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图书馆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春花[1](2021)在《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则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重要衡量指标。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政府或社会组织向人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正在对这项公共文化服务产生深刻影响,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通过网站、手机APP、便携式阅读器轻而易举地而且是跨越物理空间地进行阅读,获取知识信息。公共图书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优化服务,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于广大读者,既是应对挑战的必然要求,又是其发展绕不开的一个时代课题。本文把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作为切入点,选取云南西部县份——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为研究样本,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服务优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研究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理论基础;其次收集了国家及云南省关于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权威资料以及洱源县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回顾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并采用基于Lib QUAL+TM模型的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洱源县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上存在问题及原因,然后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近年来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在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上还存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政府“掌舵”式提供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受限;二是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管理者主观服务意愿不强烈;三是忽视了公民权益保障,需求表达不足;四是责任意识不强,考核评价缺位。针对于此,应采取的优化措施有:一是由“掌舵”到服务,优化内部管理;二是突出战略性地思考,优化发展思路;三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项目;四是强化责任意识,优化考核评估。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在服务中学习服务,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和价值,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拥有一席之地。
吴雅威[2](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陈怡颖[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的精准服务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家书屋,作为一个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机构,自2007年投入建设以来,历经了十余年发展建设。虽在工程建设初期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脚步的日益加快,大部分地区的农家书屋工程并没有适应时代浪潮,出现发展受阻或停滞的现象,且无法满足新时代农村居民对文化信息服务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家书屋仍然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乡村文化振兴的重任。因此,农家书屋需要在乡村振兴新形势下解决好发展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发展方式,推进农家书屋的创新和服务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山东省R市部分农家书屋的走访调查,结合网络调研等方法,深入了解农家书屋的发展及运行现状,解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究阻碍其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农家书屋用户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构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并给出精准服务实施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1)关于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影响因素方面的分析。在文献阅读及网络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对山东省R市农家书屋的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农家书屋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据此,结合元分析法对制约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集成,得到影响因素集后再运用DEMATEL模型分析计算,最终识别出7个关键影响因素。其按中心度大小排序依次为:书屋运营管理、书屋服务水平、书屋资源配置、财政投入与资金保障、政策保障参与、网络通信建设、人力资源配置,为后续精准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2)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的框架体系,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引入精准服务的理论与思想,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家书屋服务的创新转型构建新模式。首先阐述了该模式的内涵,并分析了构建该模式的动因。然后对该模式下的四个组成要素进行叙述,进而探讨了该模式的服务方式及流程,构建出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框架,包含资源数据建设层、技术处理支持层、服务内容应用层、用户服务交互层四个层面。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建设的应用对策和建议,包括书屋资源供给方面、书屋服务延伸方面、书屋先进技术引入等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为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构建精准服务模式,该研究丰富了农家书屋服务的理论体系,延伸和拓展了农家书屋服务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提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的服务水平,促进农家书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服务的升级转型,更好的发挥文化服务职能,引领千家万户的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谢尚均[4](2021)在《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信图书馆被普遍的接受和应用,微信图书馆提供的各项信息服务离不开大数据的信息挖掘技术与整合技术,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通过网络技术能够被更加方便地搜集和更广泛、快速地传播,用户信息曝光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此外,大数据时代下侵犯用户隐私权益的特征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增加了微信图书馆保护用户隐私权益的难度。因此,微信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时需要采取一系列隐私权益保障手段,如何有效地对保障用户基本权益成为微信图书馆运行中的工作重点。本文以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相关理论基础,阐释了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内涵,剖析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特点,论述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了规避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通过对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模式和机制的论述,从法律政策、服务机构、用户素养和运行技术等四个维度揭示了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现存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法律政策保障、完善服务体系、提升用户素养和完善运行系统等维度提出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优化策略。
周雪芹[5](2020)在《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聪[6](2020)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并将文化和旅游业作为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头戏,文旅产业融合将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从量向质变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民众服务,发挥综合效益,让市场新增更多的文旅产业需求。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服务的背景下积极完善现有的服务形式和内容,不断开拓新的服务形式。实际中,各地公共图书馆不断创新实践文旅融合服务,在实践中收获了经验和成就。但是,各地图书馆在发展文旅融合服务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共生理论,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展开相关的研究。首先,笔者基于PEST模型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国内的政治法律环境促进,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并推动图书馆向公众提供专业化服务;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利于图书馆今后持续发展;但是技术环境的发展导致图书馆传统运营模式过于落后,图书馆必须积极与新技术结合开拓创新运营模式。其次,笔者对国内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当下,各地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服务方面实践的模式包括,“图书馆+研学”、“图书馆+民宿”、“图书馆+网红”。指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数字技术关联不足、宣传推广少、民众参与性低、未建立独特品牌或文化IP。最后,提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策略,包括联合数字技术,创新技术融合;积极推广宣传文旅融合;吸引民众参与,引导市场融合;打造文化旅游IP,突破产品融合。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各地公共图书馆今后开展文旅融合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张芳[7](2020)在《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现状调研及优化对策》文中认为“智慧地球”的问世伴随而来的是纷繁复杂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同时,由于大量信息的出现和聚集而产生的信息爆炸时有发生,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图书馆用户的各类信息也急需新技术的处理和满足,而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已经逐渐被取代,各类高校纷纷进行了从传统向智慧化发展的图书馆转型。智慧图书馆服务中的推荐功能不仅能够自主通过用户的一系列行为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根据用户自身的喜好和偏好进行针对性的资源以及信息图书推荐,从而达到最大程度满足用户新需求的目的。本文是以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为例,结合智慧图书馆及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智慧服务中的智慧推荐技术对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借鉴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经验进行研究。从五部分进行论述,具体为:第一章引言部分,对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二章概述部分,结合文献调查法,对高校智慧图书馆内涵及特征,以及智慧服务的概念、功能特点以及智慧服务建设的目标、意义等进行分析;第三章以国内42所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为主要研究对象,向高校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和部分用户进行问卷调研,分析调研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并对其内部服务从人员、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第四章基于前一章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高校智慧图书馆在建设智慧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根据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最后,总结与展望部分,总结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以42所高校智慧图书馆为例,将智慧服务作为研究侧重点,着重针对将智慧推荐运用在实际运行中的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向智慧图书馆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为我国高校建设智慧图书馆提出相应的改进计划和建议,期待对其未来发展有所帮助。本文还简要阐述了运用智慧推荐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结合分析国内现有的图书馆例子,对于国内的图书馆方面的相关建设而言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参考意义。
郭玲[8](2020)在《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以C县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为了更好推动公共文化、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实施,对公共图书馆在立法上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在我国,基层图书馆一般是指县以下的公共图书馆,在数量上具有绝对性优势,对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深刻影响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发展规律的分析,总结、提炼已经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深入研究和解决公共图书馆在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从传统图书馆转型至复合型图书馆,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是图书馆的当务之急。基层图书馆在我国发展现状不一,或多或少的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基层图书馆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办的,受政府行为影响巨大。如何更好发挥基层图书馆的作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是每一座基层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根据全国第六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全国共有969个县级以上国家一级图书馆,519个县级以上国家二级图书馆,1034个县级以上国家三级图书馆。C县位居全国百强县,而C县图书馆却仅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不能与综合实力发展相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不能较好的满足。C县图书馆建馆初期是按照高标准打造的,但是一路发展缓慢,甚至于被兄弟图书馆远远抛在后边,很大的原因是认识不足,固守成规,没有让图书馆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笔者针对C县图书馆服务读者情况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数据综合分析显示,C县图书馆场馆不足,功能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场馆面积受限,图书上架种类不足,活动种类不足,不能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有限,不能更好解决读者疑问。主要问题是:图书馆运行经费紧张,场馆建设缓慢;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待拓展;未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服务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与地方政府认识不足,发挥其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不够,文化服务多元化对图书馆的冲击,服务方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从业人员观念滞后等有关。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建立有效政府主导,可以更好保障图书馆快速地高质量发展。保障图书馆服务场馆等设施设备建设,制定并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规范图书馆总分馆运行。保障图书馆正常运营的经费投入。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图书文化服务。要多方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中,加强志愿者队伍培训与服务。因时制宜,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三是强化镇村图书分馆(室)建设。强化场馆、图书文献、队伍建设,加强建设指导。四是强化自身建设,提高图书馆馆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员自身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善服务,提高读者参与积极性。C县图书馆的问题在其他基层图书馆不一定都存在,但是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我国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好的发展。
杨航[9](2020)在《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由此推动了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进程,数字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要。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主要机构,数字资源早已是文献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第一,完善服务”是图书馆遵循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数字资源开发的重点,用户满意度是这一观念是否真正体现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立足于用户,围绕用户满意度主要从五个部分开展。第一部分,参考国际间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对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阐述;第二部分,整理与“用户满意度”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探究,介绍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等,为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提供充足的理论参考;第三部分,针对以上理论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初步计算;第四部分,初步确定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四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指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所需数据,分析数据后得出数字资源建设的不足;第五部分,以数字资源质量、系统功能、宣传方式、馆员综合素质和用户反馈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制定能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对策。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对其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进行探索,确定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时满意度偏低的具体原因,对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以及明确数字资源今后发展重点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沙婷婷[10](2020)在《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文献的信息中心,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机构,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图书馆的利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从图书馆利用率方面着手,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对当前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核心概念界定。第二部分对小学图书馆建设情况及利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小学图书馆存在以下问题:小学图书馆基础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局限于“看护”,管理质量不理想;小学图书馆利用率低,师生利用意识和方式存在偏差;小学图书馆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功能有待拓展。第三部分对小学图书馆利用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发现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小学图书馆基本建设滞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学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其资源浪费;先进数字媒体的冲击增加了小学图书馆职能开发的难度。第四部分针对小学图书馆存在问题提出如下优化策略: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增强各类图书馆互动;制定合理的图书馆管理制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创新图书馆利用模式,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建构集教育——服务——咨询——推广为一体的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体系。本文在深入调查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小学图书馆利用问题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改善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使小学图书馆能够更好的融入学校的教学,配合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数字图书馆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图书馆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公共图书馆 |
二、公共文化服务 |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 |
四、服务优化 |
第二节 理论支撑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
第二章 洱源县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洱源县图书馆发展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体制机制 |
一、洱源县图书馆服务管理体制 |
二、洱源县图书馆服务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洱源县图书馆主要服务内容 |
一、图书借阅 |
二、信息咨询 |
三、阅读推广 |
四、送书下乡 |
五、网络服务 |
六、讲座活动 |
第四节 新形势下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变革现状分析 |
一、洱源县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 |
二、洱源县级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 |
第三章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读者满意度调查 |
第一节 参考Lib QUAL+TM模型的满意度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满意度分析 |
一、相关数据统计 |
二、对各项目的满意度分析 |
三、读者综合评价及意见建议分析 |
第四章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内部管理不健全,工作效率不高 |
二、藏书数量少,馆舍基础设施落后 |
三、服务内容不丰富,缺乏多样性 |
四、服务覆盖面小,群体针对性不强 |
五、服务标准不清晰,缺乏有效评估体系 |
第二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掌舵”式提供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受限 |
二、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管理者主观服务意愿不强烈 |
三、忽视了公民权益保障,需求表达不足 |
四、责任意识不强,考核评价缺位 |
第五章 优化洱源县图书馆服务的对策 |
第一节 由“掌舵”到服务,优化内部管理 |
一、完善组织和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 |
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力度 |
四、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改善办馆条件 |
第二节 突出战略性地思考,优化发展思路 |
一、着眼长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二、注重群众参与,突出共商共建共享 |
三、推进总分馆制建设,盘活县域阅读资源 |
四、适应信息化发展,打造县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
第三节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项目 |
一、进行需求调查,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 |
二、延伸服务领域,拓展形式多样的服务 |
三、重视形象宣传,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 |
四、关注公民权益,增强对特殊群体的服务 |
第四节 强化责任意识,优化考核评估 |
一、完善服务标准,重视读者意见 |
二、引入第三方评估,接受社会监督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
1.2.4 评述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库 |
2.1.2 智慧服务 |
2.1.3 智慧数据服务 |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管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
4.2.1 图情机构主体 |
4.2.2 智慧数据 |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
4.3.1 数据多源性 |
4.3.2 技术智能性 |
4.3.3 服务场景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5.2.2 智库需求感知 |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
5.2.4 智能化推荐 |
5.2.5 案例分析 |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3.1 智库活动层 |
5.3.2 嵌入层 |
5.3.3 融合层 |
5.3.4 服务层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
6.1.1 智库特征识别 |
6.1.2 智库需求确定 |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
6.3 多源数据融合 |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1 场景化服务 |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
7.5.3 评价指标优化 |
7.5.4 评价指标赋权 |
7.6 实证研究 |
7.6.1 研究方法 |
7.6.2 数据分析 |
7.6.3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的精准服务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农家书屋的研究现状 |
1.2.2 精准服务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方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DEMATEL分析方法 |
1.4.4 网络调查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家书屋 |
2.1.1 农家书屋的概念及特征 |
2.1.2 农家书屋的发展历程及功能作用 |
2.2 精准服务 |
2.2.1 精准服务的概念 |
2.2.2 精准服务模式 |
2.3 乡村振兴战略 |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的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农家书屋的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
3.1.1 农家书屋现状调查 |
3.1.2 农家书屋的服务现状分析 |
3.1.3 农家书屋服务存在的问题 |
3.2 农家书屋用户群体的需求现状分析 |
3.2.1 农家书屋用户群体的需求分析 |
3.2.2 农家书屋用户群体的需求层次分析 |
3.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基于元分析的影响因素初步筛选 |
3.3.2 基于DEMATEL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构建 |
4.1 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的内涵 |
4.2 农家书屋开展精准服务的动因分析 |
4.2.1 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驱动 |
4.2.2 农民文化信息需求的驱动 |
4.2.3 专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驱动 |
4.3 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的组成要素 |
4.3.1 精准服务的对象 |
4.3.2 精准服务的人员 |
4.3.3 精准服务的环境 |
4.3.4 精准服务的内容 |
4.4 农家书屋精准服务的方式及过程 |
4.4.1 线下精准服务 |
4.4.2 线上精准服务 |
4.4.3 线上线下结合的精准服务 |
4.5 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框架构建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模式的应用对策 |
5.1 优化农家书屋多方面的资源供给渠道 |
5.1.1 增强社会力量参与,拓展“供应链”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财政投入 |
5.2 强化农家书屋多渠道的精准服务延伸 |
5.2.1 完善多渠道建设,打造精准服务延伸 |
5.2.2 加大宣传力度,辐射服务范围 |
5.3 引入农家书屋多手段的先进服务技术 |
5.3.1 利用前沿技术准确定位推送 |
5.3.2 提供高质量资源的服务内容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山东省 R 市农家书屋现状调查 |
致谢 |
(4)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相关基础 |
第一节 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基本概述 |
一、微信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
二、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的内涵与隐私泄露形式 |
三、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内涵与特征 |
第二节 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必要性 |
二、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模式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模式 |
一、用户隐私信息合理使用模式 |
二、安全隔离模式 |
三、私密浏览模式 |
第二节 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机制 |
一、管理机构监督机制 |
二、用户隐私管理机制 |
三、用户服务反馈机制 |
四、隐私权益保障评估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现存问题 |
第一节 基于法律政策的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现存问题 |
一、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法律内容不完善 |
二、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政策的缺失 |
第二节 基于服务机构的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现存问题 |
一、微信图书馆管理制度不健全 |
二、微信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理念缺失 |
三、微信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素养薄弱 |
第三节 基于用户素养的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现存问题 |
一、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意识的匮乏 |
二、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能力的不足 |
第四节 基于运行技术的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现存问题 |
一、微信图书馆运行系统存在漏洞 |
二、微信图书馆网络安全的防御能力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基于微信图书馆法律政策强化的用户隐私权益保障优化策略 |
一、完善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 |
二、制定微信图书馆隐私权益保障政策 |
三、健全微信图书馆隐私权益保障体系 |
第二节 基于微信图书馆服务体系完善的用户隐私权益保障优化策略 |
一、制定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服务章程 |
二、强化微信图书馆服务职业道德观 |
三、提高微信图书馆内部人员素养 |
四、完善微信图书馆内部的隐私保护制度 |
第三节 基于微信图书馆用户素养提升的隐私权益保障优化策略 |
一、强化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的意识 |
二、提高微信图书馆用户保护隐私的能力 |
三、提高微信图书馆用户的维权素质 |
第四节 基于微信图书馆运行系统完善的用户隐私权益保障优化策略 |
一、完善微信图书馆系统内部安全机制 |
二、强化微信图书馆系统外部风险防御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旅融合 |
2.1.2 公共图书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 |
2.2.2 产业共生 |
第3章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1 推进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的政策 |
3.1.2 保障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的法律环境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2.1 全国经济环境分析 |
3.2.2 文旅产业的经济环境 |
3.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3.1 国民受教育程度情况分析 |
3.3.2 国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情况分析 |
3.3.3 国民阅读率情况分析 |
3.3.4 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3.4.2 技术环境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的影响 |
第4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现状 |
4.1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实践概况 |
4.1.1 “图书馆+研学”紧密结合,成为新的学习方式 |
4.1.2 “图书馆+民宿”深度融合,增添民宿的文化底蕴 |
4.1.3 “图书馆+网红”打造景点,吸引诸多游客前往 |
4.2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取得的成就 |
4.2.1 保证公益性前提构建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的商业生态链 |
4.2.2 保证基本服务完善呈现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文化魅力 |
4.2.3 保证地方旅游发展使公共图书馆切入地方特色文化 |
4.3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服务与数字技术关联不足 |
4.3.2 图书馆在宣传推广方面的渠道和话语权越来越少 |
4.3.3 民众参与文旅融合服务的积极性较低 |
4.3.4 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未建立独特品牌或文化IP |
第5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策略 |
5.1 图书馆深度联合数字技术,创新技术融合 |
5.1.1 图书馆打造成智慧学习环境 |
5.1.2 创新技术融合,让图书馆文化结合尖端技术 |
5.2 图书馆应积极推广宣传文旅融合服务 |
5.2.1 重视社会形象,强调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
5.2.2 图书馆加强宣传推广文旅融合服务 |
5.3 图书馆吸引民众参与活动,引导市场融合 |
5.3.1 派发奖励的方式吸引民众参与活动 |
5.3.2 图书馆积极以文旅市场融合为导向 |
5.4 图书馆打造文化旅游IP,突破产品融合 |
5.4.1 文化旅游IP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和文化消费体验 |
5.4.2 图书馆要积极打造文化旅游IP,突破产品融合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现状调研及优化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概述 |
2.1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及特征 |
2.1.1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
2.1.2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
2.2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功能定位 |
2.2.1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
2.2.2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
2.2.3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
2.3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
2.3.1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的目标 |
2.3.2 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意义 |
第3章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现状调研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情况 |
3.3.1 智慧学科服务建设 |
3.3.2 智慧借阅服务 |
3.3.3 智慧发现系统应用 |
3.3.4 智慧个性化推荐服务 |
3.3.5 智慧咨询服务 |
3.3.6 智慧空间服务功能 |
3.3.7 移动图书馆服务 |
3.3.8 智能化设施创新服务 |
3.3.9 调研结果分析 |
第4章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1 智慧借阅服务尚未全面开展 |
4.1.2 智慧学科服务层次仍需提升 |
4.1.3 智慧个性化推荐服务开发程度较低 |
4.2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有待丰富 |
4.2.1 资源发现形式不够丰富 |
4.2.2 资源的时效性和热点连接性需加强 |
4.3 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交流服务、智慧服务设施提供不到位 |
4.3.1 用户间信息交流服务提供不到位 |
4.3.2 智慧服务设施普及程度不高 |
4.4 高校智慧馆员队伍亟需加强 |
4.4.1 智慧咨询服务形式多样,咨询馆员队伍待加强 |
4.4.2 智慧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意识淡薄 |
4.5 智慧图书馆服务需要虚拟现实等技术来丰富 |
第5章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优化对策 |
5.1 智慧服务优化对策 |
5.1.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优化设计 |
5.1.2 建立健全智慧推荐服务系统 |
5.2 智慧图书馆资源服务优化对策 |
5.2.1 重视联盟合作,构建特色资源 |
5.2.2 打造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微媒体服务平台 |
5.3 针对用户问题的优化对策 |
5.3.1 使用和推广微信服务平台 |
5.3.2 增加经费来源,加大投入 |
5.4 建立馆员智慧服务平台 |
5.4.1 提升馆员智慧服务能力 |
5.4.2 打造基于智慧检索的内容维度的服务平台 |
5.5 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引进应用 |
5.5.1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架构 |
5.5.2 内容维度的智慧图书馆服务 |
5.5.3 智能化技术的引进应用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智慧图书馆服务网络调研法 |
附录 B 智慧图书馆服务实际调研表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以C县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 |
2.1.1 公共文化服务 |
2.1.2 公共图书馆 |
2.1.3 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联系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理论的应用 |
3 C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
3.1 C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成绩 |
3.1.1 以人为本,开展阵地服务 |
3.1.2 拓展平台,延伸阅读窗口 |
3.2 C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运行经费紧张,场馆建设缓慢 |
3.2.2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够丰富 |
3.2.3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较差 |
3.2.4 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服务水平较低 |
4 C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1 政府未充分发挥其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作用 |
4.2 文化服务多元化对图书馆的冲击 |
4.3 图书馆业务建设滞后对读者吸引不足 |
4.4 从业人员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
5 提升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 |
5.1 建立有效政府主导 |
5.1.1 保障图书馆服务场馆等设施设备建设 |
5.1.2 保障图书馆正常运行的经费投入 |
5.2 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
5.2.1 加强与社会资源合作 |
5.2.2 加强志愿者队伍培训与服务 |
5.2.3 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 |
5.3 强化镇村图书分馆(室)建设 |
5.3.1 强化场馆建设 |
5.3.2 强化图书文献建设 |
5.3.3 加强队伍建设 |
5.3.4 加强建设指导 |
5.4 提高图书馆自身服务水平 |
5.4.1 改善服务,提高读者参与积极性 |
5.4.2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图书馆员服务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总结与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用户满意度理论 |
2.1.2 用户满意度研究模型介绍及选择 |
2.2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相关概念 |
2.2.1 数字资源概念 |
2.2.2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概念 |
2.2.3 用户满意度与数字资源评价关系 |
2.3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 |
2.3.1 统计分析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2.3.4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选择 |
2.4 影响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因素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
3.1.1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目的 |
3.1.2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
3.3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设置 |
3.4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1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权重 |
3.4.2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二级指标权重 |
第四章 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实证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选取与方法的确定 |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4.1.2 调査方法的确定 |
4.2 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
4.2.1 河北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
4.2.2 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
4.2.3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
4.2.4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
4.3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目的及设计 |
4.3.1 调查目的 |
4.3.2 问卷设计 |
4.4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4.1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4.3 实证结果分析 |
4.5 存在问题分析 |
4.5.1 数字资源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
4.5.2 数字资源硬件设施不完善 |
4.5.3 数字资源宣传方式单一 |
4.5.4 图书馆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髙 |
4.5.5 图书馆与用户交流不紧密 |
第五章 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对策 |
5.1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
5.1.1 强化数字资源建设意识 |
5.1.2 合理采购数字资源 |
5.1.3 构建特色数字资源 |
5.1.4 加强沟通协调,实现数字资源共享 |
5.2 改善系统功能 |
5.2.1 提升网站性能 |
5.2.2 简化检索页面 |
5.2.3 优化网络渠道 |
5.2.4 增加辅助性功能 |
5.3 建立数字资源宣传机制 |
5.3.1 提高用户参与度 |
5.3.2 多渠道宣传 |
5.4 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
5.4.1 提升馆员服务能力 |
5.4.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5.4.3 建立馆员服务评价体系 |
5.5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 |
5.5.1 建设反馈服务平台 |
5.5.2 定期采访用户 |
5.5.3 及时处理用户反馈 |
5.5.4 加强用户培训力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方法 |
(五)调查结果 |
1.问卷调查结果 |
2.访谈调查结果 |
二、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表征 |
(一)小学图书馆基础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 |
1.图书馆藏书量不足,缺乏实用性 |
2.图书馆馆藏类别不均衡,教学辅助功能不凸显 |
3.图书馆书籍更新缓慢,缺乏时效性 |
4.图书馆数字资源匮乏,难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
5.图书馆基础设施条件与书香校园建设标准相差甚远 |
(二)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局限于“看护”,管理质量不理想 |
1.图书馆开放时间过短,且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 |
2.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佳,服务能力有限 |
3.图书馆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化管理,管理手段滞后 |
(三)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率低,师生的利用意识和方式存在偏差 |
1.小学生借阅书籍的娱乐化功利化倾向严重 |
2.学生课外读物资源渠道丰富,借阅意识薄弱 |
3.应试教育影响,师生没有时间借阅书籍 |
4.图书馆开展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
(四)小学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功能有待拓展 |
1.图书馆服务意识薄弱,优势资源浪费 |
2.服务功能拓展尚不完善,存在利用盲区 |
三、小学图书馆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费不足导致小学图馆基本建设滞后 |
1.上级行政拨款不足,一些基本设施到位不及时 |
2.学校自身开源节流渠道狭小,功能开发空间有限 |
(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学图书馆的重视不足,导致其资源浪费 |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相关规定性文件的执行缺乏监管 |
2.小学主管领导忽略图书馆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关联与衔接渠道 |
(三)先进数字媒体的冲击,增加了小学图书馆职能开发的难度 |
1.数字媒体内容冲淡了学校图书馆纸质资料的吸引力 |
2.数字媒体方式的冲击导致学生对纸质版书籍缺乏兴趣 |
四、解决小学图书馆利用问题的有效策略 |
(一)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增强各类图书馆互动 |
1.小学图书馆与少儿图书馆互动 |
2.拓展各校图书资源共享渠道 |
3.拓展阅读空间,营造书香校园 |
(二)制定合理的图书馆管理制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
1.制定合理的开馆制度,提高阅读效率 |
2.逐步引进专业人士,加强图书管理员专业培训 |
3.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开发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 |
(三)创新图书馆利用模式,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意识 |
1.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
2.举办教师阅读系列活动,激发教师利用图书馆的热情 |
3.完善评价激励制度,确保阅读的持续性 |
4.图书馆开设校本课程,加强阅读指导 |
(四)构建集教育—服务—咨询—推广为一体的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体系 |
1.开展入馆教育 |
2.强化个性化阅读服务 |
3.图书馆优选各年级阅读书目进行分级指导 |
4.注重参考咨询工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
5.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数字图书馆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D]. 赵春花.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的精准服务模式及对策研究[D]. 陈怡颖.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微信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益保障研究[D]. 谢尚均.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J]. 周雪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12)
- [6]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胡聪. 湘潭大学, 2020(02)
- [7]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现状调研及优化对策[D]. 张芳. 湘潭大学, 2020(02)
- [8]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以C县图书馆为例[D]. 郭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9]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D]. 杨航. 河北大学, 2020(08)
- [10]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例[D]. 沙婷婷. 渤海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