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布局西部版图(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刘爽[2](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提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陈姚[3](2021)在《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红利期,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体系,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全球价值链地位不断攀升(韩先锋,2019),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奇迹。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逐渐成为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典型特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严重危机中,加剧了国际生产体系面临的挑战,根据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预计将减少近40%,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1101.5亿美元,同比下降0.4%,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77.9亿美元,逆势增长18.3%,这一系列数据说明,在全球资本流动收紧的情势下,中国实现了对外投资的稳中求进。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适应国内经济条件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国内大循环要求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国际国内双循环强调了国际国内市场互动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建设深刻体现了双循环的这种特征内涵,通过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打通国际国内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优化配置沿线国家的既有资源,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更大的价值,也助力我国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新发展格局的指引下,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识别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内在联系,对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二章从OFDI文献回顾、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回顾、“一带一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OFDI文献回顾部分综述了OFDI区位选择与影响因素及OFDI国际研发溢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回顾部分界定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综述了其评价体系;“一带一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部分整理了已有文献中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第三章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规模变化、行业分布、区位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第四章、第五章进行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第四章基于国际技术溢出理论分析了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沿线OFDI对全国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水平的影响,并探究了OFDI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第五章基于国内区域异质性、投资东道国异质性两方面展开了实证检验与对比分析。第六章提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在以上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从全国层面看,“一带一路”沿线的OFDI与进口能够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但目前积极作用不显着;来自“一带一路”的FDI可以显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第二,门槛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水平双门槛效应和创新能力单门槛效应,根据人力资本的双门槛效应,可以划分低人力资本水平、中等人力资本水平和高人力资本水平,目前24省份进入高人力资本水平区间,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由负转正且变得显着,根据创新能力的单门槛效应,可以划分为创新积累阶段、创新加速阶段,目前仅江苏、浙江、广东三省份进入创新加速阶段,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提升。第三,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子系统的影响来看,“一带一路”沿线OFDI显着提升了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水平,对协调发展具有显着抑制作用。第四,从对区域异质性的分析来看,西部地区OFDI显着提升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OFDI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了显着抑制作用;东部和西部地区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东北地区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给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第五,从对投资东道国异质性的分析来看,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了正向推动作用,对转型经济体的OFDI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了不显着的负向影响;来自三类国家的FDI均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是获取国际研发溢出的主要来源。
李青[4](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唐蜜[5](2021)在《我国西部地区电子竞技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12月16日,亚奥理事会在第39届全体代表大会上宣布了电子竞技成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意味着电竞健儿也将为国家奖牌榜的繁荣添砖加瓦,这对于一直想摆脱社会认知桎梏的电子竞技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电子竞技简称“电竞”,是以线上游戏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核心,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公平、统一竞赛规则的对抗性体育项目。从人民日报中的“电子海洛因”到“中国创造”,从大众视野里的“玩物丧志”到“为国争光”,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国内历史变迁中,电子竞技已成长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朝阳文化产业。作为数字领域新业态的重要组成,“千亿电竞规模”“新型文化载体”“潮流数字体育”等热门标签也促使各大城市争先抢滩布局电竞产业。除了众所周知的上海、北京等东部电竞热土外,以西安、成都为首,具有浓厚氛围的西部电竞团体也紧跟热潮,并逐步发展为“西部大开发”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经梳理发现,西部电竞现有的理论研究体系还尚未搭建起产业实践的全貌,诸多问题都暴露了电子竞技“野蛮生长”后未被厘清的迷雾区域,而这些也为西部电竞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本课题正是将目光聚焦于西部电竞这个特殊切面,从宏观上把控电子竞技在当代语境里的整体呈现,从微观上探寻电子竞技在西部地域里的价值内涵,进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为我国整体电子竞技产业化开发经验与未来发展策略提供宝贵借鉴。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以下部分:传统变革。依托相关文献梳理与前人研究基础,纵向探讨“电子竞技”传统艺术性质及时兴内涵的演化流变,横向挖掘前沿“游戏学”视角下电竞社交场景的再构建以及文化旋律的再变奏,进而探析疫情“黑天鹅”为电子竞技的线下产业延伸与线上生态重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产业共建。紧扣文化产业发展脉络,深入西部电竞本体展开系统性的考量。从政策红利剖析东西部城市争先抢滩“电竞之都”的布局因果;从高校青年到女性玩家到移动全民化的纵深演进探究西部受众如何引领电竞风暴;再从千亿产业蓝海中注视西部代表城市古都西安与天府成都跨媒介艺术融合的独特模式,三位一体共建电竞产业循环生态圈。瓶颈破局。立足后疫情时代的特殊背景,探讨西部电竞该如何寻找新的发力点与未来视角。通过总结梳理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关于社会观念落后、电竞人才缺乏、西部基建不足、行业规范杂乱等发展瓶颈并提出了“竞”亦求“精”的破局思路。展望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未来“5G+VR”“游戏+体育”的多模态新风向标,力求让电子竞技文化产业向着更常态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与时俱进。
顾超[6](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王一婕[7](2020)在《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幅员辽阔,在经济快速且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不平衡的问题与矛盾也深刻存在。学者们热切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与城乡差异,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展现出应有的经济学智慧。但是,从2017年人均GDP 比值差异来看,省内中心城市与省际交界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远大于东西部差异与城镇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代表的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协调,“省际交界地区”似乎成了中国版图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区域。近三十年中,学者们对这类地区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与非系统化特征,但均传递出问题的重叠性、长期性与复杂性。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要关注“省际交界地区”这类欠发达地区且长期欠发达的区域。立足于现实,针对“省际交界地区”的“特殊性”,本文关注长期处于“问题区域”的“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脉络、问题与特征。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总结了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及其他本研究涉及到的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并梳理了国内外“省际交界”研究的相关脉络与成果,较为科学地定义了“区域”的概念与“省际交界地区”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涵多尺度空间分析的逻辑体系,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共同识别问题的由来、现状、特征、原因、分类与对策,有机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科学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研究区域的科学划定,从中国全域界定省际交界区中地级行政区的全部范围,并构建逻辑清晰的研究步骤、指标测度体系及方法支撑体系于一体的研究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从其历史渊源、经济地理、政治经济等多重视角出发,研究问题的来源与现状,在洞悉问题的复杂性与研究问题的现实基础上,用熵值法测度研究区域2008——2017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在既定的区域尺度上分析相关地级行政区空间同质性、异质性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在既定的区域尺度中,分析与研判导致研究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研究区域中的绝大部分地区长期欠发达以及研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而剖析不同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在梳理研究区域的经济差异、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之上,划定研究区域的类别,进一步深挖研究区域问题的复杂性。第六部分是针对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明确指出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的紧迫必要性以及研究区域不同问题的可行性对策。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且差异性呈现多尺度、微波动的区域复杂特征。第二,中国省际交界地区整体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而言,位于中部的省际交界地区空间同质性最强,位于西部的省际交界地区几乎没有空间同质性,位于东部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同质性介于中部与西部之间,说明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同质性与中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市场健全与完善的程度、集聚程度有关,也显示了空间要素与经济活动差异化集聚呈现非均衡性。第三,就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差异而言,地理探测器模型并没有完全探测出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探测结果显示出不同年份与不同区域的影响因素不同,说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问题影响因素复杂,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或计量模型无法测度。但人均GDP、城乡收入差异等统计指标很直观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的个体差异。第四,就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而言,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整体经济效率低下,但其中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取经济效率较高(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分布在广东省、四个直辖市、少数民族聚集地、连片贫困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效率连年低下。第五,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空间效应实证分析结果、经济效率测度结果相互支撑且相互印证。第六,就省际交界地区与省内中心城市的人均GDP的对比结果而言,两者间的距离与对比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经济辐射距离”并不是绝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排除空间政策一律性的单纯空间经济关系;第二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依然是影响这些地区的重要因素,也说明要素、集聚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重要性与显着性。第七,胡焕庸线在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问题上不是“绝对的分界”,说明胡焕庸线所代表的人口密度分布、城镇化水平、地理地质劣势并不完全是经济发展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这从某种意义上相对打破了“要素禀赋决定论”,地级区域具有城市集聚与“胡焕庸线”一般作用机理的“中间状态”,并受非城市化政策因素的空间一致化调节作用的影响。第八,省际交界地区的欠发达性、贫困性与元代开始的“犬牙交错”的省界划分有直接关系,要高度重视包括高山牧场、草甸湿地、原始森林、雪山、冰川、沙漠在内的特殊地形与地质地貌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并特殊化、差异化制定发展对策。第九,立足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差异,结合多尺度研究的结果,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的逻辑出发,将研究区域进行两种形式的分类,即单纯按照“欠发达程度”与结合空间性的“欠发达程度”两种分类。第十,立足于研究区域差异较大且发展不协调的诸多问题,本研究提出的对策为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因地制宜制定政策走出“欠发达陷阱”,在欠发达的省际交界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保障省际交界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研究是一项应用性研究,立足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实际,在研究方法体系与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探索,笔者浅薄地认为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性可总结如下:第一,首次全国层面识别出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范围,以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尺度并识别其数量为98个。第二,首次以省际交界地区的视角,以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研究单元,分层分析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识别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发现一定的规律。第三,为探求与验证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状况,将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并分析原因,同时结合各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人均GDP与其所在省份中心城市的人均GDP对比发现,关注这类问题的研究者惯性认识中的影响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的“中心——边缘”、“经济引力”、“经济辐射论”等原因,并不能解释与涵盖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状况的全部类型与背后的深刻问题。第四,首次在中国全域内依据空间模型与统计方法的结合,识别出全国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空间同质性与空间异质性,结合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经济效率、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陈晓[8](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提出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张洋[9](2019)在《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的灵魂。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及城市的文化,实际上是以更综合、更系统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城市的文脉及其实质的问题。阿拉伯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布局、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等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伊斯兰哲学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城市这个被称为“文化容器”的载体。两者是相辅相依,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于城市发展和变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端、发展、衰落和复兴的轨迹,不仅可以揭示中东城市建设与发展脉络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主导的这一基本规律,也从中看出伊斯兰阿拉伯文化是如何在城市得到发展、传承并重新焕发生机的。本文选取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城市——开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开罗城市的塑造作用,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总结了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揭示了开罗城市能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原因,分析了开罗在文化传承中的经验教训、面临的未来挑战及其进行文化传承带给我们的启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文章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做了界定。正文部分,第一章通过对伊斯兰城市起源的追溯,介绍了伊斯兰城市的类型、城市形态的构成元素、城市的布局特点,并揭示了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即伊斯兰城市体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第二章主要是对中世纪开罗的研究,主要涵盖从福斯塔特、阿斯卡莱、格塔伊尔作为阿拉伯帝国的行省都城,到开罗作为独立地方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首都的城市发展历程。本章研究了开罗的建筑特色和布局特点,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管理、经济和文化制度,城市的社会分层、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开罗的文化传统,分析了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以及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原因。第三章是对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开罗的研究。一个统一的奥斯曼帝国为开罗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导致了开罗政治上的动荡、经济上的颓靡和文化创新上的停滞。与此同时,伊斯兰政治文化、建筑文化、护卫朝觐传统以及阿拉伯学术都在开罗得到了传承和延续,开罗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延续性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开罗的城市制度是典型的伊斯兰框架下的城市制度。第四章研究的历史时期从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到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七·二三革命”前,在这一时期开罗经历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以及殖民时期的城市化改造,开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新城与旧城相对而立的二元城市格局。在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冲击之下,阿拉伯世界开始以开罗为中心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和伊斯兰教改革、复兴思潮。本章在介绍了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分析了开罗能够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第五章介绍了当代开罗的发展建设,开罗在阿拉伯世界文化影响力的变化,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尝试进行了“文化传承系统”的建构,其次在该框架下,通过前面二至五章的介绍和梳理,分析了开罗千年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主体、传承的环境、传承的内容以及传承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有:传承主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近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意识;传承环境上得益于开罗建成之时其它较早扎根文化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开罗兼容并蓄、去粗取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承内容上,吸收了各类文化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传承方式上,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并以街区为载体进行文脉的传承。劣势有:传承主体文化上的保守性,传承主体间文化上的断层;本地近代以前一成不变的社会结构、本国当今持续下降的文化影响力、纷乱不安的地区局势和全球化浪潮裹挟的新殖民主义蔓延,构成了传承环境的不利方面;传承内容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本身宗派主义、专制主义、神权主义、蒙昧主义等积弊严重,面对新时代挑战创新乏力;传承方式上,资金困难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过分依赖外援,教育资源匮乏使城市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具有双刃剑作用。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要加强中国城市与其它城市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
何静[10](2019)在《高铁时代“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研究》文中提出西成高铁的开通打破了川陕两省的地理壁垒,有效地汇聚川渝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人力、信息、资源、科技等多方面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平台,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将重返人们的视野之中。对于西三角的研究极具战略意义,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将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能有效实现区域均衡。当下,高速铁路大规模的建设和运营为我国城市群空间格局发展带来重要机遇。高铁建设通过提高城市间通达性,改善城市的区位条件,促进要素流动,增加区域城市联系,对城市群的空间格局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聚焦于高铁联网背景下,关注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其背后的演化机理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优化城市群网络、推动城市群体系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下政策,揭示西三角城市群在中国版图上的重要地位。通过文献梳理出中国城市群形成的基本规律,结合西三角现状,分析西三角城市群形成机制。然后测度高铁开通前后西三角城市群内部城市联系及组合状态的变化,利用引力模型测度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与方向,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判断出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变化。其次梳理高铁背景下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机理,并用计量的方法分析高铁对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最后根据已有高铁路线和规划中的高铁路线,测算城市日常可达性,划分出中心城市小时经济圈,预测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趋势。通过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高铁开通后,西三角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整体密度还处于联系不够紧密的阶段,与其他国家级城市群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之间的联系还有待加强;西三角城市群经济结构尚且处于两极分化状态,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化发展还需进一步努力;高速铁路的开通会缩小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促进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集聚,且集聚效应随着高铁开通的时间逐年增长;未来的高铁规划使城市群内形成高铁4小时通勤圈,各中心城市形成3小时经济圈,小时经济圈范围不断扩张,各城市之间联系更加密切。
二、资本布局西部版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本布局西部版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
一、“七丘”的建立 |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
小结 |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
小结 |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
小结 |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3)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OFDI文献回顾 |
2.1.1 OFDI区位选择与影响因素 |
2.1.2 OFDI国际研发溢出效应 |
2.2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回顾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2.3 “一带一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趋势演变 |
3.1 OFDI规模变化 |
3.2 OFDI行业分布 |
3.3 OFDI区位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OFDI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检验 |
4.1 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
4.2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
4.2.1 模型构建 |
4.2.2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 |
4.2.3 OFDI国际研发溢出测算 |
4.2.4 其他控制变量 |
4.3 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的影响 |
4.3.1 回归模型选择 |
4.3.2 回归结果分析 |
4.3.3 门槛效应检验 |
4.4 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异质性视角下的进一步检验 |
5.1 OFDI国际研发溢出的区域分布 |
5.1.1 国内区域分布 |
5.1.2 东道国区域分布 |
5.2 基于国内区域异质性的检验 |
5.3 基于东道国异质性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我国西部地区电子竞技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研究内容 |
2 传统变革:当代语境下的电子竞技 |
2.1 从游戏到体育——电子竞技概况 |
2.2 循环生态系统——电子竞技产业 |
2.3 “游戏学”新视角下的电子竞技 |
2.4 疫情“黑天鹅”的机遇与挑战 |
2.5 西部电竞大开发的时代契机 |
2.6 本章小结 |
3 红利布局:我国西部电子竞技产业政策 |
3.1 “电子海洛因”到“中国创造” |
3.2 政府“松绑”牵引电竞“腾飞” |
3.2.1 电子竞技的“上分之路” |
3.2.2 政策红利点燃行业烟火 |
3.3 东部城市+电竞的协同演化 |
3.3.1 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 |
3.3.2 深圳——冲击电竞产业中心 |
3.4 西部城市+电竞的双向赋能 |
3.4.1 成都——深耕手游企业研发 |
3.4.2 西安——共创“一带一路”文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头号玩家:我国西部电子竞技产业受众 |
4.1 核心玩家引领电竞风暴 |
4.1.1 西部高校林立的浓厚电竞氛围 |
4.1.2 “电竞追光者”的青春绽放 |
4.2 女性话语权的游戏市场变革 |
4.3 西部“王者”崛起开启全民化时代 |
4.4 本章小结 |
5 掘金路径:我国西部电子竞技产业运营 |
5.1 千亿蓝海的电竞产业革命 |
5.1.1 西部电竞俱乐部——体育化目标 |
5.1.2 直播变量增现——内容化传播 |
5.2 文化古都西安与电竞的热血碰撞 |
5.3 成都东郊热土唤醒天府电竞记忆 |
5.4 本章小结 |
6 不破不立:西部电竞产业发展的瓶颈与破局 |
6.1 西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问题总结 |
6.1.1 “观念”与“人才”西部电竞发展的头等问题 |
6.1.2 成都基建不足错失良机 |
6.1.3 电竞圈行业规范杂乱 |
6.1.4 “雌雄莫辨”西部游戏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
6.2 西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策略选择 |
6.2.1 政府引导加强西部电竞行业顶层设计 |
6.2.2 市场发力提高西部电竞本土化程度 |
6.2.3 电竞教育致力培养西部精英人才 |
6.2.4 电竞IP与泛娱乐文化创新融合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子竞技大事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省际交界地区 |
2.1.2 区域 |
2.1.3 区域发展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论” |
2.2.3 建立在空间尺度上的“现代集聚理论” |
2.2.4 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2.6 发展经济学视角中的“要素禀赋理论” |
2.2.7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行政区经济理论” |
2.2.8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心——边缘”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2.3.2 国内研究综述及评价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体系 |
3.1 逻辑分析体系与尺度单元划分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体系 |
3.3.1 熵值法测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3.3.2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关联性与空间集聚效应 |
3.3.3 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空间同质性 |
3.3.4 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空间异质性 |
3.3.5 DEA模型测度经济效率 |
第四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的时空尺度演化分析 |
4.1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形成的历史沿革 |
4.1.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思想渊源 |
4.1.2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脉络 |
4.1.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分水岭” |
4.2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2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3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空间分析 |
4.3.1 空间同质性分析 |
4.3.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的效率尺度分析 |
5.1 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效率尺度的分析逻辑与方法 |
5.1.1 分析逻辑 |
5.1.2 分析方法 |
5.2 省际交界地区经济效率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度结果 |
5.2.2 测度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分类 |
6.1 分类原因与分类逻辑 |
6.1.1 分类原因 |
6.1.2 分类逻辑 |
6.2 分类方式 |
6.2.1 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类 |
6.2.2 按“交界”因素差异分类 |
6.3 分类的结果分析 |
第七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 |
7.1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7.1.1 “发展差异较大”与“欠发达程度较深”问题重叠 |
7.1.2 “集中连片特困”与“欠发达”问题区域重叠 |
7.2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全面丰富区域发展战略体系 |
7.2.2 创新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
7.2.3 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
7.2.4 提升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空间模型Stata运算输出结果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
本章小结 |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9)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写作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
四、关于本文“伊斯兰城市”、“文化”和“开罗”的界定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第一节 伊斯兰城市文明的出现和发展 |
一、伊斯兰教与城市的关系 |
二、伊斯兰城市的源起和类型 |
第二节 中世纪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和布局 |
一、伊斯兰城市形态的典型元素 |
二、伊斯兰城市布局特点 |
第三节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 |
一、伊斯兰城市体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 |
二、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世纪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第一节 中世纪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 |
一、从福斯塔特到开罗 |
二、法蒂玛王朝时期开罗的建立和发展 |
三、阿尤布王朝时期对开罗的扩建 |
四、马穆鲁克王朝时期开罗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开罗城市形态和布局对伊斯兰文化的体现 |
一、伊斯兰开罗的建筑特色 |
二、伊斯兰开罗的布局特点 |
第三节 开罗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制度 |
一、管理制度 |
二、经济制度 |
三、文化制度 |
第四节 开罗的城市社会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一、城市的社会分层体现伊斯兰价值观 |
二、城市的社会组织形式 |
第五节 开罗城市的传统文化 |
一、官方节庆文化 |
二、民俗文化 |
三、民间信仰文化 |
四、民间政治文化 |
第六节 中世纪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
一、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和贡献 |
二、中世纪开罗传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有利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奥斯曼统治下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
一、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二、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挑战 |
三、开罗城市的发展 |
第二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制度的传承 |
一、对多层次城市管理制度的传承 |
二、对城市社团制度的传承 |
三、对瓦克夫制度的传承 |
四、对开罗城市制度的评价 |
第三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社会结构的传承 |
一、开罗社会结构的一脉相承 |
二、开罗乌里玛的社会协调功能 |
三、社会结构的延续性及其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
一、对伊斯兰政治文化的传承 |
二、对伊斯兰建筑文化的传承 |
三、对伊斯兰朝觐文化的传承 |
四、对阿拉伯学术的传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开罗的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
第一节 开罗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一、拿破仑入侵时期开罗的发展 |
二、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与开罗城市发展 |
三、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 |
四、殖民时期的开罗城市发展进程 |
第二节 近代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一、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
二、开罗在“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传承与创新 |
三、开罗成为伊斯兰改革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心 |
第三节 近代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刺激因素 |
二、社会变革因素 |
三、文化主体因素 |
四、传播条件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
第一节 开罗城市在新时期的发展 |
一、纳赛尔时期城市规划的开启 |
二、萨达特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
三、穆巴拉克时期开罗全面的新城建设 |
第二节 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影响力 |
一、20 世纪70年代前 |
二、20 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
三、新世纪的影响力 |
第三节 当代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
一、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 |
二、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三、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 |
四、开罗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研究——“伊斯兰的开罗” |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一、文化器物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
二、文化制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
三、文化观念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罗文化传承系统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系统构建 |
一、文化传承系统构建及原则 |
二、开罗文化传承主体分析 |
三、开罗文化传承环境分析 |
四、开罗文化传承内容分析 |
五、开罗文化传承方式分析 |
第二节 开罗的文化传承系统评价 |
一、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 |
二、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劣势 |
第三节 开罗城市文化传承的启示 |
一、城市现代化发展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前提 |
二、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 |
三、注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
四、以城市为载体加强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互鉴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开罗历史发展年表 |
附录二:大开罗地区高等学校列表 |
附录三:1947-2016 年大开罗地区人口统计 |
(10)高铁时代“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高速铁路 |
1.3.2 城市群 |
1.3.3 城市群空间格局 |
1.3.4 “西三角”城市群 |
1.4 创新点及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城市群空间格局相关理论 |
2.1.2 高铁对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
2.2 城市群空间格局相关研究 |
2.2.1 城市群概念的辨析 |
2.2.2 城市群形成及发育过程 |
2.2.3 城市群空间格局相关研究 |
2.3 高铁对城市群空间格局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西三角城市群形成背景、发展现状及动力机制 |
3.1 西三角城市群的历史背景 |
3.1.1 西三角城市群的历史由来 |
3.1.2 西三角核心城市历史发展情况 |
3.1.3 发展西三角城市群的必要性 |
3.2 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
3.2.1 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
3.2.2 城市群发展现状 |
3.3 西三角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
3.3.1 动力机制概述 |
3.3.2 高铁对西三角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学内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作用下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 |
4.1 社会网络分析 |
4.1.1 引力模型 |
4.1.2 网络密度 |
4.1.3 中心性 |
4.1.4 凝聚子群 |
4.2 数据说明 |
4.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3.1 网络密度分析 |
4.3.2 中心性分析 |
4.3.3 凝聚子群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建设影响西三角空间格局演化的实证检验 |
5.1 高铁对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高铁影响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3 实证分析 |
5.2.4 平行趋势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趋势 |
6.1 西三角高铁网络规划 |
6.2 中心城市“小时经济圈”的演化趋势 |
6.3 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趋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启示 |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资本布局西部版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陈姚.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5]我国西部地区电子竞技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唐蜜.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D]. 王一婕. 兰州大学, 2020(10)
- [8]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
- [9]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D]. 张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10]高铁时代“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研究[D]. 何静.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