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福平与甲氧苄啶联用治疗慢性菌痢27例(论文文献综述)
裴观辉[1](2020)在《基于高分辨核磁显示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激素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高分辨核磁显示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药物治疗和加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的病因。方法:1.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经高分辨核磁增强证实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对比环形均匀强化与偏心性强化基本危险因素,常规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的脑血管病(脑梗死、TIA及颅内出血)复发率、血管强化变化情况及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改良Rankin评分。结果:1.筛选颅内动脉狭窄148例,经头颅增强高分辨核磁检查63例环形均匀强化,85例偏心性强化,比较两组危险因素显示环形均匀强化组年龄偏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偏心性强化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偏心性强化患者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环形均匀强化(P<0.05);2.环形均匀强化组中18例接受激素治疗,45例常规治疗。激素治疗组2例(11.1%)脑梗死复发;常规治疗组4例(8.9%)复发脑血管病,其中3例脑梗死,1例并发硬膜下出血,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00);3.两组治疗前后m RS评分明显降低(P=0.000),激素组m RS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05);4.获得完整随访高分辨核磁27例,激素组14例,常规治疗组13例,两组血管强化好转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颅内血管环形均匀强化患者体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同型半胱氨酸生化指标较偏心性强化患者增高,同时颅内血管环形均匀强化组发病年龄明显小于偏心性强化组;2.高血压是颅内血管偏心性强化的危险因素;3.常规治疗组与加用激素治疗组均可明显改善血管环形强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但加用激素治疗组更显着;4.小剂量、短疗程应用激素对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程度、血管腔狭窄改变程度及卒中复发情况不优于常规治疗;5.小剂量、短疗程激素治疗可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但无显着性差异。
高璐[2](2017)在《细菌性痢疾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多发性肠道传染病,菌痢职业分布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和家务待业人员发病为主。仅有近2/3患儿有脓血便,有近1/3大便表现为稀水样或糊样,因此临床上不能单纯依靠有无脓血便作为诊断细菌性痢疾的标准,应尽早做大便培养以明确,以减少漏诊。有关文献报道采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模型,兼顾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对平稳性造成的影响,预测结果也比较好。志贺菌对抗生素耐药日趋严重,多重耐药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通过饮食、饮水引起疫情暴发。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选择合适、敏感的抗生素对缩短病程,控制传染源,减少慢性菌痢发生均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细菌性痢疾研究现状做一简样综述。
高璐[3](2016)在《天津市细菌性痢疾疫情分析、志贺菌病原分型及检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天津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研究病例临床特点、志贺菌检出的影响因素及病例治疗花费,为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探讨ARIMA模型的应用。方法2008-2014年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对菌痢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日常监测工作,在位于市区、近郊地区、滨海新区和远郊地区的医疗机构设立监测点,将2008年2014年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的成人和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经患者或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后收集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志贺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志贺氏菌的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平板纸片扩散法检测氨苄西林等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应用SPSS 11.5 for windows对天津市20042012年细菌性痢疾的月发病率进行ARIMA模型拟合,预测2013-2014年月发病率,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2008-2014年天津市报告65179例细菌性痢疾病例,年均发病率72.00/10万,年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地区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区、近郊地区、滨海新区、远郊地区。发病时间上显现出夏季单峰,峰值在8月份。发病率以5岁以下和85岁以上人群为高,不同年龄组和性别发病率呈现“两头高,男高于女;中间低,女高于男”的特征。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离退人员发病为多。ARIMA(0,1,0)×(0,1,1)12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既往时间段上的发病率序列,对2013-2014年月发病率的预测值符合实际发病率变动趋势。对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志贺菌阳性229株,阳性率为5.79%,其中宋内志贺菌136株,占比59.39%,福氏93株,占比40.61%。在89株福氏志贺菌中检出8种亚型,以F2a为主,其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在10-19岁人群志贺菌检出率最高。市区宋内志贺菌阳性率最高,福氏志贺菌阳性率最高的地区为近郊地区。229株志贺菌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率在50.00%以上的抗生素依次为复方新诺明(83.41%)、氨苄西林(82.97%)、头孢噻肟(53.08%)。敏感率较高的为亚胺培南(100.00%)、阿莫西林+棒酸(98.05%)和环丙沙星(89.15%)。福氏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84.95%),其次为氨苄西林(73.12%),宋内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89.71%),其次为复方新诺明(82.35%)和诺氟沙星(68.66%)。福氏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95.51%)和阿莫西林+棒酸(95.24%);宋内志贺菌对亚胺培南和阿莫西林+棒酸敏感率均为100%,其次为环丙沙星(96.27%)。对5岁以上人群中检出志贺菌和未检出志贺菌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腹泻病例接触史OR=2.176;发病前食用生冷食品OR=1.399;发病前食用海产品OR=1.566。病例经济负担调查表明,5岁以上门诊病例的治疗费用中位数为134.0元,5岁以下为108.1元。结论天津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报告发病率仍居甲乙类传染病之首,因此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工作仍是天津市难以回避的公共卫生问题。ARIMA时间序列模型可以较好模拟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为制订科学防控策略提供依据。防控的重点人群为散居儿童和老年人群,应加强宣传与健康教育,提高重点人群及其日常护理人员的卫生意识。志贺菌属随着时间推移菌群在不断变迁,各亚型彼此消长,需继续开展长期监测,摸清志贺菌的变迁规律。在菌痢病例的治疗中应首选亚胺培南。病例发病前腹泻病例接触史、食用生冷食品和海产品是检出志贺菌的影响因素,提示居民在接触腹泻症状的病人时注意个人防护,尽量避免食用不洁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海产品。
孙红武[4](2007)在《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纳米技术的优点,以纳米乳给药系统为载体,对传统的黄连素制剂进行改造。在建立分析方法、空白纳米乳的处方筛选及影响因素考察上,利用伪三元相图,制备出了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并对其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药效学、药动学和释药性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摘要如下:1.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分析方法建立建立用于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含量检测的紫外(制剂)与高效液相色谱(制剂和动力学)分析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紫外吸收波长、标准曲线、回收率和精密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在340 nm处有最大吸收,紫外的标准曲线在1~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9.7 %。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9 %、进样重复性的为2.5 %、日间和日内精密度的小于0.6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剂的标准曲线在50~16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2ng/mL,其平均回收率为99.4 %和平均保留时间为7.499 min。回收率的RSD为0.79%、进样重复性的为0.64 %和1.44 %、日间和日内精密度的小于0.6 %;血浆的标准曲线在10~16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36 ng/mL,其平均回收率为95.6 %和平均保留时间为5.602 min。回收率的RSD为3.46 %、进样重复性的为0.42 %和1.42 %、日间和日内精密度的小于0.6 %。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其质量控制和动力学研究。2.空白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处方筛选及其影响因素考察筛选出空白纳米乳处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用HLB值法和纳米乳的评价标准,筛选出形成纳米乳的处方;用伪三元相图,对纳米乳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对黄连素的增溶作用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可形成纳米乳的处方是,表面活性剂为Tween类(80和60),Span类(80和60),EL-40和RH-40;助表面活性为无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正丁醇和1,3丁二醇;油相为IPM和液体石蜡。影响因素考察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与油相的种类及比例是纳米乳形成最主要和关键的因素。在能形成纳米乳范围内,表面活性剂HLB值越大,纳米乳区越大;助表面活性剂的链越短,纳米乳区越大;油相的HLB值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匹配,纳米乳区越大;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Km)越合适,纳米乳区越大;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加入量的增加,纳米乳区增大;增溶试验表明,黄连素在纳米乳中的溶解度比水溶液和胶束的高。本研究筛选出的空白纳米乳处方及影响因素考察结果,为后期制备工作奠定了基础。3.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制备出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选择适宜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制备出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用包封率与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黏度计、折光仪和电导仪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该系统中黄连素的含量,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制备出含EL40-甘油-IPM的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是澄清透明的球状液滴液体,其平均粒径为43.5 nm(空白纳米乳为17.9 nm);优化出的制备工艺是磁力搅拌、37 oC、150 r/min、分散12 h和第三种药物加入顺序。理化性质、稳定性参数、加速和光加速等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质量稳定;通过长期和经典恒温试验可推测出其有效期为2.5年。本研究制备出的黄连素给药系统质量稳定,符合纳米乳给药系统的要求。4.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对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急性毒性、皮肤刺激和眼部刺激毒性(单次和多次)、细胞毒性试验对纳米乳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875 mg/kg,折合成人的剂量(50 kg),是临床用量的21 875倍。根据Bliss法,用SAS6.0统计软件、自行编制程序,计算出其累积的LD50为3 055 mg/kg;对家兔皮肤和眼部(单次和多次)刺激均无毒性;对细胞毒性为1级,无明显毒性。本研究制备出的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对小鼠、家兔皮肤和眼部、细胞均无毒性,临床用药安全,符合纳米乳给药系统的要求。5.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药效学评价对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药效学进行评价。用体外抑菌、对大肠杆菌所致细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正常和高糖耐受量小鼠血糖的影响和对急性高血脂模型小鼠血脂的影响试验对其药效学进行评价。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无乳链球菌具有相似的抗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是片剂、胶囊和水溶液的4倍、3.83倍、3.83倍和3.66倍。用大肠杆菌所致细菌性腹泻,黄连素纳米乳减少腹泻次数是黄连素水溶液、黄连素片剂、黄连素胶囊和泻痢停的2倍、2.2倍、2倍、1.93倍(预防试验)和2.7倍、2.13倍、1.88倍、2.22倍(治疗试验)。用50 mg/kg,1次/d,连续给药6 d后,它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值,但与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用上述方法给药,2.0 g/kg腹腔注射葡萄糖造成的高糖耐受量模型,对降低小鼠相对的血糖值的平均值(0、30、60、120 min),黄连素纳米乳是黄连素片剂、黄连素胶囊和格列苯脲的4.48倍、3.57倍、3.88倍。用上述方法给药后,0.25 mL/10g腹腔注射75%的蛋黄乳造成的急性高血脂模型,对降低小鼠的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对值,黄连素纳米乳是黄连素片剂、黄连素胶囊和非诺倍特的4.51倍、2.18倍、4.60倍和2.08倍、1.06倍、1.27倍和2.64倍、1.64倍和1.44倍。药效学结果表明,制备的黄连素纳米乳药效比黄连素黄连素片剂和黄连素胶囊显着提高。6.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药动学及其释药性能研究对黄连素纳米乳的药动学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研究。给家兔灌50 mg/kg黄连素后,在0、0.16、0.33、0.5、0.75、1、2、4、8、12、18、24 h,用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的黄连素含量,用残数法对药时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出药动学参数。用透析袋法,考察黄连素纳米乳、黄连素片剂和黄连素胶囊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释药性能,用七种常用的释放模型方程对释药曲线进行拟合。在家兔体内,黄连素纳米乳、黄连素片剂和黄连素胶囊均符合有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黄连素纳米乳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4.205 h)比黄连素片剂(1.379 h)和黄连素胶囊(1.117 h)延长2.826 h和3.088 h;其理论的平均最高血药浓度Cmax(113.699μg/L)是黄连素片剂(62.466μg/L)和黄连素胶囊(60.021μg/L)的1.820倍和1.894倍;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黄连素片剂和黄连素胶囊的339%和332%。释药结果表明,黄连素纳米乳在人工胃液和PBS中符合Hixon-crowell方程;在人工肠液中符合一级释放方程。动力学结果揭示,黄连素纳米乳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加,且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释药性能曲线显示,黄连素纳米乳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浓度最高,药物释放属于被动扩散。
李伍品[5](2002)在《利福平与甲氧苄啶联用治疗慢性菌痢27例》文中研究表明
二、利福平与甲氧苄啶联用治疗慢性菌痢2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福平与甲氧苄啶联用治疗慢性菌痢27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分辨核磁显示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激素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细菌性痢疾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 |
2 流行特征 |
3 临床特征 |
4 疫情研判与预测 |
5 耐药形势严峻 |
6 暴发危险因素 |
7 治疗 |
8预防及控制措施 |
作者声明 |
(3)天津市细菌性痢疾疫情分析、志贺菌病原分型及检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诊断 |
1.2.1 流行病学史 |
1.2.2 症状体征 |
1.2.3 实验室检查 |
1.2.4 病例分类 |
1.3 实验检测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1.5 病例的调查 |
1.6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
2.1.1 流行强度 |
2.1.2 不同地区发病情况 |
2.1.3 不同月份发病情况 |
2.1.4 不同人群发病情况 |
2.2 ARIMA模型在天津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
2.2.1 发病趋势 |
2.2.2 建立ARIMA预测模型 |
2.3 志贺菌菌型变迁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
2.3.1 一般情况 |
2.3.2 志贺菌血清型 |
2.3.3 福氏志贺菌亚型 |
2.3.4 志贺菌检出情况 |
2.3.5 志贺菌药敏试验结果 |
2.4 细菌性痢疾病例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花费分析 |
2.4.1 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病人感染危险因素 |
2.4.2 志贺氏菌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征 |
2.4.3 药物使用情况 |
2.4.4 疾病负担分析 |
3 讨论 |
3.1 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
3.2 ARIMA模型在天津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
3.3 志贺菌菌型变迁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
3.4 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花费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连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1 抗微生物、原虫及病毒作用 |
1.1.2 对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的作用 |
1.1.3 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 |
1.1.4 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 |
1.1.5 降血糖作用 |
1.1.6 抗炎与免疫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 |
1.1.7 抗肿瘤作用 |
1.1.8 其他疾病的作用 |
1.1.9 黄连素的毒副作用研究 |
1.1.10 结语 |
1.2 纳米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纳米乳的研究概述 |
1.2.2 纳米乳的基本性质研究 |
1.2.3 纳米乳的制备及形成机理 |
1.2.4 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应用 |
1.2.5 结语 |
1.3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分析方法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制剂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的建立 |
2.2.2 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3 血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空白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处方筛选及其影响因素考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对纳米乳处方的筛选 |
3.2.2 利用伪三元相图对纳米乳形成因素考察 |
3.2.3 黄连素的增溶作用 |
3.3 讨论 |
3.3.1 纳米乳与表面活性剂 |
3.3.2 纳米乳与助表面活性剂 |
3.3.3 纳米乳与油相 |
3.3.4 纳米乳与温度 |
3.3.5 纳米乳与伪三元相图 |
3.3.6 纳米乳与药物增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黄连素纳米乳制备 |
4.2.2 黄连素纳米乳的包封率、载药量及制备工艺考察 |
4.2.3 黄连素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急性毒性试验 |
5.2.2 皮肤和眼部刺激毒性试验 |
5.2.3 细胞毒性试验 |
5.3 讨论 |
5.3.1 急性毒性试验 |
5.3.2 皮肤和眼部刺激毒性试验 |
5.3.3 细胞毒性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药效学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体外抗菌活性 |
6.2.2 对细菌性腹泻模型小鼠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
6.2.3 对正常及高糖耐受量小鼠血糖的影响 |
6.2.4 对急性高血脂模型小鼠血脂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体外抑菌活性 |
6.3.2 细菌性腹泻 |
6.3.3 对小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药动学及其释药性能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药物动力学研究 |
7.2.2 黄连素纳米乳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
7.3 讨论 |
7.3.1 药物动力学研究 |
7.3.2 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 谢 |
四、利福平与甲氧苄啶联用治疗慢性菌痢2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分辨核磁显示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激素治疗分析[D]. 裴观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2]细菌性痢疾研究现状[J]. 高璐. 职业与健康, 2017(02)
- [3]天津市细菌性痢疾疫情分析、志贺菌病原分型及检出影响因素研究[D]. 高璐.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4]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研究[D]. 孙红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5]利福平与甲氧苄啶联用治疗慢性菌痢27例[J]. 李伍品. 实用医药杂志,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