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化盐水对不同血型人红细胞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段生宝,王红梅,陈婧,李勇[1](2021)在《特异性抗-AB血型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制备抗-AB血型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的鉴定。方法采用人AB型红细胞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细胞融合、筛选并获得能分泌抗-AB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抗-AB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以及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对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经筛选获得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人AB血型的IgM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鉴定,该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够与A型、B型、AB型红细胞均发生凝集反应,而与O型红细胞无凝集反应。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验证了该抗体识别的是A和B抗原共同表位。获得的抗-AB抗体与商品化的抗-A、抗-B试剂平行检测临床567份标本,其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成功制备了1株特异性抗-AB血型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沈凌霄,赵刚[2](2021)在《红细胞冷冻保存的历史、机理与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输血医学中红细胞冷冻保存是低温生物学中典型的临床应用之一,本文详细回顾了红细胞低温冷冻保存的发展历史以及临床应用方法的演变,并从低温生物学角度阐明红细胞在低温冷冻过程中遭受低温损伤的机理以及影响红细胞冷冻效果的常见因素,汇总了目前国际上使用新型低温保护剂的案例、胞内递送海藻糖技术的发展、冰重结晶抑制剂的应用等,为从事输血医学的医务人员和关注红细胞冷冻保存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盛楠[3](2021)在《全自动血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方法及自身免疫病检出抗红细胞抗体初探》文中认为背景:红细胞凝集反应可以使红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流式细胞仪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根据这一原理,我们试图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凝集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流式细胞仪可以对细胞进行自动化的识别,并进行分选。当红细胞发生凝集时,细胞体积变大,在流式细胞仪上则表现为细胞事件数的下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该设备操作规范、标准并且简便,结果直观稳定,当红细胞发生凝集时,数个小的红细胞团会聚集成为一个大的红细胞团,该现象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将通过红细胞的计数值下降得到直观的体现。在本实验中,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红细胞凝集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红细胞凝集的程度可以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得到更进一步的定量检测。在健康情况下和患有免疫力疾病时红细胞凝集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抗红细胞抗体得以体现。本实验通过收集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标本,建立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ANA阳性标本进行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情况的方法学,定量检测患者标本的抗红细胞抗体凝集情况,为临床打开新的研究思路。方法:1.分别将A型、B型两种血型的红细胞与B型、A型两种血型的血清进行凝集实验,作用条件是固定红细胞浓度,对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在37℃下温浴30分钟得以建立起恒温条件。2.分别用A型、B型两种血型的红细胞与B型、A型两种血型的血清在37℃下温浴30分钟,记录肉眼观察在玻璃片上的凝集程度,然后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逐个测定,保证每一管样本上样前已经混匀。3.建立凝集指数AGI,AGI=检测组RBC计数/对照组RBC计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通过与原倍血清下的凝集反应进行对比得到AGI值,采用AGI值进一步解释ANA阳性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抗红细胞抗体的凝集情况,进一步证明抗红细胞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4.收集ANA阳性的临床标本,分离血清-20℃冻存备用。制备0型抗凝全血作为指示细胞,与ANA阳性的血清标本在不同稀释度下,37℃温浴30分钟,逐个混匀后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样测定,通过患病标本与健康标本在相似年龄、相同血型、相同反应条件的情况下对比实验,建立一个全新的检测凝集现象的方法学。结果:1.对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可以用于对红细胞凝集反应的测定,证明了在固定体积参数的情况下,流式细胞仪对于红细胞的凝集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并初步建立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凝集反应的新方法。2.通过在固定流式细胞仪体积参数时,ABS 3数值与红细胞稀释倍数呈线性关系,说明随着红细胞稀释倍数的增大,ABS 3数值随之增大,凝集程度随之减弱,对于红细胞的凝集可以做到定量检测,与传统的玻片法有高度的相关性。3.通过分别用健康人的体检标本、ANA阳性患者的血清与红细胞进行凝集反应,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可以得到定量的红细胞数值有规律的下降,证明ANA阳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或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存在低水平抗O型红细胞抗体。结论:1.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对红细胞凝集反应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2.建立了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程度的方法。3.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现抗红细胞抗体。
方鹏[4](2020)在《残余水对冻干红细胞寿命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旨在探索红细胞寿命与其膜表面蛋白黏附分子CD47、CD44、CD147的相关性,建立一种红细胞寿命的检测方法。比较不同残余水含量组的冻干红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CD47、CD44、CD147在保存期间的表达量变化,探索残余水对冻干红细胞寿命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无偿献血者的红细胞标本(n=10),应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将红细胞分为5层,得到不同年龄段的红细胞,第1层为最年轻红细胞,下层红细胞年龄依次增加,第5层为最年老红细胞,通过流式检测红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CD47、CD44、CD147的表达量,应用统计软件SPSS对分层的红细胞蛋白表达量进行方差分析。设置5种不同的冻干程序以制备不同残余水含量组冻干红细胞,应用卡尔费休滴定法(KFT)对其残余水含量进行测定,分别得到残余水含量为3.14%、4.63%、6.88%、7.02%、10.25%的五组冻干红细胞。于室温保存1天、7天、14天、30天、60天后将复水洗涤检测其红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CD47、CD44、CD147的表达水平,以此分析不同残余水含量组冻干红细胞的寿命随保存时间延长的变化。结果应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层后的红细胞,下层(年老)红细胞膜表面CD47、CD44、CD147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均比上层(年轻)红细胞低,经方差分析,各层红细胞膜表面蛋白分子表达量间具统计学差异。依据不同年龄层红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表达量,CD47、CD44、CD147分子与寿命的相关性如下:CD47分子(Y1)与寿命(X1)的相关性可由对数模型解释,Y1=23.266-3.773ln(X1),R2=0.991,经方差分析显示,F=348.893,P<0.001,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CD44分子(Y2)与寿命(X2)的相关性可由对数模型解释,Y2=36.566-4.814ln(X2),R2=0.995,经方差分析显示,F=566.945,P<0.001,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CD147分子(Y3)与寿命(X3)的相关性可由线性模型解释,Y3=34.293-0.155(X3),R2=0.985,经方差分析显示,F=192.465,P=0.001,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设置的五组冻干红细胞残余水含量分别为3.14%、4.63%、6.88%、7.02%、10.25%,冻干红细胞膜表面CD47、CD44、CD147分子表达水平均呈下调趋势,且在两周后下调趋势较明显;残余水含量为3.14%的冻干红细胞膜表面CD47、CD44、CD147表达量均高于其他残余水含量组红细胞,表明在3.14%-10.25%这一区间内冻干红细胞所含残余水含量越少,红细胞保存效果越好。结论红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CD47、CD44、CD147分子与红细胞寿命相关,可作为红细胞寿命检测的标志物。随着红细胞年龄的增长,红细胞膜表面CD47、CD44、CD147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冻干红细胞残余水的含量影响红细胞的寿命,本研究中残余水含量最低组的红细胞冻干保存效果最好,其残余水含量为3.14%。
曹可欣[5](2020)在《人体红细胞的水凝胶微纤维封装低温保存研究》文中指出低温保存技术发展至今已成功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进展。人体红细胞的长期低温保存对调节血液供需平衡,正常开展输血工作和保存稀有血型有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人体红细胞的低温保存方法发展已较为成熟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主要包括4℃低温冷藏和高甘油(Gly)慢速冷冻保存。低温冷藏法的存储时间太短,冷链运输成本高,不适合在特殊地区使用。慢速冷冻法需使用高浓度的Gly作为低温保护剂(CPA),增加了临床操作的复杂度和难度,对红细胞的低温保存和输血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寻找一种低温保存红细胞的新方法来降低CPA浓度具有探究价值。在此课题中:(一)利用低甘油快速冷冻保存法进行红细胞低温保存,探究CPA的种类和浓度对红细胞低温保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海藻糖(Tre)可以提高红细胞的存活率。(二)使用已广泛应用于低温保存研究中的海藻酸盐水凝胶,提出基于水凝胶微纤维封装技术的红细胞低温保存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超低浓度甘油(≤5%(w/v))作为CPA时,基于水凝胶微纤维封装技术的保存方法可以提高红细胞存活率。使用5%Gly+0.3 mol/L Tre作为CPAs时,红细胞存活率可提高到约80%。此外,解冻后的红细胞可直接用生理盐水进行甘油化洗涤。(三)实验中使用10%Gly作为CPA时,提出的新方法对红细胞存活率没有积极作用。通过分析水凝胶微纤维的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发现海藻酸盐水凝胶对甘油的渗透性存在阈值。根据海藻酸盐低温结晶现象,提出基于水凝胶封装技术的低温保存可能的保护机制。由此展望,探索一种合适的复合型CPAs,或者寻找一种渗透性和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水凝胶材料可能是提高红细胞存活率的潜在措施。本课题希望为红细胞的低温保存提供一个新的、可研究的方向。这对生物低温保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朱芳芳[6](2020)在《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头等大事,是传递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让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全球化战略。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是达成教育信息化基本目标之一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教学视频的质量和效果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发现,教师作为教学视频中的重要元素,其非言语行为(如手势、头部动作、眼神、站姿等)能够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然而,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节奏性动作,如节拍性手势和点头,以往研究却较少关注其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利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效果和认知负荷的影响。研究一统计分析了国内外权威MOOC平台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的应用现状,包括教师节奏性动作应用比例和时长比例。结果发现: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呈现的比例为94.55%,平均呈现时长比例约为30%,几乎所有动作都是节拍性手势和点头,节拍性手势呈现的时长比例高于点头动作。研究二随机招募了 140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2(节拍性手势vs.无手势)*2(点头vs.无点头)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1)教学视频中教师节拍性手势和点头两种节奏性动作交互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具体表现为,教师使用节拍性手势时,点头或不点头不会显着影响学习者对整体兴趣区的关注,但是点头会增加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并降低学习者对教师形象的关注;教师不使用节拍性手势时,点头能够增加学习者对整体有效区域和教学内容区的关注,但是不会显着影响学习者对教师形象的关注。(2)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搜索效率,相比于节拍性手势和点头以及仅点头,教师仅节拍性手势时学习者的视觉搜索效率最高。(3)教学视频中教师使用节奏性动作与否没有显着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认知负荷。研究三随机招募了 279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4(节拍性手势和点头vs.节拍性手势vs.点头vs.无动作)*2(信息丰富度高vs.信息丰富度低)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信息丰富度在教师节奏性动作和学习者学习效果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信息丰富度低时,教师使用节奏性动作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且同时使用节拍性手势和点头的促进效果最好。综合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节奏性动作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注意,提高其视觉搜索效率。(2)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节奏性动作在视觉画面中信息较少时,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探索了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的应用现状,以及对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效果和认知负荷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吸引学习者注意、提高学习者视觉搜索效率的积极作用,以及在信息丰富度调节下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拓宽了教师节奏性动作和视频教学的相关研究,丰富了多媒体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在视频学习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还为教学视频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让一线教师和教学设计者更关注节奏性动作的影响,有助于优化在线教学资源制作。
肖云超[7](2019)在《功能化静电纺纳米纤维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和肿瘤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在癌症的死亡病例中,有超过90%的癌症患者死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由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特性,肿瘤细胞能够从原位肿瘤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人外周血中CTCs的检测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发展预测、疗效评价和个体化治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癌症病人血液中CTCs的稀少性和异质性,通过常规手段从血液中分离或捕获CTCs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可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易于制备和表面功能化修饰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癌细胞捕获应用的理想平台。本论文以静电纺纳米纤维为基体材料,构建了一系列基于纳米纤维的功能化平台,通过纤维表面功能化修饰并整合微流控技术用于CTCs的高效捕获和释放,通过均质处理获得单分散纳米短纤维或者载药纤维环用于CTCs的分选应用和和肿瘤治疗研究,具体研究如下:针对目前CTCs捕获纯度低、亲和捕获不易释放等问题,构建整合两性离子功能化纳米纤维的微流控芯片用于CTCs的特异性捕获和无损释放。首先,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在静电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醇(PEI/PVA)纳米纤维表面修饰两性离子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PMPC)。随后,通过末端溴化基团连接含有pH敏感性苯亚胺键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环肽作为靶向配体。之后,与微流体通道结合构建包埋功能化纳米纤维的微流控芯片用于癌细胞的捕获和释放研究。结果显示,两性离子功能化修饰能够显着降低血细胞的非特异性粘附,提高捕获纯度;整合功能化纳米纤维的微流控芯片可以高效(91.8%)、高纯度(33.1%)地捕获整合素αvβ3高表达的癌细胞,并且能够在30 min内实现捕获细胞的无损释放;癌症患者血液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微流体装置具有分选临床CTCs的应用潜力。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取向纳米纤维结合两性离子修饰和二硫键快速断裂释放的策略,构建包埋取向纳米纤维的微流体芯片用于CTCs的高效捕获和快速释放。首先,通过ATRP反应在取向PEI/PVA纳米纤维表面修饰两性离子PMPC。同时,通过巯基氧化反应将半胱氨酸和末端巯基的PEG化叶酸(SH-PEG-FA)连接合成含有二硫键的靶向配体,然后通过取代反应将合成的靶向配体连接在纳米纤维表面。之后,与微流体通道整合,得到整合取向纳米纤维的微流控芯片用于癌细胞的捕获和释放研究。结果表明,两性离子修饰可以使取向纳米纤维获得优异的抗血细胞粘附性能,取向纳米纤维的策略可进一步减少血细胞粘附,提高捕获纯度。集成取向纳米纤维的微流控芯片能够高效(92.7%)、高纯度(43.4%)捕获FA受体高表达的癌细胞并且可以通过三(2-羧乙基)膦处理在5 min内快速断裂二硫键,实现捕获癌细胞的快速释放。癌症患者血液的CTCs分离和检测结果表明,开发的微流体芯片有望用于临床癌症的诊断应用。此外,针对传统免疫磁分离方法中CTCs被磁性材料紧密包覆,难以有效释放的问题,将静电纺纳米纤维和磁分离技术相结合,构建DNA适配体(aptamer)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短纤维用于CTC的高效捕获和有效释放。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PEI稳定的Fe3O4纳米颗粒(Fe3O4@PEI NPs)。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合成的Fe3O4@PEI NPs掺杂到PEI/PVA纳米纤维中,用戊二醛蒸气交联并均质化处理以获得磁性纳米短纤维(MSNFs)。之后,通过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作为中间连接体将特异性靶向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DNA适配体修饰在MSNFs表面,得到aptamer-MSNFs。制备的aptamer-MSNFs平均直径为350 nm,平均长度为9.6μm,具有灵敏的磁响应能力。DNA适配体功能化赋予MSNFs高特异性、高效捕获(87%)癌细胞的能力,并且通过引入核酸酶处理实现了癌细胞的有效释放,释放效率达到91%,细胞存活率为86%。与商业磁珠相比,aptamer-MSNFs具有与之相当的捕获效率和更高的释放效率,因此在细胞分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抑制肿瘤的转移和侵袭对癌症治疗和延长癌症病人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功能载药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纤维环的新策略,通过从源头上减少CTCs的形成,在治疗原位肿瘤的同时抑制肿瘤转移。首先,通过静电纺丝和均质工艺获得负载抗癌药物多柔比星(DOX)的PLGA纤维环(DOX@PLGA)。之后,以PEI作为中间连接体将Gd(III)螯合到DOX@PLGA纤维环的表面用以磁共振(MR)成像,然后连接DNA适配体作为靶向分子,得到功能化载药纳米纤维环DOX@PLGA-PEI-Gd/aptamer。制备的载药纤维环平均外径为11.1μ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长期药物缓释性能以及较高r1弛豫率(4.46 mM-1s-1)。独特的纤维环结构和DNA适配体功能化赋予纤维环靶向锚定肿瘤细胞的能力并且能够增加其瘤内滞留时间,从而减少肿瘤细胞脱落,抑制肿瘤的转移和侵袭。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DOX@PLGA-PEI-Gd/aptamer能够实现肿瘤的长效治疗,并通过减少CTCs的形成,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和侵袭。这些结果表明,开发的多功能纤维环具有长效治疗原位肿瘤和有效抑制肿瘤转移的巨大潜力。总之,本论文构建了一系列基于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功能化平台,并探索其在CTCs捕获和肿瘤治疗的应用潜力,构建的集成纳米纤维的微流控芯片有望用于临床CTCs的捕获分析;制备的单分散纳米纤维在细胞分选应用和肿瘤治疗领域也表现出巨大潜力。
候鳗[8](2019)在《体外重建以低免疫原性血影细胞为基础的红细胞替代品》文中研究表明血液在临床急救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其来源少且在体外的保存时间有限等因素使血液资源供不应求,加重了临床用血的负担;同时,应急输血难度大,在需要紧急用血的急救过程中,需要耗时进行血型检定及交叉配型,以免血型不匹配引起血液发生凝集反应,这是输血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人们一直致力于血液代用品的开发,以期缓解临床用血的压力。关于血液代用品的研究可以分为血浆代用品、血小板代用品、红细胞代用品。其中,红细胞代用品具有运输氧气、维持血液渗透压及扩充容量的功能,是研究的热点。目的本课题是对血影细胞的制备以及血型转换的一种新尝试,同时以制备的血影细胞为载体,将血影细胞和血红蛋白液在体外重建,制备一种潜在的红细胞代用品。方法运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中的膜蛋白提取液——破膜缓冲液作为制备血影细胞的低渗溶液,基于低渗原理,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导致红细胞膨胀并出现孔径,再利用高速旋转不断地洗涤红细胞,去除红细胞的胞内物质以及降低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同时,细胞膜拥有再密封的能力,可以自发的修复好膜上的孔径,制备血影细胞,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血清凝集试验对血影细胞表面的ABH抗原进行检测;接着,利用制备的低免疫原性血影细胞和血红蛋白在体外重建红细胞,并对重建的红细胞的表面电荷变化情况、形变能力及携氧释氧功能进行分析,探讨该重建的红细胞在减弱血型免疫原性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潜在的红细胞代用品的可能性。结果本研究制备的血影细胞载体的结构完整且载体内的血红蛋白清除率可达99.9%;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血清凝集试验的结果显示,使用低渗破膜缓冲液制备的血影细胞膜表面的ABH抗原的免疫原性减弱,制备出低免疫原性血影细胞;利用低免疫原性血影细胞在体外和血红蛋白进行重新组建,重建的红细胞的结构完整、表面电荷略有减少但是影响并不明显;虽然通过检测重建红细胞的变形性发现重建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变差,在剪切力为30 Pa时的膜延长指数(EI)为0.154±0.057(正常红细胞的EI为0.6±0.008),但是,血流变检测结果显示,含有重建红细胞的血液代用品具有非牛顿流体特性,且其血液粘度—剪切力曲线模拟了正常全血的血液粘度—剪切力曲线;携氧释氧功能的检测结果显示,重建红细胞的P50(氧亲和力)可达18 mmHg,表明重建的红细胞具有较强的结合氧气的能力。结论本研究基于低渗法原理,制备出结构完整的低免疫原性血影细胞,同时利用低免疫原性的血影细胞为载体,在体外重建出了红细胞,虽然重建的红细胞损失了部分变形能力,但是,含有重建红细胞的血液代用品的血液粘度—剪切率曲线与正常全血的高度相似,这是发挥其生理作用的前提。重建的红细胞对氧气的亲和力增加,这对于一些紧急情况如失血休克来说,能降低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为继续救治争取更多的时间。重建的红细胞具有一定的作为红细胞代用品的潜在可能,但是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蔡庆东[9](2018)在《磁场控制磁化红细胞在血管内定点聚集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药物靶向得到越来越的关注,许多载体被应用于血管内靶向。尽管在纳米递送系统上面已经有诸多治疗方式被开发出来,包括纳米颗粒、微球、微泡、脂质体等。但是,上述靶向治疗方式仍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它们在体内的稳定性和靶向效率有待改善。而生物细胞作为靶向载体与之相比具备诸多优势,如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易自行降解和体内循环时间长等。因此,细胞膜或囊泡以及包括红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肿瘤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在内的细胞作为药物载体都具有极大的潜力。相比于其他的靶向方式,磁场靶向传递药物方式更方便快捷、安全性更好、靶向效率更高。本论文描述了包裹磁性纳米颗粒的红细胞通过外界磁场引导以实现血管内靶向的方法。实验中采用了不同来源的红细胞对磁化红细胞进行优化;聚焦性优异的梯度磁场被用来远程控制磁化红细胞在特定位置的聚集。实验证明通过磁场的多次重复作用可以实现磁化红细胞在血管内的长时间滞留;模拟仿真实验证明梯度磁场的聚焦性优于一般磁场;而体内靶向实验证明:与对照组相比,应用梯度磁场的实验组显着增强了磁化红细胞在血管中的靶向性,且不同来源的红细胞可以进一步增强磁化红细胞在血管中的靶向效率。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低渗稀释和等压密封的方式制备出磁化红细胞,制备过程对传统的低渗稀释-等压重封法进行了改进。其次,通过调整加入的磁性纳米颗粒浓度来提高磁化红细胞的磁响应程度。最后,发现使用不同来源的红细胞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磁响应程度。2、磁化红细胞在梯度磁场的远程控制下实现了在血管内的靶向。实验中用到的梯度磁场利用ANSYS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然后用Fluent对磁化红细胞在血管内的流动进行模拟和分析。通过调节磁感应强度和磁场作用时间,将磁化红细胞在外部磁场的引导下聚集到小鼠体内的不同位置。荧光成像、核磁共振、超声和组织切片等不同的方法被用来对小鼠的不同靶向部位进行了表征。3、相比于传统的药物载体系统,将磁化红细胞和聚焦性能优异的梯度磁场相结合的新型载药系统具有更好的靶向效率。初步可得出通过梯度磁场的引导可以实现磁化红细胞在体内的靶向和在靶向位置的长时间滞留,将这种新型载药系统用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沈舒,周海卫,刘东来,马秋平,张春涛[10](2016)在《ABO正定型和RhD定型检测卡(柱凝集法)的质量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在我国上市的9个品种的ABO正定型和RhD定型检测卡(柱凝集法)进行实验室质量分析。方法使用性能良好的红细胞试剂对上述试剂盒的外观、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批间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参与验证的ABO正定型和RhD定型检测卡(柱凝集法),外观、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批间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能达到要求。结论通过对ABO正定型和RhD定型检测卡(柱凝集法)的实验室验证,形成了相关的性能条款,制定了相关的行业标准。
二、磁化盐水对不同血型人红细胞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化盐水对不同血型人红细胞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特异性抗-AB血型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抗-AB单克隆抗体制备 |
1.3 抗-AB效价和亲和力的测定 |
1.4 抗-AB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1.5 抗-AB识别AB抗原表位的鉴定 |
1.6 临床标本检测 |
2 结果 |
2.1 抗-AB型血型的单克隆抗体 |
2.2 抗人-AB型血型抗体特异性 |
2.3 抗体效价和抗体亲和力 |
2.4 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 |
2.5 临床标本鉴定结果 |
3 讨论 |
(2)红细胞冷冻保存的历史、机理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红细胞低温保存历史回顾 |
2.1 红细胞低温保存的前期探索: |
2.2 红细胞低温保存的临床应用: |
3 红细胞低温保存机理 |
3.1 保护剂引起的渗透性变化: |
3.2 冷冻过程中的低温损伤: |
3.3 降温速率与两因素假说: |
3.4 低温保护剂保护机理: |
3.5 复温、压积及储存等: |
4 红细胞低温保存新方法 |
4.1 新型低温保护剂: |
4.2 胞内递送海藻糖: |
4.3 冰重结晶抑制剂: |
5 总结 |
(3)全自动血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方法及自身免疫病检出抗红细胞抗体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表现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固定流式细胞仪的加样数量参数测定红细胞凝集实验 |
2.1.1 指示细胞的制备 |
2.1.2 稀释红细胞 |
2.1.3 设置血清稀释组 |
2.1.4 过滤样本 |
2.1.5 样本温浴 |
2.1.6 用流式细胞仪上样 |
2.1.7 结果判定 |
2.2 固定流式细胞仪的加样体积参数检测红细胞凝集实验 |
2.2.1 指示细胞的制备 |
2.2.2 稀释红细胞 |
2.2.3 设置血清稀释组 |
2.2.4 过滤样本 |
2.2.5 样本温浴 |
2.2.6 用流式细胞仪上样 |
2.2.7 结果判定 |
结果 |
1.固定加样数量参数下的原倍组与空白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2.固定加样数量参数下的原倍组与512倍稀释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3.固定加样体积参数下的原倍组与空白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4.固定加样体积参数下的原倍组与512倍稀释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定量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固定流式细胞仪的加样体积参数测定红细胞凝集实验 |
2.1.1 指示细胞的制备 |
2.1.2 稀释红细胞 |
2.1.3 设置稀释组 |
2.1.4 过滤样本 |
2.1.5 样本温浴 |
2.1.6 用流式细胞仪上样 |
2.1.7 结果分析 |
2.2 优化实验 |
2.2.1 固定红细胞体积 |
2.2.2 固定血清浓度 |
2.2.3 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 |
2.2.4 结果判定 |
结果 |
1.固定加样体积参数下的原倍组、512倍稀释组与空白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2.优化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凝集进行定量检测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凝集的原理 |
2.2 临床红细胞倍比稀释实验 |
2.3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凝集检测方法的建立 |
2.4 数据分析 |
2.5 玻片法检测红细胞凝集 |
2.5.1 5%A型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
2.5.2 血清稀释及孵育 |
2.5.3 结果判定 |
2.6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临床红细胞倍比稀释实验的线性关系 |
2.红细胞凝集强度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玻片法高度相关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抗红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临床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指示细胞的制备 |
2.2 实验方法检测值的线性观察 |
2.3 实验稳定性观察 |
2.4 ANA阳性标本(患病组)与健康标本(对照组)的检测 |
2.5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AGI与血清抗体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稳定性实验 |
3.患病组与对照组血清与O型红细胞凝集结果 |
4.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综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NA阳性患者标本信息 |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 作者简介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残余水对冻干红细胞寿命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红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与红细胞寿命的相关性研究 |
3.残余水对冻干红细胞寿命的影响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关于人红细胞冻干保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人体红细胞的水凝胶微纤维封装低温保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 |
1.1.2 常见的水凝胶材料 |
1.1.3 细胞低温损伤与常见的低温保护剂 |
1.2 研究现状 |
1.2.1 慢速冷冻法保存红细胞 |
1.2.2 快速冷冻法保存红细胞 |
1.2.3 冷冻干燥法保存红细胞 |
1.2.4 基于水凝胶封装技术的细胞保存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本文章节安排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低浓度低温保护剂的红细胞保存 |
2.1 引言 |
2.2 红细胞快速冷冻保存实验 |
2.2.1 溶液配制 |
2.2.2 红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2.2.3 实验步骤 |
2.3 低浓度渗透性CPA对红细胞保存的影响 |
2.3.1 渗透性CPA:甘油和二甲亚砜 |
2.3.2 甘油和二甲亚砜对红细胞低温保存的影响 |
2.4 低浓度非渗透性CPA对红细胞保存的影响 |
2.4.1 非渗透性CPA:海藻糖 |
2.4.2 海藻糖对红细胞低温保存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水凝胶微纤维封装技术的红细胞保存 |
3.1 引言 |
3.2 基于水凝胶微纤维封装技术的低温保存实验 |
3.2.1 溶液配制 |
3.2.2 负载有红细胞的水凝胶微纤维的制备 |
3.2.3 红细胞低温保存实验步骤 |
3.2.4 红细胞去甘油化洗涤实验步骤 |
3.3 水凝胶微纤维封装对红细胞保存的影响 |
3.3.1 不同直径的水凝胶微纤维对红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对红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3.3 甘油和二甲亚砜对红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3.4 海藻糖对红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4 去甘油化洗涤后的检测指标 |
3.4.1 红细胞去甘油化的重要性 |
3.4.2 上清液渗透压 |
3.4.3 甘油残余量 |
3.5 水凝胶微纤维封装对红细胞显微形态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水凝胶封装技术的低温保存机制分析 |
4.1 引言 |
4.2 DSC测试 |
4.2.1 热分析技术 |
4.2.2 测试目的 |
4.2.3 测试步骤 |
4.2.4 DSC测试曲线 |
4.2.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海藻酸盐的低温结晶现象 |
4.3.1 低温显微镜平台 |
4.3.2 实验目的 |
4.3.3 实验步骤 |
4.3.4 海藻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 |
4.3.5 海藻酸盐水凝胶的结晶现象 |
4.4 水凝胶封装技术可能的低温保护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师节奏性动作 |
2.1.2 教师手势 |
2.1.3 教师点头 |
2.2 研究现状 |
2.2.1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的相关研究 |
2.2.2 眼动追踪技术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4 小结 |
3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总体设计 |
4 在线视频课程中教师节奏性动作的应用现状 |
4.1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分析 |
4.1.1 在线视频课程来源及数量 |
4.1.2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呈现的比例 |
4.1.3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呈现的时长比例 |
4.2 研究一讨论 |
5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影响学习者学习的眼动研究 |
5.1 目的与假设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假设 |
5.2 方法 |
5.2.1 被试 |
5.2.2 教学视频 |
5.2.3 测量工具 |
5.2.4 环境和设备 |
5.2.5 实验流程 |
5.2.6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5.3 结果 |
5.3.1 兴趣区眼动指标 |
5.3.2 学习效果 |
5.3.3 认知负荷 |
5.4 研究二讨论 |
6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信息丰富度的调节效应 |
6.1 目的与假设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假设 |
6.2 方法 |
6.2.1 被试 |
6.2.2 教学视频 |
6.2.3 测量工具 |
6.2.4 环境和设备 |
6.2.5 实验流程 |
6.3 结果 |
6.3.1 学习效果 |
6.3.2 认知负荷 |
6.4 研究三讨论 |
7 研究讨论 |
7.1 研究讨论 |
7.1.1 教学视频中教师普遍应用节奏性动作 |
7.1.2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注意分配的影响 |
7.1.3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和信息丰富度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 |
7.1.4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和信息丰富度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影响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7.3 实践启示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节奏性动作时间表 |
附录2 教师节奏性动作对比 |
附录3 先前知识测验 |
附录4 保持测验 |
附录5 迁移测验 |
附录6 认知负荷量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致谢 |
(7)功能化静电纺纳米纤维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和肿瘤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TCs的捕获分离方法 |
1.2.1 基于物理性质的CTCs分离方法 |
1.2.2 基于亲和识别的CTCs捕获方法 |
1.2.3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CTCs分离方法 |
1.2.4 免疫磁分离 |
1.3 静电纺纳米纤维在癌细胞捕获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纤维的制备 |
1.3.2 纳米纤维的靶向功能化修饰 |
1.3.3 癌细胞捕获应用 |
1.3.4 癌细胞释放 |
1.4 纳米短纤维的制备和应用 |
1.4.1 均质处理 |
1.4.2 冷冻切片 |
1.4.3 超声破碎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整合两性离子功能化纳米纤维的微流控芯片用于CTCs的特异性捕获和无损释放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材料 |
2.2.2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材料制备 |
2.2.4 微流控通道的设计与制备 |
2.2.5 材料表征 |
2.2.6 癌细胞静态捕获和释放性能评价 |
2.2.7 癌细胞动态捕获和释放试验 |
2.2.8 血液样品检测 |
2.2.9 CTCs免疫染色鉴定 |
2.2.10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
2.3.2 血液相容性评价 |
2.3.3 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的抗粘附性能 |
2.3.4 静态捕获和释放 |
2.3.5 癌细胞的动态捕获和释放 |
2.3.6 临床血液样品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集成取向纳米纤维的微流控芯片用于CTCs的高效捕获和快速释放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材料 |
3.2.2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材料的制备 |
3.2.4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备 |
3.2.5 材料表征 |
3.2.6 癌细胞静态捕获和释放性能评价 |
3.2.7 癌细胞动态捕获和释放 |
3.2.8 血液样品检测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功能化取向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
3.3.2 血液相容性评价 |
3.3.3 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的抗粘附性能 |
3.3.4 癌细胞静态捕获和释放 |
3.3.5 癌细胞动态捕获和释放 |
3.3.6 临床血液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NA适配体功能化磁性纳米短纤维用于CTCs的捕获和有效释放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试剂、材料 |
4.2.2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材料制备 |
4.2.4 材料表征 |
4.2.5 癌细胞捕获试验 |
4.2.6 血液样品测试 |
4.2.7 癌细胞释放试验 |
4.2.8 与商业化磁珠的对比研究 |
4.2.9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aptamer-MSNFs的制备和表征 |
4.3.2 癌细胞捕获评价 |
4.3.3 癌细胞释放试验 |
4.3.4 与商业化磁珠对比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多功能载药PLGA纤维环用于肿瘤治疗和抑制肿瘤转移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主要试剂、材料 |
5.2.2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
5.2.3 材料制备 |
5.2.4 材料表征 |
5.2.5 药物释放性能测试 |
5.2.6 血液相容性评价 |
5.2.7 体外细胞毒性和抗癌活性测定 |
5.2.8 DNA适配体介导的靶向特异性验证 |
5.2.9 细胞划痕试验 |
5.2.10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 |
5.2.11 3D细胞球的平面培养试验 |
5.2.12 体内MR成像 |
5.2.13 体内肿瘤治疗 |
5.2.14 H&E和 TUNEL染色 |
5.2.15 肿瘤转移和侵袭评价 |
5.2.16 CTCs计数 |
5.2.1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DOX@PLGA-PEI-Gd/aptamer纤维环的制备和表征 |
5.3.2 纤维环MR性能测试 |
5.3.3 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
5.3.4 生物相容性评价 |
5.3.5 靶向特异性验证 |
5.3.6 体外抗肿瘤活性 |
5.3.7 细胞划痕试验 |
5.3.8 3D细胞球平面培养 |
5.3.9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 |
5.3.10 体内MR成像 |
5.3.11 体内肿瘤治疗效果评价 |
5.3.12 抑制转移和侵袭体内评价 |
5.3.13 CTCs计数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8)体外重建以低免疫原性血影细胞为基础的红细胞替代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部分英文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红细胞代用品研究现状 |
1.1.1 基于 PFCs 的氧载体 |
1.1.2 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 |
1.1.3 干细胞衍生的红细胞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课题创新点 |
2 破膜缓冲液制备血影细胞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 |
2.2.2 器材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4 血液来源及红细胞的预处理 |
2.2.5 制备工艺设计及条件优化 |
2.2.6 破膜缓冲液处理后血影细胞的显微观察 |
2.2.7 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影细胞膜蛋白变化情况 |
2.2.8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破膜缓冲液制备的血影细胞的形态完整性 |
2.3.2 不同渗透压的破膜缓冲液处理对血红蛋白清除率的影响 |
2.3.3 不同处理时间对血红蛋白清除率的影响 |
2.3.4 血影细胞的膜蛋白检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血影细胞的性质及免疫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器材 |
3.2.3 主要试剂配制 |
3.2.4 血液样本与样品准备 |
3.2.5 血影细胞的形态观察与尺寸分布计算 |
3.2.6 血影细胞的表面电荷测定 |
3.2.7 血影细胞表面的ABO血型抗原的Western blotting |
3.2.8 血影细胞与人标准血清的凝集试验(玻片法) |
3.2.9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破膜缓冲液处理对血影细胞形态与尺寸的影响 |
3.3.2 血影细胞表面电荷的变化情况 |
3.3.3 破膜缓冲液处理对血影细胞表面的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
3.3.4 破膜缓冲液处理对血影细胞与人标准血清的凝集反应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低免疫原性血影细胞为基础的体外重建红细胞的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 |
4.2.2 器材 |
4.2.3 材料准备 |
4.2.4 体外重建的工艺设计 |
4.2.5 血红蛋白加载液的渗透压条件优化 |
4.2.6 血红蛋白加载液的Hb浓度优化 |
4.2.7 重建红细胞的显微观察 |
4.2.8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重建红细胞的形态完整性 |
4.3.2 不同渗透压的加载液对重建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加载量的影响 |
4.3.3 不同Hb浓度的加载液对重建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加载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体外重建的红细胞的性质及功能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 |
5.2.2 器材 |
5.2.3 主要试剂配制 |
5.2.4 血液样本与样品准备 |
5.2.5 重建红细胞的细胞形态及尺寸分布计算 |
5.2.6 重建红细胞的表面电荷测定 |
5.2.7 重建红细胞的变形性检测 |
5.2.8 重建红细胞的血液流变性检测 |
5.2.9 重建红细胞的携氧功能检测 |
5.2.10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体外重建后的细胞形态及尺寸 |
5.3.2 重建红细胞的表面电荷 |
5.3.3 体外重建对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
5.3.4 重建红细胞的血流变性能 |
5.3.5 重建红细胞的携氧功能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磁场控制磁化红细胞在血管内定点聚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化红细胞的研究现状 |
1.2.1 红细胞的性质特点和作为载体的优势 |
1.2.2 磁化红细胞的制备 |
1.3 磁性纳米颗粒 |
1.3.1 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
1.3.2 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1.4 磁靶向系统的发展 |
1.4.1 体外聚焦磁场的发展 |
1.4.2 磁靶向材料的发展 |
1.4.3 磁靶向治疗取得的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磁化红细胞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仪器 |
2.1.4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红细胞的采集与保存 |
2.2.2 磁化红细胞的制备原理 |
2.2.3 最优制备条件的选择 |
2.2.4 磁化红细胞的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最优制备条件的结果分析 |
2.3.2 不同来源磁化红细胞的比较结果 |
2.3.3 磁化红细胞的表征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化红细胞在磁场下的聚集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尾静脉注射 |
3.2.2 核固红-普鲁士蓝染色(石蜡切片染色) |
3.2.3 体内靶向的实验方法 |
3.2.4 靶向结果的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体内靶向的荧光观察结果 |
3.3.2 脑部靶向的核磁观察结果 |
3.3.3 脑部靶向的超声观察结果 |
3.3.4 脑血管靶向的切片观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场的设计表征和流体的模拟 |
4.1 梯度磁场的设计和表征 |
4.1.1 梯度磁场的设计 |
4.1.2 梯度磁场的聚焦性 |
4.1.3 梯度磁场的模拟表征 |
4.2 磁化红细胞在血液中运动的模拟 |
4.2.1 流体模型的选择 |
4.2.2 磁化红细胞受力的相关计算 |
4.2.3 磁化红细胞靶向聚集的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 |
(10)ABO正定型和RhD定型检测卡(柱凝集法)的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测卡及配套离心机 |
1.2 检测用红细胞试剂 |
1.3红细胞试剂工作液的配制 |
1.4 外观检测 |
1.5 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 |
1.6 重复性和批间重复性检测 |
1.7 稳定性检测 |
2 结果 |
2.1 外观检测 |
2.2 特异性及灵敏度 |
2.3 重复性和批间重复性检测 |
2.4 稳定性检测 |
3 讨论 |
四、磁化盐水对不同血型人红细胞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异性抗-AB血型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J]. 刘欢,段生宝,王红梅,陈婧,李勇. 中国输血杂志, 2021(10)
- [2]红细胞冷冻保存的历史、机理与研究进展[J]. 沈凌霄,赵刚.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03)
- [3]全自动血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方法及自身免疫病检出抗红细胞抗体初探[D]. 盛楠.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残余水对冻干红细胞寿命的作用研究[D]. 方鹏.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5]人体红细胞的水凝胶微纤维封装低温保存研究[D]. 曹可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D]. 朱芳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功能化静电纺纳米纤维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和肿瘤治疗研究[D]. 肖云超. 东华大学, 2019(05)
- [8]体外重建以低免疫原性血影细胞为基础的红细胞替代品[D]. 候鳗. 重庆大学, 2019(01)
- [9]磁场控制磁化红细胞在血管内定点聚集的研究[D]. 蔡庆东. 东南大学, 2018(03)
- [10]ABO正定型和RhD定型检测卡(柱凝集法)的质量分析[J]. 沈舒,周海卫,刘东来,马秋平,张春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