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首次露面留学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周艳梅,周发强[1](2021)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印度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印度来华留学教育是印度问题研究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印度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印度来华留学生无论从规模,还是在培养层次上都有显着提升,但印度来华留学教育还存在学科单一、质量欠缺、资助力度不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中印人文交流,优化印度来华留学教育结构层次,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打造印度来华留学教育品牌,促进印度来华留学教育行稳致远。
薛婧[2](2020)在《《西厢记》英译研究》文中提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毫无疑问,《西厢记》是中国戏曲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自诞生以来它不仅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研究者的目光,同样也引起了各国翻译家和汉学研究者的注意;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它被陆续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取得的成绩尤为瞩目。从19世纪末起,它就先后被十几位译者以全译本、改译本、英文剧本等形式翻译出版;在学术界也有许多学者撰写硕博论文、学术论文,对它进行专题研究,呈现出《西厢记》在海外广泛的接受和强劲的传播态势。本论文主要运用译介学、描述性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等理论和方法,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对象涵盖《西厢记》英语译介的全过程及其他相关因素,如《西厢记》英译的社会文化语境、英译者的身份、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不同《西厢记》英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等细节上的处理、《西厢记》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经典化历程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西厢记》的英译这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具体来说,首先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元代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以及文人的被动选择这三方面对元杂剧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并对《西厢记》故事的流传和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指出《西厢记》的英译本底本选择以《金批西厢》和弘治本《西厢记》两种为主。继而在广泛搜集大量关于《西厢记》译者、译本和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历时性传播进行了梳理,阐明《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以时间和译者活动为线索对其进行阶段划分;提出《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已经完成经典化的结论,并且从专业人士和赞助人两方面对其经典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西厢记》在译者、研究者、出版社和高等教育机构这些角色的共同推动下完成了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宏观角度上,论文全面分析了《西厢记》七个主要英译本的文本和副文本。重点结合译者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对译者的主要翻译思想或目的进行探讨;并对各个译本在语言和风格上所体现的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某些译本由于副文本内容较多,信息量大,论文也进行了额外的探讨和分析。微观角度上,笔者指出《西厢记》的外译过程其本质乃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而文化负载词是文化交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因此,本论文对《西厢记》译介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做了比较细致的微观研究;将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分成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五类,每一类各选取大量的例证进行微观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往往呈现出较大差异的结论。最后论文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和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展望。《西厢记》是英语世界被重译次数最多的中国戏曲作品,研究其英语译介活动对于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研究和探讨《西厢记》英译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揭示译介传播的本质特征和内因,对于中国戏曲典籍今后的外译工作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李小刚[3](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童敏[5](2020)在《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文中研究指明空间危机是晚清以来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危机的源头,西方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空间危机的重要表征。上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也是最先西化、最国际化的城市。伴随着租界的设立,西人开始实施针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改造计划。兴修街道、完善街道网是城市空间改造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街道在上海的成型,街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上海城市空间的传统状态逐渐消失。如此来看,现代街道的修建触发了上海大规模的空间变动,用大卫·哈维的话来说,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手段,它显示了上海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上海开始以一种“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上海街道是对西方城市街道的模仿。首先,居住在租界内的西方人将其本国的街道建设经验移植到中国。型态完善的租界街道满足着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给予人们良好的感官体验,并成为中国人想象西方物质文明的“刺激源”。在当时旅沪人员的相关记载中,“街道体验”成了他们判断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租界街道的对比之下,老城街道成了“负面”的存在。因此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老城街道又开始了对租界街道的模仿。空间上的危机会触发社会整体秩序的崩塌。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街道有多种功能。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组合,而是凝聚了深厚文化记忆的场所。上海街道由传统向现代地转型在深层次上意味着空间文化记忆的扭转。在直观层面上,现代街道的出现改变了上海原有的水乡秩序,都市日常生活的节奏由慢走向快,由静走向动。空间上的剧烈变动改变着都市人的感知结构,在其时的文学作品中,街道被反复书写,尤其是四马路、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等街道。它们表明以满足市民大众日常生活为目的的现代生活方式获得了广泛认同。在上海,街道给予人们以独特的城市美学体验,即异域情调。当人们穿梭于上海的街道,仿佛置身于异国。然而,这异域情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殖民危机。上海街道是一个西化的空间,更是一个殖民的空间。殖民暴力虽化身为异域情调,却无法掩饰它的殖民野心。因此,走在南京路上的上海人,在感受异域情调的同时,也成了殖民权力直接宰制的对象。尤为独特的是,在现代上海,修建街道并不只是市政事务,它还体现为不同权力体系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如此,华界当局亦通过修建街道来表达自我的民族主义诉求。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从性别角度来说,它还关涉着传统的两性秩序。“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秩序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如若发生颠倒、错乱,那么便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但在上海,走在街上的女性改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格局。女性以街道这一公共空间实践着自我的性别诉求和政治诉求。现代上海的街道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暧昧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失序的同时又建立新秩序的空间。正是基于此,“空间”与“秩序”可以看作是理解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关键词。街道并非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嬗变的空间。这嬗变首先发生在物质空间层面。本论文的第一章,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和文学文本,考察了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以及转型后的现代街道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在上海,街道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一些实际的障碍,如河浜、城墙。填浜筑路、拆城筑路是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上海,河浜、城墙既是街头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并且关联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清末民初因拆除城墙而引发的争论,便可见一斑。河浜、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这预示着上海逐渐脱离了乡土中国的秩序,开始适应专属现代都市的新秩序。此外,越界筑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越界筑路在租界当局主导下进行。然而,“筑路”并不是这一措施的目的,“越界”才是本质。现代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居的城市,空间上的越界正是租界对华界权力的侵犯。所以说,越界筑路是租界进行殖民扩张的手段,由此而形成的街道则是殖民扩张的产物。外部空间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晚清以来以上海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具备现代型态的上海街道不仅是作品的描述对象,也是文本空间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古代城市小说中,城市的街道未能成为文本空间的构成因素,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街道往往被忽略。现代街道参与文本空间的建构,并成为文本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在空间上的嬗变是直观的,也就是说是可视的、可触的,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街道所赋予的经验揉进创作之中。这样说来,现代街道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书写经验和书写技巧。本论文的第二章阐释现代街道如何影响都市日常生活秩序。街道是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时刻与街道发生联系。上海街道构建了现代都市的新时空。与传统街道的日常时空秩序相比,这一新时空是变形的,是被权力所规训的。街灯、车辆是现代街道最重要的附属品,是街道文明的物质表征。但同时,它们的存在让街道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形变。街灯延长了人们在街道上停留的时间,它的存在让街道成了昼夜颠倒的时空。车辆以速度为媒介让街道成了压缩的、流动的、叠加的时空。街灯、车辆让都市日常生活获得了现代化的传奇色彩。巡警是现代街道的重要配置,这预示着作为市民空间的街道开始接受权力的规训,都市日常生活被裹挟在一张巨大的权力网中。现代街道改变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内容。现代都市是物质聚集的场所,人的欲望在物质的刺激下摆脱了日常伦理道德的束缚,开始寻求正常的表达方式。因此,街道成了市民日常生活欲望的表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上海兴起了一种依托于街道的日常休闲运动,即“荡马路”。所谓“荡马路”也即是散步。“荡马路”是市民大众理解现代上海的重要手段,是人与城市的互动。人既接受了现代城市时空秩序的约束,也在通过行走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上海正是在市民大众的脚部下才获得了意义。摩登与革命是理解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关键词。本论文的第三章从摩登与革命的关系阐释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摩登”一词词义丰富,它在30年代的上海与现代物质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关联。因此,由物质文化所塑造的现代街道亦可以看作是一个摩登的空间。左翼文人行走在这摩登的空间中,自然会产生愉悦的感官体验。但阶级意识却阻止他们进一步沉迷于其中。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城市贫民、无产者处于殖民者和上层阶级的压迫中,他们被排斥在这个充满摩登情调的空间之外。左翼文人的上海街道叙事具有强烈的对比意识。为了寻求空间正义,上海街道被挪用为革命的实践空间。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呼喊口号,上海街头的革命活动是对既有城市空间秩序的否定,同时也是改写城市空间记忆的手段。本论文的第四章从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在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上海女性是如何利用现代街道的空间特质来颠覆传统性别秩序。街道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因而在性别视角下,它亦是男性空间。在传统社会中,街道是拒绝女性的。具体说来,拒绝女性其实是拒绝她们的身体。而现代上海的街道却成为女性身体的展示空间,从晚清的妓女到30年代的摩登女郎和革命女性,上海街头因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异彩纷呈。走在街上的女性一方面无法避免被男性凝视和被物化的困境,另一方面她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女性的城市经验。为了调整自我身体、街道(公共空间)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在30年代民族国家利益的宏大诉求之下,女性主动接受革命的编码,将自我的女性气质隐藏起来,试图以一个政治的身体、革命的身体弥合两性之间的裂缝。晚清以来,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剧烈的空间嬗变过程,本论文从“空间”与“秩序”入手,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分别从都市日常、左翼和性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阐释在一个嬗变的空间中,旧有的秩序如何被颠覆,新的秩序又如何被建立的过程。
刘清越[6](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高金业[7](2016)在《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人类自有私欲以来,便有了战争,或同宗或异族,刀枪相向,杀戮成山。于是富饶的迦太基在罗马大军洗劫下满目疮痍,滑铁卢小镇上6万多具尸体永远留在了大雨后的沼泽里,莫斯科城飘舞的雪花见证了上百万人的惨死。正义与邪恶,顽强与懦弱,尽在刀光剑影下显现。唯有历史老人用他那睿智且一丝不苟的头脑,记下了许多的坚贞、许多的英勇、许多的同情、许多的丑陋与不平。以及,那一件件或许不为许多人所知的往事
吕晶[8](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徐华博[9](2014)在《西风东渐下的上海婚礼变迁(1850-1949)》文中研究表明在近代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中,沪上婚礼仪式亦发生了变迁。从婚礼的变迁过程中,可以窥见近代上海的历史全貌。因此,关于上海婚礼的研究,是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以往论及上海婚礼,大都聚焦于华人的情况,却忽视了在沪西人这一租界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使得关于上海婚礼变迁的研究,存在继续探讨的空间。基于此,从沪上西式婚礼传入及其对华人的影响、传统婚礼的延续和变异,以及“文明结婚”三个角度出发,可以探讨西风东渐下的近代上海婚礼变迁。鸦片战争一役,晚清国门洞开,上海被迫纳入世界体系,黄浦江沿岸从一片不起眼的滩涂之地演变为繁华的都市,成为万国争趋之所。然而,在近代上海历史上,西人的男女比例悬殊,长期呈现男多于女的状态,加之外侨社会有禁止华洋通婚的不成文规定,在沪西人如何解决婚姻问题,值得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他们通常在适婚年龄回国完婚,之后携带妻子重返上海,或是他们的新娘在婚礼之前抵达上海,于上海举行西式婚礼。随着在沪西人的增加,西式婚礼亦呈增长趋势,渐而与租界里出现的一栋栋西式建筑和街道上随处可见的西洋面孔一样,为上海文化注入了和传统截然不同的西式风情。与西服、西餐、电灯、汽车等西器西物一样,西式婚礼也对在沪华人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的群体之间不尽相同。华人基督徒是较早接纳并实践西式婚礼的群体,具有西方文化背景之人则参照西式婚礼改变传统婚礼仪式,除此之外,普通民众也有从完全异视到部分人开始接纳的转变。西式婚礼之所以在上海具有较早和较为广泛的影响,是因为近代上海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这种特点是多层次的,首先体现在城市区位和人口结构方面;其次体现在心态方面,即在沪西人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华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接纳西式婚礼。另外,也与当时广泛兴起的社会思潮密切相关,如进化论和五四运动传递的自由、平等思想。同时,这些城市特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起作用的。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即使传统婚礼继续延续,亦无法逃脱变的命运。尽管变化的速度是缓慢的,变化的幅度是细微的,但是“父母之命”对婚姻的约束力开始松动,媒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六礼”的礼节和仪式开始简化。部分群体,主要是具有西方文化背景之人,受到西式婚礼的影响较大,他们所行婚礼的变化幅度也较大。由此,出现了“文明结婚”仪式。“文明结婚”在婚俗改革和社交公开的基础上形成,在近代上海风靡一时。与之相应的是,在西方婚俗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上海的婚恋观开始出现多元化,并且在对待婚姻之事时,父母辈与子女辈的代际矛盾开始显现。这些均反映了时代变迁的特征,亦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历程。
王海腾[10](2014)在《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对美公共外交活动。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中美交往过程中对美公共外交可以对两国关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应如何开展对美公共外交?随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外交社会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科技传媒手段的发展,国家间社会层面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切,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共外交活动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蓬勃发展,同样也成为中国新世纪以来开展对外交往和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内容。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经历了在理念上不断提升、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公共外交关系,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对美公共外交则因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处于重要地位,发挥尤其突出的作用。中国的对美公共外交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到形成、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美两国打开交往的大门就缘起于着名的乒乓外交。建交后的八九十年代,两国不断拓展在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相互交往和人员往来,对美公共外交在这些实践中开始起步、逐步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对美公共外交开始走向正规化的发展轨道,通过首脑外交中的公共外交行为、孔子学院的建设、对美文化交流、对美传媒外交、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首脑在出访中与美国公众的互动是对美公共外交的传统活动,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魅力为美国社会提供了了解真实中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设立的孔子学院在美国风生水起,其担负的公共外交使命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文化交流是对美公共外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内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传媒在美国常常被称为“第四权力”,如何与美国传媒打好交道并最终服务于对美公共外交,也是对美公共外交的重要问题。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常常被忽略,随着中美经贸往来的持续上升和在美企业的增加,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需要得到重视。本文对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必要性与作用进行了剖析。公共外交的目标在于夯实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公共外交致力于发展国家间社会关系的重要导向。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革和新兴国家群体崛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这对如何建立中美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颇具启示,而公共外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真正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国际新理念新规范的提出,文明多样性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可以有所作为。新世纪以来对美公共外交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两国公众的往来与沟通进一步加强,美国公众的中国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对美公共外交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两国公众固有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的差异,也包括部分媒体的误导和歪曲等因素。当前对美公共外交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两国话语体系存在差异,以及对美公共外交的影响力有限等。本文最后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加强对美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中国对美公共外交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公共外交的理念需要进一步革新,对美公共外交要切实推动两国社会交往,完善立法与机制建设,加大民间力量的参与范围和程度。公共外交的公众导向需要进一步明确,对美公共外交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明晰重点群体的重要特征,对于不同交往对象区分不同交往方式。公共外交的效能需要持续提升,对美公共外交要重视“心灵政治”层面的沟通,形象塑造和观念传播要贴近美国公众,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都要遵循双向性和互动性原则。此外,公共外交研究需要不断加强,对美公共外交要自觉推动软实力的提高,无论是弘扬传统文化还是介绍当代中国,都要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只有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才能实现全面的、真正的崛起。
二、印度首次露面留学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首次露面留学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印度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印度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现状 |
(一)印度来华留学生规模 |
(二)印度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层次 |
(三)印度来华留学生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状况 |
(四)以四川大学为例管窥全国印度来华留学生专业分布状况 |
二、印度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一)印度来华留学生学科门类单一 |
(二)高层次学历生占比偏小 |
(三)印度来华留学生的质量还需提高 |
(四)中国政府奖学金对印度来华留学生支持力度偏低 |
三、提升印度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水平的策略 |
(一)优化结构,提高层次 |
(二)打造品牌,保证质量 |
(三)管理规范,服务到位 |
(四)增进了解,民心相通 |
(2)《西厢记》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西厢记》的创作语境和底本概况 |
第一节 杂剧在元代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 |
一、地理环境及文化土壤 |
二、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 |
三、文人的被动选择 |
第二节 王实甫和《西厢记》创作 |
一、元代文化语境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 |
二、《西厢记》的故事流传 |
第三节 《西厢记》的版本和英译底本问题 |
一、戏曲典籍翻译中底本的重要性 |
二、金批本和弘治本的概况 |
三、《西厢记》主要英译本的底本选择 |
第二章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之旅 |
第一节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概况 |
第二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被误解的首次翻译 |
二、发轫期——中外译者的不经意巧合 |
三、探索期——各具特色的译本 |
四、稳定期——学者型翻译 |
五、瓶颈期——中国译者后继乏人 |
第三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 |
一、经典和经典化 |
二、《西厢记》的经典化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厢记》英译本的翻译面貌 |
第一节 熊式一译本:首个英文全译本 |
一、《王宝川》与《西厢记》:截然不同的翻译思想 |
二、晓畅通顺和雅化的语言 |
第二节 亨利·哈特译本:大众读本 |
一、《西厢记》的介绍性译本 |
二、亨利·哈特译本的底本问题 |
三、尊重原文基础上的适度归化 |
第三节 亨利·威尔斯译本:舞台剧本 |
一、亨利·威尔斯:从英国诗歌到中国戏曲 |
二、西方戏剧在亚洲戏剧中寻找灵感 |
三、翻译思想及具体表现:总体戏剧 |
四、舞台性强的戏剧语言 |
第四节 赖恬昌和《西厢记》改译本 |
一、赖恬昌:中国文化的华人传播者 |
二、戏曲的故事性改编 |
第五节 杜为廉:《西厢记》全译本 |
一、杜为廉的中国戏曲研究及翻译 |
二、忠实于原文和译本的“文学性” |
第六节 奚如谷和伊维德:《西厢记》全译本 |
一、伯牙子期:奚如谷和伊维德 |
二、阴和阳:《西厢记》英译本副文本解读 |
三、口语化和诗性并存 |
第七节 许渊冲:《西厢记》韵文本 |
一、许渊冲的翻译理论 |
二、独树一帜的韵文版译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厢记》中的文化负载词 |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 |
第二节 文化负载词在《西厢记》中的具体表现 |
一、语言文化信息负载词 |
二、社会文化信息负载词 |
三、宗教文化负载词 |
四、物质文化负载词 |
五、生态文化负载词 |
本章小结 |
余论 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的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为什么是街道? |
(二)为什么是上海的街道? |
(三)文学书写的“街道意识”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街道”的研究 |
(二)对“现代上海街道”的研究 |
三、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双重嬗变:街道转型与文本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上海旅行与街道书写 |
一、引入旅行视角 |
二、旅行视角下的上海街道 |
三、街道差异体验的书写 |
第二节 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及其悖论 |
一、转型的前奏:街道政治的发生 |
二、转型的措施:填浜·拆城·越界 |
三、悖论的表征:空间殖民主义 |
第三节 街道与现代文本的空间构成 |
一、现代文本空间的生成 |
二、文本空间生成与更迭的文化机制 |
三、文本空间中的人物位移 |
第四节 文本叙事中的街道经验 |
一、身体在场与感官世界 |
二、街道速度与文本节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街道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 |
第一节 街道秩序与日常的逻辑 |
一、时空变形中的都市日常 |
二、权力下移与被规训的日常 |
第二节 日常之“变”:街道空间的欲望化表达 |
一、生活物欲化:街道的消费空间属性 |
二、狂欢审美:作为娱乐空间的街道 |
三、情感公开:两性关系的“街道叙述” |
第三节 荡马路:街道的日常实践和审美体验 |
一、日常实践 |
二、审美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摩登与革命: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 |
第一节 北四川路与左翼文化中心的崛起 |
一、东洋风·平民气·“半租界” |
二、北四川路左翼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三、改造与同化:左翼文化空间的巩固 |
第二节 左翼文人的双重街道体验 |
一、摩登街道与左翼“新感觉” |
二、底层书写与街道阶级化 |
第三节 街道挪用:左翼文人的街头革命 |
一、革命的准备:走向街头 |
二、革命的开始:“街上人”的革命启蒙 |
三、革命的形式: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
四、南京路:革命的记忆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与身体:走在街上的女性 |
第一节 “见或不见”:女性身体与女性空间 |
一、“藏之不见”:传统女性空间的形成机制 |
二、看街:女性身体的“视觉突围” |
三、街道:“新”女性空间 |
第二节 街道与女性身体的再发现 |
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身体的自我发现 |
三、性别共谋:革命化的女性身体 |
第三节 街道上消失的身体——对1936年妇女节游行的考察 |
一、游行、身体与街道的空间转变 |
二、女权还是国族? |
三、“为国献身”:女人还是中国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 |
(6)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1.6 既有研究综述 |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
1.6.4 既有研究不足 |
1.7 研究方法 |
1.8 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
2.1.1 皇家工官制度 |
2.1.2 民间匠籍制度 |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
5.2.1 项目协调 |
5.2.2 许可申请 |
5.2.3 施工监督 |
5.2.4 安全鉴定 |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
5.3.1 收费标准 |
5.3.2 工作流程 |
5.3.3 工程文件 |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
5.4.1 学术团体 |
5.4.2 同业公会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
6.1.1 阶段性的发展 |
6.1.2 多方面的转变 |
6.1.3 进程中的不足 |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
6.3 研究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西风东渐下的上海婚礼变迁(1850-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概念阐述与主要内容 |
四 主要史料介绍 |
五 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西来的变奏曲:在沪西人的婚礼 |
第一节 与日俱增的西式婚礼 |
第二节 不成文的规定与少数例外 |
第三节 回国完婚与奔赴上海的新娘 |
第四节 婚礼仪式 |
小结 |
第二章 华人对西式婚礼的接受程度 |
第一节 华人基督徒 |
第二节 具有西方文化背景之群体 |
第三节 婚礼传教与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 |
小结 |
第三章 西式婚礼被接纳之缘由 |
第一节 城市形成与人口结构 |
第二节 在沪西人的地位 |
第三节 进化论的传播与五四运动之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婚礼之延续与变异 |
第一节 “父母之命”对婚姻的约束力 |
第二节 穿梭其中的媒妁 |
第三节 “六礼”的延续与简化 |
第四节 婚礼中的全福太太与喜娘 |
第五节 婚礼之后 |
小结 |
第五章 “文明结婚”:婚礼对时代的因应 |
第一节 婚俗改革 |
第二节 社交公开与审美观的变迁 |
第三节 “文明结婚”仪式与社会效应 |
小结 |
第六章 社会生活的反馈 |
第一节 婚恋观的分歧:久惹是非的“王保婚姻” |
第二节 代际矛盾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1850-1899年在沪西人婚礼情况概览 |
附录2: 《妇女时报》1913-1916年刊登之婚礼照片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公共外交的研究进程 |
(二)国内外公共外交的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公共外交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理论框架: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外交 |
一、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
(一)国际政治的国家—社会理论 |
(二)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
二、建构主义与公共外交 |
(一)建构主义分析模式 |
(二)建构主义与公共外交 |
三、公共外交的三层进程分析 |
(一)交往模式与公共外交的交往层面 |
(二)认知模式与公共外交的认知层面 |
(三)建构模式和公共外交的建构层面 |
第二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发展过程 |
一、中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一)各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过程 |
(三)中国发展公共外交的原因与动力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历史演变 |
(一)对美公共外交的源起(1971 年——1978 年)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起步(1979 年——1999 年) |
(三)对美公共外交的形成(2000 年——至今) |
第三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 |
一、首脑外交中的公共外交行为 |
(一)中国领导人对美公共外交 |
(二)对美首脑外交的公共外交效应 |
(三)国家首脑的品牌塑造 |
二、孔子学院的建设 |
(一)在美孔子学院的发展 |
(二)孔子学院的汉语推广 |
(三)孔子学院的公共外交效用 |
三、中美文化交流与传媒外交 |
(一)文化交流的公众化 |
(二)对美文化交流 |
(三)文化交流的机制建设 |
(四)对美传媒外交 |
四、经济领域的对美公共外交 |
(一)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起步 |
(二)开展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动因 |
(三)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作用与成效 |
一、对美公共外交的作用与意义 |
(一)推动中美关系顺利发展 |
(二)加强与美国社会深入交往 |
(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
(四)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目标与成效 |
(一)交往层面:中美社会交往增进 |
(二)认知层面:美国公众中国观改善 |
(三)建构层面: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加强 |
第五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 |
一、革新公共外交理念,构建多方参与机制 |
(一)加强公共外交战略设计,完善立法和机制建设 |
(二)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
二、明确公共外交公众导向,提高不同群体针对性 |
(一)对美智库公共外交 |
(二)对美利益集团公共外交 |
三、重视公共外交成效,推动交往内容方式的提升 |
(一)丰富公共外交的内涵 |
(二)提升公共外交的互动性 |
余论:崛起中国家的公共外交 |
一、国家崛起中的观念建构 |
二、公共外交中国际理念的提出 |
附录 在美孔子学院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四、印度首次露面留学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印度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与路径选择[J]. 周艳梅,周发强. 南亚研究季刊, 2021(01)
- [2]《西厢记》英译研究[D]. 薛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D]. 童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6]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7]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J]. 高金业. 时代文学, 2016(02)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9]西风东渐下的上海婚礼变迁(1850-1949)[D]. 徐华博.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4)
- [10]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D]. 王海腾.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