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军的情报工作与赣、皖、苏、浙战争(论文文献综述)
龙一[1](2016)在《时机不许再延长——北洋军阀孙传芳旧事拼图》文中认为引子1935年11月13日,天空中的细雨已经飘洒三天。这是天津冬季少见的天气,难怪事后本地人称:到底谁冤谁不冤,自有神目如电。说这话的缘由,是刚刚发生的大事件———当年雄踞东南,自封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在居士林被施剑翘枪杀了。事后有人斩钉截铁地认定,虔心向佛并不能清除孙传芳往日的罪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尚可存疑。不过,今天午后孙传芳走下自家府邸高高的石阶时,他确实自认为是一位虔信的居
郝幸艳[2](2009)在《曾国荃军事思想述论》文中认为曾国荃是湘军着名将领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优贡生到湘军悍将,从湘军悍将到地方督抚的转变。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曾因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而为世人所诟病,也因在洋务运动期间,起步较晚、动作缓慢而一度被排斥于洋务派之列。加之学术界对晚清人物的关注焦点多集中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身上,作为“中兴名臣”重要成员之一的曾国荃,尚未引起学界重视。特别是对其在军事、吏治、洋务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笔者认为,曾国荃思想宏富,蕴蓄精深,不容忽视。本文选取曾国荃的军事思想为切入点,试图对其思想形成的原因、内容、评价作一较为详尽深入的探讨,以期重新定位曾国荃的历史地位,丰富曾国荃思想研究的内容,还历史以本来面貌。文章第一部分从家庭及师友影响的角度,分析曾国荃思想成因;第二部分从建军、治军、战略战术、海防思想四个方面揭示曾氏军事思想丰富的内涵;第三部分对曾氏军事思想进行总体性评价。本文认为,曾国荃作为一个湘军重要将领和封疆大吏,其军事思想推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进程,具有爱国御侮的作用,也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这也是我们不能苛求与前人的。
龙长安[3](2008)在《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 ——以宪政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联省自治运动是近代中国追求联邦主义体制的一场政治运动,它是继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对于国家制度转型而进行的又一次努力。如果说戊戌维新所追求的制度是以明治日本为模型的君主立宪政体,那么联省自治的目标则是要建立以美国等国为参照的联邦共和政体。自清末以来,由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纷扰,联邦主义作为一种地方分权思想开始逐步被引介到国内,并在与集权专制思想斗争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袁世凯的中央集权政策由于与专制独裁发生联系,而使中央集权成为罪恶的代名词,失去了推动国家政治统一和现代化国家构建功能,使利用地方分权模式进行国家政治整合的联邦主义思潮大行其道。在后袁世凯时期,当战争与和谈都不能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时,急需要寻找新的国家统一和建构的合法性来源,受国外民族自决意识和国内联邦主义思想的双重影响联邦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并最终催生了联省自治运动。联省自治的内涵有三个层次,各省自治、联省自治和组织联邦政府。一方面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行组织省政府,各省实行自治;另一方面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一部联省宪法,成立联邦国,借联邦制实现国家统一。以自治省的联合形式构建国家结构,以省自治作为推进民主政治的实施途径,最终实现国家由帝国而至宪政的民主转型。联省自治运动的发生,与以地方主义为主要形态的省区主义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具有政治保守主义倾向的省区主义与联省自治运动目标的相异,它又不断地削弱联邦主义的宪政色彩,并使联省自治运动与军阀割据相纠缠,从而影响了中国民主转型的进程。联省自治运动是自下而上地构建国家统一模式,省区自治和省宪法成为其基础性环节。省宪运动和联省会议的轰轰烈烈地开展,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和宪政民主意识的启蒙,形成了联省自治的重要实践。从各地颁布的省宪法和上海国是会议宪草来看,都体现了制约军阀专制和弘扬民主和法治精神的实质,出现了宪政制度的显着创新,并显示出走向联邦国的宪法趋势。但是省宪运动始终为军阀所控制,它导致联省自治运动出现发展的困境,引发中央集权主义者的严厉批评。联邦论者认为省级自治是实现国家独立的第一步,而国民党则坚持民族统一是实现省级自治的先决条件。陈炯明和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的对立和冲突,最终实现了中国政治发展从英美模式向苏俄模式的典范转移。相比于美国的联邦制建设历程,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这次民主转型却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局面。两国的联邦制建设路径和政治传统的迥异,使中国的联邦主义发生语境错乱和语义倒置。美国先邦后国的历史实际和地方自治的传统,决定着联邦制的双向分权成为宪法的必然要求,联邦制的建立回应了美国发展所需要的国家能力和人民民主两个问题,并使美国一跃而为世界强国。而政治统一和单一制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政治范式,联邦分权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直找不到合法的位置。联省自治的联邦制建设路径,不能不以打乱中国的政治秩序为代价,在地方自治传统和民主力量匮缺的环境下,省区自治并不表现为地方自治的必然要求,反而演化为地方军阀对抗中央政府的工具,使联邦制成为国家统一的障碍。联邦主义无法回应中国发展所需要的提高国家能力的现实问题,最终也无法实现宪政在中国的落实和国家的民主转型。虽然联省自治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作为一次民主转型的努力,它推动近代中国政治参与,丰富了地方制宪的经验和确立了民权的宪法性保障地位。联邦主义虽因与中国国情相抵牾而失败,但它也留下了如何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国家权力和人民权利之间保持平衡,并推进地方自治以实现国家民主建设的世纪思考。
叶利军[4](2004)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选举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华民国成立后一个相对独立发展时期。从形式上看,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基本形式,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在民主、共和的名义下,为组织各级民意机关,产生公职人员,北京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文件,初步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机关的选举制度。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课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选举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此时期的中央机关选举制度、地方机关选举制度、自治机关选举制度的确立、基本内容及其运作情况作些探讨,以拓展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围,并为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分六章,现摘要介绍如下: 第一章,晚清时期西方选举在中国的介绍与实践。晚清时期,作为西方民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选举制度,通过多种方式介绍到了中国,使近代中国人对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选举制度进行了初步设想。清朝末年,随着“预备立宪”的开展,西方选举制度在中国初次实践。 第二章,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央立法机关议员的选举制度之一:国会议员的选举制度。考察了第一届国会、第二届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的产生、主要内容及其运行情况,并对上述选举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评价。 第三章,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央立法机关议员的选举制度之二:约法会议、立法院、国民会议、国民代表会议议员选举制度。分别考察了约法会议、立法院、国民会议、国民代表会议议员选举制度的产生、主要内容及其运行情况,并对上述选举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评价。 第四章,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总统选举制度。在扼要介绍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关于总统选举问题规定的基础上,对总统选举制度的确立、总统选举制度的修正以及总统选举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总统选举制度在其实际运行中,具体运行与制度规定严重背离。 第五章,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级机关的选举制度。分别探讨了省议会议员选举制度,以及联省自治运动期间湖南等省省级机关选举制度的确立经过、主要内容和运行情况。在研究中发现,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省议会议员选举制度在黑龙江、吉林等省运行情况良好。 第六章,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县市乡自治机关的选举制度。在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地方自治制度演变作一考察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徐世昌任大总统期间所确立的县市乡地方自治机关选举制度,以及联省自治运动时期,湖南、浙江等省宪法所确立的县市乡地方自治机关选举制度。 结束语。根据前述研究,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选举制度的基本特点、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作一总的评价。
邓亦武[5](2000)在《湘军的情报工作与赣、皖、苏、浙战争》文中提出研究湘军的情报工作对湘军与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运用了军事情报学的理论。湘军于同治元年——三年,在赣、皖、苏、浙争夺战中,其左宗棠浙江战区、李鸿章沪上苏南战区、曾国荃天京战区,在此期间能充分侦知敌情,据此制定了正确应敌之策并力行之,战事顺利。但曾国藩赣、皖、苏后方战区虽对敌情了解充分,有时却出现不能据敌情制定正确方略的情况,即使方略正确,往往又有不能力行的情况,所以延缓了湘军在此期间此区整个战争胜利的进程。
二、湘军的情报工作与赣、皖、苏、浙战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军的情报工作与赣、皖、苏、浙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2)曾国荃军事思想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新颖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曾国荃军事思想形成的原因 |
1.1 家庭的熏陶 |
1.2 师友的影响 |
1.3 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曾国荃军事思想的内容 |
2.1 曾国荃的建军思想 |
2.1.1 严格招募标准 |
2.1.2 适时调整兵种建设重点 |
2.1.3 发挥武器的重要作用 |
2.1.4 重视筹饷、屯田 |
2.2 曾国荃的治军思想 |
2.2.1 "治兵之道,首重选将" |
2.2.2 "千儆百诫,以摄其心志" |
2.2.3 "裁旧更新","去腐生新" |
2.2.4 "日事操练","熟能生巧" |
2.2.5 "待勇士以诚,而用兵以诈" |
2.2.6 "重赏勇夫","固结人心" |
2.3 曾国荃的战略战术思想 |
2.3.1 "先顾根本","次谋枝叶" |
2.3.2 "预谋全师之法,徐图进取之机" |
2.3.3 "深沟高垒以固根本" |
2.3.4 将俘虏"收为己用","以毒攻毒" |
2.3.5 "知敌之情","详察地势" |
2.3.6 "号令事权,宜定于一" |
2.3.7 "兵贵神速","奇正无常" |
2.4 曾国荃的海防思想 |
2.4.1 "筹边莫先于治军,而设防必期于扼要" |
2.4.2 "有备乃可无患","不可使临事无措手之处" |
2.4.3 "固结民心","敌忾同仇" |
2.4.4 "不思变计","令人寝馈难安" |
2.4.5 "欲制外夷之蛮,固宜先修富国强兵之道" |
第三章 曾国荃军事思想的评价 |
3.1 具有推进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作用 |
3.2 具有爱国御侮的作用 |
3.3 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3)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 ——以宪政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Abstract |
内容提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比较视野 |
1.2 本研究的学术回顾 |
1.3 研究的潜力与方向 |
1.4 研究的架构 |
2 中国早期宪政运动中的联邦主义 |
2.1 晚清权力政治格局演变与宪政建设 |
2.1.1 晚清中央权威的危机 |
2.1.2 立宪改革与危机的加重 |
2.1.3 地方政治集团的崛起与帝国崩溃 |
2.2 民初宪政运动发展与联邦主义的选择 |
2.2.1 民初政争与联邦制 |
2.2.2 宪政危机:从集权到独裁 |
2.3 北洋时期的国家分裂与联邦主义的复兴 |
2.3.1 地方制度入宪与南北分立形成 |
2.3.2 "战""和"之困境与联省自治运动萌发 |
3 宪政历程中的联邦主义思潮 |
3.1 联邦主义的传入与发展 |
3.1.1 晚清联邦主义的传入 |
3.1.2 民国时期联邦主义的发展 |
3.2 联邦制思潮之要旨 |
3.2.1 联省自治的本质与路径 |
3.2.2 中国实行联邦制之原因 |
3.2.3 中国构建联邦制的具体发展模式 |
3.3 联邦论之争 |
3.3.1 联邦论的内部分歧 |
3.3.2 联邦论与反联邦论之争 |
3.4 对联邦主义思潮的评价 |
3.4.1 中国实行联邦制的可能性基础 |
3.4.2 中国实行联邦制的困难 |
3.4.3 省宪理论研究的不平衡性 |
3.4.4 联邦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 |
3.4.5 两种话语之争 |
4 联邦制、宪政与省区主义 |
4.1 省区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
4.1.1 省域意识与省区主义 |
4.1.2 清末地方政治集团和省区主义 |
4.2 制度变迁与省区主义 |
4.2.1 民初联邦论与集权、分权之争论 |
4.2.2 省制改革与省区主义 |
4.3 联省自治运动与省区主义 |
4.3.1 联邦制理论与省区主义 |
4.3.2 省宪法与省区主义 |
5 联邦主义、集权主义与省宪运动 |
5.1 省宪运动的启动 |
5.1.1 湖南省宪的早期启动 |
5.1.2 浙江与广东省宪运动的启动 |
5.1.3 湖南制宪与联省自治运动的发展 |
5.2 省宪运动的扩展 |
5.2.1 浙江制宪的发展与各省的响应 |
5.2.2 陈炯明与广东制宪 |
5.3 省宪运动的曲折 |
5.3.1 湖南行宪与省政府的成立 |
5.3.2 浙江与广东制宪的曲折 |
5.3.3 护宪、修宪与湖南政局变化 |
5.4 省宪运动的转向与式微 |
5.4.1 陈炯明、孙中山之争与广东省宪运动 |
5.4.2 政治发展模式转向与省宪运动的式微 |
6 联邦制运动中制度创新与宪政转型困境 |
6.1 制度创新的动因 |
6.2 省宪法与制度创新 |
6.2.1 《湖南省宪法》评述 |
6.2.2 《浙江省宪法》评述 |
6.2.3 《四川省宪法》评述 |
6.3 联省宪法与制度创新——《国是会议宪草》评述 |
6.3.1 国是会议与国是会议宪草的背景 |
6.3.2 国是会议宪法草案的制度设计特点 |
6.3.3 国是会议与国是宪法草案的影响 |
6.4 制度创新与转型困境 |
7 被放弃的历史选择:联邦制运动经验与宪政启示 |
7.1 联邦制运动失败的原因 |
7.1.1 大一统国家观念与联邦分权模式 |
7.1.2 军阀政治与民主政治 |
7.1.3 宪政挫折和激进思潮 |
7.1.4 政治动员与民主意识 |
7.2 联邦制运动的历史意义 |
7.2.1 政治参与和民主建设的推进 |
7.2.2 确立了民权的宪法保障地位 |
7.2.3 确立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7.3 联邦制运动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启示 |
7.3.1 联邦制与中国政制之抵牾 |
7.3.2 适度重视中央权威 |
7.3.3 中央与地方之权力平衡 |
7.3.4 重视地方自治建设 |
8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选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西方选举制度在晚清时期的介绍和实践 |
第一节 晚清时期对西方选举制度的介绍 |
第二节 晚清中国人对选举制度的初步设想 |
第三节 西方选举制度在晚清时期的实践 |
第二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央立法机关议员的选举制度之一:国会议员的选举制度 |
第一节 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的运行 |
第三节 第二届国会议员的选举制度 |
第三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央立法机关议员的选举制度之二:约法会议、立法院、国民会议、国民代表会议议员的选举制度 |
第一节 约法会议议员的选举制度 |
第二节 立法院议员和国民会议议员的选举制度 |
第三节 国民代表会议议员的选举制度 |
第四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总统选举制度 |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对总统选举问题的若干规定 |
第二节 民初总统选举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总统选举制度的修正 |
第四节 总统选举制度的运行 |
第五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级机关的选举制度 |
第一节 省议会议员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省议会议员选举制度的运行 |
第三节 联省自治运动期间省级机关的选举制度 |
第六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县市乡自治机关的选举制度 |
第一节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地方自治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 县议会议员的选举制度 |
第三节 市自治机关的选举制度 |
第四节 乡自治机关的选举制度 |
第五节 村自治机关的选举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湘军的情报工作与赣、皖、苏、浙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 [1]时机不许再延长——北洋军阀孙传芳旧事拼图[J]. 龙一. 西部, 2016(02)
- [2]曾国荃军事思想述论[D]. 郝幸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1)
- [3]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 ——以宪政为视角[D]. 龙长安. 浙江大学, 2008(01)
- [4]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选举制度研究[D]. 叶利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
- [5]湘军的情报工作与赣、皖、苏、浙战争[J]. 邓亦武. 殷都学刊,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