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广播影视集团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昕冉[1](2021)在《中国广播电视媒介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2002年后的政府规制政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持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突破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复杂多样的发展环境使得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不仅拥有了新的发展动力,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以及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后,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着“从无到有,从有到盛,从盛到新,从新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但是在产业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业出现了一系列消极倾向,推动着我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政策的更新和调整,因此也对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政府规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现如今,广播电视业对于我国传媒业发展仍然非常重要,其权威性和特殊性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依然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部分,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但我国近年对广播电视业的规制政策缺乏全面详尽的梳理和研究分析。对此,本论文运用与政府规制相关的媒介管理学、媒介经济学等理论对我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部分政策以及规制效果进行梳理和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2002年后政府规制的政策案例探讨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效果;运用比较分析法梳理我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历史分析出我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特征与必要性,明确政府在广播电视业的定位,从而进一步为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政府规制实践提供一些宏观的理论支持和微观的实践意见。
康智[2](2020)在《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电子媒介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当时的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纪录片与广播打破了以往信息获取壁垒,催生了新的社会互动与交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对世界的认知与态度。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通过声、光、影像等传播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般的介入感、在场感、真实性,以听觉、视觉创造出的非实体世界把信息、思想、文化等传递到各地。对于民国社会而言,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并丰富了大众社会生活。伴随着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快速发展,大众对其在促进社会进步与提升民众素养方面寄予厚望。然而研究发现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在发展初期,在其以直观、便捷、愉悦满足人们的新奇感、时尚追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伦理问题,以民营为主体的广播电台过分地追求商业利益与传媒自由,缺乏正确的娱乐伦理观念,以致广播节目整体趣味呈低俗娱乐态势,靡靡之音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民众思想;同样,纪录片在发展中也陷入了伦理困境,虚假拍摄、拼接镜头、题材猎奇、教育意识淡薄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发社会对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冲击传统文化、质疑现存社会秩序、颠覆价值观的合法性的怀疑,并进而诘问大众传媒的伦理思想与社会责任,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大众传媒伦理的争论与媒介社会功能的深入思考。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外来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在战时新闻学的理论引导下,利用纪录片、广播在内的大众传媒实现战略与舆论思想上的胜利,传播真实战况,团结各界积极抗战成为了社会普遍的共识。而现实中,纪录片与广播虽凭借独有的大众化、直观性等媒介属性,发挥了积极的抗战作用,但原有的一些伦理问题与新的伦理失序依旧产生着不良的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与建构几乎同步进行,民国社会逐步对纪录片与广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制,包含行政手段、法律法规、道德约束、行业自律等不同形式,促使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由最初的自由粗放,朝着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民国社会的新兴大众电子传媒批判,促使纪录片、广播通过自律、他律强化了伦理规范,并依托出台的监管法规,共同使得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在改善不良内容、遏制低俗娱乐、追求信息真实、普及社会教育以及在抗战时期进行战前思想动员与战时舆论引导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规制强化了国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认知,是民国大众传媒社会化进程中伦理变迁轨迹的重要段落。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规制的背后是社会对媒介德性与社会责任观的深刻反思,通过纪录片、广播等媒介帮助大众全面认识所处的时代环境,改善生活、解决冲突、达成共识,推动知识、技术、思想、文化的沟通交流,最终旨在实现人与社会的契合,这成为了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公共利益为上、至善、无害等伦理学原则出发,追求传媒、社会与人的良性互动,不断规制、影响着民国大众传媒的伦理走向。回顾历史,着眼现实,每当一种新的传媒形式产生以后,在伦理方面会或多或少地与原有社会关系发生摩擦,而这些伦理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中又存在着相似性,这正是传媒属性和人类社会共通性的体现。反观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思想以及所暴露的伦理问题和社会所采取的规制手段,这些发展经验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反思传媒自由、娱乐伦理、传媒之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传媒规制中所体现出的传播发展观念。这将有利于我国在新时代促进传媒伦理自洽,规范传媒行为,对跨文化传播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欧阳宏生,朱婧雯[3](2020)在《论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基于媒介社会学框架之再梳理》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对于媒介本体与社会形态的"互构"认知具有显着的样本意义。以斯图亚特·霍尔围绕广播电视研究所提出的"媒介社会学"理论范式为基础,以新中国成立70年时间范畴内广播电视的史实资料为样本,重新梳理广播电视内部组织运作与外部传播观两个层面、四个维度的社会学指向及其演变历程:在内部层面,7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本位认知历经"工具"、"喉舌"到"阵地"的理念回归,引导内部组织和运作理念从"粗放式覆盖"到"认同式生产"之转型;外部层面,基于技术认知从拓展规模到保障品质的意识觉醒,形成了广播电视外部效果理念由政治依附向公共服务的嬗变轨迹。在多元媒介环境下,广播电视应突破单一媒介形态理念的消极保守认知,从"大视听""跨媒介"的价值意识层面重塑传播理念。
张少华[4](2019)在《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北广电以“立足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以新网络、新平台、新媒体、新业务”为目标,展示了湖北打造省级广播电视航母,在全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决心。然而,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用户正向新媒体渠道转移,加之其它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的有力竞争,湖北广播电视产业正面临着行业变革和同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因此,促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化挑战为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总结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及产业竞争力理论首先对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外部同行业竞争、内部的发展差距、产业政策的推动和技术发展的支持是推动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接着介绍了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在新媒体集团建设、融媒体平台打造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实践;其次以竞争力理论和已有的相关研究为依据,构建了评价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进行了测评,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较强省份的发展实践,得出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基础、保障和关键条件,通过与其它17省、市的横向对比得出了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偏低的结论,根据测评结果和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指出管理体制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行业知名主持人奇缺;内容生产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融媒体平台影响较小,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及盈利模式单一,全媒体产业链尚未形成等是制约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媒体融合发展是新媒体时代广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北广电应顺势而为,文章最后提出完善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体系、树立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思维、打造引领媒体融合发展的行业平台是促进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广电产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可行路径。
赵倩[5](2019)在《影视行业税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影视行业发展速度迅猛,整体呈现出良好态势。国家为支持和促进影视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特殊经济开发区产业建设,在部分地区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影视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在西部地区或新疆部分地区注册的影视企业给予减税、免税和税收返还优惠,在上海、无锡等地的影视园区对当地注册的个人工作室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税,但由于优惠政策导向不明确、对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监管力度不足,随之而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影视行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企业整顿清理,并对收入数额不符合核定征收范围的工作室调整为查账征收,同时安排税务部门对纳税人进一步辅导教育,逐步规范影视行业的税收政策,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本文首先收集整理各国学者对税收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企业税负与税务风险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及各种理论。接着,在对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同组织形式的税收政策、“营改增”对影视行业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税负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取5家上市影视企业研究其2014年-2017年的税负情况。之后,本文以华策影视作为影视行业的典型案例,分析影响影视企业税负的主要因素,并阐述影视企业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因素存在缺陷而面临的税务风险。最后,本文在以上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视企业税务筹划的建议与启示,尝试为我国影视行业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以求更好的推进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
吴圆圆[6](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陈若萱[7](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指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杨国瑞[8](2018)在《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是大众传媒边界逐渐消融模糊带来的历史发展必然,是不同的媒体应用技术发展变化而带来的技术标准趋同,是广播电视媒体与基于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新媒体之间在技术、市场和业务等方面的一体化集成化的发展过程。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积极探索适合本体的融合之路,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开设“三微一端”,打造中央媒体厨房,探索节目内容多媒体呈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发展力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仍远远没有达到预期,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本文根据产业融合和产业链等理论分析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现其发展的主要动因是技术革新、规制调整、市场竞争、体制改革。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从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业务融合三个维度,综合测评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程度,发现广播电视媒体仍处在低度融合阶段的判断。根据产业竞争力等理论,围绕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战略及竞争环境等产业竞争要素,建立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份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上总体呈现出东部区域较强、西部区域偏弱、个别区域异军突起局面。比较了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西方发达国家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现状,提出了未来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即手持移动核心化、内容为王持续化、媒体服务信息化、高新技术带动化和进入壁垒宽松化。本文认为,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任重道远,必须坚持技术融合是基础、政府支持是根本、体制创新是关键、属性多元是前提等产业融合基本规律,将融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人才供给、技术创新等方面着力提升,才能实现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测评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程度。在已有文献中,目前还没有发现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总体融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资料。本文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从技术、市场和业务三个维度,通过利用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主要广电媒体和主要视听网站的融合情况进行了实证测评,发现广播电视媒体仍处在低度融合阶段的判断,同时分析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低迷状况的原因,为制定媒体融合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二是构建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媒体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相关要素较多、数据采集困难等影响,目前还鲜有文献系统地提出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设计了与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要素密切相关的2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体系,并对各省广播电视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政府部门评判媒体融合提供了参考,也为广播电视媒体微观推进融合发展提供了要素参考。三是提出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的一体化对策建议。现有文献的相关研究更多的是从媒体融合的某一点或某一环节着眼,或者是简单地照搬西方国家的相关做法,缺乏针对我国广播电视语境和管理实际的系统性、实践性考量。本文通过分析研判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程度和融合能力,根据产业链等理论,提出了包括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保障人才供给、创新技术体系在内的中国语境下广播电视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策略框架,对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和广播电视媒体探索融合发展之路提供了系统性借鉴。
张娣[9](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肖志涛[10](2016)在《基于融合视角的中国广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广播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优势与劣势均被放大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具体经营实践上,我国广播界对于未来发展战略的系统性认识和研究都显不足。本研究立足于媒介融合视角下中国广播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引入媒介生态学、战略管理学和媒介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模型,全面细致地剖析了中国广播在当前媒介竞争中的比较优势、竞争潜力,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广播当前的结构性战略竞争地位。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当前中国广播界普遍通行的MFD战略范式,提出了战略制定、选择和实施的流程和步骤,提出了新的重点集中、差异化和品牌建设等广播基本竞争战略,对旧战略中可以改进、拓展的方面,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应于未来中国广播战略发展的P-R-C高级融合战略模式,提出了以平台发展为根本,以“RAUDIO”产品为串联,注重“COPYRIHGT”版权开发与利用的战略发展新路径。本研究首次提出了适应于融合背景的中国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为中国广播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难题提出了一种可行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外部框架设计、内部框架构建、指标体系构建等环节的阐释,表明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路演,对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二、对广播影视集团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广播影视集团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广播电视媒介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2002年后的政府规制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案例分析法 |
2.文献分析法 |
3.比较分析法 |
一、规制与政府规制 |
(一)规制概述 |
1.规制的含义 |
2.规制的分类 |
3.规制与监管的区别 |
(二)政府规制概述 |
1.政府规制含义 |
2.中国广播电视业的政府规制 |
二、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历史变迁、发展特征及必要性 |
(一)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历史变迁 |
1.完全行政控制阶段: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1978年) |
2.调整与改革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1991年) |
3.改革突破阶段: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1991年-2000年) |
4.整体布局推进阶段: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并行(2002年-) |
(二)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发展特征 |
1.毫不动摇的意识形态特征 |
2.与时俱进的产业特征 |
3.自我调整与改革的发展特征 |
(三)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
1.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特殊性 |
2.顺应媒介市场化的需求 |
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规制需要 |
4.技术变革对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冲击 |
三、2002年后中国广播电视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
(一)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的基本格局及规制主体 |
(二)2002年后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背景 |
(三)2002年后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中的消极倾向 |
(四)2002年后中国广播电视业的政府规制总体表现 |
四、2002年后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政府规制的实例研究 |
(一)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政府的经济性规制——以“限广令”为例 |
1.2002年后中国广播电视业“限广令”政策梳理 |
2.基于“限广令”的政府规制效果 |
(二)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政府的经济性规制——以“明星限薪令”为例 |
1.2002年后中国广播电视业“明星限薪令”政策梳理 |
2.基于“明星限薪令”的政府规制效果 |
(三)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社会性规制——以“限娱令”为例 |
1.2002年后中国广播电视业“限娱令”政策梳理 |
2.基于“限娱令”的政府规制效果 |
五、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思考 |
(一)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中出现的问题 |
1.政府规制能力不足与规制低效 |
2.内容规制松紧失度 |
3.规制手段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中出现问题的解决路径 |
1.提高规制政策的效力等级,健全广播电视法制体系 |
2.创新内容规制手段,建立内容规制框架 |
3.强化互联网融合规制思维,适应技术变革新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理由及意义 |
2、文献综述 |
3、概念界定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创新及不足 |
第1章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发展及其对民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
1.1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发展的社会基础 |
1.1.1 社会系统对大众传媒之影响 |
1.1.2 传媒与政治:彼此促进且制约 |
1.1.3 传媒与文化:思想熏陶与伦理变迁 |
1.1.4 传媒公共观念形成:经济的自由竞争 |
1.1.5 社会舆论与传媒伦理规范之关联 |
1.2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发展的阶段功能特征 |
1.2.1 思想启蒙: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初期发展 |
1.2.2 抗战宣传与动员: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战时发展 |
1.2.3 民族凝聚与统一: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战后恢复 |
1.3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社会影响 |
1.3.1 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与生态 |
1.3.2 丰富社会生活,成为时尚风潮 |
1.3.3 有助于社会教育普及 |
1.3.4 凝聚思想,增强对外传播效力 |
1.3.5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潜移默化 |
1.3.6 媒介伦理失序带来的社会负面效果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自由与责任: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伦理问题 |
2.1 娱乐低俗化: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娱乐伦理问题 |
2.1.1 传媒娱乐的低俗制作 |
2.1.2 娱乐伦理的价值缺位 |
2.1.3 探寻根源,正视传媒娱乐失序 |
2.1.4 个案反思:《社会怪现象》的责任担当与遭遇 |
2.2 虚假盛行: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真实性问题 |
2.2.1 “普遍信任”与“真实缺位”:传媒真实性的道德考量 |
2.2.2 “伪真实”引发的社会负面影响与评议 |
2.3 题材失序争议: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价值问题 |
2.3.1 题材混乱,把关机制的缺位 |
2.3.2 功能定位不清,传媒责任不明 |
2.3.3 鱼龙混杂,辱华题材盛行 |
2.4 教育缺位: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教育伦理问题 |
2.4.1 匮乏而贫瘠的民国教育:亟待普及与强化 |
2.4.2 期许满满:社会对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寄予厚望 |
2.4.3 教育意涵缺失:“乐”与“教”的现实冲突 |
2.4.4 传媒教育乱象引发的社会思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族与意志: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考察 |
3.1 战时的传媒伦理重心:民族至上 |
3.1.1 反抗侵略的宣传指导:战时新闻学兴起 |
3.1.2 牺牲小我,成就中华:战时传媒思想与舆论引导 |
3.2 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传播价值 |
3.2.1 聚民心,共抗日: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抗战意义 |
3.2.2 记录与宣传: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历史践行 |
3.3 战时的不和谐声音: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 |
3.3.1 低俗娱乐依旧,缺乏抗战责任意识 |
3.3.2 战时传媒真实与题材的价值争议 |
3.3.3 战时传媒功能与真实性争议 |
3.3.4 战时传媒教育的定位不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德性与至善: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 |
4.1 规制的依据:媒介德性与责任 |
4.1.1 媒介的德性 |
4.1.2 媒介自由的规范性 |
4.1.3 媒介的真理性价值 |
4.1.4 媒介的社会监督 |
4.1.5 媒介的至善追求 |
4.2 传媒法规的开端:北洋政府的传媒伦理规制 |
4.2.1 注重电信安全,掌握传媒经营权 |
4.2.2 检查制度初立,强化传媒审查 |
4.3 立规则、重质量:南京国民政府的传媒伦理规制 |
4.3.1 延续北洋管理,维护电信主权 |
4.3.2 以法立规:明确媒介职责,规范传播行为 |
4.3.3 强化战时舆论引导,提升宣传能力 |
4.3.4 启发民智,巩固传媒的教育职能 |
4.3.5 打击虚假,杜绝辱华题材 |
4.4 为人民办媒体:中国共产党的亲民规制模式 |
4.4.1 传媒话语规范及规制 |
4.4.2 强化传媒行政管理,注重传播质量 |
4.4.3 避免信息失真,推动新闻业务改革 |
4.4.4 明确传媒的抗战职能 |
4.5 租界与国外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 |
4.5.1 租界与国外传媒的伦理问题 |
4.5.2 国外传媒伦理规制及借鉴 |
4.6 行业自律觉醒: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部推力 |
4.6.1 自洽与规范:行业组织的兴起 |
4.6.2 推进社会教育:传媒的教育属性强化 |
4.6.3 公共利益为上:传媒组织的责任意识提升 |
4.7 本章小结(附伦理规制图) |
第5章 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与规制思想演进及现实意义 |
5.1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特征分析 |
5.1.1 民国时期伦理思想的社会变迁 |
5.1.2 民国时期大众传媒伦理之共性 |
5.1.3 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之特性 |
5.1.4 历史上的新兴大众传媒伦理困境 |
5.2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反思 |
5.2.1 传媒自由的道德解读 |
5.2.2 娱乐不远道:传媒娱乐伦理思考 |
5.3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规制的现实意义 |
5.3.1 助力社会发展:传媒伦理规制的落脚点 |
5.3.2 提升传媒伦理自洽,促进跨文化传播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论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基于媒介社会学框架之再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播电视本位认知:“工具”论、“喉舌”观、“阵地”意识 |
1.“工具”论—广播电视事业初期的观念设定与偏狭化 |
2.人民“喉舌”观———政治传播融入广播电视趋于成熟 |
3.“阵地”意识———多元媒介时代广播电视传播主流价值的理念重塑 |
二、内部组织与运作理念:从粗放型覆盖到认同式生产 |
1.“自己走路”:塑造广播电视的媒介地位 |
2.“村村通”与“四级办”:实现广播电视规模覆盖 |
3.“集团化”发展与“融媒体”建设:广播电视品质提升的市场路径 |
三、技术支撑理念:从拓展规模到保障品质 |
1.有线传输和无线调频技术推动规模扩张 |
2.卫星技术、数字技术提升广播电视传输品质 |
3.技术作为支撑的理念常态化 |
四、外部效果理念:从政治依附到公共服务 |
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以宣传教育为核心的早期受众服务观 |
2.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末:经济服务与社会效益并重的传播效果理念 |
3.21世纪: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传播效果观 |
五、结语 |
(4)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5.2 产业融合理论 |
1.5.3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概况 |
2.1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概况 |
2.1.1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
2.1.2 积极加强正向宣传,舆论引导作用显着提升 |
2.1.3 资产规模逐渐增大,经济效益增长显着 |
2.1.4 “8·20”精品工程进展顺利,内容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
2.1.5 惠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增效显着 |
2.2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 |
2.2.1 外部同行业竞争 |
2.2.2 内部发展差距大 |
2.2.3 产业政策的推动 |
2.2.4 技术发展的支持 |
2.3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 |
2.3.1 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应运而生 |
2.3.2 媒体融合互动“微信第一摇” |
2.3.3 上线“长江云”融媒体发展平台 |
2.3.4 “频道+渠道”的垄上模式 |
3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评价 |
3.1 评价指标设计和指标体系 |
3.2 评价程序与评价步骤 |
3.3 测评结果分析与经验总结 |
3.3.1 加强顶层设计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 |
3.3.2 提高内容生产能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 |
3.3.3 强大的传媒集团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保障 |
3.3.4 做强融媒体平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
4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管理体制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 |
4.2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行业知名主持人奇缺 |
4.3 内容生产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
4.4 融媒体平台影响较小,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 |
4.5 盈利模式单一,全媒体产业链尚未形成 |
5 促进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
5.1.1 改革束缚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
5.1.2 健全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
5.2 优化融合发展的人才体系 |
5.2.1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
5.2.2 制度完善,引进人才 |
5.2.3 政策保障,留住人才 |
5.3 树立融合发展的创新思维 |
5.3.1 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内容生产 |
5.3.2 加强品牌塑造,打造精品栏目 |
5.4 打造引领融合发展的媒体平台 |
5.4.1 做大做强现有融媒体平台、集团 |
5.4.2 积极建设县级融媒体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影视行业税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第2章 企业税务相关理论 |
2.1 企业税负 |
2.2 企业税务风险 |
2.2.1 企业税务风险的内涵 |
2.2.2 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 |
2.3 企业税务筹划 |
2.3.1 税务筹划原则 |
2.3.2 税务筹划的意义 |
第3章 影视行业税负分析 |
3.1 影视行业概述 |
3.1.1 影视行业的业务范围 |
3.1.2 影视行业近几年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3.2 不同组织形式的税收政策 |
3.2.1 影视公司的现行税收政策 |
3.2.2 影视文化工作室及影视从业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
3.3 “营改增”对影视行业税负的影响 |
3.3.1 “营改增”对影视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
3.3.2 “营改增”对影视企业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
3.4 影视企业的税负情况 |
3.4.1 研究背景 |
3.4.2 测算方法及税负指标的选择 |
3.4.3 5家上市影视企业的税负测算 |
第4章 影视行业税务问题案例研究 |
4.1 案例背景 |
4.1.1 华策影视概况 |
4.1.2 华策影视主营业务分析 |
4.2 华策影视税务问题 |
4.2.1 涉税情况 |
4.2.2 华策影视税负变动原因分析 |
4.3 华策影视面临的税务风险 |
4.3.1 影视企业外部环境带来的税务风险 |
4.3.2 影视企业内部因素带来的税务风险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对影视企业税务筹划的建议 |
5.2.2 对影视行业税收政策的优化建议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8)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媒体融合的理论起源 |
2.2 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
2.3 媒体融合的影响因素 |
2.4 媒体融合的主要模式 |
2.5 文献分析 |
3 理论基础 |
3.1 广播电视与媒体融合 |
3.2 产业融合 |
3.3 产业链 |
3.4 产业集群 |
3.5 产业竞争力 |
3.6 本章小结 |
4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动因分析 |
4.1 产业技术驱动 |
4.1.1 基础网络 |
4.1.2 移动网络 |
4.1.3 大数据 |
4.1.4 云计算 |
4.1.5 终端技术 |
4.1.6 新平台技术 |
4.1.7 VR、AR、无人机和人工智能 |
4.2 产业政策驱动 |
4.2.1 中央层面的政策推动 |
4.2.2 地方层面的政策推动 |
4.3 产品市场驱动 |
4.3.1 消费习惯 |
4.3.2 信息发布 |
4.3.3 广告市场 |
4.3.4 资本市场 |
4.4 产业竞争驱动 |
4.4.1 新媒体的挑战 |
4.4.2 国际竞争的挑战 |
4.4.3 系统内部的挑战 |
4.5 产业体制驱动 |
4.5.1 供需机制 |
4.5.2 空间结构 |
4.5.3 主体属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度测评 |
5.1 融合度测评内容和工具 |
5.1.1 产业融合度测评的主要内容 |
5.1.2 产业融合度的测算工具 |
5.2 融合度测评方法 |
5.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2 测评指标选择 |
5.3 融合度测算和分析 |
5.3.1 技术融合度测算 |
5.3.2 市场融合度测算 |
5.3.3 业务融合度测算 |
5.3.4 融合度综合分析 |
5.4 低度融合的主要原因分析 |
5.4.1 规制政策缺位 |
5.4.2 体制机制弱化 |
5.4.3 融合人才短缺 |
5.4.4 技术研发滞后 |
5.5 本章小结 |
6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评价 |
6.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和指标体系 |
6.1.1 设计原则 |
6.1.2 指标体系 |
6.2 评价程序 |
6.2.1 评价工具 |
6.2.2 评价步骤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东部区域媒体融合能力 |
6.3.2 西部地区媒体融合能力 |
6.3.3 个别地区媒体融合能力 |
6.4 本章小结 |
7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比较及启示 |
7.1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情况 |
7.1.1 统一监管下的英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 |
7.1.2 分业监管下的美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 |
7.1.3 严格管控下的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 |
7.2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比较、借鉴和启示 |
7.2.1 英国、美国和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比较 |
7.2.2 英国、美国和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借鉴 |
7.2.3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未来趋势的启示 |
7.3 本章小结 |
8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的对策建议 |
8.1 完善媒体融合产业政策 |
8.1.1 制定融合发展顶层规划 |
8.1.2 健全媒体融合扶持政策 |
8.2 优化媒体融合产业布局 |
8.2.1 价值链式整合 |
8.2.2 供需链式整合 |
8.2.3 空间链式整合 |
8.3 保障媒体融合人才供给 |
8.3.1 培养融合发展思维 |
8.3.2 重塑人才培养机制 |
8.4 创新媒体融合技术体系 |
8.4.1 加强融合技术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
8.4.2 加强融合平台技术体系建设 |
8.4.3 加强融合技术流程框架体系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融合视角的中国广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广播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
1.1.1 广播发展研究的意义 |
1.1.2 融合背景下广播战略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的逻辑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相关概念、工具的引入 |
1.2.4 研究的框架结构 |
1.3 研究目标与创新 |
1.3.1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广播发展研究综述 |
2.1.1 广播发展研究的历史阶段 |
2.1.2 中国广播研究的历史脉络 |
2.2 广播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
2.2.1 传媒战略管理理论 |
2.2.2 中国广播战略研究现状 |
2.3 小结:中国广播发展战略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中国广播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分析 |
3.1 中国广播发展规模和传播特点 |
3.1.1 中国广播发展历程和四级广播体系 |
3.1.2 中国广播现有传播模式分析 |
3.1.3 中国广播产业发展现状 |
3.2 中国广播综合竞争能力评估 |
3.2.1 基于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中国广播营利能力测评 |
3.2.2 基于受众媒介使用指数的中国广播市场占有能力测评 |
3.2.3 基于受众需求的中国广播用户满足能力测评 |
3.3 中国广播竞争潜力分析 |
3.3.1 (E-I)FE竞争矩阵在广播竞争潜力分析中的应用 |
3.3.2 基于EFE矩阵的中国广播PEST分析 |
3.3.3 基于IFE矩阵的中国广播内部治理环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基本竞争战略构建 |
4.1 中国广播基本战略制定的MFD范式 |
4.1.1 M-广播战略愿景和使命的确立 |
4.1.2 F-广播战略聚焦与战略选择 |
4.1.3 D-广播战略目标分解 |
4.2 基于新广播市场的重点集中战略 |
4.2.1 重新定位广播收听市场 |
4.2.2 重新确立频率重点发展方向 |
4.2.3 集中力量打造黄金时段 |
4.3 基于新受众需求的广播差异化战略 |
4.3.1 类型细分区分不同兴趣的听众类型 |
4.3.2 年龄细分区分不同年龄听众喜好 |
4.3.3 性别细分区分不同性别听众收听习惯 |
4.3.4 职业细分区分不同职业听众的内容需要 |
4.3.5 民族宗教细分区分不同信仰听众收听的节目类型 |
4.4 重塑广播媒介形象的广播品牌战略 |
4.4.1 广播品牌的作用与价值 |
4.4.2 广播品牌形象塑造的实现路径 |
4.4.3 广播品牌塑造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广播P-R-C高级融合战略模式构建 |
5.1 P战略维度——搭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动态广播云平台 |
5.1.1 树立以云平台为核心的融合发展意识 |
5.1.2 强化广播制播全流程大数据支持 |
5.1.3 保持云平台的动态开放性 |
5.1.4 重建广播组织架构和制播流程 |
5.2 R战略维度——积极推动广播内容产品化 |
5.2.1 RAUDIO产品和产品理念 |
5.2.2 RAUDIO产品的设计开发 |
5.3 C战略维度——加快广播内容版权开发与利用 |
5.3.1 媒介融合过程中广播内容版权维护重点与方向 |
5.3.2 媒介融合过程中广播内容版权的动态博弈分析 |
5.3.3 媒介融合过程中广播内容版权开发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战略模式下中国广播绩效评估模型与应用 |
6.1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的外部框架设计 |
6.1.1 中国广播绩效主体特征 |
6.1.2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的整体设计概念 |
6.2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的内部系统构建 |
6.2.1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内部框架构建原则 |
6.2.2 可量化考评TCQ三维模型的引入 |
6.3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中评估指标的确立 |
6.3.1 战略绩效指标的多级划分 |
6.3.2 不可量化指标的认定 |
6.4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的应用 |
6.4.1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的应用原则 |
6.4.2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的应用步骤 |
6.4.3 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的应用举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成果 |
7.1.1 确认中国广播战略竞争地位 |
7.1.2 总结归纳MFD战略范式 |
7.1.3 P-R-C高级融合战略模式的提出 |
7.1.4 新广播战略绩效评估模型的提出 |
7.2 研究的可拓展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对广播影视集团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广播电视媒介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2002年后的政府规制政策为例[D]. 李昕冉.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D]. 康智. 河北大学, 2020(08)
- [3]论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基于媒介社会学框架之再梳理[J]. 欧阳宏生,朱婧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01)
- [4]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D]. 张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影视行业税务问题研究[D]. 赵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6]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8]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研究[D]. 杨国瑞.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9]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10]基于融合视角的中国广播发展战略研究[D]. 肖志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