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家实验室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通知

第二届国家实验室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通知

一、第2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超[1](2021)在《木质素基荧光碳点的绿色制备及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

张醒海[2](2021)在《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感病毒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人畜共患病原体之一,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家禽及候鸟等自然宿主中,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对国家生物安全、产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该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季节性流感、流感大流行和人感染动物流感等。候鸟是H3N8、H9N2和H5N8等众多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库,且这些病毒持续在我国候鸟中流行传播。近年来它们又出现新的生物表型或基因特性,如水禽不仅呈现无症状携带流感病毒,也出现了感染甚至致死的现象;部分候鸟来源的病毒,可发生水禽-陆禽的传播;出现禽源H9N2、H5N8感染人的现象。这些亚型病毒在中国候鸟中的流行、进化及引发公共卫生风险等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监测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流行动态为切入点,研究内容包括发现候鸟禽流感病毒的亚洲-北美地区跨洲际传播的证据,揭示候鸟禽流感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禽流感病毒家禽-野禽间跨物种感染的证据,评估候鸟源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能力以及识别决定禽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人的分子特征。第一部分:中国东部地区候鸟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在全球候鸟迁徙背景下,选取途经我国东部的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候鸟停歇与聚集地(湖南东洞庭湖、环渤海湾湿地、内蒙古图牧吉、上海崇明东滩)开展了2016-2019年为期四年的主动预警监测,分离跨洲际传播或新型重配候鸟源禽流感病毒株,并测定其全基因序列。监测过程中本研究共采集了来自96种不同鸟类的35604份样本,分离得到88株病毒,候鸟禽流感病毒携带率约为0.247%。亚型多样性分析表明分离毒株涵盖12种HA和9种NA组成的23种不同亚型。其中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3、H6、H9亚型为优势流行毒株。病原学及血清学数据证明H9N2禽流感病毒在候鸟内广泛流行,H9N2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包括纵纹腹小鸮、红隼、苍鹰和雉鸡多种野生鸟类,在小型多宿主生态系统中H9N2可以发生有效的种间传播。自2020年10月底以来,H5N8病毒中国中东部候鸟中引发疫情。本研究证实了H5N8对大天鹅、尤鼻天鹅等候鸟的感染,确定2020 HPAIV H5N8为2.3.4.4b谱系。抗原性分析发现,由于抗原漂移,当前家禽H5疫苗株对2020年HPAIV H5N8病毒保护力下降,病毒传入家禽并大面积流行的风险极大,需要及时更新家禽候选疫苗株,并进一步加强监测和实施预防措施。第二部分: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本研究进而对禽流感病毒各基因片段在天然宿主中的进化速率及基因片段溯源分析:基于不同时间点分离的病毒之间遗传差异和时间分布,采用贝叶斯MCMC方法,估算各个基因片段进化变异的总体速率并推断其最近共同祖先(t MRCA)的年代。重点关注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候鸟禽流感病毒的洲际联系:利用病原基因组序列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候鸟迁徙数据,分析病毒基因片段转移的方向性,通过各基因片段的地理溯源来确定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候鸟禽流感病毒的洲际联系,确定可能的病毒引入途径,解析候鸟在大陆之间和大陆内部的禽流感病毒流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系统发育分析揭示部分亚型AIVs基因片段存在洲际间的沟通与传播。遗传变异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候鸟AIVs基因片段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亚型及不同鸟种间出现基因节段流通与传播。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候鸟中广泛流行,且基因型十分丰富,分离到的8株H3N8禽流感病毒可以分为7个基因型。H13、H3N8亚型内部基因节段存在洲际间的沟通与传播。系统发生及基因型分析研究发现H9N2禽流感病毒存在由家禽向野禽溢出的现象。对2020 HPAIV H5N8进行各基因节段溯源,结合系统发生地理学及候鸟迁徙路线证明了2020年中国候鸟中流行的H5N8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毒株,随候鸟迁徙由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引入我国,明确了新型重排H5N8流感病毒各基因片段的进化地位和起源,揭示了H5N8禽流感病毒株在欧亚大陆内的洲内传播及非洲-欧亚大陆的洲际间传播的现象。第三部分:候鸟禽流感病毒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在遗传变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展候鸟禽流感病毒新型重配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及其在非天然宿主中的致病与传播能力评估。针对首次出现感染人的2020 HPAIV 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采用哺乳动物模型评估其在不同宿主上的致病性及传播能力,评估其公共卫生风险;针对由家禽溢出到野鸟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我们结合病毒基因组变异分析,受体结合偏好性与哺乳动物致病性及传播能力分析,系统评估其公共卫生风险;针对在候鸟中广泛流行的多个基因型的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我们评估其受体结合能力,利用小鼠、豚鼠、雪貂等动物模型检测其在哺乳动物致病性及传播能力,分析研判H3N8亚型人群间传播的潜在风险。生物学特性评估发现H5N8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风险仍然很低,此判断基于H5N8禽流感病毒偏好与禽类受体结合,而且在豚鼠中不具备传播能力的研究数据。尽管近来首次出现2020 HPAIV H5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状况,本研究证实H5N8禽流感病毒尚不具备在人际间流行的潜力,提示其产生的公共卫生威胁有限。由家禽溢出到候鸟的H9N2毒株结合人样受体后,可以在豚鼠及雪貂模型间通过直接接触及呼吸道飞沫途径进行高效传播,这些结果强调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能够引发人际间流行的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受体结合检测证实H3N8毒株普遍具有结合人样受体的能力,在豚鼠模型中具备高效的接触传播及呼吸道飞沫传播能力。候鸟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感染人类并在人群中传播的潜在风险。第四部分:候鸟源H3N8禽流感病毒在哺乳间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在候鸟源H3N8禽流感病毒的哺乳间传播评估过程中,本研究发现T222毒株不能在雪貂模型中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T222豚鼠适应1代毒株可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我们选择传播能力差异明显但遗传背景相似的以上两株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结合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了PB1-S524G突变质粒并拯救r T222-S524G突变体。采用体外聚合酶活性检测,我们证实PB1-S524G突变增强了病毒聚合酶活性。进一步利用小鼠、豚鼠和雪貂等动物模型,发掘决定H3N8亚型哺乳动物间传播的关键分子标记。本研究证实PB1-S524G突变可以赋予H3N8在雪貂间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的能力。PB1-S524G突变增强了病毒体内外复制能力,提高病毒在小鼠及雪貂上呼吸道的病毒复制滴度,加剧了由病毒导致的雪貂肺脏的病理损伤。研究结果表明PB1-S524G是影响候鸟H3N8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宿主上致病及传播能力的关键分子标记。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持续加强对候鸟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及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进行评估,进一步加强候鸟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禽流感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丁飞翔[3](2021)在《钠离子电池O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三十年中,锂离子电池(LIBs,Li-ion batteries)的商业化彻底改变了世界。这主要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性能,使研究人员能够开发利用对现代社会大有裨益的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在帮助人类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缓解气候变化等方面,电池技术同样大有可为。为了人类可持续而又高质量的生活,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替换化石燃料是将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用于生产制造锂离子电池的资源比较稀缺和分布不均,再加上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储能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具有与LIBs相似电化学性质的钠离子电池(NIBs,Na-ion batteries)是很有前景的替代产品。钠资源分布广泛,并且是地壳中储量第六的元素,这为降低正极材料的成本提供了机会。最近,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类似物和聚阴离子型材料等已被报道为钠离子电池的潜在正极材料。在这些材料中,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NaxTMO2,TM通常代表Ti、V、Cr、Mn、Fe、Co、Ni、Cu、Zn、Li等一种或者多种元素)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独特的结构优势,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几种合理的设计策略,用于合成功能性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以实现特定应用所需的电化学性能。O3型层状氧化物材料由于其较高的比容量而被认为是钠离子电池最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但是,在深度脱钠状态下它们的结构容易遭受破坏。在本论文第一部分中,为了获得稳定/高容量的O3型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我们成功制备了不同镍含量的O3-Na[NixFeyMn1-x-y]O2(x=0.6、0.7和0.8)氧化物正极材料并系统地研究了镍含量为0.6的材料在宽电压范围内的相变。结合电化学测试和结构表征,发现高镍材料在2.0-4.2 V的电压范围内脱钠过程中发生了O3到O’3、P3、O3’’相的结构转变。并进一步揭示了高压下容量衰减的原因:1)晶体结构中由于Na+减少,高电压下的O3’’相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2)高电压下的相转变过程会引起晶胞体积较大的变化,导致高电压下的O3’’相Na+扩散动力学较差;3)正极颗粒表面形成微裂纹和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聚集引起电极失效。为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将充电截止电压限制到4.0 V,完全避免材料向O3’’相的转化并抑制电解质在高电压下的分解,从而获得约152 m Ah g-1(~467Wh kg-1)的可逆比容量,在0.5C下充放电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4%,展现出了出色的钠离子储存性能。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开发高性能高镍O3型钠离子正极提供了构效关系方面的见解。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创新以及对其相应结构和化学层面的理解仍然是一个挑战。在本文第二部分中,我们首次提出高熵构型的概念用于设计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合成了一种过渡金属位由九种不同氧化态离子组成的O3-Na Ni0.12Cu0.12Mg0.12Fe0.15Co0.15Mn0.1Ti0.1Sn0.1Sb0.04O2材料,并以它为模型材料来验证高熵构型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高熵结构的稳定性使这种正极材料具有超高的循环稳定性,并大大提高了钠离子的存储能力。该材料在不同的电流倍率下均显示出较好的容量保持率,其中在3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仍保持约83%的比容量,远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少组分层状正极材料。此外,在充放电过程中O3和P3相之间的相变行为高度可逆。最值得关注的是,O3向P3相的转变行为得到了有效地推迟,使其总体比容量的60%以上稳定在O3相区域中,远超过已报道典型的O3型钠离子正极材料。最后我们推测作用机理可能是由于该高熵构型中的多组分离子,能够在Na+脱出/嵌入过程中适应局部相互作用的变化。因此,高熵策略的研究结果为我们开发新型的层状钠离子正极材料提供了更多的认识。钠离子电池首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侧活性钠离子的不可逆消耗显着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近来,已经报道了多种牺牲型添加剂来解决该问题,但是循环期间的副产物(例如,CO2)释放以及与当前电池制造过程不兼容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全电池性能并限制了实际应用。在本文第三部分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无需添加剂的正极自补钠策略,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冷却方法,该方法通过淬火处理合成结构相同但组分依赖的O3-NaxTMMn O2正极。通过淬火处理,材料保留了较高的Mn3+和Na+含量,并能够通过Mn3+氧化释放Na+来补偿全电池首周充电期间的不可逆钠离子的消耗,同时利用其他过渡金属离子提供后续循环的可逆比容量。用硬碳负极和该材料制成的全电池,正极质量消耗降低了近9.4%,能量密度提高了约9.9%(从233到256 Wh kg-1)并具有优异的容量保持率(300次循环后从76%提高到84%)。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设计具有自补钠特性正极材料的途径,该途径大大简化了预钠化的过程并获得了优异的全电池综合性能。

李雅[4](2021)在《靶向干预STAT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抑制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α,HCC)是一种高发生率及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数目超过80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死亡率位居第一。目前,临床上除手术切除病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肝移植等治疗手段外,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是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HCC的一线化学药物。临床仅不足30%的患者可以手术治疗,而索拉非尼对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有限,总生存期仅延长2.3~2.7个月。另外,现有的手术、化疗或放疗的治疗方式对肝癌的转移和复发却难以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因此,探索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潜在的干预靶点或治疗手段极为重要。有研究证实,在铂类、蒽环类等化学药物或放射治疗肿瘤时,肿瘤细胞可发生免疫原性死亡,即肿瘤细胞在发生凋亡的同时,由非免疫原性的细胞转变为具有免疫原性的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内质网中蛋白二硫化异构酶(Endoplasmic reticulum resident protein 57,ERp57)、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高迁移率族迁徙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等特征性的蛋白分子,这些分子能激发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攻击。Calreticulin和ERp57等被作为“eat me”信号分子,促进肿瘤细胞对DC的粘附,激活DC的MHC-I抗原呈递信号通路,从而活化CD8+T细胞。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D47由于能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因而被认为是一种“don’t eat me”信号。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的ATP可通过P2Y2嘌呤受体促进DC的募集被称作“find me”信号分子。细胞在发生免疫原性死亡早期,作为“eat me”信号的calreticulin和ERp57等在大量转移到细胞表面的同时,细胞膜上CD47的表达水平显着性下降,“don’t eat me”信号和“eat me”信号的此消彼长,使得肿瘤细胞能被DC和巨噬细胞有效识别和吞噬。因此,诱导免疫原性肿瘤细胞死亡是抗肿瘤治疗的目标之一,该作用可以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更强而有效的抗肿瘤效应。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STAT3是STAT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异常持续激活,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向细胞核转导,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这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约60%的肝癌患者伴有STAT3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我们之前的研究也证明,阻断STAT3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HCC的增殖;另外,阻断HCC中STAT3信号通路可以明显提高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并且,阻断STAT3的HCC可以诱导抗肿瘤免疫记忆、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然而,该过程是否与免疫原性死亡有关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Napabucasin是一种口服的针对STAT3和癌细胞多能性的抑制剂,可下调STAT3驱动的干细胞基因表达和自我更新能力,并诱导细胞死亡。Li等在体内外证实,Napabucasin通过阻断STAT3信号抑制胰腺癌、咽鳞癌、结直肠癌等肿瘤干性特征,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Napabucasin针对胰腺癌、结肠癌、卵巢癌等多种转移性实体瘤疗效显着,控制率均达到80%以上。然而,Napabucasin对肝癌的治疗是否有效尚未见报道。鉴于STAT3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推测Napabucasin有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因此,本研究利用携带STAT3-shRNA的慢病毒和新型小分子抑制剂Napabucasin阻断肝癌细胞中STAT3信号通路,在体内外模型中观察其是否可以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深入阐述其作用机制;进一步,系统评价了Napabucasin对肝癌干细胞特征的影响。该研究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有潜力的靶点,也为Napabucasin对肝癌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利用携带STAT3-shRNA的慢病毒感染Huh7和HepG2.2.15肝癌细胞系,48h后使用RT-qPCR技术检测细胞内STAT3的mRNA水平,其中挽救实验使用携带STAT3-WT和STAT3-Y705F的慢病毒感染STAT3干扰组细胞;CCK-8和Annexin-V/PI标记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alreticulin、ERp57、HSP70、HSP90 和 CD47 的表达变化;ELISA 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ATP的分泌水平。2.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诱导形成未成熟的hDC,与Huh7和HepG2.2.15细胞共孵育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hDC细胞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变化。3.使用PMA诱导THP-1形成贴壁巨噬细胞,并进行CM-Dil染料进行标记,与CFSE标记的肝癌细胞共孵育2小时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的吞噬情况。4.利用 western bloting 检测 Huh7 和 HepG2.2.15 细胞中 STAT3/p-STAT3、PKR/p-PKR、eIF2α/p-eIF2α 的表达水平;IP 和 GST pull-down 实验观察 STAT3与PKR的结合作用。5.TCGA数据库分析肝癌患者癌组织中STAT3与CD4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从JASPAR数据库获取分析CD47的启动子序列,进一步应用ChIP实验鉴定STAT3是否直接与CD47的启动子序列结合。6.不同浓度的2-DG处理Huh7和HepG2.2.15细胞0-72h,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alreticulin和CD47的表达变化。7.应用Seahorse XF24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Huh7和HepG2.2.15细胞的糖酵解水平。8.TCGA数据库分析肝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GLUT1、HK2和LDHA的表达水平及与病人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肝癌患者癌组织中STAT3与HIF-1α、LDH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9.应用RT-qPCR技术检测Huh7和HepG2.2.15细胞中糖酵解相关分子HIF-1α、GLUT 1、HK2 和 LDHA 的 mRNA 水平。10.TCGA数据库分析肝癌患者癌组织中GLUT1与CD4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从JASPAR数据库获取分析GLUT1的启动子序列,进一步应用ChIP实验观察STAT3是否直接与GLUT1的启动子序列结合。11.以人肝癌细胞系Huh7、HepG2和HepG2.2.15,以及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 为研究对象,CCK-8 检测 Napabucasin、Cryptotanshinone 和 Oxaliplatin处理上述肝癌细胞系48h后的细胞活力。12.Napabucasin 处理 Huh7、HepG2.2.15 和 Hepa1-6 细胞 12h 后,western bloting检测细胞中STAT3/p-STAT3Tyr705的水平;PI标记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V/PI标记检测细胞凋亡情况;Hoechst标记观察细胞核固缩情况;RT-qPCR技术检测肿瘤干性相关的分子Nanog、Sox-2、Klf4和OCT4的mRNA水平;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成球实验分别检测细胞集落形成抑制率和细胞成球率。13.Napabucasin 处理 Huh7、HepG2.2.15 和 Hepa1-6 细胞球后,RT-qPCR 技术检测肿瘤干性相关的分子Nanog、Sox-2、Klf4和OCT4的mRNA水平;JuLITM Stage实时检测细胞球形态;CCK-8检测细胞球活力。14.应用 RT-qPCR技术检测 HepG2.2.15 细胞中 HBx、HBc 和 HBs/p 的 mRNA水平。15.Napabucasin 处理 Huh7、HepG2.2.15 和 Hepa1-6 细胞后,Seahorse XF24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细胞糖酵解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alreticulin、ERp57、HSP70和HSP90的表达变化;与DC共孵育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0、CD86、CD40和MHC Ⅱ的表达变化。16.利用携带STAT3-shRNA的质粒转染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细胞,48h后使用RT-qPCR技术检测细胞内STAT3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 calreticulin、ERp57、HSP70、HSP90 和 CD47 的表达变化。17.从C57BL/6J小鼠骨髓中分离骨髓细胞,诱导培养形成未成熟的mDC,与Hepa1-6细胞共孵育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mDC细胞表面CD80、CD86、CD40和MHC Ⅱ的表达变化。18.使用Hepal-6细胞构建C57BL/6J肝脏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于2周后腹腔注射20mg/kg的Napabucasin,每2天一次,连续治疗8次;分离小鼠肝脏的肝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95和PD-L1表达水平;分离小鼠肝脏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巨噬细胞、DC和CD8+T细胞的浸润量及活化水平。19.使用Hepa1-6细胞构建C57BL/6J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第5天开始给予药物治疗,每2天给予小鼠腹腔注射20mg/kg的Napabucasin,连续8次。随后,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小鼠剥离其皮下肿瘤,并于1周后在另一侧皮下注射Hepa1-6细胞观察肿瘤复发情况,另一组小鼠用于生存期观察。20.对剥离的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分析calreticulin、ERp57、CD47和GLUT1的表达水平;分离皮下移植瘤中的肿瘤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Ki67、CD95和PD-L1表达水平;RT-qPCR技术检测Nanog、SOX2、Klf4和OCT4等干性相关分子的mRNA水平。21.分离小鼠皮下移植瘤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巨噬细胞和DC等抗原呈递细胞的浸润量及活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CD4+T和CD8+T细胞的浸润量及免疫抑制功能状态。22.对Hepa1-6细胞构建的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第12天皮下形成明显肿瘤块时给予腹腔注射Napabucasin治疗,每2天一次,连续治疗8次。随后,剥离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分别进行HE和Tunel染色分析肿瘤病理和细胞凋亡情况;分离皮下移植瘤中肿瘤细胞,RT-qPCR技术检测Nanog、SOX2、Klf4和OCT4等干性相关分子的mRNA水平;分离皮下移植瘤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CD8+T和NK细胞的浸润量及活化情况。研究结果1.靶向干预STAT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干扰人肝癌细胞系Huh7、HepG2.2.15以及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细胞中STAT3信号通路可以显着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同时促进calreticulin、ERp57、HSP70和HSP90等“eat me”信号分子的膜转移,促进ATP向细胞外的释放。另外,干扰肝癌细胞中STAT3信号通路可以促进其对DC的活化作用,增加DC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我们观察到“don’t eat me”信号分子CD47在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与STAT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CHIP实验证实,STAT3可通过与CD47的启动子区域结合直接调控CD47的转录与表达。因此,干扰肝癌细胞中STAT3信号通路可降低CD47在细胞表面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对其的吞噬。2.STAT3通过与PKR形成复合物调控免疫原性死亡标志分子eIF2α的磷酸化STAT3通过与eIF2α的上游调节分子PKR结合形成STAT3-PKR复合物,从而调节游离的PKR及其磷酸化水平,进一步调控eIF2α的磷酸化水平。干扰STAT3在Huh7和HepG2.2.15细胞的表达,可以减少STAT3-PKR复合物的形成,使游离的PKR及pPKR增多,从而促进免疫原性死亡标志分子eIF2α的磷酸化。3.STAT3通过调控糖酵解关键酶-GLUT1抑制HCC免疫原性死亡与正常组织相比,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糖酵解关键酶HIF-1α、GLUT1、HK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癌组织中高表达GLUT1、HK2和LDHA的肝癌患者往往伴随着生存期缩短。另外,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STAT3与HIF-1α和LDH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干扰Huh7和HepG2.2.15细胞中STAT3信号通路,显着性降低糖酵解相关的关键分子HIF-1α、GLUT1、HK2和LDHA的mRNA水平,伴随肝癌细胞的糖酵解水平和最大糖酵解能力均明显降低。糖酵解阻断剂2-DG可抑制Huh7和HepG2.2.15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TCGA数据库显示,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GLUT1与CD4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GLUT1抑制剂STF-31可以显着性增加calreticulin在HepG2.2.15细胞表面的表达,而降低CD47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CHIP实验证实,STAT3可通过与GLUT1的启动子区域结合直接调控GLUT1的转录与表达。4.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体内外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Napabucasin可显着性增加Huh7和HepG2.2.15以及Hepa1-6细胞表面calreticulin、ERp57、HSP70和HSP90的表达量,促进肝癌细胞对DC的活化作用。在Hepa1-6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中,Napabucasin治疗组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低于溶剂对照组,并且肿瘤细胞表面calreticulin和ERp57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CD47和GLUT1的水平显着性降低;肿瘤浸润的CD11b+F4/80+巨噬细胞、CD11c+DC细胞明显增加且活化水平提高,同时肿瘤浸润的CD4+T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LAG-3、PD1和KLRG1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进一步,在Hepa1-6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Rechallenge实验中,Napabucasin治疗组中有75%的小鼠能抵抗第二次接种的Hepa1-6细胞的生长,而溶剂对照组小鼠100%出现肿瘤复发的情况。虽然,Napabucasin在对晚期给予Hepa1-6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治疗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可以促进NK细胞的肿瘤浸润,并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LAG-3、Tim-3在CD8+T细胞和NK细胞上的表达降低,而IFNγ的表达水平的提高。5.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激发肝脏原位移植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在Hepal-6细胞肝脏原位移植瘤小鼠中,Napabucasin治疗可以明显缩小肝脏癌变组织的大小,并伴随CD95+肝细胞数的增加和PD-L1+肝细胞数的减少。同时,Napabucasin治疗组小鼠肝脏中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及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另外,两组小鼠肝脏中浸润的DC数量虽然明显差异,但Napabucasin治疗组小鼠肝脏中浸润的DC表达的CD80和MHCⅡ的水平较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更为重要的是,Napabucasin治疗组小鼠肝脏中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免疫抑制受体PD-1和LAG-3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降低。6.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干性特征体外实验发现 Napabucasin 抑制 Huh7、SMMC-7721、HepG2、HepG2.2.15和Hepa1-6等肝癌细胞的活力作用强于Cryptotanshinone和Oxaliplatin,其IC50值明显低于另外两种药物。同时,Napabucasin可以抑制Huh7、HepG2.2.15和Hepal-6细胞的集落形成以及成球数,并可以裂解肝癌细胞球体。进一步分析发现,Napabucasin可以抑制Huh7和Hepa1-6细胞及细胞球体中Nanog、Sox-2和OCT4等肿瘤干性相关分子的mRNA水平。7.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可抑制Hepa1-6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早期给予Napabucasin治疗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Napabucasin治疗组小鼠肿瘤组织中Nanog、SOX2、Klf4和OCT4等干性相关分子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并伴随CD95+肿瘤细胞数的增加和Ki67+、PD-L1+肿瘤细胞数的减少。晚期给予Napabucasin治疗,可以增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数目及坏死区域,与早期治疗结果一致,Napabucasin可以抑制肿瘤组织中干性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在本研究证明干扰STAT3信号通路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表现为作为“eat me”信号的calreticulin和ERp57等大量转移到细胞表面,而细胞膜上“don’t eat me”信号分子CD47的表达水平显着性下降,且STAT3可以直接靶向CD47启动子;同时,细胞培养上清中作为“find me”信号的ATP释放增加,促使肝癌细胞被DC和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有效识别和吞噬。另外,干扰STAT3信号通路可降低肝癌细胞糖酵解关键酶水平,降低糖酵解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且STAT3可直接调控GLUT1的转录。进一步,利用小鼠皮下移植瘤和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证明,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处理可以增加肿瘤组织中DC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及抗原呈递功能,促进CD4+T和CD8+T细胞在肿瘤组织的募集,减少KLRG1+及免疫抑制受体LAG-3+、PD1+的CD8+T细胞数,并产生抗肿瘤的免疫记忆作用。另外,Napabucasin在抑制Hepa1-6细胞的生长的同时,还可以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延长小鼠生存期。意义该研究证明,靶向STAT3信号通路可以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逆转肿瘤的免疫耐受状态,在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记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STAT3作为肝癌治疗靶点及Napabucasin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详实的实验依据,也为下一步建立新的肝癌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韩李佳[5](2021)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文中提出

李兴植,李瀛,王成涛[6](2021)在《新中国70周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发展历程回顾(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重点收集整理70年期间有关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文件规章制度、重大活动与事件、重大项目与成就等,客观、翔实记述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展现了高校实验室工作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作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管理人员、实验教学工作者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霍静[7](2021)在《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我国职前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文献表明,科学实验能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是学生智力发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培养的重要载体;生物职前教师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在中学成功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已经相继开设了与中学实验教学相关的课程,但尚无关于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明确的指标体系不仅是评价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更是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具备实验教学能力的目标和依据。本研究共有三个主要的内容,(1)通过调查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开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培养生物职前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提供方向;(2)根据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建指标体系的要求,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进行修订,经在职教师、职前教师的问卷验证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3)结合构建的指标体系,探寻《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训练》的课程形式和内容,检验该课程形式对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要求标准的培养效果。研究的具体结果如下:1.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初中50个实验中只有7个,高中33个实验中只有5个实验的开出率超过50%。实验开出率的高低与实验的类型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实验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越早,开出率就越高。2.以构建“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作为切入点,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初拟出一份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的框架,经过2轮专家咨询和论证,利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调查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对该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评价,结合AMOS结构模型检测,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建立了具有6个潜变量,17个可观察变量及其具体评分标准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专家权重赋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调查职前和在职教师对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认同度,发现职前和在职教师均高度认同实验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中学生物教师普遍愿意投入精力开展实验教学,但由于教师缺少开出实验的基本能力,导致实验开出率低。急需进一步探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3.根据构建的“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结合教师学科知识(PCK)理论的指导,探寻了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课程开设基本形式,并在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训练》的选修课程,明确课程前、中、后,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并利用相关问卷,追踪了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变化。进一步调查了课程教学的几个阶段对提升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作用,结果显示该课程开设的模式需要完整实施,才能有效提升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的能力,缺少其中的任一阶段,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将构建的指标体系用于学生自评,发现学生自评的结果与教师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构建的指标体系能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在生物课程改革不断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在生物职前教师的培养中开设一门有针对性的课程,培养生物职前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实际的困难。

李兴植,李瀛,王成涛[8](2021)在《新中国70周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发展历程回顾(中)》文中指出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重点收集整理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文件规章制度、重大活动与事件、重大项目与成就等,客观、翔实记述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展现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作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管理人员、实验教学工作者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赟宇[9](2020)在《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人类生活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革命已经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并引发教育由内而外的变革。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基础,泛在学习实现了“人人、处处、时时”的学习,也就是4A学习,任何人(Anyone)、任何地方(Anywhere)、任何时间(Anytime)使用手边任何工具(Anydevice)来进行的学习活动,随之而来的是高等院校师生对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传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我国良好的网络基础,师生们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在家中上网获取信息和开展泛在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维度的限制,以其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和人性化的这些优势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为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活动,形成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在泛在学习视域下构建新型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和核心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析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转变,剖析学习方式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2)在泛在学习视域下,梳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五个构成要素及彼此关联,分析教学环境,总结教学理论,归纳了结绳学习规律和泛在学习变维规律,结合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依据五个构成要素构建教学模式。(3)在分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自然实验法进行高职教育通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移动通信基站运行与维护》的教学实验,其中的理论课程主要采用线上学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开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实训课程采用仿真软件、演示视频、虚拟现实等教学手段,遵循知识可视化、内容情境化、动手动脑的教学理念,开展实训课程教学活动,并通过教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验证教学效果。(4)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确定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构建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教学模式提供评价方法和依据。研究具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基于泛在学习在时间、空间、虚实之间维度变化的特点,结合结绳学习规律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梳理教学模式五个构成要素及彼此关联,构建了泛在学习视域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达到学生精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第二是基于泛在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首次采用自然实验法对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验,验证了泛在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提供了方法。第三是从理念和方法上,突出融合创新。在研究思路上,力求将教育学与工学有机融合,结合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时代背景,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王玄玉[10](2020)在《基于砷响应蛋白ArsR的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砷及其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砷暴露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技术无法永久性消除砷污染,因此,砷污染的监测和检测则极为重要。砷污染检测的传统方法依赖于大型的化学分析仪器,费时费力通量低,且需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专门的实验室才能开展。全菌生物传感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砷检测新技术,方便、简单且灵敏。但由于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屏障以及细菌个体代谢反应的干扰等问题,导致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差。为了解决全菌生物传感器的局限性,本研究利用全菌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遗传编码组件:砷响应操纵子/报告基因,结合体外无细胞蛋白合成技术,构建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我们从已有的ArsR突变体库中筛选对砷响应灵敏且适于体外表达的突变体,野生型ArsR在体外对于砷响应不明显,筛选出的ep3 ArsR突变体在体外检测对50μg/L浓度的砷有明显响应,GPF荧光表达增强约3.4倍。2、检测到ep3 ArsR和GFP蛋白在体外均有表达,ArsR调控基因调节报告基因GFP的表达。3、研究了无细胞系统的组分提取和反应条件对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佳检测条件是37℃、pH7.2下平衡30 min后添加As2O3标准溶液诱导2h,可以明显检测到GFP的表达水平上升。超声处理制备的源自E.coli Rosetta菌株的细胞提取物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利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在体外执行转录翻译的功能。4、研究了不同的报告基因和不同强度的RBS结合序列对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的影响,发现无细胞系统中遗传回路的基本动力学不同于活细胞中的动力学,有效设计遗传编码的回路是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与生物传感器技术结合的关键因素。5、完成初步优化的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在0至50μg/L之间对于砷有良好线性响应,其检测限为3.65 μg/L,小于中国目前对饮用水质量标准允许的砷浓度(10μg/L)。本研究建立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检测砷的方法,为实现砷的检测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新思路,同时促进基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生物传感器在实际环境毒性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二、第2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2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2)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流感病毒病原学
        1.1 流感病毒概述
        1.2 流感病毒病原生态学特点
    第二章 流感病毒受体
        2.1 流感病毒受体概述
        2.2 唾液酸的结构及种类
        2.3 不同动物唾液酸受体的异质性
        2.4 不同物种间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的分布
        2.5 病毒结合不同唾液酸受体的分子机制
        2.6 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研究方法
    第三章 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
        3.1 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发生
        3.2 影响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病原因素-基因突变
        3.3 影响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病原因素-基因重组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中国东部地区候鸟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用鸡胚和细胞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1.4 样品采集
        1.1.5 禽流感病毒分离
        1.1.6 禽流感病毒RNA的提取
        1.1.7 禽流感病毒高通量测序
        1.1.8 候鸟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
        1.2 结果
        1.2.1 样品采集及毒株分离情况
        1.2.2 候鸟AIVs亚型多样性和宿主特异性
        1.2.3 H9N2 禽流感病毒在候鸟中流行的血清学调查
        1.2.4 2020 年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检测及抗原性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用毒株
        2.1.2 候鸟源禽流感病毒基因组收集及比对
        2.1.3 系统发生分析
        2.1.4 进化动力学的空间系统发育重建
        2.2 结果
        2.2.1 候鸟源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2.2.2 候鸟源H9N2 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2.2.3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2.2.4 候鸟源H13 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2.2.5 候鸟源H5N8 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受体结合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用毒株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红细胞法检测禽流感病毒受体
        3.1.5 糖芯片法检测禽流感病毒受体
        3.2 结果
        3.2.1 候鸟禽流感病毒红细胞法受体测定
        3.2.2 候鸟禽流感病毒糖芯片法受体测定
        3.2.3 候鸟禽流感病毒结合聚糖结构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候鸟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间跨种传播能力评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毒株
        4.1.2 实验用动物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1.5 小鼠致病性实验
        4.1.6 豚鼠间传播实验
        4.1.7 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实验
        4.2 结果
        4.2.1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
        4.2.2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4.2.3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雪貂间传播
        4.2.4 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
        4.2.5 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4.2.6 候鸟H3 亚型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4.2.7 候鸟T222 分离株及豚鼠适应一代毒株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在哺乳间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用毒株、细胞及载体
        5.1.2 实验用动物
        5.1.3 主要试剂
        5.1.4 主要仪器
        5.1.5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RNA提取
        5.1.6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c DNA制备
        5.1.7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全基因组及载体扩增
        5.1.8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5.1.9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及其突变株的体外拯救
        5.1.10 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检测
        5.1.11 病毒滴定和复制动力学测定
        5.1.12 动物实验
        5.1.13 雪貂适应1 代毒株测序
        5.1.14 雪貂适应1 代毒及受体结合能力检测
        5.1.15 病理及组化
        5.1.16 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T222 毒株及T222-G1 毒株氨基酸差异比对
        5.2.2 rT222-wild及 rT222-S524G突变株拯救
        5.2.3 rT222-wild及 rT222-S524G豚鼠间传播
        5.2.4 rT222-wild及 rT222-S524G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
        5.2.5 rT222-wild及 rT222-S524G雪貂间传播变异分析
        5.2.6 雪貂适应1 代毒株受体结合检测
        5.2.7 PB1-S524G增强了病毒聚合酶活性
        5.2.8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的体外复制能力
        5.2.9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的体内复制能力
        5.2.10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
        5.2.11 PB1-S524G增加了H3N8 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钠离子电池O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钠离子电池概述
        1.2.1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2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简介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1 层状氧化物
        1.3.2 隧道型氧化物
        1.3.3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1.3.4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
        1.3.5 有机化合物
    1.4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联系
        1.4.1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常见结构介绍
        1.4.2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常见结构演变
        1.4.3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常见组成的结构性能分析
    1.5 基于层状氧化物正极和硬碳负极的全电池
        1.5.1 全电池匹配原理及问题分析
        1.5.2 全电池匹配中的补钠策略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第2章 高镍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2.1 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设计思路
    2.2 材料合成
        2.2.1 合成方法
        2.2.2 初步电化学探索
        2.2.3 晶体结构与形貌
    2.3 宽电压范围内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2.4 电荷补偿机理研究
    2.5 结构演化规律和稳定性研究
    2.6 窄电压范围内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熵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设计思路
    3.2 材料合成和结构组成表征
        3.2.1 合成方法
        3.2.2 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3.3 HEO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4 HEO正极材料的结构演化机理
    3.5 HEO和典型低组元O3 材料结构性能对比研究
    3.6 高熵构型作用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补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设计思路
    4.2 材料合成和结构组成表征
        4.2.1 合成方法
        4.2.2 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4.3 表面碳酸钠形成机理研究
    4.4 电化学性能研究
    4.5 晶体结构演化规律和电荷补偿机理研究
    4.6 自补钠正极材料全电池性能对比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靶向干预STAT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抑制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STAT3对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的调节作用
    一、STAT3对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调节酶的调控作用
        1. STAT3对HIF-1α的调节作用
        2. STAT3对HIF-2α的调节作用
    二、STAT3对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关键酶的调控作用
        1. STAT3对糖酵解第一阶段关键酶GLUT1的调控作用
        2. STAT3对糖酵解第二阶段关键酶HK2的调控作用
        3. STAT3对糖酵解第二阶段关键酶PFK的调控作用
        4. STAT3对糖酵解第二阶段关键酶PKM2的调控作用
        5. STAT3对糖酵解第三阶段关键酶LDHA的调控作用
    三、STAT3对免疫细胞有氧糖酵解的调控作用
    四、STAT3和糖酵解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影响
    五、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靶向干预STAT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主要试剂材料和制剂
        二、主要试剂配制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主要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 靶向干预STAT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1.1 干扰STAT3的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1.2 干扰STAT3的表达促进calreticulin和ERp57等“eat me”信号分子在肝癌细胞的膜转移
        1.3 干扰STAT3的表达减少“don't eat me”信号分子CD47在肝癌细胞表面的表达
        1.4 干扰STAT3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释放ATP
        1.5 干扰STAT3的表达增强肝癌细胞对DC的活化作用
        1.6 干扰STAT3的表达增强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的吞噬作用
        2. 靶向干预STAT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机制研究
        2.1 STAT3通过结合PKR调控免疫原性死亡标志分子eIF2α的磷酸化
        2.2 STAT3通过调控糖酵解关键酶-GLUT1抑制免疫原性死亡
        2.3 STAT3通过调控“don't eat me”信号分子-CD47抑制免疫原性死亡
        3. 抑制小鼠肝癌模型中STAT3信号通路可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及免疫记忆的产生
        3.1 干扰小鼠肝癌细胞Hepa1-6中STAT3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3.2 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3.3 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体内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3.4 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抑制Hepa1-6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
        3.5 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激发肝脏原位移植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TAT3抑制剂Napabucasin抑制肝癌干细胞特性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主要试剂材料和制剂
        二、主要试剂配制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主要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 Napabucasin体外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活力
        2. Napabucasin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3. Napabucasin抑制肝癌细胞干性相关分子的表达
        4. Napabucasin抑制肝癌细胞集落形成和成球能力
        5. Napabucasin抑制肝癌干细胞球的细胞活力及干性相关分子的表达
        6. Napabucasin抑制HBV的复制
        7. Napabucasin抑制Hepa1-6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8. Napabucasin促进中晚期Hepa1-6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肿瘤的坏死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论文创新性及意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已发表学术论文
待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职前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1.1.2 职前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能力中的困境
        1.1.3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课程的探索
        1.1.4 生物职前教师亟待建立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指标
    1.2 研究的概念界定
        1.2.1 生物职前教师
        1.2.2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
    1.3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综述
        1.3.1 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作用
        1.3.2 实验教学能力评价的分类与构成
        1.3.3 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假设
    1.5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设计
        1.5.2 研究方法
2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和数量统计
        2.1.2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的问卷设计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2.1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和数量统计结果
        2.2.2 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2.2.3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2.3.1 中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2.3.2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2.4 对研究的启示
        2.4.1 提升教师实验准备和设计的能力
        2.4.2 改进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
3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基本结构
        3.1.2 研究方法
    3.2 基于文献研究的指标体系初选
        3.2.1 实验属性
        3.2.2 教学属性
        3.2.3 评价属性
        3.2.4 评价量表的初选
    3.3 基于专家咨询的指标体系初构
        3.3.1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的统计分析
        3.3.2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意见统计分析
        3.3.3 指标体系初构小结
    3.4 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与验证
        3.4.1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指标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
        3.4.3 综合分析与讨论
        3.4.4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
        3.5.1 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
        3.5.2 二级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
        3.5.3 指标权重的小结
    3.6 实验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关系的研究
        3.6.1 职前教师对实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认同度分析
        3.6.2 在职教师对实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认同度分析
        3.6.3 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对实验认同度的比较
4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实践教学研究
    4.1 课程开设模式的探索
        4.1.1 课程开设的形式
        4.1.2 实验对象的选取和问卷调查的设计
        4.1.3 研究结果
        4.1.4 小结和问题
    4.2 指标体系的效果评价
        4.2.1 研究方法
        4.2.2 学生自评问卷的基础信息统计
        4.2.3 学生自评成绩与真实平时成绩的差异性检验
        4.2.4 课程各阶段对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影响分析
    4.3 实践教学的小结
        4.3.1 课程前自主训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4.3.2 试讲试做是提升能力的关键
        4.3.3 课中和课后的情境创设是达成能力的保障
5.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 1 重庆中学生物实验开设情况统计表
    附表 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表
附录
    附录1 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现状与存在困难调查问卷
    附录2 问卷调查的咨询专家名单
    附录3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4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5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6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7 指标体系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8 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基本模式说明
    附录9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基本情况调查问卷1
    附录10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基本情况调查问卷2
    附录11 课后教学能力评价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科研成果

(8)新中国70周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发展历程回顾(中)(论文提纲范文)

5 改革开放初期高等学校实验室发展
    5.1 调整整顿,恢复重建
    5.2 规范管理,重点推进
6 全面提速,高等学校实验室步入跨越式发展
    6.1 形成标准,全面推进
    6.2 重大项目加速发展

(9)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学习方式演变及泛在学习产生
    3.1 学习方式的演变及泛在化趋势
    3.2 泛在学习的技术基础
    3.3 泛在学习的课程形式
第4章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4.1 教学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4.2 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分析
    4.3 教学环境构建
    4.4 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
    4.5 教学活动分析
    4.6 教学评价
    4.7 教学模式构建
第5章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实践
    5.1 设计原则
    5.2 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5.3 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5.4 数据分析及教学效果评价
第6章 教学模式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1 评价原则
    6.2 评价方法
    6.3 评价指标确定
    6.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着作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基于砷响应蛋白ArsR的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砷及其毒性概述
        1.2.1 砷污染概况
        1.2.2 砷毒性概述
    1.3 砷检测的技术及其原理
        1.3.1 物理化学检测方法
        1.3.2 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
    1.4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
        1.4.1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的概述
        1.4.2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研究进展
        1.4.3 基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生物传感器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5.3 主要研究意义
第2章 基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砷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不同突变型全菌砷生物传感器的体内诱导表达
        2.3.2 不同突变型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体外诱导表达
        2.3.3 体外表达质粒pUC18-His-wt-GFP和pUC18-His-ep3-GFP的构建
        2.3.4 His标签对于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体内和外砷诱导的影响
        2.3.5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调控基因与报告基因的表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突变型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细胞提取物的的优化
        3.3.2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反应条件的优化
        3.3.3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不同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3.3.4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不同报告基因
        3.3.5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不同RBS结合序列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3.3.6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不同RBS结合序列
        3.3.7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砷浓度剂量效应
        3.3.8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清单
附录B 表清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第2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木质素基荧光碳点的绿色制备及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张文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D]. 张醒海. 吉林大学, 2021
  • [3]钠离子电池O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D]. 丁飞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
  • [4]靶向干预STAT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抑制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研究[D]. 李雅. 山东大学, 2021
  • [5]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D]. 韩李佳. 南昌大学, 2021
  • [6]新中国70周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发展历程回顾(下)[J]. 李兴植,李瀛,王成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03)
  • [7]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霍静. 西南大学, 2021(01)
  • [8]新中国70周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发展历程回顾(中)[J]. 李兴植,李瀛,王成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02)
  • [9]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 刘赟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10]基于砷响应蛋白ArsR的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优化[D]. 王玄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第二届国家实验室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