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系统市场竞争态及市场动态发展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巴雅日玛(BAYARMAA BYAMBASUREN)[1](2019)在《蒙古国入境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人类经济和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物质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向往出国旅行的人数不断增加,享受异地旅行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因此旅游业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高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并且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如此,近年来蒙古国在旅游产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蒙古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其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习俗。蒙古入境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其中中国的游客人数最多。为了提高本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和国际文化交流机会,蒙古应当加大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开发。但从目前来看,蒙古国入境旅游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搜集整理数据和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了蒙古族入境旅游的主要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不足,政府缺乏对旅游业的整体规划。需要亟待解决区域旅游产品高度依赖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文中首先对与旅游相关众多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与入境旅游及旅游市场相关概念。通过对文献的查阅,本文综合分析了蒙古族入境旅游的现状及其旅游开发的弊端,详细分析了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运用竞争态分析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析。蒙古入境游客人数最多的五个国家旅游游客的情况,并且调查了对蒙古旅游各方面的满意度情况。然后以中国入境游客为例,对其旅游业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后从蒙古国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总结了目前蒙古国旅游业发展所处的状态,最后提出了一些能促进蒙古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和营销策略,希望能为蒙古国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陈永涛[2](2018)在《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研究缘起于边境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与现实发展迟缓的矛盾,即国家“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战略延伸与边境旅游“通而不畅”的现实状况之间的反差。文献综述也表明,边境旅游双边合作、边境旅游障碍阻力、边境旅游理论构建等成为边境旅游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边境旅游阻力问题更为引人瞩目。本文应用爬坡模型、重力模型、区位熵、竞争态、旅游本底趋势线、格兰杰因果关系、交通优势度等方法模型,对边境旅游理论上的“阻滞效应”与现实中的“通而不畅”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边境旅游系统构成研究。边境旅游是指发生在国家边境特定区域的旅游活动。在性质上,边境旅游须依托国家边界核心吸引物而存在,且边境旅游以体验边境差异化氛围为目的,故边境旅游是介于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之间的第三种旅游形式。边境旅游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系统,由客源地(旅游者出游地)、目的地(旅游者集聚地)、边境通道(旅游者通过特定区域)、旅游流(旅游者在边境地区移动形式)四个子系统构成。边境旅游系统具有三大效应:边境吸引旅游流汇聚的集聚效应,边境推动旅游流延伸的扩散效应、边境阻碍旅游流集散的阻滞效应。阻滞效应更准确地揭示了边境旅游流的移动规律。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内涵研究。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指国家边界在不完全开放状态下对旅游流集散所产生的筛选、迟滞、阻碍作用。在内涵上,阻滞效应是在国家边界未完全开放状态下产生的,国家边界会对旅游流的空间移动产生阻滞作用,且国家边界对旅游流的阻滞存在程度强弱的差异。从边境旅游阻滞程度上,可分为高度阻滞、中度阻滞、低度阻滞三个层次;从边境旅游阻滞内容上,可分为人员阻滞、车辆阻滞、物品阻滞三种类型。边境旅游阻滞效应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四个方面。阻滞效应对边境旅游的负面作用有交通通道阻塞、旅游经济波动、旅游传导弱化三个方面。三、边境旅游阻滞效应作用机理研究。归纳边境旅游影响因素,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发生取决于四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即旅游驱动力(旅游内在需求、外部旅游吸引)、旅游摩擦力(微观层面的感知、中观层面的设施、宏观层面的政策)、边境支撑力(通道软硬条件)、系统自重力(流量、流质、流速等)。阻滞效应在边境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边境旅游的发展合力与驱动力同向、与阻滞力反向;当驱动力大于阻滞力、自重分力,边境旅游仍在发展但发展受到限制;当驱动力小于等于阻滞力、自重分力,边境旅游发展减速甚至停止。由此形成三种集散模式,即临境不出境、单向跨境、双向跨境。平行作用力、垂直作用力是阻滞力形成的直接动因与间接动因,阻滞力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波动变化。在阻滞效应影响下,容易发生三种传导效果:边境开而不放、边境开而不均、边境开而不发。四、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实证研究。云南省是我国边境旅游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具有国境线漫长、边境口岸众多、少数民族聚居、边疆开发程度低等本底条件。区位熵研究表明,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红河州居于第一个层次,文山州、保山市居于第二个层次,怒江州、临沧市、普洱市居于第三个层次;旅游本底趋势研究表明,云南边境旅游波动性较大。导致云南边境旅游波动性大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一是突发性事件(边境政策、双边关系、国际政经形势);二是边境贸易(边境贸易对边境旅游促进作用明显,而边境旅游对边境贸易影响则不明显);三是交通优势度(边境城市可进入性差)。扩展重力模型综合测度表明: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显着,亦即云南边境地区国内旅游人次约是边境入境旅游的120倍;国家政策对边境旅游发展影响最强,中国经济自由度相对于境外国家越高其对边境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越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支持边境旅游发展;其他如旅游资源、对外贸易对边境旅游产生正向推动力;现有交通设施对边境入境旅游支持度低。五、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调控研究。对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进行调控可减弱阻滞效应(借鉴上莱茵边境区)、扩大集聚效应(借鉴北美地区,)、强化扩散效应(云南旅游成功经验)。阻滞效应调控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塑造环境、长远规划、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开发资源、基础支撑、营销宣传)、旅游企业(设施通、信息通、认知通、食宿通)。建议从以下方面对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进行调控:增强驱动力(跨境资源利用、沿边景观优化、境内境外协调、双边产业合作、民众共享成果),提高支持力(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减少阻滞力(异地办证下放、放宽线路审批、口岸通关便利、安全救援保障)。
杨嫚,刘泽华,张瑜,郑艺,章锦河[3](2017)在《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黄金周假日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本文选取61篇代表性论文作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案例地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黄金周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呈减少趋势,而有关休假制度对旅游系统的影响、假日旅游市场及旅游流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论文逐渐减少,定量研究论文逐渐增多;官方渠道和问卷调查是学者们收集数据的主要途径,主要分析方法有指数分析、数理统计分析、模型构建等3类;实证案例地空间尺度以城市和景区为主。最后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内容和角度。
金玉实[4](2017)在《中国大陆游客的赴日旅游活动空间格局》文中指出日本是中国游客重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中国游客的赴日旅游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发展演变,并以县域为研究单元,结合集中指数、竞争态,分析中国游客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发现:(1)出入境门槛的降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公民赴日旅游的发展,中国业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入境旅游市场;(2)赴日中国大陆游客的旅游活动空间兼具广域化和聚集化特征,即分布广泛,但区域差异显着且日趋扩大,导致"富益富,贫益贫"的局面;(3)不同竞争态类型的目的地在空间上类聚,造成增长区和落后区的空间分异,东京-大阪连线区域显示绝对优势。这种格局的形成是由目的地区域旅游供给能力的区域差异、中国游客需求的初级性特点、旅行社产品供给等各方利益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樊婷,李景宜,张咪[5](2017)在《中国入境旅游危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要针对我国的入境旅游进行数据研究,分析危机事件对入境旅游业的影响,通过建立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地理集中度指数和竞争态模型,研究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中国各旅游地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客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的地理集中度指数变化稳定,在危机发生的年份会有较大波动,旅游竞争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国内外政治、经济、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危机事件会影响入境旅游的客流量,同时也会造成地理集中度指数、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的变化,对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李慧芳[6](2016)在《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成长阶段、吸引范围及其合理程度,可以由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反映出来。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旅游目的地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关于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其理想状态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难以为其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加强对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在梳理关于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理想状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在此指导下,基于2013年武汉旅游市场的动态调查与研究活动获取的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揭示了其所形成的空间结构模式;其次,运用旅游引力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确定了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再次,提出了其空间结构的理想状态,从而为其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理想均衡结构模式是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最优模式,而要达到这个理想状态,其发展过程可能需要经历4个阶段:点状分散结构阶段、极核凝聚结构阶段、圈层凸显结构阶段和轴线发展结构阶段。第二,从旅游客源市场的成长阶段来看,武汉市还处于较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了3个特征:空间集聚程度较高,客源吸引范围较小,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但是存在局部波动的现象。第三,从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基本上形成了“湖北集聚、两轴带动、三级圈层”的空间结构模式。“湖北集聚”是指其旅游客源市场在湖北集聚程度较高,“两轴带动”是以京广沿线和长江沿线为发展轴线,“三级圈层”是以600km和1500km为地理空间的分割界线,三级圈层的客源比例大致呈现7:2.5:0.5的分割形态,其客源比例严重失衡,空间结构较不合理。第四,从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来看,交通发展水平和时间距离对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影响最为显着。第五,依据轴线发展模式和均衡发展模式的思想,在武汉“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带动下,提出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理想状态,即:“均衡分布、四轴带动、三级圈层”。第六,为了解决空间集聚程度较高、客源吸引范围较小、三级圈层的客源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实现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理想状态,本文提出了要挖掘客源市场潜力、增加发展轴线、提高旅游地吸引力的优化对策。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上探讨了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理想状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其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引用了旅游引力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来确定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创新了其研究方法。
伍丹丹,祝明明,孙根年[7](2015)在《基于竞争态及其转移模型的山东省旅游市场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将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理论应用到旅游目的地市场研究中,对2001—2011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2001年、2007年、2011年3个特征时段,划分出4种市场竞争态类型,并归纳了各自的市场竞争态转移特征,将其归纳为5种转移类型,总结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南宇[8](2013)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三、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三,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李伟伟[9](2013)在《转型期中国FDI空间分布、来源地与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资源、技术和劳动力重新组合建立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拥有雄厚资金和发达技术的国家转移国内资本以获得最大收益。外商直接投资是全球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也是跨国公司进行境外扩张的根本手段。在投资国获得利益和占领市场的同时,引资国也获得了优势发展资本、先进的技术、现代管理技能等,两者各有所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FDI经历了一个从数量小、范围窄、限制多的试点阶段逐步发展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的格局。中国经济作为一个成功的转型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FDI的大规模流入为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扩大就业和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变着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空间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及市场结构,加速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竞争态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FDI空间分布格局、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利用FDI发展在经历一个由高度集中分布逐步转向有选择地转移扩散的过程,即FDI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时,主要是选取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资源密集、政策优惠等投资环境良好的省会城市、直辖市或资源密集型城市。其次,采用偏好度和竞争态模型分析我国FDI来源的变化趋势和特征,以把握我国FDI来源地的时空结构特征。FDI来源和规模在逐渐拓宽及持续壮大,整体上我国FDI来源地表现出“欧洲偏爱北方、亚洲偏爱南方”现象,我国FDI来源多样性提高和FDI来源地的投资格局重新洗牌。并利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利用FDI的效率情况,我国FDI利用效率并没不理想,FDI利用综合效率经历从“大分散-小集中”与“大集中-小分散”并存逐步转变为“大集中-小分散”为主导的空间分布局面,FDI利用存在冗余和不足并存的现象。最后,分析了影响我国FDI空间分布的因素,探讨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影响FDI转移的动因,构建了FDI区位选择的“推拉”模型,FDI西移的基本条件是FDI盈利最大化的机会与地方具备承接FDI能力的统一。
孙晓,张磊,林福山,刘海英[10](2012)在《黑龙江省国际旅游客源国空间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旅游竞争态模型对黑龙江省国际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在黑龙江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际旅游市场发展分布不合理,瘦狗市场与幼童市场客源国较多,客源国中没有明星市场,黑龙江国际旅游还有待完善。
二、旅游系统市场竞争态及市场动态发展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系统市场竞争态及市场动态发展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国入境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回顾 |
2.1 入境旅游相关概念 |
2.1.1 入境旅游 |
2.1.2 入境旅游者 |
2.1.3 入境旅游市场 |
2.2 客源市场 |
2.2.1 客源市场结构 |
2.2.2 市场细分与市场预测 |
2.2.3 蒙古国客源市场研究 |
2.3 研究方法与理论 |
2.3.1 SWOT分析 |
2.3.2 竞争态 |
2.3.3 满意度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蒙古国入境旅游分析 |
3.1 基本环境 |
3.2 发展状况 |
3.3 蒙古国入境旅游 |
3.3.1 发展过程 |
3.3.2 目前规模 |
3.4 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会 |
3.4.4 威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古国入境旅游竞争态分析 |
4.1 模型的构建 |
4.2 数据分析 |
4.3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蒙古国入境旅游者满意度分析 |
5.1 满意度研究指标 |
5.2 满意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
5.3 满意度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蒙古国入境旅游发展建议 |
6.1 五大客源国市场拓展策略 |
6.2 提升中国入境蒙古市场策略 |
6.2.1 根据中国游客结构调整产品 |
6.2.2 根据中国游客行为优化服务 |
6.2.3 根据中国游客认知进行传播 |
6.3 构建蒙古国特色旅游体系 |
6.3.1 特色旅游开发规划 |
6.3.2 特色旅游设施建设 |
6.3.3 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
6.3.4 特色旅游服务体系 |
6.3.5 特色旅游海外营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边境旅游发展机遇 |
(二)边境旅游发展现实 |
(三)机遇与现实的矛盾 |
二、文献述评 |
(一)边境旅游研究 |
(二)阻滞效应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核心边缘理论 |
(二)边界效应理论 |
(三)旅游系统理论 |
四、目标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六、思路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思路框架 |
第二章 边境旅游系统构建 |
一、边境旅游概念 |
(一)国内边境旅游认知 |
(二)国外边境旅游思考 |
(三)边境旅游概念界定 |
(四)边境旅游概念理解 |
(五)边境旅游概念辨析 |
二、边境旅游系统构成 |
(一)边境旅游系统构成 |
(二)边境旅游系统特征 |
(三)跨境行为影响因素 |
三、边境旅游系统效应 |
(一)集聚效应 |
(二)扩散效应 |
(三)阻滞效应 |
(四)效应关系 |
第三章 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内涵解析 |
一、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提出 |
(一)阻滞效应现象广泛存在 |
(二)旅游阻滞效应研究薄弱 |
(三)阻滞效应揭示旅游规律 |
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内涵 |
(一)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定义 |
(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本质 |
三、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特征 |
(一)阻滞效应因为边界而产生 |
(二)阻滞效应是边界引致效应 |
(三)阻滞效应受多力作用形成 |
(四)阻滞效应会发生强弱波动 |
四、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类型 |
(一)按作用程度划分 |
(二)按作用对象划分 |
五、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因子 |
(一)政治阻滞 |
(二)经济阻滞 |
(三)文化阻滞 |
(四)安全阻滞 |
六、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表现 |
(一)旅游通道阻塞 |
(二)旅游经济波动 |
(三)旅游传导弱化 |
第四章 边境旅游阻滞效应作用机理 |
一、推拉理论与爬坡模型 |
(一)推拉理论 |
(二)爬坡模型 |
二、阻滞效应作用力分析 |
(一)旅游驱动力 |
(二)旅游摩擦力 |
(三)边境支持力 |
(四)系统自重力 |
三、阻滞效应的形成机理 |
(一)阻滞效应形成 |
(二)跨境行为模式 |
四、阻滞效应波动机理 |
(一)坡面平行力学分析 |
(二)坡面垂直力学分析 |
(三)阻滞效应强弱波动 |
五、阻滞效应传导机理 |
(一)边境开而不放 |
(二)边境开而不均 |
(三)边境开而不发 |
第五章 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测度 |
一、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本底 |
(一)云南沿边州市国家边界 |
(二)云南边境口岸分布状况 |
(三)云南边境地区人口民族 |
(四)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 |
二、云南边境旅游历史现状 |
(一)云南边境旅游历时态发展 |
(二)云南边境旅游共时态差异 |
三、边境旅游存在阻滞效应 |
(一)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的学术探索 |
(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的典型案例 |
(三)选取云南作为案例的典型意义 |
四、边界阻滞效应评测模型 |
(一)重力模型源流 |
(二)趋同分析模型 |
(三)实证模型提出 |
五、关键解释变量的选用 |
(一)地理变量 |
(二)资源变量 |
(三)经济变量 |
(四)政策变量 |
六、关键解释变量的测度 |
(一)距离测量 |
(二)资源丰度 |
(三)政策影响 |
(四)对外贸易 |
七、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测量及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回归分析 |
(三)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评析 |
第六章 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影响 |
一、云南边境旅游水平参差不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云南边境旅游区位熵演变特征 |
(四)云南边境旅游竞争态演变特征 |
(五)云南边境旅游两指标综合分析 |
二、云南边境旅游人次波动起伏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云南省边境旅游波动分析 |
(四)典型三州边境旅游波动分析 |
(五)突发事件对云南的影响分析 |
三、云南边境旅游经济传导不强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关系的经验判断 |
(四)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互动的实证检验 |
(五)实证结果评析 |
四、云南边境旅游通道可达性弱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计算结果 |
(四)交通优势度评价 |
第七章 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调控 |
一、阻滞效应调控意义 |
(一)减弱边界阻滞效应 |
(二)扩大旅游集聚效应 |
(三)强化旅游扩散效应 |
二、阻滞效应调控主体 |
(一)中央政府 |
(二)地方政府 |
(三)要素企业 |
三、阻滞效应调控建议 |
(一)增强旅游驱动力,打造全域旅游边境 |
(二)提高边境支持力,推进边境两区建设 |
(三)减少旅游阻滞力,探索旅游政策创新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涵义解读 |
(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作用机理 |
(三)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强度测度 |
(四)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影响研究 |
二、主要创新 |
(一)理论创新 |
(二)方法创新 |
三、讨论展望 |
(一)阻滞效应预警机制建构 |
(二)阻滞效应典型案例调查 |
(三)阻滞效应入境游客分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3)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资料来源 |
1. 黄金周假日旅游 |
2. 文献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文献的总体特征分析 |
1. 主要文献期刊源 |
2. 研究主题及年度载文量变化分析 |
3. 研究方法 |
4. 实证研究的案例地选择 |
三、研究内容述评 |
1. 黄金周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 |
(1) 黄金周假日旅游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 休假制度设计及完善研究 |
(3) 黄金周旅游的生态影响 |
2. 休假制度对旅游系统的影响 |
(1) 休假制度对居民出游行为的影响 |
(2) 休假制度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
3. 休假制度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
(1) 休假制度对旅游产业部门的影响 |
(2)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的影响 |
4. 假日旅游市场及旅游流研究 |
(1) 假日旅游市场特征研究 |
(2) 假日旅游中的游客行为特征 |
(3) 假日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 假日旅游流预测研究 |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启示 |
(4)中国大陆游客的赴日旅游活动空间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
1.1 研究方法 |
1.1.1 集中度 |
1.1.2 竞争态 |
1.2 数据说明 |
2 中国大陆游客赴日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2.1 中国大陆游客赴日旅游发展历程 |
2.2 空间分布特征 |
2.2.1 集中度分析 |
2.2.2 目的地竞争态分析 |
3 影响中国大陆游客赴日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原因 |
4 结论与讨论 |
(5)中国入境旅游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入境旅游地理集中度指数 |
3 客源国入境旅游竞争态分析 |
3.1 旅游市场竞争态 |
3.2 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 |
4 结论与讨论 |
(6)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 |
2.1.2 关于引力模型的应用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 |
2.2.2 关于引力模型的应用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3.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
2.3.2 关于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模式的研究较少 |
2.3.3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 |
2.3.4 GIS在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中应用较少 |
3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理想状态 |
3.1.1 理想均衡结构模式 |
3.1.2 理想状态发展过程 |
3.2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
3.2.1 客源地(O)的驱动因素 |
3.2.2 旅游地(D)的吸引因素 |
3.2.3 O—D间的相互作用因素 |
3.3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引力模型 |
3.3.1 旅游引力模型的演变 |
3.3.2 旅游引力模型的改进 |
4 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描述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社会经济概况 |
4.1.2 旅游发展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地理集中指数 |
4.2.2 客源吸引半径指标 |
4.2.3 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 |
4.3 数据来源 |
4.4 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1 空间分布集中性高 |
4.4.2 客源吸引范围较小 |
4.4.3 距离衰减规律显着 |
4.5 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模式 |
5 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解释研究 |
5.1 研究方法及步骤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模型构建 |
5.1.4 分析方法 |
5.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2.1 交通发展水平的影响及解释 |
5.2.2 时间距离的影响及解释 |
5.2.3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解释 |
5.2.4 旅游地吸引力的影响及解释 |
6 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 |
6.1 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6.1.1 空间分布集聚程度较高 |
6.1.2 没有充分开发发展轴线 |
6.1.3 三级圈层客源比例严重失衡 |
6.2 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理想模式 |
6.3 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 |
6.3.1 挖掘客源市场潜力,巩固一级圈层客源市场 |
6.3.2 增加发展轴线,提高二、三级圈层客源比例 |
6.3.3 提高旅游地吸引力,扩大城市客源吸引范围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及主要贡献 |
7.1.1 主要结论 |
7.1.2 主要贡献 |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
致谢 |
(7)基于竞争态及其转移模型的山东省旅游市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东省旅游目的地市场概况 |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2.1 数据来源 |
2.2 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 |
2.3 市场竞争态转移模型 |
3 山东省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的实证研究 |
3.1 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及转移分析 |
3.2 国内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及转移分析 |
3.3 山东省旅游目的地市场发展的总结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8)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西北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
1.1.1 独特的地理环境 |
1.1.2 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
1.1.3 西北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
1.2 研究背景 |
1.2.1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趋势 |
1.2.2 跨区域空间合作研究视角的忽略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1 跨区域合作视角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
1.3.2 跨区域合作下西北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和提升的现实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界定 |
1.4.1 区域旅游合作 |
1.4.2 旅游产业、旅游企业 |
1.4.3 旅游市场、旅游客源市场 |
1.4.4 区域旅游竞争 |
1.4.5 城市旅游竞争力 |
1.4.6 旅游网络、旅游空间结构 |
1.4.7 城市群、城市带、旅游圈、都市圈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综述与依据 |
2.1 相关理论 |
2.1.1 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内涵与模式 |
2.3.1 区域合作理论内涵与机制 |
2.3.2 一般模式 |
2.3.3 典型模式 |
2.3.4 增长模式 |
2.3.5 树立战略联盟意识,增强区域旅游合作 |
2.4 区域旅游竞合 |
2.4.1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 |
2.4.2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行为模式 |
2.4.3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
2.4.4 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 |
2.5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的差异化 |
2.5.1 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差异 |
2.5.2 旅游产品组合的差异性 |
2.5.3 旅游品牌提升的差异性 |
2.5.4 旅游产业合作的差异化 |
2.5.5 旅游企业合作的差异化 |
2.5.6 旅游市场的差异营销 |
2.5.7 完善旅游支撑体系的差异化 |
2.5.8 旅游产业集群竟合的差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2 旅游产品、品牌、商品竞争力参差不齐 |
3.1.3 旅游线路规划不合理 |
3.1.4 支撑体系瓶颈问题突出 |
3.1.5 旅游市场空间存在劣势 |
3.1.6 城市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
3.2 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体系 |
3.2.1 模型建立 |
3.2.2 相关指标估算及分析 |
3.2.3 西北旅游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 |
3.3 西北分省区产业结构分析 |
3.3.1 陕西旅游产业规模 |
3.3.2 新疆旅游产业规模 |
3.3.3 甘肃旅游产业规模 |
3.3.4 青海旅游产业规模 |
3.3.5 宁夏旅游产业规模 |
3.3.6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评价分析 |
3.4 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
3.4.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
3.4.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分析研究 |
3.4.3 西北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评价 |
3.4.4 共建客源市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组织 |
4.1 网络、圈层结构理论 |
4.1.1 旅游网络 |
4.2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 |
4.2.1 共筑大西北旅游网络 |
4.3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 |
4.4 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
4.4.1 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 |
4.4.2 旅游空间网络化演进 |
4.4.3 空间集群化格局的构建 |
4.4.4 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 |
4.4.5 城市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
5.1 西北五省区城市发展现状 |
5.1.1 重点旅游城市 |
5.1.2 基于“X”型轴线,开发城市经济带 |
5.2 西北五省区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
5.2.1 旅游节点等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视角 |
5.2.2 等级划分依据和结果:层级梯度中心 |
5.2.3 西北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 |
5.2.4 等级划分标准 |
5.3 旅游线路分布视角 |
5.3.1 西北区旅游线路分布现状 |
5.3.2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与划分 |
5.4.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 |
5.4.1 原则和思路 |
5.4.2 跨区域旅游线路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优化与实施方略 |
6.1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
6.1.1 西北五省跨区域合作 |
6.1.2 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提升 |
6.1.3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梯度构建旅游圈(层) |
6.2 实施的策略 |
6.2.1 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 |
6.2.2 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
6.2.3 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协作网络 |
6.2.4 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 |
6.2.5 圈层的构建 |
6.2.6 逐级推进西北各省区“城市旅游经济圈”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转型期中国FDI空间分布、来源地与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数据来源 |
1.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概念与内涵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FDI格局 |
3.1 省(区)尺度的区域FDI空间分布 |
3.1.1 FDI空间的总体分布 |
3.1.2 分行业利用FDI特征 |
3.2 城市尺度的FDI空间分布 |
3.2.1 FDI转移竞争态分析 |
3.2.2 FDI空间分布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利用FDI来源地的分布格局 |
4.1 方法与模型选择 |
4.1.1 竞争态模型 |
4.1.2 偏好度模型 |
4.1.3 数据处理 |
4.2 国家尺度 |
4.2.1 FDI竞争态现状格局 |
4.2.2 FDI竞争态转移分析 |
4.2.3 FDI引进的战略建议 |
4.3 省(区、直辖市)尺度 |
4.3.1 FDI来源地投资偏好度分析 |
4.3.2 FDI投资竞争态分析 |
4.3.3 FDI偏好度和竞争态联动分析 |
4.3.4 引资战略选择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利用FDI的效率分析 |
5.1 省(区、直辖市)FDI利用效率 |
5.1.1 方法和指标体系 |
5.1.2 结果及其特征分析 |
5.2 城市FDI利用效率及其时空变化 |
5.2.1 方法与指标体系 |
5.2.2 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利用FDI的机制分析 |
6.1 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6.2 利用FDI格局机制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黑龙江省国际旅游客源国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龙江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 |
(一) 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 |
(二) 相关文献 |
二、黑龙江国际旅游市场分析 |
(一) 数据来源 |
(二) 国际旅游在黑龙江各地市场情况 |
三、黑龙江国际旅游市场的战略选择 |
四、旅游系统市场竞争态及市场动态发展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国入境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研究[D]. 巴雅日玛(BAYARMAA BYAMBASUREN).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2]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研究[D]. 陈永涛. 云南大学, 2018(10)
- [3]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杨嫚,刘泽华,张瑜,郑艺,章锦河. 旅游导刊, 2017(03)
- [4]中国大陆游客的赴日旅游活动空间格局[J]. 金玉实. 世界地理研究, 2017(02)
- [5]中国入境旅游危机研究[J]. 樊婷,李景宜,张咪. 河南科学, 2017(01)
- [6]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 李慧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
- [7]基于竞争态及其转移模型的山东省旅游市场变化分析[J]. 伍丹丹,祝明明,孙根年.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02)
- [8]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05)
- [9]转型期中国FDI空间分布、来源地与利用效率研究[D]. 李伟伟. 兰州大学, 2013(12)
- [10]黑龙江省国际旅游客源国空间分布研究[J]. 孙晓,张磊,林福山,刘海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