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1](2020)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进程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而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林权制度则是其中的核心。经过多次改革,逐渐清晰、合理的林权制度在明确各林权主体权利边界,释放林业经营潜能,增加林业经营者收入,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功能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已经凸显。但改革没有完全释放我国林权制度功能,全面实现改革目标,林权制度仍待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是对改革后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基础性作用效果的全面展现,所以林权制度完善需要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现有林权制度,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本研究以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以促进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一步提升。在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的研究中,明确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的动因、特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权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现有林权制度目标、主体构成、权责划分及改革前后制度实施效果对比情况。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部分,首先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整体情况和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各自情况。以上述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论为基础,探究形成如上结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效用值法、相关性分析、DEA、Malmquist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尚待改进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研究。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时期、完善时期三个阶段。运用以政府主导林业经营者参与的调整方式,通过森林资源稀缺性及林权制度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对各林权主体利益不断满足的推动,使林权逐渐清晰,林权主体利益关系日趋协调,林权制度改革绩效逐渐多元化。现阶段我国林权制度目标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绩效提升及国家、集体、林业经营者多方共赢。并通过对林权合理的分配激发各林权主体积极性,通过林权主体对权利的行使与保护促进林权制度实施,从而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显现。其次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得到提升,且集体林权制度优于国有林权制度。但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不高仍存在提升空间,且两者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方绩效上呈现差异。林权制度改革带动了林业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整合使林业产业结构整体得到优化。林业经营者在产业经营中获得收益,收入得到明显提升。上述表现使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经济绩效均明显增长,集体林权制度稍占优,两者差距不大。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视使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的意识和行为效果均得以优化,国有林权制度实施更注重森林管护,而集体林权制度则更侧重提高森林数量,所以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生态绩效均呈现波动上涨,且集体林权制度占优。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社会绩效在显着提升后呈现下降趋势,集体林权制度呈整体波动上升趋势,但国有林权制度整体绩效水平稍高于集体林权制度。说明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集体林权制度社会绩效的显现逐步明显,而国有林权制度受改革程度的限制社会良性影响逐渐减弱。基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探究。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是影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及形成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差异的因素。林权清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其对增加各林权主体权利实施主动性和优化权利实施效果的影响显着。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界定相比较于集体林权制度模糊、局限之处较多,所以其绩效提升幅度较低。林业生产要素投入越充足、合理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资金要素投入对绩效提升的带动明显优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国有林权制度的技术进步不足和集体林权制度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同步使两者改革绩效呈现出不同。区域发展环境越完善对林权制度实施的支撑越充分则绩效提升越明显。国有林权制度代表省份的区域经济、政务、法治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集体林权制度代表省份,限制了改革后国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低于集体林权制度。根据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形成影响的分析结果,从提高林权清晰度、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对策设计支持并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实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及多方主体共赢。
宋亚丽[2](2020)在《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以文山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下经济是指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林地资源从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以及森林利用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林业科技服务工作,林业科技服务作为连接科学技术与林下经济生产的桥梁,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旨在梳理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及影响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因素。借此,本文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林业科技服务相关研究,在实践上为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依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梳理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建设现状,发现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建设已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存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供给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服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第二,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农户对林业科技的认知和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情况,结果显示,当地农户对于林业科技服务具有较强的认知度且参与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的农户数量最多,占比86%;第三,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系统的分析了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四种林下经济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林业科技服务方式对农户林下经济行为有显着影响,林业科技服务类型和主体对农户林下经济行为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第四,运用二元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发展林下经济行为受到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会议宣讲、现场指导、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站林业局、高校专家、林业科技服务支撑重要性以及从业人员技术培训重要性等因素的显着影响。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方式、丰富林业科技服务类型、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主体、拓宽林业科技资金来源以及强化林业科技人才建设的建议。
丁宁宁[3](2020)在《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开展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对于林业发展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连云港市作为苏北地区沿海城市,在发展自身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过程中,也遇到过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就以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深入调研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并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已有先进经验基础上,同时结合连云港市总体发展规划,提出了符合连云港市实际的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研究对策,指出了连云港市未来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主要发展内容,并为此给予相关建议。对照国内外研究动态并结合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总结出中国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念、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念和推广服务范围,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体制矛盾、软硬件矛盾、职能矛盾,看到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等问题,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通过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造成上述问题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投入资金有限等原因造成。通过对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并结合连云港市林业发展实际情况,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要建设创新型、服务型、活力型及可持续型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或体系。不断优化现有体系框架,进行管理体系创新,加强激励政策建设,探索更为灵活的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方法。为保障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实现提出了提高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薪资待遇,提供小部分有偿服务的政策建议等。
丁秀玲[4](2020)在《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自陕西省10县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落实,林地承包制度由集体经营转变为“三权分置”下的农户家庭经营。由于林业处于生态建设时期,因而政府的林业政策规制着林区农户的林地经营行为,利用林地资源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成为林区农户的现实选择,也是林区农户林地的主要经营行为。经济林和林下经济虽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因林区农户缺乏高效的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经营管理技术,加之农户自身科技素养先天不足,以至于使得农户参与经济林经营行为和林下经营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林业科技服务不仅可以为农户输送先进的林业技术,而且可以为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保障机制,因而林业科技服务成为政府支持农户经营经济林的重要措施,因为它也是农户发展林业产业不可或缺的驱动力。本研究以陕西省林区经营经济林与林下经济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度量林业科技服务基础上,研究其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首先,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对林业科技服务、林地经营行为等概念界定,构建林业科技服务与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的理论框架;其次,依据陕西集体林区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的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剖析林业科技服务的现状济问题。再次,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分析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以林地利用参与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以林地利用参与经济林经营行为的边际效应;运用logit模型分析林业科技服务各维度变量对农户以林地利用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的影响及满足生产的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最后,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模型估计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陕西省林区农户林地经营状况看,495个样本农户中发生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农户有254户,占样本总数的51.31%,其中经营面积在3至50亩的农户占66.54%;而有林下经济经营行为大的农户只有52个,占10.5%,大多数农户的经营面积在1至6亩中间;根据样本统计和实际调研,农户林地经营发展不充分,以小规模为主,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主要以劳动输出来提高林业生产率,距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标准的差距较大。第二,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经营经济林和采用劳动节约型经营方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边际效应分析表明,林业科技服务每提高1个单位可使农户经营经济林的概率提升19.75%,使其选择以劳动节约型方式经营经济林的概率提升12.68%;在林业科技服务各维度变量中,良种选育类服务和森林抚育类服务对农户经营经济林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良种选育类服务和种植养殖类服务对农户采用劳动节约型经济林经营方式有促进作用;森林抚育类服务对农户采用劳动集约型经营方式有正向影响;林业科技服务方式和服务机构对农户经营经济林及其经营方式的选择均不显着。第三,林业科技服务的吻合程度对农户经营林下经济有直接的积极影响,林业科技服务是促进农户从事林下经济的重要因素;会议宣讲和现场指导的林业科技服务两种培训方式对农户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均有促进作用;林区基础设施条件与林业科技服务在影响农户经营林下经济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
邢策[5](2020)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问题是我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既要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保证有效供给,又要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逐年递增,2015年实现“十一连增”,粮食总量达到12428.7亿斤。但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的测算:到2020年,按总人口数量为14.3亿、粮食消费人均平均水平为409~414公斤计算,我国人口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59202万吨,基于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能力,国内粮食的供给缺口将达到4000~5000万吨左右,可以看出,粮食缺口问题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背后面临着粮食供给的脆弱平衡、强制平衡和紧张平衡。因此,要解决“十三五”期间粮食缺口问题,不仅要通过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供需结构,更要通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并进一步提升粮食产出能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内商品粮食净调出的重要商品粮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发展环境下,黑龙江省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商品粮主产区为实施主体,依托各项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商品粮净调出量,为解决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提供支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尤为关键。首先,从农业圈带理论、农业区域专业化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入手,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主产区概念的进行剖析,并比较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主产区的异同;从投入产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可以将自然产出能力、要素投入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政策保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风险抵御能力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将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效率、商品粮净调出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表征要素。因此,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角度出发,归纳并总结了现行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发现,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现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并提升商品粮净调出量等的情况下,仍需要突破瓶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了国内外重点粮食生产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理论分析、经验借鉴,选择出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在依据路径选择的目标和路径选择的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分为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及多重相关路径。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实施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可以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商品粮主产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商品粮净出口量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再次,提出了保障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措施。从粮食主产区共有和商品粮主产区特有的特点出发,提出应从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反哺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初步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选择的理论框架,建立了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包括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和多重相关路径。其次,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及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特点,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首次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
曹家铭[6](2019)在《基于农民需求的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业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与此同时农民的科技需也求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近年来,铁岭县榛子产业化进程加快,铁岭县榛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对科技支持与服务的需求显得十分紧迫。本文通过对铁岭县雄官屯镇上峪村、下峪村、云盘村和铁岭县平顶堡镇大红石村、小红石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后,对基于农户需求的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状况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分层随机出样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状况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榛农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意愿;榛农对科学支持与服务的主要需求;榛农最喜欢的服务方式;榛农对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想达到的目标;普通榛农与承包大户科技支持与服务获取渠道的差别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此分析研究发现铁岭县榛农对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存在问题:产后技术不成熟、普通榛农的科技支持与服务意识差。本文在对铁岭县榛农对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榛农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以及种植面积大的榛农的对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越大,同时,榛农得到的服务次数越多、越愿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发展越成熟、农业企业服务贡献率高,榛农对科技支持与服务的需求越强。基于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存在问题及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应建立需求表达机制;第二要优化农业科技支持与服务系统;第三应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第四要大力培育农业企业。
李攀峰[7](2019)在《四川省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因受资源上的约束,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变得愈发的严峻。对此,要想切实维护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谐与稳定,并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关键便是要确保科技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考虑到创新科技方能始终满足现实社会的生产及生活需求,故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方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对此,我国国务院亦在其所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到:林业作为维系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产业,一直以来便承担着生态建设与林产品供给等多重任务。而要切实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关键便是要以科技进步来支撑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继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此外,在《决定》中还明确了林业产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便必然要基于科教兴林的策略。而林业科技服务,其不仅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教兴林策略实施过程所依仗的重要载体。因此,林业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需积极为科技与生产之间的连接搭建起一座通畅的桥梁,以此方能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助力。至于本文的研究则主要是集中在我国林业科技服务的发展现状及现存的服务模式之上,通过探究影响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支付等意愿以及会对林农意愿产生影响的各方因素,继而以此为基础再辅以具体的实践,以望能为政府制定林业科技服务政策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依次为导论、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相关理论的研究、对四川省林业科技现状的分析、对当前和过往林业需求决定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实证分析及结论、对策和建议。其中,导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包含对研究背景的介绍,揭示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次研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最后则是对研究主要结构的整体把握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相关理论的研究则是本论文的研究理论依据。希望能由此章中获取与论文主体相关的理论及文献,再经过后续的梳理与研究,并配合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来为后续计量模型以及可行性对策及建议的制定提供参考。第三章针对四川省林业科技现状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实证研究中获取到的部分问题,包括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缺失;管理体制运行不畅;林业科技服务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以及林业科技服务缺少足够的运行经费等。第四章,现在和以往林业需求的决定因素,以及决定因素的发展需求的影响、预测模式对四川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之预测分析主要是基于前期的资料统计与数据调研所得出。而后通过选取其中可能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产生影响的相关变量来对数据予以描述性的分析及预测。实证分析的过程主要是基于了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而通过验证第四章中提出的预测,明确影响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确切因素。结论及对策建议的主要内容则是基于了对前文分析与实证结论的总结性描述,继而针对四川省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实际需求来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及建议。
刘晓永[8](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张凡永[9](2017)在《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指出建设现代林业需要科技强力支撑。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科技服务面临新变化、新要求和新特点,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应该得到极大关注。那么,到底当前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的状况如何?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都做出了哪些具体的响应选择?影响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及其选择的因素是哪些?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效果怎样?满意度如何?都有哪些政策期盼?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建立识别和瞄准机制,使林业科技服务政策具有更强的目标指向性和有效性,对于促进林业科技服务制度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对我国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历史沿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系统理论对林业科技服务体系进行子系统识别、功能定位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探寻其运行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决策行为模型构建提供现实依据。研究从行为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农户科技服务响应决策过程的理论和实证模型,根据江西省农户实地跟踪调查获取的纵向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探明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决策行为产生的机理;以广义估计方程(GEE)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林改后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广义线性模型(GLM)的多元Logistic回归和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农户响应次数、服务方式和服务主体等响应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半对数回归模型和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对农户林业生产经营的实质效果,并剖析出制约响应效果的限制性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运用定序Logistic回归对农户满意度和政策期盼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主要结论为:(1)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较完整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多主体科技服务功能的发挥有待进一步提高,江西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2)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总体上农户响应决策是理性的,会不同程度的考虑成本-收益,但这种理性也是有限的理性,还受农户户主特征、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收入及结构性、林地资源禀赋、农户与林业发展机制改革积极互动、农户林业发展扶持政策获及以及过往响应的行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江西农户整体响应比例不高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响应持续性较弱,倾向于选择现场指导的方式,并较多选择政府主导的服务主体提供的服务;(4)是否响应、响应次数、响应方式选择对农户林业总收入有显着性的直接影响,而响应主体选择对农户林业总收入的直接的影响不显着;(5)农户响应林业科技服务整体上不论是响应频率、响应次数、响应方式的选择和响应主体的选择均有利于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规模效率,响应次数较多有利于林业生产经营的纯技术效率的显着提高,但是,选择政府主导的服务主体的农户比没响应的农户纯技术效率低;(6)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各年度间有较明显的差异,调查的最初几年满意度较高,但近年来下降趋势比较明显;(7)平均有超过50%的农户将林业科技服务政策的需求排在前四位,但近年来需求程度比2010年有显着性降低。对策建议:(1)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应当密切关注农户的响应和期盼,营造有利于保障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收益的政策环境;(2)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提高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3)提高农户决策者综合素养,消除各种导致非理性行为的干扰因素,帮助农户进行恰当的林业科技服务响应决策与选择;(4)应当坚定不移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挥相关配套措施的协调配合作用,提高配套政策的总体效能。
程军勇,邓先珍,周席华,杜洋文,郑京津,姜德志[10](2016)在《湖北省油茶研究进展报告》文中提出湖北省是我国油茶北部中心产区,也是最早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示范推广的地区。本文依据大量文献记载和调查数据,对湖北省油茶栽培历史与资源培育情况、科技支撑在油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油茶科学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针对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技问题提出了建议。
二、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权制度 |
2.1.2 林权制度 |
2.1.3 制度绩效 |
2.1.4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内生增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
3.1.1 萌芽时期的林权制度(1949年-1978年) |
3.1.2 探索时期的林权制度(1979年-2000年) |
3.1.3 完善时期的林权制度(2001年-至今) |
3.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及动因分析 |
3.2.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 |
3.2.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动因 |
3.3 林权制度现状 |
3.3.1 林权制度目标 |
3.3.2 林权制度设计 |
3.3.3 林权制度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
4.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1.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数据来源 |
4.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过程 |
4.3.1 熵权法评价过程 |
4.3.2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过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4.2 各维度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 影响因素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1 林权清晰度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3 区域发展环境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林权清晰度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1 指标选取 |
6.2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评价过程 |
6.4 结果分析 |
6.4.1 林权清晰度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2 林权清晰度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3 林权清晰度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7.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分析方法选取 |
7.2.1 相关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2.2 有效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3 结果分析 |
7.3.1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相关性结果分析 |
7.3.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有效性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区域发展环境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1 林权制度省份区域发展环境评价 |
8.1.1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8.1.2 分析方法选取 |
8.1.3 分析过程 |
8.2 结果分析 |
8.2.1 区域发展环境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2 区域发展环境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3 区域发展环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 |
9.1 提高林权清晰度 |
9.1.1 消除承包权经营权界定障碍 |
9.1.2 优化林权确权赋权环节 |
9.1.3 深化采伐许可制度调整 |
9.1.4 厘清林权主体关系 |
9.2 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 |
9.2.1 维持林权制度实施资金供给 |
9.2.2 纠正劳动力投入偏差 |
9.2.3 持续强化技术投入 |
9.3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
9.3.1 保持市场经济运行顺畅 |
9.3.2 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9.3.3 健全法治环境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以文山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林业科技服务 |
2.1.3 林下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林业科技服务相关研究 |
2.3.2 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研究 |
2.3.3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研究 |
2.3.4 研究述评 |
3 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状况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2 林业科技服务建设概况 |
3.2.1 林业科技服务主体 |
3.2.2 林业科技服务内容与方式 |
3.3 林业科技服务开展概况 |
3.4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
3.4.2 林业科技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 |
3.4.3 林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
3.4.4 林业科技服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
4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分析 |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农户基本信息描述 |
4.1.2 农户对林业科技认知分析 |
4.1.3 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情况分析 |
4.2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变量界定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实证结果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影响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因素分析 |
5.1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 |
5.1.1 研究假设 |
5.1.2 自变量 |
5.1.3 因变量 |
5.2 模型构建 |
5.3 模型回归结果 |
5.4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4.1 所选因子的影响方向 |
5.4.2 显着性影响因子分析 |
5.4.3 不具显着性影响因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概述 |
2.1 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
3.2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 |
3.3 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
4 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经验借鉴 |
4.1 国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 |
4.2 国内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 |
5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
5.1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
5.2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内容 |
5.3 保障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实现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自陕西省10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研究 |
1.3.2 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3 林业科技服务相关研究 |
1.3.4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的影响 |
1.3.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林业科技服务 |
2.1.2 林地经营行为 |
2.1.2.1 经济林经营行为 |
2.1.2.2 林下经济经营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三章 林业科技服务与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1.1 调研地点选择 |
3.1.2 抽样方式和样本量 |
3.2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3.3 林业科技服务现状分析 |
3.4 样本农户林地经营状况分析 |
3.4.1 样本农户林地资源情况分析 |
3.4.2 农户林地经营状况 |
3.5 农户林地经营环境分析 |
第四章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2 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 |
4.2.1 模型选择 |
4.2.2 变量选取 |
4.2.2.1 因变量 |
4.2.2.2 核心变量 |
4.2.2.3 其他变量 |
4.3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经济林经营选择的实证分析 |
4.3.1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经济林经营选择的影响 |
4.3.2 其他变量对农户经济林经营选择的影响 |
4.4 边际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经营林下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2 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 |
5.2.1 模型选择 |
5.2.2 变量选择 |
5.2.2.1 核心变量 |
5.2.2.2 其他变量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影响分析 |
5.3.2 其他变量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影响分析 |
5.4 调节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参照系: 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商品粮 |
2.1.2 粮食主产区 |
2.1.3 商品粮主产区 |
2.1.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商品粮主产区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2 投入产出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
2.3.1 演化博弈的前提假设及指标设定 |
2.3.2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演化策略分析 |
2.3.3 演化博弈分析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现实参照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分析与借鉴 |
3.1 国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
3.1.1 美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2 法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3 印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4 荷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1.5 以色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 国内产粮大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
3.2.1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2 山东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3 江苏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4 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2.5 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
3.3 对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启示 |
3.3.1 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及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自然产出能力 |
3.3.2 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要素投入能力 |
3.3.3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
3.3.4 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
3.3.5 引导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
3.3.6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4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评价 |
4.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
4.1.1 粮食生产自然产出现状 |
4.1.2 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现状 |
4.1.3 粮食生产科技支撑现状 |
4.1.4 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现状 |
4.1.5 粮食生产组织管理现状 |
4.1.6 粮食生产风险抵御现状 |
4.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及商品粮净调出现状 |
4.2.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情况 |
4.2.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结构分析 |
4.2.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商品粮净调出情况 |
4.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
4.3.1 DEA的基本原理 |
4.3.2 DEA的基本模型 |
4.3.3 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因素的评价指标选取 |
4.3.4 基于DEA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
4.3.5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瓶颈分析 |
5.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投入总量及效率仍需提升 |
5.1.1 粮食数量提升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日益趋紧 |
5.1.2 实行耕地流转及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机制不完善 |
5.1.3 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 |
5.1.4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依然存在短板 |
5.1.5 农业科技衔接机制不畅 |
5.1.6 财政政策支农力度仍显不足 |
5.1.7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
5.1.8 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与调动不足 |
5.1.9 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 |
5.2 实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存在差距 |
5.2.1 粮食结构调整过程中保产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 |
5.2.2 粮食产业链融合深度不够 |
5.2.3 粮食去库存缺少完善的利益补偿与发展互助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及仿真模拟 |
6.1 路径选择的目标 |
6.2 路径选择的原则 |
6.3 内生路径选择 |
6.3.1 坚守耕地当量红线 |
6.3.2 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
6.3.3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
6.3.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6.4 外生路径选择 |
6.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4.2 提升财政支农政策效率 |
6.4.3 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
6.4.4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4.5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
6.5 多重相关路径选择 |
6.5.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2 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
6.5.3 实施粮食生产全球化战略 |
6.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
6.6.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6.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6.6.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6.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6.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
6.6.6 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 |
7.1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 |
7.1.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
7.1.2 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 |
7.2 强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实效 |
7.2.1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及粮食主销区互助资金 |
7.2.2 促进粮食三项补贴改革的落实 |
7.3 搭建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网络 |
7.3.1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
7.3.2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管理 |
7.3.3 积极打造立体化的粮食物流网络 |
7.4 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积极性 |
7.4.1 建立促进粮食生产主体增收的长效机制 |
7.4.2 优先发展商品粮主产区教育事业 |
7.5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7.5.1 扩大公益性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 |
7.5.2 促进经营性服务体系内粮食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
7.5.3 提升专项服务体系支撑作用 |
7.6 完善粮食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 |
7.6.1 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
7.6.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7.7 完善配套支持体系 |
7.7.1 积极推动商品粮主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7.7.2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农民需求的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榛农 |
1.3.2 农业科技支持与服务 |
1.3.3 需求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2.1 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概况 |
2.1.1 多举措全力推动榛子产业实现大发展 |
2.1.2 注重科技生产,实现“量、质”双赢 |
2.2 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定位 |
2.2.1 确定发展思路 |
2.2.2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
2.2.3 制定可实施方案 |
2.2.4 确定产业规划及目标 |
2.3 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的现状 |
2.2.1 榛子的产量和品质 |
2.2.2 榛子生产食品安全 |
2.2.3 现有榛子丰产技术 |
2.2.4 平榛良种选育工作 |
2.2.5 种苗基地建设状况 |
2.2.6 产业服务体系 |
2.2.7 组织化程度及产品附加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方案设计及样本分析 |
3.1 调查地点选择 |
3.2 问卷设计 |
3.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2.2 调查方式 |
3.2.3 问卷题项的形式 |
3.2.4 问卷结构 |
3.3 调查实施 |
3.4 调查样本分析 |
第四章 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
4.1 铁岭县榛农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
4.1.1 榛农对科技支持与服务需求的意愿 |
4.1.2 榛农对科学支持与服务的主要需求 |
4.1.3 榛农最喜欢的科技支持与服务方式 |
4.1.4 榛农采用科技支持与服务想达到的目标 |
4.1.5 普通农户与承包大户科技支持与服务获取渠道 |
4.2 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现状分析 |
4.2.1 榛农对科技支持与服务满意度 |
4.2.2 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服务次数 |
4.2.3 科技支持与服务获取途径 |
4.3 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3.1 产后技术不成熟 |
4.3.2 普通榛农的科技支持与服务意识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
5.1 榛农自身特征 |
5.1.1 榛农年龄 |
5.1.2 家庭年收入 |
5.1.3 榛农受教育程度 |
5.2 种植特征 |
5.2.1 地域特征 |
5.2.2 种植面积 |
5.2.3 农作物特征 |
5.3 地区科技推广特征 |
5.3.1 年科技支持与服务次数 |
5.3.2 合作社发展成熟度 |
5.3.3 组织化程度 |
5.3.4 农业企业服务贡献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建立需求表达机制 |
6.2.2 优化科技支持与服务系统 |
6.2.3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
6.2.4 大力培育农业企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四川省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综合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描述统计分析方法 |
1.4.4 统计分析法 |
2 林业科技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定义 |
2.1.1 林农 |
2.1.2 林业科技服务 |
2.1.3 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2.2.2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需求层次理论 |
2.2.5 行为发生理论 |
3 四川省林业和林业科技服务现状分析 |
3.1 四川省林业发展概况 |
3.2 四川省林业科技服务现状 |
3.2.1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备,管理体制运行不畅 |
3.2.2 林业科技创新不足 |
3.2.3 林业科技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
4 四川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分析 |
4.1 四川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 |
4.1.1 农户林技服务的需求动机 |
4.1.2 农户林技服务的需求表现 |
4.1.3 农户林技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 |
4.2 数据来源 |
4.3 变量定义 |
4.4 样本概况 |
4.5 样本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统计描述 |
5 四川省林农科技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
5.1.1 户主年龄 |
5.1.2 户主受教育程度 |
5.1.3 家庭劳动力数量 |
5.1.4 长期外出务工人员 |
5.1.5 林地块数 |
5.1.6 林地规模 |
5.1.7 家庭住址与乡镇距离 |
5.1.8 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 |
5.1.9 林业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 |
5.1.10 是否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组织 |
5.1.11 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 |
5.1.12 林业科技服务能否满足需要 |
5.1.13 对林业科技服务的评价 |
5.1.14 对林改总体情况的评价 |
5.1.15 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供给主体的选择 |
5.2 小结 |
5.3 实证分析 |
5.3.1 模型选择 |
5.3.2 模型回归结果 |
5.3.3 模型结果分析 |
6 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围绕林农需求,提高供给效率 |
6.2.2 稳定和保护承包经营权,切实保护林农合法权益 |
6.2.3 提高林业科技服务主体和客体科技文化素质 |
6.2.4 加大支林惠林体系建设,鼓励林农营林投入 |
6.2.5 注重解决林地流转和林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户决策行为理论的研究 |
1.2.2 集体林改背景下的农户行为研究 |
1.2.3 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研究 |
1.2.4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5 林业科技服务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的研究 |
1.2.6 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研究区域和研究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区域 |
1.4.3 研究数据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本文的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文不足之处 |
2 理论依据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林业科技服务 |
2.1.2 农户响应行为 |
2.2 理论依据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2.4 行为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变迁历程及运行机制解析 |
3.1 林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历程 |
3.1.1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初创和发展(1949-1977) |
3.1.2 改革开放以后的调整完善与快速发展(1978-2000) |
3.1.3 新世纪以来创新发展和服务林改阶段(2001-至今) |
3.2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变迁 |
3.2.1 林业科技开发推广起步(1949-1991) |
3.2.2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1992-2005) |
3.2.3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2006-至今) |
3.3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
3.3.1 林业科技服务系统及其运行原理 |
3.3.2 林业科技传导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
3.3.3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利益相关主体 |
3.4 江西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理论模型与实证设计 |
4.1 农户响应行为决策理论模型 |
4.1.1 扩展F-P-O模型纳入林业科技服务 |
4.1.2 农户响应行为决策过程的理论假说 |
4.1.3 基于效用最大化决策机理模型构建 |
4.2 农户响应行为理论推断与假设 |
4.2.1 农户响应决策理论推断与假设 |
4.2.2 农户响应选择理论推断与假设 |
4.2.3 农户响应效果理论推断与假设 |
4.3 计量方法与实证设计 |
4.3.1 基于SEM的响应决策机理的实证设计 |
4.3.2 基于GLM的响应行为选择的实证设计 |
4.3.3 基于DEA-Tobit行为效果的实证设计 |
4.4 本章小结和研究安排 |
5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的决策机理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的决策机理 |
5.1.1 农户响应决策过程的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
5.1.2 数据来源、信度及效度检验 |
5.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的影响因素 |
5.2.1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的差异(2010-2015 年) |
5.2.2 农户响应行为差异的单因素分析 |
5.2.3 研究假设和模型选定 |
5.2.4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及政策含义 |
5.3.1 本章小结 |
5.3.2 政策含义 |
6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选择实证分析 |
6.1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次数 |
6.1.1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次数分布 |
6.1.2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次数差异的单因素分析 |
6.1.3 基于连续比例的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 |
6.2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方式选择 |
6.2.1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方式选择分布 |
6.2.2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方式响应差异的单因素分析 |
6.2.3 基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 |
6.3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主体选择 |
6.3.1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主体选择分布 |
6.3.2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主体选择差异的单因素分析 |
6.3.3 基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 |
6.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含义 |
6.4.1 本章小结 |
6.4.2 政策含义 |
7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效果实证分析 |
7.1 农户响应行为的林业收入效应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农户林业收入统计分析 |
7.1.3 农户是否响应的林业收入效应 |
7.1.4 农户响应次数的林业收入效应 |
7.1.5 农户响应方式选择的林业收入效应 |
7.1.6 农户响应主体选择的林业收入效应 |
7.2 响应行为对农户经营效率的影响 |
7.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2 农户林业经营效率测算及分析 |
7.2.3 农户响应频率对农户经营效率的影响 |
7.2.4 农户响应次数对农户经营效率的影响 |
7.2.5 农户响应方式选择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
7.2.6 农户响应主体选择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及政策含义 |
7.3.1 本章小结 |
7.3.2 政策含义 |
8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满意度及期盼程度 |
8.1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满意度实证分析 |
8.1.1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择 |
8.1.2 数据说明及变量设置 |
8.1.3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满意度的变化趋势 |
8.1.4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8.2 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政策期盼程度 |
8.2.1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政策需求排序 |
8.2.2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择 |
8.2.3 数据说明及变量设置 |
8.2.4 农户林业科技服务政策需求程度影响因素 |
8.3 本章小结及政策含义 |
8.3.1 本章小结 |
8.3.2 政策含义 |
9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9.1 研究主要结论 |
9.2 政策优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部分内容) |
附录二:在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湖北省油茶研究进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油茶栽培历史和产业发展现状 |
1.1 湖北省油茶栽培历史 |
1.2 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
2 湖北省林科院在油茶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 |
2.1 油茶良种选育工作成效卓着 |
2.2 构建良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 |
2.3 建立油茶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体系 |
2.4 油茶低产林改造提升技术推广示范 |
2.5 大力开展油茶实用技术培训 |
3 湖北省油茶研究现状 |
3.1 湖北省油茶文献发表及学位论文情况 |
3.2 湖北省油茶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
3.3 湖北省审 (认) 的油茶品种 |
3.4 湖北省油茶授权专利 |
3.5 湖北省油茶获奖及认定成果 |
4下一步研究重点项目 |
四、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以文山州为例[D]. 宋亚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D]. 丁宁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自陕西省10县的调查[D]. 丁秀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D]. 邢策.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农民需求的铁岭县榛子产业科技支持与服务状况调查[D]. 曹家铭.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7]四川省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研究[D]. 李攀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张凡永. 江西农业大学, 2017
- [10]湖北省油茶研究进展报告[J]. 程军勇,邓先珍,周席华,杜洋文,郑京津,姜德志. 湖北林业科技,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