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现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一、近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赵雨曦[1](2021)在《中法高中物理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世界多国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作为理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探究,已被写入多国课程标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教材设计要体现课标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因此以教材为对象进行研究对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对于科学探究的研究多聚焦于理论阐述或教学策略方面,缺少对于教材本身进行解读的研究;已有比较物理教材的研究中,对法国教材了解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中法两国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中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期为教材编写和对科学探究的深入讨论和实践提供借鉴。本研究探讨了这样一些问题:教材中设置了哪些科学探究活动?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呈现?教材对活动的预设最终会指向在课堂教学中生成什么样的活动?等。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国内外关于科学探究内涵和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确定本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构建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比较模型和进行比较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模型构建,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比较维度和维度指标,并进行具体说明;第四部分是详细的比较研究,梳理了中国人教版(2019)和法国LLS版(2019)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运用所建构模型从教材对探究活动的内容定位、进行呈现的方式、对开展活动的预设三个维度进行比较,通过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对结果进行归纳和直观呈现;第五部分系统总结了两套教材的异同点,并基于此对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编制和教学中活动的开展提出合理性建议。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以丰富教材比较和评价理论体系,同时帮助一线物理教师拓展育人视角、挖掘教学资源。

尹悦[2](2021)在《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期,是物理课程正式纳入我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时期,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的诞生时期,更是我国传统物理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研究选取20世纪以来11个时期的12套样本教科书,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教科书中的电磁学部分进行梳理分析,科学地总结清末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内容的变迁特点,理性分析其变迁原因,揭示各时期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对教科书的深刻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未来编纂提供历史参照,并为一线教师进行电磁学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问题。第二章讨论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课程性质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讨论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的变迁历程。第五章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第六章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特点,分析其变迁原因并得出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受到社会、科技、政治等外部因素以及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前移;课程性质逐渐演进为既注重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属教科书册数由一册到二册逐渐变为多册;电磁学部分所占教科书的篇幅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篇幅所占总体篇幅比重约占总体教科书的30%左右;章节安排从分立化趋向于知识点相互结合的集中化;栏目设置的类型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多样化;插图分类逐渐均衡化,插图总量呈现波折式增长趋势;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由直线式转向螺旋上升式,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呈现波折状态;实验的类型逐渐增多,数量在波动中增长;题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类型及功能逐步多样化;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在合乎各版本教科书所属时期的用语及用书习惯的同时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据此,得出如下启示:教科书编写要坚持教科书试验与教科书研究相结合;教科书编写要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有益经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凸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周欣[3](2021)在《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化教育不断发展,部分有需求、有条件的学生会选择去国外接受本科教育,其中,留美学生的占比较大。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评估测试)、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P(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对大学选拔优秀学生、评估奖学金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目前国内开设相应课程的学校较少,尤其是与ACT考试对应的GAC(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全球评估证书)课程、SAT学科课程,所以很多同学只能通过自学的方式准备考试。并且可供老师教学参考的资源也比较少,只有少数期刊文章。所以本文研究SAT、ACT考试中的物理科目即SATII物理、ACT科学推理以及AP物理考试中含金量较高的AP物理-C力学的考试形式、试题特点、覆盖知识面的深度广度等,以期能为学生备考、教师教学以及我国物理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先对SATII物理、AP物理C-力学、ACT科学推理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其次是对SATII物理考试的考试形式、内容、具体知识点的考核要求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试题特点;接下来是对AP物理C-力学的考试内容进行解读,对比分析AP物理C-力学和SATII物理中力学版块的考查深度和广度,总结选择题和自由作答题的特点,强调微元思想和微积分知识在解决物理变量问题中的应用;再介绍ACT科学推理的考试形式、要求等,将重点解读数据分析题、科学探究题和评估题;之后,总结国际物理课程教育的启发,分析学生在对这三种物理学科测评项目进行学习和备考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备考建议,再分别从学生、教师角度提出国际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建议,以期能帮助同学们高效学习国际物理课程,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高校后能在物理学方向有一个更长远、更开阔的发展前景。最后,阐述结论与展望。

都鹏程[4](2020)在《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理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方法和体系用以研究物理学。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物理,一直到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经典力学集大成者—牛顿、经典电磁场理论奠基人—麦克斯韦、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等,可以看出物理学一直在向前发展。物理学在向前发展的同时积累下了宝贵的历史,即物理学史。诚然,前沿科学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带有历史性质的物理学史对前沿物理学发展的作用有限。但随着物理教育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物理学史的重要性,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了相关研究。经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某一物理概念、规律或实验时,若能融入适当的物理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中生主要学习经典物理,同时也会涉及一些近现代物理的内容,以上这些内容在物理学史中几乎都有呈现。所以若我们能够合理地在课堂中应用物理学史,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将得到充分地发挥。本文主要对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对国内外现状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其中包括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库恩范式理论以及与物理学史和教学过程相关的概念界定。第三部分对相关学位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为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对物理学史在中学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研究提供实践依据。第五部分对比2003版与2017版物理课程标准的异同,并提出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的原则。第六部分设计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的应用案例。第七部分对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进行总结。

唐路[5](2020)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研究》文中提出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以下简称物理竞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中学学科知识竞赛,截至2019年,共举办了36届赛事,深受广大中学生的欢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物理竞赛在培养物理学科人才、促进中学快速发展、提高物理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学物理竞赛的主要考核方式便是物理竞赛试题,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物理竞赛的教学效率、物理拔尖人才的培养效率,对中学物理竞赛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以2015-2019五年的复赛真题、决赛真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试题的内容统计分析,寻找复赛、决赛试题有何特点;以2017-2019三年的复赛(湖南赛区)考生得分、2018-2019两年的决赛考生得分的成绩统计分析,探求考生的成绩背后究竟有何意义;再对36届的复赛、决赛试题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旨在为物理竞赛教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竞赛教学策略、为物理竞赛考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家长提供一些非同小可的关键信息,正确发挥物理竞赛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设计;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介绍了素质教育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核心部分,第三章对2015-2019五年的复赛真题、决赛真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竞赛试题的特点;第四章对2017-2019三年的复赛(湖南赛区)考生得分、2018-2019两年的决赛考生得分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考生得分的规律;第五章对竞赛试题进行解题的案例分析;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与不足,主要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总结,根据结论对教师、学生、命题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指出一些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进行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物理竞赛试题的特点、物理竞赛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以便更好地开展物理竞赛教学,完善物理竞赛教育。

高鑫[6](2020)在《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不断向外输送高端物理人才的同时,也对参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竞赛教学如何进行才能对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产生积极作用?思维品质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而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教给思维方法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我们便以思维方法为切入点,以决赛试题为研究对象,对其思维方法的考查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进而寻求对决赛教学所能够提供的指导。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对问题解决、思维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在明确了问题、思维方法等有关概念和需要统计的思维方法后,便以决赛试题的参考答案为分析对象,统计了第1-36届决赛试题中普通试题和原始物理问题的必要思维方法,同时对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数据得到微观统计结果:试题的基本特征;从不同角度对思维方法考查的数量特征、分布特征所进行的分析总结,总结项包括高频率思维方法、模块分布、知识点分布及与思维方法的结合方式等;对原始物理问题思维方法的特殊之处进行的分析总结以及对教学的启示;思维的考查特征、相关分析与结论。结合统计结果与理论分析,得到对竞赛教学的宏观指导:(1)对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方面:对决赛试题的特征的分析,让学生对在解决决赛问题前产生整体认知,而对决赛试题思维方法特征的分析,构成了教师对竞赛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所提供的依据;证实了所统计的思维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改进其学习方法。(2)培养科学思维方面: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其科学思维;深化思维方法的内涵使得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证实了决赛试题本身能够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素材,尤其是近些年的决赛试题。(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教学过程中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且优先呈现高频率、核心的思维方法;引导“寻找解决”使得呈现“一题多解”。

李子沫[7](2020)在《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中国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科学教育理念的形成时期。自《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两个学制颁布以来,物理学科首次以法定形式系统地进入中学教学,于1903年被正式纳入了中国国家课程体系。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2-1913年间颁布并实施了“壬子癸丑学制”,同年制定《中学校课程标准》,其中对物理学科的教授要旨、年限、内容、次序、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表明物理学科体制正逐步完善。民国初期,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中国人的思想也获得解放,许多教育家吸收先进思想,启迪民智,开始了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物理教材改革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育改革持续深入,逐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17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光学作为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物理教科书中光学部分占据了一定的篇幅,与社会生产、科技、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我国的光学更早可追溯到古代墨经中的记载。本文以民国初期1912-1922年为研究时间,以我国自行编写的、具有代表性且广泛应用的四套中学物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理解民国时期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分析、重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方式、内容呈现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如下:(1)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适用对象打破了男女性别的界限,注重学科知识的更新,着重主张物理教科书语言体现“词约而理精”的特点,要与实际相联系,体现意在实用的编写目的,能够及时规避后续编写不足之处。(2)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排方式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主要按照直线式编排,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力学、磁学这几部分知识构成物理的主体框架,教科书的内容在广度上、难度上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且书中能够体现对认知策略的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关注。(3)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详细叙述了光学概念的演变,记载了当时的科学进展与不足,部分插图需要根据相应的知识点更加严密地设计;简答题占据比例较大且能较好的结合生活情境;实验由数量繁多走向精简化,实验思想上理论演绎法与简单的归纳法相结合。书中内容贴合实际,在彰显着科学素养、学以致用的同时也蕴含着人文素养,承载着育人任务,培养学生的品德。根据以上结论得出研究启示,使物理教科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周凯依[8](2020)在《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高中物理因其内容抽象,很多学生感觉难以理解。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1922年“壬戌学制”颁行后,高中正式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独立学段。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在一步步摸索中逐渐成熟。总结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经验,对我国现阶段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民国时期的高中物理教科书。全文以年代先后为经,以教科书编纂的有关专题问题为纬,选择1922-1949年间出版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各方面的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旨在从学制改革、课程标准修订和教科书编刊三个方面,梳理近代中国中学物理学科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呈现此时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纂背景。第二章讨论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构成,重点分析其中前沿知识部分的内容变化。第三章讨论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演示实验、习题、插图的呈现形式。第四章尝试还原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使用情况,适当论及教科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探究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编者人员的主要特点,总结他们编写教科书的思想及理念。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基本形成“绪论—物性学—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磁学—电学”的编写框架,前沿知识在教科书中也越来越丰富;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常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用习题体现知识的运用,用插图配合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民国时期倡导“教—学—做”三合一的教学框架,并认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选用不同版本的物理教科书,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补充教学材料;民国时期的编者群体由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构成,他们大都学贯中西,并有丰富的中学教育实践经验,所提倡的编写理念也十分贴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据此,笔者尝试对我国当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提出如下建议:组建一支由专业学者、一线教师、教育专家组成的教科书编写团队;采用专题式的知识框架进行编写,同时注意与生活实际结合,适当地扩展前沿研究方面的内容;增加一些演示性的实验,课后习题尽量做到少而精,并合理利用解释类插图;教科书在指导“教”与“学”的同时,更要引导对“做”的重视。

庞玉莹[9](2020)在《中美高考物理试卷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逐渐形成,各国在考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虽然我国的高考考试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但如何让我们的考试更高效优质地为国家的发展选拔出合格的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向发达国家借鉴。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考试成为教育者研究的热点。作为美国高校入学的重要参考之一的SAT Ⅱ学科考试,可以视为美国的高考。SAT Ⅱ考试长期受到国际的关注。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对美国SAT考试的整体介绍较多,但对SAT Ⅱ物理科目考试的研究较少,且停留在浅显的分析层面,缺少对试题的深入研究,这样就难以对本国试题形成真正的借鉴。所以本文将针对中国高考的物理试题和美国SAT Ⅱ物理试题的题目难度、考查知识点、内容深度等方面,通过定性和定量比较和梳理,对比二者的差异,分析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以及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从而真正能对高考试题改革、教师教学、学生备考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以教育测量理论、考试评价理论为基础,以综合难度模型为测量难度工具,用于中美高考物理试题的比较研究。具体来说:首先,本文对近五年中美高考物理试题从“知识含量”、“背景因素”、“推理能力”、“运算水平”和“探究水平”五个维度进行了难度和一致性分析;其次,根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按照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各个部分,对全国卷I和SAT Ⅱ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出题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发现,首先,在难度方面,全国卷I在五个维度方面的难度均高于SAT Ⅱ,尤其在运算水平和知识含量方面差异显着。具体说来:在知识点上,SAT Ⅱ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全国卷I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在背景因素上,均以直接情境为主,相对而言全国卷I的情境设置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在推理能力上,学生需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思考才能解出全国卷I题目;而通过两到三步的推理即可解出SAT Ⅱ的复杂题目,要求较低。在运算水平上,利用基本公式进行简单运算即可解决大部分SAT Ⅱ题目;而全国卷I绝大部分题目都需要进行复杂运算,对学生的逻辑运算能力有一定要求。在探究水平上,全国卷I比SAT 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且近五年全国卷I题目对推理能力的要求逐年增高,而SAT Ⅱ题目在五个维度方面的难度保持稳定。然后,我们从知识点方面研究了我国高考和SATⅡ的差异,SAT Ⅱ题目对知识的考查范围更广且重视基础。尤其在光学和近代物理方面差异更为显着,比全国卷I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重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应用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基于前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参考SAT Ⅱ考试的内容可以拓展学生对物理学的认知范围,提升对基础物理知识的理解,由此,借鉴SAT Ⅱ的试题模式,对习题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比如知识的复习方式、练习题的选择及难度设置等,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对高考方式的改革、题目内容的编制及现实教学的定位给予具体的建议,其中的研究成果也为今后国内外试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叶阳[10](2020)在《全国物理竞赛(预赛)与上海市高三物理竞赛试题比较研究(2014-2018)》文中指出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重要的学习评价项目,为物理研究领域发掘人才。上海市高三物理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动大学与中学的物理教学改革的衔接。这两类竞赛考试的评价标准直接关系到实践教育目标和学生的终身发展。由于竞赛对于基础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关于这两类考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所关注的方向都需要基础教育工作者予以充分重视。本文以2014-2018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31届至第35届)试题和上海市高三物理竞赛(第九届至第十三届)试题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入手,简要分析近五年全国竞赛试卷与上海市竞赛的十套试卷真题的解题思路,从中可以了解这两类考试在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要求,然后再从试题的考试大纲、实验题的设计以及应用性等三个方面比较它们各自的题型特点,找到相关的知识和联系。比较研究的第二个层面是从认知发展结构的角度解构试题的复杂性、认知度以及对物理知识、规律的不同层次要求。具体的步骤是将两类竞赛试题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进行分类解析,从中发现试题设计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试题考查的不同侧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竞赛和上海市竞赛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国竞赛和上海市竞赛在考查内容方面的差别并不明显,力学和电学的所占的比重较大,且难度上都要高于光学、热学以及近代物理的要求。光学、热学以及近代物理的题目更加侧重于基础的概念、基本的性质,较少涉及复杂的推导和计算,但是这方面的内容经常与物理前沿发展密切相关。2.从两类竞赛解题思路的分析上看,全国竞赛试题中的物理模型比较新颖,具体计算相对复杂,注重考查物理知识、方法的综合与拓展。而上海竞赛试题中大部分题型偏向基础,较少的试题解题过程步骤多,难度大,上海竞赛更倾向于考查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掌握和运用。3.从SOLO分类的结构层次上,全国竞赛试题分布则主要在多因素结构层次和关联结构层次,少部分内容属于单一因素结构层次。上海市竞赛的试题主要分布在单一因素结构层次和多因素结构层次,少量有难度的题会出现在关联结构层次。全国竞赛试卷的难度整体上要高于上海市竞赛的难度,更加着重于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形下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两类物理竞赛试题进行对比研究,能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深入了解物理竞赛的相关内容,能让师生把握竞赛试题的特点及命题规律的考查情况,能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助力竞赛教学与备考。

二、近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法高中物理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2.物理教材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
        3.不同国家的物理教材存在差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界定科学探究内涵的研究
        2.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3.科学探究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文本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二、理论概述
    (一)对科学探究的理论探讨
        1.科学探究的涵义
        2.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探究
    (二)理论基础
        1.教育信息技术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元认知理论
        4.教育传播理论
三、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的比较分析维度
    (一)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定位
        1.所属物理学板块
        2.内容对象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呈现方式
        1.栏目设计
        2.信息符号
    (三)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预设
        1.活动开展方式
        2.开展活动的探究水平
四、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分析与比较
    (一)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定位的比较
        1.教材结构对比
        2.科学探究活动的板块分布
        3.不同核心内容的活动数量
    (二)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呈现的比较
        1.中法教材探究活动栏目统计分析
        2.中法教材呈现探究活动的信息符号统计分析
    (三)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开展预设的比较
        1.活动方式
        2.探究水平
五、中法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结论和实践建议
    (一)比较结论
    (二)实践建议
        1.对物理教材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建议
        2.对课堂教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建议
结论
    (一)研究的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设置的科学探究活动
附录 B法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设置的科学探究活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现状
        1.2.2 国外教科书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教科书
        1.3.2 电磁学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
    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研究
        2.1.1 新中国成立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2.1.2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2.2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2.1 新中国成立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2.2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3 各时期课程标准(大纲)对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影响分析
        2.3.1 课时安排
        2.3.2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第三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宏观变迁研究
    3.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的变迁研究
    3.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课程性质的变迁研究
    3.3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属教科书的变迁研究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中观变迁研究
    4.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的变迁研究
        4.1.1 篇幅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4.1.2 章节安排的变迁历程分析
        4.1.3 栏目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4.1.4 插图设计的变迁历程分析
    4.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组织的变迁研究
        4.2.1 正文的变迁历程分析
        4.2.2 实验的变迁历程分析
        4.2.3 题目的变迁历程分析
第五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微观变迁研究——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
    5.1 样本教科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变迁分析
    5.2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关概念的话语变迁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特点
        6.1.1 宏观层面
        6.1.2 中观层面
        6.1.3 微观层面
    6.2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原因
        6.2.1 外部影响因素
        6.2.2 内部影响因素
    6.3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的启示
        6.3.1 从教科书编写角度
        6.3.2 从教科书使用角度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发展
        1.1.2 留学的趋势---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1.1.3 出国留学的申请条件
        1.1.4 开展物理学科测评研究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意义
第二章 美国高中物理测评的依据
第三章 SATII物理考试分析
    3.1 SAT考试简述
    3.2 SATII物理考试简介
        3.2.1 考试形式
        3.2.2 考试要求
        3.2.3 评分机制
    3.3 考试内容
        3.3.1 力学
        3.3.2 电磁学
        3.3.3 波动和光学
        3.3.4 热量和热力学
        3.3.5 近代物理
        3.3.6 其他必备知识
    3.4 试题特点
        3.4.1 知识面广
        3.4.2 设置情境,贴近生活
        3.4.3 侧重概念理解和公式的简单应用
第四章 AP物理C-力学考试分析
    4.1 AP考试简述
    4.2 AP物理C-力学考试简述
        4.2.1 考试形式
        4.2.2 考试要求
        4.2.3 评分机制
    4.3 考试内容
        4.3.1 运动学
        4.3.2 牛顿运动定律
        4.3.3 功、能、功率
        4.3.4 质点系和线性动量
        4.3.5 圆周运动与转动
        4.3.6 振动与万有引力
        4.3.7 AP物理C-力学和SATII物理中力学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对比
    4.4 2016-2018三年AP物理C-力学考试分析
        4.4.1 试题对应的知识点数量分布
        4.4.2 试题得分率分析
    4.5 试题特点
        4.5.1 重视物理表达式的推导,要求解题思路清晰
        4.5.2 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4.5.3 计算类试题占比大,强调数学解题能力
        4.5.4 从图像中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4.5.5 自由作答题善用动词表达出题意图
第五章 ACT科学推理考试分析
    5.1 ACT考试评述
    5.2 ACT科学推理考试简介
        5.2.1 考试形式与范畴
        5.2.2 考试目标及要求
        5.2.3 考题形式
    5.3 ACT科学推理中物理试题的研究
        5.3.1 涉及的专业知识背景
        5.3.2 对三种类型的题目考查方向的具体说明
第六章 对国际物理课程教育的启发
    6.1 高中生在国际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6.1.1 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2 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2 对三类考试的备考建议
        6.2.1 三类考试的共性建议
        6.2.2 三类考试的个性建议
    6.3 对国际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建议
        6.3.1 学生---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掌握基础物理知识
        6.3.2 教师---打造沉浸式、开放的国际物理课堂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2 研究的理论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奥苏伯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2.1.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1.3 库恩范式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历史
        2.2.2 物理学史
        2.2.3 教学过程
3 物理学史相关学位论文分析研究
    3.1 相关学位论文的宏观分析
    3.2 相关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
        3.2.1 从发展阶段划分
        3.2.2 从具体内容划分
    3.3 小结
4 物理学史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现状调查
        4.1.1 现状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4.1.2 实施过程
    4.2 具体情况分析
        4.2.1 学生问卷分析
        4.2.2 教师问卷分析
    4.3 调查结果
5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物理学史的可行性分析
    5.1 2017版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学史的要求
    5.2 2003版与2017版物理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5.3 教学过程融合物理学史的原则
6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物理学史的具体案例分析
    6.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案例
    6.2 库仑定律教学案例片段
    6.3 电源与电流教学案例片段
    6.4 全电路欧姆定律教学案例片段
    6.5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学案例片段
7 研究的结果与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结果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物理学史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 物理学史教师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对拔尖人才的需求
        1.1.2 高校自主招生形式的变化
        1.1.3 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中学生物理竞赛
        1.3.2 试题分析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4.4 研究步骤
2.研究理论基础
    2.1 素质教育理论
    2.2 教育评价理论
    2.3 多元智力理论
3.物理竞赛试题统计与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材料
    3.3 统计结果及分析
        3.3.1 阅读量的统计分析
        3.3.2 数学知识运用的统计分析
        3.3.3 试题类型的统计分析
        3.3.4 知识点的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物理竞赛试题成绩统计与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材料
    4.3 统计结果及分析
        4.3.1 复赛试题成绩统计分析
        4.3.2 决赛试题成绩统计分析
    4.4 本章小结
5.物理竞赛试题解题案例
    5.1 复赛理论试题解题案例
    5.2 决赛理论试题解题案例
6.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1.1 物理竞赛试题特点
        6.1.2 物理竞赛试题成绩特点
    6.2 建议
        6.2.1 对教师的建议
        6.2.2 对学生的建议
        6.2.3 对命题者的建议
    6.3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
        1.1.2 中国物理奥林匹克
        1.1.3 物理竞赛的一般价值
        1.1.4 对决赛还需进一步研究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路线
    1.5 研究的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有关的研究现状
        1.6.1 国内外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1.6.2 国内对思维方法的研究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思维影响问题的解决用思维方法培养思维
    2.2 需要统计的物理思维方法
    2.3 物理问题
        2.3.1 两类问题
        2.3.2 问题的结构与解决
3 决赛试题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统计与实例分析
    3.1 第30-36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3.2 第21-3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3.3 第11-2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3.4 第1-1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4 决赛中试题与思维方法分析
    4.1 试题的特性
        4.1.1 题量的特征
        4.1.2 阅读量的特征
        4.1.3 计算量的特征
        4.1.4 模块分布的特征
        4.1.5 原始问题的数量特征与分布特征
    4.2 思维方法的特征
        4.2.1 思维方法的数量特征
        4.2.2 全部思维方法的特征
        4.2.3 力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2.4 热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2.5 电磁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2.6 光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2.7 近代物理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3 原始物理问题思维方法的不同之处
    4.4 思维的考查特征
    4.5 典型题目
    4.6 研究对竞赛教学的指导
        4.6.1 为竞赛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提供依据
        4.6.2 用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4.6.3 渗透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工作与结论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5 核心概念界定
    1.6 理论基础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2.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总体特点分析
    2.1 “壬子癸丑学制”对物理学科的规定
    2.2 “中学校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课程的规定
    2.3 “中学校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科书的规定
    2.4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理念
    2.5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编排形式
3.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特点分析
    3.1 光学部分编排形式
    3.2 光学部分呈现方式
    3.3 光学部分物理概念的演变
    3.4 光学部分内容插图的运用
    3.5 光学部分习题内容的设置
    3.6 光学部分实验内容的选取
4.研究结论
    4.1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特点
    4.2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排方式特点
    4.3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特点
5.研究启示
    5.1 优化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2 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合理编排教科书
    5.3 合理增加物理学史内容,关注学科发展
    5.4 结合实际情景创设习题,题目在精不在多
    5.5 真正做到“走进生活,联系实际”
    5.6 体现语言美、追求极简之美,以简寓繁
6.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综述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所用资料
第一章 近代中国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纂背景
    第一节 近代学制改革与中学物理课程及课时的调整
        一、“壬寅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二、“癸卯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三、“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四、“壬戌学制”与高中物理课程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调整
        一、“颁布试行期”:1922 年—1931 年
        二、“正式实行期”:1932 年—1939 年
        三、“调整完善期”:1940 年—1949 年
    第三节 近代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刊的发展阶段
        一、“癸卯学制”前后的中学物理教科书
        二、“壬子癸丑学制”后的中学物理教科书
        三、“壬戌学制”后的高中物理教科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专业名词
        一、物理学专业名词的译定与辞典的编纂
        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物理名词的变迁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结构
        一、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内容体系
        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选择
        三、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一、1922 年以前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二、1922 年—1949 年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
    第一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演示实验的安排
        一、演示实验数量的变化
        二、演示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课后习题的设置
        一、课后习题数量的变化
        二、课后习题类型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课本插图的设计
        一、课本插图数量的变化
        二、课本插图类型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第一节 高中物理教科书对物理教学的指导
        一、民国时期对物理教学法的讨论
        二、案例分析:《落体运动》课程的设计
        三、高中物理教科书对试题设置的指导
    第二节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选用及影响
        一、民国时期教科书版本的选择
        二、民国时期补充教学材料的运用
        三、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堂剪影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者群体及其编纂理念
    第一节 编者群体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个案分析:三位代表学者及编者的经历
        一、周昌寿:最了解物理基础教育方向的编者之一
        二、丁燮林:物理实验教学的倡导者及践行者
        三、严济慈:研究为主,编书为辅的编者代表
    第三节 编者的编纂理念及思想
        一、重视名词术语的使用
        二、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
        四、重视前沿知识的输入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1902-1921 年中学物理教科书出版情况
附录二:1922-1949 年高中物理教科书出版情况(1)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美高考物理试卷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工具
    2.1 理论基础
    2.2 综合难度测量工具
第三章 中美高考物理试题综合难度分析
    3.1 难度因素水平的界定
    3.2 高考物理全国卷与美国SAT II试题综合难度分析
        3.2.1 2019 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与美国SAT II试题综合难度分析
        3.2.2 全国卷I与 SAT试题分别在综合难度上的一致性分析
第四章 中美高考物理试题知识点分析
    4.1 知识点统计分析
    4.2 力学部分试题分析
        4.2.1 力学知识点统计分析
        4.2.2 力学题目对比分析
    4.3 电磁学部分试题分析
        4.3.1 电磁学知识点统计分析
        4.3.2 电磁学题目对比分析
    4.4 热与热力学部分试题分析
        4.4.1 热与热力学知识点分类
        4.4.2 热与热力学知识点统计分析
        4.4.3 热与热力学题目对比分析
    4.5 波动与光学部分试题分析
        4.5.1 波动与光学知识点统计分析
        4.5.2 波动部分知识点分析
        4.5.3 几何光学部分知识点分析
        4.5.4 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分析
        4.5.5 “波动与光学”总结
    4.6 近代物理学部分试题分析
        4.6.1 近代物理学知识点统计分析
        4.6.2 近代物理学题目对比分析
第五章 中美试题难度和知识点的实证研究
    5.1 问卷测试及访谈
        5.1.1 被试选择及测量过程
        5.1.2 测试结果分析
        5.1.3 测试及访谈总结
    5.2 习题课教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作为高校选拔人才考试的思考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近五年全国卷Ⅰ和 SATⅡ知识点统计
    2016 年全国卷Ⅰ
    2017 年全国卷Ⅰ
    2018 年全国卷Ⅰ
    2019 年全国卷Ⅰ
    2016年SAT Ⅱ
    2017年SAT Ⅱ
    2018年SAT Ⅱ
    2019年SAT Ⅱ
附录2 :美国高考物理SAT Ⅱ试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10)全国物理竞赛(预赛)与上海市高三物理竞赛试题比较研究(201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开展与推广情况
        1.1.2 上海市高三物理竞赛的开展与推广情况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内容分析法
        1.3.3 SOLO分类评价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分类标准
    2.1 文献综述
        2.1.1 解题方法和技巧型
        2.1.2 题型归纳与分析型
        2.1.3 知识模块分类型
        2.1.4 单套试卷评述型
    2.2 SOLO分类理论基础
第3章 学科知识体系分析比较
    3.1 试卷解析
        3.1.1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析
        3.1.2 上海市高三物理竞赛试题分析
        3.1.3 试题分析总结
    3.2 试题对比研究
        3.2.1 考试大纲
        3.2.2 实验题
        3.2.3 应用性
第4章 SOLO分类分析比较
    4.1 试题的SOLO分类及示例
        4.1.1 扩展抽象结构层次
        4.1.2 关联结构层次
        4.1.3 多因素结构层次
        4.1.4 单一因素结构层次
    4.2 试题的SOLO分类层次统计
        4.2.1 全国竞赛试卷SOLO层次分类统计
        4.2.2 上海市竞赛试卷SOLO层次分类统计
    4.3 试题的SOLO层次变化趋势分析
        4.3.1 全国竞赛试卷SOLO层次变化趋势分析
        4.3.2 上海市竞赛试卷SOLO层次变化趋势分析
        4.3.3 综合对比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学科知识体系上
        5.1.2 认知发展结构上
    5.2 研究启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四、近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法高中物理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D]. 赵雨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D]. 尹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D]. 周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研究[D]. 都鹏程.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5]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研究[D]. 唐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D]. 高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D]. 李子沫.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D]. 周凯依.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中美高考物理试卷的比较研究[D]. 庞玉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全国物理竞赛(预赛)与上海市高三物理竞赛试题比较研究(2014-2018)[D]. 叶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现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