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PS版生产线产生版基均匀砂目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雷海龙[1](2017)在《PS版质量的检测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预涂感光版在胶版印刷中得到广泛使用,人们越加重视版材的耐印力和复制精度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版材的砂目、氧化层与涂层间的关系,找到了影响预涂感光版质量变化的因素及规律。研究结论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版村的质量,推动印刷技术的发展。根据摩擦学、结构力学与印刷工艺学,对预涂感光版的砂目、氧化层、涂层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设计了砂目的粗糙度和疏密度对感光涂层影响的实验,感光涂层、氧化层对印版网点影响的实验及网点复制的实验。用测量仪测量出砂目的粗糙度参数、间距特性参数、 感光涂层厚度、网点面积率、亮度及颜色值。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曲线及方程。结果表明:砂目的粗糙度、疏密度对感光涂层有一定的影响规律,伴随版基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感光涂层厚度也随之增加,随着版基砂目的疏密度增大而感光涂层厚度减小,并比较分析出砂目的粗糙度对于感光涂层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亮调、中间调、暗调下,感光涂层厚度对印版网点面积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利用网点补偿曲线,找到了较为合适的感光涂层厚度范围:对于油墨吸收性较强的纸张,其对于网点面积增大率影响就越大;在整个阶调范围内,黄墨比其他油墨的平均色差偏小;亮调向暗调过渡,网点面积增大而产生的色差有扩大的趋势。
曾建鲜[2](2017)在《CTP版材铝板基的生产和典型缺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质量的铝板基是制造优质CTP版的首要条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CTP版材的发展概况,国内印刷用铝板基的生产与需求状况,对印刷用铝板带从量化指标和表观质量入手,分别分析其对CTP版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针对铝板基存在的典型缺陷,提出了版材生产中控制和处置措施。
扶宗礼[3](2013)在《非对称铸轧制备PS铝板基的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用普通对称式铸轧法制备的PS铝板基存在电解速率低、腐蚀不均匀等质量问题,尚不能满足国内高档PS板基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传统铸轧方法制备板坯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非对称下沉式多能场铸轧法。通过非对称铸轧PS铝板基的系统试验,研究了不同PS铝板基成品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表面粗糙度和电解腐蚀性能,并探讨了非对称铸轧制备高档PS铝板基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进行了非对称铸轧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获得了较合理的工艺参数范围。当铸轧带坯厚度为5.8mm时,铸轧区长度应控制在65~70mm,铸轧速度应该控制在1.2-1.4m/min,前箱温度应控制在675~685℃,励磁电流为10A,超声功率为200W。(2)研究了非对称下沉式多能场对PS板基铝带坯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对称式铸轧带坯相比,非对称铸轧的带坯组织由粗大的柱状晶转变为均匀细小等轴晶,晶粒平均直径在30~35μm之间,其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硬度分别提高了22.6%、23.66%、38.75%和9.90%。在实验室条件下,其铸轧速度范围为1.2-1.4m/min,比普通对称式铸轧(v=0.9-1.lm/min)提高了30%以上。(3)研究了非对称铸轧PS板基在不同冷轧工艺下的组织性能,获得了制备PS板基最合理的冷轧工艺参数为第一次冷轧变形量81%、经中间退火后第二次冷轧变形量75%,该工艺路线制备的PS板基晶粒度细小,分布均匀,电解腐蚀性能优越。(4)对比分析了非对称铸轧PS板基与其他两种PS板基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非对称PS板基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9.76%、7.35%,其力学性能与优质热轧PS板基相当;非对称PS板基的第二相粒子大小均一、分布均匀、粒子数目多,其表面的腐蚀孔洞弥散均匀分布,尺寸较大,形状较规则,方形状孔洞较多,具有较理想的组织结构。非对称铸轧制备PS铝板基的组织性能基本满足高档PS版对铝板基的要求。
马薏雯,刘昕[4](2012)在《PS版电解磨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文中认为首先针对PS版的版基材料,探讨铝材中微量元素和微观结构,以及铝版基的表面质量、外形尺寸对电解磨版的影响;其次论述了电解磨版前碱洗工艺存在的影响因素;然后对电解磨版工艺中的电源、电流密度、电解液、电解时间、电极和电解槽结构展开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以上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PS版电解磨版的过程,决定所得砂目的质量,必须加以正确控制。
刘晓丽,刘昕,张效林[5](2009)在《印刷版材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回收利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CTP版是最有前途的印刷用感光材料,而CTcP版则是采用传统PS版,打破了CTP应用瓶颈。无论是PS版材还是CTP版材,都需要铝版基作为印版的支持体。铝是重要的轻金属材料,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保护环境,PS版再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栋[6](2009)在《电磁铸轧制备PS版基工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印刷业产值每年以大于20%的速度递增,印刷行业的持续发展给PS版制造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国内PS版行业的发展还受其他相关行业技术的制约,铝版基问题是其中之一。目前国产铝版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PS版厂的需求,而且国产的铝版基仅属于中低端产品,对于高端铝版基还依赖进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在连续铸轧的关键环节施加电磁场,实施用电磁铸轧制备PS版基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通过电磁铸轧工业试验,分析了电磁参数对PS版基铝带坯金相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励磁电流为13A,中心频率为11Hz时,电磁铸轧的状态较稳定,带坯金相组织的细化效果较好。2、通过对PS版基力学性能和表面粗糙度的测试分析,研究了电磁场对PS版基力学性能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场对PS版基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提高了PS版基表面粗糙度的均匀性。3、通过测试PS版基的第二相分布和腐蚀性能,探讨了电磁场对PS版基腐蚀性能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在电磁能场的作用下,PS版基的第二相分布更均匀,腐蚀坑的均匀度明显提高。4、通过对PS版基阳极氧化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电磁场对PS版基阳极氧化膜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电磁场可提高PS版基氧化膜组织结构的均匀度,并使PS版基获得细小的氧化膜显微组织。
李春红[7](2009)在《PS版铝板基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选以1050铝合金和1052铝合金为原料,经过熔铸、均匀化处理、热轧、中间退火、冷轧工艺,各工艺采用相同的参数,对成品试样金相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电解腐蚀性能进行比较,选出性能较好的铝合金。以此铝合金为原料,改变热轧变形量、变形温度、中间退火温度、冷轧变形量,结合金相显微组织,电镜微观组织观察各因素对性能的影响,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制备工艺。分析了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与电解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在制备过程中采取措施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如下:(1)1052铝合金中的Mg元素含量比1050中多,Mg元素对晶粒长大有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纯铝的再结晶温度,所以1052铝合金板晶粒比1050铝合金板晶粒细小均匀,这有利于提高铝合金板的强度和腐蚀性能,并且1052铝合金板表面Mg元素的富集分布和形成的氧化镁利于提高板基的腐蚀性能。因此用1052铝合金制成的PS板基比用1050铝合金制成的好。(2)在470℃热轧,420℃/1h中间退火条件下,试样的力学性能主要由冷轧变形量决定,而未进行中间退火的试样由热轧变形量和冷轧变形量共同决定。未经过中间退火的试样冷轧变形量85%的硬度最高,经过中间退火的试样冷轧变形量90%的硬度最高。且经过中间退火的试样的力学性能和电解腐蚀性能比未经过中间退火的好。(3)热轧温度380℃,中间退火380℃/1h,热轧变形量为88%,冷轧变形量为85%时,得到的性能最好,抗拉强度209.7MPa,屈服强度为206.2Mpa,延伸率为3.4%,平均晶粒为15.1μm。在2.5%(体积分数)的HCl水溶液中,试样的电解腐蚀电流密度可高达4.021E-5A/cm2,自腐蚀电位达到-0.7358V,腐蚀均匀性好,腐蚀后表面形貌孔洞尺寸较小,形状规则,分布均匀。(4)轧制过程中产生大量位错,位错边界分割晶粒而使晶粒细化,热轧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和热轧后的退火都有细化晶粒作用,因此此工艺使晶粒得到较大细化,晶粒可以从210μm左右减小到15μm左右。试样的显微硬度随着晶粒的减小而提高。
黄秋颖,沈刚[8](2008)在《成品PS版的检测和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S版生产厂家众多,产量日益增加,品种也越来越多,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检测和评价体系,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从表观和性能两个方面,探讨PS版的检测和评价方法,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测和评价体系。
刘丽[9](2008)在《高性能PS版卷筒线生产工艺规范的研究》文中认为PS版是目前消耗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平印版材。PS版制造业已经成为当前印刷器材制造业极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对PS版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保证PS版品质稳定、一致并符合PS版生产实际的工艺规范具有实用意义。为保证PS版卷筒线生产出高质量的版材,需要制定PS版生产工艺的指标体系来指导生产。本论文以西安煤航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实际为实验依据,参照化工部PS版行业标准,首先分析了该企业PS版各生产阶段的控制参数对版材质量的影响,然后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数理统计原理确定PS版生产线中主要参数的控制方法及其合理范围。经检验,根据这套生产流程规范生产出的PS版与其他品牌相比,在砂目结构上,其细、深、均匀都处于较为理想的砂目状态并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最后,通过感光性能实验确定了“煤航”牌PS版的最佳制版条件。
赵虎乾[10](2006)在《浅析PS版表观弊病——划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浅谈PS版生产线产生版基均匀砂目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PS版生产线产生版基均匀砂目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PS版质量的检测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主要符号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砂目质量 |
1.2.2 感光涂层质量 |
1.2.3 印刷网点质量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影响PS版质量的因素 |
2.1 铝版基 |
2.2 砂目 |
2.3 阳极氧化 |
2.4 感光涂层 |
2.5 晒版 |
2.6 显影 |
2.7 上机印刷 |
2.8 润版液 |
2.9 油墨与纸张 |
3 理论分析 |
3.1 PS版砂目状态分析 |
3.1.1 砂目的评价参数 |
3.1.2 砂目要求 |
3.1.3 版面水量 |
3.2 PS版的磨损分析 |
3.2.1 砂目磨损阶段 |
3.2.2 砂目磨损形式 |
3.2.3 砂目磨损机理 |
3.3 涂层磨损及面积计算 |
3.4 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 |
3.5 仪器的工作原理 |
4 实验 |
4.1 实验设计 |
4.2 实验器材 |
4.3 实验过程 |
4.4 Fuji测控条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砂目轮廓曲线分析 |
5.2 版基砂目影响感光涂层的实验 |
5.2.1 实验数据的获取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感光涂层影响印版网点面积实验 |
5.3.1 实验数据的获取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影响网点变化的实验 |
5.4.1 实验数据的获取 |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况 |
(2)CTP版材铝板基的生产和典型缺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CTP版材的发展 |
2 印刷用铝板带的生产与需求 |
2.1 印刷用铝板带的生产概况 |
2.2 印刷用铝板带的需求 |
3 印刷用铝板带的质量要求 |
3.1 CTP版用的铝板基的量化指标 |
3.1.1 铝板基的化学成份 |
3.1.2 铝版基的物理机械性能 |
3.1.3 铝板基的几何性能 |
3.1.4 铝板基的电解性能对CTP版的电化学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5 铝板基的板型对CTP版的影响 |
3.2 铝板基的表观质量 |
3.2.1 卷材外观质量 |
3.2.2 铝板基典型的表面质量对CTP印版的影响 |
3.2.2. 1 轧制线(Grain Streak) |
3.2.2. 2 织布纹(Strike Through) |
3.2.2. 3 金属条纹(Mill Line) |
3.2.2. 4 黑条(Black Line) |
3.2.2. 5 压过划痕(Surface Broken) |
3.2.2. 6 非金属压入(主要是油污压入Roll in Oil) |
3.2.2. 7 金属或颗粒压入(Roll in Dirty) |
4 结束语 |
(3)非对称铸轧制备PS铝板基的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PS版发展概况 |
1.2 PS铝板基的质量要求 |
1.2.1 铝板基的表面质量要求 |
1.2.2 铝板基的力学性能要求 |
1.2.3 铝板基的电解腐蚀性能要求 |
1.3 PS铝板基制备技术 |
1.4 国内外对PS铝板基的研究现状 |
1.5 电磁场和超声波在铸轧技术中的研究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2 非对称铸轧工艺参数的研究 |
2.1 非对称铸轧技术的优势分析 |
2.2 铸嘴下沉高度对非对称铸轧区间长度的影响 |
2.2.1 铸嘴下沉高度对非对称铸轧区长度的影响 |
2.2.2 铸嘴下沉高度对非对称铸轧冷凝区长度的影响 |
2.3 铸嘴下沉高度对铸轧凝固前沿放热的影响 |
2.4 非对称铸轧的液穴长度与工艺参数的关系研究 |
2.4.1 非对称铸轧对液穴形状与长度的影响 |
2.4.2 非对称铸轧的液穴长度与工艺参数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非对称铸轧PS板基铝带坯的实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与过程 |
3.1.1 试验方案 |
3.1.2 试验过程 |
3.2 工艺参数对非对称铸轧组织的影响 |
3.2.1 铸轧速度对非对称铸轧带坯组织的影响 |
3.2.2 前箱温度对非对称铸轧带坯组织的影响 |
3.2.3 铸轧区长度对非对称铸轧带坯组织的影响 |
3.2.4 多能场参数对非对称铸轧带坯组织的影响 |
3.3 不同铸轧方式下铝合金带坯组织的对比分析 |
3.3.1 宏观组织分析 |
3.3.2 微观组织分析 |
3.4 不同铸轧方式下铝合金带坯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 |
3.4.1 拉伸性能分析 |
3.4.2 显微硬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非对称铸轧带坯制备PS板基的冷轧工艺研究 |
4.1 铸轧带坯制备PS板基的工艺流程 |
4.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冷轧工艺对PS铝板基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3.2 冷轧工艺对PS铝板基金相组织的影响 |
4.3.3 冷轧工艺对PS铝板基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冷轧工艺对PS铝板基电解腐蚀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几种PS铝板基的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
5.1 不同PS铝板基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
5.2 不同PS铝板基的表面粗糙度对比分析 |
5.3 不同PS铝板基的显微组织对比分析 |
5.3.1 不同PS铝板基的金相组织对比分析 |
5.3.2 不同PS铝板基的第二相分布 |
5.4 不同PS铝板基的电解腐蚀性能对比分析 |
5.4.1 不同PS铝板基的极化曲线 |
5.4.2 不同PS铝板基的表面腐蚀形貌对比分析 |
5.4.3 不同PS铝板基的腐蚀极化曲线对比分析 |
5.5 非对称铸轧制备PS铝板基的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PS版电解磨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铝版基材料 |
1.1 铝版基中微量元素及微观结构 |
1.2 铝版基的表面质量与外形尺寸 |
2 电解磨版前的碱洗工艺 |
3 电解磨版工艺 |
3.1 电源及电流密度 |
3.2 电解液 |
3.2.1 电解液成分 |
3.2.2电解液温度 |
3.2.3 电解液浓度 |
3.2.4 Al3+浓度 |
3.2.5 电解液流速 |
3.3 电解时间 |
3.4 其他影响因素 |
4 结语 |
(6)电磁铸轧制备PS版基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S版的发展 |
1.1.1 国外PS版的发展 |
1.1.2 国内PS版的发展 |
1.2 国内PS版的发展前景 |
1.3 PS版生产工艺 |
1.3.1 除油处理 |
1.3.2 磨砂目处理及清洗 |
1.3.3 除灰 |
1.3.4 阳极氧化处理 |
1.3.5 后处理 |
1.3.6 涂布版基质量的要求 |
1.4.1 铝版基中感光胶 |
1.4 PS版对铝微量元素对其电解腐蚀性能的影响 |
1.4.2 铝版基中微量元素对PS版力学性能的影响 |
1.4.3 铝版基表观质量对PS版质量的影响 |
1.5 国内外对PS版基的研究 |
1.6 PS版基的制备工艺 |
1.7 电磁场铸轧的研究进展 |
1.8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磁铸轧制备PS版基带坯的工业试验 |
2.1 电磁场铸轧PS版基带坯的制备工艺 |
2.2 试验过程 |
2.2.1 铸轧设备及其工艺参数 |
2.2.2 电磁场参数的确定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普通铸轧与电磁铸轧带坯金相组织比较 |
2.3.2 普通铸轧与电磁铸轧带坯力学性能比较 |
2.3.3 电磁场对铝带坯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铸轧PS版基物理性能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电磁铸轧PS版基力学性能研究 |
3.2.1 试验方法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电磁铸轧PS版基表面粗糙度研究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铸轧PS版基第二相分布及其腐蚀性能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电磁铸轧PS版基第二相分布研究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PS版基的腐蚀机理 |
4.4 电磁铸轧PS版基腐蚀性能研究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铸轧PS版基阳极氧化膜研究 |
5.1 铝阳极氧化膜的作用 |
5.2 铝阳极氧化膜的形机理 |
5.3 氧化膜的结构,组成,性能及缺陷 |
5.4 试验材料 |
5.5 试验装置 |
5.5.1 阳极氧化覆膜试验装置(电解抛光装置) |
5.5.2 氧化膜厚度测定试验装置 |
5.6 试验方法 |
5.6.1 阳极氧化膜的制备 |
5.6.2 氧化膜厚度的测定 |
5.7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7.1 显微组织 |
5.7.2 微观结构 |
5.7.3 氧化膜厚度 |
5.8 电磁铸轧制备PS版基的综合评价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参与项目 |
发表论文 |
(7)PS版铝板基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发展概况及生产简介 |
1.1 PS版 |
1.2 PS版板基概述 |
1.3 PS版板基选材 |
1.4 铝板基的制备工艺 |
1.5 铝板基的质量要求 |
1.5.1 铝板基的表观质量 |
1.5.2 铝板基的力学性能 |
1.5.3 电解腐蚀性能 |
1.6 晶粒细化机制 |
1.7 国内外PS版基的差异及缺陷的预防措施 |
1.7.1 铝合金PS版板基的化学成分 |
1.7.2 铝版基表面质量的控制 |
1.7.3 铝板基显微组织 |
1.8 CTP版 |
1.9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样的制备工艺 |
2.1 试样总的工艺流程 |
2.2 试验材料的选择和制备 |
2.3 力学性能试样加工 |
2.4 表面粗糙度 |
2.5 组织形貌 |
2.6 腐蚀性能 |
第三章 合金原料选择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结果 |
3.2.1 力学性能 |
3.2.2 显微组织 |
3.2.3 腐蚀性能 |
3.3 分析与讨论 |
3.4.小结 |
第四章 轧制变形量对PS板基性能影响 |
4.1 试验方案 |
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2.1 版基表面粗糙度 |
4.2.2 制备过程中的金相组织 |
4.2.3 力学性能 |
4.2.4 腐蚀性能 |
4.3 小结 |
第五章 晶粒细化机制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2.1 制备过程中的金相组织和晶粒大小测定 |
5.2.2 电镜观察 |
5.3 小结 |
第六章 热轧和中间退火温度研究 |
6.1 试验方案设计 |
6.2 热轧和退火温度都改变 |
6.2.1 组织形貌观察 |
6.2.2 力学性能 |
6.3 退火温度不变,改变热轧温度 |
6.3.1 组织形貌观察 |
6.3.2 力学性能 |
6.4 热轧温度不变,再次改变中间退火温度 |
6.4.1 组织形貌观察 |
6.4.2 力学性能 |
6.5 各方案力学性能比较 |
6.6 热轧温度380℃,中间退火380℃/1h下试样分析 |
6.6.1 烘烤后力学性能 |
6.6.2 晶粒大小测量 |
6.6.3 腐蚀性能 |
6.6.4 轧制过程第二相变化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高性能PS版卷筒线生产工艺规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概述 |
1.1 国内PS版的发展情况 |
1.2 国外PS版发展现状 |
1.2.1 PS版生产技术先进 |
1.2.2 生产自动化程度高 |
1.3 我国PS版发展的前景 |
1.3.1 加强技术改造,促使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
1.3.2 加强新品种的开发研制工作 |
1.3.3 改善产品的总体性能 |
1.4 本课题项目企业情况——西安煤航印刷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
1.4.1 企业情况 |
1.4.2 生产线介绍 |
1.5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及本课题的具体内容 |
2.影响PS版质量的因素分析 |
2.1.砂目状态 |
2.2.氧化膜 |
2.3.感光性能 |
3.实验条件及数据测量条件、方法 |
3.1 版基表面处理中各阶段溶液浓度的测试、计算 |
3.1.1 除油溶液碱值检测方法 |
3.1.2 电解液浓度的检测方法 |
3.1.3 除灰溶液总碱值检测方法 |
3.1.4 氧化液浓度的检测方法 |
3.1.5 中和液硫酸浓度的检测方法 |
3.2 特性指标检测方法 |
3.2.1 感光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3.2.2 砂目粗糙度Ra、Rz/Ra值的检测 |
3.2.3 氧化膜单位质量的测定 |
3.3 应用性能检测方法 |
3.3.1 标准晒显条件的确认方法 |
3.3.2 分辨力的测定 |
3.3.3 网点再现能力的测定 |
3.3.5 着墨性能和亲水性能的测试 |
4.建立PS卷筒线生产工艺流程规范的理论基础 |
4.1 抽样调查 |
4.1.1 简单随机抽样 |
4.1.2 系统抽样 |
4.2 中心极限定理 |
4.3 多元线形回归 |
4.4 相关系数 |
5 生产工艺过程中各参数范围的确定 |
5.1 除油阶段各参数的确定 |
5.2 两次中和酸液浓度的确定 |
5.3 电解粗化过程中各参数的确定 |
5.3.1.电解粗化条件对砂目参数的影响 |
5.3.2 Ra值与Rz值之间的相关关系 |
5.3.3 电解过程中各参数范围的确定 |
5.3.4 回归模型的建立 |
5.3.5 电镜试验及砂目对比试验 |
5.4.除灰阶段各参数的确定 |
5.5 阳极氧化阶段各参数的确定 |
5.5.1 阳极氧化的原理 |
5.5.2 氧化条件对氧化膜厚度的影响 |
5.5.3 阳极氧化阶段各参数范围的确定 |
5.5.4 氧化膜单位面积质量范围 |
5.6 涂布阶段 |
5.6.1 涂布阶段参数范围的确定 |
5.6.2 PS版感光性能试验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浅谈PS版生产线产生版基均匀砂目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PS版质量的检测与分析研究[D]. 雷海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2]CTP版材铝板基的生产和典型缺陷分析[J]. 曾建鲜. 中国金属通报, 2017(04)
- [3]非对称铸轧制备PS铝板基的工艺与性能研究[D]. 扶宗礼. 中南大学, 2013(06)
- [4]PS版电解磨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J]. 马薏雯,刘昕. 铝加工, 2012(02)
- [5]印刷版材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回收利用[J]. 刘晓丽,刘昕,张效林.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09(12)
- [6]电磁铸轧制备PS版基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 杨栋. 中南大学, 2009(S1)
- [7]PS版铝板基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李春红. 西南大学, 2009(09)
- [8]成品PS版的检测和评价[J]. 黄秋颖,沈刚. 影像技术, 2008(05)
- [9]高性能PS版卷筒线生产工艺规范的研究[D]. 刘丽.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10]浅析PS版表观弊病——划伤[J]. 赵虎乾. 印刷杂志,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