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表演者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提高表演者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一、提高演奏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论文文献综述)

白晨壮[1](2021)在《地方戏曲院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山西省晋剧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章若琪[2](2021)在《试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创新型阶段性训练 ——以民乐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及发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地进行课程分阶段设计并据此开展学习与训练,是视唱练耳学科教学的基本手段,而不同阶段划分的重要标准和关键性因素之一,即教学对象的专业主体之特性、需求及其改变。本论题充分关注这一变化,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了“创新型阶段性训练”的教学理念,围绕其在各教学环节中的实施与体现,从总体建议、教案设计、实践反馈、理念梳理和延伸思考几方面,探索展望了学科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我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显现出的诸多特殊性,是本论题投入研究并得出现阶段初步结论的主要缘由和依据。有关文中所涉及的中西方音乐思维习惯之差异,当代音乐元素在现今民乐作品中的运用,学科教学中基础性、实验性与民族性之融合等问题的分类阐述,无论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还是对视唱练耳学科的未来发展而言,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启示意义。究竟怎样的阶段性视唱练耳训练能够给予学生较有力的技术与常识辅助?怎样的教学脉络和教学功能排布同学生的专业学习进度更为吻合?在有限的教学时长内,有哪些内容是应当被关注却容易被忽视的?又有哪些教学中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推敲?文章认为,合理有效的学科教学模式应当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层级分明、过程清晰,特色显着且多元广泛的,尽管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但置身如今包罗万象、日新月异的音乐大环境中,教学者不断通过反思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并及时将其反映于日常教学之中仍然是必要的。唯有如此,学生方能真正地将课程与专业接轨,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提升自我。本文试图透过针对不同现象及内容的教学建议,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训练习题或实际音乐作品片段展示,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理念,并为该论题的深入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常江[3](2019)在《关于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大提琴教学改革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职业院校的大提琴教学如何创新、如何发展,成为了职业院校每一位大提琴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实训课程四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李国佳[4](2018)在《学生艺术社团运作模式研究 ——以学生交响乐团为例》文中认为近几年以来,随着高雅艺术普及,国内学习西洋器乐的青少年学生逐步增多,学生交响乐团的数量也在日渐增加。学生交响乐团组建呈现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的局面,依托于学校建立的学生交响乐团数量众多,运行发展较为成熟,管理模式较为统一,而依托于社会其他组织力量创建的学生交响乐团,种类形式多样化,一方面,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社会实践及音乐审美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成为社会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依托于社会其他组织力量创建的学生交响乐团主要有政府主导型、事业单位主导型以及非政府组织主导型,其中事业单位主导型又进一步细分为学校主导型和文化单位主导型,三大模式各具特点。政府主导型资源整合能力强,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事业单位主导型涉及不同的学校以及文化事业单位,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非政府组织主导型能够有效挖掘民间资源,实现多元化的供给。本文结合国内学生交响乐团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当前学生交响乐团活动的任务、特点及类型。分别以上海学生交响乐团、苏州青少年爱乐乐团、上海国际青少年管弦乐团等为例,从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四个要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政府主导型、事业单位主导型(学校主导型和文化单位主导型)以及非政府组织主导型为基点,同时以昆明·西山青少年交响乐团创新型模式为参考,建立了学生交响乐团的理想运作模式,主张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健全准入机制,实现学生交响乐团规范化、程序化发展。

林卿[5](2018)在《非遗传承视野下区域音乐教育体系建构的理论探索 ——以龙岩行政区域学校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非遗”为视域,将区域音乐(包括“非遗”文化)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之原则指导下,注入龙岩地区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学课堂,进而尝试为构建区域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从龙岩政府行政区域的实际出发,走访了龙岩地区的文化馆、民间艺人、部分学校,搜集相关材料,并借助教育学、社会学、美学、音乐学和历史学的理论,揭示区域音乐在各类学校音乐教育的可能性,其目的主要在构建龙岩政府行政区域音乐教育体系上,力求创造出既有说服力的理论,又能为其它地区的“区域音乐”作为各类学校的教学课程,提供有效的、可参照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本文由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分析入手,探讨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明区域音乐融入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着力创造区域音乐教育的体系化;阐释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等;最后提出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标准,以及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性质、理念、思路与实施建议等。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建构,作为一种龙岩地区学校的现象来看,其实施将形成一个由众多学生参加的、有连续性(从幼儿园到大学)意义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区域社会文化现象。这对于区域音乐教育的审美意义来说,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自然美,而且也能体悟到区域音乐艺术美,并在不同类型的区域音乐民俗活动中,使学生重新认识、感悟区域音乐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怀。这一体系的建构,也能够从制度上保证将优秀的区域音乐作为各类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上探索、凝练如何着力打造区域音乐融入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着力创造区域音乐教育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而提升区域音乐教育体系建构的理论价值。本文的另一创新点在于,将原先仅局限于片段的、散落的、未能达到“能自成体系”的区域音乐教学活动进行体系化梳理,提出“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并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采用“系统性、实践性与学理性”合力并举的思维方式,对区域音乐教育体系进行框架性的课程标准设计,以期对龙岩地区区域音乐的学校教育具有启示和规范的作用。当然,本文所构拟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标准还有待今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并在实践探索中进行理论提升,使区域音乐教育体系建构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逐步完善。

吴楚君[6](2017)在《扬剧当代职业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扬剧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其教育历史悠久,当代的扬剧教育主要依托学校,以职业教育的形式呈现。本文从音乐教育学和教育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扬剧教育史的梳理,对比分析出扬剧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几种教育形式的特点,并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班为例,详细地剖析了扬剧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结合扬剧传承的诸多形式,总结了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班为代表的扬剧职业教育形式的优势与不足,阐释了扬剧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并对扬剧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颜悦[7](2017)在《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基本架构及其各部分的内涵与作用。即普通音乐教育应由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及社会音乐教育三部分组成,彼此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对个体的完整的音乐教育。同时,对三者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国际相关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与辨析,通过文献综述确定研究对象、性质与范畴,并进一步确定研究方法。本文通过上篇、下篇各两章节,分别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架构进行详细论述与分析。第一章论述普通音乐教育架构中的学校音乐教育。第一节分析哲学基础与学校音乐教育,从音乐教育哲学对学校音乐教学的影响,以及哲学思维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多元作用进行论述;第二、第三节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在目标设置、内容设置等方面的变迁或版本差异进行论述。作为比较研究的参考,对美国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框架等方面存在的理念差异进行分析;第四节对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第二章分别对家庭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领域中起到的延续与拓展作用进行梳理。家庭音乐教育的态度与观念对于个体提升音乐素养给予了精神与物质双重支持;社会音乐教育以其灵活多变的形式与途径,在普通音乐教育领域中起到十分独特的、有力的支持作用。此外,终身音乐教育能作为学校、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提供长期有效的后续保障。第三章从政治基础的角度对普通音乐教育在架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所处的角色与定位进行分析。论述我国颁布的各类相关政策对学校与社会音乐教育所起的作用与影响,以及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各级政府职能在普通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履行情况等。作为比较研究的案例,分析美国全国音乐教育协会在推动全美音乐学科发展过程中对国家法案与教育方针的制定等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本章最后分析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评估状况,并对在我国建设音乐教育评估体系的意义给予分析。第四章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音乐教师的需求等方面给予剖析。并基于社会音乐教育领域中师资来源情况,进一步对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的设置进行可行性分析。本章最后一节就当今互联网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将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与紧密结合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文的最后部分在上述四章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关于构建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的五点总结,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侯凯屹[8](2016)在《北京市中小学西洋管乐团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西洋管乐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依托北京市中小学的西洋管乐团的多样性、综合性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做以调查与研究。通过西洋管乐的历史发展与沿革,映射出现状中所存在的优劣问题,给予问题展开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如何研习科学的管理及教学模式,从而对于新型社会模式下的新一代学生起到正面的弘扬,发展西洋管乐的促进作用。西洋管乐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走进了我国,在而后的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直至现代才正式迈入稳定且积极的国际化轨道中。为了更好的发展与明确前进的方向,在实践调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鼓励及发扬正确方式方法,避除陈旧的教学模式,是对北京市中小学西洋管乐团的发展现状予以提升的重要问题。分别根据学校、家长、学生、环境等问题展开全方位的调查与研究,综合问题综合解决,积极促进中小学西洋管乐团的前进及未来发展方向。

针洁莹[9](2015)在《哈萨克族传统乐器胡布孜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布孜是哈萨克族诸多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属于弓拉弦鸣乐器,早在公元7世纪,胡布孜就已在哈萨克族先民中流传了。胡布孜以其独特的人文方式诠释着哈萨克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表演特征以及音乐形态的多样性。它是民族认同的精神桥梁和纽带,是哈萨克族草原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疆哈萨克族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哈萨克族胡布孜”被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哈萨克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胡布孜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哈萨克人民祈求神灵,祈福平安。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现今的胡布孜已经成为哈萨克族音乐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胡布孜的演奏人数都比较少,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过去胡布孜通常是在祈求神灵时由巫师演奏,普通群众很难接触到胡布孜;二,胡布孜一直受到哈萨克斯坦文化的影响,在制作、演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外来因素。本文以胡布孜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伊犁地区胡布孜重要传承人苏力唐阿祖·伊斯康旦尔及他的徒弟们进行采访,探析了胡布孜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和演变,从胡布孜的演奏者、胡布孜的种类及其制作、胡布孜的演奏技巧和演奏内容及其传承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哈萨克族经典传统乐器的特点,阐述了关于胡布孜传承保护的建议与看法,从而为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研究依据。全文分为四个部分:1.绪论。通过前期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结合田野调查,提出本文的研究缘起、目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2.与胡布孜共生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背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对胡布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3.哈萨克族胡布孜田野调查分析。详细阐述胡布孜的历史沿革,并结合田野调查,探究胡布孜的制作、演奏方法及其演奏内容。4.胡布孜的传承与保护。分析胡布孜的传承过程,对胡布孜的“非遗”价值进行概述,提出保护与传承胡布孜的合理方法和措施。

温雪霖[10](2015)在《论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文中认为弦乐四重奏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是一种传统的西方音乐体裁,与管弦乐队宏伟磅礴的气势和丰富多变的音色相比,它是以亲切、入微的表现见长。由于它演奏乐器数量有限,所以每个声部的独立性都可以清晰施展出来,它特有的亲切和优雅的气质一直给广大的听众带来不同的音乐体验,因此也倍受广大音乐人士的青睐。大提琴作为弦乐四重奏的主要成员,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大提琴在室内乐中的重要性,在弦乐四重奏的共性中寻找大提琴的独特性。弦乐四重奏中的大提琴有别于大提琴的独奏及乐队合奏,在室内乐中大提琴则是一个赋有多角色的重要乐器,以往研究者大多是以演奏员应该具有的音乐素养方面出发来展开研究,如从音准,节奏等方面入手,研究的是重奏的整体性问题,本文则是通过大提琴在重奏演奏中扮演不同角色时应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室内乐这一体裁基础之上,注重大提琴本身特殊角色的研究,也联系演奏者的技术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来解析大提琴如何能够更好的演奏弦乐四重奏作品,首先了解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重要性,既然大提琴是弦乐四重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就要了解为什么大提琴如此重要,通过配器法、和声学、音乐美学的理性分析,了解到在作品中,音响的配置、声部的组成、和声的构成等诸多问题,从中能够了解到大提琴在重奏中的重要之处。由于大提琴在四重奏中如此重要,那演奏者在自身技巧、乐感和人文素养上也需要具备很好的素质。大提琴在四重奏中扮演了很多角色,从不可或缺的第三者到配角最终成为主角,这种角色的扮演伴随着社会变革、人文进步而逐渐改变,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性格,通过对各种“角色”的分析,使我们更好的完成作品。经过以上研究,对《论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角色”》这一论题做出概括性的总结。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发掘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大提琴独特性,为在这方面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为其他研究者做一份参考。

二、提高演奏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演奏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2)试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创新型阶段性训练 ——以民乐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及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新型阶段性视唱练耳训练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一节 创新型阶段性视唱练耳训练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 实行创新型阶段性视唱练耳教学的必要性
第二章 国内民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现况
    第一节 民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特点及特殊性
    第二节 当前民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现况分析
    第三节 创新型阶段性训练对民乐学生专业音乐学习的作用
第三章 实施创新型阶段性训练的具体设想与相关问题
    第一节 创新型阶段性训练理念在民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整体性渗透
        一、以感知、体验为主的前期准备阶段
        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训练阶段
        (一)技术性阶段与音乐性阶段
        (二)级进式阶段与跨越式阶段
        (三)练习、测量与评价
        三、多种实践综合的推衍巩固阶段
    第二节 民乐专业视唱练耳相关理论教学中的创新型阶段性训练
        一、律的基本常识
        二、音腔、板式与音韵
        三、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曲调发展手法
    第三节 民乐专业和声听觉训练中的创新型阶段性训练
        一、色彩为引,先横后纵
        二、使用多样化的音源开展训练
        三、补充学习非三度叠置和弦
    第四节 民乐专业旋律听写及视唱教学中的创新型阶段性训练
        一、民族调式在调式调性训练中的介入时间及相关问题
        二、增添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内容
        三、补充较具前沿性的当代音乐元素训练
        四、合理优化多声部训练内容及形式
        五、有关读谱与背谱能力的培养建议
    第五节 教学实例设计与分析
    第六节 其他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创新型阶段性构想概述
        一、声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创新型阶段性构想
        二、作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创新型阶段性构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关于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大提琴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二、教学形式的大胆创新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四、实训课程的不断完善

(4)学生艺术社团运作模式研究 ——以学生交响乐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1、背景
        2、问题提出
        3、意义
    (二)概念界定
        1、学生艺术社团
        2、学生交响乐团
        3、运作模式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文献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理论依据
        1、公共组织理论
        2、李维特组织理论
        3、教育机构群理论
一、关于学生交响乐团成立意义及活动特征
    (一)学生交响乐团成立的意义
        1、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促青少年成长
        2、整合社会资源活跃品牌文化建设
        3、坚持公益性原则发挥服务性功能
    (二)学生交响乐团活动的特征
        1、学生交响乐团活动的任务
        2、学生交响乐团活动的类型
        3、学生交响乐团活动的特点
二、学生交响乐团三种运作模式分类与优劣势分析
    (一)学生交响乐团运作模式分类依据
    (二)学生交响乐团运作模式类型
        1、政府主导型
        2、事业单位主导型
        3、非政府组织主导型
    (三)学生交响乐团运作模式分析
        1、社会结构—为乐团成立提供资源
        2、参与者—为乐团普及提供途径
        3、组织目标—为乐团发展构建蓝图
        4、技术构成—为乐团运作提供保障
    (四)不同运作模式优势和劣势分析
        1、政府主导型模式优劣势分析
        2、事业单位主导型模式优劣势分析
        3、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模式优劣势分析
三、个案分析:以昆明·西山青少年交响乐团为例
    (一)昆明·西山青少年交响乐团成长历程
    (二)昆明·西山青少年交响乐团运作模式
        1、社会结构
        2、参与者
        3、组织目标
        4、技术构成
    (三)昆明·西山青少年交响乐团运作特点
        1、引入企业风险投资多元主体合作
        2、提倡开展普及性活动为主的原则
        3、创新教育理念合理开发社会资源
四、学生交响乐团多元主体运作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多元主体的学生交响乐团运作模式
        1、多元主体运作模式运行的条件
        2、多元主体运作模型的构建
    (二)完善运作模式制度建设
        1、完善政府相关政策制度
        2、建构学生交响乐团组织结构
        3、明确学生交响乐团组织目标
    (三)为学生乐团提供充足的外部资源支持
        1、积极引导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广泛参与
        2、引导乐团积极挖掘身边的相关资源
        3、发挥互联网优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非遗传承视野下区域音乐教育体系建构的理论探索 ——以龙岩行政区域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分析
    第一节 区域音乐:学校外部传承中的两种倾向
        一、民间艺人:处境濒危却坚守不舍
        二、非遗传承:自然传承与官方、社会力量合力
    第二节 区域音乐教育:学校内部传承中的两种现象
        一、教师队伍:“意识淡薄”与“心存敬畏”共存
        二、教育传承:“能力薄弱”与“传承能手”并行
第二章 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节 着力打造区域音乐融入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一、践行区域音乐教育,增强师生文化自觉
        二、践行区域音乐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第二节 着力创造区域音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在传承中增强民族意识,在实践中提升民族素养
        二、在传承中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实现内化于心
第三章 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可行性
    第一节 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理论基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要求
        二、三个工程:区域音乐教育从新理念转向新措施
    第二节 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基础
        一、各类民间艺人:汇聚实现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音乐:体裁形式多样、题材内容丰富
        三、各类学校:区域音乐教育拟设置的实践基地
        四、实践参照:泉州南音教育办学模式
第四章 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标准
    第一节 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性质、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理念与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节 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三节 建构区域音乐教育体系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
        五、制定教学质量的评估条例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6)扬剧当代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现状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扬剧教育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传统的扬剧教育形式(1949 年以前)
        一、家族传承
        二、师友相传
        三、科班教学
    第二节 当代的扬剧教育形式(1949 年至今)
        一、随团学艺
        二、职业教育
        三、业余训练
    第三节 对扬剧教育形式变迁的反思
        一、传统和当代扬剧教育形式的对比
        二、扬剧教育形式变迁的具体体现
        三、扬剧教育形式变迁的原因
第二章 扬州艺校扬剧职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扬州市扬剧院(扬州市扬剧学校)
    第二节 扬州专区文化艺术学校
    第三节 扬州地区文艺训练班(扬州市文艺训练班)
    第四节 扬州市戏剧学校
        一、该校扬剧班的学生情况
        二、该校扬剧班的师资情况
        三、该校扬剧班的课程设置
        四、该校扬剧班的教学活动
    第五节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一、该校扬剧班的学生情况
        二、该校扬剧班的师资情况
        三、该校扬剧班的课程设置
        四、该校扬剧班的教学活动
第三章 对扬剧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节 扬州艺校扬剧职业教育的归纳分析
        一、发展概况的归纳
        二、学生情况的归纳
        三、师资情况的归纳
        四、课程设置的归纳
        五、教学活动的归纳
    第二节 当代扬剧职业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扬剧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四节 对扬剧职业教育的展望
        一、社会变迁对扬剧职业教育的影响
        二、扬剧职业教育的教育人类学思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田野调查表
    二、田野调查录音
    三、2014 级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班的学生情况表
    四、照片资料

(7)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
    第三节、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一、我国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际相关研究现状
    第四节、本研究的结构与方法
        一、本研究的结构
        二、研究方法
上篇
    第一章、普通音乐教育架构中的学校音乐教育
        第一节、哲学基础与学校音乐教育
        第二节、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看课程标准目标设置的变迁
        一、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设置
        二、美国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设置
        三、中西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差异
        第三节、比较研究视域下的课程内容
        一、我国课程标准不同版本的内容差异
        二、美国课程标准的深化与拓宽
        三、课程标准与音乐课程的关联
        第四节、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践现状
        一、我国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
        二、美国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
        三、音乐课程实践价值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普通音乐教育架构中的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
        第一节、家庭音乐教育:背景与渊源
        一、培养音乐素养的温床
        二、家庭投入与音乐教育
        第二节 、社会音乐教育:灵活多变的形式与途径
        一、社会音乐教育在普通音乐教育架构中的地位与特征
        二、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社区、机构、图书馆、音乐厅等等。
        第三节、终身音乐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终身延续性
        二、学校、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的拓展
        第四节、家庭、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本章小结
下篇
    第三章、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角色与定位
        第一节、国家政策的指导性作用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风向标
        二、社会音乐教育的政策支持
        三、社区音乐文化生活的依托
        第二节、相关政府职能的为与不为
        一、不同政策贯彻执行中对"美育"解读的矛盾
        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音乐教学的高度控制
        第三节、比较研究案例——美国全国音乐教育协会的职能
        一、国家音乐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与践行者
        二、音乐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
        三、音乐教育者充分发挥的舞台
        第四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评估体系的建设
        一、现状:音乐教育评估的缺失
        二、多元层次评估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我国普通音乐教育体系规划与未来发展空间
        第一节、现状与问题
        一、缺乏有意识、体系化引导与规划的家庭音乐教育
        二、"分裂的"学校音乐教育
        三、功利化的社会音乐教育
        四、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缺乏深度沟通
        第二节、高等音乐教育体制中的培养目标设定
        一、观念的改变:表演与教育,两种专业的相融性
        二、分流与补充?抑或社会责任?
        第三节 、音乐教师的多元性需求
        一、学校音乐教师的综合音乐素养
        二、适应社会音乐教育需求——教师的成长空间
        三、兼有教师职能的家长
        第四节、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一、拓展"O2O"多模式的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
        二、借助网络资源丰富学校音乐课堂
        三、构建全球化网络背景下的音乐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构建普通音乐教育架构的三元纬度
    二、平衡与分担:学校音乐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三、家庭引导的必要性
    四、社会音乐教育功利性弱化
    五、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务实定位
附录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NAfME2016-2021年策略计划
    三、NAfME请求联邦政府拨款文件
    四、国际经合组织OECD教育经费支出状况数据(中国部分)
    五、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后记

(8)北京市中小学西洋管乐团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我国西洋管乐团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2.1 早期的沿革与发展
    2.2 近代的沿革与发展
    2.3 现代的沿革与发展
3 北京市中小学西洋管乐团发展现状
    3.1 丰台区马家堡小学
    3.2 海淀区永定路中学
    3.3 顺义区光明小学
    3.4 朝阳区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3.5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4 北京市中小学西洋管乐团调查结果的分析
    4.1 学生学习西洋管乐的目的调查
    4.2 学生学习西洋管乐的功利性
    4.3 师资综合能力有缺失
    4.4 中小学西洋管乐团混乱的管理与建设层面
5 对北京市中小学西洋管乐团建设的若干建议
    5.1 端正学生学习西洋管乐的态度
    5.2 全面提高专业授课教师的素质素养
    5.3 改进中小学西洋管乐团的管理与机制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哈萨克族传统乐器胡布孜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2 与胡布孜共生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背景
    2.1 与胡布孜共生的生态环境
    2.2 胡布孜的分布
    2.3 胡布孜的演奏者巴克斯的起源
    2.4 胡布孜的演奏者巴克斯的代表人物
3 哈萨克族胡布孜田野调查分析
    3.1 胡布孜名称辨析
    3.2 胡布孜的历史探源
    3.3 胡布孜的种类及制作
        3.3.1胡布孜的种类
        3.3.2胡布孜的制作
    3.4 胡布孜的演奏方法及其演奏内容
        3.4.1胡布孜的演奏方法
        3.4.2胡布孜作品分析
4 胡布孜的传承与保护
    4.1 胡布孜的传承者
    4.2 苏力唐阿祖专访
    4.3 胡布孜的“非遗”价值
    4.4 胡布孜传承的保护
        4.4.1胡布孜的保护
        4.4.2胡布孜演奏者的保护
        4.4.3胡布孜生存环境的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胡布孜专业演员采访访谈录
    附录2 田野调查采风照片
致谢

(10)论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专着类
        (二)论文类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提琴在室内乐中的重要性
    一、从理性——音乐理论中探索感性的大提琴艺术
        (一)阅读配器法,思考大提琴在重奏中的作用
        (二)在和声学中凸显声部特色
        (三)从音乐美学角度体会大提琴音色的作用
    二、大提琴乐手演奏室内乐中应具备的素质
        (一)娴熟的技巧
        (二) 良好的乐感
        (三)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
第三章大提琴在室内乐中的“角色”与其它乐器合作的要点
    一、大提琴在室内乐中的“角色”
        (一)第三者
        (二)配角
        (三)主角
    二、大提琴在室内乐中扮演各个角色时应注意的合作要点
        (一)第三者---红花还要绿叶配
        (二)配角---心甘情愿的“第二名”
        (三)主角---谦虚的“理直气壮”
第四章大提琴在中外室内乐作品中“角色”的分析与把握
    一、中国作品分析
    二、外国作品分析
        (一)海顿作品2首
        (二)莫扎特作品2首
        (三)贝多芬作品2首
    三、准确把握在重奏中各种角色的扮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提高演奏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戏曲院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山西省晋剧院为例[D]. 白晨壮. 中国戏曲学院, 2021
  • [2]试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创新型阶段性训练 ——以民乐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及发展为例[D]. 章若琪.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3]关于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大提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 常江. 北方音乐, 2019(13)
  • [4]学生艺术社团运作模式研究 ——以学生交响乐团为例[D]. 李国佳. 云南大学, 2018(01)
  • [5]非遗传承视野下区域音乐教育体系建构的理论探索 ——以龙岩行政区域学校为例[D]. 林卿.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8)
  • [6]扬剧当代职业教育研究[D]. 吴楚君.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7]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论[D]. 颜悦.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8]北京市中小学西洋管乐团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 侯凯屹. 新疆师范大学, 2016(04)
  • [9]哈萨克族传统乐器胡布孜的调查与研究[D]. 针洁莹. 新疆师范大学, 2015(02)
  • [10]论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D]. 温雪霖. 沈阳师范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提高表演者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