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泉陶瓷60%出口中亚(论文文献综述)
阿力木江·依民尼牙孜[1](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民营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GEM模型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为新疆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新疆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从而导致综合竞争力不足,无法从容有效地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如何行之有效的提升新疆民营企业竞争力,是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论文通过《新疆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等统计数据分析概括了新疆民营企业基本概况,利用图表等可视化方法,分析了新疆民营企业集群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发展变化、新疆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等;运用GEM模型构建了新疆民营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化研究了新疆民营企业集群竞争力状况以及竞争力制约因素;对新疆民营企业集群按照时间序列进行了纵向研究,定量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企业集群竞争力状况以及竞争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及问题;分析了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了新疆民营企业集群模式及竞争力提升方法。研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使新疆民营企业集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质量提高,集群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结构不断优化,本地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企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日益增强;研究得出,北坡经济区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较为雄厚的资本资源,高校和大中型企业聚集,吐哈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土地成本较低,并且在北坡经济区本就有各大中型国有企业,因此北坡经济区适合采用外生型企业集群模式;伊犁河谷经济区农业资源丰富,原有的绿色产业链较为完整,企业集群初具规模,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可采用内生型企业集群模式;准西经济区、塔东经济区和塔中经济区可以借鉴卫星型企业集群模式;塔南经济区和山口经济区可借鉴共生型企业集群模式。
尚豫新[2](2019)在《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以“库尔勒香梨”产业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滞销事件此起彼伏,对农民增收与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国外农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我国消费市场,在丰富国内市场并满足消费的同时,我国农产品面临着进口农产品的全面冲击。进口农产品的高品质、大品牌、标准化,让众多竞争力相对弱的国内农产品相形见绌。新疆是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农业大区,地域辽阔,气候独特,农产品资源丰富且品质上乘,有着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优势,让新疆成为有名的瓜果之乡,比如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和田大枣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新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新疆农业总体水平较低,农产品规范化与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不高。由以上事实可见,有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绩效是较差的,而有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绩效是高效的。因此,本文提出一个问题:即在什么条件下,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绩效是高效的?或者说,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要想取得高效的绩效,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根据品牌经济学原理,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绩效,如何从规模化生产中的增产路径转到稳产情况下的增值路径?这就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所在。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使用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分析范式理论来分析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必要性:(1)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建设可以产生品牌溢价;(2)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溢价可以弥补运距成本;(3)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产品企业的投入产出率;(4)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建设可以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占据优势。第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数量与价值状况,得出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数量与价值发展状况并不理想,2010—2017年间新疆地理标志产品占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300名中新疆地区只有4个品牌入围。对于梨果产业来说,20年来虽然新疆梨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于全国前列,但新疆历年单产值基本都低于全国的水平,价格也较低。第三,通过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问题为:(1)新疆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少;(2)第二,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较弱;(3)新疆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实力较弱。通过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得出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问题的原因为:(1)新疆交通运输区位的因素;(2)新疆农民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因素;(3)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4)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中的风险因素。第四,通过对消费者“库尔勒香梨”产品购买意愿样本数据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消费者月收入、产品的品质因素、产品的品牌因素、产品的营销因素与消费者地域分布这些因素对消费者“库尔勒香梨”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而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职业这些因素对消费者“库尔勒香梨”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第五,通过研究消费者对“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的形成路径,得消费者“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的逻辑关系为:库尔勒香梨区域环境→库尔勒香梨质量感知→库尔勒香梨消费者满意-→库尔勒香梨消费者态度忠诚→库尔勒香梨消费者行为忠诚。“库尔勒香梨”品牌感知对消费者满意的假设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说明消费者对“库尔勒香梨”的品牌感知较弱,没有对消费者满意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说明“库尔勒香梨”的品牌建设程度不足,提供给消费者的品牌体验也较弱,故消费者的品牌感知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力很弱。第六,通过分析消费者区域特征、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和收入特征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的调节效应,得出消费者区域特征、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和收入特征这四个方面的特征都没有影响到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说明“库尔勒香梨”的区域环境与消费者对“库尔勒香梨”的质量感知还是消费者满意的主要因素,而不论任何特征的消费者对“库尔勒香梨”的品牌感知都较弱,没有对消费者满意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种实证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的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第七,在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商标的品牌化治理中,使用TBC12.0模型来进行“库尔勒香梨”商标的品牌化建设诊断,对“库尔勒香梨”商标的品牌信用度的10个指标进行评估,并对“库尔勒香梨”商标品牌信用度测量和溢价分析,最终测试等级为C级,表明“库尔勒香梨”商标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还有较大的差距。第八,针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的问题,分析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两种主要困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柠檬市场”的形成。然后进一步分析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治理,分别探讨了农民与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产品企业之间以及农产品企业与地方监管机构这四个方面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最后提出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各个利益主体间的治理机制——利益相关者合作竞争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利益主体与新疆特色农产品商标的品牌化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刘鑫[3](2018)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交通运输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本文以米东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管理问题作为研究样本,从米东区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特征出发,分析了米东区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了已有的城市公交规划,进一步探究有利于优化和促进米东区公共交通规划管理体系的对策及方法,从而制定出符合米东区城市发展的公交系统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全面调查了米东区区域概况与城市发展现状,基于居民活动、汽车保有量与道路交通流特点对米东区交通发展特征进行系统梳理。(2)以行政管理、公交现状、公交设施、公交网线等为主要内容对米东区公共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其现存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归纳,为米东区公共交通的规划提供依据。(3)构建米东区基础年公交模型,并对基础年公交客流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此,构建了规划年公交模型分析了米东区规划年公交客流出行分布与规划年公交客流量。(4)明确了米东区公交系统规划理念、原则、目标与线路号设计要求,提出了公交系统实施规划建议与米东区公交发展保障的措施及建议。
衣庆焘[4](2017)在《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研究 ——兼论新疆地区产业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具有依赖资源发展产业特征的地区,诸如新疆、内蒙、山西等省份,亟待找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现有的资源型产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然而,国内外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都少有针对资源型产业园区,形成系统深入的生态化治理模式的研究成果,国内在实践中也出现了简单照搬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运作模式的状况。为了探寻上述问题的理论答案,本研究依据工业生态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群组案例分析等方法,试图从错综复杂的资源型产业生态网络中识别出具有规律性的生态化治理模式。研究内容包括:典型案例的基础内容分析;典型案例生态化治理模式的归纳;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特征及规则;以及新疆地区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等。首先,对卡伦堡、山东九发等28个案例的物质流交换关系,并参照国内对工业产业园区的研究结论,归纳出单产主导型、多产混合型、资源再生型、农产品加工与生活混合社区等四种产业园(区)类型;其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绘制出28个资源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案例的生态化网络图,并采用UCINET软件,计算出所有案例的整体网络密度、网络平均距离、网络凝聚力指数、网络向外/向内中心度、节点企业的中心度等指标数据;第三,通过分析案例的社会网络特征,归纳出五种彼此具有显着差异的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治理模式:分别是副产品链拓展治理模式、废弃物集中分解治理模式、产品加工自循环治理模式、固废再利用主导型治理模式和主产品链延伸治理模式。研究结果发现,五种资源型产业生态治理模式所适用的产业类型和园区类型各不相同,并且在产业网络中的分解者所处的地位、物质流向内向外趋势、主体之间的物质流交换关系数量、产业链延伸方式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能够据此提出不同治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治理规则。最后,在分析新疆地区的自然禀赋、资源型产业(包括园区)生态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上述理论研究结果,提出了新疆地区的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新疆地区可以将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棉纺/纺织/轻纺、光伏和风电产业作为开展生态化治理的主要资源型产业,多数情况下首选副产品链拓展模式作为治理手段。本研究从生态化治理的视角分析资源型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结果是对现有资源型产业和生态工业园理论的补充,对我国典型的资源依赖地区的产业升级改造具有借鉴价值。
卫霞[5](2017)在《新疆莎车汉族移民文化适应研究》文中指出莎车是新疆第一人口大县,有20多个民族,维吾尔民族占总人口的96.3%,汉族人口大约占3.5%。汉族与维族人口比例悬殊较大。莎车镇商业较为发达,人口流动大;莎车汉族生活的历史悠久,为汉族移民文化适应与变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此外,历史上的南疆六城乃至整个南疆地区的历史文化、汉族和维吾尔族人口比例和宗教情况都与莎车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莎车文化现象在南疆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样本价值。通过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梳理了自汉代莎车国开始汉族迁徙生活的历史;莎车县汉族人口分布情况;汉族职业结构;籍贯分类。反映汉族移民在该地的社会文化适应与变迁,既依附于国家与时代变化,又受局部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本文在莎车县选取了四个非常典型的社区做了比较研究,通过描述莎车汉人(包括世代居住和近几十年汉族移民)的生存状况和文化适应,分析作为异文化的汉文化与当地维吾尔文化排斥、冲突、相融的缓慢而复杂的演变。研究的目:并不局限于变迁文化结果的说明,更想要捕捉和把握文化符号和具体变化过程,预测文化变迁方向。汉族移民在迁入地的文化适应是一个过程,有层次的差别。本文论述以内、外两类文化适应模式的分类方法展开。汉族移民外在文化适应(居住及生计的环境适应、语言、饮食及服饰的适应)和内在的文化适应(社会交往、婚丧嫁娶家庭伦理、节庆娱乐、宗教信仰)。语言服饰、行为方式等非本质文化较容易改变而且适应相对较快。外在文化特征的表征可以用来表示任何一个民族群体的特征。内在的文化特征较难撼动,移民文化的内在适应往往滞后于外在适应。汉维两个民族深层次心理和情感等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特质适应上较慢,汉族移民和当地维吾尔族的文化融合将会是渐进的和非直线的过程。本文以长期大量的田野调查为写作基础。灵活务实的设计调查程序。田野调查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化访谈法和深度访谈法的充分运用,以及他者的近距离观察和生活融入的体验。并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结合图表、量化分析研究资料。深入细致的了解汉族移民的丰富生活和文化适应情况。在历史文献、地方志、档案资料和田野研究中寻找文化传承的线索,田野到书斋关联贯通研究。以个人为文化适应的最小单位,开展了相对完整、系统的剖析研究。在导致变迁的原因问题上,强调文化内部的发展,同时也强调引起文化适应的外部作用。莎车在历史上曾建回汉双城,形成今天各自聚居的特点,民族文化隔阂和融合并存。在一个维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研究汉族移民的文化适应与变迁,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有着更深刻和不同寻常的意义。改革开放后,南疆各个城市的汉族人口增长较快。随着移民群体的不断扩大,移民之间的社会支持网络也变得愈趋庞大,移民社会网络呈现日趋封闭的状态。居住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语言交流的场所及民间社会交往减少,而只有民族混居才能为充分的交流和交往提供场所。语言交流的障碍,容易造成民族间的“排他性”,引发居住隔离;而语言交流的畅通会加强民族间的沟通,充分的社会交往则会改善居住隔离状态。也就是说本文所描述的外在文化适应与内在文化适应互为因果。莎车汉族移民文化适应的积极、消极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政策导向、族际婚姻、偶发事件等综合作用于移民文化融合。本文描述和分析了生产、居住、语言、交往、习俗、信仰等个体和微观层面因素,也考虑到制度与环境的宏观因素对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但仍未形成系统的因果机制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高速传播的现代文明冲击下,文化的更新超过了文化的传承,引起传统文化的危机和失落。文化的失落感,激起了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强烈的保护意识,进而表现为民族认同的增强和国家认同的弱化。实践证明仅仅是基于民族、性别、城乡、地域的政策促进和差别对待变得越来越敏感,能够提供社会成员所认可的基本共识只能是社会制度的法治化,公平正义要求把各个民族公民纳入国家的普遍主义模式,并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赞同。20世纪后半叶以莎车为代表的南疆地区,高水平移民和继而引发的多元文化整合,少数文化群体成员面临选择时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些可能都需要制度的重新安排。本文认为公民身份的强化也许终将成为一种趋势。生活在莎车的各族人民,在交往融合中共同开发经营着西北疆域,社会文化在不断地交流融合中实际上发生了整体性重塑和整合,多元文化已成为莎车生活的普通经验。
热依汗古丽.吾斯曼[6](2017)在《新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材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早的建筑材料。新疆的地域条件和地质特征较特殊,因此具有了丰富的石材资源,而且储量也多。以丰富的资源基础上,石材贸易已成为了新疆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鄯善县——虽然只是新疆的一个小县城,但是已经跃升成为最具石材特色的实验区,其石材贸易不仅闻名于新疆省,更延伸至国内外的许多城市。随着石材产业的日益发展,同时也出现了阻碍产业继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并对鄯善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鄯善县是作者的家乡,就因为这样,探讨鄯善县的石材产业发展情况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对鄯善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石材产业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并对鄯善县的一些石材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对鄯善县的石材产业总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主要以区域分工理论等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现状,指出该方面需要完善、加强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最终的研究成果表示: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和本文的不足点等内容。第二章,主要是叙述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的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三章,结合本次调查结果,阐述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特点等内容。第四章,按照上述内容,提出了一些鄯善县的石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等。第五章,结合鄯善县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对鄯善县的石材产业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傅靖如[7](2017)在《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城市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大城市都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中景观设计的特色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被慢慢遗忘,出现了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我国有很多城市在特色景观的营造方面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省的首府城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乌鲁木齐市是一个地域特色浓郁的城市,如何更好的在乌鲁木齐城市景观中展现地域特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课题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地域特色进行挖掘,通过对城市中的特色景观设计进行调查研究,对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景观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在文章的第一章节,笔者对地域特色城市景观的研究背景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地域特色景观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以及文章的框架。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分别对地域特色以及城市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具体阐述,并且尝试对地域特色与城市景观间的联系、综合特色和相互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根据乌鲁木齐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各方面的需求和理论分别提出了地域特色景观的设计的营造的原则、营造方法和营造途径,为本文之后的内容作为理论指导。第四部分为文章的重点章节,这一章节首先对乌鲁木齐市的地域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将乌鲁木齐市的地域特色分为自然特色、人文物质特色和人文非物质特色三个方面全方位分析。在对乌鲁木齐市的地域特色进行具体分析之后,针对乌鲁木齐市现有的城市地域特色景观进行了具体的归纳分析研究。从城市大的空间结构、建筑形制、公共艺术品以及植物配置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在章节的最后,提出了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景观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对乌鲁木齐市今后的特色景观的发展提供些许的参考。在本文的第五章节,根据第三章对地域特色与城市景观研究分析,提出对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景观今后的发展优化措施的建议,针对第四章对乌鲁木齐地域景观设计的研究,对城市中的空间结构、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品以及植物配置分别进行了优化建议。并且经过对地域特色景观的现状调查分析,以及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提出的优化措施,笔者对未来乌鲁木齐市的地域特色景观的发展的合理展望。
司马倩[8](2016)在《茶马古道与陆海丝路——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界通常认为,以西南地区为中心作为汉藏文化交流纽带的茶马古道与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之间毫无关联。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通过茶叶的扩散,茶马古道逐渐发展成为沟通中国两大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动脉的重要纽带。
阎东凯[9](2015)在《晚清民国时期天山麓地区汉族移民文化研究(1875-1949)》文中指出新疆古称“西域”,清代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蒙古后,清政府治定了“移民实边”政策,开始组织招募大批内地汉族人口迁移至新疆,并主要聚集在天山北麓地区,构成了清代中期新疆汉族人口的主体。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疆地区发生大规模战乱,天山北麓地区自乾嘉以来聚集的人口损失殆尽。1875年前后清政府命左宗棠率大军收复新疆,并着手恢复新疆地区经济、重建地方政权,由此展开了新一轮由内地移民新疆的热潮,并且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形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颇具规模的天山北麓地区汉族移民社会,并在这一区域内逐渐孕育产生了带有移民特色的地域文化。本文从区域研究的理论视角将天山北麓地区界定为一个文化研究区域,主要包括新疆天山北麓东段地区,东起今巴里坤、西至乌苏一带;将同治战乱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作为研究时限,对这一时期天山北麓地区色彩纷呈的移民文化现象及其社会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解读与研究。由于同治战乱前后天山北麓地区移民文化的同质性与延续性,文中许多地方也将前后两个时期视为一个整体,兼及同治战乱前移民社会及其文化内容。本文回顾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梳理了移民人口的数量和种类,分析了移民产生的动因,并以上述内容作为研究移民文化的背景和基础。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几个层面,选取了农耕技术、商业贸易、会馆组织、聚落地名、婚丧习俗、岁时节庆、城乡庙会、宗教信仰以及民间传说作为各文化层面的代表内容,立体地考察了这一区域移民文化的面貌,分析论述了各种文化现象在天山北麓地区移民社会构建中的文化整合作用。本文尝试运用历史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对天山北麓移民文化进行历时性研究的同时,对移民文化在移民社会形态和汉族移民族群的认同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共时性的分析研究。本文分章节阐述了天山北麓移民文化以下各方面内容:第一,阐述了天山北麓地区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农耕方式的选择和商业贸易体系的建立,展示了晚清民国时期该区域汉族移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样态,分析了区域物质文化的地域特色,论述了区域环境对物质文化产生的影响和决定作用;第二,从制度文化层面考察了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会馆组织建立和发展,分析了各省籍会馆的乡神崇拜文化对祖籍地认同意识的强化作用,探讨了会馆作为民间组织在移民社会这一特殊社会形态中的社会职能。将天山北麓地区聚落地名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地名的起源、种类、文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反映出还处于过渡形态下的移民社会的社会特点,分析探讨了制度文化层对建立移民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第三,在行为文化层面上,对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的婚丧习俗、岁时节庆及城乡庙会进行了梳理和比较研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研究了移民对内地传统民俗文化的沿袭与适应变化,分析了汉族移民带有标志性的民俗仪式及活动对族群的文化认同作用,论述了岁时节庆与城乡庙会活动在移民社会生活秩序构建和社会运行中的整合作用。第四、以天山北麓地区的宗教信仰、民间传说为中心,对移民社会精神文化的构建进行阐述归纳。论述了宗教信仰作为移民精神寄托和慰济的社会功能,同时,也阐明了传统统治策略下宗教信仰对边疆社会秩序构建和加强社会控制的作用。对天山北麓地区汉族民间传说和族群叙事文本进行了分类分析,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民间传说的流传与边疆移民社会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民间传说在移民社会中的道德伦理教化、自然环境的人文化、族群认同等方面的功能。在对天山北麓地区移民文化多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尝试探讨了关于天山北麓地区地域文化类型界定的理论问题,总结归纳了天山北麓地区移民文化的特点,分析阐述了天山北麓地区移民文化区域的历史演变与移民文化的文化价值。
刘媛[10](2015)在《新疆利用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新疆经济发展总体仍处于“资源推动型”阶段,矿产资源及其相关加工产品产值占全疆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对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新疆矿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阻力,仍存在地质勘查程度较低、部分矿产供需矛盾突出、矿产资源开发受生态环境影响等“瓶颈”问题需要解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部分大宗矿产资源长期需要依赖进口,资源短缺问题不仅成为影响新疆经济发展的“瓶颈”,还严重影响到我国总体资源战略安全。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国家能源陆上安全大通道,与中亚国家具有经济互补、民族相通、地缘相近、政策开放等优势和共性,新疆利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发展新疆矿业经济具有一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研究分析了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情况和投资环境等,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新疆在利用中亚优势矿产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探寻其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结合新疆的资源与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务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提升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资源合作水平,促进新疆矿业发展,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安全提供了地区矿产资源管理的参考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对新疆利用中亚优势矿业促进新疆矿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依据。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研究分析了新疆与中亚五国开展矿产资源合作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在对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总量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在地缘、人文、历史、民族、政策以及利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的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资源合作开发中的主要特点,从而得出结论:新疆具备开发利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特有的优势和潜力,与中亚开展资源战略合作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保证国家资源战略安全的重要选择。2、梳理了目前新疆与中亚五国开展资源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查阅资料、数据对比、走访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系统剖析新疆与中亚五国开展资源合作的基本情况及当前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3、探索提出新疆利用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的政策建议。对新疆与中亚五国开展矿产资源领域的共同合作,加快开发利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步伐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在制定与中亚五国进行资源合作战略的发展政策、促进新疆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谋划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二、米泉陶瓷60%出口中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泉陶瓷60%出口中亚(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民营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GEM模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GEM模型简介 |
2.1.2 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 |
2.1.3 企业集群理论 |
2.1.4 企业集群竞争力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民营企业的研究 |
2.2.2 新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定位 |
2.2.3 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
3 新疆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
3.1 新疆企业整体概述 |
3.2 新疆民营企业分布状况和概况 |
3.2.1 分布状况 |
3.2.2 新疆民营企业概况 |
4 基于GEM模型的新疆民营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
4.1 基于GEM模型新疆民营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GEM模型的应用 |
4.5 “一带一路”倡议对新疆民营企业集群的影响 |
4.6 基于GEM模型的影响分析 |
5 新疆民营企业集群模式选择与竞争力提升策略 |
5.1 企业集群发展模式 |
5.2 竞争力提升策略 |
5.2.1 在政府层面的措施 |
5.2.2 在集群层面的措施 |
5.2.3 在企业层面的措施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新疆上市企业名录 |
附录二:全区经批准设立的园区(开发区)名单一览表 |
附录三:个人简历 |
(2)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以“库尔勒香梨”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相关概念的综述 |
2.1.1 区域品牌 |
2.1.2 农产品区域品牌 |
2.1.3 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地理标志的关系 |
2.1.4 农产品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 |
2.2 关于区域品牌认知研究的综述 |
2.2.1 区域品牌构成要素 |
2.2.2 区域品牌形成因素 |
2.2.3 区域品牌发展路径 |
2.2.4 区域品牌效应 |
2.2.5 区域品牌建设 |
2.2.6 文献评述 |
2.3 关于区域品牌建设理论的综述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竞争优势理论 |
2.3.3 公共物品理论 |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5 产业集群理论 |
2.3.6 品牌经济学与品牌工程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机制与效应 |
3.1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实原因 |
3.2 特色农产品品牌溢价的形成机制 |
3.3 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可以弥补运距成本 |
3.4 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可以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率 |
3.4.1 投入产出率模型以及三种效应分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品牌效应 |
3.4.2 品牌效应对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作用机制 |
3.4.3 结论 |
3.5 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可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
3.5.1 模型结构与假设 |
3.5.2 龙头企业与零售商非合作博弈模型 |
3.5.3 龙头企业与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模型 |
3.5.4 两种博弈的比较分析 |
3.5.5 两种博弈模型的算例分析 |
3.5.6 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现状比较分析 |
4.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数量比较 |
4.1.1 新疆与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数量比较 |
4.1.2 新疆与国内其他地区地理标志产品的数量比较 |
4.1.3 新疆不同地区地理标志产品的数量比较 |
4.1.4 本节小结 |
4.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的比较 |
4.2.1 新疆与其他地区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比较 |
4.2.2 新疆与其他地区水果类区域品牌价值比较 |
4.2.3 本节小结 |
4.3 新疆梨果产业的现状比较 |
4.3.1 我国各地区梨果产业的比较 |
4.3.2 新疆与全国的梨果产业比较 |
4.3.3 新疆各地、州、市的梨果比较 |
4.3.4 新疆“库尔勒香梨”的现状比较 |
4.3.5 本节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原因 |
5.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的问题 |
5.1.1 新疆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少 |
5.1.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较弱 |
5.1.3 新疆农业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实力弱 |
5.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问题的原因 |
5.2.1 新疆交通运输区位的因素 |
5.2.2 新疆农民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因素 |
5.2.3 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5.2.4 新疆特色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中的风险因素 |
5.3 新疆梨果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
5.3.1 新疆梨果种植规模的区位商分析 |
5.3.2 新疆梨果产量的资源禀赋系数分析 |
5.4 新疆“库尔勒香梨”消费者行为研究 |
5.4.1 消费者“库尔勒香梨”产品购买意愿实证研究 |
5.4.2 消费者“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问题研究 |
5.4.3 消费者特征对“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的调节效应 |
5.5 新疆“库尔勒香梨”商标的品牌化治理 |
5.5.1 “库尔勒香梨”商标的品牌信用度分析 |
5.5.2 “库尔勒香梨”商标品牌信用度测量和溢价分析 |
5.5.3 “库尔勒香梨”品牌建设的治理方案 |
5.5.4 本节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利益相关者研究 |
6.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困境分析 |
6.1.1 新疆特色农产品企业品牌建设中的“搭便车”模型分析 |
6.1.2 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柠檬市场”模型分析 |
6.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利益相关者合作竞争分析 |
6.2.1 新疆农民与农民合作社间的合作治理分析 |
6.2.2 新疆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间的合作稳定性分析 |
6.2.3 新疆农产品企业之间的合作稳定性分析 |
6.2.4 新疆农产品企业与地方监管机构的博弈分析 |
6.2.5 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治理机制——合作竞争机制 |
6.2.6 本节小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研究一 |
7.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研究结论 |
7.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利益主体方面 |
7.2.2 新疆特色农产品商标的品牌化建设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米东区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现状特征 |
2.1 米东区概况 |
2.2 米东区城市发展现状 |
2.2.1 社会经济发展 |
2.2.2 空间发展与用地布局 |
2.2.3 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 |
2.3 米东区交通发展特征 |
2.3.1 居民出行特征 |
2.3.2 机动车保有量 |
2.3.3 道路交通流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米东区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米东区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
3.1.1 公交行政管理与运营公司 |
3.1.2 公交设施现状 |
3.1.3 公交线网现状 |
3.1.4 米东区公交客流特征 |
3.1.5 居民对公交服务的意见与建议 |
3.2 米东区公共交通现状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既有规划回顾分析 |
4.1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 |
4.2 乌鲁木齐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
4.3 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共交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米东区公交客流需求特征分析 |
5.1 基础年公交模型 |
5.1.1 基础年公交模型的构建 |
5.1.2 基础年公交客流出行分布 |
5.2 规划年公交模型 |
5.2.1 规划年公交模型的构建 |
5.2.2 规划年公交客流出行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米东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案 |
6.1 公交系统规划概述 |
6.1.1 公交系统规划理念 |
6.1.2 公交系统规划原则 |
6.1.3 公交系统规划目标 |
6.1.4 公交线路号设计 |
6.2 近期公交系统规划 |
6.2.1 公交线网规划 |
6.2.2 主要公交线路方案 |
6.2.3 公交场站规划 |
6.2.4 公交枢纽规划 |
6.3 远期(远景)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
6.3.1 远期空间发展和用地布局 |
6.3.2 快速公交规划 |
6.3.3 常规公交线路规划 |
6.3.4 公交场站枢纽规划 |
6.3.5 公交专用道规划 |
6.4 公交系统实施规划 |
6.5 公交系统发展保障措施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研究 ——兼论新疆地区产业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指导理论与方法 |
1.4.1 工业生态理论 |
1.4.2 治理的理论 |
1.4.3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5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
1.6 主要研究贡献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1 资源型产业发展相关研究述评 |
2.1.1 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界定 |
2.1.2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
2.1.3 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运用的相关分析方法 |
2.2 产业生态化发展相关研究述评 |
2.2.1 产业生态化的概念 |
2.2.2 产业生态化发展目标与评价方法 |
2.2.3 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 |
2.3 新疆地区产业发展相关研究述评 |
2.3.1 新疆产业竞争力评价 |
2.3.2 新疆产业结构研究 |
2.3.3 新疆产业与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发展关系研究 |
2.3.4 新疆产业生态化研究 |
3 案例研究设计 |
3.1 案例总体思路与方案 |
3.1.1 拟解决的问题 |
3.1.2 总体研究思路 |
3.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 |
3.3 信息收集及其编码方案 |
3.3.1 信息收集方案 |
3.3.2 数据编码方案 |
3.4 案例研究假设 |
3.5 案例的选择 |
3.5.1 案例选择的国别与时间 |
3.5.2 案例的具体产业和编码 |
3.5.3 案例产业园区的分类 |
3.5.4 典型案例的遴选原则 |
3.5.5 典型案例的遴选结果 |
3.6 典型案例的社会网络计算方法 |
3.6.1 变量计算方法 |
3.6.2 原始数据表示方法 |
4 典型案例基础性分析及园区分类 |
4.1 工业产业园(区)的分类准则 |
4.2 单产主导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
4.3 多产混合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
4.4 资源再生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
4.5 农产品加工与生活混合社区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
4.6 本章研究结果总结 |
5 典型案例社会网络测算及生态化治理模式 |
5.1 副产品链拓展治理典型案例 |
5.1.1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 |
5.1.2 芬兰kymi生态工业园区 |
5.1.3 副产品链拓展治理模式归纳 |
5.2 废弃物集中分解治理典型案例 |
5.2.1 日内瓦产业生态园 |
5.2.2 奥地利施蒂利亚生态工业园 |
5.2.3 重庆市建桥工业园区 |
5.2.4 废弃物集中分解治理模式归纳 |
5.3 产品加工自循环治理典型案例 |
5.3.1 山东九发农业生态工业园 |
5.3.2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 |
5.3.3 斐济苏瓦生态工业园区 |
5.3.4 菲律宾玛雅农业生态园 |
5.3.5 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项目 |
5.3.6 产品加工自循环治理模式归纳 |
5.4 固废再利用主导型治理典型案例 |
5.4.1 美国乔克托生态工业园 |
5.4.2 固废再利用主导型治理模式归纳 |
5.5 主产品链延伸治理典型案例 |
5.5.1 潍坊滨海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 |
5.5.2 新疆天业生态工业园 |
5.5.3 主产品链延伸治理模式归纳 |
5.6 辅助案例描述 |
5.6.1 辅助案例的社会化网络分析结果 |
5.6.2 辅助案例的生态化治理特征 |
5.6.3 辅助案例的生态化治理模式 |
5.7 本章研究结果总结 |
6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特征及规则 |
6.1 资源型产业生园区态化治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
6.1.1 生态化治理模式案例结果的统计分析 |
6.1.2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的社会网络特征 |
6.1.3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特征总结 |
6.2 不同治理模式的匹配分析 |
6.2.1 单个产业与治理模式的总体匹配 |
6.2.2 不同类型园区与治理模式的匹配分析 |
6.3 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生态化治理规则 |
6.3.1 副产品链拓展模式治理规则 |
6.3.2 废弃物集中分解模式治理规则 |
6.3.3 产品加工自循环模式治理规则 |
6.3.4 固废再利用主导型模式治理规则 |
6.3.5 主产品链延伸模式治理规则 |
6.4 不同治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
6.5 本章研究结果总结 |
7 新疆地区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 |
7.1 新疆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分析 |
7.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
7.1.2 煤炭等矿产资源 |
7.1.3 农作物与果品资源 |
7.1.4 畜牧业资源 |
7.1.5 土地资源与光热资源 |
7.2 新疆地区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7.2.1 能源的高消耗与低效率 |
7.2.2 资源型产业“三废”的高排放 |
7.2.3 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现状 |
7.3 新疆地区代表性产业园区与资源型产业选择 |
7.3.1 新疆地区产业园区的基本状况分析 |
7.3.2 资源型产业分析及其研究对象选择 |
7.3.3 代表性资源型产业园区选择 |
7.4 新疆地区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匹配分析 |
7.4.1 典型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治理概述 |
7.4.2 典型资源型产业园区的生态化治理模式匹配 |
7.5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
7.6 本章研究结果总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新疆莎车汉族移民文化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田野点介绍 |
一、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二、田野点简介 |
第一章 莎车汉族移民情况 |
第一节 莎车汉族移民历史 |
一、汉代以前莎车先民与中原的接触 |
二、莎车历史人口 |
三、莎车汉族人口的历史来源 |
四、汉族移民的作用与意义 |
第二节 建国后莎车汉族人口分布及迁入情况 |
一、莎车县汉族人口分布 |
二、莎车县汉族移民原因分类 |
三、总体特征 |
第三节 莎车汉族移民的职业结构与籍贯 |
一、职业构成 |
二、莎车汉族移民籍贯调查 |
三、移民特征 |
四、汉族移民对莎车的影响 |
第二章 莎车汉族移民外在文化适应 |
第一节 汉族移民的居住适应 |
一、居住格局的变迁 |
二、建筑风格的融合 |
三、汉族移民的居住特点 |
四、与维族的共生共栖 |
五、居住的动态趋势 |
第二节 汉族移民的生计适应 |
一、农业生产方式的适应 |
二、移民族群产业 |
第三节 汉族移民的语言适应 |
一、汉族移民的汉语传承 |
二、维语对汉族移民语言的影响 |
三、汉族维语学习的内生动力分析 |
四、“他者”眼中的汉语 |
五、官方双语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汉族移民的饮食与服饰适应 |
一、汉族饮食适应 |
二、汉族服饰适应 |
第三章 莎车汉族移民内在文化适应 |
第一节 莎车汉族移民的社会交往 |
一、族群外部交往 |
二、族群内部交往 |
三、文化互融与相对独立 |
第二节 嫁娶丧葬与家庭伦理观念变迁 |
一、汉族嫁娶观念变迁 |
二、汉族人葬俗变迁 |
三、汉族家庭模式变迁与代际关系考察 |
第三节 节庆的文化隐喻及娱乐、礼仪的变迁 |
一、节庆的变迁和文化隐喻 |
二、汉族娱乐方式的变迁 |
三、禁忌与礼仪文化 |
第四节 莎车汉族移民的宗教文化生活 |
一、莎车宗教信仰历史简况 |
二、莎车汉族庙宇文化情结 |
三、汉族祭祀文化 |
四、当代莎车汉族的宗教生活 |
五、汉人穆斯林现象 |
第五节 莎车汉族移民内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
一、族际通婚 |
二、偶发事件 |
三、民族政策 |
第四章 莎车汉族与维族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
第一节 莎车汉族移民文化适应的障碍 |
一、排他文化共同体 |
二、文化适应的障碍 |
三、偏见与歧视 |
第二节 莎车汉族移民文化适应模式与展望 |
一、莎车多元文化由来已久 |
二、莎车汉族移民文化融合的模式与因果机制 |
三、莎车汉族移民文化融合展望 |
结语 |
附录 1:莎车与中原王朝的隶属沿革 |
附录 2:访谈提纲 |
附录 3:问卷 |
附录 4:田野访谈情况说明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新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不足点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1.4.3 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点 |
2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2 区域分工理论 |
2.1.3 产业组织理论 |
2.1.4 资源经济学理论 |
3 新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
3.1 国内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中国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新疆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
3.2 新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
3.2.1 鄯善县经济发展概况 |
3.2.2 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
3.3 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特点 |
3.4 鄯善县的石材产业发展优势 |
4 新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石材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
4.1.2 石材企业品牌意识弱 |
4.1.3 缺乏对石材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 |
4.1.4 承接石材产业转移准备不够充分 |
4.2 专业技术及专门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生产技术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
4.2.2 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职能人才短缺 |
4.3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石材企业对废弃物管理薄弱 |
4.3.2 石材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矿山开采不规范 |
5 新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石材企业经营管理对策建议 |
5.1.1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动作用 |
5.1.2 加强石材企业品牌意识 |
5.1.3 建立质量控制和监督机构,提高产品竞争力 |
5.1.4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石材产业发展竞争力 |
5.2 提升专业技术及专门人才对策建议 |
5.2.1 大力培育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5.2.2、加大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投入 |
5.2.3 改造生产技术,提高石材资源利用率 |
5.3 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管理对策建议 |
5.3.1 加强对现有矿山的监督和管理 |
5.3.2 提高石材废料综合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 |
5.3.3 抓循环经济,构建环保节约型园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城市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4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1.4.1 课题研究框架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章 地域特色与城市景观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地域与地域特色 |
2.1.1 地域特色概念 |
2.1.2 地域特色的基本特征 |
2.1.3 地域特色的形成发展 |
2.2 城市景观 |
2.2.1 城市景观概念 |
2.2.2 城市景观的特点 |
2.2.3 城市景观的形成发展 |
2.3 地域特色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
2.3.1 地域特色与城市景观的联系 |
2.3.2 基于地域特色影响下的城市景观特点 |
2.3.3 影响城市景观发展的的地域特色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域特色景观的营造原则与方法 |
3.1 地域特色景观的营造原则 |
3.1.1 保留提升原则 |
3.1.2 发展创新原则 |
3.1.3 与时俱进原则 |
3.2 地域特色景观的营造理念 |
3.2.1 尊重地域自然特征 |
3.2.2 尊重地域文化特征 |
3.2.3 遵循以人为本理念 |
3.3 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的营造途径 |
3.3.1 挖掘与提炼地域特色因素 |
3.3.2 协调地域特色与城市景观间的关系 |
3.3.3 对原有城市景观保护、更新、传承 |
3.3.4 新建城市景观的空间营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景观研究 |
4.1 乌鲁木齐市的地域特色 |
4.1.1 自然特色 |
4.1.2 人文物质特色 |
4.1.3 人文非物质特色 |
4.2 乌鲁木齐市城市景观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
4.2.1 乌鲁木齐市现今城市景观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
4.2.1.1 城市面貌的混乱与趋同 |
4.2.1.2 盲目复制城市景观 |
4.2.1.3 传统历史街区的破坏 |
4.2.1.4 植物种植的不得当 |
4.2.2 乌鲁木齐市城市景观问题形成的原因 |
4.2.2.1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对不高 |
4.2.2.2 经济利益的驱动 |
4.2.2.3 制度的缺陷 |
4.2.2.4 观念意识的落后 |
4.3 乌鲁木齐地域特色景观研究 |
4.3.1 城市空间结构 |
4.3.1.1 乌鲁木齐市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4.3.1.2 乌鲁木齐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
4.3.1.3 乌鲁木齐市城市空间的分区 |
4.3.1.4 影响乌鲁木齐市城市空间形态的诸因素 |
4.3.2 建筑形态 |
4.3.2.1 乌鲁木齐城市建筑的发展 |
4.3.2.2 乌鲁木齐城市建筑的形制分类 |
4.3.2.3 乌鲁木齐地域性建筑功能与形态研究 |
4.3.2.4 影响乌鲁木齐市建筑形态的诸因素 |
4.3.3 公共艺术品 |
4.3.3.1 乌鲁木齐城市公共艺术品的概述 |
4.3.3.2 乌鲁木齐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形制分类 |
4.3.3.3 乌鲁木齐市公共艺术品的案例分析 |
4.3.3.4 影响乌鲁木齐市公共艺术品形态的诸因素 |
4.3.4 植物配置 |
4.3.4.1 乌鲁木齐市城市植物建设现状 |
4.3.4.2 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化植物分类 |
4.3.4.3 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化植物配置 |
4.3.4.4 影响乌鲁木齐城市绿化植物的诸因素 |
第5章 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景观的优化措施与展望 |
5.1 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的景观营造的优化措施 |
5.1.1 城市空间结构方面 |
5.1.2 建筑形态方面 |
5.1.3 公共艺术品方面 |
5.1.4 植物配置方面 |
5.2 对未来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景观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茶马古道与陆海丝路——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的传播与茶马古道体系的形成 |
二、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 |
三、海上瓷器之路与茶马古道 |
四、茶马古道与两大动脉此消彼长的原因 |
(9)晚清民国时期天山麓地区汉族移民文化研究(187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回顾 |
三、研究理论与研究思路 |
四、本文研究思路与核心章节内容安排 |
第一章 环境、历史与文化区域 |
第一节 天山北麓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设置 |
一、天山北麓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与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行政区划沿革 |
第二节 清代与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汉族移民史 |
一、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天山北麓地区人口与经济活动 |
二、清代乾隆至咸丰年间的内地移民人口的迁入 |
三、同治朝新疆战乱的破坏及清末民国时期的移民活动 |
第三节 天山北麓移民文化区的界定 |
一、关于地域文化与文化区的概念 |
二、本文界定天山北麓文化区域的原则与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物质文化——以农业耕作技术与商业贸易为中心 |
第一节 天山北麓的农业与农耕文化 |
一、农业区域的建立与发展 |
二、地域环境下的选择——天山北麓地区农业耕作方式与技术 |
三、农作物的引入与传播 |
四、农具的使用与改造 |
第二节 移民社会的物质交流与商业文化 |
一、商帮与商行 |
二、商业交通路线与驼运 |
三、以奇台为中心的天山北麓移民社会的物质交流体系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文化——以会馆、地名为中心 |
第一节 会馆与乡神崇拜 |
一、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会馆的建立与空间分布 |
二、会馆的乡神崇拜 |
三、会馆的社会功能 |
第二节 地名文化与边疆移民社会形态 |
一、移民的到来与汉语地名的出现 |
二、地名中的天山北麓移民社会形态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为文化——以礼仪、节庆民俗为中心 |
第一节 婚姻丧葬的礼仪与民俗——对生命的文化关照 |
一、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移民社会的婚姻习俗 |
二、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的丧葬习俗 |
三、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婚丧习俗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
第二节 岁时节庆与民俗文化——生命与存在的表达 |
一、天山北麓地区的岁时节庆与民俗 |
二、节庆民俗与大众娱乐活动 |
三、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天山北麓移民社会的岁时节庆民俗 |
第三节 天山北麓地区的城乡庙会 |
一、天山北麓地区庙会的分布与形态 |
二、庙会在边疆移民活动中的社会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神文化——以宗教信仰、民间传说为中心 |
第一节 天山北麓移民社会的宗教信仰与庙宇 |
一、天山北麓移民社会的宗教与信仰 |
二、庙宇的兴建与地理分布 |
三、边疆移民社会文化建构下的关帝信仰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民间传说与地域文化的建构 |
一、汉族传统民间传说母题的再现关于汉族传统民间文化的延续与变迁 |
二、西王母神话的流传——西部地域文化特性的建构 |
三、英雄人物传说——边疆文化特性的建构 |
四、与地理实体相关的神化传说的流传——人与自然的文化关系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天山北麓地区移民文化的形成与文化类型定位 |
二、天山北麓地区移民文化的特点 |
三、移民文化在移民社会中的功能与意义 |
四、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移民文化与当代新疆汉民族文化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疆利用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疆矿业发展仍存在地质勘查程度较低、部分矿产供需矛盾突出、矿产资源开发受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亟待解决 |
1.1.2 资源诅咒现象困扰新疆发展 |
1.1.3 我国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高,中亚五国优势矿产与我国短缺矿产具有互补性 |
1.1.4 新疆在利用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方面具备极其便利的条件 |
1.2 选题依据 |
1.2.1 新疆矿业发展面临资源“瓶颈”问题 |
1.2.2 必须将解决当前大宗矿产资源短缺问题放在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高度认识和谋划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文献研究启示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疆利用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分析 |
2.1 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开发现状及投资政策 |
2.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2.1.2 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分析 |
2.1.3 中亚五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分析 |
2.1.4 矿业投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 |
2.1.5 与中亚五国开展矿业合作交流构想 |
2.2 新疆开发利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的基础与条件 |
2.2.1“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为新疆开发利用中亚矿产资源提供广阔平台 |
2.2.2 新疆与中亚五国在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利用方面互补性强 |
2.2.3 新疆具备开发利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便利的地缘和区位优势 |
2.2.4 新疆与中亚五国开展经贸合作历史悠久,合作基础深厚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目前新疆利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问题分析 |
3.1 新疆在中亚五国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基本情况 |
3.2 主要特点 |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开发利用中亚优势矿产资源的政策建议 |
4.1 提高推进新疆开发利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的认识 |
4.2 切实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空间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米泉陶瓷60%出口中亚(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民营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GEM模型的分析[D]. 阿力木江·依民尼牙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2]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以“库尔勒香梨”产业为例[D]. 尚豫新. 山东大学, 2019(09)
- [3]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 刘鑫. 长安大学, 2018(01)
- [4]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研究 ——兼论新疆地区产业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D]. 衣庆焘.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9)
- [5]新疆莎车汉族移民文化适应研究[D]. 卫霞. 兰州大学, 2017(03)
- [6]新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研究[D]. 热依汗古丽.吾斯曼.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4)
- [7]乌鲁木齐市地域特色城市景观研究[D]. 傅靖如. 青岛理工大学, 2017(03)
- [8]茶马古道与陆海丝路——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J]. 司马倩. 学术探索, 2016(05)
- [9]晚清民国时期天山麓地区汉族移民文化研究(1875-1949)[D]. 阎东凯.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新疆利用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对策研究[D]. 刘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