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与班级创造性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忠[1](2020)在《落实三项目标 优化学校管理——浅谈学校“惠人教育”背景下的惠人管理》文中研究说明"惠人教育"这一学校特色定位是因"陈惠南纪念中学"学校校名而生。"惠",有恩、好处的意思,也指给人财物或好处。古同"慧",有聪明之意。"惠",《说文》解为会意字,指从心,本义仁爱,惠,仁也,即爱民好与曰"惠"。"惠",正是学校创办者陈老先生一生的品质特征:乐善好施、惠及桑梓。这也成为纪中人为之奋斗的应有担当与核心追求。所谓"惠人教育",主要是指陈惠南纪念中学学校教育者为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核心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守"人本"立场,坚持"惠及他人、成全渡人、
李华娟[2](2020)在《基于构建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文化转型与创新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班级文化将引导、规范学生行为,因此我们需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及转型,建立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班级文化。本文分析了班级文化含义,探析了班级文化转型建设措施。
王瑶瑶[3](2020)在《小学中高段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创造力作为社会的重要经济资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青少年竞争所必须掌握的主导能力。近年来,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丰富,但针对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大多采用心理学的研究结论直接作用于教育视野下的价值追求。近年来,专家学者们缺少对小学生创造力的系统论述,在内涵及结构上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小学生的创造力该如何评估,小学生的创造力具有怎样的发展特征、影响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在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创造力及其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梳理,采用《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问卷》进行初测调查,对初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检验,以此作为测量工具,选取延吉市某小学700名小学中高段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描述了小学生创造力总体及各维度发展现状;以年级为横轴,描绘了小学生创造力总体及各维度随年级发展现状,并通过研究归纳出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特征;描述影响小学生创造力因素的总体及各维度发展现状,描述影响因素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找出小学生创造力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成因,进而从影响因素角度提出提升小学生创造力的针对性建议。通过对小学中高段学生创造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梳理,本研究最终形成四条结论:小学生创造力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三到五年级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创造力发展具有依附性、差异性、不平衡性以及阶段性的特征;小学生创造力在家庭因素中受自主支持因素的显着影响;小学生创造力在学校因素中受班级自主、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的显着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四条建议:开设专门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发展创造型校园文化环境;抓住创造力发展在三到五年级的关键期,激发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把握好创造力发展的差异性特征,促进小学生创造力均衡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把握好小学阶段创造力发展的依附性特征,创设开放型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师生及同伴关系;家长应对孩子采取支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自主支持水平。
刘明慧[4](2020)在《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及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新颖独特成分的一种能力品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控制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一个人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一直是父母、老师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创造力、自我控制与学业成绩对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促使学生成长使其人格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是自我控制、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学习知识的主要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家长都关注的课题,值得研究者深入研究。虽然已有研究者尝试对自我控制和创造力的关系做出解释,但是总体研究仍非常少且结论有所不同。现今几乎没有通过运用自我控制理论对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干预,间接提升个体创造力的研究。另外对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三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很少或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未走向实践应用中。所以本研究将关注于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青少年自我控制团体干预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一为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现状调查研究。在辽宁省锦州市、海城市选取了1300名青少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分别测量他们的自我控制和创造力,并获取调查期间最近一次的期中成绩,分析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现状,并对其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二为对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控制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在锦州市某小学选取两个同质的普通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实验组被试进行12次自我控制团体辅导干预,验证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对提升青少年自我控制的有效性,以此进一步探讨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青少年的自我控制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在性别,年级,是否是班干部,家庭教养方式,与周围人关系,家庭生活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着性差异。(2)青少年创造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青少年创造力在年级,是否是班干部,家庭教养方式,与周围人关系,家庭生活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青少年学业成绩在性别,是否是班干部,年级,家庭教养方式,与周围人关系,家庭生活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4)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相关。自我控制冲动系统与创造力呈现显着的负相关;控制系统与创造力呈现显着的正相关。自我控制冲动系统和学业成绩间呈显着负相关;控制系统和学业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创造力和学业成绩呈显着的正相关。(5)自我控制水平影响创造力、学业成绩的表现,创造力水平影响自我控制、学业成绩表现。学业成绩水平影响自我控制、创造力的表现。我控制冲动系统低分组的创造力水平、学业成绩平均值均显着高于冲动系统高、中间分数组。控制系统低分组创造力水平、学业成绩平均值均显着低于控制系统高、中间分数组。创造力低分组冲动系统平均值显着高于创造力高、中间分数组。创造力低分组控制系统、学业成绩平均值均显着低于创造力高、中间分数组。语文学业成绩高分组的冲动系统平均值显着低于学业成绩低、中间分数组。语文学业成绩高分组的控制系统平均值显着高于学业成绩低、中间分数组。在创造力各维度上,语文学业成绩中间分数组的平均值高于学业成绩高、低分数组。数学学业成绩高分组的冲动系统平均值显着低于学业成绩低、中间分数组。数学学业成绩高分组的控制系统、创造力平均值均显着高于学业成绩低分组和中间分数组。(6)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冲动系统对创造力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控制系统对创造力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冲动系统对学业成绩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控制系统对学业成绩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创造力对自我控制冲动系统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创造力对控制系统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创造力对学业成绩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7)团体辅导的干预方式能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与学业成绩。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建议,在自我控制的培养上教师应转变观念,合理引导青少年失控行为,并应重视支持、激励的作用,保持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家长也应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发挥父母榜样作用,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在创造力的培养上应着重从思维培养、心理培养和教育培养的角度出发。各方也应改变唯成绩论正确看待学业成绩与创造力的关系。
赵凌云[5](2020)在《指向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构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校教育需要从培养知识性人才向培养创新性人才转变。我国教育部在20世纪初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强调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最核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培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孕育、激发和生产的。因此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本研究以建构指向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为目的,在梳理创造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析出其构成的核心要素、架构其实践框架,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具体的实践操作及效果分析。整个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展开:问题一: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包括哪些核心要素?问题二: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实践层面如何操作?问题三: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的实践效果如何?本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以及技术路线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与分析,旨在理清创造、创造力、创新之间的关联,最终聚焦在“环境”支持的视角,来实现创造力的培育路径。第三章为理论基础,包括对学习理论的梳理、情境认知理论和活动理论以及他们与本研究的关系。第四章为研究设计,分别就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数据收集、研究工具的建立以及研究的信度与伦理进行了详细的呈现与解释。第五章为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的理论构建,围绕着核心要素及实践框架进行详细的推理与解释,这一章为实践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与实践模型。第六章是实践案例的呈现与分析,在第五章的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的呈现。第七章基于S中的实践分析其实践效果,主要从学生创造力测量表现以及访谈数据两部分展开。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反思,先围绕三个研究问题进行总结与回顾,再根据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最后理性地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进一步探究的方向。围绕三个研究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梳理,指向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的核心要素是:真实的情境;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持续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想法;开放的支持性资源。(2)第五章建构了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理论框架并详细阐述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涵及可参考的操作指南,呈现了其应然的样态。第六章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其实然状态,主要从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及具体实践操作分别进行实践解读。(3)通过具体的实证数据佐证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有效性,具体如下:首先,在学生创造力测量结果的表现上,参加项目的学生在创造性情感倾向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均优于未参加项目的学生。其中参加项目的学生创造性情感倾向测量在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三个维度上以及总分都有一定的提升,相反,没有参加的学生在冒险性、想象力、挑战性三个维度以及总分都有所下降。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测试的表现显示,通过对学生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虽然所有的学生在流畅性、灵活性以及新颖性各个指标上都有所下降,但是参加项目的学生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未参加项目的学生。这说明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访谈数据可知参加项目的学生大部分获得了积极体验。最终学生提交的成果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次,数学指导教师在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的实践中有痛感也有进步。从学生、数学指导教师、管理者三个层面,在应然状态和实然表现上表现出最大张力的是数学指导教师。数学指导教师对于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构理念的内化与践行是其在实践层面最大的困境。S中以教师为主体建立的实践共同体、实践探索以及积极的效果反馈对教师产生较大的影响。最终在实践活动完成后,数学指导教师的态度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再者,学校管理层非常认可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设的理念与操作,在推进方面表现得也非常积极。S中的相关管理者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地剖析自身学校的情况、认识到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校本情况潜心进行课程改革的深化。这有效地保障了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设的有效开展。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本研究建构的指向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在实践层面,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也取得不错的实践效果。学生经历背景学习、问题聚焦、选题论证、制定计划、科学探究、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总结与反思、结题汇报八大环节,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了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表达、反思,最终形成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公开展现他们的成果与作品。这样的经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这些体验或者收获不会随着课题的结束而消失。
俞雪琴[6](2019)在《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现状与改进研究 ——以Z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人们对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幼儿园教师教育的是3-6、7岁的幼儿,这些孩子天真无邪也调皮捣蛋。幼儿园教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要重视情绪管理。幼儿园教师良好的情绪管理不仅有助于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还对幼儿的身心产生重大影响。幼儿是一个多面性的群体,幼儿园教师在面临一个班级的幼儿时,难免会遇上各种扰乱教师情绪的问题,如果幼儿园教师不能及时或很好的管理调节自己的情绪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容易爆发教师情绪失控问题,对幼儿身心造成伤害。因此幼儿园教师有良好健康的情绪状态,不仅有利于自身身心健康,有益于其职业发展;亦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机制。调查分析结果Z市幼儿园教师在园情绪整体良好,幼儿园教师在园情绪好坏分别与家长、幼儿和工作压力有密切关系。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现状总体较好,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四个维度中,情绪表达能力最高,其次是情绪识别能力,然后是情绪运用能力。其中情绪调节能力比其它三项稍低。调查显示情绪调节能力较低与教师工作环境无法满足教师情绪调节需要的条件,还有与教师没有掌握相关的情绪调节方法,没有掌握合理的调节情绪的方法等相关。在差异性检验中得出教师的教龄、教师的职位、教师的职称对幼儿园教师在园情绪得分有显着影响;教龄、职位、职称、学校地区的不同对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得分有显着性影响。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从教3年以内的幼儿园教师、助教、三级教师的在园情绪的均分值是最低的;教龄在10年以后的教师,在园情绪的均分值呈下降趋势;教龄在3年以内的教师情绪管理得分的均值分最低;教龄在5-15年时,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能力出现了陡然下降;职位对教师的情绪管理有显着性影响,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能力的得分均分值都较高,但是园长的识别和情绪表达能力得分均值都处于低端;职称是三级的幼儿园教师的情绪管理得分是最低的。幼儿园处于城市和城镇的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识别、情绪运用、情绪调节得分都比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高,但均值图显示,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表达得分却是农村幼儿园教师比城市和城镇教师高。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对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改进对策提出了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完善支持系统,推广“普惠”式幼儿园建立,提高幼儿园师生比,降低教师工作负荷。第二,幼儿园要建立人性化管理体系和教师简化考核机制,从心理和身体上缓解教师压力。第三,教师个人要提高情绪管理意识和端正儿童观,掌握多种情绪管理方法并灵活运用。
王薛平[7](2019)在《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彰显与失落 ——基于S小学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正,是人类为自己定下的戈尔第雅斯之结。师生交往是践行公正价值的重要教育途径,然而当前师生不公交往的现象却频频出现,不得不引起深思。本文选取一所小学——S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学校生活,展现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现状,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交谈,探究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为何至此的原因,并试图探索一条在师生交往中实现公正价值的路径。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研究者“我”参与研究的过程,包括研究对象S小学及其中师生的基本情况、研究者“我”进入S小学的基本历程,以及“我”在S小学中经历的师生交往,想要说明的是,研究中记录的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片段,而非专门的教育表演。第二部分呈现了学校生活中师生在课堂教室交往和课外活动交往中的公正价值,在课堂内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呈现为公正规范与偏爱,而在课堂外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则呈现为破坏与反对。在师生交往中失落的公正价值经过一定的压缩和整理,呈现为三种形式:“虚假的公正”、“被剥夺的权利”、“默认的侮辱”,这些不公正的师生交往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三部分,研究者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资料和观察资料进行阅读、翻译、概括、联系的基础上,认为师生交往的公正价值失落的原因可以从教师角色和教师个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在教师角色下,“权力主义”与“成功主义”的制度压制让教师难以作出公正行为,他们难以参与到制度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以科层管理为主的师生交往制度让他们卷入到权力控制中,非正式制度带来的功利追求又让他们很难考虑学生的权利问题,以上种种,导致了“教师角色”很难做出公正行为;但,对教师个人而言,公正德性的缺乏也是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失落的重要原因,突出表现在教师不得不面对“自私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内心羁绊,这让他们难以跳出现行的制度设计,甚至以“公平观念”代替了“公正观念”,从而缺乏了对师生交往应有的“公正审视”。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失落了。第四部分,研究者认为彰显更公正的师生交往需要从学校制度建设和教师德性提升两个方面入手,前者旨在塑造一种“更公正的教师交往行为”,包括保障教师在整体教育制度中的参与、变革学校中的班主任制度、在班级中建立班规制度、改善当前的教师期望;后者旨在塑造一种“更公正的教师品质”,包括内化职业道德、深化公正意识、尊重学生人格并在生活中实践更公正的师生交往方式。
许维斌[8](2016)在《提高中职学生管理班级自主性初探》文中提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育性,这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学生管理理念。学生管理手段和方法的适当性对提高中职班级管理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基本着力点以及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旨在为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王增芬[9](2015)在《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研究 ——基于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社会是一个以数量和质量求效益的社会,而知识经济社会是以知识、智力和创新求效益的学习型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取代劳动和资本成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财富来源,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逐步向知识密集型升级,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劳动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的人应是“学习型的人”,他们是把学习看成是自身一种生活方式的人;他们是集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组织学习等技能于一体,并能在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的人;他们是把学习看作人的天性、生命意义和追求源泉的“学习型的人”。学习型社会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学习型组织构成的,而学习型班级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分支。而人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学习型组织”,对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发展而言,就需要学习型班级。班级是高职院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最基层的组织和单位,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强大的集体教育力量。随着信息科技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班级个体的时空意识、交往方式、学习方式、语言和思维方式都出现了变化,大学班级管理的主体对象——学生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建设新型班级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在微观层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从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理论都需要吸纳其他理论的研究成果,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以下简称“学习型理论”)提出的学习理念、管理理念、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等契合了学习型班级建设的需求,为建设学习型班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学习型班级是教育的载体,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社会化的平台,满足学生归属的需要、活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社会承认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等,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学习型班级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班级核心,能够开展自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使个体在集体中获得更高质量的成长,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学习型的人”。学习型班级因此成为未来班级建设的模式和方向。本研究主要以学习型理论为理解、分析和探索的框架,以高职院的学习型班级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反思——构建为基本方法,综合运用调查访谈、归纳演绎、反思建构和跨学科研究等具体方法,考察了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洽释了高职院学习型班级理论的意蕴,分析了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的必要性、动因和条件,重点分析了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面临的困境,探索了构建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体系的基本思路。学习型组织理论虽是管理学领域中极力倡导的一种新型理论,但它的核心价值正是体现在其教育性上,学习型班级建设丰富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迎合了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层次之一,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普遍采用的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实践为学习型组织理论扎根班级建设提供了沃土;由于受到传统班级管理模式惯性力量的深远影响,学习型班级面临着系统、认知、体制、管理、文化、评价等多方面的障碍。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立足于高职院班级建设的实际,借鉴学习型理论,从价值理念、组织学习模式、班级文化、技能、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对构建学习型班级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本研究认为,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一,学习型理论的理念需要转化为学习型班级的价值观,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成为学习型班级设计的原则,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才能外化为学习行为。其二,创建学习型班级离不开适切的组织学习模式,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班级组织学习的关键,拓展学习型班级的组织系谱和打造学习型的班级管理团队是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组织保障。学习型班干部选拔的唯一原则是量才适用,根据不同的职责和不同学习团队的需要,合理选用、任用适合的同学担任适合他们的职务,让每位同学都能发挥和提高自己最大的潜力。其三,学习型班级文化为学习型班级建设创设了发展性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融洽了班级师生、生生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个体感受到集体的教育力量。其四,要善用学习型组织的技能,以系统思考的方式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自我超越,激发班级每位同学心灵的热望;批判式地反省自己思维中的一些基本假设,以便获得更具创新性、更有效率的创意和行动的能力;审视团队中彼此的行为,在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掌握团队工作技巧,打破班级人际互动中的习惯性防卫等等。掌握了这些技能,学习班级建设才能走的更高更远。其五,学习型班级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其保障机制的建立,包括班级的学习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等。通过创建学习型班级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原则、目标、主体、指标体系、载体等各个方面,探索学习型班级发展性评价的保障机制,激活内外互动的班级学习机制,建立新的班级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
宋燕金[10](2014)在《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还是维护边疆多民族聚居地文化安全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分析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关联性和重要性基础上,运用文化认同研究的相关知识,对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提高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效果的对策。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结束语,其中,正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文中对“文化”、“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厘清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内涵的分析理解,是开启本研究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同时,也指出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原生论”与“工具论”解释了文化认同的发生,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其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灌输”理论等均是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及高校教育现状。通过对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主流文化认同程度,但认同程度并不高。大学生在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也不一致,其中,态度评价维度得分最高,认知维度得分最低。调查结果还显示,民族成分、政治面貌、任职情况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有显着性影响;而性别、年级、家庭来源与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没有显着性影响,但却有可能对构成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当中的某一维度有显着性影响,且数据分析结果证实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另外,高校在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主要表现为:在显性教育上,有针对性的开设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增强教育效果,不断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在隐性教育上,通过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在物质保障上,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助困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生活保障。第三,影响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原因。一是“边”、“远”、“山”、“穷”的自然经济环境,造成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主流文化影响力不足,且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基础薄弱;二是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广泛存在挤压了主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空间,引起了主流文化与这些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冲突,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三是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不足、管理育人功能欠缺三个方面。第四,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对策。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首先确立了教育的目标、原则、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同时,对儒家和国外一些国家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借鉴。通过梳理发现,儒家文化认同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方法、实践示范方法、持续培养法等均是主流文化认同教育需要继承与发扬的有效办法。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西方国家通过承认多元文化存在、改进教育方法、塑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把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融入文化认同教育等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苏联在文化认同教育中主动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单纯用行政命令处理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高校教育中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盛行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最后,针对实证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夯实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增强主流文化主导性地位、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实效性、提升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与班级创造性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班主任与班级创造性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落实三项目标 优化学校管理——浅谈学校“惠人教育”背景下的惠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建立组织:惠人管理的有效保障 |
健全常态机构 |
生成动态结构 |
机制保障:惠人管理的动力支持 |
明晰特色项目管理机制 |
创新惠人管理评价机制 |
充分自主:惠人管理的高位追求 |
惠人教育自主管理的价值取向 |
惠人教育自主管理的运行方式 |
(2)基于构建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文化转型与创新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班级文化 |
2.班级文化转型建设建议 |
2.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
2.2做好制度文化建设工作。 |
2.3重视行为文化建设。 |
2.4健全物质文化建设。 |
结语 |
(3)小学中高段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与政策依据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2 汇向聚合理论 |
2.3 阶段-环境匹配理论 |
2.4 发展情境论 |
2.5 人本主义理论 |
2.6 政策依据 |
第三章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现状 |
3.1 调查的设计 |
3.2 调查实施 |
3.3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现状 |
第四章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分析 |
4.1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趋势 |
4.2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依附性特征分析 |
4.3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差异性特征分析 |
4.4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分析 |
4.5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学校因素总体及各维度现状与结果分析 |
5.2 学校因素对创造力影响作用分析 |
5.3 家庭因素总体及各维度现状与结果分析 |
5.4 家庭因素对创造力影响作用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4)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1.现实依据 |
2.理论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研究问题与假设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假设 |
3.研究设计 |
(五)文献综述 |
1.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
3.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
4.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5.以往研究的不足 |
(六)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实验法 |
二、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现状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1.自我控制量表 |
2.创造力量表 |
3.学业成绩 |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
1.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的总体现状与人口学差异分析 |
2.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分析 |
3.自我控制高低中间分组、创造力高低中间分组与学业成绩高低中间分组的关系分析 |
4.自我控制、创造力和学业成绩之间预测作用分析 |
(五)讨论 |
1.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总体现状与人口学差异讨论 |
2.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讨论 |
3.自我控制高低中间分组、创造力高低中间分组与学业成绩高低中间分组的关系讨论 |
4.自我控制、创造力、学业成绩之间预测作用的讨论 |
三、自我控制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工具 |
(五)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
1.理论依据 |
2.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
3.效果评估 |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
1.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差异性检验 |
2.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
3.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
4.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差异性检验 |
5.实验组前后测差异与对照组前后测差异的差异性检验 |
6.心理团体辅导成员的反馈分析 |
7.团体心理辅导的延迟回访 |
(七)讨论 |
1.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差异性讨论 |
2.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性讨论 |
3.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性讨论 |
4.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差异性讨论 |
5.实验组前后组差异与对照组前后测差异的差异性讨论 |
6.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讨论 |
四、总讨论与结论 |
(一)总讨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三)结论 |
五、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5)指向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构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 |
1.1.2 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挑战 |
1.1.3 指向创造力培养的学习模式备受关注 |
1.1.4 学生创造力培养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短板 |
1.2 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 |
1.2.1 研究缘起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创新之处 |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2.1.1 创造、创造力与创新 |
2.1.2 学习环境与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 |
2.2 创造力的文献述评与分析 |
2.2.1 进程与发展:创造力的相关研究进程 |
2.2.2 测量与评价:创造力测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2.3 研究热点分析:基于citespss的可视化 |
2.2.4 策略与路径:透过典型案例分析创造力培养的关键要素 |
2.3 关于学习环境的相关研究 |
2.3.1 学习环境概念的研究 |
2.3.2 学习环境设计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情境认知理论 |
3.1.1 学习理论的历史流变 |
3.1.2 情境认知理论的内涵 |
3.2 实践共同体理论 |
3.2.1 实践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
3.2.2 实践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践指导 |
3.3 活动理论 |
3.3.1 活动理论的内涵以及发展脉络 |
3.3.2 活动理论之矛盾与发展的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 |
4.1.1 案例研究法 |
4.1.2 文献研究法 |
4.1.3 测量法 |
4.1.4 访谈法 |
4.1.5 观察法 |
4.2 研究对象 |
4.2.1 S中的情况概述 |
4.2.2 管理者基本情况 |
4.2.3 教师的基本情况 |
4.2.4 学生的基本情况 |
4.3 资料收集 |
4.3.1 测量数据的收集 |
4.3.2 访谈资料的收集 |
4.4 研究工具的编制 |
4.4.1 创造性情感倾向问卷的确定及统计方式的说明 |
4.4.2 创造性思维测试卷的编制及分析方案 |
4.5 研究信效度和研究伦理 |
4.5.1 研究信度 |
4.5.2 研究效度 |
4.5.3 研究伦理 |
第5章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理论构建 |
5.1 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的核心要素 |
5.1.1 真实的情境 |
5.1.2 富有挑战的任务 |
5.1.3 持续的探究过程 |
5.1.4 鼓励学生大胆发声 |
5.1.5 开放的支持性资源 |
5.2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实践架构 |
5.2.1 指导思想 |
5.2.2 学习目标 |
5.2.3 开展流程 |
5.2.4 辅助条件 |
5.2.5 效果评价 |
5.2.6 实施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实践的案例分析 |
6.1 S中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数学学习环境的设计 |
6.1.1 真实情境的开发 |
6.1.2 富有挑战的任务设计 |
6.1.3 开放的支持性资源的整合 |
6.2 S中 CMLEs实践操作 |
6.2.1 CMLEs指导思想 |
6.2.2 CMLEs学习目标 |
6.2.3 CMLEs开展流程 |
6.2.4 CMLEs辅助条件 |
6.2.5 CMLEs效果评价 |
6.2.6 CMLEs实施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实践效果 |
7.1 基于创造力的测量分析CMLEs的实践效果 |
7.1.1 学生在创造性情感倾向测量中表现 |
7.1.2 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测量中的表现 |
7.2 基于访谈数据的分析CMLEs建构的实践效果 |
7.2.1 基于访谈数据提取并分析学生参与项目的主观感受 |
7.2.2 基于访谈数据解读教师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逻辑 |
7.2.3 基于访谈数据分析管理者在实践活动中的身份与态度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的核心要素 |
8.1.2 CMLEs的实践操作 |
8.1.3 CMLEs的实践效果 |
8.1.4 CMLEs的实践困境与应对建议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学生创造性情感倾向问卷 |
附件2:学生创造性思维测试卷A |
附件3:学生创造性思维测试卷B |
附件4:第一轮学生访谈提纲 |
附件5:第二轮学生访谈提纲 |
附件6:第一轮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7:第二轮H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8:第二轮W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9:S中两位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件10:W教师设计的挑战性任务 |
附件11:创造性情感倾向测试(前)的统计数据 |
附件12:创造性情感倾向测试(后)的统计数据 |
附件13:创造性思维测试(Test-A)的统计数据 |
附件14:创造性思维测试(Test-B)的统计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现状与改进研究 ——以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情绪 |
(二)情绪管理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教师情绪管理研究 |
(三)关于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研究 |
五、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分析和调查方法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和方法 |
(四)问卷项目分析 |
(五)信度、效度分析 |
(六)问卷的因素分析 |
(七)访谈问卷提纲 |
二、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能力水平 |
(一)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调查人口学变量基本情况 |
(二)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现状 |
(三)幼儿园教师个体自变量与情绪管理相关性分析 |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问题成因探究 |
一、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问题探究 |
(一)个人层面:教师情绪管理素养专业学习后劲不足 |
(二)园所层面:工作环境和相关管理机制不如人意 |
(三)社会层面:教师情绪管理体系不健全 |
二、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问题的原因讨论 |
(一)个人层面:教师个体特点 |
(二)学校层面: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
(三)社会层面:对幼儿园教师的期待与培养机制不匹配 |
第三章 改进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对策思考 |
一、教师对策 |
(一)理念:培植情绪管理意识和端正儿童观 |
(二)能力:掌握并灵活运用情绪管理方法 |
二、幼儿园对策 |
(一)关注教师情绪管理,加强培训 |
(二)注重人文关怀,改善环境 |
(三)健全园本管理制度 |
(四)家园合作:举办家长学校 |
三、社会对策 |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二)建立教师情绪管理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
(三)增加“普惠式”幼儿园 |
(四)营造合理的教师期待舆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彰显与失落 ——基于S小学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理论准备 |
(四)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关系的建立 |
(五)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六) 研究的信度 |
第一章 S小学中的师生交往 |
一、S小学的背景介绍 |
二、“我”走进S小学的历程 |
三、“我”在S小学中经历的师生交往 |
第二章 S小学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表现 |
一、S小学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空间形态 |
(一) 课堂内的公正价值——规范与偏爱 |
(二) 课堂外的公正价值——破坏与反对 |
二、S小学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失落之一——虚假的公正 |
(一) “公平”的发言 |
(二) 侵害式“赋权” |
三、S小学师生交往中的公正价值缺憾之二——被剥夺的权利 |
(一) “你别回来了” |
(二) 孤独的后座与绝对的权威 |
四、S小学师生交往中的公正价值缺憾之三——默认的侮辱 |
(一) “差生” |
(二) “站那” |
(三) “就要让学生怕” |
第三章 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失落的背后——教师的无奈和共谋 |
一、作为教师的“他/她” |
(一) “哎” |
(二) “找许老师!” |
(三) “不管怎么样,我们向前冲” |
二、作为个人的“他/她” |
(一) “谁做的好,我就给他拍照” |
(二) “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
第四章 在师生交往中重新彰显公正价值——制度与德性的复合 |
一、以制度保障师生公正交往 |
(一) 在正式制度中落实公正价值 |
(二) 在教师期望中落实公正价值 |
二、以德性提升促进师生公正交往 |
(一) 内化职业道德,做一个讲道德的教师 |
(二) 自觉深化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教师 |
(三) 树立新教育观,做一个尊重学生的教师 |
(四) 师生和谐交往,在实践中落实公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研究 ——基于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关于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理论 |
一、学习型社会的内涵特征 |
二、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提出 |
三、终身教育与传统教育、学校教育的关系 |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一、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相融性 |
三、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班级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学习型理论为高职院建设学习型班级提供了启示 |
一、学习型社会理论的启示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启示 |
第二章 高职院学习型班级的意蕴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的内涵与特色 |
一、高职教育的内涵 |
二、高职教育的特色 |
第二节 高职院学生的特点 |
一、思想比较活跃,但自信心不足 |
二、动手能力较强,但自我定位模糊 |
三、渴望被社会认同,但集体观念较淡薄 |
四、有求知欲望,但学习力不足 |
五、就业有市场,但“软技能”不足 |
第三节 高职院学习型班级的内涵 |
一、学习型班级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二、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四节 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的主体 |
一、学校——学习型班级建设的主体 |
二、社会——学习型班级建设的支持者 |
第三章 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
一、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
三、个体社会化的需要 |
第二节 高职院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
一、高职院班级建设理论提升和实践改革的需要 |
二、高职院班级管理自主化和科学化的需要 |
三、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三节 人的整体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一、发挥学生自我实现潜能 |
二、对学生实施“全人”教育 |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四、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需要 |
一、学习型班级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
二、学习型班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
三、学习型班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
第四章 高职院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动因和条件 |
第一节 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
一、传统班级管理模式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
二、当前班级建设模式是由经济社会转型决定的 |
三、学习型班级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诉求 |
第二节 回归高职教育的发展性本质 |
一、反思办学路径的“唯市场化”倾向 |
二、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泄力”问题 |
三、走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唯就业化倾向 |
四、转变教学实践中的培训化倾向 |
第三节 迎接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
一、同辈群体对高职学生理想信仰形成的影响较大 |
二、“微关注”成为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
三、新媒体成为促进人际互动的重要方式 |
四、新媒体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 |
第四节 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的条件 |
一、外部环境的支持 |
二、内部环境的优势 |
第五章 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系统中的脱节 |
一、技术与人文的不和谐 |
二、学校主体与经济领域的不协调 |
三、工具领域与价值领域的不统一 |
四、职业需求与学生需求的脱节 |
第二节 顶层设计认识和思维上的局限性 |
一、学习型班级建设的意识不强 |
二、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
三、学习型班级建设缺乏先进理论指导 |
四、学习型班级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
第三节 班级的育人功能萎缩成管理功能 |
一、班级建设的管理主义 |
二、班级建设的制度主义 |
三、班级建设的工具主义 |
四、班级建设的经验主义 |
第四节 班级评价重显性轻隐性 |
一、评价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功利化 |
二、评价方法或手段上过于量化 |
三、评价内容重事实性评价,轻价值性评价 |
四、对评价结果后续的改进和干预措施不完善 |
第五节 班级组织文化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 |
一、来自个人主义和非正式群体的挑战 |
二、来自防卫性学习文化的挑战 |
三、来自班级中人际关系的挑战 |
四、来自精神文化建设的挑战 |
第六章 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树立学习型班级的价值观 |
一、动员宣传学习型班级的先进理念 |
二、结合学生实际,更新学习观念 |
三、统筹设计,把握学习型班级设计的原则 |
四、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班级共同体 |
五、落实学习型班级观念,搭建新的学习架构 |
第二节 创建学习型班级的组织学习模式 |
一、拓展学习型班级的组织谱系 |
二、打造学习型的班级管理团队 |
三、构建师生开放互动的学习交流平台 |
第三节 塑造学习型班级文化 |
一、开展境界教育,树立不断自我超越的观念文化 |
二、共创班级公约,创建共同成长的制度文化 |
三、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凝聚榜样文化的力量 |
四、营造融洽的情感,建立合作性的人际交往关系 |
第四节 善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技能 |
一、系统思考: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 |
二、自我超越:激发班级每位同学心灵的热望 |
三、改变心智模式:打破班级管理的思维定式 |
四、深度汇谈与讨论:打破班级人际互动中的习惯性防卫 |
第五节 探索学习型班级发展性评价的保障机制 |
一、创建学习型班级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
二、构建发展性的学习型班级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10)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二) 研究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处 |
四、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的界定及抽查区域的选择 |
(一) 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的界定 |
(二) 抽查区域的选择 |
第1章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概念分析与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一) 文化 |
(二) 主流文化及其特征 |
(三)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 |
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关系分析 |
(一)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
(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
(三)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
三、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理论依据 |
(一) 文化认同发生理论 |
(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四) 列宁的“灌输”理论 |
第2章 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分析 |
一、实证调查基本情况 |
(一) 问卷内容介绍 |
(二) 问卷调查概况 |
(三) 实地访谈情况 |
二、主流文化认同调查总体情况 |
(一) 主流文化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二) 主流文化认同相关性分析 |
三、主流文化四个方面认同具体情况调查分析 |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二) “改革开放和时代进步”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三) “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四) “倡导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与追求人民幸福”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四、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一) “认知”维度相关性分析 |
(二) “情感”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三) “态度评价”维度相关性分析 |
(四) “行为归属”维度相关性分析 |
五、高校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现状 |
(一) 注重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 |
(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
(三) 通过助困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保障 |
第3章 影响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原因 |
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薄弱 |
(一) 主流文化影响力不足 |
(二) 主流文化建设物质基础薄弱 |
二、多元文化条件下的竞争与冲突 |
(一) 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竞争 |
(二) 宗教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
(三) 外来文化与主流文化抢夺意识形态阵地 |
三、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存在不足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 |
(二) 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存在不足 |
(三) 管理育人功能欠缺 |
第4章 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对策 |
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目标、原则及指导思想 |
(一)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目标 |
(二)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原则 |
(三)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 |
(四)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主要内容 |
二、儒家与国外文化认同教育的经验借鉴 |
(一) 儒家文化认同教育的继承与发扬 |
(二) 国外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借鉴 |
三、完善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
(一) 夯实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 |
(二) 增强主流文化主导性地位 |
(三) 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 |
(四)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实效性 |
(五) 提升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效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校园访谈样板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班主任与班级创造性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落实三项目标 优化学校管理——浅谈学校“惠人教育”背景下的惠人管理[J]. 谢文忠. 华人时刊(校长), 2020(09)
- [2]基于构建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文化转型与创新策略分析[J]. 李华娟. 才智, 2020(18)
- [3]小学中高段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瑶瑶. 延边大学, 2020(05)
- [4]青少年自我控制、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及干预[D]. 刘明慧. 渤海大学, 2020(05)
- [5]指向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构的案例研究[D]. 赵凌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现状与改进研究 ——以Z市为例[D]. 俞雪琴. 江苏大学, 2019(02)
- [7]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彰显与失落 ——基于S小学的质性研究[D]. 王薛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提高中职学生管理班级自主性初探[J]. 许维斌. 学周刊, 2016(34)
- [9]高职院学习型班级建设研究 ——基于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与反思[D]. 王增芬.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10]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D]. 宋燕金.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