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则孤立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分布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杨奎三[1](2019)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探索——“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文中指出以"静电现象的应用"为例,介绍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围绕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展开教学,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廖芳[2](2019)在《基于电场感应的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分布电容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电场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测量方便,测量线性范围宽、暂态响应稳定、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高压线路故障在线监测、雷电流、局部放电信号检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论文提出两种基于电场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电压信号测量模型,主要研究分布电容的影响因素及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论文建立了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的基本理论模型,研究了电场分布计算方法,传感器极板的形状、结构参数及环境因素对传感器分布电容的影响;对传感器的边缘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Ansoft Maxwell仿真和精确计算电容的方法,研究了五种形状结构的传感器测量模型的电场边缘效应现象对极板电容的影响,研究表明,圆形的金属极板对传感器极板电容的影响最小;建立了圆片结构传感器和金属圆环型传感器两种传感器模型,研究了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结构参数对分布电容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相应的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圆片结构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受传感器上极板对地电容的影响最大,金属圆环型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受传感器环间互电容的影响最大;研究了传感器极板的对地高度、邻近导体及气候等因素对单金属圆片传感器、圆片结构传感器和金属圆环型传感器测量模型中各分布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传感器极板对地高度在大于(等于)2m时对极板电容的影响不大,垂直方向的导体对传感器极板电容的影响较水平方向的大,论文最后通过设置实验验证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实验结果显示与理论分析契合。论文提出的非接触式测量电压信号传感器,其测量频带范围宽、响应速度快、暂态性能好,可用于故障信号的检测,其中研究的传感器分布电容对测量信号的影响,有利于解决故障信号测量过程中的干扰问题。
才让草[3](2019)在《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开放程度上进和教育的现代化,开展藏汉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藏区高等教育,甚至中等教育的一个发展目标,也成为藏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实施藏汉双语教学也是推动藏区整个教育发展并使其文化多元化的有效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民族自治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实际出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育”。为了发展藏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藏族教育与维护藏族群众根本利益,学校教育语言的采用必须协调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实践证明,藏汉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必须结合实际,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要符合藏区民族师生的特点,适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以《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为选题,探索藏文地区物理学双语教学的理论,为推动藏族地区各学科的双语教学奠定基础。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藏汉双语教学提出的背景和国内外及藏区的研究情况与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对藏汉双语和藏汉双语教学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及类型和藏汉双语教学的理论。第三部分从学和教的不同视角从学生的电磁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和教学系统法描述本文实践的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系统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以教学理论为依据,结合电磁学课程的特点,尝试性的实践了一个能更好的实现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同时又能减少藏汉文水平和高等数学知识对电磁学知识学习效果的教学系统,该教学系统包含了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需求、教学模式及类型、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第五部分设计并进行了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的教育实践,并对实践结论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第六部分通过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的实践结果,对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终实践结果表明,以藏为主,以汉为辅的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的提升了电磁学的教学质量。
罗强[4](2018)在《飞机沉积静电电荷分布的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与空中冰晶、雨滴、尘埃等微粒摩擦产生的大量沉积静电,如果无法有效泄放,将发生放电现象,产生强电磁干扰飞机通讯,严重时产生高温电流通道或电火花,导致火灾或者爆炸事故。为控制沉积静电的合理泄放,需要清晰的认识飞机沉积静电的分布特性。本文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数值计算研究飞机表面的静电分布特性,其成果对实际飞机静电防护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飞机表面沉积静电起电及放电机理分析。首先,从微观静电起电的电子能带理论入手,归纳整理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能带理论与起电机理,对微观上静电起电的机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对飞机的四种起电(沉积起电、喷流起电、感应起电和破裂起电)和三种放电(电晕放电、流光放电和电弧放电)类型及机理进行了归纳整理。这些归纳整理可以快速清晰的了解飞机表面沉积静电的来龙去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第二部分是飞机静电分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首先介绍了COMSOL在计算飞机静电分布特性上的优点。然后,通过数值计算与解析结果比较,确定了满足导体电荷分布计算精度要求的求解区域。应用于椭球型导体电荷分布计算,揭示了椭球导体电荷分布的一般规律。研究导体薄圆盘静电平衡力分布特性,揭示了无曲率导体静电分布机理。最后,设计飞机静电分布特性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飞机表面电荷分布特性、飞机外围空间电场分布特性及飞机的电容特性,为研究飞机表面的静电分布特性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外电场中的飞机静电分布特性研究。首先,推导线电荷附近导体薄圆盘电荷分布的解析解,分析数值解与解析解的一致性。其次,以简化的两球型导体为基础,研究间距、半径和带电量变化对两导体电荷分布的影响特性,揭示两球型导体相互间静电感应的电荷分布规律。最后,建立在大气电场影响下的飞机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不同飞行姿态对飞机静电分布的影响,为实际大气环境下飞机静电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第四部分是飞机静电防护仿真应用研究。首先,设计了机翼上飞机放电刷静电分布模型,分析了单个飞机静电放电刷位置参数与长度参数对飞机静电分布的影响。其次,多个飞机放电刷数量与排布设计,提出了合理排布飞机静电防护放电刷的技术参数。
王钰楠,仵杰[5](2017)在《导体表面圆角化过程中的电荷分布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放电装置的设计取决于导体表面从有棱角到光滑过程中表面电荷分布规律的研究。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构建静电场模型,定量计算平面导体从正方形演变到圆形,柱状导体侧面由有棱角演变到光滑过程中,导体线、面电荷的电荷密度,进而分析圆角化过程中导体线、面电荷的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对静电场中产品的设计以及放电装置的安置具有指导意义。
刘高福,刁心峰[6](2016)在《带电导体接地后电荷分布情况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静电场中,带电导体接地后电荷的分布是一类常见问题.文章从电势角度探讨了带电导体接地后电荷的分布情况、电荷量的变化原因和变化规律等相关问题,对人们理解带电导体接地后电荷的分布有一定的意义.
孙岸竹,卢荣德[7](2013)在《能量最低原理在电容分析和估值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论证了带电体系"能量最低原理"及其推论,并将其应用于导体电容的分析和估值.通过泛函极值思想和电荷分布试探函数,给出了导体电容的一些性质和估值方法.
岳小萍,孙洪伟[8](2008)在《静电能量与静电场能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静电能量、静电场能量的来源、分布区域、差别与联系,指出,静电能量是带电体内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它是由电荷携带的,定域于电荷存在的空间中。静电场能量是散布在场存在的空间中,是由场携带的。静电能量和静电场能量是相互伴随产生和消失的,这正是静电场能量到底是由场携带的还是由电荷携带的在静电场的情况下无法判断的原因。静电场能量和静电能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这为静电场能量的测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建议将静电能量和静电场能量区别开来,这有助于教和学,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电磁学理论体系。
邢怀民,李武军[9](2008)在《静电屏蔽与静电能量》文中提出运用经典电磁学理论结合能带论的方法讨论了静电屏蔽效应,认为静电屏蔽效应是静电场屏蔽效应,而不是静电势即静电能量的屏蔽效应。计算了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静电能量;分析了计算的方法;讨论了静电能量与静电场能量的意义与区别。通过计算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球的静电能和静电场能,计算了带电薄层的厚度并讨论了薄层厚度的意义
刘定兴[10](2007)在《静电场力线的求解与描述及相关疑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电磁场理论由于引入了力线的概念,从而使得非常抽象的静电场获得了形象化的直观表达。然而,由于受理论计算和图象显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目前的电磁学教材中,通常只能给出平面分布的点电荷系或具有较强对称性、忽略边界效应的带电体的电力线和等势线的二维平面图。而对于那些较为复杂、在有限范围内连续分布的带电体,它们的电力线和等势线,则往往难以描述,这给静电场分布的感性认识带来了一定不便;电磁场理论教学中虽然教材繁多,但这些教材里的知识面比较窄,还有不少的佯谬问题还有待于从更高的层面自洽地加以解释。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就电磁场中静电场求解的几个典型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论文主要是针对几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平面场求解进行研究。电磁场最基本的求解方法是电场迭加原理,这种方法虽然应用广泛,但对于一些复杂的边值问题,求得的只是形式解。而本文主要运用一些带有特定技巧的计算方法求解一些边界形状比较复杂的平面场问题。对二维拉普拉斯方程或泊松方程的平面场的解法有多种,如分离变量法、格林函数法或者其他方法,但如果它们的边界形状比较复杂,用这些通常的方法求解会非常困难,即使对于存在有解析解的特殊情况,一般说来也不可能求出,而且求得的只能是近似解。保角变换法和电像法是带有特定技巧的求解平面场的计算方法,如果使用得好,可以弥补分离变量法等方法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复杂的静电场边值问题的求解大为简化,本文中金属球与无限大导体平板中电势表达式的求解就是明显的例子。如果采用和计算机软件包相结合,还可以使得满足泊松方程的电磁场的分布具有可视化的效果。
二、规则孤立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分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则孤立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电场感应的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分布电容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电压互感器的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电压互感器的研究现状 |
1.2.2 电压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电场边缘效应分析 |
2.1 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理论模型 |
2.2 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电场分布计算 |
2.2.1 场源电场分布计算模型 |
2.2.2 电场分布数值计算方法 |
2.2.3 传感器极板电容计算模型 |
2.3 边缘效应对传感器极板电容的影响 |
2.3.1 电场边缘效应的理论分析 |
2.3.2 电场边缘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2.3.3 边缘附加电容的精确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参数对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3.1 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 |
3.2 传感器等效电容及输出特性分析 |
3.3 传感器极板感应电荷分布探究 |
3.4 金属圆环型传感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 |
3.4.2 传感器等效电容及输出特性分析 |
3.4.3 环间互电容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传感器测量误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因素对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4.1 单金属圆片传感器测量模型 |
4.1.1 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 |
4.1.2 单金属极板感应电压的分析计算 |
4.1.3 对地高度对传感器分布电容的影响分析 |
4.1.4 邻近导体对传感器分布电容的影响分析 |
4.2 金属圆环型传感器测量模型 |
4.2.1 对地高度对传感器分布电容的影响 |
4.2.2 邻近导体对传感器分布电容的影响分析 |
4.3 圆片结构传感器测量模型 |
4.3.1 对地高度对传感器分布电容的影响 |
4.3.2 邻近导体对传感器分布电容的影响 |
4.3.3 气候因素对传感器极板分压比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研究 |
5.1 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影响测试 |
5.1.1 电场边缘效应实验分析 |
5.1.2 结构参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分析 |
5.2 环境因素的影响测试 |
5.2.1 对地高度的变化测试 |
5.2.2 邻近导体的影响测试 |
5.2.3 气候因素的影响测试 |
5.3 线路故障信号测试分析 |
5.3.1 极板形状对行波传感的影响分析 |
5.3.2 传感器结构参数对行波传感的影响分析 |
5.3.3 环境因素对行波传感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3)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21 世纪创新人才的需求 |
1.1.2 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 |
1.1.3 藏汉双语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 |
1.1.4 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需要 |
1.1.5 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
1.2 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藏区研究现状 |
1.2.4 研究价值 |
1.3 选题意义 |
1.3.1 电磁学课程的角度 |
1.3.2 教学语言的角度 |
1.3.3 教育心理学的角度 |
1.3.4 藏汉双语教学的优势 |
1.3.5 藏汉双语教学的不足 |
1.3.6 对策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藏汉双语教学概述 |
2.1 双语的界定 |
2.2 “藏汉双语教学”的界定 |
2.3 双语教学的种类和模式 |
2.3.1 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
2.3.2 藏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
2.3.3 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
2.4 藏汉双语教学的理论 |
第三章 电磁学藏汉双语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
3.1 从学的角度看学生电磁学知识的构建过程 |
3.2 从教的角度看学生电磁学知识的构建过程 |
3.3 教学系统方法论 |
第四章 电磁学藏汉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
4.1 学情分析 |
4.1.1 教学需求 |
4.1.2 教学对象 |
4.1.3 教学内容 |
4.1.4 教学目标 |
4.2 教学过程 |
4.2.1 准备工作 |
4.2.2 教学原则 |
4.2.3 教学方案 |
4.3 教学评价 |
第五章 电磁学藏汉双语教学的实践分析 |
5.1 实践设计 |
5.1.1 实践目的 |
5.1.2 实践的基本设计思路 |
5.2 测量的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实践结论及教学建议 |
6.1 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论文的贡献或创新点 |
6.4 论文的不足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藏汉双语影响测试试卷1(A卷) |
附录2 藏汉双语影响测试试卷1(B卷) |
附录3 藏汉双语影响测试试卷2(A卷) |
附录4 藏汉双语影响测试试卷2(B卷) |
附录5 高等数学影响测试试卷3(A卷) |
附录6 高等数学影响测试试卷3(B卷) |
附录7 学生翻译汉文电磁学教材的案例1 |
附录8 学生翻译藏文电磁学学教材的案例2 |
附录9 学生翻译汉文电磁学前沿知识的案例1 |
附录10 学生翻译藏文电磁学前沿知识的案例2 |
附录11 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12 电磁学藏汉双语教学调查问卷评分标准 |
附录13 2016 电磁学期中试卷 |
附录14 2016 级电磁学期末试卷 |
附录15 学生作业案例 |
附录16 学生作业案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后记 |
(4)飞机沉积静电电荷分布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飞机沉积静电的认识和发展 |
1.2.2 导体表面电荷分布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飞机表面沉积静电起电及放电机理分析 |
2.1 静电起电的电子能带理论 |
2.2 飞机静电起电的几种类型及机理分析 |
2.3 飞机静电放电的几种类型及机理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飞机静电分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
3.1 飞机静电分布问题上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COMSOL的优点 |
3.2 理想导体电荷分布特性 |
3.2.1 球型和椭球导体静电场特性研究 |
3.2.2 导体薄圆盘静电平衡力的特性 |
3.2.3 结论 |
3.3 飞机静电分布的数值计算研究 |
3.3.1 模型设计 |
3.3.2 网格剖分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外电场中的飞机静电分布的研究 |
4.1 静电感应影响导体电荷分布特性研究 |
4.1.1 线电荷对薄金属圆盘电荷分布 |
4.1.2 两球形导体静电分布影响 |
4.2 大气电场下不同飞行姿态对飞机静电分布的仿真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飞机静电分布特性的应用研究 |
5.1 单个飞机静电放电刷排布的仿真分析 |
5.1.1 模型设计 |
5.1.2 网格剖分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5.2 多个飞机静电放电刷排布的仿真分析 |
5.2.1 飞机静电放电刷数量的计算 |
5.2.2 多个飞机静电放电刷排布设计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导体表面圆角化过程中的电荷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数学模型 |
1.1 三维导体(3D)模型的建立 |
1.2 二维导体(2D)模型的建立 |
2 建立物理场 |
3 电荷分布特征分析 |
3.1 2D模型的电荷分布特征分析 |
3.2 3D模型的电荷分布特征分析 |
4 结束语 |
(6)带电导体接地后电荷分布情况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孤立导体接地后电荷的分布 |
2 静电感应下带电导体接地后电荷的分布 |
2.1 场源电荷为正电荷 |
2.2 场源电荷为负电荷 |
3 带电导体组在不同接地情形下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
3.1 球壳B外表面接地情形下电荷分布 |
3.2 导体球A接地情形下电荷的分布 |
3.3 球A和球壳B外表面都接地情形电荷的分布 |
4 小结 |
(7)能量最低原理在电容分析和估值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能量最低原理 |
2 关于电容性质的两个推论 |
3 电容的估值 |
3.1 直接估值方法与实例 |
3.2 讨论 |
4 小结 |
(8)静电能量与静电场能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静电能量与静电场能量的一般表述 |
2 静电场能量与静电能量的区别 |
3 静电能与静电场能量之间的联系 |
4 静电能量与静电场能量的进一步讨论 |
5 结束语 |
(9)静电屏蔽与静电能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静电平衡状态过程分析 |
2 静电屏蔽效应讨论 |
3 带电体系静电能的计算 |
3.1 孤立点电荷的静电能 |
3.2 点电荷系的静电能 |
3.3 孤立带电体的静电能量 |
3.4 对静电能和静电场能的解释 |
3.5 静电能与静电场能的数值计算 |
4 结束语 |
(10)静电场力线的求解与描述及相关疑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应用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均匀带电细圆环空间电场的研究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均匀带电细圆环电势的理论求解 |
2.3 二维等势线簇的描绘 |
2.4 数值积分对电势、电场强度的求解 |
2.5 静电场的可视化 |
2.6 讨论 |
3 尖端导体表面附近的静电场的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尖端的电势分布和导体的电场强度 |
3.3 尖端上的电荷分布 |
3.4 尖端附近的等势线方程 |
3.5 等势线的描绘 |
3.6 结论 |
4 偏心圆柱面与分离圆柱面带电导体静电场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传统方法面临的困难 |
4.3 本文对解析解的推导 |
4.4 等势线的描绘 |
4.5 电力线簇的描绘 |
4.6 讨论 |
5 孤立导体面电荷分布规律的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决定孤立带电导体面电荷分布的几何因素 |
5.3 几种孤立带电导体电荷面密度与总曲率的关系 |
5.4 唯一性定理及其条件 |
5.5 讨论 |
6 金属球与无限大导体平板系统电容的计算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镜象电荷的系列配置 |
6.3 数据分析 |
6.4 计算金属球与无限大金属板系统的电容 |
6.5 讨论与结论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 |
1、致谢 |
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四、规则孤立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分布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探索——“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J]. 杨奎三.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20)
- [2]基于电场感应的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分布电容特性的研究[D]. 廖芳.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3]电磁学课程藏汉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D]. 才让草.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4]飞机沉积静电电荷分布的研究和应用[D]. 罗强.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9)
- [5]导体表面圆角化过程中的电荷分布特性研究[J]. 王钰楠,仵杰.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7(04)
- [6]带电导体接地后电荷分布情况的探讨[J]. 刘高福,刁心峰. 物理教师, 2016(06)
- [7]能量最低原理在电容分析和估值中的应用[J]. 孙岸竹,卢荣德. 大学物理, 2013(11)
- [8]静电能量与静电场能量关系研究[J]. 岳小萍,孙洪伟.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9]静电屏蔽与静电能量[J]. 邢怀民,李武军.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0]静电场力线的求解与描述及相关疑难问题研究[D]. 刘定兴. 重庆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