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购整合创造价值——医药行业的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陈昱[1](2021)在《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以恒康医疗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并购重组活动成为了企业扩大规模的有利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外延式并购使自身做大做强,医药企业也不例外。2010年新医改政策的发布,将医药行业推上了一个受人瞩目的位置,并购政策的放开更是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其研发与创新能力,而新医改政策发布之初市场中各家企业的研发能力较为分散,企业的独立性导致其不能融合,因此,并购政策放开之后很多医药企业因为外延式并购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随着并购活动的进行,并购的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众多医药企业商誉爆雷,因并购产生的商誉泡沫逐渐消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医药行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契机,预计疫情之后医药行业将会开启进一步并购整合,而如何在新一波并购中防范商誉爆雷的问题,是本文分析与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外延式并购、商誉、商誉减值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本文涉及的外延式并购、商誉、商誉减值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对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进程进行了分析,对该行业的商誉产生和减值情况进行了整理,同时也分析了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该行业外延式并购的影响。然后选取医药行业中的外延式并购典型——恒康医疗作为案例,结合恒康医疗外延式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商誉及其减值等各项数据,分析证明了医药行业巨额商誉减值的主要原因,即并购过程中高溢价导致高商誉、并购后母子公司未能实现协同发展、被并购方难以完成业绩承诺以及管理者存在盈余管理动机。这些原因反映出外延式并购出现的种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商誉减值的对策,企业内部应在并购前谨慎选择并购对象,选择合适的估值方式,并购后加强整合,主动披露外延式并购相关信息。企业外部方面建议改变商誉后续计量方式,对以后的并购产生的商誉采用摊销法,同时健全监督机制。本篇论文在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对疫情之后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李昭言[2](2021)在《价值链视角下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急剧上升且呈现出需求多样化特征。需求增长为医药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龙头医药企业竞争力,相关监管部门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鼓励医药企业进行并购。因此,基于价值链整合的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了当前医药行业整合的主流方式。基于这一研充背景,本文梳理了并购中的价值链整合路径,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复星医药连续并购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医药行业连续并购中的价值链整合策略与效果。首先,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构成医药行业价值链的四大基本环节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概括医药行业在连续并购中的内外部价值链整合策略。其中,外部价值链整合策略分为价值链扩张、价值链延伸。内部价值链整合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等多方面的整合。其次,在梳理行业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集中探讨了2010年至2019年间复星医药连续并购后的内外部价值链整合策略。基于不同环节价值链整合关键节点,复星医药实施了内外部整合并举的整合策略。先通过外部连续并购,实现企业价值链的扩张和延伸,扩展自身业务领域、优化产品结构;在此基础上整合并优化集团内部价值链,使医药行业各子价值链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达到优化价值链的目的。最后,本文在对比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整合前后企业价值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复星医药连续并购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发现复星医药通过价值链整合,实现研发环节营运效率的提升,企业整体的营运能力和绩效都有明显改善,说明价值链整合确实对企业发展起着正向作用。但是,通过Z值分析也发现大量的并购活动给复星医药资金链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本文分析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整合模式,并在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医药企业连续并购应明确自身核心价值链,有选择的进行价值链延伸,从而避免并购规模快速扩张造成的资金压力及整合压力。
车承瑞[3](2021)在《复星医药并购印度Gland Pharma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市场经济形势变化莫测,各行各业竞争加剧,加之在相关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及经济结构调整方针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诉诸兼并与收购来立足于本行业。医药行业作为三产业为一体、传统与现代产业相结合的产物,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军需战备、进行防疫救灾及促进社会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极为广阔的前景。我国药企走向海外并购通常是为了实现提升整体竞争力、扩大公司规模、提高营业绩效等目标,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和复杂风险的存在,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按预期的规划发展,也就无法顺利实现协同效应。全球医药行业不断向前发展,行业内的横向并购所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因此,并购决策者应该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控。本文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入手,然后对并购整合、协同效应及医药行业跨国并购研究的相关文献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案例主并购方复星医药的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国际经营环境与跨国并购概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接下来,以复星医药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为例,介绍了双方的并购进程、动因及面临的风险等内容。以复星发生并购发生的前后20天作为窗口期,进行短期协同效应的评估;以复星2016年前后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等多种方法,对此次并购后的长期协同效应进行探讨,分析此并购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协同效应以及后续事件对复星医药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后即使个别财务指标并不如预期,但总体上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仍是正向的。最后,在得出此并购案例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立足医药行业环境,对药企的海外并购提出建议,期望能对医药行业内相似领域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温学[4](2020)在《“一带一路”并购投资的估值风险及其保障体系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成为了新的跨境并购热点区域,但由于该区域多为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多元化、地缘政治问题突出、涉及多个国际利益集团,纷乱复杂的情况为“一带一路”建设设置了障碍,增加了该区域并购投资的风险。价值评估是并购活动的基础,直接影响并购成败和价值创造。“一带一路”国家并购中的特有风险是导致对标的企业价值高估或价值扭曲的直接原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次深入剖析“一带一路”国家并购投资中价值评估的风险和设计相应保障措施。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复星医药并购印度药企Gland为例,运用权威机构对外公布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研究“一带一路”国家并购投资中的估值风险。这个案例是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发起的规模较大的一笔交易,在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都与欧美地区收购案存在较大差异,给并购估值带来更大的风险挑战,所以具有研究价值。在研究过程中,依据系统科学理论,把国家、行业和企业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分层次研究,根据CAPM扩展模型分析风险对各估值参数影响,并从风险管理理论角度,对识别出的风险设计了保障体系。通过定性和数据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国家风险中的主权信用评级、宏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会影响无风险利率,进而导致估值偏差,不佳的营商环境与国家风险高相关,会对并购估值产生不确定性风险。(2)医药行业特有风险,企业共同面临的可持续增长能力的稳定性,估值方法与估值目标的相关性,药企普遍存在无形资产占比高,并购双方匹配程度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估值障碍,并解释了这些潜在风险对估值参数的影响。(3)针对“一带一路”的并购估值风险提出以国家信用为背书,注重政策畅通化和贸易便利化,打通融资壁垒获取资金支持,企业做好并购前的尽职调查,设定估值调整机制等作为规避并购估值风险的保障体系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结合“一带一路”国家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并购估值中的风险,并设计了风险应对的保障体系。
王馨苑[5](2020)在《医药企业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连续并购绩效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医药行业并购市场比较活跃。随着医疗改革措施不断深入,一致性评价、集中采购及两票制等政策使医药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同时,许多医药企业存在药物研发、销售、品牌等需求。因此,医药并购热潮还会持续,对并购进行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复星医药是一家典型的通过连续并购快速实现规模扩张的医药企业,从2003年开始基于全产业链布局战略实行的连续并购是否取得成效,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通过解决下面的问题来对复星医药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连续并购绩效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和分析:1.复星医药的长期发展战略是什么?2.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并购动因是什么?3.如何更全面准确地对复星医药的连续并购进行绩效评价?4.复星医药的各个并购动因实现程度如何?本文将复星医药连续并购全过程的整体绩效作为评价视角。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理论的梳理,明确了基于长期发展战略从并购动因角度评价并购绩效的合理性。其次,梳理行业政策、发展情况及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了全产业链布局下各业务板块的战略阶段及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与并购历程进行匹配,得出2003-2018年开展的并购活动都是基于全产业布局的长期发展战略开展的。根据长期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结合并购动因理论分析得出连续并购的四个路径动因和一个终极动因。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分析的方法对两类并购动因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对并购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上述评价得出复星医药连续并购的四个路径动因总体实现程度较好,主要体现在:1.扩大了产品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2.通过横向和纵向多元经营保障了稳定的经营,使营业收入稳定增长;3.获得标的企业的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等资源,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虽然当前纵向并购没有降低销售费用率,但整合了采购和销售渠道,未来也会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产品销售。经过较好地实现路径动因,最终比较理想地实现了终极动因,即提高复星医药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具体体现在:1.提高了盈利、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2.提高了行业话语权,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3.市场认可度也得到提高,筹融资能力提升;4.行业地位提升,已成为行业前十强。本文为其他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开展并购活动的医药企业提供“企业发展战略-并购动因-并购绩效评价”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搭建逻辑,使得并购绩效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和全面性。其次针对复星医药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绩效评价,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复星医药的连续并购是否成功,是否落实了企业发展战略,为并购整合及之后的并购活动提供方向和借鉴,同时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正确认识复星医药并购后的价值,做出理智的投资行为。
何蝶[6](2020)在《通化金马并购圣泰生物的价值创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医改工作不断进行,“两票制”、“零加成”、分级治疗等各项医改政策不断推广实施,医药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因此医药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医药行业的发展备受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我国医药企业在快速发展中暴露一些问题,如发展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效应有待加强,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弱,对此我国医药企业纷纷采取并购的方式以应对发展中所面临的部分问题。其中,中小规模的医药企业希望通过并购活动以求得发展,而大规模的企业则希望通过并购活动优化产品结构、整合优质资源,扩大市场份额,稳固市场地位以求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医药企业在第七次并购热潮中涌现。然而研究发现并购活动并非都给企业创造了价值,所以分析并购价值创造路径以及研究并购活动能否给企业创造价值对企业至关重要。我国医药企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展,并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次通过研究通化金马并购圣泰生物的案例不仅有利于分析并购对通化金马的影响,还有助于为其他类似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经验借鉴,同时希望能够对医药企业并购理论进行补充。通化金马并购圣泰生物是近年来医药企业发生的典型并购案例。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主要研究并购价值创造路径以及并购价值创造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并购现状、并购双方和并购过程,然后以并购动因为基础,从并购过程与协同效应两个方面分析并购价值创造路径,并以事件研究法、EVA分析法以及财务指标法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方面进行验证,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得出相关启示以给类似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姚峦珊[7](2020)在《上海医药并购康德乐马来西亚的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来优化自身、开拓海外市场。随着跨国并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开始对企业跨国并购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对一些行业的跨国并购行为开始进行限制。2017年,我国并购市场开始降温,无论交易量还是交易金额都较2016年之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对于不同的行业也有了明显的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医药行业的企业近年来在跨国并购市场上相对活跃,这与国家的一系列“医改”政策密不可分。中国的宏观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进入了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始终在不断推进,近年来国家更是加大了医疗健康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使得中国的医药市场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2017年,可以称为“医改之年”,我国出台了多项有关医药卫生改革的政策。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和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逐步落地,医药控费提速,进一步破除以药养医弊端,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同时,“两票制”试点结束,2018年正式在全国全面推开。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上海医药在2017年的下半年开展了有关康德乐马来西亚的并购活动,并在2018年2月支付了 5.76亿美元完成了此次并购。上海医药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康德乐在中国范围内的业务,提升自己在医药流通领域的地位,扩大分销和零售网络的覆盖,进一步推进和实施自身的发展战略。然而严峻的跨国并购环境、独特的行业特征和不断深化的医疗体系改革使得此次并购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也使得本文对此次并购的绩效研究具有了重要意义。本文在事件研究法中使用了多种模型对上海医药的并购事件进行了短期的绩效分析,包括平均调整收益率模型、市场指数调整收益率模型和风险调整收益率模型。其中平均调整收益率模型和市场指数调整收益率模型得到的结果可相互印证,结果表明上海医药并购康德乐马来西亚这一事件在事件窗口期内对上海医药产生了明显的正的绩效,市场对此次并购事件保持了积极的态度。针对此次并购的中期绩效本文采用了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医药在并购完成后的两年里没有超出预期水平的表现。最后,本文运用非财务指标结合财务指标,对上海医药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进行评价。本文共有图22幅,表28个,参考文献111篇。
刘玉茹[8](2020)在《高溢价并购会带来高绩效吗? ——基于华润三九与复星医药双案例》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针对高溢价并购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这一话题,进行了基于双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本论文的论点是“高溢价并购未必可以带来高绩效”,文章内容围绕这一论点展开探讨。选取华润三九和复星医药这两家公司做为比较考虑了很多客观因素,这两家企业都是医药行业内的典型企业,处于同一行业背景下,并且都是在2012年发生的并购活动,对于被并购企业采用的评估方法一样,都是收益法,这些客观因素都是一样的,排除了客观因素后就是两家公司在并购时溢价和平价的区别和支付方式的不同用作研究。本文在研究时首先介绍了双案例—华润三九和复星医药的并购双方和其并购过程,华润三九并购桂林天和时产生了高溢价并购,而复星医药并购Alma公司时属于正常并购,并且在分析并购过程时发现这两家公司支付方式大相径庭。其次通过财务指标分析法和EVA评价法来分析华润三九和复星医药的并购绩效来验证本论文论点,通过分析华润三九高溢价并购的内部原因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与复星医药高绩效的原因做分析对比,得出为什么“高溢价并购未必带来高绩效”的原因,最后在论文结尾阐述结论以及对并购活动进行更深入探讨,列举出在分析过程中认为复星医药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寻找出怎样才是合理有效的并购活动,且提出相关建议。利用EVA评价法时主要涵盖了税后营业利润、EVA税收调节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相关计算。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时,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来评价华润三九和复星医药的并购绩效。本论文通过阅读2012—2018年的年报,结合数据和指标分析华润三九和复星医药的并购事件是否成功,分析过后发现华润三九在高溢价并购后,采用现金支付的高溢价并购行为并未带来高绩效,而复星医药利用杠杆收购方式进行的正常并购反而使得并购后企业业绩呈上升趋势。分析结果的对比回答了本文的核心论点,即“看上去很美”的高溢价并购似乎并不能带来高绩效。同时也希望本次的双案例分析并购绩效可以为并购的案例研究提供自己的视角。
胡秀芳[9](2020)在《我国医药CRO行业产业链并购行为研究 ——以泰格医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医药CRO(合同研究组织)指的是通过订立合同的形式接受医药企业、研发组织等机构的药物研发流程中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委托的商业机构。我国医药CRO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场,且保持着远高于全球水平的复合增速增长。但是当前整体行业集中度低,呈现数量多、规模小、业务分散的格局。因此通过纵向并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和横向并购扩大公司规模已成为医药CRO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泰格医药作为其中代表性的本土医药CRO企业,紧抓机遇,上市后便迅速制定企业产业链并购扩张战略,截至2018年已经通过产业链并购的方式实现了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打造了较为完整的医药CRO生态圈。因此,本文选择泰格医药2013至2018年间的频繁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医药CRO行业研究出发,通过全面的“PEST”四维分析研究了其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而总结了当下国内医药CRO行业特点以及产业链并购趋势。而后,围绕泰格医药六年间实施的系列并购活动,分析了其并购的动机、类型、方式、对象选择以及定价方法和支付方式,总结了并购后形成的产业布局。接着从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两方面对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泰格产业链并购战略成功实施的原因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的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总结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的经验与不足。本文研究有以下几点结论:(1)泰格医药并购的动机包括国际多中心试验平台、延伸产业链和获取战略资源三个方面,以期能够实现并购协同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泰格医药的产业链并购的短期绩效表现为并购被投资者看好、企业价值增加;(3)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后企业在销售盈利能力、资本盈利水平、现金创造能力、价值创造能力有所提升,并且产生了节税效应,可见其产业链并购战略总体支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4)泰格医药战略成功实施在于募资能力强、业务整合及时、质量检测流程严谨、人力资源整合到位、产业链布局合理。但是当前仍然需要警惕频繁并购带来的组织整合、文化差异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
郝萌[10](2020)在《“两票制”背景下横向兼并战略的并购策略与绩效研究 ——以中小板“并购之王”瑞康医药为例》文中认为在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国民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以及国家积极推广“大健康”产业的综合影响下,医药行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加。“两票制”的出现,解决了药品价格偏高、药品流通速度慢的问题,也给医药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药品流通模式改变后,医药流通企业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大量医药企业试图通过并购改变现状并实现快速发展。本文对医药行业并购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两票制”实施前后医药行业的并购呈现怎样的变化,发现医药行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中小板上市公司瑞康医药2011年至2018年间成功并购185家企业为案例,分析“两票制”对瑞康医药并购产生的影响,并分别从并购目标地域位置、规模、持股比例、产品业务、资金管理和并购后子公司整合模式等角度对瑞康医药的并购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票制”促进瑞康医药的并购。瑞康医药的并购策略包括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并购,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和接受度;并购模式采用统一标准,在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形成相同的权力架构,提高集团母公司管理效率;并购布局兼顾横向地域布局和纵向产品布局,提升并购后的企业竞争力;并购过程中加强风险防范,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本文从新的角度对案例公司进行研究,丰富了并购策略研究内容。本文的结论可以为医药行业企业制定大规模并购策略提供借鉴,也可供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方向时进行参考。
二、并购整合创造价值——医药行业的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并购整合创造价值——医药行业的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以恒康医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并购的类型 |
1.2.2 关于商誉的本质 |
1.2.3 关于商誉的初始计量 |
1.2.4 关于商誉的后续计量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外延式并购 |
2.1.2 商誉 |
2.1.3 商誉减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管理者机会主义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及商誉现状 |
3.1 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
3.2 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历程 |
3.3 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商誉现状 |
3.4 新冠疫情对医药行业并购活动带来的影响 |
3.4.1 压力 |
3.4.2 契机 |
第四章 恒康医疗外延式并购案例介绍 |
4.1 公司简介 |
4.2 恒康医疗外延式并购背景 |
4.3 恒康医疗外延式并购过程 |
4.4 外延式并购商誉的形成 |
第五章 恒康医疗外延式并购商誉减值分析 |
5.1 恒康医疗外延式并购商誉的减值情况 |
5.2 恒康医疗外延式并购商誉减值的原因 |
5.2.1 并购过程中高溢价导致高商誉 |
5.2.2 被并购方难以完成高业绩承诺 |
5.2.3 并购后母子公司未能实现协同发展 |
5.2.4 管理者存在盈余管理动机 |
第六章 防范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巨额商誉减值的建议 |
6.1 企业内部 |
6.1.1 谨慎选择外延式并购对象 |
6.1.2 选择合适估值方法 |
6.1.3 加强外延式并购的信息披露 |
6.1.4 加强外延式并购的整合协同效应 |
6.2 企业外部 |
6.2.1 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 |
6.2.2 健全相关监督机制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7.1 总结 |
7.2 思考:后疫情时代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价值链视角下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并购与连续并购动因研究 |
一、并购动因研究 |
二、连续并购动因研究 |
第二节 并购与连续并购并购整合研究 |
一、并购整合研究 |
二、连续并购整合研究 |
第三节 连续并购绩效研究 |
第四节 价值链整合研究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案例概况 |
第一节 复星医药概况 |
第二节 复星医药连续并购历程 |
第三节 复星医药重要并购回顾 |
一、价值链扩张并购 |
二、价值链延伸并购 |
第四章 复星连续并购行业背景及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医药行业背景与政策 |
第二节 医药行业价值链分析 |
一、药品研发环节 |
二、生产制造环节 |
三、销售配送环节 |
四、医疗服务环节 |
第三节 复星医药连续并购动因分析 |
一、产业发展因素 |
二、企业自身因素 |
第五章 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整合分析 |
第一节 复星医药整合模式分析 |
一、整合模式分析 |
二、整合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共生型整合模式分析 |
第三节 支持性伙伴整合模式分析 |
第四节 控制型整合模式分析 |
第五节 复星医药整合前后价值链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整合评价 |
第一节 财务指标分析 |
一、盈利能力分析 |
二、营运能力分析 |
三、偿债能力分析 |
四、成长能力分析 |
五、传统杜邦分析 |
第二节 非财务指标分析 |
一、人力资源分析 |
二、研发能力分析 |
三、Z值分析 |
第三节 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潜在风险 |
一、投资收益风险 |
二、商誉确认及减值风险 |
三、多价值链整合风险 |
四、负债绝对规模增长风险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复星医药并购印度Gland Pharma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药企跨国并购案例研究 |
1.2.2 关于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的研究 |
1.2.3 关于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复星医药的国际化经营概况 |
2.1 复星医药的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2.1.1 复星医药的主营业务 |
2.1.2 复星医药的市场地位 |
2.2 复星医药的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
2.2.1 复星医药的内部经营环境分析 |
2.2.2 复星医药的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2.3 复星医药的跨国并购概况 |
2.3.1 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的背景 |
2.3.2 复星医药的连续并购历程 |
2.3.3 复星医药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 |
第3章 复星医药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的动因与风险 |
3.1 复星医药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的概况 |
3.1.1 主并购方——复星医药 |
3.1.2 被并购方——印度药企Gland Pharma |
3.1.3 并购历程 |
3.2 并购动因分析 |
3.2.1 实现协同效应 |
3.2.2 扩展市场份额 |
3.2.3 规避技术型贸易壁垒 |
3.3 并购风险分析 |
3.3.1 政治风险 |
3.3.2 整合风险 |
3.3.3 支付风险 |
第4章 复星医药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的协同效应评估 |
4.1 财务指标协同效应评估 |
4.1.1 财务协同效应 |
4.1.2 经营协同效应 |
4.1.3 管理协同效应 |
4.2 非财务指标协同效应评估 |
4.2.1 品牌价值 |
4.2.2 市场份额 |
4.2.3 研发与技术投入 |
4.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协同效应评估 |
4.3.1 方法原理 |
4.3.2 协同效应评价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一带一路”并购投资的估值风险及其保障体系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创新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
1.5 本文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1 “一带一路”战略 |
2.1.2 并购与跨国并购 |
2.1.3 系统科学理论 |
2.1.4 CAPM扩展模型 |
2.1.5 风险管理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一带一路”相关背景研究 |
2.2.2 并购相关研究状况 |
2.2.3 并购估值风险研究状况 |
2.2.4 尽调与估值调整机制的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3 “一带一路”并购案例选取与介绍 |
3.1 并购双方背景及并购过程介绍 |
3.1.1 收购方复星医药的背景介绍 |
3.1.2 标的方Gland的背景介绍 |
3.1.3 并购过程及估值介绍 |
3.2 复星医药并购GLAND动因分析 |
3.2.1 政策推进动因 |
3.2.2 战略发展动因 |
3.2.3 市场资源动因 |
3.3 标的方GLAND并购动因分析 |
3.4 复星医药的并购能力分析 |
3.4.1 从财务资源角度分析并购能力 |
3.4.2 从并购惯性角度分析并购能力 |
3.5 本案例的研究意义 |
4 “一带一路”并购估值风险及分析 |
4.1 国家风险 |
4.1.1 国家政治风险对并购估值的影响 |
4.1.2 通货膨胀造成估值风险 |
4.1.3 国家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估值风险 |
4.1.4 不佳的营商环境影响并购估值 |
4.2 行业层面存在的估值风险 |
4.2.1 行业集聚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
4.2.2 药品审查导致或有估值风险 |
4.3 企业层面存在的估值风险 |
4.3.1 不恰当估值方法引发估值风险 |
4.3.2 持续经营能力对估值的影响 |
4.3.3 无形资产滋生高溢价风险 |
4.3.4 并购双方匹配度对估值影响 |
4.4 风险对投资报酬率的影响 |
4.4.1 确定CAPM扩展模型中Rf值 |
4.4.2 确定CAPM扩展模型中ERP值 |
4.4.3 确定CAPM扩展模型中SCRP值 |
4.4.4 确定CAPM扩展模型中SCP值 |
5 估值的保障体系研究 |
5.1 宏观层面保障体系 |
5.1.1 国家信用增强卖方信心 |
5.1.2 政策畅通清除并购障碍 |
5.1.3 资金融通解决后顾之忧 |
5.2 微观层面保障体系 |
5.2.1 尽职调查摸清“家底” |
5.2.2 估值调整机制划清边界 |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医药企业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连续并购绩效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 预期创新与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连续并购 |
2.2 战略并购 |
2.3 并购动因 |
2.4 并购绩效 |
2.4.1 并购绩效评价视角 |
2.4.2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2.5 概括性评论 |
3 理论基础 |
3.1 连续并购理论 |
3.2 战略并购理论 |
3.3 并购动因理论 |
3.3.1 规模经济理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
3.3.2 多元经营理论——分散市场经营风险 |
3.3.3 资源基础理论——获得稀缺核心资源 |
3.3.4 交易成本理论——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
3.3.5 市场势力理论——形成市场主导地位 |
3.4 并购绩效理论 |
3.5 理论基础的作用机理 |
4 案例选择与研究思路 |
4.1 案例的选择 |
4.1.1 行业选择 |
4.1.2 企业选择 |
4.1.3 并购时间段选择 |
4.2 案例的研究思路 |
5 复星医药连续并购动因分析 |
5.1 复星医药的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5.1.1 医药行业政策背景 |
5.1.2 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
5.1.3 全产业链布局前复星医药经营情况 |
5.1.4 复星医药长期发展战略阶段及具体目标 |
5.2 复星医药并购回顾 |
5.2.1 医药研发制造业务 |
5.2.2 医疗器械和医学诊断业务 |
5.2.3 药品流通业务 |
5.2.4 医疗服务业务 |
5.3 复星医药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连续并购动因 |
5.3.1 复星医药连续的战略并购“路径动因” |
5.3.2 复星医药连续的战略并购“终极动因” |
6 基于并购动因的并购绩效评价 |
6.1 “路径动因”实现程度评价 |
6.1.1 扩大产品业务规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
6.1.2 发展多元领域业务,保障安全稳定经营 |
6.1.3 获得稀缺竞争资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
6.1.4 推动产品采购销售,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
6.2 “终极动因”实现程度评价 |
6.2.1 盈利能力 |
6.2.2 成长能力 |
6.2.3 营运能力 |
6.2.4 偿债能力 |
6.2.5 筹融资能力 |
6.2.6 行业排名 |
6.3 并购绩效综合评价结论 |
7 结束语 |
7.1 总结与启示 |
7.2 本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通化金马并购圣泰生物的价值创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并购是否创造企业价值 |
1.2.2 并购如何创造价值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并购价值创造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企业并购与价值创造概述 |
2.1.1 企业并购概念 |
2.1.2 企业价值创造概念 |
2.1.3 企业并购价值创造理论 |
2.2 并购动因理论 |
2.2.1 市场势力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2.3 价值创造效果评价方法 |
2.3.1 事件研究法 |
2.3.2 财务指标分析法 |
2.3.3 经济增加值法 |
3 通化金马并购案例介绍 |
3.1 医药行业发展及并购现状 |
3.1.1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3.1.2 我国医药行业并购现状 |
3.2 并购参与方基本概况 |
3.2.1 通化金马 |
3.2.2 圣泰生物 |
3.3 并购过程介绍 |
3.3.1 本次交易的背景与目的 |
3.3.2 并购过程 |
4 通化金马并购价值创造分析 |
4.1 并购动因分析 |
4.1.1 丰富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地位 |
4.1.2 获得规模经济,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
4.1.3 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跨越式增长 |
4.2 通化金马并购价值创造路径 |
4.2.1 通化金马并购过程分析 |
4.2.2 协同效应分析 |
4.3 通化金马并购价值创造效果评价 |
4.3.1 短期并购价值创造效果 |
4.3.2 中长期并购价值创造效果 |
5 总结与启示 |
5.1 总结 |
5.2 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上海医药并购康德乐马来西亚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并购的相关概念 |
2.2.1 并购的定义 |
2.2.2 并购绩效的定义 |
2.3 并购的理论基础 |
2.3.1 市场势力理论 |
2.3.2 规模经济理论 |
2.3.3 协同效应理论 |
3 上海医药并购康德乐马来西亚案例概括 |
3.1 医药行业背景 |
3.1.1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3.1.2 医药行业并购现状 |
3.2 并购双方简介 |
3.2.1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2.2 康德乐马来西亚 |
3.3 并购动因 |
3.4 并购过程 |
4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绩效 |
4.1 研究方法 |
4.2 数据选取与窗口划分 |
4.3 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4.3.1 平均调整收益率模型 |
4.3.2 市场指数调整收益率模型 |
4.3.3 风险调整收益率模型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5 并购中期绩效分析 |
5.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绩效分析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因子分析法 |
5.1.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期绩效评价 |
5.2 并购整合效应评价 |
5.2.1 行业地位提升 |
5.2.2 盈利能力增强 |
5.2.3 市场竞争力提升 |
5.2.4 避税效应 |
5.2.5 成本控制能力 |
5.2.6 新业务拓展 |
6 上海医药并购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 |
6.2.1 明确的发展战略 |
6.2.2 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收益率原始数据 |
附录B 因子分析法得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溢价并购会带来高绩效吗? ——基于华润三九与复星医药双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本文创新之处 |
2 文献及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并购动因研究 |
2.1.2 并购效应研究 |
2.1.3 溢价并购与商誉减值研究 |
2.2 文献述评 |
2.3 相关概念 |
2.3.1 并购 |
2.3.2 高溢价并购 |
2.3.3 并购绩效 |
3 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 |
3.1 理论基础 |
3.1.1 市场势力理论 |
3.1.2 协同效应理论 |
3.1.3 委托代理理论 |
3.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 绩效评价方法 |
3.2.1 财务指标研究法 |
3.2.2 EVA指标研究法 |
4 案例介绍 |
4.1 并购双方简介 |
4.1.1 华润三九 |
4.1.2 桂林天和 |
4.1.3 复星医药 |
4.1.4 Alma公司 |
4.2 并购过程介绍 |
4.2.1 华润三九并购天和 |
4.2.2 复星医药并购Alma公司 |
5 案例分析 |
5.1 华润三九绩效分析 |
5.1.1 财务指标评价法 |
5.1.2 EVA(经济附加值)评价法 |
5.2 高溢价并购的因果分析 |
5.3 复星医药绩效分析 |
5.3.1 财务指标评价法 |
5.3.2 EVA(经济附加值)评价法 |
5.4 高绩效之因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并购溢价过高 |
6.1.2 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
6.1.3 并购资源未完全利用 |
6.2 进一步研究:复星医药可能存在的问题 |
6.3 建议 |
6.3.1 谨慎评估被并购企业价值 |
6.3.2 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 |
6.3.3 管理层严谨制定决策 |
6.3.4 并购后的整合要及时、高效、对应 |
6.3.5 国家政策的出台及调整 |
6.4 本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医药CRO行业产业链并购行为研究 ——以泰格医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关键概念界定 |
2.1.2 支撑本文写作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产业链并购动因研究 |
2.2.2 产业链并购整合研究 |
2.2.3 产业链并购绩效研究 |
2.2.4 产业链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3 我国医药CRO行业现状和产业链并购趋势 |
3.1 我国医药CRO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我国医药CRO行业特点分析 |
3.2.1 行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 |
3.2.2 准入门槛低,行业较分散 |
3.2.3 地域较集中,专业人才少 |
3.3 我国医药CRO行业产业链并购趋势分析 |
4 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动机及策略分析 |
4.1 泰格医药公司介绍 |
4.1.1 公司概况 |
4.1.2 股权结构 |
4.1.3 选择案例原因 |
4.2 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动机 |
4.2.1 布局多中心试验平台,提高市场占有率 |
4.2.2 延伸CRO产业链,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
4.2.3 增强团队竞争实力,获取战略性的资源 |
4.3 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策略分析 |
4.3.1 并购类型 |
4.3.2 并购方式 |
4.3.3 并购对象选择 |
4.3.4 并购的定价方法和支付方式 |
5 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行为的绩效分析 |
5.1 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行为的市场绩效分析 |
5.2 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行为的财务绩效分析 |
5.2.1 盈利能力分析 |
5.2.2 营运能力分析 |
5.2.3 创造能力分析 |
5.2.4 成本控制能力分析 |
5.2.5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
5.2.6 节税效应分析 |
5.2.7 小结 |
5.3 产业链并购成功的原因分析 |
5.3.1 优秀募资能力,缓解资金压力 |
5.3.2 重视业务整合,质量监管流程化 |
5.3.3 “带泥土移植”,人资整合合理 |
5.3.4 产业链布局完整,挖掘利益增长点 |
5.4 泰格医药产业链并购的风险及建议 |
5.4.1 组织整合风险分析及建议 |
5.4.2 文化差异风险分析及建议 |
5.4.3 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及建议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布局合理,标的互补 |
6.2.2 加速整合,实现协同 |
6.2.3 重视质量管理,实现品牌效应 |
6.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两票制”背景下横向兼并战略的并购策略与绩效研究 ——以中小板“并购之王”瑞康医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并购动因研究 |
1.2.2 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
1.2.3 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 市场势力理论 |
2.3 信号传递理论 |
3 医药行业并购现状 |
3.1 医药行业并购概况 |
3.2 “两票制”介绍 |
3.2.1 “两票制”实施背景 |
3.2.2 “两票制”实施过程 |
3.3 “两票制”对医药行业并购产生的影响 |
3.3.1 “两票制”实施前医药行业概况 |
3.3.2 “两票制”实施后医药行业概况 |
3.4 医药行业并购风险 |
3.4.1 财务风险 |
3.4.2 战略风险 |
3.4.3 商誉减值风险 |
4 瑞康医药案例分析 |
4.1 瑞康医药简介 |
4.2 瑞康医药战略分析 |
(1)初创阶段 |
(2)成长阶段 |
(3)扩张阶段 |
4.3 “两票制”对瑞康医药的影响 |
4.4 瑞康医药并购策略分析 |
4.4.1 并购目标地域位置分析 |
4.4.2 并购目标规模与持股比例分析 |
4.4.3 并购目标产品业务分析 |
4.4.4 资金管理分析 |
4.4.5 并购后整合模式分析 |
4.5 瑞康医药绩效分析 |
4.5.1 选择EVA分析并购绩效的原因 |
4.5.2 EVA计算 |
4.5.3 纵向对比并购绩效分析 |
4.5.4 横向对比并购绩效分析 |
4.6 案例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并购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 |
5.1.2 实行统一的并购模式 |
5.1.3 布局横纵结合 |
5.1.4 控制财务风险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并购整合创造价值——医药行业的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医药行业外延式并购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以恒康医疗为例[D]. 陈昱. 河北大学, 2021(02)
- [2]价值链视角下复星医药连续并购整合研究[D]. 李昭言.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3]复星医药并购印度Gland Pharma案例研究[D]. 车承瑞.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一带一路”并购投资的估值风险及其保障体系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D]. 温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医药企业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连续并购绩效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D]. 王馨苑.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通化金马并购圣泰生物的价值创造研究[D]. 何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7]上海医药并购康德乐马来西亚的绩效研究[D]. 姚峦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8]高溢价并购会带来高绩效吗? ——基于华润三九与复星医药双案例[D]. 刘玉茹.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9]我国医药CRO行业产业链并购行为研究 ——以泰格医药为例[D]. 胡秀芳. 苏州大学, 2020(03)
- [10]“两票制”背景下横向兼并战略的并购策略与绩效研究 ——以中小板“并购之王”瑞康医药为例[D]. 郝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