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推进“1234”工程

大连:推进“1234”工程

一、大连:推进“1234”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谭靖麒[1](2021)在《近室温起振的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热声发动机是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新型热机,可以直接将热能转化为声波,进而驱动发电或者制冷等负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热声发动机中引入气液相变过程,有助于降低起振温度。但是,目前气液相变工质类型热声发动机仍旧无法利用近室温低品位热源。此外,该类型热声发动机的压力振幅和输出声功均较低。为进一步探索气液相变强化热声转换过程的作用机理,实现热声发动机近室温起振及低温位热源驱动下的高效运行,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计算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性能,以初步筛选发动机的适用工质。分别构建了采用纯工质和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热力学模型。采用不同的纯工质、共沸混合工质和非共沸混合工质,系统的单位质量做功量和单位体积做功量的变化较为明显,而其热效率的变化相对较小。基于热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选取六种纯工质、三种共沸混合工质和九种非共沸混合工质开展后续模拟和实验。通过选择合适的可相变工质,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可以获得比气体工质行波型热声发动机更高的单位体积做功量、热效率和相对卡诺效率。(2)建立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声电类比模型,对系统进行模拟研究与性能优化。声电类比模型考虑了回热器粘性效应产生的热损失和热弛豫效应产生的声容,并引入了回热器固体材料热物性的影响。与以往的线性温度分布换热器模型相比,声电类比模型对起振温差和谐振频率的预测均更为准确。基于该模型,探究了反馈管、置换气缸、动力气缸、蒸汽管和负载管的直径和长度对起振温差和谐振频率的影响。在研究的直径和长度变化范围内,采用直径较小、长度较长的动力气缸和直径较大、长度较短的负载管可以降低起振温差,而采用直径较大、长度较短的负载管和直径较小的置换气缸则有助于提高谐振频率。(3)设计并搭建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实验系统,成功实现热声发动机近室温起振,创低温位起振纪录。在冷、热端换热器间引入丝网型回热器,并在负载管处引入气库。随后,实验研究了气液相变热声发动机的起振-稳定振荡-消振全过程。在起消振过程中发现气液相变热声发动机存在起消振温差不一致的滞后回路现象。随后,实验探究了回热器和调相单元的结构参数及工质种类对起振温差、消振温差和谐振频率的影响。通过对回热器和调相单元的优化设计,系统的最小起振温差可低至7.1℃(热端温度为18.1℃),是目前常规尺寸热声系统的最低起振温差纪录。(4)实验研究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输出特性,验证低温位热源驱动下实现声功输出的可行性。实验探究了回热器丝网材料、调相单元和工质种类对输出压比、声功、热声效率和相对卡诺效率的影响。采用可用热容较大的回热器丝网材料、长度较长的负载液柱和容积较大的气库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输出性能。此外,分别选用不同的纯工质、共沸混合工质和非共沸混合工质,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均能在80160℃的冷热端温差范围内稳定运行。当冷热端温差约为139℃且选用环保工质R1234ze(E)时,系统可以获得最高19.3%的相对卡诺效率,为目前气液相变工质类型热声系统的最高相对卡诺效率,对应的热声效率和输出声功分别为6.3%和11.3 W。

高天泽[2](2021)在《跨临界压力下碳氢化合物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超燃冲压发动机表面的热防护问题,包含主动再生冷却技术在内的众多冷却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再生冷却技术作为主动冷却技术的典型,其利用机载燃料作为冷却剂冷却高温壁面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燃料在冷却通道流动过程中伴随高温高压、高热流密度、大过热度的工况条件以及汽液物态转化的复杂过程,加之本身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诸多特点决定有必要对碳氢化合物在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实验手段首先以环己烷、正戊烷及其不同配比混合物作为工质对其在亚临界压力下水平光滑圆管中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依据主流温度、内壁温度、传热系数和Nu/NuDB为指标,将传热过程分为液相传热-两相传热-汽相传热三个阶段;传热强化过程中过冷沸腾占据主导作用,其对于临界热流密度(CHF)影响显着;对于混合物传热,物性变化作用大于传质阻力带来的影响。结合实验数据,将CHF实验结果与经典预测公式进行对比,在Katto-Ohno关联式基础上引入入口过冷度对CHF的影响,得到了适用性与精度更好的预测模型。其次,对不同工质在超临界压力下水平光滑圆管中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参考主流温度、内壁温度、传热系数和Nu/NuDB的划分指标,量化了正常传热-传热强化-传热弱化三个阶段的区间划分,其中系统压力、质量流量、加热入口温度、热流密度和组分变化对于传热特性影响显着,而浮升力和热加速效应在本文工况条件下对传热特性影响可忽略。传热强化过程中近壁面流体物性变化对于传热的影响占据主导作用,结合物性修正与传热阶段的划分提出适用于各阶段的超临界流体传热关联式,预测精度较好。本文将超临界压力下发生传热弱化时对应的热流密度定义为超临界压力下的极限热流密度(qc),对其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压力越高、质量流量越大、加热入口温度越低、环己烷质量百分数越高,极限热流密度越高。基于实验数据,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得到qc的预测公式。

李新阳[3](2021)在《全剪切压电四维测力仪研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制造业也朝着高端化、细分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机床作为新世纪制造业的核心,其智能化技术中的机床监控及测量需通过传感器/测力仪进行实现。切削力的准确获取对于机床的监测精度至关重要。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频率高,力幅值范围大,切削方式多变,测量环境干扰因素多,从而给测力仪的设计带来了重大挑战。本文面向测力仪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的设计要求,对传统压电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测量方法,设计了新型传感器及测力仪,对传感器及测力仪性能进行了分析及实验验证。本文从现有压电测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开展仅采用压电石英中剪切效应晶片进行四维力测量方法的研究,进行实验验证。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获得了常用的x0和y0两种切型石英晶片特点。分析了传感器受力与晶片受力之间的分载关系,获得了晶片受力损失模型,进而得出灵敏度变化规律;建立了石英晶体的压电系数矩阵,得到了导致两种切型晶片产生横向输出的干扰力数量;分析了高温环境下三向压电测力单元及传感器输出情况,获得了干扰的敏感方向与两种晶片测量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出y0型晶片测试性能理论上优于x0型的结论。提出了仅采用y0型一种晶片进行四维切削力测量的新方法。将一定数量的具有剪切效应的y0型晶片进行四周环绕布置,对每个方向分别进行了晶片布置方式选择,建立了新方法的理论输出模型,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能够进行四维力测量;根据新方法中y0型晶片的布置规律,设计了剪切型二维三向力传感器,溯源了剪切型传感器内晶片与晶片之间、晶组与晶组之间的装配误差与传感器相间干扰之间的关系,根据相间干扰要求获得了误差范围;设计了以剪切型传感器为核心部件的剪切型四维测力仪结构,对测力仪中关键件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针对测力仪结构进行了预紧方式选择以及预紧力大小的计算,保证测力仪能够处于最佳的测量状态。分析了所设计的剪切型测力仪的整体性能。溯源了侧向受力时测力输出损失原因,获得了在测量侧向力时由于仅有剪切型晶片导致的力值损失规律,通过对测力单元结构进行变形量获取实验以及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出输出力值与输入力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理论输出模型以及侧向分载分析结果,计算出测力仪四个方向量程,为测力仪使用提供基础;根据理论输出模型,获得了外力大小与力作用点之间的匹配关系;分析了测力仪装配时传感器的装配误差与测力仪相间干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传感器安装偏角与相间干扰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测力仪相间干扰要求,提出装配容差范围,实现测力仪高精度装配,提高测力仪测试精度。进行剪切型传感器与测力仪性能检定。对传感器进行静态性能标定实验,施加两个方向的标准力,获得四个传感器每个方向的线性度、重复性等指标;同样对测力仪施加四个方向的标准力及力矩,得到测力仪的静态性能;并对测力仪进行动态敲击实验,获取测力仪的固有频率;对测力仪进行了抗环境干扰实验,主要针对环境温度变化对测力仪性能影响进行实验验证。通过静动态标定试验及热干扰实验,表明该测力仪能够进行切削测量,并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工况的切削力测量,并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钻孔实验,数据表明测力仪测试精度较高。本文通过对比x0切型晶片与y0切型晶片,提出了仅采用y0型一种晶片进行四维力测量的新方法,应用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等手段,对新方法中的剪切型二维三向力传感器及测力仪进行了设计及分析,并对测力仪进行了性能检定实验。实验表明,测力仪能够实现四维力加载下的力测量,线性度与重复性均小于1%,相间干扰小于国际组织要求的5%,热场下实验验证了该测力仪能够在高温下进行力测量,且测试结果与非热场下结果相差无几,验证了该四维力测量新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强抗干扰能力测量。

张颖,吴晓光,孙婵婵[4](2021)在《旗帜之光引领电力营商环境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创新实施"党建+营销服务"工程,以党建引领营销工作,在加强党员服务队建设、打造"1234阳光办电"体系、构建"一卡一号"便民服务机制上下功夫,凝聚攻坚力量,用户在获得电力时限、费用和便利度方面的体验得到大幅改善。

尚尔康[5](2020)在《半定制公交系统的站点选址及路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之决战决胜之年的到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也使得各大中型城市的交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现如今,虽然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日趋进步,但是现存的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的组织形式仍然有待加强完善。因此,本文进一步发掘现有公交系统不足,从需求响应型公交和定制公交出发,提出一种半定制公交的概念,并且对这种半定制公交系统站点的选址和路径的设计进行了相应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国内外需求响应型公交和定制公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本文的意义和目的。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提出半定制公交的相关理论,并总结其关键因素,对半定制公交系统进行相应设计。然后,对半定制公交系统的站点选址方法进行研究,将服务站点分成固定站点和随机站点两类,分别设计了基于DBSCAN和K-means混合算法的固定站点选址方法和基于出行需求和POI的随机站点选址方法,并以位于大连市高新区的七贤岭轨道站点的附近区域作为研究范围进行了站点选址的算例研究,为半定制公交系统的服务站点的选址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本文对半定制公交系统的路径设计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半定制公交系统路径设计的混合整数模型,并构建算例,采用精确算法使用YALMIP工具箱在MATLAB软件中调用CPLEX软件进行算例求解,验证了该半定制公交系统路径设计模型的可靠性,提供了一种解决半定制公交系统的路径设计模型。

李梦娟[6](2020)在《环境规制下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布局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特种集装箱作为可重复利用的现代化装载容器,在物流运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使用过程中,特种集装箱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坏,为确保破损箱、污染箱再次快速、高效的投入使用,提高箱子周转率,就需要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的布局更加合理化。但现在,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不能够满足现有的修箱和清洗需求,不能为需求者提供稳定的服务,造成特种集装箱周转率低、箱源紧张、浪费大量财力和交通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特种集装箱的清洗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修洗箱点的建立会引起周围环境的变化,国家对环境问题逐步重视,各城市具有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过强,会使修洗箱点的牌照办理和审批流程困难,投资成本过高,发展受限,甚至中间被迫迁移。所以对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做出科学全面的选址尤为重要,不仅可以缓解箱源紧张的问题,还能节省社会交通资源、降低社会成本和企业成本,有利于修洗箱点的长期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在环境规制下对特种集装箱的修洗箱点进行布局优化。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梳理环境规制和选址问题的研究现状。深挖影响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选址的各种因素,最终建立以环境影响因素为主导,自然因素、基础设施、外部环境因素为辅的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备选方案遴选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修洗箱点的初步选址。接着从建站成本、运输成本、惩罚成本、运输碳排放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五方面分析,建立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选址的最小成本模型。最后对L公司进行实例分析,应用MATLAB进行求解,对模型的实用性进行验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内容的创新。1)本文将环境规制和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相结合,充分考虑了环境规制对其选址的影响,完成第一阶段的初选址。2)在第二阶段选址模型中,引入环境损失成本,能够更直观认识修洗箱点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时,把半径约束、惩罚成本、运输碳排放成本引入模型,建立最小成本优化模型,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选址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为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的选址提供了一套完整流程,为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的选址提供理论支持。

季红颖[7](2020)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三省的城镇化率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已明显滞后,城镇化速度趋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无法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陷入困境。东北三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动力系统缺乏协同发展等,因此我们亟需从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出发,来找到适合东北三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理论、演化理论、系统理论及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初步构建了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采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等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动力进行测度,并对动力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来度量其动力协同效应,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快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目前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利益分化,迫切需要系统地分析研究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及其协同效应,以充分发挥及释放动力机制的内生效应。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阐述新型城镇化及其内涵、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协同效应概念;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概念。梳理了城镇化动力发展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系统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构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理论框架。基于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亟需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动力系统及其运行原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及协同发展理论框架体系。第四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评价。对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梳理,并分析了其城镇化空间格局,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各地级市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及比较。第五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在测度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分析动力时空演化特征,评价动力作用及其绩效,探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结构及动力特点,以此明确动力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完善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第六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度其协同效应,分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是否存在协同,影响方向和力度如何,区域间的差异有多大,为合理分析和预测东北三省未来新型城镇化动力格局新变化提供依据,从而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协同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此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文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了2000-2017年数据,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一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中有升,趋势向好发展,但各省之间、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呈现出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逐渐提升、市场动力趋于增强、政府动力波动性大、综合动力趋于平缓等特点。三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已逐渐演变为内源和外向动力、政府和市场动力共同作用的多元动力,空间演化差异性显着。四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动力结构并不均衡,动力绩效地区间差异性较大。五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向好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六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动力协同发展体制和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如何释放协同效应推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即切实保障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完善动力体制,对管理体制及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第三,释放协同效应,注重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协同发展、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效应、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四,转变发展模式,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问题、重视城镇信息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第五,推动城镇化的多规融合,从规划滞后转向规划超前、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结合;第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营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徐智斌[8](2020)在《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可靠性作为船舶管理提升和船舶技术发展的关键要义,其网络可靠性愈发受到业界重视并相继被写入行业监管和技术指导文件。网络可靠性按数据化层次可分为信息网络可靠性和控制网络可靠性,其控制网络可靠性是船舶电站领域热点研究课题。本课题以提升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故障容错能力和动态调整能力为目标,开展了热备冗余系统功能设计和自动控制系统功能设计,相关研究对于提升控制网络可靠性水平和船舶电站系统性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基于可靠性特征曲线理论分析,从单元故障率层面为控制器件选型提供理论支撑;运用逻辑框图法开展电气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可靠性分析,为控制系统冗余设计提供静态理论支撑;运用马尔可夫法开展电气单部件系统和双部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为控制器件热备运行提供动态理论支撑。第二,针对自动控制系统功能配置机制,基于船舶电站控制性原理分析,运用分布式控制理念开展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开展发电机组Motion PLC控制器接口分配和组态配置,运用模块化理念开展船舶电站自动准同步并车功能和自动调频调载功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第三,针对热备冗余系统功能配置机制,基于船舶电站可靠性理论分析,开展船舶电站Station PLC控制器自动化功能基础设计和故障自诊断功能软件设计,运用并联式冗余系统结构和软件化编程实现手段,在硬件层面配置Station-R PLC控制器并在软件层面主备状态确定和实时数据备份来实现热备冗余功能;运用集中式管理理念开展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监控功能设计,通过“PC机+触摸屏”硬件配置和通讯组态软件编程来实现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人机交互功能。第四,基于船舶电站物理仿真系统实验平台,开展船舶电站控制系统功能基础调试及规范性验证,开展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综合调试及规范性验证,经实验验证,控制系统功能运行指标满足海船入级规范和船舶检验指南等相关行业要求;另外在船舶电站可靠性特征量衍变与可靠性管理方面论述了些许思考。

曾维武[9](2019)在《船舶低温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的性能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国际海事组织对运输船舶的能效和燃油使用提出了日益严苛的要求。为了满足船舶能效标准和降低船舶营运成本,船舶需要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成效。船舶柴油机消耗的燃油所产生的热量只有不到50%用于船舶运行,其余热量通过各种途径散失到周围环境当中。余热回收技术可有效提高船舶能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逐渐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目前,船舶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船舶柴油机废气高温段的余热,而忽视了船舶柴油机废气低温段和缸套水的低温余热。虽然低温余热回收效率较低,但是其总量大,能够进一步提高船舶能效,提升节能减排成效。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可将低品位热量转换成高品位的电能,特别适合用于船舶低温余热回收。本文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回收船舶柴油机低温段废气和缸套水的低温余热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根据船舶柴油机废气的特点,本文将开式的柴油机废气热源转换成与柴油机缸套水类似的闭式热水热源,并建立了闭式热源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本文以85℃热水为热源,研究了冷却水控制模式和循环工质对船舶低温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机朗肯循环采用恒定的冷却水流量可使其性能更加稳定;非共沸混合工质能有效协调有机朗肯循环的低蒸发压力与高膨胀机进出口压差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较纯工质更适合用于低温闭式热源有机朗肯循环。选配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中,R245ca/R1234ze(21.53/78.47)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次,针对MAN B&W 6S50MC型号柴油机设计了基本有机朗肯循环、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和双有机朗肯循环三种低温余热回收方案,并对三种方案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热带环境工况中,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最高;而在常规环境和特殊环境工况中,双有机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最高。在经济性方面,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在热带环境工况中年节油量最多,而双有机朗肯循环在常规环境工况和特殊环境工况中年节油量最多;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在所有环境工况中投资回收期均最短。最后,设计并搭建了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以R245fa为系统工质对低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的发电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润滑油供给量恒定的涡旋式膨胀机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发电功率与蒸发压力成正比,受小范围冷凝压力变化影响不大,随着蒸气过热度升高先增加后维持稳定;发电效率与冷凝压力成正比,与蒸发压力成反比,随着蒸气过热度升高先升后降。

巨福军[10](2019)在《热泵热水器用R744混合工质优选及其系统稳态与瞬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热泵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鉴于传统的热泵工质HCFCs和HFCs已被禁用或逐步淘汰,寻找合适的零ODP和低GWP的替代工质成为热泵热水器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将零ODP和低GWP的R744混合工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混合工质的优选和混合工质热泵热水器系统的稳态与瞬态特性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基于环境性能、安全性能、热力学性能、传输性能和溶油性能等工质特性的综合分析,对备选的混合工质R744/HCs和R744/HFOs进行了初步优选,获得了适用于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四组R744混合工质及其对应的浓度区间分别为R744/R290(0/10035/65)、R744/R1270(0/10030/70)、R744/R1234yf(0/10040/60)和R744/R1234ze(E)(0/10045/55)。利用构建的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预测模型预测了初步优选出的四组R744混合工质用于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循环性能,以进一步实现对其理论优选。通过综合比较制热COPth、制热量和冷凝压力等系统循环性能,发现R744/R290在优势浓度区间5/9520/80内是最具潜力的热泵热水器用替代工质,尤其是R744/R290(14/86),其对应的制热COPth和制热量均较R22系统明显占优。基于设备的选型和换热器的设计,设计和搭建了R744/R290直热式热泵热水器实验装置。依托该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充注浓度和热汇温升对R744/R290热泵热水器系统的稳态循环性能和换热器中换热流体的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标准和高温工况下,R744/R290的最优充注浓度均为12/88,其制热COPex和制热量均明显优于R22系统,因此,R744/R290(12/88)(本文简称为Mopt)是热泵热水器系统中最合适的替代工质;热汇温升对Mopt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制热COPex有显着影响,但对其制热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在研究的热汇温升范围内,相较于R22系统,Mopt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制热COPex和制热量均显着提升,而其排气温度则显着降低。结果还表明,Mopt替代R22使用时显着提升了热泵热水器的系统能效,其主要归功于冷凝器中换热流体间的温度匹配水平的明显改善导致的冷凝器?损失的显着降低,同时充注浓度和热汇温升均会显着影响冷凝器中换热流体间的温度匹配水平;冷凝器中传热窄点的位置迁移不受充注浓度和热汇温升的影响。对标准工况下Mopt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常规启停特性开展了实验探索。结果发现,启动方式对常规启动过程中启动性能参数的启动时间均有显着的影响。常规冷启动和热启动过程中的系统启动时间均较长,尤其是前者。在两种常规启动过程中,启动方式对排气温度、阀前温度和吸气温度的变化趋势均有显着影响,但对其他启动性能参数的变化趋势的影响均不显着。常规冷启动过程中的最低吸气压力较常规热启动过程明显降低。在常规停机过程中,所研究的两个高压侧和两个低压侧的压力呈现出两两相似的变化趋势,而所研究的不同位置的温度则均呈现出显着不同的变化趋势。为了解决常规冷启动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启动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热汇流量阶跃的快速启动方案,并实验研究了热汇流量阶跃对标准工况下Mopt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快速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所提出的快速启动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热汇流量阶跃比使Mopt热泵热水器系统在快速启动过程中获得最短的系统启动时间,且其较常规冷启动过程显着缩短,因此,采用热汇流量阶跃的方法实现系统的快速启动是可行的;相较于常规冷启动过程,热汇流量阶跃比会显着影响快速启动过程中启动性能参数的启动时间。与常规冷启动过程相比,热汇流量阶跃对排气温度和阀前温度的变化趋势的影响均不显着,但对其他快速启动性能参数的变化趋势均有显着影响。快速启动与常规冷启动过程中的最低吸气压力间的差异较小。

二、大连:推进“1234”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推进“1234”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近室温起振的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热声现象及理论
        1.2.2 单相热声发动机
        1.2.3 两相热声发动机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
    2.1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热力学模型
        2.1.1 采用纯工质
        2.1.2 采用混合工质
    2.2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热力学循环性能
        2.2.1 采用纯工质
        2.2.2 采用混合工质
    2.3 气液相变和气体工质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热力学循环性能的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模拟研究
    3.1 湿式热声理论
    3.2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声电类比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3.2.1 线性温度分布换热器模型
        3.2.2 物理模型
        3.2.3 声电类比模型
        3.2.4 求解过程
        3.2.5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3.3 考虑回热器材料热物性的改进声电类比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3.3.1 改进声电类比模型
        3.3.2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3.4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模拟分析
        3.4.1 反馈管的影响
        3.4.2 置换气缸的影响
        3.4.3 动力气缸的影响
        3.4.4 蒸汽管的影响
        3.4.5 负载管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起消振特性研究
    4.1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实验系统
        4.1.1 实验装置
        4.1.2 测量装置
        4.1.3 测量误差
    4.2 起振-稳定振荡-消振过程
    4.3 滞后回路现象
    4.4 结构参数对起消振特性的影响分析
        4.4.1 回热器的影响
        4.4.2 调相单元的影响
    4.5 工质种类对起消振特性的影响分析
        4.5.1 纯工质的影响
        4.5.2 共沸混合工质的影响
        4.5.3 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输出特性研究
    5.1 输出特性指标及其测量
    5.2 压比
        5.2.1 回热器丝网材料的影响
        5.2.2 调相单元的影响
        5.2.3 工质种类的影响
    5.3 输出声功
        5.3.1 回热器丝网材料的影响
        5.3.2 调相单元的影响
        5.3.3 工质种类的影响
    5.4 热声效率和相对卡诺效率
        5.4.1 回热器丝网材料的影响
        5.4.2 调相单元的影响
        5.4.3 工质种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跨临界压力下碳氢化合物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超临界压力流体的传热特性
        1.2.2 二元混合流体的传热特性
        1.2.3 极限热流密度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
    2.1 实验系统及测试设备
        2.1.1 实验系统及原理
        2.1.2 测量设备与精度
    2.2 实验工质及流程
    2.3 实验数据采集
    2.4 实验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
        2.4.1 实验数据处理
        2.4.2 实验不确定度
    2.5 实验台的校验
        2.5.1 实验台可靠性验证
        2.5.2 实验台可重复性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亚临界压力流体传热特性
    3.1 亚临界压力流体传热过程分析
    3.2 亚临界压力下组分掺混对传热的影响
    3.3 CHF预测关联式
        3.3.1 CHF实验结果与前人预测关联式的比较
        3.3.2 本文CHF预测关联式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压力流体传热特性
    4.1 超临界压力流体传热分析
        4.1.1 超临界压力流体传热过程分析
        4.1.2 亚临界压力流体与超临界压力流体传热特性对比
    4.2 不同参数的影响
        4.2.1 系统压力对传热的影响
        4.2.2 质量流量对传热的影响
        4.2.3 加热入口温度对传热的影响
        4.2.4 热流密度对传热的影响
        4.2.5 浮升力对传热的影响
        4.2.6 热加速效应对传热的影响
        4.2.7 组分掺混对传热的影响
    4.3 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关联式
        4.3.1 本文实验结果与已有传热关联式的对比
        4.3.2 本文提出的传热关联式
    4.4 极限热流密度
        4.4.1 极限热流密度的影响参数
        4.4.2 实验结果与前人极限热流密度预测关系式的比较
        4.4.3 极限热流密度预测公式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符号的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全剪切压电四维测力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测力仪研究现状
        1.2.2 国内切削测力仪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压电测量方法分析
    2.1 压电测量原理
    2.2 两种切型石英晶片特性分析对比
        2.2.1 x0晶片特性分析
        2.2.2 两种类型晶片特性对比
    2.3 本章小结
3 全剪切测量方法的提出及测力仪设计
    3.1 剪切测量方法的提出
    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3.3 二维三向力传感器设计
    3.4 传感器性能分析
        3.4.1 传感器灵敏度变化分析
        3.4.2 传感器相间干扰分析
    3.5 剪切型测力仪结构设计
        3.5.1 整体尺寸设计
        3.5.2 关键结构优化设计
    3.6 测力仪预紧
    3.7 本章小结
4 测力仪特性分析
    4.1 测力仪侧向输出分析
    4.2 测力仪量程分析
    4.3 测力仪工作极限位置计算
    4.4 测力仪装配误差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测力仪性能检定
    5.1 二维三向力传感器性能标定
    5.2 测力仪性能检定
        5.2.1 测力仪静态标定
        5.2.2 测力仪动态标定
    5.3 传感器变预紧力实验
    5.4 测力仪温度场下性能实验
        5.4.1 热场下空载实验
        5.4.2 热场下加载实验
    5.5 测力仪钻削试验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旗帜之光引领电力营商环境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举旗定向,直面电力营商环境弱项
旗帜领航,深化电力营商环境建设
亮旗夺标,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5)半定制公交系统的站点选址及路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需求响应型公交
        1.2.2 定制公交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半定制公交相关理论及关键要素
    2.1 半定制公交的内涵
        2.1.1 半定制公交的定义
        2.1.2 半定制公交的特点
    2.2 相关基本概念描述
        2.2.1 乘客及其分类
        2.2.2 服务站点及其分类
    2.3 关键要素分析
        2.3.1 响应模式
        2.3.2 访问模式
        2.3.3 时间约束
        2.3.4 初始发车间隔
    2.4 半定制公交系统的有关原则
        2.4.1 站点选址原则
        2.4.2 路径设计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定制公交系统的设计
    3.1 半定制公交系统的组成
        3.1.1 服务对象
        3.1.2 运营车辆
        3.1.3 服务站点
        3.1.4 道路网
        3.1.5 调度中心
    3.2 半定制公交的组织及运营
        3.2.1 半定制公交系统的组织过程
        3.2.2 半定制公交系统的运营流程
    3.3 站点选址及路径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乘客需求
        3.3.2 运营公司
        3.3.3 政府和社会
        3.3.4 小结
    3.4 半定制公交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3.4.1 保障城市发展的需要
        3.4.2 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3.4.3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的需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定制公交服务站点的选址方法的研究
    4.1 问题描述
        4.1.1 服务站点选址意义及目标
        4.1.2 服务站点的选址流程
    4.2 服务站点的选址基本理论研究
        4.2.1 空间聚类方法及介绍
        4.2.2 POI的相关介绍
    4.3 算法分析及设计
        4.3.1 DBSCAN算法及分析
        4.3.2 K-means算法及分析
        4.3.3 基于DBSCAN和 K-means混合算法的固定站点选址方法
        4.3.4 利用API获取POI点及分析
        4.3.5 基于出行需求和POI的随机站点选址方法
    4.4 实例及分析
        4.4.1 实例背景
        4.4.2 固定站点的选址及分析
        4.4.3 随机站点的选址及分析
        4.4.4 分析及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半定制公交的路径设计模型研究
    5.1 问题描述与假设
        5.1.1 问题描述
        5.1.2 问题假设
    5.2 模型构建及求解分析
        5.2.1 符号定义
        5.2.2 目标函数
        5.2.3 约束条件
        5.2.4 求解方法
    5.3 算例及分析
        5.3.1 算例数据
        5.3.2 模型及参数设置
        5.3.3 算例结果及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乘客出行需求点距离矩阵
附录 B 常规公交站点及乘客需求点的距离矩阵
附录 C 随机站点及乘客需求点的距离矩阵
附录 D DBSCAN和 K-means混合算法的编程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环境规制下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布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1.2.2 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选址研究现状
        1.2.3 环境规制对设施选址的影响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
        2.1.1 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需求
        2.1.2 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对环境的影响
    2.2 选址方法与模型介绍
        2.2.1 选址方法介绍
        2.2.2 选址模型介绍
    2.3 环境规制与修洗箱点选址
3 环境规制下修洗箱点备选方案集生成与分析
    3.1 选址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修洗箱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3.2.2 指标体系构建
    3.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4 基于模糊评价的备选方案遴选方法
4 修洗箱点选址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算法
    4.1 问题描述
    4.2 模型假设
    4.3 模型构建
        4.3.1 符号说明
        4.3.2 优化模型构建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
5 L公司实例分析
    5.1 L公司特箱业务及修洗箱点需求分析
        5.1.1 L公司特种集装箱业务现状
        5.1.2 修洗箱点需求分析
    5.2 L公司备选方案集生成结果分析
    5.3 选址优化模型结果分析
        5.3.1 修洗箱点选址模型基本数据
        5.3.2 算法参数取值分析
        5.3.3 选址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定性指标评分表
附录B 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及其机制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理论
        一、二元结构理论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三、城乡推-拉理论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三节 演化及协同理论
        一、演化经济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协同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运行原理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特征
        一、多维度动力系统性特征
        二、内外动力兼备型特征
        三、主、被动型动力协同性特征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
        一、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
        二、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型动力机制
        三、多元主体型动力机制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机制
        一、动力整体系统协同机制
        二、动力来源系统协同机制
        三、动力主体系统协同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及评价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阶段性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区域差异性
    第二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空间结构演变
        一、空间结构演变时序特征
        二、空间结构演变区域差异性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功能定位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方法及数据的来源
        三、评价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动力演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第二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三、动力时序变化评价分析
        四、动力空间演化评价分析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回归分析
        一、回归模型的构建
        二、回归方法与检验
        三、动力作用结构差异性分析
        四、动力作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的绩效评价
        一、动力作用绩效评价方法
        二、动力作用绩效结构差异性分析
        三、动力作用绩效空间差异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其指标合成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标合成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数
        三、动力来源系统耦合协调度
        四、动力主体系统耦合协调度
        五、动力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
    第四节 动力系统耦合协调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一、脉冲响应分析
        二、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
        二、外向动力作用较小
        三、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
        四、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五、协同体制机制缺失
    第二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二、完善动力体制
        三、释放协同效应
        四、转变发展模式
        五、推动多规融合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设计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船舶电力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1.2.2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2.3 船舶电站动静态可靠性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思路与工作内容
2 电气系统可靠性分析
    2.1 电气系统可靠性理论基础
        2.1.1 可靠度与失效率及其相互关系
        2.1.2 可用度与修复率及其相互关系
    2.2 电气系统静态可靠性分析
        2.2.1 电气串联系统静态可靠性分析
        2.2.2 电气并联系统静态可靠性分析
    2.3 电气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
        2.3.1 电气单部件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
        2.3.2 电气双部件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船舶电站控制系统功能原理
    3.1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构成及其功能
    3.2 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原理
        3.2.1 自动准同步并车功能控制原理
        3.2.2 自动调频调载功能的控制原理
    3.3 船舶电站热备冗余系统核心功能原理
        3.3.1 PLC热备冗余系统结构功能原理
        3.3.2 PLC热备冗余实现方式功能原理
    3.4 本章小结
4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4.1 发电机组PLC核心控制器基础设计
        4.1.1 Motion PLC控制器接口分配
        4.1.2 Motion PLC控制器组态配置
    4.2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基本功能硬件设计
        4.2.1 船舶电站自动准同步并车功能硬件设计
        4.2.2 船舶电站自动调频调载功能的硬件设计
    4.3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基本功能软件设计
        4.3.1 船舶电站自动准同步并车功能软件设计
        4.3.2 船舶电站自动调频调载功能的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5.1 船舶电站PLC核心控制器基础设计
        5.1.1 Station PLC控制器自动化功能基础设计
        5.1.2 Station PLC控制器故障自诊断软件设计
    5.2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主要功能硬件设计
    5.3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主要功能软件设计
        5.3.1 Station PLC与Station-R PLC主备状态确定
        5.3.2 Station PLC与Station-R PLC实时数据备份
    5.4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人机交互功能设计
        5.4.1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人机交互功能硬件设计
        5.4.2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人机交互功能软件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功能调试与评价
    6.1 船舶电站物理仿真系统实验平台介绍
    6.2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功能设计基础调试
        6.2.1 船舶电站相位差检测装置调试分析
        6.2.2 船舶电站PID控制器参数整定调试
        6.2.3 船舶电站频率调整动态指标性能验证
        6.2.4 船舶电站调频调载动态指标性能验证
    6.3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功能设计综合调试
        6.3.1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切换时效分析
        6.3.2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失电故障模拟
        6.3.3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寿命指标理论验证
        6.3.4 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主备切换性能验证
    6.4 关于船舶电站定位演变与可靠性特征量衍变的思考
    6.5 船舶电站可靠性管理的思考与本课题有待完善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9)船舶低温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有机朗肯循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性能研究现状
        1.2.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1.2.3 有机朗肯循环关键部件研发研究现状
        1.2.4 船舶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低温闭式热源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性能研究
    2.1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
        2.1.1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
        2.1.2 闭式热源模型
        2.1.3 模型验证
    2.2 纯工质性能研究
        2.2.1 有机工质的选择原则
        2.2.2 冷却水控制模式对低温闭式热源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影响
        2.2.3 纯工质性能分析
    2.3 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研究
        2.3.1 非共沸混合工质选配原则
        2.3.2 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2.3.3 非共沸混合工质与纯工质性能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船舶柴油机低温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方案性能研究
    3.1 船舶主机低温余热参数
    3.2 各有机朗肯循环方案
        3.2.1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
        3.2.2 串联有机朗肯循环
        3.2.3 双有机朗肯循环
    3.3 各有机朗肯循环方案热力学性能研究
        3.3.1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
        3.3.2 串联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
        3.3.3 双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
    3.4 各有机朗肯循环方案经济性能研究
        3.4.1 经济性能建模
        3.4.2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经济性能
        3.4.3 串联有机朗肯循环经济性能
        3.4.4 双有机朗肯循环经济性能
    3.5 本章小结
4 低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搭建
    4.1 实验台设计
    4.2 实验台操作步骤
    4.3 数据采集及分析
        4.3.1 数据采集
        4.3.2 数据分析
        4.3.3 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低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研究
    5.1 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参数调节研究
        5.1.1 冷却水温度对系统参数的影响
        5.1.2 热源温度对系统参数的影响
        5.1.3 工质质量流量对系统参数的影响
    5.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5.2.1 蒸气过热度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
        5.2.2 蒸发压力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
        5.2.3 冷凝压力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热泵热水器用R744混合工质优选及其系统稳态与瞬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节能减排目标与热水需求增长
        1.1.2 热泵热水器技术
    1.2 工质替代的现状及趋势
    1.3 (近)自然工质的研究现状
        1.3.1 HCs的研究现状
        1.3.2 HFOs的研究现状
        1.3.3 R744 的研究现状
    1.4 R744/(近)自然工质混合工质的研究现状
    1.5 瞬态特性的研究进展
        1.5.1 常规启停特性的研究现状
        1.5.2 启动特性提升的研究现状
    1.6 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基于工质特性的R744 混合工质初步优选
    2.1 替代工质的优选标准
    2.2 混合工质的工质特性
        2.2.1 环境性能
        2.2.2 安全性能
        2.2.3 热力学性能
        2.2.4 传输性能
        2.2.5 溶油性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循环性能的R744 混合工质理论优选
    3.1 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预测模型
        3.1.1 热力循环与假设条件
        3.1.2 数学模型
        3.1.3 计算流程
        3.1.4 热泵热水器工况
    3.2 系统循环性能
        3.2.1 制热COP_(th)
        3.2.2 制热量
        3.2.3 压缩机运行参数
        3.2.4 传热窄点的位置
        3.2.5 平均传热温差
        3.2.6 (火用)效率和(火用)损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工质直热式热泵热水器实验系统
    4.1 实验目的与实验内容
    4.2 实验系统设计
        4.2.1 过冷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2.2 实验系统组成与实验原理
        4.2.3 主要设备选型
        4.2.4 换热设备设计计算
        4.2.5 测量与数据采集仪表及测点布置
    4.3 实验方法
        4.3.1 准备工作
        4.3.2 实验工况
        4.3.3 实验流程
    4.4 实验数据处理
    4.5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744/R290 热泵热水器系统稳态特性研究
    5.1 充注浓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5.2 热汇温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5.3 换热流体的温度分布规律
        5.3.1 M_(opt)和 R22 系统的温度分布对比
        5.3.2 充注浓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5.3.3 热汇温升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opt热泵热水器系统瞬态特性研究
    6.1 启动方式对常规启动性能的影响
        6.1.1 工质压力和压比
        6.1.2 工质温度
        6.1.3 热汇出口温度和制热量
        6.1.4 制热COP_(tr,ex)和功耗
    6.2 常规启动性能参数的数值拟合
    6.3 常规停机性能
    6.4 快速启动性能
        6.4.1 快速启动方案的提出
        6.4.2 热汇流量阶跃比对快速启动性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大连:推进“1234”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室温起振的气液相变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谭靖麒. 浙江大学, 2021
  • [2]跨临界压力下碳氢化合物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 高天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全剪切压电四维测力仪研制[D]. 李新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旗帜之光引领电力营商环境优化[J]. 张颖,吴晓光,孙婵婵. 当代电力文化, 2021(01)
  • [5]半定制公交系统的站点选址及路径设计研究[D]. 尚尔康.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6]环境规制下特种集装箱修洗箱点布局优化[D]. 李梦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D]. 季红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船舶电站冗余控制系统设计及可靠性分析[D]. 徐智斌.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船舶低温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的性能分析[D]. 曾维武.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10]热泵热水器用R744混合工质优选及其系统稳态与瞬态特性研究[D]. 巨福军.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大连:推进“1234”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