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写作心理障碍的对策

克服写作心理障碍的对策

一、克服习作心理障碍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江华芳[1](2021)在《仿写,让写作从畏难走向自信——指导小学生仿写的实践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优化小学写作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动笔、乐于表达。对于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如何采取有效教学对策,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激励学生乐于动笔表达,是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经常探讨的重要话题。文章结合小学语文写作课具体个案,通过有计划、有梯度地指导学生开展仿写训练,对学生进行训练跟踪和调查,帮助学生克服习作恐惧心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辰辰[2](2021)在《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C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说语文教会我们感悟大千世界,那么习作就是外在世界和内在心理的具体表现。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生命的思索,人生的喜怒哀乐、感物伤怀都可以融入在语言文字之中,通过作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习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小学生步入高年级学习的时候,习作在语文学习的重难点中已然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我国目前的习作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不愿写、不会写、不想写,教师对习作教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常州市C小学高学段习作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五大方面:习作教学的态度、习作教学中的过程和方法,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习作教学的评价和习作难点。其中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不明确,思路狭隘化;读写结合教学浅表化,过分依赖课本;学生生活体验不足,习作内容虚假;缺乏习作资源,习作评价形式固化。导致这些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三点:学生兴趣不足,习作效率较低;教师思维固化,缺乏科研意识;应试教育束缚,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关注习作模式,忽略人文价值。最后依据以上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现状,简单阐述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加强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并有效运用习作资源;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培养习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优化习作评价机制。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媛媛[4](2020)在《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习作教学中,过分重视“怎么写”,却忽视了“写什么”这一原点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省略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封存了学生身体知觉参与认知发生状态的多种可能性,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表述。个体的感知经验是其学习与表达的基础和起点,对其心智发展和语言学习具有重要价值,没有丰富的感知经验,个体就不能理解、内化和生成属于自己的意义和知识。要回答习作中“写什么”的问题,当然主要聚焦在感知经验上,感知经验与学生的写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联结感知经验与写作的通道,实现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由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教学到一种建设性的教学,从整体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这类研究有待加强。整合已有关于儿童感知及其经验的研究,本研究在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克里希拉穆提的自我认知理论等思想观照下,初步探明了感知经验的基本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并尝试厘清感知经验与写作的内部关系,阐明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编制关于感知经验与小学生习作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量化研究,较为全面呈现小学生感知经验现状及其与习作训练的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感知经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感官知识处于较高水平,被试小学生群体的感官知识水平总体发展状况较好;意义认知、情感体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小学生群体在头脑中开展认知加工活动和获得情感体验的能力尚可,但有待完善;自我觉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待进一步发展。2.小学生感知经验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其中小学生的感官知识维度在男女性别、年级组别、现居地、辅导班数量、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意义认知维度在年级组别、父母学历组别、主要抚养人、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情感体验维度在男女性别、现居地、主要抚养人、辅导班数量、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自我觉知维度在男女性别、年级组别、出生地、现居地、父母学历组别、主要抚养人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小学生感知经验各维度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感知经验内部要素之间具有一定正向联系;感知经验各维度与习作训练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感知经验内部要素与习作训练之间也具有一定的正向联系。最后,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文本进行分析,透过文本发现小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感知敏锐的遗失、认知加工的缺乏、情感体验的贫瘠以及自我觉知的浅表等问题。具体探究小学生感知经验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并据此重点探寻以感知经验为依托的、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与建议,包括走进生活:感悟和生成感知经验;经典阅读,建构和内化感知经验;独特体验:驱动和引领感知经验;自我觉知:审视和升华感知经验;习作表达:重组和外化感知经验。

薛子涵[5](2020)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阶段处于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又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应该肩负起的重要职责。教师应当回归语文核心素养、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立足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视角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方法。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绪论部分由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四部分构成。第一章说明语言表达能力的概念及对小学生的意义。首先界定语言表达能力的概念并分析内部身心发展和外部环境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语言表达能力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生活的意义。第二章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一节从小学阶段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性质及语文教学专门任务论述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发挥的作用;第二节分析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表达要素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要求,将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践行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彼此串联,在基于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章结合教学案例和笔者的实习经历从教师教学和学生表达两个方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教师教学方面,分析教师在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针对不同课型制定的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它们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在学生表达方面,分析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的心理障碍及其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堂或作业练习中常出现的语言表达问题以及它们的负面影响。第四章主要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从激发动机,提升教师素养,夯实基础,培养语感,鼓励实践五个层面展开论述,层层递进,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方法。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遵循学生语言发展规律是选择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策略的依据。

彭程[6](2020)在《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写作,是高考英语试题中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是最高级的语言输出形式,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题型。如今,国家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与写作动机,缺乏学习主动性与良好的写作习惯等,都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停滞不前。因此,如何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已成为目前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尝试研究并运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支架式教学便是其中很重要的理论之一。支架理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主导,重视教学过程,本研究将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探讨该模式下的写作教学是否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所提高,进而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写作教学及支架理论展开研究和探索,对支架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和指导步骤进行了诠释,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笔者以自己所任教的两个高三班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实验班中使用支架式英语写作教学,在对照班沿用传统的结果写作法。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写作测试、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运用实验前的数据分析了当前的学情,制定了教学目标并设计和展开教学,最后,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旨在论证支架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发现,支架式英语写作教学将困难的写作任务进行分解,以学生为课堂中心,鼓励学生沿着支架向上攀爬,独立探索,在写作中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端正了写作态度。支架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充分利用支架的搭建和抽离,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和写作能力,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论证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最后,笔者总结了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教学启示,同时也为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些教学建议,希望本研究可以对当前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涂玲霞[7](2020)在《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郑州市第四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地位也在不断增强。近年来,为应对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不断随之改革,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也不断增强,在各类考试中所占比重加大。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成为英语教学中师生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英语写作长期以来一直令学生苦恼、大伤脑筋,提及英语写作便叫苦连天,出现忧虑、紧张、不安、甚至惧怕等情绪。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伴随的这一系列惧怕排斥心理被定义为“英语写作焦虑”。Stephen D.Krashen(1981)在情感过滤假说中指出学习者的焦虑、自信以及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会影响语言学习过程,这些情感因素就像能够调节的过滤器,积极主动的情绪能帮助语言材料顺利通过,反之,消极的情绪会阻碍语言材料通过。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至关重要的阶段,特别是七年级学生接触英语写作时间相对较短,英语水平较为薄弱,写作水平相对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本研究通过了解当前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现状及其成因,探索缓解学生写作焦虑的对策,以此降低学生写作焦虑,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笔者选取郑州市第四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的六个班级,共3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英语写作水平测试、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主要讨论1.七年级学生写作焦虑现状如何?2.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的成因?3.实施缓解七年级学生写作焦虑的对策后对学生写作水平有什么影响?4.实施缓解七年级学生写作焦虑的对策后对学生写作焦虑有什么影响?教学实验前对六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写作焦虑问卷调查,了解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情况,并进行了英语写作测试,调查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并对所得数据用SPSS进行分析。同时笔者随机选取了六个班的18名学生和15名教师以及18名学生家长进行访谈。本研究发现在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学生的写作焦虑现象严重,导致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因素有学生英语写作基础、写作策略的运用,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等。为了缓解学生的英语写作焦虑,本研究从课内转变教法和课外活动两方面提出一系列缓解学生焦虑措施。在这些策略实施半个学期之后,再次进行写作水平后测。发现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写作焦虑也相对降低。这说明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缓解了学生英语写作焦虑,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也有所提高。本研究也能为英语写作焦虑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诗源[8](2020)在《南充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和教学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语文学习,介于小学语文与高中语文之间,起着过渡作用,同时也是个人语文素养形成的一个关键期。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跟进教学进度、达到教学目标,不得不强调“大部队”的学习,但也往往忽视了语文学困生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如果一味地强调“齐步走”、追求高标准的教学目标,无疑会使语文学困生问题更为严重,甚而导致该类学生放弃语文学习。教师如何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抓住学生语文学习的困难点,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显然是广大语文教师当下的一个重要任务。南充地区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乡镇之间的教育资源、教育水平极不平衡的状况。再加之该地区经济发展较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贫困人口较多、父母外出务工情况普遍,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呈现出了较为突出的学困生问题。正因如此,审视南充地区的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由此也可以为研究西南地区,乃至国内相似区域的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提供策略思考、教学实践方面的参考。笔者通过对南充地区四所初中学校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语文学困生遭遇的主要是阅读困难、识记困难、写作困难,从而无法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基于现实因素与初中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自我归因理论以及因材施教理论,通过参与语文教学、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等形式,对语文学困生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阅读、识记、作文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论文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学困生问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语文学困生问题与学生成长、家庭关系、教学水平、教师素养、语文意义、国民素质等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元智能、最近发展区、自我归因、因材施教理论等,对审视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的理论意义。论文第二章,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初中学生遭遇的语文学习困境展开调查,并从中归纳出造成学困生语文学习困难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缺陷,也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的语文素养等。论文第三章,针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兴趣、动机、意志、性格的特点,以及阅读、写作、识记三方面的学习困难,结合相关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案例,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1)抓重点、化繁为简开展阅读教学。(2)读写结合、画思维引路图,开展作文教学。(3)为学困生的识记困难。提出多元化的方法。(4)转变教师教学方法,把握学困生特点,充分发掘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5)充分发挥语文的价值导向作用。(6)将流行文化引入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论文第四章,基于前面提出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践,通过真实课堂的教学案例和师生交流,进一步思考策略的有效性问题,以图更有力地推动语文教学的相应改进,帮助语文学困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李晓宁[9](2020)在《小学中段语文学困生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小学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其中小学中段是由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所学知识的难度逐渐增强,在这一时期学困生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而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积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中段语文教师来说,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实习学校为研究基地,通过课堂观察以及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选取了两名语文学困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调查,采用课堂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两名学困生进行深入了解,探索其语文学习困难的真实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学生个人、学校教育和家庭层面提出转化策略,进而改善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状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交代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等为研究奠定一个框架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一章是研究过程,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研究伦理等。第三部分:第二章阐述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主要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搜集研究对象的资料,以叙事的方法呈现其成长经历、语文学习现状、教师的评价及学困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等,为分析其成因奠定基础。第四部分:第三章是对两名语文学困生成因的探寻和分析。主要从学生个人、教师和家庭教育三方面挖掘语文学困生的成因。第五部分:第四章是对小学中段语文学困生提出的具体转化策略。主要基于上一章得出的结论,为存在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转化建议,帮助语文学困生逐渐摆脱学困,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张嘉雯[10](2020)在《清单写作:过程写作法在小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至2019年,我国统编本语文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但我国地区差异极大,区域校际间的教育发展情况错综复杂,同一套教科书显然无法满足各地区、各学校不同的发展需求。因此,怎样立足于学校自身情况用好统编统用教材,在课堂写作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本文立足于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现状,希望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笔者吸纳过程写作法的研究成果,引入“清单”工具,与学校校本写作课程相结合,探寻灵活、高效的作文教学方式。绪论与第一章,分析清单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第二章简要概述清单的功能、分类与设计依据,并呈现国外教材和基于统编本教材编写的校本写作学本中的清单样例。第三、四章从指导课和讲评课的角度呈现基于清单的真实写作教学课堂,并作出评析。第五章对基于清单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二、克服习作心理障碍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服习作心理障碍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仿写,让写作从畏难走向自信——指导小学生仿写的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指导小学生仿写的实践对策
    (一)仿优美词句,让表达具体清楚
    (二)仿段落结构,让表达言之有序
    (三)仿篇章布局,让表达完整统一
二、指导小学生仿写的教学反思
    (一)教给入门法,克服畏难心理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三)及时表扬,体验成功乐趣
三、结语

(2)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C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成果
        (二) 国内研究成果
        (三) 对既往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高学段
        (二) 习作
        (三) 习作教学
    二、习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 “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 建构主义理论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习作教学的要求
        (一)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准确地把握阶段目标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重视过程与实践
        (三) 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做到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
        (四) 重视习作讲评,指导习作修改
第二章 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调研——以常州市C小学为例
    一、调查设计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方法
        (三) 调查过程
    二、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的主要状况
        (一) 师生对习作教学的态度现状
        (二) 习作课堂教学实施现状调研
        (三) 师生对习作与阅读关系态度的调研
        (四) 关于师生对习作与生活关系的认知调研
        (五) 习作教学资源开发的现状调研
        (六) 对习作教学的评价调研
        (七) 学生角度习作教学的难点
第三章 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一、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学目标不明确,思路狭隘化
        (二) 读写结合教学浅表化,过分依赖课本
        (三) 学生生活体验不足,习作内容虚假
        (四) 缺乏习作资源,习作评价形式固化
    二、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学生兴趣不足,习作效率较低
        (二) 教师思维固化,缺乏科研意识
        (三) 应试教育束缚,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四) 关注习作模式,忽略人文价值
第四章 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的改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 激发兴趣,诱发情感
        (二) 提供展示平台,增强习作信心
    二、加强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积极性
        (一) 增强教师自身的习作素质
        (二)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三、充分挖掘并有效运用习作资源
        (一) 创设习作情境,关注情感体验,捕捉习作素材
        (二) 走进熟悉生活,参与实践体验,丰富习作素材
        (三) 养成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良好习惯
    四、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培养习作习惯
        (一)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习作乐趣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习作课堂的情境
    五、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一) 借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
        (二) 以单元为块,进行读写结合
        (三) 拓宽阅读面,进行读写练习
    六、优化习作评价机制
        (一) 评价标准体现个体差异
        (二) 评价方式倡导多方参与
        (三) 评价内容多元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现状的调查(教师卷)
    附录二 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学生卷)
    附录三 教师访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个人成长背景
        1.1.2 现实背景反思
        1.1.3 经典着作阅读
        1.1.4 前沿理论发展
    1.2 研究综述
        1.2.1 境外关于感知经验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感知经验的研究
        1.2.3 国外对作文教学的研究
        1.2.4 国内对作文教学的研究
        1.2.5 已有研究评述
        1.2.6 创新之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内涵
        2.1.2 相关概念辨析
        2.1.3 感知经验的特征
    2.2 感知经验的构成要素
        2.2.1 感官知识:感知经验的基础
        2.2.2 意义认知:感知经验的核心
        2.2.3 情感体验:感知经验的驱动
        2.2.4 自我觉知:感知经验的升华
    2.3 感知经验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可能性
        2.3.1 感知经验与写作的内部联系
        2.3.2 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阐释
第三章 感知经验现状及其与习作关系的调查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试测
        3.1.1 问卷编制构想
        3.1.2 问卷试测与修订
    3.2 正式调查研究结果
        3.2.1 调查目标
        3.2.2 调查对象与过程
        3.2.3 调查工具
        3.2.4 调查结果
        3.2.5 分析与讨论
        3.2.6 调查结论
第四章 习作文本中感知经验现状的表征
    4.1 文本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对象选择与文本资料收集
    4.2 文本分析结果
        4.2.1 感知敏锐的遗失
        4.2.2 认知加工的缺乏
        4.2.3 情感体验的贫瘠
        4.2.4 自我觉知的浅表
    4.3 习作中感知经验现状的原因探析
        4.3.1 从教师的角度
        4.3.2 从家长与学生的角度
        4.3.3 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
第五章 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感知经验改造策略
    5.1 走进生活:感悟和生成感知经验
        5.1.1 亲近了解自然
        5.1.2 发展游戏与劳动力
        5.1.3 培养细节意识
    5.2 经典阅读:建构和内化感知经验
        5.2.1 撰写读书笔记
        5.2.2 建立与文本的联系
        5.2.3 形成文章图式
    5.3 独特体验:充实和引领感知经验
        5.3.1 创设真实情境
        5.3.2 间接移情体验
    5.4 自我觉知:审视和升华感知经验
        5.4.1 觉知内部自我
        5.4.2 适时自我冥想
        5.4.3 积极自我反思
    5.5 习作表达:重组和外化感知经验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小学儿童感知经验调查正式问卷

(5)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 语言表达能力对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渠道
        3. 当前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对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2. 对语文教学的研究
        3.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相关研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语言表达能力及其意义
    (一) 语言表达能力的概念界定
        1. 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语言”分析
        2. 语言表达能力的概念理解
        3. 影响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
    (二)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对小学生发展的意义
        1. 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意义
        2. 对小学生其它学科学习的意义
        3. 对小学生未来生活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作用
    (一)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
        1. 小学阶段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性质的体现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专有任务
    (二)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语言表达目标要求
        1.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表达要素
        2.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关目标与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问题
        2. 从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分析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 小学生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时存在心理障碍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常见的问题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 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信心
        1. 激发语言表达动机,为学生创造表达机会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兴趣,在表达中收获乐趣
        3. 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在表达中树立信心
    (二) 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加强语言教学的示范性
        1.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语言表达目标
        2. 深入钻研语文教材,抓住语言表达训练点
        3. 提升自身语言素养,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三) 循序渐进,打好语言基础,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1. 遵循学生语言发展规律,实施有效教学
        2. 重视语言运用,夯实语言表达基础
        3. 及时纠正表达问题,助力良好表达习惯的养成
    (四) 注重阅读倾听,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1.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学会认真倾听
        2. 增强审美意识,将美融入语言表达
        3. 强调文化积累,让表达充满诗意
        4. 注意培养学生语感,减少语言表达中的语病
    (五) 组织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1. 关注学生思维活动,以思维带动言语实践
        2. 开展多种形式语言表达活动,为学生创设表达情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概况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支架理论研究概况
        2.2.1 国外支架理论研究综述
        2.2.2 国内支架理论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理论
    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3.3 支架理论
        3.3.1 支架的定义
        3.3.2 支架的种类
    3.4 支架式英语写作
        3.4.1 支架式教学的结构
        3.4.2 支架式教学的指导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实验前测
        4.3.2 实验后测
        4.3.3 问卷调查
        4.3.4 访谈
    4.4 支架式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验
        4.4.1 支架式教学流程设计
        4.4.2 支架式高中英语教学实验案例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 实验前测和后测结果分析
    5.2 实验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1 实验前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2 实验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3 实验前后访谈结果分析
        5.3.1 实验前的访谈
        5.3.2 实验后的访谈提纲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发现
    6.2 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前、后的写作测试
附录二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附录三 实验前调查问卷
附录四 实验后调查问卷
附录五 实验前、后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作文的前后测成绩
致谢

(7)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郑州市第四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焦虑的定义
        2.1.2 英语焦虑的定义
        2.1.3 写作焦虑的定义
        2.1.4 写作焦虑的分类
    2.2 国内外英语写作焦虑的相关研究
        2.2.1 国内相关研究
        2.2.2 国外相关研究
    2.3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克拉申的假设
        3.1.1 语言输入假说
        3.1.2 情感过滤假说
    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英语写作焦虑量表
        4.3.2 访谈提纲
        4.3.3 英语写作水平测试卷
    4.4 研究过程
        4.4.1 研究前测
        4.4.2 融入缓解学生焦虑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验
        4.4.3 研究后测
    4.5 数据收集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 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现状
        5.1.1 学生写作焦虑整体情况前测
        5.1.2 学生英语写作焦虑分类情况分析
    5.2 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的成因
        5.2.1 学生个人因素分析
        5.2.2 教师因素分析
        5.2.3 家庭因素分析
        5.2.4 其他因素
    5.3 融入缓解焦虑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的影响
    5.4 融入缓解焦虑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5.4.1 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情况前测
        5.4.2 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情况后测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发现
    6.2 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调查问卷
附录二 初中生英语水平前测、后测作文试题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五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六 写作教案
致谢

(8)南充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和教学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四)基于南充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对学困生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学困生问题的研究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及理论审视
    第一节 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的现状及关联
        一、什么是初中语文学困生
        二、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问题关联
    第二节 探究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的理论角度与意义
        一、适用的理论角度
        二、探究语文学困生问题的意义
第二章 南充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南充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调查
        一、调查原因
        二、调查准备
        三、调查实施
        四、调查结果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现状分析
        二、影响因素
第三章 初中语文学困生教学改进策略
    第一节 因材施教改进教法
        一、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写作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三、识记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节 激发情意促进学习
        一、充分发挥语文价值导向作用
        二、充分发掘学困生非智力因素
    第三节 家校联合打造环境
        一、学校——开发特色语文校本课程
        二、家庭——实现家校联合机制
第四章 初中语文学困生教学改进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教学实践案例——以阅读教学《秋天的怀念》为例
        一、以问题为导向指导阅读
        二、教师进行阅读方法的引导
    第二节 面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学反思
        一、教师语文教学的反思
        二、其他方面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初中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9)小学中段语文学困生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个人的疑惑引发的研究兴趣
        (二)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三)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四)小学中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困生
        (二)小学中段语文学困生
    五、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三)自我效能感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伦理
第二章 两名语文学困生的故事叙述
    一、小阳的故事
        (一)初识人物
        (二)小阳的成长经历
        (三)语文学习情况
        (四)老师眼中的小阳
        (五)“我”想对语文说
    二、小陈的故事
        (一)初识人物
        (二)小陈的成长经历
        (三)语文学习情况
        (四)老师眼中的小陈
        (五)“我”眼中的语文
    三、语文学困生故事之感触
第三章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探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一)原有知识经验水平较低
        (二)缺乏科学的语文学习策略
        (三)语文学习动机水平过低
        (四)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教育和教学策略
        (一)语文教师教学策略不当
        (二)教师对学困生缺乏关注
    三、家庭教育方式和环境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二)家庭情感相对缺失
第四章 对小学中段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建议
    一、个人层面
        (一)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动机
        (二)提供语文学习策略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三)组织语文相关活动,增强归属感
    二、学校教育层面
        (一)加强教师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二)调整语文教学策略
        (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家庭层面
        (一)加强家校联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二)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清单写作:过程写作法在小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我国写作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二 过程写作法研究概述
第一章 清单的学理依据
    第一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一 建构主义的由来
        二 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思想及其模式
        三 建构主义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四 建构主义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第二节 写作心理过程理论
        一 信息加工心理学与写作
        二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与写作
    第三节 过程写作法原理
        一 过程写作法的五个阶段
        二 过程写作法的合作环境
第二章 清单概述
    第一节 清单的分类及功能
        一 清单的分类
        二 清单的构成要素
        三 清单的功能
    第二节 清单的设计方法
        一 清单的设计依据
        二 清单的设计流程
        三 美国教材中的清单
        四 本土化写作教学中的清单
第三章 基于写作清单的写作指导实践
    第一节 写作清单的设计
        一 选定题目
        二 制定清单
    第二节 实施过程描述
        一 教学组织形式描述
        二 课堂教学过程描述
        三 课堂实例分析
第四章 基于评价清单的写作评讲实践
    第一节 评价清单的设计
        一 确定教学目标
        二 设计评价清单
    第二节 实施过程描述
        一 教学组织形式描述
        二 课堂教学过程描述
        三 课堂实例分析
第五章 清单写作的本土化实践教学反思
    第一节 对指导课的反思
        一 对教师指导过程的反思
        二 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反思
    第二节 对讲评课的反思
        一 对教师讲评的反思
        二 对学生评改的反思
    第三节 对写作展示方式的呈现和思考
        (一)让每一面墙“说话”
        (二)刊印班报或作文集
        (三)善用网络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四、克服习作心理障碍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仿写,让写作从畏难走向自信——指导小学生仿写的实践与反思[J]. 江华芳. 试题与研究, 2021(36)
  • [2]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C小学为例[D]. 李辰辰. 扬州大学, 2021(09)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D]. 杨媛媛. 江南大学, 2020(01)
  • [5]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 薛子涵.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彭程. 西南大学, 2020(01)
  • [7]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郑州市第四中学为例[D]. 涂玲霞. 西南大学, 2020(01)
  • [8]南充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和教学转化研究[D]. 王诗源.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小学中段语文学困生的叙事研究[D]. 李晓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清单写作:过程写作法在小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D]. 张嘉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克服写作心理障碍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