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恐怖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

从恐怖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

一、从浩然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权静茹[1](2018)在《柳青浩然农业合作化小说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文学与政治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前后,是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探索阶段,是党在中国农村实行的又一次土地改革,处于农业合作化之中的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几十年的历史检验中,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虽然这个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大失误,但是由于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过渡时期,这个政策的出现仍然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在上世纪40——50年代,众多作家受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影响,将“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创作的基本原则,此时在这场农村变革中农村的新风貌、农民的新生活的状态吸引了一大批作家的眼球,柳青与浩然便是这些作家中的一部分。作家们深入农村,与农民群众生活在一起,并以此时农村的重大变革为背景,以身边的农民为创作素材进行创作,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小说题材——农业合作化小说。本文将对柳青和浩然的农业合作化小说进行对比,从作家的经历、文学创作道路、叙事话语等方面具体分析,探讨二位作家在农业合作化小说创作上的异同点,从而对意识形态与文学书写、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以及如何评价、以怎样的态度评价农业合作化小说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整体上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对柳青和浩然的生平以及出版的作品进行了大致的介绍,尤其是《创业史》《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三部小说,从而确立本文的选题,预设想要得出的结论和对现象的反思。其次是对两位作家及几部作品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分类整理出各个阶段学者们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为本论文提供丰富的研究技巧和素材,在这一部分,将前人的研究主要分为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历史研究以及研究资料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章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在其中介绍本论题所运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范围。正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农业合作化小说进行简述。主要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是简单介绍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及学术界对其的讨论,为农业合作化小说做一个大致的社会背景的介绍;第二节主要介绍农业合作化小说的发展历程,农业合作化小说是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并有着政治性、以及自身的矛盾性和悲剧性,根据合作社的分期,可以将农业合作化小说分为三个阶段:互助组阶段、初级及高级社阶段、人民公社阶段。第三节主要介绍柳青、浩然与农业合作化小说的结缘,柳青和浩然都亲身参与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合作化运动的认识却有着一些区别。第二章主要是分析柳青、浩然农业合作化小说的异同,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节分析柳青与浩然的生活经历与创作道路,虽然都是出身于农村,但是二者相比,柳青对农村的生活是主动接受的状态,而浩然则是经历了“被动——主动”的过程,第二节通过分析意识形态与真实书写之间的复杂关系,笔者认为柳青对于农业合作化政策的态度是“合法性”的解释,而浩然对政策紧紧跟随,在写作的状态中也是体现出“反其道而行之”的写作策略,第三节笔者主要分析农业合作化叙事模式的演变,虽然二者都是遵循了农业合作化小说的叙事模式,柳青是对赵树理的继承,浩然是对柳青的创新,但是二者依旧有自己的独创性,例如柳青的《创业史》是以史诗性叙事为主,而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则是以斗争性叙事为主。在第三章中,笔者回归到文本本身,对《创业史》《艳阳天》《金光大道》》等文本中的叙事话语进行具体的分析,分别从农民叙事、女性叙事、爱情叙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节农民叙事中,笔者主要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将作品中农民的阶层分为三种:先进农民、中间人物、落后农民,并且举最典型的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解读,其次从地域与作家的语言特色进行作品的分析,认为柳青的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但这也是由作品反映的不同地域的农村现实情况决定的,第二节中,笔者从女性叙事方面,将作品中的女性分为先进女性、转型女性以及落后女性,借助女性意识的视角,对文本中所体现的政治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第三节中,笔者触及文本中的爱情叙事,从主人公的爱情观进行解读,有志同道合的恋情,有“政治+恋爱”的典型,也有世俗化的温情,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被意识形态遮蔽下的爱情话语,也有其狭小的生存空间。最后,在结论部分,笔者通过总结全文,对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反思:一是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学书写的问题,二是关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问题,三是关于合作化小说的价值问题,四是关于柳青、浩然及其创作对当代作家的影响问题,五是关于读者对于合作化小说评价的态度问题。认为当代读者应该对柳青和浩然的文学观及作品的艺术成就进行客观评价,并对文学史上的评价进行反思。

于树军[2](2016)在《浩然的文学史焦虑与自我反省及重塑——以《金光大道》再版本的修改为例》文中认为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浩然,在新时期遭遇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与创作困境。他一度想通过思想意识与创作的转型摆脱这一困境,但从其80年代的创作如《苍生》等作品来看,其实并未如其所愿。1994年,《金光大道》再版,浩然在序言中称没有对小说进行任何修改,让其"保留原汁原味原来的面貌",以供读者认识过去的历史和文学以及作者。然而,对《金光大道》初版本与再版本校读后可以发现,浩然其实对后者进行了数万字的删改。此举折射出了浩然在八九十年代语境中的思想意识与创作观的重大转型,同时更折射出了他于新时期以来长期自我反省与重塑的内在动因——文学史焦虑。作家与历史、时代、生活、自我的复杂关系的嬗变可从中管窥一二。

任玲玲[3](2013)在《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思想界、文艺界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批判、改造运动。文艺方针背离文学的功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日益扭曲,直至“文革”期间出现“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局面。浩然是建国以来,“左”的文学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所谓“政治化写作”,是指作家迎合或者根据当局的政治需要,为直接配合政治宣传,而以图解政策、图解社会、图解生活为创作手法的应景式的文艺写作。它是中国革命过程中,为适应革命的政治需要而被不断提倡起来的“左”倾文艺传统的产物,也是作家缺乏起码的文艺价值和文艺个性,而自觉不自觉地阿谀政治的结果。以浩然为典型的政治化写作,是建国以来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文艺标签。“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在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浩然的政治化写作进了剖析:首先,结合浩然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分析其如何通过故事结构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等意识形态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浩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及创作经过、浩然创作活动与社会政治形势的对应关系,剖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发展过程。浩然早期的短篇小说可以解读为宣传性型文艺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歌颂新中国农村移风易俗、公而忘私、爱社如家、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人好事,是配合国家大事所做的政策宣传。《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是浩然以图解“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题的政治图解型长篇小说。浩然“文革”期间创作的《西沙儿女》和《三把火》是僵硬的“文革”式写作,是“文革文学”的典型代表。“文革”后,浩然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勉强写了一些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但由于已形成了固定的政治化写作模式,难以有所突破。其次,通过浩然的成长经历,分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思想基因。浩然是一个孤儿,在解放区政府的帮助之下有了家、有了工作。从一个只受过三年多小学教育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党报记者和走进文学殿堂的知名作家,一路革命走来,他有着有表现自己、向上爬的强大动力。对党的感恩戴德和多年从事党报记者的经历,使得浩然在当“文革”假“革命”之名要求文学为其服务时,浩然不但不会觉得别扭,反而会觉得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而顺理成章地沿着这个思路去营构他的作品,去迎合“文革”政治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些社会的、政治的客观的条件以及作家自身主观意愿,促成了浩然在“文革”文坛上的特殊地位。最后,通过分析极“左”的时代氛围清理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浩然作品的走红有他的社会氛围。读者、编辑、出版社、评论界,甚至各种各样的座谈会,都有“左”的要求,都在推动浩然去写“左”。浩然的问题,既是他个人问题,又是时代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文革”结束,中国社会整体是一个极“左”时代。浩然要歌颂这个时代,必然要跟着这时代的要求走。建国后对胡风、丁玲、萧也牧、甚至后来对周扬等人文艺思想的批判,导致中国的文艺政策越来越“左”。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合作化、集体化、地主富农的反革命阴谋、批斗党内走资派等这些政治运动,自然成为浩然的作品主题。紧跟政治指挥棒的浩然,至死都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时代歌者”的“真诚”性,对于自己所受到的质疑感到委屈、苦闷。将浩然放在当代思想史的大背景下,运用文学史、社会史、思想史、心态史等跨学科的方法,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进行深层次的清理,使文学能够重回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对当下社会文化、文艺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再兴[4](2012)在《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农民的“解放”,可能既是一个历史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想象的问题。原因在于,在“革命”中国,即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时期,与通常所称的存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等三大社会压迫的说法相适应,农民的“解放”被很自然地理解成(或者说想象成)农民的土地问题和“翻身”问题。这在民主革命年代曾经被简洁地表述为“打土豪、分田地”,以及表现为1920年代后期直到1950年代初中共的各种土地法令等。但是,上述对于农民“解放”问题的理解,应该说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的时间性。以“十七年”为例,前述中国农民的“土地还家”和穷人“翻身”的愿望,在新的人民国家的时代,均已经在事实上逐一得到了实现。这些正是农民的“解放”问题在后续历史实践方面的呈现。但是,在新的历史实践的基础上,“解放”问题也可能悄然诞生了某些新的、纠结的理解或者想象,它们形成了对于当年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诸多理解差异,从而使得问题趋于一定的复杂化了。应该说,正是在这个新的理解/想象的层面上,农民“解放”的涵义重新成为今天我们可能仍然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依循着1949-1966年间原始的历史材料、小说文本、以及主体想象等彼此交织的层面,努力促成“十七年”农村小说的叙述展示出它自身的复调特性。——或许,这是对于“舆论一律”时代社会主义农村小说进行再阐释的可能条件,虽然它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本文的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讨论方式,这包括以“故事”作为场域、将“叙述”区分为不同层次、视“叙述”为矛盾闭合点、信赖历史编纂学事实的“真实”观、以及“永远历史化”等途径,尽管它们可能算不上是最好的方式。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单干农民:乡村政治及土改叙述下的处境化问题”。本章将1940年代以后的农民小说看作后续十七年农民小说的“前史”,主角就是单干时代的农民。本章试图发现影响到后来1949-1966年农民小说的几个大的话题,如封建性空间、个人、欲望、以及历史化等。本章争取呈现传统、现代、革命等复数话语下的中国农村的复杂面貌,并将农民的“解放”重新上升为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互助组农民:革命话语下被压抑的欲望形式化”。本章涉及了以下主要话题:当年在“组织起来”的号召下,“劳动”和“尊严”的观念如何被凸现出来,同一过程中“欲望”又是怎样悄悄地遭逢了全面的抑制;如何出现了农民解放的“形式”想象——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它引发了什么样的文学问题等等。本章尝试说明,革命话语下欲望的形式化通道的被压抑,可能留给了整个社会主义文学持久的和结构性的动荡不宁。第三章,“初级社和高级社农民:集体的想象与困厄的个人”。本章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农村小说中“个人”怎样历史性地进入了与“集体”的纠葛当中,“个人”与“集体”两者的关系及其困境等问题。本章试图说明,“集体”仍然是中国农民所需要的;但是如果农民的“个人”在集体之内没有被赋予应然的承认,反过来也会对于原本就由他们所构成的“集体”产生根本性的损害,从而使得农民“个人”与“集体”的间性关系可能面临着全面溃散的危险。第四章,“人民公社农民:‘解放’的景象及其讲述的再历史化”。1950年代末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虽然遭遇了挫折,但是这一浪漫主义运动却在文学上激发了诸多热烈的想象。这些想象指向了超越当时现实困境的某些反思性和可能性。本章希望能够重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前期文学-政治的复杂关系,并从中钓沉某些被淹没的积极的想象。本章试图说明,这些想象恰恰是今天我们已经淡忘掉的,从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另一种意义的历史“真实”。结束语,“重新期待‘人民性’文学”。农民隶属于“人民”。也因为如此,“人民”/“人民性”文学似乎值得我们期待:让农村小说中农民及其生活的想象与叙述重返尊严和平等的维度,让“解放”的讨论返归实在界,使“问题”得到命名,这或者是农村小说以后的可能出路之一。无论如何,我们总会想象未来。对于20世纪中国农民的“解放”故事及其故事的讲述,尽管很难说有哪种阐释方式是最终更为有效的,但是我们的文学与批评,却业已向我们提出了一项艰难的任务:经由怎样的路径,我们方能恢复(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建构”)那个失落的主体间的“承认/认同”关系呢?本文也谨此希望,通过相关的讨论,能够绵薄地有助于让农民成为新时代“解放”意义上的“人民”,让农村生活,也纳入到通常意谓的“好生活”的场域中去,使“平等”、“正义”和“尊严”等曾经温暖我们的原则,在我们的想象和叙述里被重新镀亮起来。

梁晓君[5](2011)在《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坛非常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跨越了“十七年”、“文革”和新时期三个不同的阶段。他不仅创作了《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山水情》等多部中长篇小说,还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和儿童文学作品问世。浩然一度在海内外的读者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在“文革”时期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密切关系,他也成为当代文坛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本文认为,浩然的作品,无论是从创作理念、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还是语言风格来说,都体现了强烈的本土性特征。而浩然的成长和创作一方面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另一个方面又与他对文学的理解和个人性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包括绪论、结语在内共7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五章。第一到三章主要从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践、作品中的阶级斗争话语和乡村叙事三个角度考察浩然创作的本土性特征,第四、五章在回顾浩然评价史的基础上,对浩然作为一位作家的产生和创作进行尽可能客观的评价。本文以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主,并结合文化研究、比较研究、传记批评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浩然的创作及评价史进行分析。绪论部分首先对浩然的创作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划分,并简要回顾了浩然研究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认为浩然其人其文作为一种文学、文化现象仍然具有分析研究的理论价值。第一章探讨了浩然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文学为了宣传”、“永远歌颂”和“写农民,给农民写”三个方面。从浩然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创作过程两个角度来看,浩然终生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矢志不渝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二章主要以《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为例分析浩然作品中的阶级斗争话语。首先,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文学作品中阶级斗争的叙事话语是随着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进行而发展起来的。丁玲等人的创作一方面奠定和规范了这类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另一方面,也完成了乡土文学到农村题材的转换。通过分析《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两部作品中主要英雄人物、中间人物、日常生活细节等方面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浩然小说中阶级斗争的话语逐渐强势的过程。第三章从乡村风情、人伦情感、农民文化和本土化的语言四个方面分析了浩然对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浩然的创作细致生动地再现了富于地方特色和乡村情趣的华北农村日常生活场景,而《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两部作品所表现的矛盾和冲突都与阶级斗争有关,但作品中温暖的人伦情感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浩然作品中大量本土化的农民语言,如对绰号、口语和俗语的运用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既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也增加了作品的乡土文学特质。第四章首先梳理了过去50多年来对浩然的评价。浩然评价史以新时期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政治化”的评价是一个共有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政治化”的批评并没有追究批评自身的责任;其次,它忽略了浩然创作中的某种“真实性”,他曾以自己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他曾经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读者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第五章从时代契机和作家自身两个角度探讨了浩然的成长道路和创作理念。浩然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与当时的时代,尤其是对“工农兵作者”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创作方法也是有时代共性的。但是浩然创作中的问题也有他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通过与赵树理的对比,可以看出,主导浩然创作的并不是实际的生活体验,而是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浩然之所以无条件地服从主流政治话语,完全地融会于集体意识的一个原因。本章还探讨了浩然性格上的好胜心和虚荣心对他的人生和创作经历的影响,这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一个更丰富、更完整的浩然。此外,第五章的最后一节对新世纪以来的11年中浩然研究的新成果就能行了梳理和分析。结语部分认为浩然的一生都与时代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曾经是浩然投身文学创作的原始动力和后续推进力,然而也曾经极大地限制和损害了他的创作。当然,任何人,包括作家在内的知识分子都不可能超越身处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浩然本人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高度认同,对一度流行的创作观念的无条件接受,对政治话语的文学表达方式都需要反思。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对浩然和他的创作有更加清醒客观的认识。

刘效壮[6](2011)在《直面文革 ——中国作家相关自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家在十年浩劫中的经历,是文革史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选取若干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作家,以传记文学审美原则之尊重历史和尊重个性为研究基点,审视他们的自传,辨析其内容之真伪、个性之变异,力图揭示文革给作家造成的危害及其对创作的负面影响。通过对自传文本体系的历史性解读,本文总结再现了作家经历过的文革历史以及作家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其中包括:幼稚的红卫兵“焚书坑儒式”的抄家,以及抄家狂潮兴起的原因和作家合法身份的丧失;“批斗”与“游街”的种种荒谬形式,以及作家无所适从、随波逐流的批斗心态;牛棚和干校在搞垮作家身体的同时,更对作家的意志和理想摧残至深。而透过作家对于上述经历的自述,可以看出作家痛定思痛的自剖与思考。作家个性在文革中的变异,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面对“触及灵魂的大革命”,连最宝贵最纯洁的亲情和友情,也都在严峻的考验中矛盾重重。本文又通过对比冯友兰与梁漱溟、杨绛与浩然、胡风与聂绀弩等作家的表现,分析作家人格在大是大非中所显示的魅力或污点。而随着文革即将结束、作家的个性逐步归真,本文也探讨了个人心态、身体素质和精神传统对于作家个性变化的影响。在考察了历史和个性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后,本文从历史纵向的维度,运用“身份的认同是关系到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认为作家自我政治身份的认同与政权统治主体对于作家身份认同的错位,导致作家成了文革政治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同时也认为:作家精神思想方式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外部环境,更重要的也许来自于他们的精神传统。

李杰俊[7](2010)在《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 ——浩然小说艺术论》文中提出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新时期”以来围绕其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所进行的持久争论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对于《艳阳天》,学术界多有艺术性评述,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对于《金光大道》,学术界往往把它与极“左”文艺捆绑,在缺乏精细文本分析中予以政治性的否定,以致《金光大道》的研究颇为薄弱,观点陈陈相因,进展不大,《艳阳天》和《金光大道》研究呈现出极为不平衡的现象。由于《金光大道》研究的重思想轻文本倾向,迄今对《金光大道》从艺术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的论着仍然是凤毛麟角,以至目前围绕浩然及其《金光大道》所进行的争论难免有隔靴挠痒和粗率武断之嫌,对解决浩然研究的难题益处不大。因此,注重《金光大道》的艺术分析,从文本本身探讨它的成败得失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论文共三个部分。一是论文的序言,简要概述当前这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问题。二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和三章,分别从主题思想的转变、“史诗”追求和作家体验三个角度全面探讨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所发生的转变及两者的差异。第一章主要讨论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主题思想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在《金光大道》中具体表现,并分析这种转变发生的原因,发掘主题思想的转变与社会时代思潮、浩然的个人成长和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过程中浩然“史诗”追求的确立,分析浩然“史诗”追求的艺术渊源、心理动机和艺术操作,着重探讨“史诗”追求如何在深受中国“史传”传统影响的古典小说手法和技巧中得以实现的。第三章主要探讨《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故事情节和思想情感倾向与浩然的个人成长经历和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中所发生的变化。这三个章节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虽然各自侧重不同,但是彼此互相贯通,呈现出浩然农业合作化小说在思想主题、艺术追求和个人体验等方面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三是论文的结论部分。

黄波[8](2010)在《《学习与批判》“文艺评论”研究》文中认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工农兵文艺”“一体化”的起点。一方面是中共努力扩大文艺座谈会的影响,大力推进“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一体化”的有意抗拒。“第一次文代会”宣告“工农兵文艺”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的唯一合法性存在,“工农兵文艺”“一体化”从政党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建国初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历次文艺界整风运动,肃清了干扰“工农兵文艺”“一体化”进程的异端。在“文艺界”从不断震荡走向寂灭的过程中,“工农兵文艺”“一体化”加速演进并最终形成。“中心任务论”“空白论”以及对工农兵作者水平不切实际地拔高彻底束缚了主流文艺的发展。《学习与批判》顺应激进派主导“文革”后期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而出场。作为上海市委写作组的机关刊物,《学习与批判》的“文艺评论”成为传达激进派文艺思想的喉舌,并规定着整个主流文艺批评的基调和方向。为了挽救和夯实民众对毛泽东“文革”事业的信仰,“当代文艺评论”甘当“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唱赞歌”的吹鼓手。“鲁迅评论”将自毛泽东以来对鲁迅进行的实用化改造发展到极致,从根本上背离了真正的鲁迅精神。“古典文艺评论”的出现完全出于激进派进行政治斗争的利益考量,其立论基础均来自毛泽东对此的相关论述。“西方文艺评论”显示了西方文艺由于中、西意识形态的分歧而以被否定的方式进入读者视野的特异现象。“文艺工具论”“知识分子改造论”“民粹主义”等是“文艺评论”的主要理论资源。“主题批评”、对领导论述的复制、对政策路线的图解以及“三段论”等共同构成了“文艺评论”的模式化特征。文艺性的面具无法掩盖《学习与批判》“文艺评论”属于政治批评的本质。无作者文本以其特殊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文革”后期参与主流意识形态生产的知识分子的真实生态。

连晓霞[9](2009)在《“争议浩然”:文学批评的语言学“缺席”》文中研究表明浩然已走完了他的人生途程,但是他和他的《金光大道》所引起的争议和话题并未完结,综观现有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在各阶段的争议中都未被涉及。本文主要通过语言和意识形态、语言和文学价值、作家的个人修辞行为与语言文化共通感三个关系,思考现有研究的局限和存在的问题。

郑静波[10](2008)在《浩然图式 ——论浩然50-70年代的小说创作》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从文学发展历史角度重新考察浩然创作图式出现的原因,及浩然创作图式的表现特征,并从中寻求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浩然创作图式是指浩然在50—70年代以党的政策精神为指导思想所进行的小说创作模式。浩然围绕党的政策精神进行人物、情节的构筑。以赵树理、柳青为代表的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为浩然创作图式的出现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随着继续革命形势的发展,赵树理、柳青不能适应时代政治的需求,而受到批判。浩然取代了赵树理、柳青,成为60、70年代最为走红的农村题材小说作家。浩然以文学的方式对党的政策精神进行了完美的宣传。当浩然创作的特定历史语境消失后,浩然和浩然的作品受到批判,许多批判超越了学理的范围,从这种批评现象为出发点,探寻浩然创作图式的成因、表现特征及其经验与教训,从而避免了对浩然的政治性评判,站在学术和历史的高度,重新认识浩然及浩然创作。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部分:论述选题过程与意义,以及学术界对浩然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论述浩然创作图式出现的理论与实践准备,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解放区文学创作确立了方向,赵树理和柳青在为党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创作大都反映了党在各个时期的政策精神,这为浩然创作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二章:论述浩然创作图式的具体表现。浩然前期短篇小说大都反映党在各个阶段的政策精神或任务,《艳阳天》、《金光大道》是以党的农业合作运动为背景的创作。第三章:论述浩然创作图式的经验和教训。结语:总结浩然图式出现的原因,进一步指出浩然创作图式的历史必然性,浩然在赵树理、柳青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趋近政治的创作。新时期,浩然创作图式受到的批判,部分批判超越了学术范围,历史会给浩然一个公正的评价。

二、从浩然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浩然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柳青浩然农业合作化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柳青及其作品研究综述
        二、浩然及其作品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目标
第一章 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农业合作化小说简述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及学术界对其的讨论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
        二、从政治、历史角度对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简单评述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小说的发展历程
        一、农业合作化小说的出现
        二、农业合作化小说发展阶段
    第三节 柳青、浩然与农业合作化小说的结缘
        一、柳青对农业合作化运动认识的不同程度
        二、浩然对于合作化运动书写的情结
第二章 柳青、浩然农业合作化小说同中有异
    第一节 生活经历与创作道路
        一、农村经历对柳青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浩然文学创作道路的逐步形成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真实书写
        一、柳青:“合法”解释农村政策
        二、浩然:紧跟时代与“反道行之”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叙事模式的演变
        一、柳青:以“史诗性”叙事为主
        二、浩然:以“斗争型”叙事为主
第三章 《创业史》《艳阳天》《金光大道》等文本中的叙事话语
    第一节 农民叙事
        一、农民与土地
        二、地域与语言
    第二节 女性叙事
        一、社会主义新女性:政治话语的化身
        二、落后女性:与主流意识相背离
        三、转型女性:在社会变革中被救赎
    第三节 爱情叙事
        一、志同道合的选择:梁生宝的爱情观
        二、“政治+恋爱”的典型:萧长春与焦淑红
        三、颇具世俗的温情:高大泉与吕瑞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柳青主要创作年表
附录二 浩然主要创作年表
致谢

(3)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悄然归去的浩然
    第一节 孤独的落幕
    第二节 为谁写作
第二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歌者
        一、从孤儿到户主
        二、记者生涯
    第二节 作家梦
        一、一张“作家证”
        二、从《红旗》到北京市文联
第三章 早期创作活动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短篇小说
        一、主要作品集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创作经验
        一、无产阶级理想人物的塑造
        二、创作公式
    第三节 评论界对浩然短篇小说的评价
        一、肯定浩然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歌颂
        二、批评浩然对阶级斗争表现不足
第四章 《艳阳天》的创作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创作背景及经过
        一、《艳阳天》的创作背景
        二、《艳阳天》的创作经过
    第二节 《艳阳天》的主要内容与改编
        一、主要内容
        二、《艳阳天》的版本差异与不同时期的推介
        三、小说文本的外溢
    第三节 阶级斗争的文学描述
        一、《艳阳天》的创作特色
        二、《艳阳天》里的阶级阵营与阶级矛盾
        三、《艳阳天》关于阶级斗争的日常化、生活化的描述
    第四节 评论界对《艳阳天》的解读与批判
        一、“文革”时期的评论
        二、“文革”后的评论
第五章 《金光大道》的创作及其影响
    第一节 《金光大道》的创作经过及主要内容
        一、《金光大道》创作经过
        二、《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一、“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
        二、“农业合作化”的文学叙述
    第三节 《金光大道》的政治宣讲
        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二、“高大全”的示范性与样板性
        三、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的入侵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外溢
        一、小说文本的改编
        二、电影《金光大道》的拍摄与影响
    第五节 《金光大道》的相关评论
        一、“文革”期间的评价
        二、“文革”后的评价
第六章 “文革”中的经历及其它创作
    第一节 “文革”期间经历
        一、走红的农民作家
        二、“文革”中两桩公案
    第二节 《西沙儿女》的创作与影响
        一、《西沙儿女》的创作
        二、《西沙儿女》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 迎合与彷徨:《百花川》创作与修改
        一、《百花川》的内容
        二、从《三把火》到《百花川》
    第四节 对“文革”期间浩然的评价
        一、浩然作品的评价
        二、对浩然“文革”表现的评论
第七章 “文革”后浩然的境况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遁走“泥土巢”
        一、“文革”后的经历
        二、“文艺绿化”工程
    第二节 “文革”后的创作
        一、“反思”过去寻找新出路
        二、主要作品
        三、对浩然“文革”后作品的评价
第八章 浩然作品的艺术分析
    第一节 浩然创作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政策、主题与故事情节
    第三节 语言特色
第九章 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
    一、浩然晚年受到的批评
    二、浩然政治化写作的逻辑分析
附录1 打倒“四人帮”后浩然在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的检讨
附录2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的第一次访谈
附录3 浩然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作为问题的农民“解放”及其讲述(1949-1966)
第一章 单干农民:乡村政治及土改叙述下的处境化问题
    第一节 《一个绅士的长成》(1941)与两难而诡异的乡村化空间
    第二节 《刘二和与王继圣》(1947):“不是翻了身了吗?”
    第三节 《受苦人》(1942)和《金宝娘》(1948):“解放”背后的身体
    第四节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阶级及其暴力解放的讲述
    结语
第二章 互助组农民:革命话语下被压抑的欲望形式化
    第一节 《村歌·上下篇》(1949):“流氓主要是不生产”
    第二节 《不能走那条路》(1953):解放的形式想象与叙事程式
    第三节 《铁木前传》(1956)及其生命的“火力”、改造与爱情
    第四节 《创业史》(1959):欲望、及欲望的“历史”化讲述
    结语
第三章 初级社和高级社农民:集体的想象与困厄的个人
    第一节 《韩梅梅》(1954):“受不起委屈也是一种个人主义”
    第二节 《三里湾(》1955):集体和集体化的想像及其问题
    第三节 《山乡巨变》(1957)与“算帐”、“未来的草图”及声口
    第四节 《“锻练锻练”(》1958):公共空间的崩溃与个人的处境
    结语
第四章 人民公社农民:“解放”的景象及其讲述的再历史化
    第一节 《李双双小传》(1959)与“劳动”的道德化及参与政治
    第二节 《张满贞》(1961):“日常生活”中的“新人”想象
    第三节 《“老坚决”外传》(1962)中乡村空间与精英的再历史化
    第四节 《艳阳天》(1964):“新英雄人物”、青年问题及想象的“解放”①
    结语
结束语 重新期待“人民性”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5)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浩然创作分期
    第二节 浩然研究述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注释
第一章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践行者
    第一节 文学为了宣传
    第二节 “永远歌颂”
    第三节 “写农民,给农民写”
    第四节 虔诚的信念
    注释
第二章 阶级斗争的文学诠释——以《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为例
    第一节 不断激进的阶级斗争话语
    第二节 浩然的“人物”与阶级斗争
    第三节 从“观念”到日常生活
    注释
第三章 乡村风俗画面
    第一节 乡村风情
    第二节 “观念”难以超越生活
    第三节 农民文化
    第四节 本土化的语言
    注释
第四章 浩然评价史(一)——“政治化”的浩然
    第一节 “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肯定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褒贬毁誉之间
    第三节 政治化批评的局限
    注释
第五章 浩然评价史(二)——“文学史”的浩然
    第一节 时代的产儿
    第二节 文学观的问题
    第三节 人性的弱点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的浩然研究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直面文革 ——中国作家相关自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作家自传中的文革历史
    1.1 文革初期的批斗及“牛棚”生活
        1.1.1 红卫兵抄家
        1.1.2 历史的批斗与批斗的历史
        1.1.3 “牛棚”中的生活
    1.2 文革中的“干校”生活
        1.2.1 “干校”领导干部问题
        1.2.2 “干校”作家劳动情况
        1.2.3 作家精神生活的迷惘与寄托
2 作家自传中的个性考验
    2.1 人性的矛盾
        2.1.1 亲情的坚守与破裂
        2.1.2 友情的忠诚与背叛
    2.2 大是大非中的人格魅力
        2.2.1 “批林批孔”运动中的梁漱溟与冯友兰
        2.2.2 强权以及私心下的杨绛与浩然
        2.2.3 牢狱中的聂绀弩与胡风
    2.3 个性归真
        2.3.1 扭曲人性的复原
        2.3.2 作家复归自我身份
3 作家文革自传之启示
    3.1 文革前作家与政治关系
        3.1.1 作家与国家
        3.1.2 文革政治的牺牲品——作家
    3.2 中国作家的精神
        3.2.1 作家精神
        3.2.2 文革对于作家精神的影响
4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 ——浩然小说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成长的隐喻
    第一节 从阶级斗争到路线斗争
    第二节 路线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纠葛
    第三节 成长的隐喻
第二章 “史诗”追求和“史传”笔法
    第一节“引子”与“回目”
    第二节“史诗”结构和“史传”笔法
    第三节“新人”形象与古代英雄
    第四节“史诗”情结和个人“志气”
第三章 从“传他”到“自传”
    第一节 “合传”与“自传”
    第二节 从儿女情长到夫妻情深
    第三节 身世之感与个人温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政治标准”和“审美标准”的双重拒斥者
附录2 时代、个人和作家梦
后记

(8)《学习与批判》“文艺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艺与政治的共谋
    第一节 “一体化”与文艺品格的陷落
    第二节 《学习与批判》的出场
第二章 “文艺评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现当代文艺评论
        一、当代文艺评论
        二、鲁迅评论
    第二节 古典文艺评论
        一、古典名着评论
        二、古代文学史研究
    第三节 西方文学评论
第三章 “文艺评论”的理论资源与批评模式
    第一节 主要理论资源
        一、文艺工具论与文艺的阶级性
        二、工农兵文艺思想与民粹主义
        三、知识分子改造论
        四、再革命论与阶级分析法
    第二节 “文艺评论”的模式
第四章 “文艺评论”的总体风格
    第一节 政治批评——以文艺的名义
    第二节 无作者文本与知识分子的集体失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9)“争议浩然”:文学批评的语言学“缺席”(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顾
    (一) 再版和完整出版引起的争议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研究。
    (二) “无悔”创作引起的争议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研究。
    (三) 趋向学理的争议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的研究。
二、反思
    (一) 语言和意识形态
    (二) 语言和文学价值
    (三) 作家个人的修辞行为与语言文化共通感
三、结语

(10)浩然图式 ——论浩然50-70年代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浩然创作图式出现的理论与实践准备
    第一节 1942 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影响——赵树理式的写作
    第二节 1949 年后全国对解放区文艺理论与实践的推广——柳青的农村题材小说
第二章 浩然50—70 年代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短篇小说与《艳阳天》
    第二节 《金光大道》——浩然图式的完美篇章
        1、斗争哲学下的亲情关系设置
        2、美与丑的政治意识形态写作
第三章 浩然50—70 年代文学创作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浩然前期文学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节 浩然及浩然前期创作的经验与教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从浩然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柳青浩然农业合作化小说比较研究[D]. 权静茹. 厦门大学, 2018(07)
  • [2]浩然的文学史焦虑与自我反省及重塑——以《金光大道》再版本的修改为例[J]. 于树军. 学术月刊, 2016(04)
  • [3]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D]. 任玲玲. 南京大学, 2013(07)
  • [4]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D]. 王再兴. 上海大学, 2012(11)
  • [5]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D]. 梁晓君. 吉林大学, 2011(05)
  • [6]直面文革 ——中国作家相关自传研究[D]. 刘效壮. 宁波大学, 2011(01)
  • [7]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 ——浩然小说艺术论[D]. 李杰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2)
  • [8]《学习与批判》“文艺评论”研究[D]. 黄波. 四川师范大学, 2010(05)
  • [9]“争议浩然”:文学批评的语言学“缺席”[J]. 连晓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0]浩然图式 ——论浩然50-70年代的小说创作[D]. 郑静波. 海南师范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从恐怖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