段陶器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有很大的提高。第四章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釉陶的陶质、焙烧气氛、烧成工艺、造型、装饰釉彩等诸方面,厘清了这一时期釉陶及陶俑发展的艺术面貌。第五章介绍了辽金宋元时期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日用陶器,疏理了宋辽金釉陶艺术及宋金元陶俑的继承发展关系,对实用和赏玩相结合的陶器设计进行了总结。第六章对明清时期的紫砂陶器、珐华釉陶、石湾釉陶等陶器品种,并对明清陶俑、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进行了介绍。通过以上研究,力求总结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的源流和面貌,探讨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规律和文化价值,以及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中的重要地位。
车文明[3](2016)在《中国戏曲文物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由于戏曲在古代的社会文化地位不高,所以传世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而戏曲文物的大量遗存可以弥补这一缺憾。通过几代学人的努力,戏曲文物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出版学术专着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发现并公布的戏曲文物几万种。
张蓓蓓[4](2010)在《宋代汉族服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时三百余年的两宋,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是举足轻重的。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更迭、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思想学术的飞跃、文学艺术的创造,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开辟了一个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高峰。汉族服饰作为宋代文化的一个物化载体,也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之中,并放射出一定的时代光芒,呈现出独特的衣俗风尚。然就服饰发展规律而言,服装的样式亦或是服饰风格并不会因朝代的更迭而突然出现或是稍纵即逝,它具有其独特的形成轨迹和发展脉络。本文主要以宋代汉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大历史”观视野下的门类史方法,以服饰风格为主线,将宋代汉族服饰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即晚唐五代宋初、北宋中晚期、南宋三个时期,突破了以王朝为断代研究的局限性,将它放在中国服饰“大历史”中去观照,从而揭示了宋代汉族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中的地位与价值,归纳出宋代汉族服饰的艺术特征。本文主要采用了考古和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宋代衣冠服制的变化,重点阐述了宋代三个不同时期汉族服饰风格的发展演变。通过大量图像的比对和出土实物的研究,勾勒出不同阶层,即文人士大夫阶层、市民阶层等的服饰风尚。通过对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剖析,探寻出服饰风尚发生变革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及服饰的透析,探究出宋代一些奇装异服出现的缘由。通过对治国思想的深入研究,探求出文人士大夫的服饰风貌。此外,本文还利用多学科的视角,对宋代军戎服饰、舞蹈服饰、体育服饰、戏剧服饰作了分析和比对,试图探讨出这些特殊阶层的服饰特点,及其与宋代汉族日常生活服饰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揭示了宋代汉族服饰的几大特征。其一为传承性,即对传统服饰制度和服装样式、服饰习俗等的继承与发展;其二为融合性,即在南北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下,本土服饰发生了共融;在周邻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其三为多变性,即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与都市文化的影响下,上下服饰等级界限日趋模糊,奇装异服层出不穷;其四为世俗性,即在民族本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下,服饰趋于便利和世俗。
车文明[5](2005)在《近五年来戏曲文物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戏曲文物的发现以及戏曲文物学的兴起,无疑是20世纪(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戏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亮点。拙作《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对上一个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研究概况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近五年来,戏曲
车文明[6](2005)在《近五年来戏曲文物研究的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戏曲文物的发现以及戏曲文物学的兴起,无疑是20世纪(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戏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亮点。拙作《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对上一个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研究概况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近五年来,戏曲
段清波[7](2002)在《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下)》文中指出 四官府性质机构的确认的确令人兴奋,这时候我的兴趣点已不仅仅局限在该陪葬坑了,很快秦始皇陵园内外179座陪葬坑也悉数收入眼帘,我们开始关注以陵墓为中心陪葬坑的分布以及秦陵的外藏系统。随着课题的展开,视野已扩及中国古代外藏系统的渊源问题。也就是2000年年底前后吧,在陪葬坑的厢房内清理出四尊青铜钺。第一尊铜钺隐藏在陶罐碎片的下面,第一眼看到时,我以为可能是类似
段清波[8](2001)在《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园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又逢秋雨连绵的季节,窗外沙沙的雨声伴随着电脑的电流声一阵阵地传进耳膜。已经有很久的日子没有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秦始皇陵园地区如此宁静的夜晚了,历时一年的秦始皇陵园6号陪葬坑(k0006)阶段性发掘工作已告结束,持续萦绕在脑际间关于该陪葬坑的诸多思索也渐渐明晰起来。
二、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下)(论文提纲范文)
(1)佛教造像冲击下的南北朝本土人物雕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本土人物雕塑与佛教造像 |
1.1 南北朝时期本土人物雕塑概述 |
1.1.1 本土人物雕塑的概念 |
1.1.2 本土人物雕塑的艺术特点 |
1.2 南北朝时期的本土人物雕塑在艺术史中的界定 |
1.3 佛教造像的传入与发展 |
2.南北朝之前的本土人物雕塑 |
2.1 南北朝之前的本土人物雕塑的分期 |
2.2 南北朝之前的本土人物雕塑造型艺术 |
2.2.1 石质人物造型 |
2.2.2 青铜器中人物造型 |
2.2.3 墓葬文化中俑的造型 |
2.2.4 画像石中的本土人物雕塑造型 |
2.3 南北朝之前的本土人物雕塑造型的风格特点 |
3.南北朝时期本土人物雕塑的表现 |
3.1 石质人物造型 |
3.1.1 北朝石质人物造型 |
3.1.2 南朝石质人物造型 |
3.1.3 南北朝石质人物造型形式与语言的表现 |
3.2 南北朝时期俑的造型 |
3.2.1 北朝墓葬陶俑 |
3.2.2 南朝墓葬陶俑 |
3.2.3 南北朝时期俑的形式与语言的表现 |
3.3 南北朝墓葬中画像砖的人物造型 |
3.3.1 南北朝墓葬中人物画像砖的概况 |
3.3.2 南北朝画像砖中佛教造像的因素 |
4.佛教造像冲击下的南北朝时期本土人物雕塑 |
4.1 佛教造像对本土信仰中的偶像造像的冲击与影响 |
4.1.1 早期中国本土中偶像造像的表现 |
4.1.2 佛教造像冲击下的偶像造像 |
4.2 道教造像同佛教造像之间的关系 |
4.2.1 早期道教历史渊源及老君形象 |
4.2.2 佛教造像冲击下的道教造像 |
4.3 南北朝时期人物雕塑造型的演变 |
4.3.1 表现形式的变化 |
4.3.2 造型语言的变化 |
5.中国本土人物雕塑受到佛教造像冲击的深层次原因 |
5.1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对雕塑艺术发展的影响 |
5.2 南北朝时期儒学、玄学等思想的表现 |
5.2.2 北朝对儒家思想的的态度 |
5.2.3 南朝儒学与玄学思想的表现 |
5.3 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等信仰的发展 |
5.3.1 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 |
5.3.2 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道教文化的发展 |
结论 |
附表 |
附图录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2)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1. 古代对陶器的相关着录 |
2. 考古学及相关史学研究现状 |
3. 陶器的分类专题研究 |
4. 民族学角度对的陶器工艺的研究 |
5. 侧重于美术学及设计学角度的研究 |
三、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角度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主要的研究范围 |
第一章 多元的原始陶器(距今约20000~4000年) |
第一节 陶器的萌起(距今约20000~11000年) |
一、华南及附近地区的原始陶器 |
1. 华南山地洞穴遗址和陶器的起源 |
2. 陶器因炊食生活的出现而产生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生活的陶器(距今约11000~7000年) |
一、以夹碳陶为主的浙江地区早期陶器 |
1. 上山文化 |
2. 跨湖桥文化 |
二、以红陶为主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早期陶器 |
1. 裴李岗文化 |
2. 大地湾文化一期 |
三、以夹砂陶为主的华北地区早期陶器 |
1. 河北阳原于家沟遗址 |
2.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 |
3. 磁山文化 |
四、以夹砂陶为主的东北地区早期陶器 |
1. 兴隆洼文化 |
五、以夹砂褐陶为主的泰山周边的山前地带早期陶器 |
1. 山东沂源扁扁洞遗址与黄崖遗址 |
2. 西河遗址 |
3. 后李文化 |
4. 北辛文化 |
六、以夹碳红褐陶为主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陶器 |
七、小结 |
1. 不同的土质产生了不同的制陶工艺 |
2. 陶器的造型和功能由单一逐渐丰富 |
3. 不同成型方法对陶器造型的影响 |
4. 装饰由辅助到独立 |
5. 陶器的烧造技术的进步 |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距今约7000~5000年) |
一、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陶器 |
1. 陶器制作工艺的进步 |
2. 器形的多样化 |
3. 丰富多彩的彩陶装饰 |
4. 小结 |
二、鲁南苏北地区多姿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陶器 |
1. 多样的陶器种类 |
2. 富于变化的陶器造型 |
3. 陶器的配套组合 |
4. 绚丽的彩陶装饰 |
5. 制作技术的提高与黑陶和白陶的产生 |
6.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象形符号 |
7. 小结 |
三、钱塘江下游和环太湖地区向轮制灰黑陶发展的陶器 |
1. 河姆渡文化 |
2. 马家浜文化 |
3. 崧泽文化 |
4. 良渚文化 |
5. 小结 |
四、以几何形装饰纹样为主的燕山南北地区的陶器 |
1. 以筒形罐为代表的日用陶器 |
2. 以压划“之”字纹为特色的陶器装饰 |
3. 以几何纹为主的彩陶 |
4. 祭祀陶器 |
5. 小结 |
五、以竹节造型为元素的长江中游地区的陶器 |
1. 长江中游地区早期的陶器 |
2. 大溪文化 |
3. 屈家岭文化 |
4. 小结 |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艺术的繁盛(距今约5000~4000年) |
一、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推向高峰 |
1. 以饮食器为主到以盛储器为主的品种变化 |
2. 制作大型陶器改变了陶器成型方法 |
3. 由对称器形发展出不对称器形 |
4. 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
5. 小结 |
二、作为礼器的陶寺文化的彩绘陶 |
三、轮制技术高度发展的龙山文化黑陶 |
1. 高度发展的制陶技术 |
2. 多样的陶器造型 |
3. 小结 |
四、以印纹软陶为特色的山背文化陶器 |
五、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 |
1. 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陶器造型设计 |
2. 富有地域特色的陶器装饰 |
3. 小结 |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形简意赅的陶塑 |
一、立体的人物陶塑 |
二、人头形陶塑 |
三、动物陶塑 |
四、陶塑面具 |
五、小结 |
章节结语 |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夏商周陶器(前2070~前221) |
第一节 日用陶器与礼仪陶器的分化 |
一、二里头文化的陶器 |
1. 二里头文化陶器概述 |
2. 以酒器为主的礼仪用陶器 |
二、脱胎于成系列礼仪陶器的青铜礼器的产生 |
第二节 摹仿青铜器的高温印纹硬陶 |
一、商周陶器概述 |
1. 陶器的种类 |
2. 商周陶器的制作与装饰手法 |
二、商周摹仿青铜器的陶器 |
1. 青铜原料的缺乏与仿铜陶器的出现 |
2. 陶器对青铜器的摹仿和对陶器工艺的改进 |
3. 陶窑的改进和硬陶的产生 |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 |
一、彩绘陶 |
二、磨光压纹黑陶 |
第四节 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陶器 |
一、半农半牧文化特色的西北地区陶器 |
1. 四坝文化 |
2. 辛店文化 |
3. 寺洼文化 |
4. 沙井文化 |
5. 卡约文化 |
6. 新疆东部地区的陶器 |
二、以彩绘陶为特色的东北地区陶器 |
章节结语 |
第三章 大一统格局下的秦汉陶器(前221~220) |
第一节 实用陶器的增多和美化 |
一、构思巧妙的器具设计 |
1. 熏炉类的陶器 |
2. 多功能的灯具 |
3. 种类丰富的日用陶器 |
第二节 厚葬风气下的陶器设计艺术 |
一、陶俑的兴起和繁盛 |
1. 帝王陵墓的大规模陶俑 |
2. 折射人间生活的豪门贵族墓的陶俑 |
二、以宅院为主体的陶建筑明器 |
三、体现日常生活的彩绘陶器皿 |
第三节 汉代釉陶的产生 |
一、单色釉彩的装饰 |
二、复色釉彩的装饰 |
三、釉彩与釉下刻划的结合 |
四、立体装饰与釉彩的结合 |
章节结语 |
第四章 彩釉兴盛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陶器(220~960) |
第一节 釉陶的全面发展 |
一、北朝釉陶的复兴 |
1. 单色铅釉陶 |
2. 釉陶技术的转变与复彩釉陶的发展 |
二、隋邢窑三彩的产生 |
三、唐三彩的繁荣 |
1. 河北地区以生活器皿为主的三彩器 |
2. 洛阳地区以明器为主的三彩器 |
3. 长安地区集大成的三彩器 |
第二节 釉陶器皿设计中的外来元素 |
一、陶器造型设计中的外来影响 |
1. 异域风情的壶瓶类陶器 |
2. 受外来造型影响的各类饮食器 |
二、陶器装饰设计的外来影响 |
1. 立体雕塑的器物附件 |
2. 凹凸效果的器表装饰 |
3. 连珠纹等外来纹饰的影响 |
第三节 陶俑的继续发展 |
一、南北朝彩绘陶俑的发展 |
1. 北朝规模宏大的仪仗俑 |
2. 北朝陶俑的艺术特点 |
3. 东晋南朝的陶俑 |
二、高度写实的隋唐陶俑 |
1. 规模宏大的彩色陶俑 |
2. 陶俑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方式的多样性 |
三、五代的陶俑的转折 |
第四节 陶建筑模型的发展 |
章节结语 |
第五章 互动中整合的辽金宋元陶器(960~1368) |
第一节 釉陶的延续 |
一、具有草原气息的辽三彩 |
1. 丰富的品种和器形 |
2. 辽三彩的烧制与装饰工艺 |
二、宋金三彩 |
三、元代琉璃釉陶 |
第二节 富有生活气息的宋辽金元陶俑 |
一、陶俑的品类和造型 |
二、具有地方特色的宋金陶俑 |
三、宋金陶俑朴素典雅的艺术风格 |
四、民族特色鲜明的元代陶俑 |
第三节 赏用和赏玩风气下的陶器设计 |
一、赏用结合的陶砚 |
二、赏玩结合的陶玩具 |
1. 立体式玩具 |
2. 浮雕式玩具 |
章节结语 |
第六章 衰落中有新创的明清陶器(1368~1911) |
第一节 质美韵雅的紫砂陶 |
一、紫砂陶器的历史沿革 |
二、紫砂陶的原料及制作工艺 |
三、紫砂陶器的品类 |
四、紫砂陶的设计艺术特点 |
第二节 流光溢彩的观赏陶 |
一、琉璃釉陶器 |
二、珐华釉陶 |
三、别开生面的石湾陶塑 |
1. 石湾陶塑的历史沿革 |
2. 石湾陶塑摆件 |
3. 石湾陶塑的制作工艺 |
4. 石湾陶塑的艺术特点 |
第三节 明清陶俑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 |
章节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中国戏曲文物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4)宋代汉族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点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宋代汉族纺织服饰业的勃兴 |
第一节 纺织业生产与服装手工业的发展 |
一、宋代纺织业生产的发展 |
(一) 宋代农业与科技的发展促进纺织业飞速前进 |
(二) 宋代丝织业重心由北南移 |
(三) 麻布毛棉织业的发展 |
二、宋代纺织服装手工业的生产分工 |
(一) 衣服原料加工业 |
(二) 印染业 |
(三) 制衣、制帽、制鞋等手工业 |
三、宋代纺织服装手工业的生产形态 |
(一) 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纺织服装手工业生产形态 |
(二) 官僚地主和寺院的纺织服装手工业 |
(三) 官府纺织服装手工业 |
第二节 纺织技术的发展与服饰质料品种的多样化 |
一、织造技术与纺织品服饰质料 |
(一) 纱与罗 |
(二) 绮、绫与缎 |
(三) 锦 |
二、印花与彩绘技术与纺织品服饰质料 |
(一) 凸版印花彩绘 |
(二) 镂空版印花彩绘 |
三、刺绣及刻丝工艺与纺织品服饰质料 |
(一) 高雅精致的刺绣 |
(二) 高度艺术化的刻丝 |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服饰消费文化 |
一、都市文化的繁荣与服饰消费观念的变化 |
(一) 社会经济发展促进都市文化的繁荣 |
(二) 社会风尚的形成与服饰消费观念的转变 |
二、消费市场的形成与服饰消费市场的拓展 |
(一) 坊市制度的瓦解促进服饰消费市场发展 |
(二) 夜市、瓦市与定期的服饰交易市场的繁荣 |
(三) 服饰经营商人及其经营方式 |
三、消费结构的多元与服饰消费经济的发展 |
(一) 上层阶层的服饰消费 |
(二) 普通下层阶层服饰消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唐遗风——北宋初期汉族服饰风貌 |
第一节 政治制度的更迭与衣冠服制 |
一、屡有更异的冠服制度 |
(一) 承袭前朝遗制 |
(二) 仿古频繁改制 |
二、因时所需的佩鱼、借服及赐服制度 |
(一) 佩鱼和借服制度 |
(二) 赐服制度 |
三、贵贱通服的幞头之制 |
第二节 "华夷之辨"下的男性服饰 |
一、渐儒趋雅的文人服饰 |
(一) 品级朝官的服饰 |
(二) 在野隐士服饰 |
二、便捷实用的平民服饰 |
(一) 上衣 |
(二) 下服 |
第三节 "胡风渐退"下的女性服饰 |
一、日渐宽博的衣服样式 |
二、纷繁多样的着装方式 |
三、多因旧习的装扮习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古与新变——北宋中晚期汉族服饰风尚 |
第一节 服饰之师古 |
一、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沿袭 |
(一) 朝服 |
(二) 常服 |
二、平民阶层服饰的传承 |
(一) 男子服饰 |
(二) 女子服饰 |
第二节 服饰之新变 |
一、北宋中晚期服饰变革的背景 |
(一) 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
(二) 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 |
(三) 周邻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
二、基于本土文化的一些服式新变 |
(一) 服装 |
(二) 饰物 |
三、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融的新衣饰 |
(一) 少数民族的服饰发生了汉化 |
(二) 本土服饰的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杂糅与再构——南宋汉族服饰风格的形成 |
第一节 南宋汉族服饰等级制的"模糊性" |
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为服饰"僭逾"提供了可能 |
(一) 不同的地理位置与繁荣的经济发展 |
(二) 从考古资料看南宋服饰的发展 |
二、市民文化影响下衣冠"乱常"现象的频发 |
(一) 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及市民文化的渗透 |
(二) 服饰之"上下混淆" |
第二节 移民文化下南宋汉族服饰的多元与融合 |
一、南宋移民及其移民文化的发生 |
(一) 南宋移民的构成 |
(二) 南宋移民文化的发生 |
二、北方汉民族的内迁对南宋汉族服饰的影响 |
(一) 南宋官员服饰 |
(二) 南宋士庶服饰 |
三、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对南宋汉族服饰的影响 |
(一) 女真等少数民族对南宋服饰的影响 |
(二) 南宋对女真等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特殊服饰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宋代戏剧服饰 |
一、宋金杂剧服饰 |
(一) 宋金杂剧及其演出方式 |
(二) 宋金杂剧服饰是生活服饰之再现 |
(三) 宋金杂剧服饰具有一定程式化倾向 |
二、宋南戏服饰 |
(一) 宋南戏的发展 |
(二) 宋南戏服饰的特征 |
第二节 宋代舞蹈服饰与"球鞠之戏"服饰 |
一、宫廷舞蹈服饰 |
(一) 宫廷舞蹈队服饰 |
(二) 文武二舞服饰 |
二、民间舞蹈服饰 |
(一) "社火"性质的民间舞蹈服饰 |
(二) 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服饰 |
三、"球鞠之戏"服饰 |
(一) 蹴鞠服饰 |
(二) 马球服饰 |
第三节 宋代军戎服饰 |
一、戎服 |
(一) 缺胯衫袍 |
(二) 交领短后衣 |
(三) 背子及宽袖短衫 |
二、甲胄 |
(一) 甲胄的发展演变 |
(二) 甲胄的技术特征 |
(三) 甲胄的艺术特色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 |
后记 |
(7)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下)(论文提纲范文)
四 |
五 |
六 |
(8)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园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 |
1、少见的没有被焚烧的陪葬坑 |
2、它是马厩坑吗 |
二 |
三 |
四、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下)(论文参考文献)
- [1]佛教造像冲击下的南北朝本土人物雕塑[D]. 孙常吉. 西安美术学院, 2018(01)
- [2]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D]. 张卉.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3]中国戏曲文物研究综述[J]. 车文明. 曲学, 2016(00)
- [4]宋代汉族服饰研究[D]. 张蓓蓓. 苏州大学, 2010(10)
- [5]近五年来戏曲文物研究的新进展[J]. 车文明. 中华戏曲, 2005(01)
- [6]近五年来戏曲文物研究的新进展[J]. 车文明. 中华戏曲, 2005(01)
- [7]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下)[J]. 段清波. 文物天地, 2002(01)
- [8]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园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上)[J]. 段清波. 文物天地,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