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乳腺癌病因的新理论

关于乳腺癌病因的新理论

一、乳腺癌病因有新说(论文文献综述)

徐东东[1](2021)在《术前NLR、PLR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关系》文中指出目的: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是女性生殖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术前确诊率低,极易误诊,预后不良。本研究分别探讨了PFTC患者术前外周循环血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间的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间的比值(PLR)与各临床相关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指标在PFTC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本文通过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05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PFTC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年龄、绝经状态、生育史、临床症状、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FIGO分期、术前CA125水平、血常规,由此计算NLR、PLR,根据术后随访结果计算其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及处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确定NLR及PLR的最佳截断值,据其将NLR、PLR分别分为高、低两组。通过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不同NLR组间、PLR组间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PFTC患者不同NLR组、PLR组间的生存情况,并进行Log-rank检验,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当P<0.05各组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收集的病历资料,利用SPSS22.0软件绘制出ROC曲线图,研究分组如下所示:高NLR组(42例),低NLR组(66例);高PLR组(32例),低PLR组(76例)。通过比较NLR、PLR与PF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术前外周血NLR、PLR均与输卵管癌患者的FIGO分期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得出10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5个月,3年生存率为70.2%,5年生存率为52.8%。FIGOⅠ-Ⅱ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81个月,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和66.7%;FIGOⅢ-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6%和46.7%。高NLR组PFTC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低NLR组;高PLR组PFTC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低PLR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PFTC患者相应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NLR和PLR与PFTC患者预后有关,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术前NLR为输卵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NLR、PLR高水平组患者的生存期较低水平组短。2.NLR、FIGO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PLR水平升高可能与PFT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3.在监测肿瘤炎症反应方面,NLR联合PLR,能成为预测PFTC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宣小山,宣典发,宣博[2](2021)在《探寻1.5亿年前恐龙——地球上癌化的起源》文中认为癌症,不是现代病,在1.5亿年前,恐龙就得了癌症。2020年8月8日《参考消息》发表"恐龙也会得癌症"的文章中提到1989年发现的一块严重畸形的尖角龙腿骨化石其实是一种恶性肿瘤,很像人类的骨肉瘤。2020年12月18日《参考消息》:美国2020年首次发现的重大事件"2020新记录"中提到"恐龙骨中发现肿瘤",科研人员在尖角龙的标本中发现了骨肉瘤,并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这是首次确诊恐龙骨

窦豆[3](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潘怡[4](2019)在《基于自噬相关PTEN/mTOR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类间质性纤维化肺疾病,病因不明,早期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后期表现为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沉积并取代正常肺组织,预后差,死亡率高,IPF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且没有有效治疗措施。现代研究表明,低活性自噬已成为肺纤维化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在肺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TEN/m TOR信号通路是IPF中细胞自噬的主要调控通路。IPF按其症状描述对应传统医学“肺痿”、“肺痹”等病种,本课题组在长期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气虚血瘀是IPF的重要病机,采用补阳还五汤这一益气活血代表方干预IPF疗效显着。因次我们提出了假设,补阳还五汤的干预作用可能是基于自噬相关的PTEN/m TOR通路实现的,本研究从“细胞自噬”出发,以PTEN/m TOR信号通路为调控路径,继续探索补阳还五汤对IPF干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IPF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实验共分为3部分:1.实验一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目的:观察博来霉素所致纤维化小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补阳还五汤对其干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取一次性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水溶液的方法进行实验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实验组予高、中、低剂量的补阳还五汤进行干预,阳性对照组予以强的松,于造模后第7、14、28天分批处死小鼠,分离肺组织。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观测小鼠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摄食、皮毛、重量等),取肺组织行HE及Masson染色,进行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Szapiel评分,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结果:1.小鼠一般情况及肺组织肉眼形态学: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小鼠生长状况良好,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动作迟缓,饮食摄水减少,体重下降,脱毛,皮毛枯槁无光泽,呼吸急促可闻及喘鸣音,小便量增多,大便质稀,肛周见残留粪便,肺组织肉眼形态差。其他给药组小鼠一般情况及肺组织肉眼形态均优于模型组。2.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较,在7,14,28天3个时间点里肺泡炎与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升高,具有明显差异(P<0.01)。在7,14,28天3个时间点和模型组相较,补阳还五汤各给药组及强的松组积分下降明显(P<0.05)。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和其他各给药组相比在7,14,28天3个时间点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其他各组间相比无意义。结论:1.博来霉素气管注射可成功复制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2.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小鼠一般生命状况、肺组织形态,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前期肺泡炎阶段及后期纤维化阶段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以高剂量组最优。2.实验二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小鼠PTEN/m 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目的:探讨PTEN/m TOR信号通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补阳还五汤对其调控作用。方法:模型制备及分组、给药、取材同实验一。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PTEN蛋白、m TOR蛋白、核糖体S6蛋白、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小鼠肺组织m TOR蛋白、核糖体S6蛋白表达。结果:1.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肺组织PTEN表达水平在7,14,28天三个时间点内较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强的松组PTEN表达水平较相同时间点的模型组显着下调(P<0.01),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和强的松组PTEN表达水平在14天时均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TEN表达与同时间内强的松组,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相比在三个时间点下降明显(P<0.01)。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与强的松组在三个时间点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m TOR表达的影响:(1)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m TOR表达水平在7,14,28天三个时间点内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和强的松组肺组织m TOR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在三个时间点较同时间点强的松组,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相比下降明显(P<0.01)。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与强的松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法:模型组肺组织中m TOR表达水平在7,14,28天三个时间点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和强的松组m TOR表达水平在28天时较模型组有所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各给药组m TOR表达水平较同时间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其他给药组相比,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m TOR表达在第7天显着下降(P<0.0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和强的松组相比14天时明显下降(P<0.05),和中、低剂量组比较14天时下降显着(P<0.0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28天时和同时间点强的松组,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比较有所下降(P<0.05)。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在各时间点和强的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S6表达的影响:(1)蛋白质免疫印记法: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在7,14,28天肺组织中S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补阳还五汤各给药组和强的松组S6表达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S6表达水平在7天时和强的松组及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14天时与强的松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相比下降明显(P<0.01),与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相比无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28天时与强的松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14天时与强的松组(P<0.0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P<0.05)相比下降明显,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法: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在7,14,28天肺组织中S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7,28天补阳还五汤各给药组和强的松组S6表达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降低明显(P<0.01),14天时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和模型组相比降低(P<0.05),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明显(P<0.01)。7天时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S6表达较强的松组及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组下降明显(P<0.01),14天时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S6表达较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有所下降(P<0.05),与强的松组相比无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28天时和强的松组相比下降明显(P=0.01),与中、低剂量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p-S6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在7,14,28天肺组织中p-S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补阳还五汤三个给药组及强的松组p-S6表达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均有所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7天时与强的松组、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相比下降(P<0.05),与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相比下降明显(P<0.01),14天、28天时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较强的松组及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其他各组之间相比p-S6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时PTEN/m TOR信号通路活化。2.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上调PTEN/m TOR通路中PTEN蛋白表达,下调m TOR蛋白、S6蛋白、p-S6蛋白表达,表明补阳还五汤可抑制PTEN/m TOR通路信号活化。3.补阳还五汤通过抑制PTEN/m TOR通路发挥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3.实验三补阳还五汤通过上调细胞自噬干预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索细胞自噬参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的机制,及补阳还五汤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模型制备及分组、给药、取材同实验一。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 Protein 1 Ligjt Chain 3,MAP1LC3-Ⅱ)蛋白、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sequestosome1)表达,电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自噬情况。结果:1.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LC3-Ⅱ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假手术组相比,第7天(P<0.01),14、28天(P<0.05)模型组肺组织LC3-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全部给药组和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LC3-Ⅱ表达水平均有所增高(P<0.01)。在7,14天时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效果最佳,与强的松组、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28天时与强的松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比较增高明显(P<0.01),与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比较增高明显(P<0.05)。其他各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2.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p62蛋白表达的影响:在7,14,28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肺组织中p62表达显着上调(P<0.01)。全部给药组和同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p62表达水平有均有所降低(P<0.01)。在7,28天时,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效果最佳,p62含量较其他给药组均有大幅降低(P<0.01),14天时与其他给药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其他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自噬情况的影响:7天各组小鼠肺组织自噬情况:组间细胞形态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最佳,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最差。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自噬小体数量最多,其他组间差异性不明显。14天各组小鼠肺组织自噬情况:组间细胞形态假手术组最佳,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最差。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自噬水平最高,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与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自噬水平最低,其余组间差异性不明显。28天各组小鼠肺组织自噬情况:组间细胞形态假手术组最佳,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最差。自噬水平假手术组最低,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最高。结论:1.自噬不足参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2.气虚血瘀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是其治疗大法。3.补阳还五汤通过抑制PTEN/m TOR通路激活自噬发挥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

张惜燕[5](2019)在《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60余年来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分类整理病机创新理论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医病机创新理论体系的构建,全面展示现代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现状,深入探讨现代中医病机理论的演变规律,明确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路径,以期能补充丰富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体系,推动构建当代中医病机学。方法:充分收集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在对“病机创新理论”的范畴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对象及目的,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文献查找、筛选,再依据逻辑分析法、科学哲学研究法对提取归纳的病机创新理论进行概念规范、特性厘清、层级划分、分类鉴别,创新性质及其临床意义的评价,病机创新理论演变规律的分析,最终构建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结果: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1)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要素、分层、分类)对“病机”进行科学定义,从而准确指导病机创新理论的评价研究。病机作为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机理的本质概括,以因、位、性、势四者为基本要素,可分为单一病机与复合病机两类,层级划分是对病机从宏观到具体的准确把握。现代对“证”的内涵研究认识未达统一,病机与证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2)系统梳理病机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依据内容划分为毒邪病机、络病病机、毒损络脉病机、伏邪病机、玄府病机、情志病机、上火病机、复合病机及其他病机九个方面。界定各病机理论的概念或含义,厘清其形成原因、致病特性、致病机理、临床表征、生物学基础、鉴别分类、创新应用等,理清其逻辑层次,展示病机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初步形成了共识性的病机创新理论。(3)从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到建立,深入剖析其所存在的内容不确定、层级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构建创新性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以脏腑经络分系统,以外感内伤分类病,明确系统病机与类病病机的概念内涵及要素;二是明确内生五邪病机是内伤病机,应归属于类病病机范畴;三是初步将病机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体系。(4)剖析中医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规律,建立病机理论创新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四大影响因素,包括哲学思维、疾病谱变化、现代科技和其他因素;探索了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三大模式,包括临床实践的总结概括,经典理论的挖掘诠释,病机假说的检验验证;提出了病机理论的创新路径和整体要求。结论:界定“病机”“伏邪”“玄府”“情志病因”“上火”等概念范畴,为病机创新理论的研究和病机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梳理总结毒邪病机、络病病机、毒损络脉病机、伏邪病机、玄府病机、情志病机、上火病机、复合病机及其他病机九个方面的病机创新理论,可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创新构建一个内容明确、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阐明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研究病机理论的创新规律,为病机创新理论的系统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病机创新理论。诸方面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了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促进了现代中医病机学的发展。

姚霏,鞠茹[6](2018)在《医疗内外的社会性别——近代中国子宫癌的认知、发病与诊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医学实践与中国女权思潮的共同推进下,子宫癌知识开始在近代中国社会传播。西方医学不仅掌握了对近代中国子宫癌高发的原因和状况的评判,更主导了子宫癌的诊断和治疗。然而,横亘在中国患者与西方医疗之间的障碍,除了财力的限制之外,传统性别观下的身体观和中西医疗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近代中国女性子宫癌诊断不力、治疗有限的原因。文章将医学与史学进行学科交叉,强调文化因素特别是社会性别观念对近代中国子宫癌认知、发病与诊疗的影响。事实上,社会性别观念等文化因素同样影响着当代的子宫癌诊疗。

邵灿灿[7](2018)在《理气化痰法联合心理疏导治疗DTC术后(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理气化痰法联合心理疏导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DTC术后气郁痰阻证的患者,给予“理气化痰方联合心理疏导”的治疗。以3个月为治疗周期,治疗前后对照,记录观察指标(中医证候评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比较治疗前后试验结果。结果:1.收集的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性别分布:女性29例,占80.6%,男性7例,占19.4%,男女比例为1:4.1;年龄分布:18岁-30岁之间为3例,占8.3%,31岁-50岁之间为14例,占38.9%,51岁-65岁之间为19例,占52.8%;病理类型分布特点:乳头状癌34例,占94.4%,滤泡状癌2例,占5.6%;手术方式为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有14例,占38.9%,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的有22例,占61.1%。2.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总有效率88.89%。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在咽部异物感、胸胁乳房胀痛、情志抑郁易怒、食欲减退、呃逆嗳气、口苦、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后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常模相比:治疗前患者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因子等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SCL-90总分、抑郁、焦虑及恐怖等因子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因子得分比较: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患者血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理气化痰法联合心理疏导能够降低DTC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能够安全有效缓解术后临床不适症状,尤其对改善心理症状疗效显着,从而提高DTC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水平。

孔繁飞[8](2017)在《张铁忠教授防治老年病学术思想及从“六郁”论治忧郁伤神型不寐临床研究》文中提出张铁忠,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本研究通过访谈、文献分析、临床研究的方法,梳理张铁忠教授的学术脉络,挖掘、整理、凝炼张老师论治老年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张老师诊治老年病的学术经验,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共享和传承。本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术渊源通过系统梳理张铁忠教授代表性论文与论着、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内容,并对照历代文献医家论述,总结老师的学术渊源,分析出张老师的学术观点。张铁忠教授的学术思想根源于四大经典及金元四大家的经典理论,融汇易水学派、丹溪学派之学,对李东垣、朱丹溪的着作,钻研尤勤。明清医家,推崇陈士铎及程钟龄之学。他深受东垣“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观点影响,重视脾胃,遣方用药处处顾护脾胃之气,同时,又不拘泥于东垣,在老年病的治疗中重视调补脾肾;对东垣“风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有所发挥,基于对“风药”特性的认识,将风药运用于驱邪外出、条畅气机、开郁散结、活血化瘀、燥湿化痰、引经报使等,广泛取效。张老师深受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影响,老年人补益当以护阴精为本,多选用滋而不腻之品;深研“气、血、痰、郁”四伤学说,从痰论治“顽症”、“怪病”及疑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认为老年多“郁”,善从“郁”入手诊治老年性疾病。张老师十分推崇陈士铎的创新精神,并深受其启发:受其痰邪思想的影响,认为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更与痰邪密切相关,注重病理产物的兼夹为患,从痰湿、痰热、风痰、痰瘀进行辨证施治。注重心肾相交理论在老年病调治中的作用,深刻认识生慧汤、桑螵蛸散、天麻钩藤饮的制方原理,认为其为交通心肾理论的运用;善用调补法治疗老年病。深研程钟龄《医学心悟》,发挥运用书中所载验方颇有疗效。如以止嗽散加减化裁治疗“风咳”;以贝母瓜蒌散治疗燥咳;认为神仙解语丹核心功效为“祛风痰,豁痰开窍”,扩大其使用范围,运用到一些顽疾怪病治疗;以程氏萆蔛分清饮治疗前列腺疾病,分析其取效的原因,认为老年患本病多为脬气虚寒,方能温阳化气,另外一方面,此类疾病的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石菖蒲与莲子心配伍有交通心肾之意;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安神定志丸治疗心虚胆怯,心神失养而致的不寐、心悸、郁证等疾患,效果良好。综上所述,张铁忠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又接受了系统的院校教育,中西医并举,推崇四大经典理论,对易水学派、丹溪学派研究较为深入,并深受陈士铎、程钟龄之学的影响,老师博采众长,在老年病中重视顾护脾胃,以“痰”“郁”治疗杂病,重视交通心肾理论的运用,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最终形成了治疗老年病重视痰、郁、虚的学术思想。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张铁忠教授潜心研究老年病的诊治数十年,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认为老年多“虚”,论治注重调补,尤重脾肾;身心同病是老年病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老年多“郁”,论治时需身心兼顾;强调在治疗上要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衷中参西;老年病具有症状隐匿,病史缠绵,多病相兼,虚实夹杂的特点,在诊治时要善抓主证,以便找出核心病机;由于老年人五脏俱虚,水液代谢相关之脾肾尤甚,加之气机升降失常,存在痰邪致病的病理机制,因此痰邪为患,无处不在,祛邪首重化痰;在处方用药方面,老师善用成方,慎用自方,选方不拘经方、时方,深刻理解,圆机活用;老年人五脏皆虚,脾胃运化功能衰退,因此要顾护脾胃,知常达变。提出“大肠积滞”、“水瘀”、“老年多郁”等观点,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张铁忠教授辨证治疗老年杂病,在老年高血压病、中风、胸痹、不寐、胃脘痛、便秘等病证的治疗上具有独到的体会,本文详细总结了老师对以上病证的特色经验,并附典型医案。老年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以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心神不宁为多。治疗当柔肝滋肾,育阴潜阳,清心安神。张老师认为,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力专,但补肝益肾之力略显不足,故当加强滋补下元、益肝柔肝之力,老师在天麻钩藤饮基础上酌加生地、熟地、山萸肉、旱莲草、女贞子等填补真阴之品,并参考近贤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之意,酌加元参、天冬、麦冬、杭白芍等滋阴清热、壮水涵木之品,及龟板、生龙骨、生牡蛎等益阴潜阳、镇肝熄风之品,使组方更为全面,以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清心安神之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张铁忠教授在治疗胸痹时,除了重视痰、瘀、虚、气滞,尤其重视“痰瘀交阻”和“郁”在本病的发病、治疗中的作用,针对痰瘀交阻的病机,总结出治气为先,重视温阳,治痰治瘀分清主次,祛邪不忘扶正四点注意事项;此外,重视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共病的中医理论基础,认为老年心血管病多为“双心疾病”,因此治疗时予“双心同调”之法。中风后失语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症状,张老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风痰瘀血阻于舌络,治疗上需祛风涤痰活血通络开窍,制方时要着重于化瘀祛痰开窍,痰瘀同治,老师多以“祛风痰,豁痰开窍”之神仙解语丹配伍活血通络之品加减治疗。不寐一证在老年属阴虚证者亦多常见,阴虚火旺也是老年不寐证的常见病机之一,老年人因年老体虚,中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又因年老肾阴耗损,更加导致阴血亏损,因此临床上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作用的“天王补心丹”在老年不寐证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老年人之胃脘痛虚证远多于实证,常见虚实夹杂,单纯实证甚少,以脾胃虚寒和寒热错杂多见,久病者气阴两虚。张老师特别强调:胃脘痛一证,要重视胃阴不足之处理,若舌红少津,多为胃阴已伤,当酌加具有润养胃阴之品,如石斛、百合、玉竹之类,常获良效。张铁忠教授提出“从积滞论治便秘”。以补肾健脾,消积导滞为治疗大法,温肾益精治其本,消积导滞、润肠通便治其标。在治疗上润下为主,缓下为宜,慎用攻下之品。张老师以《景岳全书》济川煎方为基础,配合健脾、升降、温润药物的使用,加减变化,拟定加减济川煎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神经病变所致的便秘临床效果颇佳。第三部分从“六郁”论治忧郁伤神型不寐的临床研究失眠的发病率非常高,各类原因中心理因素占主导作用,其中很多失眠患者伴随焦虑抑郁心境。因此,精神障碍与失眠共病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西药治疗本病多采用安眠药或具有催眠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然而每种西药治疗方案都有无法避免的弊端,比如需要长期服药、副反应、药物依赖等。松弛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疗法等其它疗法适合轻症和辅助治疗,然而其应用又受到专业人员缺乏的限制。中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对人体具有全身调节的作用,尤其对功能性疾病的疗效肯定,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中医药疗法治疗伴随焦虑抑郁心境的失眠,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张铁忠教授重视情志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发挥了“郁”病理论,从朱丹溪提出的“六郁”入手,解释由情志因素导致的失眠的病因病机。根据“不寐”和“六郁”的密切关系,及情志疾病导致的失眠在临床表现上具有的“六郁”的表现,受“主明则下安”理论提示,结合病变脏腑的特性。张铁忠教授确立了从“六郁”调治忧郁伤神型不寐的思路。以越鞠丸合安神定志丸为基础化裁出“越鞠安神汤”,调畅气机、安神定志,治疗中医属于忧郁伤神证型不寐效果颇佳。为此,开展本研究观察纯中药治疗由情志因素导致的,属于忧郁伤神型不寐的疗效,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一步与西药比较,旨在揭示其对患者失眠、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阐明中医治疗情志因素导致失眠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目的:评价从“六郁”论治忧郁伤神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忧郁伤神型不寐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越鞠安神汤,对照组口服唑吡坦片,连续用药4周,采用PSQI对患者睡眠障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6个分项评分和总分;采用忧郁伤神型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对中医证候进行评估,观察失眠、多梦易惊、情志抑郁,头晕神疲,不欲饮食等证候,比较各项目的评分和总分;治疗前后分别采用HAMD-17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估。采用尼莫地平法,以PSQI的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②PSQI分项及总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睡眠效率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654>0.05,对照组P=0.081>0.05,其它各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睡眠因子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睡眠效率因子治疗前后变化比较有差异,P=0.026<0.05,其它各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对照组在睡眠质量改善方面优于治疗组,P=0.030<0.05,两组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项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4周后,各因子变化情况比较无差别。③主要中医证候比较。组内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各主要中医证候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情志抑郁和不欲饮食证候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多梦易惊、头晕神疲证候及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主要中医证候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对照组不欲饮食证候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410>0.05;失眠、多梦易惊、情志抑郁、头晕神疲证候及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失眠和多梦易惊中医证候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不欲饮食中医证候指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各项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情志抑郁和不欲饮食两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情志抑郁指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0.01,不欲饮食指标比较有差异,P=0.015<0.05。其它各项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④HAMD-17总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2周及治疗4周以后,两组HAMD-17总分均降低,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2周以后,两组总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有显着性差异;治疗4周以后,两组HAMD-17总分进一步降低,两组总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有显着性差异。⑤采用尼莫地平法,以PSQI的减分率判定疗效,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50例,治愈0例,显效2例,有效3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对照组52例,治愈0例,显效2例,有效2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57.69%;经x2分析,P=0.098>0.05,无统计学意义。⑥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从“六郁”论治忧郁伤神型不寐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失眠和主要中医证候,同时改善抑郁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讨论:情志因素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情志内伤是忧郁伤神型不寐的发病因素,心神不安、神不归舍是其病理基础。临床上,由情志因素导致的失眠大多病程日久,情志因素的影响起初在“气”,逐渐由气郁而衍生血、火、痰、湿、食诸郁,常常形成虚实夹杂,气血阴阳失调之证。本病病位在心、肝,与脾、肾密切相关,病因为情志所伤所致“郁”,病机为“六郁”导致心神失养、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血阴阳失调。根据不寐的发病与情志内伤相关,及忧郁伤神型不寐在临床表现上具有“六郁”的表现,受“主明则下安”理论提示,结合病变脏腑的特性,张铁忠教授确立了从“六郁”治疗忧郁伤神型不寐的思路。治以解郁安神定志。老师以《丹溪心法》越鞠丸合《医学心悟》安神定志丸为基础,拟定越鞠安神汤,本方由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党参、茯苓、茯神、生龙骨、石菖蒲、远志、合欢花、炒枣仁等13味中药组成,通过形神相合的方法治疗忧郁伤神型不寐,效果颇佳。方以越鞠丸中苍术、川芎、香附、栀子、神曲解六郁。《景岳全书·寐》说:“盖寐本乎,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故张老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合入安神定志丸。党参、茯苓、茯神补心气、安心神,远志、石菖蒲化痰安神,龙骨镇心安神。合入合欢花解郁安神。炒枣仁养心安神。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解郁、补心宁神、安神定志之功。综观全方,性味辛苦甘平,归心、脾、肝经,通补相兼,组方立意切合忧郁伤神型不寐心神失养、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基本病机。经过临床试验:PSQI评分比较,说明本方可改善睡眠,疗效与唑吡坦相当;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表明本方除了改善睡眠,在改善情志抑郁和不欲饮食等日间功能方面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HAMD-17评分比较,说明本方在治疗失眠的同时,可协同改善抑郁症状,且效果显着,起效更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证实中药越鞠安神汤同西药对照组有相当的疗效。本方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创新观点:“从六郁论治失眠”丰富了失眠的治疗思路。本研究首次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观察越鞠安神汤对忧郁伤神型不寐患者失眠、抑郁的影响,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受老师启发,本人将六郁病机运用于身心疾病的辨治,提纲挈领,执简驭繁。

王德娟[9](2013)在《断岩汤治疗晚期乳腺癌气血两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断岩汤治疗复发或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气血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两虚型的复发或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内分泌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服中药断岩汤治疗。内分泌药物的选择应用阿那曲唑1mg/d(瑞宁得)。中药汤剂,由我院中药制剂室统一煎制,真空包装,150ml,早晚各服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28天作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观测,重点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改变等。结果:1.近期疗效:治疗组CR0例,PR4例,SD23例,PD4例,临床有效率为13.3%,临床获益率为90%。对照组CR0例,PR2例,SD17例,PD11例,临床有效率为6.67%,临床获益率为63.3%。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2例,有效16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痊愈1例,有效15例,显效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4.两组治疗前后QOL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5.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断岩汤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术后复发或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具有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2.断岩汤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术后复发或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对其中医证候具有显着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3.断岩汤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对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有较好的作用,优于对照组;4.断岩汤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试验期间安全性良好。

罗蕾蕾[10](2011)在《腹水多项指标的鉴别诊断意义及其与臌胀分型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腹水是临床常见的病理性体征,其最常见的病因为肝硬化和恶性肿瘤,两者的治疗及预后大不相同,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腹水性质的“金标准”,但其敏感性低,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恶性腹水的可能。目的:本研究选取腹水端粒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CEA、CA125、CA19-9、CA153、LDH和ADA这8项指标,探讨其在鉴别肝硬化腹水和恶性腹水中的意义,并探讨各项腹水指标与臌胀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分型寻找客观依据。方法:选择腹水患者72例,其中肝硬化腹水患者31例,恶性腹水患者41例,分别检测其腹水端粒酶、CEA、CA125、CA19-9、CA153、LDH、ADA和SAAG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将腹水病例按中医臌胀相关分型标准,分为血臌29例,水臌22例,臌胀虚证21例,分析各指标在臌胀分型间的差异性;同时将3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血瘀证标准分组,血瘀型组20例,非血瘀型组11例,结合Child-Pugh分级,分析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恶性腹水组的端粒酶、CEA、CA125、CA19-9、CA153和LDH显着高于肝硬化腹水组,SAAG显着低于肝硬化腹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水ADA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端粒酶和SAAG、端粒酶和LDH、SAAG和LDH分别进行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和80.6%,90.2%和90.3%,92.7%和83.9%,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血臌组的SAAG水平高于水臌组(P<0.01);血臌组的SAAG水平高于虚证组,端粒酶及CA153水平则低于虚证组(P<0.05);水臌组与虚证组间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肝硬化血瘀型腹水组的SAAG及CA125水平高于肝硬化非血瘀型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SAAG、CEA、CA125、CA19-9、CA153和LDH对肝硬化腹水和恶性腹水具有鉴别诊断意义,腹水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腹水鉴别诊断的敏感性;SAAG可作为臌胀血臌分型的一个的指标;腹水端粒酶及CA153可能与臌胀虚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肝硬化血瘀型腹水组的SAAG、CA125水平较非血瘀型腹水组高,可能与血瘀型腹水组患者肝功能分级较差相关。

二、乳腺癌病因有新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病因有新说(论文提纲范文)

(1)术前NLR、PLR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研究资料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临床资料
    2.随访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治疗及随访
    2.NLR、PLR 预测患者预后的 ROC 曲线
    3.NLR与 PF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4.PLR与 PF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5.PFTC患者的生存情况
    6.不同NLR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7.不同PLR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8.不同分期 PFTC 患者的生存情况
    9.影响PFTC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研究进展及术前 NLR、PLR 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自噬相关PTEN/mTOR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PTEN/mTOR信号通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1.3 自噬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关系
        1.4 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2.本课题工作基础
    3.本课题研究思路
    4.技术路线图
    5.实验方案路线图
实验一 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1 材料
        1.1 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
        2.2 给药方法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2.5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及肉眼形态学观察
        3.2 小鼠死亡情况及原因分析
        3.3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4.讨论
        4.1 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4.2 阳性药物的选择
        4.3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4.4 中医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认识
        4.5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5.小结
实验二 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小鼠PTEN/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1.1 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
        2.2 给药方法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2.5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S6 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p-S6 蛋白表达的影响
    4.讨论
        4.1 PTEN蛋白
        4.2 mTOR蛋白
    5.小结
实验三 补阳还五汤通过上调自噬干预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
        2.2 给药方法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2.5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LC3-Ⅱ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p62 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肺组织自噬情况的影响
    4.讨论
        4.1 细胞自噬的概述
        4.2 细胞自噬的功能
        4.3 细胞自噬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关系
        4.4 细胞自噬与mTOR的关系
        4.5 补阳还五汤调控自噬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认识
    5.小结
结语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
    3 研究范畴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学方法
        4.2 逻辑学方法
        4.3 科学哲学方法
    5 研究路径
第一部分 中医病机概念创新研究
    1 病机的内涵
    2 病机的外延
        2.1 依据构成内容分要素
        2.2 依据等级关系分层次
        2.3 依据复杂程度分类
    3 病机与证关系研究
        3.1 证是疾病外候
        3.2 证是证候阶段本质
        3.3 其他认识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
    1 毒邪病机
        1.1 毒邪的内涵
        1.2 毒邪的外延
        1.3 致病特点
        1.4 创新应用
    2 络病病机
        2.1 络脉的含义
        2.2 络脉的生理
        2.3 病机含义
        2.4 创新应用
    3 毒损络脉病机
        3.1 病机含义
        3.2 创新应用
    4 伏邪病机
        4.1 伏邪概念
        4.2 形成机制
        4.3 致病特性
        4.4 创新应用
    5 玄府病机
        5.1 玄府的含义
        5.2 玄府的生理
        5.3 玄府的病理
        5.4 生物学基础
        5.5 玄府与络脉
        5.6 创新应用
    6 情志病机
        6.1 情志病因的概念
        6.2 情志病因的形成
        6.3 致病特性
        6.4 致病机理
        6.5 创新应用
    7 上火病机
        7.1 上火的含义
        7.2 病机形成
        7.3 致病机理
        7.4 临床表征
        7.5 生物学基础
        7.6 创新应用
    8 复合病机
        8.1 瘀热病机
        8.2 瘀毒病机
        8.3 痰瘀互结
        8.4 毒热病机
    9 其他病机
        9.1 脏腑风湿
        9.2 瘀血生风
        9.3 虚气留滞
        9.4 气虚浊留
        9.5 奇经病机
        9.6 体质与病机
    10 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1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形成研究
        1.1 教材病机体系
        1.2 专着病机体系
    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现状研究
        2.1 中医病机理论具体内容的确定
        2.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逻辑问题
    3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创新构建
    4 小结
第四部分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规律研究
    1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影响因素
        1.1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影响
        1.2 现代疾病谱变化的要求
        1.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
        1.4 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2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形成模式
        2.1 临床实践的总结概括模式
        2.2 经典理论的挖掘诠释模式
        2.3 病机假说的检验验证模式
    3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整体要求
        3.1 始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3.2 始终以多学科、多方法、多层次研究为手段
        3.3 始终以服务临床、提高疗效为目的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医疗内外的社会性别——近代中国子宫癌的认知、发病与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乘着医学与女权的西风:子宫癌知识的舶来与传播
二、首位之癌:医学话语权和传统性别观下的子宫癌高发
三、内诊、手术和放疗:诊疗方式背后的性别困扰
四、结论

(7)理气化痰法联合心理疏导治疗DTC术后(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2 疗效数据分析
    3 安全性指标评估
    4 脱落情况
讨论
    1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疗效
    2 燕树勋教授“理气化痰法”的临床应用
    3 组方配伍
    4 药物分析
    5 临床疗效的观察
参考文献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附录
    附录1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附录2 SCL-90症状评分量表
    附录3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8)张铁忠教授防治老年病学术思想及从“六郁”论治忧郁伤神型不寐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张铁忠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1 张铁忠教授简介
    2 家学渊源,系统学习
    3 取法经典,运用发挥
        3.1 承东垣之学,重视顾护后天
        3.2 尊丹溪之法,用药倡养阴,杂病崇四伤
        3.3 效法陈士铎,勇于创新
        3.4 研《医学心悟》,辨证施治
    4 师从名师,学验渐丰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张铁忠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
    1 张铁忠教授治疗老年病学术思想概述
        1.1 老年多虚,重在调补脾肾
        1.2 老年多郁,论治身心兼顾
        1.3 老年多痰,祛邪首重化痰
        1.4 善抓主证,切中核心病机
        1.5 顾护脾胃,未病先防
        1.6 善用成方,慎用自方
        1.7 衷中参西,重视实效
        参考文献
    2 张铁忠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2.1 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清心安神治疗老年高血压病
        2.2 治疗胸痹重视“痰瘀”和“双心”
        2.3 从痰瘀论治中风后失语
        2.4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治疗老年阴虚型失眠
        2.5 老年胃痛治疗经验
        2.6 从积滞论治老年便秘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从“六郁”论治忧郁伤神型不寐的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失眠的现代研究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不寐的现状
        综述三 朱丹溪“六郁”理论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疗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样本量估算
        2.3 简单随机分组
        2.4 治疗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定标准
        2.7 统计分析方法
        2.8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纳入脱落情况及原因
        3.2 基线比较结果
        3.3 疗效评价结果
        3.4 安全性评价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创新性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断岩汤治疗晚期乳腺癌气血两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古代中医学乳腺癌的研究述要
        1.1 关于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治法方药
        1.4 晚期乳腺癌的中医药研究述要
    2.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概况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2 临床表现
        2.3 诊断
        2.4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2.5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进展概况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终止试验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评价时点
        2.6 安全性评价
    3. 结果
        3.1 疾病疗效判定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4 生活质量(QOL)比较
        3.5 KPS评分变化情况
        3.6 安全性指标观测
讨论
    1 研究背景
    2 病机分析
    3 方药组成
    4 方药分析
        4.1 配伍意义
        4.2 现代药物研究
    5 临床疗效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10)腹水多项指标的鉴别诊断意义及其与臌胀分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腹水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及定义的探讨
        1.2 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1.3 中医辨证分型
        1.4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腹水的认识
        2.1 腹水的病因
        2.2 腹水的产生机制
        2.3 腹水的临床表现
        2.4 腹水的辅助检查
        2.5 腹水的诊断
        2.6 腹水的治疗
        2.7 预后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指标
        1.6 标本采集与处理
        1.7 主要试剂、仪器及方法
        1.8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肝硬化腹水组与恶性腹水组间各腹水指标的比较
        2.3 血臌、水臌及臌胀虚证各分型间腹水指标的比较
        2.4 肝硬化血瘀型腹水组与非血瘀型腹水组间的比较
    3. 讨论
        3.1 多项腹水指标在肝硬化腹水与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3.2 血臌、水臌及臌胀虚证间的腹水指标比较
        3.3 多项指标与血瘀型肝硬化腹水的关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乳腺癌病因有新说(论文参考文献)

  • [1]术前NLR、PLR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关系[D]. 徐东东. 青岛大学, 2021
  • [2]探寻1.5亿年前恐龙——地球上癌化的起源[J]. 宣小山,宣典发,宣博. 中国基层医药, 2021(06)
  • [3]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自噬相关PTEN/mTOR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研究[D]. 潘怡.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D]. 张惜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医疗内外的社会性别——近代中国子宫癌的认知、发病与诊疗研究[J]. 姚霏,鞠茹.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6)
  • [7]理气化痰法联合心理疏导治疗DTC术后(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观察[D]. 邵灿灿.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张铁忠教授防治老年病学术思想及从“六郁”论治忧郁伤神型不寐临床研究[D]. 孔繁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2)
  • [9]断岩汤治疗晚期乳腺癌气血两虚型的临床观察[D]. 王德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10]腹水多项指标的鉴别诊断意义及其与臌胀分型相关性研究[D]. 罗蕾蕾.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关于乳腺癌病因的新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