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测试题(一)(论文文献综述)
蔡雨情[1](2021)在《中加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加强课程教材的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条件之一,顺应教育走向全球化的趋势,中加两国教育界都在不断的优化数学教材。不同国家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国教材的编写,还能改善当前的教学,从而促进对当前教育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笔者选取中国人教版初中教材与加拿大安大略省NE版中学数学教材相应的函数知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和探讨两国教材函数的内容。宏观比较分为背景信息、设计特征和函数内容的选取和编排,背景信息中分析两国教材的基本信息,设计特征包括版面设计和体例结构,函数内容的选取和编排部分对两版教材具体研究内容以及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了阐述。微观比较从教材内容和教材中图片的运用两方面展开,教材内容对两版教材章头呈现、概念的编排、例习题的数量、背景、类型以及习题难度进行了举例说明。视频分析比较方面,通过加方“nool”平台和中方“一师一优课”平台对两国部分函数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加两国函数内容都是分开编排,且加拿大教材中函数内容篇幅多于人教版教材。体例结构方面,加拿大教材结构丰富多彩,栏目多样。章节选取和编排顺序方面,加拿大教材内容划分的更细致,两版教材都遵循“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顺序。在教材内容上,两版教材均设有章头图、章标题和章头图,引入方式上,两版教材都是通过实例创设情境引入,实例内容的选择两国各不相同。在函数的定义上,人教版教材系统完整,加拿大教材注重案例的铺垫,例题方面,加拿大教材数量多于人教版教材,表征方式都以纯数学和组合形式为主,在解题过程上,加拿大教材更加思路清晰完整,解答详细。例题类型两国都以方法型为主,按情景划分主要表现为“个人情境”。习题上,NE版教材习题数量、难度均高于人教版教材,且呈现形式和丰富度相较于人教版显得更胜一筹。在图片的选取上,人教版教材以漫画图为主,NE版教材以真实生活图片的展现为主,色彩丰富,信息量大,图片色彩绚丽。教学视频的讲解上,加方一次函数涉及了我国高中部分所学内容,相较于人教版弱化了对函数图像的处理,在部分二次函数内容的讲解上,两国处理方式基本一致。最终从知识点的整体性,生活图片素材、习题类型和教学等方面提出建议。
韩亚丽[2](2019)在《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析几何问题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又是学生解题的一大难点。尽管学生在备考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得分情况还是不乐观。在此背景下,对于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波利亚在数学解题领域有极深的造诣,他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提倡的探索法解题思想适用于普遍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在学习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基础上,将波利亚的解题思想运用于解析几何的解题教学中,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研究法,对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了解学生和教师在解析几何解题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策略,并将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最后,通过对两个相同基础班的跟踪实验,进一步验证成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解析几何解题中的解题步骤均不符合波利亚解题模型的四个阶段。盲目地解题不仅没有效率还大大打击了学生对解析几何题目解题的信心。通过对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策略:第一,理解题目,强化审题习惯;第二,拟定方案,提取有效信息;第三,执行方案,加强解题监控;第四,回顾反思,培养反思习惯。对两个基础相同班级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策略的班级在实验后测试成绩明显有所提升。
沈洪满[3](2018)在《2018年高考政治综合测试题(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月辉[4](2011)在《综合测试题一》文中提出
陈运保[5](2007)在《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教材是中学物理教与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教材的编写、使用以及理论研究都受到重视。但是,教材领域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均衡,教科书这一主体教材受到的关注比较多,而对于辅助教材的研究很少。研究的不足使得我们并不清楚辅助教材在教育实践中的真实状况、也无法为其编写和使用提供指导,甚至使得教材理论某种程度上只是教科书理论而缺乏完整的内容。而与研究不足相反,在实践领域,学生使用的辅助教材(本研究称其为学生辅助用书)的编写和使用都受到高度的重视,甚至,有不少人惊呼它已经达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可见,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了,应该对学生辅助用书进行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对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首先,本论文在文献研究和预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辅助用书作了界定,揭示了学生辅助用书的一些重要特征,同时,这个概念界定也明确了本研究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其次,本研究努力建立关于辅助用书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框架。其中,关于辅助用书的结构,本论文认同教材结构是“教材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的概念界定。就辅助用书而言,它的一个明显的外部特征是它由一个个各具独特功能的栏目构成,各栏目相互关联,构成了辅助用书的整体结构;各栏目中的内容与教学设计又构成了该栏目的更为微观的结构。因此,从外显的特征来看,栏目、各栏目之间的关系等形成了辅助用书的表层结构。它成为本研究的线索。关于辅助用书的功能,本论文注意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如:关注辅助用书意图实现的功能、就其实际编写来看可能达成的功能、在教育实践中实际达成的功能等三个层次;既关注它作为独立的教材在辅助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也关注它作为辅助教材在辅助教科书方面的功能;既关注它的积极功能,也关注它的消极影响;此外,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还特别关注它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的功能。在上述结构与功能分析框架的引导下,本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学生问卷调查法,结合对教学论研究专家、辅助用书编写者、教师、学生等人员的访谈,以辅助用书的栏目为线索,围绕辅助用书的功能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包括:(1)学生辅助用书的栏目设置、结构与功能本论文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选取3个城市的书店,调查初三物理辅助用书的编写情况,共调查186本图书。研究发现:学生辅助用书为学生提供了16类不同性质的内容,它们各具特定的功能。并且,这些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依据其内容属性和所指向的学习活动性质,我们把这些栏目及其功能作了概括,包括:学生辅助用书注意为学生提示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做好新课学习前的准备,通过讲解、示范和相应的习题或活动训练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教科书的知识内容、物理思想方法以及关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当然,辅助用书也注意对自己提供的习题或活动给出参考答案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检查;此外,辅助用书注意对教科书中的有关习题或活动提供参考答案作为学生的反馈信息,辅助用书还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方法进行小结,提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供学法指导,提示考试要求帮助学生适应考试,提供拓展信息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外,辅助用书还注意设置前言栏目来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自己的辅助用书。不过,各个栏目被使用的频率是很不相同的,按照使用频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习题训练及其参考答案、前言、例题解析、提示学习目标、教材知识点讲解、学法指导、考试指导、探究活动设计与指导、小结、物理思想方法概括、知识拓展、教学准备、反思与自我评价表、教科书课后习题答案。这种不同反映了辅助用书体系各栏目、各组成部分在编写者视野中的地位高低、价值大小,它是辅助用书体系结构与功能的部分体现。此外,我们还对各个栏目下的小栏目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有关差异显着性检验。最后,我们也从多个视角、依照多个标准归纳了辅助用书的类型。(2)学生辅助用书编写特点及功能的个案研究从影响比较大的辅助用书中选取8本作为样本,依据编制的分析类目,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在描述、概括其编写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可能达成的功能和局限性。研究发现:在编写体例上,绝大多数辅助用书都形成“讲—例—练—测”的活动体系,这构成了辅助用书的核心框架,相对来说,其他栏目则处于其下的位置。各个栏目的编写质量差别很大,分析发现:个别栏目被精心设计,应该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有些栏目编写质量不高,恐怕难以完全达成预期的功能;个别栏目恐怕根本不能达成其预期功能。总体而言,辅助用书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给学生阅读、理解的学习材料或者结论性知识、信息,而为学生提供的活动指南、工具比较少。此外,大量的内容是适合学生复习巩固阶段使用的,而帮助学生预习、自学课文的内容比较少。习题训练的内容比较多,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拓展阅读范围的则比较少。内容设置无疑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材料引导下,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将是围绕教科书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和习题训练。这些栏目内容大都紧密围绕教科书的相应内容,超越于教科书的内容以及与教科书并行的设计比较少,因此学生辅助用书主要还是教科书的辅助材料。此外,调查发现辅助用书中的考试导向作用并不严重。也就是说,辅助用书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教科书内容(这个结论可能与调查时间有关,本调查是在一学期的初、中期进行的,如果在复习考试阶段,辅助用书的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并且发现,单就一本辅助用书而言,其分量并不过度,不会造成学生负担(此处,文本分析的发现与随后对师生实际调查获得的结论是一致的)。就呈现方式来说,讲授式、直接呈现结论的方式比较多,而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相关知识建构的方式比较少。一些栏目过多地关注知识目标,而在帮助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努力不够。(3)学生辅助用书功能的实践调查采取分层取样的方式选取3个省份的246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重视使用辅助用书,辅助用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不过,学生对不同栏目作用大小的评价是有很大不同的,表明各个栏目在实践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把各栏目按照作用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习题、例题解析、知识点讲解、物理思想方法概括、习题或活动的参考答案、小结、考试指导、教学准备、知识拓展、学习目标提示、探究活动设计与指导、教科书习题参考答案、学法指导、实验报告册、反思与自我评价表。通过差异显着性检验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一些栏目作用大小的评价有显着差异。结合学生问卷、访谈等数据资料,本研究也论述了学生、老师所认为的辅助用书及其各个栏目的作用,相应地也简略涉及到学生是如何使用这些栏目的。另外,本研究还对实践调查的发现与文本分析的发现进行一定的比较和讨论。调查表明,辅助用书及其各个栏目在预期的功能、可能的功能、实际的功能等三个层次上有一致之处,也有一定的偏差。我相信这些异同揭示了辅助用书编写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使用情况的吻合(或偏离)情况,它对于辅助用书的编写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本研究站在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的高度上来认识学生辅助用书的功能,认为它是当前、甚至是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学生学习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课程资源,是教材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对辅助用书进行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框架,并且建立了文本分析的分析类目,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来系统分析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的发现不仅对辅助用书的编写和使用具有直接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而且,它丰富了人们对辅助教材的认识,澄清了人们的一些偏见,也弥补了我们对于辅助教材研究的不足,丰富了教材理论。
陈伟国[6](1999)在《高考“综合测试题”命题特点试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魏勇军[7](2011)在《综合测试题一》文中认为
魏勇军[8](2011)在《综合测试题一》文中指出
魏勇军[9](2011)在《综合测试题一》文中研究指明
林红霞[10](2007)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混合式学习研究》文中指出儿童社会化是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深入到现代教育中,混合式学习在成人教育领域中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将成人混合式学习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儿童教育中,并运用混合式学习的理念来解决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问题,本文将做出阐述。本文通过总结儿童社会化发展在当代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教育技术界比较热门的混合式学习理论,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用混合式学习中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此途径是否真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做实验研究来加以证明,这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要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就要选择适合儿童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使得儿童的学习既能随时可得,又同时兼具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因此设计并开发一个整合演示型、游戏型和资料型课件的优点,包含教学演示部分、课后游戏部分和相关资料拓展部分的综合型课件,就是本研究所要做的主要工作。论文从“儿童社会化”这一概念出发,对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理清儿童社会化发展在当前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将混合式学习的理念融入其中,并提出假设: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然后选择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方面——学会购物为主题,来设计并开发课件。最后,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将课件应用到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并通过分析这些学生所填写的调查问卷,来了解当前三、四年级的儿童的社会能力水平以及本实验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可以验证本研究所要说明的论点: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是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
二、综合测试题(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测试题(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加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教育国际比较及教材比较发展的趋势 |
1.1.2 中加两国的教育体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2.2 国内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2.3 函数内容比较研究现状 |
2.4 中加两国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2.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中国教材的选取 |
3.1.2 加拿大教材的选取 |
3.2 研究工具 |
3.2.1 数学题难度综合模型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框架 |
第4章 中加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的宏观比较 |
4.1 背景信息的比较 |
4.2 设计特征比较 |
4.2.1 版面设计比较 |
4.2.2 体例结构的比较 |
4.3 函数内容的编排和选取的比较 |
4.3.1 函数内容的选取 |
4.3.2 函数的编排顺序 |
第5章 中加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的微观比较 |
5.1 教材内容的比较 |
5.1.1章头呈现的比较 |
5.1.2 概念编排的比较 |
5.1.3 例题的比较 |
5.1.4 习题的比较 |
5.2 图片的运用比较 |
第6章 教学视频知识讲解比较 |
6.1 一次函数知识讲解过程比较 |
6.2 二次函数知识讲解过程比较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宏观方面的比较研究结论 |
7.1.2 微观方面的比较研究结论 |
7.1.3 教学视频知识讲解的比较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2.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7.2.2 对函数教学的建议 |
7.3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2)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及解题思想 |
第一节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
第二节 波利亚的解题思想 |
第三章 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与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策略 |
第一节 理解题目,强化审题习惯 |
第二节 拟定方案,提取有效信息 |
第三节 执行方案,加强解题监控 |
第四节 回顾反思,培养反思习惯 |
第五章 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实验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解析几何解题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2 :高中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实验后测解析几何综合测试题 |
致谢 |
(5)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阐述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关于结构与功能的认识 |
2.2 关于教材的认识 |
2.3 关于教科书的认识 |
2.4 辅助教材与学生辅助用书 |
2.5 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3章 研究的框架 |
3.1 学生辅助用书概念的界定 |
3.2 学生辅助用书结构与功能概念的界定 |
3.3 学生辅助用书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方法 |
3.4 研究的整体设计 |
第4章 学生辅助用书结构与功能的文本分析 |
4.1 学生辅助用书的栏目设置、结构与功能 |
4.1.1 研究目的 |
4.1.2 本研究的总体和样本 |
4.1.3 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4.1.4 研究过程 |
4.1.5 本研究的发现 |
4.1.6 本研究的总结 |
4.2 学生辅助用书编写特点及其功能的个案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总体和样本 |
4.2.3 本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研究工具 |
4.2.4 学生辅助用书的编写特征及其功能分析 |
4.2.5 本研究的总结 |
第5章 学生辅助用书功能的调查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总体和样本 |
5.3 本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研究工具 |
5.4 数据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5.5 数据分析和研究的发现 |
5.6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研究的结论、意义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6.1 总结和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高考“综合测试题”命题特点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命题情境看, 试题多从现实材料入手, 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
二、从命题的立意看, 试题突出“能力立意”, 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 |
三、从设问来看, 采用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有机结合各学科, 呈现学科的交叉、渗透 |
(10)运用多媒体课件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混合式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儿童社会化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儿童社会化的概念界定 |
一、“儿童”的定义 |
二、“社会化”的定义 |
三、“儿童社会化”的含义 |
第二节 儿童社会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及特征 |
一、儿童社会化的内容 |
二、儿童社会化的特征 |
第四节 儿童社会化发展在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二、儿童社会化在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混合式学习概述 |
第一节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界定 |
一、Blended-Learning的由来 |
二、Blended-Learning的定义 |
三、混合式学习的本质 |
第二节 混合式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混合式学习的基本原理 |
一、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 |
二、关注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 |
三、重视对媒体的选择和组合 |
第四节 混合式学习的应用模式 |
一、技能驱动模式(Skill-Driven Model) |
二、态度驱动模式(Attitude-Driven Model) |
三、能力驱动模式(Competency-Driven Model) |
四、Barnum和Paarmann模式 |
第五节 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混合式学习 |
一、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
二、多媒体教学在儿童教学中的优势 |
三、选择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的理由 |
第三章 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
第一节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
一、总体设计 |
二、教学内容设计 |
三、测试题设计 |
四、辅助资源设计 |
第二节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
一、课件开发技术 |
二、课件展示区的开发 |
三、课件功能区的开发 |
第四章 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
第一节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验准备 |
一、课堂教学设计 |
二、实验准备 |
第二节 课件的应用与反馈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综合测试题(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加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研究[D]. 蔡雨情. 集美大学, 2021(01)
- [2]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解析几何解题教学研究[D]. 韩亚丽. 聊城大学, 2019(01)
- [3]2018年高考政治综合测试题(一)[J]. 沈洪满. 试题与研究, 2018(07)
- [4]综合测试题一[J]. 李月辉. 校园英语, 2011(09)
- [5]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 陈运保. 西南大学, 2007(05)
- [6]高考“综合测试题”命题特点试析[J]. 陈伟国.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09)
- [7]综合测试题一[J]. 魏勇军. 校园英语, 2011(12)
- [8]综合测试题一[J]. 魏勇军. 校园英语, 2011(11)
- [9]综合测试题一[J]. 魏勇军. 校园英语, 2011(10)
- [10]运用多媒体课件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混合式学习研究[D]. 林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