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嵌入式高速调制解调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杰[1](2020)在《基于LoRa的住院部口服药监护网关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药物依从性通常指患者用药与医嘱的一致性和时效性,口服给药是住院部临床护士的一项基本工作,分为医嘱处理、药房配药、给药到口三个步骤,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给药到口”很困难。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服药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控成为可能。医院住院部呈现“房间密集、人流大、施工难”等特点,必须使用支持多节点接入、穿透性强、功耗低的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通信技术,利用监护网关建立起住院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通信,并配合护士工作站的展示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给药到口”的管控问题。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多节点接入、穿透性强、功耗低”的技术需求,通过对常用无线通信技术Bluetooth、Zig Bee、Wi Fi、4G/5G进行分析,结合成本等因素,监护网关选择Lo Ra(5G窄带)作为节点接入方案,选用4G作为接入云端系统方案。项目选择了LPKT002-高级Lo Ra WAN开发套件作为网关硬件载体,并结合项目的实际开发需求完成了相关外设驱动的开发和移植。2.针对1中选择的硬件载体并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对监护网关软件进行了开发。首先设计了药盒节点与网关、网关与云服务器的通信规程;随后为了降低网关代码的耦合性,软件采用分层设计,由底层-硬件抽象层(HAL)、中间层-包转发器(Packetforward)、网络层-嵌入式NS服务器三个模块组成,并利用多进程设计来实现模块之间的通信,多线程来实现模块内部之间的通信;最后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嵌入式NS服务器的数据处理模块引入了AES128对称加密算法。3.针对现场节点与网关的无线部署问题,受限于终端节点个数,首先通过建立通信链路模型和数据包的传输碰撞模型来模拟网关的通信行为。然后改进Lo Ra Sim算法代码实现对医院环境下Lo Ra无线网络的仿真,并给出节点和监护网关的部署建议。最后根据实际条件搭建了实验室测试平台对网关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胡磊[2](2019)在《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是从传统的有线数字机顶盒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有线数字机顶盒,使用简单的操作系统,仅能提供电视和视频播放,而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使用安卓或苹果操作系统,支持与电视或其他设备智能互联,比传统的有线数字机顶盒多了智能网关、无线覆盖及其他业务功能。本论文根据分析当前网络应用的现状及用户需求,对有线数字机顶盒中负责数据交互的Cable Modem模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研究并分析了家庭网络、信息处理、通信、业务汇聚等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的主要功能,再充分借鉴目前成熟的技术以及流行的理念,最后基于DOCSIS3.0有线数据传输标准,使用eCos作为嵌入式开发系统,使用NAT技术实现内外网划分,使用无线安全技术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使用访问控制实现智能网关,最终实现满足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要求的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先确定硬件的平台及规格,然后在硬件基础上完成内网互访、内网分发、无线覆盖、点播和终端网管五个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测试验收,现在各功能模块已经集成到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中,和系统一起应用到深圳最新一代的有线数字机顶盒中,应用中广大用户反馈需求都已经得到解决,使用状况良好,稳住了广电设备在客厅设备中的地位。
王峰[3](2019)在《基于ARM平台的语音编解码算法分析及其在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人类生活开始变得多姿多彩,从黑白世界到彩色世界,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讯等等所有科技带来的一切,都在一步一步地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也从习惯通信的不畅通,变为了对信息快速传递要求的不断提高。无线通信从不可能变为可能,其设备也从体积巨大到袖珍无比,从固定不动到随身携带。飞跃式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无时无刻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认知甚至改变我们的身边的一切。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不论在哪里,都可以随时在一起互相交流。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无线通讯方式,比如在工业、医疗、科研等使用的433MHz频段的通讯系统和身边经常用到的2.4GHz、5GHz频段WIFI路由器等都是无线通讯这些年的快速发展的结果。这些都说明了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一个重大领域,各国争先恐后的发展无线通信。近日美国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我国5G先锋企业华为公司,这些充分说明了无线通讯领域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石;还是带领各国尤其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强大依靠。作者工作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相关,本论文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了人们在方便工作以及家庭的智能化的等方面进行设计。本论文首先介绍分析这些年来语音编解码的发展过程,以及主要的一些不同阶段不同的编码标准的优缺点,通过对比选用性价比最高的算法来进行设计,最后实现一个基于ARM搭建起来的一个硬件平台,可以让语音信号经过语音编/解码算法后在433MHz频率下进行无线传输的系统。本系统作者从方案设计、原理图设计、印制板设计到底层驱动设计调试等都是作者独立完成设计。经过多次优化和修改调试,已经形成产品应用在工业当中。尤其后来为了适应现代人们对智能家居功能的需求,系统又经过优化应用在智能家居的远程语音控制等方面。本系统硬件设计先是从系统的电源管理开始,设备由市场上常见并且成熟的锂电池来供电,通过一个完善的系统电源管理芯片TP5602,保证设备的轻便与耐久;其次通过设计使用强大的微控制器STM32F103xx当主控器,来用于采集音频、集成算法、控制按键、输出音频等工作。最后,射频模块通过UART接口连接到微控制器上,把收发到的数据通过UART接口传输到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在软件算法方面,我们最终选择使用Speex编解码算法,是因为该算法是基于码激励线性预测算法一种开放源码的软件,没有任何专利费用。它最重要特色就是增加了高质量与低比特率的语音编码,并且也正增加了比特率可以随时变化的特点,所以与无线语音传输系统的契合度就很高了[1]。并且支持范围很广泛,比如说:ARM、FPGA、DSP、x86甚至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也支持该算法。论文中深入说明了Speex编/解码算法相对于其他编解码算法的巨大优势和特色,以及阐述了CELP编解码技术的根本设计思路。最后实现了在ARM硬件的平台下加入Speex算法后在433MHz频段下的无线语音传输。
王筝[4](2019)在《基于LoRa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采集系统被逐步应用到智慧农业的建设中,温室大棚环境远程监测系统是范例成果。目前广泛使用的Zigbee和蓝牙等技术,通信距离短,组网复杂,网络可靠性低,无法覆盖区域面积较大的应用场景。本文针对温室大棚的应用需求,结合LoRa技术具有的远距离和低功耗优势,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信息采集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温室大棚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需求,结合LoRa技术的优势,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系统主要由终端节点、网关节点和TLink物联网云平台组成,终端节点和网关节点构成LoRa网络,网关节点通过WiFi与TLink云平台连接。(2)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系统的硬件平台。终端节点和网关节点都包括以STM32系列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处理模块和LoRa通信模块,网关节点还包括WiFi通信模块,终端节点还包括传感器模块和输出模块。LoRa通信模块内置SX1278芯片实现LoRa调制,WiFi通信模块内置ESP8266芯片实现网络连接。(3)设计并实现系统的软件平台,主要包括LoRa通信模块初始化和收发数据的设计、LoRa网络的通信设计、终端节点和网关节点的软件设计以及TLink云平台的使用设置。(4)搭建测试系统,完成基本功能测试和集成测试。测试结果显示,LoRa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且抗干扰能力强;系统覆盖范围大,组网灵活简单,运行稳定,能够实现数据查询、远程控制和异常报警的功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期设计目标。综上,本文设计的基于LoRa技术的信息采集系统解决了现有系统通信距离短和组网复杂等不足,实现了远程监控及科学管理,简化了农业生产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董琦[5](2019)在《基于多子带OFDM的水声隐蔽通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人类的各种海洋开发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使得工业界和学术界对于相关海洋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水声通信作为水下远距离无线通信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水下环境中复杂且多变的信道条件却对水声通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诸如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长时延以及窄带宽等等因素使得水声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失真,从而影响水声通信的性能。本文研究了基于多子带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水声隐蔽通信方案,并设计了具备可重构能力的软件定义水声调制解调器。最后,我们开发了两套实验平台,用于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水声隐蔽通信技术可以将通信信号与海洋环境融为一体,以防止第三方探测。这种技术在保证通信安全方面有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相关的指挥控制系统的隐蔽通信能力更是至关重要。在水声隐蔽通信研究中,本文描述了基于多子带OFDM的水声隐蔽通信的系统模型。这个方案中通过扩展通信符号的方式增加了接收端信号处理的增益,最终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通信效果。在接收机信号处理过程中,本文选用了基扩展模型来建模双重选择性衰落的水声信道,然后对基扩展模型中的基函数权重系数的估计算法进行了推导,比较了最小二乘估计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器以及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器的不同,并给出了仿真结果。本文将水声通信理论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起来,在隐蔽通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添加通信前导码并将多子带模型简化为单子带模型,使之能匹配嵌入式处理器的计算性能,从而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可重构的水声调制解调器。此部分主要工作在于设计了完整的物理层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号处理流程。本文选用了线性调频序列作为前导码,并在接收端用匹配滤波的方式进行信号达到检测。通信信号部分选用了OFDM技术,并在接受端使用基扩展模型来建模信道,并将估计出来的信道用于随后的均衡处理之中,最后在嵌入式板卡上实现了整套算法。本文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参数,然后通过仿真实验以及硬件实验对整套信号处理过程进行了检验。本文描述了以水声调制解调器为核心的两套水声通信实验平台。其中一个是基于水声调制解调器实现的跨介质通信系统。这套系统解决了传统无线通信领域水下设备和空中设备之间无法传输数据的问题,为水下传感器与空中传感器共享信息,协调合作提供了解决方案。另外,本文将水声调制解调器集成进了我们自研的“Iwinsub-18水下精灵”号无人水下航行器中,然后通过水声信号来遥控它执行诸如前进后退,上升下潜等等动作。对于上述两套系统,本文分别硬件结构、软件界面、关键技术等等方面给出了设计方案,并展示了实验效果。
陈龙[6](2013)在《基于CMX469A的嵌入式Modem传输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嵌入式系统的持续发展,设备的联网、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等问题急需解决。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设备通过以太网(RJ45)直接接入互联网,二是通过串口(RS232)连接嵌入式Modem接入互联网。本文介绍了Modem的发展与现状,叙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与特点,给出了嵌入式Modem的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CMX469A的嵌入式Modem,是为南昌路通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案。本设计主要用于采集模块与工作站的服务器通过架设在铁路沿线的传输线进行通信。基于嵌入式系统51单片机平台,采用CMX469A调制解调芯片实现4800bps全双工调制解调器的方案,进行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对于只有一个串行口的51系列单片机来说,由于CMX469A不占用串行口,因此,单片机可以利用串行口方便地与计算机或者其它设备进行串口通信,从而为整个系统的设计提供方便。本设计的嵌入式Modem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由于嵌入式Modem主要构成部分为单片机和调制解调芯片,组成外围电路的元器件也多为贴片式封装,因此,整体体积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非常节省空间。(2)外围电路简单。组成嵌入式Modem的功能模块已经被集成在一块芯片中,外围电路只是一些必要的稳压、滤波、整流等简单的功能,通过简单的电路就能实现其功能。此外,利用CMX469A实现的调制解调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电路简单、程序设计方便等优点,还具有易安装、易维护、成本低廉等优势。论文结尾部分,对本设计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李莹,Bridget Benson,于敦山,Ryan Kastner,张兴[7](2011)在《使用嵌入式处理器的水声调制解调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文中认为提出了一种使用带有嵌入式处理器的FPGA实现水声调制解调器控制系统的方法,根据声波通信的数据特点选择适合的通信总线搭建系统结构,设计出合理的软硬件协同工作流程和中断控制信号。通过在Xilinx VirtexIVFPGA的嵌入式MicroBlaze软处理器上实现并通过软硬件协同验证,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准确控制整个数字信号处理过程,实时监控电路工作情况,性能稳定可靠。
李莹,Bridget Benson,于敦山,Ryan Kastner,张兴[8](2010)在《使用嵌入式处理器的水声调制解调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出了一种使用带有嵌入式处理器的FPGA实现水声调制解调器控制系统的方法,根据声波通信的数据特点选择适合的通信总线搭建系统结构,设计出合理的软硬件协同工作流程和中断控制信号。通过在Xilinx VirtexIV FPGA的嵌入式MicroBlaze软处理器上实现并通过软硬件协同验证,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准确控制整个数字信号处理过程,实时监控电路工作情况,性能稳定可靠。
陈铖[9](2010)在《高速数字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图像、大容量数据、多媒体等信息的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成为迫切需求。高速数字调制解调通常是指传输速率≥10Mbps的传输技术,它能满足各种通信领域对信号处理的需求,对于实现雷达信号、高清图像等数据的实时处理和传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高速数字调制解调器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首先分析了各种调制技术,重点研究了QDPSK调制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QDPSK调制器,对数据加扰模块、卷积编码模块、差分编码模块、码元映射模块和内插成形滤波模块进行FPGA编程设计。文中给出了仿真波形、硬件验证波形和QDPSK中频调制信号频谱,结果表明了QDPSK调制器软件设计的正确性。当输入数据速率为80Mbps时,在FPGA内处理得到QDPSK调制基带IQ信号,经正交调制后,送入解调器板,解调输出正确;当输入数据速率为8Mbps时,将FPGA输出的基带信号调制到中频,再输入解调器,当解调器输入信噪比为7.2dB时,所测误码率低于10-6。该调制器软件已验收通过,可交付使用。本文还设计了高速数字调制解调器的硬件电路。该硬件电路包含大容量FPGA、CPCI数据接口、高速A/D和D/A,可同时实现高速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文中详细分析了高速A/D及数字下变频模块、高速D/A及中频驱动模块、FPGA模块和电源模块的电路,研究了基于Cadence软件的高速PCB设计。
赵德宝[10](2010)在《基于电力线载波的船舶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船舶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观察船舶外部环境和内部舱室各重要部位的视频信息,及时发现机器故障、遭遇海盗等意外情况;也可使船岸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直观。因此研究船舶视频监控对船舶的安全和海事管理的信息化都有重大的意义。针对现有船舶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有限,传输距离短,扩建、供电困难,软件开放性差的缺点,本课题设计了基于电力线载波技术的船舶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针对船舶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利用OFDM技术及合适的通信协议实现船舶宽带电力线通信。构建基于船舶低压配电网的船舶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实现视频信息在船舶低压电力线上的稳定传输,不需额外布线,即可随意构建或扩建船舶的视频监控系统。本文利用ARM9微处理器S3C2410和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2.6.14作为系统平台,添加USB摄像头和网络控制器CS8900A的驱动程序,实现现场视频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传输;采用B/S架构,移植嵌入式服务器Boa,并利用servfox在其上建立视频服务器;采用Java Applet编程技术编写服务器主页面,使视频客户端无需专用监控软件,通过网页浏览器即能够实时地观察前端摄像头捕获的视频图像。本课题所设计的基于电力线载波的船舶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创造性地将电力线载波技术应用到船舶视频监控系统中,具有无需额外布线、扩建简便、即插即用、随点监控、永远在线、便捷安全等优点,在某些特定场合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是对目前船舶视频监控系统的一种有效补充。
二、一种嵌入式高速调制解调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嵌入式高速调制解调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oRa的住院部口服药监护网关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监护网关的总体设计及相关技术 |
2.1 网关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1 网关的需求分析 |
2.1.2 监护网关方案设计 |
2.1.3 关键技术分析 |
2.2 LoRa远距离通信技术 |
2.2.1 LoRa支持的设备类型 |
2.2.2 LoraWAN协议格式 |
2.2.3 ADR速率自适应 |
2.2.4 LoRa的双重加密逻辑 |
2.2.5 扩频技术介绍 |
2.3 网关与Server之间的通信协议 |
2.3.1 IP网际协议 |
2.3.2 UDP/TCP用户数据包 |
2.3.3 LoRa网关消息协议 |
2.3.4 Json数据格式 |
2.4 LoRaSim仿真工具介绍 |
2.4.1 LoRa链路行为分析 |
2.4.2 碰撞行为模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口服药监护网关硬件分析与设计 |
3.1 射频芯片与解调芯片选型 |
3.1.1 射频芯片选型 |
3.1.2 基带处理芯片选型 |
3.2 监护网关设计原理 |
3.2.1 网关模块介绍 |
3.2.2 接收模式 |
3.2.3 发送模式 |
3.2.4 SPI通信接口 |
3.3 驱动代码设计与分析 |
3.4 网关硬件实物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口服药监护网关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口服药监护网关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 网关上下行数据通信规程 |
4.2.1 药盒到网关的通信规程 |
4.2.2 网关到后台的通信规程 |
4.3 进程间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包转发器进程分析与应用 |
4.3.2 NS服务器进程分析与设计 |
4.4 数据库操作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4.2 数据库操作 |
4.5 数据包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AES128对称加密算法分析 |
4.5.2 数据帧解析处理 |
4.5.3 数据帧封装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关的性能分析与测试 |
5.1 网关的网络性能分析 |
5.1.1 获取实验参数 |
5.1.2 基于LoRaSim的网络覆盖性能评估 |
5.2 网关系统测试 |
5.2.1 测试方案分析与设计 |
5.2.2 测试环境及硬件平台搭建 |
5.2.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住院部药盒和网关工作流程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2)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目标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ECOS技术 |
2.1.1 eCos介绍 |
2.1.2 eCos特点 |
2.2 DOCSIS3.0 技术 |
2.2.1 DOCSIS3.0 简介 |
2.2.2 DOCSIS3.0 的核心技术 |
2.3 NAT技术 |
2.3.1 NAT简介 |
2.3.2 NAT的特点 |
2.3.3 NAT模型 |
2.4 无线安全 |
2.4.1 无线安全概述 |
2.4.2 无线加密方式 |
2.4.3 WPA和 WPA2 安全技术 |
2.4.4 WPA工作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具体功能用例模型分析 |
3.2.1 内网互访用例模型分析 |
3.2.2 内网分发用例模型分析 |
3.2.3 无线覆盖用例模型分析 |
3.2.4 点播用例模型分析 |
3.2.5 终端网管用例模型分析 |
3.2.6 硬件功能模型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可行性需求分析 |
3.4.1 系统实施具体的基础条件 |
3.4.2 天威应对电信网络机顶盒的竞争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硬件设计 |
4.1.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1.4 系统拓扑体系结构设计 |
4.2 系统详细设计 |
4.2.1 内网互访功能设计 |
4.2.2 内网分发功能设计 |
4.2.3 无线覆盖功能设计 |
4.2.4 点播功能设计 |
4.2.5 终端网管功能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实现 |
5.1 硬件平台实现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认证功能实现 |
5.2.2 访问控制功能实现 |
5.2.3 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实现 |
5.2.4 有线调制解调器功能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搭建 |
6.2 系统测试目标 |
6.3 系统功能测试用例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5 测试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ARM平台的语音编解码算法分析及其在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前景 |
1.2 语音编码的技术发展介绍和现状 |
1.2.1 波形编码 |
1.2.2 参数编码 |
1.2.3 混合编码 |
1.3 系统平台简介 |
1.3.1 硬件平台简介 |
1.3.2 软件平台介绍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常用语音编解码分析 |
2.1 脉冲编码调制 |
2.2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
2.3 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 |
2.3.1 自然语音模型 |
2.3.2 CELP编码器的组成 |
2.3.3 线性预测滤波器 |
2.3.4 码本搜索 |
2.4 Speex编/解码算法原理 |
2.4.1 Speex窄带编码 |
2.4.2 Speex宽带编码 |
2.5 常见编解码的优缺点 |
2.6 常见编码标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平台设计 |
3.1 系统功能简介 |
3.2 系统主要器件介绍 |
3.2.1 主控芯片STM32F103xx |
3.2.2 电源管理芯片TP5602 |
3.2.3 射频SX1278模块 |
3.3 原理图设计 |
3.3.1 原理图设计工具简介 |
3.3.2 电源部分原理图设计 |
3.3.3 主控芯片STM32F103xx部分 |
3.3.4 音频输入电路 |
3.3.5 音频输出电路 |
3.3.6 射频部分SX1278模块 |
3.3.7 印制板布线注意事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TM32F103xx的底层驱动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
4.2 STM32F103xx的UART接口配置 |
4.2.1 打开时钟 |
4.2.2 GPIO初始化 |
4.2.3 中断优先级的配置 |
4.2.4 配置UART相关属性 |
4.2.5 中断的服务程序的设计 |
4.3 语音编解码驱动设计 |
4.3.1 语音输入(录音)和语音输出框图 |
4.3.2 语音输入(录音)主应用的流程图 |
4.3.3 语音输出主应用的流程图 |
4.3.4 中断流程图 |
4.3.5 主要部分的驱动代码设计 |
4.4 射频模块SX1278的驱动程序设计 |
4.4.1 射频模块的传输方式 |
4.4.2 射频模块收发流程 |
4.4.3 主要部分的驱动代码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通信的实现 |
5.1 433MHz无线技术 |
5.2 LoRa无线通信技术 |
5.2.1 LoRa调制解调器原理 |
5.2.2 LoRa调制解调器配置 |
5.2.3 扩频因子 |
5.2.4 编码率 |
5.2.5 信号带宽 |
5.2.6 LoRa信号带宽BW、符号速率Rs和数据速率DR的关系 |
5.2.7 LoRa进行跳频扩频通信(FHSS)的原理 |
5.2.8 LoRa数据包结构分析及数据传输时间的计算 |
5.2.9 LoRa数据接收和发送流程 |
5.3 射频模块SX1278功能测试 |
5.3.1 定点模式验证 |
5.3.2 广播模式验证 |
5.3.3 模块待机功耗验证 |
5.4 整机的使用与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LoRa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
1.2.2 LoRa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与关键技术 |
2.1 系统总体方案 |
2.1.1 系统需求 |
2.1.2 无线传输方案选择 |
2.1.3 物联网云平台选择 |
2.1.4 总体设计方案 |
2.2 LoRa技术 |
2.2.1 LoRa调制参数 |
2.2.2 LoRa数据包 |
2.2.3 空中时间 |
2.2.4 LoRa WAN网络 |
2.2.5 技术特点及应用领域 |
2.3 WiFi技术 |
2.4 无线传感网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网关节点硬件设计 |
3.1.1 主控制器STM32F103VET6 |
3.1.2 WiFi通信模块 |
3.1.3 LoRa通信模块 |
3.2 终端节点硬件设计 |
3.2.1 主控制器STM32F103C8T6 |
3.2.2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
3.2.3 光照强度传感器TSL2561 |
3.2.4 OLED显示模块 |
3.2.5 继电器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嵌入式开发环境 |
4.2 LoRa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
4.2.1 SX1278操作模式 |
4.2.2 SX1278初始化 |
4.2.3 数据收发的实现 |
4.3 LoRa网络的通信设计 |
4.3.1 数据传输格式 |
4.3.2 终端节点的入网设计 |
4.3.3 通信方式 |
4.4 网关节点的软件设计 |
4.4.1 主程序设计 |
4.4.2 WiFi联网设计 |
4.4.3 WiFi数据处理 |
4.4.4 LoRa数据处理 |
4.4.5 采集过程设计 |
4.5 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 |
4.5.1 主程序设计 |
4.5.2 数据处理 |
4.6 TLink云平台设置 |
4.6.1 创建设备 |
4.6.2 通信协议设置 |
4.6.3 触发器设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LoRa传输性能测试 |
5.1.1 RSSI测试 |
5.1.2 丢包率测试 |
5.2 LoRa组网测试 |
5.2.1 终端节点入网测试 |
5.2.2 收发数据测试 |
5.3 WiFi联网测试 |
5.4 系统运行测试 |
5.4.1 查询数据 |
5.4.2 远程控制 |
5.4.3 异常报警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 学术论文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 |
(5)基于多子带OFDM的水声隐蔽通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相关工作 |
1.2.1 水声通信研究现状 |
1.2.2 水声隐蔽通信研究现状 |
1.2.3 水声调制解调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多子带OFDM的水声隐蔽通信 |
2.1 引言 |
2.2 OFDM技术介绍 |
2.3 多子带OFDM隐蔽通信方案 |
2.4 信道估计 |
2.4.1 最小二乘估计器 |
2.4.2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器 |
2.4.3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器 |
2.5 信道均衡与解扩 |
2.6 仿真验证 |
2.7 本章内容总结 |
第三章 水声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信号设计 |
3.2.1 前导码设计 |
3.2.2 OFDM信号设计 |
3.3 接收端结构设计 |
3.4 仿真性能分析 |
3.5 实验验证 |
3.5.1 硬件设备与实验环境 |
3.5.2 实时在线实验效果 |
3.5.3 本章内容总结 |
第四章 实验平台设计与实验验证 |
4.1 引言 |
4.2 I-SEA海空一体化跨介质通信系统 |
4.3 “Iwinsub-18 水下精灵”AUV实验平台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6)基于CMX469A的嵌入式Modem传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Modem(调制解调器)介绍 |
1.1.1 通用Modem |
1.1.2 嵌入式Modem |
1.2 课题背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嵌入式Modem系统原理及方案设计 |
2.1 系统简介 |
2.2 系统相关原理介绍 |
2.2.1 调制的目的 |
2.2.2 2FSK 调制解调原理 |
2.2.3 MSK 调制解调原理 |
2.3 方案设计 |
2.3.1 需求分析 |
2.3.2 调制方式的选择 |
2.3.3 调制解调芯片的选择 |
2.3.4 控制器芯片的选择 |
第三章 嵌入式Modem硬件设计 |
3.1 原理图设计 |
3.1.1 系统整体设计 |
3.1.2 电源模块 |
3.1.3 通信模块 |
3.1.4 单片机控制模块 |
3.1.5 调制解调模块 |
3.1.6 其他模块 |
3.2 PCB电路板设计 |
3.2.1 PCB电路板设计原则 |
3.2.2 PCB电路板设计过程 |
第四章 嵌入式Modem软件设计 |
4.1 整体设计概要 |
4.2 系统初始化 |
4.3 单片机对功能芯片的控制 |
4.3.1 发送模块 |
4.3.2 接收模块 |
4.4 单片机与上位机通信 |
4.4.1 单片机串口通信简介 |
4.4.2 双机通信 |
4.5 CRC校验 |
4.5.1 CRC校验简介 |
4.5.2 CRC校验模块 |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5.1 调试工具介绍 |
5.2 单板调试 |
5.2.1 发送调试 |
5.2.2 接收调试 |
5.3 双板通信调试 |
5.4 与上位机通信调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本设计电路原理图 |
附录 2 本设计PCB板图 |
附录 3 程序清单 |
致谢 |
(7)使用嵌入式处理器的水声调制解调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适用于近海环境下的水声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
2 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UWModem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2.1 嵌入式Micro Blaze软处理器 |
2.2 基于Micro Blaze的UWModem数字电路系统结构设计 |
2.3 控制信号流程 |
3 软硬件协同验证结果分析 |
4 总结与展望 |
(8)使用嵌入式处理器的水声调制解调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适用于近海环境下的水声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
2 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UWModem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2.1 嵌入式Micro Blaze软处理器 |
2.2 基于Micro Blaze的UWModem数字电路系统结构设计 |
2.3 控制信号流程 |
3 软硬件协同验证结果分析 |
4 总结与展望 |
(9)高速数字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数字调制技术简介 |
1.2 课题背景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章节安排 |
2 QDPSK调制解调器原理及方案选择 |
2.1 QDPSK调制解调原理 |
2.1.1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
2.1.2 四相相移键控(QPSK) |
2.1.3 差分四相相移键控(QDPSK) |
2.1.4 OQPSK简介 |
2.2 采用QDPSK调制解调方案的理由 |
3 高速数字调制解调器的硬件设计 |
3.1 方案选择 |
3.2 高速数字调制解调器的硬件设计方案 |
3.3 主要器件的选型及介绍 |
3.3.1 FPGA器件 |
3.3.2 D/A转换器 |
3.3.3 A/D转换器 |
3.3.4 数字下变频器 |
3.3.5 CPCI总线控制器 |
3.4 关键电路设计 |
3.4.1 电源模块设计 |
3.4.2 D/A转换及中频驱动电路设计 |
3.4.3 A/D转换及数字下变频电路设计 |
3.4.4 FPGA的配置及I/O设计 |
4 QDPSK调制算法的FPGA实现 |
4.1 QDPSK调制解调器的结构 |
4.2 功能模块的FPGA实现 |
4.2.1 时钟管理模块 |
4.2.2 数据源组帧模块 |
4.2.3 数据加扰模块 |
4.2.4 卷积编码模块 |
4.2.5 差分/映射模块 |
4.2.6 内插成形模块 |
4.2.7 正交调制模块 |
4.2.8 DAC5687配置模块 |
4.3 QDPSK调制器软件的测试 |
5 高速PCB设计 |
5.1 Cadence软件简介 |
5.2 信号完整性分析 |
5.2.1 高速信号的确定 |
5.2.2 传输线和传输线效应 |
5.3 PCB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
5.4 高速PCB设计要点 |
5.4.1 避免传输线效应的方法 |
5.4.2 高速PCB设计原则 |
5.4.3 地线设计 |
5.5 高速调制解调器的PCB设计及信号完整性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电力线载波的船舶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1.1 船舶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
1.1.2 宽带PLC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
1.1.3 电力线通信在船舶领域的应用 |
1.2 课题的设计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船舶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设计 |
2.1.1 船舶应用电力线载波的特点 |
2.1.2 船舶宽带电力线通信的实现手段 |
2.1.3 船舶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设计 |
2.2. 基于电力线载波的船舶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
2.2.1 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2.2.2 系统监控端的硬件组成 |
2.2.3 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层结构 |
2.3 监控端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软件设计 |
2.3.1 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软件结构 |
2.3.2 嵌入式视频服务器开发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入式视频服务器软件开发 |
3.1 引导程序移植 |
3.1.1 引导程序的介绍 |
3.1.2 vivi的启动过程分析 |
3.1.3 vivi的配置与制作 |
3.2 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3.2.1 Linux2.6内核的结构 |
3.2.2 Linux2.6内核在嵌入式领域的新特性 |
3.2.3 Linux2.6.14内核的编译和移植 |
3.3 根文件系统制作 |
3.3.1 根文件系统的介绍 |
3.3.2 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信息采集和网络传输的实现 |
4.1 USB摄像头驱动程序的实现 |
4.1.1 Linux中的USB设备驱动 |
4.1.2 摄像头驱动程序分析 |
4.1.3 摄像头驱动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 |
4.2 基于V4L的视频采集 |
4.2.1 Video4linux概述 |
4.2.2 视频采集编程涉及的数据结构和函数 |
4.2.3 视频信息的采集 |
4.3 嵌入式Linux网络驱动程序的体系结构和实现原理 |
4.3.1 Linux网络设备驱动的体系结构 |
4.3.2 网络驱动程序编程原理 |
4.4 CS8900A网卡驱动程序的实现 |
4.4.1 网络设备的注册与初始化 |
4.4.2 网络设备的打开、关闭和中断处理 |
4.4.3 数据发送与接收 |
4.4.4 CS8900A网卡驱动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构建 |
5.1 服务器基本功能的实现 |
5.1.1 嵌入式web服务器Boa |
5.1.2 通用网关接口 |
5.2 实时视频服务器功能实现 |
5.2.1 视频服务器servfox |
5.2.2 客户端视频监控实现 |
5.2.3 IE浏览器远程视频监控的实现 |
5.3 系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嵌入式视频服务器开发硬件图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四、一种嵌入式高速调制解调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oRa的住院部口服药监护网关的研究与设计[D]. 张俊杰.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2]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D]. 胡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3]基于ARM平台的语音编解码算法分析及其在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基于LoRa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筝. 东南大学, 2019
- [5]基于多子带OFDM的水声隐蔽通信研究[D]. 董琦.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基于CMX469A的嵌入式Modem传输系统[D]. 陈龙.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7]使用嵌入式处理器的水声调制解调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J]. 李莹,Bridget Benson,于敦山,Ryan Kastner,张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8]使用嵌入式处理器的水声调制解调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J]. 李莹,Bridget Benson,于敦山,Ryan Kastner,张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10(02)
- [9]高速数字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D]. 陈铖.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10]基于电力线载波的船舶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D]. 赵德宝.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