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隧道主要来水处理

歌乐山隧道主要来水处理

一、歌乐山隧道大股涌水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培超[1](2020)在《地下水限量排放下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裂隙岩体中围岩和地下水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隧道开挖建设后,隧洞本身形成新的排水通道,地下水大量涌出,原有的渗流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形成了突涌水灾害。突涌水灾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隧道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都造成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出于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隧道地下水排放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裂隙岩体的渗流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此来对隧道的突涌水灾害实现更好的预防和处治。本文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推导、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以及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富水山岭隧道为对象,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下水限量排放标准的制定、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制、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注浆模拟堵水限排等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国内外隧道工程地下水限量排放的技术应用,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理论计算,制定了不同季节、不同围岩渗透系数、不同水位高度及不同排水量下的隧道地下水限量排放标准。(2)通过裂隙岩体试块的渗透性试验,分析得出了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与围压、孔隙水压以及应变之间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对裂隙岩体试块进行渗透数值模拟研究,验证其试验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3)研究裂隙岩体应力场与地下水渗流场之间的耦合作用,基于离散单元法,对比分析耦合计算和非耦合计算下隧道开挖后其围岩应力场和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证实耦合计算的情况更为合理,因此考虑耦合作用非常必要。(4)在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研究节理倾角、节理间距、节理法向刚度、竖向地应力和隧道水位高度等因素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不同工况下的裂隙岩体隧道开挖提供参考借鉴。(5)运用Bingham流体模型进行注浆模拟,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在限量排放的标准下,通过对不同注浆圈渗透系数和注浆圈厚度的工况进行模拟分析,确定考虑岩体渗流与围岩稳定性条件下的注浆参数最优值。

黄鑫[2](2019)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高度发展,隧道修建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日益复杂,强岩溶、大埋深、高地压,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导致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突水突泥孕灾环境认识不清,对突水突泥灾害是否发生判识不准是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和难以遏制主要原因。本文以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等众多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软件研发、理论分析、试验装置研制、室内试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及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三个方面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我国300余例隧道突水突泥工程案例,揭示我国突水突泥隧道的分布特征,进而将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系统划分为3类1 1型,即岩溶类(占比45%,1 42例,包括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河型)、断层类(占比28%,86例,包括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和其他成因类(占比27%,84例,包括侵入接触型、构造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提出了不同类型致灾系统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以及识别方法,并对每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隧道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提出了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间歇破坏型4种典型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表征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和致灾特征。(2)提出一种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RBAM法,可用于隧道工程现场突水突泥的快速判识。考虑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抗突体厚度和围岩特征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等级划分方法与评分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了抗突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同时,开发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实现了抗突评判的程序化和界面化,简化了评判操作,便于推广和使用。工程案例抗突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的不同破坏类型及二次突水突泥的致灾因素,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隧道突水突泥临灾判据。针对弱透水性充填介质整体滑移型破坏,提出了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推导了抗突体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并采用郎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弹性梁理论,基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准则分别建立了完整和含裂隙抗突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厚度影响因素。针对强透水性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型破坏,考虑渗流通道的实际流程弯曲问题,引入了毛管的弯曲度概念,建立了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提出了毛管弯曲度与土体颗粒级配、孔隙率及骨架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并引入螺旋升角的概念将弯曲度与渗流通道倾角建立联系。针对颗粒骨架孔隙中可动颗粒含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考虑和忽略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可动颗粒启动的临界水头梯度计算公式。针对二次突水突泥,建立了考虑清淤和降雨的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揭示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机理。(4)考虑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影响着隧道突水突泥特性,研制了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分为搅拌装置、水平流水槽、竖向沉积箱和突水突泥控制装置四部分,主体采用了具有高透明度的有机玻璃材质,实现了充填介质沉积过程和间歇型突水突泥过程的可视化。开展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揭示了溶洞分层沉积特征及颗粒与距离对充填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再现了清淤和地下水补给诱发二次(多次)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揭示了水头高度、沉积高度和颗粒级配对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发展时间越短,更加猛烈,泥沙涌出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泥沙沉积高度增加,隧道突水突泥经历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条件下,充填介质颗粒越大,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孕灾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间歇型突水突泥。(5)针对贵南高铁朝阳隧道PDK1 70+67]里程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系统分析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及充填介质特征。研究了充填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得到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破坏模式属于渗透失稳型。研究了充填介质颗粒的磨圆度和矿物成分特征,结合突水突泥特性与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突水突泥的地下水来源,即揭露溶洞与地下河存在水力联系。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地表降雨、地下水来源揭示了溶洞发育与突水突泥成因,为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抗突评判结果显示朝阳隧道PDK170+671里程发生滞后破坏,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赵军[3](2018)在《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应力耦合机理与地下水限量排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庞大,铁路隧道、公路隧道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链接交通枢纽的重要一环,由于隧道往往处在地下,或城市,或山区,都或多或少的不可避免的遭受地下水渗流或突涌水的影响。在施工和运营阶段,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工程质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地下水的渗流规律并加以防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节理岩体的水理特性、渗流特性、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机制、结构面特征等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渗流量排放理论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总结了裂隙节理岩体的渗流特性、流固耦合机制、突涌水渗流现象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并提出了在现阶段的问题所在。2、系统的归纳总结了裂隙岩体的水理特性,包括裂隙岩体的结构面特征、裂隙岩体的渗流特征以及单裂隙情况下的渗流与应力的耦合理论分析,并就一个案例进行了阐述。3、介绍了常用的流固耦合模型,并详细阐明基于离散单元法程序的裂隙岩体的渗流理论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模式,进一步阐述了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制;借助一个流固耦合的案例分析进行了耦合与非耦合对应力场、位移场、渗流场等的影响;分析了裂隙岩体地下水渗流场在常规节理与随机节理时的差异,在位移、应力、渗流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4、通过离散元程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讨论了节理倾角、节理间距、初始孔隙水压力、节理法向刚度、节理切向刚度以及初始地应力对渗流场的影响,揭示了渗流场对各个因素的敏感度,其中倾角、间距、初始孔隙水压力和初始地应力对节理隧道渗流场影响较大,而法向刚度及切向刚度的影响较小。5、首先阐述了隧道工程限量排放的意义,然后引入了地下水渗流排放的理论,然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分别进行了理论计算解析解以及数值解,然后对两情况加以对比分析,对于工程实际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4](2018)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文中指出致灾构造是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内在条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兼具蓄积地下水的自然属性与突水突泥致灾性的社会属性,是地质条件与地下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过221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统计分析,将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划分为3类11型,即岩溶类(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暗河型),断层类(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其他成因类(侵入接触型、层间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研究不同类型致灾构造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和地质判识方法,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岩溶类致灾构造突水突泥数量居首(约占48%,105例),断层类次之(约占29%,65例),最后为其他成因类(约占23%,51例)。提出4种典型的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即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和间歇破坏型。研究成果为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机制与灾害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吴静[5](2017)在《深埋引水隧洞穿越断层涌水量预测与注浆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隧道等地下工程面临着“构造复杂、环境多变、灾害频发”的严峻考验。地下工程建设中近80%的重大安全事故由涌水地质灾害及处置不当造成,带来极为惨重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涌水已成为隧道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各种不良地质构造和工程扰动作用所诱发的涌水事故成为制约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福建龙津溪引水隧洞总长13.842km,开挖洞径为底宽3.0m,直径3.9m的扩底圆形断面。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过程中存在涌水、地热、岩爆等几大主要技术难题,其中大规模持续性涌水为最大技术难点。根据勘察报告和现场实地调查情况可知,该隧洞发生涌水的致灾因素为沿线穿越的断层,并非常规的岩溶隧道突水。为此在充分调研隧址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开展了深埋引水隧洞穿越断层的涌水量预测及注浆减水效果研究,对隧道(洞)穿越断层条件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将断层结构划分为三个分带五个区域,即隧道穿越断层结构时依次穿越普通围岩带、断层影响带、断层带、断层影响带和普通围岩带,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穿越断层时的隧洞围岩的岩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为分析隧洞穿越断层的涌水量预测奠定基础;(2)通过对龙津溪引水隧道F61断层附近12+500段开展压水试验,研究断层带及断层影响带渗透系数变化规律,得出基于高斯函数的断层三带分区渗流特性,在断层三带分区基础上,提出普通围岩带采用达西方程进行描述,断层影响带和断层带用修正的Brinkman方程进行描述,建立了基于围岩带分区理论的Darcy-Brinkman断层渗流模型,为隧洞穿越断层时涌水量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3)采用改进的Brinkman方程研究地下水在断层内的流动规律,构建了典型Darcy渗流与Brinkman快速渗流耦合计算模型,选取断层与隧洞掘进方向间夹角、断层带宽度、断层影响带宽度、断层带渗透率四个断层影响因素及不同开挖位置一个施工因素建立了23种工况开展断层涌水数值分析,即五种断层与隧洞掘进方向间夹角分别为30°、60°、90°、120°和150°,五种断层带宽度分别为1m、2m、3m、4m和5m、五种断层影响带宽度分别为5m、12.5m、20m、27.5m和35m、三种断层带渗透率10-11m2,10-13m2和10-16m2,五种开挖位置分别到达断层带中心前31.5m、11.5m、掌子面位于断层带中心、断层带中心后11.5m和31.5m,获得了单断层对隧洞周围地下水压力场、渗流场及隧洞涌水量的影响规律。(4)深入研究了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组合断层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利用建立的交叉组合断层渗流耦合计算模型,对隧洞开挖轴线分别位于断层交叉中心之上下时,不同相对位置时5种计算工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隧洞开挖轴线与断层交叉中心的相对位置对地下水压力场、渗流场及隧洞涌水量的影响规律。通过设置两条平行断层中间断层影响带区域重叠,对隧洞掌子面从未进入断层带到穿越平行组合断层过程中,不同位置时7种计算工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隧洞穿越平行组合断层时隧洞掌子面与断层的相对开挖距离对地下水压力场、渗流场及隧洞涌水量的影响规律。(5)为量化研究隧洞穿越断层时的注浆减水效果,选取影响注浆效果的三个因素:注浆圈厚度、超前注浆圈长度、注浆圈渗透率进行分析,设置浆圈渗透率分别为10-12 m2、10-13 m2和10-14m2,注浆圈厚度分别为0.5m、1m、2m、3m和4m,超前注浆圈长度分别为1m、2m、3m、4m和5m,制定交叉组合断层注浆模拟计算工况共计13种,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地下水渗流场和隧洞涌水量的变化规律。(6)基于大气降水入渗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地下水动力学法、解析法四种涌水量预测理论,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分别进行隧洞涌水量预测;建立涌水量预测层次结构模型,确定涌水量预测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值和隶属度值,基于模糊数学理论进行隧洞涌水量预测。将理论公式法得到的涌水量预测结果、基于Darcy-Brinkman流态耦合涌水量计算模型和COMSOL Mu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的隧洞涌水量预测结果与涌水量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各涌水量预测方法适用性和局限性,确定现场适用的涌水量综合预测方法。最后,根据数值分析结果,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并通过注浆前后水压力测试和地质雷达探测对注浆减水效果进行分析。

蒋于波,赵伟,刘福生,邢阿龙[6](2017)在《堵水注浆在引汉济渭工程岭南TBM施工段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引汉济渭工程岭南(秦岭南部)TBM施工段为反坡施工,隧洞突涌水全部通过大功率水泵逐级抽排至洞外。受排水设施布设、隧洞空间、电力供应、工程投资等因素影响,以及TBM掘进段和施工支洞长度均较长的客观条件,突涌水对施工的干扰、影响尤为巨大,特别是较大集中突涌水,对人员、设备安全会造成极大威胁。为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TBM掘进正常进行,针对该施工段突涌水处理制定了"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采取常规双液浆堵水注浆和特殊材料堵水注浆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涌水点进行封堵。结果表明,在8个涌水量大、涌水点集中的段落进行堵水注浆,涌水段落实际封堵率超过了99%,满足事先制定的封堵标准。该方法可为同类工程TBM施工提供借鉴。

李儒挺[7](2013)在《岑溪大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公路交通建设的持续发展及路网的不断完善,公路隧道在整个交通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所穿地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复杂多变,隧道在施工中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也越显突出,其中隧道涌水已经成为了一种相当普遍且极其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的潜在性工程灾害。一旦发生涌水,不但影响施工进度、危及隧道的稳定和安全,使整个工程建设费用增加,同时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对整个工程建成后的安全、运营及周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威胁。因此对隧道修建过程中的涌水原因及处治措施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大隧道为依托,结合现场勘探及实测资料,对岑溪大隧道涌水的成因机理及基本特点进行分析;依据地下水运动规律,结合岑溪大隧道隧址的水文地质情况、围岩结构特征、隧道形式和现行的涌水情况的调查,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模拟岑溪大隧道地下水的渗流特征,根据模拟的结果和实际的调查资料,就岑溪大隧道涌水问题提出“以堵为主、排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处治措施;根据隧道涌水段的具体特点,提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帷幕注浆堵水处治方案,并比对了注浆前后的效果及对涌水段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为往后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涌水处治提供参考。

王鹏[8](2012)在《乌鞘岭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隧道工程是一项技术复杂涉及学科众多的学科,目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日趋突出,其中涌水问题已成为公路、铁路等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一个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涌水不仅影响了作业环境,也会造成掌子面的不稳定,给喷浆混凝土和锚杆施工带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有大量、高压的涌水的情况下,经常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涌水既影响到了隧道修建过程的正常施工,而且还危害到了隧道建成之后的安全运行,有时更可能会导致正常行车的中断,给人民的财产和安全都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结合乌鞘岭隧道涌水塌方段地质条件的调查、前期勘察及开挖揭示资料,对乌鞘岭隧道涌水的基本特点、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进行研究;根据地下水运动规律,结合乌鞘岭隧道围岩结构面特征和隧道涌水情况的调查,按水力学渗流原理,模拟计算了乌鞘岭隧道地下水二维渗流场分布特征;借鉴前期调查和分析结果及数值计算结果,就乌鞘岭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涌水问题,提出了“以堵为主,排堵结合”的处理方案,根据本隧道的涌水特征进行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方案的设计,依据注浆处理前后隧道排水量的对比,对双液注浆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施工中的涌水处理提供参考。

朱海涛[9](2011)在《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修建大量深理长大山岭隧道。在高水压岩溶区修建隧道在国内外都是个技术难题,尤其在当今对环保要求较高的条件下,不能肆无忌惮地排放地下水,而是以“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许多已建和在建的山岭隧道都告诉我们,因高水压所引发的各种岩溶地质灾害比比皆是,给隧道的施工乃至今后的运营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岩溶隧道的衬砌水压力特征分析和岩溶处治技术已经成为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本文以齐岳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齐岳山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齐岳山隧道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2、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分析了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3、依据齐岳山隧道工程实例,研究了隧道岩溶分类方法和处治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处治的方针,形成了系统和科学的相应成套处理模式和技术方案。

张旭东[10](2010)在《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溶灾害是我国山区隧道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也是目前工程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之一。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溃水的工程实际,对深部高压富水隐伏岩溶隧道溃水的基本概念、特征规律、形成机理、风险控制及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①通过对马鹿箐隧道历次突涌水情况及其特征分析,将大体量且有一定静储量的高压岩溶水在隧道内以流体(伴随有泥、巨石)高速运移形式瞬间释放的涌水定义为岩溶溃水;基于马鹿箐隧道历次溃水事故的分析,得到岩溶溃水的基本特征,且界定了岩溶溃水的范围值。②结合马鹿箐隧道溃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了深部岩溶隧道溃水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与区域岩溶发育规模、单体溶腔的岩溶发育规模、地下水循环分带、地下水排泄与补给、溶腔填充物、岩溶形态与隧道的空间关系等因素的关系;揭示了诱发溃水的岩溶地质规律,提出了深部岩溶隧道溃水灾害的地质成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岩溶溃水高风险的隧道建设时应特别关注的地质因素及其预报和评估方法。③对隧道岩溶溃水力学机制和临近通过岩溶时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穿越填充型溶腔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溶腔沉积层厚度、隧道开挖宽度和溶腔水压力等对岩溶隧道围岩稳定和溃水风险的影响规律。④对导致隧道溃水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能够较全面反映具有溃水风险的隧道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调查,建立参评因子的判断矩阵及各级权重比较矩阵,并求得各因子的权重值。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具有溃水风险的隧道安全性评价模型及安全综合评价的评判标准,通过对马鹿箐隧道岩溶溃水灾害的风险评判,检验了评价所建模型合理性。⑤针对如何降低岩溶隧道溃水风险的问题,提出了泄水消能工法作为治理特大体量高压富水充填型隐伏溶腔的技术体系,通过管道泄水和洞室泄水的工程试验研究,得到合理的泄水消能的工程方法。并在马鹿箐隧道溃水灾害综合治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二、歌乐山隧道大股涌水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乐山隧道大股涌水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地下水限量排放下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限量排放理论研究现状
        1.2.2 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研究现状
        1.2.3 裂隙岩体流固耦合机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下水限量排放标准研究
    2.1 地下水限量排放技术的提出
    2.2 现有隧道限量排放标准
    2.3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富水区岩溶隧道排水量确定方法
        2.3.1 工程背景
        2.3.2 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2.3.3 富水区岩溶隧道限排量确定步骤
        2.3.4 计算参数的选取
        2.3.5 影响范围选取
        2.3.6 地下水位降深的计算
    2.4 隧道工程限量排放标准的工程应用研究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研究
    3.1 裂隙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3.2 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
    3.3 裂隙岩体渗流特性试验
        3.3.1 试验仪器
        3.3.2 试验原理
        3.3.3 试验过程
        3.3.4 试验结果分析
    3.4 渗流特性试验数值模拟
        3.4.1 模型建立
        3.4.2 计算参数的选取
        3.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裂隙岩体的流固耦合机制研究
    4.1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制
        4.1.1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4.1.2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4.2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裂隙岩体流固耦合分析
        4.2.1 离散单元法作用机理
        4.2.2 软件选取
        4.2.3 流固耦合力学效应
        4.2.4 流固耦合基本算法
    4.3 流固耦合计算模式对裂隙岩体稳定性及渗流的影响
        4.3.1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4.3.2 流固耦合效应对裂隙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4.3.3 流固耦合效应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场的影响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5.1.1 模型的建立
        5.1.2 计算参数的选取
    5.2 节理倾角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影响分析
    5.3 节理间距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影响分析
    5.4 节理法向刚度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影响分析
    5.5 竖向地应力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影响分析
    5.6 隧洞水位高度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节
第六章 裂隙岩体注浆模拟研究及工程应用
    6.1 注浆堵水限排应用现状
    6.2 注浆模拟方法
        6.2.1 工程概况
        6.2.2 模型建立
        6.2.3 计算参数的选取
        6.2.4 注浆模拟的实现
    6.3 模拟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注浆圈渗透系数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稳定性影响
        6.3.2 不同注浆圈厚度对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稳定性影响
        6.3.3 裂隙岩体隧道注浆堵水参数对限量排放量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方面
        1.2.2 隧道突水突泥的判识方面
        1.2.3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方面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及其地质判识
    2.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抗突体定义
        2.1.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
        2.1.2 抗突体
    2.2 我国突水突泥隧道分布特征
    2.3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
    2.4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结构特征与地质判识及典型案例分析
        2.4.1 岩溶类致灾系统
        2.4.2 断层类致灾系统
        2.4.3 其他成因类致灾系统
    2.5 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
        2.5.1 直接揭露型突水突泥
        2.5.2 渐进破坏型突水突泥
        2.5.3 渗透失稳型突水突泥
        2.5.4 间歇破坏型突水突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
    3.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判方法的建立
        3.1.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1.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等级划分
    3.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3.2.1 抗突体厚度
        3.2.2 不良地质
        3.2.3 水动力条件
        3.2.4 围岩特征
    3.3 实施流程
    3.4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
    3.5 工程验证
        3.5.1 工程概况
        3.5.2 抗突评判影响因素分析
        3.5.3 抗突评判结果与分析
        3.5.4 抗突评判软件应用
        3.5.5 基于抗突评判结果的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的隧道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4.1.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
        4.1.2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最小安全厚度公式
        4.1.3 最危险滑动面与最小安全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4.1.4 讨论
    4.2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的无粘性土管涌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4.2.1 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4.2.2 可动颗粒起动机理
        4.2.3 可动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头梯度
        4.2.4 算例分析及讨论
    4.3 考虑清淤和降雨的隧道间歇型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3.1 降雨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4.3.2 清淤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4.3.3 充填型溶洞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室内试验
    5.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5.1.1 溶洞结构特征
        5.1.2 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5.2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
        5.2.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
        5.2.2 试验方案与流程
        5.2.3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5.2.4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
        5.2.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工程案例与充填介质特征分析
    6.1 工程概况
        6.1.1 地形地貌
        6.1.2 地层岩性
        6.1.3 地质构造
        6.1.4 水文地质特征
    6.2 隧道间歇型突水情形
    6.3 溶洞充填介质特性分析
        6.3.1 充填介质颗粒级配分析
        6.3.2 充填介质颗粒磨圆度分析
        6.3.3 充填介质矿物成分分析
    6.4 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突泥地下水来源判定
    6.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原因分析
    6.6 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及软件应用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应力耦合机理与地下水限量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特性研究现状
        1.2.2 裂隙岩体隧道流固耦合理论研究现状
        1.2.3 裂隙岩体隧道防排水防治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裂隙岩体的水理特性
    2.1 裂隙岩体的结构面特征
    2.2 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
    2.3 单裂隙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2.3.1 渗透性质与应力关系方程分析
        2.3.2 正应力作用下岩体中单裂隙渗流公式
        2.3.3 剪应力作用下岩体中单裂隙渗流公式
    2.4 单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的作用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裂隙岩体流固耦合机制
    3.1 常用流固耦合模型介绍
    3.2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裂隙岩体的渗流理论分析
        3.2.1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3.2.2 离散元程序UDEC介绍
        3.2.3 裂隙岩体渗流的计算模式
        3.2.4 渗流计算法则
    3.3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制
        3.3.1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3.3.2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3.3.3 裂隙岩体渗流流固耦合计算流程
    3.4 裂隙岩体隧道渗流流固耦合案例分析
    3.5 常规节理隧道与随机节理隧道流固耦合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构面特征对裂隙隧道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4.1 数值模型及参数
        4.1.1 数值模型
        4.1.2 计算参数
    4.2 节理倾角对隧道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4.3 节理间距对隧道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4.4 初始孔隙水压力对隧道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4.5 法向刚度对隧道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4.6 切向刚度对隧道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4.7 初始地应力对隧道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隧道工程地下水限量排放与工程应用
    5.1 隧道工程限量排放的目的意义以及实现目标
    5.2 工程概况
        5.2.1 基本概况
        5.2.2 地形地貌
        5.2.3 地层岩性
        5.2.4 水文地质
    5.3 限量排放理论计算
    5.4 注浆堵水限量排放解析解与数值解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深埋引水隧洞穿越断层涌水量预测与注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破碎岩体渗流特性研究现状
        1.2.2 隧洞穿越断层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1.2.3 破碎围岩注浆减水效果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深埋引水隧洞断层结构与渗流特征分析
    2.1 断层结构特征
        2.1.1 断层结构分布特征
        2.1.2 断层水文地质特征
    2.2 断层岩渗流特性试验与分析
    2.3 基于Darcy-Brinkman理论的隧洞涌水量预测模型
        2.3.1 普通围岩带的Darcy方程
        2.3.2 断层围岩带的修正Brinkman方程
        2.3.3 Darcy-Brinkman耦合模型过渡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隧洞穿越单断层的涌水量数值模拟研究
    3.1 隧洞穿越单断层的涌水量计算模型与数值实现
        3.1.1 计算模型
        3.1.2 数值实现
    3.2 断层与隧洞掘进方向间夹角对隧洞涌水量的影响
        3.2.1 断层与隧洞掘进方向间夹角30°
        3.2.2 断层与隧洞掘进方向间夹角60°
        3.2.3 断层与隧洞掘进方向间夹角90°
        3.2.4 断层与隧洞掘进方向间夹角120°
        3.2.5 断层与隧洞掘进方向间夹角150°
        3.2.6 讨论
    3.3 断层带宽度对隧洞涌水量的影响
        3.3.1 断层带宽度1m
        3.3.2 断层带宽度2m
        3.3.3 断层带宽度3m
        3.3.4 断层带宽度4m
        3.3.5 断层带宽度5m
        3.3.6 讨论
    3.4 断层影响带宽度对隧洞涌水量的影响
        3.4.1 断层影响带宽度5m
        3.4.2 断层影响带宽度12.5m
        3.4.3 断层影响带宽度20m
        3.4.4 断层影响带宽度27.5m
        3.4.5 断层影响带宽度35m
        3.4.6 讨论
    3.5 断层带渗透率对隧洞涌水量的影响
        3.5.1 断层带渗透率10~(-11)m~2
        3.5.2 断层带渗透率10~(-13)m~2
        3.5.3 断层带渗透率10~(-16)m~2
        3.5.4 讨论
    3.6 隧洞掌子面与断层相对开挖位置对涌水量的影响
        3.6.1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带中心前31.5m
        3.6.2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带中心前11.5m
        3.6.3 隧洞开挖掌子面位于断层带中心
        3.6.4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带中心后11.5m
        3.6.5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带中心后31.5m
        3.6.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洞穿越组合断层时的涌水量数值模拟研究
    4.1 隧洞穿越交叉组合断层时的隧洞涌水量分析
        4.1.1 计算模型
        4.1.2 隧洞开挖掌子面位于断层交叉中心正下方40m
        4.1.3 隧洞开挖掌子面位于断层交叉中心正下方20m
        4.1.4 隧洞开挖掌子面位于断层交叉中心
        4.1.5 隧洞开挖掌子面位于断层交叉中心正上方20m
        4.1.6 隧洞开挖掌子面位于断层交叉中心正上方40m
        4.1.7 讨论
    4.2 隧洞穿越平行组合断层时的隧洞涌水量分析
        4.2.1 计算模型
        4.2.2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叠加区中心前48m
        4.2.3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叠加区中心前28m
        4.2.4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叠加区中心前16.5m
        4.2.5 隧洞开挖掌子面穿越断层叠加区正中心
        4.2.6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叠加区中心后16.5m
        4.2.7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叠加区中心后28m
        4.2.8 隧洞掌子面开挖至断层叠加区中心后48m
        4.2.9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隧洞涌水注浆减水效果分析
    5.1 计算模型
    5.2 注浆圈渗透率对隧洞涌水量的影响
        5.2.1 注浆圈渗透率10~(-12)m~2
        5.2.2 注浆圈渗透率10~(-13)m~2
        5.2.3 注浆圈渗透率10~(-14)m~2
        5.2.4 讨论
    5.3 注浆圈厚度对隧洞涌水量的影响
    5.4 超前注浆圈长度对隧洞涌水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应用
    6.1 工程概况
        6.1.1 工程地质概况
        6.1.2 隧洞沿线断层分布
        6.1.3 隧洞穿越断层涌水情况
    6.2 涌水量预测
        6.2.1 公式法
        6.2.2 随机数学方法
        6.2.3 数值模拟法
        6.2.4 涌水量预测结果比较及分析
    6.3 注浆减水方案与效果分析
        6.3.1 注浆减水方案
        6.3.2 注浆效果检测及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堵水注浆在引汉济渭工程岭南TBM施工段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2 涌水情况、堵水注浆总体考虑
    2.1 试掘进段落隧洞涌水情况
    2.2 堵水注浆总体考虑
3 堵水注浆的实施
    3.1 水泥水玻璃注浆堵水施工
        3.1.1 注浆孔布设
        3.1.2 注浆管连接
        3.1.3 浆液拌制
        3.1.4 注浆
        3.1.5 注浆结束
    3.2 特种材料注浆堵水施工
        3.2.1 钻孔分流
        3.2.2 嵌缝
        3.2.3 集中引流
        3.2.4 引排孔封堵
        3.2.5 随机加密封堵
4 堵水注浆效果评价
5 结语

(7)岑溪大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涌水的影响
        1.2.1 涌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1.2.2 涌水对隧道维护及运营的影响
        1.2.3 隧道涌水案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
        1.3.2 隧道涌水处治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岑溪大隧道涌水原因分析
    2.1 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条件
        2.1.2 地质运动
    2.2 涌水特征
        2.2.1 涌水概述
        2.2.2 现场涌水测试
    2.3 涌水原因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隧道地下水渗流特征
    3.1 地下水分类
    3.2 地下水运动规律
        3.2.1 渗流速度
        3.2.2 渗流场水头
        3.2.3 地下水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3.3 渗流有限元计算理论
        3.3.1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3.3.2 热传导基本方程
        3.3.3 渗流量的计算
    3.4 数值模拟分析
        3.4.1 概述
        3.4.2 模型的建立
        3.4.3 模拟结果分析
    3.5 隧道涌水量估算
    3.6 小结
第四章 隧道涌水段处治措施
    4.1 概述
    4.2 涌水段注浆方法选择
    4.3 涌水段注浆设计
        4.3.1 注浆配合比
        4.3.2 注浆压力
        4.3.3 浆液扩散半径
        4.3.4 注浆孔的布置形式与数量
        4.3.5 注浆循环段长
        4.3.6 注浆量
        4.3.7 注浆方式及顺序
        4.3.8 注浆结束标准
    4.4 注浆施工
        4.4.1 注浆工艺流程
        4.4.2 注浆设备配置
        4.4.3 帷幕注浆施工要点
    4.5 注浆后涌水量分析
    4.6 涌水段施工方法探讨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进一步建议
    结论
    进一步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乌鞘岭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涌水的影响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涌水特征及原因分析
    2.1 乌鞘岭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2.1.1 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条件
        2.1.2 地质构造
        2.1.3 水文条件
    2.2 乌鞘岭隧道涌水特征
    2.3 乌鞘岭隧道涌水原因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隧道地下水运移特征分析
    3.1 渗流有限元计算理论
        3.1.1 基本方程
        3.1.2 渗流场水头分布的计算
        3.1.3 单元体中的渗流水力坡降计算
        3.1.4 渗流量的计算
    3.2 数值模拟分析
        3.2.1 模型的建立
        3.2.2 计算结果分析
    3.3 隧道涌水量估算
第四章 隧道施工涌水处治措施
    4.1 注浆方案设计
        4.1.1 注浆材料及配合比
        4.1.2 注浆单孔有效扩散半径
        4.1.3 注浆压力
        4.1.4 注浆循环段长
        4.1.5 注浆堵水加固范围和孔眼布置
        4.1.6 单孔浆液注入量
        4.1.7 注浆方式与顺序
        4.1.8 注浆结束标准和合格标准
    4.2 注浆施工
        4.2.1 超前帷幕注浆工艺流程
        4.2.2 超前帷幕注浆设备配置与系统布置
        4.2.3 超前帷幕注浆的作业要点
    4.3 涌水段施工
        4.3.1 开挖支护
        4.3.2 防排水措施
    4.4 效果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依据
    1.2 依托工程概况
    1.3 工程特点及难点
        1.3.1 工程特点
        1.3.2 工程难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施工期隧道常见地质灾害
        1.4.2 隧道地质灾害处治技术
        1.4.3 地下结构水压力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齐岳山隧道岩溶特征分析
    2.1 齐岳山隧道岩溶地质条件
    2.2 齐岳山隧道岩溶发育基本状况
        2.2.1 齐岳山隧道溶洞统计分析
        2.2.2 齐岳山隧道岩溶发育分布
        2.2.3 岩溶地貌类型及控制因素
        2.2.4 岩溶位置影响分析
        2.2.5 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分析
    3.1 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理论分析
        3.1.1 深埋岩溶隧道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3.1.2 基于折减系数的岩溶隧道水压力计算公式及局限性
        3.1.3 岩溶隧道水压力的计算公式
    3.2 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数值分析
        3.2.1 计算理论
        3.2.2 计算模型
    3.3 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现场监测分析
        3.3.1 监测方案
        3.3.2 监测结果及分析
    3.4 F11断层衬砌水压计算分析
        3.4.1 F11断层概况
        3.4.2 F11断层水压力计算
        3.4.3 F11断层衬砌水压力数值模拟计算
        3.4.4 三种水压结果对比分析
    3.5 长期水压作用下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3.5.1 计算模型
        3.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齐岳山隧道岩溶分类及处治原则
    4.1 通常岩溶分类
    4.2 齐岳山隧道岩溶分类
    4.3 岩溶隧道溶腔处治原则
        4.3.1 处治原则
        4.3.2 岩溶处治管理技术
    4.4 岩溶隧道溶腔处治方案
5 齐岳山隧道岩溶分类处治技术
    5.1 充填黏土型岩溶处治技术
        5.1.1 处治措施
        5.1.2 处治关键技术
        5.1.3 工程实例
    5.2 充填淤泥型岩溶处治技术
        5.2.1 处治措施
        5.2.2 处治关键技术
        5.2.3 程实例
    5.3 充填泥沙型岩溶处治技术
        5.3.1 处治措施
        5.3.2 处治关键技术
        5.3.3 工程实例
    5.4 充填块石型岩溶处治技术
        5.4.1 处治措施
        5.4.2 处治关键技术
        5.4.3 工程实例1
        5.4.4 工程实例2
    5.5 充水型岩溶处治技术
        5.5.1 处治措施
        5.5.2 处治关键技术
        5.5.3 工程实例1
        5.5.4 工程实例2
        5.5.5 工程实例3
    5.6 无充填型岩溶处治技术
        5.6.1 处治措施
        5.6.2 处治关键技术
        5.6.3 工程实例
    5.7 暗河影响断层带处治技术
        5.7.1 处治措施
        5.7.2 处治关键技术
        5.7.3 工程实例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特点及灾害成因研究现状
        1.2.2 岩溶隧道稳定性影响研究的发展现状
        1.2.3 隧道岩溶突、涌水灾害的防治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4 隧道岩溶突、涌水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概念的提出及其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马鹿箐隧道工程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特征
        2.2.4 工程地质简况
    2.3 马鹿箐隧道历次突涌水情况分析
        2.3.1 泄水洞揭示溶腔前突水情况
        2.3.2 泄水洞揭示溶腔后突水情况
    2.4 隧道岩溶溃水的特征分析
        2.4.1 岩溶突水的定义与分类
        2.4.2 岩溶溃水概念的提出
        2.4.3 岩溶溃水特征
        2.4.4 岩溶溃水模式
    2.5 岩溶溃水的界定
    2.6 本章小结
3 深部岩溶隧道溃水灾害的地质成因分析
    3.1 引言
    3.2 马鹿箐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3.2.1 工程地质概况
        3.2.2 马鹿箐隧道水文地质特征
    3.3 马鹿箐隧道诱发溃水灾害的溶腔地质分析
        3.3.1 施工各阶段勘测到的溶腔空间几何形态
        3.3.2 溶腔储水性质及动态变化
        3.3.3 溶腔填充物
    3.4 诱发溃水的岩溶地质规律分析
        3.4.1 单体岩溶发育规模对岩溶溃水的影响
        3.4.2 地下水循环带对岩溶水赋存的影响
        3.4.3 岩溶地下水流场对岩溶溃水的影响
        3.4.4 岩溶填充对岩溶溃水的影响
        3.4.5 山岭隧道的局部深岩溶及其探测
    3.5 本章小结
4 深部岩溶隧道溃水力学机制及其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岩溶溃水力学机制分析
    4.3 临近通过岩溶时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4.4 隧道穿越填充型溶腔围岩稳定性模拟研究
        4.4.1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4.4.2 本构模型的选取
        4.4.3 材料参数的确定
        4.4.4 不同沉积层厚度的计算结果分析
        4.4.5 不同隧道宽度的计算结果分析
        4.4.6 不同溶腔水压的计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具有溃水风险的岩溶隧道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
    5.1 引言
    5.2 隧道岩溶溃水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2.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理论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5.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5.3 隧道岩溶溃水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
        5.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简介
        5.3.2 溃水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5.4 马鹿箐隧道岩溶溃水安全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特大体量高压富水隐伏岩溶泄水消能工法研究
    6.1 引言
    6.2 “泄水消能”工法主要内容
        6.2.1 “泄水消能”工法的定义
        6.2.2 泄水消能方式的分类
    6.3 泄水工法的工程现场试验研究
        6.3.1 管道泄水试验
        6.3.2 洞室泄水试验
        6.3.3 泄水试验效果
    6.4 “高位排泥排水,低位排水固结”泄水消能工法研究
        6.4.1 泄水洞低位揭露溶腔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6.4.2 “高位排泥排水,低位排水固结”工法特征
        6.4.3 覆盖层最小安全厚度的确定
    6.5 泄水消能工法的安全风险控制
        6.5.1 泄水消能的爆破安全控制
        6.5.2 泄水期间的安全指标安全控制指标
        6.5.3 预警预报监控
    6.6 泄水消能效果评价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得奖情况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专利

四、歌乐山隧道大股涌水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地下水限量排放下裂隙岩体隧道渗流稳定性研究[D]. 赵培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9)
  • [3]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应力耦合机理与地下水限量排放研究[D]. 赵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4]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J].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5)
  • [5]深埋引水隧洞穿越断层涌水量预测与注浆效果研究[D]. 吴静.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6]堵水注浆在引汉济渭工程岭南TBM施工段的应用研究[J]. 蒋于波,赵伟,刘福生,邢阿龙. 水利水电技术, 2017(02)
  • [7]岑溪大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D]. 李儒挺. 长安大学, 2013(06)
  • [8]乌鞘岭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D]. 王鹏. 长安大学, 2012(07)
  • [9]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研究[D]. 朱海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7)
  • [10]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D]. 张旭东. 重庆大学, 2010(07)

标签:;  ;  ;  

歌乐山隧道主要来水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